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反应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论文文献综述)
张丽薇[1](2021)在《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的编制及初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1.通过质性访谈,了解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现况,为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的编制提供参考依据。2.编制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并检测其信效度,为测评AD患者术后的自我管理水平提供工具。3.了解AD患者术后的自我管理水平并初步探索其影响因素。方法1.运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采用目的抽样,于2020年3月-5月对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外科的18名AD术后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同时采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取主题,为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条目池的构建提供参考意见。2.在质性研究结果、查阅自我管理相关文献、参考现有的自我管理量表及自我效能理论的基础上,结合AD的疾病特点,初步拟定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的备选条目池,通过德尔菲专家函询修订条目后,形成《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初始版量表。3.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8月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的AD术后患者201例作为调查对象,使用初始版量表进行回访调查,对量表条目进行筛选及探索性因子分析,形成《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正式版量表。4.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9月选取2017年6月-2020年6月福建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出院的AD术后患者214例作为调查对象,使用正式版量表进行回访调查,对量表进行信效度检验,分析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初步探索影响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因素。结果1.共访谈了18名AD术后患者,提炼出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问题的4个主题:(1)疾病相关知识缺乏;(2)疾病管理行为不足;(3)缺乏医护沟通;(4)不良的心理状态。2.初步构建了包含6个维度,40个条目的量表条目池,经过三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了6个维度,39个条目的初始量表。经过条目筛选、探索性因子分析,删除了4个条目,形成包含了35个条目的正式版《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3.量表的信效度检验结果(1)信度:总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为0.908,各维度的Cronbach’sα系数在0.620~0.931之间;折半信度:总量表的折半信度为0.790;各维度的折半信度为0.493~0.897;重测信度:总量表的重测信度为0.471,各维度的重测信度为0.060~0.557。(2)效度:内容效度: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963,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为0.769~0.923;结构效度:(1)量表的内部一致性:量表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178~0.468之间,各维度与总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552~0.756之间,各条目与所属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451~0.912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2)探索性因子分析:应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法,结合碎石图分析法,最终提取6个公因子,方差累积贡献率为66.303%,各条目的因子载荷均>0.4;(3)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除IFI、TLI、CFI>0.85,略低于0.90,X2/df<3、RMSEA<0.08,PGFI、PNFI>0.50均符合模型拟合要求,说明模型拟合可接受。4.量表初步应用结果(1)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的得分值在64~171分之间,总平均分为119.29±17.55,处于中等水平。(2)单因素方差分析显示,AD患者在不同年龄、手术时间、受教育程度、术前是否饮酒、术后是否工作、术后是否运动等方面,自我管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受教育程度、术后工作状况、术后运动状况共4个影响因素进入回归方程。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F=22.441,P<0.001),决定系数R2=0.436,表示这4个因素可以解释变量中总变异的43.6%。结论1.本研究完成了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的编制,有较好的信效度,能够作为测评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的工具。2.目前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处于中等偏下水平,手术时间、受教育程度、术后工作状况和术后运动状况等因素可影响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
刘佳宁[2](2021)在《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模型建构及运动干预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药物依赖已成为全世界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不仅能引发各种生理疾病,还会增加犯罪风险,对社会、家庭和个人造成巨大危害。在我国,药物依赖在摧残个体健康的同时,也引发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已有研究发现,长期滥用药物会导致药物依赖者的身心功能受损,并患有精神和心理障碍。然而目前我国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的测评系统仍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测量工具,尤其是影响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的因素(如家庭功能和锻炼态度等)对药物渴求的作用尚需进一步探讨。本研究将基于前期研究结果,编制适用于我国药物依赖戒断者的心理健康测量问卷,构建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模型,并通过运动干预研究对心理健康模型进行检验。研究一编制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的测量工具。在强制隔离戒毒所对药物依赖戒断者发放问卷,基于药物依赖行为的多个维度,初步编制我国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问卷,并进行信效度检验。研究二基于研究一的测量工具,对我国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特点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研究2a主要测试了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及其特点,研究2b则考察了药物依赖戒断者家庭功能与锻炼态度的关系。研究三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采用研究一的测量工具,进一步揭示药物依赖戒断者药物使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因果关系。研究四在随机条件下,将被试分成有氧运动干预组和对照组,并在实验前、后分别进行心理健康问卷测试,考察10周有氧运动对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采用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运动干预过程中毒品渴求对毒品强迫性行为发展趋势的影响。研究五采取每周4次的有氧运动,考察16周后,对药物依赖戒断者运动前后的情绪状态和情绪注意偏向的影响。最后,基于研究四和研究五,研究六采用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分别进行10周康复操和功率自行车两种运动干预方式,考察不同有氧运动方式对药物依赖戒断者食物奖赏功能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显示:(1)研究一经过项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和验证性因子分析,剔除了《强迫性药物使用问卷》中3个条目,并对SCL-90心理症状量表、药物渴求问卷和锻炼态度问卷进行调整,最终形成的《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研究2a调查发现,我国药物依赖戒断者普遍年龄在26~35周岁之间,多呈现文化水平较低,使用药物长达5年以上,首次使用年龄较小等特点,不同年龄、不同职业和不同文化水平之间心理症状存在显着差异,抑郁和焦虑症状是影响药物渴求的重要因素;(3)研究2b中,已婚药物依赖戒断者的锻炼态度和家庭功能优于单身药物依赖戒断者和其他组的戒断者,家庭的“沟通”功能是可以调节锻炼态度的重要因素;(4)研究三中,发现心理症状是影响药物依赖和强迫性行为的主要成因,药物依赖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同时锻炼态度可调节药物渴求和强迫性行为之间的关系;(5)研究四中,通过运动干预,药物依赖戒断人群的心理症状得到了有效改善、药物渴求和强迫性药物使用明显降低;同时,多层线性模型发现运动干预对药物渴求(获得性渴求)和强迫性药物使用(强迫性渴求)具有调节效用;(6)研究五中,有氧运动干预后,药物依赖戒断者的焦虑状态、焦虑特质、抑郁程度均有显着降低,且对毒品和极负图片的注意力也明显下降;(7)研究六中,相比于舞蹈康复运动,功率自行车运动干预能够有效提升药物依赖者前额叶皮层的激活水平,从而有利于恢复其对食物等自然奖赏物的敏感性。研究结论:(1)《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问卷》共84题,包含药物渴求、药物强迫性使用、锻炼态度、心理症状四个部分,经检验具有较好的信效度;(2)建立了我国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中介调节效应模型,其中,药物渴求在心理症状对强迫性药物使用的影响中起中介作用,而锻炼态度在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中起调节作用;(3)有氧运动能够有效改善药物戒断者的负性心理症状、降低药物渴求和强迫性药物使用;并且通过减少戒断者对极度负性情绪和药物相关刺激的注意偏向,增强大脑右侧背外侧前额叶皮层对非药物奖赏(食物)的认知加工,从而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杨秀娟[3](2021)在《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文中研究指明现代科学技术和人类文明之间的关系一直是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之一。