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G移动通信中的射频元器件(论文文献综述)
赵盛烨[1](2021)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是计算机与通信的超融合技术,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中按身份分配不同通信权限的问题。其中,“云计算技术”是基于实时数据通信的控制方法,“区域”描述了精准限定的物理覆盖范围,“安全通信技术”是特定区域的受控通信控制技术。前人在通信速率和便捷程度的需求下,研发出的通信系统往往只是解决了通信的效率、可靠性、便捷性问题,较少考虑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保密机构的破坏和这些机构的特殊需要,在各类通信协议的标准当中也不存在这样的信令集供特殊功能的通信设备研发。同时,当前在网的2G-3G通信系统出于通信效率考虑较少地使用了计算机辅助单元,因此作者在研究提升云计算算法效率的基础上,将2G-3G通信系统进行上云改良,再结合4G和5G通信协议,研究通信系统对移动台终端鉴权和定位的原理,并通过科研成果转化实验,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对特定终端用户群体实现了这一目标,同时该固定区域之外的移动台用户不受该技术体系的影响。文章以区域安全通信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云计算、人工智能的新兴技术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提出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针对云计算中异构数据跨源调度传输耗时问题,现有的调度方法很多都是通过启发式算法实现的,通常会引起负载不均衡、吞吐量和加速比较低的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在真正进行调度之前进行了数据预取,大大减小了调度时的计算量,从而减小了调度资源开销。然后,更新全部变量,对将要调度的异构数据跨源子数据流质量进行排列,并将其看做子流数据的权重,每次在调度窗口中选择异构多源子流数据中最佳质量的子流数据进行调度传输,直到全部数据子流处理完毕。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方法能够在云环境下对异构数据进行跨源调度,同时具有较高的负载均衡性、吞吐量和加速比。2.提出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算法。云计算中,云平台的资源分配,不仅面对单节点的资源请求,还有面对更复杂的多节点的资源请求,尤其对于需要并行运行或分布式任务的用户,对云集群中节点间的通信都有非常严格的时延和带宽要求。现有的云平台往往是逐个虚拟机进行资源分配,忽略或者难以保障节点间的链路资源,也就是存在云集群多资源分配问题。因此,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云资源描述方法,并且对粒子群云资源分配方法进行改进。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够有效地对云资源进行分配,提高了云资源的平均收益和资源利用率,在资源开销方面相比于传统方法减少了至少10%,而且有更短的任务执行时间(30ms以内)。3.提出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无线网络影响因素较多,总是无法避免地产生定位误差,为取得更好的可靠性与精准度,针对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提出一种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构建基于到达时延差的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获取到达时延差信息,根据移动台对应服务基站获取的移动台到达时延差与到达角度数据,利用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多次更新定位估计,结合小波变换,架构到达时延差/到达角度混合定位算法,依据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环境的到达时延差数据采集情况,将估算出的移动台大致位置设定为不同种类定位结果,通过多次估算实现移动台动态定位。选取不同无线网络环境展开移动台动态定位仿真,分别从到达时延测量偏差、区域半径以及移动台与其服务基站间距等角度验证算法定位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所提算法具有理想的干扰因素抑制能力,且定位精准度较高。4.构建了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系统。系统包括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整个系统是完整的,并且已经得到了实践的验证。通过SDR软件定义的射频通信架构,实现系统间的通信超融合。对于非授权手机与非授权的SIM卡要进行通信阻塞,同时要对手机与SIM卡分别进行授权,当有非授权手机或者授权手机插入非授权SIM卡进入监管区域中后,要可实现对其通讯的完全屏蔽和定位,软件系统应对非法用户进行控制,所有非法用户的电话、短信、上网都应被记录和拦截。硬件系统主要对顶层模块、时钟模块、CPU接口模块、ALC模块、DAC控制模块进行了设计。同时,本文使用改进的卷积定理算法提高了信号的保真度。5.智能化区域安全体系研究。未来的区域安全管理员还需要对多个进入的移动台终端进行鉴别,解决谁是终端机主、是否有安全威胁、真实身份是什么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建立智能化区域安全通信体系,并将其保存在存储设备中,该体系可以实现自我学习。最后,通过实际应用对上述研究工作进行了验证,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满足了特定领域特定场景下的区域安全通信需求。
刘畅[2](2021)在《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近些年,电子产品的智能化和移动网络的快速渗透带动了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的快速发展,随着国家信息化和工业化的高度融合,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子元器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在中美贸易和国际政治形势变化的背景下,发展电子元器件核心技术已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之一。我国电子元器件产业链规模大、企业数量多,但大而不强的问题十分突显。从近10年国家在集成电路和电子元器件行业推行相关政策可以看出,国家对行业的支持力度在不断加大,大力推进电子元器件创新突破,建立电子元器件人才培育体系,支持产业升级,这些都将对电子元器件整体产业及其分销领域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好得公司是一家有着20年经验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企业。本文对好得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营销现状进行分析,认为随着电器元器件市场环境的变化,好得公司存在缺乏长远营销策略以及营销方式不符合当前市场发展趋势等问题,需要修正和重新制定更符合当前市场情况和趋势的营销策略。本文通过深入分析中国电子元件市场营销环境,结合好得公司的营销现状,对好得公司的营销策略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并提出对应的改进策略。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研究,对营销的相关理论和好得公司现有的经营情况进行思考和探讨,根据走访以及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数据统计、分析和研究,诊断出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市场营销面临的问题和原因,运用PEST、波特五力模型和SWOT模型对好得公司的营销竞态、营销环境做分析,依据营销管理中的STP理论为基础,根据4P理论,找到更加适合公司电子元器件市场的营销策略,通过调整产品、价格、渠道、促销,在大数据营销、关系营销等方面提出具体的营销策略建议。通过综合分析并提出保障措施有利于提升好得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为好得公司找到一条健康、可持续的发展道路。同时对同行的电子元器件代理分销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金思年[3](2021)在《大规模MIMO系统的线性传输技术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的深入发展和智能终端的广泛应用,对于更高性能的移动通信需求与日俱增。为了满足这些方面的需求,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作为第五代移动通信(5G)中的关键性技术,已经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关注。大规模MIMO技术通过在基站(BS)配置大量的天线,并同时向多个用户提供服务,以此来获得巨大的空间复用增益和分集增益。然而,大规模MIMO技术在与多种不同类型通信系统的演进和融合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比如线性传输技术的应用、硬件损伤、导频污染、非理想信道状态信息(CSI)、频谱效率(SE)及能量效率(EE)的优化等问题都对大规模MIMO技术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挑战。