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炼油厂内铁路设计的几个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陈家兰[1](1978)在《炼油厂内铁路设计的几个问题》文中提出一、石油运输及其特点随着我国石油工业迅速发展,石油运输方式有:铁路、水路(海运及河运)、公路及管道四种。一般运量大,运距远,粘度高的油品适合铁路运输;运量大粘度低的油品以水路及管线运输最为经济,但管线输送一次投资大,钢材耗量多;公路运输费较高,只适用少量的短途运输。目前我国除部分原油采用水路和管线运输,大部分原油及成品油均以铁路运输为主。
葛子铭[2](2020)在《中国石油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迅速,工业以及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对石油等能源的依赖不断提高,石油及其附属产品已经成为我国经济产业命脉。云南省处于我国内陆,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这使得成品油运输成本较高。本文将以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优化为切入点,针对当前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成品油物流问题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基于供应链理论和物流配送理论,深入分析我国成品油物流运输现状。通过收集云南地区成品油的相关需求、运输方式、库存和信息系统发展等情况,对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分析。通过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定量与定性分析法对成品油的各种配送方式进行分析,并根据供应链理论综合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现状进行讨论。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成品油物流节点配置、物流环节中存在的问题、信息系统支撑、物流成本测算等方面,并基于此对成品油物流配送进行优化设计。本文得出以下主要成果和结论:基于物流成本最小的目标,确立成品油物流优化的基本原则,并且明确优化目标。具体优化策略包括:一是加强地区成品油需求预测,提前规划油料配给;二是合理调整油库布局,提升油库中转能力;三是加强物流节点能力,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公司的合作力度,综合改善成品油物流压力;四是利用信息化技术提升成品油物流能力,加强物流领域的人才引进。本次研究的优化建议根据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的实际运营情况讨论得出,所研究的内容也可以对相近行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借鉴。
王虎[3](2019)在《苏联专家援甘研究(1950—1960年)》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伊始,中苏缔结同盟条约。为恢复和发展经济,中国政府请求苏联派遣专家来华,苏联开始大规模派遣顾问和专家来到中国参与援助工作。大多数苏联专家凭借扎实的专业基础,为中国经济建设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帮助新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除过在中央各部门工作的专家外,其余专家均分布在各省,据估计,十年间,有500多名苏联专家来到甘肃工作,正是在他们的援助下,甘肃在上世纪50年代全面开启了工业现代化建设和其他方面的建设。苏联专家来到甘肃参与援助,有其深刻的国际、国内背景。建国初,甘肃正处于经济恢复和建设时期,急需大量专业技术人才。在中央经济发展规划和国防战略考量下,借助苏联专家援华的历史机遇,甘肃的重工业、交通、城市规划、国防军工、工程建设、农业、水利、高等教育等方面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全面发展,为甘肃“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受援方的甘肃,政府部门和聘请单位在工资待遇和生活条件上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苏联专家的各项规定,并为专家创造出良好的工作环境,专家与中方工作人员之间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虽然苏联专家在甘工作期间与中方人员发生过矛盾,但大多数专家在工作中都表现出了国际主义和敬业精神,真心实意的做好本职工作,为五十年代甘肃经济的全面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冯莎莎[4](2014)在《重庆市近现代工业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认识水平的提高,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工业遗产具有重要的历史、社会、经济、科学、文化等价值,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传承城市精神,增加城市软实力,避免资源浪费等。国内外已经对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再利用做出了一些探索,国外的工业遗产保护起步较早,大致形成了主题博物馆模式、改造成为公共休憩空间、与购物相结合的综合开发模式以及工业遗产旅游四种模式。国内的工业遗产保护借鉴国外并发展成为改造成为博物馆、博览馆、会展中心;打造成为文化创意中心;改造成为公共休憩空间;以及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四种模式。作为一个拥有丰富工业遗产的老工业城市,重庆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再利用值得探讨。本人在文章的写作过程中,翻阅大量的资料,试图将重庆近现代工业发展史中出现过的较为重要的工厂的名称、所在地、概况等内容进行一个梳理。另一方面,对重庆市现存的已经统计到的工业遗产的名称、原名、内容及历史进行梳理并各自进行价值分析,让它们同重庆市近现代史上的工业相对比,让读者直观的看到重庆市工业遗产的遗失问题,意识到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最后对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进行阐述,通过对已经做出保护的如重钢、816核工厂、长安厂以及重庆铁马集团的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研究的列举和未作出保护的如重庆特钢工业遗产保护未来的方向的探讨,以及其他的在重庆工业发展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工业遗产的未来保护利用的规划,得出重庆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再利用中存在的认识、管理、再利用及经费方面的问题,并尝试找到解决办法。
崔京浩[5](2004)在《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三部分,Ⅰ地下工程,指出开发地下空间的重要性,讨论了地下贮库,地下交通及地下工程的若干典型问题;Ⅱ燃气爆炸,讨论了灾害的严重性、燃爆的机理、燃爆对建筑结构的影响以及燃爆的安全性评估等问题;Ⅲ生物力学,讨论了骨骼与脊柱的力学性能及临床应用.
