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论亚铁(Fe~(2+))离子的转化机理(论文文献综述)
罗灿钰,张琢,赵华甫[1](2021)在《施氏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除砷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砷污染是全世界突出的环境问题,对污染水中砷的吸附处理受到广泛关注.施氏矿物凭借其优异的吸附性能与简便经济的制备方法,被认为是一种具有重大潜力的除砷材料.本文概述了施氏矿物的发现及其矿物学特征,重点介绍了施氏矿物对砷的去除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并分析了施氏矿物的除砷机理及砷的再释放性,同时对施氏矿物的应用研究进行了总结,最后提出了施氏矿物除砷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孙伟,渠光华,王大鹏[2](2021)在《磷矿的微生物浸出研究进展》文中提出磷矿不仅是一种化工矿物原料,更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在我国磷矿资源日益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的大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利用宝贵的磷矿资源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与传统工艺相比,微生物冶金技术有成本低、能耗低、流程简单和环境友好等特点,在低品位难选冶的矿产资源的开发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介绍了目前我国磷矿资源的特点和现有的浸矿微生物种类;接着对比了各个菌种浸矿的特点,发现中等嗜热菌为浸矿效果最好的菌种,二步浸出效果明显优于一步浸出。分析了细菌的浸矿优势、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详细介绍细菌在浸出磷矿过程中的作用机理。指出微生物浸矿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对微生物选冶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杨颜丽[3](2021)在《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些年,纳米颗粒在油藏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提高采收率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纳米颗粒不仅自身可以作为表面活性物质,而且在油水界面与表面活性剂竞争吸附,使其排列更加紧密,相比单纯的表面活性剂,进一步降低了油水界面张力。纳米颗粒的表面能较高,容易出现聚集现象,在油水界面膜上不能很好地分散,利用表面活性剂或聚合物对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并研究其分散稳定性、粒径大小、分布规律以及亲油亲水化性能的变化,对于理解其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硫酸盐还原菌(SRB)广泛存在于原油集输和注采系统中,SRB可以将硫酸盐还原为S(Ⅱ),与铁源发生反应生成细小的铁硫化合物颗粒。铁硫化合物颗粒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些不可避免的副作用。铁硫化合物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能吸附油滴容易形成胶体颗粒乳化原油,使油水分离困难,同时造成了废水含油率增加。铁硫化合物胶体颗粒附着在电脱水器的极板上,使极板表面电场歧变,发生“垮电场”现象,使电脱水器无法工作。与此同时细菌呈絮状或团状,吸附重油颗粒、机械杂质等细小物质后,浮于油水之间,且随时间的延续而增多,对原油脱水过程中的安全可靠运行造成严重威胁。铁硫化合物的存在严重影响原油质量,降低原油产量,因此有必要研究铁硫化合物微粒对油水两相间的界面性能的影响,主要内容如下:1.将大庆油田污水中分离出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分离纯化,利用红外光谱对菌种进行鉴定,以及细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EPS)对Fe2+吸附前后红外光谱峰强度的变化,通过测定SRB生长曲线,结合EPS吸附Fe2+的Zeta电位数值变化,结果表明:大庆油田污水中的SRB为三个不同的种属,初始接种浓度有利于抑制SRB的快速繁殖。生长趋势较的SRB,S2-物种的大量生成会生成FeS2等多硫铁化合物;生长趋势平缓,S2-物种与Fe2+平稳反应有利于FeS化合物的生成。铁硫化合物生成过程中,细菌分泌的EPS中带负电荷的蛋白质成分均发挥了作用,与Fe2+作用后,Zeta电位升高。EPS中的蛋白质和多糖类物质是与Fe2+吸附的主要物质,多糖的羟基吸附作用强于蛋白质中的氨基官能团吸附时有利于多硫化合物的产生。同时,S2-(或S22-)与EPS吸附能力存在竞争关系,当S2-(或S22-)弱于EPS吸附时,将生成Fe0.91S,Fe2S等多硫化合物。2.利用从大庆油田污水中分离的硫酸盐还原菌(SRB)制备的生物铁硫化合物(SRB-Iron Sulfides)去除SRB(Iron Sulfides)和以烷基苯磺酸钠(ABS)对颗粒改性得到具有不同表面性质的固体颗粒(ABS-SRB-Iron Sulfides、ABS-Iron Sulfides)。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冷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手段对其组成、形貌等物理化学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利用属于脱硫弧菌属的SRB合成了SRB与以马基诺矿为主的多种铁硫化合物的结合体。O2气氛下比在N2气氛下水分、有机质、有机硫、铁硫化合物的晶相转变的热解过程更复杂,失重更显着。