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油工业筹措外资贷款的结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张志华[1](2020)在《H公司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行性研究是以其特有的科学的分析方法对拟建设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详细分析的工作,业已成为项目决策过程中的一个必要条件。在可行性研究过程中,同时会对项目建设安排、资金筹措、风险分析等进行详述,这些内容也将是项目实际建设过程中的重要参考。同时,项目后评价工作目前已得到了社会的广泛重视,而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相关内容也将是项目后评价的重要对比数据。鉴于可行性研究工作的独特意义,目前该项工作在项目的投资分析与决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国家,2018年我国总淡水资源储量为27462.5亿m3,虽然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00 m3左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左右,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严重贫水国之一。同时,我国各地区降水量和淡水资源储量又存在严重的不均衡,总体呈现东、南多,西、北少的状况,所以在我国广大的东北、西北地区,淡水资源匮乏程度非常严重。在部分淡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淡水资源不足也直接影响了相关项目的落地。在沿海地区,海水淡化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淡水补充措施,相关省市也出台了相应政策鼓励海水淡化,以弥补淡水资源不足的问题。H公司为大型纺织企业,生产过程中对电力使用较多,拟建自备电厂,电厂在日常生产中对于淡水的需求量较大。以其公司所在地的淡水资源供应量,仅能满足自备电厂项目工程建设期间的淡水利用需求,对于电厂日常生产期间的用水,所在地水源无法满足,需要采取其他的方式予以解决。经多方比对,拟采取海水淡化的方式生产淡水供自备电厂使用,同时鉴于周边地区淡水资源匮乏的实际情况,研究是否可以将淡水外供作为利润增长点。基于此,本文通过使用项目可行性研究分析的相关研究方法,对H公司海水淡化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通过分析H公司实际用水需求及自身特点,以及本海水淡化项目在技术、经济等方面的可行性,为项目的决策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从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环境影响、社会效益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全面的可行性分析,进而得出最终结论。H公司海水淡化项目对于公司自身日常生产需要而言,建设的可行性充分,也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战略投资价值。但若要实现较好的经济价值,还需要在低价海水淡化技术和日常运维等各方面采取有效手段降低成本,以满足后续大范围走向市场的条件。
段立婷[2](2019)在《民国时期新疆矿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作为我国辖区面积第一大的省级行政区,新疆的矿产资源具有种类齐全,储量超值,分布广泛等鲜明特点。当前,新疆矿业正处于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阶段,国内外市场需求空间大,具有优势远景潜力,是新疆区域经济赖以存在的先决条件,也是当下及未来我国国民经济建设的关键环节。随着近代中国被迫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主共和制代替封建君主制,中国人逐渐意识到边疆危机所带来的严重后果,继而树立开发建设边疆以御外敌之思想。“实业兴疆”思想随之具化,以此思想为指导的近代经济变革也被各个主政新疆大局的治理者奉为挽救地方经济危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重要手段,而这其中,新疆矿业对新疆的实业及近代经济建设起到了启动作用和支撑作用。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清朝政府治理下的新疆矿业开发利用实况,以此作为对研究探讨民国时期新疆矿业的先行导入,并简单描述民国时期新疆矿业发展所处的国内外环境。第二部分侧重于分析论述杨增新、金树仁主政时期的新疆矿业发展状况,对比两位主政者对新疆矿业建设采取的不同态度、政策、措施,以及造成的不同结果,总结这一时期新疆矿业发展的逻辑规律和存在问题。第三部分以盛世才主政新疆后依靠苏联支持为外援,邀请中国共产党人入疆发展建设为背景,重点探究三期三年计划时期的新疆矿业发展情况,分析论证这一时期新疆矿业在曲折前行中所取得的实效成绩及影响因素。第四部分较小篇幅的论述了新疆矿业在国民党直接治理时期的趔趄不前,深刻探讨国内外政局变换对新疆实业,特别是对新疆矿业产生的种种影响。第五部分重点归纳民国时期新疆矿业发展的特点及所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强调这一历史时期下的新疆矿业建设与近代新疆经济建设之间必然的联系与依存的条件,以及对当下及未来新疆矿业的发展作出正确指导。
刘宇[3](2019)在《政企关系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研究》文中认为铁路行业是国家重要基础设施,集公益性、竞争性、垄断性和半军事性特征于一身,具有属性多元、主体多重、功能多向的技术特征,铁路所提供的客货运输服务,是公众高度依赖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十八大以来,重大领域的改革持续深化,从中央到地方都在以更大的决心和定力,推进政府职能转型和市场主体成长,力图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改革实效。铁路作为服务国家战略,体现国家意志,保障国计民生,促进产业转型的重要基础设施,改革的先行效应和示范意义非常突出。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铁路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接连出台深化改革的相关政策和指导意见。2019年中国铁路总公司的股份制改革已被列入全年经济工作的重点,在刚刚出台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将“持续深化铁路改革,根据自然垄断行业的属性施行网运分开”,释放出强烈的改革信号;地方层面也积极跟进,自2013年以来,先后有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综合交通运输政策,或以“十三五”铁路发展规划的方式,加快推动地方铁路事业的发展,民众对铁路改革的期盼更是由来已久,汇聚形成了引领和推动铁路深改的强大合力,理论研究与实践操作有了更紧密的结合,铁路行业的改革就此进入窗口机遇期和政策调整活跃期。铁路行业的两大基本问题是改革与发展,而贯穿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政府与企业的关系。政企关系之于铁路行业的意义非同寻常,它影响铁路改革的进程,决定铁路发展的成色,既是基本前提,又是目标归宿,是各类问题、矛盾产生的总根源,也是寻求机制改革、模式改良和路径优化的价值依归。政企关系的转换调整是铁路行业的一个主命题,也是改革首先要做出回应的核心问题,以政企关系作为审视视角,有利于从更宏观的视域透视铁路行业的发展逻辑,从更具象的维度提出厘定政企权责,推进政企分开,科学配置权能的改革方案。受计划经济体制和“政企合一”模式影响,我国铁路长期施行国家统一管理、高度管制的运营模式。2013年3月,铁路“大部制”改革正式启动,铁道部被正式撤销,取而代之的是承担企业职能,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构建的国有独资公司一中国铁路总公司;履行政策拟定、法规制定、安全生产监管职能的交通运输部和国家铁路局,由此奠定了铁路行业“三足鼎立”的组织机构格局,迈出了铁路深改的重要一步。政企关系的转换和重构,意味着铁路行业改革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运行机制发生了重大变化,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优化提出了全新要求,并为后续改革标定了价值起点,这是本文的研究背景。当前,我国铁路行业恰好处在2013年铁路政企分开改革的政策消化期和效应显现期。总体看,在国家顶层设计的推动下,政企不分的传统模式被瓦解,实现了组织形态和职能划转上的政企分开,改革的底层逻辑和动力机制得到根本重塑,以地方铁路局统一转制为现代经营型企业,铁路优质资产筹备股改上市,投融资领域引入多元资本,以及客货运输服务推出多项惠民举措等为标志,特别是高速铁路的迅猛发展和行业主要指标的世界领先,是前期改革成果外化的集中体现,表明铁路行业的发展步入新阶段。尽管形式上基本实现了政企分开,但铁路行业内部的人事安排、经费来源、财务清算、职能设置,外部的政府与铁路企业的关系依然保留了很重的行政隶属痕迹,具有近政府、远市场的特征,与改革初衷和外界预期还有不小的差距,根本症结就在于所实现的政企分开仅是低层次、局部化、不彻底的,诸如铁路行业治理模式转型、治理结构主体建设、治理行为规制等一系列重大核心问题,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铁路企业依然不具备独立完整、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的市场主体地位,羸弱的自生能力,匮乏的造血机能,单一的投融资模式和巨额的债务压力,致使铁路行业内部各主体间权责杂糅、运行低效、管理混乱,暴露出行业治理的乱象,传统的运营模式和管理体制已难以为继,亟待以整体性视角进行重构。当前,如何充分利用政策红利和改革红利,调适利益冲突,消除行业壁垒,破解发展瓶颈,统合治理力量,有效展现铁路的比较优势和市场竞争力,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成为国家重大基础设施改革的典范,这是铁路行业深改和善治的关键,涉及到对铁路行业治理机制调整和改革动能转换的探讨,也是本文着墨最多,论证比重最大的部分。要有效回应上述问题,特别是着眼于政企关系转换的重大契机,寻求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优化升级,就要回归到对铁路所内生的三大主要矛盾的探讨上来,即国有性和市场化的矛盾,公共性和商业性,垄断性和可竞争性,第一个矛盾是铁路行业的主矛盾,也是后两者矛盾的产生根源。正是基于铁路总体国有化和部分竞争环节市场化的整体思路,为推动铁路行业实现全方位、深层次的政企分开,推进铁路重组,触发包括组织机构、管理体制、运营模式、产权归属、投融资机制、财务清算模式等多方面的系统改革提供了理论依据,而铁路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因政企分开不到位、权责配置不科学、治理结构不完善所引致的困境,又羁绊了铁路发展的步履,倒逼改革要跳出传统的路径依赖,从建构和完善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角度寻求新的改革动力和治理机制。为此,本文引介域外多国铁路改革的宏观模式,以及优化铁路运输调度机制,扁平组织结构,改善国企运营模式的微观案例,作为我国铁路行业改革的经验借鉴;以推进政企实然分开为落脚点,按照铁路行业职能专业化、政策规范化、产权多元化、运营市场化、治理制度化、规制法治化的总体要求,通过厘定政企权责,深化协同合作,明确铁路国家所有权政策,理顺铁路产权关系,改善投融资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全面加强法治建设的优化进路,进而提出形塑和完善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系列优化路径,为深化铁路改革提供具体的行动策略和改进模式。论文共分为七章。导论部分,概述论文的研究背景、理论及实践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阐明研究思路、方法和基本内容,归纳论文可能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一章 概念、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本章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等主要概念进行解读;基于公共管理的研究视角,选取治理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公共物品理论、政府规制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作为分析工具,并结合铁路行业的具体问题进行理论适用,对铁路行业政企双方的治权分享,公私合作的边界限度,公共属性的保障机制,政企关系的耦合机制,交易成本的产生机理进行解读,找到理论范式与问题论域的结合点;从内、外部治理结构两个维度,提出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宏观分析框架,内部治理结构形成行业域、功能域、组织域的三种划分机制;外部治理结构侧重于明确国家与铁路、执政党与铁路、政府与铁路企业,以及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四重关系”,并依循研究、论证的内在逻辑,绘制了技术研究路线图。