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鄱阳湖区域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于淼[1](2021)在《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多时间尺度水文气象变化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李海辉[2](2021)在《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投资绩效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吕晓敏,周广胜[3](2021)在《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说明目前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主要关注气候变化的影响,而脆弱性与风险预估研究仍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甚至无法进行预估研究。以生态/农业气象的脆弱性和风险为切入点,从生态/农业的地理/种植分布、物候/生育期和生产力/产量等方面,综述了中国生态/农业气象的研究进展,指出现有研究成果难以满足高质量生态保护与粮食安全的需求,为此提出了未来拟重点开展的研究任务,即生态/农业气象承载力及其优化布局、生态/农业气象的灾变过程与调控机制、生态/农业变化的气象条件贡献率评估及其适应技术、高质量生态保护与粮食提质增效的气候资源高效利用和定向调控研究,以推进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脆弱性与风险研究,为中国生态/农业气象科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依据。
郭瑞鸽,段里成,吴自明,李辉婕[4](2021)在《江西双季直播稻倒春寒与寒露风灾害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江西省87个气象站1961~2018年的气温数据,采用气候分析方法,分析了江西省直播早稻倒春寒和直播晚稻寒露风灾害的发生频率、范围、强度特征及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58年间江西直播早稻倒春寒灾害的平均发生频率为38%,北部高于南部,西部高于东部,且近30年全省倒春寒的平均发生频率较前28年下降了24个百分点;倒春寒灾害强度呈下降趋势,1996年以来未出现持续10 d以上的严重倒春寒灾害;直播晚稻寒露风灾害的发生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发生频率一般为30%~50%;各地重度寒露风的发生频率一般低于10%;寒露风的发生范围在年际间差异较大,有24%的年份在局部地区发生了重度寒露风,有14%的年份在部分地区发生了重度寒露风;寒露风灾害强度呈下降趋势,在2014年以后寒露风强度指数持续低于平均值。
罗慧[5](2021)在《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是国家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更是加快国家农业现代化建设的决定性力量。当前,我国粮食安全目标已从单一的数量安全向多元目标转变,这就要求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方式和路径必须做出战略性调整,才能有效地应对粮食生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那么,在新的历史时期,什么样的粮食生产技术更符合我国的国情和时代特征,更符合新时代粮食安全观的需要?回答这一问题的前提是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历史演进有一个科学的把握,即在一定的历史时期,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究竟呈现怎样的演进特征和内在机制,以往的研究忽略了哪些问题。新时代背景下,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又会呈现哪些规律。为了回答上述问题,本文基于诱致性技术变迁理论和要素错配理论,利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对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进行探析,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结论有以下三方面:第一,在构建“历史情境—制度框架—激励机制—技术选择”情境分析框架的基础上提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经历了跨越式技术进步(1978-1985年和2012年以后)和递进式技术进步(1985-2011年)两种变化节奏。跨越式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来源于制度激励所引发的生产经营方式的转型。递进式技术进步主要依靠单一要素技术进步的推动。从要素组合的演进变化来看,对我国粮食生产起到明显推动作用的单一技术进步先后是育种技术、肥料相关技术和机械技术。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呈现“制度激励→技术创新→要素配置优化→形成新要素组合”的逻辑。演进的内在机制主要有: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分析主线是技术成本与收益的对比,波动强度取决于宏微观目标匹配度。第二,在放松要素配置最优的假设条件下,采用超越对数的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测算得到,在考虑自然灾害对粮食生产的影响的情况下,2000-2018年我国粮食作物的广义技术进步率平均为1.7%。6种粮食作物的测算结果分别是:中籼稻(2.72%)、小麦(2.45%)、粳稻(1.73%)、早籼稻(1.27%)、晚籼稻(1.07%)和玉米(0.97%)。进入新时代以来,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波动趋于平缓,狭义技术进步仍是推动我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动力。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部四个地区粮食作物的生产技术进步呈现弱偏向性,主要偏向使用机械技术、(使用或节约)育种技术。从要素错配指数的测算结果来看,粮食生产中大部分要素配置处于过度投入状态。第三,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在不考虑要素配置效率的情况下,集体组织统一经营的农地配置模式的广义技术进步率高于家庭承包分散经营模式,且前者的农地配置效率高于后者,但是家庭分散经营模式的技术效率表现更优。基于研究发现,本研究提出如下政策建议:加强农业补贴政策的精准化,挖掘生产技术潜能;完善农业科技创新保障机制,提升科技创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基础设施和服务体系建设,减少灾害对技术进步的冲击;激发农业金融市场的活力,优化农业资源配置;充分发挥集体组织的统筹优势,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