ABS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颗粒表面从而对颗粒表面起到改性作用,SRB-Iron Sulfides颗粒由于SRB细胞壁表面存在大量极性蛋白质肽键(即酰胺键)和极性羟基(多聚糖和低聚糖)而表现出亲水性,Iron Sulfides表面有机S的存在具有一定的亲油性。由于Iron Sulfides表面更亲油,因此其表面能吸附更多的ABS,而且ABS以亲油烷基链通过范德华力吸附在颗粒表面,极性磺酸基(-SO3-)伸向表面之外,造成改性后Zeta电位更负。另外,颗粒表面上ABS的吸附使颗粒之间的位阻斥力与颗粒之间的静电斥力增加,使ABS改性后颗粒聚集减少,颗粒变小,粒径分布更均匀,亲水性增强。3.利用旋转液滴法研究了不同铁硫化合物对ABS溶液的动态界面张力(DIFTs)的影响。结果表明:油相中不同铁硫化合物的加入均有效地降低了界面张力(IFT),动态界面张力(DIFTs)呈现“L”型变化趋势,符合扩散吸附机理。相比较而言,对于Iron Sulfides,ABS与颗粒间的协同作用更强,而且在油水界面层中的部分改性后可以形成更稳定、致密的吸附层,从而变现出更低的界面张力。
张聪[4](2021)在《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Fe2+及蓝铁石晶体生成机制研究》文中提出从剩余污泥中回收磷是解决当前磷匮乏及磷污染问题的有效方法。蓝铁石结晶法相较其他磷回收方法生成条件简单、所得蓝铁石晶体经济价值高,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本研究聚焦于以酸/碱预处理提高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Fe2+及蓝铁石晶体生成,探究了不同pH预处理条件及不同铁源的投加对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Fe3+还原、磷浓度、蓝铁石晶体生成及有机物组分的影响机制,并确定了最佳的处理条件;最后以与胞外聚合物(EPS)物化性质相似的海藻酸钠模拟EPS,探究了不同反应条件下海藻酸钠对蓝铁石结晶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酸/碱预处理可有效提高厌氧过程中的铁还原速率和效率,且酸预处理促进效果优于碱预处理。其中,pH 3.0和pH 10.0组最大铁还原速率分别是未预处理加铁组(Control-Fe)的1.9、1.7倍,铁还原效率分别较Control组提高1 7.5%、12.0%。上清液PO43-浓度与铁还原效果呈负相关,铁还原效果越好上清液PO43-浓度越低。同时,酸/碱预处理促进了厌氧过程污泥中溶解性不稳定磷(Loosely-P)向铁结合磷(Fe-P)的转化,pH 3.0和pH 10.0组Fe-P 比例分别较Control组提高48.8%和33.7%。最终确定最佳预处理pH值为pH 3.0,此时铁还原菌大量富集,促进了铁异化还原与Fe-P的转化。(2)预处理后厌氧过程中上清液溶解性化学需氧量(SCOD)、氨氮(NH4+)、蛋白质、多糖浓度增加,并且酸预处理促进效果优于碱预处理;添加外源铁后厌氧上清液蛋白质、多糖及腐殖酸含量减少。(3)pH 3.0和pH 10.0组不同铁源的还原效率顺序为:FeOOH>FeCl3>Fe2O3,继而影响上清液PO43-浓度、Loosely-P向Fe-P的转化以及蓝铁石晶体的生成。FeOOH和Fe2O3的投加,刺激了厌氧过程中污泥胞外聚合物中具有电子传递能力的蛋白质和腐殖酸类物质的分泌,增强了胞外电子传递能力,使厌氧系统内微生物与铁化合物之间电子传递及微生物之间直接种间电子传递形成。(4)pH 3.0预处理后投加FeCl3显着地促进了厌氧过程有机物水解(SCOD浓度上升),而pH 10.0预处理后投加FeCl3厌氧上清液SCOD、蛋白质及多糖浓度相比不添加铁源显着下降。投加FeOOH和Fe2O3对厌氧上清液SCOD、蛋白质及多糖浓度几乎无影响。(5)低浓度的海藻酸钠(≤400 mg/L)对磷回收率影响小,海藻酸钠浓度大于400 mg/L抑制作用显着,800 mg/L海藻酸钠对蓝铁石结晶反应的抑制率约是400mg/L的3倍。海藻酸钠对蓝铁石结晶的抑制作用随初始pH及Fe/P的增加而减弱。海藻酸钠的存在不改变回收产物的主成分,但是降低了产物的沉降性能,蓝铁石晶体形状由枝杈状变为板状,或是大小不均匀的棒状。
陈通[5](2021)在《磷酸铁形貌控制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以危废磷化渣为研究起点,探索具有可行性的再生利用途径。磷化渣是磷化工业的有害副产物,其中锌系磷化渣中主要包含了磷酸铁、磷酸锌、其他少量磷酸盐及杂质。使用合适的分离手段可以从磷化渣中提纯得到磷酸铁,通过对提纯出的磷酸铁进行形貌改性,得到亚微米级的重结晶磷酸铁。尝试将水热过程得到的重结晶磷酸铁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和光芬顿材料,为磷化渣的再生利用寻找一条有经济价值的途径。通过对磷化渣组分的研究分析,本文以两步法进行提纯,首先用氨水络合去除大量的磷酸锌,筛网过滤去除不溶性大颗粒杂质,然后加热酸洗去除其他磷酸盐杂质,可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粗提纯磷酸铁。之后,对提纯出的磷酸铁进行形貌改性,主要通过水热处理的手段,在高温高压的酸性条件下磷酸铁发生分解,并再次结晶。通过控制水热条件,如水热温度、时间、表面活性剂、溶液p H等,可以得到尺寸较小的磷酸铁。采用了马尔文激光粒度仪(LPS)、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热重分析仪(TG-DTG)等表征手段对样品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在水热温度160℃、水热时间28h、CTAB投加量0.04g、溶液p H为0.8时,可以得到亚微米级磷酸铁,D10最小值为0.163μm;但样品中也存在微米级的磷酸铁,通过控制反应时间可以减小微米级磷酸铁的D90数值,缩小磷酸铁粒径分布区间。以上述亚微米级磷酸铁为前驱体制备磷酸铁锂,加入碳酸锂为锂源、葡萄糖为碳源,以碳热还原法制备磷酸铁锂并组装扣式电池。