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学杂交剂BAU—2对普通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贾子苗[1](2021)在《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文中提出作为小麦的近缘种属簇毛麦、大麦和中间偃麦草含有很多优良基因,对小麦抗病性、抗逆性和品质等性状的改良意义重大。利用远缘杂交技术将这些基因转入小麦是丰富小麦遗传多样性、扩大遗传变异范围的重要手段。本研究利用实验室保存和创制的硬粒小麦-普通小麦代换系和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等材料初步确定与抗盐性、叶酸含量、硒含量相关的簇毛麦染色体。同时利用以小麦-簇毛麦异染色体系、小麦-大麦-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为材料,通过杂交、回交和组织培养等技术培育新的异染色体系,并结合分子标记、原位杂交、基因芯片分析等确定异染色体系类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以小麦-簇毛麦#2、小麦-簇毛麦#3整套二体附加系和硬粒小麦-普通小麦2套代换系为材料,在成熟胚离体培养条件下进行耐盐性测定,采用HPLC-MS/MS方法测定叶酸含量,采用质谱仪测定微量元素含量后对结果进行分析。初步发现,簇毛麦5V#2、3V#3、2V#3染色体上可能存在耐盐相关基因;小麦中叶酸合成途径与第7同源群染色体密切相关,6V#2染色体携带与叶酸合成相关的主效基因;簇毛麦2V染色体上可能存在富硒相关基因。2.利用簇毛麦#4 1V-7V染色体特异的分子标记筛选小麦-簇毛麦#4异染色体系自交后代植株,获得了新的3VL易位系、4V#4代换系或附加系、6VS易位系、6VL易位系,以及3种含有簇毛麦1V#4、2V#4和5V#4S纯合的异染色体系,进一步利用原位杂交和芯片分析判定其类型为T1V#4S·6DS易位附加系、2V#4(2D)代换系和T5V#4S·5DL易位系。3.利用鉴定出的T5V#4S·5DL易位系与实验室保存的T6V#4S·6DL易位系Pm97033杂交,经自交和分子标记筛选,得到纯合的聚合易位系,根据对聚合易位系进行的白粉病抗性鉴定和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推测来自不同染色体的抗白粉基因表达相互抑制。4.通过杂交和回交改良了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2H(2A)2B 2Ai-2(2D)遗传背景,成熟期缩短,株高变矮,穗型变短,千粒重与结实率均有明显提高。推测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农艺性状较差可能与中国春的遗传背景有关。通过组织培养构建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代换系2H(2A)2B 2Ai-2(2D)、2A 2Ai-2(2B)2H(2D)和2H(2A)2Ai-2(2B)2D无性系变异群体,在100株SC2群体中筛选到材料JAD-4代换易位系,其2B染色体被一对2Ai S和2HS重组染色体代换。
韦一昊[2](2020)在《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文中指出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生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氮肥的使用对提高小麦产量和品质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我国却普遍存在氮素利用效率低的问题,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引起环境污染。因此,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是实现小麦生产“减氮增效”目标的有效途径。为了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氮素同化关键酶谷氨酰胺合成酶(GS)已成为研究热点。目前对GS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转录水平,而GS的表达受到多水平的严格调控,因此在蛋白水平对GS功能进行研究应该更能反映其功能。为了研究小麦四种TaGS同工酶(TaGS1;1、TaGS1;2、TaGS1;3和TaGS2)在蛋白水平的定位、表达和功能,我们首先利用三代测序技术对小麦TaGS同工酶的转录概况进行分析,确定了主要表达的TaGS同工酶转录本;然后分析了Ta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并且利用制备的TaGS同工酶特异性抗体系统分析了不同氮处理下TaGS同工酶的定位和表达特点;另外,还分析了籽粒灌浆期小麦源流库中碳氮同化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最后详细研究了TaGS同工酶在籽粒中的分布、表达与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小麦TaGS基因共有3个可变剪接转录本,其中转录本TaGS1;1-6B-4是新发现TaGS1;1可变剪接形式。同时,通过比较不同TaGS转录本的CPM值,发现TaGS1;1、TaGS1;2、TaGS1;3和TaGS2主要表达的转录本分别为:Traes CS6B02G327500.1、Traes CS4D02G240700.1、Traes CS4D02G047400.1和Traes CS2B02G528300.2。2.TaGS2是小麦叶片主要GS同工酶,定位于叶肉细胞,外源氮可促进其表达;叶肉细胞还分布有高亲和力的TaGS1;1和高催化活性的TaGS1;3,协同参与细胞质基质中的NH4+同化;TaGS1;2定位于叶片木质部。在根中,TaGS1是主要的GS同工酶,NH4+可显着激活其活性;尽管TaGS1;1的转录水平是TaGS1;2的数百倍,但是TaGS1;1的蛋白量并没有显着高于TaGS1;2;NH4+可显着抑制TaGS1;1蛋白的翻译,但却促进了TaGS1;3蛋白的翻译。在根尖分生区,NO3-诱导TaGS1;1、TaGS1;3及TaGS2在分生组织中表达;NH4+促进根尖组织分化,诱导TaGS1;2在皮层和维管组织中大量表达,极大地促进了根系对NH4+的同化和运输。只有TaGS1.2分布于叶片及根系的输导组织,又能被产物Gln激活,是参与有机氮转运的主要GS同工酶。可见,氮显着影响TaGS同工酶的表达、活性及其在根系中定位,不同TaGS同工酶具有不同的酶学特性、定位和表达,协同完成小麦的氮素同化与转运。3.在花后16天之前,可溶性糖和游离氨基酸主要在穗下节中积累;之后,大量氨基酸和可溶性糖经穗下节韧皮部向籽粒中运输,用于籽粒蛋白质和淀粉的合成。在韧皮部浸出液中除了有机氮之外,还存在无机氮。经旗叶和穗下节韧皮部输出的NO3-都是在花后24天达到最大随后快速降低,但是穗下节韧皮部输出的NH4+却是旗叶韧皮部输出NH4+的8-100倍。同时,旗叶和穗下节的维管束中都只分布有TaGS1;2,其中在旗叶中TaGS1;2主要分布于木质部,但是在穗下节中TaGS1;2主要分布在韧皮部。表明当NH4+经穗下节韧皮部向籽粒运输时,定位于穗下节韧皮部的TaGS1;2参与了将NH4+同化为Gln。在籽粒中,随着穗梗韧皮部NH4+的输入,籽粒的NH4+含量远高于旗叶和穗下节,说明籽粒对NH4+具有更高的耐受性。4.在籽粒胚中,TaGS;1,TaGS1;3和TaGS2分布于胚的不同部位;在籽粒输导组织中,TaGS1;2分布于维管束,TaGS1;1和TaGS1;2分布于胎座合点和合点区域,TaGS1;1和TaGS1;3定位于胚乳传递细胞,TaGS1;3和TaGS2分布于糊粉层细胞。灌浆过程中,籽粒GS活性和表达于8DAF达最大值,Gln含量高;伴随籽粒硝酸还原酶活性升高,NO3-含量降低,NH4+含量显着升高,谷氨酸脱氢酶的氨化活性持续升高,GS活性显着降低,除TaGS1;3外,TaGS同工酶表达量显着降低。由此可见,灌浆前期籽粒低浓度NH4+主要被GS同化;灌浆后期高浓度NH4+主要被GDH同化为Glu,籽粒GS通过催化Glu合成Gln,促进有机氮进入胚乳用于谷蛋白的合成,定位于胚乳传递细胞和糊粉层稳定表达的TaGS1;3在有机氮向胚乳转运中起主要作用。总之,从蛋白水平上对TaGS同工酶定位、表达和功能的研究,更能反映其在氮同化过程中的作用;同时对TaGS同工酶在籽粒中的定位与功能研究,有助于全面理解籽粒的氮同化过程,为提高氮素利用效率提供了新的方向。
付路平[3](2020)在《小麦茎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文中指出小麦茎秆贮藏型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对产量贡献可达10%—50%,提高茎秆WSC含量(SWSCC)对高产、稳产具有重要意义。果聚糖是茎秆WSC的主要成分,其分解代谢对SWSCC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包含166份黄淮麦区小麦品种(系)的自然群体和包含174个家系的扬麦16/中麦895加倍单倍体(DH)群体分别进行两年两点田间试验,对花后10、20和30天SWSCC(分别命名为WSC10、WSC20和WSC30)和千粒重(TKW)进行测定。采用660K和90K SNP芯片鉴定自然群体基因型并构建高密度物理图谱,结合TASSEL软件混合线性模型(MLM)和FarmCPU软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GWAS);采用660K SNP芯片鉴定DH群体基因型并构建高密度遗传图谱进行连锁分析。同时,克隆果聚糖1-外切水解酶基因(1-FEH)并开发功能标记。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WSC10、WSC20和WSC30遗传力分别高达0.90、0.87和0.85,可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对其有效改良。WSC10、WSC20与TKW相关系数分别达0.63和0.59,可通过选择茎秆WSC10和WSC20有效提高TKW。2.GWAS鉴定到62个SWSCC关联位点,分布于除5D外的20条染色体上,覆盖36个WSC10、24个WSC20和19个WSC30位点,包含16个影响不同时期SWSCC的多效位点。其中,36个为新位点,13个为同时影响SWSCC和TKW的多效位点,另有12个与前人报道产量性状位点位置一致,这些位点为深入解析小麦SWSCC和产量性状遗传结构奠定了基础。对5个重要SWSCC和TKW多效位点开发了KASP标记,可有效用于分子育种。3.聚合多个SWSCC优异等位基因可有效提高SWSCC和TKW。过去70年,黄淮麦区品种SWSCC和TKW逐渐提高,品种所含SWSCC优异等位基因数量逐渐增多。多数SWSCC和TKW多效位点优异等位基因频率逐渐提高,部分位点仍有较大应用空间。河南、山东等省份品种具有较高SWSCC和TKW,含较多SWSCC优异等位基因。4.在DH群体中定位到5个WSC10、2个WSC20和1个WSC30位点,其中6个位点的优异等位基因来自中麦895,3个位点与GWAS定位结果一致。位于2DL的WSC10和WSC20位点、位于1BS的WSC20和WSC30位点是影响不同时期SWSCC的多效位点。位于2DL、4DS、7BL和7DS的4个SWSCC位点同时影响TKW。位于4DS、7BS和7DS的WSC10位点分别与株高基因Rht-D1、春化基因Vrn-B3和Vrn-D3紧密连锁。5.克隆出6A染色体上1-FEH基因3种新单倍型,其编码2种氨基酸序列;针对第一外显子一个错义突变开发了KASP标记1-FEH-AM1,可有效用于WSC10分子育种。对多个黄淮麦区小麦品种6B和6D染色体上1-FEH基因测序,未发现多态性。本研究对小麦SWSCC进行了全基因组高分辨率遗传解析,发掘到13个影响SWSCC和TKW的多效位点,同时探究了黄淮麦区小麦SWSCC和TKW遗传进展及其遗传学基础,开发了6个可靠的SWSCC和TKW分子标记,为进一步开展SWSCC和产量性状遗传研究和分子育种奠定了基础。
