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液体加速运动时液面形状及有关浮体问题的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申瑜[1](1994)在《液体加速运动时液面形状及有关浮体问题的讨论》文中指出液体加速运动时液面形状及有关浮体问题的讨论申瑜(上海奉贤工业学校201400)无论液体做哪种加速运动,都可以采用任意一液块进行受力分析的方法研究它,液块的四周都受到周围别的液体部分对它的作用力,而液块的运动情况则与这些作用力的合力有关.以下就几种加速...
许静[2](2007)在《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1999年开始,我国进行了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这次改革的力度之大是空前的,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方式上发生了根本的变革,是一个全方位整体改革的系统工程。在新时期,新形势下,物理课程也发生了相应的变革。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改革顺应了世界科学教育和物理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了使高中毕业生具有更高的科学素质,以适应二十一世纪技术化社会的需要,在物理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现行的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内容上体现了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对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是在高中物理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基于学生通过高中物理学习对现行大学物理学习的适应性如何的疑问而进行的,即高中物理新课程所提供的知识准备是否充分?高中物理课程内容的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大学物理课程的学习产生怎样的影响?对这些问题的看法,物理教育研究者的意见存在分歧,至今为止,没有清楚的研究,因此我们认为对现行高中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进行研究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通过本研究可使我们真正了解基础教育物理课程改革,可以真正了解通过新课程学习的学生,在现行大学物理课程学习中的适应性如何?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促进中学物理新课程改革有序健康地发展,同时也可为大学物理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借鉴。本研究涉及到以下三项研究:1.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我们以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为依据,将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对于高中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认为现行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统一的课程标准之下、统一编审的前提下,逐步实现了多样化,出现了“一纲多本”的局面,对于每个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显然是不现实的,各版本的教材是遵循高中物理课程标准进行编写的,体现了相同的课程理念,所包含的知识内容是基本相同的,不同之处仅在于知识呈现的方式,语言文字的叙述,版面的设计等方面,即教材的深层结构没有什么差别,这也正是我们要研究的内容,所以在此我们选择“司南版”高中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对于高中物理课程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3个系列)的内容分析,我们主要从知识分析和方法论分析着手。知识分析主要分析教材体系和逻辑结构、教材的重点、难点及其知识应用,方法论分析即教材中所体现的研究物理学所应用的各种基本方法,如: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理想化方法等,通过分析,可以明确物理学的研究方法,体现出教材如何实现对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精神以及科学世界观的培养。2.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大学物理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所以我们以大学物理教材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分析,呈现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对于大学物理教材的选取,我们通过调研就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调查取样是在全国各省市选取综合性大学、工科院校、师范院校、农林、医学院校进行调查,调查采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途径:一是向各高校发出信件询问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向100所高校发出信件),二是通过电话与高校的物理学院取得联系,三是通过上网,进入各高校的物理学院进行查询(教学计划),或者是通过各高校的精品课程介绍也获取了有价值的信息,最后我们收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共105所高校大学物理教材的使用情况,我们经过统计得到使用数量较多、具有代表性的物理教材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共约53本教材)。3.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在对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和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的基础上,我们就高中物理模块课程与大学不同专业物理课程的对应情况作进一步的分析,研究高中物理模块课程在多大程度上能够提供学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同时,考虑到模块课程的选取问题,我们还要分析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1.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系列同文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文科大学物理的需要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对力、热、电、光、原的知识进行了简单的定性讲述,教材内容大部分介绍了物理学研究的前沿问题,如基本粒子、现代宇宙学、熵、混沌、分形、对称性原理等,还探讨了物理学与社会、科技发展有关的问题,主要涉及到航天技术、物理学与材料科学、物理学与能源科学、物理学与生命科学、物理学与环境科学、医学中的物理学、信息技术、激光的应用、微观世界的近代技术应用等。高中物理必修模块讲述了经典力学的基础知识,以及相对论和量子论的初步知识,为学生进一步学习电磁学、热学等知识打下了一定的基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选修1-2讲述了热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而对于机械振动、机械波、波动光学的基本知识没有涉及到。学生在学习了高中物理共同必修和选修1系列后,能够掌握力学、电磁学、热学、原子物理、相对论和量子物理的基础知识,为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学习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对于机械振动和机械波,以及波动光学的知识,虽然在选修1系列中没有涉及到,如果在大学阶段需要进一步的学习这部分知识,那么根据学生高中阶段的物理基础知识,结合文科大学物理自身的特点来讲,学生同样可以较容易地接受。2.