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翅式换热器钎焊测温试验总结

板翅式换热器钎焊测温试验总结

一、板翅式换热器钎接测温试验小结(论文文献综述)

李俊[1](2015)在《机载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为满足机载设备需冷量不断增大的要求,高效、紧凑的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成为发展趋势。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结构复杂,任一通道流体温度变化受众多因素制约,在一定条件下会发生翅片旁通效应、温度交叉和热量内耗现象,另外,机载环境下冲压空气与其它流体的交叉流动以及流体相变流动均会导致其传热机理更加复杂。本文针对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精确数值计算方法和结构优化设计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工作内容如下:(1)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采用有限容积法,将换热器划分为W×L个子单元换热器,首次提出将子单元换热器尺寸与翅片间距、子单元换热器通道间横向能量传递与流体间流动方式相互独立的处理方式建立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学模型,并通过VC++语言编制程序实现数值计算;另外,针对周期性通道排列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根据一个周期内换热器上下隔板热流量相等的特点,构建了一个周期内封闭的控制方程组,减小了周期性通道排列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计算工作量;考虑到翅片表面特性对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性的影响,基于国外权威翅片特性实验数据的误差分析,对特定翅片结构型式选取了最佳的实验关联式。(2)机载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分析基于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数值计算方法,研究了两种通道排列方式下机载交叉式三股流板翅式冷凝器各股流体温度场、翅片温度分布特性;分析了目标流体能量分配与最大换热量之间关系;认为相变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换热时由于相变流体热容流大,相变对流表面换热系数高,会扼制单相热流体换热;不同通道排列方式下传热面积利用率不同,在相同温差驱动力下,将传热面积分配给热容流大且对流表面换热系数高的流体,传热面积利用率更高,换热量也越大;另外,对现有结构型式的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发现:将同一流体复叠布置的通道当做一个通道,热流体设计热负荷比例与通道分配比例接近时,更有利于换热器实际运行趋于设计工况。(3)机载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试验研究在热动力试验台和蒸发制冷循环试验台上对无相变和相变流体在交叉式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换热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多股流换热器的数值计算方法准确性进行了试验验证;以试验用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为例,对忽略同一层流体横向传热的可行性和子单元换热器尺寸的选取做了分析,认为从对流体出口温度预测角度考虑,换热器网格划分过密对数值计算结果影响不大,但是过密的网格划分必然导致计算效率的降低;通过交叉式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试验与数值计算结果对比,证明数值计算方法能够满足机载条件高精度计算需求,同时发现流体在换热器芯体内流量分配不均匀、相变流体的对流表面换热系数公式选取对数值计算精度有较大影响。(4)流量分配特性对换热性能的影响研究通过Fluent软件对板翅式换热器封头和单通道结构分别建立模型,研究了流体在通道和封头结构内流量分配特性,认为封头结构和导流片布置决定了流体在通道间和单通道内的流量分配趋势,流体质量流量、通道阻力等会影响流量分配不均匀度;首次以CFD数值模拟结果为基础建立了特定结构形式下换热器流量分配模型,并通过换热器计算程序研究了流量分配不均匀对换热器换热性能的影响,发现:在流体不同的入口参数以及物性参数条件下,流量分配不均匀对换热器换热性能影响不同,不同的热流体换热性能可能提升或下降;换热器通道的阻力特性影响流量分配不均匀性,阻力越小,通道间流量分配越不均匀,甚至导致各股流体的换热性能均下降。(5)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排列评价方法研究总结了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通道排列评价方法,在定负荷且各流体通道负荷平均分配下,基于累积热负荷均方差评价通道排列方式的合理性进行了验证;在变负荷且考虑换热器通道间横向传热机理基础上,对累积热负荷均方差无量纲化,改进了温差均匀性因子表达式,并在变通道排列方式、变流体入口参数和变流体流动方式条件下以三股流板翅式冷凝器为例验证了各评价方法的适用性;在考虑换热器横向传热条件下,为减小采用优化算法优化通道排列方式时的计算工作量,本文首次提出了采用子单元换热器通道排列特性寻优通道排列方式的新方法,并在变流体流动方式、变入口参数和变流体物性条件下研究了子单元换热器入口参数选取方法。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2](1972)在《板翅式换热器钎接测温试验小结》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板翅式换热器具有传热效率高、结构紧凑、轻巧而牢固、适应性大等一系列突出的优点,因而逐渐广泛地被应用到冶金、化工、石油化学、造船、航空和原子能等工业部门。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3](1972)在《板式攻关试验总结》文中研究指明根据国内生产制氧机的情况,铝板翅式换热器的制造尚存在质量问题,使一些已安装的全板式制氧机不能正常运转,未安装的无法安装,新的不能继续投产,影响了钢铁、化肥的生产。同时由于全板式制氧机结构简单、制造周期短、体积小、重量轻、性能好、功效高并能节约大量铜材与不锈钢等一系列优点,有它的发展前途。为此,一机部组织了攻关小组,要求短期内攻克板式制造技术关并投入试生产。