延荣[4](2020)在《河北省小麦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筛选与抗白粉病基因定位》文中指出1.白粉病(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是一种重要的小麦病害,对小麦的安全生产构成一定威胁。2019年,我国小麦白粉病累计发生面积接近870万hm2,严重影响我国小麦的安全生产,但实际生产中抗病小麦品种所占比例较低,有效抗病基因缺乏。河北省作为我国小麦生产的主产省份之一,了解该省小麦白粉病的抗性情况对我国小麦的正常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结合人工接种白粉病菌株E09和E20与抗病基因连锁(或共分离)标记对1956-2018年间河北省371份小麦材料(含审定品种256份,高代品系115份)进行苗期抗白粉病鉴定和抗病基因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中,抗E09的材料占6.2%,抗E20的占11.9%,兼抗两个菌株的材料占4.9%;部分材料携带Pm1c、Pm2、Pm4b、Pm21、Pm24和Pm35基因,未检测到Pm12基因。Pm8基因在供试材料中所占比例较高,接近50.0%。供试材料中抗病审定品种比例远大于高代品系,说明小麦抗白粉病种质创新仍为当务之急,需要引起重视。在用连锁或共分离标记进行抗病基因检测时,通过计算某基因对两个菌株抗病反应型与标记检测结果一致的材料比例,发现Pm12、Pm21和Pm35等基因的标记检测效率较高,且这些标记方便使用,可优先考虑用这些标记检测目的基因。总体来说,河北省小麦抗白粉病种质资源与有效抗病基因缺乏,应加大力度培育有效抗病品种。当然,本研究也检测到了一些可能含有新抗病基因的小麦种质,可作为以后的重点研究对象。2.小麦高代品系普冰资017-1表现较强的苗期抗病性。利用普冰资017-1 ×京双16的F1、F2和F2:3群体进行抗性遗传分析发现普冰资017-1对菌株E09的抗性由1对显性基因控制,暂命名为PmPBZ017。同时结合55K基因芯片和F2群体连锁标记遗传分析的方法,将基因PmPBZ017定位于染色体2BL上。利用8个SSR标记构建的PmPBZ017基因遗传连锁图谱中,最近的连锁标记为Xicscl 795,遗传距离为12.5cM。该品系抗白粉病基因的初步定位,不仅明确了普冰资017-1含有的基因情况,同时还将为该基因的精细定位提供基础。
蒋钰婕[5](2020)在《利用KASP标记定位小麦中国春无芒位点Awn-4A.1》文中研究说明作为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经历了一系列漫长的驯化过程。芒作为小麦穗部重要的光合器官之一,是小麦长期进化和适应环境的产物,对小麦产量和逆境适应均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究芒的发育及芒长的遗传机制,本研究以小麦无芒品种中国春(Chinese Spring,CS)为父本,有芒品系MK147为母本构建了F2分离群体和F5代重组自交系(RIL)群体,对其中的芒长抑制基因进行遗传分析和QTL定位,相关研究结果如下:体视显微镜观察幼穗发育结果表明,双亲小麦在雌雄蕊分化期,芒原基均开始出现;但在药隔分化期,双亲的芒原基则出现发育上的差异,即MK147的芒原基开始伸长生长,而CS的芒原基几乎不变。由此表明,CS无芒的表型是由于芒原基在药隔分化期不伸长导致的。对CS与MK147的后代群体进行遗传分析发现,F1代全部表现为有芒,芒长介于两亲本之间。F2群体芒长卡方分析表明,无芒单株和有芒单株符合1:3的分离比,RIL群体芒长卡方分析表明,无芒单株和有芒单株符合1:1的分离比,表明CS中无芒性状由半显性单基因控制。采用Wheat660K SNP芯片结合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te analysis,BSA),在F2群体构建的无芒、有芒极端混池中,检测到一个多态性SNP标记的富集区域,初步将QTL定位于4A染色体。在该QTL区间共设计开发了58个KASP标记,最终将定位区间缩小至KASP标记SNP-1537与SNP-4195之间,遗传距离为0.81c M,对应于中国春参考基因组4A染色体上9.23 Mb(4A:100.56-109.79Mb,IWGSC.Ref.V1.0)的区间,并将该位点命名为Awn-4A.1。本研究为小麦芒长抑制基因的克隆,芒形成的遗传机制研究及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了重要参考。
周军[6](2020)在《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文中研究说明糯质小麦作为特色的小麦种质资源,其淀粉具有独特的物理流变学特性,在食品加工等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潜力,因此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本研究利用糯麦品系GN1607分别与非糯小麦品种贵农19号和贵农30号开展杂交与回交,构建不同世代的遗传群体,通过对不同世代遗传群体糯粒性状的调查统计,分析其糯粒性状的遗传特性。并以GN1607为遗传改良对象,对其杂交后代F2群体进行成株期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鉴定、农艺性状调查;结合相关分子标记对后代群体检测籽粒糯性的基因型,并测定各基因型的直链淀粉和可溶性糖含量;筛选农艺性状优良的糯性单株材料,以期为糯质小麦种质创新提供理论依据,推动糯小麦的产业化应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本研究以糯麦品系GN1607分别与非糯粒小麦品种(贵农19号、贵农30号)进行正反交及回交。其正反交F1代籽粒与非糯亲本的籽粒均表现为非糯,正反交F2代中籽粒的糯性发生分离,其糯粒与非糯粒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63的理论分离比例;正反交F1与糯性亲本或非糯性亲本回交,后代群体中籽粒的糯性均发生分离,其糯粒与非糯粒的分离比例均符合1:7。结果表明,糯麦品系GN1607的糯粒性状是受细胞核遗传物质控制,非细胞质效应,符合3对独立隐性基因的分离比例,糯粒性状表现为隐性。2.农艺性状调查结果表明,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构建的F2群体中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11.47%-38.39%,平均变异系数为20.51%。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农艺性状是穗粒重(38.39%);变异系数最小的农艺性状是小穗密度(11.47%)。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构建的F2群体中农艺性状变异系数的变化幅度为14.06%-40.53%,平均变异系数为21.84%。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农艺性状是穗粒重(40.53%);变异系数最小的农艺性状是株高(14.06%)。相关性分析表明,穗长与小穗数(相关系数为0.672)、穗粒数(0.617)、穗粒重(0.476)均呈极显着正相关。3.在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杂交F2群体中近免疫至中抗条锈病的单株分别占1.15%(4个)、23.78%(83个)、38.97%(136个);高抗、中抗白粉病的单株分别占12.03%(42个)、59.22%(61个);兼抗条锈病和白粉病的单株有37个(占10.6%)。在糯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构建的F2群体中高抗和中抗条锈病的单株分别占6.27%(21个)、28.06%(94个)。利用相关分子标记对其F2群体进行检测,共检测出179个单株携带Yr5基因,242个单株含有Yr26基因。其中同时携带2个抗性基因(Yr26+Yr5、Pm21+Yr26和Pm21+Yr5)的单株分别为47、25和8个;同时含有3个抗性基因(Pm21+Yr26+Yr5)的单株4个。共获得Wx基因正常类型(A_B_D_)340株;单缺失类型(aa B_D_或A_bb D_或A_B_dd)229株;双缺失类型(A_bbdd或aa B_dd或aabb D_)108株;全缺失类型(aabbdd)7株。4.研究不同Wx基因类型对农艺性状、可溶性糖及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和各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结果发现:(1)Wx基因缺失导致直链淀粉含量显着下降;不同Wx基因类型的影响效应依次为:全缺失类型>双缺失类型>单缺失类型;单缺失类型中,Wx-B1a>Wx-D1a>Wx-A1a,说明Wx-B1a基因合成直链淀粉的能力最大,其次依次为Wx-D1a和Wx-A1a;(2)8种Wx基因类型的穗长、株高、小穗数等农艺性状差异不显着,表明Wx基因不会影响小麦的农艺性状;(3)全缺失类型的可溶性糖含量显着高于正常类型,说明Wx基因对可溶性糖含量可能存在基因剂量递增效应。5.筛选出穗长、小穗数、穗粒数、株高等农艺性状优异的单株13个;抗条锈病的单株338个;抗白粉病的单株103个;兼抗白粉病和条锈病的单株37个;农艺性状优良的糯性单株2个。
叶雪玲[7](2019)在《四川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及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20年来(1997-2016年)四川麦区共审定小麦新品种约165个,这些小麦新品种的培育与生产应用,对阻击条锈病在西南麦区乃至黄淮和长江中下游等小麦主产区的多次大面积危害及解决四川人民“口粮”问题、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四川地方小麦是新中国成立前四川主要的栽培品种,具有早熟、多花、多实特性,是我国小麦遗传育种的基础基因资源。尤为重要的是这些地方小麦品种对四川复杂生态、条锈病高致病环境下的高度适应性,预示着四川地方小麦品种蕴藏着一大批丰富且抗性机理复杂的条锈病抗性基因和符合人民需求的高产、优质特性。因此,为解析四川小麦品种的条锈病抗性及产量相关性状遗传机理,发掘新的、控制小麦条锈病抗性和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对四川乃至全国麦区条锈病抗性及产量相关性状基因的合理布局、多样化利用和培育高产、持久抗性品种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244份四川小麦品种(包括79份地方品种和165份育成品种)为研究材料,基于多环境下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及条锈病诱导环境下的产量相关性状鉴定,筛选一批目标性状突出、可直接用于小麦抗病及产量育种的优异小麦品种。同时利用小麦高通量55K SNP芯片对四川小麦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分子扫描,解析四川小麦品种的分子遗传多样性;并结合性状-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发掘控制小麦条锈病抗性、产量性状相关的基因或QTL,为条锈病抗性及产量相关基因和QTL的高效利用提供分子依据。本研究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利用小麦高通量55K SNP芯片对244份四川小麦品种进行全基因组分子扫描,共获得44059个有效分子标记,标记间平均间隔物理距离0.32 Mb。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显示,四川小麦品种的主要等位基因频率为0.665~0.778、基因多样性为0.316~0.422、多态性信息含量为0.259~0.329,表明四川小麦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同时,B基因组和5B染色体分别在亚基因组水平和染色体水平上表现出最高的遗传多样性;在染色体水平上,除2A染色体外,育成小麦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均高于地方小麦品种。基于贝叶斯模型的分类方法将四川小麦品种划分为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2个主要类群,表明四川小麦地方品种和育成品种在分子水平上具有显着差异。2.利用当前我国小麦生产上流行频率高、毒性强的条锈病生理小种或致病类型组成的混合菌种在多环境下对四川小麦品种进行人工接菌,鉴定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筛选出24份在多环境下对条锈病稳定高抗的优异小麦品种(12份地方品种和12份育成品种)。研究表明,地方品种抗性水平总体上优于育成品种。对条锈病诱导环境下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有效分蘖、穗长、小穗数、小穗粒数、穗粒数、穗粒重、千粒重和小穗密度)进行表型分析,筛选出10份大穗小麦品种、25份多分蘖小麦品种和10份高千粒重小麦品种。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多样性指数范围在0.67~0.86之间。