毕世鸿[6](2012)在《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文中认为1941年12月,深陷侵华战争泥潭的日本孤注一掷,向美、英、荷宣战,发动了所谓“大东亚战争”。数月后,日军占领了东南亚及西太平洋广大地区,并在当地实行严厉的军政统治,经济统制则是其军政统治的核心内容。本文以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实施的经济统制为研究对象,依据历史学的实证研究方法,参照政治学和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分析工具,在日本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生、发展、消亡的视角下,宏观论述与个案分析结合,旨在系统考察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对东南亚经济统制的政策方针、组织体系、方法手段和实施效果,阐明这一统制的特点、本质、作用以及影响。为了实现这一研究目标,在研究路径的设计上,首先阐述了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对东南亚的认识和政策,以为深入主题的背景和铺垫;然后对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经济统制的演进进行了全景式叙述和分析,阐明了不同阶段下军政统治方式、经济统制的特点和变化;接着逐次考察了金融、财政、产业、贸易等经济统制子体系的政策手段和实施效果;最后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对战时经济统制进行了整体性评论。本文指出,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即期目标是“自给自足”、“以战养战”,远期目的是构建以日本为核心的排他性“大东亚共荣圈”及“日元经济圈”,即通过严厉的军政统治和经济统制,把东南亚纳入日本资本主义经济圈,充当日本军需物资的供应地和日本商品的倾销市场,进而实现东南亚经济的对日附属化,成为其“日元经济圈”的第二层经济“补给圈”;由于这一统制是日本国家资本垄断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除了国家及当地军政统治机构的强力运作外,财阀等私人资本对东南亚的掠夺和“投资”,也是在战时“物资动员计划”的总体安排下进行的,财阀资本构成了经济统制的手段和内容;无论是与日本在台湾、朝鲜的殖民统治相比,还是与战前欧美诸国对东南亚的殖民统治相比,太平洋战争时期以军政统治为前提的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更具有强制性、短期性和残酷性,特别是进入战争中后期,其不顾当地人民死活,政治上残暴统治、经济上竭泽而渔的疯狂掠夺,给东南亚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彻底撕下了日本侵略者自我粉饰的“解放者”伪装,暴露了其“共存共荣”不过是掠夺东南亚各国资源的幌子,“大东亚共荣圈”不过是日本军国主义的殖民圈。本文还指出,日本在东南亚推行经济统制的特点是,以金融、财政、产业和贸易统制为重点,旨在最大限度控制和搜刮当地资源,相比之下,物价统制力度不够,因而导致战时东南亚的通货膨胀比其他占领区更为严重。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使东南亚的形势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抗击日本侵略,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成为东南亚各国的首要任务,这是东南亚进入民族独立运动飞跃发展的大转变时期。二战后,日本借赔偿、援助、投资、贸易等经济手段,确保了在东南亚的工业原料和市场,增强了日本自身的经济实力和政治影响力,实现了太平洋战争期间依靠武力而无法实现的目标。日本近代所走过的崛起到扩张之路成为反面教材,证明以武力和侵略改变东亚地区国际秩序的方式行不通。
逯红梅[7](2017)在《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文中研究说明俄国铁路修建始于19世纪30年代,19世纪下半期俄国铁路建设规模迅速扩大。俄国政府通过大规模引进外资、建立承租体系、成立铁路建设基金、发行国内债券、政府参股大型铁路公司等措施,直接或间接支持私有铁路企业,致使俄国于19世纪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和90年代掀起两次铁路修建热潮。此外,俄国政府通过加强对私有铁路企业的监管力度、统一运价、收购亏损私有铁路企业,出资在边远地区修建重要战略和经济铁路、加强国有铁路管理等措施,强化国家铁路领导权。20世纪初俄国铁路网覆盖全国大部分地区,铁路长度跃居世界第二位。在俄国铁路发展进程中资金、技术、人员都至关重要,外资在俄国铁路修建中作用巨大。铁路修建,促进商品流通、加快全国统一市场的形成,对俄国工业,尤其是冶金业、运输机器制造业、燃料工业崛起可谓居功甚伟。
魏琰[8](2016)在《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英国开始,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工场手工生产的生产模式开始席卷世界,带来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这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西方社会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促使西方社会从传统农业社会转向现代工业社会,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在工具由人机体的工具变为机械装置即工具机的工具以后,发动机取得了独立的、完全摆脱人力限制的地位”[1],机器作为工具,从出现开始就对人类社会产生重大影响。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工业革命是人类近代社会发展的转折点,在工业革命的影响和推动下,不仅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而且引发社会关系的变革,人类社会开始从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城市从封建手工城市逐步向大机器生产的工业城市转化,开启了人类近现代城市化进程。之后,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在国家建设中都重视对工业的建设,M.D.布瑞斯指出“在全世界,工业化已成为本世纪中叶(1)一个使人着魔的字眼。”[2]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新中国成立后,在当时特定的国际形势下,中国制定了以计划经济体制为基础的优先发展重工业生产的工业化道路,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中国经济转入大规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后提出的第一个宏伟目标。1950年中苏同盟关系确立,其后苏联同意帮助中国建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体系,并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建设“156项工程”,开始对中国展开大规模援助。在国民经济建设的“一五”时期,西安被列为全国新的重工业中心城市之一,大批苏联援建工业项目在西安设立,在苏联援助西安建设过程中,苏联社会主义理念的城市建设设计理论和原则、建设程序和方法,以及经济技术指标,影响了西安现代城市建设,包括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居住区规划、工业建筑、居住建筑,以及建筑技术和管理等城市建筑发展的各个方面。