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提高贷款利息收回率(论文文献综述)
李颖[1](2020)在《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传统金融企业正遭遇强力竞争,为确保可持续发展,必须全方位入手,持续提升综合竞争能力。遵循“鼓励先进,鞭策后进”理念的绩效考核,日益受到各行各业的重视,是企业治理与提升竞争能力的重要一环。而S农商银行的绩效考核体系,未能与时俱进,存在诸多问题。为此,基于人力资源管理、绩效管理等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应用调查问卷、层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了专项研究,找出了问题,有针对性地实施了优化。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如下:(1)通过问卷调查法和实地访谈,发现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还存在如下问题:对绩效考核不重视、认识不到位;指标设置不科学、权重不合理:考核主体单一、考核周期过长:考核方案制定未经双向沟通:考核结果未有效应用等。(2)运用关键绩效指标法和层次分析法对S农商银行指标和权重进行设计,基于360度绩效考核法对考核主体进行优化,应用目标管理法对考核方案制定和实施进行双向沟通设计优化,凸显了员工的贡献度和对绩效考核方案的认同度。(3)为确保优化后的考核体系的有效实施,提出了相应的保障措施。包括:思想与组织与保障、持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全面提升员工素质、构建信息化平台、强化考核结果应用。本研究成果进一步丰富了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相关研究成果,对优化与完善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具有直接指导作用,为相似特征的其他银行提供了参考与借鉴。
张庆林[2](2019)在《基于平衡计分卡的C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研究》文中提出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农村信用社向农村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不断深入的进程中得到空前发展,传统的绩效考核机制不能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完善的薪酬激励机制在农商银行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更加凸显。虽然各农村商业银行逐步形成了较为成熟和规范的绩效考核、评价机制,但所涉及的绩效考核评价指标概念较为笼统,在借鉴的过程中还需要不断更新完善以满足自身的需求。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由于规范化运作起步较晚,内控管理较为薄弱,在科学的管理经验及合理的激励机制方面存在诸多不足,特别是科学的薪酬体系的缺乏,导致了人才外流较为严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一直以来都在薪酬制度上进行积极的尝试,但在最为重要的收入分配方案的设计上,体现出我国农商银行对现代薪酬理论和设计方法的认知不够,不符合人力资源市场的流动规律,最终无法真正调动员工的积极性。C农商银行长期以来使用类似于KPI的绩效考核体系,在一定时期起到了提振员工士气,提高经营效益的作用,但该考核体系仅仅停留在财务层面的指标,被考核者在执行过程中极易形成短期行为,缺乏驱动因素,不利于银行长远发展。纵观国外银行成功经验以及国内大型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案例,平衡计分卡作为新的绩效考核理念,可以弥补传统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诸多不足。平衡记分卡作为当前主流绩效评价工具,将客户、内部控制、员工纳入绩效评价体系,促使高管层在财务、客户、内部控制、员工四个维度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并对银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在绩效管理过程中,根据预先设定的指标对业绩进行跟踪评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总行整体战略规划实施,平衡计分卡能够有效解决当前银行存在的绩效评价不全面不科学的问题。本文根据国内外平衡计分卡的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结合C农商银行工作实际,提出了适合C农商银行的平衡计分卡理论绩效考核体系。论文首先指出本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以及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从而引出本文的创新之处。其次,主要阐述平衡计分卡相关概念及理论综述,分析平衡计分卡的优点,对比分析我国商业银行绩效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应用平衡计分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最后,分析C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的现状,从银行的基本情况到它的组织结构进行详细介绍,并通过描述分析银行现有绩效考核体系,对存在的问题及问题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优化绩效考核体系的方案并提出实施优化方案的保障措施。本研究通过对商业银行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探索和研究,进而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对中国特色的银行绩效考核理论做了一些初步的探讨,以期对国内商业银行改变经营发展模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及保持银行业的长期稳健发展起到指导意义。