第二章政企关系: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审视角度。本章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审视角度—政企关系,进行了全面阐释。围绕政企关系的概念意涵、转换形态、影响因素、演进脉络进行论证;聚焦政府与企业的力量对比,政府、市场和企业三方的关系演化,影响政企关系形态的多维因素,分别建构了三个分析模型,揭示政企关系的生成逻辑、运行机理和一般规律;梳理了政企关系与我国铁路行业改革发展紧密的内在联系,对特定时期形成的“政企合一”、“政企分离”“政企分开”三种模式的特征进行逐一解析,并从政企分开的视角透视铁路行业加快改革发展的内生动力和外部契机。第三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变迁。本章从历史的视角梳理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发展脉络。以改革开放为分野,在此之前,铁路行业的管理体制、组织架构和生产运营,基本照搬苏联模式,维持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国家对铁路统一管理、高度规制的管理体制,治理结构处于高度封闭僵化的状态。改革开放以来,铁路行业的政策调整进入活跃期,按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逐步放松规制,打破行业垄断,培育市场竞争主体的基本思路,在厘定政企边界,激发企业活力,优化管理体制,改良运营模式,扁平组织机构,明晰产权关系等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一些重要的成果积累,推动铁路由自给自足的封闭系统日益走向国家重大领域改革发展的前沿。第四章政企关系重构对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本章从治理理念、目标建构、治理原则、价值维度、现实意义等五个方面,明确政企关系重大调整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所提出的明确要求,致力于在政企关系重构,铁路行业的改革条件、外部环境和目标导向同时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围绕铁路行业治理的相关主体,从党政善治、行业自治、厉行法治、多元共治的角度,描绘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应达致的理想状态。第五章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现实审视。本章重点审视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发展现状,运用SWOT分析法对铁路行业的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进行全景扫描,找准铁路的功能定位和比较优势;从铁路行业宏观治理模式转型困难,中观治理结构主体缺失和微观治理行为失范等三个层面,论述现行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并从体制羁绊、功能制约、执行壁垒、现实瓶颈四个方面揭示问题成因,由此引申说明加速铁路深改的紧迫性与重大意义,形成倒逼铁路改革发展的又一现实动力。第六章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引介。本章重点引介域外国家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选取有启发性的实证案例,为推动我国铁路深改提供可资借鉴模式。重点介绍英国、瑞典的网运分离模式,日本的区域公司模式,美国的平行线模式,德国的民营化模式,以及俄罗斯的分步改革模式,从中吸取有益经验;同时,围绕铁路基础设施调度指挥、扁平组织结构,加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等改革重、难点的推进,专题引入调度公共化导向下的铁路组织结构建设,朔黄铁路组织模式创新,以及新加坡淡马锡公司运营模式三个实证案例,为促进我国铁路行业结构的优化完善提供宏观模式和微观实践的参考。第七章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完善的路径依归。本章是全文论证的落脚点和归宿,在基于前文对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历史沿革、现实审视、问题反思、原因剖析、经验借鉴的基础上,依循“铁路行业总体国有、局部竞争,政府减少规制,企业强化职能”的改进思路,聚焦推进政企分开这一基本前提,秉持立足我国国情,扎根铁路发展实际,突出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展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等价值立场,分别从铁路行业职能厘定专业化、政策执行规范化、企业运营市场化、治理行为制度化、产权主体多元化、规制保障法治化等方面提出具体的改良策略和优化路径,通过科学划分政企权责,明确铁路国家所有权,优化铁路产权安排,建设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制度供给,夯实法治保障的实践进路,进一步规范和妥处国家与铁路、政府与铁路企业、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努力构建起权责明晰、协同配合、内涵丰富、体系合理、科学规范、法治保障的现代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结语和展望。铁路行业是国家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在铁路改革发展中所形成的经验、模式和案例,都可迁移、推广到相关行业和关键领域中,为其他行业的改革提供经验借鉴,发挥铁路改革的引领示范作用,扩散铁路深改善治的正面效应,推动国家基础设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孙希华[4](2019)在《Z公司米非司酮医药项目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至今,全世界越来越重视对各类项目的后评价研究,但针对医药化工行业项目的后评价研究并不充分与深入。许多专家、学者通过各种方法开展项目后评价研究,积累了许多实际经验,收获了一系列的成果,不断丰富和完善了项目后评价理论体系,为项目后评价下一步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本文基于Z公司米非司酮医药项目这一背景,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运用项目后评价管理理论,对项目进行后评价研究。按照收集、整理项目背景资料,选取适当的后评价方法对项目进行多角度分析,构建本项目的后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综合后评价分析,阐述项目后评价研究带来的经验与启示,得出项目后评价研究结论。本文首先介绍选题背景、研究意义,对国内外项目后评价研究发展现状进行阐述并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方法,对化工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及Z公司米非司酮医药项目概况进行介绍。其次,本文结合项目实际,选用对比法从项目全过程、效益与效果、环境效益、社会环境影响、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后评价分析。为项目综合后评价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依据前文项目各角度后评价情况,选用专家打分、层次分析、成功度评价等方法,本着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原则,构建本项目综合后评价指标体系,对项目进行全面的、科学的、客观的、系统的综合分析与评价,总结项目经验与启示,提出项目管理对策与建议,得出本文的后评价研究结论。
夏启宗[5](2014)在《陕南地区农村公路资金筹措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公路网体系中起着辅助延伸作用。农村公路是农村居民生产生活的主要基础设施,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与引导作用,农村公路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质量。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生产生活活动日益频繁,对农村公路的发展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农村公路在基础设施和服务水平等方面与社会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尤其在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发展相对滞后,整体服务水平较低,制约了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于农村公路而言,资金问题成为了制约其发展乃至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传统的以政府投资为主,民工建勤等方式,难以满足公路建设的需求。要进一步推进陕南地区,乃至整个西部地区的公路建设进程,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需要拓展和丰富农村公路建设资金融资渠道,完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体系,解决制约农村公路发展的首要问题。因此,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对解决农村公路建设资金问题,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农村公路特性,按照有利于农村公路建设及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拓展陕南地区农村公路融资渠道。在研究方法上,通过多学科多角度,对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所涉及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通过文献分析、比较研究、系统分析的方法以及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对农村公路基本属性分析的基础上,归纳了农村公路建设融资的特点,总结了各种资金筹集模式的优缺点。研究表明,农村公路是以陕南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居民出行的主要交通方式,在西部地区的人民生产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农村公路具有典型公共产品属性,主要表现为正外部性、非经营性、区域性和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特征,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几乎近似为纯公共产品。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农村公路建设方面的先进做法的基础上,提出了这些先进做法对制定合理的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政策的借鉴意义。在对农村公路建设融资进行理论分析的同时,总结了现有农村公路建设融资模式及其投资主体,归纳了我国农村公路建设融资的特点。通过对公路建设融资渠道进行分析,讨论了其在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的适应性。分析了以陕南为代表的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融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在对问题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农村公路建设融资遵循的基本原则,建议在巩固原有融资渠道的基础上,通过拓宽融资渠道来增加筹资总量,同时,通过加强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来降低成本,缩小资金缺口。建议提高政府财政投入,中央采取向西部地区倾斜的投资政策,并通过多种方式充分利用社会资本,拓展融资方式以保障西部地区农村公路的建设资金来源。在现有融资方式的基础上对融资渠道进行了一定的拓展,给出了西部地区农村公路建设筹融资可供选择的各种模式及其政策支持。
