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五周年财政审计工作回顾(论文文献综述)
徐纯[1](2017)在《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4年10月,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保障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2015年12月8日,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及《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指出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完善审计制度,健全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2016年5月17日,审计署在《“十三五”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进一步强调,要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升审计能力,提高审计效率,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更好地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要文献中,多次强调要完善国家审计制度,这既是对过去三十多年审计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审计监督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继续发挥更大作用的深切期待和更高的要求。我国国家审计机关自1983年成立以来,在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推动民主法治建设、维护财政经济秩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推进改革发展、强化权力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全面深化改革和国家治理现代化不仅为我国国家审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良机,也对国家审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我国大力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之际,研究如何进一步完善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国家审计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课题。古人有云:“以铜为鉴,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历史总是可以给人以启迪和明鉴。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审计史也是一部国家的兴衰史,是一部国家治理发展史,是一部不同利益博弈、不同思想交锋、不同文化碰撞、不同制度更替的历史(刘家义,2015)。通过梳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自1983年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基本过程和规律,为进一步完善现代国家审计制度提供分析依据。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文献资料不多,相关研究也主要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领域,如绩效审计制度、环境审计制度、预算审计制度等;或者集中于国家审计制度的某一具体内容,如国家审计制度的文化变迁、审计对象的变迁、审计目的的变迁等,;亦或是集中于对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某一具体方面的研究,如审计制度变迁的表现、制度变迁的动因或者制度变迁的路径。为了进一步促进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完善,并为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因此有必要全面详细地梳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发展脉络。基于内容分析法,本文以1995年至2015年审计署发布的《关于上一年度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下文简称“政府审计工作报告”)、1984年至2016年历任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报告(下文简称“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2003年至2016年审计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等文本资料为研究切入点,梳理和把握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建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来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从而使内容描述获得了一定的历史价值。本文既从原理上阐明国家审计制度的产生和发展动因,又通过历史考察阐明国家审计制度演进的一般过程及变化发展规律,从而为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依据,本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分为九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本章介绍本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阐述本文的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制定了研究框架和各章写作安排。本章是本文的整体规划。第二章:文献综述。本章阐述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和内容分析法的相关研究,发现关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以及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三个方面;关于内容分析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描述性分析、比较分析、情感分析、趋势分析和可读性分析五个方面。本章通过文献综述,发现研究机会,这是本文的研究前提。第三章:理论基础。本章首先对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以及新公共管理理论进行深入辨析后,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然后,结合近代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新制度学派制度变迁理论、马克思主义制度变迁理论以及我国制度经济学家的主要观点,探究了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第四章: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本章构建了由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组成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基于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国家审计功能、国家审计根本目标和国家审计组织体制,探讨了国家审计体制。从审计组织方式、审计实施方式、审计评价方式、审计结论作出、审计报告方式、审计成果运用和审计人员管理等七个方面分析了国家审计机制。通过构建该理论框架,为后文进一步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奠定基础。第五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为研究切入点,运用内容分析法对以上报告及公告进行词频分析、关键词分析、语义网分析、聚类分析、情感分析以及主题分析,全面细致地梳理和把握了从1983年我国现代国家审计制度确立至今的发展变化情况,透过这些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内容的发展演变折射国家审计制度的历史变迁过程。