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公斤/米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跨线设计简介

43公斤/米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跨线设计简介

一、每米43公斤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设计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标准处[1](1979)在《图纸作废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根据(77)铁基字59号文和(77)铁基字96号文关于清查标准设计图纸的指示精神,我们对所编制的图纸进行了清查,现将部分需要作废的图纸刊登如下。

铁三院标准处线路科[2](1978)在《每米43公斤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设计简介》文中指出6号对称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是由6号单式对称道岔和菱形交叉组合而成。它一般用于地形狭窄两分岐线路行车速度相差不多的地方,如驼峰编组场等。1960年我们曾设计过一种每米43公斤钢轨6号对称道岔4.5米间距交叉渡线,这是根据当时有关规范规定要求设计的,但图纸没有得到广泛应用。按国标"道岔号数系列"的规定和《工程规范》线间距的要求,今后在驼峰上应采用6号对称道岔5米线间距的交叉渡线。据此,

冀少华,郑洁[3](1993)在《《铁道标准设计》附录六 铁路标准设计获奖项目》文中研究说明说明一.本附录根据1978~1995年期间国家和铁道部以正式文件颁发的优秀标准设计获奖项目汇编而成。二.1978年以前未开展优秀标准设计评奖工作,1978~1987年标准设计参加科技项目和工程项目的评奖,1988年起标准设计单独组织开展评奖工作。三.获奖项目汇总表按专业、颁奖年份及获奖等级的顺序排列,以便查阅。四.凡两个及两个以上单位主持的项目,其获奖项数只计入第一主持单位。

铁三院标准处线路科道岔组[4](1976)在《道岔标准图的設计及修改情况》文中研究表明1975年铁道部批准的单开道岔部标准,原要求在1976年7月1日起实行,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投产,故推迟到今年将按新标准开始生产,正式使用。这套部标准包括每米43、50公斤钢轨,9号、12号等四种单开道岔,即39项部标准。其他类型道岔、交叉渡线(每米43、50公斤钢轨,9号、12号,间距5米、5.3米、6.5米),菱形交叉(每米43、50公斤钢轨,6号、4.5米)以及交分道岔(每米43、50公斤钢轨,9号、