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手机功能日益智能化,手机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和娱乐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手机使用也给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带来了诸多不利影响。在这一背景下,理性看待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引导人们形成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提高使用手机过程中的自主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以往研究在考察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时主要聚焦于手机使用强度、手机使用类型、手机使用的“问题”和“症状”尤其是病理性特征(如手机成瘾)等,较少有研究基于更宏观的背景,从习惯的视角来关注人们普遍的手机使用方式——习惯性手机使用。不同于一般性的手机使用以及手机成瘾等病理性行为,习惯性手机使用反映了一种更普遍、常见的手机使用行为,这一行为本身无好坏之分,具有缺乏意识、注意、意图和控制等自动化特征。本研究将集中探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和主要特征,旨在为揭示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提供一种新的理论视角。此外,本研究还将基于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以及实证研究,从特质正念、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三个层面检验正念在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中的去自动化效应,旨在提升人们在使用手机过程中的意识、觉知和自主性,为形成健康的手机使用方式提供实践指导。本研究围绕两大核心问题:(1)揭示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和主要特征,(2)检验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共开展了四项研究。具体而言,研究一采用质性和量化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通过三个子研究探讨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结构特征及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发展现状;研究二采用行为实验法,通过三个子研究重点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情境依存性”和“目标独立性”三个自动化特征;研究三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三个子研究从特质正念的角度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研究四结合日记法、实验诱发法和干预训练法,通过三个子研究分别从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的角度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与基本现状研究一的子研究1a采用访谈法对2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习惯性手机使用是指通过在同一情境下重复同一行为而形成的在外部环境线索(如手机震动)或内部线索(如无聊)触发作用下自动化使用手机的行为;主要体现在行为模式化、行为自动化、情境依存性、目标独立性以及不使用时产生的消极影响五个方面。子研究1b在子研究1a的基础上,编制了适合大学生群体的具有良好信效度的习惯性手机使用问卷,共包括31个题项,分别测量失控性、情境依存性、目标独立性、模式化和高效性五个维度。子研究1c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较高,并且存在显着的性别和年级差异;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对睡眠问题、人际疏离感、学业倦怠、负性情绪和手机成瘾等消极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指标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其中失控性、情境依存性和目标独立性与这些适应指标之间的关系更紧密。2.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研究二重点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子研究2a采用成瘾Stroop实验范式,结果发现:(1)高习惯组在手机相关词上的反应时显着长于低习惯组,而在中性词上,两组反应时之间不存在显着差异;(2)高习惯组的手机Stroop干扰效应量显着高于低习惯组。这表明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刺激具有注意优势加工,并且在手机相关刺激出现时会对其抑制控制能力产生影响。该结果证实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特征。子研究2b采用阈上启动实验,结果发现:(1)在手机情境启动条件下,当目标词语是“运动”时,高习惯组的反应时显着长于低习惯组;(2)在运动情境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在手机目标词汇和运动目标词汇上的反应时差值要显着大于低习惯组;并且在这一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目标词汇判断的正确率显着低于运动目标词汇。这表明,高习惯组对手机使用启动情境的依赖水平更高,当目标刺激和情境启动刺激不一致时,他们会受冲突控制的影响和反应灵活性的降低而导致反应时变长。这证实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特征。子研究2c采用阈下启动实验,结果发现:(1)在手机目标词汇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词汇的反应时显着短于中性词汇反应时,而低习惯组在两类词汇上反应时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表明高习惯组更易受手机使用目标的启动影响,对手机词汇做出更快的反应;(2)但是在手机情境词汇启动、手机目标词汇启动以及中性词汇启动三种启动条件下,高习惯组对手机相关词汇的反应时不存在显着差异。这表明高习惯组对于手机词汇存在加工优势,而相对不受启动刺激类型的影响,因此手机目标的启动效应没有凸显出来。这部分支持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特征。3.特质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在机制研究三的子研究3a采用以变量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结果发现:(1)特质正念总体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呈显着负相关;(2)特质正念的有觉知行动和不评判两个维度能够显着负向预测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3)具体到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具体维度,结果表明特质正念的不同维度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预测作用存在差异。子研究3b采用以个体为中心的研究方法,结果发现:(1)大学生的正念特征可划分为中等正念组、不评判觉知组和评判观察组3个类别;(2)“中等正念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处于中等水平,“不评判觉知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得分最低,而“评判观察组”在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总体水平及其各维度上均得分最高。同子研究3a结果一致,该结果同样证实了特质正念不同维度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不同预测作用。子研究3c采用中介效应分析,考察了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特质正念不同维度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所起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描述、有觉知地行动和不评判三个维度均能分别通过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的中介作用对习惯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2)不反应能够通过情绪反应性的中介作用对习惯性手机使用产生影响;(3)注意控制、情绪反应性和自我概念清晰性在观察和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中介作用不显着。该研究结果从总体上契合了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4.状态正念和正念训练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研究四的子研究4a采用日记法,考察了自然状态下的正念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均能显着负向预测个体每日的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并且特质正念还能强化状态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总体水平以及失控性、情境依存性、模式化和高效性的负向预测作用。子研究4b采用实验诱发法,考察经过短期正念训练,个体状态正念水平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通过10分钟的短期正念干预,实验组的状态正念水平得以显着提升;(2)与前测相比,实验组在后测成瘾Stroop任务中对手机词汇的反应时更短;(3)个体状态正念水平提升得越高,在手机相关词汇上的反应时越短。这表明通过提升个体的状态正念水平,有效提升了个体加工手机相关词汇时的抑制控制能力。子研究4c采用网络简易正念训练和生态瞬时评估相结合的方法,考察正念训练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结果发现:(1)通过每天10分钟,连续10天的正念训练,显着提升了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水平,并降低了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及其相关的生理心理社会适应问题;(2)在生态瞬时评估中,状态正念和特质正念均能显着负向预测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并且在低特质正念个体身上,状态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预测作用更强;(3)训练结束后的访谈结果表明,正念训练能够通过提升注意控制、情绪调节、自我概念以及自我控制水平进而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水平。本研究立足于信息技术时代如何更好地应对人与手机之间的关系,聚焦于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探讨了其概念内涵、自动化特征及其与不同层面的正念之间的关系。就理论意义而言,与以往研究聚焦于手机使用“问题”和“症状”的视角不同,本研究从习惯的角度揭示了一种更具普遍性、常态化的手机使用方式,并检验了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此外,基于正念再感知模型和正念去自动化机制模型,本研究考察了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及其内部机制,为提升个体在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中的意识和自主性、探究正念在信息技术使用行为上的积极意义提供了理论支持。就实践意义而言,本研究启示未来研究从新的视角理解人们的手机使用行为,更全面地揭示人和手机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研究发现,不管是特质正念,自然条件下的状态正念,还是实验诱发的状态正念,或是网络简易正念训练,均能在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行为上发挥积极作用,这也为未来研究从正念的不同角度对人们的信息技术使用行为进行实践干预提供了实践参考。