李媛[4](2005)在《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文中研究指明高效、紧凑式换热器由于在节省能源与材料方面的优越性受到广泛关注。板翅式换热器作为其中的一种,已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能源动力、冶金、制冷等工业领域。板翅式换热器性能主要取决于翅片表面的传热与流动特性。常见的翅片表面有平直翅片、锯齿翅片、波纹翅片、百叶窗翅片等。然而国内长期采用日本通用翅片性能曲线,使得国产板翅式换热器的热力设计误差很大。因此,通过试验获取国产翅片表面性能曲线;运用数值模拟技术分析翅片表面传热与流动特性,是一项十分重要而有意义的研究工作。本文从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两方面,对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进行了初步探讨,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包括: (1)为研究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本文基于CFD 模拟优化设计了一台吸入式直流传热风洞,并搭建了该传热风洞试验系统,包括空气系统、蒸汽系统和测量系统。(2)在传热风洞实验台上,对常见的三种不同规格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进行了冷态、热态试验研究,得到了不同结构参数及操作参数下翅片表面性能曲线,并与国外翅片性能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国产翅片冲压工艺和板翅式换热器钎焊技术已接近国外水平,翅片摩擦因子与国外相当,传热性能比国外略低。获得的性能曲线,为国产板翅式换热器提供了设计依据。(3)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对板翅式换热器单通道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了不同结构参数和操作参数对翅片表面性能的影响。分别分析了平直翅片的翅片高度和翅片间距、锯齿翅片的切开长度、波纹翅片的波幅与波距对翅片表面流动与传热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操作条件下,锯齿翅片和波纹翅片的传热性能明显优于平直翅片。(4)探讨了板翅式换热器的工程应用。根据其结构紧凑、换热效率高的特点,设计开发了一种用于燃油燃气锅炉余热回收的专利产品。该产品投入使用后,在节能、环保、经济性等方面效益显著。

孔松涛[5](2007)在《热量运输机理及其在混沌流强化传热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能源问题已经渗透到社会的各个方面。能源的转换和利用普遍存在于石油、化工、能源、冶金、材料等工程领域以及航空、电子、核能等高科技领域。降低换热设备的重量、减少换热设备的体积、节能降耗等成为了现代热科学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热量传递与优化是能量应用的关键问题,广泛的存在于能量利用的各个过程。本文的主要目标是以对流换热的基本物理机理为切入点,以对流换热关键控制分析为基础,以停留时间分布和非线性理论为工具,以类管状流道为基本研究对象,在前人对混沌流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基于新流态的全新的混沌流板翅式换热器翅片,并揭示混沌流强化传热的本质。本文的研究工作包括:从对流换热的能量方程出发,重新分析层流和湍流流动特性,得到这两种流动中传热的控制因素,建立新的流动传热控制模型,得到了能量方程新的表达方式,从而指出影响对流换热的关键因素,为开发新的强化传热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的指导。从热量运输的观点出发得知,在类管状流道中,径向流动改善速度热量的运输方向;切向流动增加热量的装载效率,这两种流动对于传热有利。在粘性耗散一定的条件下,以热量传递外界消耗机械能最小为优化目标,得到了三角形流道内由于扭曲和摆动而导致的最佳换热流场。提出一种新型板翅式换热器翅片,并对其流动截面上的动力学进行分析发现,这个简化的动力学模型完全符合Duffing方程。流道内流动在合适的条件下可能演化为混沌流。通过数值计算的方法证实了流道中流动情况与假定情况相似,表明通过假定简化后的流动动力学模型具有较高的可信度。将热量运输的观点指导下获得的最佳流场和混沌流场相比较发现,两者很相似。混沌流道内多纵向涡的分布符合三角形流道内层流对流换热的最佳流场的纵向涡的分布。通过分析发现,这种基于混沌流现象的纵向涡可显著强化管内层流换热而流阻增加很少。效能因子ηe最高可以达到接近200%,其换热增加显著强于流阻的增强。结合传质的特点,并将反应器内研究混合情况的停留时间分布(RTD)概念引入混沌流传热研究中,扩展了Pe准数的物理含义,指出在Pe准数是衡量管内对流换热的重要标志参数,揭示了混沌流强化传热的本质。对混沌流的传热效果做了定量的分析,并提出了预测强化传热能力的方法。以数值计算为主,结合实验验证研究发现,在混沌流翅片这样复杂的流道内,层流向湍流转变的临界雷诺数有所降低。通过改变流道结构参数、流动状态、介质特性等条件,建立不同的计算模型,计算结果发现流速是影响混沌流翅片流道内流动与传热的主要因素,并回归出流动阻力系数和传热无因次准数关系式。本文的研究内容,为开发新的强化传热技术以及类管状体内混沌流强化传热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验的支持。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攻关组[6](1972)在《国产复合板钎接试验小结》文中认为目前国内生产的大型制氧机,大多已采用铝制板翅式换热器,使成套机组的技术经济指标大大提高。但由于板翅式换热器的钎接质量未过关,制氧机投产后不能正常运行,不仅影响钢铁生产,而且造成人力、物力的巨大浪费。为此,迅速攻破板翅式换热器的钎接质量关,就成了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7](1972)在《板翅式换热器钎接工艺试验小结》文中指出板式攻关组在攻关期间共计钎接了八只2000×760×500毫米的工件。其中五只是采用含Si 1113%复合板组装的,三只则采用含Si 7.5%的钎料片组装而成。八只试验工件的钎接工艺列于附表。

