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渤海湾西岸第四纪海陆变迁(论文文献综述)
阎玉忠,王宏,李凤林,李建芬,赵长荣,林防[1](2006)在《渤海湾西岸BQ1孔揭示的沉积环境与海面波动》文中研究说明渤海湾西岸BQ1孔位于歧口凹陷区内,孔深95.6m,揭露了晚更新世以来比较连续的沉积。通过对109个样品鉴定和环境分析,共分辨出Ⅱ、Ⅱ、Ⅲ三个海相层及其内部的海面波动。每个海相层内均有前后2次海侵高峰和中间的海退。在全新世海侵层中共区分出9次海面波动,分辨率达500~800a级;第Ⅲ海相层存在5次海面波动,与深海O同位素的5a、5c、5e分期的峰值大体对应。在海相层中,海陆过渡相层位占较大比例,其中的石膏结晶和黄铁矿晶簇是该相的重要指相矿物。所见的Ⅰ、Ⅱ、Ⅲ海相层皆为平均海平面下数米的浅海沉积。
李凤林,阎玉忠,商志文,王宏,王福,陈雍,施佩歆[2](2014)在《渤海西岸全新世气候演化与海陆变迁》文中研究指明应用第四纪地质学和海相生物等化石数量统计,以天津马棚口海岸带BQ1孔化石鉴定与统计结果,对古气候、古事件进行对比研究。通过岩芯编录,在岩性层中划分出4个海相层、5个过渡层、9个海面波动。结合研究区广泛分布的贝壳堤和牡蛎礁,利用其大量的测年资料,重现了6道海岸线;根据海相化石个体统计数,画出全新世气候演化曲线,与孢粉和物候所画的古气候演化曲线大体一致。研究历代海陆变迁,必然涉及到历史上长期争论不休的西汉大海侵等问题,谭其骧(1965)圈定的大海侵范围、海岸线分布以及考古结果几乎都能联系在一起,因此,大海侵之谜终于尘埃落定。考古界对河北平原自东汉—金的空白也有了初步答案,同时,发现中国朝代兴衰与气候冷暖有明显的对应,从而建立了气候分期。
刘大为[3](2019)在《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辽河三角洲是我国着名的河口三角洲,由辽河、大凌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等多条河流注入辽东湾沉积形成。辽河和大辽河是流域较大、物源多元的曲流河入海,大凌河是坡降较大、泥沙量大的辫状河入海,而辽河经盘锦入海的历史仅百余年,大凌河下游河道几百年来多次摆动,这种多条河流形成的三角洲较为罕见。加之该区海岸线变动十分明显,辽河、大凌河、大辽河等河流沉积物的时空分布以及近现代辽河三角洲的演化过程是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本文根据史料文献、考古遗址、历史地图和遥感影像数据,恢复了四百年以来辽河三角洲的海岸线变化和河道摆动过程。对大凌河、绕阳河、辽河和大辽河下游河口地区采集的21个浅层沉积物样品,进行了矿物学、地球化学分析,得到了大凌河和辽河水系的粘土矿物、碎屑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并以粘土矿物组合特征构建了大凌河沉积物和辽河沉积物的混合模型,量化两个水系对辽河三角洲的沉积物贡献率。对辽河三角洲平原的28个钻孔进行了详细的岩性描述、粒度分析、粘土矿物分析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结合放射性同位素测年所构建的年代学框架,建立了三角洲的等时地层格架。将大凌河三角洲和辽河三角洲沉积物空间关系、等时地层格架与海岸线变化、河流改道等地貌学分析结果相互印证,揭示辽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形成演化过程以及沉积动力机理。强调了大凌河在现代辽河三角洲的形成和演化过程的重要作用,将辽河三角洲正名为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总结了演化模式,为今后多河流三角洲演化提供研究思路。主要认识如下:(1)1600年,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海岸线大致位于四海屯村、文字官村、南圈河村、龙王村、南坨子盐滩、田庄台镇、白庙子一线。