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电工仪表的准确度指示说明了什么(论文文献综述)
赖美森[1](2020)在《物联网断路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表明据公安部消防局《中国火灾统计年鉴》数据显示,全国电气火灾中有70%由开关引起,其主要原因是普通配电开关断路器没起到保护作用。此外,我国多数用电单位及个人在用电过程中缺乏防患意识,放松安全用电警惕,用电单位管理制度约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提高断路器的可靠性,全天候动态监测配电线路安全性,对保证用电安全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提高用电安全性,论文设计了新型物联网断路器系统以取代传统断路器。物联网断路器系统设计分为5部分:传感器模块电路硬件设计、系统主控电路硬件设计、软件程序设计、协议需求设计和云平台接入设计。研制的物联网断路器产品,具有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精细管理、操控便捷可视的特点。经权威部门测试,获得3C认证和CE认证,已在国内外市场广泛使用。论文具体工作如下:设计了传感器模块和通讯模块。针对电能参数采集,设计“对称桥式”电路和V/I转换电路,将小电流转化电压,使测量准确、高效、提升测量宽度。由于传感器模块和通讯模块工作方式的不同、处理数据量不同,设计了“大小核”架构,即通讯模块处理数据量较大,分配功能较为强劲的“大核”,传感器模块采集传输的数据量不大,采集分配“小核”。采用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隔离设计使模拟数字电源隔离,保证电路工作可靠性。引入国内开源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RT-Thread,设计了主控程序框架。针对控制流程采用任务形式,任务间并发减小等待延时。程序设计模块化,模块之间低耦合便于功能优化业务迁移。云平台接入使用目前较为成熟稳定的百度智联云物接入Iot-Hub方案。通信协议采用高效、稳定、成熟的MQTT协议,提升开发效率。设计了“紧急故障机械断路,一般故障软件断路”的用电故障处理策略。即物联网断路器针对紧急故障采用机械转轴物理切断方式;针对一般故障采用软件处理方式,软件检测、处理,操作系统软件中的故障采集任务将故障数据及时上传云平台。该策略能够进一步提升系统安全性、简化系统设计。
文凯[2](2019)在《面向智能运检的变电站避雷器监视器识别系统研究》文中提出建设坚强可靠的智能电网是我国电网在新世纪的提出的发展目标和努力方向。未来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包括构建融合多能转换技术、智能控制技术和现代信息技术,广域泛在、开放共享的能源互联网。为了减少传统变电站中人工巡检各仪表可能造成的漏检、误检,同时为了配合电网智能化和信息化,开发智能变电站运检中对传统模拟式仪表的识别和读数方法,本文以一种典型的避雷器监视器模拟仪表为对象,对时下热门的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上的模拟仪表图像机器识别系统,包括对仪表图像获取后的处理、修正、识别系统进行较为系统的研究。同时力求解决一些影响机器识别的干扰因素,让该系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应用。针对上述的识别系统,本文提出一种机器仪表识别的框架。使用了具体方法如下:(1)图像预处理:采用图像灰度处理方法将彩色图像转换到灰度空间处理,采用图像复原方法修正图像的退化;(2)图像配准:从复杂背景中提取出需要的仪表图像,修正部分轻微的图像畸变;(3)相机姿态估计:估计相机相对于标准位置的姿态角,用于修正严重的图像拍摄偏差以及读数偏差;(4)仪表刻度和数字读数识别: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方法识别仪表读数。本文基于MATLAB R2018a实现。本文研究了基于计算机视觉和数字图像处理的变电站避雷器监视器识别系统。在本文提出的识别框架下,通过对拍摄的仪表图像进行预处理、图像配准和仪表读数误差纠正,得到标准视角下的仪表图像。最终通过仪表指针及数字读数识别得到避雷器监视器的泄露电流和动作次数值。实验结果表明,对影响仪表识别的干扰因素排除效果较好;对8组避雷器监视器进行识别测试,其指针读数最大绝对误差不超过0.021mA,最高可满足国家电工仪表准确度1级的要求,其数字读数做到了完全识别。同时,本文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避雷器监视器识别系统效果较好,在一定准确度等级可以替代人工对避雷器仪表的巡检。本文所提出的方法稍加完善,可在巡检机器人上使用,目前已经通过国网四川电科院研制的巡检机器人在中坝110kV变电站进行了初步测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张楠霞[3](2019)在《变电站环境下指针式仪表的机器视觉识读》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变电站复杂背景下的指针式仪表为研究对象,基于图像处理设计机器视觉下的示数识读算法。针对指针式仪表的特殊性和典型性设计有效的目标提取、刻度重构以及示数识读算法。指针式仪表的特殊性体现在表盘盘面有圆有方有扇形,形状各异;其典型性体现在组成结构:单头旋转的指针、环形间隔分布的刻度线以及与刻度线紧密相邻的数字标识。但是,其安装环境复杂和使用时间长久以及拍摄条件限制导致仪表图像质量过低,严重影响仪表示数的可读性,降低电网侧自动巡检的效率。针对上述特点,本文针对压力表、温度计、电流表、电压表、功率表这五类表盘识的示数别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设计有效的处理算法。针对安装环境复杂,拍摄条件导致表盘不清晰,对比度不高等问题,在预处理阶段先设计了基于canny算子的多方向边缘检测算法。凸显主要轮廓、去除背景设备、天空等区域以准确提取表盘。然后根据刻度环形分布的典型性设计了周向刻度增强算法,提高刻度与盘面背景的对比度。在盘面提取阶段通过盘面填充以及huogh圆检测确定旋转中心点,获取纯净的盘面图及盘面的架构中心点。针对盘面刻度淡化不清晰或缺损的情况,充分利用刻度的典型性设计了基于Fourier变换的刻度定位、刻度重构方法。