第六章: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本章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分别计算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的可读性得分,并与相关审计信息接收者的受教育程度相配比,在此基础上综合评价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检验国家审计信息的传递效率和效果。第七章: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本章基于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理论分析,探讨了国家审计制度变迁发展的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其中,根本原因是国家治理中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冲突和协调,直接原因是政治、经济、法律、文化以及技术环境的变化促进了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的提升。第八章: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本章从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四方面提出了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具体政策建议。第九章: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本章对全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和研究局限性进行了总结,并对国家审计制度和内容分析法的后续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了展望。从主要方面归纳,本文的创新点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一、创造性地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国家审计研究目前,国外学者将内容分析法广泛应用于新闻传播学、图书情报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社会科学领域。在国内,内容分析法也已被逐步运用于新闻传播学、社会学、图书情报学、管理学等领域,但还没有专家学者将内容分析法运用于审计领域的研究,尤其是国家审计研究。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国家审计-制度的变迁问题,一方面拓展了内容分析法的运用范围,另一方面,为研究国%审计问题提供了崭新的研究方法。可读性分析是内容分析法的重要内容。本文创造性地运用中文可读性公式研究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水平。目前,我国学者针对中文可读性的研究主要是借鉴外国学者发明的可读性公式,如Flesch公式、Lix指数等,研究中英文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以及上市公司年报、内部控制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等的可读性问题。但不足之处在于直接借用英文可读性公式来测量中文文本,由于中英文句子结构和文字构造都不尽相同,这不免会造成削足适履的尴尬情形。本文基于台湾学者宋曜廷(2013)和刘忆年(2015)开发的中文可读性公式,综合研究了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问题,拓展了国家审计的研究空间。此外,本文还开发了研究国家审计报告的情感词典。Tim&Bill(2011)通过研究1994年至2008年间上市公司年度报表,发现根据《哈佛词典》的释义,在报告中有四分之三被认定为是消极词汇的词语在财务领域并不是消极词汇。同样地,在《辞海》或者《现代汉语词典》中被定义为消极的词汇在审计研究领域也不一定是消极词汇。基于此,本文开发出了一份适用于审计报告研究领域的情感词典,包含审计报告中常用的积极词汇和消极词汇,以便更好地衡量审计信息所传递的情感内容。二、构建了基于内容分析法的国家审计制度理论分析框架目前学术界关于国家审计制度的相关研究不少,但是系统地研究并构建国家审计制度分析体系的文献极少。厘清国家审计制度的内涵,并建立研究架构是分析国家审计制度及其变迁的根本。本文认为,国家审计制度是国家公共利益关系中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导致的,是国家为了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缓解国家与相关利益关系人的利益冲突、维护国家公共利益而作出的制度安排。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包含国家审计体制和国家审计机制两部分内容。国家审计体制包含国家审计的地位、功能、根本目标和组织体制等内容,国家审计机制包含审计组织方式、实施方式、评价方式、结论作出、报告方式、成果运用、人员管理等。基于这一国家审计制度分析框架,本文对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审计工作会议报告以及审计结果公告进行了编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内容分析。三、创新性地阐释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目前学术界广泛接受的关于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主要有: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国家良治理论、新公共管理理论等。通过对上述理论的辨析和探讨,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本文提出社会公共活动中的利益冲突和信息不对称问题是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基础。国家通过治理体制及机制配置和运行权力,规定和调整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以及国家内部各利益集团的利益关系。国家审计就是国家、社会、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过程,是维护国家公共利益的过程。在国家代表和集中的利益关系中普遍存在着利益冲突的现象,利益冲突是利益主体间的动态博弈过程,主要通过协商、调整、合作、互动等方式解决。国家审计就是为协商和调整国家代表的利益关系中的利益冲突而建立的制度安排。信息不对称问题是由公共利益关系中的相关利益关系人之间的利益冲突导致的,是国家审计产生的重要基础。
杜新波[2](2013)在《基于国内外相关监管制度比较视角的土地督察体制创新研究》文中提出建立国家土地督察制度,是我国实行最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在对俄罗斯国家土地督察等6个国家和我国行政监察等9个行业相关监管制度比较借鉴基础上,运用整体主义的新制度经济学分析框架,从规范和实证两个层面研究了我国土地督察的理论基础、权源性质、体制模式、职责职权、运行机制和资源保障,为我国土地督察体制改革创新提供了研究借鉴。监管机构构建、新公共管理和土地宏观调控三大理论是我国土地督察体制创新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同时,运用利益理论和政府责任理论探索我国土地督察权源,认为,土地督察权是一种中央对地方的行政监督权,土地督察制度根源于国家土地权力配置格局以及相互的关系,土地督察权是衡平中央与地方利益、控制地方政府自由裁量权、监控地方政府落实土地管理责任的重要制度工具。对我国现行土地督察法定职责评价,认为国家土地督察体制总体特征表现为大区制半独立式三级土地督察体制架构。这种模式比较切合现行的国家宪政体制、资源国情和土地管理体制。通过与国内外相关监管体制比较分析,可在监督对象、领导体制、架构设置模式、内部领导、职能职权方面为我国土地督察体制创新提供借鉴。通过对土地督察范围调整、中央与地方土地管理分权调整和大部制推进的改革情景设定,我国土地督察体制存在着向职能强化型、分权式或职能调整型创新模式转变的路径选择模式。相应的,土地督察职责将更加注重“合理性”督察,注重与地方政府合作,并把维护公民正当权利作为重要职责;土地督察职权将重点强化和增加检查权、质询权、纠正权、行政执法权、建议权、裁决权、评价权、参与权、公诉权等。“协同”是我国现行土地督察体制运行的核心理念,运用协同理论可为我国土地督察运行设计出政治-行政、职能-结构、决策-执行-监督、府际、部际和社会协同机制运行模式。通过对现行土地督察运行评价,认为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以例行督察、审核督察和专项督察为核心业务,在线土地督察、调查研究和形势观测分析为基础支撑土地督察的业务体系,土地督察协同机制基本形成体系;但土地督察民主化不足成为主要问题,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建立土地督察影响评估程序和实施土地督察绩效管理将成为加强和创新的重要方向。根据合法、独立、公正和效率构建原则,强化我国土地督察政治资源、人力资源、资财资源和信息资源保障,重点是推进土地督察法制建设、土地督察人才“数量”及质量建设、加大中央财政预算投入、推进土地督察信息化工程和信息资料集成化工程。