马浩森[3](2020)在《政策性金融支持内蒙古农牧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以农发行内蒙古分行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是中国经济机构调整,经济发展模式转型时期为解决“三农”问题提出的新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就是要“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总要求是实现农业农村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与以耕种为主的传统意义上的农村地区有不同,内蒙古不但有广袤的耕地,更有大片的牧场,因此内蒙古地区的乡村振兴战略要针对农牧区进行,农牧区兼有耕种和畜牧两种生产方式,故在实现农牧区乡村振兴的路径上也有其特殊之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对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战略也进行了明确地要求,要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从而更好地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的金融需求。政策性金融作为金融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因为其性质区别于商业银行和财政直接支持,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也有其特殊的职能,对农村牧区经济发展具有支持、调节、引导的作用。乡村振兴战略是更加全面,更加完备的农村发展战略,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个方面提出了新时期农村振兴的方向。其中产业兴旺和生态宜居分别对应加强农村产业发展和完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两个具体目标。而这两项内容与金融支持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本文以案例研究法研究政策性金融支持产业发展和支持乡村基础设施建设两个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以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支持内蒙古农牧区乡村振兴为案例,通过金融供求关系与金融发展、金融效率和金融排斥三个视角,研究政策性银行在支持农牧区产业发展和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两个路径时的融资供求关系、银行效率和金融排斥程度,得出了农发行内蒙古分行在支持内蒙古农牧区产业发展从而实现支持乡村振兴这一传导路径时,存在金融供给不足、效率不高、排斥严重的问题;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这一传到路径时存在需求不足、效率较高、排斥不明显的现象。立足实际,从内外部两个视角对上述结论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针对结论和问题从多个角度提出了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更加有效地支持内蒙古农牧区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建议。
银坚,秦聪[4](1997)在《实施等级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文中指出从1996年开始,广西区农行对地(市)、县级(主要是县级)行全面推行了等级行管理办法。这一以分类指导、强化管理、刺激竞争、提高效益为主要原则和特征的综合经营管理机制实施9个多月来,由于各行加强领导、狠抓落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由于该《管理办法》本身的缺陷及各行在实施过程中的偏差,使其应有的功效未能充分发挥。本文主要结合桂林农行的实际,对此问题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等级行管理考核指标体系的偏差 《等级行管理办法》根据各县级行近3年的人均利润(亏损)、人均贷款、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财政收入5项指标进行量化测算,由区分行对各行、办划分为一至五等,划出了5道不同的起跑线。在此基础上,着重对各行当年经营管理状况的级别重点考核,设置了两大类指标:一是申报级别的基本条件。设有利润、费用、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固定资产净值、宏观调控、贷款利息收回率、存款增长率、信贷“三项”工作、“三防一保”工作9项指标,每项赋予相应的分值,总分为100分,凡总分达85分以上者即拥有申报级别的入场券,被取消申报资格或没有申报资格者均为四级行。二是级别考核。设有人均创利、人均存款增长率、存款市场占有率、活期存款率、贷款利息收回率、催收贷款占用率、逾期贷款占用率7项考核?
张世豪,杜长志[5](1999)在《对贷款利息收回率低的思考》文中认为
林春[6](2017)在《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中国需要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政策性金融作为我国公共产品供给的助推器,填充了商业融资与财政支出的“中间地带”,弥补了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空白,有助于提高现阶段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耦合度和实现新常态下经济结构调整的优化转型。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也再次强调发挥好政策性金融在增加公共产品供给的导向作用。政策性金融机构作为商业性金融机构的重要和有益的补充,对于支持国家经济建设、社会事业发展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增长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政策性金融正面临着改革的“窗口期”,对其政策目标实现度的衡量便成为社会各界所关注的焦点。其所属机构的综合绩效评价也恰恰成为该政策目标实现度的最直接体现。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绩效评价是指以政策性金融制度宗旨和业务性质为依据,按照一定的标准或指标,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对所属机构经营目标的实现度进行综合的评价管理,实现其内部运行的有序动态调整,促进政策性经营效率和效能的提高,保证政策性经营活动的有效开展,优化社会公共资源的合理性配置,以此来确保国家政策意图的完成。显然,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成为目前最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若该问题能够得到妥当的解决,将进一步促进其政策性职能的发挥和目标的实现,为有效的评价我国政策性金融可持续发展能力提供重要的理论和现实依据。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我国金融发展理论,使我国金融发展体系更加健全,从而促进我国金融发展水平迈向一个新的台阶。基于此背景下,本文以三个系统(经济、社会和生态)和两个维度(经营绩效和公共绩效)为其绩效评价基准框架,通过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来构建一套适合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体系,并通过该体系对其政策性金融机构的综合经营状况进行科学而有效的绩效评价,以此来提高其政策目标的实现度,实现政策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提升。