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本1980~2010年宇宙科学技术预测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王俊民[1](2018)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框架与试题研究》文中提出当前,通过具体学科领域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已经成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变革的共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目标下应该设计怎样的评估框架和试题来落实核心素养的理念,实现学业评估从评价知识技能到评价素养的转向,这是我国学科学业评估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也是决定核心素养能否在具体学科“落地”的关键环节。本研究立足于科学学科,在对素养、核心素养的概念与本质及其与科学素养关系分析的基础上,选取在核心素养实践与大规模学业评估领域具有经验的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和五个发达国家的科学学业评估项目(PISA、美国NAEP、加拿大PCAP、英国NCA、澳大利亚NAP-SL和新西兰NMSSA)作为研究对象,以评估方案、报告和试题为载体,从内容框架、表现水平描述框架、试题情境和试题设计思路四个维度对其评估框架和试题展开研究,采用比较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内容分析法等系统分析各评估项目在框架与试题设计方面的特征,比较总结它们之间的异同,意在为我国基于素养的科学学业评估项目设计与完善提供借鉴。本研究的具体思路及结论如下:研究一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各评估项目的内容框架进行研究,从内容框架的基本构成、学科能力、学科知识、情感态度和情境五个方面展开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根据设计理念,内容框架分为两类,一类是以NCA为代表的“知识”取向内容框架,基本结构是“内容领域+认知领域”;另一类是PISA和其余四个发达国家所构建的“能力”取向内容框架,基本结构是“学科能力+学科知识+态度(+情境)”;(2)各评估项目主要围绕“科学探究”和“知识的理解与应用”构建能力框架,提出的能力包括科学地解释现象、科学探究、理解数据和证据、科学交流、参与和贡献、问题解决和科学推理,主要对应认知领域和人际领域素养;(3)对科学本质知识的考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将其与内容知识并列,占一定评估比例;另一种是将其作为统一主题与内容知识结合考查;(4)情感态度维度更多集中在“对科学的态度”,偏向于意向,主要体现为“学习科学的兴趣”;(5)PISA和PCAP从个人经历的范围和主题两方面对背景进行界定与分类。研究二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各评估项目的表现水平描述框架进行研究,从呈现形式、描述线索和“水平区分因素”展开分析,并对同一学科能力的描述线索和水平区分因素进行比较总结。得出以下结论:(1)表现水平描述的呈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只含学科能力水平描述的总体表现标准、将学科能力与学科知识结合的多个表现标准、基于内容标准的“门槛标准”;(2)科学探究的水平描述主要从科学探究的过程入手,水平区分因素包括提出问题的质量和数量、控制变量的层次及理解、情境范围、对评估的认识程度、证据质量等,其中数据处理(含理解)被许多项目单列出来,描述线索包括数据的呈现方式及其转换、从数据中获取信息、解释数据并得出结论和数据评估;(3)“科学地解释现象”的水平区分因素包括认知过程、对象的属性或关系的复杂性、情境的复杂性和熟悉度、知识的抽象性或系统性等;(4)问题解决的水平描述并非基于解决问题的具体思维过程,而关注解决问题的情境复杂性、真实性以及问题解决策略;(5)NMSSA将科学交流界定为“描述、解释和构建”,描述线索包括交流的内容、交流内容的呈现形式和交流的质量;(6)科学本质的水平描述与科学探究的能力水平对应,内容知识的表现水平描述采用“行为动词+知识”的形式,水平区分主要体现在认知层次。研究三采用内容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从辨别参数、内容参数和装扮参数三个维度分别对各评估项目的试题情境进行量化分析与比较。得出以下结论:(1)与PISA相比,国家级评估项目的情境视野多局限于学科和个人生活,对区域和全球范围的情境关注比较少甚至不关注,问题设置更加强调对所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PISA则十分关注区域或全球范围问题或事件,情境主题以“环境与自然”和“科技前沿”为主,多数问题设置针对程序性知识和认识论知识;(2)各项目的情境设计以单学科和多学科领域结合为主,但单学科领域所占比例非常大;(3)作业类型以“答案选择”、“提供解释”、“描述归纳”最为普遍,都包含一定的开放性试题,试题作答基本都不涉及科学公式或复杂数学计算;(4)各项目基本围绕固定主题或问题以“试题单元”的形式呈现试题,多使用文字、图片、表格和视频结合的混合形式;(5)除PCAP将态度镶嵌在纸笔测验试题中进行评估外,其余项目只通过问卷评估学生的科学态度;(6)试题背景作为描述情境的材料,在多数项目中提供已知信息和条件。研究四以评估方式为线索,采用比较研究法对各评估项目的纸笔试题、计算机交互试题、现场操作任务的设计思路进行分析,同时对教师主导评估进行分析,总结不同评估项目针对特定学科能力的试题设计思路以及特定评估方式的试题设计特点并比较其异同。得出以下结论:(1)计算机技术在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中已经有较多使用,包括提供动态的动画和视频背景、丰富题型、设计探究性任务和交互任务等;(2)NAP-SL基于计算机的探究性任务将学生置于实践任务的观察者角色来测量相应的科学探究技能,PISA和NAEP的计算机交互任务的设计体现了“操作得出数据—依据数据得出结论—做出判断或选择—说明判断或选择的依据”这一思路,但PISA问题设计并列且独立,而NAEP问题设计依次递进且文字描述较多;(3)NAEP、NAP-SL2012和NMSSA都设置了有限时间内的实践任务,但NAEP设置多个任务,关注方案设计,写作量大;NAP-SL将小组合作和个人独立回答问题结合开展评估,关注小组合作、评估实验、理解并应用数据等能力;NMSSA以个人独立操作、小组合作操作与访谈结合的形式开展评估,关注观察的质量、提出问题的质量、选择可探究性问题的质量和设计探究实验的质量;(4)教师主导评估是NCA独有的一种评估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学校内部的过程性评估;(5)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评估路径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将科学探究理解为一系列子技能的集合,通过非探究性任务和探究性任务来评估某一技能;第二种较为关注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尤其设计方案的能力;第三种是模拟或真实“做”的过程,需要真正去操作变量或选择实验器材进行操作;(6)对“科学地解释现象”的评估建立在回忆或识别概念或原理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进行描述、解释或预测;(7)PISA和NAP-SL对“理解数据和证据”的评估与NMSSA对“科学交流”的评估都更多借助于文本、表格、图片、地图、视频甚至模拟操作,关注数据获取、分析与解读、得出恰当的结论以及识别科学文本中的假设、证据和推理等。总体来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项目的框架设计体现出明显的“能力”取向,试题设计关注“学业整合”,具体体现为:围绕“知识理解与应用”和“科学探究”构建学科能力框架,关注认知领域素养和人际领域素养的发展,关注科学本质知识;基于学科能力构建表现水平描述框架,精细区分学业表现水平;将单学科与多学科、简单与复杂情境结合,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和题型评估科学学业;围绕特定主题或问题以“试题单元”的形式呈现试题,将文字、图片、图表和视频等多种混合形式结合创设问题情境。但与PISA相比,国家级评估项目的试题情境设计视野多局限于学科范围和个人日常生活,对区域和全球范围的情境关注比较少甚至不关注,关注具体内容知识的回忆与理解,致力于培养“学科内部的问题解决者”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探索者”。基于以上研究以及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发展核心素养目标下我国科学学业评估框架和试题设计要注意以下几点:(1)构建具有排斥性的能力框架,关注科学交流和“理解数据与证据”;(2)构建学科能力与学科知识结合的表现水平描述框架,丰富水平区分因素;(3)引入过程性评估,将多种方式结合开展科学学业评估;(4)重视对科学本质知识的评估,设计针对性试题;(5)渗透“学业整合”理念,创设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问题情境;(6)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基于计算机的评估素材与试题库。
杨宇轩[2](2012)在《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1978-2010年的数据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研究选题及意义教育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提高人力资本和劳动生产率并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Schultz,1963; Lucas,1988)。受教育程度越高,人们更易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受教育的规模越大,人力资本积累越丰富,则更能促进长期经济增长。这一公认的假设也曾被许多国家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事实所证明(Zeira,2009)。按此理论,高等教育更能够促进经济增长。然而,近年来,众多学者(Barro and Sala-I-Martin,2004; Richard Vedder,2004; Risti Permani,2009等)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发展并非一定促进经济增长。实际上,高等教育只有适应经济增长的需要,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否则,就会阻碍经济增长(Cohn&Geske,1989;蒋义,2010;樊安群,2005;叶飞文,2004等)。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经历了从恢复、调整、快速发展的过程,并迅速过渡到大众化阶段。目前,虽然从总量上已经跃居世界第一,但在相对比例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并且“就业难”与“招聘难”、结构性矛盾等初现端倪。在高等教育规模不断增加的同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也一直不断地调整。改革开放初期以本科招生为主,现阶段本专科招生比例相当,研究生层次教育从零开始到大规模培养。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使我们反思,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是否适应和促进了转型期间经济增长。另外在我国经济发展较为关键的“十二五”期间,为实现其总目标,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应何种较合理的比例?因此,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如何成为本研究的主题。在以往的相关研究中,往往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入手,较少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方面进行。高等教育有其自身的结构和体系,其二者之间的关系,实际上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适应与匹配问题。在高等教育结构体系中,始终存在总量和结构的矛盾(林荣日,2008),而在我国目前的研究中显然不足,甚至还未引起重视,也因此而造成教育发展规划的盲动性和混乱局面的主因,因此,从总量的角度,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这对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具有一定参考意义。二、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根据本文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如下:(1)在对教育与经济增长相关理论回顾的基础上,分析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2)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3)从发达国家如日本、欧美以及新兴国家的相关经验和教训中得到启示,为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提供一定的参考。(4)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进一步探明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5)根据“十二五”规划总目标计算与此相应的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合适比例。最后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首先通过对我国目前高等教育规模扩大的现状与转型期间对不同人力资本需求不足的矛盾提出本研究的主题,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经济增长相关理论进行回顾与综述:然后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进行梳理,并对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经验与教训进行了总结;并根据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数据以及“十二五”规划总目标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得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具体表现在:(1)文献资料法。首先回顾了高等教育层次接结构、经济增长相关理论,以及在以往研究文献基础上分析与讨论高等教育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2)比较分析法。本研究分别就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不同时期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进行纵向比较,并与发达国家日本、美国、欧洲国家以及新兴国家韩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情况与经济增长进行横向比较。(3)多元统计方法。本文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主成分分析法、非线性相关、Logistic回归等方法,使用计量统计软件Spss20.0对所获数据进行数据处理与分析。三、主要结论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分别表现为静态和动态两种互动机理。