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一般工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工科大学物理的需要工科大学物理涉及到力学、热学、电磁学、波动与光学、近代物理的内容,是在高中物理基础上的进一步深化和提高。其重点放在讲清物理本质上,讲解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应用(通过计算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以帮助学生建立鲜明的物理图像。没有繁琐的公式推导和数学运算,数学仅限于微积分和矢量分析。就教材中涉及到的具体内容而言,光学部分只讲解了波动光学的内容,而没有涉及到几何光学部分,对于物理学在工程技术上应用的内容介绍较少。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没有涉及到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动量的知识内容,通过分析我们认为,对于学生后续的学习不会产生大的影响。此外,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突出了物理学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将来从事实际应用和操作等方面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系列同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农林院校和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物理学知识的深度和广度基本相同,就具体的知识内容而言,力、热、电、原子四部分基本相同,只是在光学部分内容稍微有些差异,农林院校没有讲述几何光学的内容,讲述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而医学院校则与之相反,在原子物理部分,医学院校则重点讲述了X射线的知识。如果将农林、医学院校的物理课程所涉及到的知识与工科院校相比较,其区别在于流体力学的知识和光学部分,对农林、医学院校来讲,这部分知识都是作为专门的一章来介绍的,涉及到流体力学的主要概念和规律。光学部分工科院校物理课程只讲述了波动光学的知识,而医学院校则讲述了几何光学、波动光学,农林院校讲述了波动光学和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知识的讲述上,农林、医学院校的讲述方式是简单介绍物理学基本原理,然后就介绍物理理论知识在生物科学、农林科技以及日常科技中的应用、物理学在现代医学方面的应用,较少涉及到公式的推导、数学计算等。由此看来,高中物理选修2系列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课程相比,两者在取向上是一致的,都侧重于物理学知识在生产、技术中的应用,它所提供的知识准备也是足够的。4.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系列同理科大学物理的价值取向基本是一致的,它所提供的物理基础知识,基本上能够满足学生将来进一步学习大学物理的需要理科大学物理同样涉及到力、热、电、光、原五部分的内容,但是,同工科院校相比每一部分的内容讲得都比较深入,注重物理学的理论、思想、方法、数学方法的运用、计算量较多。此外,对于某些重点工科院校及相应的专业,其对物理知识的要求较高,对于今后想报考这些学校的高中学生来讲,选择高中物理选修3系列进行学习同样是适合的。5.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通过高中物理共同必修1、共同必修2、选修3-1、选修3-2的学习,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物理学中力学、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以及其中的物理学思想、观念和研究方法,为大学阶段的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选修3-1、选修3-2可作为选修3系列中的必选内容。就选修2系列来讲,对于那些今后从事实际应用和工程技术的学生而言,选修2-1是电磁学的基础知识及应用,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为今后的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选修2-2是力学和热学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这一模块涉及到刚体、热机、制冷机等应用性知识,对于将来从事工程技术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选修2-3是波动光学、几何光学和原子物理的基础知识,对于从事农林、医学方面学习的学生可选择这一模块进行学习。就选修1系列而言,选修1-1讲述了电磁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文科学生可将这一模块作为选修中的必修。
朱仁庆[3](2002)在《液体晃荡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文中研究表明晃荡是一种常见的流体运动现象,通常发生在部分装满液体的液箱中。在各类运载工具中,几乎都有载液容器。尤其是船舶,除燃料舱外,还有液货舱。这些液舱在各种工作环境下的运动状况往往是影响其所在的运载器系统安全性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对晃荡问题研究的现状及发展动向作了较全面的回顾,认为:虽然在该领域中有待研究的内容很多,要使该领域的成果更好地用于工程问题,关键之一是要更好地建立起晃荡流场与结构的相互作用分析方法。该方法应能正确地反映流体粘性的影响;有进一步发展用于计算水面波浪翻卷、破碎、合并的潜力;能对低频晃动载荷与瞬态拍击载荷作统一的分析;能与一个复杂的结构系统结合起来作动力学分析。根据目前的研究状况和研究成果,其中有两个方面的问题值得关注和深入研究:一是液体晃荡与结构的相互作用,二是液体晃荡/舱壁结构动变形/波浪中船体运动三者的耦合分析。本文主要是针对第一个问题,选择流体体积法(VOF)作为晃荡流场的描述方法,对其作了必要的改进,进而与水弹性力学原理相结合,建立了计及粘性流体与弹性结构耦合作用的液体晃荡水弹性力学理论与分析方法。并探讨了有关的数值计算方法,及其在复杂动力学系统中的应用。 论文所做的具体工作如下: 1)对液体晃荡数值计算的边界条件作了深入的讨论,在此基础上,改进了现有VOF法,使其可处理大幅晃荡运动; 2)借助流场通度的概念,提出了处理流场内具有运动障碍物的计算方法; 3)根据所建立的液体晃荡数值计算方法,对刚性容器内液体晃荡特性进行了计算分析,既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又揭示了相应物理现象的一些规律。计算内容包括自由晃荡、容器做强迫摇荡下的液体晃荡、微幅和大幅晃荡、不同防晃结构形式下降低晃荡的效果等; 4)建立了考虑与弹性结构耦合作用的粘性液体晃荡的水弹性力学理论,对结构主坐标方程中的广义力项进行了讨论,并建立了采用Admas-Bashforth预估校正法的结构运动方程求解方法; 5)基于晃荡与结构相互耦合作用的数值模型,计算分析了不同结构刚度下,弹 液体晃荡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性容器内液体晃荡引起的结构响应特性,得到了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6) 利用数值计算模型,以三峡工程升船机提升系统的1:30缩比模型为对象,把液体晃荡问题与船厢结构、提升缆绳这一复杂动力学系统结合在一起,既利用相似理论,进行了升船机提升系统的模型试验,又扩充前述的水弹性力学理论和计算方法,分析了系统的耦合运动特性。一 通过本文的工作,得到了下面一些结论 l)自由表面单元的速度边界条件,对液体晃荡计算来说是关键的因素之一。本文经过对现有VOF法速度边界条件的改进,避免了数值模拟大幅晃荡运动中,由于速度边界条件的不合适而导致数值计算的不收敛的问题。计算结果显示,该技术处理,对模拟大幅晃荡运动是合适的; 2)液体晃荡的幅度、频率与液体的粘性、液体的相对装载深度和容器的几何尺寸密切相关。液体粘性越大或装载深度越大,晃荡频率就相对降低。在不考虑液体-““”“”’“”“”’”『””’““””“”””’”’“————”“”““”—”一’”“”“’””“’一’””“—’“”—’—”t粘性时,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对液体晃荡的频率、幅值几乎没有什么影响,但当物体穿出液面时,晃荡的频率相对加大。当考虑液体粘性时,流场中内部结构物,如隔板的存在会起到防晃的效果,这是由于旋涡导致能量耗散的缘故; 3)流场通度的概念与VOF法相结合时,可以直接应用规则矩形网格和己有的差分计算流场的技术,较好地处理流场内具有障碍物的液体晃荡问题,但对于流场内存在动障碍物时的计算结果有待进一步验证; 4)外界摇荡激励的频率对液舱内液体晃荡幅度的影响是相当大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激励频率只要偏离液体晃荡的固有频率,晃荡幅度就迅速减小,相应的结构动力响应就大大降低,而且响应的频率成分也不一样。当激励频率接近晃荡的固有频率时,结构响应的频率成分相对其它激励要丰富得多。 5)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结构的刚度,结构的响应就相应改变,当改变到一定的值(此值与晃荡的幅度有关),刚度的影响就不显着了。 6)结构的变形对液体的晃荡会产生影响,但变形不大且与稳定收敛的流场计算网格同量级时,影响程度不显着。 7)对于三峡工程的由水体、船厢结构、提升缆绳这一复杂动力学系统结合在一起的升船机提升系统,在正常匀速升降的情况下,系统的运行是相当平稳的。水体 雪的波动、船厢结构的应变和提升缆绳拉力的波动都不大。只是当某根提升缆突然断裂的情况下,系统才会出现较大的动力特性变化。从计算模拟结果看,提升缆的突然断裂,导致水体向断缆一侧倾斜,此时尽管缆绳安全,但若刚度不够,会导致水体溢出,这一后果有可能使系统失去功能。既然在某些突发扰动下,水体会向一侧倾斜,建议实际设计中应注意到