在苏联援助的时代背景下,西安开始由中国典型传统手工业商贸城市向现代化工业城市转变,奠定西安当代城市的格局基础。本论文从五部分进行阐述:论文的第一章为绪论部分,解释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明确了研究的对象和视角,归纳了苏联援建中国的研究现状,同时确定了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框架;第二章研究苏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至六十年代城市建设的相关理论,分析苏联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工业化发展政策和意识形态对城市建设理论形成的影响,以及苏联在城市发展中形成的具有社会主义和工业化理想的建设特征;第三、四章从梳理西安城市传统城市格局入手,分析手工业时期城市发展历程和特征,进而分析苏联援助建设的工业化时期西安城市工业空间建设和转变,以及形成的工业城市规划、工业区规划和工业建筑、居住建筑等方面建设特征;第五章对苏联援助建设的中国其他城市规划活动进行历史比较,梳理、归纳与总结中国现代城市建设与苏联影响的源流关系,即中国现代城市发展与建设呈现出与苏联关联与交集特征,显现为具有苏联印迹的城市范型;第六章提出苏联援助建设引入的社会主义城市理论在当代城市发展构建中的价值与启示,虽然苏联理论在中国城市建设引入移植中出现问题和冲突,但还需对苏联援助建设给予价值肯定,其中部分设计理念依旧对当今社会的城市建设具有借鉴作用。第七章对苏联援建时期西安城市规划历史特征进行全面总结,并探讨了后续研究方向。
张飞涟[9](2004)在《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文中指出铁路作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铁路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和铁路投融资体制改革步伐的进一步加快,更多的投资者、公众将密切关注铁路建设项目投资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和效益高低,迫切需要对已建成的铁路建设项目进行后评价,以便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意见,以提高未来铁路投资、建设与运营管理的水平。 本文在大量研究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作者所主持的铁道部两个后评价课题,运用系统分析的思想和多目标决策技术,明确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概念,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框架,重点研究了各后评价内容的评价指标体系和综合评价方法,奠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并通过实例验证了所建立的理论方法体系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以及创新点如下: 1.系统地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方法体系。指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包括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融资方案后评价、财务后评价、国民经济后评价、环境影响后评价、社会后评价、可持续发展评价和综合后评价八大内容。这些内容分别从某一角度反映了铁路项目的建设质量、管理水平和效益水平,为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提供了全方位的信息。 2.规范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在大量实地调研的基础上,运用改进的Delphi法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12大指标体系及详细的评分准则,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价方法——“主观赋权+逻辑框架法”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方法在充分吸收专家评价知识、经验的同时,又对一些模糊、不确定的判断进行了定量化处理,并借助逻辑框架法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为实际项目的建设过程后评价提供一个实用、方便的评价方法。 3.从中国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出发,比照发达国家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项目及中国其他基础设施项目融资方式的经验,首次提出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深入分析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内容,建立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因素集,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成功应用于某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在此基础上,针对铁路建设项目铁路建设基金征收和使用存在的问题、社会融资不足的问题以及运价机制僵化的问题,提出了提高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效率的五种对策。 4.将随机过程理论与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和风险分析相结合,对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进行了一些创新研究,首次提出运用随机评价方法进行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思路。提出了基于运量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非平稳随机时间序列模型和随机灰色系统模型,基于综合运价率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综合模型,基于客、货运价分别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正态模型和布朗模型,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财务效益后评价的随机线性回归模型,并根据不同模型应用的条件,分别应用于不同的铁路建设项目,获得好的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中存在的基础数据预测不准、基准值确定滞后、投资体制不畅等问题提出了可采取的四种对策。 5.