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小康住房初探

2000年小康住房初探

一、2000年小康住宅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何涛波[1](2016)在《由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看住宅设计变迁(1950s-1990s)》文中研究指明中国从住房福利制时期到住宅市场化时期,即1950s到1990s末期,政府一共组织了9次全国城市住宅的设计竞赛,以国家政策为依据,聚集全国的设计力量,发起应对当时实际住宅建设需要的设计探讨,并通过出版、展览、编制标准图集等方式产生影响。这些竞赛的获奖方案,结合了住房政策的引导,对现实住房问题的考虑,以及建筑师的构想,比较集中的反映了这一时期住宅设计及其观念的变化。因此,考察1950s到1990s的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及其获奖方案,我们可以从一个侧面了解中国城市住宅的发展。本论文以各个时期的住房问题和住房政策为基础,分别从竞赛设计主题、经济技术指标、功能模式、平面类型、外观和结构材料等几个方面,介绍历次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并从住宅设计思路——经济技术指标、住宅工业化等,和设计结果——平面布局和外观等角度,对各时期获奖方案进行了比较和总结,其中单元模式相同、规模相似的典型套型平面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结语部分在对三个时期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特点总结的基础上,试图归纳从1950s到1990s中国城市住宅设计的多条变化线索,由此观察到在住宅商品化探索时期,是中国建筑师住宅设计思维最活跃的时期。并分析得出结论,住房指标提高、政策规范限制相对宽松和福利房分配方式对住房主体多样性的保证,给建筑师提供了更大的探索空间,是促发其创造性的可能原因。论文共分为5章。第一章介绍了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的研究意义和本论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到第四章按照住房体制改革阶段——福利制时期、住宅商品化探讨时期、住宅市场化时期,依次介绍了每一阶段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并在每一章末,对这一时期的几次竞赛进行比较和总结。最后一章从住房建设地位和主要问题、经济技术指标、户内平面布局、住栋平面形态、经济性、住宅工业化发展过程、辅助用房、外观设计等角度梳理了从1950s到1990s五十年间竞赛所反映的住宅设计变化。

杨阳[2](2019)在《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文中研究说明为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改变国家基础科研的资助方式,国务院于1986年2月14日批准成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许多学科在近几年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情况都做了统计以及研究趋势分析,但至今以科学基金项目为选题看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的热点话题分布、研究话题的演变以及演变过程中可能受到的影响因素等总体研究甚少,本文通过查询、检索1986-2014年建筑学科受资助项目的资助类别、资助金额、负责人、依托机构、题目、关键词,统计分析这些受资助项目的分布现状和学科发展动态。并通过自然语义分析法对搜集整理到的622项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的题目、关键词进行关键信息分析,共得到1218个学术词汇。在此基础上采用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对高频学术词汇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分6个阶段分别描述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的研究热点,分析各阶段研究话题的群落布局,以期完成对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演化动态研究,最后以数据可视化形式描述自国家科学基金项目成立以来我国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研究热点演变过程。

路红[3](2006)在《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文中认为“在21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21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国政府和人民致力完成的宏伟目标。在这个宏伟目标下的城镇小康住宅应该如何发展?如何在发展中解决目前小康住宅建设中出现的问题?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因素——人、自然、社会和我国国情的对应分析,提出了21世纪前半叶我国城镇小康住宅新的发展方向——和谐人居,并围绕和谐人居的基本目标构建了十一个指标评价和支持体系。同时论文还选取其中三个体系进行了详细论述,提出了住宅的内部功能空间、外部空间、供应制度的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性指标。本文采用综合、系统的研究方法,突破了以往研究住宅问题只注重微观、单一层面的局限,从多维、交叉的观察视角以及前瞻的观点,就和谐人居的模式和指标体系进行了论述。具体采取的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论点——围绕论点进行探讨——论证结论”的技术路线。本文主要有四个创新点。一是提出了21世纪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和谐人居及其定义和基本目标,构建了包含十一个体系的基本构架;二是从居住的基本功能出发,提出了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适宜的指标;三是从国情和人性化角度出发,提出了和谐人居外部空间的发展建议;四是以“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和“适度保障”为原则,提出了和谐人居分类供应的具体层次和比例。和谐,永远是发展的主题。21世纪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就是达到和谐人居。这是本文最主要的论点和着重阐述的内容。

李陈[4](2015)在《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当今世界一种主要的人居环境。自1996年联合国《全球人类住区报告:城市化的世界》发布以来,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逐渐引发人们的关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成为世界上城市化进程最快的国家之一,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产生深刻影响,导致城市人居环境发生迅速变化。但中国快速推进的城镇化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社会和环境问题,这主要表现在:①中国快速城镇化建立在经济粗放增长之上,创新型社会、信息化社会建设任重道远;②受户籍制度限制,城乡二元结构矛盾依然存在,半城镇化现象显着;③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中国资源和环境压力巨大;④城镇化发展导致区域差异有所扩大。针对中国城镇化进程出现的问题,对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必须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出发,解决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论文一共7章,第1-2章为绪论和理论,第3-5章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三个方面的实证研究,第6章为综合评价研究,第7章是结论与对策。第1章绪论,包括城市人居环境研究背景、基本概念、研究进展与述评、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和主要创新点。第2章理论基础,包括可持续发展理论、城市社会理论和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回顾与评价,参考联合国人居署、世界卫生组织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由于人居环境是开放的复杂巨系统,需将多维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凝聚到若干个主要方面,本文确立以居住、城市环境、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三个方面间题为导向,主要运用地理学时空分析的手段做评价研究。第3章中国城市居住条件评价。回顾中国城市居住条件演化过程,分析城市居住困难群体的空间格局,发现中国城市居住困难群体仍存在一定规模。以中国特大城市上海为例,对其建国以来的居住条件演化过程进行分析,发现上海的居住条件经历“整体居住困难-本市居住条件改善-外来人口居住问题/本市少数居住困难问题”的变化过程。利用上海“城中村”调查数据定量分析了影响居住条件的因素,结果显示个人家庭因素影响最大。第4章中国城市环境质量评价。论文回顾了中国生态环境污染过程,利用环境库兹涅兹曲线和A模式、B模式和C模式等理论对城市环境污染进行理论解释。建立环保部2014年空气质量指数数据库对161座城市空气质量空间格局进行探讨,发现中国城市空气整体污染较重,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北高南低”的格局。对比1981年和2014年监测城市空气质量,发现中国城市空气污染“北高南低”的格局变化不大。从直接污染源、重大事件、地形和气候、形成原因等角度进行定性解释,进一步利用空气质量数据库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工业烟(粉)尘排放量每增加排放1吨,空气质量指数将增加9.25%-9.70%。第5章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构建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数据库,利用熵值法对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进行时空格局进行研究,发现地级以上城市整体进步较大;利用Nich指数、ESDA空间自相关和集中度指数对基础设施发展情况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团块状”分布,基础设施集中度指数缩小;利用Theil指数、GINI系数和变异系数对城市公共服务差异进行测度,发现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发展迅速,公共服务差异指数缩小。论文特别对上海的基础设施承载力过程进行评价研究,从地理区位、浦东开发、快速城镇化、重大事件(世博会)等角度对上海基础设施承载力变化进行了解释,结果显示上海基础设施承载力压力度呈现“下降-上升-下降”的过程。第6章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回顾城市人居环境的评价标准,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征进行总结,在此基础上综合考虑居住条件、城市环境质量、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等因素,构建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对中国36座大中城市人居环境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第7章结论与对策。对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得出主要结论:①城市居住条件明显改善,住宅配套设施拥有率有所提高,但大城市高房价和城市居住困难群体问题依然存在,需要统筹解决。②中国城市环境污染问题严重,空气质量持续恶化,空气质量南北差异明显,1981-2014年城市空气污染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格局变化不大。③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差异缩小,特大城市基础设施超载。④中国36座大中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呈现“东中西”的梯度差异特征,经济越发达,城市人居环境发展水平相对越高。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和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相关系数达到0.620,处于强相关关系。最后,根据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的可持续性原则,提出城市人居环境优化策略。