从静态角度,它们二者之间通过两条路径发生互动作用:(1)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其一是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通过提高人力资本满足、适应、引领经济结构的转变与升级促进经济增长,其二是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其本身有利于拉动内需,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直接促进经济增长;(2)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作用机理:其一是经济增长通过经济结构的转换与升级而制约或促进人力资本,再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产生制约或决定作用,其二是经济增长又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投入,从而促进或制约高等教育的发展。从动态角度,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适应性调整是由政府、高校、市场、家庭多方主体博弈的结果。2.改革开放以来,为了适应和促进经济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一直处于调整状态,其二者的关系符合本研究所提出的关联机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减少了高等教育资源浪费,更大程度地适应和促进了经济增长,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总体趋势是专科层次的规模及比例增长最快,研究生层次教育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本科层次教育则保持下降趋势。但在各层次增长幅度来看,在结构调整中,专科层次和研究生层次波动幅度较大,本科层次波动幅度较小,本科层次是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的基本层次。3.无论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美国、战后迅速崛起的日本,还是新兴工业国家韩国,以及职业教育非常发达的德国,本科教育层次均占主要地位,在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比例都是最大。但各国国情不同,其比例变动过程不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过程中都大力发展了专科教育,其增长率都超过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增长率,并为工业化提供大量技能型人才,为第三产业提供大量服务型人才。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各层次普遍出现向上递进的趋势。在数量扩张之后,都经历了学历高消费的过程,经历了就业难与招聘难的阶段,从而引起社会各界对从关注数量到关注控制质量的转变和结构的调整。4.实证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经历了与经济增长从不适应、调整到逐步适应的调整过程,二者之间呈显着非线性相关,具体拟合为三次曲线关系。5.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Logistic回归方法,根据“十二五”经济增长目标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变化过程,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进行预测。结果表明,该期间专科、本科、研究生的招生比例为0.445:0.48:0.075,专科、本科、研究生招生增长比例平均为2.164%、1.626%和1.714%。四、主要创新1.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系统梳理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特别是分析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人力资本结构-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的双向互动的作用机理,丰富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关联关系的逻辑路径,并从博弈的角度探讨了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是由多方主体为实现各自既定利益和目标在一定约束条件下博弈的结果。在以往的研究中,系统分析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文献较少,大多集中于高等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方面,而且大多从一般意义上分析二者的关系,很少有从层次结构调整入手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2.从层次结构调整的角度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关系,有积极的文献价值。在以往的研究中,大多体现在分别就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各自分阶段进行梳理、概括与总结,很少针对它们二者互动关系进行分析与讨论,而且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针对1999年高校扩招后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方面,因此,本文系统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3.在数据处理与分析中,避免了先入为主的方式,通过绘制散点图观察其分布特征而进行回归分析以及最优曲线拟合,结果表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显着非线性相关关系。在以往的研究中,大都直接使用线性相关的研究方法得出线性相关的结论,但根据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现象与经验判断,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未必呈线性关系,因此,根据其散点分布特征再进行相应的模型拟合将显得更加合理。4.根据我国“十二五”规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变化过程,对“十二五”期间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规模、结构比例和增长比例进行了预测。其结论将对我国“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五、研究不足与未来方向1.研究不足。(1)在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中,高等教育各层次的投入对经济增长也具有重要影响。但由于目前还没有针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不同层次的投入数据,因此,在本研究中,还不能就高等教育各层次在教育投入方面对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研究。(2)在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互动机理中,其中分析了政府、高校、市场、家庭多方主体的博弈行为。实际上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是一个博弈的结果。不足之处是缺乏对社会需求的实际调查数据支撑。(3)在对“十二五”期间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中各层次数量的预测中,首先以“十二五”规划中的经济增长目标和产业结构比例来推测该期间各年的产业结构构成比例指标。在数据处理中只有按照平均增长速度计算第三产业数据,并根据以往各年的三次产业所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的发展趋势进行估计。而事实上,经济增长及三次产业的发展也并非简单的平均,期间肯定会产生一定幅度的波动,因而表现出与实际略有差异的不足。2.未来研究方向。(1)从高等教育各层次结构的投入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对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以进一步探索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波动的关系如何,力争较全面认识它们二者之间的关系。(2)建立相关决策主体的博弈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增加对社会各界的实际数据调查。将本研究的理论分析落实到实际的调查中去,通过对政府相关决策部门、学校以及社会各界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决策与需求情况进行调查,获取一手的信息,并建立相关决策主体的博弈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3)关于对三次产业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占比问题,力争从经济学的角度寻找更为精准的方法进行预测,而非本研究所采用的平均简化方法,从而使本研究结果更为精确,其研究结论更具参考价值。
王玉珊[3](2012)在《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文中提出20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现代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最引人注目的现象之一。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战败后成为一片废墟,举国上下都陷于饥饿与失望的窘境,国民经济处于瘫痪状态。但是,仅仅经过十年的时间,工农业生产就恢复到了战前的水平。1968年,日本GNP超过了原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受两次石油冲击的影响,日本经济从1975年开始虽然转入了低速增长,但直到1980年代末,日本仍然是世界经济的优等生,一度被称为“世界第二超级经济大国”,挑战了美国的经济霸权。1990年代初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经济虽然陷入低迷,新世纪初也没有多大的起色,2010年GDP已被中国赶超,但日本以雄厚的科技优势、人才优势、资本优势和企业经营管理优势为基础,仍然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强国之一。日本在二战后的发展特别是昔日高速经济增长的奇迹,已被世人所熟知。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的惊人速度,引起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国内外的许多学者纷纷研究日本为什么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得到恢复和发展。其答案虽然并非只有一个,而且大多数人一致认为这是由多种因素和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但是,促进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教育的发展,这一结论却得到了普遍的认同。日本不但是“后发型赶超”国家的典型代表,而且是经历了“赶超后困境”的国家。因此,日本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是发展中国家可资借鉴的重要参考。我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拥有相似的文化,日本的经验和教训更值得我们借鉴。本论文立足于日本教育发展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的研究,希望能对中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全文共分九章。第一章,绪论。本章阐述了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研究的视角、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以及本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章,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本章主要从人力资本理论和教育鉴别理论这两方面,介绍了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并总结了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的关系。第三章,日本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本章按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分别论述了日本政府在各时期所实施的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在不同的经济发展时期,日本教育政策和教育改革虽然有不同的内容和侧重点,但从其出发点和结果来看,都与经济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日本教育的快速发展,为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第四章,日本教育的发展。本章在论述日本现行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重点论述了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信息化教育和国际化教育。最后,运用大量的数据,对日本教育的发展进行了国际比较,分析了日本教育与其他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及其优势与劣势。第五章,日本的教育投资。首先,在介绍教育费用、教育收益等基本理论的基础上,考察了日本教育投资收益率的变化。然后,从微观的家庭和宏观的政府两个方面,分析了日本教育支出的水平。第六章,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在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方面,按照不同教育阶段,分析了学前教育、义务教育以及高等教育阶段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在说明解决问题重要性、紧迫性的基础上,论述了日本政府应该采取的政策和措施。在日本教育的发展方向方面,首先分析了新世纪初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包括进一步充实基础教育、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建设终身学习型社会。其次分析了今后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包括培养社会生存能力、培养未来的人才、构建完善的学习网、构建有活力的相互联系的共同体。第七章,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日本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①教育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为日本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②教育培养了大量的科研人员,奠定了日本科技进步的基础。③教育水平提高确保了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产出。④以教育为基础的科技发展,使日本技术贸易呈现顺差扩大的趋势。⑤传承日本文化,奠定日本式经营的基础。