王效良,周敏峰,宜辉,王玉堂,张玉瓒,魏凤香,王振华,邵祥荣,黄金芳,吴昌慧,刘秉钓,杨益泉,闫煥然,孙明昭,吕以巽,祁祖林,姜秀芝,周斯祜,彭新义[5](1993)在《《铁道标准设计》各专业标准设计发展概况》文中研究说明一、线路专业铁路线路系机车车辆走行的通路,从广义上讲是由轨道、路基、桥梁、隧道及其他建筑物所构成。根据铁路标准设计专业归口管理范围的划分,线路专业主要包括勘测和轨道(含道岔)两大类。1950~1993年共编制标准设计2 089项,计20 450张图纸。由于勘测类标准设计可编项目少,40多年来仅编了100项,计530张图纸,且多为图式、图例、符号和表格格式,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标准处[6](1981)在《修改图纸介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金刚[7](2010)在《基于Visual C++与ANSYS的道岔群分析系统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快速客货混跑铁路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事业的高速发展,相应的工程设计计算工作也越来越多,其中,无缝道岔的大量铺设必将带来繁重而复杂的设计计算工作。反复繁重的计算分析工作让人感到厌烦、疲乏。借助现代科学工具的发展,寻求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成为了新的解决途径。为此,本文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1)本文通过对无缝道岔群组合形式的总结,基于有限单元法,选取合适的计算参数,应用ANSYS软件的APDL参数化设计语言,建立了无缝道岔群结构纵向力参数化计算模型,其中包括路基上和桥上的单开道岔模型、同侧对接模型、同侧顺接模型、两道岔尾相连接模型、交叉渡线模型等。(2)针对无缝道岔群组合形式的特点,本文通过ANSYS软件编写好的参数化设计程序,利用Visual C++开发出参数化分析界面系统,再结合ANSYS与Visaul C++的接口技术,自动调用ANSYS进行建模、网格划分、加载、后处理等工作,一切交给本文开发的无缝道岔群系统与计算机进行自动分析。用户只要通过简单的参数输入,就可以计算出不同道岔型号、不同道岔群连接形式、不同基础结构形式、不同参数等的路基上、桥上无缝道岔群结构的温度力及位移计算分析,为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便利,具有很重要的工程实际意义。(3)运用本文开发出的道岔群系统,从多方面研究了路基上、桥上有砟轨道、无砟轨道无缝道岔群受力和变形规律,研究成果对路基上、桥上无缝道岔群的设计、施工和养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开发出来的道岔群系统为设计人员带来巨大的便利,大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蔡小培[8](2008)在《高速道岔尖轨与心轨转换及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几年的铁路大提速、客运专线及京沪高速铁路的修建标志着我国铁路将全面进入高速时代。作为高速铁路的关键设备,高速道岔最高过岔速度达到了350 km/h。为确保高速列车运行的平稳、舒适和安全,高速道岔国产化研究中的设计、制造及养护维修等一系列问题急待解决。本文就高速道岔设计及使用阶段的关键技术难点:可动尖轨与心轨的牵引转换及控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包括力学模型、计算方法和程序等,并应用于我国高速道岔结构设计分析中,为客运专线18号、42号道岔转换设计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转换不平顺对道岔动力性能的影响。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在全面总结和分析国内外高速道岔的技术特点、牵引转换及道岔动力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高速道岔长大尖轨与心轨转换控制问题,提出了以整组道岔为研究对象,以有限元方法为基础,以减小牵引点扳动力、不足位移及道岔动力性能为目标的研究思路。(2)通过分析尖轨与心轨特殊结构型式,提出了采用非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尖轨与心轨截面特性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解决了尖轨、心轨截面非常复杂、梁面积及惯性矩不是线性变化带来的建模和计算问题,实现了用截面非线性变化梁单元来模拟尖轨及心轨,并建立了相应的梁单元刚度矩阵,为更准确模拟尖轨与心轨的转换提供了基础。(3)考虑道岔系统结构特点、受力特性和牵引转换机理建立了道岔转换分析模型,对转换中扣件、滑床板摩擦力、顶铁及密贴作用等因素进行了模拟,并编制了转换仿真程序,实现了道岔尖轨与心轨转换过程的动态仿真,并对转换仿真程序进行了验证。(4)将转换仿真程序应用于客运专线18号道岔和42号道岔尖轨转换初步设计中,对牵引点布置、牵引动程、转换时间差等因素对尖轨扳动力及不足位移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并对牵引方案进行了优化,为设计和试验提出了合理的建议及结构参数。(5)将转换仿真程序应用客运专线18号道岔单肢弹性可弯心轨和42号道岔双肢弹性可弯心轨转换初步设计中,对心轨结构型式、可动段长度、扣件扣压状态、牵引动程、转换时间差、夹异物等因素的影响进行了计算分析,并通过试验反馈和理论计算进一步优化了转换设计,得到了合理的转换方案。(6)总结分析了一机多点的牵引方式和工作原理,建立了一机多点牵引时转辙机电动力的计算方法,以法国Cogifer 18、41号高速道岔为例进行了转换仿真计算,对高速道岔一机多点和多机多点两种牵引方式进行了系统的比较,并提出了合理建议。(7)考虑轮轨接触特性及道岔结构中的线性、非线性因素,建立车辆—道岔耦合动力学计算模型,对理想状态和存在不足位移或夹异物情形下列车直、侧逆向过岔时动力响应进行了模拟分析,对轮缘力、车体加速度、减载率、脱轨系数等指标进行了比较。本文建立的高速道岔尖轨与心轨转换控制分析理论体系是比较完善的,计算模型、方法和程序正确的,仿真程序分析的结果是可信的,客运专线18号道岔和42号道岔研制成功并正式生产表明本文的工作对高速道岔结构设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每米43公斤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设计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每米43公斤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设计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7)基于Visual C++与ANSYS的道岔群分析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世界铁路道岔的发展概况
        1.2.1 国外道岔的发展概况
        1.2.2 国内道岔的发展概况
    1.3 国内外无缝道岔研究现状
        1.3.1 国外无缝道岔研究现状
        1.3.2 国内无缝道岔研究现状
    1.4 桥上无缝道岔研究现状
        1.4.1 国外桥上无缝道岔研究现状
        1.4.2 国内桥上无缝道岔研究现状
        1.4.3 国内无缝道岔群研究现状
    1.5 基于Visual C++的ANSYS二次开发研究现状
    1.6 本文的研究意义与特色
    1.7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工作
第二章 无缝道岔群组合形式及纵向力计算模型
    2.1 无缝道岔组合形式
        2.1.1 固定辙叉单开道岔
        2.1.2 两道岔对接计算模型及变量说明
        2.1.3 两道岔顺接计算模型
        2.1.4 两道岔尾部相连计算模型
        2.1.5 交叉渡线计算模型
        2.1.6 复式交分计算模型
        2.1.7 一交一渡计算模型
    2.2 无缝道岔计算模型
        2.2.1 无缝道岔传力机理
        2.2.2 无缝道岔纵向力计算模型
        2.2.3 基本计算参数选取
        2.2.4 模型验证