王临珅[6](2014)在《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1世纪是高科技激烈竞争的时代,说到底就是人才的竞争。因此,提高国民素质已越来越成为世界各国竞争的焦点。但是中国目前的基本国情是人力资源丰富,高质量人力资本存量却极为不足。虽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并取得丰硕成果,但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伴随高校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日益突出。分析和解决中国高等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构建和完善中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体制已成为高等教育持续和良性发展的最迫切需要。在借鉴国外高等教育筹资多元化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中国高等教育筹资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层层分析,层层建议。因此,我们应抓住机遇、振兴中国教育事业,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提高全民族总体受教育水平,增加高素质劳动力的供给,才可能推动中国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不失时机迎头赶上时代的步伐,实现经济增长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战略转变。确保高等教育的投入是办好高等教育的前提,目前单靠政府的投入办高等教育是不够的,多元化资金来源渠道是办好高等教育的成功经验之一高等教育的发展依靠金融支持是一条解决高校办学经费紧张的较为行之有效的途径。通过国有商业银行的融资支持,一则可以解决金融机构的资金出路问题,取得稳定的低风险收益,减轻社会闲散资金的储蓄压力;二则可以使高等教育产业化进程中遇到的资金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可以通过金融支持引导教育消费和向高等学校提供中长期贷款,扩大内需,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在教育产业化进程中金融支持的途径主要有向学校提供融资支持,向学生提供助学贷款,以及通过一些间接的途径向高等教育提供金融支持,促进教育良好快速发展。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绪论,在引入问题由来的同时阐述研究的目的、意义,介绍本研究的价值所在。通过广泛阅读国内外文献对前人研究进行梳理,了解到国内对于高等教育筹资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国外高校先进的筹资经验、高校多渠道筹资的必要性和意义研究、介绍高校多渠道筹资的方法与提高高校现有经费和资源使用效率研究四方面,而国外则很早就开始了教育筹资多元化问题研究,并提出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各国形成了较为相似的改革措施,其共同特征体现为经费筹措引入一定的市场机制。同时绪论部分还指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定性分析法和宏观分析法等方法。第二部分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分析,教育作为一种公益性事业,具有典型的公共产品特性。首先本部分对公共产品理论有一个系统的回顾,包括公共产品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公共产品的主要特性与内容,尤其深刻理解公共产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消费非竞争性、产权的公共性和产权的非交易性。而从教育本身更广义的角度来讲,其本质属性又包括公益性、经济性、综合性与准公共品性。公益性体现为教育的基本属性,它承担着全社会启蒙与文化传播的使命,是属于全社会的基本利益;经济性体现为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不仅仅单纯体现为知识技术的传播,更重要的是通过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存量,转化为生产力促进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准公共品性则体现在其广泛的正外部性上。教育的综合性则实现了对教育属性的全局把握,既包括教书育人的基本属性也包括促进生产的经济属性,既包括政治属性也包括社会属性,对教育的理解要从多角度出发。对教育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深入的理解后,从其性质出发介绍其经费来源主要财政拨款、金融市场、贷款与家庭支持四部分。财政性教育经费一直是高等教育来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分为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各级政府征收用于教育的税费和校办产业、勤工助学和社会服务收入三类。高等教育的发展依靠金融支持主要通过争取商业银行融资、银校合作等方式,在财政拨款有限的情况下,适度引入市场机制对解决高等教育经费紧张问题不失为一种良好途径。助学贷款主要分为国家助学贷款和一般商业性助学贷款两种,为广大贫困生提供了教育公平的机会。而根据教育成本分担机制,学费也正日益成为教育产业化后重要的经费来源之一,一定程度缓解了高等教育经费难的问题。第三章为本研究的主体部分,首先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层级结构有一个初步了解,包括高等专科教育、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三个层次。各个层次高等教育在其办学模式、教学目标等设置上有所不同,因而也会面临着不同的投入现状,如同样作为高等教育主要组成部分的专科教育,其财政投入明显低于本科教育。其次本部分对不同时期教育金融支持现状做了回顾。改革开放前教育属于计划经济范畴,全部由国家财政拨款支持;改革开放后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经历了八大方面的改革,主要有拨款形式、拨款内容划分、经费管理办法的完善等内容,体现了高等教育财政划拨制度在逐渐好转;教育产业化后,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添加了学费这一重要项目,市场机制的引入使得教育脱离了“纯公共品”的范畴,而学费不断攀高则又成为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又一突出问题。在此基础上,本部分还具体针对几种金融形式支持高等教育的方法进行讨论,其中不乏一些较为新颖的金融领域融资方法如发行教育彩票等。最后本部分给出目前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国家财政投入不足、政策性金融支持存在问题、高等教育投资效益不高、等教育拨款依据和收费标准不合理四个方面。第四部分从实践角度介绍几个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案例,美国作为发达国家的典型代表,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现状具有较好的借鉴意义。本部分对美国案例的学习分为公立大学与私立大学,公立大学较私立大学更多接受政府拨款与校友捐赠,而私立大学则更多引入市场机制,包括教学服务商品化、高新技术产业化、后勤服务社会化与捐赠管理经营化,自行解决办学经费问题。日本私立高校占据着日本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因此讨论日本私立高校金融支持具有代表性。日本私立高校虽数量众多,但其在政府资助上远不如公立院校,间接导致私立高校学费不断攀高,另外校办产业收入和捐赠收入也是私立高校经费重要来源。同时本部分还补充介绍印度、英国与韩国的案例,并简要总结几国高等教育的共性与成功之处。第五部分给出本研究的结论,提出促进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政策建议。从政府角度来讲,需明确三点工作方向,一是要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实现高等才能治理模式,变行政控制为引导转换政府角色,将办学主动权交由高校;二是此种情况下,政府要明确自己作为责任人的使命,高等教育不由政府办但需要政府营造良好的环境、作出合理的社会导向;三是政府需推动高校金融支持进程,促进鼓励金融支持又把好总量关,使其发挥最大的正效用。从高校角度讲,高校应从过去被动等政府养的态度转变为积极自主办学,改革措施可从增加收入来源、完善经费管理体制等方面入手,既要开源又要节流,实现高校经费合理高效运转。而从金融创新角度,本文提出一系列创新筹资机制,为高校经费筹措提供新思路。最后给出本文结论和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指导方向。本文的创新之处:一是从“金融”角度研究高校发展的资金问题,从系统解决问题的角度提出“金融支持”这一概念,在理论界属于新的视角。在国内理论界有不少关于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财政支出问题的研究,而本文的创新在于把高等学校融资的问题从提到国家竞争力的高度,对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下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将理论研究与应用操作结合起来,率先从系统、全面的视角提出在21世纪新的条件下中国大学的高等教育金融支持需要政府作出政策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解决高校经费问题,为中国的大学发展提供雄厚的经济基础,大幅度提高中国在国际上的经济社会竞争力。二是本文研究结合以教育经济学作为基本理论、结合金融学的理论与实践,充分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研究具有坚实的基础,结论也具有较强的说服力。所以,本文在跨学科领域运用上,将教育经济学与金融学相结合,提出了在高等教育领域要灵活、规范运用金融工具的观点也是一个创新点。
曹聪灵[7](2014)在《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发展,招生规模持续扩大,经济与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人才,高等教育在当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从而也导致高等教育生均培养成本不断提高,这两方面的综合作用使得高等教育发展所需求的资金不断增加。只依靠公共财政拨款、学费收入、少量的经营收入和捐赠款已不能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在这种情况下,高等学校只能靠贷款来维持运行。随着贷款规模的增加,贷款总成本越来越高,已经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如何寻求较低成本的资金来发展高等教育变成了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1981年我国恢复世界银行席位后第一个贷款项目即为高等教育发展项目,但是至今我国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占目前高等教育债务总额的比重仍较低,如何扩大我国高等教育外资利用规模,如何发挥高等教育有限外资贷款效用,加强利用外资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高等事业的发展,更是值得我们研究的问题。本文以高等教育外资利用国内外研究现状为基础,以湖南省为例分析我国高等教育利用外资财务管理及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外资利用规模、财务管理要求、会计核算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希望可以对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利用管理部门和有关高等院校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戴国强[8](2013)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上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开始大规模的扩招,高等教育逐步由精英教育阶段发展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这其中高等职业教育作出了重大贡献,高等职业教育自身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其学校数、办学规模等均已经占据了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在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必须引起重视和要加以研究解决的问题,如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质量问题、成本收益问题、市场供需问题、资源配置问题、经济贡献问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问题等。