⑥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第八章,日本教育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日本教育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教育立法、教育立国、教育改革、教育投资、职业教育、私立学校、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信息化教育、国际化教育九个方面,本章针对这九个方面的发展经验做出了总结。另外,本章总结了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经验,体现在调整教育政策促进经济转型、调整教育内容促进产业发展这两个方面。最后总结了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经验,体现在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必要资金、经济发展推动教育内容与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完善、根据经济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结构、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相互促进这四个方面。第九章,结论与启示。本章总结了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主要结论:①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②日本高度重视教育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③教育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④日本在推动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通过对日本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分析,可以从中得出对中国的启示:①加强法制建设,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②大力提倡教育立国理念,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③加大教育投资,完善教育环境;④优化教育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本论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肯定教育是推动战后日本经济发展重要因素的基础上,从六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其中第五点“传承日本文化,奠定日本式经营的基础”与第六点“提高国民素质,保持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体现了学术观点的创新。第二,系统而全面地总结了日本教育发展、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以及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启示和参考。本论文的缺陷与不足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由于本人在教育及经济理论方面掌握的知识有限,资料收集不够充分,对有关问题理解肤浅,因此给本研究的深入及创新带来了一定困难和约束,论文中难免出现一些不准确的表述和不妥当的结论。第二,关于国际比较部分,因其它国家教育与经济发展的相关资料的搜集与整理存在一定的难度,有些国家很难获得第一手资料和最新数据,从而给共同性的比较研究带来了一些困难,致使研究结论有可能产生某些微小的偏差。第三,本文虽然力求结合日本经济的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日本教育的新课题、新方向,但由于教育和经济发展方面的理论基础薄弱,对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新课题、新方向的把握不够,因此,现有的分析和论述显得力不从心,需要在今后进一步加强学习,深入研究。
韩若冰[4](2015)在《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文中提出在大众化消费社会中,由动漫衍生出来的角色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含义的符号;同时,角色作为大众文化背景下的一种商品,又具有现代社会中其他商品的一切特征,从而成为人们消费的对象。角色消费是当代社会大众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文化表现形式,角色通过生产、消费和流通过程中来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人们获得角色商品所追求的是一种表意手段或者是娱乐功能而非地位、声望、财富的象征。人们的角色消费体现的是一种价值取向、一种特定意义的表达,或者只是为了获得一种复归童稚时代的记忆和快感。但是,源于社会的角色消费决不是一个纯粹的商业文化消费,它必然会受到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和社会价值观念的渗透;所以,角色消费又是一种具有全民色彩的社会文化活动,消费者在角色消费过程中会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不同的价值取向、社会认同和文化模式,并由此建构起自己的社会价值理念和生存样式。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只要不是有意识的去自我隔离或刻意隐瞒,每个人身上都会有各种符号元素或者是角色消费的印迹。二战结束以来,动漫已渗透到日本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之中,尤其是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日本人沉浸于互联网、手机信息平台等构筑的虚拟空间中而不能自拔。在虚拟空间中,他们经常使用并以此来实现互动交流的媒介便是角色。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日本年轻人回避现实、逃避现实这一状况,他们更多的是通过与真实自我不相符的角色(或“面具”)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这在-定程度上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角色化进程。在这个过程中,日本消费文化中也逐渐出现了一种新的消费样式——角色消费。随着这种角色消费需求的成长,最终在日本形成了具有后现代意义的角色消费市场。角色消费事实上是把动漫故事中的元素——角色,从动漫故事框架中抽取出来,一方面保留了角色的原始意义,另一方面又将角色社会化,即将角色符号化,并将角色纳入到另一种社会话语表达系统中,目的是达到为我所用。这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嫁接或者是社会意义的拼贴。在角色消费中,不同场域中的消费者各取所需,即使同一个角色在不同人的眼中也有着不同的意义。当代日本社会的角色市场是日本动漫文化产业发展链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动漫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衍生品市场。在这里,角色作为动漫衍生品,其依托于大众化消费的社会环境以及现代商业体系,使得自身价值的生产和交换得以自由实现。本论文在总体结构上分为三大部分,共计七章。第一部分,是对论文主题的介绍,包括第一章与第二章所述的内容。第一章为导论,重点叙述了论文写作的缘起、研究的意义、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现状综述。第二章重点回答了一个问题,即日本动漫发展的历史实质上是“故事与角色”发展的历史。该章简单回顾了日本动漫发展的历史过程,并提出日本现代“动漫”,即漫画与动画的结合,始于日本战后,其发展与日本战后民主社会建设以及经济社会的发展密切相关。日本现代“动漫”不仅包含动画和漫画,还包括了视频网络游戏、角色小说(轻小说)、相关的娱乐和艺术以及各种衍生品。经过近70年的发展,“动漫文化”已经成为日本大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深层次来说,日本“动漫”及其衍生品不仅是民族文化与历史的重要载体,而且也是人们自娱娱人并获取经济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重要手段。第二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由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构成。这一部分重点回答了角色的本质及意义、角色消费大众化的社会基础、角色商品化与角色商品化权、角色消费市场的运行机制、角色消费市场的拓展、角色商品化权和知识产权保护以及动漫角色消费受众的培育等问题。具体来说,第三章重点论述了由动漫所衍生出来的角色所具有的本质和意义,即在大众化消费社会中动漫角色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种具有特定社会含义的符号,从而成为人们的消费对象。日本动漫角色消费市场是新兴市场,是动漫产业不断深化不断完善的产物,也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日本经济新的增长点。第四章对日本角色消费市场的角色商品化、角色商品化权与知识产权保护等作了深入分析。角色消费市场源于动漫消费者的对动漫衍生品(动漫角色)的特定消费需求,有需求就有市场,而有市场就会有专门来满足这些消费需求的角色生产企业(包括设计者、制造商)。角色生产者、角色营销者(包括传播媒体)与消费者围绕角色商品建构起了角色消费市场的基本框架,他们既是行为主体也是行为客体;他们互为依托互为主客体,共同构建起了一个完整的角色消费市场。第五章,剖析了日本角色消费市场的运行机制。从现代经济体系的建构来看,动漫角色消费市场既是一个载体,也是一个运作平台,具有很强的集聚性和扩张性。它将具有独特魅力和亲和力的角色从动漫作品中剥离出来,使其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以此拓展出极具诱惑力的利润空间。角色经营者不断的创新角色消费市场的盈利模式和角色消费营销策略,极大地促进了角色消费市场的深入发展。第六章,对角色消费市场的空间拓展及变容形式做了研究分析。当角色消费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即达到相对饱和状态后,必然要寻找新的出路以实现角色经济的新增长。近年来,逐渐发展起来的“角色扮演”、“女仆咖啡、“二次创作”、“N次元”、“角色萌”等角色消费形式,已经成为动漫角色消费市场发展的新的增长点。第三大部分是论文的结语,即第七章所述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回答了后现代消费文化背景下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以及角色消费发展的未来趋势问题。该章探讨了在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过程中,消费自身也具有标识性功能,即人们通过消费活动来达到社会交往、社会流动或获取社会声望、社会地位。现代网络技术高度发达,各种角色符号成为人际沟通和交流的媒介。在一定范围内,适度而合理的角色消费对经济社会发展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无节制的过度角色消费,必然会给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带来许多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严重伤害。因此,我们必须辩证的看待角色消费在当代社会的发展。论文的创新之处有以下几点:一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了角色消费市场的形成过程及其增益环节。角色消费自身已经建构了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自组织领域,而动漫角色作为标识性符号则成为具有一定文化蕴含的载体,这是市场经济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在这个自组织领域中,角色生产者积极生产产品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更重要的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获得利润;而传播媒体之所以不遗余力的加以宣传,就是要从生产商和销售商那儿获得更多的广告收益;而消费者想要获得自己喜爱的动漫角色就必须为此支付各种费用(包括成本和利润)。同时,本文还进一步分析并归纳了角色商品的两种主要盈利模式,即直接盈利模式和间接盈利模式。二是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角色消费市场持续发展的动因。现代消费文化和现代网络系统的成熟是角色消费市场之所以生成的土壤;巨大的利润和潜在的盈利空间是推动角色消费市场发展和壮大的“一只看不见的手”;快速的供需应变能力和合理的利润分配是角色消费市场发展的粘合剂;而角色创意和反馈互动则是角色消费市场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三是明确指出角色消费如同其他消费形式一样也存在着异化现象。角色消费市场在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同时,不仅实现了各个环节的经济价值传递和利润增益,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社会价值的传递和文化增益。但从另一方面来看,一旦非理性的角色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泛滥就会给社会带来许多消极的甚至是负面的影响。而我们所做的就是要正视现实,辨证识之,要选其优而畅之,择其劣而抑之,而不是简单地用“是”或“否”做出评判。人类社会是一个理性与非理性、现实与非现实、憧憬与期待相互交集的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发展历史使得社会自身形成了健全的自我校正自我完善的自我发展机制。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或者是某一时刻可能会产生社会焦虑甚至会短暂的迷失自己;但人们最终会找回自己,会校正自己的文化坐标,会重拾信心追求梦想,并能够拭去粘在身上或者心灵深处的尘埃,而重新出发,走向明天,走向未来。
