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回声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低回声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一、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王婷[1](2020)在《超声造影对儿童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初探》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住院患儿肝脏局灶性病变的二维超声图像及超声造影图像的分析,探讨超声造影在儿童肝脏局灶性病变中的应用价值,重点探讨超声造影在儿童最常见的肝脏恶性胚胎性肿瘤肝母细胞瘤中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为儿童肝脏局灶性病变尤其是肝母细胞瘤的超声造影诊断奠定基础。方法:收集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住院治疗的肝脏局灶性病变共26人次,总计28例病灶符合纳入标准,包括肝母细胞瘤13例,肝转移瘤6例,肝血管瘤4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非均匀性脂肪肝,肝脓肿,肝细胞癌,肝脏神经母细胞瘤各1例。其中,经病理学检查证实15例,经影像学检查和实验室检查辅助证实13例,观察这些患儿的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图像表现,分析超声造影灌注特点及不同时相的增强水平,并用超声仪器自带软件对超声造影病灶感兴趣区域进行时间强度曲线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均数±标准差表示,不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结果用中位数及四分位距表示。多组间计量资料的检验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组间计量资料差异采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差异采用卡方检验。统计推断以α=0.05为检验标准。结果:(1)肝母细胞瘤、肝转移瘤、肝血管瘤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分布较为均匀,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分布不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三组患者的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包括肿瘤回声、钙化、液化坏死及肿瘤大小方面分布不同,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三组患者超声造影结果显示在动脉相增强水平无明显区别(P>0.05),在门脉相及延迟相增强水平以及三个时相增强水平组合方式有区别,且区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者超声造影定量参数结果显示无统计学意义(P>0.05)。(5)肝母细胞瘤超声造影图像特征包括动脉相团状不均匀增强,廓清时间低于60秒,可清楚地显示肝动脉来源的供血血管和二维超声无法显示的瘤体内部细小血管及微灌注区域,能清楚显示瘤体内的液化坏死区,且液化坏死的显示范围较二维超声明显;肝血管瘤动脉期可表现为环状增强,均匀增强及不均匀结节状增强,且绝大部分不廓清;肝转移瘤动脉相均表现为整体均匀增强,且未见粗大血管显示,延迟相以无增强为主,表现为明显“黑洞”征。(6)超声造影剂的轻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3%,无中、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结论:(1)二维超声图像特征包括回声、钙化、液化坏死、肿瘤大小及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有助于诊断和鉴别肝母细胞瘤、肝转移瘤及肝血管瘤。(2)超声造影门脉相、延迟相的增强水平及动脉相、门脉相、延迟相的增强水平组合方式有助于鉴别肝母细胞瘤、肝转移瘤及肝血管瘤。(3)本研究中由于三组患者例数较少,且例数分布不均匀,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结果对于三组疾病中无明显鉴别诊断意义。(4)超声造影图像在显示供血血管、微血管循环及液化坏死区优于二维超声,较二维超声更有助于病变性质的诊断。(5)肝母细胞瘤、肝转移瘤、肝血管瘤的超声造影图像特征表现不同,具有一定鉴别诊断价值。(6)超声造影在儿童肝脏疾病中的应用具有一定安全效能。

兰松梅[2](2017)在《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研究分析B超诊断肝血管瘤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本院收治的肝血管瘤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B超检查等相关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肝血管瘤特征、血管形态、血流动力学参数进行分析,评价B超诊断的应用价值。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55%,误诊率为3.45%;超声表现:45例高回声型,8例低回声型,5例为混合回声型;多数直径低于3厘米病灶内部、周边无显着血流信号。结论 B超诊断肝血管瘤时操作简便,耗时短,应用价值较高,可结合CT、MRI等技术提高诊断准确性。

时正贤[3](2016)在《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肝血管瘤患者3年的B超声像图,明确肝血管瘤的超声声像特征及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某企业每年1次连续3年在该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82例肝血管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重点观察病灶部位、形态、大小、内部回声及病灶区的血流情况。结果 82例患者肝血管瘤大小、数目、内部回声等均具有特征性表现,且3年均未发生明显变化。结论肝血管瘤超声图像具有特征性表现,生长缓慢,B超可作为诊断及随访的可靠方法。

陈艳铨,陈灼标,李灿莹[4](2016)在《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及与CT对比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肝脏是人体中最大、最重要的实质脏器,由肝小叶和一系列管道包括门静脉、肝静脉、肝动脉及胆管等所组成[1,2]。肝血管瘤实质是肝脏的血管畸形病变,其病理类型主要包括毛细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硬化性血管瘤及海绵状血管瘤,其中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3]。肝血管瘤超声图像可呈无回声型、低回声型、混合回声型及高回声型表现[4,5]。患者多无明显的临床症状,大多健康体检或门诊常规检查时经超声、CT

侯鹏高[5](2014)在《肝血管瘤分型与影像学诊断概述》文中认为肝血管瘤是最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概述肝血管瘤的分型和影像学诊断,提出肝血管瘤病理、临床、超声和动脉造影四种分型,有利于肝血管瘤的诊断、鉴别和治疗;分析肝血管瘤的影像学检查,指出对于肝血管瘤检查:B超是首选的方法,CT是常规的方法,MRI是具有特殊诊断意义的方法,动脉造影是可靠的方法,放射性核素成像是最佳的方法。