第一章是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背景、意义及国内外研究动态,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本文所要展开的研究问题。进一步从研究思路、方法、主要内容、结构框架等方面对其研究问题做一个总体的安排规划,并阐述了本文的创新以及存在的不足之处。第二章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的范畴及理论基础部分。主要介绍政策性金融机构和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范畴,并以此来界定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内涵及相关的特点。进一步通过对相关理论的梳理与总结,分别从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准公共产品、委托代理、公共选择、管理控制系统、政策评估等角度奠定了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的现状及问题分析部分。基于对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3家政策性银行和1家政策性保险公司)的总体概况回顾和经营绩效分析,对该机构绩效评价的现状及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阐述,并针对存在的问题作以具体的成因分析。第四章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部分。主要以三个系统(经济、社会和生态)和两个维度(经营绩效和公共绩效)为基准框架进行具体的指标体系构建,通过基本理论、已有研究和国际借鉴对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初步的预选。历经两轮专家调查意见的反馈结果,结合专家建议和变异系数检验对其初选指标进行了严格的筛选,并进行了相应的删除、修改和添加等,最终确定了修正后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对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评价标准也作了进一步的说明。第五章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权重设计部分。在第四章已确定的修正后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评价指标的权重进行相应设置,以此来完善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对专家咨询的意见进行可靠性检验,以保证专家给出判断的权威性和一致性。第六章是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部分。在第五章已确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完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L省级分行和H省级分行两家政策性金融机构进行综合的绩效评价,并对其实证结果作以具体的比较分析。第七章是研究结论与启示部分。通过对前文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的构建、权重设计和应用得出相应结论进行了汇总,进一步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并基于文中存在的研究不足指出未来继续努力创作的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纵观国内外文献梳理与回顾,不难发现有关专门系统地研究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问题的成果是较为鲜见的,本文尝试弥补这个空白,基于已有的绩效评价分析理论框架,从三个系统(经济、社会和生态)和两个维度(经营绩效和公共绩效)来构建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第二,本文通过两轮专家调查意见的反馈结果,采用专家建议和变异系数检验相结合的方法对其初选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进行了相应的修正,最终确定出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使其更具有信服力和权威性。第三,基于已确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一步通过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了权重设计,并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评判法对绩效评价体系的应用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检验,以此来论证所构建绩效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所在。
史明[7](2014)在《财政贴息对经营利润的影响》文中认为财政贴息是农发行业务经营的一项特色,它是农发行业务"政策性"的重要体现,也是经营收人的重要来源。通过加强与各级财政的沟通,确保政贴息及时足额到位,对全行经营利润有重大促进作用。本文结合农发行山西省阳泉市分行实际,对财政贴息进行分析。一、财政贴息对经营利润的影响财政贴息通过影响贷款利息收入、业务收入,进而影响到经营利润。在分析中,因为阳泉市分行2014年1-7月实际到位的财政贴息都能及时收息人账,且没
张玮斌,汪琦[8](2002)在《从青山农行财务实证分析看国有商业银行增盈之道》文中研究表明 随着经营管理工作的加强,管理会计在农业银行经营决策过程中得到广泛运用,它能使农业银行经营有方略,管理有依据,决策有数据。本量利分析法作为管理会计中的重要组织部分在日常经营管理中使用频率越来越高,本量利分析是研究成本、业务量、利润三者之间的变量关系的一种专门方法,它通过利用成本习性基本原理,以及本量利分析专门方法的具体应用,可以预测保本点、预测实现目标利润的业务量和营业收入、在经营决策中进行选优项目。本文将运用本量利分析法对青山农行的财务状况进行论证分析,以便指导工作、科学决策,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进而透过青山农行看国有商业银行的增盈之道。一、商业银行的收入与成本性态成本性态分析是本量利分析的基础,根据成本按其总额与业务量变动的关系,一般分为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混合成本三种类型。决定商业银行经营利润或亏损的主要因素有:营业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支出、营业费用和营业外支出。在现行法规政策范围内,商业银行营业收入主要由贷款