以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表征材料结构,以VERTEX.C.EIS型电化学工作站表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选取了三个粒度分布区间的样品进行对比,分析不同样品制备的扣式电池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粒度分布在0.272-8.703μm的样品具有较好的电化学性能,首次充电比容量为154.1 m Ah·g-1,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43.8 m Ah·g-1,接近磷酸铁锂的理论比容量,多次充放电循环后仍有较好的容量保持率,但高电流密度条件下比容量衰减明显,实验说明以此磷酸铁作为磷酸铁锂的前驱体是有一定可行性,但材料本身来源于磷化渣这一固废,存在许多缺陷,如果想将其能够实际应用在电池材料,还需要更多地研究去改善材料的形貌、杂质含量、颗粒尺寸、磷铁比等关键因素。以亚微米级磷酸铁为原料,选取不同碳源,通过碳热还原制备Fe2+/C复合材料。Fe2+/C复合材料为亚铁源,与H2O2、紫外光构建Fe2++UV+H2O2的光芬顿体系,以罗丹明B染料为降解对象模拟印染废水中的有机物。研究该体系对罗丹明B有机染料的降解效果,并研究体系各组成部分、罗丹明B初始浓度、Fe2+/C复合材料投加量、H2O2投加量、溶液p H值等条件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碳源为石墨时,产物仍为磷酸铁,碳源为葡萄糖时,产物为亚铁化合物;当体系中紫外光、Fe2+/C复合材料、H2O2同时存在时,光芬顿体系的降解活性最高;该体系对浓度为15mg/L以下的罗丹明B溶液具有很快的降解速率,当浓度继续上升降解效果随之降低;当Fe2+/C复合材料投加量为2.0g/L时,降解速率与效果最佳;H2O2投加量较小时,罗丹明B的降解效率随着H2O2投加量的增大而增加,直至H2O2初始浓度达到15mmol/L时,降解效果开始逐渐变差;不同p H条件下降解实验结果对比分析,该光芬顿体系在p H值范围为2-5内具有降解活性,在p H=3-4的酸性条件下更有利于罗丹明B的降解;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实验条件下,Fe2+/C材料构成的光芬顿体系能够有效去除溶液中的罗丹明B染料,降解效果最高可以达到100%,有望能为一种解决有机废水的途径。
赫红超[6](2021)在《钢铁酸洗废液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魏小辉[7](2021)在《耐冷嗜酸硫杆菌氧化机理及其在酸法地浸采铀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
王振银[8](2021)在《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锌氧压渣含有多种有价金属元素,例如含有的锌、铅和银等具有很高的综合回收利用价值,目前对于锌氧压渣的回收处理工艺有火法挥发工艺、化学浸出工艺和浮选工艺等,这些工艺方法分别存在着能耗高、试剂耗量大和回收率低等不足。本文为高效经济和分步回收某锌冶炼厂锌氧压渣中有价金属锌、铅和银,提出了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的新工艺。其关键工段包括高效浸矿微生物的选育驯化、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和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等,针对这些关键工段本文开展了相关基础研究,为绿色环保、高效节能和综合回收锌氧压渣中锌、铅和银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技术指导。研究了锌氧压渣的工艺矿物学。主要有价金属元素锌、铅和银的含量分别为3.16%、17.00%和261.20 g/t,主要矿物组成为石英、硫酸铅和正长石等。硫酸铅和硫化铅占据总铅的97.56%,硫酸锌和硫化锌占据总锌的86.52%,单质银和硫化银占据总银的77.18%。样品粒度小于30微米的部分占据86.54%,渣中矿物连生关系较为复杂,硫酸盐类物质多存在与正长石和石英等脉石矿物连生嵌布的现象,极少有单体解离的硫酸铅和其他矿物的存在。选育驯化了适用锌氧压渣特性的高效浸矿菌种,并优化了微生物浸出工艺条件。在初始pH 1.5,矿浆浓度10%,接种量10%的条件下浸出时间15天,得到的微生物浸出渣中锌含量0.4070%,微生物浸出锌的浸出率为88.07%,而铅含量17.94%,银含量271.44 g/t,铅和银在微生物浸渣中得以进一步富集。经过微生物浸出后,硫化铅氧化率为71.51%,硫化银氧化率为62.60%。揭示了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的过程和机理。浸出前期优势菌种为铁氧化菌和硫氧化菌,浸矿体系中存在铁氧化反应和硫氧化反应。由Eh-pH图知,pH值不变时,氧化还原电位进一步升高才会使硫化锌、硫化铅和硫化银继续被氧化。至浸出中后期,浸矿体系pH值逐渐降至稳定范围内,硫氧化细菌数量降低,铁氧化细菌逐渐繁衍为优势菌种,并将Fe2+氧化为Fe3+,体系电位升高,硫化锌、硫化铅和硫化银进一步被氧化。优化了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的工艺条件,在NaCl-CaCl2-HCl-H2O的体系中,双氧水添加量2%、CaCl2添加量20 g/L,使用HCl溶液调节pH 0.5,当在NaCl浓度300g/L、浸出温度90℃、搅拌转速350r/min、液固比10:1和浸出时间120min时,铅、银浸出率分别达到95.47%、83.86%。直接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银的浸出率分别为90.88%、68.53%。经过微生物浸出后,氯盐对铅和银的浸出率提高了4.59%和15.33%。化学物相分析结果表明,微生物浸出锌的同时使得硫化铅和硫化银氧化为其各自硫酸盐,提高了后续氯盐浸出铅和银的浸出率。此外,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工艺对锌氧压渣中的锌浸出率为94.40%。研究了微生物浸渣中的铅和银的氯盐浸出动力学特征,并得出了半经验动力学方程。氯盐浸出微生物浸出渣中的铅和银均为有固体产物层或惰性物料层的收缩核模型。氯盐浸出铅和银的反应活化能分别为22.66 kJ/mol和10.88 kJ/mol。氯盐浸出铅符合化学反应速率与固膜内扩散混合控制的模型,氯盐浸出银符合固膜内扩散控制模型。
