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深圳市加强调研工作的几点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张彦惠[1](2018)在《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从实践上总结取得的成就和经验,并从理论上加以分析,对执政党主动迎接挑战和适应社会变革,实现长期执政,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非公企业起步早、发展快,非公企业党的建设也开展的比较早并走在了全国的前列,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的“顶层设计”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本文以“历史脉络”为线,以“典型个案”为点,以历史启示和“实践创新经验”为结论,分四个阶段分别考察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及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建设的发展过程,同时也概括论述了整个国家对非公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第一阶段,即1979年至1991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萌芽期。这个阶段深圳外资企业快速发展,深圳对外资企业党建的认识又分为两个阶段:1979年到1985年,理论探讨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的合法性和必要性;1986年到1991年,从实践上重点在外资企业里开展党组织建设。第二阶段,即1992年至200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期。十年间,深圳外资企业、股份制企业、私营企业都迎来了大发展,深圳市对这三种不同类型的非公企业在党组织建设过程所遇到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采取不同的解决策略。对外资企业,坚持“业余”、“小型”、“分散”为主,采用机动灵活的弹性制度保证党组织活动的开展;对于股份制企业,坚持按照党章规定,与企业组建同步建立党组织;对个体私营企业,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按照党章规定组建党组织,加强对私营企业主党员的教育和管理。第三阶段,即2002年至2012年,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创新发展期。主要分析深圳在进行二十多年的实践探索后,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为国家加强非公企业党建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在领先于全国其他地方的同时,仍然遵循深圳特区一贯的创新路径,在公推直选、定岗定责、双培双推、新社会阶层发展党员、留学归国党员过党组织生活等都进行了试点,继续为全国的党建创新提供参考。第四阶段,即2012年十八大至今,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全面加强期。扩大非公企业党组织覆盖面,党组织建设向不断规范化、制度化、标准化目标迈进。通过对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发展历程的历史梳理,回顾总结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经验,可以获得以下几点启示:一是必须坚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与加强党建工作相结合;二是必须坚持探索先行与顶层设计相结合;三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发挥非公企业主积极性相结合;四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创新相结合。
吴晓[2](2002)在《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 ——以京、宁、深三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规模流动及其各类流动人口聚居区在城市的自发形成,已逐渐成为了我国经济相对发达地区的一类普遍现象。但在城乡二元对立体制下,由于政府部门和专业人士缺乏必要的关注和全面的研究,这类社区的生成和发展实际上已经游离于城乡的管理体系之外,并且给城市的发展和建设带来了多方面的负面影响。因此,如何对这类异质性社区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有效的整合,就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有鉴于此,论文首先对社会学和西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概念、特性、趋向及其相关情况进行了大致的描述; 随后,论文又聚焦于京、宁、深三市的典型聚居区,对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基本特征、主要问题等进行了分析和总结; 最后,论文在对国内外的类似聚居区进行系统性比较的基础上,又着重从物质形态空间方面对国内聚居区的整合策略进行了综合性的探讨——笔者认为,其物质形态空间的整合既要结合流入的村落编制现有聚居区的物质性整合规划,又要加强公共住宅与流动人口安置区的建设,同时还需要从资金、机构等方面来保障整合方案的成功实施。全文共约13万字,各类图表近百幅。
仇爽悦[3](2019)在《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互联网+”式的社会变革为政府开展公共治理,为公民提供政务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工作效率、管理能力、服务水平的提升和转型提供了新的契机。因此,从用户满意度的角度切入,研究如何提升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问题,能够提高黑龙江省政务服务的效率,减轻行政负担,提升民众参与的积极性,在促进良好政府治理的同时,进一步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基于以上背景,以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府服务”和用户满意度的概念界定为切入点,阐述政务服务的概念与其特点,研判“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趋势,简述用户满意度的概念与构成要素,以及研究的理论依据与主要的研究方法,如文献研究、比较分析与问卷调查等方法;结合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调查问卷的调查结果,归纳和分析相关现状,得出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方面的用户满意度当前面临着的主要问题,包括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情况较低、便民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般、在政民互动方面的主动性水平的不均衡等;借鉴了韩国、新加坡、美国和上海、青岛、深圳市在“互联网+”背景下政务服务成功经验,可概括为建设服务型政府,以努力为公众提供更优质的政务服务并达成用户满意为发展目标,建立服务集成型的政府网站与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在此基础上,就黑龙江省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包括完善黑龙江省各地区的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更新并完善相关服务端的加密机制,进·步统·“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架构标准等,以期在促进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提升的同时,也为省内各级政府“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和建设提供一定参考。
何瑜瑜[4](2019)在《公务员交流中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公务员法》规定,国家实行公务员交流制度。公务员交流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组织角度来看,通过交流有利于实现政府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而提升政府的工作质量和绩效,同时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公务员长期在同一岗位工作产生的廉政风险;从个人角度看,有利于培养公务员的技能、开阔视野、积累经验,进而促进公务员的职业发展。然而,在现实交流过程中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往往存在冲突。那么,公务员交流中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产生的深层次原因是什么?其冲突会带来什么影响?在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的状态下,公务员交流的未来管理走向又该何去何从?选取深圳市作为研究案例,通过对深圳市行政机关单位和公务员个人两个层面的访谈及问卷调查得知,深圳市公务员交流存在官僚制运行过程中的内在张力,即在深圳市公务员交流过程中,一方面组织要求实现“官僚化”,强调高度理性、等级制、专业化、非人格化,另一方面个人要求“去官僚化”,强调非理性、扁平化、丰富化、人格化。这导致深圳市公务员交流中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产生冲突:交流影响因素不一致、交流意愿不统一、交流运行要求不匹配。访谈资料和问卷结果进一步分析揭示了深圳市公务员交流中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产生的深层原因是:等级制与扁平化的矛盾;非人格化与人格化的冲突;专业化与丰富化的悖论;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博弈。从而给政府带来以下负面影响:影响政府人力资本增值、对专业化构成威胁、不利于创造和谐的行政生态环境。因此,促进深圳市公务员交流中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回归平衡的管理走向应当从转变交流理念、健全交流制度要素、分类推进不同交流形式、引入双向选择机制等方面入手。