陈燕[6](2021)在《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水稻是一种喜温作物,对温度变化十分敏感,当水稻在生长期遭受了较长时间的持续性低温寡照天气或者短期的强低温天气,就会形成低温冷害。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主要的水稻种植区之一,而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受北方冷空气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春季容易遭遇“倒春寒”,造成早稻烂种烂秧;秋季容易遭遇“寒露风”,影响晚稻的抽穗结实,这是影响南方水稻生长发育的两种主要的低温冷害类型。目前对于水稻低温冷害的研究多以东北地区为主,所用方法多以气象数据插值为主,而将遥感技术应用于以长江流域的湖南省、湖北省、江西省、安徽省、江苏省为研究区的冷害监测则是少之又少。因此,本文开展了基于遥感技术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低温冷害监测技术方法研究。水稻在不同的生育期对低温的承受能力是不同的,因此准确获取全覆盖日平均气温、提取水稻种植区并识别水稻关键生育期是实现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的关键技术。本文基于MODIS陆地表面温度产品、MODIS陆地表面反射率产品、DEM数据及气象站日平均气温,将高质量筛选和有效值筛选两种不同的质量筛选方法以及单因子统计模型、多因子统计模型及随机森林模型三种模型进行组合,设计了六种气温估算方法,进行日平均气温的融合及插补后选择最终精度最优的有效值筛选+随机森林模型组合的方法进行日平均气温的估算,并在融合、插补后获得全覆盖日平均温度数据;利用MODIS陆地表面反射率产品计算的植被指数、归一化洪水指数及MODIS土地利用分类产品进行水稻种植面积和关键生育期的识别;最后结合水稻低温冷害判断标准,对研究区水稻的春季和秋季冷害受灾范围进行监测,并估算受灾面积,划分受灾程度,并利用文献资料对监测结果进行验证分析。本文实现了2005-2018年研究区内水稻低温冷害受灾范围的监测,完成了受灾面积的估算及受灾等级的划分,并描述了水稻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显示,研究区早稻以2010年低温冷害受灾最为严重,有82.58%的水稻受到影响,湖南省受灾面积最大,达到1353.70千公顷。其次是2006年,有30.63%早稻遭到低温冷害,并以湖南受灾面积最大,为383.98千公顷。秋季2006和2011年两次低温冷害过程较为明显,2006年有344.19千公顷水稻受灾,并以江西省受灾范围最大,占其种植面积的15.60%。2011年共有335.36千公顷水稻受灾,同样以江西省受灾面积最大,达到187.27千公顷,占该省水稻种植面积的9.16%。研究区2005-2018年水稻春季及秋季冷害受灾程度均以轻度为主。
柳清[7](2021)在《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提出城市当前依然存在的灰霾污染、城市热岛、城市雨岛、水污染等城市病使得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供给略显不足,单纯依靠生态环境功能区保护性规划、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及资源环境底线思维开发管控作为生态空间规划顶层设计来突出生态要素保护和关键性约束略显欠缺,在有限的自然资源约束条件下,未来城市生态空间如何进行优化、规划和调控,以提升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确保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进而提高服务需求群体或服务需求区的实际受益情况是生态空间结构优化目标和方向。本文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认知生态空间结构,从服务供给区(简称SPA)和服务关联区(简称SCA)2个层面识别并解析支撑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及关联性特征,并对其服务绩效进行评价,依据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及其限制因素提取,探寻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与空间调控模式,一方面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另一方面为高效服务型生态空间规划编制提供理论支撑与技术方法。论文核心研究内容包括:首先,现状解析。通过对当前生态空间的自然本底条件、面临的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及现有生态空间规划主要规划内容和技术手段分析和归纳,综合判断当前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当前生态空间规划景观生态服务供需空间错配、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任务不明确、生态空间优化及修复规划技术方法欠缺、景观生态服务有效供给水平较低,本研究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进行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及优化研究,为解决上述生态空间规划不足之处提供了新方向。其次,结构识别。由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及生态空间结构内涵可知,景观生态服务过程分析涉及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分别对应生态空间结构中不同关键性组成部分。借助Arcgis软件平台,基于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和识别方法与理论,综合运用表征模型、二元适宜性模型、加权适宜性模型及过程模型,针对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所支撑的不同服务过程,采取适宜的方法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各部分进行识别和提取,形成不同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基本特征进行解析,并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分类体系,对生态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进行解析。再次,绩效评价。