何叶从[8](2009)在《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由于地铁沿线通常是城市最繁华的地区,地铁站附近更是寸土寸金,在地铁站地面上设置冷却塔,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影响城市景观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噪声污染和卫生隐患,迫切需要一种高效换热器替代目前常用的冷却塔,将冷却塔移入地铁站排风通道内,解决地铁站等地下建筑设置冷却塔的问题,本文通过调研地铁站排风通道内空气参数、比较现有换热器的传热机理、优选冷却方式,开发了一种新型间接蒸发冷却器,对其传热传质机理和性能进行理论和实验研究。本文研究的换热器是地铁站内排风通道内运行,排风通道内空气温湿度直接决定其性能,通过对广州地铁几个曲型站台的排风通道空气参数实测分析,发现在全新风工况下,地铁站排风通道内空气温、湿度没有明显升高,个别站台排风通道内空气参数甚至朝有利于传热传质的方向发展,表明排风通道内热湿源对排风温湿度影响很小,将冷却塔移入站台内部可行。通过对现有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机理的比选研究,研发了一种新型螺旋管换热器(专利申请号:200910300390.3),利用fluent软件模拟分析了换热器的强化传热机理,研究了螺旋管换热器和蛇形管换热器在不同R/r比值下的二次环流,确定了螺旋管换热器R/r临界值,研究发现:蛇形管换热器在半圆形折返管出口形成稳定的二次环流,进入直管段100~200mm时,二次环流消失;螺旋管换热器中始终存在稳定的二次环流,对管内流体边界层的扰动始终存在,实验研究发现,与蛇形管换热器相比,螺旋管换热器换热性能提高40%左右。通过对固定喷雾冷却、喷淋水冷却(光管)、旋转喷雾冷却、换热器表面包覆吸水材料时的喷淋水冷却四种冷却方式的比选研究,确立旋转喷雾冷却为最佳冷却方式,研究发现:旋转喷雾冷却比固定喷雾冷却提高32%;与喷淋水冷却相比,旋转喷雾冷却换热能力提高将近80%;换热器表面包覆吸水材料初期能提高换热器性能,长期运行后换热器表面结垢、起泡现象严重,热阻迅速增加,布水均匀性恶化,削弱换热器换热。由于换热器表面水膜的均匀性和完整性对换热器性能有重要影响,本文提出了在每个换热器两侧旋转布水,利用喷雾液滴高速冲击换热器表面,形成厚度极薄的完整、均匀的水膜强化传热的理念,开发出相应的旋转布水装置(专利申请号:200910300391.8,200910300388.6)和新型气水雾化喷嘴(专利申请号:200820303833.5),发明了一种适合于地铁等地下建筑使用的新型间接蒸发冷却器(专利申请号:200910300389.0),确定了任意喷嘴布局方式时旋转装置所需的喷嘴数量,布水速度(转速)与喷嘴喷射方向与换热器表面法向夹角α、喷雾介质流量、喷嘴出口孔径等因素的关系,液滴在空气中的运动状态,奠定换热器传热性能分析的基础,实验研究了喷雾系统流量、喷嘴出口孔径,喷嘴喷射方向与换热器表面法向夹角α等参数对布水速度和雾化角的影响,获得了旋转装置的阻力、喷嘴雾化角的拟合公式及泄漏系数,确定了换热器关键运行参数――喷雾系统参数,为深入研究换热器性能提供基础数据。旋转喷雾布水冷却时,液滴粒径的大小决定换热器表面水膜状态和飘逸损失量和换热器外侧空气温湿度,喷嘴雾化角及液滴分布决定喷嘴数量和压缩空气量,本文在理论计算基础上初步确定喷嘴结构尺寸,利用fluent软件详细分析了喷嘴出口孔径、气水比对喷嘴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喷嘴出口孔径为0.6mm,最佳气水比对应的压缩空气量为8m3/h,液滴粒径60μm,雾化角为100°。建立了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旋转喷雾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模型,研究了换热器的传热传质机理,着重分析了喷雾水液滴、换热器表面水膜与空气的传热传质过程,获得了预冷后的水膜温度和喷雾水飘逸损失量和换热器最佳管长,分析了喷雾水流量,冷却水流量,空气温、湿度和换热器螺旋间距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利用Matlab软件编写求解程序,获得了换热器熵产变化,最佳管长、阻力性能,研究发现,换热器最佳管长仅与螺旋间距和换热器直径有关,空气速度和喷雾水量存在最佳值。采用正交实验验证了模型中各参数对换热器性能的影响,研究不同换热器管径,喷雾水流量,空气流速,空气温、湿度时换热器的性能,分析了两个换热器并联运行时的换热情况,研究发现:空气流速为3m/s,喷雾水量为20L/h、压缩空气量为8m3/h时,换热器换热量最大;两个换热器叉排、并联运行时,其中一个换热器的换热量与单个换热器独立运行时的换热量相差很小,运行费下降将近一半;换热器表面有油污时,换热器表面水膜状态恶化,换热能力降低20%。经济性分析发现:在不考虑地铁站台土地成本基础上,换热器管长满足最佳管长,两个换热器叉排、并联运行时,其成本和运行费与冷却塔基本持平,该换热器可安装于地铁等地下建筑的排风通道内,实现了将冷却塔移入地下的构想,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

陈凤云[9](2016)在《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热力性能与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常规化石能源消耗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解决能源短缺和降低污染的途径之一。我国作为海洋大国,开发利用海洋能已成为未来能源战略的重要选择。海洋温差能因其储量巨大、可再生和多用途等特点备受关注。但由于海洋温差较小,存在发电效率低和成本高的问题。本文对海洋温差发电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热力循环方式开展理论分析、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探索提高转换性能的理论和技术途径,为海洋温差发电循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提供依据。针对海洋温差发电装置中朗肯(Rankine)热力循环方式开展研究。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对朗肯循环进行理论分析,并对循环中各设备热力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编制了循环热效率、净输出功计算程序,得到了热效率、净输出功随透平进口压力、透平进口气体温度、冷凝温度等参数的变化关系。