王娟[9](2021)在《基于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硝酸盐是目前水体中最常见的污染物之一。过量的NO3-进入水体,会对自然环境和人类健康产生巨大威胁。自养反硝化技术在低C/N、营养成分匮乏的水体脱氮处理过程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的脱除贫营养水体中硝酸盐的方法受到研究者青睐。为探究在硫铁共存体系中,Fe(II)对体系中NO3-降解的生物和化学过程贡献,本研究采用Fe2+和S2O32-做电子供体,分别在纯菌和混菌的条件下探究微生物的硫自养、铁自养、以及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的作用规律和机理,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实验分离纯化出一株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兼性厌氧菌,16S r DNA序列分析其为柠檬酸杆菌属,命名为Citrobacter sp.ZY630。对该菌株利用Fe(II)还原NO3-过程探究,结果表明,在无外加有机物的情况下,菌株ZY630可以以Fe2+为电子供体还原NO3-。经过120 h反应,Fe2++菌组约1.1 mmol·L-1的NO3-完全降解,产物包含NO2-、N2和N2O。通过对照分析,发现体系中NO3-到NO2-的转化是由生物作用主导。同时发现6 mmol·L-1Fe2++菌组较3 mmol·L-1Fe2++菌组反硝化程度进行更彻底,表明Fe2+有助于促进该体系反硝化过程。进一步探究菌株ZY630利用Fe2+降解NO2-过程,发现120 h后,加菌加Fe2+体系的Fe2+氧化总量与NO2-还原总量的摩尔比约为2.22,较只加Fe2+体系的摩尔比略高,表明NO2-和Fe2+之间化学反应占优。所以,菌株ZY630厌氧Fe2+氧化NO3-还原是一个生物化学耦合过程。在探究菌株ZY630硫自养反硝化功能的过程中,发现菌株ZY630虽然可以发生硫自养反硝化,但是其需要有机物来维持菌株长期的正常生长。菌株ZY630在以Fe2+和S2O32-作电子供体时,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维持菌株生长和反硝化反应的进行。实验以S2O32-为唯一外加电子供体进行了硫自养反硝化污泥(混菌)的驯化,经过35天培养,污泥中富集了以Sulfurimonas和Thiobacillus属为主要组成的硫自养菌群。通过序批式实验验证驯化污泥中微生物的硫自养反硝化性能,发现其在48 h内可利用S2O32-将约1 mmol·L-1的NO3-全部转化为N2,生成SO42-积累在体系中。实验同时探究了驯化污泥菌群的铁自养反硝化功能,发现驯化污泥中的微生物可以以Fe2+为电子供体进行铁自养反硝化。在证实了驯化污泥中微生物可以以单独的S2O32-和Fe2+为电子供体进行自养反硝化的基础上,将污泥接种于硫铁共存的体系,发现在S2O32-含量不足以将所有的NO3-还原为N2的情况下,微生物可以利用Fe2+作为电子供体继续反硝化。因此,驯化的硫自养污泥可以利用S2O32-和Fe2+作电子供体还原NO3-,具有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功能。
罗毅[10](2021)在《钒钛磁铁精矿球团焙烧-硫酸选择性浸钒研究》文中认为传统的钒钛磁铁矿提钒以钒渣提钒工艺为主,该工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钒的综合回收率低。本文改变以往的思路,采用先提钒后炼铁的直接提钒工艺对钒钛磁铁精矿进行提钒,进行了精矿在造球处理条件下球团焙烧和选择性浸钒研究,以期实现钒铁分离和高效浸钒的目的,并且浸出后的球团经简单处理后可满足后续高炉生产。论文首先对精矿进行工艺矿物学研究。结果表明精矿中的主要成分为钛铁矿和磁铁矿,钒主要以钒铁尖晶石的形式存在于磁铁矿相中。经过热力学分析计算推测出钒铁尖晶石的氧化反应链为FeV2O4→Fe3O4→Fe2O3→V2O5。钒钛磁铁精矿球团空白焙烧-浸钒研究表明,采用硫酸作为浸出剂可有效实现钒铁分离。在实验条件为焙烧时间180 min,焙烧温度1200℃,浸出时间6 d,液固比3:1,硫酸浓度10%的情况下,钒浸出率可达60.3%,而铁损失率仅为0.17%,可以实现选择性浸出。钒钛磁铁精矿球团钙化焙烧和浸钒试验结果表明,选择碳酸钙作为焙烧添加剂可以实现钒钒选择性浸出,有效提高钒浸出率。较优条件为:碳酸钙添加量5%,焙烧时间3h,焙烧温度1200℃,浸出时间6d,浸出温度50℃,硫酸浓度10%,液固比3:1。钒的最佳浸出率为88%,铁损失率为1.78%。浸出后球团经过二次焙烧可达到除硫的目的,且经过二次焙烧后球团强度能达到2600 N/个,可满足后续炼铁的强度要求。机理研究分析表明:精矿中的钒以V3+的形式存在于钒铁尖晶石中,经过1200℃钙化焙烧后尖晶石结构被破坏,Fe3O4被氧化为Fe2O3,钒主要转化成V5+并与钙反应生成钒酸钙。球团经过硫酸浸出后检测出CaSO4衍射峰,表明焙烧生成的钒酸钙与硫酸发生了反应,使得钒被浸出。同时,检测结果中均表明铁未被浸出,表明焙烧后的Fe2O3不易被硫酸浸出,从而实现选择性分离。本论文采用精矿球团焙烧-硫酸浸钒的工艺,达到浸出钒而保留铁的效果,从而实现钒铁分离、选冶联合的目的。该研究为钒钛磁铁精矿直接提钒的工业实践提供了新的途径。
二、浅论亚铁(Fe~(2+))离子的转化机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论亚铁(Fe~(2+))离子的转化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1)施氏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除砷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施氏矿物的发现及其矿物学特征(The discovery and minera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schwertmannite) |
1.1 施氏矿物的发现 |
1.2 施氏矿物的特征 |
1.2.1 施氏矿物的结构特征 |
1.2.2 施氏矿物的稳定性 |