王芳[3](2009)在《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需求方与供给方视角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政府审计是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而政府审计质量则是政府审计工作的重心。开展政府审计质量研究,对于进一步提高我国政府审计工作水平、降低组织的代理成本和解除公共资源的受托责任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政府审计的发展历程以及发生的重大事件表明,政府审计质量的提高与以下因素密切相关。一方面,从政府审计的需求方来看,随着公众民主意识和监督意识的增强、人大对政府监督的加强,以及政府自身财政管理能力和执政能力的提高,公众、人大和政府部门均对政府审计产生强烈的需求,从而推动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从政府审计的供给方来看,随着政府审计机构的发展壮大,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显着增强,也提高了政府审计质量。然而,这只是基于表面现象的一种主观推断,其科学性还有待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在理论分析方面,本文首先运用代理成本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对政府审计需求的动因,以及审计需求方、审计供给方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路径进行了分析;其次,本文在回顾政府审计的发展历程中,运用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分析了审计需求方、审计供给方对政府审计工作的推动作用,以及当前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水平的特点;再次,本文在文献回顾和理论分析以后,指出政府审计质量可以从程序审计质量指标和结果审计质量指标两个维度进行度量,其理论基础根植于哲学、法学和经济学中的程序观和结果观;最后,基于公共受托责任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本文认为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应分为公众、人大和政府三个层次,并根据DeAngelo(1981b)关于审计质量的界定将影响审计供给方能力的因素划分为审计人员的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并论述了两者对我国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在实证检验方面,本文采用全国各级政府审计机构参与“审计署和地方优秀审计项目评比”的政府审计项目,以及审计署特派办、审计署派出局、省级、地级和县级政府审计机构的审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线性多元回归法、两阶段最小二乘法、T检验法和Mann-Whitney检验法,验证了所采用政府审计质量指标的恰当性,并在此基础上分别检验了审计需求方和审计供给方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程序审计质量指标与结果审计质量指标具有显着的正相关性,因此,当程序审计质量指标无法观察和取得时,结果审计质量指标可以作为恰当的政府审计质量度量指标;以结果审计质量指标为因变量的实证结果表明,公众、人大和政府对政府审计需求越大,政府审计质量水平越高,并且公众、人大和政府的审计需求对不同层次政府审计机构的审计质量具有不同的影响。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基于不同政府审计体制下的审计独立性,以及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也对政府审计质量具有显着的影响。上述研究结果对于审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均具有一定的意义。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政府审计质量的界定和度量是政府审计质量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证明所采用的政府审计质量指标是恰当的,可以作为今后研究中政府审计质量的代理变量。关于政府审计需求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为今后进一步开展政府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质量的研究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关于政府审计独立性和专业胜任能力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则进一步验证和补充了已有的研究成果;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审计部门在今后的政府审计工作中应该充分重视并采取措施激发公众、人大和政府对政府审计的需求,例如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增加政府审计工作的透明度,以推动政府审计质量的提高。同时,在当前政府审计体制难以在短期内改变的形势下,应该采取一些更为灵活的审计方式来提高政府审计的实质独立性,例如,实行“交叉审计”方式。此外,政府审计部门也应加强自身的建设和审计人才的培养,不断提高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从而推动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
金鑫[4](2016)在《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审计署特派办的经验证据》文中认为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完善审计制度若干重大问题的框架意见》,要求进一步完善审计制度,加大审计力度,创新审计方式,提高审计效率,完善有利于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的审计管理体制,健全与审计全覆盖相适应的工作机制,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十八大以来,国家审计关注度日益提高,社会对国家审计期望越来越高,审计效率将成为衡量审计工作绩效的重要参考。有鉴于此,基于受托责任理论、免疫系统理论,首先以我国审计署特派办2008-2013年《审计年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测算审计署特派办审计效率。其次,从理论角度分析了审计需求、审计独立性及审计功能三个要素对政府审计效率的影响。运用TOBIT回归模型实证分析政府审计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审计署特派办审计效率不够理想,审计需求、审计独立性及审计抵御功能对综合审计效率显着影响。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提出改善政府审计效率建议,包括提高公众、人大及政府对政府审计的关注度,加强政府审计独立性建设,强化审计功能的发挥。
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5](1997)在《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五周年财政审计工作回顾》文中研究指明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五周年财政审计工作回顾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审计署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成立已五周年了。回顾建办五年来的财政审计工作,我办始终坚持贯彻审计署“增加收入,提高效益,加强管理,促进改革”的指导思想,...