王晶[4](2020)在《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及意义2020年9月,国家卫健委办公厅印发了《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1],要求将孕产期抑郁症筛查纳入常规孕检。随着我国“二孩”政策全面放开,高龄高危孕妇约增加至往年的1.3倍[2],妊娠不仅会使育龄女性产生生理变化,还容易出现各种负面心理反应,其中产前抑郁较为常见[3],孕妇产前抑郁的检出率逐年升高,每年以9%的速率上升[4]。产前抑郁不仅危害孕妇的身心健康、社会功能及其家庭关系[5,6],还可导致胎儿生长受限以及神经发育等受影响[7,8],增加孕妇流产、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9]。本研究拟聚焦孕妇这一特殊重点人群,开展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现状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深入研究并探讨产前抑郁孕妇的情绪加工机制,为临床产前抑郁重点人群的早识别早干预提供重要依据,对孕妇这一特殊人群的情绪健康与心理健康管理提供有益参考。研究目的1.通过问卷调查研究,了解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2.通过事件相关电位脑电实验研究,了解产前抑郁情绪孕妇注意偏向特点及其产前抑郁情绪加工机制。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内容一: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采用问卷调查法,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dinburgh Postnatal Depression Scale,EPDS)、压力知觉量表及自编一般资料问卷,便利抽取广州市3家三级甲等医院产科门诊就诊孕妇开展问卷调查,分析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内容二: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设计实验范式:便利抽取中国成年女性对实验材料情绪词语进行评定,通过评定结果对词语进行分类,选取具有不同情绪效价的情绪词语作为实验材料,设计完成事件相关电位(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脑电实验使用的情绪Stroop实验范式。ERP实验研究:在参加本研究第一阶段问卷调查的孕妇中筛选EPDS≥9分且经精神科医生诊断排除产前抑郁症的孕妇为产前抑郁高危组(简称:高危组),EPDS<9分的孕妇为产前抑郁对照组(简称:对照组),采用上述设计的情绪Stroop实验范式,要求孕妇被试对情绪词语呈现颜色命名,记录孕妇反应时等行为学数据与ERP成分振幅、脑地形图数据,探讨两组孕妇被试对情绪词语的注意偏向特点。统计与分析问卷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录入,ERP行为学数据由Eprime软件自动收集,合并处理后导入SPSS 20.0软件,双人核对后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频数、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Fisher确切检验以及成组t检验;使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孕妇产前抑郁情绪与心理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RP脑电数据使用Matlab R2014a软件及ERPLAB工具包进行数据处理。脑电分段的时程选择为-200~600ms,-200 ms基线校正。带通滤波0.1~30 Hz,以波幅大于±70μV剔除伪迹。根据总平均图及参考文献确定各成分时间窗口为:N1:80~130ms,P2:150~300ms;并选择Fz、Pz及Cz三个电极点来分析两个成分。使用SPSS 20.0对ERP成分波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1.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检出率及其影响因素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9.7%。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产前抑硕士学位论文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有:压力知觉得分(OR=1.34,95%CI=1.28~1.42)、独生子女(OR=0.39,95%CI=0.20~0.75)、婚姻满意度(OR=1.84,95%CI=1.19~2.86)。Hosmer-Lemeshow 检验结果显示,Hosmer-Lemeshow 检验值为 6.89(P=0.55>0.05),回归模型拟合度好,纳入的自变量压力知觉、独生子女和婚姻满意度得分可有效预测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发生。2.孕妇产前抑郁情绪ERP行为学与脑电实验结果(1)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ERP行为学结果:高危组孕妇反应正确率、总反应时与对照组相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意义水平(P>0.05),高危组孕妇对词语的总反应加工时间更短;不同类型情绪词语刺激下2组孕妇反应时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意义水平(P>0.05)。将情绪词语与中性词语的反应时差值作为情绪词语反应时的Stroop效应,2组孕妇在正性词Stroop效应量和负性词Stroop效应量上相比均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意义水平(P均>0.05)。(2)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ERP脑电特点分析结果:①脑电成分N1抑郁分组主效应(F=0.13,P=0.718)、情绪词语类型主效应(F=1.45,P=0.247)和电极主效应(F=0.45,P=0.533)不显着;情绪词语类型与电极(F=0.61,P=0.561),情绪词语类型与抑郁分组(F=0.12,P=0.876),电极与抑郁分组(F=0.45,P=0.535),以及情绪词语类型、电极与抑郁分组(F=1.61,P=0.209)的交互作用均不显着;②脑电成分P2电极主效应(F=10.09,P=0.002)显着,而抑郁分组主效应(F=0.30,P=0.591)和情绪词语类型主效应(F=0.24,P=0.758)不显着;情绪词语类型与电极(F=0.12,P=0.921),情绪词语类型与抑郁分组(F=0.12,P=0.841),电极与抑郁分组(F=0.18,P=0.738),以及情绪词语类型、电极与抑郁分组(F=1.03,P=0.377)的交互作用均不显着。研究结论1.本研究中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为39.7%。孕妇压力知觉高是其产前抑郁情绪的危险因素,孕妇为独生子女、婚姻满意度高是其产前抑郁情绪的保护因素。2.本研究中产前抑郁高危孕妇无显着的情绪Stroop效应,对负性词语不存在注意偏向,脑电成分N1、P2平均振幅未达到统计学显着意义水平,提示采用情绪Stroop实验的反应时和脑电成分N1、P2作为评估及筛查产前抑郁症的客观指标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刘婷[5](2020)在《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人际信任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来自行为和R-fMRI的证据》文中指出当今社会,信息获取和传播的方式因互联网的出现而发生了巨大变革,我们每个人既是信息接收者也是信息发布者。然而,信息获得和发布的便利性也会对信息的真实性产生影响,由于降低了传统媒体的审查机制,网络错误信息层出不穷。反转新闻(Reverse News)作为错误信息的一个类型,其首发大部分为负性新闻(如,“我的右肾去哪了”,“蒋劲夫家暴女友”),在曝光后引起大量关注,但随着后续报道的跟进,人们却发现事实真相与首次报道差距较大,舆论也随之发生巨大改变。先前的研究一致发现负性新闻/信息对人际互动存在消极影响,但其消极影响能否通过后继的更正信息(次发报道)而消除的问题极少有研究者关注。信任是“社会系统的重要润滑剂”,在人际关系的产生与维持过程中具有关键作用。依据信任的测量方式不同,可以将信任划分为外显信任和内隐信任。外显信任指的是直接获得的有意识的信任,内隐信任反映的的是一种间接的自动的心理联结。前人研究发现,反转新闻在一定程度上反转了被试对某一群体的外显信任,而对于反转新闻是否对涉事人物内隐信任存在影响这一问题我们还并不清楚,此外,先前的研究中外显信任多采用的是口头报告的信任评定等级,而对于反映人际互动的信任指标关注较少。因此,本研究设计了4个系列实验,通过行为实验和脑成像技术详细探讨了反转新闻对陌生人内隐和外显信任的影响及其影响因素。实验1以自编的反转新闻为实验材料,以无固定社会身份的陌生人为新闻目标人物,旨在考察反转新闻对涉事人物外显和内隐信任的影响。结果发现,只阅读次发报道和既阅读首发又阅读次发报道相比,对陌生人的信任评价和信任行为无显着差异,说明次发报道可以改善首发报道产生的“不信任”,反转新闻可能确实具有“反转”能力。但被试对陌生人的内隐信任态度与反转前没有显着差异,提示反转新闻没有有效“反转“被试对陌生人的内隐信任。另外,还发现只阅读首发报道的被试与只阅读次发报道或是同时阅读首发和次发报道的被试相比,对陌生人的评价更低,证明首发报道包含的负性信息确实可以降低被试对陌生人的人际信任,与先前有关负性信息影响信任的研究结果一致。实验2主要从主观因素,即从个体差异角度出发,考察了认知反思能力、胡说接受度和夸张人格是否影响反转新闻中次发报道改善人们对陌生人的外显和内隐信任。结果发现,不论是以原始分还是差异分为指标,认知反思能力、胡说接受度和夸张人格不同的被试在阅读反转新闻时,对陌生人信任的变化程度不存在差异;但胡说接受度影响反转前的信任行为,胡说接受度高的个体反转前的信任投资少。实验3从新闻特征的角度探讨客体因素在反转新闻对人际信任的影响中的作用,包括首发报道的负性强度、反转新闻中次发报道对首发报道中负性信息的反转方式、反转新闻中次发报道和首发报道的时间间隔。结果发现,对于首发报道的负性程度来说,首发报道负性程度越高,次发报道阅读测得的被试对涉事陌生人的外显信任的改善越少。对于两则报道在呈现时间上的间隔,结果有些意外,首发报道呈现结束后,间隔5分钟再呈现次发报道的反转效果好于0间隔的。对于次发报道的反转方式,以外显信任为指标,本研究没有观察到两种不同的反转方式在反转效果上的差异。但如果以内隐信任的差异分为统计检验数据,则发现次发报道后被试对陌生人的信任度受反转方式的影响,行为反转条件下被试对陌生人的信任改善度高于意图反转条件下的。实验4根据被试在信任游戏中的表现将被试分成易反转和难反转两组,通过分析比较两组静息态下脑功能各个指标的差异性探讨了和反转新闻是否能反转被试对陌生人信任有关的脑功能特征。基于全脑的局部一致性分析发现,右侧额下回和右侧额中回的局部一致性存在显着的组间差异,易反转组这两个脑区的局部一致性(ReHo)显着高于难反转组,但局部一致性的值和行为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基于兴趣区的功能连接分析,在兴趣区之间,双侧杏仁核间的功能连接表现出显着的组间差异,难反转组双侧杏仁核间的功能连接强度显着高于易反转组,但连接强度和信任指标间不存在显着相关。在兴趣区和全脑其余脑区之间,右腹内侧额上回和左舌回、和右顶上回间的功能连接存在显着的组间差异。难反转组右腹内侧额上回和左侧舌回、右顶上回的功能连接显着的高于易反转组,前者和信任投资和信任评价均存在显着负相关且显着负向预测信任行为和信任评分。综合起来,本研究发现反转新闻可以反转被试对涉事陌生人的外显信任,包括信任评分和信任行为。这一结果不因首发报道的负性程度或是次发报道的反转方式的变化而变化,也不受被试的某些认知特征如认知反思风格、胡说接受度和人格夸张程度的干扰。新闻的客观因素如首发报道的负性程度和反转效果有关,首发报道负性越高,它诱发的对涉事陌生人外显信任的降低越不容易被逆转。受众安静状态下的脑功能,特别是和信任变化、印象更新有关的腹内侧前额叶的功能和反转效果有关,难反转的个体这一脑区和左舌回、右顶上回的功能连接较强。反转新闻不能反转被试对涉事陌生人的内隐信任。