该方法将空域分析转化为频域分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搭建多因子插值映射模型。该模型将刻度的环形分布映射为线形分布,提高了刻度聚集度,便于对刻度进行描述。2)设计通过频域分析定位刻度带的方法。将映射图像有序分隔,进行Fourier变换,定义有序区域能量。通过分析映射后的盘面情况与区域能量曲线对应关系设计刻度带定位算法。该定位算法将刻度、数字、指针列为一体,大大减少了分步提取特征的计算量。当最大允许误差为0.05,即重叠率ζ>90.91%时,该定位方法的定位成功率在90%以上。3)设计刻度重构模型。该模型描述了刻度与数值的一一对应关系,能有效降低刻度缺失、刻度分布不均对读数的影响。最后通过重构模型以及指针在映射图中的相对位置识别出表盘示数。本课题的设计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可以用于不同形状表盘的示数识读。
陈闻新,姜滨,韩桂菊[4](2018)在《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文中提出IEC 60051系列标准规定了直接作用模拟指示电测量仪表及其附件的术语和定义、分类、分级、通用技术要求、标志和符号,包装和贮存以及检验规则。其中,IEC 60051-1:2016和IEC 60051-6:2017规定了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通用要求和特殊要求。本文总结了标准中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希望能为标准的国内使用者提供更好的借鉴。
张星,杨晓芬,朱佳佳[5](2016)在《多功能电力仪表校验》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电力仪表在电力,工业等生产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电工仪表的校验,对工程安全运行,及时查出隐患,掌握运行状况有着重要意义.本文先介绍了电力仪表和检测装置,然后举例分析多功能数显仪表的检测方法,基本流程。再探讨电力仪表在实际工程运用,管理的基础上,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多功能仪表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展开研究。
苏肖[6](2016)在《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电阻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日益发展及各项政策的推动下,国内汽车企业不断增加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的研发投入,在突破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技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化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各城市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不断出台和大力推广,市场对电动汽车的关注度和接受度越来越高,电动汽车产销量均有明显提升。同时,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安全性问题日益突显,建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状况年检制度的必要性也逐步提到了议事日程。本论文旨在提供一种能够精确、快速、安全的测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电阻的方法。通过分析目前一种推荐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电阻的测量方法,对其进行了直接测量误差和间接测量误差两方面的评价,搭建MATLAB仿真模型,计算了蓄电池正负极对壳体在不同绝缘电阻值下的测量误差,并在实际实验中验证了分析和计算的结果。针对该方法存在的误差较大及测量繁琐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测量方法,测量电路采用了惠斯通电桥的思想和调零放大电路,这种电路可更精确的测量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绝缘电阻,并在MATLAB上搭建了仿真模型,编写了误差计算程序,完成了误差分析。最后通过实际测量验证了该测量方法可达到较高的准确度。
王秋圆[7](2015)在《仪表的常见测量精度误差和原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智能电网发展过程中,仪表是系统检测和监测的核心,其测量精度与系统运行各个环节密切相关。文章介绍了仪表常见误差的表示方法,对仪表的常见测量误差进行了分类,并就误差起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以期提升测量仪表的使用水平,推动电网发展。
周波[8](2013)在《表的准确度级别及测量误差》文中研究表明在电学实验中,让学生熟练掌握正确使用电表及对测量结果正确进行误差估算这两个问题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主要谈谈电表的一些有关技术指标及如何正确使用它们,从而达到正确测量的要求.常用电表按其测量机构的工作原理,主要分为三类:(1)磁电式,(2)电磁式,(3)电动式.使用时应根据测量的要求选用.对于直流电压和电流以及交变电流整流后平均值的测量,可以选用磁电式仪表.这类表标有正负极性.对于正弦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测量,可选用电磁式和
