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伽利略公司的两种新型直升机红外系统(论文文献综述)
张洁[1](2013)在《美军通用红外对抗系统技术的发展》文中认为简述了美军通用红外对抗发展计划及对系统的质量与模块化需求,分析了BAE系统公司、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与赛莱克斯.伽利略团队、ITT电子系统公司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Aculight分公司团队、雷声导弹系统公司、洛克希德.马丁导弹和火控系统公司与DRS公司团队参与通用红外对抗项目竞标产品的研发过程、现状与特点,介绍了竞标结果及通用红外对抗技术发展的亮点。
臧晓京,朱爱平[2](2010)在《国外机载传感器转塔的发展与应用》文中提出概述了光电技术的作用及应用,介绍了国外传感器转塔的发展现状、研究方向及其在有人战机和无人机上的应用。
张茂云[3](2019)在《进近着陆激光高程测量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激光高程测量作为新形式的测量体制,具备测量精度高、测量范围广、指向精度高等优势,现已广泛应用于地形地貌测绘等领域,成为国内外高度测量技术研究的重点。本文以进近着陆高程测量为背景,基于TOF(Time of flight)激光测量体制下,开展三维扫描高程测量系统关键技术及方法研究,包括高重频激光扫描探针技术、多传感器激光跟踪测量技术及激光高程测量辅助进场着陆系统集成技术。旨在解决目前微波导航、导航卫星+惯性导航系统精度低、抗干扰性差和适用条件苛刻等问题。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基于激光扫描探测原理,搭建了单反射镜激光三维扫描高程测量系统,对系统指向性误差、扫描角误差进行了分析。得出高度测量的指向性偏差影响进近着陆垂直度检测和扫描角误差影响高度测量精度的结论。依据姿态补偿算法纠正了指向性误差,对扫描角误差设计了多光楔补偿的接收光学系统,使得探测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探测能量提高了30%。进一步开展了目标特性对回波强度影响的分析,得出脉冲激光测距回波信号强度是时间的累积过程,并且回波峰值功率随被测目标的倾斜角度的增加而衰减,严重影响激光测距的最大测程。(2)为适应复杂环境下的“视见”着陆,对单反射镜激光三维扫描高程测量系统成像分辨率进行了研究,采用全波形回波数据对目标回波信号处理,相对于离散式回波数据处理方式,该方法能精确测量最近目标物高度信息,并可获得光束范围内所有目标信息。此外,建立了目标成像分辨率仿真模型,提出最小目标包围的快速求交建模方法。以竖直分辨率为参考,确定激光器采集平面的虚拟截面,建立各截面与目标物体之间的物理交互逻辑关系并确定交线,并研究了不可描述目标成像过程。进一步采用体积小、效率高的单线推帚式扫描方式获得目标图像信息,分析了飞行速度、飞行高度对成像分辨率的影响,得出了测量系统的最佳应用条件。(3)基于MTA(Multiple-Time-Around)区间计算方法和迭代优化补偿方法设计了适应于进近着陆的单反射镜激光三维扫描高程测量系统,消除了距离模糊和因目标倾斜角度变化造成的成像失真问题。基于变倍扩束理论设计了发射光学系统,使得系统扩束比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连续变化,保证了激光脚印的一致性;根据扫描角误差需求,设计了多光楔补偿接收光学系统,在不改变光强的情况下,提高了探测器接收到的回波信号能量。(4)对建立的激光高程测量系统,搭建了测试环境,分别对距离测量误差、目标分辨率、静动目标以及被测目标强度信息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系统距离测量误差小于10cm,视场角为60°,帧频达到了15Hz,像素为16×201点。
李丹,张德和,高晓琴[4](2008)在《现代战场上的攻击直升机》文中研究表明 最早的专用攻击直升机 AH-1G"休伊眼镜蛇"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中后期,由执行近距离空中支援任务的武装型通用直升机——UN-1"休伊"系列发展而来。此后.装备反坦克导弹的攻击直升机便被西方认为是抵挡前苏联大规模装甲部队入侵的重要装备。在冷战结束后,攻击直升机的作战使用范围得到了大幅度的扩展.而其最主要的作
解静[5](2013)在《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目标定位算法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技的发展,国防现代化的推进,目标的三维坐标:方位、俯仰、距离已满足不了我们的要求。我们更希望得到目标的大地坐标:经度、纬度、高度。进而将其成功标定在功能更加强大的电子地图上,以便能实时地对战场形势进行精准的分析和估计以及对敌进行侦察。随着现代战争海陆空多平台武器的发展、根据多武器系统网络化协同作战的需求,对目标精确定位显得尤为重要。直升机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的目标定位技术,是根据直升机上惯导设备提供的飞机姿态数据并结合机载GPS提供的载机位置(经度、纬度、高度),以及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的方位角和俯仰角、激光测距机获得目标距离,通过相应的算法来实时计算出地面目标的大地坐标。本文介绍了直升机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目标定位的原理。在对坐标系进行合理定义的基础上,建立了各轴系间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根据坐标转换的数学模型,基于某型号机载项目,提出了对地目标观瞄定位的算法及实现的方案。并通过试验有效验证了该算法的正确性。最后,深入分析了影响目标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并针对各因素对误差的影响程度做了理论计算,这也为实际应用中进行精度的有效控制,达到最佳设计效果提供了理论依据。
