~(131)I标记的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_3D_3对裸鼠人肺癌的放射免疫影像学研究

~(131)I标记的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_3D_3对裸鼠人肺癌的放射免疫影像学研究

一、~(131)I标记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_3D_3对裸鼠载人肺癌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蔡佳丽[1](2016)在《基于αvβ3和EGFR双靶点SPECT/MRI双模态靶向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肺癌动物模型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构建以αvβ3和EGFR为靶点,具有SPECT/MRI双模态成像效果的99mTc-RGD@USPIO、99mTc-GE11@USPIO和99mTc-RGD-GE11@USPIO三种探针,评价其在非小细胞肺癌H1299动物模型早期诊断方面的能力。方法:本实验制备出超小粒径超顺磁性的氧化铁纳米材料(USPIO),对其进行水力学直径、Zeta点位、弛豫时间等表征,表面修饰聚乙二醇(PEG)增加亲水性,偶联具有靶向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的GE11小肽(peptide YHWYGYTPQNVI)和具有靶向整合素αvβ3的RGD小肽(Arg-Gly-Asp),在体外通过普鲁士蓝染色和细胞内铁测定来确定其体外靶向性。同时进行99mTc核素标记,探究放射性磁性探针在体内的血液半衰期和生物分布。选取非小细胞肺癌H1299细胞株,构建皮下瘤模型。用99mTc-RGD@USPIO、99mTc-GE11@USPIO和99mTc-RGD-GE11@USPIO分别进行MRI成像和SPECT成像,对图像进行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最后通过组织学检查验证该探针在肿瘤的聚集效果以及受体表达水平。结果:制备出水力学尺寸约4.8 nm,Zeta电位为-33.63,r2弛豫率6.27mM-1 s-1,具有超顺磁性的氧化铁纳米材料。进行修饰后,偶联GE11小肽和RGD小肽,细胞毒性试验研究表明具有低毒性和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双功能螯合剂DTPA进行99mTc标记,标记率最高为99.8%,稳定性试验7 h时仍有96.2%。体内MRI成像结果显示三种探针能在肿瘤部位聚集,具有较好的靶向性,并获得较好的T2造影效果,尾静脉注射300μmol/kg该探针后,30min即开始出现肿瘤部位信号强度(Signal Intensity)的降低,可持续至6h。SPECT成像时,尾静脉注射500 uCi(18.5MBq)99mTc-RGD@USPIO、99mTc-GE11@USPIO和99mTc-RGD-GE11@USPIO,在0.5、2、4、6 h的时间点中,6h肿瘤部位放射性摄取最高,且靶向组高于对照组和阻断组(P<0.05),同时双靶向探针在肿瘤部位的富集高于单靶向探针(P<0.05)。生物分布结果表示99mTc-RGD-GE11@USPIO在裸鼠体内吸收迅速、清除较快,以肝、脾、肾放射性摄取值最高且显着高于其他组织器官。放射性血液半衰期结果表明,经过PEG修饰后的探针能够显着增加探针在体内的血液循环时间,增加探针在肿瘤部位累积。组织学结果显示肺癌H1299肿瘤部位EGFR和αvβ3为高表达水平,同时普鲁士蓝染色证实探针在肿瘤部位的富集。结论:双模态、双靶向探针99mTc-RGD-GE11@USPIO具有良好的靶向性和较高的结合率,T2造影效果明显,可用于裸鼠肺癌皮下移植瘤的靶向诊断。