陆娟娟[9](2019)在《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农村金融蓬勃发展,全国农信系统持续深化改革,在服务“三农”发展方面取得了卓越成效。目前,农村商业银行在业务和规模不断发展的同时,要充分考虑如何将业务做精,服务做优,真正起到推动农村金融发展,优质服务于“农村、农业、农民”,更好地为“立足农村、服务三农”这一核心目标而努力。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是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需求迥异的客户群体,其内部绩效考核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地方性商业银行想要发挥地域优势,提升市场占有率,保住银行的市场份额,就必须充分激发员工的潜能和斗志。怎样构建高效的考核体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是农村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对于改制不久的沙湾某银行来说,绩效考核体系的合理性和科学性直接影响该行改制的成效。沙湾某银行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着一定的瑕疵,对该行的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和战略目标的实现产生了一定的制约。本文以沙湾某银行为研究主体,从该行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收集整理银行资料、调查采访员工等方式,对该行现有的绩效考核体系进行梳理。笔者大量阅读和了解国内外先进商业银行的管理方式和经营理念,结合专业知识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剖析问题的形成原因。本研究找准切入点,将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融入到对该行绩效考核管理中,对该行绩效考核体系进行优化,形成约束力强大、激励作用显着,选人用人准确的绩效考核体系,为银行战略目标的实现做出贡献。在对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时,笔者本着“结果公开、参与性、差别性、及时反馈”的原则,优化绩效考核组织架构,提高了考核指标量化程度,完善了绩效考核指标体系,使得绩效考核的目标长远化,与该行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优化后的考核体系预计能唤起员工工作积极性,改变该行员工工作氛围,塑造企业文化,有益于该行的可持续发展。
周建[10](1992)在《如何提高贷款利息收回率》文中研究指明 一、贷款利息收回率降低是农业银行自身效益滑坡的直接导因 欲使信贷资金使用的银行自身效益提高,必须做好贷款收息这篇文章。然而正是在这一关键性问题上,近年来农业银行状态
二、如何提高贷款利息收回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提高贷款利息收回率(论文提纲范文)
(1)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与主要方法 |
2.1 绩效考核的概念 |
2.2 绩效考核的基础理论 |
2.2.1 目标管理理论 |
2.2.2 360度绩效考核理论 |
2.3 绩效考核的主要方法 |
2.3.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3.2 目标管理法 |
2.3.3 层次分析法 |
2.3.4 360度绩效评估法 |
2.4 本章小结 |
3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S农商银行基本情况 |
3.1.1 S农商银行简介 |
3.1.2 S农商银行组织架构 |
3.2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的总体情况分析 |
3.2.1 S农商银行网点的季度、年度绩效考核 |
3.2.2 S农商银行网点员工月度、季度、年度绩效考核 |
3.3 关于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现状的调查 |
3.3.1 S农商银行基于调查问卷的调查 |
3.3.2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现状基于访谈调查 |
3.4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存在的问题 |
3.4.1 员工对绩效考核方案认识不足 |
3.4.2 绩效考核指标选择与权重确定存在问题 |
3.4.3 绩效考核主体与周期存在问题 |
3.4.4 上下级间沟通和反馈不足 |
3.4.5 绩效考核结果未能有效应用 |
3.5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问题的成因分析 |
3.5.1 缺乏长期战略规划 |
3.5.2 思想上不重视 |
3.5.3 员工素质低 |
3.6 本章小结 |
4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 |
4.1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目的及原则 |
4.1.1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目的 |
4.1.2 绩效考核体系优化原则 |
4.2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指标、权重优化设计 |
4.3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办法补充优化设计 |
4.4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主体、考核周期的优化设计 |
4.4.1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主体优化设计 |
4.4.2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周期优化设计 |
4.5 S农商银行网点、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优化设计 |
4.5.1 S农商银行网点绩效考核优化设计 |
4.5.2 S农商银行网点员工绩效考核优化设计 |
4.6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双向沟通方案优化设计 |
4.7 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性的优化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5 保障措施 |
5.1 思想与组织保障 |
5.2 持续完善相关管理制度 |
5.3 全面提升员工素质 |
5.4 构建信息化平台 |
5.5 强化考核结果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C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文献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绩效管理 |