在分析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国内外研究动态的基础上,揭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界定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的范围,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与费用计算的方法,特别是对目前铁路建设项目间接效益计算这一理论与实践的难点,首次提出消费者需求剩余分析法,比较好的解决了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的重复计算和理论依据缺乏科学性的问题,也大胆突破了现有的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方法,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有启示和借鉴作用。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中存在的计算方法和影子价格与参数确定的问题,提出了四条建议。 6.明确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内容包括自然环境影响后评价、生态环境影响后评价、美学环境影响后评价和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后评价,在此基础上,全面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指标体系,研究了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提出了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一览表法、矩阵法、指数法)和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环境质量效用法、环境损失价值分析法)。最后,对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进行了较深入地研究,提出了控制与防治环境不利影响的基本措施和具体措施。 7.从明确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概念出发,指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内容包括社会影响后评价、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和社会风险后评价,并分别构筑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4大类20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互适应性2大类6个评价指标体系,社会风险后评价7大类8个评价指标体系,并给出了各指标的计算或定量方法,提出了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线调查分析法、利益群体分析法、逻辑
王秀云[10](1988)在《对石油化工企业铁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文中提出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铁路布置,存在着路、厂两种铁路管理体制:即铁路局代管和该企业的铁路运输部自管。本文以燕山石化公司的铁路布置为例,论述了大型石油化工企业的铁路布置,取决于铁路的管理体制,不同的管理体制所引出的铁路布置则完全不同。
二、炼油厂内铁路设计的几个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炼油厂内铁路设计的几个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2)中国石油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物流 |
2.1.2 供应链 |
2.1.3 成品油物流 |
2.1.4 物流节点(库存) |
2.1.5 信息系统 |
2.2 供应链理论 |
2.2.1 成品油供应链管理的目的 |
2.2.2 成品油供应链具体类型 |
3 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现状 |
3.1 云南地区基本信息 |
3.2 云南地区成品油配置概况 |
3.2.1 云南地区成品油开厂运行情况 |
3.2.2 云南分公司资源辐射情况 |
3.2.3 云南分公司储运设施情况 |
3.3 云南地区成品油需求分析 |
3.4 云南地区运输现状 |
3.5 云南地区信息系统运转情况 |
4 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存在问题及原因 |
4.1 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存在的问题 |
4.1.1 运输方式不合理影响物流成本控制 |
4.1.2 仓储设施短缺制约物流发展 |
4.1.3 物流节点布局不合理 |
4.1.4 运输环节损耗严重 |
4.1.5 信息化程度偏低 |
4.2 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问题原因 |
4.2.1 地理条件制约 |
4.2.2 管理水平较低 |
4.2.3 损耗管理重视度不够 |
4.2.4 缺乏高质量物流管理人才 |
4.2.5 市场对成品油物流配送要求提高 |
4.2.6 信息化系统运用能力不足 |
5 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优化策略 |
5.1 成品油配送优化的原则与方法 |
5.1.1 对云南地区成品油配送的优化原则 |
5.1.2 优化方法 |
5.2 成品油物流结构和布局优化 |
5.2.1 充分利用一次物流运输优势 |
5.2.2 优化油库布局 |
5.3 运输方式优化 |
5.3.1 运输成本控制 |
5.3.2 运输损耗控制 |
5.4 物流节点能力优化 |
5.4.1 建立成品油配送中心 |
5.4.2 加强与第三方物流合作 |
5.4.3 采用地罐的交接方法优化卸油效率 |
5.5 利用信息技术优化物流配送管理 |
5.5.1 规范化物流信息标准 |
5.5.2 强化物流运输环节信息管理 |
5.5.3 信息化作业 |
5.5.4 设计调度引导系统 |
6 保障措施 |
6.1 加强物流人才的引进与培训 |
6.2 贯彻企业文化 |
6.3 绩效考核兑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苏联专家援甘研究(1950—1960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四、重难点与创新点 |
第一章 苏联专家援助甘肃的历史背景及原因 |
第一节 20世纪50年代苏联专家援华历史过程 |
第二节 中央的战略考量 |
第三节 甘肃建设的优势和困境 |
第二章 苏联专家在甘肃的基本状况 |
第一节 苏联专家来甘人数与工作方式 |
第二节 苏联专家的实际待遇、生活条件和家属安排 |
第三节 与苏联专家的友谊、矛盾及工作环境变化 |
第三章 苏联专家援助的主要领域 |
第一节 苏联专家参与建设的重工业企业 |
第二节 苏联专家参与建设的铁路和航空 |
第三节 苏联专家参与兰州的城市规划 |
第四章 苏联专家撤离甘肃 |
第一节 苏联撤走专家的原因 |
第二节 苏联专家撤离甘肃的过程和影响 |
第三节 对苏联专家援甘的评价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重庆市近现代工业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目录 |
1.绪论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目的 |
1.2.1 梳理重庆近现代工业状况 |
1.2.2 调查重庆现存工业遗产状况 |
1.2.3 理清重庆工业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及提出合理建议 |
1.3 研究方法 |
1.3.1 统计分析方法 |
1.3.2 实地考察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关于工遗产保护研究历程及成功案例 |