2 施氏矿物除砷效果及机理(The removal effect and mechanism of arsenic by schwertmannite) |
2.1 施氏矿物对砷的去除效果 |
2.1.1 施氏矿物对砷的吸附性能 |
2.1.2 施氏矿物除砷的影响因素 |
2.2 施氏矿物对砷的去除机理 |
2.3 施氏矿物吸附砷后对其结构影响及砷的再释放 |
2.3.1 施氏矿物吸附砷后对其结构影响 |
2.3.2 砷被施氏矿物吸附后的再释放性 |
3 施氏矿物的生产与应用(The production and applications of schwertmannite) |
4 结论与展望(Conclusion and prospects) |
(2)磷矿的微生物浸出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浸磷微生物的种类 |
1.1 中温菌 |
1.2 中等嗜热菌 |
1.3 高温菌 |
2 微生物浸磷机理 |
2.1 细菌的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
2.1.1 直接作用机理 |
2.1.2 间接作用机理 |
2.2 自养菌和异养菌的解磷机理 |
2.2.1 异养菌解磷机理 |
(1)异养菌分泌有机酸[40, 41]。 |
(2)酶解作用。 |
(3)呼吸作用与NH4+同化[44, 45]。 |
2.2.2 自养菌解磷机理 |
3 微生物浸出磷矿的影响因素 |
3.1 生物因素 |
3.2 物理化学因素 |
3.3 工艺技术因素 |
3.4 金属离子因素 |
4 强化微生物浸出的方法 |
4.1 浸矿菌种的驯化 |
4.2 诱变育种 |
4.3 分步浸出 |
4.4 固化菌种 |
5 结论与展望 |
(3)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三次采油技术 |
1.2.1 三次采油技术的分类 |
1.2.2 纳米技术的发展应用 |
1.2.2.1 纳米驱油剂的介绍 |
1.2.2.2 纳米驱油剂的性质 |
1.2.2.3 纳米驱油剂的驱油机理 |
1.2.2.4 纳米驱油剂的表面修饰 |
1.2.2.5 纳米驱油剂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
1.3 铁硫化合物 |
1.3.1 铁硫化合物的生物合成 |
1.3.1.1 硫酸盐还原菌 |
1.3.1.2 影响FeS生物合成的因素 |
1.3.1.3 胞外聚合物 |
1.3.1.4 胞外聚合物的提取 |
1.3.1.5 FeS的结构特征 |
1.3.1.6 FeS在沉积环境中的分布 |
1.3.2 细菌及铁硫化合物在油田中的影响 |
1.3.3 铁硫化合物的改性 |
1.4 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混合体系制备乳液的稳定机制和影响因素 |
1.4.1 影响因素 |
1.4.1.1 表面活性剂 |
1.4.1.2 固体颗粒 |
1.4.2 表面活性剂和颗粒混合体系制备乳液的稳定机制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 |
1.5.1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 |
1.5.2 课题研究的内容 |
1.5.3 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硫酸盐还原菌(SRB)对铁硫化合物生成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1 实验菌种 |
2.2.2 培养基 |
2.2.3 实验试剂 |
2.2.4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SRB富集培养 |
2.3.2 硫酸盐还原菌(SRB)的分离纯化 |
2.3.3 EPS的提取 |
2.3.4 铁硫化合物的合成 |
2.4 铁硫化合物的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SRB和EPS的傅里叶红外光谱 |
2.4.3 SRB的生长曲线测定 |
2.4.4 Zeta电位的测量 |
2.5 表征结果 |
2.5.1 SRB菌种的FTIR分析 |
2.5.2 XRD表征结果分析 |
2.5.3 生长曲线分析 |
2.5.4 Zeta电位分析 |
2.5.5 SRB菌种吸附Fe~(2+)前后EPS的 FTIR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铁硫化合物的制备和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1 硫酸盐还原菌 |
3.2.2 实验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3 铁硫化合物的表征 |
3.3.1 X射线衍射(XRD)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3.3 热重分析 |
3.3.4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 |
3.3.5 Zeta电位的测量 |
3.3.6 激光粒径分布 |
3.3.7 接触角测定 |
3.4 表征结果 |
3.4.1 X射线衍射(XRD) |
3.4.2 傅里叶红外光谱 |
3.4.3 热重分析 |
3.4.4 冷场发射扫描电镜 |
3.4.5 Zeta电位分析 |
3.4.6 激光粒径分布 |
3.4.7 接触角测定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铁硫化合物对油水界面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与试剂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3 实验内容 |
4.3.1 水相和油相溶液的制备 |
4.3.2 界面张力的测量原理与测量步骤 |
4.3.2.1 界面张力的测量原理 |
4.3.2.2 界面张力的测量步骤 |
4.4 铁硫化合物模拟油与烷基苯磺酸盐界面张力溶液之间的动态界面张力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攻读硕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Fe2+及蓝铁石晶体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污泥预处理释磷研究进展 |