研究结果为如何最大程度上提高反转新闻的接受度和减弱首发错误信息的影响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张悦[6](2020)在《听障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亲社会行为作为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表现出来的积极行为,是个体适应社会的重要行为,也是个体社会化发展的重要标志。听障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对于促进其社会融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了解我国听力障碍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探究其影响因素,从而为听障中学生的教育实践提供实证参考。本研究共包括两个部分。一是采用《听障中学生亲社会行为调查问卷》,比较听障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学段、家庭结构、主要沟通方式、生源地以及是否接受过语言训练上的差异,从而探究听障中学生外显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与特点,同时进一步分析共情、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对听障中学生外显亲社会行为的影响;二是通过自编的内隐联想测验初步探究听障中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的发展状况及其与外显亲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听障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处于中等水平。听障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学段、是否为独生子女、生源地和是否接受过语言训练上存在显着性差异。女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水平整体高于男生;处于高中阶段的听障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于初中阶段的听障中学生;为独生子女的听障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水平整体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听障中学生;来自城镇的听障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于来自农村的听障中学生;接受过语言训练的听障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水平高于未接受过语言训练的听障中学生。听障中学生的外显亲社会行为在是否为单亲家庭和主要的沟通方式上没有显着性差异。(2)听障中学生的共情水平、同伴依恋水平和领悟到的社会支持均能够显着地预测其外显亲社会行为。其中,共情的预测作用最大。(3)听障中学生存在内隐亲社会行为,并且内隐亲社会行为与外显亲社会行为是彼此独立的结构。(4)听障中学生的内隐亲社会行为在性别、学段、家庭结构、生源地、主要沟通方式和是否接受过语言训练上没有显着性差异;内隐亲社会行为与共情、同伴依恋、领悟社会支持不存在显着性相关。研究结果还表明,听障中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与外显亲社会行为的分离情况与共情和领悟社会支持呈显着性负相关,与同伴依恋没有显着性相关。
余永松[7](2020)在《长春市散打俱乐部会员体适能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研究问题:我国成年人身体健康状况还是存在不同程度的下滑,而蓬勃发展的大众散打俱乐部,成为健身锻炼的一种选择,但武术散打对于体适能促进的效果有待验证。本研究调查长春市大众散打健身俱乐部会员的体适能状况,对比一般大众体适能状况的差异,以及对俱乐部之间会员体适能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各俱乐部的特点。研究对象及方法:本研究采用立意抽样的方式,抽取长春市华武堂搏击俱乐部、少年宫散打俱乐部、旭东武术三所散打俱乐部共88名散打俱乐部会员作为测试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了解散打俱乐部的研究现状,用实验法测试体适能的各项指标,通过数理统计法对散打俱乐部会员的体适能状况进行分析,以访谈法对三所俱乐部的经营管理人员以及教练员进行访谈,对整体状况进行了解。研究结果与结论:俱乐部会员的身高、肺活量、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纵跳高度、闭眼单脚站立这些指标的平均数都要比2014年全国成年人的平均数高,而会员的体重、灵敏与协调、速度、选择反应时这几项指标的数据比全国成年人的平均数低;少年宫散打俱乐部会员的心肺适能、灵敏与协调这两个指标比其他两个俱乐部好,华武堂搏击俱乐部的速度、肌肉力量、爆发力、反应比其他两个俱乐部要好,旭东武术的平衡、肌肉耐力、柔韧适能比其他两个俱乐部的要好。建议:华武堂搏击俱乐部应加强对会员心肺耐力、肌肉耐力、平衡方面的训练,心肺耐力的提升,少年宫散打俱乐部应加强对会员的柔韧适能、肌肉力量、速度、灵敏与协调方面的训练,旭东武术俱乐部应加强对会员的反应、爆发力方面的训练。
杨超[8](2019)在《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利他行为是个体自发地以他人增益为目的且不期待任何外部收益的一种社会行为。它对于生命的延续、社会的发展以及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西方学者对社区责任感的研究已有十年之久,它是个体为了社区个人和集体幸福且不期望任何回报的一种责任感,它受到社会规范的作用,影响着人们的幸福感和社区参与。目前有关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直接关系及可能的原因并不知晓。早期的社会规范理论认为,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人们对社会规范责任感知的影响,对自身能力的评估以及责任的感知是利他行为的基础。与此同时,研究者们发现个体对利他信息的无意识加工能有效的预测真实情境中利他行为的快速发生,并且以前额叶皮层为主的利他行为的脑区还与人们的道德判断、对记忆信息的加工和提取以及注意的分配相关联。因此,本研究猜想不同社区责任感水平的个体对利他信息的认知加工水平是存在差异的,进而影响真实情境中个体利他行为的发生。以前人有关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研究为基础,本文从社区心理学的角度提出了社区责任感—利他行为的假设模型,采用问卷调查法、行为实验法并结合眼动技术开展了三个系列研究,旨在以我国的文化、社区特点为背景,对社区责任感进行中国化的研究,验证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关系模型,并从认知加工角度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可能的原因解释。研究一,采用质性分析方法、问卷调查法对社区责任感的概念、测量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研究假设为社区责任感是一个多维的结构,受到人口学变量、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等因素的影响。包括三个子研究:研究1(N=184)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法,通过质性分析了解了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特征表现,构建了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理论维度。结果发现:(1)社区责任感既有对自我的要求,也有对客体的道德义务,行为应具有主观能动性。高水平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应具备积极的心理品质,在决策判断中以社区他人和集体的利益获得为价值标准。积极参与社区建设,营造良好的社区氛围和人际纽带是社区居民共识的责任因子。社区责任感是居民心理健康可能的影响因子,人们在践行社区责任行为中伴随着积极的情绪体验;(2)社区责任感的理论结构包括社区责任认知、社区责任情感和社区责任行为(倾向)三个维度。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是个体对自我的约束,意识到自我对社区他人及关系的责任,愿意为了他人的福祉和集体利益投入情感,付诸言行并承担后果的态度。研究2(N=1013)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了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结构特点,编制了相应的工具。结果发现:(1)社区责任感是一个多维的结构,与理论结构一致;(2)社区责任感问卷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与尽责性和幸福感显着正相关。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具有不同的成分,社区责任感问卷可作为居民社区责任感水平评估的有效工具。研究3(N=1019)采用问卷调查法进一步验证了社区责任感的信效度,了解了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现状,并探讨了其可能的影响因素。研究发现:(1)社区责任感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和结构效度;(2)总体而言,我国居民的社区责任感水平较高,有着积极的趋势,但社区责任感行为维度的平均得分最低,离5点评分的“比较符合”还有一定的距离,部分居民依然存在社区责任感缺失的情况;(3)个体的社区责任感水平在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子女数目、住房类型、健康水平以及社会经济地位上存在显着的差异。进一步多元回归分析显示,剔除年龄后,这些影响因素对社区责任感有着显着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的结构是稳定的和可信的,我国居民的总体社区责任感水平良好,但是社区责任行为倾向较弱,个体的社区责任感水平受到人口学变量、主观社会经济地位和主观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二,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行为实验法对利他行为的测量工具进行了修订,探讨了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关系。研究假设为《利他自陈量表》是一个多维的结构,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正相关,且社区责任感对利他行为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包括三个子研究:研究4(N=490)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利他自陈量表》进行了修订。结果发现:(1)利他行为包括移情和社会责任两个维度;(2)修订后的《利他自陈量表》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分半信度和结构效度,与幸福感显着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修订后的《利他自陈量表》有着良好的统计学指标,比原始的英文版本和已有的中文版本更适用于社区居民。研究5(N=1052)采用问卷调查法初步探索了社区责任感和利他行为的关系,并探讨了其可能的中介变量。结果发现:(1)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社区认同两两正相关;(2)社区责任感对利他行为的直接效应显着,社区认同在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之间起部分中介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不仅可以直接预测利他行为的变化,而且可以通过社区认同间接预测居民的利他行为水平。研究6(N=109)采用重复独裁者博弈任务进一步验证了社区责任感与居民利他行为的关系。结果发现:(1)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显着正相关,社区责任感对居民的利他行为有着正向的预测作用;(2)随着分配任务次数的增加,居民的利他行为水平逐渐降低;(3)高、低社区责任感组的金钱分配差异显着,高社区责任感组的利他行为水平显着大于低社区责任感组。研究结果表明重复独裁者博弈任务是评估居民利他行为水平的一个有效范式,社区责任感越高的居民在独裁者博弈任务中更加利他。研究三,采用认知行为实验并结合眼动技术对居民利他在社区责任感水平上的差异进行了认知原因的分析。