通过定性分析发现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位置关系决定了区域单元所需承载的景观生态服务类型与服务需求区服务可得性,进而选取服务复合性指标和服务可得性指标,引入Hellwig模型,定量分析并验证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其次,基于生态空间结构各组成部分与服务绩效之间的关联性验证结果,构建由服务供给区和服务关联区组成的评价维度,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和评价基准,从自然属性和格局属性2个层面选取指标,构建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通过组合传统TOPSIS方法、灰色关联分析法、矢量投影法与二次加权算法,建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动态评价模型和静态评价模型,分别对不同服务类型下及综合服务类型下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的差异性进行分析。最后,优化调控。在自然地域分异理论、短板理论和复杂系统协同演化理论指导下,提出基于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结果,对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进行优化分区;构建障碍度诊断模型定量识别各分区服务绩效主要限制因素,选择服务绩效限制因素入手,对其阻碍程度大小进行排序,依此确定各分区主要的优化路径及秩序;在此基础上,针对优化路径,分别制定相应的具体的可实施的空间调控模式,并结合研究实际地形地貌特征和生态功能区规划成果将研究区划分为5个景观带,并与上述优化分区结果进行空间叠加,依照分区优化路径,确定不同优化分区在不同景观带内相应的空间调控模式组合及实施对象;最后制定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论文的研究成果,在理论上创新城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提出了基于限制因素指引的生态空间结构关键性组成部分分区优化范式,形成了一种促进生态空间结构协同演化、服务绩效有序提升的优化秩序;在实践上,为以景观生态服务高效可持续供给为目标的城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提升规划编制实践工作提供规划技术支撑。
耿睿颖[8](2021)在《基于环境经济模型的中国海岸带台风减灾因素价值评估 ——以滨海湿地、堤坝、水田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海岸带地区是人口和社会经济活动高度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台风灾害活动最为频繁的地区。中国海岸带地区常年遭遇台风袭击,给沿海省份带来巨大的生命损失和财产损失。滨海湿地及其植被是抵御台风袭击的天然屏障,通过降低台风风速、削减台风浪高、降低台风期间洪水的水位和流速,滨海湿地及其植被可以减少台风造成的损害,从而发挥重要的台风防护的生态服务价值。但是随着人类对滨海湿地的过度开发和利用,我国滨海湿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少。堤坝是世界各国沿海地区抵御台风袭击的重要基础设施,几十年来,中国主要依靠堤坝来抵御沿海地区台风的袭击,但是关于堤坝的台风防护服务的经济价值评估研究较少。中国的水田面积居世界第二位,水田作为最大的人工湿地,不仅为人类社会提供了粮食,还提供了其他生态系统服务。然而,水田是否像自然湿地一样具有防台风的生态功能的研究鲜有报道。本论文基于1989-2018年袭击中国沿海地区并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138场台风数据,综合利用环境经济学、统计学、计量经济学、地理学,借助Arc GIS和EViews软件,建立了评估滨海湿地、堤坝和水田的台风防护价值的环境经济模型,并基于环境经济模型的结果,量化了每单位面积的滨海湿地、堤坝和水田的台风防护价值。主要结论如下:(1)根据《海洋灾害公报》统计1989-2018年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台风事件,研究了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在空间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空间尺度上:在中国沿海省份中,广东省和福建省是遭受台风袭击最多和直接经济损失最多的省份,近90%的台风在南方沿海省份登陆。时间尺度上:将1989-2018年分为3个10年进行研究,发现台风造成的死亡和失踪人数、房屋倒塌数量和直接经济损失数据都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少,但是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台风数量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多,强度也逐渐增强。(2)论文构建了评估滨海湿地、堤坝和水田的环境经济模型,证明了滨海湿地、堤坝和水田在抵御台风灾害方面发挥显着的积极作用,可以减少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并且基于环境经济模型的结果,评估了滨海湿地、堤坝和水田的台风防护服务边际价值,滨海湿地的台风防护服务的边际价值在4.89万元每平方千米到345942万元每平方千米之间,平均价值为12064万元每平方千米,中位值为1460万元每平方千米。堤坝的台风防护服务的边际价值在2万元每千米到12505万元每千米之间,平均价值为975万元每千米,中位值为461万元每千米。水田的台风防护服务的边际价值在0.382万元每平方千米到5862万元每平方千米之间,平均价值为93.78万元每平方千米,中位值为13.3万元每平方千米。(3)论文构建了综合评估台风减灾因素的环境经济模型,将滨海湿地、堤坝和水田三个因素同时放在一个环境经济模型中,滨海湿地和水田仍然发挥显着的积极作用,堤坝的系数为负但不显着,证实在综合评估模型中,滨海湿地和水田的存在仍然可以减少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的研究是基于全中国尺度,长时间序列,从环境经济模型的角度评估了台风带中滨海湿地、堤坝和水田的台风防护服务价值。本文量化了滨海湿地和堤坝的台风防护服务的边际价值,并基于环境经济模型证实水田作为人工湿地,可以减少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沿海地区制定台风防护措施提供决策支撑,有利于海岸带地区提出更加具有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台风防护措施。