1.3 铁还原研究进展 |
1.4 蓝铁石法磷回收研究进展 |
1.4.1 蓝铁石晶体生成过程 |
1.4.2 蓝铁石生成的影响因素 |
1.5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污泥来源与性质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剩余污泥酸/碱预处理实验 |
2.3.2 剩余污泥厌氧蓝铁石磷回收实验 |
2.3.3 外源铁的选择及制备 |
2.3.4 胞外聚合物对蓝铁石结晶影响实验 |
2.4 检测方法 |
2.4.1 常规指标检测方法 |
2.4.2 磷分级提取方法 |
2.4.3 三维荧光分析方法 |
2.4.4 晶体特征表征方法 |
2.4.5 微生物群落分析方法 |
2.5 计算方法 |
3 酸/碱预处理强化蓝铁石晶体生成的效能与机制 |
3.1 酸/碱预处理对铁还原的影响 |
3.1.1 厌氧系统中铁浓度的变化 |
3.1.2 厌氧系统中pH和ORP的变化 |
3.2 酸/碱预处理强化剩余污泥蓝铁石结晶的效能 |
3.2.1 厌氧过程中磷形态的变化 |
3.2.2 蓝铁石晶体特征 |
3.3 酸/碱预处理对厌氧发酵的影响 |
3.3.1 厌氧过程中SCOD及NH_4~+的变化 |
3.3.2 厌氧过程中有机物质的溶出 |
3.4 酸碱预处理强化蓝铁石生成的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铁源对厌氧系统蓝铁石生成的影响机制 |
4.1 投加不同铁源的铁还原效果 |
4.2 不同铁源的添加对蓝铁石磷回收的影响 |
4.2.1 投加不同铁源磷形态的变化 |
4.2.2 蓝铁石晶体特征的变化 |
4.3 投加不同铁源对厌氧发酵系统的影响 |
4.3.1 上清液有机物浓度的变化 |
4.3.2 胞外聚合物组分的变化 |
4.4 本章小结 |
5 胞外聚合物对蓝铁石结晶的影响 |
5.1 海藻酸钠浓度对蓝铁石磷回收的影响 |
5.2 不同pH下海藻酸钠对磷回收的影响 |
5.3 不同Fe/P下海藻酸钠对磷回收的影响 |
5.4 海藻酸钠对蓝铁矿结晶的影响机制 |
5.4.1 海藻酸钠对晶体沉降性能的影响 |
5.4.2 海藻酸钠对结晶产物特征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磷酸铁形貌控制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磷化渣的产生及危害 |
1.2.1 磷化渣的来源 |
1.2.2 磷化渣的危害 |
1.2.3 磷化渣的资源化研究 |
1.3 电池级磷酸铁及磷酸铁锂 |
1.3.1 电池级磷酸铁 |
1.3.2 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 |
1.3.3 磷酸铁锂的制备方法 |
1.4 Fenton及 Fenton-like反应 |
1.4.1 Fenton反应 |
1.4.2 Fenton-like反应 |
1.5 印染废水的危害及治理 |
1.5.1 有机废水的来源及危害 |
1.5.2 印染废水的处理现状 |
1.6 课题研究的意义和内容 |
1.6.1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6.2 课题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实验方法与表征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材料表征仪器 |
2.3.1 X射线衍射仪 |
2.3.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3 马尔文激光粒度仪 |
2.3.4 X-射线能谱仪 |
2.3.5 热重分析仪 |
第三章 亚微米-微米级磷酸铁的制备与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磷化渣提纯磷酸铁 |
3.2.2 水热重结晶反应 |
3.2.3 实验设计 |
3.2.4 实验结果分析 |
3.2.5 单因素补充实验 |
3.3 表征结果分析 |
3.3.1 重结晶磷酸铁材料XRD分析 |
3.3.2 重结晶磷酸铁材料SEM分析 |
3.3.3 重结晶磷酸铁材料粒度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亚微米-微米级磷酸铁制备磷酸铁锂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碳热还原法制备LiFePO_4 |
4.2.2 组装扣式电池 |
4.3 电化学性能测试 |
4.2.1 充放电性能测试 |
4.2.2 倍率性能测试 |
4.2.3 循环伏安测试 |
4.4 表征结果分析 |
4.4.1 XRD表征结果分析 |
4.4.2 SEM表征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Fe~(2+)/C复合材料构建Fenton-like体系降解罗丹明B染料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碳热反应制备Fe~(2+)/C复合材料 |
5.2.2 Fenton-like体系的构建 |
5.2.3 对比试验分析 |
5.3 表征结果分析 |
5.3.1 Fe~(2+)/C材料XRD分析 |
5.3.2 Fe~(2+)/C材料SEM分析 |
5.3.3 反应机理分析 |
5.4 降解实验结果分析 |
5.4.1 体系中不同因素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影响 |
5.4.2 染料初始浓度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影响 |
5.4.3 Fe~(2+)/C材料投加量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影响 |
5.4.4 氧化剂含量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影响 |
5.4.5 不同pH值对罗丹明B溶液的降解影响 |
5.4.6 不同铁碳摩尔比材料降解性能对比 |
5.4.7 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锌冶炼方法概述 |