郑欢[5](2014)在《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长期稳定的能源供应,是一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我国是世界上能源消费大国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加速以及相应的重工业化,对能源的需求也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我国能源开始供不应求,此后能源供应的缺口呈现逐年扩大的趋势。与此同时,能源区域分布不均衡、能源利用率低下等问题也加剧了能源供应的紧张局势,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面临着动力不足的压力。我国的能源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风能、核能等,而煤炭作为我国长期依赖的第一能源,在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具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多年来,煤炭在我国一次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始终保持在70%左右,尽管近年来,随着天然气、风能等相对绿色清洁能源日趋广泛的使用,煤炭生产和消费所占比重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12年,我国煤炭消费量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依然高达68.5%。能源资源禀赋的限制决定了在短期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和消费格局无法改变。值得注意的是,煤炭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具有可耗竭性。随着经济增长对煤炭资源的不断消耗,煤炭也将由原先丰富的资源逐渐转变成短缺的资源。另一方面,虽然我国煤炭资源储量相对丰富,但储量的丰富并不意味着就能实现资源的有效供给,我国的煤炭资源供给还受到一系列相关制约因素的影响,如煤炭资源赋存条件、生态环境以及运输条件的约束等,正是由于这些制约因素的存在,我国煤炭产量可能将面临一个所谓的“产量峰值”。若这一问题存在的话,既会阻碍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会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威胁。鉴于此,本文综合运用多种学科的理论基础知识,并借鉴现有的研究成果,从煤炭产需两个角度进行思考,对我国煤炭产量峰值以及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全文共分为九章,具体研究内容如下:第一章:导论部分。本章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在综述当前国内外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煤炭需求预测以及煤炭可持续利用等问题的研究现状基础上,提炼出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框架并确定相应的研究方法,最后提出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和不足之处。第二章:相关理论基础。本章分别对增长极限理论、化石能源峰值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库兹涅茨曲线理论以及生态足迹理论等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扩展性的分析和概括。第三章,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本章从总体上分析了中国能源以及煤炭资源的生产和消费状况,并深入分析了中国能源和煤炭资源生产与消费现状与特征。首先对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和特点、能源生产和消费总量、能源供求形势以及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状况;其次,对中国的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进行了分析,包括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量、煤炭供求形势、煤炭进出口状况、煤炭运输状况以及煤炭价格状况。第四章: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章首先分析了中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能源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并通过Johasen协整检验法和Granger因果检验法研究了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结果发现全社会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能源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接着分析了中国煤炭消费弹性系数、煤炭消费强度的历史变化趋势,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的协整关系与因果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全社会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间存在稳定的长期均衡关系,在短期内存在由煤炭消费到经济增长的单向因果关系。第五章: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本章首先建立了煤炭消费的生态足迹模型对中国煤炭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中国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接着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经济发展水平、煤炭消费强度、能源消费结构、产业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均有显着影响,其中煤炭消费强度因素具有最为明显的碳减排作用;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以及工业结构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影响相对较小;经济发展水平与碳排放强度之间存在明显的“倒N型”曲线关系,说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助于中国碳减排目标的实现。第六章: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本章采用库兹涅茨曲线模型的分析方法,建立了面板数据非线性模型对中国煤炭需求进行了中长期预测,结果表明中国煤炭需求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库兹涅茨曲线特征明显,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中国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中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第七章: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本章首先对煤炭产量峰值理论进行了阐述,接着同时采用线性回归模型与Logistic曲线模型对中国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预测,结果发现线性回归模型由于存在的固有缺陷,会导致预测值与实际值偏差较大,是不准确的,因此主要采用Logistic曲线模型的预测结果,即在现有资源和技术条件下,中国煤炭产量将在201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产量为49.66亿吨,之后产量将逐渐下降。第八章:中国煤炭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本章认为实现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需要建立煤炭供求平衡的长效调控机制。这一调控机制包括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和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包括鼓励进口,充分利用国外煤炭资源和加快走出去的步伐,合理开发国外煤炭资源两个方面。对国内煤炭供需总量的调控主要是从煤炭消费端和供给端两个方面来实现,从煤炭消费端实现对煤炭需求的总量控制,可以分为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直接调控是根据直接确定合理的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目标,控制煤炭需求总量,而间接调控主要就从调整产业结构、改善能源结构以及提高能源利用率等方面入手,减少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从煤炭供给端实现对煤炭产量的总量控制,通过加大对煤炭生产的宏观调控,提前布局总量控制的各项保障工作,确保控制煤炭生产总量后国内煤炭的有效供给以及满足经济发展合理的煤炭需求。第九章:结论及展望。对论文的主要结论和创新点进行了总结,同时指出了论文进一步研究和努力的方向。本文主要创新点:创新点1:关于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目前在我国国内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系统的经济学研究体系。而作为本论文研究对象的煤炭资源在我国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特殊的双重作用。一方面,本论文肯定了煤炭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另一方面,本论文又从生态足迹原理研究了我国煤炭资源生态可持续利用问题,结果发现在1988年到2011年间我国煤炭资源使用的生态承载力明显小于生态足迹,煤炭资源使用具有外部负效应,煤炭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环境承载力约束日益严峻。创新点2:将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理论引入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关系的研究领域,并参照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模型原理,建立经济发展与煤炭消费的非线性面板数据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同时将工业化、城市化作为两个重要控制变量纳入模型中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我国中长期煤炭需求进行了预测,得到结论我国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倒U型”曲线假说在我国成立;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推动了煤炭需求的快速增长,在低、中、高三种不同经济增长情境下,2020年我国煤炭消费总量将达到48亿吨-50亿吨左右。采用环境库兹涅茨假说的原理来研究煤炭问题,目前在我国国内还很少。创新点3: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关于煤炭产量峰值的分析国外研究的较多,而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本论文通过Logistic曲线增长模型对中国以及山西、陕西和内蒙古三个地区的煤炭产量峰值进行了研究。以中国为例,到2018年,如果依然按照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和经济发展速度消耗煤炭的话,随着我国煤炭储量消耗殆尽,我国将面临着完全依赖煤炭进口来满足自身经济发展需求的境地,这一方面对我国的自身发展是一个非常大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将对国际煤炭市场造成巨大的压力。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对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着重大意义。
孔锐[6](2012)在《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工业在世界各国的推动,能源需求不断上涨,油气资源的供给就成为世界各国首要解决的问题之一。围绕着油气资源获得的国家行为不断地增多,由此而引发的国家间摩擦、战争等也在不断升级。世界不安定的根源就在于获得资源。中国在经济快速发展时期也不可避免遇到油气资源的供给安全问题。本文分析了中国近30年来的油气资源储量、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平衡情况。尤其对打破自给自足供应状态以来的近17年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虽然中国的石油自给自足供给平衡已完全打破,但是天然气能源资源还能够保持平衡状态,不过已出现失衡的苗头。中国的石油资源供给平衡表现石油资源储备量的增长速度跟不上生产需求增长速度,而生产量的增长速度又赶不上消费需求量的增长。明显显示,石油依赖进口来达到平衡是一个长期的问题。利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和回归预测模型,对未来中国近5年至10年的石油储备、生产、消费和进口量分别进行了相关预测,推测到2015年和2020年,中国石油储量乐观估计分别为130亿吨、212亿吨,悲观估计2014年达到最高值为17.96亿吨,以后将下降;中国石油生产量将分别为2.20亿吨和2.43亿吨;中国石油消费量将分别达到5.6亿吨和7.7亿吨左右;因此弥补国内供需不足的石油进口量将分别为3.4-3.8亿吨、5.0-5.2亿吨。如此大的石油进口量,进口安全问题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本文从石油供应国数量、进口量比重和价格波动三个方面,对中国过去十年的石油进口安全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研究中国石油进口安全问题,要从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状态和供应国对中国石油进口安全的影响两个方面进行。分别设计了石油进口安全问题研究的思路和评价指标体系。并基于近十年来中国进口石油的相关资料,利用熵权法对主要石油供应国的安全水平进行了评价。认为中国目前的石油进口地数量虽然增多,但是因为进口量比例显示仍然进口地相对集中。而且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在2015年以前,甚至到2020年以前都无法改变超过公认的警戒线水平状态。同时还显示,价格波动所造成的经济风险还无法规避。从供应国安全状态数据显示,中国石油进口安全性要不断地提高,就要尽量寻找储量、生产量大的国家,而且国家政局和周围环境尽可能平静的地区。同时还要注意从其进口的数量占其生产量的比重。保守估计,从其进口的数量占其生产量的比重不要超过20%为最好。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如此之高致使中国战略油气储备工作不可懈怠。根据中国战略油气储备的目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应该充分考虑包括储备主体、储备时间、储备形式、储备方法、储备方式等诸多因素及其关系。同时,从历史事件看,战争及社会动荡延续的时间长者可达数年,如伊拉克战争。短者也有近半年。因此,战略油气储备应对危机的时间可能会更长,这就需要一个更加完整、系统地战略油气储备体系。应对这种长时间的石油危机,储备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可以构建接替状储备体系来解决这一问题。建立矿产地勘查储备基地,利用增加资源型储备形式为石油及其成品油的储备做接替,以此得到接替状的、完整地储备基地系统。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的选址应与目前中国石油储备基地的选址优势和条件形成互补。应该重点考虑包括石油地质条件、油质条件、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等问题。同时,中国的战略油气勘察储备基地的建设应该与国家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均衡想相适应,与国防安全需要相吻合。无论从勘查储备基地选择条件,还是从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的需要,以及中国未来面向世界市场发展走势来看,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都是非常必要的。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包括含油气具有代表性的羌塘盆地、伦坡拉-尼玛盆地和可可西里盆地范围。根据目前的条件,应该分两步完成中国战略油气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工程。首先,以条件最好的伦坡拉-尼玛盆地入手。无论是石油地质勘查条件还是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状态,以及交通状况等都是该基范围里最好的地区。同时,以目前的交通设施为基础,建立起油气储备基地的储备运输公路网,以及供应基地使用的可再生能源局部供应网。然后,以伦坡拉-尼玛盆地为出发点,在前期建设的经验基础上,向西北的羌塘盆地最有利区块延伸建设范围,直到可可西里盆地的含油气最有利地区。形成集储备运输公路网、可再生能源供应局域网为一体的藏北油气勘查储备战略基地。