王爱红,金奇,解婷婷[6](2014)在《彩色超声检查在肝血管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文中指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48例肝血管瘤患者,采用彩色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声像图特征和血流状况。结果彩色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符合率明显高于普通超声(P<0.05);血管瘤位于肝左叶21例,肝右叶27例;病灶直径平均为3.65±1.68cm;单发40例,多发8例;B超声像图表现高回声型37例,低回声型8例,混合回声型3例;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周边和内部未见血流信号占79.17%,点状或短线状血流信号占6.25%,Vmax在47.65±5.37cm/s,RI为0.45±0.08,斑块状血流信号占14.58%,Vmax在42.67±5.03cm/s,RI为0.43±0.06。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准确率比较高,而且对供血情况诊断比较清晰,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张秀莲[7](2014)在《肝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61例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分析观察肝血管瘤声像图结果,了解肝血管瘤声像图特征,以提高其诊断正确率。方法 2009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检出肝血管瘤患者共61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肝脏进行多切面探测,观察病灶的位置、数目、大小、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周边血流情况。结果 61例中病灶位于左叶肝30例(49.18%),右叶肝31例(50.82%);病灶单发50例(81.97%),多发性11例(18.03%);病灶直径平均(4.11±2.13)cm;诊断敏感性达100.00%,特异性为96.72%。高回声者40例(65.57%)、低回声者16例(26.23%)、混合回声型者5例(8.20%)。结论 B超在肝血管瘤的病灶检出方面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等优点,价格低廉,同时可以反复多次检查,可作为首选检查方式。

李春娟[8](2014)在《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分析超声诊断肝血管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期间在我院住院诊断治疗的肝血管瘤患者2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超声诊断检查,并对比其他的影像学诊断情况。结果彩色B超检查的符合率为81%,普通超声检查的符合率为50%;超声检查图像显示肿块呈现低回声的13例,高回声的11例,混合型的4例。结论普通超声诊断的准确率较低,彩色B超检查的准确率较高,对于肝血管瘤患者的供血情况诊断比较清晰,具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宋玲[9](2013)在《超声诊断7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回顾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应用B超诊断肝血管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应用B超检查,对72例手术病理证实的肝血管瘤患者,其声像图表现特征进行分析,并行声像图分型。结果:72例肝血管瘤,经B超检查,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比,符合率为94.5%(68/72);漏误诊4例,占5.6%(4/72),分别为3例肝癌液化,占4.16%(3/72),肝囊肿1例,占1.38%(1/72)。结论:通过B超多切面探查及声像图特征表现,超声诊断具有无损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准确率高,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谭成普[10](2013)在《肝血管瘤的超声学特征及鉴别诊断》文中研究表明肝血管瘤是一种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主要分为海绵状血管瘤、硬化性血管瘤、血管内皮细胞瘤和毛细血管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从大小上可分为小肝血管瘤和巨大肝血管瘤;从数量上可分为单发性肝血管瘤和多发性肝血管瘤;从位置上还可分为肝左叶血管瘤和肝右

二、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超声造影对儿童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检查方法
    1.3 观察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临床与病理结果
    2.2 肝母细胞瘤、肝转移瘤、肝血管瘤三组患儿一般资料
    2.3 三组患儿二维超声表现比较
    2.4 三组患儿超声造影不同时相增强水平结果
    2.5 三组患儿超声造影不同时相增强水平组合结果
    2.6 三组患儿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结果
    2.7 超声造影图像示例
    2.8 超声造影特征
    2.9 超声造影剂不良反应发生率
3 讨论
    3.1 肝母细胞瘤临床与病理
    3.2 肝母细胞瘤二维超声及超声造影特征比较
    3.3 肝母细胞瘤与肝转移瘤、肝血管瘤鉴别
    3.4 三组患儿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定量参数结果分析
    3.5 其他肝脏占位性病变超声造影
    3.6 不良反应发生率及处理
    3.7 本研究的局限性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CEUS儿科应用现状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2)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2 结果
    2.1 检查准确性
    2.2 超声表现
    2.3 血流信号
3 讨论

(4)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及与CT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2.1 78例检查对象进行各项检查的结果:
    2.2 比较与分析:
3 讨论

(5)肝血管瘤分型与影像学诊断概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肝血管瘤分型
    1. 病理分型:
    2. 临床分型:
    3. 超声分型:
    4. 动脉造影分型:
二、肝血管瘤影像学诊断
    1. B超:
    2. CT:
    3. MRI:
    4. 动脉造影:
    5. 放射性核素成像:

(6)彩色超声检查在肝血管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普通超声和彩色B超诊断效果比较
    2.2 肝血管瘤的声像图特征和供血情况
3讨论

(7)肝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61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8)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超声诊断以及其他影像技术的诊断情况
    2.2 血管瘤的回声以及供血情况
3 讨论

(9)超声诊断7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回顾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10)肝血管瘤的超声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仪器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四、低回声型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超声造影对儿童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初探[D]. 王婷. 重庆医科大学, 2020(12)
  • [2]肝血管瘤的B超诊断及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J]. 兰松梅.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17(40)
  • [3]B超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应用分析[J]. 时正贤. 现代医药卫生, 2016(17)
  • [4]超声对肝血管瘤的诊断及与CT对比分析[J]. 陈艳铨,陈灼标,李灿莹. 实用医技杂志, 2016(04)
  • [5]肝血管瘤分型与影像学诊断概述[J]. 侯鹏高.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14(20)
  • [6]彩色超声检查在肝血管瘤中的临床诊断价值[J]. 王爱红,金奇,解婷婷. 现代诊断与治疗, 2014(19)
  • [7]肝血管瘤超声图像特征61例临床观察[J]. 张秀莲. 基层医学论坛, 2014(17)
  • [8]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分析[J]. 李春娟. 基层医学论坛, 2014(04)
  • [9]超声诊断72例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回顾性分析[J]. 宋玲.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13(06)
  • [10]肝血管瘤的超声学特征及鉴别诊断[J]. 谭成普. 工企医刊, 2013(03)

标签:;  ;  ;  ;  ;  

低回声肝血管瘤的超声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