1.4.2 国内关于工遗产保护研究历程及成功案例 |
1.4.3 重庆工遗产保护研究历程及成功案例 |
2.重庆近现代工业发展概述 |
2.1 开埠时期:近代工业初创(1891--1936) |
2.2 抗战及解放前时期:近代工业大发展(1937--1949) |
2.3 “三线建设时期”:现代工业大发展(1964--1983) |
3.重庆工业遗产保存现状调查研究 |
3.1 重庆现有工业遗产厂房、设备、工艺等分布及概况 |
3.2 重庆现有工业遗产价值 |
4.重庆工业遗产保护的现状 |
5.重庆工业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
6.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概要 |
Abstract |
序章 |
一 选题由来及价值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三 概念释义与界定 |
四 研究视角与方法 |
五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太平洋战争前日本的东南亚认识及其行动 |
第一节 一战结束前的日本与东南亚 |
一、 日本的“崛起”与对外扩张 |
二、 一战前日本的对外观与东南亚认识的演进 |
三、 一战结束前日本的“北进”与“南进” |
第二节 两次大战期间的日本与东南亚 |
一、 冲破“一战后国际体系”的对华侵略扩张 |
二、 “南进论”下东南亚地位的确认 |
三、 “南进”行动的准备 |
第三节 二战爆发后的日本与东南亚 |
一、 侵华战争与“南进” |
二、 “南进”东南亚计划的加速 |
三、 武力“进驻”法属印支 |
四、 孤注一掷的“南进”决断 |
小结 |
第二章 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军政统治的演变 |
第一节 开战前的军政统治计划 |
一、 军政统治原则的制定 |
二、 军政统治机构的规划 |
三、 经济统制规划 |
第二节 战争初期的军政统治 |
一、 初期军政统治的实施 |
二、 初期军政的统治机构 |
三、 初期经济统制政策 |
第三节 战争中期的军政统治 |
一、 军政统治方式的调整 |
二、 军政统治机构的强化 |
三、 经济统制政策的展开 |
第四节 战争末期的军政统治 |
一、 决战军政下的统治方式 |
二、 决战军政下统治机构的变化 |
三、 决战军政下的经济统制政策 |
小结 |
第三章 金融和财政统制 |
第一节 军票和南方开发金库券的使用 |
一、 在法属印支的军票使用 |
二、 外币军票在东南亚占领区的使用 |
三、 南方开发金库的设立及其金库券的使用 |
第二节 日本对东南亚的货币金融统制 |
一、 货币金融统制政策的变迁 |
二、 货币金融统制的操作 |
三、 对占领区的外汇统制 |
四、 对法属印支和泰国的货币金融统制 |
第三节 日本对东南亚的财政统制 |
一、 财政统制政策的变动 |
二、 财政统制的推行 |
三、 临时军费特别会计的东南亚专项支出 |
四、 物价统制 |
小结 |
第四章 产业统制 |
第一节 农业统制 |
一、 农业统制政策 |
二、 粮食统制 |
三、 其他主要农产品及种植园统制 |
第二节 矿业统制 |
一、 矿业统制政策 |
二、 石油业统制 |
三、 其他矿产业统制 |
第三节 工业统制 |
一、 工业统制政策 |
二、 产行业统制 |
三、 各占领区的生产资料统制 |
第四节 交通运输统制 |
一、 交通运输统制政策 |
二、 水上运输统制 |
三、 陆地运输统制 |
四、 航空运输统制 |
小结 |
第五章 贸易统制 |
第一节 战前日本与东南亚的贸易 |
一、 战前东南亚的对外贸易 |
二、 战前日本与东南亚的贸易谈判 |
三、 战前日本对东南亚的贸易统制机构 |
第二节 战时日本对东南亚的贸易统制政策 |
一、 战时贸易统制体制的形成 |
二、 临时军费下的购拨型贸易 |
三、 战时贸易统制的效果 |
第三节 东南亚各地贸易统制的状况 |
一、 陆军占领区的贸易统制 |
二、 海军占领区的贸易统制 |
三、 法属印支和泰国的贸易统制 |
小结 |
终章 |
一 战时东南亚经济统制的本质 |
二 战时东南亚经济统制的特征 |
三 战时东南亚经济统制的效果 |
四 战时东南亚经济统制的遗产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三、论文的基本结构、研究方法、创新和不足 |
1 论文的基本结构 |
2 研究方法 |
3 创新和不足 |
第1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五个阶段 |
1.1 俄国铁路修建的滥觞 |
1.1.1 铁路修建前俄国经济和交通状况 |
1.1.2.俄国铁路萌芽 |
1.2 俄国铁路修建开端 |
1.3 俄国铁路修建第一次热潮(19 世纪60年代中期—70 年代中期) |
1.3.1 19 世纪50年代—60 年代中期铁路修建 |
1.3.2 第一次铁路修建热潮 |
1.4 俄国铁路修建第二次热潮(19 世纪90年代) |
1.5 20 世纪初至十月革命前俄国铁路修建小热潮 |
第2章 俄国铁路的修建模式 |
2.1“承租体系”修建模式 |
2.1.1 建设模式的争论 |
2.1.2 承租体系及其发展演化 |
2.2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 |
2.2.1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的特征 |
2.2.2 公私混合修建模式的规模 |
2.3 官资铁路修建模式 |
第3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资金保障 |
3.1 外资 |
3.1.1 国债 |
3.1.2 政府担保铁路公司债券 |
3.2 铁路基金及国内债券 |
3.3 几条重要铁路的资金来源 |
3.3.1 彼得堡—莫斯科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3.3.2 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3.3.3 北方铁路建设资金的来源 |
第4章 俄国铁路修建的技术、物力及人力保障 |
4.1 铁路修建的技术保障 |
4.1.1 勘测与设计 |
4.1.2 路基及路面工程 |
4.2 铁路修建的设施保障 |
4.2.1 轨道生产与供应 |
4.2.2 机车生产与供应 |
4.2.3 车厢生产与供应 |
4.2.4 车站、机车库及修配厂 |
4.3 铁路修建的人力保障 |
4.3.1 铁路工程技术人员培养 |
4.3.2 铁路工人 |
4.3.3 军人参与 |
第5章 俄国铁路网和重要铁路的修建 |
5.1 俄国铁路网 |
5.2 若干重要铁路的修建 |
5.2.1 莫斯科—下诺夫哥罗德铁路修建 |
5.2.2 塔什干铁路修建 |
5.2.3 西伯利亚大铁路修建 |
5.2.4 北方铁路修建 |
5.2.5 莫斯科—喀山铁路修建 |
第6章 俄国铁路运输的组织与管理 |
6.1 铁路运输的组织 |
6.1.1 列车运行表 |
6.1.2 铁路信号、集中联锁和通讯 |
6.2 铁路运输的管理 |
6.2.1 对私有铁路企业的财政监督措施 |
6.2.2 运价改革 |
6.2.3 私有铁路国有化 |
6.2.4 国有铁路的组织管理 |
第7章 铁路修建对俄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
7.1 铁路对商品流通和人口流动的影响 |
7.1.1 铁路促进商品流通 |
7.1.2 铁路促进人口流动 |
7.2 铁路对工业发展的影响 |
7.2.1 冶金工业崛起 |
7.2.2 运输机器制造业勃兴 |
7.2.3 燃料工业崛起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政治背景——中苏同盟关系 |
1.1.2 经济背景——新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 |
1.1.3 区位背景——西安工业地位的确立 |
1.2 课题提出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相关定义、时间范畴和概念界定 |