2.1.2 绩效评价 |
2.1.3 平衡计分卡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绩效管理理论 |
2.2.2 平衡计分卡理论 |
2.2.3 商业银行应用平衡计分卡的优势 |
第三章 C农商银行现行绩效考核体系分析 |
3.1 C农商银行概况 |
3.1.1 C农商银行简介 |
3.1.2 C农商银行组织结构 |
3.1.3 C农商银行经营状况 |
3.1.4 C农商银行现行绩效考核体系介绍 |
3.2 C农商银行绩效管理调查分析 |
3.2.1 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
3.2.2 调查结果分析 |
3.3 C农商银行绩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3.3.1 存在的问题 |
3.3.2 原因分析 |
第四章 基于平衡计分卡的C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设计 |
4.1 C农商银行实施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的适用性分析 |
4.2 C农商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设计基础 |
4.2.1 设计目的 |
4.2.2 设计原则 |
4.2.3 设计流程 |
4.3 C农商银行平衡计分卡绩效考核体系框架及内容 |
4.3.1 绘制战略地图 |
4.3.2 明确平衡计分卡关键指标 |
4.3.3 确定平衡计分卡指标权重 |
4.3.4 构建C农商银行平衡计分卡体系 |
第五章 保障措施 |
5.1 完善组织架构,强化组织领导 |
5.2 畅通员工沟通渠道,强化宣传引导 |
5.3 构建绩效考核反馈机制,完善绩效考核体系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3)政策性金融支持内蒙古农牧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以农发行内蒙古分行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1.2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述评 |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文献总结及评述 |
1.3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图示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思路图示 |
1.4 研究创新之处和难点问题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难点和问题 |
第二章 概念和理论基础 |
2.1 研究相关概念 |
2.1.1 政策性银行 |
2.1.2 乡村振兴战略 |
2.1.3 农村牧区 |
2.1.4 金融支持乡村振兴的传导路径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金融供求与金融发展 |
2.2.2 金融效率 |
2.2.3 金融排斥 |
第三章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支持内蒙古乡村振兴现状 |
3.1 内蒙古自治区基本情况 |
3.2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简介 |
3.3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支持内蒙古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及成效 |
3.3.1 聚焦产业兴旺,支持农牧业产业体系建设 |
3.3.2 聚焦生态宜居,支持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四章 农发行内蒙古分行支持乡村振兴路径分析 |
4.1 基于供求关系和金融发展视角分析 |
4.1.1 需求分析 |
4.1.2 供给分析 |
4.1.3 不同路径下的供求关系分析总结 |
4.2 基于银行效率视角分析 |
4.2.1 收益分析 |
4.2.2 成本分析 |
4.2.3 利润分析 |
4.2.4 风险分析 |
4.2.5 不同路径下的金融效率分析总结 |
4.3 基于金融排斥视角分析 |
4.3.1 地理排斥分析 |
4.3.2 评估排斥分析 |
4.3.3 条件排斥分析 |
4.3.4 价格排斥分析 |
4.3.5 营销排斥分析 |
4.3.6 自我排斥分析 |
4.3.7 不同路径下的金融排斥分析总结 |
第五章 结论及建议 |
5.1 结论 |
5.2 存在的问题 |
5.2.1 外部视角 |
5.2.2 内部视角 |
5.3 相关建议 |
5.3.1 以支持产业兴旺为重点 |
5.3.2 以支持生态宜居为关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研究动态 |
1.2.2 国内研究动态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框架 |
1.5 本文创新与不足 |
1.5.1 创新之处 |
1.5.2 不足之处 |
第2章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的范畴及理论基础 |
2.1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相关概念的界定 |
2.1.1 政策性金融机构 |
2.1.2 绩效 |
2.1.3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及特点 |
2.2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市场失灵与国家干预理论 |
2.2.2 准公共产品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 |
2.2.4 公共选择理论 |
2.2.5 系统论理论 |
2.2.6 政策评估理论 |
第3章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现状、问题及成因分析 |
3.1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的基本概况 |
3.1.1 政策性银行方面 |
3.1.2 政策性保险公司方面 |
3.2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1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现状 |
3.2.2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存在问题 |
3.3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问题的成因分析 |
3.3.1 考核意识认知薄弱 |
3.3.2 评价目标实施不明确 |
3.3.3 立法保障性不强 |
3.3.4 监管制度设计较为粗糙 |
第4章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和原则 |