其中,穗粒数和千粒重多样性指数较高,而有效分蘖和小穗数多样性指数相对较低。分析发现,地方小麦品种在有效分蘖、小穗数和小穗密度具有显着优势,育成小麦品种在小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表现出显着优势,是用于改良当前小麦产量育种的优异小麦品种。四川小麦品种有效分蘖广义遗传力较低,易受环境影响;千粒重和小穗密度广义遗传力较高,受环境影响较小。结合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分析证实,抗性品种能有效降低条锈病给穗粒数、穗粒重和千粒重带来的损失。3.利用44059个有效SNP分子标记,采用协变量为Q+K的混合线性模型(Mixed linear model,MLM),结合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对四川小麦品种进行性状-标记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3744个与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反应型、最终严重度和病程曲线下面积)显着关联的分子标记(-log10(P)?≥?3.0)。其中,共有30个分子标记至少在3个环境中均与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显着关联,它们涉及20个QTL区段,分别位于1A、1B、1D、2B、3D、4D、5A、5B、6A、6B、7A和7B染色体上,其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是5.1%~19.2%,并获得28个与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显着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基于前人研究,共鉴定出7个控制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潜在的新QTL区段,这些QTL区段对减轻小麦成株期条锈病危害具有显着的遗传效应。并从控制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新QTL区段中鉴定出38个候选基因,分别涉及典型的抗病基因结构和蛋白家族、调节抗病相关的信号通路和抵御病原菌侵染的细胞壁结构等。4.基于MLM(Q+K)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方法对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进行分析,共获得1995个与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显着关联的SNP分子标记(-log10(P)?≥?3.0)。其中,59个显着关联标记能在至少2个环境中检测到,涉及35个QTL区段,分别位于1A、1B、1D、2A、2B、2D、3B、3D、4A、5A、5B、6A、6D和7A染色体,其可解释表型变异范围为5.4%~20.4%,并获得54个与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显着关联位点的优异等位变异。基于前人研究结果分析,共鉴定出13个控制小麦产量相关性状潜在的新QTL区段,且这些新的QTL区段对小麦产量相关性状表型具有显着的遗传效应。针对13个潜在的新QTL区段进行候选基因分析,共鉴定出50个可能与产量性状有关的候选基因,分别涉及植物生长激素的调控、细胞的分化和增殖、分生组织、器官或植物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及转运等。
李婷婷[8](2019)在《小麦旗叶表皮蜡质QTL定位及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文中提出植物表皮蜡质通常覆盖于陆生植物的地上部位的最外层,是植物与外界环境直接接触的保护屏障,对植物适应陆地环境,抵抗各种生物和非生物胁迫胁迫具有重要意义。表皮蜡质主要是由一类超长链脂肪酸及其衍生物组成的混合物,烷烃合成是表皮蜡质形成的核心步骤之一,而烷烃合成酶基因CER1在烷烃合成途径中起着关键性作用。在本研究中:首先,我们利用SSR和SNP分子标记,构建小麦高密度遗传图谱,对小麦HL群体F6代重组自交系(Heyne×Lakin,145家系)旗叶蜡质性状进行初步定位;随后,选取小麦不同蜡质表型品种(高蜡品种W87和低蜡品种中国春)为试验对象,对其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部位蜡质的组成特点及蜡质晶体结构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结合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初步获得3个小麦烷烃合成相关基因,并进一步利用亚细胞定位、qRT-PCR、转基因等手段,系统分析3个候选基因的表达特性和基因功能,验证其在小麦烷烃合成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对HL群体F6代重组自交系开花期旗叶表皮蜡质多年多点表型鉴定,结合HL群体已构建遗传图谱,得到控制小麦白霜状的蜡质表型为2个加性QTLs。主要QTL位点定位于3AL染色体(QFlg.hwwgr-3AL),介于分子标记IWA1831和IWA8374之间,遗传距离为4.4 cM,可解释17.50-37.8%表型变异;次要QTL位点仅在2014年杨凌数据中检测到,定位于2DS染色体(QFlg.hwwgr-2DS),介于IWA1939和Xgwm261之间,可解释11.3%的表型变异。数量性状基因座(QTL)分析鉴定出与表皮蜡的三种主要组分相关的主要QTL区域,初级醇成分定位于3AL染色体(QAlc.hwwgr-3AL),介于分子标记IWA8162-IWA4298之间,遗传距离为6.3 cM,可解释27.40%表型变异;烷烃成分定位于3AL染色体(QAlk.hwwgr-3AL),介于分子标记IWA8374-IWA8162之间,与来自’Heyne’的有利等位基因仅有1.5cM,可解释26.8%表型变异;二酮成分定位于3AL染色体(QDik.hwwgr-3AL),介于分子标记IWA8162-IWA4298之间,遗传距离为6.3 cM,可解释46.30%表型变异。2.选取2个蜡质表型显着差异小麦材料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分析它们在不同发育时期、组织部位的蜡质组分和晶体结构特征,发现不同发育阶段各组织蜡质含量和晶体结构显着不同,但是W87与中国春具有相近的蜡质积累变化,主要表现为苗期叶片表皮蜡质含量较少,且主要以初级醇为主;随着小麦生长,初级醇含量逐渐减少,烷烃积累增加;在开花期,小麦穗颖壳二酮和烷烃占主导地位。3.利用转录组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W87苗期叶片、开花期的旗叶和穗部颖壳基因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筛选获得3个TaCER1候选基因在烷烃丰富部位显着活跃表达;随后,于穗中成功克隆到各基因全长cDNA序列,结合基因结构和功能结构域分析,发现3个候选TaCER1基因均具有典型CER1功能域,包括3个保守组氨酸簇和C-端WAX2结构;进一步序列分析发现,3个候选TaCER1基因与及其它植物已克隆的烷烃合成基因具有很高的同源性,表明3个候选TaCER1基因可能在小麦烷烃合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4.通过小麦基因组数据库预测候选Unigene所在染色体位置,TaCER1-6A定位于6AL,而TaCER1-1A定位于1AL,TaCER1-2D定位于2DL,并进一步利用小麦缺四体材料验证了该结果;亚细胞定位显示,TaCER1-GFP融合蛋白与内质网标记载体SP-seCFP-HDEL在拟南芥的原生质体中为共定位,表明3个TaCER1蛋白定位于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内质网上。5.利用qRT-PCR对候选基因在不同组织、ABA及逆境胁迫下的表达特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在小麦的不同发育时期,3个TaCER1基因在各组织都有一定的表达;在小麦的苗期,TaCER1的表达量较低,并且其表达量随着小麦的生长而不断提高,在成熟的叶片、叶鞘和颖壳中均有较高的表达水平;ABA、干旱、PEG和低温处理均能诱导TaCER1基因的表达,在短时间内,基因表达量都有一定量的增加,然而,随着时间的延长,表达量又逐渐恢复到处理前的水平甚至更低,3个TaCER1基因的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只是变化的幅度有所不同。6.在拟南芥和水稻中异源超表达3个TaCER1基因,结果发现,拟南芥T2代转基因植株蜡质总量显着高于对照,且蜡质的增加主要来源于直链烷烃和支链烷烃的增加;不同碳链的烷烃都有一定的增加,其它组分有微弱的变化;水稻T1代转基因植株蜡质总量也有显着提高,蜡质组分中烷烃有一定量的提高,其它组分没有明显的变化,说明3个TaCER1基因都参与了蜡质烷烃的合成。水稻转基因株系叶片的失水率和叶绿素浸提速率降低,角质层的通透性降低,植株的抗旱性提高。综上,本研究对小麦蜡质不同组分时空分布特性进行系统评价,并利用RILs群体完成各组分QTLs初定位,最终克隆并证实3个TaCER1s基因在小麦烷烃合成、干旱或其它胁迫响应过程中的生物学功能,本研究可为后续探索烷烃合成基因调控以改良(育种)小麦抗旱性提供参考。
黄思思[9](2019)在《基于SNP的150份硬粒小麦43个性状的关联分析》文中提出具有A、B二个染色体组的四倍体硬粒小麦(Triticum turgidum L.durum(Desf.),AABB,2n=4x=28),与普通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AABBDD,2n=6x=42)一样,同属于禾本科(Poaceae)小麦属(Triticum spp.),其播种面积约占世界小麦总面积的10%左右。因与普通小麦有两个共同染色体组,被公认为普通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二级基因库。研究硬粒小麦主要性状的遗传规律不仅能提高硬粒小麦的遗传改良效率,而且可促进普通小麦遗传育种进步。苗期性状对小麦中后期群体形成及产量因子有基础性作用,研究、了解其遗传特点,可提高小麦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效率。小麦冠层叶(旗叶、倒二叶和倒三叶)是小麦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在抽穗后为小麦籽粒提供80%以上的初级营养物质,深入调查与剖析硬粒小麦冠层叶的遗传特点,不仅可为硬粒小麦及普通小麦的高光效与理想株型育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而且对理解小麦产量形成机理有重要作用。小麦的千粒重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性状,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籽粒性状(籽粒大小、籽粒形态等)控制,调查和研究小麦籽粒的形态性状,对进一步挖掘优异的等位基因,促进小麦产量等目标性状的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覆盖硬粒小麦全基因组的1366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对来自41个国家和地区的150份不同硬粒小麦种质在水培下的苗期性状(苗高、叶片、根部及生物量等相关性状)和抽穗期冠层叶性状(叶长、叶宽、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收获后籽粒性状(籽粒形态性状和千粒重)进行了关联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硬粒小麦苗期性状分析:硬粒小麦苗期测定的21个性状均有着丰富的表型变异,且其中17个性状的广义遗传力大于75%,表明苗期性状的遗传力较高。210个相关系数中,有137个显着和极显着相关,地上部干重与总干重呈极显着正相关,株高增长与根长增长呈极显着负相关。一共检测到90个与苗期21个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其中18个苗期性状在四个阶段(13日龄、20日龄、27日龄、34日龄)共检测到88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3个苗期生物量性状(总干重、根干重、地上部干重)共检测到35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这些标记在硬粒小麦14条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主要集中在1A、1B、4A、5B、6B和7A染色体上,R2值范围是7.5%20.59%。