1.4.1 相关定义 |
1.4.2 时间范畴 |
1.4.3 概念界定 |
1.5 研究综述 |
1.6 研究内容、创新点、难点 |
1.7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二十世纪二十至六十年代初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理论 |
2.1 20 世纪 20-60 年代初苏联政治与经济特征 |
2.1.1 苏联历史文化源流 |
2.1.2 苏联的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
2.1.3 苏联的工业化经济发展政策 |
2.2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思想根源和建设特点 |
2.2.1 苏联城市建设主导意识形态 |
2.2.2 马克思、恩格斯的城市思想 |
2.2.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目的 |
2.3 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城市规划建设 |
2.3.1 空想社会主义城市思想 |
2.3.2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规划思想 |
2.3.3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建设特点 |
2.4 苏联社会主义城市工业区、工厂区与工业建筑理论 |
2.4.1 苏联城市工业区规划理论与特征 |
2.4.2 苏联工厂区规划、工业建筑理论 |
2.5 苏联工人住宅区规划与住宅建筑理论 |
2.5.1 工人住宅区与住宅 |
2.5.2 苏联住宅区规划理论 |
2.5.3 苏联工人住宅建设特点 |
2.6 小结 |
3 手工业及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
3.1 西安城市地理环境特征概述 |
3.1.1 地理环境特征 |
3.1.2 气候与水文特征 |
3.2 手工业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
3.2.1 手工业时期西安空间区位优势 |
3.2.2 手工业时期西安城市格局的演变 |
3.2.3 手工业时代的西安城市空间特征 |
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空间格局 |
3.3.1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工业发展 |
3.3.2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城市规划 |
3.3.3 近代工业萌芽时期的西安工业分布特征 |
3.4 西安近代工厂、工业建筑和城市居住形态 |
3.4.1 西安近代工厂区和工业建筑 |
3.4.2 西安近代民居形态 |
3.5 小结 |
4 苏联援助建设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
4.1 城市建设背景 |
4.1.1“生产性城市”建设方针 |
4.1.2“一五”时期西安工业建设 |
4.2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一五计划”时期西安城市规划 |
4.2.1 1950、1951、1952 年西安都市发展计划 |
4.2.2 借鉴苏联规划理论的《西安市 1953—1972 年城市总体规划》 |
4.2.3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三次都市计划与 1953-1972 年西安城市规划比较 |
4.2.4 苏联城市理论对西安城市工业空间格局影响 |
4.3 《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工业区规划及工厂建设 |
4.3.1《1953-1972 年西安总体规划》的工业区规划 |
4.3.2 苏联援建的西安工厂区规划建设 |
4.3.3 苏联援建的工业厂房建筑 |
4.4 苏联援助建的工人住宅区与住宅建筑 |
4.4.1 西安工业建设与工人住宅需求 |
4.4.2 苏联援建影响下的工人住区规划 |
4.4.3 苏联设计理论影响下的工人住宅 |
4.5 小结 |
5 苏联援助建设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 |
5.1 新中国初期工业城市建设概述 |
5.1.1 影响新中国工业城市分布的因素 |
5.1.2 依托“156 项工程”的新中国工业分布 |
5.1.3 新中国成立后工业城市类型的划分 |
5.2 苏联建设理论对中国城市建设影响途径 |
5.2.1“苏联模式”的引入方式 |
5.2.2“一五”时期苏联专家对中国城市建设的主导作用 |
5.2.3“苏联模式”影响形成的建设理念、方式与特点 |
5.3“苏联模式”影响的中国城市建设 |
5.3.1 城市内部整合 |
5.3.2 城市外部新区 |
5.3.3 新建工业城市 |
5.4“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和住宅区建设 |
5.4.1“苏联模式”影响的工业区建设 |
5.4.2“苏联模式”影响的住宅区建设 |
5.5 小结 |
6 苏联援建的价值与启示 |
6.1 苏联援助建设的指导意义 |
6.1.1 城市建设全面师从苏联 |
6.1.2 城市建设以工业为核心 |
6.1.3 城市建设与计划相结合 |
6.2 苏联援助建设的作用 |
6.2.1 苏联援建的现象 |
6.2.2 苏联援建的文化内涵 |
6.2.3 苏联援建的时代性作用 |
6.3 当代城市转型中的保护与发展 |
6.3.1 城市工业遗产视角的传统工业区保护 |
6.3.2 城市更新视角的传统工业区发展 |
6.4 小结 |
7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1 苏联援建的“156 项工程” |
附录2 《1953~1972 年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 |
附录3 苏联援建西安建设大事记 |
附录4 1949-1960 年苏联城市建设相关译著 |
(9)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3 本文研究基础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的总原则 |
1.5 本文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2.1 概述 |
2.1.1 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研究的国内外动态 |
2.1.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概念 |
2.1.3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内容 |
2.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1 前期决策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2 设计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3 施工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2.4 运营过程后评价指标及评分准则 |
2.3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方法 |
2.3.1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内容及指标筛选方法 |