李晓乐[7](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提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8](2016)在《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促进中国交通工程学科的发展,从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道路交通安全、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管理、交通设计、交通服务设施与机电设施、地面公共交通、城市停车交通、交通大数据、交通评价11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交通工程领域的学术研究进展、热点前沿、存在问题、具体对策及发展前景。交通流理论方面综述了交通流基本图模型、微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中观交通流理论及仿真、宏观交通流理论、网络交通流理论;交通规划方面综述了交通与土地利用、交通与可持续发展、交通出行行为特征、交通调查方法、交通需求预测等;道路交通安全方面综述了交通安全规划、设施安全、交通安全管理、交通行为、车辆主动安全、交通安全技术标准与规范等;交通控制与智能交通系统方面综述了交通信号控制、通道控制、交通控制与交通分配、车路协同系统、智能车辆系统等;交通管理方面综述了交通执法与秩序管理、交通系统管理、交通需求管理、非常态交通管理;交通设计方面综述了交通网络设计、节点交通设计、城市路段交通设计、公共汽车交通设计、交通语言设计等;地面公共交通方面综述了公交行业监管与服务评价、公交线网规划与优化、公交运营管理及智能化技术、新型公交系统;城市停车交通方面综述了停车需求、停车设施规划与设计、停车管理与政策、停车智能化与信息化;交通大数据方面综述了手机数据、公交IC卡、GPS轨迹及车牌识别、社交媒体数据在交通系统分析,特别是在个体出行行为特征中的研究;交通评价方面分析了交通建设项目社会经济影响评价、交通影响评价。
王新越[9](2014)在《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旅游产业迅速崛起,为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旅游产业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对社会经济的影响逐步深化,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组织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强,呈现出“旅游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镇人口规模的扩大,城镇经济的繁荣,城镇景观在空间上的拓展,城镇生活方式的普及等等,都为旅游活动的广泛开展提供了物质、文化等基础,也为旅游化的形成发展创造了必要条件。伴随着“十二五”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深化,目前工业化对我国城镇化的主导作用已经开始减弱,尤其是东部发达地区先后进入了后工业化时代,第三产业已经成为它们未来城镇化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旅游产业是服务业的龙头,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产业关联性,可以带动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形成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效应,因此,新型城镇化可以以旅游化为引擎,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同时城镇化的全面发展又可以进一步加速旅游化的进程,二者相互促进,从而实现旅游化与新型城镇化的协调发展。鉴于此,本文立足于旅游学、产业经济学、城市地理学、管理学的相关理论与方法,采用耦合函数法、聚类分析与灰色预测等定量方法,按照“内涵—机理-测度-协调关系—类型”的思路,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及其相互关系,以期为旅游产业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首先,根据世界旅游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我国旅游产业的规模与功能、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定位、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阐明旅游化的产生与形成,并在现代旅游产业概念的基础上科学界定旅游化的内涵。旅游化就是指通过旅游活动与旅游文化的普及、旅游空间与领域的不断拓展、旅游产业要素发展完善、旅游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及其他第三产业的深度融合,在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等功能得以全面发挥的基础上,使其发展成为国家或区域支柱产业,并广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过程。因此,“旅游化”不仅是一种现象、一种过程,更是一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人们一种普遍的生活方式。通过分析旅游化与旅游产业化、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之间的关系,阐释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差别,在此基础上解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并根据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的强弱将二者相互作用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即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然后,根据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对城镇化的要求,从人口、经济、空间、社会、生态环境、生活方式、城乡一体化、创新与研发8个方面,构建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同时从旅游化内涵出发,统筹考虑旅游产业规模和旅游产业的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生态、组织功能,构建旅游化评价指标体系;然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遴选影响城镇化系统和旅游化系统的评价因子;运用熵值法对2000-2011年城镇化和旅游化评价体系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确定各指标权重;再根据建立的旅游化、城镇化评价体系,测算我国31省市城镇化、旅游化发展水平,重点分析2000年以来各地区城镇化、旅游化差异的时空演变轨迹和结构性动因。研究表明,家用汽车的拥有量、国内旅游收入、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是与旅游化关系最为密切的三个因子。最后,根据2000-2011年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发展水平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定量分析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关系。运用面板数据模型的方法确定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动力机制;采用耦合函数法和协调发展度的方法,建立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评价模型,评价2000-2011年各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状况,分析其时空演变特征与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二者正在逐渐由不协调向协调发展方向演进,东部地区已经形成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隆起带,北京、上海和浙江是二者协调发展程度最高的地区。再对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评价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合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关系类型的研究,将我国31省市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关系的现状,划分为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3个基本类型,并选择典型地区对该种类型的发展模式运行效果进行预测与检验;再针对不同类型提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方向与主要动力,为国家和地区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伊集院敦[10](2014)在《冷战后朝鲜经济研究》文中提出2011年12月17日上午8时30分,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领导人金正日因病逝世,享年69岁。受到冷战结束的冲击,以及国内自然灾害等影响,金正日执政时期成为关乎到朝鲜政权能否存续的艰难而重要的时期。虽然金正日正式就任朝鲜劳动党总书记是在金日成去世后3年守孝期满的1997年10月,但是他在1991年12月就已经成为朝鲜人民军的最高司令官,又于1993年4月就任国防委员会委员长。可以说,金正日是上世纪90年代初以来朝鲜最为主要的领导者。同时,作为冷战后东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政治家之一,金正日直接参与了朝鲜半岛和平进程及东北亚地区新秩序构建的过程,其行为与对外决策给该地区局势的发展带来了无法忽视的影响。金正日的逝世意味着朝鲜历史发展的一个时代的结束。本文对朝鲜经济政策的关注,集中于冷战结束到2010年代初为止的时期,这恰好与金正日执政时期基本重合。以国家和民族的分裂为重要内容的朝鲜半岛问题,是东西方冷战的产物。朝鲜经济在冷战时期和冷战结束以后所依靠的内外条件完全不同。冷战时期,朝鲜政府虽然一直强调“独立的民族经济”的重要性,但极大程度上还是依靠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援助。社会主义阵营国家提供的友好价格与出口市场,是冷战时期朝鲜经济得以循环的根本条件。冷战结束以后,原社会主义阵营国家的援助基本中断,朝鲜经济运作所依赖的市场也不复存在,加之朝鲜半岛特殊的地缘政治环境,使朝鲜难以融入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导致外汇、资源、粮食、原材料等全面匮乏的局面。在这种情况下,朝鲜又不得不将维持现行理念和体制作为国家内外政策制定与推行的核心,全力推进核武器与导弹技术的开发,不但使国内经济状况进一步恶化,而且还招致国际社会的孤立。面对国民经济困境,朝鲜并非束手无策。金日成在1990年前后就提出了以对外开放为目标的经济特区建设计划。但遗憾的是,朝鲜的改革蓝图与对外关系局面的打开,因金日成的突然离世而中断。其继任者金正日则确立了“先军政治”的政治路线,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强盛大国的国家战略。在自认为“思想强国”与“军事强国”的目标已经实现之后,朝鲜开始推行以导入市场机能、允许物价和工资浮动、扩大企业自主权为主要内容的“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充分体现了金正日的现实主义改革理念。但在国内外因素的多重影响下,金正日的改革措施并没有获得成功,朝鲜经济至今依然处于混乱和低迷的状态。本文在综合考察其立国60余年来经济政策的基础上,重点研究冷战后朝鲜以“维稳”为特征的经济政策形成与发展的过程,并探讨该政策推行的效果、影响及其未来发展走向。同时,本文还尝试对东北亚地区局势与朝鲜经济之间的关联进行了探讨,就朝鲜因应外部环境变化而对其经济政策的调整,以及冷战后周边国家对朝政策与朝鲜经济政策之间的相互影响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进一步指出东北亚地区局势的和平与稳定、地区内各国的和解与合作、以及周边国家对朝鲜给予经济援助和经贸合作等外部因素对朝鲜经济政策制定与推行的重要影响。
二、日本1980~2010年宇宙科学技术预测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日本1980~2010年宇宙科学技术预测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核心素养视域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框架与试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落实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学科课程与教学所承载的使命 |
1.1.2 学业评估框架与试题设计:学生核心素养“落地”的关键环节 |
1.1.3 国内现实:基于素养的科学学业评估框架与试题设计起步伊始 |
1.1.4 他山之石: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框架与试题设计可资借鉴 |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
1.2.1 素养 |
1.2.2 核心素养 |
1.2.3 科学素养 |
1.2.4 科学学科能力 |
1.2.5 学业评估与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 |
1.2.6 评估框架与试题 |
1.2.7 情境 |
1.2.8 相关概念的关系辨析 |
1.3 研究现状与述评 |
1.3.1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框架的相关研究 |
1.3.2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试题的相关研究 |
1.3.3 核心素养评估理念与实践的相关研究 |
1.3.4 试题情境的相关研究 |
1.3.5 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
1.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1.4.1 能力导向理论 |
1.4.2 基于证据的教育评估设计理论 |
1.4.3 教育目标分类学 |
1.5 研究设计与思路 |
1.5.1 研究对象与问题 |
1.5.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3 研究边界与可比性分析 |
1.5.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5 研究思路 |
2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内容框架研究 |
2.1 研究设计 |
2.1.1 研究目的与问题 |
2.1.2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说明 |
2.2 内容框架之基本构成 |
2.2.1 基于素养的内容框架:PISA和PCAP |
2.2.2 基于科学实践的内容框架:NAEP |
2.2.3 尝试体现核心素养的内容框架:NAP-SL和NMSSA |
2.2.4 知识取向的内容框架:NCA |
2.3 内容框架之能力维 |
2.3.1 科学探究—共同关注的能力 |
2.3.2 科学地解释现象—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
2.3.3 理解数据与证据—科学探究的构成要素 |
2.3.4 问题解决—NAEP和PCAP界定不同 |
2.3.5 科学交流—人际领域素养的体现 |
2.3.6 科学推理—PCAP重点关注的能力 |
2.3.7 认知复杂度—NCA的能力维度 |
2.4 内容框架之知识维 |
2.4.1 陈述性知识 |
2.4.2 程序性知识 |
2.4.3 认识论知识 |
2.5 内容框架之情感态度维 |
2.6 内容框架之情境维 |
2.7 本章小结 |