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并研究本课题相关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借鉴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学习和运用相关理论,以经济学的视角考察和分析、研究高等职业教育,既有利于指导高等职业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也有利于为建立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学理论体系做一些基础工作。本课题研究从分析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背景入手,分八个部分分别进行了阐述,力求较为系统、全面地剖析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经济学问题。第一部分为导论。分析了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介绍了国内外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学研究的情况,研究的内容与方法,小结了课题研究可能的创新点和不足,是课题研究的一个基本概述。第二部分为相关概念和基本理论。对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教育成本与收益、教育供需、教育经济贡献等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教育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投入产出理论、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等进行了理论分析与阐述,为课题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分析基础。第三部分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情况介绍。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三个方面进行了剖析,是高等职业教育内部剖析的一个部分,也是为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经济学分析做铺垫。第四部分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与收益分析。即以经济学视角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内部剖析。先从宏观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投资及效益问题进行了分析,接着从微观层面对高等职业教育的个人成本、社会成本,以及个人收益和社会收益分别进行了剖析。第五部分为高等职业教育供需与资源配置分析。即对高等职业教育进行外部分析。首先建立一个高等职业教育供需模型,从高等职业教育存在的供需矛盾,以及调节两方面进行了剖析。随后,从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角度,运用实证数据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问题进行分析,并从主体和客体两大阵营对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进行了对策分析。第六部分为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分析。首先对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进行了理论阐释和分析,接着通过建立理论模型、作用机理剖析,以及数据分析,作出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短期和长期贡献的分析,然后分析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最后从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借助实证数据,对高等职业教育的就业效应进行了分析。第七部分为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重点剖析了德国、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发达国家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以及给我们的启示。最后一部分,综述了课题研究的结论,提出了六点对策建议。
杨朔[9](2013)在《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城镇化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十八大报告中,习近平主席指出,城镇化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载体,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点;要“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本文试图从理论上解释在最佳的城市规模基础上城市基础设施的最佳供给问题。首先,本文提出了以城市聚集效应最大化作为城市最佳规模的判定标准;在城市最佳规模基础上,分析了最佳的基础设施供给。其次,尝试建立衡量城市聚集效应的指标体系,由劳动力指数、技术指数、资本指数、收入分配指数、消费水平指数等来表征城市聚集效应,将以往单纯的使用经济指标,甚至工业生产指标衡量城市聚集效应的方法加以扩大,使衡量指标更加全面、合理。第三,在研究城市最佳规模基础之上,将城市规模与基础设施供给问题联系起来,重点分析在最佳城市规模上,多大体量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是最佳的供给量。第四,本文选取了环渤海地区30个城市作为研究对象,使文章更加具有实践意义和研究价值。中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以下亦称“融资平台”或“平台”)是我国城市建设进程中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产物。198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国家成立六大专业投资公司,各省也相继组建了一批建设投资公司。在地方政府缺乏替代性的融资渠道,中国转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背景下,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缓解了地方财政提供地方公共服务的压力,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和地方经济发展。尽管融资平台在地方经济建设,以及应对2008年金融危机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一些地方的融资平台却存在着管理不规范、资本金不足和过度负债等诸多问题,潜在风险不容忽视。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注意到了其中所暴露的宏观与金融风险,尤其是政府隐性负债持续性增大,可能引发的政府信用透支,货币投放规模控制失灵,债务偿还风险放大等等。城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我国城镇化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由此产生的投资与消费需求巨大。融资平台在解决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的资金瓶颈问题上还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专家注意到政府过度负债所暴露的财政与金融风险。本论文试图通过合理财政赤字和金融风险的预警设计,准确量化风险,并通过制度安排降低或排除融资平台的隐性风险。
魏红亮[10](2013)在《中国水利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我国是一个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的国家,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的大事。水利问题关乎到经济稳定、社会稳定、粮食安全、生态环境保护、防洪治洪、供水安全等等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利建设取得了重大进展,为经济社会平稳持续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我国水利建设现状与我国经济社会对水利的需求相比,仍然有比较大的差距,水利基础设施落后、各地发展不平衡等问题仍然比较严重。特别是近年来,经常发生自然灾害,对农村本来就比较薄弱的水利基础设施带来更大的挑战。因此,迫切需要科学认识当前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公共治理的视角科学分析我国水利投融资的总体需求,在与国内其它行业投资状况进行比较以及分析借鉴发达国家水利投融资体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合乎我国国情的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发展方向。本文结构共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导论,阐述了论文写作的动因与意义、研究对象与核心概念、文献综述、研究的基本方法、创新点与研究限度;第二部分阐述了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部分阐述了中国水利投融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以及取得的主要成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第四部分介绍了国际上发达国家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经验和启示;第五部分比较分析了我国其它其它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践和借鉴意义;第六部分提出了中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创新路径;第七部分是结论和展望。本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两个互为关联的方面。第一,公共治理理论已经在许多领域的公共管理问题上得到成功运用,成果较多。但是,将公共治理理论运用于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研究领域的成果还比较少见。本文在这一方面进行了尝试,用公共治理理论研究如何创新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科学投资、高效投资,使水利基础设施这一涉及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公共物品更好地发挥调节和服务于社会经济生活的作用,使经济和社会更加稳定健康地发展,从水利投资的途径达到治理社会、加强社会建设的目的;第二,国内外从不同角度研究水利投融资问题的成果也很多,但是,从公共治理的视角来探讨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问题的研究不多见。本文正是从公共治理这一新的视角探讨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问题,得出了主要基于公共治理理论的措施建议。
二、石油工业筹措外资贷款的结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石油工业筹措外资贷款的结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H公司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
第2章 可行性研究的相关理论 |
2.1 可行性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概念 |
2.1.2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内容 |
2.1.3 可行性研究的基本流程 |
2.1.4 可行性研究的主要方法 |
2.1.5 可行性研究的作用 |
2.2 可行性研究的发展阶段及相关文献综述 |
2.2.1 国外可行性研究的发展阶段 |
