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铅山河金属污染物(Cu、Fe)迁移规律及污染预测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郭震远,王华东,刘培桐[1](1983)在《铅山河金属污染物(Cu、Fe)迁移规律及污染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铅山河金属污染预测的研究工作中.将水、悬浮物(泥沙)和底泥视为一个整体,综合应用环境化学和水力学的研究方法,得出了用于描述铅山河中金属污染物(Cu、Fe)迁移、累积规律的模式,并应用该模式对矿山开发引起的铅山河金属污染进行预测.本研究结果已在一个铜矿的环境影响评价中得到实际应用.
黄岁梁,万兆惠[2](1995)在《河流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综述》文中指出本文较全面地讨论现有三类河流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重点讨论迁移转化动力学数学模型.指出化学热力学平衡数学模型、化学反应动力学教学模型在描述河流重金属迁移转化问题时存在的不足,以及现有迁移转化动力学数学模型存在的问题,并指出此类模型的方程构成.关于此类模型的具体型式,有续文详细讨论.
刘瑞兰[3](1984)在《江西永平铜矿废水对藻类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 随着冶金工业的发展,我省矿藏的开发利用和矿产品产量也在不断地扩大和增加。这样。矿山废水的排放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污染就会日益严重。水体及周围环境的污染将影响到水生生物及人民的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应该重视废水污染的监测和消除,以保护环境。
邹建军[4](2005)在《浙江东部近岸海域海底沉积物环境地球化学研究》文中指出论文详细研究了As、Cd、Cr、Cu、Hg、Ni、Pb、Zn、C、N、P、S、SiO2、Fe2O3、Al2O3、MgO、CaO、Na2O、K2O、pH、OrgC共21项指标在浙江东部近岸海域140 个表层沉积物与22 个柱状样沉积物中的地球化学特征。通过数理统计、标准化,结合210Pb测年,重点讨论八种痕量元素As、Cd、Cr、Cu、Hg、Ni、Pb、Zn的平面、垂向、垂岸的分布特征及人类活动对沉积物质量的影响,确定了本区沉积物中痕量元素的环境背景值。在此基础上用地质累积指数、富集因子、污染程度三种方法对调查区沉积物的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将沉积物环境质量分为优、良、差三级并据此进行了环境质量分区。评价结果显示本区沉积物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主要污染物为Cu、Cd、Hg、As。比较而言,象山近岸海域、隘顽湾、漩门湾沉积物质量为优;椒江口北缘、三门湾口外沉积物质量为良;乐清湾、椒江口南缘、三门湾内沉积物质量最差。
龚春生[5](2007)在《城市小型浅水湖泊内源污染及环保清淤深度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湖泊底泥氮、磷释放影响因素很多,本文通过玄武湖底泥柱状芯样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pH、溶解氧、温度、扰动、藻类、底栖生物对玄武湖底泥营养物氮、磷释放的影响规律以及影响机制。把底泥氮、磷释放重要影响因子——pH、溶解氧、温度作为传质系数的自变量引入到泥-水界面的交换通量的计算公式中,拟合了氮、磷传质速率系数与pH、溶解氧、温度的非线性关系,修正了传统泥-水界面的氮、磷交换通量计算公式。底泥氮、磷的吸附-解吸是与内源污染密切相关的过程,本文同时研究了温度、pH、底泥颗粒粒径、扰动强度对底泥氨氮、磷酸盐的吸附-解吸的影响规律以及底泥对氨氮、磷酸盐吸附-解吸动力学机制,并对底泥磷的三种随机吸附模式(Henry型、Freundlich型、Langmuir型)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了Henry型、Freundlich型、Langmuir型吸附动力学模式下底泥对磷相对吸附量的概率密度分布函数。由于水动力学特性是湖泊内源污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了玄武湖18万吨/日情况下的吞吐流,东、西、南、北、东南、西北、东北、西南八种不同风向的风生流以及两者结合的混合流。根据玄武湖水动力学特性,建立、开发与研制了包含内源污染的垂向平均平面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模型,并将其用于玄武湖18万吨/日引水调控方案比选,所得方案已被南京市公用事业局采纳。本文通过不同疏浚深度新生表层泥.水界面氨氮、总磷长期室内释放实验确定玄武湖东南湖湖岸环保疏浚深度为25cm,湖心环保疏浚深度为15cm。根据不同疏浚深度底泥释放前后磷形态的变化提出以磷为目标的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的评判依据和确定方法。按底泥磷形态确定的湖岸环保疏浚深度为25cm,湖心环保疏浚深度为12.5cm,与室内释磷长期实验得出的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结论较吻合,从而为底泥环保疏浚深度的确定提供了一种崭新范式。