3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表现水平描述框架研究 |
3.1 研究设计 |
3.1.1 研究目的与问题 |
3.1.2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说明 |
3.2 表现水平描述的呈现形式和描述线索分析 |
3.2.1 基于学科能力的水平描述:PISA、NAP-SL和NMSSA |
3.2.2 学科能力与学科知识结合的表现水平描述:NAEP和PCAP |
3.2.3 基于内容标准的“门槛标准”:NCA |
3.3 表现水平描述的水平区分因素分析 |
3.3.1 PISA表现水平描述的水平区分因素分析 |
3.3.2 NAEP表现水平描述的水平区分因素分析 |
3.3.3 PCAP表现水平描述的水平区分因素分析 |
3.3.4 NAP-SL表现水平描述的水平区分因素分析 |
3.3.5 NMSSA表现水平描述的水平区分因素分析 |
3.4 基于学科能力的表现水平描述特点总结 |
3.4.1 “科学探究”的表现水平描述 |
3.4.2 “科学地解释现象”的表现水平描述 |
3.4.3 “问题解决”的表现水平描述 |
3.4.4 “科学交流”的表现水平描述 |
3.5 本章小结 |
4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试题情境研究 |
4.1 研究设计 |
4.1.1 研究目的与问题 |
4.1.2 分析框架的构建与说明 |
4.1.3 试题来源与编号 |
4.1.4 分析过程与数据处理 |
4.2 PISA科学学业评估试题情境研究 |
4.2.1 PISA试题情境之辨别参数分析 |
4.2.2 PISA试题情境之内容参数分析 |
4.2.3 PISA试题情境之装扮参数分析 |
4.3 美国NAEP科学学业评估试题情境研究 |
4.3.1 NAEP试题情境之辨别参数分析 |
4.3.2 NAEP试题情境之内容参数分析 |
4.3.3 NAEP试题情境之装扮参数分析 |
4.4 加拿大PCAP科学学业评估试题情境研究 |
4.4.1 PCAP试题情境之辨别参数分析 |
4.4.2 PCAP试题情境之内容参数分析 |
4.4.3 PCAP试题情境之装扮参数分析 |
4.5 英国NCA科学学业评估试题情境研究 |
4.5.1 NCA试题情境之辨别参数分析 |
4.5.2 NCA试题情境之内容参数分析 |
4.5.3 NCA试题情境之装扮参数分析 |
4.6 澳大利亚NAP-SL评估试题情境研究 |
4.6.1 NAP-SL试题情境之辨别参数分析 |
4.6.2 NAP-SL试题情境之内容参数分析 |
4.6.3 NAP-SL试题情境之装扮参数分析 |
4.7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试题情境的比较 |
4.7.1 试题情境之辨别参数比较 |
4.7.2 试题情境之内容参数比较 |
4.7.3 试题情境之装扮参数比较 |
4.8 本章小结 |
5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试题设计思路研究 |
5.1 研究设计 |
5.1.1 研究目的与问题 |
5.1.2 分析框架 |
5.1.3 试题来源与说明 |
5.2 基于学科能力的纸笔与计算机试题分析 |
5.2.1 针对“科学探究”能力的试题分析 |
5.2.2 针对“科学地解释现象”能力的试题分析 |
5.2.3 针对“理解数据与证据”能力的试题分析 |
5.2.4 针对“问题解决”能力的试题分析 |
5.2.5 针对“科学交流”能力的试题分析 |
5.2.6 针对“科学推理”能力的试题分析 |
5.3 计算机交互试题设计思路分析 |
5.3.1 PISA计算机交互试题分析 |
5.3.2 NAEP计算机交互试题分析 |
5.3.3 比较与总结 |
5.4 现场操作任务设计思路分析 |
5.4.1 NAEP现场操作任务分析 |
5.4.2 NAP-SL现场操作任务分析 |
5.4.3 NMSSA现场操作任务分析 |
5.4.4 比较与总结 |
5.5 NCA教师主导评估样例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讨论与启示 |
6.1 研究结论 |
6.1.1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内容框架的研究结论 |
6.1.2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表现水平描述框架的研究结论 |
6.1.3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试题情境的研究结论 |
6.1.4 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试题设计思路的研究结论 |
6.1.5 总结论 |
6.2 讨论 |
6.2.1 英国NCA科学学业评估框架何以走向“知识”取向 |
6.2.2 国家级评估项目的情境设计何以明显有别于PISA |
6.2.3 PCAP学科能力不互斥:我们需要怎样的能力框架 |
6.2.4 构建类与开放性试题是否更有助于实现学业整合 |
6.2.5 嵌入式试题与背景问卷结合:科学态度的评估如何开展 |
6.2.6 科学学科(学习领域)能够发展学生的哪些核心素养 |
6.3 启示 |
6.3.1 构建具有排斥性的能力框架,关注科学交流和“理解数据与证据” |
6.3.2 构建能力与知识结合的表现水平描述框架,丰富水平区分因素 |
6.3.3 引入过程性评估,将多种方式结合开展科学学业评估 |
6.3.4 重视对科学本质知识的评估,设计针对性试题 |
6.3.5 渗透“学业整合”理念,创设对学生发展有意义的问题情境 |
6.3.6 应用信息技术,开发基于计算机的评估素材与试题库 |
6.4 创新与不足 |
6.4.1 本研究的创新 |
6.4.2 本研究的不足 |
6.5 展望与后续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相关机构、项目与术语的中英文对照 |
附录二 :构建试题情境分析框架的问卷 |
附录三 :试题情境分析框架构建阶段问卷回收结果 |
附录四 :各评估项目的试题编号与基本信息 |
附录五 :各评估项目的试题情境分析结果 |
后记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2)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1978-2010年的数据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问题的提出 |
1.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结构安排 |
1.4 预期创新 |
1.5 小结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回顾 |
2.1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2.2.1 教育、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 |
2.2.2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 |
2.3 小结 |
3.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 |
3.1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静态互动机理 |
3.1.1 经济增长对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作用路径 |
3.1.2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路径 |
3.2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互动机理 |
3.2.1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动态特征 |
3.2.2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多方主体博弈 |
3.3 小结 |
4. 我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历史分析 |
4.1 高等教育结构重大调整的阶段 |
4.1.1 恢复与调整阶段(1978-1984) |
4.1.2 改革与发展阶段(1985-2001) |
4.1.3 大众化阶段(2002-2010) |
4.2 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历史变化 |
4.2.1 改革初期调整阶段(1978-1984) |
4.2.2 经济起飞准备前期(1985-1992) |
4.2.3 经济起飞准备后期(1993-2002) |
4.2.4 经济起飞期(2003-2010) |
4.3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互动 |
4.4 小结 |
5. 国际比较 |
5.1 美国 |
5.1.1 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5.1.2 美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
5.1.3 美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关系 |
5.2 德国 |
5.2.1 德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5.2.2 德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变化 |
5.2.3 德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关系 |
5.3 日本 |
5.3.1 日本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5.3.2 日本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
5.3.3 日本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关系 |
5.4 韩国 |
5.4.1 韩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 |
5.4.2 韩国高等教育层次结构的变化 |
5.4.3 韩国经济增长与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关系 |
5.5 国外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的启示及发展趋势 |
5.5.1 启示 |
5.5.2 总体发展趋势 |
5.6 小结 |
6. 实证研究 |
6.1 研究方法 |
6.1.1 主成分分析法 |
6.1.2 回归分析法 |
6.2 衡量指标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6.2.1 测量指标的选择 |
6.2.2 数据来源 |
6.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1 主成分分析 |
6.3.2 回归分析 |
6.4 “十二五”期间结构比例预测 |
6.4.1 高等教育与经济增长“十二五”规划 |
6.4.2 高等教育层次结构预测 |
6.5 小结 |
7. 结论与建议 |
7.1 结论与建议 |
7.1.1 主要结论及讨论 |
7.1.2 本研究建议 |
7.2 不足与展望 |
7.2.1 研究不足 |
7.2.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3)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视角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关于日本教育发展过程的研究 |
1.3.2 关于教育作为日本经济增长因素的研究 |
1.3.3 关于教育与经济关系的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章节结构 |
1.5 创新与不足 |
2 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本理论 |
2.1 人力资本理论——教育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基础 |
2.1.1 亚当·斯密(Adam Smith)的人力资本论 |
2.1.2 舒尔茨(T.W.schults)的人力资本论 |
2.1.3 丹尼森(E.Denison)的实证研究 |
2.1.4 贝克尔(Becker)的教育投资理论 |
2.2 人力资本的投资形式及其对教育的作用 |
2.2.1 人力资本投资的四种形式及其特征 |
2.2.2 教育在人力资源开发中的作用 |
2.3 教育鉴别理论——人力资本理论的补充 |
2.3.1 教育鉴别理论与人力资本理论的差别 |
2.3.2 教育鉴别理论的内容 |
2.3.3 日本教育鉴别理论的研究现状 |
2.4 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
3 日本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 明治维新以来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1 明治初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2 明治中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3 明治后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4 大正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1.5 二战时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2 二战后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 |
3.2.1 战后复兴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45-1954年) |
3.2.2 经济高度增长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55-1972年) |
3.2.3 稳定增长期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73-1989年) |
3.2.4 经济停滞期(泡沫经济崩溃后)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1990-1999年) |
3.2.5 新世纪以来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改革(2000年以后) |
4 日本教育的发展 |
4.1 日本教育发展概况 |
4.1.1 初等教育发展概况 |
4.1.2 中等教育发展概况 |
4.1.3 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4.2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4.2.1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过程 |
4.2.2 初等、中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4.2.3 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
4.3 教育国际化的发展 |
4.3.1 面向国内的国际化教育 |
4.3.2 面向世界的国际化教育 |
4.3.3 参与国际教育开发与合作 |
4.4 教育发展的国际比较 |
4.4.1 教育经费的国际比较 |
4.4.2 升学率的国际比较 |
4.4.3 在学率的国际比较 |
4.4.4 义务教育教师配备的国际比较 |
4.4.5 高等教育专业构成比的国际比较 |
5 日本的教育投资 |
5.1 教育投资与收益的一般理论 |
5.1.1 教育费用 |
5.1.2 个人教育投资的收益 |
5.1.3 社会教育投资的收益 |
5.1.4 日本的教育投资收益率 |
5.2 家庭教育投资的现状 |
5.2.1 家庭教育支出 |
5.2.2 家庭经济情况对教育的影响 |
5.3 政府的教育投资 |
5.3.1 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
5.3.2 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GDP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
5.3.3 教育支出中公私负担比例的国际比较 |