王新越[5](2014)在《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组织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呈现出“旅游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景观在空间上的拓展,城镇生活方式的普及等等,都为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文化等基础,也为旅游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伴随着“十二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目前工业化对我国城镇化的主导作用已经开始减弱,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它们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以旅游化为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旅游化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旅游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旅游学、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函数法、聚类分析与灰色预测等定量方法,按照“内涵—机理-测度-协调关系—类型”的思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与功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旅游化的产生与形成,并在现代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旅游化的内涵。旅游化就是指通过旅游活动与旅游文化的普及、旅游空间与领域的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等功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使其发展成为国家或区域支柱产业,并广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因此,“旅游化”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旅游化与旅游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解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根据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强弱将二者相互作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然后,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对城镇化的要求,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旅游化内涵出发,统筹考虑旅游产业规模和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功能,构建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影响城镇化系统和旅游化系统的评价因子;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1年城镇化和旅游化评价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再根据建立的旅游化、城镇化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省市城镇化、旅游化发展水平,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各地区城镇化、旅游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结构性动因。研究表明,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与旅游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最后,根据2000-2011年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定量分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确定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采用耦合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建立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模型,评价2000-2011年各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二者正在逐渐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隆起带,北京、上海和浙江是二者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再对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类型的研究,将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现状,划分为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3个基本类型,并选择典型地区对该种类型的发展模式运行效果进行预测与检验;再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方向与主要动力,为国家和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刘东卫,蒋洪彪,于磊[6](2012)在《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文中研究指明通过对我国住宅工业化与技术发展的回顾与研究,将我国住宅工业化的发展划分为创建、探索和转变3个阶段,并对每个发展阶段的设计与标准、主体工业化技术、内装部品化技术和工业化项目实践等方面做出系统解析,以期为未来我国住宅工业化发展与探索提供有益的启示。

王海荣[7](2019)在《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城市作为一个人口聚集性生存的空间存在,其空间本身不再被看成是死亡的、固定的、非辩证的、静止的容器,而是成为一种支配性的、建构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关系、利益结构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变化。它在扩张、更新、重组,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加速流动和剧烈变化;它背后有国家/政府的主导、市场的作用、社会力量的参与,各种利益主体围绕空间资源在互相博弈。空间反映着国家与城市中不同社会主体间的权力关系,同时,空间的边界规定着城市与国家的关系;空间是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同时,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国家要在有界空间范围内促进城市空间发展,服务于国家建设的政治目的,同时,也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可能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正因为如此,我们需要诉诸城市空间治理,防范和化解城市化进程中的风险与危机,协调多元空间利益群体间的矛盾与冲突,维持国家的一体化发展与社会秩序稳定。本文以空间理论和城市政治理论为理论资源,梳理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历史变迁,从城市空间治理背后的政治意义和所要面对的城市空间问题两个方面回答为什么要进行城市空间治理,继而分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空间生产与治理上的表现和具体化。解释这种体制是如何在推行非均衡空间发展战略的情况下,维持了中国城市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以及它本身在城市空间生产和治理过程中面临的现实挑战,最后试图提出推进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具体实践路径。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当代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起点。城市是中国现代国家建设的战略空间。对于中国而言,在超大规模的地域范围内,在多元民族、区域、文化、阶层的社会结构中推进现代化进程,空间是国家实现城市发展和国家治理的一种有效方式。国家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特定的战略需要,有选择性地干预地理空间,介入城市空间生产,促进城市空间治理转型与变迁,进而引发了不同的空间效应和结果。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中国现代国家建设内容从巩固新生政权、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社会秩序稳定到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转变,城市空间生产经历了从强调空间控制、空间商品化、突出空间公共性质向空间多重属性全面发展的转变,城市空间治理模式经历了管理型地方政府、经营型地方政府、服务型地方政府向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地方政府的方向转变。空间始终内在于整个国家治理和城市治理过程之中,与国家建设联系在一起,对于维持国家统一、促进经济发展、实现社会秩序的总体稳定和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但是,城市空间治理的内在矛盾也带来了空间难题,城市问题愈来愈以空间的形式表现出来且差异化特征明显。这体现为在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各个层面的一种叠加式的城市空间结构问题,而由此引发的空间社会抗争使城市内部面临失序、分裂和碎片化的风险,使国家的合法性和社会整体的稳定性受到严重挑战。现实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凸显了城市治理的空间维度。本研究认为,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和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是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在城市层面上的体现,也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反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单一制国家决定了它通过城市空间治理既要实现现代国家建设的目标又要解决城市空间问题。从本质上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是党运用国家权力并动用地方政府、市场和社会力量在城市空间生产层面促进国家建设和城市发展,并解决城市空间生产过程中城市空间问题的过程。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包括党的领导、中央与地方的府际关系以及地方政府与市场和社会关系;在空间生产维度上,包括这种体制对空间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态等多重属性的生产。国家与城市中的不同权力主体介入城市空间生产形塑着中国城市空间治理模式。但是,不同治理主体空间生产逻辑之间的冲突和失衡也是引发城市空间问题的根源。党和国家追求对城市空间生产的控制与秩序,以维护政治的合法性;市场参与者通过开发、建设、运营各种生产性和消费性空间,实现资本的增值;城市中的广大市民则试图维护具有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城市空间治理体制既是中国城市空间治理的动力机制又引发了城市空间问题,既是对中国城市空间治理内在逻辑的反映,又构成了城市空间治理的现实挑战。面对城市空间治理问题以及由此产生的城市空间问题,我们应当从权力结构和空间生产的维度上探索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在权力结构维度上,协调和理顺多元空间利益主体间的关系。即,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加强中央对地方的宏观统筹与引导、加强政府对市场的规范和引导、加强政府对社会的培育与引导。在空间生产维度上,推进城市空间多重属性的全面发展。即,在城市经济空间生产上坚持科学与创新、在城市政治空间生产上注重包容与协商、在城市社会空间生产上秉持公平与共享、在城市文化空间生产上突出特色与传承、在城市生态空间生产上强调绿色与低碳。