张琲旎[5](2019)在《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景山公园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城市公园大多建成年代较早、时间较长,它们拥有珍贵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人文环境。由于服务年限的延长,又缺乏有效的管理维护,这些城市公园持续老化亟待更新。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城市转型与生活变迁为城市公园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无法完全适应当下加速变化的现代城市生活,造成公园的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一定罅隙。我们不禁反思,当下存在的公园物质空间是否能应对未来城市发展和市民需求的转变?当前城市公园建设是否足以显示使用人群自身特点的普遍存在与行动方式?因此,本文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以其改造与更新策略为研究内容,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试图探寻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的有效方法,以期能在实践意义上缓解公园建设与时代需求转变不匹配而产生的矛盾。首先,本文对主要研究背景进行阐释,并在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定义了相关概念,梳理了国内外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现状,最终确立本文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其次,梳理城市公园发展历程,指出影响城市公园发展演变的重要因子,并阐述其在新时代背景下发生的变化,以及在此影响下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转变。立足于公园发展定位、市民行为需求、生活文化表达以及公园持续发展需要等方面对我国城市公园前存在的矛盾进行总结。再者,通过对城市公园更新设计的相关理论进行探索,并通过国内外一些成功的案例总结出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经验与影响因素。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从宏观整体发展角度、中观场所设计角度以及微观后续管理维护角度出发,提出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策略与方法,以期能适应时代需求的变化,实现活力的永续。并深入分析广东省珠海市景山海滨公园改造提升设计的实践项目,作为对策略研究的回应。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是一个时新的话题,致力于探究城市公园适应不同时代需求变化的方法和可行性。本文通过考察社会环境与城市公园的相互作用,明确其改造更新应坚持以健康生态为本底,以持续活力为目标,以特色文化为内核,实现自然生态、人为活动、地域文化三者的平衡。
吴梦绮[6](2018)在《深圳城中村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 ——以福田村为例》文中提出城中村是快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特殊”城市社区,是城市领域的研究热点。现阶段,大量学者认识、肯定了城中村具有的积极意义,并吸引相关学者对城中村的良好特性展开不同角度的研究。城市自组织提供了认识城市运行、发展的新角度,现行他组织主导下的城市建设发展中隐性存在着自组织规律这一观点已被研究证实。因此,对城市自组织规律的认识得到重视,并引发了城市规划领域城市自组织研究热潮,望能通过认识城市自组织规律,更好的进行城市的规划,促进城市良好发展。在城市社区领域,对社区自组织的研究与实践重视尤盛。深圳城中村是自组织发展的城市社区实例,是观察城市社区自组织的良好样本,而其所具有的积极意义与良好特性也值得学习与借鉴。基于以上认识,提出本文的研究问题:对深圳城中村空间自组织发展产生的空间积极特点及其自组织形成过程进行梳理,并研究其背后的机制性成因。选取深圳市福田村作为实证案例,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法展开福田村空间积极特点及空间问题客观表征研究。对得出的客观表征进行关系整理与分类,将其归为村庄整体建设类、村庄住宅建设类、村庄商业设施建设类、村庄公共设施建设类、村庄运行管理类、村庄社会关系类六个类别,分别对每一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进行研究。通过形成机制研究,对每一类客观表征的形成机制研究成果做进一步的提取归纳与分析,总结城中村形成过程中呈现出的自组织特征,找出城中村形成机制背后更深层次的机制成因,并与他组织城市社区进行一定的对比与分析。基于以上研究,对城市社区规划管理与城市社区组织培育分别提出相关建议。本文通过对实证案例福田村空间客观表征分析与形成机制研究,总结其形成过程中的自组织特征与背后深层次的成因,得出相关研究结论。其一,本文揭示了城中村自组织形成过程中,城中村系统内大量主体的自组织决策行为作用于城中村空间,形成了城中村值得借鉴的良好空间效应。其二,通过研究本文认识了城中村社区中的自组织行为具有一定的自组织特征,决定了城中村空间自组织发展的成效。其三,本文总结了城市社区空间自组织发展背后的成因,认识城中村空间自组织发展的根源,用以判别城市他组织社区与城市自组织社区在形成机制成因上的不同。最后,本文从城市社区系统外、内两个角度提出了对未来城市社区规划、管理及社区组织培育的相关建议。
屈明[7](2020)在《北京市丰台区小屯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中村具有鲜明的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烙印,是我国土地所有制和特定文化背景下,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殊问题。城中村犹如城市中的孤岛,在区位上与城市有紧密的关联,且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区域;兼有城市村民(农村户口)及外来流动人口,人员复杂,在公共管理、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居住质量等方面存在较突出的城乡差异。如何在充分研究论证的基础上,通过“一村一策”(而非“一拆而就”)实施有针对性的城中村更新改造,以实现城市的健康有序发展,是各大城市依然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基于城乡规划学(而非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的研究视野,以北京市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小屯地区城中村的发展现状及更新改造面临的困境,总结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以北京市总体规划及丰台区分区规划等上位规划为依据,提出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的总体目标与定位,进而以该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城中村——大屯村为例,提出具体的更新规划策略,以期为小屯地区其他城中村的更新改造提供借鉴。首先,在相关概念辨析的基础上,对于研究对象、研究范围进行明确界定,通过对该地区城中村的更新状况进行比较,确定小屯地区的重点城中村——大屯村为更新设计案例;其次,对近年来我国城中村更新思路与实践进行总结,归纳影响更新模式的社会经济、区域区位、相关政策、人口构成、物质空间等若干因素;再次,解读丰台区及小屯地区城中村的更新现状、核心问题、已实施的改造工程,以上位规划为依据,确定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的总体目标及原则,通过调查分析该区域面临的更新困境,提出“自组织更新”这一现阶段最适宜的更新模式;然后,以大屯村为例,重点进行该典型城中村的更新设计研究,提出具体的更新对策及设计方案;最后,总结可供小屯地区其他城中村更新借鉴的一般性策略,思考对北京城中村更新的几点启示。“一村一策”是城中村问题能否得到合理解决的关键。鉴于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具有一定程度的典型性与代表性,因此本文对于该地区城中村更新对策的探讨,可以为面临类似问题的其他城市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馨月[8](2020)在《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文中指出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传统的产城分离的生产型产业园区已无法满足现阶段的产业发展需求。在产城融合的规划理念下,国内多个城市出台了新型产业用地政策,倡导产业用地的混合开发和集约利用,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园的转型升级,形成一批具有鲜明特征的新型产业园。此类新型产业园以高新技术为主导产业,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功能需求高度复合、产城关系互动共融、空间设计以人为本,表现出了明显的社区化倾向。在近年来的产业地产的开发热潮中,社区化的新型产业园已在实际项目中纷纷得到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经验,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在理论研究上对此类新型产业园的空间设计策略还没有系统性的总结和规范性的指导。