卢瑗瑗[2](2011)在《结直肠癌相关抗原MC3-Ag的鉴定和功能研究》文中认为【背景】结直肠癌是世界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的恶性肿瘤,在我国位于消化系统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传统的肿瘤标志物CEA、CA199等敏感性较差,在早期患者中阳性率低,不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筛查。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和蛋白质组研究技术的发展,一些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被陆续鉴定,但经大样本量临床验证并成功用于临床实践者仍然较少。因此,寻找和鉴定新的分子标志物并经临床研究得到验证和转化,将有助于结直肠癌的早期诊断、预后判断和治疗监测,对结直肠癌的诊疗意义重大。本实验室樊代明院士等在上世纪80年代采用结肠癌转移淋巴结分离的癌细胞匀浆免疫BALB/c小鼠,利用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制备了一组抗结直肠癌单克隆抗体,命名为MC(colorectal monoclonal antibody)系列。其中,MC3Ab识别的抗原MC3-Ag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达90%以上,且其表达与TNM分期、有否转移密切相关,是结直肠癌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本实验室前期对MC3-Ag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临床诊断中的价值和作为靶标分子在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研究和探索,发表了多篇有影响的国际国内论文。但是MC3-Ag作为结直肠癌相关新抗原,一直未能得到鉴定,其编码基因尚不清楚。本研究应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方法和技术成功分离和鉴定MC3-Ag,随后研究了其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和作为预后判断标志物的价值。功能学实验研究了MC3-Ag对于结直肠癌多种恶性生物学行为如无限增殖、凋亡抵抗和侵袭转移的影响,并对MC3-Ag的相互作用蛋白、下游分子事件和信号通路进行深入研究。【目的】1、分离和鉴定结直肠癌单克隆抗体MC3Ab所识别的抗原MC3-Ag2、明确MC3-Ag/Txl-2对于结直肠癌多种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3、研究MC3-Ag/Txl-2不同选择性剪接体在结直肠癌中的功能差异4、探讨MC3-Ag/Txl-2调控结直肠癌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分子机制【方法】1.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包括免疫沉淀、双向凝胶电泳(two-dimensional gelelectrophoresis,2-DE)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assisted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 MALDI-TOF-MS)分离和鉴定MC3-Ag,配对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和Western blot验证鉴定结果;组织芯片检测了MC3-Ag在正常组织和多种肿瘤组织中的表达谱。2.免疫组织化学研究MC3-Ag/Txl-2在243例结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间的关系,并获取随访资料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构建Txl-2siRNA载体,稳定转染入高侵袭性结肠癌细胞SW620中并筛选获得Txl-2表达下调的细胞株。MTT实验、平板集落形成实验和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观察Txl-2对结肠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Annexin V/PI凋亡染色研究Txl-2对细胞凋亡的影响;损伤刮擦实验、黏附实验、Transwell侵袭实验和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研究Txl-2对于结肠癌细胞迁移、黏附、侵袭和转移能力的影响。体内裸鼠成瘤和尾静脉转移实验验证体外实验结果。3.提取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组织mRNA,半定量RT-PCR检测Txl-2各选择性剪接体mRNA和总mRNA的表达情况。构建Txl-2各选择性剪接体Txl-2a、b和c的正义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入无内源性Txl-2表达的结肠癌细胞系LoVo中,体外和体内功能实验分别观察Txl-2各亚型蛋白对无限增殖、凋亡抵抗和侵袭转移等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研究它们的功能差异;对Txl-2b结构域关键催化位点进行位点特异性突变,研究介导恶性表型的关键结构域和特异性位点。4.利用酵母双杂交系统,通过AD载体和BD载体的共转染明确Txl-2各选择性剪接体与小G蛋白家族成员Ran的相互作用情况;免疫共沉淀实验进一步验证;间接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观察Txl-2与Ran在结肠癌细胞和组织中的共定位情况。应用siRNAOligos、抗体和相关信号通路抑制剂等干预,Western blot检测相关分子和信号通路的改变。【结果】1.蛋白质组学研究鉴定并验证MC3Ab识别的抗原MC3-Ag是Txl-2蛋白应用结肠癌细胞裂解液和组织匀浆进行免疫沉淀,富集MC3-Ag,发现MC3Ab抗体识别30kDa左右的2个条带。免疫沉淀产物经2-DE后分别进行银染和Western blot鉴定,发现MC3抗体恒定识别分子量32kDa和28kDa、等电点pI5的两个蛋白质点。将两个蛋白质点进行胶内酶解和MALDI-TOF-MS分析,得到相应的肽质量指纹图谱(peptide massfingerprinting, PMF),经ProFound搜索引擎生物信息学分析,确认2个点是Thioredoxin like-2(Txl-2)蛋白的2个选择性剪接体(Swiss-Prot: Q86XW9-2和Q86XW9-3)。应用MC3Ab和anti-Txl-2Ab进行比对验证,配对免疫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化学发现两者染色模式一致;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证实两个抗体染色的共定位;Western blot发现两个抗体能够在免疫沉淀产物和细胞裂解液中识别同样的条带,从而进一步证实MC3Ab识别的抗原MC3-Ag为Txl-2蛋白。组织芯片明确了MC3-Ag/Txl-2在多种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谱。2.下调Txl-2的表达能够显着抑制结肠癌细胞的无限增殖、凋亡抵抗和侵袭转移等恶性表型MC3-Ag/Txl-2在243例结直肠癌组织中的免疫组化研究发现,MC3-Ag/Txl-2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呈显着负相关,随着TNM分期增高而表达水平逐渐增高,在转移性结直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单因素和多因素生存分析表明MC3-Ag/Txl-2是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独立指标,其表达量越高则预后越差。成功构建Txl-2siRNA载体,稳定转染入SW620细胞,获得表达抑制50%和70%以上的细胞株。功能学研究发现,下调Txl-2的表达能够显着抑制结肠癌细胞生长,平板集落形成能力减弱,细胞周期G0/G1期阻滞;抑制Txl-2的表达能够显着增加去血清或药物诱导的细胞凋亡比例;在高侵袭性细胞SW620中下调Txl-2的表达能够显着抑制结肠癌细胞的黏附、迁移和侵袭能力。体内裸鼠成瘤实验和尾静脉转移实验进一步验证了体外实验结果。3. Txl-2的3个选择性剪接体差异调控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在18例结肠癌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组织中检测了Txl-2总mRNA和各选择性剪接体mRNA的表达情况,发现Txl-2总mRNA的表达水平在肿瘤组织中表达增高;在3个选择性剪接体中,Txl-2b和Txl-2c的mRNA在肿瘤中表达增高,而Txl-2a表达率较低(2/18例)。成功构建Txl-2各选择性剪接体的特异性正义表达载体,稳定转染入LoVo细胞中,获得稳定表达的细胞株。体内和体外功能实验表明,Txl-2的3种选择性剪接体差异调控结肠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Txl-2b是发挥主要促癌作用的亚型,Txl-2a

贾海威,聂青[3](2009)在《实体瘤的放射免疫治疗》文中提出放射免疫治疗是众多免疫靶向治疗的一种,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具有独到的优势,目前主要应用于淋巴瘤以及部分实体瘤的治疗。关于前者的综述较多,而鲜见有关实体瘤的放射免疫治疗综述。现就实体瘤的基础研究及临床应用作一全面综述。

王勇军[4](2008)在《hu3D3/cSA介导的多药物肺癌预靶向治疗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抗体介导的肿瘤靶向治疗已经成为抗肿瘤研究和临床应用的热点之一,但是传统的以抗肿瘤单抗为载体直接偶联效应分子的靶向治疗只能携带一种药物,往往不能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免疫偶联物分子量较大,药物的组织穿透能力有限,从而限制了药物的使用剂量和临床应用。为克服上述不足,本研究旨在以人源化的抗人肺癌单域抗体(hu3D3)为靶向载体,通过引入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构建一种能同时将多种药物携带至肿瘤部位的靶向通用载体,实现肺癌的预靶向多药物联合治疗。PCR扩增核心链霉亲和素基因,克隆至质粒hu3D3/pET-22b(+),构建表达载体hu3D3/cSA/pET-22b(+),并转化至E.coli BL21(DE3)中,IPTG诱导表达。镍亲和层析柱纯化目的蛋白,采用透析和凝胶过滤层析的方法对纯化产物进行复性。SDS-PAGE和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四聚体的形成。FITC标记hu3D3/cSA后,荧光显微镜分析融合蛋白中hu3D3组分的抗原反应性和特异性;流式细胞术比较融合蛋白hu3D3/cSA和单域抗体hu3D3与靶抗原的结合能力。ELISA和Western blot鉴定融合蛋白中cSA组分结合生物素的能力。台盼蓝染色计数法观测各实验组的A549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比较各药物组对A549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表明,我们获得了正确序列的hu3D3/cSA/pET22b(+)重组子,融合基因在E.coli BL21(DE3)中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纯化复性后的融合蛋白能够形成四聚体复合物,保留了cSA结合生物素的活性,hu3D3组分能与肺癌细胞表面抗原结合,且结合能力比单域抗体hu3D3强6~9倍。生长曲线图表明,hu3D3/cSA联合生物素化药物组比单纯生物素化药物组的细胞存活率低25%~30%;细胞杀伤实验显示,与单纯的生物素化药物组相比,hu3D3/cSA介导的生物素化药物组对靶细胞A549的杀伤率提高了25%~35%。总之,我们通过基因工程技术成功表达了融合蛋白hu3D3/cSA,融合蛋白具有结合靶抗原和生物素的活性,同时改善了hu3D3组分的亲合力。体外细胞实验表明,hu3D3/cSA能介导多种生物素化的抗肿瘤药物实现肺癌的多药物预靶向治疗,为进一步探讨hu3D3/cSA在体内进行肺癌的预靶向治疗研究奠定了基础。