张雨新[4](2014)在《改进的MPS方法及其三维并行计算研究》文中提出作为无网格粒子法,MPS(Moving Particle Semi-Implicit)方法比较适合处理自由面大变形的流动问题。然而,MPS方法得到的压力场带有较强的非物理振荡,这一现象很大程度地影响了MPS方法压力计算的可靠性。此外,MPS方法计算量较大,当模拟三维问题时,流场需要使用大量的粒子进行计算,此时串行程序难以完成这样大规模的计算。因此,开发一套能够较准确地进行压力计算的三维并行MPS方法将具有重要的实用意义。本文首先研究了MPS方法中压力振荡问题,以静水问题和剧烈晃荡问题为例开展了数值试验,分析了压力梯度模型、压力Poisson方程源项和自由面判断三个因素对压力振荡的影响,对已有的改进方法进行了测试,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新的改进方法。静水问题计算表明,已有的动量守恒型压力梯度和混合源项法两种改进方法单独使用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压力的振荡现象,但效果有限,二者结合使用可以比较成功地抑制压力振荡,获得合理的压力场。但在剧烈晃荡问题中,这种结合的处理方法仍然存在较为严重的压力振荡现象。进一步分析表明,此时自由面粒子误判是导致压力振荡的一个重要因素。针对于此,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自由面判断方法,该方法基于邻居粒子分布的不对称性进行判断,数值测试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提高自由面判断精度。本文结合已有的守恒型压力梯度、混合源项法和本文提出的新的自由面判断方法构建了一个改进的MPS方法。剧烈晃荡的计算结果显示:该改进MPS方法有效地抑制了压力的振荡,计算得到的拍击压力曲线能够较好地与实验数据相吻合。为提高MPS的计算效率,实现三维大规模模拟,本文开发了三维并行MPS方法,在并行策略上,采用了基于背景网格的区域分解法,开发了动态负载平衡功能,借助于MPI(Message Passing Interface)库在分布式内存的计算机集群上实现了并行计算。基于该并行MPS对三维溃坝进行了并行效率测试,结果显示:使用动态负载平衡策略较好地保证了计算中各进程计算量的均衡,获得了令人满意的并行效率。此外,每个时间步内各个求解步骤所用时间和加速比分析表明:压力Poisson方程求解效率是提高MPS并行效率的关键。针对于此,本文尝试了采用GPU加速压力Poisson方程求解。本文基于开源函数库CULA在GPU Tesla C1060上进行了压力Poisson方程求解的测试,结果显示在粒子数较多时,GPU获得了较高的加速比,GPU在MPS的并行计算中具有很大的潜力。结合改进的MPS方法和并行计算工作本文开发了一套MPS求解器,MLParticle-SJTU(Meshless Particle Solver-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并将其应用船舶与海洋工程中典型的三维自由面大变形流动问题,研究了溃坝、液舱晃荡、甲板上浪和船在大幅波浪中运动问题。针对三维溃坝,本文对MPS方法进行了粒子收敛性分析,计算中采用了不同的粒子数,计算结果表明增加粒子数量可以使自由面波形捕捉更加精细,当波形变化剧烈时粒子数量对波形计算精度的影响较大。为进一步验证MLParticleSJTU的可靠性,本文对一个三维带障碍物的溃坝进行了模拟,波高和拍击压力的计算结果能够与实验和其他数值结果较好地吻合。本文对三维剧烈液舱晃荡问题进行了研究。为分析MLParticle-SJTU对拍击压力的计算精度,对二维液舱在纵荡、纵摇以及耦合运动时的晃荡进行了计算,将计算得到的自由面形状和拍击压力变化曲线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吻合较好。此外,本文对不同激励周期和激励幅值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激励周期对晃荡中的波形和拍击压力有较大影响,而激励幅值对拍击压力影响较大,这一现象在共振频率附近较明显。为了分析MPS方法在三维计算和二维计算上的差别,本文计算了一个矩形液舱纵荡运动时晃荡问题,结果显示:对于这样的准二维流动,二维和三维计算结果整体上比较接近,但三维模拟得到的压力场更光滑,细节上看三维计算能更好地模拟破波和液体飞溅现象。此外,本文对三维菱形液舱在六自由度耦合运动时的晃荡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此时液舱中的波形较二维情况复杂,存在多种波形的叠加。本文还研究了三维带隔板的液舱晃荡问题,分析了不同隔板高度对减晃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适当地增加隔板高度能够改善减晃效果,但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改善的幅度不明显。本文研究了三维甲板上浪问题。为此,首先建立了一个数值波浪水池,数值测试表明计算得到的波形能够与解析解相一致。为验证MLParticle-SJTU在甲板上浪问题中的可靠性,本文首先对一个二维甲板上浪问题进行了计算,并将上浪波形和水体对上层建筑拍击压力的数值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了对比,二者较为一致。此外,本文研究了二维和三维浮体在波浪中的运动问题,对一个二维浮式防波堤在规则波中的运动进行了计算,数值得到的防波堤纵荡运动与实验数据吻合地比较好。在三维浮体问题中,本文对Wigley船在大幅波浪中运动问题进行了计算,结果显示在波浪较大时,船体纵摇较大,严重时出现了甲板上浪现象,MLParticle-SJTU显示了较好的稳定性,能够模拟这种复杂的流动现象。
朱木清,李弼[5](2014)在《实验融入复习 教学更具魅力——以非惯性系中“静水”的讨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为了破解物理复习难见实验的困局,我们以一组非惯性系中"静水"的动力学问题讨论为例,平时将简易实验器材准备好,课上理论探究与实验观察相配合,倡导将低成本、高效益、深探究的简易实验融入复习的教学模式。
聂馥玲[6](2010)在《晚清科学译着《重学》的翻译与传播》文中提出《重学》(1859)是晚清传入我国的第一部系统介绍经典力学的着作,是经典力学在中国传播的开端。它包括了中等力学、大学普通力学和部分理论力学的内容,并涉及微积分在应用,对于传播西方力学知识和数学知识都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重学》的底本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Mechanics (1836)是剑桥大学的力学教材,所涉及的力学知识的难度、复杂程度是晚清其他力学着作无法比拟的。在当时中国已有的非常有限的力学知识基础之上,这些有相当难度的知识被引进之后遭遇到怎样的命运,传播、吸收消化的程度如何?这一时期西方力学知识的译介与传播是否成功,对中国力学近代化历程产生怎样的影响?此外,翻译并不是一种纯粹的语言转换,而是一种跨文化交流,同时也是一种文化对另一种文化的改写与重构。译着是两种文化交流、冲突、适应的结果。《重学》在翻译过程中面对冲突与不适应对原着的内容进行了哪些选择,对原着中的异质文化进行了怎样的改写,这些选择与改写对西方力学的理解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些问题的探讨对于理解晚清西方科学的传播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本文针对上述问题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本文首次对《重学》的内容进行全面清理,并对其各部分内容的难度、在晚清的传播情况给予说明。2.本文首次对《重学》的底本(Whewell的An Elementary Treatise on Mechanics,共七版)进行研究、清理,分析了该书成书的背景,版本,以及各版本之间的区别、内容变化与编纂思想,并对不同版本与《重学》进行对比。在充分的证据基础上确定了《重学》的底本,澄清了国内流行的关于《重学》的底本,翻译的内容等错误说法。同时,论文在《重学》的版本上也有新的发现。3.本文首次在《重学》与其底本对比研究的基础上,厘清《重学》翻译的整体情况,对原着内容的取舍、增补情况,术语翻译的原则与方法,以及翻译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通过《重学》与其底本的对比,分析了两种文化交流过程中的冲突与选择,以及这些选择对原着的理解产生的影响。