研究假设为不同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对利他信息的敏感程度是不同的,这可能是导致行为差异的可能原因。包括三个子研究:研究7(N=217)参照经典的内隐联想测验,通过两个平行研究探究了社区责任感水平与居民内隐利他评价的关系。结果表明:(1)个体存在显着的内隐利他自我概念评价效应和内隐利他态度评价效应;(2)内隐利他与外显利他相关不显着;(3)社区责任感水平与内隐效应值显着正相关,无论社区责任感水平的高低,居民在相容任务的反应时都小于不相容任务的反应时;(4)高社区责任感组的IAT效应值显着大于低社区责任感组。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越高的个体越倾向于将利他与自我相关联并作出积极的评价,将非利他与他人相关联并作出消极的评价。研究8(N=102)采用加工分离程序探讨了个体在对利他信息的记忆提取中意识和无意识的贡献率及社区责任感的影响。结果发现:(1)无论是包含测验还是排除测验,被试对利他词汇的再认成绩都显着优于中性词汇的再认成绩;(2)具体的加工过程中,被试对利他词汇的提取比中性词汇需要更多的意识参与和更多的无意识参与,且无意识的贡献率大于意识的贡献率;(3)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词汇类型与加工方式的主效应显着,词汇类型、加工方式与被试类型的三重交互作用显着,进一步比较而言,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差异只体现在对利他词汇的意识提取上,即高社区责任感的个体比低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在对利他词汇进行加工时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加工方式。研究结果表明高社区责任感的个体比低社区责任感的个体在对利他词汇进行加工时需要更少的意识参与,更多的是一种无意识的、自动化的加工过程。研究9(N=77)采用视觉搜索任务范式和点探测任务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探讨了不同社区责任感水平的居民对利他信息和非利他信息在空间搜索上的速度差异和时间进程上的偏向成分差异。结果发现:(1)无论居民社区责任感的高低,人们都能在中性刺激背景中快速地识别出靶刺激(利他词语和非利他词语)。但是人们对非利他词语的反应时更短,正确率更高。且识别靶刺激的速度快于中性刺激;(2)在整个视觉搜索的过程中,人们在靶刺激的总注视次数和总注视次数比率上不存在显着的差异,但是在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比率上存在显着的差异,个体对非利他词语的总注视时间和总注视时间比率显着大于利他词语;(3)社区责任感水平与利他词语的总注视时间比率显着正相关并具有显着的正向预测作用;(4)无论社区责任感水平的高低,人们对利他词语和非利他词语的探测和注意脱离困难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当利他词语、非利他词语分别与中性词语配对时,人们对利他词语表现出一致性促进效应(即利他词语一致探测点的反应快于中性词语一致探测点的反应),对非利他词语却没有注意偏向;(5)在整个探测的过程中,人们对利他词语与非利他词语首视点定向、首视点的潜伏期偏向、首视点注视时间偏向及总注视时间偏向都不存在显着的差异。同时人们对利他词语和非利他词语不存在显着的潜伏期探测偏向和最初的注意偏向,但是都表现出了总体的注意维持以及对非利他词语的早期定向偏向(即个体更多的将视觉空间注意指向了非利他词语);(6)当考虑社区责任感的水平时,研究发现社区责任感只对利他词语的总体的注意维持发挥了正向的预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责任感越高的个体在利他词语的整体识别过程和总体的注意维持过程中会投入更多的认知资源。本研究通过三个系列研究,明确了社区责任感的结构,验证了居民利他行为水平在社区责任感上的个体差异,及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同时采用认知研究范式并结合眼动技术对其可能的认知原因进行了解释。研究结果有助于推动社区责任感中国化理论的发展与应用,为居民社区责任感、利他行为的评估提供有效的心理学测量工具,并为居民社区责任感的唤醒,利他行为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丰富我国社区心理学的实证成果,同时,研究成果还可以作为社区专职人员招聘的甄选工具,为社区工作的开展提供理论参考,为我国社区心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奠定基础。
许跃如[9](2019)在《主动安全系统对营运车辆驾驶员行为影响辨析及预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车辆已经成为人们出行中不可或缺的工具,迅猛的汽车增长速度也带来了严峻的交通安全问题。在所有的交通事故中,营运客货车辆发生的交通事故比例及其严重程度要远高于私家车事故,因此,越来越多的主动安全系统被应用在营运车辆中以提高驾驶员的决策能力。本文以营运车辆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调查问卷方法了解营运车辆驾驶员对主动安全系统的评价,再运用大量自然驾驶及预警数据,深入分析前向碰撞预警、车距监控预警和车道偏离预警三类主动安全预警功能在营运车辆上的数据特性,结合驾驶员特性和道路环境特性,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了驾驶员反应与否及其影响因素间的关系,最终运用预警时刻相关因素,实现对驾驶员反应程度的预测。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成果包含如下几方面:(1)营运车辆驾驶员对主动安全系统主观感受分析通过对营运车辆驾驶员的问卷调查,了解了营运车辆驾驶员对于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主观态度及接受程度。首先运用统计分析,对驾驶员基本信息以及主动安全系统应用的功能与场景进行了阐述,然后对各类情况下,驾驶员对于主动安全系统主观态度的李克特量表进行了分析,运用因子分析找出了量表问题的四个公因子,运用模糊综合评判进一步定量分析了营运车辆驾驶员对于主动安全预警系统的主观态度,最终发现总体上营运车辆驾驶员的主观态度偏积极,但其态度的积极程度不高。(2)营运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数据特性分析运用24辆营运车辆51天的自然驾驶数据,分析了各类预警数据在不同情况下的数据特性,并运用方差分析探究了各主动安全功能预警情况下驾驶员反应与相关影响因素之间关联的显着性。研究表明,驾驶员对于FCW预警的反应较为迅速,对于HMW和LDW预警的反应则偏向于采取较为温和的措施,根据对预警数据的方差分析可知,在FCW预警和HMW预警条件下,对驾驶员反应有显着影响的因素为:预警持续时间、驾驶员年龄、道路类型、车辆类型、预警时刻以及车辆速度,在LDW预警条件下,对驾驶员反应有显着影响的为持续时间、道路类型、天气情况、驾驶员年龄、车辆速度以及预警时刻六个因素。(3)营运车辆驾驶员对预警信号反应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分别针对FCW、HMW和LDW预警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分析各类型主动安全预警功能作用下,影响驾驶员对预警信号反应的关键因素,并用OOB估计检验模型的准确性,三类预警数据的OOB估计分别为0.816、0.771和0.820,拟合程度较高,结果表明FCW预警情况下,影响驾驶员反应与否的前三个关键因素为车辆速度、持续时间和预警时刻;HMW预警情况下,影响驾驶员反应与否的前三个关键因素为车辆速度、驾驶员年龄和预警时刻;LDW预警情况下,影响驾驶员反应与否的前三个关键因素为持续时间、车辆速度和驾驶员年龄。根据各功能的关键影响因素,论文对三种类型预警的差异化设计进行了探讨。(4)营运车辆驾驶员对预警信号反应程度预测根据营运车辆驾驶员对FCW、HMW和LDW预警信息有反应时,其反应程度与其相关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GA优化BP神经网络,构建了不同驾驶员、不同道路环境条件下,营运车辆驾驶员对不同类型主动安全预警信号反应程度的预测模型。根据拟合程度可知,三个模型均未出现过拟合,且拟合优度较高,GA优化BPNN模型对于驾驶员反应程度的预测的速度和效果均优于BPNN模型,模型结果可应用于对营运车辆驾驶员反应程度的预测中,为主动安全系统功能的优化设计提供科学支撑。
刘照满[10](2019)在《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工作记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认为退役复学大学生是指参军前未完成高等教育,服役期满回归高校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其主要特点是他们在服兵役期间,接受了部队两年的军事管理和体能训练等方面的锻炼。以往研究表明,不同形式的体育运动训练可以提高个体的工作记忆水平,同时对个体的心理弹性和情绪调节能力也有积极地影响。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也影响个体的工作记忆能力。本文以退役复学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考察服兵役的经历对其工作记忆、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的影响,同时检验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在服兵役对大学生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中的作用机制。为此,本论文设计了两个研究。在研究一中,采用N-back和活动记忆两种工作记忆范式,对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工作记忆进行了测量,选取退役复学大学生30人作为实验组,按照实验组被试的入学年级、专业、学校,匹配普通在校大学生30人为对照组。通过对两组被试的行为数据(反应时、正确率)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在N-back工作记忆任务上有明显的反应优势。在研究二中,重新选取退役复学大学生与对照组大学生各40人。在研究一的基础上,采用N-back范式测量两组被试的工作记忆,采用心理弹性量表、青少年情绪调节能力问卷测量两组被试的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之后分别以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为中介变量,以工作记忆反应时为因变量,进行中介效应检验。结果发现: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整体得分显着高于对照组,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分别在大学生是否有服兵役经历对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通过以上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服兵役经历显着改善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工作记忆能力,主要表现在工作记忆的N-back任务上。(2)服兵役经历提高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和情绪调节能力。(3)心理弹性在大学生是否有服兵役经历对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4)情绪调节能力在大学生是否有服兵役经历对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中起部分中介作用。
二、反应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反应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的编制及初步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 研究背景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3 研究目的 |
4 研究意义 |
5 研究理论框架 |
5.1 操作性定义 |
5.2 研究理论框架 |
6 技术路线图 |
第一部分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现况的质性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资料收集方法 |
2.3 资料分析方法 |