臧晓京,朱爱平[6](2010)在《国外沿海地带作战的直升机载反舰导弹发展现状》文中指出介绍了国外直升机载反舰导弹的发展,重点叙述了其研制历程、性能特点、改进措施、试验、生产和销售等方面的情况。
鞠光华[7](2009)在《欧罗巴舰潮 战后最大,史上罕见的多用途护卫舰项目》文中指出★继20世纪90年代末"地平线"级防空驱逐舰项目的成功合作之后,法国、意大利两国海军又于新世纪之初梅开二度,再次联手推出了"欧洲多用途护卫舰"项目。该项目的规模之大、投入之巨和技术设计之先进不仅创下二战后欧洲合作建舰项目之最,而且在世界造舰史上也极为罕见,被国际军事媒体称为2008年全球军事装备中的第三大武器系统和未来5~9年中世界最先进的水面战舰。海军专家认为,法意两国的此次再度合作凸现出法国极力保持其海上军事大国地位的强烈愿望和意大利急于跻身海军强国之林的勃勃雄心,同时也预示着未来世界海军建设的一种发展趋势。目前,这一在国际海军界引起巨大轰动的护卫舰项目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发之中。
大嘴[8](2003)在《航空百年》文中研究说明 1903年12月17日.一个载入史册的日子。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基蒂·霍克的郊外,清晨阴冷的寒风尚未停息。没有人意识到这是一个伟大的时刻,在这片荒滩上.莱特兄弟将对他们发明的一种有自主动力,有操纵结构的实验飞行器—飞行者1号进行首次试飞。在场只有5位当地居民和他们分享这一伟大的时刻,而专职见证人也只是象征性地打开了备忘录。上午10时35分,奥维尔·莱特驾驶飞机在肆虐的狂风中飞离了地面。这次飞行的滞空时间仅有短短的12秒,飞行距离只有微不足道的36.58米,但它却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持续而有动力、可操纵的
教育部[9](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建明[10](2011)在《军事技术创新风险论》文中研究表明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了“军事技术创新”的概念,此后该问题受到了广泛关注。风险性是军事技术创新的一个显着特征,论文由此切入,透过哲学视角,审视军事技术创新风险问题。首先讨论了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内涵,考察了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定义,军事技术创新过程中的风险分布状况以及军事技术创新风险与民用技术创新风险之间的区别。通过对军事技术创新风险演变的探讨,将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发展历史分为四个时期,依次是孕育时期、萌芽时期、显现时期和突显时期,并对各个时期军事技术的地位、军事技术创新的特点以及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状况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对军事技术创新风险进行了分类研究,将其分为技术风险(性能风险、费用风险和进度风险)、军事风险(战略风险和战术风险)和社会风险(伦理风险、经济风险和政治风险)三大类,并结合具体案例对每一类风险要素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从认识上的局限、军事上的对抗、利益上的博弈和经济上的约束等四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原因。最后提出了规避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原则和途径。
二、伽利略公司的两种新型直升机红外系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伽利略公司的两种新型直升机红外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1)美军通用红外对抗系统技术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通用红外对抗(CIRCM)发展计划 |
2 CIRCM系统质量与模块化需求 |
2.1 质量需求 |
2.2 模块化需求 |
3 竞标商研发的产品与特色 |
3.1 BAE系统公司研发的产品 |
3.2 诺斯罗普·格鲁曼-赛莱克斯·伽利略团队研发的产品 |
3.3 ITT公司和洛克希德·马丁公司Aculight分公司团队研发的产品 |
3.4 雷声导弹系统公司研发的产品 |
3.5 洛克希德·马丁公司与DRS公司和日光防务公司团队研发的产品 |
4 竞标结果 |
5 技术发展亮点 |
6 结束语 |
(2)国外机载传感器转塔的发展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传感器转塔的发展 |
2 多传感器装置的发展现状 |
3 国外传感器转塔的研发与应用 |
3.1 美国 |
3.1.1 L-3Wescam公司 |
3.1.2 FSI/GS公司 |
3.1.3 雷锡恩公司 |
3.1.4 洛马公司 |
3.2 意大利/英国 |
3.3 法国 |
3.4 以色列 |
3.5 其它国家 |
4 传感器转塔的海上/陆上应用 |
5 结束语 |
(3)进近着陆激光高程测量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飞行器进近着陆系统发展 |