钱啸森,张红卫[6](2005)在《试论审计机关派出机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文中研究说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修改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颁布实施之际,如何重新审视审计机关派出机构的发展历程,与时俱进地界定派出机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对于坚持和完善审计派出制度,进一步发挥审计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建设性作用具有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本文通过回顾审计署派出机构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工作特点、发展规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如何在新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审计派出机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余弟伟[7](2017)在《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研究 ——以A财政资金审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的发展,强化审计机关的监督作用,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的形势迫在眉睫。为此,中央两办于2015年提出了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以及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情况“四个全面”的审计全覆盖的审计工作目标。但是,由于我国存在审计工作起步晚,审计力量不足,审计成果利用水平低以及审计的技术和方法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等问题。所以,审计机关为解决现实审计工作中存在诸多问题和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审计监督目标,必须进行审计资源的有效整合。为此,审计机关必须建立和完善与审计全覆盖相应的制度体系,统筹整合审计对象资源,加大对审计成果的利用程度,规范政府采购社会服务的方式以及建立健全审计机关整合审计资源的防控机制。以提高审计效率和水平,实现审计的全覆盖。本文在对现有国内外文献和资料进行了广泛的收集和整理,并深入研究了《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运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审计资源的概念、分类以及特征入手,借助交易费用、X效率以及寻租理论等对审计机关进行审计资源整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加以分析,再结合当前审计机关在资源整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原因提出了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力量的对象路径、建立健全审计成果与信息共享机制、规范审计机关采购社会服务的方式、建立健全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的风险防控机制四个方面的对策建议,最后结合提出的对策建议对A财政资金审计资源整合的案例进行分析。总体而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运用交易费用、X效率以及寻租理论分析审计机关和外部审计组织、人员进行审计资源整合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比较系统地对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的对象、审计成果利用、规范采购服务方式以及风险的防范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并结合这四方面重点分析了审计机关进行财政资金审计资源整合的全过程,为审计机关有效整合审计资源提供了案例参考。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状况、审计机关面临的问题和原因各有不同,使得各地审计机关对于审计资源整合的对策和效果也会有所不同,本文未在这方面做更深入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苏林[8](2014)在《基于财政资金安全视角的政府审计效能研究》文中指出2009年,时任总理温家宝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财政资金运用到哪里,政府审计就要跟进到哪里。政府部门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基本上都要表现为财政资金的流动,因此,政府审计的最基本任务就是保证财政资金的安全,也就是保证财政资金的真实、合法和效益。2013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视察审计署时,对政府审计的重要作用进行了阐释:审计是我们国家监督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利益的扞卫者、公共资金的守护者、反腐的利剑、权力监督的紧箍咒、深化改革的催化剂。在研究方法上,本文采用了多种理论,对政府审计的实质进行了深入剖析,从无影灯效应、内外部动因、动态博弈等角度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分析。除了理论分析,本文还运用了实证研究方法,把财政资金安全作为被解释变量,政府审计效能作为解释变量,选取2004-2009年6年的数据进行了回归分析,得出了二者具有显着性相关关系的结论。最后,文章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不仅从宏观的视角提出要引入激励机制和监督惩处机制,还从微观的视角提出了三条建议:落实政府审计问责制、改善政府审计环境、完善政府部门内控制度。通过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了如下结论:(1)我国财政资金存在巨大的安全问题。无论是经济责任审计,还是全国审计汇总的问题金额数额,绝对数字都非常巨大。从执行率的角度看,无论是案件立案率,还是人员追责率,都在呈下降趋势,说明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问题的目标任重而道远。(2)政府审计与财政资金安全在本质上存在紧密的理论联系。政府审计与财政资金安全从本质和特征上具有天生的、内在的联系,政府审计是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而现实工作中存在的诸多财政资金安全问题和国家对财政资金安全的硬性要求是促进政府审计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动力。(3)政府审计保障财政资金安全需要通过一定的作用路径。政府审计发挥着“无影灯效应”需要具有一定的内在动因和外在动因。(4)政府审计效能与财政资金安全具有显着的相关关系。被审计单位数量越多,问题金额的数额也越多;出具审计工作报告的信息数量越多,审计工作就越透明,问题金额的情况就越少。
马赛博[9](2020)在《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转变地区之间生态经济不平衡的现象,我国政府实施生态转移支付制度,通过对生态保护者和重点生态功能区进行资金补偿的方式来调整生态保护进程中相关方的利益关系。随着生态转移支付实施范围的扩大,加强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对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不可少。基于上述研究背景,首先进行了文献回顾,发现目前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成果不足,指标设计思路缺乏整体性和系统性,未对各项指标设置量化的评分标准,本文针对这些不足之处对指标体系进行完善。通过相关理论的回顾,明确了生态转移支付和绩效审计评价的相关概念。公共受托责任论、可持续发展论和系统论为明确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提供了理论基础。在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上,以审计目标为导向,针对现有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以逻辑模型为内核,再根据构建原则,确定了指标内容、指标权重和评分标准。在指标内容方面,从投入、管理、产出和效益实现四个维度设计了一级指标,再根据具体审计目标设计了二级和三级指标。在指标权重确定上,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判断矩阵,确定了每一层次指标对上一层指标的权重,再对各层指标权重进行加权赋值。在评分标准设置上,区分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的评分标准,分别给出了不同等级的评分范围。本文还将所构建的指标体系进行了案例应用,选取新安江生态转移支付项目作为案例应用对象,在了解其基本情况的基础上,明确了审计评价的主客体,给出了审计评价的实施程序,还得出了黄山市使用该项资金的绩效评价结果。最后,本文认为可以通过加强立法、创新审计方法和建立配套机制这些措施促进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