基于理论的滞后和此类产业园建设的巨大需求,论文对新型产业园的社区化设计策略进行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深圳作为我国产业发展的先锋阵地,有着大量的新型产业园建设经验,论文以深圳的新型产业园为例进行充分调研,结合社区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对新型产业园的社区化设计策略展开研究。首先,论文对我国产业园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概述,并针对深圳产业园设计的特色化地域背景和政策环境进行研究,提出社区化是产城融合阶段新型产业园的主要发展趋势;随后,对新型产业园与社区化的概念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实践和新型产业园社区化的动因分析,明确了新型产业园进行社区化设计的可行性和必要性;接着,从社区规划设计理论入手分析了社区化营造的影响因素,研究了新型产业园的使用者需求,并以此为基础,归纳出产业园社区化在社区环境、社区功能和社区氛围等方面的设计要点;最后,紧扣上述设计要点,结合大量案例分析,对新型产业园提出“产城联动”、“功能完善”、和“社区氛围营造”三方面的社区化设计策略,并以参与的相关项目实践为例对以上策略进行验证实践。论文系统论述和总结了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的社区化设计策略,从人性化和多元化需求角度优化了传统产业园的空间布局,提升了产业园的空间品质,在产业空间与城市空间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为产业园营造出利于创新的空间氛围,并为此类新型产业园设计提供了思路,对同类型项目有一定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借鉴意义。
罗军[9](2017)在《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深圳是我国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高速发展的一个缩影。38年间,深圳经历了多中心节点、建成区全覆盖和城市更新等阶段,城市建设和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在中国现、当代城市规划建设的发展历程中,深圳具有特殊的典型意义,研究深圳城市演进历史,对理解上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探索城市演变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城市是多层次、自相似、动态的开放复杂巨系统,其形成机制、形态特征及形态演进是复杂系统科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是城市复杂巨系统的子系统。本文将“物质要素空间演化”转化为“地表平面投影斑块演化”,即通过建立平面尺度等级、形态中枢、平面演进类型等概念,借以研究城市物质形态的平面格局演进,分析历史上一切人工构(建)筑物在城市地表投影所形成的图像斑块集合,建立城市形态的动态研究和静态分析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分析平面格局演进,揭示深圳在物理上如何逐渐生长而成。城市形态要素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如何全面、整体、系统地研究其脉络,如何构建一套叙述逻辑、研究框架、分析方法是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本文致力于以下两个研究目标,一是把深圳城市建设活动形成的物质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揭示城市空间发展脉络和表现形式;二是通过构建城市形态平面格局研究的方法、原理和叙事框架,创建城市和城市群形态演进的图像化表达。本文在系统学、复杂学等基础理论上,借鉴康泽恩学派“平面格局”形态分析方法,景观生态学“基质、斑块、廊道”空间表达模式,分析城市形态自相似特征,建立图式概念,构建出多尺度层次的形态地图研究框架,形成了描述、理解、判断、分析形态演进的理论和方法。城市在不同尺度下具有自相似性,城市演进是由小尺度等级递归到大尺度等级的过程,等级是城市自然演进呈现的现象,正是城市演进具备等级特征,任何尺度等级的形态过程可完全分类为扩张、收缩和更迭,由这三种分类交织出城市的不同形态演进。任何形态过程完成后,只能转化为其它两种方式,所以,静态的形态描述可转化为动态的形态过程分析。运用形态(过程)类型和形态中枢两种概念和方法可以分析和解释城市形态演进。在不同尺度等级下,运用不同比例尺的形态地图进行多层次表达,则形态演进更便于分析和理解。本文在不同尺度下对平面格局演进进行透视,在每一个尺度下都有局部到整体的历时性研究。从岭南到珠三角大尺度范围,再依次到深圳全域范围、深圳特区范围、城市核心区、核心区的中心区,进而到1-2平方公里的复合区域,最后对建筑和街区进行研究。纵观多尺度层次,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表象与动因、历时与共时的多维关系得以诠释,深圳城市形态格局及其演进过程与特征得以清晰呈现。
袁敏[10](2019)在《城市微更新背景下的城中村微商业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昆明福保村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在存量规划时代导向下,城市建设逐步由规模增长走向品质发展并聚焦于对现有空间的修补更新以达成空间的内向型、内涵式发展。城中村作为城市更新的前沿阵地对其修补更多落脚于重建、改建或综合整治等宏观层面,对其内部攸关生计活动型空间的持续关注却不多。微商业空间通常附着于城中村、老旧住区等城市角落,同时也是城市低收入者的生产、生活型空间,在新常态发展模式下对其关注和研究有着重要且紧迫的时代价值与社会意义。本研究是对城中村转型、升级的过程的一次研究,城中村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其成长阶段需要有相应的发展基础,以便于在未来的更新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本研究主要以“微商业空间的发展能够帮助、辅佐城市取得有效、相对公平的更新”为核心论点,通过“如何保护并发展微商业空间”的研究以实现城市更新更直观、更显着和更人本的目的。研究以“城中村”为“微商业空间”的物质载体、以遵循市场规律为前提并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案例,探讨不同更新模式下城中村微商业空间的发展状况,阐述其生长与中断的过程、原因与特性,并从产业特色分类、业态组合布局、空间开发模式、市场竞争调和四个方面总结城中村微商业空间促进城中村发展的影响机制;为城中村微商业空间的发展策略提供支撑。在理论和案例研究的基础上,以昆明福保村微商业空间为具体研究对象,结合福保村基础现状梳理,梳理其微商业空间业态分布与街巷关系、同质竞争与外界干扰、产业定位与发展方向等并从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和自下而上的更新修补两个视角对福保村微商业空间进行更新设计。从包容性管控、城与乡互融、自下而上更新和多维主体参与四个方面提出了城中村微商业空间发展策略及其具体更新方式。同时,研究认为在注重空间更新的同时,也要注重特色文化的营造与传承、注重村落产业发展与业态的布局,以实现城中村的自组织更新、与城市和谐共处、共享共生。
二、关于深圳市加强调研工作的几点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深圳市加强调研工作的几点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1)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点及难点 |
六、研究思路 |
第一章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历程考察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萌芽期(1979年-1992年) |
一、吸引外资的前奏 |
二、外资企业进入 |
三、民营经济起步 |
四、股份制企业悄然兴起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快速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一、南方谈话促外资企业再崛起 |
二、股份制企业发展 |
三、民营企业迎来春天 |
第三节 深圳市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转型期(2002年至今) |
一、民营经济继续转型升级 |
二、新常态下深圳非公经济创新新发展 |
第二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起步期(1979年-1992年) |
第一节 南方谈话前中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发展历程 |
一、共和国成立至1978年:非公企业党建的初步提出、曲折认识 |
二、十一届三中全会重启非公企业党建的中央顶层设计 |
三、地方党委对非公企业党建的实践探索 |
第二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萌芽探索 |
一、理论探索(1979年-1985年) |
二、理论探索指导实践运用阶段(1986年-1992年) |
三、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的主要成绩 |
四、外商投资企业党的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五、对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中问题采取的措施 |
第三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探索发展期(1992年-2002年) |
第一节 深圳市不断扩大非公企业党建工作的覆盖面 |
一、南方谈话引起中央对非公企业党建的重视 |
二、深圳市理顺非公企业党建的领导管理体制 |
三、南方谈话后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快速发展 |
第二节 深圳市外资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工作总体情况 |
二、深圳市探索外资企业党建的具体策略 |