段东[5](2008)在《蛋白质组学技术差异蛋白单克隆抗体用于肺癌放射免疫显像的实验研究》文中指出本课题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及核医学技术相结合,利用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技术比较研究肺腺癌细胞系(A549)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之间的差异表达蛋白,筛选出部分在癌细胞中高表达的特征性膜蛋白,并利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技术对所选差异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进行检测。将筛选出的在肺腺癌细胞及癌组织中均高表达的蛋白质作为肺腺癌的特异性抗原,利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其单克隆抗体(monoclonal antibody, McAb),进行肺腺癌的放射免疫显像(radioimmunoimag, RII)研究,可望建立一种分子水平早期诊断肺癌的影像检查方法。近年国内外应用放射性核素标记肺癌相关抗原的McAb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动物实验及临床研究,但肺癌的RII研究进展较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抗原的因素,因肺癌缺乏特异性的抗原,抗原性较弱,抗原易突变等。因此寻找肺癌特异性、稳定高表达的抗原是肺癌RII显像的关键之一。蛋白质是基因的体现者,是体内各种功能的真正执行者,其成分和功能的异常都会导致机体出现异常。体内各种紊乱或疾病(包括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转归都与蛋白质的异常有关。因此对机体(特定组织或细胞)的全部表达蛋白质进行研究(即蛋白质组学),有利于阐释肿瘤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肿瘤特异性标志物及阐明药物治疗机理、确定新的药物治疗靶点等,在肿瘤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课题采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出在肺腺癌细胞中特异性高表达的膜蛋白作为目标抗原,为肿瘤RII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必将大大促进肺癌RII研究的进一步发展。肿瘤细胞系由于样品制备相对容易,并在膜蛋白、信号传导通路及分泌蛋白等的研究中具有较大的优势,其已成为蛋白质组学良好的研究模型。从肺癌患者癌组织中分离出来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系(如A549细胞),与患者体内的癌细胞具有基本相似的生物学特性,因此对其蛋白质组水平的研究,有助于阐释肺癌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寻找到肺癌组织中特异性表达的蛋白质及诊断、治疗靶点等。通过细胞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鉴定出来的差异表达蛋白质,是否在活体组织内也存在相同或类似的表达差异,需要进一步验证。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是检测肿瘤组织中特异性表达蛋白较常用的方法。本研究采用此两种技术对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CD44蛋白(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鉴定出的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特异性高表达的膜蛋白)的表达差异进行鉴定,一方面可验证两种蛋白在人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是否也存在类似的表达差异,另一方面,确定差异表达蛋白(目标抗原)的存在,也是保证肺癌RII研究成功的必要条件。McAb的标记及标记抗体的特性也是影响RII结果的主要因素。本研究选择物理特性理想的99mTc为标记核素,采用直接标记法标记McAb,并通过改变不同的标记要素筛选出最佳标记条件。对标记后的McAb,我们采用硅胶薄层层析法(TLC)测定其标记率、放射性比活度、放射化学纯度,对标记抗体的物理特性进行鉴定;通过室温下放置、加入不同竞争试剂及与血清混合放置等方法了解标记抗体的体外、体内稳定性;通过免疫荧光法对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进行判断。由于人体肿瘤抗原的表达存在异质性,有些病人的某种肿瘤抗原不表达或表达量很少,而另一种肿瘤抗原可能表达量很多,如给予单一抗体进行RII则可能造成假阴性,将抗同一肿瘤不同抗原的几种单抗混合在一起同时给药后进行显像,即抗体的“鸡尾酒”法,可增加肿瘤部位的放射性聚集(提高靶/非靶比值),有利于减少假阴性的存在。本课题以针对肺癌组织两种特异性抗原(EGFR和CD44)的标记McAb分别进行单独及联合显像,并对显像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第一部分肺腺癌细胞系A549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取对数生长期的A549细胞和HBE细胞分别经细胞裂解后进行总蛋白的提取,并采用Bradford法进行蛋白定量。将提取的蛋白质样品直接上样到IPG预制胶条(18cm pH3-10)上,先后放入IPGphor等电聚焦仪、垂直板电泳仪中进行双向凝胶电泳,将细胞总蛋白按等电点不同及分子量不同区分开。将二维电泳后的凝胶采用银染显色后,用ImageScanner光学扫描仪进行扫描,得到蛋白质点图像,并采用ImageMaster2D Elite5.01凝胶图象分析软件进行分析,了解A549细胞和HBE细胞总蛋白在2-DE图谱上的表达差异情况。挖取部分仅在A549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或在A549细胞中表达量明显上调的蛋白质点,经酶解后,进行生物质谱分析,得到这些蛋白质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通过数据库搜寻,鉴定出这些在A549细胞中特异性或高表达的蛋白质。对鉴定出的A549细胞特异性表达蛋白进行分析,了解它们在细胞中存在的部位及相关功能。并从中选择两种以上细胞膜蛋白作为本研究中RII研究的目标抗原。第二部分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对差异蛋白EGFR和CD44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通过第一部分对A549细胞和HBE细胞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筛选出了一些在癌细胞中特异性表达或高表达的蛋白质,通过对这些蛋白质在细胞内的分布部位及功能等进行分析后,我们拟选择EGFR和CD44这两种膜蛋白进行后续的RII研究。因此采用了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技术对两种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是否也存在特异性、高表达进行检测。1.取新鲜肺腺癌组织及癌旁正常肺组织(距肿瘤组织至少5cm以上),分别经石蜡包埋后行组织切片,并采用免疫酶组化SABC三步法进行免疫组化分析,酶选择辣根过氧化物酶,以DAB为显色剂。将显色后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切片分别置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每组随机观察5个高倍视野,观察细胞染色情况,对于EGFR及CD44两种蛋白均以瘤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出现棕黄色,且着色强度高于背景非特异性染色者判断为阳性,并采用计数分析软件,计算阳性细胞的百分数。2.western-blot分析:首先配置SDS-PAGE凝胶,并进行封胶、灌胶。然后从液氮中取已制备的肺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正常肺组织样品(共4组),分别进行蛋白质的裂解与定量后,直接上样进行PAGE。根据EGFR及CD44的相对分子量选择PAGE凝胶区域进行转膜,将蛋白质转移到NC膜上。然后分别加入两种蛋白的特异性一抗及HRP标记的二抗,最后加入HRP的底物DAB进行显色,并以β-actin为内对照,分析EGFR及CD44两种蛋白在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第三部分抗EGFR、CD44单克隆抗体的99mTc标记及标记抗体特性的鉴定以2-巯基乙醇(2-ME)为还原剂,含SnCl2的亚甲基二膦酸盐(MDP)为弱结合配体,采用99mTc直接标记法分别标记EGFR-McAb、 CD44-McAb,通过改变不同的标记条件(如改变还原剂、弱结合配体的剂量,还原时间、温度,标记反应时间等),筛选出最佳标记条件。利用SephadexG50柱对标记抗体进行纯化,硅胶薄层层析法测定两种标记抗体的标记率、比活度及放射化学纯度。通过室温下放置不同时间及加入不同99mmTc竞争试剂后观察放射化学纯度的变化,了解标记抗体的体外稳定性,通过标记抗体与血清混合放置不同时间后放射化学纯度的变化情况,了解其体内稳定性。采用免疫荧光法对标记抗体免疫活性进行判断。第四部分99mTc-EGFR-McAb及99mTc-CD44-McAb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荷人肺腺癌裸鼠的体内分布及SPECT显像研究取对数生长期的肺腺癌A549细胞,接种于裸鼠的前肢(左或右)外侧皮下(每只裸鼠接种A549细胞1.0×107/0.1m1),建立荷人肺腺癌裸鼠动物模型。将荷瘤裸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经尾静脉注射99mTc-EGFR-McAb、99mTc-CD44-McAb及以上两种混合标记抗体,进行两种标记抗体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荷人肺腺癌裸鼠的体内分布及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研究。结果第一部分肺腺癌细胞系A549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对人肺腺癌细胞系A549和人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的总蛋白经2-DE分离及银染显色后的图谱分析,两种细胞的凝胶图上分别得到平均蛋白质点897±35个及882±29个。以HBE细胞的平均胶为参照胶,将其与A549细胞的平均胶进行匹配,匹配率为82.3%。通过ImageMaster2D Elite5.01凝胶图象分析软件分析,两种细胞的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56个,表达量差异在三倍以上的点98个,其中仅在A549细胞中表达的蛋白质点15个,仅在正常组织中表达的蛋白质点21个。通过图像分析软件及肉眼观察,选择在A549细胞中表达明显上调(与在HBE细胞中的表达量差异在3倍以上)的蛋白质点9个进行质谱分析,获得蛋白质点的肽质量指纹图谱(peptide mass fingerprint, PMF)。利用Expasy中的Peptident查询软件应用上述的PMF数据搜索SWISS-PROT数据库,结果未搜索到匹配的蛋白质2个,另7个蛋白质点匹配的蛋白质分别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MDM2蛋白(murine double mimute2),CD44蛋白,细胞骨架蛋白CK8,不均一性核糖体蛋白H(heterogeneous nuclear ribonucleoprotein,hnRNP H),热休克蛋白60(heat shock proteins60,HSP60),磷酸甘油酸变位酶1(phosphoglycerate mutase1,PGAM1)。对以上7种蛋白进行分析,可分为:信号传导分子,如EGFR、CD44蛋白;细胞骨架蛋白,如CK8;转录及翻译相关蛋白,如MDM2蛋白、hnRNP H;分子伴侣,如HSP60;与基本代谢相关的的酶类,如PGAM1。根据这些蛋白在细胞内的位置及分子特点,我们拟选择细胞膜蛋白EGFR、CD44蛋白进行后续RII研究。第二部分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对差异蛋白EGFR和CD44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免疫组化结果显示,EGFR和CD44在肺腺癌组织的细胞膜及细胞浆内均有较强的表达,阳性表达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均呈棕黄色,而正常肺组织中细胞的胞膜及胞浆大多不着色。通过对阳性细胞计数分析,EGFR和CD44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正常肺组织。以β-actin为内对照,采用western-blot法分别检测EGFR和CD44两种蛋白在肺癌组织及其配对的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与配对癌旁正常肺组织比较,EGFR和CD44在肺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有明显增强。第三部分抗EGFR、CD44单克隆抗体的99mTc标记及标记抗体特性的鉴定采用99mmTc直接标记法标记抗EGFR-McAb、CD44-McAb,经SephadexG50柱纯化后,用硅胶薄层层析法测定两种标记抗体的标记率分别为91.5%±3.8%、92.3%±4.1%,比活度分别为2.8±0.3MBq/μl、2.9±0.5MBq/μl及放射化学纯度分别为96.5%±2.8%、96.2%±3.1%。标记抗体的以上物理特性能满足放射免疫显像的要求。通过改变不同的标记条件,观察抗体标记效果发现,还原剂2-ME的用量以其与抗体的摩尔比为2000:1最佳,抗体的还原时间不宜超过30min,标记时间以20min为宜,而标记反应的温度,弱结合配体的用量等对抗体标记率的影响不大。标记抗体在室温下稳定性分析显示,标记抗体的放射化学纯度随放置时间延长略有下降,但24h均值仍大于85%。标记抗体与新鲜人血清37℃孵育后稳定性分析显示,4h后标记抗体的放射化学纯度略有降低,但仍超过88%。通过加入不同99mTc竞争试剂后观察标记抗体的体外稳定性发现,加入分子上含-SH的竞争试剂(如半胱氨酸)对标记抗体的稳定性影响较大。通过免疫荧光法检测两种标记抗体的免疫活性,结果显示,99mTc-EGFR-McAb和99mTc-CD44-McAb免疫活性与标记前比较无明显降低。第四部分99mTc-EGFR-McAb及99mTc-CD44-McAb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荷人肺腺癌裸鼠的体内分布及SPECT显像研究99mTc-EGFR-McAb,99mTc-CD44-McAb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荷人肺腺癌裸鼠体内的分布实验显示,肿瘤部位的放射性摄取及瘤/血、瘤/肌肉的放射性比值均随注射后时间的延长逐渐增高,在16h达高峰,以后有所降低(16h各组的瘤/血、瘤/肌肉比值分别为3.55±0.58、16.45±4.28,3.37±0.42、12.85±3.62,5.15±0.68、23.85±5.86)。通过组间比较发现,混合抗体组肿瘤部位的放射性摄取及瘤/血、瘤/肌肉比值均明显高于两种标记抗体单独使用组(p<0.05),两种标记抗体单独使用组间则无显着性差异(p>0.05)。对裸鼠各主要脏器的放射性摄取分析显示,心、肝、脾、肺等血运丰富的脏器放射性摄取相对较多,而胃、肠、肌肉、骨骼、脑等放射性摄取相对较少,但均随时间的延长,放射性摄取均逐渐降低。通过99mTc-EGFR-McAb和99mTc-CD44-McAb单独及联合应用对荷人肺腺癌裸鼠的SPECT显像研究发现,各组裸鼠的早期影像中(2-4h),肿瘤显示不佳,而血中放射性本底较高,肝、脾等显影明显。到注射标记抗体后16h,肿瘤部位有较多的放射性分布,显示最佳,而血中本底及肝、脾等放射性分布则明显降低。通过ROI技术测得16h各组的T/NT比值分别为2.74,2.29和5.53,组间比较显示,联合抗体组的T/NT比值明显高于一种抗体单独使用组(p<0.05)。以上显像结果与体内分布实验结果基本一致。结论本研究通过比较蛋白质组学技术,得到A549细胞系和HBE细胞系差异表达蛋白质点256个,初步鉴定了EGFR、MDM2蛋白、CD44蛋白、细胞骨架蛋白CK8、hnRNP H、HSP60、PGAM1共7种蛋白质在肺腺癌细胞系A549中存在特异性高表达,并用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技术验证了EGFR、CD44两种膜蛋白在肺腺癌组织中也同样存在高表达。因此我们认为此两种膜蛋白可作为肺癌放射免疫显像研究的目标抗原。采用99mTC直接标记法对EGFR、CD44两种膜蛋白的单克隆抗体进行标记,得到的标记抗体标记率、放射化学纯度高,比活度适当,能满足放射免疫显像的要求。99mTc-EGFR-McAb和99mTc-CD44-McAb单独及联合应用于荷人肺腺癌裸鼠的体内分布及RII研究结果均显示,肿瘤部位有较多的放射性浓聚,能得到比较理想的靶/非靶比值。此结果肯定了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筛选、鉴定出的差异表达蛋白,作为肺癌特异性抗原在RII研究中的价值。另外,通过对比研究,证实标记抗体的联合使用明显优于单独使用,肿瘤的靶/非靶比值可以得到进一步提高。本研究利用蛋白质组学、western-blot和免疫组化技术筛选、鉴定在肺癌细胞及组织中特异性高表达的蛋白质作为目标抗原,进行肺癌RII研究,为肺癌的RII研究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也必将大大促进肺癌RII研究的发展。多学科、跨学科的联合研究是未来科学发展的主流,本研究将分子生物学、免疫学技术及其研究成果应用于核医学领域,必将促进各学科的共同发展。