2.4 质性访谈的伦理问题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二部分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量表的编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建立量表条目池 |
2.2 设计量表的计分方法 |
2.3 德尔菲专家函询 |
2.4 正式施测 |
2.5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4 讨论 |
5 小结 |
第三部分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的信效度检验及初步应用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2.1 研究场所 |
2.2 研究对象 |
2.3 样本量计算 |
2.4 研究工具 |
2.5 资料收集方法 |
2.6 统计分析方法 |
2.7 质量控制 |
3 结果 |
3.1 患者基本情况 |
3.2 量表信度分析 |
3.3 量表效度分析 |
3.4 量表各维度及其权重 |
3.5 AD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的初步分析 |
4 讨论 |
5 结论 |
6 研究的创新性和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并发症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模型建构及运动干预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特点及影响因素 |
2.1.1 药物依赖戒断者药物渴求的特点 |
2.1.2 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症状特征 |
2.1.3 药物依赖戒断者家庭功能特征 |
2.2 运动锻炼对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的影响 |
2.2.1 运动锻炼促进药物依赖者心理健康效益 |
2.2.2 运动锻炼改善药物依赖者家庭功能的作用 |
2.2.3 运动锻炼促进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的大脑神经基础 |
2.2.4 运动改善药物依赖者的注意偏向 |
2.3 心理健康的理论基础 |
2.3.1 健康促进理论 |
2.3.2 计划行为理论 |
2.4 心理健康测评技术应用 |
2.4.1 心理测量量表在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测评中的作用 |
2.4.2 近红外脑功能成像在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测评中的应用 |
3 问题提出 |
4 研究框架 |
4.1 研究思路 |
4.2 研究内容的框架 |
5 研究内容 |
5.1 研究一: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研制 |
5.1.1 研究目的 |
5.1.2 调查对象 |
5.1.3 问卷编制 |
5.1.3.1 药物依赖维度 |
5.1.3.2 锻炼态度维度 |
5.1.3.3 心理健康维度 |
5.1.4 统计分析 |
5.1.5 研究结果 |
5.1.5.1 药物依赖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
5.1.5.2 锻炼态度探索性因子分析 |
5.1.5.4 心理症状问卷探索性因子分析 |
5.1.6 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问卷验证性因素分析 |
5.1.6.1 药物依赖问卷验证性因子分析 |
5.1.6.2 锻炼态度量表验证性因子分析 |
5.1.7 讨论 |
5.1.8 小结 |
5.2 .研究二: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特点分析 |
5.2.1 研究2a: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特点及影响因素 |
5.2.1.1 研究目的 |
5.2.1.2 调查对象 |
5.2.1.3 数据处理方法 |
5.2.1.4 研究结果 |
5.2.1.5 讨论 |
5.2.1.6 小结 |
5.2.2 研究2b:药物依赖戒断者家庭功能与锻炼态度的关系 |
5.2.2.1 研究目的 |
5.2.2.2 研究对象 |
5.2.2.3 测量工具 |
5.2.2.4 测量程序 |
5.2.2.5 数据分析 |
5.2.2.6 研究结果 |
5.2.2.7 讨论 |
5.2.2.8 小结 |
5.3 研究三: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模型的建构与检验 |
5.3.1 研究目的 |
5.3.2 研究对象 |
5.3.3 测量工具 |
5.3.4 统计方法 |
5.3.5 模型建构 |
5.3.6 研究结果 |
5.3.6.1 心理症状与毒品渴求的交叉滞后模型分析 |
5.3.6.2 毒品渴求的中介效应模型 |
5.3.6.3 锻炼态度的调节作用 |
5.3.7 讨论 |
5.3.8 小结 |
5.4 研究四:有氧运动促进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效益检验 |
5.4.1 研究对象 |
5.4.2 运动干预方案 |
5.4.3 测量工具与统计分析 |
5.4.4 研究结果 |
5.4.4.1 有氧运动对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毒品渴求和强迫性行为的影响 |
5.4.4.2 运动干预中毒品渴求对毒品强迫性行为发展趋势的影响 |
5.4.5 讨论 |
5.4.6 小结 |
5.5 研究五:有氧运动对药物依赖戒断者情绪注意偏向调控作用 |
5.5.1 研究对象 |
5.5.2 运动干预方案 |
5.5.3 实验设计 |
5.5.4 实验材料 |
5.5.5 实验任务 |
5.5.6 数据采集及处理 |
5.5.7 研究结果 |
5.5.8 讨论 |
5.5.9 小结 |
5.6 研究六:有氧运动对药物依赖戒断者食物奖赏功能的改善作用 |
5.6.1 实验对象 |
5.6.2 实验任务 |
5.6.3 运动干预和实验流程 |
5.6.4 数据分析与统计 |
5.6.5 研究结果 |
5.6.5.1 运动干预对MA依赖者食物偏好的影响 |
5.6.5.2 运动干预对MA依赖者大脑奖赏系统功能的影响 |
5.6.6 讨论 |
5.6.7 小结 |
6 总讨论 |
6.1 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测量工具的有效特点 |
6.2 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模型的检验 |
6.3 有氧运动促进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提升的效果 |
7 结论 |
8 创新与展望 |
8.1 创新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基本信息 |
附录二 家庭功能量表 |
附录三 贝克自评量表 |
附录四 特质、状态焦虑量表 |
致谢 |
科研经历 |
(3)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习惯性手机使用 |
1.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述 |
1.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测量 |
1.3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因素 |
1.4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后效 |
1.5 针对习惯和手机使用行为的干预 |
2 正念 |
2.1 正念的概念 |
2.2 正念的不同层面 |
2.3 正念相关干预疗法 |
2.4 正念的积极影响 |
3 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
3.1 正念去自动化的理论基础 |
3.2 正念去自动化的实证支持 |
3.3 正念对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影响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总体研究设计 |
1 问题提出 |
1.1 现有研究不足 |
1.2 本研究拟探讨的问题 |
2 总体研究设计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研究一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问卷编制与现状调查 |
1 问题提出 |
2 子研究1a: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质性研究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子研究1b: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问卷编制 |
3.1 研究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子研究1c: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现状调查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研究二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 |
1 问题提出 |
2 子研究2a: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 |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子研究2b: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 |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子研究2c: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 |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研究三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
1 问题提出 |
2 子研究3a: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以变量为中心 |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子研究3b: 特质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以个体为中心 |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子研究3c: 特质正念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内部机制 |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研究四 状态正念及正念训练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
1 问题提出 |
2 子研究4a: 状态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日记法 |
2.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结果 |
2.4 讨论 |
2.5 结论 |
3 子研究4b: 状态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实验诱发法 |
3.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3.2 研究方法 |
3.3 研究结果 |
3.4 讨论 |
3.5 结论 |
4 子研究4c: 网络简易正念训练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生态瞬时评估 |
4.1 研究目的及研究假设 |
4.2 研究方法 |
4.3 研究结果 |
4.4 讨论 |
4.5 结论 |
第四部分 综合讨论 |
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结构与基本现状 |
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自动化特征 |
2.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失控性 |
2.2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情境依存性 |
2.3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目标独立性 |