1.2.1 火法炼锌工艺 |
1.2.2 湿法炼锌工艺 |
1.3 锌氧压渣特性 |
1.4 锌氧压渣有价金属回收研究进展 |
1.4.1 火法回收方法 |
1.4.2 湿法回收方法 |
1.5 氯盐浸出技术 |
1.6 微生物浸出技术 |
1.7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技术 |
1.7.1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技术的应用 |
1.7.2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 |
1.8 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8.1 论文研究的意义 |
1.8.2 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9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样品来源及制备 |
2.1.2 多元素分析 |
2.1.3 矿物组成及嵌布特征 |
2.1.4 主要有价元素赋存状态 |
2.1.5 菌种及培养基 |
2.1.6 试验药剂仪器和设备 |
2.3 研究方法 |
2.3.1 菌种培养驯化 |
2.3.2 微生物摇瓶浸出锌氧压渣试验 |
2.3.3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试验 |
2.3.4 分析检测方法 |
3 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试验研究 |
3.1 高效浸矿菌种选育驯化 |
3.1.1 试验菌种选择 |
3.1.2 试验菌种驯化 |
3.2 微生物浸出锌氧压渣工艺条件优化 |
3.2.1 初始pH值 |
3.2.2 矿浆浓度 |
3.2.3 接种量 |
3.2.4 浸出时间 |
3.3 微生物浸出渣性质分析 |
3.3.1 锌、铅和银的化学物相分析 |
3.3.2 微生物浸出渣的SEM-EDS分析 |
3.3.3 微生物浸出渣的XPS分析 |
3.4 锌氧压渣浸出过程浸矿菌种群落结构分析 |
3.5 锌氧压渣生物浸出过程机理分析 |
3.5.1 锌氧压渣中硫化锌的生物浸出机理分析 |
3.5.2 锌氧压渣中硫化铅的生物氧化机理分析 |
3.5.3 锌氧压渣中硫化银的生物氧化机理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4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试验研究 |
4.1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原理 |
4.2 氯盐浸出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工艺条件优化 |
4.2.1 NaCl浓度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2.2 搅拌转速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2.3 液固比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2.4 反应温度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2.5 反应时间对微生物浸渣中铅和银浸出的影响 |
4.3 锌氧压渣的直接氯盐浸出工艺试验 |
4.4 微生物-氯盐浸出渣、直接氯盐浸出渣表征分析 |
4.5 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工艺金属量平衡 |
4.6 氯盐浸出液资源化利用 |
4.6.1 铅银回收 |
4.6.2 高盐废水资源化处理 |
4.7 氯盐浸出渣资源化利用途径 |
4.8 本章小结 |
5 铅和银氯盐溶液浸出动力学研究 |
5.1 动力学模型选择 |
5.2 模型拟合与验证 |
5.2.1 搅拌转速对铅银浸出率的影响 |
5.2.2 温度对铅银浸出率的影响 |
5.3 银的浸出动力学 |
5.3.1 模型确定 |
5.3.2 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
5.4 铅的浸出动力学 |
5.4.1 模型确定 |
5.4.2 动力学模型参数确定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基于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现状、来源和危害 |
1.1.1 水中硝酸盐的污染现状 |
1.1.2 水中硝酸盐来源和危害 |
1.2 水中硝酸盐的脱除技术 |
1.2.1 水中硝酸盐的物理脱除技术 |
1.2.2 水中硝酸盐的化学脱除技术 |
1.2.3 水中硝酸盐的生物脱除技术 |
1.2.4 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 |
1.3 论文的立题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1 立题依据 |
1.3.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1.3.3 技术路线 |
2 硫、铁自养反硝化细菌的筛选及功能考察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2.1.2 菌株来源 |
2.1.3 实验培养基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的分离纯化与菌种鉴定 |
2.2.2 菌株的序列分析 |
2.2.3 菌株形貌分析 |
2.2.4 菌株的生长特性及反硝化功能研究 |
2.2.5 菌株的Fe~(2+)氧化硝酸盐还原能力探究 |
2.2.6 菌株利用Fe~(2+)降解NO_2~-过程的生物学和化学研究 |
2.2.7 菌株的硫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2.2.8 实验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纯化后菌株的形态和种类 |