徐巧玲[6](2008)在《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31-98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目的1.了解胃泌素释放肽(gastrin-releasing peptide GRP)在小细胞肺癌细胞株及组织中的表达率及表达位置。2.研究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astrin-releasing peptide31-98ProGRP31-98)单克隆抗体E-B5的131I标记方法、131I-E-B5的稳定性及标记后抗体免疫活性。3.研究131I-E-B5在正常昆明小鼠及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体内的分布情况,探讨131I-E-B5的体内药代动力学过程。4.研究131I-E-B5对不同类型肿瘤的显像效果及最佳显像时间。5.探讨131I-E-B5放射免疫治疗小细胞肺癌的可行性及其疗效。研究方法1.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小细胞肺癌NCI-H446细胞株及肺腺癌A549胞株中GRP表达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人小细胞肺癌组织中GRP的表达情况。2.E-B5的131I标记采用氯胺-T法,通过纸层析法检测标记率、放化纯,将131I-E-B5置于37℃水浴箱及与正常人血清混合后在不同时间点测定放化纯以了解其稳定性,利用细胞结合分析法测定131I-E-B5的免疫活性。3.自昆明小鼠尾静脉注射131I-E-B5后不同时间点断颈动脉处死小鼠,同时取血液及各主要脏器组织,计算各时间点的%ID/g及药物动力学参数。建立人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模型,自荷瘤裸鼠尾静脉注射131I-E-B5后不同时间点处死裸鼠并取各主要脏器组织,计算各时间点的%ID/g和T/NT值。4.分别对荷小细胞肺癌、肺腺癌和大肠癌裸鼠模型进行131I-E-B5显像,观察移植瘤的显影情况并计算瘤体与对侧相同部位的T/B比值。5.治疗实验采用瘤内注射方式,根据治疗剂量的不同,将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随机分为未处理组、131I-E-B5治疗组和Na131I对照组,动态观察裸鼠及移植瘤生长情况,测量不同时间瘤体的大小,计算抑制率并绘制肿瘤生长曲线。研究结果1.GRP在NCI-H446和A549细胞株中的表达率分别为89%、12%;免疫组化检测见人小细胞肺癌组织切片中有明显的E-B2阳性细胞分布,并显示棕黄色颗粒在肿瘤细胞的细胞浆内。2.131I-E-B5标记率为90.8%,放化纯为99.28%,放射性比活度为2.69MBq/μg;在37℃水浴箱放置6h后131I-E-B5放化纯高达90%,24h后仍大于70%;和正常人血清充分混合24小时后131I-E-B5放化纯达68.1%。;131I-E-B5对NCI-H446和A549细胞株的免疫结合率分别为71.6%、33.2%。3.131I-E-B5在正常昆明小鼠的体内过程符合一级血药动力学二室模型,主要通过肝脏、肾脏代谢,血液清除速度较快。注射后48h移植瘤体的%ID/g显着高于其它脏器及组织,72h时达到最高值,T/NT比值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4.注射后24h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部位明显聚集131I-E-B5,随时间延长移植瘤部位放射性浓聚程度逐渐增强,72h和96h时最为清晰。肺腺癌荷瘤裸鼠移植瘤部位未见明显131I-E-B5聚集。大肠癌荷瘤裸鼠显像结果和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显像结果类似,但肉眼观察移植瘤部位浓聚131I-E-B5程度低于小细胞肺癌荷瘤裸鼠。小细胞肺癌各时相点的T/B值均明显高于大肠癌,两者均明显高于肺腺癌裸鼠模型,而肺腺癌裸鼠模型的T/B比值没有明显的变化。5.131I-E-B5治疗组的肿瘤抑制率明显大于Na131I组。131I-E-B5治疗2周后移植瘤开始明显缩小,瘤体表面出现明显的点状破溃、坏死并逐渐扩大,4周后100μCi和200μCi剂量组仍可见杯状的溃疡灶,而400μCi和600μCi剂量组的肿瘤几乎全部消失。131I对照组移植瘤生长缓慢,但瘤体在观察期内无明显的缩小,仅在400μCi和600μCi剂量组的肿瘤表面出现点状的破溃坏死。结论1.131I-E-B5标记率及放化纯高,在体内、体外有很好的稳定性,131I标记后的E-B5仍然保持着较好的免疫活性。2.131I-E-B5能选择性浓聚在GRP表达阳性的肿瘤部位,对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靶向作用,肿瘤局部注射后可以抑制小细胞肺癌移植瘤的生长并破坏肿瘤组织。3.131I-E-B5有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小细胞肺癌放射免疫显像及治疗药物,具有潜在的较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值得进一步开展深入的研究。