2.2.2 国内可行性研究的发展阶段 |
第3章 H公司海水淡化项目简介 |
3.1 H公司及项目的基本情况 |
3.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2.1 项目可以解决淡水资源不足的困难 |
3.2.2 该项目拟作为公司的战略投资 |
第4章 技术可行性分析 |
4.1 海水淡化技术简介及项目技术选择 |
4.1.1 蒸馏法简介 |
4.1.2 反渗透法简介 |
4.1.3 冷冻法简介 |
4.1.4 电渗析法简介 |
4.1.5 项目技术选择 |
4.2 H公司海水淡化项目建设主要内容 |
4.2.1 海水水质情况 |
4.2.2 海水淡化取水 |
4.2.3 系统选择 |
4.2.4 海水淡化系统出力确定 |
4.2.5 设备选择 |
4.2.6 反渗透海水淡化系统设备布置 |
4.3 小结 |
第5章 经济可行性分析 |
5.1 经济性分析 |
5.1.1 投资估算 |
5.1.2 资金筹措分析 |
5.1.3 生产总成本分析 |
5.1.4 项目折旧 |
5.1.5 财务费用 |
5.1.6 销售收入估算 |
5.1.7 财务分析 |
5.2 社会效益分析 |
5.3 小结 |
第6章 风险分析 |
6.1 工程建设前期风险 |
6.1.1 自备电厂审批风险 |
6.1.2 技术方案选择风险 |
6.1.3 费用预估不足风险 |
6.1.4 招投标风险 |
6.2 资金不到位风险 |
6.3 项目建设期风险 |
6.3.1 工程质量风险 |
6.3.2 工程安全风险 |
6.3.3 进度延误风险 |
6.3.4 窝赶工造成费用增加风险 |
6.3.5 超概风险 |
6.4 项目运行期风险 |
6.4.1 安全风险 |
6.4.2 人因失误风险 |
6.4.3 过度维修或维修不足风险 |
6.5 环境风险 |
6.6 经营风险 |
6.6.1 法律风险 |
6.6.2 税务风险 |
6.7 小结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民国时期新疆矿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目的、意义 |
1.选题目的 |
2.选题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内容、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民国以前新疆矿业发展概况 |
(一)新疆矿产资源概述 |
(二)清代新疆矿业的开发与利用 |
(三)民国新疆矿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1.国内环境 |
2.国际环境 |
3.近代中国的矿业法律法规 |
二、杨、金主政新疆时期的矿业发展(1912-1933年) |
(一)杨增新执政时期的新疆矿业(1912-1928年) |
1.杨增新主政新疆时期的矿业法律法规 |
2.杨增新执政时期的新疆矿业发展概况 |
(二)金树仁执政时期的新疆矿业(1928-1933年) |
(三)小结 |
三、盛世才执政时期的新疆矿业发展(1933-1944年) |
(一)1933-1936年的新疆矿业发展概况 |
(二)三期三年计划时期的新疆矿业(1937-1943年) |
1.第一期三年计划时期的新疆矿业发展(1937-1939年) |
2.第二期三年计划时期的新疆矿业发展(1940-1942年) |
3.第三期三年计划时期的新疆矿业发展(1943年) |
(三)小结 |
四、国民党执政时期的新疆矿业发展(1944-1949年) |
五、民国时期新疆矿业发展的特点及局限 |
(一)民国时期新疆矿业发展的特点 |
(二)民国时期新疆矿业发展的局限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致谢 |
(3)政企关系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研究方法 |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概念、理论工具和分析框架 |
1.1 概念释义 |
1.1.1 铁路行业 |
1.1.2 治理结构 |
1.1.3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 |
1.2 理论工具 |
1.2.1 治理理论 |
1.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1.2.3 公共物品理论 |
1.2.4 政府规制理论 |
1.2.5 委托代理理论 |
1.2.6 理论工具在铁路行业的适用 |
1.3 分析框架 |
1.3.1 我国铁路行业内部治理结构的“三域”划分 |
1.3.2 我国铁路行业外部治理结构的“四维”关系 |
1.4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政企关系: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审视角度 |
2.1 政企关系的意涵 |
2.1.1 政企关系的内涵释义 |
2.1.2 政企关系的类型划分 |
2.1.3 政企关系的转换形态 |
2.1.4 政企关系的影响要素 |
2.2 我国政企关系转型发展的历史变迁 |
2.2.1 计划经济体制下“高度管制型”的政企关系 |
2.2.2 改革开放初期“间接引导型”的政企关系 |
2.2.3 体制转轨期“统分结合型”的政企关系 |
2.2.4 改革深化期“寻求平衡型”的政企关系 |
2.2.5 深度转型期“协作互助型”的政企关系 |
2.2.6 我国政企关系转型调整的内在规律 |
2.3 政企关系转换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的发展演进 |
2.3.1 政企合一: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对铁路的高度管制 |
2.3.2 政企分离:计划向市场转轨阶段铁路发展的过渡模式 |
2.3.3 政企分开:市场经济体制下铁路行业的现实状态 |
2.4 政企分开后铁路行业治理面临的重大契机 |
2.4.1 赋予铁路深改全新制度保障 |
2.4.2 加速铁路行业转型升级 |
2.4.3 凸显政企分开对铁路发展的激励效应 |
2.4.4 促进铁路行业治理环境更趋制度化 |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变迁 |
3.1 基于对铁路运输企业经营活力的有效激发:1978-1999年 |
3.1.1 铁路行业放权让利的改革尝试 |
3.1.2 实行全面承包为主的经济责任制的改革尝试 |
3.1.3 地方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的初体验 |
3.1.4 首次启动铁道部机构改革 |
3.1.5 施行“资产经营责任制” |
3.2 基于对铁路行业管理体制的改良优化: 2000-2007年 |
3.2.1 “网运分离”、“主辅分离”的改革试点 |
3.2.2 撤销铁路分局扁平组织结构 |
3.2.3 铁路全行业实施“跨越式发展”战略 |
3.3 基于对铁路安全责任事故的深度反思:2008-2012年 |
3.3.1 透视两起特大铁路责任事故的原因 |
3.3.2 铁路安全责任事故引发的负面影响 |
3.4 基于对实现铁路行业政企分开的纵深推进:2013-至今 |
3.4.1 铁路行业完成组织形态的政企分开 |
3.4.2 高速铁路迎来新一轮发展黄金期 |
3.4.3 中国铁路“走出去”战略落地 |
3.4.4 铁路投融资体制持续优化 |
3.4.5 铁路企业公司制改革循序铺开 |
3.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铁路行业转型发展述评 |
第四章 政企关系重构对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
4.1 重塑铁路行业治理理念 |
4.1.1 实施行业分类优化 |
4.1.2 有效引入市场竞争 |
4.1.3 坚持立法规制导向 |
4.1.4 保持渐进稳妥步调 |
4.2 建构铁路行业治理目标 |
4.2.1 形成有中国特色和体制优势的铁路行业治理体系 |
4.2.2 建立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铁路运输服务体系 |
4.2.3 推进全方位深层次的政企分开 |
4.2.4 坚持和完善党对铁路行业的绝对领导 |
4.3 明确铁路行业治理原则 |
4.3.1 铁路国有的原则 |
4.3.2 先行先试的原则 |
4.3.3 保持公益的原则 |
4.3.4 循序渐进的原则 |
4.4 衡量铁路行业治理效能的价值维度 |
4.4.1 党政善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价值取向 |
4.4.2 行业自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内在要求 |
4.4.3 厉行法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制度保障 |
4.4.4 多元共治是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运行机制 |
4.5 完善铁路行业治理的现实意义 |
4.5.1 针对现实问题和改革呼声的有力回应 |
4.5.2 优化国家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然要求 |
4.5.3 适应高速铁路快速发展格局的必由之路 |
第五章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的现实审视 |
5.1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的实证分析 |
5.1.1 行业指标保持领先 |
5.1.2 铁路发展质效显着 |
5.1.3 基于SWOT分析的中国铁路发展形势 |
5.2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失衡的问题分析 |
5.2.1 铁路行业宏观治理模式转型不畅 |
5.2.2 铁路行业中观治理结构主体缺失 |
5.2.3 铁路行业微观治理行为无序失范 |
5.3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运行阻滞的原因分析 |
5.3.1 体制羁绊:政企关系难以实然分开 |
5.3.2 功能制约:僵化的财务清算模式抑制企业成长 |
5.3.3 执行壁垒:铁路投融资机制改革优化受阻 |
5.3.4 现实瓶颈:铁路行业产权关系界定不清 |
第六章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引介 |
6.1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的宏观模式 |
6.1.1 英国、瑞典的“网运分离”模式 |
6.1.2 日本的“区域公司”模式 |
6.1.3 美国的“平行线”模式 |
6.1.4 德国的“民营化”模式 |
6.1.5 俄罗斯的“渐进式”模式 |
6.2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优化的微观案例 |
6.2.1 “调度公共化”导向下的铁路运输生产组织结构 |
6.2.2 “朔黄铁路”的管理体制创新 |
6.2.3 新加坡淡马锡公司的运营模式 |
6.3 铁路行业治理结构改良优化的经验启示 |
6.3.1 立足本国国情,凸显铁路特色 |
6.3.2 深化政企分开,科学厘定权责 |
6.3.3 注重法治先行,依靠政府支持 |
6.3.4 理顺产权制度,明晰产权关系 |
第七章 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完善的路径依归 |
7.1 深入推进政企分开,促进铁路行业职能专业化 |
7.1.1 科学厘定政企权责,合理规范履职范围 |
7.1.2 保持铁路公益属性,推进政府职能回归 |
7.1.3 准确区分属性差异,有序实现“公商分离” |
7.1.4 创新铁路规制模式,提升行业规制实效 |
7.2 明确铁路国家所有权,推动铁路行业政策规范化 |
7.2.1 阐明内涵要义,准确把握铁路行业的国有属性 |
7.2.2 组建专门机构,加强铁路国家所有权政策的顶层设计 |
7.2.3 推进协同联动,完善铁路国家所有权政策的保障机制 |
7.3 厘清铁路产权关系,实现铁路行业产权多元化 |
7.3.1 明晰铁路行业内部产权关系 |
7.3.2 优化铁路行业产权安排 |
7.3.3 形塑铁路行业多元产权格局 |
7.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速铁路行业运营市场化 |
7.4.1 下放核心权力,赋予铁路企业主体地位 |
7.4.2 优化财务清算模式,拓宽铁路投融资渠道 |
7.4.3 循序放松价格管制,发挥价格机制正面功效 |
7.4.4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进优质资产股改上市 |
7.5 提升制度供给能力,推进铁路行业治理制度化 |
7.5.1 强化铁路行业激励约束机制 |
7.5.2 建立铁路行业利益协调机制 |
7.5.3 完善铁路行业公益补偿机制 |
7.6 全面加强法治建设,保障铁路行业规制法治化 |
7.6.1 尽快启动铁路基本法的专项修改 |
7.6.2 加强配套法规的协同配合 |
7.6.3 拟定针对高铁的专门法规 |
7.6.4 推进铁路公安机关管理机制改革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4)Z公司米非司酮医药项目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化工项目后评价相关理论概述 |
2.1 项目后评价概述 |
2.2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与方法 |