基于上述背景,本文主要针对几种线性传输技术(线性预编码或线性检测)在三种热门类型的大规模MIMO系统(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和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中的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性能展开研究,旨在为5G网络的商用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具体研究工作如下: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FDR)系统的研究工作包括:(1)研究了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具有硬件损伤影响的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首先,当中继使用最小二乘法获取到CSI时,分别推导了解码转发(DF)或者放大转发(AF)协作方式下的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使用最大比合并/最大比传输(MRC/MRT)和迫零(ZF)处理方式时的和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然后,当中继使用线性最小均方误差法获取到CSI时,推导了 DF协作方式和ZF处理方式下的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和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最后,根据所获得的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可以得到各种功率缩放定律,并发现了随着中继的接收天线数量和发送天线数量以一定比例趋近于无穷大时,源节点的功率、中继端的功率和导频的功率可以以一定条件缩放来维持系统性能。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的研究工作包括:(2)研究了莱斯衰落信道环境下的下行(DL)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首先,在非理想CSI的情况下,分别推导了莱斯和瑞利衰落信道环境下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使用等增益传输(EGT)预编码,和莱斯衰落信道环境下该系统使用基于视距分量的等增益传输(LOS-EGT)预编码和MRT预编码时的和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然后,根据这些闭合表达式,可以得到各种针对下行发送功率和上行(UL)导频功率的功率缩放定律。最后,仿真结果显示了当基站的天线数量和小区间干扰强度很大时,相较MRT预编码,EGT和LOS-EGT预编码可以更好地抵抗小区间干扰和导频污染的影响。(3)为了在用户端也能获取到CSI,对莱斯衰落信道环境下基于波束成型训练(BT)方案的下行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首先,当基站使用MRT和ZF预编码处理发送信号时,分别推导了使用BT方案和不使用BT方案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和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然后,通过使用伯努利不等式的性质,可以发现当下行导频长度处于何种情况下,BT方案的和频谱效率可以超过不使用BT方案的和频谱效率,反之亦然。最后,根据所获得的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分析了当下行发送功率和上行导频功率处于不同功率缩放情况下的频谱效率性能。(4)研究了空间相关莱斯衰落信道环境下基于BT方案的下行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首先,当基站使用MRT和ZF预编码时,分别推导了基于BT方案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和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闭合表达式。然后,在满足给定的和频谱效率和最大下行发送功率限制的前提下,提出了一种可以将能量效率最大化的问题转换成几何规划问题的功率分配迭代算法。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功率分配算法可以有效地提升该系统的能量效率。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研究工作包括:(5)研究了空间相关莱斯衰落信道环境下基于BT方案的下行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首先,在非理想CSI且接入点使用MRT预编码时,推导了基于BT方案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和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闭合表达式。然后,根据推导的闭合表达式,分别提出了两种通过调节下行发送数据和导频功率控制系数以此来提升系统和频谱效率和能量效率的连续近似算法。最后,仿真结果表明,对于95%可能性的和频谱效率或能量效率,所提算法可以分别提升40%的频谱效率或36%的能量效率性能。(6)研究了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环境下具有相位噪声影响的上行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在非理想CSI的情况下,分别推导了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使用基于时间反转的最大比合并(TR-MRC)和基于时间反转的大尺度衰落译码(TR-LSFD)接收方式时的和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根据这些和频谱效率闭合表达式,可以发现随着接入点数量的增加,相较TR-MRC接收方式,TR-LSFD接收方式可以更好地发挥系统性能优势,并且仿真结果也验证了这一现象。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和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频谱效率或能量效率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得到了一系列的结论,这些研究成果为推动大规模MIMO的实际应用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
贺玲[4](2020)在《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设计》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基于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对射频接收前端模块进行了标准化研究设计。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也是移动发展的必然趋势,大规模MIMO技术以及更高频段的使用是5G的核心技术,对未来的移动通信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对射频前端的设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在5G高频段尤其是毫米波频段的应用中,天线与射频电路之间馈线的损耗较大,减少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的损耗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重点。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将5G射频前端模块标准化的模型,将天线模块与射频电路无限接近,设计了射频前端的单通道模块,使天线接收的信号能够直接进入到射频电路中经过放大以及混频处理后完成下变频功能从而输出可以直接利用的中频信号。同时减少了天线与射频电路之间的馈线连接,使其形成一个完整的模块,避免了天线到射频电路时信号的损耗,也能够使其作为天线阵元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及要求,灵活地对模块进行任意组合,从而构成能够应用于各种场景所需要的阵列天线。本文从5G移动通信系统出发,对射频前端接收系统进行了研究与设计。设计过程中,根据5G移动通信发展的特点、5G关键技术研究以及接收机系统的架构等进行了理论研究,对所设计的天线以及射频接收前端提出了功能要求,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分析确定。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制定了设计方案,将系统分成天线、放大器以及下变频器三个部分进行设计。本文中天线部分选用微带天线的形式,利用单点馈电的方式实现天线的圆极化,利用ANSOFT HFSS对天线模块进行了模型优化以及指标仿真,最终所设计的天线工作频率在4.9GHz,带宽300MHz,中心频点处正方向增益为6.95d B。射频接收通道采用一次下变频的方式进行了方案设计、指标确定以及器件选型等工作,并对射频电路系统进行了链路各项指标的预算及仿真设计,完成了射频电路的原理图设计、版图设计以及实物测试。射频电路的工作频段为4.9GHz,带宽200MHz,本振信号为4.5GHz,输出中频频率为400MHz,系统增益为31.83d B,噪声系数4.2d B。经过实物加工与测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各项指标满足设计要求,各模块输出信号以及系统的下变频功能符合预期的效果。该模块经集成电路设计后,可为5G接入天线和基站天线阵列提供标准单元。