唐洁颖[9](2021)在《地理新闻在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17版)》坚持反映时代要求,提出含区域认知在内的四大核心素养,强调应在教学内容中积极展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和科技进步的新成果等。地理新闻作为时效性较强的新课程资源,将其应用于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促使学生从地理的视角出发分析区域内的实际问题,符合地理教学改革和发展的趋势。本文以地理新闻这一重要课程资源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与区域认知素养之间的关联,并提出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途径,以期为一线教师应用地理新闻提供理论参考。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通过阅读课程标准及相关文献,了解地理新闻和区域认知素养等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基础,同时分析地理新闻在培养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中的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对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地理教材(包括人教版2004年版及2019年版的高中地理教材必修部分)、地理教学以及(包括新高考在内的各省市2010-2020年间文综卷的地理试题)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地理新闻与区域认知的联系日益密切,以地理新闻素材作为背景材料培养及考查学生综合素养的频率呈递增趋势,应用地理新闻的深度和广度不断提高。第三部分:根据地理新闻和区域认知培养教学的实际,提出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途径,如合理获取、分类、整理地理新闻,在地理教学的各个环节运用地理新闻落实区域认知,借助不同主体的力量推进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等。另外,地理新闻的解读与区域认知素养的培养之间能互相促进,一方面充分挖掘地理新闻基本要素分析区域,能有效渗透、培育区域认知。相对应地,通过地理新闻培养的区域认识素养反过来也能更深入地分析和解读地理新闻事件。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深入剖析地理新闻各个基本要素,是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重要途径。第四部分:结合运用地理新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素养的途径,进行教学设计和教学实践,并对教学实践的效果进行评价及分析。结果显示应用地理新闻能有效提升高中生的区域认知素养,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具备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研究结论,指出本次研究存在的不足,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
苏童[10](2020)在《气候变化对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的影响模拟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情况是影响当代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近年来,因CO2浓度的升高,全球气候正经历着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显着变化,极端气候灾害频度的随之升高对农业生产造成诸多影响。江西省是中国水稻种植主要省份,双季稻占水稻种植比例居全国首位,而南昌地区双季稻种植应用最广,使用模型模拟研究未来气候情境下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的变化,并提出适应性应对策略,对南昌地区双季稻生产应对未来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以2018-2020年在南昌市南昌县昌东镇中尚村的两年双季稻试验与观测数据和研究区气象数据为基础,建立CERES-Rice双季稻生产模型并进行模型模拟与验证;选取RCP4.5和RCP8.5排放浓度路径下的未来气候情景作为研究对象,对获得的未来50年(2021-2070)间南昌地区气候降尺度数据,进行分析校正;使用经验证的CERES-Rice模型模拟研究未来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物候期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影响双季稻产量的模型各项因素模拟研究,分析提出可能的未来气候适应性应对策略。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经验证的双季稻模型,在模拟南昌地区早稻和晚稻物候期与产量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经模拟与验证后,模拟结果的标准均方根误差NRMSE除晚稻开花期验证时为11.67%(效果较好)外,其余物候期和产量模拟与验证NRMSE值均小于10%(效果很好),模型能够很好的应用于模拟南昌地区的双季稻生产。(2)RCP4.5和RCP8.5排放浓度路径下,南昌地区未来气候变化为:较基准年(1961-2019年),年均降水量呈增加趋势,其值在2036年之后将高于基准年均值;日最高温与日最低温均呈现增加趋势;高排放情景(RCP8.5)下的年均降水量、日最高温和日最低温增幅均大于中低排放(RCP4.5)情景;太阳辐射均呈现增加趋势,但高排放情景(RCP8.5)下太阳辐射值低于基准年(1961-2019年)均值。(3)在RCP4.5和RCP8.5排放浓度路径下,南昌地区早稻和晚稻的未来产量均低于试验年份,又以早稻的减产更为明显。RCP4.5情境下早稻和晚稻产量随时间呈递增趋势,但在2070年早稻与晚稻产量较基准年依旧分别减产24.25%和24.47%;在RCP8.5情境下,早稻随时间呈递减趋势,晚稻为递增趋势,在2070年早稻与晚稻产量较基准年依旧分别减产38.43%和31.26%。在RCP4.5情境下,早稻和晚稻的产量整体上大于RCP8.5情境下的同时期产量,开花期所需日数和全生育期日数略大于RCP8.5情景,生育期的延长可能带来产量的增加。(4)双季稻生产应对气候变化影响的适应性策略研究中发现,调整施氮比例(追施氮肥)对早稻产量有积极正向的影响,RCP4.5情境下,最佳处理为2035年(两种施氮模式较调整前早稻产量分别增产14.56%,8.06%;RCP8.5情境下两种施氮比例较调整前早稻最佳增产分别为19.82%(2035s)和18.52%(2070s)。调整施氮比例对晚稻的影响仅在RCP4.5情境下有正向影响,最佳增产为较基准年3.45%(2070年),对RCP8.5情境下晚稻产量无明显影响。调整施氮比例,在RCP4.5情境下的物候期随时间延长,RCP8.5情境下物候期随时间呈现缩短趋势。整体以施氮比例为5:3:2的施氮方式取得产量效果最佳,与氮肥运筹实验结论(6:3:1最佳)相较,可能原因是气候情景的变化改变了水稻产量对最佳施氮量响应。合理的改变播期能够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水稻的最终产量。在2021-2035年间,早稻播种日期提前15天左右,晚稻播期提前10天左右,可获得双季稻的最佳产量;2035-2050年间,早稻和晚稻播期提前10天左右,会获得较高的双季稻总产量;在2050-2070年间,播期延后10-15天,双季稻总产量可能会达到最佳。因此,在未来气候情境下合理的改变水稻播种日期和早稻的施氮比例,可作为应对未来气候情境下双季稻减产的可能适应性策略。研究结果表明,在未来气候情境下,为减少气候变化对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的负面影响,合理的施氮比例和改变双季稻播期可作为未来双季稻生产的适应性应对策略,具体效果还需在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二、鄱阳湖区域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鄱阳湖区域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3)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生态气象的脆弱性与风险 |