至1800年,大凌河口和大辽河口海岸线由于泥沙量大,向海推进较多,而西沙河等河流径流量和输沙量较小,海岸线推进较慢。18001909年,由于辽河(双台子河)的形成,大凌河改道从盘锦湾入海,盘锦湾面积迅速缩小。19091956年,盘锦湾迅速淤积,海岸线向海推进约20km。建国之后,由于河流上游水库和拦水闸的修建,河流入海泥沙量减少,海岸线变化主要是由于人工养殖、围海造田和海洋工程造成的。1600年以来,大凌河下游河道经历了6次大的改道。(2)大凌河沉积物粒度较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更粗。大凌河沉积物粘土矿物组合为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绿泥石,蒙脱石含量与伊利石含量比值大于1,辽河、大辽河和绕阳河粘土矿物组合为伊利石-蒙脱石-绿泥石-高岭石,该比值小于1。大凌河沉积物重矿物组合为绿帘石-磁铁矿-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大辽河为绿帘石-钛铁矿-普通角闪石-磁铁矿,辽河为钛铁矿-磁铁矿-绿帘石-石榴子石-普通角闪石,大凌河重矿物质量分数大于1%,辽河和大辽河不足0.1%。大凌河、辽河和大辽河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组成差别不大。(3)大凌河流域、辽河流域和大辽河流域均以物理风化为主,其中,大凌河流域物理风化最强,辽河次之,大辽河最弱。流域地表母岩和气候条件是影响沉积物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特征的主要因素。粘土矿物在河口地区的物源继承性很好,将其作为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示踪标志,以混合模型建立了物源判别体系。(4)根据钻孔的岩性、粒度特征和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划分出沉积相,结合年代学框架和物源判别体系,构建了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等时地层格架。根据沉积相变化、海岸线和河流位置以及不同河流沉积物的分布特征,将四百年来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演化分为16001800年、18001909年、19091956年和1956年至今,共四个阶段。河流输沙量以及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是近现代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的主控因素。(5)辽河-大凌河多河流三角洲是由辫状河和曲流河等不同性质河流共同塑造的,二者的多期次三角洲叶瓣相互叠加,最终形成了独特的多河流三角洲复合体。近百年来辽河的形成“掩盖”了大凌河对三角洲演化的贡献。多河流共同作用、人类活动影响以及河流与海洋作用强弱转变是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特点,并据此提出了多河流三角洲的演化模式。
白玉川,杨艳静,王靖雯[4](2011)在《渤海湾海岸古气候环境及其对海岸变迁的影响》文中认为以渤海湾西岸这一典型淤泥质海岸为背景,从研究古气候环境出发,利用相关考古资料和前人的成果,重建渤海湾西岸全新世以来的气候环境,得到渤海湾的气候变化情况.通过分析孢粉化石资料,初步恢复渤海湾地区4个特征位置的古气候、古环境.针对渤海海域水环境,建立距今2 500~2 000年前、距今1 000年前和公元2004年的渤海二维潮流数学模型,通过分析流场变化构建出从古至今海岸变迁演变过程(冲淤演变).研究古气候环境变化与海岸变迁的关系,探索古气候环境影响下的海岸变迁的内因和外延,综合古气候变化、海平面变化等影响因素,总结得出渤海湾海岸古气候环境(温度、降水、潮流风浪等)对海岸变迁的影响,并对未来海岸线的变化趋势进行预测.