叶尧[5](2019)在《高性能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未来5G移动网络需要支持超大规模无线接入、超高速数据传输和超高质量实时服务。兼具宽带与可灵活接入优点的光载无线(ROF)技术被誉为实现高性能5G蜂窝网络的关键辅助技术。该技术可通过载波复用的方式实现多个无线载波信号的同时传输,有助于降低系统成本、功耗以及复杂度,同时可加强各蜂窝单元间的协同工作。然而,目前大带宽、高线性度的模拟光收发芯片和模块的制备技术尚未成熟,良品率较低。此外,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研究相对落后,高性能的模拟光收发模块几乎依赖进口,这必然会限制未来我国ROF技术的推广与发展。因此,掌握高性能模拟光收发芯片与模块的制备与优化的核心技术,实现芯片和模块的国产化已刻不容缓。本论文详细地推导并分析了影响ROF系统的关键技术指标的主要因素,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四通道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验证并优化了基于该模块搭建的ROF系统传输性能。论文的具体内容如下:(1)建立直接调制ROF系统等效电路模型,推导了系统的S参数与增益的表达式,分析了模块封装过程中金丝、电极的寄生参数和光耦合效率对这两个参数的影响;分析了影响系统无杂散动态范围(SFDR)的两个关键因素,即噪声系数与非线性失真,并给出了各自的表达式。(2)设计并制备了一款小型化四通道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各通道的3-dB带宽均大于19GHz,SFDR3大于90.5dB·Hz2/3,且通道之间的串扰小于-20dB。(3)提出了三种非线性补偿技术。基于推挽结构联合DSP数字后补偿算法的线性化技术,实现了IMD2、HD2、IMD3以及XMD3等主要非线性失真的同时抑制,系统的SFDR2和SFDR3分别提升了19.8dB和12.4dB;提出了一种基于Volterra模型的非线性均衡算法,实现了PAM8信号4×96Gb/s的高速传输;提出了一种低复杂度的k-means算法实现了对ASK、PSK以及QAM三种调制格式的自动识别,并且将ROF传输系统的抗非线性能力提升了3.2dB。(4)基于四通道直接调制光收发一体化模块搭建ROF系统,测试了四通道直接调制模块四个通道单独与同时传输性能;基于COST-207动态模型,考虑多径效应与多普勒效应,测试了列车在在不同的行驶速度下系统的传输性能;搭建4×4MIMO-ROF系统,提出了一种LR-ZF解调算法,实现了传输速率为6.624Gb/s的16QAM-OFDM信号经15.5km光纤与1.2m无线信道的无误码传输,其频谱效率为13.248bit/s/Hz。
郝文浩[6](2019)在《电磁辐射探头中滤波器的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现代通讯设备的广泛应用,2G、3G、4G以及即将推出的5G等通讯和各种民用雷达发射站台的建设越来越密。在通信手段带来便利的同时,空间中的电磁辐射不断增强,从而加剧了对人体、现代精密仪器设备的影响。为了提供健康的生活环境,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需要有精密的电磁辐射检测设备对周围的相关环境进行监测。电磁辐射探头作为电磁辐射检测常用的设备,正朝着小型化、专业化、高精度、高性能的方向发展。为分析辐射来源,需设计专业应用场景下的电场探头,而滤波器作为专业探头中重要的组成结构之一,决定了电磁辐射探头的测量频带、精度、带宽、带外抑制等性能。因此本文主要针对专业电磁辐射探头中的滤波器模块展开研究。本文主要工作有:研究了专业电磁辐射探头中滤波器的基本要求,以及现代微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基于滤波器设计原理,利用微带谐振环、开路枝节加载法等现代微波滤波器方法,设计了移动通信2G频段的双通带滤波器,通过在开路谐振环枝节内部打孔的方法去除谐振环的高次谐波;在这些理论基础上又设计了3G频段的单通带滤波器以及4G频段的双通带滤波器。基于双通带滤波器的频率变换法,结合SIR枝节加载理论,建立了移动通信5G频段滤波器的仿真模型,仿真优化了滤波器S11和S21参数,设计了一种新型的5G移动通信频段的三通带带通滤波器。利用缺陷地结构(DGS)和折叠谐振环结构,建立了2G、3G和4G带通及带阻的滤波器仿真模型,仿真优化了滤波器的传输系数和反射系数,设计了组合频段的宽带带通、带阻滤波器,有效减小了滤波器的体积,增加了滤波器的通带,提高了滤波器的性能。最后依据仿真设计结果制作了滤波器实物,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对滤波器的S参数进行了测量,测量结果表明:上述滤波器符合专业电磁辐射探头测量的移动通信频段,满足了小型化、多通带、低插损和高带外抑制的要求。
王维波[7](2019)在《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微波单片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毫米波MMIC芯片的制造加工技术日益成熟,由于毫米波具有分辨率高、带宽大等特点,已经逐渐在雷达探测、毫米波成像、精确制导、点对点局域通信、毫米波防撞雷达等军民领域得到大量应用。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及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万物互联的智能化需求日益迫切,人类需要快速、实时地在任何地点能够处理海量的信息,传统的3G、4G移动通信技术的带宽瓶颈愈加凸显,因此,迫切需要更大带宽的移动通信技术来适应这种新技术的发展,然而,由于微波技术多年的发展,低频段频谱资源已经拥挤不堪,迅速衰竭,无线通信及设备技术不得不向毫米波及更高频段寻找资源,5G毫米波通信技术便应运而生,迅速成为当前工业界及学术界的研究热点。相比传统的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调制带宽、更复杂的调制模式,因此对系统的线性度指标和EVM指标有着更高的要求,然而,由于毫米波芯片工作频率的提高,其噪声系数、线性度、相位噪声、效率等关键性能指标较低频出现明显的恶化,虽然毫米波工作可以在理论上提供丰富的带宽资源,但是器件及电路性能又会因为高频工作而形成不可避免的损失,使得毫米波通信用芯片的研发更为艰难。虽然毫米波MMIC芯片已经在不同领域得到应用,但是大多数芯片产品集中在传统的探测、雷达领域,尚未形成全面面向线性度、EVM、效率等通信系统关键指标兼顾的设计方法,加之高频电磁场耦合效应明显增加、电磁场仿真技术的精度恶化等原因,导致毫米波电路设计技术出现很多新的挑战,本文在这种背景下,通过仔细研究器件模型在高频出现的新情况,探索了毫米波高精度模型提取方法,面向毫米波通信系统的要求,研究不同功能电路的设计理论和方法,最终完成了LNA、PA、Mixer、Multiplier及VCO多种芯片的设计和实际验证,通过这些芯片的设计与制作,为5G毫米波通信电路设计探索了一些重要的思路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成果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为了提高毫米波MMIC设计的精度和成功率,本文研究了毫米波器件模型提取技术。从分析器件模型在高频工作时的分布效应、寄生效应等方面开始,分析了器件模型在毫米波工作时的特点,研究了器件的自热效应、DC-AC色散效应,分布效应等几种高频效应以及电磁场仿真边界条件校准技术,分析了目前使用毫米波器件模型的主要误差来源,提出了一种栅宽、栅指数可以任意精确缩放的小信号模型提取技术,为后续的电路设计提供了很好的基础。2.研究了毫米波功率放大器的效率与线性度兼顾设计问题,通过分析高效率放大器设计中的谐波控制、低损耗匹配网络、有源动态偏置、及高线性“甜区”设计等几种关键技术,研究了器件谐波控制技术和线性度技术的关系及折中的设计方法,同时对功率放大器设计中最为重要的奇模振荡、杂散及分频、栅电流设计等问题进行了研究,最终利用“甜区”偏置和高效率谐波控制补偿结合的方法实现了线性度和高效率性能的折中设计,通过一种Ka波段平衡式功率放大器和一种W波段高功率放大器验证了设计方法的准确性,实现了毫米波通信发射系统关键芯片的设计技术研究。3.研究了毫米波VCO低相位噪声设计技术。通过分析相位噪声的形成机理和物理来源,对比不同形式拓扑结构的VCO电路,讨论了低相位噪声VCO设计的关键技术,通过负阻振荡方法研究了电路的起振和稳定条件对VCO设计的指导作用,详细研究了振荡器地相位噪声设计的偏置选择方法,归纳总结了互相锁定技术在低相位噪声VCO设计中的关键作用,最终通过制作Ka波段和W波段两种VCO MMIC,为高频通信系统的信号源开发做出了探索。4.为了提高毫米波混频器和倍频器的相位噪声、线性度等性能,研究了电路平衡性对电路线性度、相位噪声等性能指标的影响,总结了混频器和倍频器的相位噪声及非线性的来源,分析了巴伦、正交耦合器不平衡性对通信系统的相位噪声及线性度的影响机理,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改进方法;同时从二极管非线性模型,高性能混频二极管技术方面研究了限制无源混频器中工作带宽和性能的因素;分析了二极管饱和特性和IQ混频器镜像抑制度的关系,研究了混频器交调信号的产生机理和主要来源和线性化设计技术。最终参考这些理论设计了Ka波段管堆式双平衡混频器、W波段单平衡混频器、C波段宽带IQ混频器和V波段IQ混频器等多款混频器芯片;同时研究了毫米波倍频源的设计方法,通过分析不同电路拓扑的优缺点,分析了E类倍频、平衡式倍频、F类倍频等类型的设计方法,对倍频器及其缓冲放大器的设计要点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了Ka波段高抑制度有源四倍频器芯片及完整的毫米波系统变频电路的设计方案。5.为了提高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精度,研究了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的精确设计方法。