刘小雪[6](2016)在《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文中研究指明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是水体中重要的持久性有毒污染物。沉积物是进入水体的各种污染物的积蓄库。松花江是东北地区重要的水资源,是流域污染物集聚地。调查和分析松花江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可以更好地反映水质的状况,对于保障松花江生态系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流域角度出发,选取松花江干流(包括吉林省下游江段和黑龙江省江段)大范围空间尺度作为研究区域,对不同江段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含量及分布特征分析,利用Pb和Cs测年技术建立时间标尺,分别从空间和时间尺度上考察松花江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沉积变化情况,了解流域人类活动对水质变化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1)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的差别较大,变化范围在1872079 ng/g,平均值为1029 ng/g,多环芳烃的组成均以萘、菲、芴、苊等低环(23)多环芳烃为主。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主要来自石油源和燃烧源的混合源。柱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总量的峰值呈现非表层的特征;2环和3环多环芳烃化合物在垂直剖面中的含量高于4环和4环以上多环芳烃化合物。借助效应区间低值和效应区间中值对松花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沉积物中多环芳烃不存在严重的生态风险;吉林市江段和哈尔滨市江段附近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存在潜在的生态风险,不过潜在风险几率很低。部分江段沉积物中萘、芴和苊的潜在风险几率较高,应引起重视。(2)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Ni、Cd、Mn、Zn、Cu、Pb和Hg等重金属含量范围分别为22.079.5 mg/kg、0.15.2 mg/kg、4341480 mg/kg、87352 mg/kg、1.941.0 mg/kg、17.150.2mg/kg和0.063.45 mg/kg。重金属含量从吉林省段至黑龙江省段沿江逐渐降低,重金属污染多集中于吉林省江段。松花江表层沉积物中Hg、Pb、Zn、Cd和Ni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富集,其中Hg的富集指数最高,其次是Cd,Zn属于中度富集;Pb、Cu、Ni和Mn属于轻度富集或无富集。柱样沉积物中,Hg均出现了富集,富集现象多集中在上部沉积物中。与其他重金属相比,Hg的富集程度最高。除Hg外,松原段柱样沉积物还发现了Cd富集;哈尔滨段沉积物还出现了Pb富集。(3)运用地累积指数对松花江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Pb、Hg、Cd、Ni、Zn、Cu、Mn等重金属污染程度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沉积物普遍受到Hg的严重污染,Cd在部分江段沉积物中污染较严重,Zn、Ni和Pb的污染相对较轻,Mn和Cu无污染。吉林省江段受到的污染较严重,黑龙江省江段污染相对较轻。Lars Hakanson指数法对表层和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的结果显示,松花江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处于很强的生态危害等级,Hg和Cd是产生生态危害的主要重金属元素,Ni、Zn、Mn、Pb和Cu等重金属生态危害轻微。(4)应用137Cs和210Pb放射性同位素定年方法建立松花江沉积物的年代序列。结果表明,沉积物的年龄跨度约为90100年,137Cs和210Pb定年方法计算出的年代存在4年以内的偏差,但两者反映了相同趋势的沉积速率变化规律。借助定年结果,得出多环芳烃含量及重金属含量在过去百年间随年代的历史变化特征。各江段沉积物中Zn、Mn、Cu、Ni、Pb和Cd等重金属含量随着年代的变化存在不同的变化特征,但Hg含量随着年代的变化特征基本一致,20世纪60年代以来,Hg含量随着年代的变化开始增加,到80年代以后依然增加。松花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含量及沉积通量的变化特征一致,在20世纪40年代以前无明显变化,之后开始小幅增加,在80年代后大幅增加,并在90年代前后出现峰值,其后开始下降。这个结果既能反映出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的历史过程。