1.3 激光三维扫描高程测量研究现状 |
1.3.1 激光高程测量的研究现状 |
1.3.2 激光扫描成像仿真分析研究 |
1.3.3 激光三维扫描测量光路系统研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激光扫描高程测量原理 |
2.1 单反射镜三维扫描高程测量系统原理及组成 |
2.2 单反射镜三维扫描高程测量原理误差分析 |
2.2.1 激光扫描高度测量指向性偏差及补偿 |
2.2.2 激光扫描高度测量扫描角误差及补偿 |
2.3 环境目标对单反射镜三维扫描高程测量回波强度影响 |
2.3.1 大气透过率对激光高程测量规律的影响机理 |
2.3.2 目标光学特性对激光高程测量规律的影响机理 |
2.3.3 被测目标回波信号对激光高程测量规律的影响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激光三维扫描高程测量系统成像分辨率仿真分析 |
3.1 全波形目标定位方法 |
3.2 单线推帚式扫描成像 |
3.3 单反射镜激光三维扫描高程测量系统成像分辨率影响分析 |
3.3.1 可描述目标成像分辨率分析 |
3.3.2 不可描述目标成像分辨率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激光高程探测光学系统设计及数据梳理 |
4.1 激光高程测量发射机总体 |
4.1.1 发射机原理 |
4.1.2 半导体激光器触发电路设计及仿真 |
4.1.3 基于变倍扩束理论的发射光学系统设计 |
4.2 激光高程测量接收机总体 |
4.2.1 接收机原理 |
4.2.2 基于多光楔补偿的接收光学系统设计 |
4.2.3 激光回波信号时刻鉴别电路 |
4.3 激光高程测量距离模糊及消除方法 |
4.3.1 距离模糊的产生 |
4.3.2 距离模糊计算方法 |
4.4 基于全波形的数字化回波信号处理 |
4.5 被测目标角度变化引起的成像失真及补偿方法 |
4.5.1 成像失真 |
4.5.2 迭代补偿方法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激光高程测量系统试验与分析 |
5.1 激光高程测量系统测距实验 |
5.2 激光高程测量系统成像分辨率实验 |
5.3 激光高程测量系统典型目标成像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附录B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5)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目标定位算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光电观瞄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
1.2.1 国外发展概况 |
1.2.2 国内发展概况 |
1.2.3 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的发展方向 |
1.3 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的组成概述 |
1.4 论文结构 |
1.5 小结 |
2 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目标定位的原理 |
2.1 引言 |
2.2 卫星导航系统介绍 |
2.2.1 美国的GPS系统 |
2.2.2 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 |
2.2.3 欧洲在建的“伽利略”系统 |
2.2.4 中国的北斗系统 |
2.3 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目标定位相关坐标系 |
2.3.1 地球椭球 |
2.3.2 空间直角坐标系 |
2.3.3 空间大地坐标系 |
2.3.4 空间直角坐标系与空间大地坐标系间的转换 |
2.4 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目标定位的原理 |
2.4.1 载机机体坐标系 |
2.4.2 载机地理坐标系 |
2.4.3 光电观瞄坐标系解算模块 |
2.4.4 大地坐标解算模块 |
2.5 平滑噪声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 |
2.5.1 Kalman滤波介绍 |
2.5.2 平滑噪声的卡尔曼滤波算法研究 |
2.6 小结 |
3 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目标定位的算法设计 |
3.1 引言 |
3.2 操作系统及开发环境的介绍 |
3.2.1 操作系统的介绍 |
3.2.2 开发环境的介绍 |
3.2.3 编程语言的介绍 |
3.3 目标定位软件模块的概述 |
3.3.1 输入数据 |
3.3.2 输出数据 |
3.3.3 目标定位软件模块主要功能 |
3.4 目标定位软件模块的设计流程 |
3.4.1 目标定位软件模块信息流图 |
3.4.2 目标定位软件包的支持环境 |
3.4.3 目标定位软件包的数据元素 |
3.5 目标定位软件模块主要函数功能介绍 |
3.5.1 mbdw_init(void)初始化模块 |
3.5.2 task_mbdw_handle(void)目标定位处理任务 |
3.5.3 mubiao_dingwei(short,short)目标定位子程序 |
3.5.4 mbdw_target_storage目标定位结果存储子程序 |
3.5.5 void mbdw_send_mbi(short int target_info[49])目标定位发送数据软件包 |
3.5.6 gdsj_handle(void)惯导数据处理子程序 |