1.1 生态气象脆弱性观测研究 |
1.2 生态气象风险预估 |
2 农业气象的脆弱性与风险 |
2.1 农业气象脆弱性观测研究 |
2.2 农业气象风险预估 |
3 研究展望 |
(4)江西双季直播稻倒春寒与寒露风灾害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数据与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倒春寒的灾害特征 |
2.1.1 倒春寒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2.1.2 倒春寒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特征 |
2.1.3 倒春寒灾害强度的变化特征 |
2.2 寒露风的灾害特征 |
2.2.1 寒露风发生频率的空间分布特征 |
2.2.2 寒露风发生范围的年际变化特征 |
2.2.3 寒露风灾害强度的变化特征 |
3 结论与讨论 |
(5)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文献综述与一般分析框架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粮食生产技术与技术进步 |
2.1.2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 |
2.1.3 粮食生产要素及其最优配置 |
2.1.4 粮食安全涵义的演变 |
2.2 文献综述 |
2.2.1 技术进步及其路径选择理论溯源 |
2.2.2 农业技术进步路径研究的文献综述 |
2.3 一般分析框架 |
第三章 农业技术进步与中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 |
3.1 农业技术进步对我国粮食生产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3.1.1 促进粮食总产量跨越式发展以及单产大幅度提高 |
3.1.2 促进粮食优质化以及粮食生产区域的新格局 |
3.1.3 为粮食生产提供物质技术支撑 |
3.1.4 促进种粮技术的提高和生产管理方式的改进 |
3.1.5 促进粮食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
3.2 支撑我国粮食发展的主要农业技术进步 |
3.2.1 育种技术的进步 |
3.2.2 栽培技术与耕作制度的改进 |
3.2.3 地力改善技术的进步 |
3.2.4 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的进步 |
3.2.5 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
3.2.6 粮食作物种植结构的优化 |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变迁之路 |
4.1 数据说明及其特征表现 |
4.1.1 数据处理及说明 |
4.1.2 数据变化特征 |
4.2 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分析 |
4.2.1 情境分析框架构建 |
4.2.2 粮食生产技术的外部情境演变 |
4.2.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情境分析 |
4.2.4 主要粮食作物品种的变更历程 |
4.3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的演进特征 |
4.4 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演进的内在机制 |
4.4.1 技术进步路径的动力主线是激发要素活力 |
4.4.2 技术进步路径的波动强度取决于宏观目标和微观目标的匹配度 |
4.4.3 技术进步路径的分析主线取决于技术成本与技术收益的对比 |
4.5 我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存在的问题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世纪以来粮食生产技术进步的演进规律 |
5.1 本章相关理论基础及研究框架 |
5.1.1 偏向性技术进步理论 |
5.1.2 要素错配概念及理论回顾 |
5.1.3 本章研究框架 |
5.2 研究设计 |
5.2.1 要素错配对技术进步率影响的研究机理 |
5.2.2 基本模型设定 |
5.2.3 广义技术进步率(TFP增长率)的分解 |
5.2.4 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测定方法 |
5.2.5 要素错配指数测定方法 |
5.3 数据处理和假设检验 |
5.3.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5.3.2 假设检验与估计结果 |
5.4 生产要素及其产出弹性分析 |
5.4.1 平均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分析 |
5.4.2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变化趋势 |
5.5 粮食生产的偏向性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5.1 要素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的时空演进特征 |
5.5.2 粮食偏向性技术进步率的变化趋势 |
5.6 粮食作物要素错配指数的时空测度 |
5.6.1 要素错配时序变化特征 |
5.6.2 要素错配空间异质特征 |
5.7 粮食作物广义技术进步的时空演进规律 |
5.8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要素错配、偏向性技术进步和广义技术进步的扩展讨论 |
6.1 粮食广义技术进步率的整体表现 |
6.2 要素错配指数与偏向性技术进步指数对比分析 |
第七章 农地配置与粮食生产的技术进步——以呼伦贝尔农垦集团为例 |
7.1 调研点的选择及基本情况介绍 |
7.2 模型构建及数据处理 |
7.3 模型检验与估计结果 |
7.4 要素投入产出弹性对比分析 |
7.5 不同农地配置模式下技术进步状况对比分析 |
7.5.1 技术效率的对比分析 |
7.5.2 狭义技术进步状况的对比分析 |
7.5.3 广义技术进步率及其分解项的测算及对比分析 |
7.6 农地错配程度的对比分析 |
7.6.1 农地错配的测算方法 |
7.6.2 农地错配的程度分析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主要结论 |