胥勤勉,袁桂邦,张金起,秦雅飞[5](2011)在《渤海湾沿岸晚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地质意义》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4个钻透上更新统钻孔为例,以岩性和沉积构造为基础,采用14C、微体和孢粉等分析方法,结合气候地层和层序地层学的理论,对渤海湾晚第四纪地层进行了划分,讨论了岩相古地理和新构造特征。渤海湾沿岸晚第四纪地层可以划分为9组地层,自下而上分别为海洋氧同位素5e(MIS5e)、MIS5d、MIS5c、MIS5b、MIS5a、MIS4、MIS3、MIS2和MIS1阶段地层。MIS5e、MIS5c、MIS3和MIS1时期发生海侵。MIS5e海侵时,河流堆积作用和海侵作用相当;MIS5c海侵时,海侵作用增强,但河流堆积作用更大,多形成河流相。MIS3海侵时,海侵作用较强,形成厚78 m海相层,海平面下降时,河流堆积作用增强。MIS1海侵时,北岸和西岸作用最强,形成厚1015 m的海相层;南岸河流堆积作用较强,仅形成3 m的泻湖相。MIS5d、MIS5b和MIS2时期,海平面较低,多形成硬粘土和河间洼地。MIS2的冰消期,多形成泛滥的沼泽洼地。渤海湾晚第四纪差异沉降明显,南岸黄骅坳陷和埕宁隆起的差异沉降速率达0.16 mm/a,黄骅坳陷北部和中部的差异沉降速率达0.31 mm/a。MIS5c为主要构造活动期。
王强,李凤林[6](1983)在《渤海湾西岸第四纪海陆变迁》文中提出 渤海湾西岸沉积了厚达500余米的第四纪沉积物,产丰富微体古生物化石.本文据该区60个钻孔(包括3个渤海底质沉积物钻孔)的微体古生物(介形虫、有孔虫),化石群资料分析,探讨该区第四纪时期的海陆变迁.一、化石群分析该区的微体古生物化石群可分为三种类型:陆相、海陆过渡相、海相.
姚政权,石学法[7](2015)在《渤海湾沿岸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海岸带海侵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第四纪以来,渤海湾沿岸地区受海平面升降波动影响发生多次海进和海退事件。对渤海湾地区已发表的钻孔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显示该区早—中更新世海侵在空间上分布较为局限且变化较大,对于早更新世海侵存在与否仍存有争议,而大规模海侵发生在晚更新世以来MIS5、MIS3和MIS1时期。研究表明本区海侵的发生是在第四纪以来持续构造沉降的背景下,间冰期气候变暖造成海平面上升的结果。MIS3时期强烈的区域性"视海侵"在空间上并非普遍存在:在靠近渤海湾的地区,MIS3时期海侵为水深较深的滨海-浅海相沉积;而向内陆方向,该时期沉积转变为海陆过渡相和陆相。对于这种现象,一种解释是该区当时西高东低的地势起伏较大,海水逐渐向内陆侵入形成同期异相;另一种可能原因是由于冰盛期时河流侵蚀作用加强,靠近内陆地区的MIS3时期海侵沉积遭受后期河流侵蚀,其确切原因或者是否还存在其他因素,如以前测得的MIS3海侵实际在MIS5形成还需进一步研究。
苏盛伟[8](2012)在《渤海湾西岸全新世贝壳堤古环境重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贝壳堤是渤海湾西岸近7000年来海陆变迁的重要产物和佐证,是不可再生的极为宝贵的地质资源。本论文以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为研究区,通过对贝壳堤内部结构、分布和年代学等方面的研究,恢复贝壳堤形成时的海面高度,探讨以贝壳堤底板为海面变化标志点的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通过作者对天津地质调查中心海岸带与第四纪地质研究室近20余年和其他研究者近40余年资料的综合整理和对野外现存贝壳堤的实地调查(Eijkelkamp半圆凿槽型取样器全取心调查和全站仪水准测量)、取样和实验(年代学、粒度分析和微体古生物鉴定),研究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平原全新世贝壳堤的物质组成、形态、结构、成因、分布和年代学特征。进而分析贝壳堤的形成背景与环境意义,讨论了以贝壳堤底板作为海面变化标志点的条件。尝试重建贝壳堤平原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曲线并探讨了与气候变化的关系。重新考订了研究小组已掌握的百余个14C数据,并增加了作者自己的37个AMS14C数据,最后讨论了以贝壳堤底板的时空分布重建贝壳堤平原全新世相对海面变化并探讨了与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