2.3.2 铁路建设项目建设过程后评价的综合评价方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3.1 概述 |
3.1.1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现状分析 |
3.1.2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的概念 |
3.2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的后评价 |
3.2.1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的构成 |
3.2.2 铁路建设项目投入总资金后评价的内容 |
3.3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 |
3.3.1 资金结构后评价 |
3.3.2 融资成本后评价 |
3.3.3 融资风险后评价 |
3.3.4 分年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后评价 |
3.4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的模糊综合后评价 |
3.4.1 模糊综合后评价的基本原理 |
3.4.2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方案模糊综合后评价方法 |
3.5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3.5.1 铁路建设项目融资存在的问题 |
3.5.2 加快铁路建设项目融资改革的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4.1 概述 |
4.1.1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的概念 |
4.1.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后评价的内容 |
4.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基础数据的后评价 |
4.2.1 运量的后评价 |
4.2.2 运营成本的后评价 |
4.2.3 客货运价的后评价 |
4.3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现有做法 |
4.3.1 基础数据的确定与预测 |
4.3.2 财务后评价报表的编制 |
4.3.3 财务后评价的指标计算 |
4.3.4 财务不确定性分析 |
4.4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随机评价方法的研究 |
4.4.1 基于运量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4.2 基于价格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4.3 基于运营成本波动的铁路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后评价 |
4.5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问题的分析和建议 |
4.5.1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存在的问题 |
4.5.2 铁路建设项目财务评价办法修改建议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5.1 概述 |
5.1.1 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5.1.2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概念 |
5.1.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基本原理 |
5.2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中效益与费用的计算 |
5.2.1 直接效益与直接费用的计算 |
5.2.2 间接效益与间接费用的计算 |
5.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的影子价格体系 |
5.3.1 影子价格的理论计算 |
5.3.2 影子价格的实际计算 |
5.3.3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影子价格的确定 |
5.4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报表系统 |
5.5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指标 |
5.6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问题的分析与建议 |
5.6.1 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存在的问题 |
5.6.2 改进铁路建设项目国民经济评价的建议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6.1 概述 |
6.1.1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
6.1.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 |
6.1.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管理制度 |
6.1.4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环境保护标准体系 |
6.1.5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报告书的内容 |
6.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内容 |
6.2.1 对自然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2 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3 对美学环境影响的后评价 |
6.2.4 对环保管理水平及治理效果的后评价 |
6.3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6.4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6.4.1 不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
6.4.2 转化为货币化指标的环境影响综合后评价方法 |
6.5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研究 |
6.5.1 控制与防治的基本措施 |
6.5.2 控制与防治的具体措施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7.1 概述 |
7.1.1 项目社会评价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7.1.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概念 |
7.1.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基本原则 |
7.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的内容 |
7.2.1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 |