张凯强[7](2011)在《铅山河生态基流确定及生态调度模型初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污水的排放导致了河流的生态功能下降,中小型水电站建设项目与日俱增,促使了河道不能满足正常的生态基流。如何保证河道生态系统所需适宜的水量和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文通过对铅山河生态基流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本文首先了解了国内外对河道内生态环境需水量的研究进展,同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当前生态基流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生态基流的相关概念、计算方法及每种方法的优缺点。本文通过最小月平均流量法、生态水力半径法和Tennant法来计算出铅山河道生态基流,分别为3.25m3/s、4.90m3/s和5.42m3/s,经分析最终确定铅山河生态基流为5.42m3/s。然后通过铅山河河道生态基流研究结果,进行了对铅山河水资源合理配置,分析了影响铅山河生态基流的主要因素,包括铅山灌区、高店水库和其它因素,并分析了这些因素对生态基流盈缺问题产生的影响。解决这些问题是满足铅山河生态基流的保障。最后,本文建立了铅山河生态调度模型,通过选择丰水年、平水年、枯水年按不同频率计算出高店水库的生态需水量以及调节结果。最后从合理配置水资源、节约水资源、河道污水排放、城镇污水回收利用等措施来保障铅山河河道生态基流。
吉灯才[8](2004)在《云南糯扎渡水库水质预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云南糯扎渡水电站是澜沧江中下游梯级开发中最大的一座,水库的修建将改变库区的水文情势和水环境状况,进而对库区生态、灌溉和生活用水等产生重大影响。因此,水质预测是水电站建前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水库修建前对水库水质进行预测研究,对工程的环境保护和工程建设及运行都有重要意义。 针对糯扎渡水库的具体特点,本文建立了纵向一维动态重金属模型,并利用综合沉降系数对一维重金属模型进行简化,简化后的模型参数减少,求解容易,所需原始资料也大为减少,通过河道水质监测数据的验证,相对误差较小。文中通过建立垂向准二维水质模型预测水库建成后有机污染物的沿程变化及垂向分布,克服了立面二维模型求解困难及处理复杂等问题。在没有类比库资料的情况下,文中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确定了降解系数、复氧系数及垂向扩散系数。 根据目前的水质状况,选取污染较重的水质指标:重金属(锌、砷),有机污染物(BOD5、DO)作为预测对象,利用上述建立的两个模型预测了水库修建后三个典型年时逐月水质状况。 预测结果表明:①水库的建成增加了水力停留时间,有利于重金属的沉降。②三个典型年中,枯水年水质最差,丰平两年相差较小。③一年之中,丰水期水质最差,由于上游水库的调节作用,平水期和枯水期水质相差不大。④BOD5和锌浓度在三个典型年均满足Ⅰ类水质标准;砷在枯水年的部分时段部分区段浓度较大,丰平两年时砷浓度满足Ⅰ类标准。⑤水库表层DO满足地表水Ⅰ类标准,电站出水口处DO为Ⅰ~Ⅱ类,由于水库水深大,水库产生稳定分层,库底DO为Ⅳ~Ⅴ类。⑥右支小黑江是污染的主要来源,应加强对该流域的污染控制和治理。
刘惠民[9](1990)在《鄱阳湖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文中提出本文报导了鄱阳湖水环境方面的最新考察成果,对鄱阳湖水体的突出问题——重金属污染进行宏观研究,提出了防治的战略措施。
王玉强[10](2012)在《渭河干流中下游铬(Ⅵ)污染迁移转化规律》文中认为渭河流域一直以来对陕西的发展影响深远。伴随着关中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口人的持续增长及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污废水排放量大大增加,水环境日益恶化等问题日渐凸显,包括(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以及渭河中下游泥沙淤积)等问题,已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民的正常生活。作为黄河的主要支流,渭河养育了陕西60%的人口,承担着70%的耕地灌溉面积,保证了全省粮食产量的65%及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其创收的GDP占全省70%以上。流域内70%以上的工业污废水及生活废水通过渭河排泄,使得渭河成为关中地区最大的纳污河流。由于缺乏完善有效的水污染治理设施,大量的工业污废水及城市生活废水的排入,使得渭河关中段(尤其是咸阳-西安段)河流水质急剧恶化,大多数河段铬(Ⅵ)已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对Ⅴ类水质的要求。以渭河中下游河段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渭河枯水期水、悬浮物、沉积物中铬(Ⅵ)含量的测定、影响铬(Ⅵ)吸附的因素的研究、铬(Ⅵ)衰减指数的推导、计算以及铬(Ⅵ)迁移数学模型的推导和初步验证,为渭河水资源优化及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为了研究渭河中下游铬(Ⅵ)的分布特征并了解其水质状况,2011年3月中旬,采用三点三线法采集渭河中下游的林家村——潼关吊桥等13个水文监测站附近的水样及底泥样进行分析。