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模数多孔砖在北京地区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欧晓星[1](2016)在《低碳建筑设计评估与优化研究》文中指出气候变暖,人类生存面临危机,建筑作为温室气体的重要来源,迫切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全寿命周期的减碳,构建低碳建筑设计成果作为低碳建造、运行的必要条件。本文以低碳建筑设计为主要研究对象,综合分析低碳经济模式下的建筑产业发展和建筑物生命活动,在研究低碳建筑内涵和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构成的基础上,利用信息时代数据分析的高效性,构建建筑设计低碳性的评价体系并寻找设计优化的关键技术。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对基础理论、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了解可持续发展理念下节能建筑、生态建筑、绿色建筑、低碳建筑的发展和研究概况,探索本研究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明确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2)分析建筑物生命过程各阶段的活动特点,从目标制定、设计控制、施工实施、运行落实、建筑拆除等方面论述了低碳建筑的形成机理,初步探讨了宏观经济、建筑技术和人的活动对低碳建筑的影响。(3)分析了宏观层面的经济发展与微观层面建筑物碳排放的关系,利用投入产出法计算产业碳排量与建筑物建成面积的对应关系,根据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制定出建筑物相对应的碳排量标准。(4)从微观层面分析建筑物的生命活动,采用碳排放系数法计算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量,从产生阶段和来源两个层面对建筑物碳排放进行分类。以典型项目设计进行计算和实证研究,以碳排放产生来源的分类研究作为低碳性设计研究的理论基础。(5)以建筑设计理论为基础,研究各专业设计内容与建筑物碳排放的相关性,并通过分析BIM的体系构成及应用,构建了建筑物碳排量预算平台。(6)结合宏观低碳经济发展与产业关联性研究,以及微观层面研究绿色建筑的要求和规范限定,构建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提出以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强度(单位面积每年的碳排量)作为低碳建筑设计限值,并对典型项目进行实证研究。(7)根据建筑物碳排放计算结果的分类研究及评价结果,定量研究低碳建筑技术的应用,找出影响设计的关键因素及优化方法。以典型项目优化作为实证分析检验研究结果。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研究,论文取得的研究成果主要有:分析建筑物的生命活动及其碳排放特征,明确建筑设计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低碳发展中的控制性作用,肯定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和优化的价值。建筑的发展涉及到国民经济的众多行业,微观建筑的发展和宏观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根据国家GDP碳排放强度目标值的设定,推导出建筑低碳化的单位面积碳排放强度,作为微观层面建筑设计低碳性的控制指标。对照微观绿色建筑、节能建筑的相关设计要求,确定了评价指标的标准限值,从定量研究的角度完善了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在设计阶段按照建筑物碳排放来源活动对碳排量进行分类,利用BIM快速计算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量,根据预算结果的分析对设计进行优化,分析低碳技术对碳排放的影响度。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根据国家产业低碳发展的目标,提出我国建筑产业宏观层面及建筑物微观层面的低碳发展目标;提出基于设计可控性研究的建筑物碳排放来源分类,构建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并设定标准,以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强度限值控制建筑设计低碳性;以碳排放分类及评价结果为指导选择建筑设计低碳性优化途径。论文通过对建筑物生命活动、建筑设计理论、低碳经济等相关研究,构建了基于BIM的建筑物碳排量计算平台,以该计算结果为对象构建了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并根据评价结果找出影响设计的关键因素及优化方法。研究结果可用以指导设计阶段控制建筑物全寿命周期性低碳性,为低碳建筑设计和管理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湛轩业,付善忠[2](2009)在《现代烧结砖瓦产品的发展及种类(一)》文中研究表明烧结砖瓦产品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大宗基本建筑材料,广泛使用于建筑业的各个领域,紧系民生。烧结砖瓦产品的种类及用途则随着社会发展、建筑形式、使用功能及技术进步在不断地改变和延伸着。例如,历史上风靡数千年的筒瓦瓦当、板瓦