3.6 小结 |
4 目标定位算法的试验验证 |
4.1 引言 |
4.2 地面模拟试验 |
4.2.1 实验设备仪器 |
4.2.2 实验过程 |
4.2.3 试验数据 |
4.3 飞行验证试验 |
4.3.1 试验设备仪器 |
4.3.2 试验过程 |
4.3.3 试验数据 |
4.4 试验结论 |
4.4.1 技术指标 |
4.4.2 技术指标实现情况 |
4.5 小结 |
5 目标定位的误差分析 |
5.1 引言 |
5.2 误差仿真及误差分析 |
5.2.1 误差仿真 |
5.2.2 误差分析 |
5.3 减小误差的方法 |
5.4 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10)军事技术创新风险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方法和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4 主要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内涵 |
2.1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定义 |
2.1.1 军事技术 |
2.1.2 技术创新 |
2.1.3 技术创新风险 |
2.1.4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 |
2.2 军事技术创新过程及风险的分布 |
2.2.1 决策阶段的风险 |
2.2.2 研制阶段的风险 |
2.2.3 实用化阶段的风险 |
2.3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与民用技术创新风险的区别 |
2.3.1 风险来源不同 |
2.3.2 风险表现不同 |
2.3.3 风险后果不同 |
第三章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演变 |
3.1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孕育时期(有战争起—16 世纪初) |
3.1.1 军事技术的地位 |
3.1.2 军事技术创新的特点 |
3.1.3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状况 |
3.2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萌芽时期(16 世纪初—20 世纪初) |
3.2.1 军事技术的地位 |
3.2.2 军事技术创新的特点 |
3.2.3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状况 |
3.3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显现时期(20 世纪初—二战结束) |
3.3.1 军事技术的地位 |
3.3.2 军事技术创新的特点 |
3.3.3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状况 |
3.4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突显时期(二战结束至今) |
3.4.1 军事技术的地位 |
3.4.2 军事技术创新的特点 |
3.4.3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状况 |
第四章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类型 |
4.1 技术风险 |
4.1.1 性能风险 |
4.1.2 费用风险 |
4.1.3 进度风险 |
4.2 军事风险 |
4.2.1 战略风险 |
4.2.2 战术风险 |
4.3 社会风险 |
4.3.1 伦理风险 |
4.3.2 经济风险 |
4.3.3 政治风险 |
第五章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原因 |
5.1 认识上的局限 |
5.2 军事上的对抗 |
5.3 利益上的博弈 |
5.4 经济上的约束 |
第六章 军事技术创新风险的规避 |
6.1 原则 |
6.1.1 适度超前 |
6.1.2 立足对抗 |
6.1.3 科学决策 |
6.2 途径 |
6.2.1 提升技术水平 |
6.2.2 加强机制建设 |
6.2.3 完善政策法规 |
6.2.4 优化评估方法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四、伽利略公司的两种新型直升机红外系统(论文参考文献)
- [1]美军通用红外对抗系统技术的发展[J]. 张洁. 光电技术应用, 2013(01)
- [2]国外机载传感器转塔的发展与应用[J]. 臧晓京,朱爱平. 飞航导弹, 2010(12)
- [3]进近着陆激光高程测量关键技术研究[D]. 张茂云.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4]现代战场上的攻击直升机[J]. 李丹,张德和,高晓琴. 现代军事, 2008(06)
- [5]机载光电观瞄系统目标定位算法研究[D]. 解静. 西安工业大学, 2013(07)
- [6]国外沿海地带作战的直升机载反舰导弹发展现状[J]. 臧晓京,朱爱平. 飞航导弹, 2010(12)
- [7]欧罗巴舰潮 战后最大,史上罕见的多用途护卫舰项目[J]. 鞠光华. 海陆空天惯性世界, 2009(03)
- [8]航空百年[J]. 大嘴. 航空世界, 2003(01)
- [9]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10]军事技术创新风险论[D]. 李建明.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