7.2.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 |
7.2.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后评价 |
7.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指标体系 |
7.3.1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影响后评价指标 |
7.3.2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互适应性后评价指标 |
7.3.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风险后评价指标 |
7.4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7.4.1 基线调查分析 |
7.4.2 利益群体分析 |
7.4.3 逻辑框架分析法 |
7.4.4 综合定性分析评价法 |
7.4.5 综合定量评价法 |
7.5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社会评价与后评价的建议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
8.1 概述 |
8.1.1 可持续发展的国内外研究动态 |
8.1.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概念 |
8.1.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目的 |
8.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内容的研究 |
8.2.1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2 铁路建设项目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3 铁路建设项目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4 铁路建设项目技术可持续发展评价 |
8.2.5 铁路建设项目经济、环境、社会、技术可持续发展协调性评价 |
8.3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
8.3.1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选定的原则 |
8.3.2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指标体系 |
8.4 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的研究 |
8.4.1 指标综合评价法 |
8.4.2 功能系数法 |
8.4.3 规划法 |
8.4.4 主成分分析法 |
8.5 加强铁路建设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建议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的研究 |
9.1 概述 |
9.1.1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的概念 |
9.1.2 铁路建设项目综合后评价方法体系 |
9.2 铁路建设项目不设置单一指标的综合后评价方法 |
9.2.1 不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框架 |
9.2.2 不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方法 |
9.3 铁路建设项目设置单一指标的综合后评价方法 |
9.3.1 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框架 |
9.3.2 设置单一指标综合后评价方法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京广线北京至郑州段电气化工程项目后评价 |
10.1 项目概况 |
10.2 项目基础资料 |
10.2.1 项目前期决策阶段基础资料 |
10.2.2 项目设计阶段基础资料 |
10.2.3 项目施工阶段基础资料 |
10.2.4 项目运营阶段基础资料 |
10.3 过程后评价 |
10.4 项目融资方案后评价 |
10.4.1 前评价确定的资金筹措方案 |
10.4.2 项目实际实施的资金筹措方案 |
10.5 项目财务后评价 |
10.5.1 项目财务后评价基础数据 |
10.5.2 项目财务后评价结论 |
10.6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 |
10.6.1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基本方法 |
10.6.2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费用与效益的计算 |
10.6.3 项目国民经济后评价结论 |
10.7 项目社会后评价 |
10.7.1 项目吸引范围 |
10.7.2 项目社会后评价 |
10.7.3 社会后评价结论与对策建议 |
10.8 项目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1 经济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2 环境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3 社会可持续发展评价 |
10.8.4 持续发展评价结论 |
10.9 项目综合后评价 |
10.9.1 成功经验 |
10.9.2 存在问题 |
10.9.3 对策建议 |
第十一章 结论与展望 |
11.1 本文主要研究结论 |
11.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和科研工作 |
四、炼油厂内铁路设计的几个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炼油厂内铁路设计的几个问题[J]. 陈家兰.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10)
- [2]中国石油云南地区成品油物流优化研究[D]. 葛子铭.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3]苏联专家援甘研究(1950—1960年)[D]. 王虎.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7)
- [4]重庆市近现代工业遗产及其保护与利用研究[D]. 冯莎莎. 重庆师范大学, 2014(02)
- [5]地下工程·燃气爆炸·生物力学[A]. 崔京浩. 第十三届全国结构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第Ⅲ册), 2004
- [6]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对东南亚的经济统制[D]. 毕世鸿. 南开大学, 2012(07)
- [7]1836-1917年俄国铁路修建及其影响[D]. 逯红梅. 吉林大学, 2017(09)
- [8]苏联援建对西安现代工业城市建设影响的历史研究[D]. 魏琰.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9]铁路建设项目后评价理论与方法的研究[D]. 张飞涟. 中南大学, 2004(02)
- [10]对石油化工企业铁路设计中几个问题的探讨[J]. 王秀云. 化工厂设计, 19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