4.本文分别从《重学》的文本及其内容的传播两个方面,梳理了《重学》的传播情况,首次对晚清一系列力学与数学着作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分析了晚清力学知识传播的整体情况、力学知识的传播程度、传播特点等;并研究了《重学》在知识内容、术语翻译、本土化特征等方面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重学》在晚清力学近代化过程中的作用。《重学》的翻译与传播的是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科学翻译与传播的一个典型案例,通过以《重学》为核心的深入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在西方力学传播过程中,直到20世纪20年代之前其难度、复杂程度及其知识结构都没有超出《重学》的范围。《重学》引进的知识远远超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能够接受的能力。2.《重学》的翻译在文字上、具体内容的理解上现在看来也属于上乘之作,对陌生知识、概念术语的表达上融合了中国传统知识和表达方式,拉近了读者与异质文化之间的距离,对于中国人接受西方力学知识产生了积极的作用。《重学》的表达方式在晚清力学着作的翻译与传播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3.《重学》是晚清多数知识分子都有所知晓的一部力学着作,但对其中的知识,特别是有一定难度的知识内容的理解与传播非常有限,对西方力学知识体系及其方法的理解是晚清力学传播的薄弱环节。4.《重学》的翻译与传播中都面临了中西文化的冲突与对异质文化的不适应,因此面对冲突与不适应不可避免地要做出选择,这种选择弱化了西方力学知识的体系,也部分地遮蔽了西方力学作为一门实证科学和精密科学的特征。通过《重学》研究看到,晚清力学的翻译与传播虽然没有明清之际的会通,但中国传统的思维模式和中国典籍撰写思想仍然在对西方知识的选择、对科学译着翻译方式有着深刻的影响。《重学》的研究是晚清西学东渐背景下的一个个案研究,通过这一案例研究,可以看到前西化时期西方科学传播的特征,看到当时中国社会文化环境对近代科技知识传播模式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可以对晚清科技史与文化史、中国学术翻译与传播史提供研究案例,通过不同的典型案例的研究,可以理解晚清西方科学传播与近代化过程的整体情况。
康伟利[7](2020)在《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动力响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浮式储存及再气化装置(Floating Storage and Regasification Unit,FSRU)以其技术、经济和环保等特点,现已成为国内外最受欢迎的清洁能源设备之一。码头、FSRU与液化天然气运输船(Liquefied Natural Gas Carrier,LNGC)组成的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在风、浪、流的联合作用下会产生复杂的动力响应。计算用时较少的三维势流理论被广泛应用于多浮体旁靠系统的动力响应分析中。而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可以考虑流体的粘性效应,从而能模拟FSRU与LNGC在海洋环境条件下的真实水动力相互作用,提高了计算精度,但同时也降低了计算效率。本文结合三维势流理论与CFD计算方法,提出一种基于简化CFD的加盖阻尼法系数取值方法,以提高三维势流理论方法的计算精度,同时避免CFD计算的大量耗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对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布置方案、水动力性能及时域动力响应的研究,并对布置方案提出了优化建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研究结论如下:(1)对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的水动力性能进行研究。根据系泊设备指南(Mooring Equipment Guidelines)设计了一种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布置方案。采用对浮体内部添加控制单元的方式消除了不规则频率,确定了在各浪向下浮体间距内流体的共振频率,分析了不同浪向对多浮体旁靠系统水动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频域计算结果在共振频率处存在失真,浮体间距内的流体共振会导致明显波面升高,横浪工况下的波面升高最为剧烈。(2)对基于简化CFD的加盖阻尼法系数进行研究。提出一种基于简化CFD的加盖阻尼法系数取值方法,以简化CFD的计算结果作为修正目标值,对加盖阻尼法系数ε进行取值并修正势流频域计算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静平衡计算和时域耦合计算,将时域计算结果与风、浪、流联合试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势流频域计算在非共振频率处的计算结果较为准确,提出的新方法和采用的数值模型可以很好的预测多浮体旁靠系统的动力响应,ε取值在横浪工况下最大,首斜浪工况次之,尾斜浪工况最小。(3)对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基于时域耦合计算结果,对不同工况下的多浮体旁靠系统动力响应进行分析,并对两浮体间的连接缆绳预张力进行敏感性分析。对设计的多浮体旁靠系统布置方案进行安全性评估,并对其提出优化建议。结果表明,多浮体旁靠系统在横浪工况下的动力响应最为剧烈,连接缆绳预张力对多浮体旁靠系统动力响应的影响呈非线性,设计的布置方案无法保证横浪工况下旁靠卸载作业的安全性,建议对连接系统选用有更大安全作业载荷的缆绳与护舷。
刘爽[8](2016)在《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意象图式是一种普遍存在于人类心智中的深层认知结构,它是关于一些基本空间关系(如“上-下”、“左-右”、“远-近”、“中央-边缘”、“部分-整体”)和事物基本属性(如“大-小”、“明-暗”、“快-慢”)的抽象性经验格式塔,它们来源于感觉与知觉,并通过具有类比性思维特质的隐喻扩展构建起日趋复杂的理性与抽象思维体系。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是感觉与意义之间的桥梁,因而也贯穿了设计的感知层、认知层和意义层。任何设计都具有输入与输出端,输入端从感知觉开始,是一切用户体验过程的开端,自此,一系列信息处理与产品交互过程经由体验形成意义,它是设计的最终升华,也是产品与交互最终驻留于人心的价值所在。通过研究这样一种深层认知结构,可以帮助我们在设计的输入端与输出端之间明确一种联系,为设计从感觉走向意义的过程划出一条较为明晰的心理脉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设计问题,并进一步探索人类感认知规律与设计语言间的转化方法与转化可能。本文分为九个章节进行讨论。第一章是导论。第二章讨论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理论背景与理论来源,以及它们的分类和心理与生理真实性问题。第三章主要讨论意象图式的感知起源、编码特性及其在意义生成过程中的中介作用。第四和第五章是本文的核心章节,主要讨论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以及它们在设计中的应用,并尝试初步探讨以意象图式之感知特性为启发的设计创新方法。第六章结合案例讨论更多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问题。第七章探讨在将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应用于设计时需要考虑的一些相关问题,如,图式的提取与产生问题、设计中所用到的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适合性问题、可能带来的认知冲突问题、意象图式之间的关系问题,以及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的文化差异性问题。第八章主要讨论将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来进行应用的可能,包括讨论其可能性与可靠性,并从方法论的角度上尝试探讨设计中的“表层结构”向“深层结构”转化时,如何运用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作为一种创新手法的问题。第九章是对全文的总结。本人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梳理,为设计研究提供一种基于心理学的视角与探讨方式,也为设计创新方法提供一些新的可能。