陈凌[8](2020)在《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文中指出本文以“日常生活”为主线考察了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融入社会进程的历史过程,并重点关注这一过程中,个人如何参与到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以及个人意识生成与自我认同的影响问题。在此强调提出,本文研究的广告生产主要指商业广告,公益广告不在本次研究讨论范围之内。之所以,选择“日常生活”作为考察广告史的线索,是因为既有研究常将广告作为社会生活影响的外部因素,对广告生产如何进入日常生活内部机理关注不足,对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社会实践过程关注比较有限。“日常生活批判”是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和延伸。列斐伏尔认为,在西方资本主义“消费受控制的社会”语境下,日常生活已经沦为一种被规划的对象物,其中市场化与广告的力量尤为重要。广告理论家尤恩·斯图尔特(Stuart Ewen)的研究进一步推进此观点,并提出作为“社会生产的广告”概念。本文尝试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研究改革开放40年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社会过程史。本文认为中国广告业40年发展及其社会过程史,与西方消费社会语境并不完全相同,如何理解这一“不同”,并重估它与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的关联,是本文要回答的核心问题。改革开放之初,中国广告业首先是国家推动,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的自上而下进入日常生活的过程,同时也是自下而上的意义博弈过程。加入WTO之后,随着全球化、市场化影响加剧,广告生产与日常生活的博弈关系逐渐打破,广告生产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个人实践的重要场域,并深刻影响个人意识和自我认同的形成。重新叙述这一过程,也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发展史的理论尝试。绪论部分将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并抵达个人实践的过程建构为本文的理论框架。与主流研究以市场营销学和广告心理学为理论视角不同,本文以社会过程论为出发点,关注的是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意识生成与认同影响过程。这是绪论部分的理论逻辑和研究设想。第二章主要研究商业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的时期(1978年一 1991年)。这一阶段,广告生产经历了由生产资料型广告向生活资料型广告为主的转向过程,与此同时,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日常实践过程也伴随集体价值向个人意识形成的转变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广告生产再造闲暇与工作“新关系”的日常过程(1992年一2001年)。这一阶段,随着社会结构转型,市场化改革进一步深化,个人开始积极参与到广告生产的各类型闲暇生活实践中,个人开始认同广告生产的价值体系。第四章主要研究日常生活全面广告化,打造“生活方式”的社会过程(2002年—2009年)。加入WTO后,随着全球化和消费主义进一步影响,广告生产参与到媒体空间、城市空间的建构中,广告生产将日常生活具象为“生活方式”,这一过程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生活实践的程度加深,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显现。第五章研究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及其个人主义文化(2010年—2018年)。广告生产的智能化、计算化、精准化,使个人逐渐退缩到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中,自我认同的反身性进一步加剧,第五章的结论与第二、三章的研究形成对话关系。第六章对全文研究进行理论总结,并对这段历史考察提出反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广告生产再造生活实践,影响个人意识与自我认同的过程,既有融入全球化进程的趋同,也有自身实践的差异。理解异、同问题的过程,是重新理解改革开放40年广告史的补充视角。本文提出三点主要结论:首先,以日常生活批判理论搭建广告史的研究框架,补充了广告史研究的理论视角。其次,对不同时期个人参与广告生产实践的研究发现,80年代广告与日常生活互为建构的过程,对40年广告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应得到重视。最后,文本将认同困境放置到全球化与现代性语境下探讨,是广告生产在全球化进程与中国语境下展开对话的尝试,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广告理论建设的新路径。

施梁[9](2000)在《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土地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一要吃饭,二要建设”,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土地供应与需求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人口增多,耕地减少是未来几十年内我国人口与资源矛盾的基本格局之一;并且,这种土地供需不平衡的矛盾,将由于总人口不断增加,国民经济发展进入持续、高速增长阶段,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进而向富裕型转变,资源需求量和消费量进一步迅速增大,而变得更加突出、更加尖锐。在未来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土地紧缺始终是制约中国城市经济和建设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我们的城市规划理论以及城市建设实践,对土地紧缺这一基本国情关注不够,往往脱离国情,超越国力,甚至不加区别地与发达国家盲目攀比。1980年代之后,因非农业建设用地急剧扩张造成的耕地面积锐减和土地资产流失以及土地资源浪费,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重视。鉴于上述情况,对各行业用地的发展及其标准进行深刻检讨和研究就显得十分迫切和意义重大。本文正是以江苏省为例,针对城市居住用地发展所展开的研究。论文共分八章,基本内容简述如下: 第一章,即绪论,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缘起和课题研究的意义,从对象范围的限定、重要概念的诠释、前提和假设的设定以及研究方法和基础资料的运用等方面为整个课题研究作了必要的逻辑铺垫,并扼要叙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框架与内容。 第二章着重从土地资源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方面对中国特别是江苏省未来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的国情和背景条件进行了分析,从人/地关系角度讨论了我国同其它国家的类比;这些提供了贯穿于本文以后各章节分析、判断、立论、估测与评价的出发点和基本尺度。 第三章对近二十年来江苏省暨南京市城市居住用地发展作了多方位、多层次的梳理考察,分别对不同规模类型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作了分析和讨论,进而联系国家现行的相关标准和规范指出城市居住用地发展中值得探讨的问题,这些成为研究和分析未来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的先导。 第四章从纵向的、横向的以及多学科的视角对城市住房水平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发展作了综合分析与讨论;在设定江苏省未来城市居住(面积)水平和居住模式的基础上,对住宅用地的发展提出了面积指标建议。 第五章围绕影响未来城市住区道路用地变化的关键性因素——私家车发展——展开了探讨,从小汽车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重要地位以及未来城市机动化和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向富裕型转变等方面分析小汽车进入城市居民家庭的必然性,同时对未来城市居民小汽车拥有率进行了估测,在此基础上测算了相应的道路用地指标。 第六章分析了住宅区环境质量提高以及人口老龄化对住宅区公共绿地的要求,在考察住宅区公共绿地现状及其与现行规范(规定)要求的对比基础之上,讨论了未来住宅区公共绿地的面积指标。 第七章分别对教育设施及其用地、医疗卫生设施及其用地、文体设施及其用地、商业金融等设施及其用地进行了多角度的综合分析、考查和讨论,并对城市住区公建用地作了实态考察,从而提出未来公建用地面积指标的建议。 第八章综合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及第七章分析研究的结果和推论,对未来江苏省城市居住用地的面积指标进行了测算,据此对国家现行规定和规范以及江苏省各种规模类型城市未来居住用地的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和建议。