同时,研建采用朗肯循环方式的15kW海洋温差能发电系统,开展试验研究,获得了模拟海洋温差工况下系统热效率随各参数的变化规律及换热器热力性能,验证了理论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同时掌握了海洋温差发电实际运行经验。针对朗肯循环效率较低的缺陷,对采用非共沸工质的上原(Uehara)循环进行分析与计算研究,以物质守恒方程和能量守恒方程为基础,基于对各设备划定控制体的方法构建热力学分析模型,给出了各个节点参数的确定方法,得出了循环热效率、系统净输出功率。同时得到透平入口蒸气压力、氨水混合物工质浓度、温海水温度及冷海水温度、中间抽气率等参数的变化对系统热效率的影响规律。在研究朗肯循环和上原循环中的基础上,分析这两种循环的热效率,研究循环中提高热效率的途径并重构热力循环方式,提出一种新的循环方式(国海循环)。该新方式除采用贫氨溶液热回收、中间抽气等已有的提高热效率措施以外,增加贫氨溶液的二次热回收装置以减少循环系统的无效热损失,进一步提高热力循环效率。运用热力学基本原理,揭示新循环中贫氨溶液二次热回收与热力循环效率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机理,结合数值模拟,定量分析增加二次热回收后影响循环系统各节点参数和循环效率的规律,对于不同温差情况下,得到混合工质浓度值、透平进口压力、冷海水温度与循环热效率、净输出功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本文构建的新循环方式可使海洋温差能发电的热力循环效率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并给出了理论依据。针对海洋温差发电系统最优运行规律及其工况参数设计的问题,基于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朗肯循环、上原循环、国海循环三种方式在相同工况下循环热效率和净输出功特性,得到最优运行工况,也为海洋温差发电系统循环的选取以及系统运行参数的确定提供理论基础。该研究结果同样可为工业余热、地热等低温余热利用中循环系统优化分析提供相应的参考依据。针对海洋温差发电综合利用理论和系统特性的问题,对海洋温差能的综合利用海水淡化开展研究。对基于海洋温差发电的海水淡化系统整体设计,并搭建了海水淡化实验平台,选择光管和翅片管两种形式的换热器,在相同工况下分别对两种不同换热器的性能及系统淡水产量进行试验研究。在不同温、冷海水流量和温度工况下,得到两种不同形式换热器系统的淡水产量、效率与温冷海水流量、温度的变化规律,分析并给出了两种换热器系统的特性,验证了基于海洋温差发电系统的海水淡化可行性。研究结果对海洋温差发电综合利用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具有重要价值。

张琳[10](2006)在《内置旋转扭带强化传热机理及清洗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换热设备的低效率和污垢沉积问题一直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研究开发的旋转清洗扭带技术具有强化传热和污垢在线清洗的双重功效,用旋转扭带制作和改造的换热器,能够长期保持高效率运行。 本文针对旋转扭带的强化传热机理和清洗动力学,开展了许多研究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内置旋转扭带管流动和湍流特性实验研究 应用激光测试技术对内置旋转扭带管和普通光管内流体的流动进行了对比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内置旋转扭带管内流体的轴向速度场、切向速度场、轴向湍流度和切向湍流度的分布规律与光管相比有着明显的不同。内置旋转扭带管内近管壁区流体的轴向速度明显比光管的大;内置旋转扭带管内流体有着明显的切向运动,而光管内流体只有随机的切向运动;内置旋转扭带管内流体的湍流强度场比光管的大。依据内置旋转扭带管和光管速度场和湍流强度场的实验结果,对旋转扭带强化传热的机理进行了初步分析。 (2) 内置扭带管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对内置旋转扭带管内流体的流动进行了分析,根据内置旋转扭带管流体的旋流场特点,提出了旋转扭带虚拟等效静螺距的概念,即将流体在内置旋转扭带管内的螺旋运动虚拟等效为在螺距增大的静止扭带管内的螺旋运动。 建立了内置螺旋扭带管流动和传热三维模型。应用能充分反映旋流场流动特性的RNG κ-ε模型对内置旋转扭带管、内置静止扭带管、内置旋转扭带虚拟等效静止扭带管和光管的流动和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 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内置扭带管内流体的流动是复杂的三维螺旋流动,其速度场和湍流强度场不同于普通光管;螺旋扭带的扭率对流体流动的压力降和传热有很大的影响;模拟发现内置旋转扭带管内有二次流流动,而内置旋转扭带虚拟为螺距增大的静止扭带后,管内没有发现二次流动;内置旋转扭带虚拟等效为螺距增大的静止扭带后,二者的传热特性和阻力特性并非完全相同。速度场和湍流强度场的数值模拟结果与激光测试进行了比较,二者非常吻合。 (3) 内置旋转扭带管传热强化机理研究 在内置旋转扭带管流场的激光测试和数值模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提出旋转扭带强化传热的机理有:①换热管的当量直径减少效应强化;②近管壁区域流速加大效应强化;③螺旋线流动流速加大效应强化;④二次流流动流速加大效应强化。对螺旋扭带的这些强化传热机理进行了定量的理论分析研究。

二、板翅式换热器钎接测温试验小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板翅式换热器钎接测温试验小结(论文提纲范文)

(1)机载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板翅式换热器结构特点
        1.2.1 板翅式换热器结构组成
        1.2.2 板翅式换热器翅片形式
    1.3 板翅式换热器的发展
    1.4 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新特点
        1.4.1 翅片旁通效应
        1.4.2 温度交叉现象
        1.4.3 热量内耗现象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1 多股流换热器传热分析