岳军,张宝华,耿秀山,刘雪松,赵希涛,牟林,张百鸣,韩芳[9](2012)在《渤海湾西岸的几道贝壳堤》文中研究表明渤海湾西岸出露或埋藏了多道贝壳堤,通过地质调查发现:贝壳堤的平面分布结构是沿着(或随着)渤海湾海岸由老至新(从岸—海)与海岸呈大致平行排列。贝壳堤的划分方案有两种,一种是从新至老,另一种是从老至新,本文采取后一种划分方法:即第Ⅰ道(老)—第Ⅵ道(新)贝壳堤。本文对每道贝壳堤的物质(岩性特征)组成与堆积特征进行了描述(图2~图7);对贝壳堤的几何形态特征进行了数理统计(表2);对贝壳堤形成的年代特征进行了对比分析(表3);对贝壳堤的生物组合特征等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对贝壳堤的分道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表1),揭示了贝壳堤的赋存状态、形成的年代及第Ⅰ道—第Ⅵ道贝壳堤所处的潮位变化(图8)。以形成贝壳堤这一独特的地质载体为基础,试图从渤海湾宏观整体的角度分析并揭示贝壳堤的成因机制(表4,图9),笔者认为广义的渤海湾是内陆的半泻湖(海),也可以视为局部海:山东庙岛列岛—辽东半岛构成了渤海的障壁海岸,在障壁海岸这样的自然地理和地貌条件下,通过大量的资料综合分析认为只有障壁海岸才是形成"科珀河型三角洲与喙状三角洲"的必然条件,而"科珀河型三角洲与喙状三角洲类型"等是形成障壁砂坝(障壁岛,障壁滩)—贝壳堤的或然条件,这就是贝壳堤成因的主要机制。
王颖[10](2018)在《渤海中部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物源识别》文中认为渤海是我国内海,每年都沉积大量来自周边河流携带的陆源碎屑,加上其水深较浅(平均水深小于20m),对环境以及气候的变化较为敏感,因而渤海是研究环境演化及沉积物来源的理想海域。本文对渤海中部高分辨率钻孔——BH07孔,进行了粒度、常微量元素、磁化率、黏土矿物和Sr-Nd-Pb同位素等指标分析,并结合微体古生物,重建了渤海中部海域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的演化历史;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区沉积物的来源。综合BH07孔沉积物的粒度、结构、构造、元素组成、颜色以及有孔虫特征将岩芯划分出4个沉积单元,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UⅠ、UⅡ、UⅢ和UⅣ。单元UⅠ为全新世高海面形成的陆架浅海相,沉积物是黄褐色、灰褐色粉砂,有孔虫组合特征显示为50m水深的沉积环境;单元UⅡ潮坪-滨岸沼泽相,沉积物粒径变化较大,粘土质粉砂到粉砂都有出现,该单元沉积环境多变,对应海平面的波动阶段。UⅡ单元的沉积物形成于全新世早期,两层泥炭层的AMS 14C测年结果分别为10518±70 a B.P.(5m处)和12986±60 a B.P.(8.29 m处);单元UⅢ为湖泊相,沉积物大部分为粉砂质砂,局部层位粒径较细并发育平行层理,但并无发现有孔虫;单元UIV为河流相,沉积物为褐黄色~黄棕色砂,显示出较强的氧化状态,表明通风条件较好,为河流沉积环境,形成于氧同位素2期。自晚更新世以来,研究区的细粒级沉积物持续受到黄河物质的影响。更新世末期(~13 ka B.P.),黄河改道从黄海入海,滦河物质对研究区沉积物开始起控制作用。全新世高海面之后,黄河重归渤海,黄河物质再一次在研究区细颗粒沉积物中起主导作用。全样沉积物中的常微量元素特征显示,31.4~17.6 ka B.P.期间,研究区沉积物主要受滦河物质的影响,从17.6~13.1 ka B.P.,黄河物质的影响逐渐加强。到大约13 ka B.P.(12.60 m)处,该处的沉积物元素特征与黄河物质表现出相似性,黄河物质已经起控制作用。常微量元素指标和粘土矿物所指示的物源信息并不完全一致,表示研究区沉积物在一定程度上受水动力分选的影响。
二、渤海湾西岸第四纪海陆变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渤海湾西岸第四纪海陆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2)渤海西岸全新世气候演化与海陆变迁(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气候特征与气候分期 |
1.1气候特征 |
1.2气候演化与分期 |
1.2.1早全新世 |
1.2.2中全新世 |
1.2.3晚全新世 |
2历代海陆变迁古地理的重现 |
2.1 A1,第一海退期 |
2.2 B1,第Ⅰ海进期 |
2.3 A2,第二海退期 |
2.4 B2,第Ⅱ海进期 |
2.4.1弱大暖期 |
2.4.2中中亚期(冷期) |
2.4.3中晚亚期(小暖期) |
2.5 B3,第Ⅲ海进期 |
2.5.1夏朝 |
2.5.2商朝 |
2.5.3周朝 |