钟远明[10](2017)在《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抗战胜利后四年间内战成为主调,在内战背景下国统区铁路的经营与建设问题是战后中国经济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粤省铁路作为国统区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营建设过程成为战后动荡四年间中国铁路的典型缩影与真实写照,且极具特色。该省铁路历经自清末至抗战全面爆发前后近40年的发展,在国家政权力量的主导下,从孤悬岭南到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奠定其经营与建设的基本格局与重要基础;而战后四年则是衔接粤省铁路经营建设在抗战以前与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重要过渡转型阶段。此阶段开启的首要步骤是国民政府从日军手中接收粤省铁路各路段,恢复原有经营,在此基础上重启粤省铁路营运,但过程未如人意,对之后的经营建设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此阶段开启的另一个关键步骤是国民政府重建对粤省铁路的统一管理,推动该省铁路各路段进一步整合;而铁路管理新模式的引入亦是战后中国铁路管理一次全新的探索与尝试,并产生持续的影响。由于战争的贻害,国内外局势复杂,粤省政治经济社会环境丕变以及粤省铁路自身基础状况限制等,粤省铁路在战后四年间的经营建设肩负“恢复战前标准”沉重任务之余还需致力于“推动建设”。尽管各项日常经营事务——机务、工务、财务、行车、警务以及客货运输等取得一定的进步,但总体情况不容乐观,基础极为脆弱,与抗战前水平仍相去甚远。此外,在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下,美国积极参与战后中国铁路建设,美援也成为粤省铁路建设得以启动的重要资金依赖;而在引入利用美援的憧憬下,广东军政当局喊出“复兴华南”的号召,锐意以粤省铁路为中心展开一系列建设项目,与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合作开展多项具有重要价值与长远意义的铁路工程,然而这些铁路工程在混乱的时局中始终未能完工,对广东地方经济建设推动作用有限,难以满足当地发展的需求。随着国民党在广东的统治行将崩溃,粤省铁路经营亦陷入空前困境;在人民政府正确政策方针以及原铁路职工的促成下,粤省铁路在新旧政权更迭过程中实现较为平稳的过渡,民国路政在广东得以转换新生,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铁路事业的一部分。
二、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五周年财政审计工作回顾(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五周年财政审计工作回顾(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文献综述 |
一、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过程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路径 |
第二节 内容分析法文献综述 |
一、描述性分析文献综述 |
二、比较分析文献综述 |
三、情感分析文献综述 |
四、趋势分析文献综述 |
五、可读性分析文献综述 |
第三节 文献评述 |
第三章 理论基础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产生的理论基础 |
一、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二、免疫系统理论 |
三、国家良治理论 |
四、新公共管理理论 |
五、理论评述 |
第二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相关理论 |
一、制度变迁理论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 |
三、理论评述 |
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相关理论 |
一、内容分析法的功能和应用目的 |
二、内容分析法的认识论基础 |
第四章 国家审计制度的理论分析框架 |
第一节 国家审计体制分析 |
一、国家审计在国家治理中的地位 |
二、国家审计功能 |
三、国家审计的根本目标 |
四、国家审计组织体制 |
第二节 国家审计机制分析 |
一、审计组织方式 |
二、审计实施方式 |
三、审计评价方式 |
四、审计结论作出 |
五、审计报告方式 |
六、审计成果运用 |
七、审计人员管理 |
第五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内容分析 |
第一节 研究问题与研究目的 |
第二节 研究设计 |
第三节 数据来源与样本选择 |
第四节 确定分析单位 |
第五节 类目构建与编码 |
第六节 编码中的效度和信度检验 |
一、效度检验 |
二、信度检验 |
第七节 数据分析结果 |
一、词频分析 |
二、关键词分析 |
三、语义网分析 |
四、聚类分析 |
五、情感分析 |
六、主题分析 |
第六章 国家审计报告及公告的可读性分析 |
第一节 可读性测量方法的选取 |
第二节 可读性指标结果分析 |
第三节 审计报告及公告信息接收者受教育程度 |
一、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二、国务院领导平均受教育程度 |
三、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会委员平均受教育程度 |
四、社会公众平均受教育程度 |
第四节 研究结论与分析 |
一、审计信息接收者平均受教育年数 |
二、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可读性分析 |
三、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报告可读性分析 |
四、审计结果公告可读性分析 |
第五节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根本动因——利益冲突与协调 |
一、国家审计制度利益冲突与协调的功能体现 |
二、国家审计制度变迁体现了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第二节 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的直接动因 |
一、经济环境变迁拓展了国家审计的范围 |
二、政治环境变迁丰富了国家审计的内容 |
三、法律环境变迁增强了国家审计的权威性 |
四、文化环境变迁更新了国家审计理念 |
五、技术环境变迁创新了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完善国家审计制度的政策建议 |
第一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对象和内容 |
一、明确审计监督全覆盖的对象和内容 |
二、定期评估并更新审计对象和内容 |
三、关注民营资本的运营管理情况 |
四、构建对监管者再监督的有效机制 |
第二节 创新国家审计的方式方法 |
一、合理加大专项审计调查的比重 |
二、适当增加统一组织大型审计项目的数量 |
三、探索构建财政审计大格局的路径 |
四、全面推进数字化审计 |
第三节 完善审计结果报告及公告制度 |
一、明确区分政府审计工作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范围 |
二、扩充政府审计工作报告的内容 |
三、控制审计结果公告中正面评价的词汇数量 |
四、进一步提高审计结果公告的可读性水平 |
第四节 完善审计结果落实制度 |
一、完善审计决定执行机制 |
二、完善审计建议采纳机制 |
第九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局限 |
第三节 未来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2)基于国内外相关监管制度比较视角的土地督察体制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 |
2.1 行政监管机构构建理论 |
2.2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3 土地宏观调控理论 |
3 我国现行土地督察权源基础和体制评价 |
3.1 我国土地督察制度发展过程 |
3.2 我国土地督察权源分析 |
3.2.1 土地督察权是土地分权的必然选择 |
3.2.2 土地督察权是衡平中央与地方利益的权力保障 |
3.2.3 土地督察权是监控地方政府土地管理责任的重要保障 |
3.3 我国现行土地督察体制构建模式评价 |
4 国内外相关监管行业体制比较借鉴 |
4.1 国外相关监管体制借鉴 |
4.1.1 俄罗斯土地督察体制 |
4.1.2 英国城乡规划督察体制 |
4.1.3 荷兰住房、空间规划和环境督察体制 |
4.1.4 法国的规划与遗产保护督察体制 |
4.1.5 美国农业部督察体制 |
4.1.6 印度煤矿安全监管体制 |
4.2 国内相关监管体制比较借鉴 |
4.2.1 行政监察体制 |
4.2.2 审计体制 |
4.2.3 国内环保督查体制 |
4.2.4 煤矿安全监察体制 |