对清姜河、宝鸡十八孔桥污水口、虢镇桥陈仓区生活污水排出口、蔡家坡渭河大桥以西工业排污口、兴平、南营、咸阳渭城桥排污口、皂河、临潼区污废水排出口、渭南渭北工业园排污口、渭南经济开发区排污口、沋河排污口、石堤河、罗敷河、柳叶河15个主要排污口进行控制监测,对河水中铬(Ⅵ)含量变化的影响的分析研究;同时,为了解泥沙吸附作用对水中铬(Ⅵ)含量变化的影响,在虢镇桥、新丰镇桥和潼关吊桥河段选取代表断面采取底泥样本,分析底泥沉积物中铬(Ⅵ)含量的变化。通过对研究区不同监测断面铬(Ⅵ)监测数据的分析,初步掌握了渭河中下游铬(Ⅵ)的分布规律并分析了泥沙与铬(Ⅵ)迁移过程中的相互关系。采用一维稳态水质模型模拟了渭河中下游铬(Ⅵ)的沿程迁移规律,计算出虢镇总排污口、蔡家坡工业排污口、兴平总排污口和咸阳渭城桥排污口以下河段的铬(Ⅵ)的综合衰减指数并利用最小二乘法原理通过计算模拟确定合理的参数估值;对水沙环境中铬(Ⅵ)迁移转化模型进行简化,并对其解析解进行了初步探索,得出了单纯沉积和单纯侵蚀两种特定条件下一维模型的解析解,并应用符合特定条件下的假定数据模拟了铬(Ⅵ)迁移过程中泥沙的作用,明确了泥沙是铬(Ⅵ)迁移转化的主要载体。
二、铅山河金属污染物(Cu、Fe)迁移规律及污染预测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铅山河金属污染物(Cu、Fe)迁移规律及污染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4)浙江东部近岸海域海底沉积物环境地球化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题名页 |
内容提要 |
目录 |
图目 |
表目 |
主要符号注释 |
引言 |
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 国内研究现状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4 课题来源及研究范围 |
5 实际完成工作量 |
第一章 区域地质概况 |
1.1 自然环境概况 |
1.2 环境质量概况 |
1.3 材料与方法 |
第二章 表层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2.1 化学组分的丰度 |
2.2 化学组分的平面分布特征 |
2.3 相关分析 |
2.4 痕量元素的标准化 |
2.5 粒度控制率 |
2.6 痕量元素的来源及控制因素 |
2.7 沉积物分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柱状样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
3.1 沉积物类型及粒度分布特征 |
3.2 沉积物210Pb分析 |
3.3 地球化学组分垂向分布 |
3.4 柱状样痕量元素标准化 |
3.5 痕量元素垂岸剖面变化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
4.1 痕量元素的环境背景值 |
4.2 沉积物环境质量评价 |
4.3 沉积物质量分区 |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5)城市小型浅水湖泊内源污染及环保清淤深度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湖泊内源污染研究理论与方法进展 |
1.1.1 湖泊内源污染研究意义 |
1.1.2 湖泊泥-水界面营养物质交换研究进展 |
1.2 底泥营养物质释放研究进展 |
1.2.1 湖泊底泥-水界面营养物质交换研究进展 |
1.2.2 底泥的磷释放研究进展 |
1.2.3 底泥的氮释放研究进展 |
1.3 内源污染在湖泊水环境数学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
1.3.1 浅水湖泊水流和水质数值模拟的研究概况 |
1.3.2 底泥内源污染在水质模型中的研究进展 |
1.4 污染湖泊底泥疏浚及研究进展 |
1.4.1 湖泊底泥环保疏浚理论与方法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
1.4.2 污染湖泊底泥疏浚的相关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
1.4.3 湖泊污染底泥疏浚理论的研究进展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玄武湖底泥氮和磷释放研究 |
2.1 玄武湖底泥概况 |
2.1.1 玄武湖湖泊的形态特征 |
2.1.2 玄武湖底泥的平面分布特征 |
2.1.3 玄武湖表层底泥理化性质研究 |
2.2 玄武湖底泥氮、磷释放影响机制研究 |
2.2.1 pH对底泥氮、磷释放影响规律以及影响机制研究 |
2.2.2 溶解氧对底泥氮、磷释放影响规律以及影响机制研究 |
2.2.3 温度对底泥氮、磷释放影响规律以及影响机制研究 |
2.2.4 扰动对底泥氮、磷释放影响规律以及影响机制研究 |
2.2.5 藻类对底泥氮、磷释放影响规律研究 |
2.2.6 底栖动物对底泥氮、磷释放影响规律以及影响机制研究 |
2.3 泥-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公式的改进 |
2.3.1 泥-水界面氮化合物交换通量公式的改进 |
2.3.2 泥-水界面磷交换通量公式的改进 |
2.4 小结 |
第三章 玄武湖底泥对氮和磷的吸附-解吸研究 |
3.1 玄武湖底泥对氮、磷的吸附-解吸影响因子研究 |
3.1.1 温度对底泥氨氮、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影响研究 |