5.3.4 公共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及其国际比较 |
5.3.5 学生的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及其国际比较 |
5.3.6 公共教育支出增长的国际比较 |
6 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
6.1 日本教育存在的问题 |
6.1.1 学龄前教育的问题 |
6.1.2 义务教育的问题 |
6.1.3 高等教育的问题 |
6.2 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
6.2.1 新世纪初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
6.2.2 今后日本教育的新课题与发展方向 |
6.2.3 今后5年应重点实施的教育政策 |
7 教育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7.1 为经济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
7.1.1 义务教育培养了高素质的劳动力 |
7.1.2 职业教育提供了专业技术人才 |
7.1.3 高等教育提供了高层管理和科技人才 |
7.2 教育奠定了日本科技进步的基础 |
7.2.1 教育发展使日本科研人员迅速增加 |
7.2.2 大学科研人员是日本科技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
7.2.3 大学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
7.3 教育水平提高确保了高效率、高水平的科研产出 |
7.3.1 知识产权数量多、质量高 |
7.3.2 发表科研论文数量多、水平高 |
7.3.3 诺贝尔获奖者人数增加 |
7.4 科技发展使日本技术贸易呈现顺差扩大的趋势 |
7.5 教育与日本文化的传承 |
7.5.1 日本文化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 |
7.5.2 教育对传承日本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
7.6 教育与国民素质的提高 |
7.6.1 国民素质与日本经济发展的关系 |
7.6.2 教育对提高国民素质发挥了重要作用 |
8 日本教育及其促进经济发展的经验 |
8.1 日本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
8.1.1 积极推进教育立法 |
8.1.2 坚持教育立国理念 |
8.1.3 大力推行教育改革 |
8.1.4 持续增加教育投资 |
8.1.5 正确处理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关系 |
8.1.6 正确处理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的关系 |
8.1.7 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 |
8.1.8 通过信息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
8.1.9 通过国际化推进教育现代化 |
8.2 调整教育结构促进日本经济发展的主要经验 |
8.2.1 调整教育政策促进经济转型 |
8.2.2 调整教育内容促进产业发展 |
8.3 经济发展促进教育发展的主要经验 |
8.3.1 经济发展为教育发展提供资金 |
8.3.2 经济发展推动教育内容、教学方法的丰富与完善 |
8.3.3 根据经济结构变化及时调整和完善教育结构 |
8.3.4 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
9 结论与启示 |
9.1 本文研究的主要结论 |
9.1.1 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相互促进 |
9.1.2 日本高度重视教育及其对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 |
9.1.3 教育在促进日本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9.1.4 日本在推动教育发展和经济发展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 |
9.2 对中国的启示 |
9.2.1 加强法制建设,为教育发展保驾护航 |
9.2.2 大力提倡教育立国理念,保证经济发展的人才需要 |
9.2.3 加大教育投资,完善教育环境 |
9.2.4 优化教育结构,促进经济发展 |
在学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一) 社会背景 |
(二) 理论背景 |
(三)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研究现状与研究动向 |
(一)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二) 研究动向 |
(三) 论文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日本动漫:故事与角色的历史 |
一、日本漫画:用故事图解社会 |
(一) 漫画社会百态 |
(二) 故事漫画的成长 |
二、日本动画:用角色诠释故事 |
(一) 动画:一种动感的故事载体 |
(二) 动画技术的完善 |
(三) 人偶角色的挖掘 |
三、日本动漫:故事与角色的商业化集合 |
(一) “动漫”指称的缘由 |
(二) 现代动画体系的引进与探索 |
(三) 手冢治虫的角色创作及其贡献 |
四、故事角色化与角色故事化 |
(一) 动漫故事角色化 |
(二) 动漫角色多元化 |
(三) 动漫角色故事化 |
五、日本动漫角色的越境 |
(一) 完美的角色塑型 |
(二) 独特的角色表现视角 |
(三) 超前的创作理念 |
(四) 动漫角色引领产业发展 |
第三章 角色的本质及意义 |
一、何谓角色 |
(一) 角色源于图腾崇拜 |
(二) 动漫角色社会化 |
二、角色的社会功用 |
(一) 偶像化 |
(二) 精神慰籍 |
(三) 政治面具与形象代言 |
(四) 交流介质 |
(五) 拟人化的情结 |
三、角色的文化担当 |
(一) 角色具有世界观和价值观 |
(二) 角色的文化表征 |
四、角色的经济属性 |
(一) 角色具有经济属性 |
(二) 角色也是经济人物 |
第四章 角色商品化与消费受众的培育 |
一、角色的生成及类型 |
(一) 原发性动画角色 |
(二) 漫画角色 |
(三) 游戏角色 |
(四) 商标角色 |
(五) 玩具角色 |
(六) 音乐角色 |
(七) 网络版角色 |
二、角色商品化 |
(一) 角色商品化的兴起 |
(二) 角色商品化的类型 |
三、日本角色商品化的发展及途径 |
(一) 日本角色商品化的发展 |
(二) 动漫角色商品化的途径 |
四、角色商品化权及其知识产权保护 |
(一) 动漫角色商品化权 |
(二) 日本动漫角色商品化权的引入及意义 |
五、角色消费受众的培育 |
(一) 角色消费受众的内涵 |
(二) 角色依赖症候群 |
(三) 角色粉丝的成长 |
第五章 角色消费市场运行机制 |
一、角色消费市场的生成 |
(一) 角色即是注意力 |
(二) 拥有角色就拥有了市场 |
二、角色创作机制与转型 |
(一) 角色创作机制 |
(二) 玩具的文化智慧 |
(三) 角色的蝶变效应 |
(四) 角色卡片的快乐 |
(五) 难以忘却的童趣 |
(六) 小说的符号性阅读 |
三、角色消费市场盈利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一) 角色消费市场盈利模式 |
(二) 直接盈利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
(三) 间接盈利模式的实践与创新 |
四、角色消费市场营销策略 |
(一) 角色预设营销策略 |
(二) 多媒体优化组合营销策略 |
(三) 角色跨界营销策略 |
(四) 角色数字化营销策略 |
第六章 角色消费市场的拓展 |
一、角色扮演 |
(一) 消费的表现性与表现性消费 |
(二) 日本角色扮演的发展 |
(三) 角色扮演市场初步形成 |
二、女仆咖啡的商业拓展 |
(一) 何谓女仆咖啡 |
(二) 女仆咖啡的发展 |
三、萌角色消费 |
(一) 何谓萌 |
(二) 萌角色 |
(三) 角色萌的形象化 |
(四) 萌角色消费 |
四、御宅之角色消费 |
(一) 何谓御宅 |
(二) 御宅式消费 |
(三) 御宅的先进性 |
(四) 消费即再创造 |
第七章 角色消费模式的自然建构 |
一、符号价值与角色消费 |
(一) 符号的价值 |
(二) 符号消费与角色消费 |
二、后现代语境中的角色消费 |
(一) 后现代消费文化的特质 |
(二) 角色消费异化的消解 |
三、角色的物语消费与数据库消费 |
(一) 物语消费的形成与变容 |
(二) 数据库消费的形成与发展 |
(三) 角色化数据库消费 |
四、角色消费的未来 |
(一) 示差与趋同 |
(二) 游弋于虚拟与现实之间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煤炭产量峰值问题研究 |
1.3.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
1.3.3 煤炭需求预测研究 |
1.3.4 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 |
1.4 研究方法和内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内容与文章框架 |
1.5 主要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5.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5.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2. 相关理论基础 |
2.1 增长极限理论 |
2.1.1 增长极限理论提出的背景 |
2.1.2 增长极限理论的主要内容 |
2.1.3 围绕“增长极限论”的争论 |
2.2 化石能源峰值理论 |
2.2.1 化石能源峰值论概述 |
2.2.2 主要化石能源峰值论 |
2.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3.2 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
2.3.3 煤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理论 |
2.4 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4.1 收入分配的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4.2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 |
2.5 生态足迹理论 |
2.5.1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假设 |
2.5.2 生态足迹理论的基本概念及计算公式 |
2.5.3 生态足迹的理论基础 |
2.6 本章小结 |
3. 中国能源与煤炭供需形势研究 |
3.1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
3.1.1 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及特点 |
3.1.2 中国能源生产情况 |
3.1.3 中国能源消费情况 |
3.1.4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 |
3.1.5 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结构 |
3.2 中国煤炭生产与消费总体形势分析 |
3.2.1 中国煤炭生产情况 |
3.2.2 中国煤炭消费情况 |
3.2.3 中国煤炭供求形势 |
3.2.4 中国煤炭进出口状况 |
3.2.5 中国煤炭运输状况 |
3.2.6 中国煤炭价格状况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能源消费、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
4.1 中国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1.1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
4.1.2 能源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
4.2 中国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分析 |
4.2.1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关联性分析 |
4.2.2 煤炭消费与经济增长的协整性与因果关系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5. 中国煤炭消费的环境影响研究 |
5.1 中国煤炭资源消费的生态可持续性评价 |
5.1.1 煤炭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模型 |
5.1.2 中国煤炭资源生态足迹分析 |
5.2 中国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 |
5.2.1 煤炭消费对环境的影响 |
5.2.2 碳排放强度影响因素研究-基于EKC理论的实证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中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的煤炭需求中长期预测研究 |
6.1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人均煤炭消费的实证分析 |
6.1.1 煤炭消费的库兹涅茨曲线模型构建 |
6.1.2 实证结果与分析 |
6.1.3 基于面板数据模型的煤炭需求预测 |
6.2 煤炭需求量增长极限的讨论 |
6.2.1 交通运输的制约 |
6.2.2 水资源的制约 |
6.2.3 大气环境的制约 |
6.2.4 地质灾害的制约 |
6.3 本章小结 |
7. 中国煤炭产量峰值预测研究 |
7.1 煤炭产量峰值概念 |
7.2 煤炭峰值预测模型 |
7.2.1 线性回归模型 |
7.2.2 Logistic增长曲线模型 |
7.3 煤炭峰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煤炭资源储量因素 |
7.3.2 相关政策因素 |
7.4 本章小结 |
8. 中国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实施路径与政策建议 |
8.1 对国际煤炭市场的调控 |
8.1.1 利用国际煤炭资源调节国内煤炭供求的可能性 |
8.1.2 加强国际煤炭市场调控的具体措施及建议 |
8.2 对国内煤炭产需总量的调控 |
8.2.1 从消费端对煤炭需求实行总量控制 |
8.2.2 从供给端对煤炭产量实行总量控制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研究成果目录 |
(6)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依托项目 |
1.1.1 经济背景 |
1.1.2 油气供给背景 |
1.1.3 依托项目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的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科学问题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2 主要科学问题及创新 |
1.4 研究方法、思路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
2.1 国外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1 美国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2 日本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1.3 其它国家的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2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建立与研究 |
2.2.1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的研究 |
2.2.2 中国战略石油储备体系建立目前概况 |
2.3 问题的提出 |
2.4 相关理论综述 |
2.4.1 战略油气储备的概念 |