        1.5.2 通道排列结构优化设计
        1.5.3 封头和导流片结构优化设计
        1.5.4 换热器传热强化评价方法
    1.6 本文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计算方法研究
    2.1 数学建模
        2.1.1 横向传热机理
        2.1.2 纵向传热机理
        2.1.3 数学模型总述
        2.1.4 数值计算方法
        2.1.5 周期性通道排列的处理方法
        2.1.6 翅片旁通效应判别条件
        2.1.7 流体混合平均温度计算
    2.2 翅片数据库
        2.2.1 无相变翅片特性
        2.2.2 两相流翅片特性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机载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分析
    3.1 三股流冷凝器结构和性能参数
    3.2 流体温度变化特性
        3.2.1 定温度下换热器传热和流动参数
        3.2.2 流体流动方向平均温度变化和总热负荷
        3.2.3 各通道流体出口平均温度与热负荷
        3.2.4 各股流体温度场
    3.3 翅片和隔板温度分布
    3.4 换热器结构优化设计
        3.4.1 同流体复叠布置
        3.4.2 不同热流体隔离布置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三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试验研究
    4.1 基于热动力试验台试验验证
        4.1.1 热动力试验系统试验原理
        4.1.2 测量仪器说明与不确定度分析
        4.1.3 换热器结构参数
        4.1.4 试验流程
        4.1.5 数值计算相关设置
        4.1.6 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4.1.7 数值计算误差分析
        4.1.8 小结
    4.2 基于蒸发制冷循环试验台试验验证
        4.2.1 蒸发制冷循环试验系统试验原理
        4.2.2 测量仪器说明与不确定度分析
        4.2.3 试验流程与结果
        4.2.4 数值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流量分配特性对换热性能影响研究
    5.1 流量分配不均匀影响因素分析
    5.2 换热器内部流场FLUENT数值模拟
        5.2.1 换热器内部流场数学描述
        5.2.2 FLUENT数值模拟相关设置
    5.3 单通道内流体流量分配特性分析
        5.3.1 不同流量下流体流量分配特性
        5.3.2 不同芯体长度流量分配特性
    5.4 封头结构内流体流量分配特性分析
        5.4.1 不同流量下流体流量分配特性
        5.4.2 不同流动阻力流体流量分配特性
    5.5 流体流量分配不均匀对换热性能影响
        5.5.1 换热器流量分配模型建立方法
        5.5.2 流量分配不均匀对温度场影响
        5.5.3 数值计算与试验数据对比
        5.5.4 流体参数和芯体阻力对换热性能的影响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通道排列评价方法研究
    6.1 通道排列评价方法
        6.1.1 隔离型通道排列
        6.1.2 局部热负荷平衡型通道排列
        6.1.3 等壁温型通道排列
        6.1.4 场协同原则指导通道排列
    6.2 累积热负荷均方差原理的合理性验证
    6.3 通道排列评价指标对比
        6.3.1 不同通道排列
        6.3.2 不同入口参数
        6.3.3 不同流体组织方式
        6.3.4 小结
    6.4 通道排列评价新方法
        6.4.1 顺流流动下不同通道排列方式换热特性
        6.4.2 逆流流动下不同通道排列方式换热特性
        6.4.3 子单元换热器入口流量对通道排列优化的影响
        6.4.4 子单元换热器入口温度对通道排列优化的影响
        6.4.5 流体物性参数变化对通道排列优化的影响
        6.4.6 小结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的研究结论
    7.2 本文创新点
    7.3 后续工作及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4)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板翅式换热器简介
        1.2.1 板翅式换热器的基本结构
        1.2.2 翅片的型式与作用
        1.2.3 板翅式换热器材料与制造工艺
        1.2.4 新型板翅式换热器的开发现状
    1.3 板翅式换热器传热与阻力特性的研究背景与现状
        1.3.1 紧凑式换热器试验研究进展
        1.3.2 风洞试验概述
    1.4 CFD 数值模拟技术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基于 CFD 的传热风洞实验台优化设计
    2.1 引言
    2.2 风洞设计概述
        2.2.1 风洞的类别
        2.2.2 风洞实验的理论基础
    2.3 基于CFD 的风洞试验台数值模拟
        2.3.1 粘性流体力学的基本方程
        2.3.2 数学模型的选取
        2.3.3 数值方法
        2.3.4 网格划分
        2.3.5 边界条件
    2.4 模拟结果与分析
    2.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的试验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系统
        3.2.1 空气系统
        3.2.2 蒸汽凝结水系统
        3.2.3 测量系统
        3.2.4 试验元件
    3.3 测量仪器的选择
    3.4 试验数据处理