8.2 政策启示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6)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理论基础 |
1.2.1 低温冷害的定义及危害 |
1.2.2 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理论基础 |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3.1 气温遥感估算方法研究进展 |
1.3.2 水稻种植区及关键生育期发育期遥感识别研究进展 |
1.3.3 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数据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研究数据及预处理 |
2.2.1 遥感数据 |
2.2.2 气象数据 |
2.2.3 其他资料 |
2.3 研究方法 |
2.3.1 日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方法 |
2.3.2 全覆盖日平均气温融合及插补算法 |
2.3.3 水稻种植区及关键发育期遥感识别方法 |
第三章 全覆盖日平均气温遥感估算 |
3.1 日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模型构建与精度验证 |
3.1.1 基于高质量筛选的日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模型与精度验证 |
3.1.2 基于有效值筛选的日平均气温遥感估算模型与精度验证 |
3.2 全覆盖日平均气温遥感数据集构建与精度验证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稻种植区及其关键生育期的遥感识别 |
4.1 水稻种植区遥感提取结果与分析 |
4.2 水稻关键生育期遥感识别结果与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稻低温冷害的遥感监测 |
5.1 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结果与分析 |
5.1.1 水稻春季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结果与分析 |
5.1.2 水稻秋季低温冷害遥感监测结果与分析 |
5.2 低温冷害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5.2.1 水稻春季低温冷害时空分布特征 |
5.2.2 水稻秋季低温冷害时空分布特征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研究成果及展望 |
6.1 研究成果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理论背景 |
1.1.3 政策背景 |
1.1.4 地区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3.3 国内外文献综述简析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空间尺度界定 |
1.4.3 研究方法 |
1.5 论文框架 |
第2章 理论方法与研究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与辨析 |
2.1.1 生态系统服务与景观生态服务 |
2.1.2 景观生态过程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 |
2.1.3 生态空间与生态空间结构 |
2.2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分类的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
2.2.1 景观生态服务类型划分依据 |
2.2.2 景观生态服务分类 |
2.2.3 生态空间类型划分 |
2.3 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依据与方法 |
2.3.1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 |
2.3.2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关联性分类体系 |
2.3.3 景观生态服务过程与生态空间结构关系 |
2.3.4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与理论模型 |
2.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框架 |
2.4.1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逻辑 |
2.4.2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基准 |
2.4.3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数学理论模型 |
2.5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及优化范式 |
2.5.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内涵 |
2.5.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范式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现状解析 |
3.1 济南市生态空间数据库的搭建 |
3.1.1 数据类型及来源 |
3.1.2 基础数据预处理方法 |
3.2 济南市生态空间自然本底要素空间特征概况 |
3.2.1 地形要素空间特征 |
3.2.2 气候要素空间特征 |
3.2.3 水文要素空间特征 |
3.2.4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要素空间特征 |
3.2.5 自然文化要素空间特征 |
3.3 济南市生态空间景观生态服务需求分析 |
3.3.1 气体调节与气候调节服务需求 |
3.3.2 水文调节服务需求 |
3.3.3 土壤保持服务需求 |
3.3.4 生境服务需求 |
3.3.5 生态文化服务需求 |
3.4 现有生态空间规划存在的问题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识别与解析 |
4.1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原则 |
4.1.1 总体原则 |
4.1.2 个别原则 |
4.2 生态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2.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识别方法 |
4.3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基本特征 |
4.3.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3.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基本特征 |