3.1.2 pH对底泥氨氮、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影响研究 |
3.1.3 颗粒粒径对底泥氨氮、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影响研究 |
3.1.4 扰动强度对底泥氨氮、磷酸盐的吸附-解吸影响研究 |
3.2 底泥对氨氮、磷酸盐吸附-解吸动力学研究 |
3.2.1 底泥对氨氮、磷酸盐吸附动力学研究 |
3.2.2 底泥对氨氮、磷酸盐解吸动力学研究 |
3.2.3 底泥对氨氮吸附-解吸平衡浓度研究 |
3.2.4 底泥对磷酸盐吸附-解吸平衡浓度研究 |
3.3 底泥磷吸附的随机动力学模式 |
3.3.1 底泥磷的随机吸附动力学模式的建立 |
3.3.2 随机吸附模式参数的确定 |
3.3.3 底泥磷随机吸附动力学模式的应用 |
3.4 小结 |
第四章 含内源污染的小型浅水湖泊水环境数学模型研制及应用 |
4.1 玄武湖水动力特性研究 |
4.1.1 玄武湖水动力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1.2 玄武湖水动力模型的验证 |
4.1.3 玄武湖吞吐流数值模拟 |
4.1.4 玄武湖风生流数值模拟 |
4.1.5 玄武湖混合流数值模拟 |
4.2 含内源污染的平面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模型的建立及求解 |
4.2.1 泥-水界面氮、磷交换通量的确定 |
4.2.2 含内源污染的平面二维水质方程的建立 |
4.2.3 含内源污染的平面二维水流-水质耦合模型的求解 |
4.3 FQSC2DM模型的研制与应用 |
4.3.1 FQSC2DM模型的开发与研制 |
4.3.2 FQSC2DM模型的验证 |
4.3.3 FQSC2DM模型的应用—18万吨引水调控方案比选 |
4.3.4 底泥氮、磷释放对调水水质计算结果的影响分析 |
4.4 小结 |
第五章 底泥氮和磷释放对水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清淤深度的确定 |
5.1 底泥磷释放对水环境的影响 |
5.1.1 长效期内含底泥磷释放的水质方程建立 |
5.1.2 模型参数的确定 |
5.1.3 模型的验证及应用 |
5.2 室内氮、磷释放实验确定环保疏浚深度 |
5.2.1 材料和方法 |
5.2.2 室内氮、磷释放实验确定环保疏浚深度 |
5.2.3 环保清淤后的效果分析 |
5.3 以磷为目标的底泥环保清淤深度的确定 |
5.3.1 以磷为目标的底泥环保清淤深度的评判标准 |
5.3.2 以磷为目标的底泥环保清淤深度的确定 |
5.4 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及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附录 本文实验所用主要仪器 |
(6)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自然水体污染概述 |
1.1.1 有毒污染物研究概述 |
1.1.2 水体污染的来源 |
1.1.3 水体污染物与沉积物、河漫滩 |
1.2 国内外对沉积物中污染物分布的研究 |
1.2.1 沉积物中污染物的监测方法 |
1.2.2 污染物风险评价 |
1.2.3 沉积物的环境记录 |
1.3 松花江流域污染研究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内容 |
第2章 研究方法 |
2.1 松花江水环境变化的历史概述 |
2.2 采样方法 |
2.2.1 采样点布设的原则 |
2.2.2 采样点的布设 |
2.2.3 样品采集 |
2.3 样品的分析与测试 |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设备 |
2.3.2 重金属含量的分析与测定 |
2.3.3 汞含量的分析与测定 |
2.3.4 多环芳烃含量的分析与测定 |
2.3.5 同位素年龄测定方法 |
2.3.6 物理化学指标的测定 |
第3章 重金属的总量与分布特征 |
3.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富集指数 |
3.1.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
3.1.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指数 |
3.1.3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间富集相关性 |
3.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规律 |
3.2.1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沿程分布 |
3.2.2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变化的原因分析 |
3.3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与分布 |
3.3.1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
3.3.2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状况 |
3.3.3 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松花江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污染特征 |