其中有10个SNP标记在四个阶段中的两个及以上阶段被重复检测到,并且4个SNP标记(BG3142051B33、BE4435385A1436、BE5905216BN331和BG3137223A281)同时关联两个及以上的苗期性状。2.硬粒小麦冠层叶性状分析:硬粒小麦抽穗期测定的14个冠层叶性状间有着丰富的表型变异;利用ShapiroWilk方法对三年数据进行正态检验,表明绝大多数的性状符合正态分布;在91个相关系数中,有63个极显着或显着相关,倒二叶面积与冠层叶总面积呈极显着正相关,倒三叶长与平均叶绿素含量呈极显着负相关。14个叶部性状在三年内一共检测到83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其中2015年检测到9个,2016年检测到55个,2017年检测到41个。这些标记分布在硬粒小麦除3B以外的染色体上,但主要集中在染色体2A、3A、6B、7A和7B上。三年共检测到31个与冠层叶形态性状(叶长、叶宽、叶面积)显着关联的多效SNP标记,包含28个与冠层叶叶长显着关联的SNP标记,30个与冠层叶叶宽显着相关的SNP标记和29个与冠层叶叶面积显着关联的SNP标记。这些在3年中均检测到的SNP标记主要分布在4B、5B和6B染色体上,R2值范围是7.37%46.39%。有3个多效候选基因(BE5857602AY481,R2≥15.04%;CD4529675BY229,R2≥15.95%和BE6374855BY219,R2≥45.52%)可与全部冠层叶性状关联。同时,三年一共检测到59个与冠层叶叶绿素含量(旗叶叶绿素含量,FLCC、倒二叶叶绿素含量,SLCC和倒三叶叶绿素含量,TLCC)显着关联的SNP标记,其中38个SNP标记与FLCC显着关联,7个SNP标记与SLCC显着关联,18个SNP标记与TLCC显着关联。这些SNP标记主要分布在硬粒小麦1A、2A、4A、5B和7A染色体上,R2值范围是8.81%38.01%。在2016年和2017年,有20个SNP标记被重复检测到,其中包含4个多效候选基因(BE4903842AY544,R2≥14.97%;BE5857602AY481,R2≥34.89%;CD4529675BY229,R2≥37.69%和BG2740192BN260,R2≥16.45%可同时与FLCC和SLCC显着关联)。3.硬粒小麦籽粒性状分析:硬粒小麦成熟种子的8个籽粒性状(籽粒面积、籽粒周长、籽粒宽、籽粒长、籽粒长宽比、籽粒圆度、籽粒直径和千粒重),除籽粒面积和千粒重材料间差异较大、变异系数(CV)较高外,其它6个性状材料间差异较小,变异系数均较小(<10%);利用Shapiro–Wilk方法对五年籽粒形态数据和三年千粒重数据进行正态检验,除籽粒长和籽粒长宽比外,其它性状均基本符合正态分布;对7个籽粒形态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在28个相关系数中,有26个呈显着或极显着相关,籽粒圆度与其它籽粒形态性状(除籽粒宽)均呈极显着负相关,其它6个籽粒性状间基本上呈正相关。在五年里,7个籽粒形态性状一共检测到61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2014年检测到15个,2015年检测到20个,2016年检测到25个,2017年检测到9个,2018年检测到14个),籽粒长宽比在五年里检测到的显着标记最多(32个),其次是籽粒圆度(19个)和籽粒宽(18个)。其中有10个SNP标记(BE3526264AY110、BE4043774BY333、BE5002915A37、BF4740233AY425、BF4748625A762、BJ2913185BY242、BM1405382B133、BQ1687805B995、CD4529675BY229和CD4536056B427)至少两年被重复检测到。三年的千粒重一共检测到10个显着关联的SNP标记。8个籽粒性状关联的所有SNP标记在硬粒小麦的全部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但主要集中分布在2A、4A、5A、6A、6B和7A染色体上,R2值范围是4.67%44.72%。150份硬粒小麦材料所测的43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较大(2.4%22.8%),广义遗传率(H2)较高(50%95%),表明供试硬粒小麦材料在所测性状上有着丰富的遗传差异,是小麦遗传改良的重要基因资源。所检测到的182个与硬粒小麦43个性状显着关联的SNP标记,含括苗期性状、叶部性状、籽粒性状,初步明确了这些SNP标记在硬粒小麦染色体上的分布特点,所有这些对理解硬粒小麦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基因表达特点有积极作用,对硬粒小麦和普通小麦的遗传改良有重要意义。
郭佳林[10](2019)在《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文中认为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世界粮食安全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小麦虽然具有明显的杂种优势,但小麦的杂种优势利用还未能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小麦繁殖系数低、杂交小麦制种成本高。如何提高小麦繁殖系数、提高杂交小麦制种产量、降低制种成本成为杂交小麦走向大规模生产应用的关键问题之一。多子房小麦具有明显的穗粒数优势,如将其应用到杂交小麦的制种中,很有可能会有效地提高杂交小麦繁殖系数、降低制种成本,有效地推动杂交小麦的应用发展,最终使杂交小麦大面积推广应用于生产。本研究依据多子房小麦材料DUOⅡ和异源细胞质小麦材料TeZhiⅠ(TZⅠ)正反交F1的性状不同,即DUOⅡ为母本时,F1表现多子房,而TZⅠ为母本时,F1表现单子房,试验表明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正常表达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为了进一步研究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基因的抑制效应,本研究首先对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生长发育、遗传规律以及抑制效应进行了探究,在确定了发育及抑制规律之后从基因组DNA甲基化状态、转录组水平以及蛋白质组水平等多个层面研究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性状的表达,以期揭示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获得如下主要结果及结论:1.采用扫描电镜、体式显微镜和石蜡切片等方法对多子房小麦副雌蕊发育过程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副雌蕊原基起源于位于前生雄蕊和侧生雄蕊之间主雌蕊基部的一个突起。在发育前期,副雌蕊的发育明显滞后于主雌蕊的发育进程。但在露芒期后,副雌蕊发育迅速,在主雌蕊发育成熟的同时也发育为成熟的雌蕊,能够同时受粉结实。此外,副雌蕊形成的种子一般要比主雌蕊形成的种子体积小,并且种子腹沟朝外,与普通小麦相反。通过对多子房小麦不同籽粒的外显率及发芽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发现,不论种子来源于副雌蕊或者主雌蕊,植株的多子房外显率都相同。但是,主雌蕊形成的种子的发芽能力一般显着高于副雌蕊形成的种子。2.以DUOⅡ和TZⅠ为亲本进行杂交,并对正反交F1以及相应的F2、F3、BC1和BC1F1世代材料进行多子房性状世代间遗传规律的观察与分析,结果表明DUOⅡ的多子房性状由1对显性单基因控制,同时,异源细胞质能够抑制该基因的表达。此外,异源细胞质仅能抑制杂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而对纯合多子房基因的表达不具抑制作用,使得在异源细胞质背景下,杂合多子房基因植株表现单子房性状,携有纯合多子房基因的植株表现完全的多子房性状,这一特性均可稳定遗传。3.采用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方法检测DUOII和TZI正反交F1的DNA甲基化状态。结果发现,在基因组水平上,DUOII×TZI和TZI×DUOII中均扩增出14584条DNA谱带,每一条带代表了一个可被甲基化酶识别切割的5?-CCGG-3?位点。基因组DNA甲基化水平从DUOII×TZI的31.10%降低到TZI×DUOII中的30.76%。由于异源细胞质的影响,TZI×DUOII在672个位点(4.61%)发生了胞嘧啶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其中312个位点发生了甲基化作用,360个发生了去甲基化作用,这些位点甲基化状态的改变和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的表达相关。4.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转录组RNA测序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600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相对于DUOII×TZI上调表达的基因有330个,下调表达的基因270个。对这些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功能注释分析后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主要涉及了4个途径,叶绿体代谢及生物合成、DNA的复制修复、植物激素信号转导以及6-磷酸海藻糖途径。这些生物途径协同作用,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5.通过调整优化,构建了适合多子房小麦幼穗研究的双向电泳体系,并使用该体系对DUOII和TZI正反交F1副雌蕊起始发育关键期(2–6 mm)的幼穗材料进行双向电泳-质谱鉴定的蛋白质组分析。结果发现,在TZI×DUOII中,共鉴定到90个差异蛋白质,其中上调表达的18个,下调表达的72个。这些差异蛋白具有明显的功能趋势,主要涉及叶绿体的代谢及合成、细胞核和细胞分裂、植物呼吸、蛋白质代谢以及花发育过程。这些差异蛋白质构成了一个复杂的调控网络,共同调控异源细胞质对多子房性状的抑制过程。此外,对DNA甲基化、转录组和蛋白质组的结果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异源细胞质抑制多子房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为小麦多子房性状的研究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二、化学杂交剂BAU—2对普通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化学杂交剂BAU—2对普通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小麦主要近缘种属及其蕴含的优良性状 |
1.1.1 山羊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
1.1.2 冰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
1.1.3 偃麦草属内的部分重要植物 |
1.1.4 其他近缘种属植物 |
1.2 将优良外源基因引渗到小麦基因组中的主要技术及特点 |
1.3 利用外源种属优良基因对小麦的遗传改良 |
1.3.1 抗病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
1.3.2 产量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
1.3.3 品质性状改良易位系培育 |
1.3.4 生长发育相关易位系培育 |
1.3.5 耐盐相关远缘杂交中材料鉴定和培育 |
1.4 外源基因的检测及特点 |
1.5 小麦叶酸和硒营养强化相关研究 |
1.5.1 高叶酸含量小麦资源鉴定和转基因材料培育 |