刘军[10](2014)在《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文中指出“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首次提出的面对郊区土地无序蔓延、解决城市建设失衡、恢复城市人居活力的规划思潮,其中,住区规划是新城市主义的核心内容。然而,新城市主义理念在西方社会的产生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对前人大量相关规划理论成果的继承与提升,这些成果面对工业革命背景下城市化进程与现代主义建设的弊端,经历了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值得关注的是,对于中国住区规划而言,虽然社会发展进程不同,但新城市主义所提倡的具体住区规划方法并不陌生。我国住区规划因紧密关系民生,始终是学术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和城市建设的核心,而借鉴融合西方理论、推进发展本土理论则一直是我国住区规划的主要思路和方法。自建国初期至今,我国住区规划与新城市主义理念表现出紧密的契合,经过不断学习、补充与完善,在新世纪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思想的主导下焕发出新的光彩。所以,本文以理论发展为主体,深入研究新城市主义的本质与内涵,辨析其在西方和我国社会进程中发展路径的内在联系,对于梳理我国住区规划发展脉络、引导我国住区规划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整理与实践指导意义。天津住区规划紧跟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时代步伐,以其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和高度的城市发展定位,基于政府对人民居住问题的深切关注和住宅建设的大力投入,自建国初期至今始终保持着先进性,成为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典型代表和有力例证。本文基于对新城市主义在我国的理论发展路径的探寻,提出以新城市主义为视角研究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演进,将天津住区规划按时序分为五个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由此对天津住区规划进程中新城市主义要素的体现展开脉络性梳理,以期初步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随后,本文从结构组织进化、住区混合提升、城市设计优化、生态策略凸显四个方面提炼出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突出的新城市主义特征,包括: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住区的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住区的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建设等四个方面,从规划布局和住宅设计两个层面入手,选取自建国初期至今天津大量优秀住区规划实例,分别对以上特征进行规划方案和建设指标的比较分析,旨在研究新城市主义特征在天津住区规划中的具体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通过丰富的实例资料论证与充实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最后,基于对天津住区规划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本文提出建议性的优化策略,引导未来天津住区规划中人居环境的优化与自然和谐的提升,最终在可持续发展主导下达到多元目标的平衡与多重效益的实现。

二、2000年小康住宅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小康住宅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由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看住宅设计变迁(1950s-1990s)(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全国住宅设计竞赛的角色与作用
    1.1 全国住宅设计竞赛概况与研究意义
    1.2 已有研究及其评述
    1.3 研究对象选择及其依据
    1.4 研究对象的时段划分及其依据
    1.5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福利制时期的全国住宅设计竞赛(1955-1979)
    2.1 福利制时期的住宅政策概况
    2.2 1955年“全国标准设计评选会议”概况
    2.3 1957年“全国厂矿职工住宅设计竞赛”概况
    2.4 1979年“全国城市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概况
    2.5 小结
第三章 住宅商品化探讨时期的全国住宅设计竞赛(1984-1991)
    3.1 住宅商品化探讨时期的住宅政策概况
    3.2 1984年“全国多层砖混住宅新设想方案征集”概况
    3.3 1987年“中国‘七五’城镇住宅设计竞赛“概况
    3.4 1989年“全国城锁商品住宅设计竞赛”概况
    3.5 1991年“中国‘八五’新住宅设计竞赛”概况
    3.6 小结
第四章 住宅市场化时期的全国住宅设计竞赛(1996-1998)
    4.1 住宅市场化时期的住宅政策概况
    4.2 1996年“2000年中国小康住宅设计国际竞赛”概况
    4.3 1998年“‘迈向21世纪的住宅’设计方案竞赛”概况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附录A 历次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套型类型统计
附录B 历次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结构类型统计
附录C 历次全国住宅设计竞赛经济技术指标类型
附录D 部分住宅实地调研成果
图表出处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2)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社会发展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发展
        1.1.2 研究目的:梳理学科动态
        1.1.3 研究意义:现实意义与社会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现状
        1.2.2 建筑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现状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内容及相应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路径设计
    1.6 论文创新点
    1.7 本文的局限性
第二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特点及现状
    2.1 科学基金特点及整理发现
        2.1.1 科学基金的特点
        2.1.2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特点
    2.2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发展现状
        2.2.1 科学基金对建筑学科资助年度变化
        2.2.2 建筑学科资助类型分布总览
        2.2.3 主要资助项目类别的年度变化
        2.2.4 科学基金项目负责人申请量研究
        2.2.5 建筑学科国家基金项目负责人机构分布及其项目申请量分析
    2.3 小结
第三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关键词、题名高频有效词概览
    3.1 工作方法说明
        3.1.1 数据采集
        3.1.2 数据整理
        3.1.3 分析方法
    3.2 关键词、题名高频有效词概况
        3.2.1 高频词统计分析
        3.2.2 高频词演进趋势分析
    3.3 高频词有效词相关性可视化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知识网络分布
    4.1 1986-199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4.2 1991-1995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4.3 1996-200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4.4 2001-2005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4.5 2006-2010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4.6 2011-2014年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知识网络图谱
    4.7 小结
第五章 发展趋势总结与展望
    5.1 建筑学科科学基金项目发展趋势总结
        5.1.1 一般发展趋势
        5.1.2 特殊话题的出现
        5.1.3 学科交叉发展
    5.2 建筑学科基础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小康社会和小康住宅的演进
    1.1 小康社会
        1.1.1 小康社会概念的演进
        1.1.2 小康社会的评价指标
        1.1.3 小康社会与小康住宅
    1.2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的发展进程
        1.2.1 中国现代城镇住宅发展概况
        1.2.2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的研究与实践
    1.3 部分国外城市住宅发展经验
        1.3.1 日本
        1.3.2 美国
        1.3.3 德国
        1.3.4 新加坡
    1.4 小康住宅发展面临的矛盾与问题
        1.4.1 住宅发展与节约资源的矛盾
        1.4.2 住宅发展与政策制度的矛盾
        1.4.3 住宅发展与城市景观的矛盾
        1.4.4 住宅发展与人的需求的矛盾
    1.5 小结:小康住宅发展亟需创新
        1.5.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科学内涵
        1.5.2 小康住宅的内涵亟需创新
第二章 小康住宅的理想目标——和谐人居
    2.1 和谐社会——小康社会内涵的新发展
        2.1.1 和谐社会的理论背景
        2.1.2 和谐社会的内涵
        2.1.3 和谐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2.1.4 和谐社会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
    2.2 影响住宅发展的基本要素
        2.2.1 人
        2.2.2 自然
        2.2.3 社会
    2.3 和谐人居的基本构想
        2.3.1 和谐人居的定义和基本目标
        2.3.2 和谐人居的标准指标评价支持体系
    2.4 小结:和谐人居——小康住宅的理想目标
        2.4.1 和谐社会是小康社会内涵的新发展
        2.4.2 和谐人居是小康住宅新的理想目标
第三章 回归基本居住功能——和谐人居的内部功能空间
    3.1 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构成
        3.1.1 我国城市住宅功能空间构成现状
        3.1.2 人对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要求
        3.1.3 环境对住宅内部功能空间的影响
        3.1.4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合理目标
    3.2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尺度
        3.2.1 人体的基本尺度
        3.2.2 家具的基本尺度
        3.2.3 和谐人居内部功能空间的基本尺度
    3.3 和谐人居的套型及其组合
        3.3.1 住宅内部功能空间与套型、户型的关系
        3.3.2 和谐人居套型的类型及其面积指标
        3.3.3 和谐人居的套型结构及组合
    3.4 小结:回归基本居住功能——和谐人居的内部功能空间
第四章 兼顾国情和人性化——和谐人居的外部空间
    4.1 我国城市住宅外部空间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
        4.1.1 住宅单体及其外部空间
        4.1.2 住宅组群及其外部空间