第三节 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认识股份制企业中党的工作的特殊性 |
二、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探索过程 |
三、深圳市股份制企业党建的思路对策 |
第四节 深圳市个体私营企业党的建设工作探索 |
一、中央认识到私营企业党建的重要性 |
二、深圳市对个体私营企业党建的探索发展 |
三、个体私营企业要不要党建已经成为无需争论的真理 |
第四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创新发展期(2002年-2012年) |
第一节 全国非公企业党的建设进入大力发展时期 |
一、十六大开启非公企业党的工作新篇章 |
二、十六大以来非公有制企业党建的特点 |
第二节 深圳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开启新局面 |
一、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大会议精神 |
二、中共深圳市民营经济工作委员会的成立 |
三、全面加强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各项工作 |
第三节 开展各种主题学习,推动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常态化 |
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
二、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三、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
第四节 创新非公企业党组织及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一、开展在新的社会阶层发展党员试点工作 |
二、认真开展党员信息采集及IC卡试点工作 |
三、开展“公推直选”试点工作 |
四、做好发展党员规范化和留学回国党员恢复组织生活试点工作 |
第五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期(2012年-) |
第一节 强化思想建党开创非公企业党建新局面 |
一、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 |
三、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 |
第二节 全面探索新时期非公企业党建的新模式 |
一、探索新的工作机制 |
二、探索创新“总部经济”党建 |
三、统筹推进党员教育管理工作 |
四、优化配备非公有制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 |
五、加强对非公有制企业出资人的教育引导 |
六、统筹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
第三节 对深圳非公企业全面加强期党建工作的思考 |
一、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二、应对挑战解决非公企业党建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实践创新经验启示 |
第一节 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
一、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探索发展过程中的思考及评价 |
二、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的基本经验及启示 |
第二节 新时代下深圳市非公企业党建需要实践创新 |
一、新时代下深圳非公企业党建面临的客观难题及遇到的发展短板 |
二、对进一步完善深圳市非公有制企业党的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致谢) |
附录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成果 |
(2)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 ——以京、宁、深三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上篇:相关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 |
第一章 流动人口、流动人口聚居区和城市 |
(一) 流动人口的概念 |
1.1 与“流动人口”相关的不同定义 |
1.2 “流动人口”的概念界定 |
(二)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概念 |
2.1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概念界定 |
2.2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基本特性 |
(三) “流动人口聚居区——城市”关系的社会学认知 |
3.1 “对立——同化”模式 |
3.2 “并存”模式与“联结”模式 |
3.3 几点启示 |
(四)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西方快速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概况 |
(一) 西方城市化进程的历史回顾 |
(二) 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类型和基本特征 |
2.1 农民工住宅区 |
2.2 外来移民社区 |
2.3 矿业营地 |
2.4 黑人社区 |
(三) 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改造过程和整治措施 |
3.1 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整治的基本过程 |
3.2 西方流动人口聚居区整治的主要措施 |
(1) 经济方面 |
(2) 社会文化方面 |
(3) 政治政策方面 |
(4) 物质形态空间方面 |
(四) 本章小结 |
中篇: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和现状研究 |
第三章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及其积极作用 |
(一)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背景 |
1.1 建国以来人口流动的管控 |
1.2 改革开放之后“民工潮”的爆发 |
(二)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生成规律 |
2.1 流动人口聚居区生成的外在条件 |
2.2 流动人口聚居区生成的内在机制 |
(三) 流动人口聚居区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
3.1 促进了城市结构的完善和市民生活的提高 |
3.2 推动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
(四)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及其负面影响 |
(一)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剖析 |
1.1 区位分布 |
1.2 居民概况 |
(1) 人员构成 |
(2) 就业结构 |
1.3 土地使用 |
1.4 空间布局 |
1.5 居住环境 |
(二)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现存的主要问题 |
2.1 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的文化教育水平普遍低下 |
2.2 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的生活和就业缺乏基本的社会保障 |
2.3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运作很难融入到流入地的管理体系之中 |
2.4 流动人口聚居区给流入地区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
2.5 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物质环境和居住条件十分恶劣 |
(三)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典型案例调查 |
3.1 北京的“浙江村”和“新疆村” |
3.2 南京所街村的“河南村” |
3.3 深圳福田区城中村的暂住人口混居区 |
附:画家村 |
(四) 本章小结 |
下篇: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改造和整合研究 |
第五章 国内外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系统性比较 |
(一) 国内外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机制比较 |
(二) 国内外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基本特征比较 |
(三) 国内外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整合实践比较 |
(四)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综合性整 |
(一) 经济发展模式的完善 |
(二) 社会文化发展模式的完善 |
2.1 普及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的职业教育和义务教育 |
2.2 完善流动人口聚居区居民在城市中的社会保障体系 |
2.3 加强流动人口聚居区社会资本的良性培育 |
(三) 政治政策发展模式的完善 |
3.1 强化流入地基层自治组织对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管理职能 |
3.2 为流动人口聚居区的整合提供及时明确的政策引导 |
(1) 户籍身份制度的改革 |
(2) 住宅租赁市场的完善 |
(四) 物质形态空间发展模式的完善 |
4.1 编制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物质性整合规划 |