施燕萍[9](2012)在《优化教学策略 提升“电工仪表”课堂有效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在中职"电工仪表"课堂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可以通过角色上,变"灌输"为"引探",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方式上,变"个力"为"合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等策略,促进课堂有效发展。
黄盛威[10](2012)在《浅谈常用电工仪表的选择和使用》文中认为职业教育的重要历史使命就是培养实用性的技术人才,电工仪表课程是一门应用广泛的实务课程,是电学基础知识。在各种电工仪表中,万用表是最常用的,其使用和组装是电工仪表的重要内容。学好这门课程,掌握常用电工仪表知识,对学生在生产实习中的熟练准确操作有很大的帮助。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在不断地总
二、电工仪表的准确度指示说明了什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电工仪表的准确度指示说明了什么(论文提纲范文)
(1)物联网断路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和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系统总体方案设计 |
2.1 系统功能需求 |
2.2 系统性能指标 |
2.3 总体设计方案 |
2.3.1 主控模块设计方案 |
2.3.2 传感器模块设计方案 |
2.4 主体程序设计方案 |
2.5 云平台接入方案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框架设计 |
3.2 传感器模块主控电路设计 |
3.3 传感器功能电路设计 |
3.3.1 电压采集电路设计 |
3.3.2 电流采集电路设计 |
3.3.3 电能参数计量电路设计 |
3.3.4 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
3.3.5 漏电流检测电路设计 |
3.3.6 温度检测电路设计 |
3.4 通讯模块主控电路设计 |
3.5 射频模块电路设计 |
3.6 供电模块电路设计 |
3.6.1 采集模块电源设计 |
3.6.2 通讯模块电源设计 |
3.7 保护电路设计 |
3.8 PCB布线规范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软件设计 |
4.1 基于RT-Thread RTOS主控程序设计 |
4.1.1 RT-Thread RTOS阐述及固件移植 |
4.1.2 主控程序任务设计 |
4.2 采集模块程序设计 |
4.2.1 电能参数采集程序设计 |
4.2.2 故障诊断程序设计 |
4.2.3 漏电诊断程序设计 |
4.2.4 防雷诊断程序设计 |
4.3 交互界面设计 |
4.3.1 开关控制界面 |
4.3.2 开关信息显示界面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云平台接入 |
5.1 云平台架构 |
5.1.1 规则引擎 |
5.1.2 通信方式 |
5.2 MQTT协议 |
5.2.1 MQTT协议简介 |
5.2.2 MQTT通信架构 |
5.2.3 MQTT消息结构 |
5.3 云平台设备接入 |
5.4 云平台程序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系统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6.1 测试条件及测试环境 |
6.1.1 环境条件 |
6.1.2 测试设备 |
6.2 采集电能参数准确度测试 |
6.2.1 电压测试方法 |
6.2.2 电流测试方法 |
6.3 系统漏电流测试 |
6.4 系统电机驱动测试 |
6.5 系统防雷测试 |
6.6 云平台接入测试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3C认证和CE认证 |
附录B 物联网断路器硬件设计 |
附录C 物联网断路器PCB设计 |
附录D 物联网断路器样机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面向智能运检的变电站避雷器监视器识别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监视器识别系统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 本文内容安排 |
2 基于图像灰度变换和退化模型的仪表图像预处理 |
2.1 灰度处理 |
2.1.1 图像灰度化 |
2.1.2 图像直方图均一化 |
2.2 图像的退化和复原 |
2.2.1 图像的退化模型 |
2.2.2 由相机运动模糊导致的图像退化 |
2.2.3 常见图像噪声模型 |
2.2.4 图像复原 |
2.3 小结 |
3 基于图像配准方法的仪表配准 |
3.1 常见的图像配准方法 |
3.1.1 基于灰度和模板的图像配准方法 |
3.1.2 基于图像特征的图像配准方法 |
3.2 基于SIFT的图像配准 |
3.2.1 SIFT(尺度不变特征变换) |
3.3 实验测试 |
3.4 小结 |
4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仪表读数误差修正 |
4.1 仪表读数误差及其几何模型 |
4.2 利用计算机单目视觉修正巡检机器人拍摄偏差 |
4.2.1 小孔相机的几何模型 |
4.2.2 相机标定与内部参数求取 |
4.2.3 相机姿态估计和机器人位置修正 |
4.3 仪表读数误差修正的实现及框架 |
4.4 实验测试 |
4.5 小结 |
5 监视器指针及数字读数识别 |
5.1 监视器指针读数识别 |
5.1.1 边缘提取 |
5.1.2 图像形态学处理 |
5.1.3 基于先验的有限Hough变换拟合圆和直线 |
5.2 监视器数字读数识别 |
5.3 实验测试 |
5.3.1 基于二次分割法和选定字体匹配的识别测试 |
5.3.2 测试结果 |
5.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3)变电站环境下指针式仪表的机器视觉识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图像预处理与表盘提取 |
2.1 图像预处理 |
2.1.1 边缘检测 |
2.1.2 图像增强 |
2.2 盘面提取 |