2.5.4春秋时代 |
2.5.5战国时代 |
2.5.6秦朝 |
2.5.7西汉 |
2.6 A4,第四海退期 |
2.6.1东汉 |
2.6.2三国 |
2.6.3西晋 |
2.6.4东晋 |
2.6.5南北朝 |
2.7 B4,第Ⅳ海进期 |
2.7.1隋唐时代 |
2.7.2五代十国 |
2.8 A5,第五海退期 |
2.8.1宋朝 |
2.8.2元朝 |
2.8.3明朝 |
2.8.4清朝 |
3结论 |
(3)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源-汇系统研究现状 |
1.2.2 物源分析研究现状 |
1.2.3 辽河口地区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内容 |
1.5 论文工作量 |
1.6 本文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辽东湾概况 |
2.1.1 气候特征 |
2.1.2 水文特征 |
2.1.3 海底地形地貌 |
2.1.4 入海河流 |
2.1.5 区域地质与地质构造 |
2.2 辽河概况 |
2.2.1 流域概况 |
2.2.2 水系概况 |
2.2.3 气候特征 |
2.2.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2.5 地质特征 |
2.3 大凌河流域概况 |
2.3.1 流域概况 |
2.3.2 水系概况 |
2.3.3 气候特征 |
2.3.4 区域水文泥沙特征 |
2.3.5 大凌河流域地质构造背景 |
第三章 样品采集和研究方法 |
3.1 样品采集 |
3.1.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表层沉积物样品 |
3.1.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钻孔沉积物样品 |
3.2 研究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粘土矿物分析 |
3.2.3 碎屑矿物分析 |
3.2.4 粘土混浊水电导率测试 |
3.2.5 元素化学分析 |
3.2.6 ~(210)Pb、~(137)Cs测年 |
3.3 资料收集与处理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4.1 河流表层沉积物特征 |
4.1.1 河流表层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1.2 河流沉积物粒度特征 |
4.1.3 河流沉积物碎屑矿物特征 |
4.1.4 河流沉积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4.2 柱状样沉积物特征 |
4.2.1 放射性同位素测年结果 |
4.2.2 柱状样沉积物粒度特征 |
4.2.3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矿物特征 |
4.2.4 柱状样沉积物粘土混浊水电导率特征 |
第五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海岸线和河流变迁 |
5.1 明末(公元16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2 清中期(公元1800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3 清末(公元1880~190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 年)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4.1 1926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2 1933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4.3 1936 年海岸线和河流 |
5.4.4 1945 年海岸线和河道 |
5.5 60年以来海岸线和河道位置 |
5.6 小结 |
第六章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及物源示踪意义 |
6.1 河流沉积物特征的控制因素 |
6.1.1 流域风化条件 |
6.1.2 物源区母岩类型 |
6.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沉积物的物源示踪 |
6.2.1 河流沉积物粘土矿物示踪标记的稳定性 |
6.2.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物源判别体系 |