        3.4.1 总体传热系数
        3.4.2 传热因子
        3.4.3 摩擦因子
    3.5 试验结果与分析
    3.6 误差源分析
    3.7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的 CFD 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的数值模拟
        4.2.1 控制方程
        4.2.2 计算模型
        4.2.3 计算结果分析
    4.3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工程应用
    5.1 引言
    5.2 肋板式省燃器简介
        5.2.1 肋板式省燃器的结构简介
        5.2.2 肋板式省燃器的热力设计
    5.3 肋板式省燃器应用实验研究
    5.4 经济性评价
    5.5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主要工作总结
    6.2 展望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5)热量运输机理及其在混沌流强化传热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插图
表格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概述
    1.2 强化传热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1.2.1 强化传热方法分类
        1.2.2 几种典型的强化传热技术介绍
        1.2.3 影响对流强化传热技术的重要因素
        1.2.4 强化传热中的场协同理论
        1.2.5 强化传热性能的评价准则
    1.3 板翅换热器概述
        1.3.1 板翅换热器发展历史和现状
        1.3.2 板翅换热器的特点
        1.3.3 常见翅片的特点
    1.4 混沌现象及其在强化传热中的应用
        1.4.1 混沌理论简介
        1.4.2 混沌现象的研究方法
        1.4.3 混沌现象在强化传热研究中进展
    1.5 板翅换热器研究存在的问题和热量运输机理研究的意义
        1.5.1 板翅换热器面临的流动和传热问题
        1.5.2 混沌现象改变流动状态
        1.5.3 对流换热热量运输机理和混沌流传热研究的意义
    1.6 本文的研究重点
    1.7 本课题的基本技术路线
第二章 热量运输机理的研究
    2.1 热量运输的物理机理
    2.2 热量运输方程的推导
        2.2.1 湍流主流区域热量微分方程
        2.2.2 层流区域热量运输分析
    2.3 热量运输方程的分析和数值验证
        2.3.1 流向对传热的影响
        2.3.2 其他参数对传热的影响
    2.4 热量运输机理在湍流条件下的应用
        2.4.1 模型及计算条件
        2.4.2 与光管传热的比较
        2.4.3 管内螺带插入元件强化传热的优化
    2.5 热量运输机理在层流条件下的应用
    2.6 本章小节
第三章 新型翅片混沌流分析
    3.1 新型混沌流翅片结构
    3.2 混沌流及其简化动力学模型
    3.3 混沌流动力系统混沌分析
        3.3.1 Smale马蹄理论和Melnikov方法
        3.3.2 Duffing方程的Melnikov方法判别
        3.3.3 流道流动加入混沌的过程
        3.3.4 Duffing方程的Lyapunov指数变化
    3.4 以热量运输观点分析类管状几何体内混沌强化传热机理
        3.4.1 管内混沌流强化传热评定与检测
        3.4.2 管内流动扩散模型
    3.5 本章小节
第四章 混沌流翅片设计与优化理论
    4.1 基于热量运输机理流道优化理论
        4.1.1 基于“场协同”理论的已有的层流对流换热的速度场优化
        4.1.2 类管状体内层流对流换热的速度场的优化
        4.1.3 混沌流翅片流道层流对流换热的速度场优化的数值计算
        4.1.4 最佳流场中机械能耗对传热的影响
    4.2 基于混沌流强化传热分析
        4.2.1 混沌流产生的动力学原因
        4.2.2 流道混沌流的发展
    4.3 优化结果的宏观标定
    4.4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混沌流翅片中流体流动与传热特性研究
    5.1 新型混沌流翅片的设计
        5.1.1 混沌流翅片的设计思路
        5.1.2 新型混沌流翅片
    5.2 混沌流翅片的数值计算模型和计算方法
    5.3 混沌流翅片流动特性分析
        5.3.1 混沌流流态分析
        5.3.2 翅片流道阻力降研究
        5.3.3 翅片流道阻力系数关联式及分析
    5.4 混沌翅片传热特性分析
        5.4.1 流道温度分布
        5.4.2 流道传热的发展趋势
        5.4.3 翅片流道传热因素的研究
        5.4.4 翅片流道传热关联式及分析
    5.5 翅片流道内停留发布时间(RTD)对传热的影响的应用分析
        5.5.1 RTD数值模型和模拟方法
        5.5.2 RTD随流动的发展
        5.5.3 Pe准数和传热的Nu准数的关系
    5.6 本章小节
第六章 单管传热实验
    6.1 实验原理及方案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模型
        6.1.3 实验原理
    6.2 实验装置与仪器
        6.2.1 实验流程及方法
        6.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6.3 实验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
        6.3.1 实验测量及数据处理
        6.3.2 实验结果分析
        6.3.3 误差分析
    6.4 小结
第七章 翅片流道内混沌流实验
    7.1 实验目的及模型
        7.1.1 实验目的
        7.1.2 实验模型
    7.2 实验流程及方案
    7.3 结果及讨论