4.1.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 |
4.1.2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4.2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建立 |
4.2.1 绩效评价指标的借鉴 |
4.2.2 指标筛选的基本要求 |
4.2.3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初步预选 |
4.3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 |
4.3.1 第一轮专家意见法指标筛选 |
4.3.2 第二轮专家意见法指标筛选 |
4.3.3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呈现(修正) |
4.4 有关政策性金融绩效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进一步说明 |
4.4.1 关于指标体系构建说明 |
4.4.2 关于指标体系评价标准说明 |
第5章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计 |
5.1 层次分析法思路及步骤 |
5.1.1 层次分析法基本思路 |
5.1.2 层次分析法主要步骤 |
5.2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设置及检验 |
5.2.1 评价指标模型建立 |
5.2.2 构造判断矩阵 |
5.2.3 一致性检验 |
5.3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认 |
5.4 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结果分析 |
5.5 专家咨询的可靠性分析 |
第6章 我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
6.1 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应用思路 |
6.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介绍及步骤 |
6.2.1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介绍 |
6.2.2 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主要步骤 |
6.3 两家政策性金融机构综合绩效模糊评判 |
6.3.1 农发行L省级分行综合绩效模糊评判 |
6.3.2 农发行H省级分行综合绩效模糊评判 |
6.4 实证结果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政策建议 |
7.3 研究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绩效考核相关理论概述 |
2.1 绩效考核相关的概念界定 |
2.1.1 绩效 |
2.1.2 绩效考核 |
2.1.3 绩效管理 |
2.2 绩效考核的方法 |
2.2.1 关键绩效指标法 |
2.2.2 目标管理法 |
2.2.3 EVA绩效管理法 |
第三章 沙湾某银行发展概况 |
3.1 沙湾县概况 |
3.2 沙湾某银行概况 |
3.2.1 法人治理结构 |
3.2.2 机构设置 |
3.2.3 网点和人员情况 |
3.3 业务发展 |
第四章 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现状、问题及原因 |
4.1 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现状 |
4.1.1 绩效考核目的和原则 |
4.1.2 绩效考核对象 |
4.1.3 绩效考核系数设置 |
4.1.4 绩效考核指标及考核方式 |
4.2 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的问题 |
4.2.1 考核目标缺乏长远性 |
4.2.2 考核指标设置不科学 |
4.2.3 部分考核内容无法量化 |
4.3 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缺乏对考核目的认识 |
4.3.2 绩效考核过程管理欠缺 |
4.3.3 绩效考核机制不完整 |
第五章 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 |
5.1 工作绩效目标及考核周期的设置 |
5.1.1 工作绩效目标的设置 |
5.1.2 考核周期的设置 |
5.2 绩效考核的原则 |
5.2.1 结果公开原则 |
5.2.2 差别性原则 |
5.2.3 及时反馈原则 |
5.2.4 参与性原则 |
5.3 绩效考核方法与指标的选择 |
5.3.1 绩效考核方法的选择 |
5.3.2 绩效考核指标的选择 |
5.4 绩效考核权重的设计 |
第六章 健全绩效考核体系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完善绩效考核机制 |
6.1.1 构建完整的绩效考核组织架构及制度 |
6.1.2 加强绩效考核指标量化程度 |
6.2 完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 |
6.3 全面提高绩效考核水平 |
6.4 塑造健康的绩效考核文化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展望未来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附件 |
四、如何提高贷款利息收回率(论文参考文献)
- [1]S农商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 李颖.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2]基于平衡计分卡的C农商银行绩效考核研究[D]. 张庆林.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3]政策性金融支持内蒙古农牧区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以农发行内蒙古分行为例[D]. 马浩森. 内蒙古大学, 2020(01)
- [4]实施等级行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意见[J]. 银坚,秦聪. 广西金融研究, 1997(02)
- [5]对贷款利息收回率低的思考[J]. 张世豪,杜长志. 金融理论与实践, 1999(09)
- [6]中国政策性金融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 林春. 辽宁大学, 2017(02)
- [7]财政贴息对经营利润的影响[J]. 史明. 农业发展与金融, 2014(11)
- [8]从青山农行财务实证分析看国有商业银行增盈之道[J]. 张玮斌,汪琦. 湖北农村金融研究, 2002(03)
- [9]沙湾某银行绩效考核体系优化研究[D]. 陆娟娟. 石河子大学, 2019(05)
- [10]如何提高贷款利息收回率[J]. 周建. 农村金融研究, 19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