湛轩业,付善忠,许淑玲[3](2009)在《现代烧结砖瓦产品的发展及种类(一)》文中研究表明烧结砖瓦产品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大宗基本建筑材料,广泛使用于建筑工业的各个领域,紧系民生。烧结砖瓦产品的种类及用途则随着社会的发展、建筑形
曾小军[4](2006)在《块型与孔洞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对相同原材料制作的普通砖、多孔砖、空心砖、砌块四种不同的块材进行了抗压、抗折强度试验,并对块材砌筑的砌体的破坏特征、抗压强度、弹性模量、泊松比、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多孔砖砌体、空心砖砌体、砌块砌体的抗压性能与普通砖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孔洞和块型对砌体强度的影响。利用有限元分析了不同块型及不同孔洞的块材的应力分布情况,结合强度理论和本次试验研究结果,得到了任意块型和孔洞的块材强度等级的计算方法及块型、孔洞对块材强度的影响。用类似的分析方法还得到了块型及孔洞对砌体抗压强度等级的影响。本研究结果为确定块材最低强度等级提供了依据,并为合理块型、孔洞提供了有益的研究成果。
李鸿年[5](2000)在《关于《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报批稿)的理解与探讨》文中指出
杜文英[6](2000)在《模数多孔砖在北京地区的研制与应用》文中提出
魏松年[7](1999)在《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多孔砖墙体结构构造》96SG 612内容介绍》文中研究指明对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多孔砖墙体结构构造》96SG612的编制依据、内容、适用范围、施工质量要求等作了重点介绍。
周炳章[8](1999)在《北京地区砌体结构选型及抗震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北京市停止使用实心粘土砖后, 将由粘土多孔砖、蒸压粉煤灰砖、蒸压灰砂砖、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及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代替。为适应这一形势,新的设计和施工规范、规程已经编制,本文介绍编制情况和这些砌体的结构选型及抗震设计等问题
李鸿年[9](1999)在《粘土多孔砖模数化是发展的必然》文中研究说明阐述了承重粘土多孔砖要进一步上升到模数化。介绍了模数多孔砖研究、生产及应用的发展历史和建筑宏观效益。提出了模数多孔砖的技术要求与可供参考的几种条形孔模数多孔砖的砖型,并肯定了模数多孔砖光明的发展前景。
杜文英[10](1999)在《模数多孔砖在北京地区的开发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模数多孔砖具有节土、保温性能好、体轻块大、施工中不用砍砖、减少砌筑砂浆、降低建筑费用等优点,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介绍了模数多孔砖的砖型、孔型设计,研究了模数多孔砖墙体的热工性能,通过北京地区的试点工程表明:模数多孔砖住宅造价不高于实心砖住宅,且单一材料墙体能达到节能50%的标准要求。
二、模数多孔砖在北京地区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模数多孔砖在北京地区的开发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低碳建筑设计评估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可持续发展与低碳建筑发展研究 |
1.2.2 建筑生命过程碳排放形成研究 |
1.2.3 建筑碳排放度量方法研究 |
1.2.4 低碳建筑设计研究 |
1.2.5 研究现状评析 |
1.3 研究目标 |
1.3.1 探求宏观经济发展下微观建筑低碳性的相关标准 |
1.3.2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估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标准研究 |
1.3.3 寻求低碳建筑设计优化的方法及关键技术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低碳建筑的内涵及影响因素 |
2.1 低碳建筑的内涵 |
2.1.1 低碳建筑的内涵 |
2.1.2 基于全寿命周期理论的低碳建筑 |
2.2 低碳建筑的形成机理 |
2.2.1 建筑设计低碳性——策划低碳建筑项目 |
2.2.2 建造管理及施工组织——营造低碳建筑实体 |
2.2.3 低碳生活及使用管理——运营低碳建筑空间 |
2.2.4 合理拆解与材料回收——低碳建筑的完美谢幕 |
2.3 低碳建筑发展的影响因素 |
2.3.1 低碳经济宏观发展对低碳建筑的影响 |
2.3.2 低碳建筑技术应用 |
2.3.3 人与低碳建筑——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生命活动参与方行为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宏观经济发展下低碳建筑的目标设定 |
3.1 建筑产业发展与建筑物碳排放 |
3.1.1 我国建筑产业发展现状 |
3.1.2 建筑产业链碳排放 |
3.2 建筑产业在低碳经济下的发展方向 |
3.2.1 低碳建筑业及相关产业关联性 |
3.2.2 减少材料内含碳排量 |
3.2.3 减少施工活动碳排放 |
3.2.4 构建设计评估及审查机制 |
3.3 低碳建筑业发展目标与低碳建筑发展目标相关性研究 |