(1) 整合方案一——与近郊农村的改建相结合 |
(2) 整合方案二——与城中村的更新相结合 |
(3) 整合方案三——外来人口棚户区的清理 |
4.2 加强公共住宅与流动人口安置区的建设 |
(1) 国内公共住宅的建设之路 |
(2) 国内流动人口安置区的建设实践 |
4.3 保障流动人口聚居区物质性整合的实施 |
(1) 资金筹措方面 |
(2) 机构组织方面 |
(五) 本章小结 |
后记 |
主要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获奖励 |
(3)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文献简评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路线与创新点 |
1.4.1 研究路线 |
1.4.2 创新点 |
2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基础理论 |
2.1 政务服务的内涵 |
2.1.1 政务服务概念的界定 |
2.1.2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概念与特点 |
2.1.3 “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发展趋势 |
2.2 用户满意度的内涵 |
2.2.1 用户满意度概念的界定 |
2.2.2 用户满意度的构成要素 |
2.3 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理论依据 |
2.3.1 技术接受理论 |
2.3.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3 协同演化理论 |
2.3.4 服务型政府理论 |
2.4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现状分析 |
3.1 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的现状分析 |
3.1.1 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情况 |
3.1.2 便民信息获取的便捷程度 |
3.1.3 在政民互动方面的主动性 |
3.2 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中存在的问题 |
3.2.1 用户个人信息安全的保障程度低 |
3.2.2 便民信息获取不便 |
3.2.3 政务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 |
3.3 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中问题的成因 |
3.3.1 网络信息安全存在隐患 |
3.3.2 政府资源共享与体系建构不完善 |
3.3.3 人员专业性缺乏保障 |
3.4 本章小结 |
4 国内外“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经验与启示 |
4.1 国外推动“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经验 |
4.1.1 韩国电子政务改革和创新经验 |
4.1.2 新加坡电子公民服务覆盖了公众所有需求 |
4.1.3 美国以业务为驱动构建电子政务体系 |
4.2 国内相关省市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的经验 |
4.2.1 上海市整合现有的电子政务系统 |
4.2.2 青岛市的规范化电子政务服务 |
4.2.3 深圳市已建成全市统一标准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
4.3 国内外“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几点启示 |
4.3.1 基本政务服务质量是公众安全感的保障 |
4.3.2 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规划 |
4.3.3 重视信息化政务服务人才培养 |
4.4 本章小结 |
5 提升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的对策建议 |
5.1 从个人信息安全保障的角度提升用户满意度 |
5.1.1 完善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
5.1.2 更新并完善相关服务端的加密机制 |
5.1.3 有机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与网络安全保障 |
5.2 改善便民信息获取不便满足用户需求 |
5.2.1 统一“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架构标准 |
5.2.2 加快不同机构间数据资源共享的步伐 |
5.2.3 完善便民政务信息的定向推送 |
5.3 以改善服务质量的途径提高用户满意度 |
5.3.1 完善政民沟通渠道 |
5.3.2 为工作人员定期开展运营策略的培训 |
5.3.3 逐步增加“互联网+政务服务”绩效评估的深度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公务员交流中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关于人力资源流动必要性的研究 |
二、关于人力资源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 |
三、关于公务员交流机制的研究 |
四、关于公务员交流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研究局限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局限 |
第四节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一、公务员 |
二、公务员交流 |
三、冲突 |
四、官僚制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二章 深圳市公务员交流中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的表现 |
第一节 交流影响因素不一致 |
一、影响因素构成不同 |
二、影响因素重要程度不同 |
第二节 交流意愿不统一 |
一、交流方向错位 |
二、交流频率不同 |
三、交流渠道不一 |
第三节 交流运行要求不匹配 |
一、自主选择权利错位 |
二、公私人情界限不同 |
三、信息公开要求有差异 |
第三章 深圳市公务员交流中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的原因 |
第一节 等级制与扁平化的矛盾 |
一、机构层级不同与交流单向拥堵的分歧 |
二、权限管理与下放权限的冲突 |
三、信息中心化与信息公开常态化的对立 |
第二节 非人格化与人格化的冲突 |
一、规则导向与原则导向的分歧 |
二、一致性与多样性的对立 |
三、公私分明与人际导向的冲突 |
第三节 专业化与丰富化的悖论 |
一、专业化与个人成长的矛盾 |
二、专业化与交流渠道宽口径的对立 |
三、专业化与防腐败的冲突 |
第四节 组织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博弈 |
一、组织顾虑交流负面效应 |
二、个人权衡交流机会成本 |
第四章 深圳市公务员交流中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的影响 |
第一节 影响政府人力资本增值 |
一、不利于优化政府人力资源配置 |
二、不利于公务员个人成长 |
第二节 对专业化构成威胁 |
一、完全不交流导致专业固化 |
二、频繁交流削弱专业性 |
三、盲目交流导致专业浪费 |
第三节 不利于创造和谐的行政生态环境 |
一、“趋利性”交流导致交流目标移位 |
二、“强制性”交流压制人性 |
三、“人格化”交流有失公平 |
四、“暗箱操作”交流导致无序竞争 |
第五章 深圳市公务员交流中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的管理走向 |
第一节 健全交流制度要素,发挥制度的协调控制功能 |
一、立法推动,明确交流依据 |
二、完善配套制度,强化跟踪培养 |
三、搭建交流信息平台,建立人才交流市场 |
第二节 分类推进不同交流形式,增强交流效果 |
一、将培养性交流作为交流重点 |
二、加强岗位适应性交流 |
三、进行风险防控型交流 |
四、适当考虑倦怠规避型交流 |
第三节 引入双向选择机制,回应组织与个人交流需求 |
一、以双向选择促进人岗匹配 |
二、以双向选择进行压力管理 |
第四节 转变交流理念,重塑以人为本的组织文化 |
一、回应公务员发展性需求 |
二、回应公务员保障性需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5)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景山公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社会经济转型发展的新时代背景 |
1.1.2 加速变更的现代城市生活 |
1.1.3 城市公园的“综合老化”与“衰落” |
1.1.4 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1.2 相关概念辨析 |
1.2.1 改造与更新 |
1.2.2 城市公园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1.3.3 几点启示 |
1.4 研究内容、目的、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对象、内容及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矛盾与问题剖析 |
2.1 中国城市公园发展历程 |
2.1.1 近代城市公园的发展概况 |
2.1.2 现代城市公园的发展概况 |
2.1.3 城市公园发展的影响因素 |
2.2 时代背景产生的新变化 |
2.2.1 政府职能与决策转变 |
2.2.2 资本的主导地位增强 |
2.2.3 价值认知与导向变化 |
2.3 城市居民生活的新需求 |
2.3.1 行为选择的加速转变 |
2.3.2 生活理念的适时更新 |
2.3.3 网络技术的全面介入 |
2.3.4 使用需求的多元扩展 |
2.4 城市公园发展的矛盾与瓶颈 |
2.4.1 短期更新与长远规划矛盾显现 |
2.4.2 空间布局与城市发展存在罅隙 |
2.4.3 场地设计与行为需求适配失效 |
2.4.4 文化多义表达错位与片面解读 |
2.4.5 后续维护与运营可持续性不足 |