从分析器件的噪声性能及不同噪声模型的区别入手,结合经典的两端口噪声理论,仔细分析了器件单指栅宽和栅指数的寄生、分布效应,研究了器件偏置点对噪声系数如何施加影响,最终提出了一种可以精确量化的低噪声设计放大器方法,分析得出了最佳单指栅宽和栅指数、最佳偏置工作点、最佳负反馈电感等条件的精确量化依据,同时根据理论分析并提出了面向宽带、窄带要求工作时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的设计流程,通过一款W波段低噪声放大器芯片验证了设计理论的正确性,为毫米波接收前端的设计打下了基础。本论文中通过研制几种典型的毫米波电路MMIC,对相关电路设计理论和方法进行了细致的探索,这些理论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学术和工程价值,文中所有芯片的制作和研制均是基于南京电子器件研究所(NEDI)的化合物半导体工艺平台,其中多款产品已经大量在通信等装备中使用,解决了我国在毫米波雷达、通信领域中一些关键性元器件的国产化,为我国自主研发毫米波芯片做出了一定的探索。本论文主要有以下几种创新性研究成果:(1)提出了一种可有效提高毫米波器件模型精度,并在毫米波频段可实现精确缩放的分布式器件建模技术。研究了毫米波器件模型提取技术中的误差来源,通过对器件高频分布效应、交直流色散效应,以及等器件模型精度的分析,提出了无源校准结构设计和电磁场仿真误差修正方法。利用该模型,设计并制备出输出功率大于5W的3mm波段氮化镓功率放大器芯片,技术指标国际领先。(2)采用F类功率放大和“线性甜区”结合的方法,设计并制备了一种平衡式Ka波段高效高线性中功率放大器芯片。芯片具有附加效率高、线性度指标优良、对负载阻抗变化不敏感等优点,已经成功用于国内的军民电子领域。(3)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小噪声系数、噪声电阻、器件尺寸等物理参数分析的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芯片的全局优化性设计方法,避免了传统低噪声电路设计经验引入的随意性,并设计出一种W波段平衡式低噪声芯片,实测结果表明噪声系数等性能良好。
李征[8](2018)在《移动基站宽带数字射频发射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使用这种新技术,然而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无线多媒体业务的增加,4G移动通信已经逐渐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预计在2020年,速度更快、信息量更广、更为便捷的5G移动通信将会推出,因此,关于5G移动通信中所需的高宽带数字射频发射机制已经成为当前解决蜂窝基站网络高负载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针对4G、5G移动网络基站,设计与研发了一款高带宽数字射频发射测试系统,该系统主设备模块耦合了可在射频下产生任意窄带和宽带信号的信号发生器,能够生成600 MHz连续射频频谱的宽带数字/射频信号,可以对移动基站的多种射频发射通信方式进行测试,可以给4G、5G移动通信基站的通信协议及硬件性能提供测试服务。论文分析了当前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迫切升级到5G的重要性,并针对移动基站中高宽带数字射频转换测试技术展开了详细的研究,基于公司的实际工程项目,给出了宽带数字射频发射测试系统的整体设计需求。结合硬件设计需求,对关键芯片进行器件选型并提出了系统的硬件解决方案,详细设计了包括主板高速信号发生器电路、高速数模转换器电路、射频发射电路、时钟调节电路以及电源管理电路等。电路设计过程中,详细介绍了模块工作原理,设计概述以及关键的PCB布局布线等。根据软件设计需求,建立了软件开发配置环境,采用MATLAB仿真软件加GUI配置软件的方式对系统进行参数配置和系统仿真测试,实现了可对模数转换、系统时钟以及射频衰减等关键指标的控制。在系统设计完成后,采用了移动通信协议中的TDSCDMA协议和LTE协议对系统进行了测试,测试的ACPR和EVM性能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满足设计要求,符合对移动基站多种宽带数字射频发射系统的测试,具有广阔的市场价值和实用科研价值。
王勇[9](2010)在《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移动通信基站是移动通信网中的关键设备,而基站体系结构决定基站的系统级构建方式和整体运行机制,是基站系统设计从理论到工程的关键环节,受无线通信理论、无线网络架构、设备商设计制造、运营商建设运维等多方面需求因素的影响,也对基站的性能和质量有着重要作用。随着3G移动通信全面商用,开始向LTE、IMT-A等标准演进,未来移动通信基站的研发即将开始。然而,作者在承担多个国家863项目,为各种未来移动通信先进技术研究提供试验基站和试验系统时发现,已有的2G、3G基站体系结构存在问题,不能满足4G系统需求,迫切需要研究能支持未来移动通信的新型基站体系结构。但是,经过调研、检索发现,虽然业界已经实际设计实现了大量基站,但还缺乏对基站体系结构的系统研究,甚至“基站体系结构”的概念都缺乏明确定义,难以指导新型基站的设计实践。所以,本文首先定义了“基站体系结构”的概念及相关的四个基本构成要素。然后系统研究四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面向工程实践需要,建立了基站体系结构的定性理论。然后用以指导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的设计与实现,从而构造出多个面向未来移动通信的移动通信基站系统。理论的主要内容概述为:基站体系结构理论的主要研究对象是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即通过研究基站体系结构四要素:无线计算任务、算法、计算资源、互连与传输间的系统级相互关系,研究基站的系统级构建方式和整体运行机制。基站的本质是并发多无线信号流的计算处理设备。基站采用并行处理方式解决单体计算资源能力有限与系统级计算任务需求间的矛盾,完成系统级计算任务。并行处理设计的核心是系统级计算任务的时间空间分解与解耦,依据是算法链路、数据处理协议和单体计算资源的能力粒度。计算任务对资源的需求随用户在多小区的空间分布和标准间的分布等因素动态变化,采用动态可重配置计算资源,以资源池的方式组织,采用统计复用的方式统一管理、分配和调度计算资源,可以更有效地适应基站内及基站间系统级计算任务的动态变化,提高计算资源使用效率。基站中的互连机制连接所有的计算资源和接口资源,传输代表计算任务和计算结果的信号或数据,是构造基站系统并使整体协调运行的关键要素。改进的交换式互连网络和分组数据传输机制可以解决现有基站体系结构的问题,满足未来基站系统在MIMO、分布式天线/网络、并行处理、动态可重配置、计算任务分配与计算资源动态调度等多方面的需要。作为基站体系结构理论的实证性应用,本文根据对IMT-Advanced、LTE等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需求分析,提出了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并应用于863 B3G-TDD、863 Gbps等移动通信试验系统,所完成的各基站系统均在实际无线环境或外场试验网成功运行。作为系统研究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的第一篇博士论文,本文的主要创新和贡献在于:1.首次建立了系统完整的基站体系结构理论、方法体系并应用于工程实践验证;2.根据未来无线资源分配的特点,提出新的基站计算资源分配调度算法和基站间资源调度的思想,具有更高的计算资源使用效率和用户容量;提出了新的基站互连网络及数据传输机制BSIN,可以更好地满足未来移动基站中MIMO、分布式天线、分布式网络等技术的需要;3.提出面向未来移动通信标准的新型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4.应用所提出的基站体系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实现了面向LTE的“863”B3G-TDD基站和终端系统,成功构建出国内首个基于分布式无线网络、具有4G移动通信基本特征的多小区多基站移动通信网络,在移动条件下实现了高速多媒体移动通信,传输速率达100Mbps。5.应用所提出的基站体系结构设计理论与方法,设计实现了面向IMT-Advanced的"863" Gbps无线传输技术试验基站,首次在国内实现了Gbps量级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传输试验,实现了数十路高清视频图像的实时并行传输,有效支持了中国LTE-A、IMT-A技术与标准的研发。本文立足于4G移动通信前沿科研和工程实践的问题与需求,面向LTE、IMT-A等未来移动通信系统,对基站系统进行理论研究,提出了完整的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及设计方法,填补了移动通信理论和基站系统工程实践之间的空白,不仅可以应用于已有基站系统的分析研究,也对新基站系统的设计实现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研究成果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对移动通信产业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价值。