4.2.5 城乡规划督察员体制 |
4.2.6 水土保持督查体制 |
4.2.7 警务督察体制 |
4.2.8 国家教育督导体制 |
4.2.9 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体制 |
4.2.10 当前我国主要行业的督察制度借鉴 |
5 我国土地督察体制架构创新模式 |
5.1 我国土地督察体制创新可能方向 |
5.2 我国土地督察体制创新情景分析 |
5.3 我国土地督察体制架构模式选择 |
6 国家土地督察职能体系重构 |
6.1 国家土地督察机构的现行职能设定 |
6.2 国外相关行业监管职责分析 |
6.2.1 俄罗斯国家土地督察职能分析 |
6.2.2 英国城乡规划督察职能分析 |
6.2.3 荷兰住房、空间规划和环境督察职能分析 |
6.2.4 法国规划和遗产保护督察职能分析 |
6.2.5 印度矿山安全监督职能分析 |
6.3 国内相关行业监管机构职能分析 |
6.3.1 审计机关职能 |
6.3.2 行政监察职能 |
6.3.3 环境保护督查职能 |
6.3.4 煤矿安全监察职能 |
6.3.5 城市规划督察员的工作职能 |
6.3.6 水土保持督查职能 |
6.3.7 警务督察职能 |
6.3.8 教育督导职能 |
6.3.9 国有企业监事会职能 |
6.3.10 国家重大项目稽查职能 |
6.3.11 国内相关行业监管职能对我国土地督察职能借鉴 |
6.4 我国土地督察职能体系重构 |
6.4.1 国家土地督察职责体系创新 |
6.4.2 国家土地督察职权体系创新构思 |
7 土地督察运行协同机制设计与评价 |
7.1 协同原理对土地督察体制运行机制借鉴 |
7.1.1 协同原理对土地督察运行的指导意义 |
7.1.2 土地督察协同机制设计的架构思路 |
7.2 国内外相关监管制度比较借鉴 |
7.3 我国现行土地督察运作评价 |
7.3.1 土地督察工作方式评价 |
7.3.2 土地督察执行程序评价 |
7.3.3 现行土地督察协同机制建设评价 |
7.4 土地督察运行制度创新 |
7.4.1 加强土地督察装置程序创新 |
7.4.2 实施土地督察绩效管理 |
8 土地督察运行保障措施 |
8.1 土地督察政治资源保障 |
8.1.1 土地督察法制化保障 |
8.1.2 土地督察党建工作保障 |
8.2 土地督察人力资源保障 |
8.3 土地督察资财资源保障 |
8.4 土地督察信息资源保障 |
9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结论 |
9.2 论文特色和创新之处 |
9.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3)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需求方与供给方视角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理论基础 |
2.1.1 高质量政府审计需求的动因——代理成本视角 |
2.1.2 审计需求方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路径分析——基于公共选择理论 |
2.1.3 审计供给方提供高质量政府审计的动机分析——基于信号传递理论 |
2.2 文献综述 |
2.2.1 审计需求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2.2.2 审计供给方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2.2.3 审计环境因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 |
2.2.4 小结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制度背景 |
3.1 我国政府审计工作的演进历程 |
3.1.1 政府审计机构的产生——基于制度变迁理论的需求推动 |
3.1.2 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审计组织体系的健全和完善 |
3.1.3 政府审计质量的提升——“人、法、技”建设与“审计风暴” |
3.2 我国政府审计的层次、对象及审计质量的特点 |
3.2.1 政府审计的层次 |
3.2.2 政府审计的对象 |
3.2.3 政府审计质量的特点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界定与度量 |
4.1 审计质量的界定 |
4.1.1 实务界的观点 |
4.1.2 理论界的观点 |
4.1.3 审计质量界定的理论依据——程序观和结果观 |
4.2 审计质量的度量 |
4.2.1 程序审计质量指标 |
4.2.2 结果审计质量指标 |
4.2.3 对上述指标的评价 |
4.3 政府审计质量的度量指标 |
4.3.1 美国政府审计质量控制和评价的经验及启示 |
4.3.2 我国政府审计质量评价的现实依据——审计署优秀审计项目评选标准 |
4.3.3 我国政府审计质量指标的恰当性检验—一项实证分析 |
4.3.4 本文采用的政府审计质量指标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政府审计质量的案例分析 |
5.1 案例 1一某油田2003年度财务收支审计项目 |
5.1.1 审计项目的背景和简介 |
5.1.2 程序审计质量对结果审计质量的影响 |
5.2 案例 2——深圳市审计局的政府采购绩效审计项目 |
5.2.1 项目背景和简介 |
5.2.2 公众的关注、人大及政府领导的重视与政府审计质量 |
5.2.3 充分的审计独立性、专业胜任能力与政府审计质量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
6.1 理论分析 |
6.1.2 我国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分析——基于公共受托责任和委托代理理论 |
6.1.3 政府审计的需求方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
6.2 假设的提出 |
6.2.1 公众的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质量 |
6.2.2 人大的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质量 |
6.2.3 政府的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质量 |
6.3 研究设计 |
6.3.1 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
6.3.2 代理变量的选择和模型的设定 |
6.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6.4.1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
6.4.2 多元回归结果分析 |
6.4.3 稳健性检验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政府审计的供给方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
7.1 理论分析 |
7.2 假设的提出 |
7.2.1 审计独立性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
7.2.2 专业胜任能力对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 |
7.3 研究设计 |
7.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7.3.2 代理变量的选择和研究模型 |
7.4 实证结果及分析 |
7.4.1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4.2 独立性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T检验 |
7.4.3 专业胜任能力影响政府审计质量的T检验和多元回归分析 |
7.4.4 稳健性检验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未来研究方向 |
8.1 研究结论和启示 |
8.1.1 主要研究结论 |
8.1.2 政策启示 |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
8.3 论文的局限性 |
8.4 未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后记 |
附录 1 |
附录 2 |
(4)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审计署特派办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框架和方法 |
1.5 研究创新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政府审计的内涵 |
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政府审计需求 |
2.2.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2.2.2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与政府审计需求 |