2.5 本章小结 |
3 相关理论与案例研究 |
3.1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相关理论借鉴 |
3.1.1 景观规划相关理论 |
3.1.2 环境行为学相关理论 |
3.2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相关实践研究 |
3.2.1 以生态复兴为主的更新实践:广东琴江老河道湿地公园 |
3.2.2 以活力营造为主的更新实践:深圳香蜜公园与纽约布莱恩特公园 |
3.2.3 以文化表达为主的更新实践:南昌旧城公园与深圳特色公园体系 |
3.3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的影响因素 |
3.3.1 人的需求因素 |
3.3.2 社会文化因素 |
3.3.3 政治经济因素 |
3.3.4 自然环境因素 |
3.4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公园改造更新策略与方法研究 |
4.1 基于弹性应变的更新原则 |
4.1.1 城市维度下的整体性 |
4.1.2 场所维度下的复合性 |
4.1.3 设施维度下的持续性 |
4.2 基于城市系统的整体优化 |
4.2.1 合理升级公园发展定位 |
4.2.2 完善城市绿色生态网络 |
4.2.3 衔接城市公共设施系统 |
4.3 基于行为活动的场所塑造 |
4.3.1 引导场地功能结构的正向演化 |
4.3.2 创造符合行为习惯的活动空间 |
4.3.3 丰富自然要素与完善场地形态 |
4.4 基于现代生活的文化表达 |
4.4.1 活动组织:流行文化的介入 |
4.4.2 创意激活:文化业态的培育 |
4.4.3 艺术升华:地域文化的表达 |
4.5 基于持续发展的管理维护 |
4.5.1 活动运营及策划 |
4.5.2 公园安全及维护 |
4.5.3 经验总结与反馈 |
4.6 本章小结 |
5 实例研究——以珠海市海滨景山公园改造提升为例 |
5.1 项目概述 |
5.1.1 背景解读 |
5.1.2 上位规划解读 |
5.1.3 场地调研与综合评价 |
5.2 整体优化 |
5.2.1 合理升级公园发展定位 |
5.2.2 完善城市公园绿地系统 |
5.2.3 组织完善城市公共交通 |
5.3 场所塑造 |
5.3.1 营造多元复合的活力场所 |
5.3.2 强化活动体验的景观建筑 |
5.3.3 丰富场地自然要素与形态 |
5.4 文化表达 |
5.4.1 文化资源创新开发 |
5.4.2 流行活动特色组织 |
5.4.3 地域元素艺术运用 |
5.5 管理维护 |
5.5.1 活动组织与策划运营 |
5.5.2 自然管理与安全维护 |
5.5.3 设施维护与智慧服务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 |
6.1 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学位论文数据集 |
附件 |
致谢 |
(6)深圳城中村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 ——以福田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城中村作为城市“特殊”社区是城市研究热点,其积极意义受到关注 |
1.1.2 城市自组织提供认识城市运行发展新视角,并得到研究证实 |
1.1.3 城市规划领域重视自组织研究以应用于规划,城市社区领域尤盛 |
1.1.4 深圳城中村是城市社区自组织发展实例,现状呈现良好发展实效 |
1.2 问题提出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2 研究基础 |
2.1 概念辨析 |
2.1.1 自组织 |
2.1.2 他组织 |
2.2 理论及相关研究综述 |
2.2.1 自组织理论及城中村自组织相关研究综述 |
2.2.2 城中村相关研究综述 |
2.2.3 理论与研究基础评述 |
2.3 研究对象选择与初步调研 |
2.3.1 研究对象选择 |
2.3.2 研究对象——福田村空间特点初步判断与识别 |
2.4 本章小结 |
3 福田村空间特点客观表征研究 |
3.1 福田村空间“便利”特点客观表征研究 |
3.1.1 福田村便利特点判断 |
3.1.2 客观表征一:福田村便利的商业设施 |
3.1.3 客观表征二:福田村便利的出行条件 |
3.1.4 福田村空间便利特点客观表征关系构建 |
3.2 福田村空间“活力”特点客观表征研究 |
3.2.1 福田村活力特点判断与活力空间判定 |
3.2.2 客观表征一:高利用率的公共空间 |
3.2.3 客观表征二:高舒适度的公共空间 |
3.2.4 福田村空间活力特点客观表征关系构建 |
3.3 福田村空间“包容”特点客观表征研究 |
3.3.1 福田村空间包容特点判断与识别 |
3.3.2 客观表征一:福田村内生活成本门槛低 |
3.3.3 客观表征二:福田村内生活方式可选择性大 |
3.3.4 客观表征三:福田村内社会关系和谐 |
3.3.5 福田村空间包容特点客观表征关系构建 |
3.4 福田村空间“问题”层面客观表征研究 |
3.4.1 福田村“居住环境问题”客观表征判断 |
3.4.2 客观表征一:低标准的居住环境 |
3.4.3 客观表征二:低品质的居住环境 |
3.4.4 福田村居住环境问题客观表征小结 |
3.5 福田村空间客观表征的整理与分类 |
3.5.1 福田村各特点客观表征关系分析与整理 |
3.5.2 福田村空间客观表征分类 |
3.6 本章小结 |
4 福田村空间客观表征形成机制研究 |
4.1 福田村发展历程概述 |
4.2 村庄整体建设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研究 |
4.2.1 村庄公共空间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2.2 村庄街道空间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2.3 村庄步行环境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2.4 村庄交往空间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2.5 村庄整体建设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总结 |
4.3 住宅建设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研究 |
4.3.1 村庄租房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3.2 村庄住宅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3.3 村庄租房规则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3.4 村庄住宅建设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总结 |
4.4 商业设施建设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研究 |
4.4.1 村庄商业设施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4.2 村庄商业类型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4.3 村庄商业分布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4.4 商业设施建设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总结 |
4.5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研究 |
4.6 村庄管理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研究 |
4.6.1 村庄活动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6.2 村庄安保环卫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6.3 村庄商业管理客观表征形成原因分析 |
4.6.4 村庄管理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总结 |
4.7 村庄社会关系类客观表征形成机制研究 |
4.8 福田村形成机制中自组织特征总结 |
4.8.1 特征一:他组织干预直接影响自组织力量的发挥 |
4.8.2 特征二:自组织的组织水平决定城市自组织发展的实效 |
4.8.3 特征三:城市自组织决策行为能更贴近行为主体需求 |
4.8.4 特征四:城市自组织能够适时适需的调整与改变 |
4.9 本章小结 |
5 城中村空间自组织发展成因研究与借鉴 |
5.1 城中村空间特点形成机制背后的成因剖析 |
5.1.1 第一层面原因——规划层 |
5.1.2 第二层面原因——组织层 |
5.1.3 第三层面原因——社会层 |
5.1.4 基础层原因——经济层 |
5.1.5 各层面原因分析与总结 |
5.2 自组织与他组织社区空间发展对应对比研究 |
5.2.1 规划层面对应对比与分析 |
5.2.2 组织层对应对比与分析 |
5.2.3 社会层对应对比与分析 |
5.2.4 经济层对应对比与分析 |
5.3 借鉴城中村空间自组织发展机制成因提出相关建议 |
5.3.1 城市社区规划管理相关建议 |
5.3.2 城市社区组织培育相关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研究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6.3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附录一:福田村居民居住满意度评价问卷 |
附录二:福田村便利、活力客观表征调研问卷 |
附录三:福田村商户情况调查问卷 |
附录四:访谈记录选录 |
附录五: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北京市丰台区小屯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我国的城中村改造 |
1.1.2 存量规划语境下的城市更新 |
1.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相关领域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综述 |
1.3 相关概念辨析 |
1.3.1 城中村、城乡结合部与棚户区 |
1.3.2 城市更新、存量规划与城中村更新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1.5.3 主要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概况 |