1.5.2 小麦硒营养的重要性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7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簇毛麦染色体附加系相关优良性状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植物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耐盐鉴定方法 |
2.2.2 叶酸提取方法 |
2.2.3 硒含量测定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成熟胚在盐胁迫下的萌发存活率 |
2.3.2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成熟胚幼苗在盐胁迫下的生长状况 |
2.3.3 硬粒小麦-小麦代换系与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籽粒叶酸含量测定结果 |
2.3.4 小麦-簇毛麦附加系籽粒硒含量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小麦萌发期和苗期耐盐性鉴定方法 |
2.4.2 簇毛麦中耐盐相关的染色体 |
2.4.3 小麦和簇毛麦中携带叶酸合成相关基因的可能染色体 |
2.4.4 簇毛麦中携带富硒相关基因的可能染色体 |
第三章 小麦-簇毛麦易位系的创造 |
3.1 试验材料 |
3.1.1 植物材料 |
3.1.2 主要试剂 |
3.1.3 分子标记 |
3.2 试验方法 |
3.2.1 DNA的提取 |
3.2.2 芯片分析 |
3.2.3 原位杂交 |
3.2.4 硒含量测定方法 |
3.2.5 RNA提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小麦-簇毛麦#4 异代换系的筛选与鉴定 |
3.3.2 小麦-簇毛麦5V#4S+6V#4S聚合易位系的筛选与鉴定 |
3.3.3 聚合易位系抗白粉病相关基因表达分析 |
3.3.4 小麦-簇毛麦#4 纯合异染色体系籽粒中硒含量测定 |
3.4 讨论 |
3.4.1 小麦背景中异源染色体的鉴定 |
3.4.2 聚合易位系中抗白粉相关基因的表达 |
3.4.3 与籽粒硒积累相关的簇毛麦染色体 |
第四章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异源三属改良和聚合易位系诱导 |
4.1 试验材料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引物序列 |
4.2 试验方法 |
4.2.1 杂交组合 |
4.2.2 农艺性状调查 |
4.2.3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第二部分同源群染色体无性系变异群体构建 |
4.2.4 无性系变异群体DNA提取 |
4.2.5 原位杂交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异源三属代换系新聚合体筛选和农艺性状表现 |
4.3.2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无性系变异群体创建 |
4.3.3 小麦-大麦-中间偃麦草聚合体易位系的筛选和鉴定 |
4.4 讨论 |
4.4.1 异源三属代换聚合体农艺性状改良 |
4.4.2 小麦异源易位系的诱导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生产与氮素利用 |
1.1.1 小麦生产现状 |
1.1.2 氮素利用现状 |
1.2 氮素利用效率的评价方法 |
1.3 小麦对氮素的吸收、同化和转运 |
1.4 谷氨酰胺合成酶(GS)的研究进展 |
1.4.1 GS的分类 |
1.4.2 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 |
1.4.3 GS同工酶在氮素同化和转运中的作用 |
1.5 GS同工酶的表达调控 |
1.5.1 转录水平调控 |
1.5.2 转录后调控 |
1.5.3 翻译后调控 |
1.6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TaGS基因的全长转录本测序及可变剪接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设计 |
2.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2.2.1 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 |
2.2.2.2 小麦GS基因的染色体定位 |
2.2.2.3 小麦GS转录本的提取与分析 |
2.2.2.4 可变剪接的基因结构分析 |
2.2.2.5 蛋白功能分析 |
2.2.2.6 RNA的提取与逆转录 |
2.2.2.7 TaGS1;1-6A-1和TaGS1;1-6B-4 转录本的克隆与鉴定 |
2.2.2.8 TaGS1;1可变剪接转录本的半定量表达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ONT全长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 |
2.3.2 TaGS同工酶的种类及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分布 |
2.3.3 IWGSC数据库和三代全长转录组测序中GS转录本的差异分析 |
2.3.4 不同GS转录本对应蛋白质的功能结构域分析 |
2.3.5 不同氮处理对TaGS1;1可变剪接体表达的影响 |
2.4 结语与讨论 |
第三章 TaGS同工酶的特异性抗体制备和酶促动力学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材料 |
3.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3.2.2.1 TaGS同工酶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2 TaGS同工酶抗体的设计和制备 |
3.2.2.3 TaGS同工酶的原核表达 |
3.2.2.4 原核表达的TaGS同工酶酶促动力学特性测定 |
3.2.2.5 Western blot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TaGS同工酶的核酸和氨基酸序列差异分析 |
3.3.2 TaGS同工酶特异性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3.3.3 原核表达的TaGS同工酶酶促动力学特性 |
3.4 结语与讨论 |
第四章 不同氮水平对TaGS同工酶定位与表达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设计 |
4.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4.2.2.1 RNA的提取及荧光定量PCR |
4.2.2.2 GS活性分析 |
4.2.2.3 Western blot |
4.2.2.4 石蜡包埋与切片 |
4.2.2.5 切片的免疫荧光 |
4.2.2.6 氮代谢产物含量测定 |
4.2.2.7 氨基酸的薄层层析 |
4.2.3 数据分析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氮素对TaGS同工酶在m RNA和蛋白水平上表达的影响 |
4.3.2 氮素对TaGS同工酶在蛋白水平上细胞定位的影响 |
4.3.3 不同氮水平下的GS活性分析 |
4.3.4 不同氮水平下小麦碳氮代谢特点分析 |
4.4 结语与讨论 |
4.4.1 氮素水平对TaGS同工酶蛋白积累的调节 |
4.4.2 TaGS同工酶的新功能 |
4.4.3 不同氮水平下TaGS同工酶对氮素同化和转运的影响 |
第五章 籽粒灌浆期小麦源流库中碳氮同化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试验设计 |
5.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5.2.2.1 韧皮部汁液收集 |
5.2.2.2 组织中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和淀粉含量的测定 |
5.2.2.3 籽粒总蛋白含量测定 |
5.2.2.4 铵态氮含量测定 |
5.2.2.5 硝态氮含量测定 |
5.2.2.6 韧皮部汁液中可溶性糖、游离氨基酸、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测定 |
5.2.2.7 组织中可溶蛋白含量测定 |
5.2.2.8 样品的石蜡包埋与切片 |
5.2.2.9 切片的免疫荧光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小麦籽粒灌浆期源流库中糖和淀粉的动态变化 |
5.3.2 小麦籽粒灌浆期其源流库中氨基酸和蛋白质的动态变化 |
5.3.3 小麦籽粒灌浆期源流库中NO_3~-和NH_4~+的动态变化 |
5.3.4 TaGS同工酶在小麦叶片和穗下节中的分布 |
5.4 结语与讨论 |
第六章 TaGS同工酶在小麦籽粒中的分布、表达与功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试验设计 |
6.2.2 测定项目与方法 |
6.2.2.1 穗梗韧皮部汁液采取 |
6.2.2.2 籽粒中NH_4~+、NO_3~-、可溶性蛋白和总蛋白含量的测定 |
6.2.2.3 NR、GS、GOGAT和 GDH的活性测定 |
6.2.2.4 HPLC检测方法 |
6.2.2.5 样品的石蜡包埋与切片 |
6.2.2.6 切片的免疫荧光 |
6.2.2.7 籽粒RNA的提取与荧光定量PCR |
6.2.2.8 Western bolt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小麦籽粒TaGS同工酶的定位 |
6.3.2 小麦籽粒TaGS同工酶的表达动态 |
6.3.3 小麦籽粒碳氮代谢变化动态 |
6.4 结语与讨论 |
6.4.1 TaGS同工酶的细胞定位、表达特性及功能 |
6.4.2 小麦籽粒NH_4~+同化中GDH与GS的协同关系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1.1 小麦TaGS基因的转录概况 |
7.1.2 TaGS同工酶的酶促动力学特性 |
7.1.3 TaGS同工酶在氮素同化和转运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 |
7.1.4 小麦籽粒灌浆期碳氮同化产物的积累和运输特点及TaGS同工酶的功能 |
7.1.5 籽粒中TaGS同工酶的定位、表达和功能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3)小麦茎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论文提纲范文)
博士学位论文评阅人、答辩委员会签名表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植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组成与分类 |
1.1.1 碳水化合物组成 |
1.1.2 果聚糖结构与分类 |
1.2 植物果聚糖代谢 |
1.2.1 合成代谢 |
1.2.2 降解代谢 |
1.3 小麦茎秆WSC和果聚糖代谢特征与遗传研究 |
1.3.1 茎秆WSC和果聚糖代谢特征 |
1.3.2 茎秆WSC贮积调控遗传研究 |
1.3.3 果聚糖代谢关键酶基因 |
1.4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发掘 |
1.4.1 分子标记 |
1.4.2 连锁分析 |
1.4.3 关联分析 |
1.5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茎秆WSC含量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 |
2.1.2 表型测定 |
2.1.3 表型数据分析 |
2.1.4 基因型测定与图谱构建 |
2.1.5 亲缘关系与群体结构 |
2.1.6 连锁不平衡分析 |
2.1.7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2.1.8 MLM与 Farm CPU关联分析结果比较 |
2.1.9 候选基因分析 |
2.1.10 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
2.1.11 KASP标记开发 |
2.2 结果分析 |
2.2.1 表型数据分析 |
2.2.2 亲缘关系、群体结构与连锁不平衡 |
2.2.3 茎秆WSC含量GWAS |
2.2.4 茎秆WSC含量候选基因分析 |
2.2.5 茎秆WSC含量与千粒重多效位点 |
2.2.6 茎秆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