蒋守霞[9](2013)在《基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物理是中学科学学习领域的一门基础课程,提高物理教育水平可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能力,从而提高全民族的科学素质。笔者在十多年的教学实践中发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初中和高中物理教学衔接上存在很大的台阶,甚至导致有些学生因为无法逾越便放弃了物理乃至整个理科(理化生)的学习。本论文详尽分析影响学生跨域台阶的因素,且为了缩小初高中衔接中出现的台阶现象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并以教学案为载体系统进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渗透,稳步推进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同时希望能通过物理学科的研究对其他学科教学起到借鉴作用。本文文章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目前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研究现状,明确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本质、原则和意义。第二部分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从理论上阐述本研究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初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第四部分基于初中教学角度实践下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策略。第五部分在以上教学策略的基础上的教学效果检测,重在探讨如何能更好的促进学生在初高中物理学习中的有效衔接,第六部分结束语。
代云霞[10](2010)在《库岸滑坡涌浪计算方法及物理模拟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涌浪是伴随库岸滑坡而产生的一种次生灾害,滑坡高速入水激起巨大的涌浪,严重威胁库区水力工程、航行船只及沿岸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往往带来比滑坡灾害本身更大的灾难。涌浪研究的关键是预测涌浪高度,分析其传播规律,进而才能评价涌浪对承灾体的危害。影响库岸滑坡涌浪的因素十分复杂,目前国内外对于涌浪高度的计算、传播规律分析已有初步研究,大部分计算方法都基于一定的假设条件,大大简化了涌浪的影响因素,计算模型过于理想化,都是基于单向流研究,与实际情况不符,计算参数的选取也大都根据经验而定,所得结果通常与实际值有较大出入。因此,通过物理模拟试验深入分析涌浪形成机制、探讨涌浪传播特点、验证并分析现有理论公式的适用性,对库区涌浪预测预报工作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论文在分析库岸滑坡变形破坏影响因素的基础上,介绍了滑坡速度计算方法,在考虑水阻力的基础上,对速度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并从波浪力学、水力学角度,分析了库岸滑坡涌浪的物理性质;从假设条件、边界条件及试验条件等方面总结了国内外现有涌浪计算方法,对比分析了各个方法的适用条件,从波浪变形的角度修正了传播浪相关计算公式;针对国内外模型试验中河道模型简化、单向流问题及考虑因素不全面的问题,本论文在遵守相似准则的前提下,以1:200的比例尺,建立了三峡库区白水河滑坡处4km河道的三维模型,合理布设相关测量仪器及数据采集设备,通过室内多组模型试验,测定了最大涌浪及传播浪高度,深入分析滑坡涌浪形成机制、涌浪形态特点,探讨了滑坡传播规律,并依次分析了各方法的适用特点;以水布垭库区大堰塘滑坡为计算实例,采用修正后的速度、涌浪计算公式,分别计算和分析了滑坡运动过程、涌浪高度及传播规律。经过以上研究,论文得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结论:1.涌浪形成机制及性质(1)从宏观角度来讲,涌浪的产生是由于一定体积的滑坡在以一定的速度扰动水体变形而产生。从波浪力学的角度来讲,滑坡涌浪产生时,既有水质点上下振动,也有水质点前后移动,属于振荡波和推移波叠加情况。此外涌浪波高受水深的影响,大部分情况下,滑坡涌浪的波形属于浅水非线性波研究范畴。(2)通过试验分析,滑坡涌浪的形成过程为:水体在滑坡的的作用下沿前缘上爬而形成一个波峰,随着滑坡的运动,波峰达到最高直至变形破碎而涌入水体,随后形成第一列规则波波形,随着波浪的爬坡、反射变形而形成多个波列,且规则波的波幅均小于初始最大波峰的高度。(3)综合分析试验现象及前人研究成果,提出初始涌浪高度是滑坡运动入水所引起的液面位移,当液面的位移在坡肩处形成尖陡波峰、波峰高度随着滑坡运动而达到极值,此时的涌浪高度就是初始最大涌浪高度。当液面位移没有形成尖陡的波峰,而是具有明显波峰及波谷的规则波时,最大涌浪高度是规则波列中的最大波幅,而这个最大波幅可能是第一列波的,也可能是后续的波列。能否在坡肩处形成波峰,与弗劳德数等因素密切相关。(4)滑坡涌浪包括体积涌浪和冲击涌浪,两种涌浪同时存在,不同阶段各自所占比例不一样,涌浪产生初期以体积涌浪为主。通过试验分析,认为水平方向的运动主要引起液面位移而形成冲击涌浪,竖直方向的运动则主要引起“排水效应”,形成体积涌浪,竖直速度的大小则决定了滑坡在单位时间内能排开的水体体积。在其他因素一致的情况下,滑动面倾角越大,涌浪产生初期其体积涌浪高度越大,一定程度上也决定了其最大涌浪高度也较大。2.各理论计算方法特点(1)国外各种理论计算方法均以单向流为基础,即假设滑坡沿着河道轴向方向下滑或推进,这与涌浪产生的边界条件不符。实际中滑坡都是从两边的库岸下滑,涌浪在滑坡入水点产生以后先向对岸传播,然后通过波的扩散和反射,向上下游传播,不是简单的沿河道单向运动。(2)潘家铮方法将整个涌浪过程视为一系列小波的线性叠加,假设每个小波都是孤立波。作者认为,波浪性质应根据Fritz提出的分区标准进行分析,将波浪全部假设为孤立波,与实际情况不符。且波浪传播到对岸反射后已经变形,高度发生变化,简单的线性叠加并不合理。(3) Noda方法及潘家铮两种方法中涌浪高度只与滑坡速度、水深有关,都没有考虑滑坡规模大小对涌浪高度的影响。当滑坡厚度远小于水深时,其扰动范围与厚度密切相关,此时理论计算值明显偏大。(4)根据波浪分区标准,1、2、4组试验所产生的波浪均为振荡波,3、5、6、7组试验则产生弱非线性过渡波。采用kamphuis方法中的稳定涌浪高度计算值近似代替最大浪高,其计算结果与试验测量最为接近。(5) Ashtiani方法中考虑了滑动面倾角、滑坡水下运动时间这两个重要因素对滑坡涌浪高度的影响。从考虑的影响因素、河道规模、滑坡体材料及形状等方面比较,Ashtiani的模型试验条件与本试验最为接近。对比分析试验值和理论计算结果,Ashtiani方法的计算值和试验测量值较为接近。(6) Fritz和Slingerland理论公式计算值相对于试验值都偏小,主要因为在试验中均采用了下滑过程中散体变形的柔性滑坡模型,滑坡变形导致其能量损失,从而使涌浪高度降低。其中,Slingerland方法适用于水深较小的情况下,通过本论文正交试验中的敏感性分析,该方法中水深的敏感区间为5m-30m。(7)国内外模型试验都是在理想化的矩形水池中进行,水深、河道宽度、弯曲程度等始终保持不变,岸坡角度均为90°,波浪的浅水变形无从考虑,反射叠加也与实际情况不符。3.涌浪影响因素的敏感性通过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得出最大浪高度影响因素的敏感性大小依次为:水深、滑坡速度、滑坡宽度、长度、厚度。涌浪预测中应重点考虑这些因素变化对指标值的影响。4.涌浪传播规律(1)沿岸传播浪是由多组波列传播、反射叠加而成。第一列波衰减较快,传播到对岸时高度不大,在岸坡上爬坡、反射回来后和后续的波列叠加,从而在沿岸形成较高的传播浪。(2)传播浪高度随着传播距离的增加而逐渐减小,涌浪高度的衰减明显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衰减速度极快,随后缓慢衰减。5.速度及涌浪计算方法的修正(1)在考虑水阻力的基础上,修正了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推荐公式及运动方程法。采用修正后的运动方程方法计算大堰塘滑坡运动速度,结果表明:滑坡所受水阻力在滑坡速度及迎水面积的动态变化下先增大后减小,导致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滑坡先加速后减速。(2)采用修正后的潘家铮初始最大涌浪计算方计算了大堰塘滑坡涌浪,结果表明,修正后的潘家铮方法和J.W.Kamphis方法最大涌浪计算结果相近,与实际情况比较符合;(3)在考虑波浪的浅水变形及反射导致能损失的基础上,对潘家铮传播浪计算方法进行修正。计算表明:修正后的潘家铮传播浪、爬坡浪计算结果与调查值吻合较好,传播衰减规律一致。
二、液体加速运动时液面形状及有关浮体问题的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液体加速运动时液面形状及有关浮体问题的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2 物理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1 中学物理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研究概述 |