范光磊[7](2007)在《放射性核素标记胰腺癌靶向药物的初步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一部分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的实验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与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胰腺癌等细胞膜表面有高表达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类似物能与肿瘤细胞表面高表达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结合,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用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的类似物有希望作为具有实用价值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显像剂,可以对直肠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做早期的诊断。目的:建立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的方法学,研究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受体的显像。方法:﹙1﹚通过预锡化法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改变标记条件:①Tween 80的用量从0~10μL;②分别在5 min、10min、15 min、30min、1h、2h、4h、6h不同时间点测定标记率;③SnCl2.2H2O浓度从0.75~4g/L;④IGF-1A的用量从20~100μg;⑤淋洗液的体积从10~200μL。﹙2﹚用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取不同浓度梯度的人胰腺癌细胞8988(1×108个/mL、5×107个/mL、1×107个/mL、5×106个/mL、1×106个/mL)分别进行特异与非特异结合反应。取25只正常的裸鼠分别做5 min ,30min,1h,2h,4h的体内分布研究。另取25只裸鼠在注射入人胰腺癌细胞后8周,注射部位肿瘤长至约2cm3,尾静脉注入99Tcm标记的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后分别在15min,30min,1h,2h, 4h, 6h,7h对荷胰腺癌裸鼠进行放射受体显像研究以及5 min ,30min,1h,2h,4h在荷胰腺癌裸鼠体内的分布研究。结果:﹙1﹚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最高标记率为(94.43±0.75)%,胶体含量为(3.47±0.71)%。改变标记条件:①随着吐温80的用量的降低,标记率会逐渐的增高,最高标记率为(92.00±1.35)%。但若在反应体系中不添加吐温80,标记率有明显的下降;②标记反应在15min的标记率已达(91.93±2.89)%,随着时间的延长标记率无明显变化;③减少SnCl2.2H2O用量,标记率明显下降,当SnCl2.2H2O的量为3 g/L时标记率为(91.90±1.15)%;④标记率随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用量的增加而增高,最高标记率达(92.77±0.99)%;⑤99Tcm O4-淋洗液体积为50μL最高标记率达(93.43±0.55)%。﹙2﹚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后,与人胰腺癌细胞8988的结合率分别为19.65%、19.35%、19.26%、17.03%、14.72% ;尾静脉注入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后对裸鼠进行放射受体显像研究,结果表明15min之后肿瘤部位放射性物质浓聚逐渐增高,肿瘤组织放射性强度百分比与肌肉、血液等其它非肿瘤组织放射性强度百分比的比值﹙T/NT﹚逐渐升高。结论: 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后可以与胰腺癌细胞特异结合。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在荷人胰腺癌裸鼠体内显像结果表明其能与胰腺癌组织特异性结合,在胰腺癌的诊断方面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第二部分放射性核素188Re标记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学研究目的:探索建立188Re标记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2F4-2C9的方法,探讨188Re -2F4-2 C9在胰腺癌的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188Re标记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2F4-2C9采用直接还原法,改变标记条件:①SnCl2.2H2O浓度从12~20g/L;②分别在30min、1h、、2h、3h、5h、7h不同时间点测定标记率;③淋洗液的体积从50~250μL;结果: (1)塑料管中加入0.2mol/LpH值为6.0的乙酸缓冲液200μL ,然后加抗人胰腺癌单抗2F4-2 C9 100μL (0.6g/L),用0.3mol/L葡萄糖酸钠稀释40μL浓盐酸溶解的200μL Sncl2.2H2O(20g/L)中加入188ReO4ˉ淋洗液100μL,摇匀后室温放置1小时,二者混合反应后用Sephadex G25层析柱进行纯化分离。(2)188Re标记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2F4-2 C9: 188Re -2F4-2 C9的标记率为66~75%。经Sephadex G25纯化后放化纯度为85~88%。改变标记条件:①当氯化亚锡的浓度为20g/L,标记率最高为(70.70±1.76)%;②随反应时间的延长,标记率增高,标记率最高为(71.57±0.91)%;③淋洗液的体积为100μL时, 188Re标记2F4-2 C9标记率为(70.95±1.94)%。结论:直接还原法,标记188Re-2F4-2 C9方法简便快捷,但放化纯度不高,需进一步纯化。