2.2.7 茎秆WSC含量及千粒重遗传进展与区域差异 |
2.2.8 KASP标记开发与验证 |
2.3 讨论 |
2.3.1 高密度图谱在茎秆WSC含量GWAS中的优势 |
2.3.2 MLM与 Farm CPU模型GWAS结果比较 |
2.3.3 WSC含量QTL分析 |
2.3.4 茎秆WSC与产量的关系 |
2.3.5 候选基因分析 |
2.3.6 茎秆WSC含量动态变化遗传分析 |
2.3.7 聚合WSC含量优异基因是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 |
第三章 扬麦16/中麦895 DH群体茎秆WSC含量QTL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与田间试验 |
3.1.2 表型鉴定 |
3.1.3 表型数据分析 |
3.1.4 基因型分析 |
3.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1.6 QTL定位 |
3.2 结果分析 |
3.2.1 表型数据分析 |
3.2.2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
3.2.3 茎秆WSC含量QTL定位 |
3.2.4 茎秆WSC含量QTL聚合效应分析 |
3.2.5 千粒重QTL定位 |
3.3 讨论 |
3.3.1 DH群体与自然群体茎秆WSC含量QTL比较 |
3.3.2 不同时期茎秆WSC含量多效QTL |
3.3.3 茎秆WSC含量和TKW、生育期多效QTL |
3.3.4 Rht-D 1对茎秆WSC含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
3.3.5 1RS对茎秆WSC含量和千粒重的影响 |
第四章 小麦果聚糖水解酶基因1-FEH克隆与功能标记发掘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1-FEH基因克隆 |
4.1.3 基因多态性分析与功能标记发掘 |
4.1.4 统计分析 |
4.2 结果分析 |
4.2.1 1-FEH基因克隆引物设计 |
4.2.2 1-FEH基因序列多态性 |
4.2.3 1-FEH基因功能标记开发与验证 |
4.3 讨论 |
4.3.1 1-FEH基因序列多态性 |
4.3.2 1-FEH基因功能标记 |
第五章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4)河北省小麦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筛选与抗白粉病基因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本文所用缩略词及中文对照 |
1 引言 |
1.1 河北省在中国小麦种植区的地位 |
1.2 河北省小麦生产概况 |
1.2.1 河北省小麦品种的生产应用 |
1.2.2 河北省小麦种质资源的挖掘现状 |
1.3 小麦病害概述 |
1.4 小麦白粉病概述 |
1.4.1 小麦白粉病的形态和生物学特性 |
1.4.2 小麦白粉病的发生与危害 |
1.5 小麦白粉菌群体结构研究现状 |
1.5.1 白粉菌的变异 |
1.5.2 白粉病菌的研究进展 |
1.5.3 白粉病菌菌系与小麦基因寄主的相互鉴定 |
1.5.4 毒性频率 |
1.6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6.1 农业、化学和生物防治 |
1.6.2 抗病品种 |
1.7 小麦白粉病抗性研究 |
1.7.1 小麦抗白粉病鉴定方法 |
1.7.2 小麦对白粉病菌的抗性反应 |
1.7.3 小麦白粉病抗性的类型 |
1.8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研究进展 |
1.8.1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类型 |
1.8.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标记与检测 |
1.8.3 小麦白粉病抗性的遗传机制 |
1.8.4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来源、定位和克隆 |
1.8.5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利用现状 |
1.9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与内容 |
1.10 技术路线 |
2 材料和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抗白粉病材料的鉴定 |
2.2.2 抗白粉病材料的基因组成 |
2.2.3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测定 |
2.2.4 抗病基因的标记 |
2.2.5 PCR扩增与产物检测 |
2.2.6 小麦Illumina 55K SNP基因芯片 |
2.2.7 抗白粉病基因的遗传图谱构建 |
3 结果与分析 |
3.1 抗白粉病小麦材料的鉴定筛选 |
3.1.1 河北小麦品种(系)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与评价 |
3.1.2 河北小麦品种(系)中8个已知抗白粉病基因的分布与组成 |
3.1.3 河北省小麦品种白粉病抗性的变化趋势 |
3.1.4 抗白粉病基因分子标记的实用性评价 |
3.2 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 |
3.2.1 普冰资017-1的抗白粉性遗传分析 |
3.2.2 普冰资017-1中抗白粉病基因的55K SNP芯片定位 |
3.2.3 利用2B染色体SSR标记构建PmPBZ017的遗传连锁图谱 |
4 讨论 |
4.1 河北省小麦品种的白粉病抗性及变化趋势 |
4.2 抗白粉病基因在育种中的有效利用 |
4.3 小麦材料中抗白粉病基因检测的方法 |
4.4 标记检测在抗病基因鉴定中的有效性 |
4.5 PmPBZ017与定位于2BL上其他白粉病抗性基因的关系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介 |
致谢 |
附录 2 |
(5)利用KASP标记定位小麦中国春无芒位点Awn-4A.1(论文提纲范文)
基金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引言 |
1.1 小麦的起源和驯化 |
1.2 小麦芒的结构和功能 |
1.2.1 芒的结构 |
1.2.2 芒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
1.2.3 芒对种子传播的作用 |
1.2.4 芒对小麦的防御作用 |
1.2.5 芒在干旱胁迫下的作用 |
1.3 小麦芒的遗传研究进展 |
1.4 小麦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
1.5 QTL定位 |
1.5.1 QTL与分子标记 |
1.5.2 QTL定位群体 |
1.5.3 QTL定位方法 |
1.6 基于NGS技术的小麦QTL定位中的应用 |
1.6.1 基于混池测序的QTL定位 |
1.6.2 基于SNP芯片技术的QTL定位 |
1.6.3 KASP高通量分型技术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实验所用仪器、耗材与试剂 |
2.1.1 供试材料及遗传群体构建 |
2.1.2 实验所用仪器、耗材与试剂 |
2.2 实验地点 |
2.3 实验方法 |
2.3.1 体视显微镜观察小麦幼穗芒长 |
2.3.2 田间芒长表型评估 |
2.3.3 DNA提取和混池构建 |
2.3.4 SNP芯片分型及BSA分析 |
2.3.5 KASP分子标记的开发及检测 |
2.3.6 遗传图谱的构建 |
第三章 结果部分 |
3.1 中国春和MK147芒发育动态比较 |
3.2 群体芒长表型评估 |
3.3 群体芒长遗传分析 |
3.4 混合池构建和BSA分析 |
3.5 候选区间KASP标记开发与目标区间确定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利用芯片技术定位小麦基因 |
4.1.2 利用 BSA 技术定位小麦基因 |
4.1.3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定位小麦基因 |
4.1.4 小麦芒长QTL的定位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6)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前言 |
1.1 糯质小麦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1.1.1 糯质小麦的特性及鉴定方法 |
1.1.2 小麦Wx基因的结构特征与表达调控 |
1.1.3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
1.1.4 相同遗传背景下的Wx基因的效应研究 |
1.2 我国西南麦区小麦病害 |
1.2.1 西南麦区的小麦病害及其抗病基因 |
1.2.2 小麦病害的防治 |
1.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技术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3.1 分子标记类型 |
1.3.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糯质小麦育种中的价值与应用 |
1.3.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在小麦抗病聚合育种中的价值与应用 |
1.4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遗传群体的构建 |
2.2 方法 |
2.2.1 小麦籽粒糯粒性状的调查 |
2.2.2 小麦农艺及产量性状调查 |
2.2.3 小麦成株期抗条锈病鉴定 |
2.2.4 小麦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 |
2.2.5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2.2.6 籽粒淀粉含量的测定 |
2.2.7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
2.3 主要试剂及配置 |
2.4 数据处理与分析 |
3.结果与分析 |
3.1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
3.1.1 遗传群体籽粒糯性的表现 |
3.1.2 糯小麦品系GN1607与贵农30号杂交后代群体籽粒糯性的分析 |
3.1.3 糯小麦品系GN1607与贵农19号杂交后代群体籽粒糯性的分析 |
3.2 亲本中Wx基因及抗病基因的鉴定 |
3.2.1 亲本中Wx基因的鉴定 |
3.2.2 亲本中抗条锈基因的鉴定 |
3.2.3 亲本中抗白粉基因的鉴定 |
3.3 自交F_2代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
3.3.1 株高的表型分析 |
3.3.2 穗长的表型分析 |
3.3.3 小穗数的表型分析 |
3.3.4 小穗密度的表型分析 |
3.3.5 穗粒数的表型分析 |
3.3.6 穗粒重的表型分析 |
3.3.7 千粒重的表型分析 |
3.3.8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4 自交F_2代植株的田间抗性调查 |
3.4.1 F_2代植株成株期抗条锈性评价 |
3.4.2 F_2代植株成株期抗白粉病鉴定与评价 |
3.5 自交群体中的分子辅助选择 |
3.5.1 糯小麦杂交后代F_2代群体基因型的鉴定 |
3.5.2 糯小麦杂交后代F_2群体抗病基因检测 |
3.6 Wx基因对农艺性状的影响 |
3.7 Wx基因对品质性状的影响 |
3.7.1 Wx基因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3.7.2 Wx基因对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 |
4.讨论 |
4.1 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 |
4.2 优良农艺性状后代的选择 |
4.3 抗病基因聚合是增强小麦抗性的有效手段 |
4.4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是提高小麦育种效率的有效方法 |
4.5 不同Wx基因类型对直链淀粉含量的影响 |