3.3.1 宏观经济发展及能耗分析与建筑物碳排放研究 |
3.3.2 低碳建筑业对建筑材料使用、建造活动的要求及低碳目标设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量构成及计算 |
4.1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发展阶段与碳排放构成分析 |
4.1.1 策划设计阶段建筑物能源消耗及碳排放 |
4.1.2 建造阶段能源和资源消耗及碳排放 |
4.1.3 建筑物使用阶段碳排放构成 |
4.1.4 建筑物拆除及材料处置过程碳排放 |
4.2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量计算方法 |
4.2.1 建筑物碳排量产生的阶段划分及分类 |
4.2.2 选定碳排放系数法作为碳排量计算方法 |
4.3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相关碳排放系数确定 |
4.3.1 碳排放系数的确定方法 |
4.3.2 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放系数 |
4.4 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放度量实例分析 |
4.4.1 建筑概况 |
4.4.2 设计阶段碳排量计算 |
4.4.3 建造阶段碳排量计算 |
4.4.4 使用阶段碳排量计算 |
4.4.5 拆除及处置阶段碳排量计算 |
4.4.6 项目全寿命周期碳排放总量计算及简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碳排放预算平台 |
5.1 BIM发展及其在建筑物全寿命周期中的应用 |
5.1.1 BIM的概念及特点 |
5.1.2 建筑物生命周期发展中的BIM应用分析 |
5.2 BIM平台下的低碳建筑设计工作内容 |
5.2.1 建筑设计的内容 |
5.2.2 建筑信息模型构建 |
5.2.3 基于BIM的建筑设计低碳性分析 |
5.3 基于BIM的建筑物全寿命周期碳排量预算平台构建 |
5.3.1 碳排量预算平台的组成及框架体系分析 |
5.3.2 计算平台技术支撑与应用程序选择 |
5.3.3 碳排量预算平台设计 |
5.4 建筑物碳排量预算平台应用实证研究 |
5.4.1 建筑信息模型构建 |
5.4.2 模型分析及数据获取 |
5.4.3 BIM碳排量计算平台应用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建筑设计的低碳性评估 |
6.1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指标设定 |
6.1.1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6.1.2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结构层次设定 |
6.1.3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分析系统层次构成指标因素分析 |
6.1.4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估体系系统层次及指标构成 |
6.2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标准研究 |
6.2.1 建筑业低碳发展目标下低碳建筑发展标准研究 |
6.2.2 我国建筑可持续发展要求与低碳建筑标准相关性研究 |
6.2.3 低碳建筑发展要求与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标准设定 |
6.3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价体系构建 |
6.3.1 建筑设计的阶段划分及低碳性评估与控制 |
6.3.2 低碳性评价与建筑物各专业设计研究 |
6.3.3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估体系设定与构建 |
6.4 建筑设计低碳性评估实证研究 |
6.4.1 项目概况及碳排量构成分析 |
6.4.2 低碳建筑设计专项说明构成内容 |
6.4.3 淮安城开御园项目建筑设计性低碳评价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低碳建筑的设计优化研究 |
7.1 低碳建筑设计优化方向研究 |
7.1.1 建筑物碳排放构成类别与设计优化方向 |
7.1.2 建筑物碳排放控制要素的专业分工 |
7.2 低碳建筑设计关键技术及优化途径研究 |
7.2.1 低碳建筑空间设计 |
7.2.2 低碳建筑材料及结构形式选择 |
7.2.3 低碳建筑建筑设备效能优化 |
7.3 基于BIM的实证分析及设计优化关键技术选定 |
7.3.1 建筑物生命周期碳排量预算结果分析 |
7.3.2 建筑设计调整及碳排放度量分析 |
7.3.3 建筑优化结果分析与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建筑设计对碳排量的影响度调查问卷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参与的科研课题 |
(2)现代烧结砖瓦产品的发展及种类(一)(论文提纲范文)
1 普通砖 |
2 多孔砖 |
3 空心砖及空心砌块 |
(3)现代烧结砖瓦产品的发展及种类(一)(论文提纲范文)
1 普通砖 |
2 多孔砖 |
(4)块型与孔洞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砌体结构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
1.1.1 砌体结构的历史 |