6.3 小结 |
第七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及控制因素 |
7.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的年代学框架 |
7.2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沉积环境 |
7.2.1 组合Ⅰ |
7.2.2 组合Ⅱ |
7.2.3 组合Ⅲ |
7.2.4 组合Ⅳ |
7.3 岩心中记录的海岸线和河流信息 |
7.3.1 岩心中海岸线标志面的确定 |
7.3.2 岩心记录的历史海岸线和河流位置 |
7.4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过程 |
7.4.1 阶段Ⅰ(1600~1800 年) |
7.4.2 阶段Ⅱ(1800~1909 年) |
7.4.3 阶段Ⅲ(1909~1956 年) |
7.4.4 阶段Ⅳ(1956 年至今) |
7.5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近现代演化的控制因素 |
7.5.1 河流输沙量 |
7.5.2 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和数量 |
7.6 小结 |
第八章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及研究模式 |
8.1 辽河-大凌河三角洲演化模式 |
8.2 多河流三角洲的研究模式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钻孔柱状图 |
个人简介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学术活动 |
(5)渤海湾沿岸晚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概况 |
2 研究方法 |
3 钻孔晚第四纪地层划分 |
3.1 FG1孔晚第四纪地层特征 |
3.1.1 MIS5阶段地层 |
3.1.2 MIS4阶段地层 |
3.1.3 MIS3阶段地层 |
3.1.4 MIS2阶段地层 |
3.1.5 MIS1阶段地层 |
3.2 HZ4孔晚第四纪地层特征 |
3.2.1 MIS5阶段地层 |
3.2.2 MIS4阶段地层 |
3.2.3 MIS3阶段地层 |
3.2.4 MIS2阶段地层 |
3.2.5 MIS1阶段地层 |
3.3 HHX2孔晚第四纪地层特征 |
3.3.1 MIS5阶段地层 |
3.3.2 MIS4阶段地层 |
3.3.3 MIS3阶段地层 |
3.3.4 MIS2阶段地层 |
3.3.5 MIS1阶段地层 |
3.4 YS1孔晚第四纪地层特征 |
3.4.1 MIS5阶段地层 |
3.4.2 MIS3阶段地层 |
3.4.3 MIS2阶段地层 |
3.4.4 MIS1阶段地层 |
4 钻孔层序地层 |
4.1 FG1孔晚第四纪层序地层 |
4.2 HZ4孔晚第四纪层序地层 |
4.3 HHX2孔晚第四纪层序地层 |
4.4 YS1孔晚第四纪层序地层 |
5 讨论 |
5.1 渤海湾晚第四纪岩相古地理 |
5.2 渤海湾晚第四纪构造特征 |
6 结论 |
(7)渤海湾沿岸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渤海湾沿岸第四纪以来海侵 |
2.1 早更新世海侵 |
2.2 中更新世以来海侵 |
3 海侵发生的气候和构造背景 |
4 MIS3时期海侵 |
5 全新世海侵与全球海平面变化 |
6 问题与展望 |
(8)渤海湾西岸全新世贝壳堤古环境重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引言 |
第1章 渤海湾西岸区域概况 |
1.1 区域地理概况 |
1.2 区域构造地质 |
1.3 地表水系 |
1.4 海洋水文状况 |
1.5 渤海湾泥质平原浅表沉积结构 |
第2章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结构和形态 |
2.1 贝壳堤物质组成及来源 |
2.2 贝壳堤的形态 |
2.3 贝壳堤成堤条件与成堤过程 |
第3章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研究 |
3.1 巨葛庄贝壳堤 |
3.2 鱼岑子贝壳堤 |
3.3 板桥农场三分场贝壳堤 |
3.4 上古林贝壳堤 |
3.5 后唐堡贝壳堤 |
3.6 青坨子贝壳堤 |
第4章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年代学 |