        4.1.3 住宅区及其外部空间
        4.1.4 当前住宅外部空间的变异及问题
    4.2 从人的基本需求出发,建设人性化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2.1 人的生理需求对住宅外部空间的要求
        4.2.2 人的心理需求对住宅外部空间的要求
        4.2.3 建设人性化的和谐人居住宅外部空间
    4.3 从基本国情出发,建设省地节能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3.1 针对自然资源、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建设节约型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3.2 提升科技、文化水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和谐人居外部空间
    4.4 小结:兼顾国情和人性化——和谐人居的外部空间
第五章 注重公平和保障——和谐人居的住房供应制度
    5.1 我国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情况及其问题
        5.1.1 住房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阶段
        5.1.2 住房制度改革的初步成就
        5.1.3 住房制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
    5.2 我国城镇居民的分类及住房供应的基本情况
        5.2.1 我国城镇居民的分类
        5.2.2 城镇居民社会阶层的居住现状
        5.2.3 我国城镇住房供应的基本情况及其突出问题
    5.3 完善市场机制和保障并举的住房分类供应制度
        5.3.1 完善的原则
        5.3.2 完善的方案
    5.4 天津市住房保障制度的实践
        5.4.1 廉租房
        5.4.2 最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租房补贴
        5.4.3 经济租赁房租房补贴
        5.4.4 经济适用房
        5.4.5 合作建房
        5.4.6 经验和问题
    5.5 小结:注重公平和保障——和谐人居的住房供应制度
结语:和谐人居——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快速城镇化深刻影响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的质量
        1.1.2 经济发展为城市人居环境进步奠定坚实基础
        1.1.3 发达国家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城市病”问题在中国城市再现
    1.2 基本概念
        1.2.1 城市人居环境
        1.2.2 城市病
        1.2.3 生态城市、低碳城市和宜居城市
    1.3 研究进展与述评
        1.3.1 国内研究进展
        1.3.2 国际研究进展
        1.3.3 文献述评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设计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设计
        1.4.3 研究限制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数据
        1.5.1 研究方法
        1.5.2 数据来源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提出
        2.1.2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发展
        2.1.3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哲学思想:生态哲学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是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的重要引导
    2.2 城市社会理论
        2.2.1 古典社会学派理论
        2.2.2 人类生态学派理论
        2.2.3 居住分异理论
    2.3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2.3.1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雏形
        2.3.2 城市人居环境科学理论的确立
        2.3.3 国内学者对城市人居环境理论的丰富
        2.3.4 基于多学科多视角的城市人居环境研究
    2.4 城市人居环境研究框架
        2.4.1 联合国人居署的研究框架
        2.4.2 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框架
        2.4.3 人居环境:开放的复杂巨系统
        2.4.4 论文研究框架说明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市居住条件评价
    3.1 引言
    3.2 文献回顾
    3.3 中国城市居住条件演化特征
        3.3.1 总体居住水平显着提高
        3.3.2 住宅配套设施有所改善
        3.3.3 大城市高房价现象突出
        3.3.4 居住困难问题亟待改善
    3.4 中国城市居住困难群体空间格局
        3.4.1 住房拥挤户和无房户
        3.4.2 住宅配套设施缺失户
        3.4.3 建筑年代久远的住房
        3.4.4 城市住宅租房户规模
    3.5 上海居住条件演化过程
        3.5.1 上海居住条件演化过程
        3.5.2 居住困难群体时空分布
        3.5.3 影响上海居住条件改善的因素分析
    3.6 上海“城中村”居住条件分析
        3.6.1 调查数据
        3.6.2 “城中村”居住条件
        3.6.3 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市环境质量评价
    4.1 引言
    4.2 文献回顾
    4.3 环境污染问题
    4.4 环境问题的理论解释
        4.4.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4.4.2 A模式、B模式和C模式
    4.5 城市空气质量时空分析
        4.5.1 空气质量指数界定
        4.5.2 数据收集与研究方法
        4.5.3 AQI空间特征
        4.5.4 AQI时间特征
    4.6 城市空气质量历史对比分析
        4.6.1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历史状况
        4.6.2 主要城市空气质量对比结果
    4.7 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4.7.1 已有研究成果
        4.7.2 直接污染源分析
        4.7.3 特殊事件影响分析
        4.7.4 地形和气候因素影响
        4.7.5 粗放的经济增长方式是空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4.8 城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4.8.1 数据库建立
        4.8.2 相关分析
        4.8.3 回归模型
        4.8.4 回归结果与分析
    4.9 本章小结
第5章 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
    5.1 引言
    5.2 文献回顾
    5.3 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评价
        5.3.1 数据与方法
        5.3.2 总体评价
        5.3.3 城市基础设施评价
        5.3.4 城市公共服务评价
    5.4 基础设施承载力研究
        5.4.1 研究方法
        5.4.2 数据收集
        5.4.3 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
    6.1 学者、住建部和EIU的城市人居环境评价方法
        6.1.1 国内外学者的评价方法
        6.1.2 住建部的评价方法
        6.1.3 经济学家智慧团体(EIU)的评价方法
    6.2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征
    6.3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方法
        6.3.1 综合评价理论方法
        6.3.2 数据来源与评价方法
    6.4 中国城市人居环境综合评价结果与分析
        6.4.1 主因子分析
        6.4.2 聚类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对策
    7.1 主要结论
        7.1.1 中国城市居住条件改善明显,但仍有一定规模的居住困难户
        7.1.2 中国城市空气污染问题严重,空气质量南北差异明显
        7.1.3 中国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差异缩小,特大城市基础设施超载
        7.1.4 中国36座大中城市人居环境综合得分呈现“东中西”的梯度特征
    7.2 对策建议
        7.2.1 城市居住困难户的对策
        7.2.2 城市空气质量改善对策
        7.2.3 基础设施承载力的改善
        7.2.4 城市人居环境整体优化
参考文献

(5)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依据
        1.1.3 研究目的
        1.1.4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文献综合述评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所用研究方法
        1.3.3 研究逻辑框架
        1.3.4 主要创新点
2 旅游化与城镇化基础理论
    2.1 旅游化的内涵解析
        2.1.1 旅游化的内涵
        2.1.2 旅游化与城镇化
        2.1.3 旅游化与工业化
        2.1.4 旅游化与信息化
        2.1.5 旅游化与农业现代化
    2.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2.2.2 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2.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理论依据
        2.3.1 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
        2.3.2 消费结构演变理论
        2.3.3 精神与心理需求理论
        2.3.4 协调发展理论
3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3.1 影响旅游化与城镇化形成发展的共同因素
        3.1.1 国家政策
        3.1.2 区位条件
        3.1.3 经济基础
        3.1.4 社会基础
        3.1.5 历史基础
        3.1.6 文化基础
        3.1.7 全球化与区域化
    3.2 旅游化对城镇化的作用
        3.2.1 旅游产业规模与城镇化
        3.2.2 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与城镇化
        3.2.3 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与城镇化