2.2 大学物理课程研究概述 |
3 知识结构问题的探讨 |
3.1 知识结构理论 |
3.2 教材知识结构的基本内涵 |
3.3 物理教材的知识结构 |
3.4 物理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关系 |
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4.1 研究内容 |
4.2 研究方法 |
5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5.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模块内容分析 |
5.2 高中物理选修1-1内容分析 |
5.3 高中物理选修1-2内容分析 |
5.4 高中物理选修2-1内容分析 |
5.5 高中物理选修2-2内容分析 |
5.6 高中物理选修2-3内容分析 |
5.7 高中物理选修3-1内容分析 |
5.8 高中物理选修3-2内容分析 |
5.9 高中物理选修3-3内容分析 |
5.10 高中物理选修3-4内容分析 |
5.11 高中物理选修3-5内容分析 |
6 大学物理课程内容分析 |
6.1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现状的调查与统计结果 |
6.2 文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3 工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4 农林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5 医学院校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6.6 理科大学物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比较和分析 |
7.1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1与文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2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工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3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2与农林、医学院校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4 高中物理共同必修+选修3与理科大学物理的比较和分析 |
7.5 不同模块课程的选取对学生后续学习的影响分析 |
8 研究结果及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高中物理课程知识点统计表 |
附录二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调查信函 |
附录三 大学物理教材使用情况统计表 |
附录四 大学物理教材知识内容统计表 |
致谢 |
(3)液体晃荡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目次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晃荡的意义 |
1.2 研究晃荡的方法 |
1.2.1 数学模型 |
1.2.2 理论分析 |
1.2.3 数值分析方法 |
1.2.4 实验研究 |
1.2.5 各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
1.3 若干复杂系统中的晃荡问题 |
1.4 尚需深入研究的几个方面的问题 |
1.5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液体晃荡数值计算模型 |
2.1 数学模型 |
2.1.1 控制方程 |
2.1.2 边界条件 |
2.2 数值计算模型 |
2.2.1 计算网格 |
2.2.2 控制方程的离散 |
2.2.3 速度和压力的计算 |
2.2.4 数值稳定条件 |
2.2.5 自由表面的重构和F对流运算 |
2.3 小结 |
第三章 模拟液体大幅晃荡数值处理 |
3.1 单元类型、速度类型 |
3.2 自由表面单元的速度条件 |
3.2.1 法向速度 |
3.2.2 新流体单元内部速度(S-S速度)条件 |
3.3 两锋相遇及其速度多值处理 |
3.4 小结 |
第四章 弹性结构内液体晃荡的水弹性力学理论 |
4.1 液箱结构运动方程 |
4.1.1 坐标系与运动量描述 |
4.1.2 结构的有限元离散方程 |
4.1.3 结构的固有频率及主振型 |
4.1.4 结构刚体振型 |
4.1.5 振型的正交条件 |
4.1.6 结构主坐标方程 |
4.1.7 结构运动主坐标方程分解 |
4.2 广义力 |
4.2.1 广义流体力 |
4.2.2 广义集中力 |
4.2.3 广义重力 |
4.3 结构变形时流场的计算 |
4.3.1 通度基本概念 |
4.3.2 流动的重新描述 |
4.4 小结 |
第五章 刚性液箱内液体晃荡的数值计算及分析 |
5.1 水体在刚性液箱内的二维晃荡运动 |
5.1.1 液箱内水体的自由晃荡 |
5.1.2 液箱做强迫摇荡时水体的晃荡 |
5.2 液箱内有障碍物时水体的晃荡 |
5.3 小结 |
第六章 弹性液舱内液体晃荡的研究 |
6.1 结构的干模态分析 |
6.2 液舱内水体晃荡固有频率分析 |
6.3 液舱作强迫横摇运动下的结构响应 |
6.3.1 不同激励频率下液体的晃荡和结构的响应 |
6.3.2 不同结构刚度下液体的晃荡和结构的响应 |
6.4 小结 |
第七章 升船机提升系统力学特性分析 |
7.1 升船机提升系统力学特性研究的工程实际意义 |
7.2 升船机提升系统力学特性的模型试验 |
7.2.1 模型试验的对象与目的 |
7.2.2 试验模型参数 |
7.2.3 试验内容及试验结果 |
7.3 船厢结构运动方程 |
7.3.1 坐标系与运动量描述 |
7.3.2 船厢变形状态下的缆力 |
7.3.3 广义重力 |
7.4 船厢中船舶的运动方程 |
7.5 提升系统力学特性分析 |
7.5.1 船厢中水体晃荡频率 |
7.5.2 船厢结构的干模态分析 |
7.5.3 提升系统在水体晃荡激励下的动力特性分析 |
7.6 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平衡缆提升力的推导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科研工作及论文发表情况 |
(4)改进的MPS方法及其三维并行计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表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2 无网格粒子法的发展及现状 |
1.2.1 SPH的发展 |
1.2.2 MPS的发展 |
1.2.3 SPH与MPS比较分析 |
1.3 无网格粒子法并行计算研究进展 |
1.3.1 并行计算平台 |
1.3.2 粒子法已有的并行计算工作 |
1.4 MPS的压力振荡问题 |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
1.6 本文的工作特色及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MPS方法基础理论 |
2.1 引言 |
2.2 控制方程 |
2.3 MPS的插值思想 |
2.4 核函数 |
2.5 粒子数密度 |
2.6 粒子模型 |
2.6.1 梯度模型 |
2.6.2 散度模型 |
2.6.3 Laplacian模型 |
2.6.4 粒子模型的作用距离 |
2.7 边界条件 |
2.7.1 自由面条件 |
2.7.2 壁面的处理 |
2.8 时间积分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压力振荡现象与缓解方法 |
3.1 引言 |
3.2 已有的解决途径和尝试 |
3.2.1 引言 |
3.2.2 压力梯度模型的改进 |
3.2.3 压力Poisson方程源项改进 |
3.2.4 自由面判断的改进 |
3.3 对已有改进方法的验证和分析 |
3.4 一种新的自由面判断方法 |
3.5 改进的MPS方法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并行计算实现及分析 |
4.1 引言 |
4.2 区域分解法 |
4.3 动态负载平衡 |
4.4 并行性能分析 |
4.5 基于GPU的并行计算 |
4.5.1 引言 |
4.5.2 基于GPU的加速测试 |
4.6 求解器MLPARTICLE-SJTU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维溃坝流动问题研究 |
5.1 引言 |
5.2 粒子收敛性分析 |
5.3 带障碍物的溃坝流动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液舱晃荡问题研究 |
6.1 引言 |
6.2 粒子法在晃荡问题中的应用 |
6.3 二维液舱晃荡 |
6.3.1 二维矩形液舱晃荡 |
6.3.2 二维菱形液舱晃荡 |
6.4 三维液舱晃荡 |