2.2.1 项目后评价的原则 |
2.2.2 项目后评价的一般方法 |
2.3 化工项目后评价概述 |
2.3.1 化工项目的含义 |
2.3.2 化工项目的特点 |
2.3.3 化工项目后评价研究方法及情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Z公司米非司酮医药项目概况 |
3.1 米非司酮医药项目概况 |
3.1.1 项目基本信息 |
3.1.2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
3.1.3 建设规模与目标 |
3.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3.1.5 项目建设内容 |
3.1.6 项目总投资估算 |
3.2 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Z公司米非司酮医药项目后评价 |
4.1 项目过程后评价 |
4.1.1 项目前期决策后评价 |
4.1.2 项目实施过程后评价 |
4.2 项目效益与效果后评价 |
4.2.1 项目工艺技术后评价 |
4.2.2 项目技术方案后评价 |
4.2.3 项目设备后评价 |
4.2.4 项目财务经济效益后评价 |
4.3 项目环境效益评价分析 |
4.3.1 设计依据 |
4.3.2 主要污染源及主要污染物 |
4.4 项目社会环境影响后评价 |
4.5 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
4.5.1 项目内部因素评价 |
4.5.2 项目外部因素评价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Z公司米非司酮医药项目综合后评价 |
5.1 项目后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5.1.1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1.2 指标体系构建及评价方法 |
5.1.3 指标体系逻辑框架 |
5.2 项目后评价指标权重求解 |
5.2.1 层次分析法 |
5.2.2 指标权重确定 |
5.3 综合后评价 |
5.3.1 单因素指标定性评价 |
5.3.2 项目综合后评价 |
5.4 米非司酮医药项目的经验及启示 |
5.4.1 米非司酮医药项目的经验 |
5.4.2 米非司酮医药项目的启示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陕南地区农村公路资金筹措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相关研究 |
1.3.2 国外相关研究 |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的基本理论 |
2.1 基本概念 |
2.1.1 农村公路方面 |
2.1.2 投融资方面 |
2.2 农村公路建设投融资相关理论 |
2.2.1 发展经济学理论 |
2.2.2 公共产品供给理论 |
2.2.3 外部性理论 |
2.3 国内外经验借鉴 |
2.3.1 国外关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经验 |
2.3.2 国内关于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集经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资金筹措问题分析 |
3.1 农村公路建设发展现状分析 |
3.1.1 农村公路建设面临的问题 |
3.1.2 农村公路建设现有投资主体分析 |
3.2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发展现状及问题 |
3.2.1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发展目标及现状 |
3.2.2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发展问题及障碍 |
3.3 陕南农村公路建设融资存在的问题 |
3.3.1 建设资金不足 |
3.3.2 筹资渠道单一 |
3.3.3 投融资结构不合理 |
3.3.4 交通专项资金到位率不足 |
3.3.5 普通公路公益属性的投融资机制缺失 |
3.4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融资问题原因分析 |
3.4.1 中央政府投入不足 |
3.4.2 地方财政投入减少 |
3.4.3 地区资金分配结构不平衡 |
3.4.4 转移支付不到位 |
3.4.5 农村公路利润率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融资渠道的拓展 |
4.1 建设项目融资常用模式适用性分析 |
4.1.1 BOT 项目融资模式 |
4.1.2 PEI 项目融资模式 |
4.2 农村公路建设所需资金的经济学分析 |
4.3 陕南农村公路建设现行融资政策目标分析 |
4.3.1 近期实现目标 |
4.3.2 远期规划目标 |
4.4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建设融资渠道的拓展 |
4.4.1 针对公路直接用户合理增设新的税收项目 |
4.4.2 成立农村公路服务基金 |
4.4.3 发行农村公路彩票 |
4.4.4 灵活的招商引资方式 |
4.4.5 向国际金融组织申请贷款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陕南地区农村公路资金筹措的对策措施 |
5.1 农村公路资金筹措的基本原则 |
5.2 陕南地区资金筹措的对策建议 |
5.3 陕南地区资金筹措的保障措施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
主要研究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1.2.1 国内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文献 |
1.2.2 国外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文献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教育性质与资金来源的相关理论 |
2.1 公共品的主要理论 |
2.1.1 公共产品定义及其属性与内容 |
2.1.2 公共产品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教育成本分摊理论 |
2.2.1 教育成本分摊理论内容及依据 |
2.2.2 教育成本分摊原则 |
2.2.3 教育成本分摊中存在的问题 |
2.3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
2.3.1 人力资本理论产生及概念 |
2.3.2 人力资本投资与教育 |
2.3.3 教育投资的意义 |
2.4 教育性质的多视角理解 |
2.4.1 教育的公益性 |
2.4.2 教育的经济性 |
2.4.3 教育属性的综合性 |
2.4.4 高等教育的准公共性 |
2.5 教育性质决定资源 |
2.5.1 教育的财政拨款 |
2.5.2 金融市场支持高等教育 |
2.5.3 贷款支持学生求学 |
2.5.4 家庭对孩子受教育的经济支持 |
3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现状与问题 |
3.1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发展过程 |
3.1.1 改革开放前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
3.1.2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
3.1.3 教育“产业化”后的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 |
3.2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投入分析 |
3.2.1 中国政府高等教育投入的历史回眸 |
3.2.2 中国政府对高等教育的投入情况分析 |
3.2.3 中国高等教育投入中存在的问题 |
3.2.4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多元化的必要性 |
3.3 中国高等教育的金融支持形式 |
3.3.1 利用资本市场进行的融资支持 |
3.3.2 组建教育银行 |
3.3.3 其他金融支持手段 |
3.4 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中的问题 |
3.4.1 国家财政投入不足 |
3.4.2 政策性金融支持存在问题 |
3.4.3 高校投资效益不高 |
3.4.4 高等教育拨款依据和收费标准不合理 |
3.4.5 各融资渠道发展不均,融资渠道狭窄 |
4 部分国家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形式与经验 |
4.1 美国公立大学资金来源 |
4.1.1 联邦政府的拨款 |
4.1.2 州政府的高等教育财政拨款体制 |
4.1.3 学费是最大收入项目 |
4.1.4 毕业生回馈母校慷慨捐赠 |
4.1.5 其他收入 |
4.2 美国私立高校的金融支持 |
4.2.1 美国私立大学市场化筹资的背景 |
4.2.2 美国私立大学市场化筹资的基本方式 |
4.3 日本私立高校的金融支持 |
4.3.1 中央政府财政资助 |
4.3.2 学费收入 |
4.3.3 校产收入和捐赠收入 |
4.4 其他国家高校金融支持案例 |
4.4.1 印度高校教育投资来源结构现状 |
4.4.2 英国高等教育经费来源 |
4.4.3 韩国高等院校融资情况 |
4.4.4 新加坡高等院校融资情况 |
4.5 启示与借鉴 |
5 促进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的政策措施 |
5.1 政府教育职能的改革 |
5.1.1 转变政府教育职能实现高等院校治理模式转变 |
5.1.2 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中的政府行为 |
5.1.3 中央政府需要推动教育的金融制度创新 |
5.1.4 创造高等教育金融支持良好环境 |
5.2 高校在教育的金融支持上的主要工作 |
5.2.1 改革目前高校办学机制和理财模式 |
5.2.2 建立高等教育成本补偿机制 |
5.2.3 开放高校的校内后勤市场利用金融市场 |
5.3 金融在高等教育上的金融创新 |
5.3.1 发挥高校科技优势在资金市场的融资功能 |
5.3.2 实现金融创新支持发展高等教育 |
5.3.3 建立健全高等教育金融中介组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的基本框架 |
1.5 研究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2章 基本概念和相关理论 |
2.1 基本概念界定 |
2.1.1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 |
2.1.2 高等教育财务管理 |
2.2 相关理论概述 |
2.2.1 跨时贸易原理 |
2.2.2 第三部门理论 |
2.2.3 双缺口理论 |
第3章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的现状分析 |
3.1 我国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现状 |
3.1.1 高等教育利用世界银行贷款情况 |
3.1.2 高等教育利用日本国际协力银行贷款情况 |
3.1.3 湖南省高等教育利用日元贷款规模与实际贷款总规模比较分析 |
3.2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外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
3.2.2 高等学校利用外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
4.1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筹资规模研究 |
4.1.1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效益和风险问题 |
4.1.2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规模分析 |
4.2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其他财务管理问题研究 |
4.2.1 加强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外资财务管理 |
4.2.2 加强高等学校利用外资的财务管理 |
第5章 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会计核算研究 |
5.1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外资会计核算办法 |
5.1.1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外资的会计核算办法内容 |
5.1.2 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利用外资的主要会计核算事项举例 |
5.2 高等学校利用外的会计核算 |
5.2.1 高等学校利用外资的平行核算模式 |