        3.2.4 旅游产业的文化功能与城镇化
        3.2.5 旅游产业的教育功能与城镇化
        3.2.6 旅游产业的生态功能与城镇化
        3.2.7 旅游产业的组织功能与城镇化
    3.3 城镇化对旅游化的作用
        3.3.1 人口城镇化与旅游化
        3.3.2 经济城镇化与旅游化
        3.3.3 社会城镇化与旅游化
        3.3.4 空间城镇化与旅游化
        3.3.5 生态环境城镇化与旅游化
        3.3.6 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旅游化
        3.3.7 城乡一体化与旅游化
        3.3.8 城镇创新研发能力与旅游化
    3.4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类型
        3.4.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
        3.4.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
        3.4.3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
4 城镇化的界定与测度
    4.1 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2 数据来源
        4.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4.2 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4.2.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4.2.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4.3 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4.3.1 全国城镇化构成要素
        4.3.2 31 省市城镇化构成要素
    4.4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4.4.1 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4.4.2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4.4.3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5.旅游化的界定与测度
    5.1 旅游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2 数据来源
        5.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5.2 旅游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5.2.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5.2.3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5.2.4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其他指标
    5.3 旅游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5.3.1 全国旅游化构成要素
        5.3.2 31 省市旅游化构成要素
    5.4 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5.4.1 全国旅游化发展水平
        5.4.2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5.4.3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6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动力机制与协调发展关系
    6.1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析
        6.1.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6.1.2 旅游化各子系统与城镇化各子系统
    6.2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6.2.1 面板数据检验
        6.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6.2.3 模型选择
        6.2.4 结果分析
    6.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6.3.1 耦合度模型
        6.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等级划分
    6.4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协调发展度的时空变化
        6.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6.4.2 协调发展度的时间变化
        6.4.3 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变化
7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类型与发展方向
    7.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
        7.1.1 发展方向与理念
        7.1.2 运行条件
        7.1.3 运行效果预测与检验
    7.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
        7.2.1 以旅游化为主动力模式
        7.2.2 以城镇化为主动力模式
    7.4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
        7.4.1 发展方向与理念
        7.4.2 运行条件
        7.4.3 模式细分
8 结语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1 1949?1978年: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创建期
    1.1 住宅标准设计的出现
    1.2 住宅预制化与工业化住宅体系的初创
    1.3 多类型住宅结构工业化体系与标准通用图的普及
    1.4 北京80·81系列住宅的推行
    1.5 建筑工业化“建筑体系”概念与国外住宅工业化的研究
    1.6 砖混住宅结构体系与技术的开发
2 1979?1998年: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探索期
    2.1 国外SAR理论的研究与实践
    2.2 两大样板工程及技术体系的推广
    2.3 中日JICA项目开拓性研究的先导
    2.4 模数标准与住宅标准设计的发展
    2.5 厨卫设备设施专项的研究
    2.6 小康住宅设计通用体系的研究
    2.7“住宅产业”概念的提出
    2.8“适应型住宅通用填充体”工程的试验
    2.9 小康型城乡住宅科技产业工程技术体系的推动
3 1999年至今:住宅工业化及技术的转变期
    3.1 住宅产业化技术政策
    3.2 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的建立
    3.3 住宅部品技术体系的推行与住宅部品的发展
    3.4 我国首座工业化集合住宅与远大住工的影响
    3.5 万科“住宅工业化建造模式”与PC技术的应用
    3.6 住宅科技系统理念的实践
    3.7“百年住居LC体系”与SI住宅技术的研发
    3.8 全装修成品住宅的提倡
    3.9《公共租赁住房优秀设计方案》的编制
4 对我国住宅工业化与技术发展的建议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一)历史分析方法
        (二)比较研究方法
        (三)文献分析方法
    五、研究的可能创新与不足
        (一)可能的创新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核心概念、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核心概念
        (一)空间与空间生产
        (二)治理与城市治理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
    二、理论基础
        (一)国家空间理论
        (二)城市治理理论
    三、分析框架
        (一)城市权力结构维度的三对关系
        (二)城市空间生产维度的五重属性
第二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过程与模式的历史演进
    第一节 1949-1978:巩固新生政权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单位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中央国家”: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二节 1978-2002:促进经济增长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经营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竞争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节 2002-2012:维护社会秩序稳定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城市中的“社会回归”: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城市区域中的“平衡策略”: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四节 2012-2018: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导向下城市空间治理
        一、全面深度改革中的城市中国:城市内部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二、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城市中国:城市之间的空间治理过程与模式
第三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与问题对象
    第一节 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政治意义
        一、国家建设的空间维度
        二、中国国家建设与城市空间治理的逻辑关系
        三、中国城市空间治理转型的特点
    第二节 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问题对象
        一、城市问题的空间向度
        二、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表现形式
        三、中国城市空间问题的特点
第四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内在逻辑与现实挑战
    第一节 内在逻辑:中国城市空间治理体制的特殊性与优越性
        一、领导核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国共产党”
        二、集权与分权:城市空间治理中的中央与地方关系
        三、有为与有效: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市场关系
        四、主导与自主:城市空间治理中的政府与社会关系
    第二节 现实挑战:城市空间生产逻辑的冲突与失衡
        一、基于政治建构的权力逻辑:作为控制与秩序的空间
        二、基于资本增值的市场逻辑:作为生产与消费对象的空间