2.2.1 背景填充 |
2.2.2 旋转中心点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Fourier变换的刻度定位 |
3.1 多因子映射模型 |
3.1.1 构建不同坐标系下点的映射关系 |
3.1.2 多因子插值模型 |
3.2 Fourier变换定位刻度 |
3.2.1 重叠率 |
3.2.2 刻度定位 |
3.3 算法验证与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盘刻度重构与示数识别 |
4.1 表盘刻度重构 |
4.1.1 数字定位及识别 |
4.1.2 刻度重构 |
4.2 表盘示数识别 |
4.2.1 指针定位 |
4.2.2 示数识别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电阻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电动汽车发展现状 |
1.2 电动汽车年检的必要性 |
1.3 电动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绝缘性能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3.1 电动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绝缘电阻测量与传统绝缘电阻测量的区别 |
1.3.2 电动汽车可充电储能系统绝缘性能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章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电阻测量方法的测量误差分析 |
2.1 电磁测量中的误差 |
2.1.1 测量误差来源 |
2.1.2 误差的计算 |
2.2 电动汽车REESS绝缘电阻测量方法误差分析 |
2.2.1 直接测量误差的分析 |
2.2.2 间接误差测量的分析 |
2.3 测量仪表误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桥式动力电池电极绝缘电阻测量方法 |
3.1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的电气系统简介 |
3.2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电阻测量方法介绍 |
3.3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电阻测量电路分析 |
3.3.1 测量电路基本误差分析 |
3.3.2 测量电路大中小阻值下的误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桥式动力电池电极绝缘电阻测量方法的实验验证 |
4.1 实验电路搭建 |
4.2 实验测量及误差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致谢 |
(7)仪表的常见测量精度误差和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仪表常见误差的表示方法 |
1.1 绝对误差 |
1.2 相对误差 |
1.3 引用误差 |
2 仪表的常见测量误差分类 |
2.1 随机误差 |
2.2 系统误差 |
2.3 疏失误差 |
3 仪表常见测量精度误差的原因分析 |
3.1 仪表自身因素 |
3.1.1 量程选择不当 |
3.1.2 仪表接触不良 |
3.2 周围环境因素 |
3.2.1 温度因素 |
3.2.2 湿度因素 |
3.2.3 电磁干扰 |
3.3 人为因素 |
4 结语 |
(9)优化教学策略 提升“电工仪表”课堂有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角色上, 变“灌输”为“引探”, 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
2 方式上, 变“个力”为“合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
(10)浅谈常用电工仪表的选择和使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 |
1. 指示式仪表 |
2. 数字仪表 |
二、从整体上把握知识框架 |
三、采用类比的思维方式进行教学 |
1. 教会学生应用中正确选择类型 |
2. 根据被测对象选择仪表准确度和量程 |
四、教学中引入项目教学法 |
五、教学与生产实际相结合 |
1. 做好测量前的准备 |
2. 严格做好接线方式 |
六、正确使用电工仪表 |
1. 实训测量直流电压 |
2. 实训测量交流电压 |
3. 实训测量直流电阻 |
四、电工仪表的准确度指示说明了什么(论文参考文献)
- [1]物联网断路器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赖美森. 南昌大学, 2020(01)
- [2]面向智能运检的变电站避雷器监视器识别系统研究[D]. 文凯. 西华大学, 2019(02)
- [3]变电站环境下指针式仪表的机器视觉识读[D]. 张楠霞.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9(01)
- [4]基于IEC标准的电阻表(阻抗表)和电导表的技术要求研究[J]. 陈闻新,姜滨,韩桂菊. 电子制作, 2018(14)
- [5]多功能电力仪表校验[J]. 张星,杨晓芬,朱佳佳.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11)
- [6]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绝缘电阻检测方法研究[D]. 苏肖. 华北电力大学, 2016(03)
- [7]仪表的常见测量精度误差和原因分析[J]. 王秋圆. 企业技术开发, 2015(05)
- [8]表的准确度级别及测量误差[J]. 周波. 中学生数理化(学研版), 2013(06)
- [9]优化教学策略 提升“电工仪表”课堂有效发展[J]. 施燕萍. 时代教育, 2012(14)
- [10]浅谈常用电工仪表的选择和使用[J]. 黄盛威. 新课程学习(中),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