郝军元[8](2006)在《凋亡素重组蛋白导向治疗肿瘤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凋亡素是鸡贫血病毒(CAV)vp3基因编码一个功能性蛋白,主要引起鸡单核细胞凋亡。多年来对凋亡素研究证明它能够特异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凋亡而对正常体细胞无损伤作用。凋亡素在肿瘤的治疗中是一个独立的因子,凋亡素诱导的细胞凋亡不依赖于p53基因,在肿瘤细胞内高水平表达的Bcl-2能够促进凋亡素诱导的凋亡。凋亡素的这些特征在肿瘤治疗中体现了巨大的潜力,已成为肿瘤治疗研究领域的热点。为探索凋亡素蛋白导向治疗肿瘤的方法,本研究将凋亡素基因与生长抑素基因和绿脓杆菌外毒素转膜系统基因重组,重组蛋白能以生长抑素为导向富集于肿瘤组织,并通过绿脓杆菌外毒素转膜系统将凋亡素进入肿瘤细胞,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本研究首先采用原核表达系统表达了凋亡素蛋白并制备其抗体为下一步凋亡素重组蛋白的检测奠定基础,随后通过PCR重叠延伸技术将凋亡素基因与生长抑素基因和绿脓杆菌外毒素转膜系统基因重组,获得凋亡素重组蛋白基因,并在杆状病毒和酵母表达系统实现了凋亡素重组蛋白的表达。凋亡素重组蛋白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凋亡作用试验表明,凋亡素重组蛋白对肿瘤细胞有凋亡作用,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但不同肿瘤细胞凋亡率存在差异。通过上述实验,证实凋亡素重组蛋白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为进一步利用凋亡素治疗肿瘤奠定基础。