        三、基于生活需要的社会逻辑:作为使用价值的日常生活空间
第五章 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的实践路径
    第一节 优化城市空间治理结构
        一、全面加强党对城市空间治理工作的领导
        二、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三、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四、优化城市空间治理过程中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第二节 完善城市空间属性的生产
        一、城市经济空间的生产坚持科学和创新
        二、城市政治空间的生产注重包容与协商
        三、城市社会空间的生产秉承公平与共享
        四、城市文化空间的生产突出特色与传承
        五、城市生态空间的生产强调绿色与低碳
结语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8)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思考缘起、概念界定及逻辑起点
        一、思考缘起
        二、逻辑起点与概念界定
    第二节 问题提出与文献综述
        一、问题提出
        二、相关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对既有成果的分析与本文研究的关系
    第三节 研究框架和方法
        一、研究框架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内容、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二、研究的创新之处
        三、研究的不足
第二章 从集体价值到个人意识: 广告生产复归日常生活(1979-1991)
    第一节 重启与转型期的集体价值取向(1979-1983)
        一、政治主导或意义互构: 由《人民日报》的一条广告说起
        二、集体价值取向: 《光明日报》的广告生产(1979-1983)
    第二节 广告生产的生活“新叙事”(1983-1991)
        一、家居生活新想象: 松下电器橱窗广告
        二、流行文化新表达: “燕舞之歌”广告
        三、儿童日常新游戏: 变形金刚的软性广告
    第三节 博弈·徘徊·参与: 个人意识在广告实践中复苏
        一、“家居生活”与广告实践: 博弈协商的现代生活认同
        二、自我价值表达的广告实践: 社群分享与青年认同
        三、偶像崇拜与儿童广告实践: 现代工业与文化认同
    小结
第三章 建构工作-闲暇新关系: 广告生产的生活情境(1992-2001)
    第一节 广告生产与闲暇生活价值
        一、家庭空间市场化: 顺德碧桂园广告项目
        二、闲暇与“美好生活”: 宝洁的中国调查与洗发水广告
        三、整合统一的劳动者日常: “逆流而上”的大宝广告
        四、闲暇与购物关联的“生活想象”: 家乐福的陈列式广告
    第二节 在广告情境中“生活”: 角色、消费实践与认同
        一、角色转换与等级认同: 个人参与碧桂园广告生产的实践过程
        二、能动消费与互构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宝洁广告生产实践
        三、平民认同: 个人参与大宝广告生产的实践动机
        四、现代购物体验的“生活”认同: 个人参与家乐福广告生产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作为“工作-闲暇”分割的广告生产
        一、虚假补偿: 被广告生产分割的孤立“闲暇”
        二、大宝“逆流”: 试图构建“工作-闲暇”统一的日常情境
    小结
第四章 重塑“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2002-2009)
    第一节 打造“生活方式”: 日常生活的广告化过程
        一、休闲生活的广告效果: “不打广告”的星巴克及广告生产
        二、媒体时、空型塑生活圈广告地图: 分众传媒的广告生产
        三、城乡差异与老年生活广告化: 脑白金的“十差广告”奇迹
    第二节 广告化生活实践: 消费者到“生活者”认同
        一、“生活者”的自我表演: 广告化的个人“闲暇”
        二、“生活者”的生活圈广告实践: 延长的时效与分化的认同
        三、城乡关系与子女广告实践: 家庭新关系与情感认同
    第三节 再思考: “生活方式”作为“生活者”认同来源
        一、空间、技术与家庭情感的广告化:“生活方式”的实践性
        二、“生活方式”: 解体与重构的“生活者”认同的框架
    小结
第五章 广告生产再造“个人化”生活(2010-2018)
    第一节 广告生产再造的“个人化日常”
        一、“狂欢节”与幸福“日常”: 十年“双11”广告项目(2009-2018)
        二、“我”的困境“日常”: “11度青春”广告生产项目
        三、温情的“日常”: 《爸爸去哪儿》中的内容化广告生产
    第二节 个人参与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实践
        一、“抢红包”与“分享”: 个人时间的“主题化”狂欢实践
        二、制造话题与强制返场: 以广告生产的个人“日常”引导实践
    第三节 再思考: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意识危机
        一、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与抽象的自我意识
        二、个人意识危机: 广告生产的“个人化”生活政治
    小结
第六章 认同困境: 对广告生产再造日常生活的反思
    第一节 广告化日常与自我认同困境
        一、不同历史时期的广告生产与日常实践
        二、自我认同困境的不同内涵与价值对话
    第二节 反思: “趋同·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及历史启示
        一、趋同与差异的认同困境来源
        二、对认同困境的反思及其历史启示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9)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和意义
    1.2 对象范围及方法
    1.3 概念、前提与假设
        1.3.1 重要概念的诠释
        1.3.2 基本前提和假设
    1.4 关于统计资料及其运用
    1.5 基本框架与内容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的国情和背景条件分析
    2.1 土地资源条件
        2.1.1 土地资源
        2.1.2 城市发展
        2.1.3 土地紧缺将长期约束城市居住用地发展
    2.2 社会经济水平
        2.2.1 目前社会经济状况
        2.2.2 未来社会经济发展
    2.3 关于同其他国家的类比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近二十年城市居住用地发展和值得探讨的问题
    3.1 七十年代末及八十年代城市居住用地状况
    3.2 九十年代城市居住用地发展
        3.2.1 城市人均居住用地变化情况
        3.2.2 不同城市居住用地变化的分析
    3.3 居住用地发展值得探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住房水平与住宅用地
    4.1 住房水平及其测度
        4.1.1 住房水平及其测度
        4.1.2 本文采用的住房面积测度指标
    4.2 城市住房水平发展的一般规律
        4.2.1 住房水平发展的经济约束
        4.2.2 住房水平发展的资源约束
        4.2.3 住房水平发展的阶段性
        4.2.4 从行为理论看住房面积水平发展
    4.3 住房水平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4.3.1 历年来的住房面积标准
        4.3.2 历年来住房面积水平的发展
    4.4 未来住房水平的预测
        4.4.1 目前住房水平发展所处阶段
        4.4.2 未来住房水平的预测
    4.5 未来住宅用地指标的测算
        4.5.1 居住模式及建筑层数的选择
        4.5.2 日照标准和日照间距系数
        4.5.3 未来住宅用地的测算
        4.5.4 关于用地测算的实证检验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私家车发展与道路用地
    5.1 小汽车在城市客运交通中的地位
        5.1.1 城市居民的出行活动和出行方式
        5.1.2 现代城市客运交通中小汽车的地位
    5.2 小汽车进入中国城市家庭的必然性
        5.2.1 小汽车进入家庭是城市现代化的大势所趋
        5.2.2 私家车是居民生活走向富裕的必然追求
    5.3 未来我国城市家庭小汽车发展的预测
        5.3.1 世界家用小汽车发展与普及情况
        5.3.2 我国城市家用小汽车普及的预测
    5.4 私家车发展与住宅区道路用地
        5.4.1 住宅区停车泊位的确定
        5.4.2 居住用地中的道路用地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环境质量的提高与公共绿地
    6.1 关于住宅区公共绿地
    6.2 住宅区公共绿地的现状考察
    6.3 环境质量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对公共绿地的要求
        6.3.1 绿地与居住区环境质量
        6.3.2 人口老龄化与住宅区公共绿地
    6.4 未来住宅区公共绿地的指标建议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与公建用地
    7.1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及其构成
    7.2 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及其用地
        7.2.1 教育设施及其用地
        7.2.2 医疗卫生设施及其用地
        7.2.3 文体设施及其用地
        7.2.4 商业服务、金融邮电设施及其用地
    7.3 住宅区公建用地的实态考察
    7.4 对未来住宅区公建用地的建议
    7.5 本章小结
第八章 江苏省未来城市居住用地水平与建议
    8.1 江苏省未来城市居住用地水平的设定
        8.1.1 江苏省未来城市居住用地水平的预测
        8.1.2 未来居住用地指标的国际比较
    8.2 对现行规定、规范的意见
    8.3 对江苏省城市居住用地未来发展的建议
    8.4 本章小结
后记
鸣谢
参考文献
附: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获奖情况

(10)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天津住宅产业高速发展
        1.1.2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问题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1.2.1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体系有益补充
        1.2.2 揭示新城市主义理念对天津住区发展的影响
        1.2.3 突显新城市主义对未来住区规划的指导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
        1.3.1 住区与社区的比较
        1.3.2 城市主义与新城市主义
    1.4 研究动态
        1.4.1 现代住区规划理论概述
        1.4.2 我国新城市主义理论研究情况
        1.4.3 天津住区规划研究概况
    1.5 研究对象
    1.6 研究方法
        1.6.1 文献研究
        1.6.2 工程案例分析比较研究
        1.6.3 横纵向比较研究
        1.6.4 调研分析研究