4.1 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含量与分布 |
4.1.1 表层沉积物中PAHs的含量 |
4.1.2 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空间分布 |
4.1.3 表层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
4.2 多环芳烃与表层沉积物理化性质的相关性 |
4.2.1 不同多环芳烃组分间的相关性 |
4.2.2 不同多环芳烃组分含量与沉积物粒度的关系 |
4.2.3 多环芳烃组分含量与总有机碳的关系 |
4.3 柱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 |
4.3.1 柱样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总量特征 |
4.3.2 多环芳烃总量的垂直变化 |
4.3.3 多环芳烃单体在沉积剖面中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风险评价 |
5.1 重金属污染的现状评价 |
5.1.1 地累积指数法 |
5.1.2 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5.2 多环芳烃的生态风险评价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松花江柱样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分布的年代特征 |
6.1 松花江沉积物的计年与现代沉积速率 |
6.1.1 ~(137)Cs和~(210)Pb测年原理 |
6.1.2 结果与分析 |
6.2 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年代特征 |
6.2.1 多环芳烃含量的年际变化 |
6.2.2 多环芳烃沉积通量的变化 |
6.3 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年代特征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创新点及建议 |
7.1 主要结论 |
7.1.1 松花江干流河漫滩沉积物中多环芳烃的分布与来源 |
7.1.2 松花江干流河漫滩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含量与分布 |
7.1.3 沉积物中多环芳烃和重金属的污染评价 |
7.1.4 重金属和多环芳烃的年代特征 |
7.2 创新点 |
7.3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7)铅山河生态基流确定及生态调度模型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文研究的内容 |
1.4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
1.5 小结 |
第2章 生态基流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辨析 |
2.2 生态基流的定义与内涵 |
2.2.1 生态基流的定义 |
2.2.2 河流生态基流的内涵 |
2.3 生态基流计算方法研究 |
2.3.1 国外生态基流量计算方法 |
2.3.2 国内生态基流量计算方法 |
2.4 国内外生态基流研究方法比较 |
2.4.1 各种计算方法比较及优缺点分析 |
2.4.2 国内外河流生态基流量计算方法差异性分析 |
2.5 小结 |
第3章 铅山河生态基流量的计算及确定 |
3.1 研究区概况 |
3.1.1 自然地理位置 |
3.1.2 社会经济状况 |
3.1.3 河流水系 |
3.2 铅山河生态环境 |
3.2.1 铅山河生态功能 |
3.2.2 铅山河生态环境现状 |
3.3 铅山河生态基流量的计算 |
3.3.1 采用最小月平均流量法计算 |
3.3.2 采用生态水力半径法计算 |
3.3.3 采用Tennant法 |
3.4 铅山河生态基流量结果讨论 |
3.5 铅山河流域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
3.5.1 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 |
3.5.2 需水预测 |
3.5.3 供需平衡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第4章 铅山河生态基流量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4.1 河道生态基流量的盈缺分析 |
4.1.1 实测年平均径流量与生态基流量对比 |
4.1.2 多年平均法和典型年法分析生态基流盈缺情况 |
4.2 铅山河流域灌区对生态基流量盈缺的影响 |
4.3 高店水电站建成前后生态基流量盈缺情况分析 |
4.3.1 电站概况 |
4.3.2 高店电站建成前后生态基流变化情况分析 |
4.4 其它因素的影响 |
4.5 小结 |
第5章 铅山河水库生态调度模型 |
5.1 基本概念 |
5.2 模型建立过程 |
5.2.1 生态调度模型 |
5.2.2 生态调度模型约束条件 |
5.2.3 模型优算方法 |
5.3 模型求解 |
5.3.1 高店水库已知条件 |
5.3.2 高店水库生态调度结果及分析 |