王阶平[9](2006)在《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3D3的人源化及分子小型化研究》文中认为自1975年杂交瘤技术问世以来,单克隆抗体(mAb)因其高度的均一性、亲和力和选择性等优点,在临床诊断和治疗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鼠源性mAb存在可引起人体产生人抗鼠抗体(HAMA)反应、分子大而穿透能力差等缺陷,极大地削弱了其临床疗效。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人们可以通过抗体的人源化和小型化,降低鼠源性mAb的免疫原性,改善其药代动力学特性,从而克服其临床应用上的障碍。我们制备的鼠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3D3,在一系列体内外研究中,显示出其具有较理想的临床应用前景。为了推进其临床应用研究,本文对mAb 3D3进行了人源化和分子小型化改造。采用CDR移植技术对mAb3D3的重链可变区进行人源化。设计并通过重叠PCR技术构建出hu3D3VH单域抗体基因。为了提高hu3D3VH的功能性亲和力,通过重组PCR技术分别将SV5-Cys基因和p53四聚化结构域基因与hu3D3VH基因融合,得到同源二聚体dihu3D3VH和四聚体tehu3D3VH基因。分别构建pET-22b(+)/hu3D3VH、pET-22b(+)/dihu3D3VH和pET-22b(+)/tehu3D3VH表达载体,并在E.coli BL21(DE3)中表达。它们的表达产物均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且表达量均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表达产物经Ni2+亲和层析柱纯化后,目的蛋白的纯度均在95%以上。间接ELISA结果证实,单域抗体hu3D3VH的抗原反应性和特异性与3D3VH基本相同。竞争ELISA结果证实,hu3D3VH保留了单域抗体3D3VH的抗原表位特异性。流式细胞仪的分析结果显示,与3D3VH相比,hu3D3VH的抗原结合能力下降了约29%;而与hu3D3VH相比,dihu3D3VH和tehu3D3VH与靶抗原的结合能力分别提高了约60%和160%。本文成功建立了人源化单域抗体hu3D3VH的高效原核表达系统,制备的hu3D3VH保留了亲本抗体的抗原反应性和特异性,并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功能性亲和力得到优化的hu3D3VH的同源二聚体和四聚体。这些研究工作为进一步的体内外生物活性研究及研制新型的肺癌靶向治疗药物奠定了重要基础。

王阶平,庄国洪,杨桂旺,王臻,李文珠,谢莲英,颜江华[10](2006)在《人源化抗人肺癌单域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构建人源化的抗人肺癌单域抗体hu3D3VH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对其蛋白活性进行分析。方法:采用CDR移植技术对mAb3D3的重链可变区进行人源化,通过重叠PCR获得hu3D3VH的基因。构建pET22(b+)/hu3D3VH表达载体,并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在IPTG诱导下表达。表达产物通过Ni亲和层析柱纯化。采用间接ELISA和竞争抑制ELISA法进行活性分析。结果:通过重叠PCR获得序列正确的目的基因。目的蛋白以包涵体的形式表达,表达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0%以上。纯化后,目的蛋白的纯度达95%以上。hu3D3VH具有与亲本抗体相同的抗原反应性,并能抑制mAb3D3与L342细胞的结合。结论:获得的人源化单域抗体hu3D3VH,保留了与mAb3D3相同的反应性和特异性,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

二、~(131)I标记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_3D_3对裸鼠载人肺癌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31)I标记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_3D_3对裸鼠载人肺癌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αvβ3和EGFR双靶点SPECT/MRI双模态靶向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肺癌动物模型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词表
前言
第一章 双靶点双模态SPECT/MRI探针的制备与表征
    1.1 引言
    1.2 实验部分
        1.2.1 试剂与设备
        1.2.2 实验仪器
        1.2.3 具体制备方法
        1.2.4 纳米材料的表征
    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双靶向双模态SPECT/MRI探针的体外实验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试剂与设备
        2.2.2 探针安全性验证
        2.2.3 体外靶向性研究
        2.2.4 统计学方法
    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2.3.1 体内外安全性
        2.3.2 体外靶向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双靶向双模态SPECT/MRI探针的动物实验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试剂与设备
        3.2.2 动物模型制备
        3.2.3 磁共振成像
        3.2.4 锝99标记及稳定性
        3.2.5 荷瘤模型SPECT/CT成像
        3.2.6 血液半衰期
        3.2.7 体内生物分布
        3.2.8 组织学分析
        3.2.9 统计学方法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3.3.0 MRI成像
        3.3.1 锝99标记和稳定性
        3.3.2 SPECT/CT成像
        3.3.3 放射性血液半衰期
        3.3.4 放射性生物分布
        3.3.5 组织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科研工作
致谢

(2)结直肠癌相关抗原MC3-Ag的鉴定和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部分 结直肠癌相关新抗原 MC3-Ag 的鉴定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二部分 MC3-Ag/Txl-2 对结肠癌细胞多种恶性生物学行为的调控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 MC3-Ag/Txl-2 各选择性剪接体的功能差异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结果
    4.讨论
第四部分 MC3-Ag/Txl-2 的相互作用蛋白和下游分子事件
    引言
    1 材料
    2 方法
    3.结果
    4.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4)hu3D3/cSA介导的多药物肺癌预靶向治疗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抗体介导的肺癌靶向治疗
    二、链霉亲和素-生物素系统在预靶向免疫治疗上的应用
    三、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3D3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前景
    四、研究目的和内容
第一章 融合蛋白hu3D3/cSA的表达及其活性鉴定
    一、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菌株及质粒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 方法
        2.1 hu3D3/cSA重组基因的设计
        2.2 引物的合成
        2.3 PCR扩增cSA基因
        2.4 重组质粒的构建及其转化
        2.5 重组子的筛选和序列分析
        2.6 hu3D3/cSA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2.7 目的蛋白hu3D3/cSA的纯化和复性
        2.8 目的蛋白hu3D3/cSA的活性分析
        2.8.1 融合蛋白hu3D3组分的活性分析
        2.8.2 融合蛋白cSA组分的活性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1 理论设计的hu3D3/cSA基因核苷酸序列
        2 cSA基因的扩增
        3 重组质粒hu3D3/cSA/pET-22b(+)的筛选和序列分析
        4 目的蛋白hu3D3/cSA的表达
        5 目的蛋白hu3D3/cSA的高效表达与纯化
        6 蛋白浓度的测定
        7 目的蛋白的活性鉴定
        7.1 融合蛋白hu3D3组分的活性鉴定
        7.2 融合蛋白cSA组分的活性鉴定
    三、讨论
第二章 hu3D3/cSA介导多种药物对不同细胞株的作用
    一、材料和方法
        1 材料
        1.1 细胞株
        1.2 主要试剂及耗材
        1.3 主要仪器及设备
        1.4 主要溶液的配制
        2 方法
        2.1 抗肿瘤药物的选择
        2.2 BNHS标记抗肿瘤药物
        2.3 生物素化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检测
        2.4 体外细胞实验分析比较hu3D3/cSA联合抗肿瘤药物对不同细胞株的作用
        2.4.1 光学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结构
        2.4.2 台盼蓝染色法描述细胞的生长曲线
        2.4.3 MTT实验比较hu3D3/cSA联合抗肿瘤药物对不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
    二、结果与分析
        1 抗肿瘤药物的选择
        2 抗肿瘤药物的生物素标记与纯化
        3 生物素化抗肿瘤药物的活性检测
        4 hu3D3/cSA联合抗肿瘤药物对不同细胞株的体外细胞实验
        4.1 细胞形态学观察
        4.2 细胞生长曲线描述
        4.3 MTT实验
        4.3.1 各实验组对靶细胞A549的杀伤作用
        4.3.2 各实验组对非靶细胞MGC-803的杀伤作用
    三、讨论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今后应深入开展的研究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5)蛋白质组学技术差异蛋白单克隆抗体用于肺癌放射免疫显像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肺腺癌细胞系A549与正常支气管上皮细胞系HBE的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免疫组化及Western-blot对差异蛋白EGFR和CD44在肺腺癌组织中表达的检测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抗EGFR、CD44单克隆抗体的~(99m)Tc标记及标记抗体特性的鉴定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四部分 ~(99m)Tc-EGFR-McAb及~(99m)Tc-CD44-McAb单独及联合应用在荷人肺腺癌裸鼠的体内分布及SPECT显像研究
    前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文章目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学术交流和课题申报情况