4.4 生态空间结构组成部分关联性特征 |
4.4.1 气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2 气候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3 洪水防御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4 水污染调节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5 水资源供给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6 土壤保持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7 生境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4.8 生态文化服务空间结构关联性特征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评价 |
5.1 结构与服务绩效之间关联性验证 |
5.1.1 关联性验证方法 |
5.1.2 关联性验证结果 |
5.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2.1 评价指标选取 |
5.2.2 评价指标内涵及量化方法 |
5.3 评价模型构建 |
5.3.1 动态评价模型 |
5.3.2 静态评价模型 |
5.4 生态空间结构服务绩效解析 |
5.4.1 不同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
5.4.2 综合服务类型下服务绩效解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调控 |
6.1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原则 |
6.1.1 服务供给多样性与协同性原则 |
6.1.2 局部差异性与整体共轭性原则 |
6.1.3 前瞻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原则 |
6.2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分区 |
6.2.1 二级优化分区结构及类型 |
6.2.2 二级优化分区方法及技术流程 |
6.2.3 二级优化分区划定结果 |
6.3 生态空间结构优化路径提取 |
6.3.1 优化路径提取方法及技术路线 |
6.3.2 服务绩效限制因素锚定结果 |
6.3.3 不同优化分区优化路径提取结果 |
6.4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及实施策略 |
6.4.1 优化路径空间调控模式 |
6.4.2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方法 |
6.4.3 空间调控模式实施保障性措施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基于环境经济模型的中国海岸带台风减灾因素价值评估 ——以滨海湿地、堤坝、水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滨海湿地 |
1.2.2 堤坝 |
1.2.3 水田 |
1.2.4 基于模型评估台风减灾因素 |
1.3 研究目的、内容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与中国台风经济损失的时空变化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台风灾害数据 |
2.2.1 直接经济损失数据 |
2.2.2 台风带获取 |
2.2.3 台风带中潜在的GDP损失数据 |
2.3 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时空变化 |
2.3.1 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的时间变化 |
2.3.2 台风造成的经济损失的空间分布 |
第3章 滨海湿地的台风防护服务价值评估 |
3.1 构建评估滨海湿地台风防护服务价值的环境经济模型 |
3.2 基于环境经济模型评估滨海湿地的台风防护价值 |
3.3 滨海湿地的台风防护服务边际价值 |
3.4 滨海湿地的生态服务价值 |
第4章 堤坝的台风防护服务价值评估 |
4.1 构建评估堤坝台风防护服务价值的环境经济模型 |
4.2 基于环境经济模型评估堤坝的台风防护价值 |
4.3 堤坝的台风防护服务边际价值 |
第5章 水田的台风防护服务价值评估 |
5.1 构建评估水田台风防护服务价值的环境经济模型 |
5.2 基于环境经济模型评估水田的台风防护价值 |
5.3 水田的台风防护服务边际价值 |
5.4 水田的生态服务价值 |
第6章 台风减灾因素综合评估 |
6.1 构建综合评估台风减灾因素防护服务价值的环境经济模型 |
6.2 基于环境经济模型综合评估台风减灾因素 |
6.3 基于成本效益评估台风减灾因素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9)地理新闻在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地理课程标准的需要 |
二、地理学科特性的需要 |
三、地理高考的需要 |
四、课程资源开发的需要 |
五、区域认知素养培养现状的需要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地理新闻的研究 |
二、关于区域认知的研究 |
三、关于地理新闻为与区域认知相结合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三、研究方法 |
四、技术路线 |
五、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区域认知素养 |
二、地理新闻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认知—发现学习理论 |
二、信息加工理论 |
三、学习迁移理论 |
第三章 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现状 |
第一节 在地理课程标准中的应用 |
第二节 在高中地理新教材中的应用 |
第三节 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
第四节 在地理高考中的应用 |
一、地理新闻的频次、分值比重分析 |
二、区域认知各维度考查分析 |
三、地理新闻的类型分析 |
四、考查题目类型分析 |
第四章 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途径 |
第一节 收集地理新闻,感知区域认知 |
一、地理新闻的获取 |
二、地理新闻的分类 |
三、地理新闻的整理 |
第二节 剖析地理新闻,渗透区域认知 |
一、抓取地点信息,明确区域位置(where) |
二、聚焦事件、原因,分析区域特征(what、why) |
三、了解人、物要素,分析区域联系及差异(who) |
四、关注事件进展,谋求区域发展(when、how) |
第三节 运用地理新闻,实践区域认知 |
一、课前地理新闻素材:有效融入区域认知 |
二、课中地理新闻导学:深入渗透区域认知 |
三、课后地理新闻拓展:真正内化区域认知 |
第四节 协力推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 |