3 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
3.1 不同层面的正念与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
3.2 不同层面的正念在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时的相互作用 |
3.3 正念影响习惯性手机使用的中介机制 |
4 本研究的创新及其意义 |
4.1 研究创新 |
4.2 理论意义 |
4.3 实践意义 |
5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五部分 研究结论 |
1 习惯性手机使用的概念内涵和特征 |
2 正念和习惯性手机使用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致谢 |
(4)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操作性定义 |
1.3 抑郁的相关理论 |
1.4 孕妇产前抑郁的研究现状 |
1.4.1 孕妇产前抑郁的流行病学特点 |
1.4.2 孕妇产前抑郁的评估工具 |
1.5 事件相关电位的研究现状 |
1.5.1 事件相关电位定义 |
1.5.2 事件相关电位经典成分 |
1.5.3 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常用范式 |
1.5.4 事件相关电位在临床中的研究与应用 |
1.6 研究意义 |
1.6.1 理论意义 |
1.6.2 实践意义 |
1.7 研究目的 |
1.8 研究内容 |
1.9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的现状调查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设计 |
2.3 研究假设 |
2.4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4.1 研究对象 |
2.4.2 研究工具 |
2.4.3 研究方法 |
2.4.4 统计学方法 |
2.4.5 质量控制 |
2.4.6 伦理原则 |
2.5 结果 |
2.5.1 孕妇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
2.5.2 孕妇妊娠相关特征 |
2.5.3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得分情况及检出率 |
2.5.4 产前抑郁高危孕妇一般人口学特征 |
2.5.5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影响因素分析 |
2.6 讨论 |
2.6.1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检出率现状分析 |
2.6.2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分析 |
2.7 小结 |
第三章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的事件相关电位研究 |
3.1 相关概念 |
3.2 研究目的 |
3.3 研究设计 |
3.4 研究假设 |
3.5 实验对象与方法 |
3.5.1 实验对象 |
3.5.2 实验材料 |
3.5.3 实验程序 |
3.5.4 实验环境及设备 |
3.5.5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
3.5.6 质量控制 |
3.5.7 伦理原则 |
3.6 结果 |
3.6.1 两组孕妇被试一般资料与其EPDS比较结果 |
3.6.2 两组孕妇被试ERP行为学结果 |
3.6.3 两组孕妇被试ERP脑电实验结果 |
3.7 讨论 |
3.7.1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Stroop效应分析 |
3.7.2 孕妇产前抑郁情绪脑电成分分析 |
3.8 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4.1 研究过程 |
4.2 主要结论 |
4.3 本研究的创新点 |
4.4 本研究的局限 |
4.5 对策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人际信任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来自行为和R-fMRI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与反转新闻相关的研究 |
1.1 国内反转新闻的研究 |
1.1.1 反转新闻的特征 |
1.1.2 反转新闻产生的原因 |
1.1.3 反转新闻的社会影响 |
1.1.4 反转新闻的应对策略 |
1.2 国外假新闻的研究 |
1.2.1 假新闻的特征 |
1.2.2 假新闻的产生及传播原因 |
1.2.3 国外假新闻的应对策略 |
1.2.4 影响假新闻的准确性知觉的因素 |
1.3 传统错误信息更正的实证研究 |
1.3.1 影响错误信息更正效果的客体因素 |
1.3.2 影响错误信息更正效果的主体因素 |
1.4 小结 |
2 人际信任 |
2.1 人际信任的概述 |
2.2 人际信任的测量 |
2.2.1 外显信任的测量 |
2.2.2 内隐信任的测量 |
2.3 外显测量方法和内隐测量方法测得结果间的相关性 |
3 反转新闻对人际信任影响的研究现状 |
3.1 负性新闻/信息对人际信任影响 |
3.1.1 行为学研究 |
3.1.2 脑机制研究 |
3.1.3 理论解释 |
3.2 负性错误信息更正对印象形成的影响 |
3.2.1 行为学研究 |
3.2.2 脑成像研究 |
3.2.3 理论解释 |
3.3 小结 |
第二部分 问题提出与研究思路 |
1.1 问题提出 |
1.1.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1.1.2 拟研究的问题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步骤 |
1.4 研究意义 |
第三部分 实证研究 |
研究一(实验1) 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实验1a 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外显信任的影响 |
1.1 实验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2.1 被试 |
1.2.2 实验设计 |
1.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实验1b 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内隐信任的影响 |
1.1 实验目的 |
1.2 研究方法 |
1.2.1 被试 |
1.2.2 实验设计 |
1.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1.3 实验结果 |
1.4 讨论 |
研究二 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 |
实验2 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主观影响因素 |
实验2a 认知反思能力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方法 |
2.2.1 被试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实验2b 胡说接受度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方法 |
2.2.1 被试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实验2c 夸张人格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2.1 实验目的 |
2.2 实验方法 |
2.2.1 被试 |
2.2.2 实验设计 |
2.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2.3 实验结果 |
2.4 讨论 |
实验3 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客观影响因素 |
实验3a 首发报道负性程度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实验3b 反转方式对反转新闻改变陌生人人际信任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实验3c 时间间隔对反转新闻改变人际信任效果的影响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设计 |
3.2.3 实验材料和流程 |
3.3 实验结果 |
3.4 讨论 |
研究三(实验4) 反转效果和局部脑区静息状态下功能特征的关系研究 |
3.1 实验目的 |
3.2 实验方法 |
3.2.1 被试 |
3.2.2 实验设计与逻辑 |
3.2.3 静息态数据采集和预处理 |
3.3 实验结果 |
3.3.1 低频振幅分析 |
3.3.2 局部一致性分析 |
3.3.3 功能连接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部分 总的讨论 |
(一) 总讨论 |
4.1 外显信任的反转效果 |
4.2 内隐信任的反转效果 |
4.3 影响反转效果的主观因素 |
4.4 影响反转效果的客观因素 |
4.5 反转效果与静息态脑功能 |
(二) 本研究的贡献和不足 |
4.6 本研究的贡献 |
4.7 本研究的不足 |
第五部分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6)听障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1 问题提出 |
2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 |
2.2 亲社会行为的研究概况 |
2.3 听障中学生亲社会行为的研究现状 |
3 研究框架 |
4 研究意义 |
第二部分 实证研究 |
研究一 听障中学生外显亲社会行为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研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研究二 听障中学生内隐亲社会行为的初步探究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方法 |
3 研究结果 |
4 结论 |
5 讨论 |
第三部分 教育建议 |
第四部分 研究总结 |
1 研究结果 |
2 创新之处 |
3 不足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长春市散打俱乐部会员体适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2 文献综述 |
2.1 体适能的相关研究 |
2.1.1 体适能的概念 |
2.1.2 体适能测量方法的研究现状 |
2.1.3 成年人体质相关研究 |
2.2 武术散打的相关研究 |
2.2.1 武术散打发展现状研究 |
2.2.2 散打俱乐部的研究现状 |
2.2.3 武术与体适能相关研究 |
3 研究对象和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实验法 |
3.2.3 数理统计法 |
3.2.4 访谈法 |
3.2.5 比较分析法 |
3.3 研究限制 |
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散打俱乐部会员心肺耐力结果与讨论 |
4.1.1 散打俱乐部会员肺活量检测结果评价 |
4.1.2 散打俱乐部会员台阶试验指数检测结果评价 |
4.2 散打俱乐部会员肌肉适能的结果与评价 |
4.2.1 散打俱乐部会员肌肉力量结果与讨论 |
4.2.2 散打俱乐部会员肌肉耐力结果与讨论 |
4.3 散打俱乐部会员柔韧适能结果与讨论 |
4.4 散打俱乐部会员身体成分适能结果与讨论 |
4.5 散打俱乐部会员速度适能结果与讨论 |
4.6 散打俱乐部会员爆发力适能结果与讨论 |
4.7 散打俱乐部会员协调与灵敏适能结果与讨论 |
4.8 散打俱乐部会员平衡适能结果与讨论 |
4.9 散打俱乐部会员反应适能结果与讨论 |
4.10 散打俱乐部会员的体适能数据与2014年全国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比较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俱乐部管理者以及教练访谈提纲 |
附录二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责任感 |
1.1.1 责任感的概念 |
1.1.2 责任感的理论模型 |
1.1.3 责任感的测量 |
1.1.4 责任感的实证研究 |
1.2 社区责任感 |
1.2.1 社区责任感的概念 |
1.2.2 社区责任感的理论模型 |
1.2.3 社区责任感的测量 |
1.2.4 社区责任感的实证研究 |