(6)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31-98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 GRP表达的检测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氯氨-T法~(131)I标记E-B_5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三部分 ~(131)I-E-B_5在正常昆明小鼠和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体内分布的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四部分 ~(131)I-E-B_5在不同类型肿瘤裸鼠模型中的显像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五部分 小细胞肺癌裸鼠模型~(131)I-E-B_5放射免疫治疗实验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英文略缩词表
致谢
详细摘要

(7)放射性核素标记胰腺癌靶向药物的初步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研究背景
第一部分 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类似物的实验研究
    一 ~(99)TC~M标记IGF-1A 的方法学研究及体外细胞结合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二 ~(99)TC~M标记IGF-1A 的放射受体显像及荷瘤鼠体内分布实验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放射性核素~(188)RE标记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学研究
    一 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材料与方法
    二 ~(188)RE 标记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学研究
        材料与方法
        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I 放射性核素标记抗人胰腺癌单克隆抗体的方法学探讨
综述II 放射性核素~(99)TC~M标记多肽在胰腺癌中的应用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本人出版或公开发表的论着论文
参与科研课题工作
英文缩略语词表
致谢

(8)凋亡素重组蛋白导向治疗肿瘤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第一篇:文献综述
    第一章 导向治疗的研究进展
        1 肿瘤导向治疗
        2 肿瘤导向治疗药物的研究进展
        3 导向治疗肿瘤的前景与展望
    第二章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和治疗
        1 细胞凋亡
        2 细胞凋亡的机制
        3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4 细胞凋亡与肿瘤的浸润和转移
        5 细胞凋亡的调控基因与肿瘤
        6 细胞凋亡与肿瘤治疗
    第三章 凋亡素重组蛋白各组件研究进展
        1 生长抑素
        2 绿脓杆菌外毒素(PEA)转膜系统
        3 Apoptin 的研究进展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
    第一章 凋亡素原核表达及其抗体的制备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二章 凋亡素重组蛋白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三章 凋亡素重组蛋白纯化及在体外对肿瘤细胞的抑制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第四章 凋亡素重组蛋白在酵母表达系统中的表达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致谢
导师简历
个人简历

(9)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3D3的人源化及分子小型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抗体及其临床应用
    1.2 抗体人源化
    1.3 抗体分子的小型化
    1.4 小分子抗体的抗原结合能力的提高
    1.5 抗人肺癌mA63D3 的临床应用前景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和内容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2.2 方法
        2.2.1 mAb3D3 的重链可变区的人源化设计
        2.2.2 四种小分子抗体基因的构建
        2.2.3 表达载体的构建与转化
        2.2.4 重组子的菌落PCR 筛选与序列分析
        2.2.5 四种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2.2.6 目的蛋白的纯化与复性
        2.2.7 dihu3D3VH 和tehu3D3VH 的聚合体形式的鉴定
        2.2.8 小分子抗体的活性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人源化设计和hu3D3VH 的氨基酸译本的确定
    3.2 四种基因的构建
    3.3 表达载体的构建、菌落PCR 筛选与序列分析
    3.4 四种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
    3.5 dihu3D3VH 和tehu3D3VH 的聚合体形式的鉴定
    3.6 小分子抗体的活性分析
4 讨论
5 总结
6 参考文献
7 致谢

(10)人源化抗人肺癌单域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1.2.1 单域抗体hu3D3VH的人源化设计
        1.2.2 单域抗体hu3D3VH基因的构建
        1.2.3 hu3D3VH表达载体的构建、 表达及纯化
        1.2.4 活性分析
2 结果
    2.1 单域抗体hu3D3VH的人源化设计
    2.2 单域抗体hu3D3VH基因的构建
    2.3 重组质粒的鉴定
    2.4 单域抗体在大肠杆菌中的表达及纯化
    2.5 hu3D3VH的活性分析
3 讨论

四、~(131)I标记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_3D_3对裸鼠载人肺癌的放射免疫显像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αvβ3和EGFR双靶点SPECT/MRI双模态靶向探针的制备及其在肺癌动物模型早期诊断中的应用研究[D]. 蔡佳丽. 第二军医大学, 2016(05)
  • [2]结直肠癌相关抗原MC3-Ag的鉴定和功能研究[D]. 卢瑗瑗. 第四军医大学, 2011(12)
  • [3]实体瘤的放射免疫治疗[J]. 贾海威,聂青. 肿瘤研究与临床, 2009(07)
  • [4]hu3D3/cSA介导的多药物肺癌预靶向治疗的初步研究[D]. 王勇军. 厦门大学, 2008(08)
  • [5]蛋白质组学技术差异蛋白单克隆抗体用于肺癌放射免疫显像的实验研究[D]. 段东. 重庆医科大学, 2008(05)
  • [6]抗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31-98单克隆抗体的实验研究[D]. 徐巧玲. 苏州大学, 2008(11)
  • [7]放射性核素标记胰腺癌靶向药物的初步实验研究[D]. 范光磊. 苏州大学, 2007(03)
  • [8]凋亡素重组蛋白导向治疗肿瘤的研究[D]. 郝军元. 吉林大学, 2006(09)
  • [9]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3D3的人源化及分子小型化研究[D]. 王阶平. 厦门大学, 2006(01)
  • [10]人源化抗人肺癌单域抗体基因的构建、表达及活性分析[J]. 王阶平,庄国洪,杨桂旺,王臻,李文珠,谢莲英,颜江华.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2006(02)

标签:;  ;  ;  ;  ;  

~(131)I标记的抗人肺癌单克隆抗体_3D_3对裸鼠人肺癌的放射免疫影像学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