    7.4 小结
第八章 结论
    主要结论及总结
    存在的问题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主要创新点摘要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论文
    发表论文
    申报国家专利
    参研项目

(8)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换热器发展概况
        1.2.2 热质交换理论研究概况
        1.2.3 间接蒸发冷却器强化传热研究概况
        1.2.4 蒸发式冷凝器研究现状
    1.3 喷嘴雾化理论研究现状
        1.3.1 圆柱射流破碎机理
        1.3.2 液膜射流破碎机理
        1.3.3 雾化过程的数值模拟研究
    1.4 存在的问题
    1.5 本课题的主要工作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理论基础
        1.5.3 研究内容
        1.5.4 技术路线
2 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型式和冷却方式比选研究
    2.1 可行性论证
    2.2 常用换热器型式简介
    2.3 换热器型式初选
    2.4 换热器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2.4.1 换热器模型
        2.4.2 控制方程
        2.4.3 螺旋管换热器与蛇形管换热器流动传热特性研究
        2.4.4 螺旋管换热器内部流场研究
    2.5 换热器型式比选实验研究
        2.5.1 换热器性能研究实验系统
        2.5.2 实验数据处理
        2.5.3 换热器型式比选实验研究(空气湿球温度28.8℃)
    2.6 换热器冷却方式比选实验研究
        2.6.1 旋转喷雾冷却与固定喷雾冷却(螺旋管换热器)
        2.6.2 旋转喷雾冷却与喷淋水冷却(螺旋管换热器)
        2.6.3 光管和包覆吸水材料(蛇形管换热器)
    2.7 本章小结
3 扇形气-水雾化喷嘴特性研究
    3.1 常用喷嘴型式简介
        3.1.1 压力喷嘴
        3.1.2 旋流喷嘴
        3.1.3 静电喷嘴
        3.1.4 振动喷嘴
        3.1.5 气-液雾化喷嘴
    3.2 气--水雾化喷嘴初步设计
    3.3 喷嘴雾化研究理论基础
        3.3.1 控制方程
        3.3.2 气相湍流和组分输运模型
        3.3.3 液滴碰撞模型
        3.3.4 液滴破碎模型
        3.3.5 动态曳力模型
        3.3.6 液滴轨道模型
        3.3.7 离散相与连续相的耦合
        3.3.8 喷嘴雾化模型
    3.4 喷嘴性能评价指标
        3.4.1 雾化角
        3.4.2 喷雾粒径
        3.4.3 雾滴分布
    3.5 喷嘴性能研究
        3.5.1 喷嘴模型和边界条件
        3.5.2 气水比对喷嘴性能的影响---d=0.4mm
        3.5.3 气水比对喷嘴性能的影响---d=0.6mm
        3.5.4 气水比对喷嘴性能的影响---d=0.8mm
        3.5.5 喷嘴出口孔径对喷嘴性能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旋转喷雾装置关键参数研究
    4.1 旋转喷雾装置
    4.2 旋转喷雾装置关键参数理论分析
        4.2.1 喷嘴数量
        4.2.2 喷雾装置旋转速度
        4.2.3 液滴运动速度
    4.3 旋转喷雾装置关键参数实验研究
        4.3.1 旋转喷雾装置转速实验研究
        4.3.2 喷嘴雾化角实验研究
        4.3.3 旋转喷雾装置泄漏量实验研究
    4.4 本章小结
5 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模型研究
    5.1 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模型
        5.1.1 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热质传递过程分析
        5.1.2 喷雾水飘逸损失量分析
        5.1.3 液滴与空气的换热分析
        5.1.4 换热器管内冷却水换热分析
        5.1.5 空气与水膜的热质交换
        5.1.6 换热器外表面水膜换热分析
    5.2 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传热模型求解
    5.3 换热器性能评价指标
        5.3.1 换热器熵产
        5.3.2 换热器管长
        5.3.3 换热器最佳管长Lopt
        5.3.4 换热器换热量
    5.4 传热模型数值求解
    5.5 本章小结
6 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参数影响模拟分析
    6.1 换热器螺旋间距的影响
    6.2 换热器管径的影响
    6.3 空气湿球温度的影响
    6.4 冷却水流量的影响
    6.5 喷雾水流量的影响
    6.6 空气流速的影响
    6.7 本章小结
7 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性能实验研究
    7.1 地铁专用蒸发冷却器关键参数研究
        7.1.1 考核指标和因素
        7.1.2 正交试验一(不含交互作用)
        7.1.3 正交试验二(交互作用)
    7.2 地铁专用蒸发冷却器性能实验研究
        7.2.1 实验装置和实验仪器
        7.2.2 实验内容
        7.2.3 管径的影响(空气湿球温度27.6℃)
        7.2.4 喷雾水量的影响(空气湿球温度26.6℃)
        7.2.5 空气流速的影响(空气湿球温度26.6℃)
        7.2.6 两个螺旋管换热器并联――变喷雾水量(空气湿球温度27.6℃)
        7.2.7 两个螺旋管换热器并联――变空气流速(空气湿球温度27.9℃)