2.1 北京城中村的改造更新历程 |
2.1.1 北京城中村的更新现状 |
2.1.2 北京城中村更新改造相关政策 |
2.1.3 主要问题与挑战 |
2.2 丰台区城中村现状问题与更新困境 |
2.2.1 丰台区城中村的更新现状 |
2.2.2 丰台区城中村的更新困境 |
2.2.3 丰台区城中村改造的新挑战 |
2.3 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现状问题解读 |
2.3.1 区位与行政区划 |
2.3.2 人口及经济结构 |
2.3.3 用地结构特征 |
2.3.4 已实施的改造工程 |
2.3.5 新版总规及分区规划等相关政策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中村更新主要思路与实践 |
3.1 城中村更新的主要思路 |
3.1.1 土地整改 |
3.1.2 “一拆而就”与“一步到位” |
3.1.3 有机更新 |
3.1.4 补齐短板 |
3.1.5 小屯地区可借鉴的更新思路 |
3.2 城中村更新的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社会经济因素 |
3.2.2 区位及地域因素 |
3.2.3 相关政策因素 |
3.2.4 人口聚集因素 |
3.2.5 物质空间因素 |
3.3 城中村更新案例实践 |
3.3.1 比较成功的更新改造案例 |
3.3.2 尚存争议的更新改造案例 |
3.3.3 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的案例借鉴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目标与定位 |
4.1 上位规划解读 |
4.1.1 小屯地区在《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发展定位 |
4.1.2 小屯地区在《北京市丰台区分区规划》中的发展定位 |
4.1.3 小屯地区城中村综合定位与更新目标 |
4.2 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 |
4.2.1 问题1:调整用地及产业布局 |
4.2.2 问题2:解决人口外迁安置 |
4.2.3 问题3:完善公服设施配套 |
4.2.4 问题4:环境综合治理改善 |
4.2.5 问题5:提升居住及建筑质量 |
4.2.6 问题6:保护与彰显文化内涵 |
4.3 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目标与原则 |
4.3.1 城中村阶段性更新目标 |
4.3.2 城中村阶段性更新原则 |
4.3.3 城中村更新区域划分 |
4.3.4 重点城中村的更新思路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小屯地区重点城中村—大屯村更新规划研究 |
5.1 重点城中村—大屯村现状解读 |
5.1.1 区位及用地分析 |
5.1.2 人口及社会经济分析 |
5.1.3 物质环境及空间特色分析 |
5.1.4 人文及社会价值分析 |
5.1.5 城中村更新拟解决的核心问题 |
5.2 重点城中村—大屯村更新设计策略 |
5.2.1 自组织更新的模式选择 |
5.2.2 相关政策层面的引导 |
5.2.3 物质环境治理与改善 |
5.2.4 公服设施补齐短板 |
5.2.5 城中村活力塑造 |
5.3 对于小屯地区其他城中村的参考与借鉴 |
5.3.1 对小屯其他城中村的借鉴意义 |
5.3.2 对小屯已更新区域的参考意义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丰台区小屯地区城中村更新的研究价值 |
二、北京城中村更新的几点启示 |
三、论文主要观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产业升级和城市转型 |
1.1.2 产业园与城市融合发展的理念 |
1.1.3 各大城市产业用地新政策的提出 |
1.2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范围界定 |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对新型产业园的研究 |
1.4.2 对产城融合理念及社区化产业园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的发展趋势 |
2.1 相关理论基础 |
2.1.1 滕尼斯社区理论 |
2.1.2 新都市主义 |
2.2 我国产业园发展概述 |
2.2.1 产业园的概念 |
2.2.2 产业园的分类 |
2.2.3 我国产业园的发展历程 |
2.2.4 我国产业园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2.3 深圳产业园发展概况 |
2.3.1 深圳产业园发展环境分析 |
2.3.2 深圳产业园发展历程 |
2.3.3 产城融合背景下的的产业用地政策创新 |
2.4 社区化的新型产业园发展趋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产城融合下的新型产业园社区化理念与实践 |
3.1 新型产业园设计中社区理念的引入 |
3.1.1 新型产业园 |
3.1.2 社区化 |
3.1.3 新型产业园与社区化 |
3.2 新型产业园社区化实践 |
3.2.1 国外产业园社区化的建设实践 |
3.2.2 国内产业园社区化的探索历程 |
3.3 新型产业园社区化的动因分析 |
3.3.1 产业结构的升级 |
3.3.2 使用者需求的提升 |
3.3.3 产城关系的转变 |
3.3.4 政策环境的推动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产城融合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4.1 社区化营造的影响因素 |
4.2 新型产业园使用者行为研究 |
4.2.1 特性概述 |
4.2.2 行为模式 |
4.2.3 行为需求 |
4.3 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营造的设计要点 |
4.3.1 由产城分离趋向产城融合 |
4.3.2 由单一功能转为复合开发 |
4.3.3 由土地运营走向氛围培育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设计策略 |
5.1 社区化的产城联动策略 |
5.1.1 都市型园区构建 |
5.1.2 协同重组的交通系统 |
5.1.3 模糊化的空间边界 |
5.2 社区化的功能完善策略 |
5.2.1 多元化的功能组成 |
5.2.2 多维度的混合模式 |
5.2.3 模块化的要素组织 |
5.3 社区化的氛围营造策略 |
5.3.1 回归传统街巷空间 |
5.3.2 活化园区交往空间 |
5.3.3 植入场所感特色空间表达 |
5.4 设计实践——南山科技创新中心 |
5.4.1 项目背景 |
5.4.2 社区化理念的应用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1.结论 |
2.主要贡献 |
3.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社区化新型产业园空间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9)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选题、背景和意义 |
1.1.1 课题的提出和研究范围 |
1.1.2 深圳城市研究 |
1.1.3 研究述评 |
1.1.4 深圳发展背景 |
1.1.5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标、对象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对象 |
1.2.3 多尺度层次及平面格局解析 |
1.3 城市空间理论、城市化理论与城市史研究综述 |
1.3.1 城市形态研究理论 |
1.3.2 城市化理论及城市观点 |
1.3.3 城市生态理论与城市史学 |
1.3.4 国内城市建设史研究 |
1.4 研究方法 |
1.4.1 分形几何学与尺度划分法 |
1.4.2 康泽恩学派与断代分析法 |
1.4.3 景观生态学与要素分析法 |
1.4.4 图底理论与图底关系解析法 |
1.4.5 空间意象解析法 |
1.5 论文创新点 |
1.5.1 多尺度层次体系研究方法和视角 |
1.5.2 运用交叉学科方法和完全分类思想 |
1.5.3 提出城市演进新观点和新解释 |
1.6 论文框架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尺度层次研究体系 |
2.1 多尺度层次复杂等级系统 |
2.1.1 复杂学 |
2.1.2 复杂系统 |
2.1.3 等级体系 |
2.2 平面格局演进类型及其组合 |
2.2.1 平面格局概念 |
2.2.2 演进的完全分类 |
2.2.3 平面演进的等级 |
2.2.4 斑块组合及演进类型 |
2.3 自相似及形态中枢 |
2.3.1 自相似性和自相似结构 |
2.3.2 形态中枢和平面演进类型 |
2.4 多尺度层次研究比例尺选择 |
2.4.1 比例尺的选择 |
2.4.2 可识别的构成要素 |
2.4.3 重要因素的影响 |
2.4.4 多尺度的研究范围界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岭南尺度层次下的环境与城市变迁 |
3.1 岭南环境与交通 |
3.1.1 五岭及五岭之戍 |
3.1.2 珠江水系与岭南交通 |
3.1.3 灵渠:与长江水系的沟通 |
3.1.4 海上丝绸之路 |
3.1.5 自然格局的影响 |
3.2 环境变迁与城市体系 |
3.2.1 人口变迁 |
3.2.2 唐代以前岭南城市体系变迁 |
3.2.3 宋元时期珠三角空间格局 |
3.2.4 明代至民国澳门、香港的影响 |
3.3 深圳环境格局与市镇体系 |
3.3.1 区域大背景下的深圳环境格局 |
3.3.2 南头古城治所演变 |
3.3.3 深圳市镇体系演变 |
3.4 岭南尺度层次下地缘环境分析 |
3.4.1 岭南双核城市群的构建可能 |
3.4.2 广州单中心极核与选址分析 |
3.4.3 深圳崛起的地缘分析 |
3.4.4 粤港澳格局及深圳可能的机遇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城市整体空间尺度下的形态演化 |
4.1 城市空间演化的非平衡范式 |
4.1.1 平衡范式 |
4.1.2 多平衡范式 |
4.1.3 非平衡范式 |
4.2 深圳社会经济发展历程 |
4.2.1 人口指标 |
4.2.2 GDP指标 |
4.2.3 标志性阶段与节点 |
4.2.4 建市后行政区划调整 |
4.3 深圳总体空间形态演化 |
4.3.1 深圳城市土地边界的演化 |