6.4.1 三维矩形液舱晃荡 |
6.4.2 三维菱形液舱晃荡 |
6.5 带隔板液舱晃荡分析 |
6.5.1 引言 |
6.5.2 带垂直隔板二维液舱晃荡分析 |
6.5.3 三维垂直隔板液舱晃荡分析 |
6.5.4 不同隔板高度减晃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甲板上浪问题研究 |
7.1 引言 |
7.2 数值波浪水池 |
7.3 二维甲板上浪 |
7.4 三维甲板上浪 |
7.5 浮式防波堤 |
7.6 三维船体上浪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总结与展望 |
8.1 总结 |
8.2 展望 |
附录A 无网格粒子法求解器MLPARTICLE-SJTU软件着作权证书 |
附录B 求解器MLPARTICLE-SJTU前处理介绍 |
附录C 求解器MLPARTICLE-SJTU后处理介绍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5)实验融入复习 教学更具魅力——以非惯性系中“静水”的讨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惯性大小的“水”中比较 |
二、液体超重与失重的眼见为实 |
三、液体压强的深入讨论与直观显示 |
四、浮力的深刻理解与定性检验 |
五、非惯性系中液面状态的分析与观察探究 |
(6)晚清科学译着《重学》的翻译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三、研究基础 |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
五、论文框架 |
六、本文拟以解决的问题 |
第一章 《重学》翻译传播的相关背景 |
第一节 力学在近代中国传播的相关背景 |
一、19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力学的发展 |
二、《重学》传入之前中国人所具有的知识背景 |
第二节 晚清力学传播概况 |
一、不同水平的力学结构 |
二、晚清传播的力学知识结构 |
第二章 《重学》的内容 |
第一节 《重学》的译者简介 |
一、艾约瑟生平与在华期间学术活动 |
二、李善兰生平及其学术成就 |
第二节 《重学》的内容组成 |
一、钱熙辅跋、李善兰序、伟烈亚力英文序和词汇表 |
二、《重学》"卷首" |
三、附加内容——关于流体力学与圆锥曲线部分 |
第三节 《重学》传入的知识内容 |
一、"重学"的概念及其静力学知识 |
二、动重学——动力学知识 |
三、《重学》在晚清力学传播中的特点 |
第三章 MECHANICS及《重学》底本 |
第一节 休厄尔生平及其学术贡献 |
一、休厄尔简要生平 |
二、休厄尔主要学术成就 |
第二节 MECHANICS概述 |
一、Mechanics成书背景 |
二、休厄尔的力学教科书 |
三、Mechanics版本 |
第三节 MECHANICS体系及其内容组成 |
一、Mechanics的思想体系与结构 |
二、Mechanics的内容组成 |
三、影响与评价 |
第四节 《重学》底本的确定 |
一、《重学》的相关疑点 |
二、《重学》的底本 |
第四章 《重学》的翻译 |
第一节 《重学》的文本翻译 |
一、《重学》与Mechanics的体例差异 |
二、《重学》翻译中内容的取舍与增补 |
三、《重学》翻译的本土化特征 |
第二节 《重学》的术语翻译 |
一、《重学》术语的翻译方法 |
二、《重学》涉及的力学术语 |
三、《重学》概念翻译存在的问题 |
第三节 《重学》翻译的力学术语的传承与变化 |
一、晚清力学术语翻译使用的整体状况 |
二、几个核心力学术语的分析 |
三、《重学》翻译的力学术语的传播情况 |
第五章 《重学》的传播 |
第一节 《重学》的版本及文本流传 |
一、目前关于《重学》版本的研究 |
二、美华版与金陵版的区别 |
三、对美华版与《重学》首版之关系的推测 |
四、《重学》其他版本的区别及其流传 |
第二节 《重学》中力学知识的传播 |
一、西学丛书对《重学》内容的传播 |
二、算学书对《重学》知识的传播 |
三、"课艺"中的力学知识 |
第三节 学者对《重学》的解读与研究 |
一、李善兰对《重学》的研究 |
二、顾观光对《重学》的研究 |
三、杞庐主人的《时务通考》对《重学》的概括 |
第四节 "重学"一词及其知识体系的传播 |
一、晚清"重学"及其知识体系的丰富与变化 |
二、"重学"的译名及其知识体系的传播 |
三、晚清力学知识传播的特点 |
第六章 《重学》的影响及评价 |
第一节 《重学》的翻译与影响 |
一、《重学》翻译中的变通与民族化 |
二、《重学》翻译中的选择与适应 |
第二节 《重学》的传播与影响 |
一、《重学》传播的目标 |
二、《重学》传播的限度 |
三、余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7)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动力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多浮体旁靠系统布置方案研究 |
1.2.2 多浮体旁靠系统水动力性能研究 |
1.2.3 多浮体旁靠系统动力响应研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路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路径 |
第2章 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水动力性能研究 |
2.1 频域计算方法基本理论 |
2.1.1 坐标布置 |
2.1.2 速度势 |
2.1.3 两浮体间距内的波面升高 |
2.1.4 水动力系数与波浪力 |
2.1.5 两浮体六自由度运动响应 |
2.2 不规则频率基本理论 |
2.2.1 不规则频率的产生原理 |
2.2.2 不规则频率的消除方法 |
2.3 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数值模型的建立 |
2.3.1 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布置方案介绍 |
2.3.2 网格收敛性分析 |
2.4 不规则频率的消除 |
2.5 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水动力性能分析 |
2.5.1 浮体间距内的波面升高 |
2.5.2 六自由度运动响应 |
2.5.3 附加质量 |
2.5.4 阻尼系数 |
2.5.5 波浪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简化CFD的加盖阻尼法系数研究 |
3.1 理论基础及取值流程 |
3.1.1 CFD基本理论 |
3.1.2 加盖阻尼法 |
3.1.3 时域耦合计算基本理论 |
3.1.4 基于简化CFD的加盖阻尼法系数取值流程 |
3.2 基于简化CFD的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数值计算 |
3.2.1 数值波浪水池的建立与造波验证 |
3.2.2 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数值模拟 |
3.2.3 浮体间距内的波面升高分析 |
3.2.4 浮体间距内的流体运动分析 |
3.3 基于简化CFD的加盖阻尼法系数取值 |
3.3.1 浮体间距内的波面升高修正 |
3.3.2 两浮体运动响应修正 |
3.4 基于简化CFD的加盖阻尼法系数取值方法可行性验证 |
3.4.1 海洋环境条件 |
3.4.2 结果对比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动力响应研究 |
4.1 两浮体六自由度运动 |
4.2 两浮体相对运动 |
4.3 缆绳及护舷受力 |
4.3.1 缆绳受力分析 |
4.3.2 护舷受力分析 |
4.4 连接缆绳预张力的敏感性分析 |
4.4.1 对两浮体六自由度运动的影响 |
4.4.2 对两浮体相对运动的影响 |
4.4.3 对缆绳与护舷受力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8)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思维的“基块”(意象图式)与设计 |
1.2 思维的“链条”(隐喻扩展)与设计 |
1.3 选题意义 |
1.4 研究现状及文献准备 |
1.5 问题与方法 |
1.6 基本结构 |
第2章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理论 |
2.1 定义 |
2.2 理论背景与理论来源 |
2.3 意象图式的分类问题 |
2.4 隐喻的类型 |
2.5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的心理真实性研究 |
2.6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的生理真实性研究 |
第3章 感知起源、编码特性与意义生成 |
3.1 意象图式的感知起源 |
3.2 意象图式的编码特性 |
3.3 意象图式的中介作用 |
第4章 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与设计(上) |
4.1 意象图式分析:上—下 |
4.2 意象图式分析:左—右 |
4.3 意象图式分析:远—近 |