第5章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空间分布 |
5.1 渤海湾西岸二十世纪的地表环境 |
5.2 年轻贝壳堤 |
第6章 渤海湾西岸贝壳堤底板形态:海面标志点与古海面重建 |
6.1 贝壳堤底板调查 |
6.2 贝壳堤底板海面变化标志点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9)渤海湾西岸的几道贝壳堤(论文提纲范文)
1 贝壳堤的平面几何分布特征 |
2 贝壳堤平面结构分布特征 |
2.1 贝壳堤的几何形态 (规模) 特征 (表2) |
2.2 贝壳堤的堆积 (柱状岩性) 特征 |
3 贝壳堤形成的年代特征: |
4 贝壳堤的岩相组合结构特征 |
5 贝壳堤的贝壳层位及其与高潮线的变化 |
6 贝壳堤成因机制的讨论 |
6.1 贝壳堤的几种成因分析 |
6.2 贝壳堤的成因机制 |
6.3 几种成因意见的讨论 |
7 结论 |
(10)渤海中部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物源识别(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渤海地区沉积作用和沉积层序研究 |
1.3 物源示踪研究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形地貌特征 |
2.2 水文特征 |
2.3 构造特征 |
2.4 注入渤海的径流 |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
3.1 样品来源 |
3.2 分析方法 |
3.2.1 粒度分析 |
3.2.2 黏土矿物分析 |
3.2.3 常微量元素测试分析 |
3.2.4 磁化率测试 |
3.2.5 TC、TN、TOC和碳酸盐含量分析 |
3.2.6 Sr-Nd-Pb同位素测试 |
3.2.7 有孔虫鉴定 |
3.2.8 年代测定 |
第四章 沉积环境及沉积相特征 |
4.1 BH07孔年代框架 |
4.2 BH07孔粒度特征 |
4.3 BH07孔常微量元素特征 |
4.3.1 BH07孔常微量元素垂向变化特征 |
4.3.2 BH07孔常微量元素相关性分析 |
4.3.3 BH07孔常微量元素归一化后垂向变化特征 |
4.4 BH07孔TC、TN、TOC和碳酸盐特征 |
4.5 BH07孔磁化率特征 |
4.6 BH07孔黏土矿物特征 |
4.7 BH07孔沉积相划分 |
第五章 渤海中部沉积物源区分析 |
5.1 潜在物源区 |
5.1.1 滦河水系 |
5.1.2 黄河水系 |
5.1.3 海河水系 |
5.1.4 辽河水系 |
5.2 全岩样品中常微量元素物源识别 |
5.2.1 BH07孔元素组合特征 |
5.2.2 常微量元素物源判别 |
5.3 细粒级沉积物中黏土矿物物源识别 |
5.3.1 黏土矿物三角端元图物源判别 |
5.3.2 各物源区黏土矿物贡献比例计算 |
5.4 BH07孔Sr-Nd-Pb同位素特征及其物源意义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渤海湾西岸第四纪海陆变迁(论文参考文献)
- [1]渤海湾西岸BQ1孔揭示的沉积环境与海面波动[J]. 阎玉忠,王宏,李凤林,李建芬,赵长荣,林防. 地质通报, 2006(03)
- [2]渤海西岸全新世气候演化与海陆变迁[J]. 李凤林,阎玉忠,商志文,王宏,王福,陈雍,施佩歆. 地质学刊, 2014(02)
- [3]辽河-大凌河三角洲四百年来的演化研究[D]. 刘大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4]渤海湾海岸古气候环境及其对海岸变迁的影响[J]. 白玉川,杨艳静,王靖雯.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2011(04)
- [5]渤海湾沿岸晚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地质意义[J]. 胥勤勉,袁桂邦,张金起,秦雅飞. 地质学报, 2011(08)
- [6]渤海湾西岸第四纪海陆变迁[J]. 王强,李凤林.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83(04)
- [7]渤海湾沿岸第四纪海侵研究进展[J]. 姚政权,石学法. 海洋地质前沿, 2015(02)
- [8]渤海湾西岸全新世贝壳堤古环境重建[D]. 苏盛伟. 吉林大学, 2012(10)
- [9]渤海湾西岸的几道贝壳堤[J]. 岳军,张宝华,耿秀山,刘雪松,赵希涛,牟林,张百鸣,韩芳. 地质学报, 2012(03)
- [10]渤海中部晚更新世以来沉积环境演化及物源识别[D]. 王颖. 南京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