李丹[10](2007)在《基于零中频技术的CDMA终端射频发射机的研究与开发》文中提出随着移动通信的迅猛发展和对高速数据业务的需求日益增长,第三代CDMA码分多址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成为全球移动通信领域的热点。具有统一硬件平台支持多模式的移动通信终端收发信机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研发工作的重要部分,多模、多频段手机研发取决于先进的元器件和合理的射频结构,而前端射频元器件一直是研发的“瓶颈”所在。本文根据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发展趋势和发展要求,在2.4GHz移动通信试验平台的实际项目背景下,设计开发了基于零中频技术的CDMA移动通信射频发射机,试图尝试实现一种适应移动通信要求的发射机射频前端设备就是本文研究和开发的目的所在。本文在对下一代CDMA移动通信技术的主要特点以及当前射频发射机的设计难点进行了分析介绍之后,接下来对软件无线电、数字中频、零中频等目前流行的几种发射机结构与特点进行了简要阐述。在此基础之上,尝试了将零中频技术应用于CDMA移动通信射频发射机终端,开发设计了2.4G频段的CDMA试验平台射频发射机部分。本文将射频发射机整体系统设计的ADS理论仿真和具体硬件模块的设计实现相结合,在对发射机系统整体系统框架以及主要影响参数进行理论仿真验证之后,给出了基于零中频结构的CDMA移动通信射频发射机关键部件的设计和实现方法。重点阐述了锁相频率合成器、I/Q正交调制器、线性功率放大器等的设计及实现过程与方法。本文的研究和实现方法对于相关项目的实际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对零中频技术尝试为未来多模/多频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终端RF前端的标准化、模块化供了一种可行方法。最后,对实际设计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和实际获得的经验进行了总结:包括电磁兼容设计、发射机调试的经验和注意事项等。文章最后给出了最终的测试结果,通过测试表明发射机达到了试验设备的设计要求,性能稳定。应用测试和试验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基于零中频技术的CDMA射频发射机是可行的,具有结构简单、通用性好、成本低廉等特点,满足了试验平台的教学科研需要。基于零中频技术的射频发射机构架,不仅适用于CDMA移动通信试验系统,在其它宽带无线通信系统也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二、3G移动通信中的射频元器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G移动通信中的射频元器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移动通信系统 |
1.2.2 通信系统与通信终端 |
1.2.3 区域安全通信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区域安全通信理论基础 |
2.1 移动通信研究对象 |
2.1.1 2G移动通信技术 |
2.1.2 3G移动通信技术 |
2.1.3 4G移动通信技术 |
2.1.4 5G移动通信技术 |
2.2 SDR设备原理 |
2.3 云计算技术 |
2.3.1 虚拟化 |
2.3.2 云计算安全 |
2.3.3 云计算与通信的超融合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一种云环境下异构数据跨源调度方法 |
3.1 相关研究 |
3.2 算法模型 |
3.2.1 异构多源数据的预取 |
3.2.2 异构数据跨源调度算法 |
3.3 实验与分析 |
3.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一种云环境下改进粒子群资源分配方法 |
4.1 相关研究 |
4.2 算法模型 |
4.3 实验与分析 |
4.3.1 实验环境与实验过程 |
4.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本章小节 |
第5章 一种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算法 |
5.1 相关研究 |
5.2 基于智能化区域无线网络的移动台动态定位 |
5.2.1 TDOA下约束加权最小二乘算法 |
5.2.2 融合及平滑过渡 |
5.2.3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 |
5.2.4 TDOA/AOA混合定位算法流程 |
5.3 实验仿真分析 |
5.3.1 实验环境与评估指标 |
5.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安全通信系统设计 |
6.1 软件系统设计 |
6.1.1 功能设计 |
6.1.2 界面设计 |
6.1.3 信令模组设计 |
6.2 硬件系统重要模块设计 |
6.2.1 时钟模块设计 |
6.2.2 CPU接口模块设计 |
6.2.3 ALC模块设计 |
6.2.4 DAC控制模块设计 |
6.3 实验部署与验证 |
6.3.1 实时控制过程和验证 |
6.3.2 传输验证实验设计 |
6.3.3 实验设备部署 |
6.3.4 天馈系统实验方案 |
6.3.5 实验安全事项 |
6.3.6 实验环境要求 |
6.3.7 实验验证测试及调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2)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3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
2.1 市场营销相关理论 |
2.1.1 STP理论 |
2.1.2 4P营销组合理论 |
2.1.3 大数据营销 |
2.1.4 关系营销 |
2.2 分销理论定义与研究 |
2.2.1 分销理论定义 |
2.2.2 分销理论的研究 |
2.3 国内外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研究 |
2.3.1 国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研究 |
2.3.2 国内电子元器件分销商研究 |
2.4 电子元器件相关概念 |
2.4.1 被动元器件 |
2.4.2 射频前端元器件 |
第三章 好得公司营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3.1 好得公司概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组织架构及人员现状 |
3.2 好得公司经营现状 |
3.2.1 产品线现状 |
3.2.2 客户及行业现状 |
3.2.3 营销相关财务现状 |
3.3 好得公司营销现状存在问题调查与诊断 |
3.3.1 品牌影响力 |
3.3.2 产品满意度 |
3.3.3 技术满意度 |
3.3.4 供货满意度 |
3.3.5 品质满意度 |
3.3.6 价格满意度 |
3.3.7 服务满意度 |
3.4 好得公司的营销现状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3.4.1 整体营销策略不完善,各产品线发展不均衡 |
3.4.2 目标市场定位不清晰,行业销售过于集中 |
3.4.3 新客户开发能力弱,客户关系管理粗放 |
3.4.4 营销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有效的培养和激励 |
第四章 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营销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分析 |
4.1.2 经济环境分析 |
4.1.3 社会环境分析 |
4.1.4 科技环境分析 |
4.2 电子元器件行业现状分析 |
4.2.1 电容器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4.2.2 射频前端器件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4.3 好得公司行业竞争态势分析 |
4.3.1 现有竞争者 |
4.3.2 潜在竞争对手 |
4.3.3 客户讨价还价能力 |
4.3.4 供应商讨价还价能力 |
4.3.5 替代品威胁 |
4.4 好得公司SWOT分析 |
4.4.1 优势分析 |
4.4.2 劣势分析 |
4.4.3 机会分析 |
4.4.4 威胁分析 |
4.4.5 SWOT矩阵 |
第五章 好得公司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5.1 好得公司STP策略 |
5.1.1 市场细分 |
5.1.2 目标市场选择 |
5.1.3 目标市场定位 |
5.2 4P营销组合策略 |
5.2.1 产品策略 |
5.2.2 价格策略 |
5.2.3 促销策略 |
5.2.4 渠道策略 |
5.3 大数据营销策略 |
5.4 关系营销策略 |
第六章 好得公司市场营销策略保障措施 |
6.1 加强营销团队管理 |
6.1.1 加强营销团队建设 |
6.1.2 规范营销管理流程 |
6.2 推进营销管理信息化建设 |
6.2.1 信息化管理技术升级 |
6.2.2 互联网营销平台建设 |
6.3 完善客户关系管理体系 |
6.3.1 建立客户关系数据库 |
6.3.2 完善差异化服务策略 |
6.4 建立科学合理的营销激励政策 |
6.4.1 完善绩效考核制度 |
6.4.2 建立科学的激励政策 |
第七章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1 电子元器件分销商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大规模MIMO系统的线性传输技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表 |
英文缩略语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
1.1.2 大规模MIMO技术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进展 |
1.2.1 大规模MIMO中继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的研究现状 |
1.2.3 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4 论文结构安排和研究内容 |
2 具有硬件损伤影响的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的性能分析 |
2.1 引言 |
2.2 LS方法下具有硬件损伤影响的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 |
2.2.1 系统模型和信道估计 |
2.2.2 DF协作方式下的可达速率和功率缩放定律 |
2.2.3 AF协作方式下的可达速率和功率缩放定律 |