第三章 基于Visual C++的ANSYS二次开发技术
    3.1 ANSYS的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3.1.1 ANSYS的参数化设计语言APDL
        3.1.2 ANSYS的用户界面设计语言UIDL
        3.1.3 ANSYS的用户可编程特性UPFs
    3.2 基于Visual C++的ANSYS二次开发技术简介
        3.2.1 Visual C++中的MFC技术
        3.2.2 基于Visual C++的ANSYS二次开发技术原理
        3.2.3 Visual C++与ANSYS接口设计技术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道岔群模型分析系统设计
    4.1 道岔群系统分析
        4.1.1 道岔群系统设计目标
        4.1.2 道岔群系统设计原则
        4.1.3 道岔群系统功能
    4.2 道岔群系统平台选择
        4.2.1 系统硬件平台要求
        4.2.2 系统软件平台要求
        4.2.3 开发工具
    4.3 道岔群系统界面设计
        4.3.1 道岔群系统参数界面
        4.3.2 道岔群系统求解界面
    4.4 系统运行演示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路基上无缝道岔群温度力分析
    5.1 单开道岔的分析计算
    5.2 两组道岔同侧对接的分析计算
    5.3 两组道岔同侧顺接的分析计算
    5.4 渡线的分析计算
    5.5 交叉渡线道岔的分析计算
    5.6 其他连接形式
    5.7 计算结果汇总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桥上无缝道岔群温度力分析
    6.1 单开道岔的分析计算
        6.1.1 桥上单开道岔计算模型
        6.1.2 桥上单开道岔计算结果分析
    6.2 桥上两组道岔同侧对接的分析计算
        6.2.1 桥上两组道岔同侧对接计算模型
        6.2.2 桥上两组道岔同侧对接计算结果分析
    6.3 桥上两组道岔同侧顺接的分析计算
        6.3.1 桥上两组道岔同侧顺接计算模型
        6.3.2 桥上两组道岔同侧顺接计算结果分析
    6.4 桥上渡线的分析计算
        6.4.1 桥上渡线计算模型
        6.4.2 桥上渡线计算结果分析
    6.5 桥上交叉渡线道岔的分析计算
        6.5.1 桥上交叉渡线道岔计算模型
        6.5.2 桥上交叉渡线道岔计算结果分析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7.1 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7.2 未来工作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8)高速道岔尖轨与心轨转换及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道岔概述
        1.1.1 道岔的发展
        1.1.2 道岔的分类
        1.1.3 高速道岔设计理念
    1.2 高速道岔的技术特点及难点
        1.2.1 国外高速道岔的技术特点
        1.2.2 我国高速道岔的技术特点
        1.2.3 过岔速度的影响因素
        1.2.4 高速道岔结构设计的技术难点
    1.3 道岔转换控制研究的概况
        1.3.1 国外的研究现状
        1.3.2 国内的研究现状
    1.4 道岔动力学研究的概况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第2章 尖轨与心轨的截面特性模拟
    2.1 尖轨与心轨的截面特性
        2.1.1 特种断面钢轨的选型
        2.1.2 尖轨截面特性
        2.1.3 心轨截面特性
    2.2 变截面梁单元刚度矩阵
        2.2.1 等截面梁单元刚度矩阵
        2.2.2 变截面梁单元刚度矩阵
    2.3 截面特性的数值拟合
        2.3.1 非线性回归分析
        2.3.2 截面取值比较
    2.4 客运专线18号道岔截面参数
        2.4.1 尖轨截面模拟
        2.4.2 心轨截面模拟
    2.5 客运专线42号道岔截面参数
        2.5.1 尖轨截面模拟
        2.5.2 拼结式双肢心轨截面模拟
        2.5.3 锻造式双肢心轨截面模拟
第3章 道岔转换计算理论
    3.1 道岔牵引转换机理
    3.2 转换模型及计算原理
        3.2.1 转换分析模型
        3.2.2 转换计算原理
    3.3 转换仿真计算程序的实现
        3.3.1 程序中的关键方法
        3.3.2 计算程序流程及功能
    3.4 计算参数选取及试验验证
        3.4.1 滑床板及滚轮摩擦系数的测试
        3.4.2 转换中非线性参数的选取
        3.4.3 计算程序的验证
第4章 高速道岔尖轨转换设计
    4.1 尖轨可动段长度的确定
    4.2 牵引点布置对转换的影响
        4.2.1 客运专线18号道岔
        4.2.2 客运专线42号道岔
    4.3 摩擦力对尖轨转换的影响
        4.3.1 设置普通滑床板
        4.3.2 设置滚轮滑床板
    4.4 跟端结构对转换的影响
        4.4.1 扣件横向支撑刚度的影响
        4.4.2 设置间隔铁结构的影响
        4.4.3 扣件扣压状态的影响
    4.5 设置反变形减小不足位移
    4.6 其它因素对尖轨转换的影响
        4.6.1 夹异物对尖轨转换的影响
        4.6.2 动程偏差对尖轨转换的影响
        4.6.3 转换时间差对尖轨转换的影响
    4.7 尖轨牵引转换试验
        4.7.1 客运专线18号道岔转换试验
        4.7.2 客运专线42号道岔转换试验
    4.8 小结
第5章 高速道岔心轨转换设计
    5.1 单肢弹性可弯心轨转换
        5.1.1 牵引点间距的影响
        5.1.2 滑床板摩擦力的影响
        5.1.3 扣件扣压状态的影响
    5.2 拼结式双肢心轨转换
        5.2.1 滑床板摩擦力的影响
        5.2.2 跟端横向刚度的影响
        5.2.3 牵引转换优化设计
    5.3 整体锻造式双肢心轨转换
        5.3.1 滑床板摩擦力的影响
        5.3.2 增加可动段长度
        5.3.3 调整牵引点动程
    5.4 其它因素对心轨转换的影响
        5.4.1 夹异物对心轨转换的影响
        5.4.2 动程偏差对心轨转换的影响
        5.4.3 转换时间差对心轨转换的影响
    5.5 小结
第6章 高速道岔牵引方式的研究
    6.1 高速道岔牵引方式比较
        6.1.1 高速道岔的牵引方式
        6.1.2 一机多点的计算原理
    6.2 Cogifer高速道岔转换分析
        6.2.1 18号高速道岔转换计算
        6.2.2 41号高速道岔转换计算
    6.3 转辙机电动力增大因素分析
        6.3.1 动程偏差的影响
        6.3.2 转换时间差的影响
        6.3.3 滚轮及滑床板状态不佳的影响
    6.4 小结
第7章 转换不到位对道岔动力响应的影响
    7.1 转换不到位与道岔平顺性
        7.1.1 不足位移导致的不平顺
        7.1.2 夹异物导致的不平顺
    7.2 车岔耦合计算模型及评价指标
        7.2.1 车—岔耦合动力学模型
        7.2.2 动力学计算相关参数
        7.2.3 动力学性能评价指标
    7.3 不足位移对高速道岔动力响应影响
        7.3.1 不足位移对直向过岔的影响
        7.3.2 不足位移对侧向过岔的影响
    7.4 夹异物对高速道岔动力响应影响
        7.4.1 夹异物对直向过岔的影响
        7.4.2 夹异物对侧向过岔的影响
    7.5 小结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加的科研项目