4.3.2 深圳城市规划空间结构的演化 |
4.3.3 深圳城市空间形态总体格局演化 |
4.4 深圳建成区空间形态 |
4.4.1 空间形态演化历程 |
4.4.2 深圳建成区形态分区 |
4.4.3 深圳建成区主要线性空间形态 |
4.4.4 深圳建成区演化的相关影响因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城市核心区域的空间形态 |
5.1 深圳经济特区空间形态 |
5.1.1 空间形态演化 |
5.1.2“二线”:特区的边界 |
5.1.3 四大分区 |
5.1.4 深南大道 |
5.1.5“绿楔” |
5.2 南山区空间形态 |
5.2.1 空间形态演化 |
5.2.2 空间结构 |
5.2.3 次级斑块 |
5.2.4 主要廊道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10平方公里综合连片区形态演进 |
6.1 罗湖中心区 |
6.1.1 发展历程 |
6.1.2 空间形态演变 |
6.1.3 自然肌理 |
6.1.4 路网构成 |
6.1.5 公共空间 |
6.1.6 次级斑块划分 |
6.1.7 典型建筑肌理 |
6.2 福田中心区 |
6.2.1 发展历程 |
6.2.2 空间拓展及中轴线形成机制 |
6.2.3 中心区环境格局与水口关系 |
6.2.4 路网构成 |
6.2.5 公共空间 |
6.2.6 次级斑块划分 |
6.2.7 典型建筑肌理 |
6.3 招商蛇口工业区 |
6.3.1 发展历程 |
6.3.2 空间形态演变 |
6.3.3 自然肌理 |
6.3.4 路网构成 |
6.3.5 公共空间 |
6.3.6 次级斑块划分 |
6.3.7 典型建筑肌理 |
6.4 华侨城总部城区 |
6.4.1 发展历程 |
6.4.2 空间形态演变 |
6.4.3 自然肌理 |
6.4.4 路网构成 |
6.4.5 公共空间 |
6.4.6 次级斑块划分 |
6.4.7 典型建筑肌理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2平方公里复合区域形态要素分析 |
7.1 白石洲与波托菲诺区域 |
7.1.1 空间形态演变 |
7.1.2 图底关系 |
7.1.3 次级斑块划分 |
7.1.4 路径 |
7.1.5 边界 |
7.1.6 节点 |
7.1.7 标志物 |
7.2 大冲村区域 |
7.2.1 空间形态演变 |
7.2.2 图底关系 |
7.2.3 次级斑块划分 |
7.2.4 路径 |
7.2.5 边界 |
7.2.6 节点 |
7.2.7 标志物 |
7.3 后海南部西区 |
7.3.1 空间形态演变 |
7.3.2 图底关系 |
7.3.3 次级斑块划分 |
7.3.4 路径 |
7.3.5 边界 |
7.3.6 节点 |
7.3.7 标志物 |
7.4 科技园北部区域 |
7.4.1 空间形态演变 |
7.4.2 图底关系 |
7.4.3 次级斑块划分 |
7.4.4 路径 |
7.4.5 边界 |
7.4.6 节点 |
7.4.7 标志物 |
7.5 华强北商业区域 |
7.5.1 空间形态演变 |
7.5.2 图底关系 |
7.5.3 次级斑块划分 |
7.5.4 路径 |
7.5.5 边界 |
7.5.6 节点 |
7.5.7 标志物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建筑与街区尺度空间形态分析 |
8.1 大鹏所城 |
8.1.1 保护现状评述 |
8.1.2 平面形态要素分析 |
8.1.3 典型建筑 |
8.2 人民南街区 |
8.2.1 发展历程 |
8.2.2 街区分析 |
8.2.3 建筑类型与年代 |
8.2.4 城市更新 |
8.3 华侨城LOFT创意文化园 |
8.3.1 发展历程 |
8.3.2 街区分析 |
8.3.3 建筑空间研究 |
8.4 华强北街区 |
8.4.1 发展历程 |
8.4.2 城市更新 |
8.4.3 更新改造建筑研究 |
8.5 福田中心区 22、23-1 街坊 |
8.5.1 街区设计 |
8.5.2 建筑空间形态特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 |
核心结论 |
创新点一:研究方法创新点总结 |
创新点二:研究发现创新点总结 |
创新点三:提出城市演进新观点和新解释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城市微更新背景下的城中村微商业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昆明福保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我国规划重点方向 |
1.1.2 中观背景——昆明市城市更新与商业空间现状 |
1.1.3 微观背景——福保村在城市更新与商业发展中的尴尬处境 |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
1.2.1 概念释义 |
1.2.2 研究对象选择 |
1.2.3 研究内容和思路 |
1.3 城市微更新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历程 |
1.3.1 城市微更新的内容及特征 |
1.3.2 城市微更新的相关理论 |
1.3.3 城市微更新的实践对象研究 |
1.3.4 城中村微更新实践研究 |
1.3.5 微商业空间微更新实践研究 |
1.3.6 城市微更新理论与实践的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径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径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第二章 城中村微商业空间的介入中断与自发生长 |
2.1 产生与发展 |
2.2 自组织生长——城中村自更新 |
2.2.1 大芬油画村 |
2.2.2 微商业空间对城中村自更新的作用 |
2.3 介入中断——拆迁改造式更新 |
2.3.1 马军场村 |
2.3.2 关街集市 |
2.4 自组织生长与介入中断机制的成因及分析 |
2.4.1 生长机制成因 |
2.4.2 中断机制成因 |
2.4.3 两种机制的对比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中村微商业空间的影响机制及评述 |
3.1 产业特色重分类 |
3.2 业态自组合布局 |
3.3 空间自开发模式 |
3.3.1 从平面到立体——空间增长的方向与默契 |
3.3.2 从地面到楼上——商业业态的关系与逻辑 |
3.4 市场竞争调和机制 |
3.4.1 竞争要素相关性分析 |
3.4.2 市场调和机制 |
3.5 城中村微商业空间评述 |
3.5.1 发展资源 |
3.5.2 先天不足 |
3.5.3 时代机遇 |
3.5.4 城乡矛盾 |
3.6 小结 |
第四章 福保村微商业空间更新设计 |
4.1 福保村基础现状 |
4.1.1 区位与交通 |
4.1.2 人口与经济 |
4.1.3 建筑与设施 |
4.1.4 文化与生态 |
4.1.5 规划与冲突 |
4.2 微商业空间分析 |
4.2.1 业态布局与街巷关系 |
4.2.2 同质竞争与城市干扰 |
4.2.3 产业定位与服务市场 |
4.3 自上而下的宏观调控 |
4.3.1 更新路径 |
4.3.2 宏观调控 |
4.3.3 更新路径与组织架构 |
4.3.4 商业隔离与产业布局 |
4.3.5 生态修复策略 |
4.4 自下而上的微商业空间更新 |
4.4.1 设计框架 |
4.4.2 流动性商业空间的更新 |
4.4.3 自发改造与合理管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城中村微商业空间发展策略 |
5.1 包容性管控,渐进式更新 |
5.1.1 管控机制——政府包容性管控 |
5.1.2 更新机制——本土优化后植入 |
5.2 微商业主导,城与乡互融 |
5.2.1 融合与特色——城市商业的合与离 |
5.2.2 多元与共生——业态布局的质与量 |
5.3 规划设计引导,自下而上更新 |
5.3.1 目标人群——租户群体到村民群体 |
5.3.2 更新时序——生产空间到生活空间 |
5.3.3 更新步骤——公共空间到私密空间 |
5.4 多维主体参与,政策激励约束 |
5.4.1 发展主导——租户介入、集体统筹 |
5.4.2 合理开放——激励创造与热情 |
5.4.3 有效约束——管控经营与行为 |
第六章 结论 |
6.1 主要结论 |
6.1.1 城中村微商业空间的演变与应对机制 |
6.1.2 微商业空间对城中村的更新方式与影响机制 |
6.1.3 微商业空间自下而上的设计思维 |
6.1.4 租户、村民参与的多维主体更新 |
6.1.5 微商业空间是城中村更新的重要过程之一 |
6.2 主要创新点 |
6.2.1 微商业空间在城市更新中的介入 |
6.2.2 租户群体在城中村更新中的介入 |
6.2.3 城市微更新内容的补充 |
6.3 研究启示 |
6.4 研究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附录B:图片索引 |
附录C:城中村综合影响因子正负效应评分表评分标准说明 |
附录D:调查问卷 |
附录E:福保村规划图集(部分) |
四、关于深圳市加强调研工作的几点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深圳市非公企业党的建设历史考察及经验研究[D]. 张彦惠.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2]我国城市化背景下的流动人口聚居形态研究 ——以京、宁、深三市为例[D]. 吴晓. 东南大学, 2002(11)
- [3]黑龙江省“互联网+政务服务”用户满意度研究[D]. 仇爽悦. 哈尔滨商业大学, 2019(01)
- [4]公务员交流中的组织需求与个人需求冲突研究 ——以深圳市为例[D]. 何瑜瑜. 深圳大学, 2019(12)
- [5]新时代背景下城市公园改造与更新研究 ——以珠海市海滨景山公园为例[D]. 张琲旎. 重庆大学, 2019(01)
- [6]深圳城中村空间发展自组织研究 ——以福田村为例[D]. 吴梦绮.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8(12)
- [7]北京市丰台区小屯城中村更新策略研究[D]. 屈明. 北方工业大学, 2020(02)
- [8]产城融合模式下新型产业园社区化设计策略研究 ——以深圳为例[D]. 张馨月.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9]基于多尺度层次的深圳城市平面格局演进研究[D]. 罗军.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10]城市微更新背景下的城中村微商业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昆明福保村为例[D]. 袁敏.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