    1.7 研究范围和框架
        1.7.1 研究范围
        1.7.2 研究框架
    1.8 研究的创新性
        1.8.1 构建天津住区规划理论研究体系框架
        1.8.2 系统提炼天津住区新城市主义特征
        1.8.3 提出适应可持续人居环境的住区优化策略
    1.9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与我国住区规划发展的内在联系
    2.1 新城市主义理念对住区规划的影响
        2.1.1 新城市主义应对的住区建设问题
        2.1.2 新城市主义引导的住区发展方向
        2.1.3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基本要素
        2.1.4 建设新城市主义住区的价值体系
    2.2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西方的发展路径
        2.2.1 产生动因:面对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
        2.2.2 发展过程:理论反思与实践回归
        2.2.3 实践成果
    2.3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在我国的发展路径
        2.3.1 概念引入:房地产经营噱头的“拿来主义”
        2.3.2 发展过程:理论学习与实践推进
        2.3.3 实践成果
    2.4 新城市主义住区理念与我国住区发展关系的辨证性论析
        2.4.1 产生动因的相似性:现代城市发展问题的社会反馈与解决
        2.4.2 发展过程的差异性:问题、实践与理念发生顺序的错位
        2.4.3 发展目标的共同性: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全面可持续发展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新城市主义理念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的体现
    3.1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与条件
        3.1.1 影响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背景因素
        3.1.2 推动天津住区规划发展的优势条件
    3.2 天津住区规划变迁中新城市主义基本要素的体现
        3.2.1 第一阶段:探索解困为主的住区规划
        3.2.2 第二阶段:政治运动下的住区规划
        3.2.3 第三阶段:关注居住文明的住区规划
        3.2.4 第四阶段:实现以人为本的舒适型住区规划
        3.2.5 第五阶段:提升人与自然和谐的健康型住区规划
    3.3 天津住区规划发展中新城市主义特征归纳
        3.3.1 结构组织进化
        3.3.2 住区混合提升
        3.3.3 城市设计优化
        3.3.4 生态策略凸显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与邻里发展的特征
    4.1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4.1.1 特征内涵
        4.1.2 发展概况
    4.2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实例解析
        4.2.1 丁字沽三号路住区(1978)
        4.2.2 王顶堤南苑住区(1984)
        4.2.3 万新村住区(1986)
        4.2.4 华苑住区(1995)
        4.2.5 梅江住区(2001)
    4.3 精明交通推动住区重组的发展动态
    4.4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4.4.1 特征内涵
        4.4.2 发展概况
    4.5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实例解析
        4.5.1 密云路居住小区(1980)
        4.5.2 天津华苑住区碧华里(1996)
        4.5.3 天津梅江住区芳水园(2000)
        4.5.4 天津梅江住区半岛豪庭(2003)
        4.5.5 天津老城厢尚佳新苑(2006)
    4.6 精明交通推动邻里发展的发展动态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多元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
    5.1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5.1.1 特征内涵
        5.1.2 发展概况
    5.2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案例解析
        5.2.1 尖山住区(1953)
        5.2.2 天拖南住区(1962)
        5.2.3 小海地住区(1985)
        5.2.4 华苑住区(1995)
        5.2.5 俊城浅水湾住区(2006)
    5.3 功能混合与高密度建设的发展动态
    5.4 住宅混合与户型更新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5.5 新世纪前的住宅
        5.5.1 天津住宅的初期探索(1949~1976)
        5.5.2 天津住宅的复苏期(1976~1985)
        5.5.3 天津住宅的繁荣期(1985~2000)
        5.5.4 小结
    5.6 新世纪后住宅户型
        5.6.1 普通商品房
        5.6.2 高端商品房
        5.6.3 社会保障房
        5.6.4 蓝白领公寓
        5.6.5 酒店式公寓
        5.6.6 老年公寓
        5.6.7 生态住宅
    5.7 住宅户型多样化的动态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人文景观与风格构塑的特征
    6.1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特征内涵与发展概况
        6.1.1 特征内涵
        6.1.2 发展概况
    6.2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案例解析
        6.2.1 川府新村试点小区(1986)
        6.2.2 梅江南住区(2001)
        6.2.3 万科水晶城住区(2003)
        6.2.4 海河新天地(2005)
        6.2.5 临港海泰住宅区(2010)
    6.3 高品质环境设计营造人文景观的发展动态
    6.4 住宅风格与地域文化
        6.4.1 天津建筑风格化发展的历史概述
        6.4.2 天津建筑中的地域文化南北交融、中西合璧、兼容并蓄
        6.4.3 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思考
    6.5 新世纪前天津居住建筑风格的历史演变
        6.5.1 解放初期住宅
        6.5.2 五十到六十年代住宅
        6.5.3 七十年代住宅
        6.5.4 八十年代住宅(改革开放)
        6.5.5 九十年代住宅(市场经济)
    6.6 新世纪后居住建筑风格的多样化
        6.6.1 普通商品房
        6.6.2 高端商品房
        6.6.3 社会保障房
        6.6.4 蓝白领公寓
        6.6.5 酒店式公寓
        6.6.6 老年公寓
        6.6.7 生态住宅
        6.6.8 小结
    6.7 天津市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住宅风格特征
        6.7.1 建筑特色控制导则
        6.7.2 建筑色彩控制导则
        6.7.3 建筑顶部控制导则
        6.7.4 规划设计导则控制下天津住宅风格特点及成果
    6.8 新城市主义下天津住宅风格化发展的定位与前景
        6.8.1 天津风格化发展的定位
        6.8.2 天津未来风格化发展的前景
    6.9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特征
    7.1 可持续理念下的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和天津市的发展概况
        7.1.1 绿色生态住区的内涵特征
        7.1.2 天津绿色生态住区规划发展概况
    7.2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策略运用
        7.2.1 规划布局
        7.2.2 交通组织
        7.2.3 环境绿化系统
        7.2.4 能源规划与利用
        7.2.5 生态文化建设
    7.3 天津住区规划中生态技术的实践
        7.3.1 环保系统控制
        7.3.2 绿建措施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天津住区规划中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创新实践和优化策略
    8.1 天津居住区规划创新实践
        8.1.1 新型城镇化住区华明示范镇
        8.1.2 新型混合居住大寺、双青新家园
        8.1.3 宜老社区天颐阳光养老社区
        8.1.4 绿色生态住区解放南路地区居住区
        8.1.5 智慧城市泰达慧谷
    8.2 天津住区规划反思
        8.2.1 住区的选址定位与城市肌理结合
        8.2.2 住区规模和居民生活尺度
        8.2.3 住区与城市交通缺少有机组织
        8.2.4 住区层级与当代居住现状
        8.2.5 新世纪住区中绿色技术应用不足
    8.3 天津住区优化策略
        8.3.1 城市规划统筹与住区基址
        8.3.2 合理确定住区规模
        8.3.3 城市公共交通与住区紧密结合
        8.3.4 建立社区和邻里住区层级
        8.3.5 因地制宜的实施生态绿色规划
        8.3.6 公众参与,共筑可操作性强的社区
    8.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2000年小康住宅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由全国城市住宅设计竞赛看住宅设计变迁(1950s-1990s)[D]. 何涛波. 东南大学, 2016(03)
  • [2]1986-2014年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建筑学科热点话题分布与转变[D]. 杨阳. 深圳大学, 2019(01)
  • [3]和谐人居 ——中国城镇小康住宅发展的理想目标[D]. 路红. 天津大学, 2006(05)
  • [4]中国城市人居环境评价研究[D]. 李陈. 华东师范大学, 2015(10)
  • [5]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6]中国住宅工业化发展及其技术演进[J]. 刘东卫,蒋洪彪,于磊. 建筑学报, 2012(04)
  • [7]空间理论视阈下当代中国城市治理研究[D]. 王海荣. 吉林大学, 2019(02)
  • [8]个人意识、自我认同与日常生活再造 ——广告生产的社会过程(1978-2018)[D]. 陈凌.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0)
  • [9]城市居住用地发展研究[D]. 施梁. 东南大学, 2000(11)
  • [10]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天津住区规划发展演进研究[D]. 刘军. 天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2000年小康住房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