2.3 审计免疫系统与政府审计功能 |
2.4 基于生产效率视角的政府审计效率表现形式 |
第三章 基于DEA的政府审计效率测度 |
3.1 政府审计效率测度方法 |
3.1.1 CCR模型与BCC模型 |
3.1.2 Malmquist生产率指数 |
3.1.3 政府审计效率测度模型构建 |
3.2 审计投入产出指标及数据选取 |
3.3 政府审计效率测度 |
3.3.1 审计综合效率 |
3.3.2 审计纯技术效率 |
3.3.3 审计规模效率 |
3.3.4 全要素生产率 |
第四章 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4.1 研究假设 |
4.1.1 审计需求与政府审计效率 |
4.1.2 审计独立性与政府审计效率 |
4.1.3 审计功能与政府审计效率 |
4.2 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的TOBIT模型 |
4.2.1 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
4.2.2 研究变量及研究模型 |
4.3 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的实证检验结果 |
4.3.1 描述性统计及相关性分析 |
4.3.2 TOBIT回归结果分析 |
第五章 政府审计效率的改善建议 |
5.1 提高公众、人大、政府对政府审计的关注度 |
5.2 加强政府审计独立性建设 |
5.3 强化审计功能的发挥 |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存在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研究 ——以A财政资金审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
1.4.2 本文可能存在的不足之处 |
2 审计资源整合的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
2.1 审计资源整合的相关概念 |
2.1.1 审计资源的概念 |
2.1.2 审计资源的特征 |
2.1.3 审计资源的分类 |
2.2 审计资源整合的理论依据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X效率理论 |
2.2.3 寻租理论 |
3 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3.1 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的必要性 |
3.1.1 解决审计机关资源不足的现实需要 |
3.1.2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的必然选择 |
3.1.3 促进审计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3.2 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的可行性 |
3.2.1 依法开展审计监督为审计项目整合提供了可行性 |
3.2.2 审计技术方法的专业性为人力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性 |
3.2.3 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为审计信息资源整合提供了可行性 |
4 当前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
4.1 审计资源在整合存在的问题 |
4.1.1 可供整合的社会审计组织和人员数量有限 |
4.1.2 三类审计主体目标差异导致审计成果利用程度低 |
4.1.3 审计机关采购社会服务的方式不规范 |
4.1.4 审计资源整合风险控制薄弱 |
4.1.5 审计经费不足 |
4.2 审计资源整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2.1 审计资源整合成本高 |
4.2.2 审计资源整合缺乏相应的制度规范 |
4.2.3 审计资源整合质量控制难度大 |
5 改进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的对策建议 |
5.1 确定统筹整合审计力量的对象路径 |
5.1.1 统筹整合审计机关内部审计资源 |
5.1.2 统筹整合内部审计机构资源 |
5.1.3 统筹整合社会审计组织资源 |
5.2 建立健全审计成果利用与信息共享机制 |
5.2.1 构建国家审计数据系统 |
5.2.2 加大数据综合利用力度 |
5.2.3 创新电子审计技术 |
5.2.4 保证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性与可靠性 |
5.3 规范审计机关采购社会服务的方式 |
5.3.1 聘用人员方式 |
5.3.2 项目委托方式 |
5.3.3 其他方式 |
5.4 建立健全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的风险防控机制 |
5.4.1 健全管理机制 |
5.4.2 规范管理程序 |
5.4.3 加强业务全过程控制 |
6 A财政资金审计资源整合案例分析 |
6.1 A财政资金审计基本情况 |
6.2 A财政资金审计资源整合情况 |
6.2.1 成立审计专项小组 |
6.2.2 利用内部审计机构和X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成果 |
6.2.3 采购X会计师事务所服务 |
6.2.4 资源整合过程中的风险管控 |
6.3 A审计资源整合取得的成效 |
6.4 A案例总结与启示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基于财政资金安全视角的政府审计效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1.3.3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2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政府审计效能概念 |
2.1.2 国家财政资金安全的概念 |
2.2 政府审计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理论依据 |
2.2.1 公共受托经济责任理论 |
2.2.2 洛克理论下的政府审计: 权力监督机制 |
2.2.3 巴泽尔理论下的政府审计: 经济监督机制 |
2.2.4 审计声誉理论 |
2.3 财政资金安全与政府审计的辩证关系 |
2.3.1 政府审计是财政资金安全的重要保障 |
2.3.2 财政资金的安全要求是政府审计发展的动力 |
第3章 政府审计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的内在机理研究 |
3.1 政府审计效能的无影灯效应分析 |
3.1.1 无影灯效应的内涵 |
3.1.2 无影灯效应对于研究政府审计问题的适用性 |
3.1.3 政府审计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作用原理 |
3.2 审计机关维护财政资金安全的动因 |
3.2.1 内部动因 |
3.2.2 外部压力 |
3.3 政府审计在维护国家财政资金安全中的失效原因 |
3.3.1 声誉机制缺失与审计合谋 |
3.3.2 独立性和动力不强 |
3.3.3 烂尾问责不严 |
3.3.4 内控制度不完善 |
3.4 博弈论视角下的审计机关与被审计单位行为分析 |
3.4.1 博弈模型前提假设 |
3.4.2 模型选择 |
3.4.3 均衡结果 |
3.4.4 动态博弈分析给我们的启示 |
第4章 政府审计保障财政资金安全的实证研究 |
4.1 政府审计在发现财政资金违规问题中的作用现状 |
4.1.1 审计报告的分类统计及总体特征 |
4.1.2 审计执行情况 |
4.1.3 审计报告的局限 |
4.2 财政资金安全性和政府审计效能的衡量指标 |
4.2.1 财政资金安全性的衡量指标 |
4.2.2 审计效能衡量指标 |
4.3 实证假设 |
4.4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4.4.1 变量选取 |
4.4.2 数据来源 |
4.5 模型设计 |
4.6 实证统计及回归结果分析 |
4.6.1 描述性统计 |
4.6.2 Hausman 检验结果 |
4.6.3 模型回归结果及分析 |
4.7 实证部分小结 |
第5章 政府审计保障国家财政资金安全的实现路径 |
5.1 宏观视角的实现路径 |
5.2 微观视角的实现路径 |
5.2.1 落实政府审计问责制 |
5.2.2 改善政府审计环境 |
5.2.3 完善政府部门内控制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B 实证部分的变量数据 |
(9)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我国生态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现状 |
1.1.2 我国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现状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生态转移支付 |