一、教师需丰富知识储备并掌握科学的策略 |
二、学生需提高学习意识和地理新闻解读能力 |
三、“家校社”需凝聚力量,协同共育 |
第五章 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效果评价 |
第一节 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设计 |
一、教学设计 |
二、教学设计评价 |
第二节 应用地理新闻培养区域认知素养的教学效果评价 |
一、效果评价目的 |
二、效果评价的对象 |
三、效果评价的方法 |
四、效果评价的流程 |
五、测验卷内容分析 |
六、效果评价结果及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2019 年新湘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涉及的地理新闻汇总 |
附录B:2010——2020 年各版本地理高考地理新闻类题目汇总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10)气候变化对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的影响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气候变化研究现状 |
1.2.1 气候变化趋势研究进展 |
1.2.2 未来气候模式介绍 |
1.3 气候变化对作物生产的影响研究进展 |
1.3.1 气温变化对农作物可能造成的影响 |
1.3.2 极端气候事件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
1.3.3 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影响的研究方法 |
1.4 作物生育模型研究现状 |
1.4.1 DSSAT系列模型 |
1.4.2 作物模型应用现状 |
1.5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
1.6 研究目标与内容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图 |
1.7.1 研究方法 |
1.7.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资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大田试验 |
2.2.2 模型模拟 |
2.3 作物生长模型的选定 |
2.4 研究区未来气候变化情景选择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模型构建的水稻大田试验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2 施氮量与施氮比例对早稻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的影响 |
3.3 施氮量与施氮比例对早稻齐穗期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3.4 施氮量与施氮比例对水稻齐穗期剑叶光合特征参数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模型模拟与验证 |
4.1 资料与方法 |
4.2 CERES-RICE模型简介 |
4.2.1 CERES-Rice模型模拟原理 |
4.2.2 模型输入数据项 |
4.3 双季稻品种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
4.3.1 模型模拟性能评价方法 |
4.3.2 双季稻遗传参数的确定 |
4.3.3 双季稻物候期和产量模拟效果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气候变化情境下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变化 |
5.1 南昌地区历史气象变化 |
5.1.1 南昌地区降水量年际变化 |
5.1.2 南昌地区平均气温年际变化 |
5.2 不同排放情境下的未来气候降尺度 |
5.2.1 气候降尺度模式简介 |
5.2.2 气候降尺度数据质量控制 |
5.2.3 南昌地区未来气候变化 |
5.3 未来气候变化对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的影响与响应 |
5.3.1 不同气候情境下未来南昌地区早稻物候期、产量变化研究 |
5.3.2 不同气候情境下南昌地区未来晚稻物候期、产量变化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双季稻生产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性策略研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2 不同施氮比例对未来气候模式下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
6.2.1 不同施氮比例对未来气候模式下南昌地区早稻产量的影响 |
6.2.2 不同施氮比例对未来气候模式下南昌地区晚稻产量的影响 |
6.3 改变双季稻播期对未来气候模式下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的影响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讨论与结论 |
7.1 讨论 |
7.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鄱阳湖区域洪涝灾害对早稻产量的影响及防御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渭河流域关中地区多时间尺度水文气象变化特征研究[D]. 于淼. 长安大学, 2021
- [2]粮食主产区农田水利投资绩效研究[D]. 李海辉. 长江大学, 2021
- [3]中国生态与农业气象研究进展[J]. 吕晓敏,周广胜. 气象科技进展, 2021(03)
- [4]江西双季直播稻倒春寒与寒露风灾害特征分析[J]. 郭瑞鸽,段里成,吴自明,李辉婕. 江西农业学报, 2021(06)
- [5]中国粮食生产技术进步路径研究[D]. 罗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1)
- [6]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稻低温冷害遥感监测技术研究[D]. 陈燕. 浙江大学, 2021
- [7]基于景观生态服务过程的济南市生态空间结构研究[D]. 柳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8]基于环境经济模型的中国海岸带台风减灾因素价值评估 ——以滨海湿地、堤坝、水田为例[D]. 耿睿颖.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 2021(01)
- [9]地理新闻在高中生区域认知素养培养中的应用研究[D]. 唐洁颖. 信阳师范学院, 2021(09)
- [10]气候变化对南昌地区双季稻产量的影响模拟研究[D]. 苏童. 南昌工程学院,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