第5章 意象图式的感知特性与设计(下) |
5.1 意象图式分析:部分—整体 |
5.2 意象图式分析:运动 |
5.3 以意象图式之感知特性为启发的创新 |
5.4 小结 |
第6章 设计应用与案例分析 |
6.1 中央-边缘 |
6.2 接触 |
6.3 前-后 |
6.4 左-右 |
6.5 路径 |
6.6 上-下 |
6.7 平衡 |
6.8 态势 |
6.9 反作用力 |
6.10 可数-不可数 |
6.11 轻-重 |
第7章 宜人性与文化性 |
7.1 意象图式的来源问题 |
7.2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的适合性问题 |
7.3 意象图式与认知任务冲突 |
7.4 意象图式及其价值论参数在设计中的应用 |
7.5 意象图式之间的联系 |
7.6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
第8章 作为设计语言的意象图式与隐喻扩展 |
8.1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的可行性 |
8.2 意象图式及隐喻扩展作为一种设计语言的可靠性 |
8.3 “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 |
8.4 表-深层转换关系 |
8.5 转换方法——设计中的修辞问题 |
8.6 小结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的理论基础 |
2.1 信息论、控制论和元认知理论 |
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2.3 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策略 |
2.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2.4.1 教学最优化的定义 |
2.4.2 教学最优化的标准 |
2.5 教学策略的概述 |
2.5.1 新课程理念下几种常见的教学策略 |
第3章 初高中物理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
3.1 初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对比 |
3.1.1 初中物理课程具体目标 |
3.1.2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具体目标 |
3.1.3 初高中课程标准对比分析 |
3.2 高一学生物理学习状况问卷调查和高中物理教师访谈 |
3.2.1 高一学生问卷的编制与实施 |
3.2.2 学生测试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3.2.3 对高中物理教师的访谈 |
3.3 初高中教学衔接中存在的“学习台阶”问题 |
3.3.1 各学段课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不同 |
3.3.2 初高中物理知识点的“脱节”现象的存在 |
3.3.3 初高中学生的思维水平差异较大 |
3.3.4 初高中物理教师的教学模式不同 |
第4章 基于初中教学角度实践下的初高中衔接教学策略 |
4.1 培养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 |
4.2 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
4.3 加强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
4.4 加强学生对物理学习的规范性要求 |
4.5 初高中物理教师应把握好初中与高中物理知识的衔接点,形成知识的可持续发展 |
4.6 以教学案为载体系统进行初高中物理教学衔接渗透,稳步推进初高中物理教学的有效衔接 |
第5章 基于初中教学角度的初高中教学衔接策略的教学效果检测 |
5.1 初二学生力学教学衔接教学效果检测题的编制与实施 |
5.1.1 测试目的 |
5.1.2 测试对象 |
5.1.3 测试卷的编制 |
5.1.4 施测情况 |
5.2 初二学生测试卷结果统计与分析 |
5.2.1 学生访谈 |
5.3 实践效果总结 |
5.3.1 2013 年高新区初二物理统考成绩反馈(满分为 100 分) |
第6章 结束语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库岸滑坡涌浪计算方法及物理模拟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思路 |
1.3.1 研究内容与目标 |
1.3.2 技术路线及基本思路 |
第二章 库岸滑坡涌浪特征 |
2.1 库岸滑坡的变形及破坏 |
2.1.1 库岸滑坡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 |
2.1.2 库岸滑坡运动特征 |
2.2 滑坡速度计算方法 |
2.2.1 美国土木工程协会推荐滑坡速度计算方法 |
2.2.2 运动方程法 |
2.2.3 对美国土木工程师协会推荐公式及运动方程法的改进 |
2.3 库岸滑坡涌浪特点 |
2.3.1 波的分类 |
2.3.2 波的变形和破坏 |
2.3.3 滑坡涌浪的物理性质 |
第三章 滑坡涌浪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E.NODA方法 |
3.2 潘家铮方法 |
3.2.1 最大涌浪高度计算 |
3.2.2 传播浪高度计算 |
3.2.3 爬坡浪高度估算 |
3.3 国外学者模型试验公式 |
3.3.1 J.W.Kamphis和R.J.Bowering方法 |
3.3.2 R.L.Slingerland和B.Volght方法 |
3.3.3 H.M.Frtiz方法 |
3.3.4 B.Ataie-Ashtiani方法 |
3.4 涌浪现有计算方法特点总结及修正 |
3.4.1 E.Noda、潘家铮方法特点总结 |
3.4.2 国外模型试验公式特点总结 |
3.4.3 潘家铮方法的修正 |
3.5 涌浪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 |
3.5.1 敏感性分析方法 |
3.5.2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及特点 |
3.5.3 基于正交试验的敏感性分析 |
第四章 滑坡涌浪的物理模型试验 |
4.1 模型试验相似准则 |
4.1.1 相似现象 |
4.1.2 相似理论 |
4.1.3 流动的相似条件 |
4.2 模型设计 |
4.2.1 河道模型 |
4.2.2 滑坡体模型 |
4.3 试验控制系统 |
4.4 试验测量系统 |
4.4.1 最大涌浪高度测定 |
4.4.2 沿程传播浪高度测量 |
4.4.3 试验步骤 |
4.5 试验方案与结果分析 |
4.5.1 涌浪形成过程分析 |
4.5.2 关于涌浪高度的几点讨论 |
4.5.3 最大涌浪高度测量值及各理论计算方法特点分析 |
4.5.4 涌浪传播规律分析 |
第五章 大堰塘滑坡涌浪计算 |
5.1 大堰塘滑坡概述 |
5.1.1 大堰塘滑坡工程地质概况 |
5.1.2 大堰塘滑坡宏观变形 |
5.1.3 大堰塘形成机理 |
5.1.4 大堰塘滑坡涌浪调查 |
5.2 大堰塘滑坡速度计算 |
5.3 大堰塘滑坡涌浪计算 |
5.3.1 最大涌浪高度计算 |
5.3.2 传播浪及爬坡浪高度计算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下一步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四、液体加速运动时液面形状及有关浮体问题的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液体加速运动时液面形状及有关浮体问题的讨论[J]. 申瑜. 中专物理教学, 1994(S1)
- [2]普通高中物理课程内容与大学物理课程内容的适切性研究[D]. 许静. 西南大学, 2007(05)
- [3]液体晃荡及其与结构的相互作用[D]. 朱仁庆. 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 2002(01)
- [4]改进的MPS方法及其三维并行计算研究[D]. 张雨新. 上海交通大学, 2014(01)
- [5]实验融入复习 教学更具魅力——以非惯性系中“静水”的讨论为例[J]. 朱木清,李弼. 课程教学研究, 2014(10)
- [6]晚清科学译着《重学》的翻译与传播[D]. 聂馥玲.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0(12)
- [7]小间距多浮体旁靠系统动力响应研究[D]. 康伟利.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8)
- [8]从感知到意义 ——意象图式及其隐喻扩展在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刘爽. 中央美术学院, 2016(08)
- [9]基于初中物理教学角度下的初高中物理衔接教学的策略研究[D]. 蒋守霞. 苏州大学, 2013(01)
- [10]库岸滑坡涌浪计算方法及物理模拟试验研究[D]. 代云霞. 中国地质大学,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