2.2.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3 LMMSE方法下具有硬件损伤影响的大规模MIMO全双工中继系统 |
2.3.1 系统模型和信道估计 |
2.3.2 DF协作方式下的可达速率和功率缩放定律 |
2.3.3 仿真结果与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莱斯信道下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 |
3.1 引言 |
3.2 系统模型 |
3.2.1 信道模型 |
3.2.2 信道估计模型 |
3.2.3 下行信号传输模型 |
3.3 下行可达速率的性能分析 |
3.3.1 莱斯衰落信道下的EGT预编码性能 |
3.3.2 瑞利衰落信道下的EGT预编码性能 |
3.3.3 莱斯衰落信道下的LOS-EGT预编码性能 |
3.3.4 莱斯衰落信道下的MRT预编码性能 |
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莱斯信道下基于BT方案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 |
4.1 引言 |
4.2 系统模型 |
4.2.1 信道模型和上行信道估计模型 |
4.2.2 下行信号传输模型 |
4.2.3 下行信道估计模型 |
4.3 MRT预编码的下行可达速率性能和功率缩放定律 |
4.3.1 MRT预编码的可达速率性能分析 |
4.3.2 MRT预编码的功率缩放定律 |
4.4 ZF预编码的下行可达速率性能和功率缩放定律 |
4.4.1 ZF预编码的可达速率性能分析 |
4.4.2 ZF预编码的功率缩放定律 |
4.5 仿真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5 空间相关莱斯信道下基于BT方案的多小区大规模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 |
5.1 引言 |
5.2 系统模型 |
5.2.1 信道模型 |
5.2.2 上行信道估计模型 |
5.2.3 下行信号传输模型 |
5.2.4 下行信道估计模型 |
5.3 MRT预编码的下行可达速率性能 |
5.4 ZF预编码的下行可达速率性能 |
5.5 功率分配方案 |
5.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5.7 本章小结 |
6 邻近集中式大规模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 |
6.1 引言 |
6.2 系统模型和下行信号传输模型 |
6.2.1 系统模型 |
6.2.2 下行信号传输模型 |
6.3 系统下行可达速率的性能分析 |
6.3.1 和频谱效率 |
6.3.2 平均和频谱效率 |
6.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性能分析 |
7.1 引言 |
7.2 空间相关莱斯信道下基于BT方案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 |
7.2.1 系统模型和信道估计 |
7.2.2 无BT方案的下行信号传输模型 |
7.2.3 BT方案下的下行信道估计和信号传输模型 |
7.2.4 最大化频谱效率的功率分配算法 |
7.2.5 最大化能量效率的功率分配算法 |
7.2.6 仿真结果与分析 |
7.3 频率选择性衰落信道下的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性能 |
7.3.1 系统模型和相位噪声模型 |
7.3.2 信道估计和数据检测 |
7.3.3 系统上行可达速率性能 |
7.3.4 仿真结果与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总结与展望 |
8.1 全文总结 |
8.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5G移动通信系统面临的目标和挑战 |
1.1.2 5G的关键技术 |
1.1.3 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的应用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5G移动通信的发展现状 |
1.2.2 5G时代下射频前端发展 |
1.3 论文的主要架构 |
第二章 射频前端主要结构及性能指标 |
2.1 射频前端主要结构 |
2.2 天线模块原理以及相关指标 |
2.2.1 天线的基础知识 |
2.2.2 天线的关键指标 |
2.3 接收链路模块基本原理 |
2.3.1 超外差接收机 |
2.3.2 零中频接收机 |
2.3.3 低中频接收机 |
2.4 射频前端的关键指标 |
2.4.1 噪声系数 |
2.4.2 增益 |
2.4.3 灵敏度 |
2.4.4 线性度 |
2.4.5 动态范围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设计方案 |
3.1 射频前端标准模块方案设计 |
3.1.1 天线方案设计 |
3.1.2 射频电路方案设计 |
3.2 射频前端模块的设计指标 |
3.2.1 射频接收电路设计指标 |
3.2.2 天线模块设计指标 |
3.3 射频链路器件选择介绍 |
3.3.1 低噪声放大器电路的设计及选型 |
3.3.2 混频器的设计及选型 |
3.3.3 锁相环电路的设计及选型 |
3.3.4 滤波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天线及射频接收通道的设计 |
4.1 使用的软件介绍 |
4.2 天线仿真设计 |
4.2.1 天线结构 |
4.2.2 天线的仿真结果 |
4.3 射频电路仿真设计以及原理图设计 |
4.3.1 射频电路仿真设计 |
4.3.2 电路原理图设计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射频前端的硬件实现与测试 |
5.1 射频前端的实现 |
5.1.1 天线版图绘制及实现 |
5.1.2 接收通道PCB版图绘制及实现 |
5.2 测试仪器及测试方式 |
5.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5.3.1 天线部分指标测试与分析 |
5.3.2 射频电路部分指标测试与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高性能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ROF系统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ROF系统的发展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2 直接调制ROF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
2.1 直接调制ROF链路的组成部分 |
2.2 直接调制ROF系统的S参数与增益 |
2.3 直接调制ROF系统的无杂散动态范围 |
2.4 本章小结 |
3 高性能直接调制光模块的封装与设计 |
3.1 引言 |
3.2 单通道低成本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设计 |
3.3 四通道发射组件的设计与性能分析 |
3.4 四通道接收组件的设计与基本性能分析 |
3.5 电路设计 |
3.6 四通道光收发一体化模块性能测试 |
3.7 本章小结 |
4 直接调制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线性化技术研究 |
4.1 引言 |
4.2 基于推挽架构联合DSP后补偿算法的线性化技术研究 |
4.3 基于Volterra均衡线性化技术研究 |
4.4 基于K-mean算法自动调制格式识别与线性化技术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5 四通道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在ROF系统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集成式四通道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在ROF系统中的传输性能 |
5.3 集成式四通道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动态传输性能的研究 |
5.4 基于LR-ZF MIMO解调算法抗噪声研究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思考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专利目录 |
(6)电磁辐射探头中滤波器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探头滤波器理论基础 |
2.1 电磁辐射探头中滤波器的技术指标 |
2.2 微波滤波器的基本特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移动通信2G、3G和4G频段探头滤波器的设计 |
3.1 2G频段探头滤波器的设计 |
3.1.1 环形谐振器理论 |
3.1.2 利用谐振环理论设计移动通信2G频段的双通带滤波器 |
3.1.3 通过开孔接地法消除滤波器的高次谐波 |
3.1.4 2G频段带通滤波器的测试 |
3.2 3G频段探头滤波器的设计 |
3.2.1 开路枝节加载理论 |
3.2.2 利用开路枝节设计3G移动通信频段带通滤波器 |
3.2.3 3G频段带通滤波器的测试 |
3.3 4G频段探头滤波器的设计 |
3.3.1 利用谐振环理论设计4G手机通信频段双通带滤波器 |
3.3.2 4G频段带通滤波器的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移动通信5G频段三通带滤波器的设计 |
4.1 双通带滤波器的综合方法 |
4.1.1 频率变换步骤 |
4.2 SIR谐振器理论 |
4.2.2 四分之一波长型SIR |
4.2.3 二分之一波长型SIR |
4.3 移动通信5G三通带滤波器的设计 |
4.3.2 滤波器的优化 |