1.2.2 绩效审计评价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应用意义 |
1.4 本文创新之处 |
1.5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框架图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框架图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关于生态转移支付的研究 |
2.2 关于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 |
2.3 关于财政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 |
2.4 关于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的研究 |
2.5 研究评述 |
第三章 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的理论基础 |
3.1 公共受托责任理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3 系统性理论 |
3.4 总结 |
第四章 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 |
4.1.1 现有指标体系的问题 |
4.1.2 逻辑模型的应用 |
4.1.3 审计评价目标 |
4.1.4 指标体系构建思路示意图 |
4.2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
4.2.1 整体性原则 |
4.2.2 系统性原则 |
4.2.3 定性和定量相结合原则 |
4.2.4 可操作性原则 |
4.3 指标内容设计 |
4.3.1 投入环节指标 |
4.3.2 管理环节指标 |
4.3.3 产出环节指标 |
4.3.4 效益实现环节指标 |
4.3.5 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表 |
4.4 指标权重确定 |
4.4.1 指标体系层次结构 |
4.4.2 指标权重的赋值 |
4.5 指标评分标准 |
4.5.1 定性指标评分标准 |
4.5.2 定量指标评分标准 |
4.5.3 评分标准表 |
4.5.4 综合得分 |
第五章 案例应用 |
5.1 新安江流域生态转移支付案例简介 |
5.2 审计评价主客体 |
5.2.1 审计评价主体 |
5.2.2 审计评价客体 |
5.3 指标体系的应用 |
5.3.1 以现有数据为依据打分 |
5.3.2 引用模糊评价模型打分 |
5.4 提高新安江流域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的政策建议 |
5.4.1 建立新安江流域生态管理局 |
5.4.2 拓展生态转移支付资金使用范围 |
第六章 政策建议及不足之处 |
6.1 促进指标体系应用的政策建议 |
6.1.1 加快绩效审计评价立法 |
6.1.2 创新绩效审计评价方法 |
6.1.3 建立绩效审计评价配套机制 |
6.2 本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问卷一: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重要性调查问卷 |
问卷二:新安江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调查问卷 |
作者简介 |
致谢 |
(10)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与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抗战以前粤省铁路从分治到整合的进程 |
第一节 粤省铁路分治的形成 |
一、美国方面关于省三支线的兴筑及其困境 |
二、商办铁路公司对粤汉铁路广东段的修筑与经营 |
三、英国势力笼罩下广九铁路的兴筑与经营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前粤省铁路的整合 |
一、省内整合:政治介入粤省铁路内部事务 |
二、融入全国铁路系统:四大铁路管理局(工程局)合并 |
第三节 抗战爆发前后粤汉广九两路接轨 |
一、接轨问题的起源 |
二、中央、地方与英国关于接轨问题的立场与纠缠 |
三、两路接轨促成“香港通道”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经营的恢复与统一管理的重建 |
第一节 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的接收与营运初步恢复 |
一、陆军第二方面军铁路接收事宜 |
二、交通部驻粤人员的铁路接管 |
三、粤省境内粤汉、广九等路段交通营运的恢复 |
第二节 海南岛铁路之接收与初期经营 |
一、日军对海南岛铁路的营建概况 |
二、海南岛铁路接收乱局 |
三、海南岛铁路接收初期之经营及困难 |
第三节 粤省铁路统一管理的重建 |
一、粤汉区铁路管理局之建立 |
二、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在粤组织机构 |
第四节 小结 |
第三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的日常经营 |
第一节 粤省铁路营运与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援助 |
第二节 粤省铁路经营中的主要事务 |
一、机务 |
二、工务 |
三、财务 |
四、行车 |
五、警务 |
第三节 客货运输状况及其进步与不足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抗战胜利后粤省铁路新工程与广东地方建设 |
第一节 美援、“复兴华南”计划与粤汉区铁路 |
一、打造华南“美式铁路典范” |
二、以铁路带动“复兴华南”计划 |
三、“美援”的落差 |
第二节 开发海南岛:海南环岛铁路之建设及窘境 |
一、海南环岛铁路建设基础与建筑计划 |
二、开展海南环岛铁路计划中的困难 |
三、环岛铁路计划的搁置与地方民众的反应 |
第三节 连通粤汉干线与广三段:建设广州西南大桥 |
一、工程缘起 |
二、战后路局、省府与市府合作筹筑西南大桥 |
三、工程计划与中辍 |
第四节 运输煤炭以济广东:狗牙洞支线建设 |
一、缺煤的广东 |
二、粤湘边境、粤北煤矿的早期开发与狗牙洞支线雏形 |
三、支线工程开展与相关概算 |
四、推进支线工程的现实困难 |
第五节 小结 |
第五章 民国路政在广东的转换 |
第一节 粤省铁路深陷经营困境 |
一、财政极度困难 |
二、粤省铁路工潮迭起 |
三、路局高层离心离德 |
四、粤汉区铁路管理局南迁广州 |
第二节 广州机厂等设备人员迁台 |
第三节 人民政府对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 |
一、接管前夕之情形 |
二、粤省铁路的接管与改造过程 |
三、粤省铁路交通恢复与营运展望 |
第四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四、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五周年财政审计工作回顾(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国家审计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内容分析法[D]. 徐纯. 武汉大学, 2017(06)
- [2]基于国内外相关监管制度比较视角的土地督察体制创新研究[D]. 杜新波.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3(10)
- [3]政府审计质量的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需求方与供给方视角的分析[D]. 王芳. 复旦大学, 2009(10)
- [4]政府审计效率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审计署特派办的经验证据[D]. 金鑫. 西安石油大学, 2016(04)
- [5]发挥财政审计监督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成立五周年财政审计工作回顾[J]. 京津冀特派员办事处. 审计理论与实践, 1997(01)
- [6]试论审计机关派出机构的性质地位和作用[J]. 钱啸森,张红卫. 审计研究, 2005(05)
- [7]审计全覆盖背景下的审计机关统筹整合审计资源研究 ——以A财政资金审计为例[D]. 余弟伟. 安徽财经大学, 2017(02)
- [8]基于财政资金安全视角的政府审计效能研究[D]. 苏林. 湖南大学, 2014(03)
- [9]生态转移支付资金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研究[D]. 马赛博.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3)
- [10]抗战胜利后四年间粤省铁路经营与建设问题研究[D]. 钟远明. 武汉大学, 2017(06)
标签:地区经济发展; 关于实行审计全覆盖的实施意见; 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 政府审计; 审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