2.4.2 战略管理理论 |
2.4.3 市场细分战略管理理论 |
2.4.4 相关预测方法 |
2.4.5 数据分析方法 |
第3章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分析 |
3.1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与产量平衡状况分析 |
3.1.1 中国油气资源储量及产量状况概述 |
3.1.2 中国油气储量与生产量平衡特点分析 |
3.2 中国油气市场供应与需求平衡状况分析 |
3.2.1 中国油气需求状况概述 |
3.2.2 中国油气供需变化特点分析 |
3.3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趋势预测 |
3.3.1 预测模型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
3.3.2 生产量、消费量灰色预测 |
3.3.3 储量和进口量回归预测 |
3.3.4 中国油气市场供求平衡预测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油气市场国际供应安全状况分析 |
4.1 中国油气国际供应状况概述 |
4.1.1 中国石油进口地状况概述 |
4.1.2 中国石油进口量与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化趋势分析 |
4.1.3 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变化状况分析 |
4.2 中国油气供应安全评价指标研究与设计 |
4.2.1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
4.2.2 中国石油进口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4.3 中国油气国际供应安全评价及分析 |
4.3.1 中国进口石油安全情况分析 |
4.3.2 供应国对中国进口石油安全影响水平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设计研究 |
5.1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建立的原则 |
5.1.1 战略油气储备概念的界定 |
5.1.2 战略油气储备系统设计原则 |
5.2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框架设计研究 |
5.3 中国战略油气储备体系管理问题研究与解决 |
5.3.1 战略油气储备类型研究 |
5.3.2 战略油气储备总量的确定研究 |
5.3.3 战略油气储备比例确定研究 |
5.3.4 战略油气勘查储备基地选择条件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青藏高原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研究 |
6.1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选择原因分析 |
6.1.1 国家经济发展均衡性需要 |
6.1.2 经济发展利用国际市场的需要 |
6.1.3 青藏高原地区经济技术发展的需要 |
6.1.4 满足了基地建设条件 |
6.2 青藏高原地区发展状况概述 |
6.2.1 青藏高原地区经济发展状况概述 |
6.2.2 青藏高原地区交通及资源状况概述 |
6.2.3 青藏高原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 藏北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1 藏北地区油气资源勘查状况概述 |
6.3.2 藏北地区油气资源状况概述 |
6.4 青藏高原藏北油气勘察储备基地建立研究 |
6.4.1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的原则 |
6.4.2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战略发展环境分析 |
6.4.3 藏北油气勘查基地发展战略设计 |
6.4.4 藏北油气勘查储备基地建设管理体系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录 A |
(7)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框架安排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二、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
一、补贴制度 |
二、优惠税制措施 |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
三、充电设施补贴 |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
二、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9)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依据 |
1.1.3 研究目的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2.3 文献综合述评 |
1.3 研究思路及框架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所用研究方法 |
1.3.3 研究逻辑框架 |
1.3.4 主要创新点 |
2 旅游化与城镇化基础理论 |
2.1 旅游化的内涵解析 |
2.1.1 旅游化的内涵 |
2.1.2 旅游化与城镇化 |
2.1.3 旅游化与工业化 |
2.1.4 旅游化与信息化 |
2.1.5 旅游化与农业现代化 |
2.2 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2.1 城市化与城镇化 |
2.2.2 我国传统城镇化与新型城镇化 |
2.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研究理论依据 |
2.3.1 城镇化动力机制理论 |
2.3.2 消费结构演变理论 |
2.3.3 精神与心理需求理论 |
2.3.4 协调发展理论 |
3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相互作用机理 |
3.1 影响旅游化与城镇化形成发展的共同因素 |
3.1.1 国家政策 |
3.1.2 区位条件 |
3.1.3 经济基础 |
3.1.4 社会基础 |
3.1.5 历史基础 |
3.1.6 文化基础 |
3.1.7 全球化与区域化 |
3.2 旅游化对城镇化的作用 |
3.2.1 旅游产业规模与城镇化 |
3.2.2 旅游产业的经济功能与城镇化 |
3.2.3 旅游产业的社会功能与城镇化 |
3.2.4 旅游产业的文化功能与城镇化 |
3.2.5 旅游产业的教育功能与城镇化 |
3.2.6 旅游产业的生态功能与城镇化 |
3.2.7 旅游产业的组织功能与城镇化 |
3.3 城镇化对旅游化的作用 |
3.3.1 人口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2 经济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3 社会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4 空间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5 生态环境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6 生活方式城镇化与旅游化 |
3.3.7 城乡一体化与旅游化 |
3.3.8 城镇创新研发能力与旅游化 |
3.4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类型 |
3.4.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型 |
3.4.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型 |
3.4.3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型 |
4 城镇化的界定与测度 |
4.1 城镇化评价指标及方法 |
4.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2 数据来源 |
4.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
4.2 城镇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
4.2.1 灰色关联度的计算方法 |
4.2.2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
4.2.3 城镇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
4.3 城镇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4.3.1 全国城镇化构成要素 |
4.3.2 31 省市城镇化构成要素 |
4.4 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4.4.1 全国城镇化发展水平 |
4.4.2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
4.4.3 31 省市城镇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5.旅游化的界定与测度 |
5.1 旅游化评价指标与方法 |
5.1.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2 数据来源 |
5.1.3 指标权重及各省市综合得分的确定 |
5.2 旅游化发展水平关联度分析 |
5.2.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评价指标 |
5.2.3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各子系统 |
5.2.4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其他指标 |
5.3 旅游化构成要素的变化趋势 |
5.3.1 全国旅游化构成要素 |
5.3.2 31 省市旅游化构成要素 |
5.4 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 |
5.4.1 全国旅游化发展水平 |
5.4.2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时间变化 |
5.4.3 31 省市旅游化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 |
6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动力机制与协调发展关系 |
6.1 旅游化与城镇化的关联度分析 |
6.1.1 旅游化发展水平与城镇化发展水平 |
6.1.2 旅游化各子系统与城镇化各子系统 |
6.2 旅游化与城镇化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与定量模型 |
6.2.1 面板数据检验 |
6.2.2 格兰杰因果检验 |
6.2.3 模型选择 |
6.2.4 结果分析 |
6.3 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模型的构建 |
6.3.1 耦合度模型 |
6.3.2 协调发展模型与等级划分 |
6.4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协调发展度的时空变化 |
6.4.1 耦合度与协调发展度 |
6.4.2 协调发展度的时间变化 |
6.4.3 协调发展度的空间变化 |
7 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协调发展的类型与发展方向 |
7.1 旅游化与城镇化良性互动协调发展型 |
7.1.1 发展方向与理念 |
7.1.2 运行条件 |
7.1.3 运行效果预测与检验 |
7.2 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发展初步协调型 |
7.2.1 以旅游化为主动力模式 |
7.2.2 以城镇化为主动力模式 |
7.4 城镇化与旅游化互动萌芽低度协调型 |
7.4.1 发展方向与理念 |
7.4.2 运行条件 |
7.4.3 模式细分 |
8 结语 |
8.1 主要研究结论 |
8.2 不足之处与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冷战后朝鲜经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0.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0.2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
0.3 研究方法及内容 |
0.3.1 研究方法 |
0.3.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0.4 本研究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冷战时期朝鲜经济概述 |
1.1 殖民地经济到社会主义经济的转型 |
1.2 朝鲜战争的损失和战后经济的恢复 |
1.3 建设独立的民族经济的路线 |
1.4 独特的四重经济 |
1.5 渐成弱点的僵硬的经济结构 |
1.6 小结 |
第二章 冷战结束的冲击与金日成-金正日政权的探索 |
2.1 冷战结束后朝鲜经济的困境 |
2.2 计划经济和优先发展重工业路线的动摇 |
2.3 对外经济政策的新模式 |
2.4 罗津先锋自由经贸区的构建 |
2.5 半途而废的“改革”和“开放” |
2.6 小结 |
第三章 金正日体制的建立与先军政治下的经济重建 |
3.1 “苦难行军”与先军政治的开始 |
3.2 新宪法颁布和建设强盛大国的准备 |
3.3 实用主义政策与7.1经济管理改善措施 |
3.4 调整企业管理系统的尝试 |
3.5 市场的扩大和社会经济的变化 |
3.6 小结 |
第四章 朝鲜的现实主义对外经济政策 |
4.1 南北首脑会谈与经济合作 |
4.2 不断加强的中朝经贸关系 |
4.3 新义州特区构想 |
4.4 推进对美、对日交涉 |
4.5 难以打破的冷战结构 |
4.6 小结 |
第五章 先军政治与经济发展政策的矛盾 |
5.1 先军政治的出台与经济政策 |
5.2 核试验、导弹试射所导致的经济制裁 |
5.3 阻碍改革的特殊社会体制 |
5.4 货币改革与保守政治的回归 |
5.5 东北亚局势的紧张与朝鲜经济政策的停滞 |
5.6 小结 |
第六章 金正恩的权力继承及朝鲜经济的前景 |
6.1 中国式改革与罗先、黄金坪的共同开发 |
6.2 与越南的相似性 |
6.3 金正恩所追求的“知识经济强国”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
6.4 金正恩执政后的经济改革政策 |
6.5 摆脱先军政治影响为目的的经济运营尝试 |
6.6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四、日本1980~2010年宇宙科学技术预测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核心素养视域下国际大规模科学学业评估框架与试题研究[D]. 王俊民. 西南大学, 2018(01)
- [2]高等教育层次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基于1978-2010年的数据分析[D]. 杨宇轩. 西南财经大学, 2012(01)
- [3]日本教育及其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D]. 王玉珊. 东北财经大学, 2012(06)
- [4]日本动漫角色与角色消费研究[D]. 韩若冰. 山东大学, 2015(12)
- [5]中国煤炭产量峰值与煤炭资源可持续利用问题研究[D]. 郑欢. 西南财经大学, 2014(12)
- [6]中国油气市场与战略储备研究[D]. 孔锐. 成都理工大学, 2012(01)
- [7]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8]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J]. 《中国公路学报》编辑部. 中国公路学报, 2016(06)
- [9]我国旅游化与城镇化互动协调发展研究[D]. 王新越. 中国海洋大学, 2014(12)
- [10]冷战后朝鲜经济研究[D]. 伊集院敦. 延边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