4.3.3 5G移动通信频段带通滤波器的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组合频段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
5.1 组合频段带通滤波器的设计 |
5.1.1 DGS理论及其等效电路 |
5.1.2 2G、3G和4G组合频段带通滤波器 |
5.1.3 2G、3G和4G组合频带带通滤波器的测试 |
5.2 2G、3G和4G组合频段带阻滤波器的设计 |
5.2.2 2G、3G和4G组合频带带阻滤波器的测试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毫米波MMIC技术应用现状 |
1.2 课题背景及研制必要性 |
1.3 相关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安排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波毫米波可精确缩放模型技术研究 |
2.1 不同类型场效应器件比较 |
2.1.1 HEMT及 p HEMT的基本结构 |
2.1.2 HEMT及 pHEMT的基本结构MESFET,HEMT及 pHEMT的比较 |
2.1.3 增强型和耗尽型pHEMT的比较 |
2.1.4 pHEMT的噪声性能 |
2.1.5 器件的频率特性 |
2.2 经典的小信号等效电路模型 |
2.2.1 GaAs MESFET的物理模型 |
2.2.2 HEMT和 PHEMT的物理模型 |
2.2.3 等效电路模型元件值的确定 |
2.3 GaAsFET非线性模型 |
2.3.1 经验基模型 |
2.3.2 表格基模型 |
2.3.3 物理基模型 |
2.4 建模技术中的难题 |
2.4.1 DC-AC的色散(Dispersion)问题 |
2.4.2 模型的误差来源和外推(Extrapolation) |
2.4.3 模型的精确缩放(Scaling)问题 |
2.5 微波毫米波可精确缩放模型的实现 |
2.5.1 电磁场边界条件的修正 |
2.5.2 缩放模型的构建 |
2.5.3 模型验证 |
2.6 EEHEMT、Angelov和 TOM4 模型对比 |
2.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毫米波功率放大器MMIC设计技术研究 |
3.1 器件的线性度 |
3.2 晶体管的附加效率 |
3.3 功率放大器的高效率设计 |
3.3.1 F类和逆F类功率放大技术 |
3.3.2 器件谐波控制技术研究 |
3.4 功率放大器的线性度研究 |
3.4.1 静态偏置点与效率和线性度的关系 |
3.4.2 最佳线性阻抗匹配时效率和线性度的关系 |
3.4.3 谐波阻抗对效率和线性度的影响 |
3.4.4 器件的效率线性“甜区”及IMD消除技术 |
3.5 IMD频谱不对称的理论分析 |
3.6 有源动态偏置对线性度和效率的影响 |
3.6.1 有源动态偏置电路对电路P-1及效率的影响 |
3.6.2 有源动态偏置对电路高低温特性的影响 |
3.7 功率放大器中的栅流设计 |
3.7.1 功率放大器磁滞现象研究 |
3.7.2 功率退化现象研究 |
3.8 大信号阻抗匹配 |
3.9 低损耗匹配技术 |
3.10 功率放大器稳定性技术研究 |
3.10.1 功率放大器的奇模振荡、自激和杂散 |
3.10.2 功率放大器的分频 |
3.11 功率顶降和热设计研究 |
3.12 电路设计仿真 |
3.12.1 Ka波段GaAs平衡式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
3.12.2 W波段GaN高功率放大器电路设计 |
3.1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微波毫米波压控振荡器MMIC电路设计 |
4.1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 |
4.1.1 相位噪声及其影响 |
4.1.2 器件内部的噪声 |
4.1.3 相位噪声的形成 |
4.1.4 相位噪声的测量 |
4.2 负阻振荡理论 |
4.2.1 频率稳定性 |
4.2.2 负阻振荡 |
4.2.3 振荡的稳定性条件 |
4.3 微波毫米波压控振荡器MMIC的主要类型 |
4.3.1 推-推结构 |
4.3.2 分布式VCO |
4.3.3 腔体VCO |
4.3.4 交叉耦合型振荡器 |
4.3.5 平衡式振荡器 |
4.4 低相位噪声振荡电路 |
4.4.1 振荡器的相位噪声特性 |
4.4.2 不同拓扑结构的相位噪声 |
4.5 电路设计及仿真 |
4.5.1 振荡电路类型的选择 |
4.5.2 振荡器件的最佳尺寸选择 |
4.5.3 低相噪振荡器件的最佳偏置点选择 |
4.5.4 调谐方式的选择 |
4.5.5 低相噪振荡器的设计 |
4.6 测试结果及分析 |
4.7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微波毫米波混频及倍频MMIC电路设计 |
5.1 微波混频基本原理 |
5.2 混频器的几种重要性能参数 |
5.2.1 单边带噪声(SSB)和双边带噪声(DSB) |
5.2.2 三阶互调失真 |
5.2.3 镜频干扰 |
5.2.4 半中频干扰 |
5.3 典型混频器电路结构 |
5.3.1 有源型混频器 |
5.3.2 无源型混频器 |
5.3.3 正交混频器 |
5.4 混频器中的非线性和线性化设计 |
5.4.1 无源二极管混频器的线性化技术 |
5.4.2 单管有源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
5.4.3 双栅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
5.4.4 吉尔伯特混频器的线性化设计 |
5.5 二极管混频器中的关键技术研究 |
5.5.1 二极管器件非线性模型 |
5.5.2 混频器件的可靠性设计 |
5.5.3 正交混频镜像抑制度的测试 |
5.6 混频器幅度及相位噪声 |
5.7 巴伦及正交耦合器端口平衡性的改善 |
5.7.1 巴伦端口的平衡性改善 |
5.7.2 正交耦合器的平衡性改善 |
5.8 毫米波混频器设计 |
5.8.1 工艺方案的选择 |
5.8.2 电路设计方案 |
5.8.3 双平衡混频器设计及仿真结果 |
5.8.4 微波正交混频器设计 |
5.9 流片及测试结果 |
5.10 微波倍频理论 |
5.10.1 N次单管有源倍频器 |
5.10.2 三倍频器 |
5.10.3 二倍频器 |
5.11 高效率倍频器设计 |
5.11.1 E类倍频器 |
5.11.2 平衡式倍频器 |
5.11.3 F类倍频器 |
5.12 Ka波段四倍频器MMIC设计 |
5.12.1 偏置设计 |
5.12.2 缓冲放大器的设计 |
5.12.3 稳定设计 |
5.12.4 相位噪声设计 |
5.12.5 版图设计与芯片照片 |
5.12.6 电路仿真结果 |
5.12.7 测试结果 |
5.13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毫米波低噪声放大器MMIC设计技术研究 |
6.1 微波器件的噪声模型理论 |
6.1.1 两端口噪声网络理论 |
6.1.2 微波器件的噪声特性 |
6.1.3 噪声温度 |
6.1.4 pHEMT的噪声模型 |
6.1.5 噪声参量提取及噪声模型结果 |
6.2 低噪声放大器设计理论 |
6.2.1 低噪声器件最佳栅宽和栅指数的选择技术 |
6.2.2 低噪声器件最佳偏置点的选择技术 |
6.2.3 宽带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技术 |
6.2.4 低噪声放大器的线性度 |
6.3 W波段低噪声放大器MMIC的研制 |
6.3.1 设计指标 |
6.3.2 第一级器件尺寸的选取与设计 |
6.3.3 第一级器件偏置的选取与设计 |
6.3.4 电路实现的工艺和器件 |
6.3.5 电路设计仿真 |
6.4 测试结果 |
6.5 测试分析 |
6.6 小结 |
参考文献 |
总结与展望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及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8)移动基站宽带数字射频发射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系统概述 |
1.2 数字射频发射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4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宽带数字射频发射测试系统总体设计 |
2.1 需求分析 |
2.2 设计目标 |
2.3 总体架构及功能 |
2.4 系统工作原理 |
2.5 高速信号发生器基本架构 |
2.6 宽带数字射频发射模块基本架构 |
2.7 主要元器件选型 |
2.7.1 高速信号发生器选型 |
2.7.2 射频发射芯片选型 |
2.7.3 高速数模转换芯片选型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3.1 主板高速信号发生器设计 |
3.1.1 FPGA电路 |
3.1.2 配置电路 |
3.1.3 USB通信电路 |
3.2 数模转换电路设计 |
3.2.1 数模转换电路 |
3.2.2 电源供电 |
3.2.3 PCB布局布线 |
3.3 射频发射电路设计 |
3.3.1 信号处理电路 |
3.3.2 射频发射电路 |
3.3.3 射频发射电路PCB布局 |
3.4 时钟调节电路设计 |
3.4.1 时钟缓冲电路 |
3.4.2 时钟调节电路 |
3.5 电源电路设计 |
3.5.1 FPGA板电源电路 |
3.5.2 数字射频板电源电路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控制软件设计 |
4.1 系统软件概述 |
4.1.1 软件设计需求 |
4.1.2 软件设计框架 |
4.1.3 软件开发环境建立 |
4.2 模数转换器控制 |
4.2.1 FIFO配置 |
4.2.2 LVDS延时配置 |
4.2.3 FIR滤波器配置 |
4.3 时钟调节器控制 |
4.3.1 时钟调节设计流程 |
4.3.2 PLL频率配置 |
4.4 衰减器控制 |
4.4.1 衰减控制设计流程 |
4.4.2 衰减器控制配置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系统测试与分析 |