5.2.2 高等学校利用外资的项目科目核算模式 |
5.3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次 |
表目次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2 研究的方法 |
1.5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 |
1.5.1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2 可能的创新点 |
1.5.3 存在的不足 |
2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学分析的相关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高等职业教育相关概念 |
2.1.1 职业教育 |
2.1.2 高等职业教育 |
2.2 经济学分析的相关概念 |
2.2.1 教育成本与收益 |
2.2.2 教育供需 |
2.2.3 教育经济贡献 |
2.3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学分析的基本理论 |
2.3.1 教育经济学理论 |
2.3.2 人力资本理论 |
2.3.3 投入产出理论 |
2.4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 |
2.4.1 经济增长理论的演进 |
2.4.2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概念及特征 |
2.4.3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对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指导意义 |
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概况 |
3.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 |
3.1.1 我国古代职业教育的产生 |
3.1.2 我国近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兴起 |
3.1.3 我国当代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
3.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成就与经验 |
3.2.1 主要成就 |
3.2.2 基本经验 |
3.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问题 |
3.3.1 政府支持不足与统筹缺失 |
3.3.2 学校特色不足与能力缺位 |
3.3.3 社会认识不足与职责缺位 |
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与收益分析 |
4.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及效益分析 |
4.1.1 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内涵 |
4.1.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依据 |
4.1.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现状分析 |
4.1.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投资效益分析 |
4.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析 |
4.2.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的分类 |
4.2.2 我国个人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及收益 |
4.2.3 我国社会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及收益 |
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供需与资源配置分析 |
5.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供需分析 |
5.1.1 高等职业教育供需的内涵 |
5.1.2 高等职业教育供需模型 |
5.1.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供需矛盾分析 |
5.1.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供需的调节 |
5.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分析 |
5.2.1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内涵 |
5.2.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的现状与不足 |
5.2.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途径 |
6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分析 |
6.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价值 |
6.1.1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价值的内涵与特征 |
6.1.2 高等职业教育与劳动生产率的关系 |
6.1.3 高等职业教育与优质人力资源培养 |
6.2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6.2.1 高等职业教育在经济增长中的地位与作用 |
6.2.2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的理论模型 |
6.2.3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增长贡献的作用机理 |
6.2.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长期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
6.2.5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消费对短期经济增长贡献分析 |
6.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分析 |
6.3.1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结构升级 |
6.3.2 高等职业教育与收入分配公平 |
6.3.3 高等职业教育与可持续发展 |
6.4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贡献分析 |
6.4.1 高等职业教育就业贡献的作用机理 |
6.4.2 就业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导向作用 |
6.4.3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就业效应分析 |
7 国外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7.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7.1.1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 |
7.1.2 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若干启示 |
7.2 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经验借鉴 |
7.2.1 澳大利亚TAFE学院的经验 |
7.2.2 澳大利亚TAFE教育的启示 |
7.3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7.3.1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 |
7.3.2 日本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
7.4 美国社区学院经验借鉴 |
7.4.1 美国社区学院教育的经验 |
7.4.2 美国社区学院的启示 |
7.5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借鉴 |
7.5.1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验 |
7.5.2 英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启示 |
8 研究结论与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当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是本研究的重要背景与前提 |
8.1.2 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是高等职业教育投资的依据 |
8.1.3 高等职业教育收益及收益率分析的基础是进行其成本分析 |
8.1.4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受到生源市场、就业市场、其它教育服务市场等多个市场的影响 |
8.1.5 高等职业教育资源配置包括宏观配置和微观配置两个层次 |
8.1.6 高等职业教育经济价值主要体现在培养优质的人力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上 |
8.1.7 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主要在于通过人才培养等活动提升就业、促进经济增长与发展 |
8.1.8 发达国家的高等职业教育经验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的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重要启示 |
8.2 对策建议 |
8.2.1 调整布局结构,满足经济发展的教育需求 |
8.2.2 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提高高职院校的办学效益 |
8.2.3 优化资源配置,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 |
8.2.4 引入多元投资机制,破解高职院校的经费难题 |
8.2.5 完善职业教育体系,破解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难题 |
中外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9)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总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 |
第二节 论文拟解决的问题 |
1.2.1 最佳城市规模及基础设施供给 |
1.2.2 融资平台的功能及风险防范 |
1.2.3 城市建设有效融资模式探讨 |
第三节 论文方法与结构 |
1.3.1 研究方法 |
1.3.2 分析框架 |
1.3.3 论文结构 |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 |
1.4.2 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关于城市化的文献 |
2.1.1 国外城市化研究综述 |
2.1.2 最佳城市规模 |
2.1.3 城市基础设施供给 |
第二节 关于城市建设融资及风险的文献 |
2.2.1 基于创新视角下的信用风险监管理论 |
2.2.2 信用风险评价理论与预警模型 |
2.2.3 信用风险的转移和防范 |
第三节 关于地方政府债务的文献 |
2.3.1 地方财政隐性赤字规模的估测 |
2.3.2 隐性赤字风险量化及预警方法 |
2.3.3 隐性赤字监管策略和制度 |
2.3.4 对政府债务研究的分析 |
第三章 聚集效应最大化下的城市基础设施供给 |
第一节 关于城市规模的探索与政策 |
3.1.1 建国以来抑大崇小的政策取向 |
3.1.2 新世纪大城市化的政策取向 |
3.1.3 城市最佳规模的判定标准 |
第二节 基于聚集效应的最佳城市规模 |
3.2.1 城市规模的定义及划分标准 |
3.2.2 城市集聚效应 |
3.2.3 基础设施及其供给 |
3.2.4 理论关系模型 |
第三节 最佳城市规模:聚集效应最大化 |
3.3.1 样本选取 |
3.3.2 指标确定 |
3.3.3 实证分析 |
3.3.4 城市规模分布 |
第四节 最佳城市规模下的基础设施供给 |
3.4.1 指标确定 |
3.4.2 实证分析 |
3.4.3 30城市基础设施供给分布 |
第五节 总结 |
第四章 城市建设融资创新探索——地方政府融资平台 |