1.3 利他行为 |
1.3.1 利他行为的概念 |
1.3.2 利他行为的相关理论 |
1.3.3 利他行为的测量 |
1.3.4 利他行为的实证研究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2.1 问题提出 |
2.1.1 已有研究的不足 |
2.1.2 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的关系 |
2.1.3 个体对利他信息认知加工的差异性 |
2.2 研究方案 |
2.3 研究意义 |
2.4 创新之处 |
3 研究一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3.1 研究1社区责任感理论维度的构建 |
3.1.1 目的 |
3.1.2 方法 |
3.1.3 结果 |
3.1.4 小结 |
3.2 研究2社区责任感问卷的编制及信效度检验 |
3.2.1 目的 |
3.2.2 方法 |
3.2.3 结果 |
3.2.4 小结 |
3.3 研究3中国居民社区责任感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
3.3.1 目的 |
3.3.2 方法 |
3.3.3 结果 |
3.3.4 小结 |
4 研究二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研究 |
4.1 研究4利他自陈量表在中国社区居民中的修订 |
4.1.1 目的 |
4.1.2 方法 |
4.1.3 结果 |
4.1.4 小结 |
4.2 研究5社区责任感与利他行为:社区认同的中介作用 |
4.2.1 目的 |
4.2.2 方法 |
4.2.3 结果 |
4.2.4 小结 |
4.3 研究6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基于DG任务的研究 |
4.3.1 目的 |
4.3.2 方法 |
4.3.3 结果 |
4.3.4 小结 |
5 研究三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认知加工的影响研究 |
5.1 研究7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的影响:来自IAT的证据 |
5.1.1 研究7a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刺激自我概念评价的影响 |
5.1.2 研究7b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刺激态度评价的影响 |
5.2 研究8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信息记忆的影响 |
5.2.1 目的 |
5.2.2 方法 |
5.2.3 结果 |
5.2.4 小结 |
5.3 研究9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信息注意偏向的影响 |
5.3.1 研究9a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信息搜索速度的影响 |
5.3.2 研究9b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信息注意成分的影响 |
6 总讨论 |
6.1 社区责任感问卷的信度和效度 |
6.2 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 |
6.3 社区责任感对居民利他认知加工的影响 |
6.4 研究的总结、不足与展望 |
7 总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9)主动安全系统对营运车辆驾驶员行为影响辨析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的不足 |
1.2.1 主动安全技术研究 |
1.2.2 驾驶员行为安全特性研究 |
1.2.3 主动安全系统对驾驶员行为影响分析 |
1.2.4 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 |
1.3 研究目标和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主动安全关键技术及功能 |
2.1 主动安全概念 |
2.2 前向碰撞预警与车距监控预警技术 |
2.2.1 前方车辆识别追踪技术 |
2.2.2 车距监控预警模型 |
2.2.3 前向碰撞预警模型 |
2.3 车道偏离预警技术 |
2.3.1 车道线识别技术 |
2.3.2 车道偏离算法设计 |
2.4 本课题主动安全设备 |
2.4.1 前向碰撞预警(FCW)功能 |
2.4.2 车距监控预警(HMW)功能 |
2.4.3 车道偏离预警(LDW)功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营运车辆驾驶员对主动安全系统主观感受分析 |
3.1 问卷设计与发放 |
3.2 驾驶员基本信息分析 |
3.3 主动安全系统功能及场景调查 |
3.4 李克特量表数据分析 |
3.4.1 信度分析 |
3.4.2 因子分析 |
3.5 量表模糊综合评判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营运车辆主动安全预警数据特性分析 |
4.1 主动安全预警数据预处理 |
4.1.1 预警数据筛选 |
4.1.2 预警车辆及驾驶员信息匹配 |
4.1.3 基于GPS信息的车辆位置获取 |
4.1.4 道路类型 |
4.1.5 预警时刻天气 |
4.2 主动安全预警数据特性分析 |
4.2.1 预警数据特性统计 |
4.2.2 预警数据车辆类型特性 |
4.2.3 预警数据驾驶员年龄分布 |
4.2.4 预警数据天气情况特性 |
4.2.5 预警数据道路类型 |
4.2.6 预警数据持续时间分布 |
4.2.7 预警数据时刻分布 |
4.2.8 预警数据速度分布 |
4.3 主动安全预警数据方差分析 |
4.3.1 方差分析基本原理 |
4.3.2 驾驶员对FCW预警反应方差分析 |
4.3.3 驾驶员对HMW预警反应方差分析 |
4.3.4 驾驶员对LDW预警反应方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营运车辆驾驶员对预警信号反应关键影响因素分析 |
5.1 随机森林算法 |
5.1.1 决策树 |
5.1.2 随机森林 |
5.1.3 模型准确性验证 |
5.1.4 随机森林变量重要性评分 |
5.2 驾驶员对FCW预警信号反应分析 |
5.3 驾驶员对HMW预警信号反应分析 |
5.4 驾驶员对LDW预警信号反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营运车辆驾驶员对预警信号反应程度预测 |
6.1 神经网络算法 |
6.1.1 人工神经网络 |
6.1.2 神经元结构 |
6.1.3 反向传播神经网络 |
6.2 遗传算法 |
6.2.1 遗传算法基本流程 |
6.2.2 遗传算法的关键技术 |
6.3 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 |
6.4 驾驶员对FCW预警反应程度预测 |
6.4.1 数据选取 |
6.4.2 数据归一化处理 |
6.4.3 BP神经网络设计 |
6.4.4 遗传算法设计 |
6.4.5 预测结果分析 |
6.5 驾驶员对HMW预警反应程度预测 |
6.5.1 数据选取 |
6.5.2 模型参数设计 |
6.5.3 预测结果分析 |
6.6 驾驶员对LDW预警反应程度预测 |
6.6.1 数据选取 |
6.6.2 模型参数设计 |
6.6.3 预测结果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成果与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在读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
(10)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工作记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工作记忆 |
1.1.1 工作记忆的含义 |
1.1.2 工作记忆的作用 |
1.1.3 工作记忆的影响因素 |
1.1.4 工作记忆的测量 |
1.2 退役复学大学生 |
1.2.1 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含义 |
1.2.2 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服兵役经历 |
1.2.3 退役复学大学生的相关研究 |
1.3 心理弹性 |
1.3.1 心理弹性的含义 |
1.3.2 心理弹性的理论 |
1.3.3 心理弹性的测量 |
1.4 情绪调节能力 |
1.4.1 情绪调节能力的含义 |
1.4.2 情绪调节能力的理论 |
1.4.3 情绪调节能力的测量 |
1.5 运动训练与工作记忆、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之间的关系 |
1.5.1 运动训练与工作记忆 |
1.5.2 运动训练与心理弹性 |
1.5.3 运动训练与情绪调节能力 |
1.5.4 心理弹性与工作记忆 |
1.5.5 情绪调节能力与工作记忆 |
第2章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
2.1 问题提出 |
2.2 研究假设 |
2.3 研究思路 |
2.4 研究意义 |
2.4.1 理论意义 |
2.4.2 实践意义 |
2.5 研究创新 |
第3章 退役复学大学生工作记忆的实验研究 |
3.1 实验一:N-back任务 |
3.1.1 研究目的 |
3.1.2 研究方法 |
3.1.3 研究结果 |
3.2 实验二:活动记忆任务 |
3.2.1 研究目的 |
3.2.2 研究方法 |
3.2.3 研究结果 |
3.3 分析讨论 |
3.4 小结 |
第4章 退役复学大学生工作记忆的影响因素探究 |
4.1 研究目的 |
4.2 研究方法 |
4.2.1 被试 |
4.2.2 研究工具 |
4.2.3 数据处理 |
4.3 研究结果 |
4.3.1 两组被试工作记忆、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的差异检验 |
4.3.2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性分析 |
4.3.3 心理弹性、情绪调节能力的中介效应检验 |
4.4 分析讨论 |
4.5 小结 |
第5章 总讨论 |
5.1 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工作记忆 |
5.1.1 工作记忆N-back任务 |
5.1.2 工作记忆活动记忆任务 |
5.2 退役复学大学生工作记忆的影响因素 |
5.2.1 服兵役经历提升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心理弹性水平 |
5.2.2 服兵役经历提高了退役复学大学生的情绪调节能力 |
5.2.3 心理弹性在被试完成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中的中介作用 |
5.2.4 情绪调节能力在被试完成工作记忆任务表现中的中介作用 |
5.3 研究不足 |
5.4 未来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致谢 |
作者简历 |
四、反应时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现状(论文参考文献)
- [1]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自我管理测评量表的编制及初步应用研究[D]. 张丽薇. 福建医科大学, 2021(02)
- [2]药物依赖戒断者心理健康模型建构及运动干预的实证研究[D]. 刘佳宁. 上海体育学院, 2021(09)
- [3]从“不知不觉”到“当知当觉”:习惯性手机使用及其与正念的关系[D]. 杨秀娟. 华中师范大学, 2021(02)
- [4]孕妇产前抑郁情绪特点及其事件相关电位研究[D]. 王晶. 南方医科大学, 2020
- [5]反转新闻对涉事陌生人人际信任的改变及其影响因素 ——来自行为和R-fMRI的证据[D]. 刘婷. 天津师范大学, 2020(08)
- [6]听障中学生亲社会行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张悦.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7]长春市散打俱乐部会员体适能分析[D]. 余永松. 吉林体育学院, 2020(03)
- [8]社区责任感的结构及其对居民利他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D]. 杨超. 西南大学, 2019(05)
- [9]主动安全系统对营运车辆驾驶员行为影响辨析及预测研究[D]. 许跃如. 东南大学, 2019(01)
- [10]退役复学大学生的工作记忆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 刘照满. 鲁东大学,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