4.6 直链淀粉与可溶性糖的关系 |
4.7 遗传研究群体与品种选育群体的关系 |
5.结论 |
6.本研究的不足之处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
附录二 |
(7)四川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及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条锈病研究现状 |
1.1.1 小麦条锈病的危害 |
1.1.2 小麦条锈菌研究进展 |
1.1.3 小麦条锈病抗性基因研究进展 |
1.2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研究现状 |
1.2.1 提高小麦产量的重要性 |
1.2.2 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和QTL的发掘利用 |
1.3 地方小麦品种研究进展 |
1.4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4.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基础 |
1.4.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优势 |
1.4.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的应用 |
1.5 SNP标记及其应用 |
1.5.1 SNP标记的概念及特点 |
1.5.2 SNP标记在小麦研究中的应用 |
1.6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四川小麦品种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材料 |
2.1.2 样品DNA提取 |
2.1.3 小麦55KSNP芯片检测 |
2.1.4 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1.5 群体结构及连锁不平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分子标记质量控制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2.2.2 四川小麦品种群体结构分析 |
2.2.3 四川小麦品种连锁不平衡分析 |
2.3 讨论 |
2.3.1 四川小麦品种分子遗传多样性分析 |
2.3.2 四川小麦品种群体结构特点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小麦条锈菌供试生理小种 |
3.1.3 四川小麦品种田间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鉴定 |
3.1.4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表型数据分析 |
3.1.5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1.6 全基因组显着关联位点及单倍型分析 |
3.1.7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鉴定评价 |
3.2.2 小麦地方品种及育成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对比分析 |
3.2.3 四川小麦育成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分析 |
3.2.4 四川小麦优异条锈病抗性材料筛选 |
3.2.5 四川小麦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2.6 显着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
3.2.7 单倍型分析 |
3.2.8 潜在的新QTL分析 |
3.2.9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3.3.1 四川小麦地方品种是优异的条锈病抗性资源 |
3.3.2 四川小麦育成品种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分析 |
3.3.3 聚合多个抗病位点可达到持续稳定抗病的效果 |
3.3.4 潜在的新QTL分析 |
3.3.5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四川小麦品种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调查 |
4.1.3 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数据分析 |
4.1.4 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1.5 全基因组显着关联位点分析 |
4.1.6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多环境下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
4.2.2 小麦条锈病诱导环境下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
4.2.3 小麦条锈病诱导环境下地方品种与育成品种产量相关性状分析 |
4.2.4 小麦条锈病对产量相关性状的影响分析 |
4.2.5 小麦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4.2.6 显着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
4.2.7 潜在的新QTL分析 |
4.2.8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小麦条锈病诱导环境下四川小麦品种产量相关性状特点讨论 |
4.3.2 四川小麦品种是产量育种的优异资源 |
4.3.3 小麦条锈病严重影响籽粒性状 |
4.3.4 显着关联位点优异等位变异分析 |
4.3.5 潜在的新QTL分析 |
4.3.6 潜在的新QTL区段内候选基因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作者简历 |
(8)小麦旗叶表皮蜡质QTL定位及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物表皮蜡质研究概况 |
1.1.1 植物表皮蜡质的组分及结构 |
1.1.2 植物表皮蜡质的生物学功能 |
1.2 表皮蜡质的生物合成及运输 |
1.2.1 脂肪酸的从头合成 |
1.2.2 长链脂肪酸的延伸 |
1.2.3 植物表皮蜡质的生物合成 |
1.2.4 植物表皮蜡质的运输 |
1.2.5 蜡质合成与运输的生物学调控 |
1.3 植物表皮蜡质在抗旱中的作用 |
1.4 小麦蜡质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6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1.6.1 小麦旗叶表皮蜡质QTL定位的技术路线 |
1.6.2 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TaCER1)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第二章 小麦旗叶表皮蜡质的QTLs定位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仪器 |
2.2.1 材料 |
2.2.2 试剂 |
2.2.3 仪器 |
2.3 试验方法 |
2.3.1 植物表皮蜡质提取 |
2.3.2 植物表皮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2.3.3 植物表皮蜡质晶体的显微结构观察 |
2.3.4 小麦旗叶表皮白霜(Flag Leaf Glaucousness,FLG)性状观察方法 |
2.3.5 连锁图谱构建和QTL鉴定 |
2.4 数据分析 |
2.5 结果与分析 |
2.5.1 HL群体亲本Heyne和 Lakin叶片表型和蜡质晶体结构分析 |
2.5.2 HL群体亲本Heyne和 Lakin叶片蜡质组分分析 |
2.5.3 145个F6 代的重组自交系表型观察及白霜状表型QTL定位分析 |
2.5.4 RIL群体旗叶蜡质成分的表型变异 |
2.5.5 3AL染色体上旗叶表皮蜡质成分的主要QTL定位 |
2.5.6 3AL染色体上旗叶蜡质含量QTL区域的比较基因组学分析 |
2.6 讨论 |
第三章 小麦不同发育时期各组织蜡质分析 |
3.1 前言 |
3.2 材料和试剂 |
3.2.1 材料 |
3.2.2 试剂 |
3.2.3 仪器 |
3.3 试验方法 |
3.3.1 植物表皮蜡质的提取 |
3.3.2 植物表皮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
3.3.3 植物表皮蜡质晶体的显微结构观察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小麦各组织蜡质扫描电镜观察 |
3.4.2 小麦各组织蜡质组成分析 |
3.4.3 中国春叶片烷烃动态变化 |
3.5 讨论 |
第四章 小麦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Ta CER1 的克隆和功能分析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 |
4.2.2 仪器 |
4.2.3 主要试剂 |
4.2.4 引物序列 |
4.3 实验方法 |
4.3.1 目的基因的筛选 |
4.3.2 目的基因的克隆 |
4.3.3 候选基因序列分析 |
4.3.4 DNA提取方法 |
4.3.5 荧光定量PCR |
4.3.6 亚细胞定位的载体构建 |
4.3.7 拟南芥原生质体制备及转化方法 |
4.3.8 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
4.3.9 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4.3.9.1 拟南芥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4.3.9.2 水稻农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转化 |
4.3.10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拟南芥和水稻 |
4.3.11 转基因植株获得 |
4.3.12 转基因植株叶片蜡质提取和分析 |
4.3.13 转基因水稻失水速率和叶绿素浸提速率测定 |
4.3.14 小麦苗期的胁迫处理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TaCER1 候选基因的克隆和序列的信息分析 |
4.4.2 TaCER1 基因的定位和表达分析 |
4.4.3 TaCER1 基因在拟南芥和水稻中的异源超表达分析 |
4.4.4 转基因株系的蜡质成分分析 |
4.4.5 水稻转基因株系失水速率和叶绿素浸提速率分析 |
4.4.6 小麦TaCER1 基因在各种逆境处理下的表达分析 |
4.5 讨论 |
4.5.1 TaCER1-1A、TaCER1-2D、TaCER1-6A参与小麦烷烃的生物合成 |
4.5.2 表皮烷烃的积累会影响表皮特性并增强植株的耐旱性 |
4.5.3 小麦多倍化与蜡质生物学合成 |
第五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9)基于SNP的150份硬粒小麦43个性状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关联分析及其在小麦中的应用 |
1.1.1 关联分析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
1.1.2 SNP分子标记的研究概况 |
1.1.3 关联分析在小麦中的应用 |
1.2 小麦苗期性状的研究概况 |
1.3 小麦冠层叶性状的研究概况 |
1.3.1 影响作物叶片生长的因素 |
1.3.2 控制小麦冠层叶形态性状的基因或QTL |
1.3.3 叶绿素的生物合成和降解途径 |
1.3.4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1.3.5 叶绿素含量与产量相关研究 |
1.4 小麦籽粒性状的研究概况 |
1.5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硬粒小麦材料 |
2.2 种植方法 |
2.2.1 水培方法 |