第一节 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的功能 |
4.1.1 公共品供给的规模效应 |
4.1.2 公共品的最佳提供主体 |
4.1.3 公共品供给的多样性和多层次性 |
第二节 融资平台的发展 |
4.2.1 上海城投公司的发展 |
4.2.2 重庆城投公司的发展 |
4.2.3 北京城投公司的发展历程 |
第三节 融资平台的投融资模式比较 |
4.3.1 融资平台融资模式比较 |
4.3.2 融资平台资金平衡模式比较 |
4.3.3 融资平台的主要经验 |
第四节 融资平台组织及管控模式比较 |
4.4.1 上海城投组织与管控模式 |
4.4.2 重庆城投组织与管控模式 |
4.4.3 北京城投组织与管控模式 |
4.4.4 评价与建议 |
第五节 融资平台业务发展领域 |
4.5.1 路桥业务 |
4.5.2 轨道交通业务 |
4.5.3 房地产开发业务 |
4.5.4 水务 |
4.5.5 环保业务 |
4.5.6 金融业务 |
第五章 融资平台的债务风险及其控制 |
第一节 快速发展的地方融资平台 |
5.1.1 融资平台发展的高峰期 |
5.1.2 “银证信”的复归 |
第二节 融资平台的债务隐患 |
5.2.1 增长背后的债务隐患 |
5.2.2 中央政府的清理整顿 |
5.2.3 城市化建设何以为继 |
第三节 融资平台债务风险的防范 |
5.3.1 构建债务风险预警体系 |
5.3.2 融资平台的风险识别与测度 |
第六章 城市化建设融资模式的国际经验 |
第一节 国外城市建设中的特许经营 |
6.1.1 特许经营的提出 |
6.1.2 实践的历程 |
6.1.3 法国的经验 |
6.1.4 特许经营的模式 |
第二节 市政债券发展的国际经验 |
6.2.1 市政债券的发展与基本情况 |
6.2.2 美国市政债券发展情况 |
6.2.3 日本市政债券发展情况 |
6.2.4 波兰市政债券发展情况 |
第三节 启示与借鉴 |
6.3.1 法制先行 |
6.3.2 政企分离 |
6.3.3 政府监管 |
6.3.4 模式选择 |
第七章 地方融资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 |
第一节 强化管理机制 |
7.1.1 检查治理初显成效 |
7.1.2 规范管理严控新贷 |
7.1.3 风险分类监控管理 |
7.1.4 拨备倒逼做实贷款 |
第二节 完善风险控制 |
7.2.1 建立地方政府偿债基金 |
7.2.2 规范地方政府担保授信行为 |
7.2.3 合理界定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 |
7.2.4 优化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 |
第三节 推进地方债试点 |
7.3.1 地方发债呼之欲出 |
7.3.2 中央政府启动试点 |
7.3.3 政府融资多元化 |
7.3.4 后续改革的对策 |
第八章 地方政府城市建设融资的国内实践——以天津滨海建设投资公司为例 |
第一节 天津滨海新区的城市建设规模 |
8.1.1 滨海新区的发展历程 |
8.1.2 城市发展规划格局 |
8.1.3 城市建设 |
第二节 滨海建投的企业性质及其战略目标 |
8.2.1 滨海建投的企业性质 |
8.2.2 滨海建投的经营内容 |
8.2.3 滨海建投的营运模式 |
第三节 滨海建投的战略目标 |
8.3.1 整体战略目标 |
8.3.2 经营业务战略目标 |
8.3.3 产业组织战略目标 |
8.3.4 业务发展目标 |
第四节 滨海建投运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
8.4.1 滨海建投运营的财务困境 |
8.4.2 财务困境解决方案 |
8.4.3 保障机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简历和学术成果 |
(10)中国水利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
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动因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动因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对象及核心概念 |
1.2.1 研究对象 |
1.2.2 核心概念 |
1.3 有研究及本文创新 |
1.3.1 公共治理理论的相关研究 |
1.3.2 水利投融资机制的相关研究 |
1.3.3 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2 本项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公共治理理论 |
2.2 公共物品理论 |
2.3 理论适用性分析 |
2.3.1 水利投资管理的理论和实践演化 |
2.3.2 公共治理理论在水利投资管理中的运用 |
2.4 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架构 |
2.4.1 公共治理的维度 |
2.4.2 公共物品属性的维度 |
2.4.3 水利投资管理的维度 |
2.4.4 三个维度的总体研究框架 |
3 中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历史演进 |
3.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的历史演进 |
3.1.1 第一阶段,初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的水利投融资体制(1978-1991年) |
3.1.2 第二阶段,逐步规范和拓展水利建设项目投融资来源,建立投资风险约束机制(1992—1998年) |
3.1.3 第三阶段,加强了对水利投融资的管理,各级政府财政也加大了对水利的投入(1998—2011年) |
3.1.4 我国水利五年计划投资执行情况 |
3.2 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取得的主要成绩 |
3.2.1 明确了发展民生水利的投融资治水新思路 |
3.2.2 我国水利建设资金逐年增加,资金来源情况日益多样化 |
3.2.3 投资建设了大批重点水利工程,抗旱减灾取得明显成效 |
3.2.4 加强水生态环境建设工作,提高农村水利建设速度 |
3.2.5 实行依法治水管水,不断深化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
3.3 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 |
3.3.1 水利行业稳定的投融资保障机制远未形成 |
3.3.2 水利行业投融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金融支持力度还要提高 |
3.3.3 水利行业存在明显的薄弱环节 |
3.3.4 市场主体在水利行业投融资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
3.3.5 农民投资(工)绝对减少,农村水利设施自身缺乏内生融资能力 |
3.4 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4.1 水利投资力度与经济发展相关度低,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 |
3.4.2 融资体制还不完全适宜水利基础设施本身的特性 |
3.4.3 市场经济的投融资手段尚未充分发挥作用 |
3.4.4 水利行业缺乏竞争机制,创新动力不足 |
3.4.5 地方水利管理机构和决策系统不够完善 |
4 国际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经验启示 |
4.1 国际上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
4.1.1 美国 |
4.1.2 日本 |
4.1.3 加拿大 |
4.1.4 澳大利亚 |
4.1.5 印度 |
4.2 国际上水利投融资体制对我国的启示 |
4.2.1 应当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水利行业的投融资力度 |
4.2.2 应当明确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水利投资领域的分工 |
4.2.3 应当积极拓展水利投融资来源 |
5 其他行业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实践借鉴 |
5.1 其它行业的选择和确定 |
5.1.1 其他行业选择的原则 |
5.1.2 其他行业的确定 |
5.1.3 其他行业的特点 |
5.2 其他行业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概况 |
5.2.1 林业 |
5.2.2 铁路 |
5.2.3 电力 |
5.3 其它行业投融资管理体制的比较、经验和借鉴 |
5.3.1 其它行业投融资管理体制的比较分析 |
5.3.2 其它行业投融资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经验 |
5.3.3 其它行业投融资管理体制对水利投融资的有益启示 |
6 中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的创新路径 |
6.1 中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创新的基本思路 |
6.1.1 强化政府在水利投融资体制中的“元治理”作用,不断探索“多元治理”的水利投融资改革新局面 |
6.1.2 对市场机制下政府主体新的投融资方式的可行性评价 |
6.1.3 对社会主体参与水利行业投融资的经济能力评价 |
6.1.4 引入市场机制创新我国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 |
6.2 充分发挥政府为主体的“元治理”作用,建立水利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
6.2.1 明确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的职能分工 |
6.2.2 坚持发挥政府在水利投融资中的主导作用 |
6.2.3 进一步加大政府对基础水利项目的投入力度 |
6.2.4 采取多种措施引导民间资本投资水利建设项目 |
6.3 以多元治理为核心,建立水利行业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投融资管理模式 |
6.3.1 PPP理论模式的含义、发展及优势 |
6.3.2 PPP模式在水利投融资管理中应用的可行性 |
6.3.3 PPP模式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的运作流程 |
6.4 拓展水利建设基金的征收范围 |
6.4.1 我国水利建设基金的来源及用途 |
6.4.2 我国水利建设基金征收及使用状况 |
6.4.3 将各类受益主体纳入水利建设基金征收范围 |
6.4.4 对消费和销售环节征收一定比例的水利建设基金 |
6.4.5 从其他行政收费中提取部分资金作为水利建设基金 |
6.4.6 进一步优化水利建设基金的管理及使用 |
6.5 探索市场投融资机制,促进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 |
6.5.1 市场机制下可供选择的投融资渠道和工具 |
6.5.2 构建水利行业投融资平台 |
6.5.3 鼓励和推动发行水利债券 |
6.5.4 推动信贷投融资发展 |
6.6 加强和改善水利投资监督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
6.6.1 树立自觉接受监管理念,完善政府投资项目监管法律法规 |
6.6.2 建立政府投资责任追究制度 |
6.6.3 明确监管机构职能,实行监管责任制 |
6.6.4 完善政府投资制衡机制,实行政府投资管理相互监督 |
6.6.5 广辟公众参与渠道,加强舆论监督 |
6.6.6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中介市场 |
7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成果 |
后记 |
四、石油工业筹措外资贷款的结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H公司海水淡化项目可行性研究[D]. 张志华. 齐鲁工业大学, 2020(02)
- [2]民国时期新疆矿业研究[D]. 段立婷. 新疆大学, 2019(12)
- [3]政企关系视域下我国铁路行业治理结构研究[D]. 刘宇. 山东大学, 2019(09)
- [4]Z公司米非司酮医药项目后评价研究[D]. 孙希华. 燕山大学, 2019(05)
- [5]陕南地区农村公路资金筹措问题研究[D]. 夏启宗. 长安大学, 2014(04)
- [6]中国高等教育金融支持研究[D]. 王临珅. 武汉大学, 2014(06)
- [7]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研究[D]. 曹聪灵. 湘潭大学, 2014(05)
- [8]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经济学分析[D]. 戴国强. 武汉大学, 2013(01)
- [9]城市化进程中地方政府融资平台研究[D]. 杨朔. 南开大学, 2013(07)
- [10]中国水利投融资体制创新研究[D]. 魏红亮. 武汉大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