5.3.3 高店水库洪水调度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铅山河道生态基流保障措施 |
6.1 提高水的利用率 |
6.1.1 降低工业用水量 |
6.1.2 提高农业用水效率 |
6.1.3 回收利用城镇污水 |
6.2 建造水库 |
6.3 加强河道污水排放监督管理 |
6.4 控制断面需水量 |
6.5 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8)云南糯扎渡水库水质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及目的 |
1.2 国内外水质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
1.3 水质模型存在问题及本文研究方法、内容 |
1.4 论文各部分主要内容 |
2 云南糯扎渡水电站概况 |
2.1 澜沧江流域概况及中下游河段水电站开发规划 |
2.2 糯扎渡水电站工程 |
2.3 环境概况 |
2.4 社会经济 |
2.5 小结 |
3 水库重金属污染预测 |
3.1 库区重金属含量现状与分析 |
3.2 水库重金属污染预测模型的建立 |
3.3 模型的求解 |
3.4 模型的验证及综合沉降系数的确定 |
3.5 重金属预测及结果分析 |
3.6 小结 |
4 水库BOD-DO垂向准二维预测 |
4.1 库区BOD-DO现状与分析 |
4.2 水库类型判断 |
4.3 BOD-DO垂向准二维预测模型的建立 |
4.4 模型的求解 |
4.5 计算所需基本数据 |
4.6 BOD-DO预测结果与分析 |
4.7 小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0)渭河干流中下游铬(Ⅵ)污染迁移转化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河流评价现状 |
1.3.1 重金属污染 |
1.3.2 水环境中铬的存在形态及污染特征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概述 |
2.2 人口和经济发展 |
2.2.1 人口分布 |
2.2.2 土地情况 |
2.2.3 工农业生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渭河中下游铬(Ⅵ)污染状况分析 |
3.1 渭河水体铬(Ⅵ)测定及分布特征分析 |
3.1.1 渭河河流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3.1.2 渭河河水中铬(Ⅵ)沿程变化特征 |
3.1.3 渭河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分布特征 |
3.2 泥沙吸附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泥沙吸附铬(Ⅵ)迁移理论研究 |
4.1 单纯沉积过程的计算 |
4.2 单纯侵蚀过程的计算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铬(Ⅵ)的吸附特性及影响因素分析 |
5.1 样品的采集 |
5.2 样品的采集 |
5.2.1 水样的采集 |
5.2.2 底泥的采集 |
5.2.3 底泥中铬(Ⅵ)的提取 |
5.2.4 实验室研究方法 |
5.3 试验研究数据的整理 |
5.4 铬(Ⅵ)吸附的影响因素 |
5.4.1 温度对铬(Ⅵ)吸附的影响 |
5.4.2 pH 对铬(Ⅵ)吸附的影响 |
5.4.3 泥沙浓度对铬(Ⅵ)吸附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渭河中下游铬(Ⅵ)综合衰减系数的确定 |
6.1 计算模型 |
6.2 模型参数 K 的计算 |
6.3 模型参数 K 的率定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铬(Ⅵ)的迁移数学模型的推导(郑康 2008) |
附录二 作者简介 |
四、铅山河金属污染物(Cu、Fe)迁移规律及污染预测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铅山河金属污染物(Cu、Fe)迁移规律及污染预测研究[J]. 郭震远,王华东,刘培桐. 环境科学学报, 1983(04)
- [2]河流重金属迁移转化数学模型研究综述[J]. 黄岁梁,万兆惠. 泥沙研究, 1995(04)
- [3]江西永平铜矿废水对藻类的影响[J]. 刘瑞兰. 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 1984(04)
- [4]浙江东部近岸海域海底沉积物环境地球化学研究[D]. 邹建军. 吉林大学, 2005(06)
- [5]城市小型浅水湖泊内源污染及环保清淤深度研究 ——以南京玄武湖为例[D]. 龚春生. 河海大学, 2007(05)
- [6]松花江干流沉积物中重金属和多环芳烃污染特征[D]. 刘小雪. 吉林大学, 2016(03)
- [7]铅山河生态基流确定及生态调度模型初步研究[D]. 张凯强. 南昌大学, 2011(06)
- [8]云南糯扎渡水库水质预测研究[D]. 吉灯才. 西安理工大学, 2004(03)
- [9]鄱阳湖水环境重金属污染研究[J]. 刘惠民. 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0(01)
- [10]渭河干流中下游铬(Ⅵ)污染迁移转化规律[D]. 王玉强.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