1.1.2 砌体结构的发展方向 |
1.2 块型及孔洞对砌体抗压强度影响的研究现状 |
1.2.1 我国常用块材的块型、孔型及孔洞率 |
1.2.2 影响砌体抗压强度的主要因素 |
1.2.3 块型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1.2.4 孔洞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 |
1.3 本文的工作 |
第2章 块材抗压强度试验 |
2.1 试验方法 |
2.1.1 试验用块材的形式 |
2.1.2 块材的制作 |
2.1.3 原材料强度等级 |
2.1.4 块材强度试验方法 |
2.2 块材强度试验结果 |
2.2.1 块材的抗压抗折强度实验结果 |
2.2.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章 砌体受压性能研究 |
3.1 影响砌体受压性能的因素 |
3.2 试验方法 |
3.2.1 试验试件数量 |
3.2.2 砂浆的设计与实测强度 |
3.2.3 砌体砌筑方式与养护 |
3.2.4 砌体抗压试验加载方式与有关参数的测试 |
3.3 试验结果 |
3.3.1 试件的破坏特征 |
3.3.2 砌体抗压强度 |
3.3.3 砌体应力应变曲线 |
3.3.4 横向应力应变曲线 |
3.4 试验结果分析 |
3.4.1 砌体抗压强度值与规范公式的比较 |
3.4.2 应力应变曲线 |
3.4.3 砌体弹性模量 |
3.4.4 砌体的泊松比 |
第4章 块材与砌体的有限元分析 |
4.1 分析的目的 |
4.2 分析方法 |
4.2.1 基本假定 |
4.2.2 分析方法 |
4.3 ANSYS基本原理 |
4.3.1 ANSYS基本介绍 |
4.3.2 基本假定 |
4.3.3 计算方法 |
4.4 破坏准则 |
4.4.1 破坏准则的选用 |
4.4.2 原材料抗拉强度的确定 |
4.5 块材强度分析 |
4.5.1 ANSYS分析参数的确定 |
4.5.2 单位荷载下块材内应力状态 |
4.5.3 块材强度分析及三向应力状态下的强度系数k |
4.5.4 其它各种块材强度分析值 |
4.6 砌体受压 ANSYS计算结果 |
4.6.1 ANSYS分析参数的确定 |
4.6.2 单位荷载下砌体内应力状态 |
4.6.3 砌体强度分析 |
4.6.4 其它块材砌体抗压强度 |
第5章 块材最低强度值的建议 |
5.1 不同块型及孔洞块材的抗压强度及砌体抗压强度的分析 |
5.2 块材最低强度等级问题 |
5.2.1 块材的耐久性要求 |
5.2.2 砌体抗压强度要求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5)关于《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报批稿)的理解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
2. |
3. |
4. |
4.1 仍保留圆孔, 圆孔直径≤22mm (经笔者新设计的19孔孔型如图1) 。 |
4.2 非圆孔内切圆直径≤15。 |
5 “5.4孔径、孔洞率及孔洞排列” |
5.1 |
5.2标准表5中注3的L≥3b的规定不明确 |
(8)北京地区砌体结构选型及抗震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粘土多孔砖结构 |
1.1《多孔砖 (KP1型) 建筑抗震设计与施工规程》 (JGJ68-90) 介绍 |
1.1.1关于多孔砖最低强度等级及砂浆最低强度等级的要求 |
1.1.2多孔砖的裂缝问题 |
1.1.3多孔砖砌体的抗剪强度 |
1.1.4多孔砖房屋的高度和层数限制 |
1.1.5多孔砖砌体的抗震验算 |
1.1.6多孔砖砌体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
1.2《多孔砖砌体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 (征求意见稿) |
1.2.1关于层数和高度的限值 |
1.2.2模数多孔砖墙的结构设计 |
1.2.3模数多孔砖的构造措施 |
1.2.4模数多孔砖砌体的构造柱设置 |
1.2.5模数多孔砖的施工要求 |
1.2.6模数多孔砖图集 |
四、模数多孔砖在北京地区的开发与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低碳建筑设计评估与优化研究[D]. 欧晓星. 东南大学, 2016(01)
- [2]现代烧结砖瓦产品的发展及种类(一)[J]. 湛轩业,付善忠. 砖瓦世界, 2009(05)
- [3]现代烧结砖瓦产品的发展及种类(一)[J]. 湛轩业,付善忠,许淑玲. 砖瓦, 2009(05)
- [4]块型与孔洞对砌体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D]. 曾小军. 湖南农业大学, 2006(01)
- [5]关于《烧结多孔砖》GB13544-2000(报批稿)的理解与探讨[J]. 李鸿年. 砖瓦, 2000(06)
- [6]模数多孔砖在北京地区的研制与应用[J]. 杜文英.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2000(06)
- [7]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多孔砖墙体结构构造》96SG 612内容介绍[J]. 魏松年. 建筑结构, 1999(12)
- [8]北京地区砌体结构选型及抗震设计[J]. 周炳章. 建筑技术, 1999(09)
- [9]粘土多孔砖模数化是发展的必然[J]. 李鸿年. 墙材革新与建筑节能, 1999(04)
- [10]模数多孔砖在北京地区的开发与应用[J]. 杜文英. 新型建筑材料, 199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