5.1 测试平台搭建 |
5.2 系统软硬件功能测试及分析 |
5.3 移动基站通信协议验证测试及分析 |
5.3.1 TD-SCDMA通信测试 |
5.3.2 LTE通信测试 |
5.4 测试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移动通信基站 |
1.2 基本概念、关系与定义 |
1.3 基站体系结构研究的产业背景 |
1.4 研究对象、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及说明 |
1.6 论文内容与篇章结构 |
1.7 小结 |
第2章 基站体系结构综述 |
2.1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的动力和势力 |
2.2 影响基站体系结构的需求因素 |
2.3 基站体系结构的限定因素 |
2.4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综述 |
2.5 影响基站体系结构的重要系统级基站技术 |
2.6 基站体系结构发展状况的总结与结论 |
2.7 小结 |
第3章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 |
3.1 基站的功能、本质与系统级计算问题 |
3.2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综述 |
3.3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任务 |
3.4 基站中的计算处理算法 |
3.5 基站中的计算处理资源 |
3.6 基站中的系统级计算问题的分析 |
3.7 基站中系统级计算问题的解决实现方法 |
3.8 小结 |
第4章 基站计算资源的管理与动态调度 |
4.1 基站中的动态系统级计算问题 |
4.2 基站动态系统级计算技术的综述 |
4.3 解决基站中动态系统级计算问题的思路 |
4.4 算法到计算资源的配置管理 |
4.5 计算任务的动态适配 |
4.6 基站中计算资源的动态调度 |
4.7 基站间计算资源的动态调度 |
4.8 基站计算资源的统一调度 |
4.9 计算资源统一组织、管理与使用的实现 |
4.10 小结 |
第5章 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 |
5.1 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需求 |
5.2 基站中的互连与数据传输技术综述 |
5.3 基站中硬件资源的互连特性 |
5.4 基站中数据流的传输特性 |
5.5 基站中的互连技术 |
5.6 基站中的数据传输 |
5.7 基站中的系统级互连与整体互连构造设计 |
5.8 基站中的时钟网络 |
5.9 小结 |
第6章 基站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 |
6.1 基站系统的整体运行过程 |
6.2 基站系统中内在和外在的时间特性与要求 |
6.3 基站系统的有序协调运行 |
6.4 基站的系统时序 |
6.5 基站系统时序的设计与实现 |
6.6 小结 |
第7章 基站体系结构理论与方法 |
7.1 基站体系结构理论内容概要 |
7.2 基站体系结构的理论体系 |
7.3 基站体系结构的设计方法 |
7.4 基站体系结构的分析、比较与评价 |
7.5 小结 |
第8章 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 |
8.1 未来移动通信对基站系统的需求 |
8.2 静态及动态系统级计算处理设计 |
8.3 互连、传输设计与基站互连网络(BSIN) |
8.4 基于BSIN的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FMBSA |
8.5 FMBSA的特点以及与现有基站体系结构的比较 |
8.6 小结 |
第9章 FUTURE B3G-TDD基站系统 |
9.1 系统概述 |
9.2 基站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 |
9.3 基站体系结构的硬件总体实现 |
9.4 B3G-TDD基站体系结构的板级实现 |
9.5 基站系统实现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 |
9.6 总结与结论 |
9.7 小结 |
第10章 GBPS无线通信原型基站系统 |
10.1 背景与系统概述 |
10.2 GBPS基站体系结构分析与设计 |
10.3 GBPS基站的硬件总体设计 |
10.4 GBPS基站的硬件电路设计与实现 |
10.5 GBPS试验系统的实现与实际运行情况 |
10.6 总结与结论 |
10.7 小结 |
第11章 结论与讨论 |
11.1 总结与结论 |
11.2 讨论、未来工作与展望 |
11.3 论文成果的创新性、贡献或价值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表 |
致谢 |
附:作者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着作及奖励 |
附: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工作 |
(10)基于零中频技术的CDMA终端射频发射机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 |
1.2 第三代移动通信终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发展趋势 |
1.3 移动通信终端射频发射机的研究背景与意义 |
1.3.1 研究背景 |
1.3.2 研究意义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移动通信终端射频发射机理论基础 |
2.1 射频发射机基本构造 |
2.2 现有射频发射机结构介绍 |
2.2.1 超外差结构 |
2.2.2 零中频结构 |
2.2.3 数字中频结构 |
2.2.4 软件无线电 |
2.3 射频电路板设计理论 |
2.3.1 电磁兼容 |
2.3.2 传输线的设计与阻抗控制和阻抗匹配 |
2.3.3 布局与布线 |
2.4 小结 |
第3章 CDMA 移动通信终端射频发射机总体设计 |
3.1 CDMA 移动通信系统终端特点 |
3.2 本文对CDMA 移动通信终端发射机结构的选择 |
3.2.1 本系统的综合考虑与选择 |
3.2.2 对零中频技术主要问题的考虑 |
3.3 CDMA 发射机系统技术设计要求 |
3.3.1 CDMA 射频发射机规范要求 |
3.3.2 零中频直接变频结构对发射机的要求 |
3.4 CDMA 射频发射机总体设计方案 |
3.5 射频发射机硬件及接口总体设计 |
3.5.1 参考设计的频率关系 |
3.5.2 芯片选择及主要参数设置 |
3.5.3 功能模块及信号流程 |
3.6 射频发射机结构与参数分配的ADS 仿真验证 |
3.6.1 系统增益分配预算的理论仿真 |
3.6.2 I/Q 正交调制输出频谱载波和边带抑制的理论仿真 |
3.6.3 本振输出电平对系统参数影响的理论仿真 |
3.7 小结 |
第4章 CDMA 射频发射机功能模块的实现 |
4.1 I/Q 正交调制器模块的实现 |
4.1.1 正交调制器的结构 |
4.1.2 正交调制的I/Q 失配误差分析与解决 |
4.1.3 I/Q 正交调制芯片MAX2721 的电路设计 |
4.1.4 可实现的基本调制方式 |
4.2 锁相频率本振源模块的实现 |
4.2.1 APF4360 内部结构及锁相其原理 |
4.2.2 锁相频率合成系统噪声分析 |
4.2.3 电路设计及参数确定 |
4.2.4 ADF4360_1 的存储器初始化 |
4.3 功率放大器模块的实现 |
4.3.1 CDMA 移动通信发射机功率放大器设计要求 |
4.3.2 线性功率放大器MAX2242 的电路设计 |
4.3.3 MAX2242 的输入输出匹配 |
4.3.4 MAX2242 的瞬态稳定性 |
4.4 天线模块的实现 |
4.5 电源模块的实现 |
4.6 小结 |
第5章 CDMA 射频发射机样机设计及性能测试 |
5.1 印刷电路板的工艺设计 |
5.1.1 本振电路板PCB 设计 |
5.1.2 发射电路板PCB 设计 |
5.2 样机外壳的设计 |
5.3 相关芯片及器件指标测试 |
5.4 发射机整机测试 |
5.5 调试中出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 |
5.6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B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3G移动通信中的射频元器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区域安全通信技术研究[D]. 赵盛烨.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沈阳计算技术研究所), 2021(09)
- [2]好得公司电子元器件产品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刘畅. 兰州大学, 2021(02)
- [3]大规模MIMO系统的线性传输技术性能研究[D]. 金思年. 大连海事大学, 2021(04)
- [4]5G射频前端标准模块设计[D]. 贺玲. 西安邮电大学, 2020(02)
- [5]高性能直接调制模拟光收发一体化模块的研究与应用[D]. 叶尧. 华中科技大学, 2019
- [6]电磁辐射探头中滤波器的设计[D]. 郝文浩.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微波毫米波单片集成电路设计技术研究[D]. 王维波. 东南大学, 2019(05)
- [8]移动基站宽带数字射频发射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开发[D]. 李征. 湖南大学, 2018(06)
- [9]未来移动通信基站体系结构——定性理论、方法与实践[D]. 王勇. 北京邮电大学, 2010(11)
- [10]基于零中频技术的CDMA终端射频发射机的研究与开发[D]. 李丹. 湖南大学, 20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