2.2.2 大田种植方法 |
2.3 目标性状的测量方法 |
2.3.1 苗期性状的测量方法 |
2.3.2 叶部性状的测量方法 |
2.3.3 籽粒性状的测量方法 |
2.4 表型数据与SNP标记的关联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硬粒小麦43个性状表型数据分析 |
3.1.1 硬粒小麦43个性状的描述统计与方差分析 |
3.1.2 硬粒小麦43个性状的相关分析 |
3.2 硬粒小麦43个性状的关联分析 |
3.2.1 硬粒小麦苗期性状的关联分析 |
3.2.2 硬粒小麦叶部性状的关联分析 |
3.2.3 硬粒小麦籽粒性状的关联分析 |
4 讨论 |
4.1 硬粒小麦苗期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
4.1.1 硬粒小麦幼苗高度(SH)关联分析揭示的候选QTLs |
4.1.2 硬粒小麦幼苗根系关联分析揭示的候选QTLs |
4.1.3 硬粒小麦幼苗叶关联分析揭示的候选QTLs |
4.1.4 有助于小麦壮苗品种选育的SNP标记 |
4.1.5 SNP标记的数量随幼苗生长过程而变化 |
4.2 硬粒小麦叶部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
4.2.1 叶片形态性状的候选QTLs |
4.2.2 叶绿素含量的候选QTLs |
4.2.3 冠层叶片形态性状在基因组上的QTL簇 |
4.2.4 叶绿素含量在基因组上的QTL簇 |
4.2.5 旗叶相关的候选基因 |
4.3 硬粒小麦籽粒性状相关的候选基因 |
4.3.1 千粒重相关的候选基因 |
4.3.2 籽粒形态性状的候选QTLs |
4.3.3 基因组上的QTL簇 |
4.4 一因多效 |
4.5 EST同源序列功能一致的SNP标记 |
参考文献 |
附录i 实验材料信息 |
附录ii 实验结果 |
附录iii 研究生学习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10)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杂交小麦的研究概况及存在问题 |
1.1.1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研究概况 |
1.1.2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与研究进展 |
1.1.3 小麦杂种优势利用存在的问题 |
1.2 多子房性状的发现及研究进展 |
1.2.1 多子房小麦的发现与选育 |
1.2.2 多子房小麦的花器官发育 |
1.2.3 多子房小麦的生理生化研究 |
1.2.4 多子房小麦的遗传分析和基因定位 |
1.2.5 小麦多子房性状形成机理 |
1.2.6 多子房小麦的应用价值 |
1.2.7 其它作物多子房现象研究概述 |
1.3 小麦异源细胞质遗传效应研究进展 |
1.3.1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育性的遗传效应 |
1.3.2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3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抗性的遗传效应 |
1.3.4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品质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5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生理生化及组织培养性状的遗传效应 |
1.3.6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染色体(组)行为的遗传效应 |
1.3.7 异源细胞质对小麦核基因表达的遗传效应 |
1.4 细胞质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4.1 植物细胞质和花发育 |
1.4.2 植物线粒体与花发育 |
1.4.3 植物叶绿体与花发育 |
1.5 DNA甲基化在植物花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
1.6 转录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7 蛋白质组学在植物花发育研究中的应用 |
1.8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技术路线 |
1.8.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1.8.2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多子房的发育过程、外显率及种子活力观测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植物材料 |
2.1.2 试验仪器和试剂 |
2.1.3 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 |
2.1.4 石蜡切片观察 |
2.1.5 形态学观察测定 |
2.1.6 外显率及种子活力相关性状的测定 |
2.1.7 统计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起始发育过程 |
2.2.2 多子房小麦副雌蕊生长发育过程 |
2.2.3 多子房小麦成熟期籽粒形态特征 |
2.2.4 多子房小麦DUOⅠ和DUOⅡ形态特征 |
2.2.5 多子房小麦不同类型籽粒的外显率和发芽相关性状测定 |
2.3 讨论 |
2.3.1 多子房小麦的特殊性 |
2.3.2 多子房小麦的外显率及籽粒发芽情况 |
2.3.3 多子房小麦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
第三章 小麦多子房性状的遗传规律及细胞质效应 |
3.1 材料和方法 |
3.1.1 植物材料和遗传群体的构建 |
3.1.2 形态学观察 |
3.1.3 小麦多子房性状遗传规律分析 |
3.1.4 统计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F_1 代植株形态学观察 |
3.2.2 F_2和BC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
3.2.3 F_3和BC_1F_1 世代多子房性状遗传分析 |
3.3 讨论 |
3.3.1 多子房小麦DUOⅡ的遗传规律 |
3.3.2 多子房性状在杂交小麦上的应用 |
第四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DNA甲基化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植物材料 |
4.1.2 形态观察 |
4.1.3 幼苗培养及取材 |
4.1.4 DNA的提取 |
4.1.5 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SAP)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F_1 植株的形态观察 |
4.2.2 TZI× DUOII和 DUOII× TZI整体甲基化水平分析 |
4.2.3 TZI× DUOII和 DUOII× TZI甲基化状态的变化 |
4.3 讨论 |
第五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转录组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植物材料 |
5.1.2 RNA的提取及纯化 |
5.1.3 RNA测序文库的构建 |
5.1.4 簇生成及上机测序 |
5.1.5 测序数据质量控制及参考序列比对 |
5.1.6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及差异表达基因鉴定 |
5.1.7 差异基因功能分析 |
5.1.8 差异表达基因的qRT-PCR验证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RNA质量检测 |
5.2.2 RNA-seq测序数据质量分析 |
5.2.3 RNA-seq数据与参考基因组比对分析 |
5.2.4 基因表达水平分析 |
5.2.5 RNA-seq测序数据相关性分析 |
5.2.6 差异表达基因分析 |
5.2.7 差异表达基因功能分析 |
5.2.8 差异基因的qRT-PCR验证 |
5.3 讨论 |
5.3.1 DNA复制过程是副雌蕊形成的基础 |
5.3.2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过程调控多子房小麦花序结构 |
5.3.3 叶绿体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的表达 |
5.3.4 6 -磷酸海藻糖可能参与了副雌蕊的发育 |
5.3.5 叶绿体、细胞核、植物激素以及T6P之间的信号转导通路 |
第六章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蛋白质组分析 |
6.1 材料和方法 |
6.1.1 植物材料 |
6.1.2 幼穗蛋白质的提取及纯化 |
6.1.3 蛋白质的水化 |
6.1.4 蛋白质浓度测定 |
6.1.5 幼穗蛋白质的双向电泳及染色 |
6.1.6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及挖取 |
6.1.7 差异表达蛋白的质谱鉴定分析 |
6.1.8 差异表达蛋白生物信息分析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蛋白质含量测定 |
6.2.2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的构建 |
6.2.3 DUOⅡ和 TZI正反交F_1 幼穗蛋白质双向电泳 |
6.2.4 差异表达蛋白的鉴定 |
6.2.5 差异表达蛋白的生物功能分析 |
6.3 讨论 |
6.3.1 叶绿体代谢影响核内花发育基因表达 |
6.3.2 细胞核和细胞分裂过程是副雌蕊原基分化的基础 |
6.3.3 植物呼吸为副雌蕊分化提供能量 |
6.3.4 蛋白质代谢是植物发育过程中代谢活动进行的基础 |
6.3.5 花发育相关蛋白对多子房性状表达有重要作用 |
6.3.6 异源细胞质抑制小麦多子房性状表达的分子机理 |
第七章 结论 |
7.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化学杂交剂BAU—2对普通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影响的初步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与簇毛麦等近缘种属间异染色体系获得及表型鉴定[D]. 贾子苗.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09)
- [2]小麦谷氨酰胺合成酶同工酶的定位、表达与功能研究[D]. 韦一昊.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3]小麦茎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遗传解析与标记发掘[D]. 付路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4]河北省小麦抗白粉病种质资源筛选与抗白粉病基因定位[D]. 延荣. 河北农业大学, 2020(01)
- [5]利用KASP标记定位小麦中国春无芒位点Awn-4A.1[D]. 蒋钰婕.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GN1607糯粒性状的遗传分析及改良[D]. 周军. 贵州大学, 2020(02)
- [7]四川小麦成株期条锈病抗性及条锈病诱导环境下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叶雪玲. 四川农业大学, 2019(06)
- [8]小麦旗叶表皮蜡质QTL定位及烷烃合成酶候选基因的功能分析[D]. 李婷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
- [9]基于SNP的150份硬粒小麦43个性状的关联分析[D]. 黄思思.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1)
- [10]小麦多子房性状的发育和遗传及异源细胞质对其表达抑制的分子机理[D]. 郭佳林.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