四、每米43公斤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设计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图纸作废通知[J].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标准处.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1979(S1)
  • [2]每米43公斤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间距交叉渡线设计简介[J]. 铁三院标准处线路科.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8(09)
  • [3]《铁道标准设计》附录六 铁路标准设计获奖项目[J]. 冀少华,郑洁. 铁道标准设计, 1993(S2)
  • [4]道岔标准图的設计及修改情况[J]. 铁三院标准处线路科道岔组. 铁路标准设计通讯, 1976(11)
  • [5]《铁道标准设计》各专业标准设计发展概况[J]. 王效良,周敏峰,宜辉,王玉堂,张玉瓒,魏凤香,王振华,邵祥荣,黄金芳,吴昌慧,刘秉钓,杨益泉,闫煥然,孙明昭,吕以巽,祁祖林,姜秀芝,周斯祜,彭新义. 铁道标准设计, 1993(S2)
  • [6]修改图纸介绍[J]. 铁道部专业设计院标准处. 铁道标准设计通讯, 1981(11)
  • [7]基于Visual C++与ANSYS的道岔群分析系统设计研究[D]. 王金刚. 中南大学, 2010(03)
  • [8]高速道岔尖轨与心轨转换及控制研究[D]. 蔡小培. 西南交通大学, 2008(12)

标签:;  ;  ;  ;  ;  

43公斤/米钢轨6号对称道岔5米跨线设计简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