2.3.2 菌株ZY630 的生长特性及反硝化功能研究 |
2.3.3 菌株ZY630的Fe~(2+)氧化硝酸盐还原功能探究 |
2.3.4 菌株 ZY630 利用 Fe~(2+)降解 NO_2~-过程的生物学和化学研究 |
2.3.5 菌株ZY630 的硫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本章小结 |
3 硫自养污泥的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性能研究 |
3.1 实验材料 |
3.1.1 实验仪器及药品 |
3.1.2 污泥来源 |
3.1.3 实验培养基 |
3.2 实验方法 |
3.2.1 硫自养反硝化污泥的驯化 |
3.2.2 污泥群落分析 |
3.2.3 污泥的硫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2.4 污泥的铁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2.5 污泥的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2.6 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沉淀产物的表征 |
3.2.7 实验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硫自养反硝化污泥的驯化过程 |
3.3.2 硫自养反硝化污泥的群落分析 |
3.3.3 污泥的硫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3.4 污泥的铁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3.5 污泥的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功能探究 |
3.3.6 硫铁共基质自养反硝化沉淀产物的表征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钒钛磁铁精矿球团焙烧-硫酸选择性浸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钒概述 |
1.1.1 钒的发现 |
1.1.2 钒的性质 |
1.1.3 钒资源概况 |
1.2 钒的应用 |
1.2.1 钒在钢铁合金中的应用 |
1.2.2 钒在化工行业中的应用 |
1.2.3 钒在电池中的应用 |
1.2.4 钒在医药中的应用 |
1.2.5 钒在其他方面的应用 |
1.3 钒的提取工艺及研究现状 |
1.3.1 石煤提钒 |
1.3.2 钒钛磁铁矿提钒 |
1.4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 |
2 实验材料和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样品 |
2.1.2 仪器及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2.2.1 造球试验 |
2.2.2 焙烧试验 |
2.2.3 浸出试验 |
2.3 检测方法 |
2.4 技术路线图 |
3 工艺矿物学及热力学分析 |
3.1 工艺矿物学分析 |
3.1.1 化学成分分析 |
3.1.2 精矿粒度组成 |
3.1.3 矿物组成分析 |
3.2 热力学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球团空白焙烧-硫酸浸出实验 |
4.1 浸出剂的选择 |
4.2 单因素条件实验 |
4.2.1 焙烧温度的影响 |
4.2.2 焙烧时间的影响 |
4.2.3 浸出时间的影响 |
4.2.4 液固比的影响 |
4.2.5 硫酸浓度的影响 |
4.2.6 球团强度与浸出液浓度 |
4.3 机理分析 |
4.3.1 XRD分析 |
4.3.2 XPS分析 |
4.3.3 SEM-EDS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球团钙化焙烧-硫酸浸出实验 |
5.1 焙烧添加剂 |
5.2 单因素条件实验 |
5.2.1 碳酸钙含量的影响 |
5.2.2 焙烧温度的影响 |
5.2.3 焙烧时间的影响 |
5.2.4 浸出温度、时间的影响 |
5.2.5 液固比的影响 |
5.2.6 硫酸浓度的影响 |
5.2.7 球团强度与浸出液浓度 |
5.3 选择性浸钒的机理分析 |
5.3.1 XRD分析 |
5.3.2 XPS分析 |
5.3.3 SEM-EDS分析 |
5.3.4 动力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四、浅论亚铁(Fe~(2+))离子的转化机理(论文参考文献)
- [1]施氏矿物的矿物学特征及其除砷研究进展[J]. 罗灿钰,张琢,赵华甫. 环境化学, 2021
- [2]磷矿的微生物浸出研究进展[J]. 孙伟,渠光华,王大鹏. 矿产保护与利用, 2021(04)
- [3]硫酸盐还原菌(SRB)合成铁硫化合物的结构、组成及界面性质研究[D]. 杨颜丽. 吉林大学, 2021(01)
- [4]剩余污泥厌氧过程中Fe2+及蓝铁石晶体生成机制研究[D]. 张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5]磷酸铁形貌控制及应用研究[D]. 陈通.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 2021(11)
- [6]钢铁酸洗废液处理技术研究[D]. 赫红超.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1
- [7]耐冷嗜酸硫杆菌氧化机理及其在酸法地浸采铀中的应用[D]. 魏小辉. 南华大学, 2021
- [8]微生物-氯盐联合浸出锌氧压渣中锌铅银的研究[D]. 王振银.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
- [9]基于硫铁基质自养反硝化去除水中硝酸盐氮的研究[D]. 王娟.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10]钒钛磁铁精矿球团焙烧-硫酸选择性浸钒研究[D]. 罗毅.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