        7.2.8 换热器表面状态的影响
    7.3 经济性分析
        7.3.1 制造成本比较
        7.3.2 运行费用比较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成果
    8.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项目和科研成果

(9)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热力性能与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能源形势
        1.1.2 海洋温差能
        1.1.3 海洋温差发电基本循环方式
    1.2 海洋温差能发电热力循环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进展
    1.3 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研究进展
        1.3.1 国外研究进展
        1.3.2 国内研究进展
    1.4 基于海洋温差能发电的海水淡化装置研究进展
        1.4.1 国外研究进展
        1.4.2 国内研究进展
    1.5 论文工作内容
    1.6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朗肯循环系统热力学计算与试验
    2.1 朗肯循环原理与热力过程分析
        2.1.1 循环原理
        2.1.2 热力过程分析
    2.2 工质选择
        2.2.1 工质性质
        2.2.2 有机工质热力参数的计算方法
    2.3 关键设备热力分析
        2.3.1 蒸发器热力过程分析
        2.3.2 透平热力过程分析
        2.3.3 冷凝器热力过程分析
        2.3.4 工质泵热力过程分析
        2.3.5 海水输送管道热力过程分析
        2.3.6 循环性能分析
    2.4 朗肯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2.4.1 循环热效率与各参数关系
        2.4.2 循环输出功率与各参数关系
    2.5 工质类型对热力循环性能的影响
        2.5.1 循环热效率与各参数的关系
        2.5.2 循环输出功与各参数的关系
    2.6 试验系统测试
        2.6.1 系统设计
        2.6.2 测试方案
        2.6.3 试验结果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上原循环系统热力计算
    3.1 循环原理与过程
        3.1.1 循环原理
        3.1.2 循环热力过程分析
    3.2 工质选择
        3.2.1 氨水溶液状态方程
        3.2.2 氨水溶液热力参数表达式的推导
        3.2.3 氨水溶液相平衡
    3.3 循环各设备热力分析
        3.3.1 蒸发器部分热力分析
        3.3.2 冷凝器部分热力分析
        3.3.3 回热部分热力分析
        3.3.4 再热部分热力分析
        3.3.5 透平部分热力分析
        3.3.6 节流阀热力分析
        3.3.7 循环性能计算
    3.4 上原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3.4.1 工质浓度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3.4.2 透平入口蒸气压力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3.4.3 抽气率对系统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3.4.4 冷海水温度变化对循环系统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海循环系统热力学研究
    4.1 国海循环原理与过程
        4.1.1 国海循环原理
        4.1.2 国海循环流程
    4.2 国海循环热力过程分析
    4.3 国海循环系统性能的影响规律
        4.3.1 工质浓度对循环热效率的影响
        4.3.2 透平入口蒸气压力对循环系统热效率的影响
        4.3.3 冷海水温度变化对系统的影响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循环热力学性能比较研究
    5.1 循环热效率比较研究
        5.1.1 上原循环与国海循环的比较
        5.1.2 三种循环热效率的比较
    5.2 装置净发电量比较研究
        5.2.1 装置净发电量计算
        5.2.2 装置净发电量计算结果比较
    5.3 发电系统可靠性分析
    5.4 应用与前景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海洋温差发电海水淡化系统的研究
    6.1 基于海洋温差发电海水淡化系统的设计
        6.1.1 系统设计
        6.1.2 仪器设备选型
        6.1.3 方案可靠性
        6.1.4 系统效益分析
    6.2 基于海洋温差发电海水淡化系统的实验分析
        6.2.1 系统介绍
        6.2.2 系统设计
    6.3 实验结果
        6.3.1 淡水产量与温、冷海水的流量关系
        6.3.2 淡水产量与温、冷海水的温度关系
        6.3.3 系统效率分析
    6.4 海水淡化经济效益分析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致谢

(10)内置旋转扭带强化传热机理及清洗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图表清单
主要符号说明
1 绪论
    1.1 概述
        1.1.1 换热设备普遍存在的问题
        1.1.2 换热设备的研究方向
        1.1.2.1 强化传热技术研究
        1.1.2.2 防垢除垢技术研究
        1.1.2.2 安全防腐可靠性技术研究
        1.1.3 本文研究方向的确定
    1.2 扭带技术研究状况
        1.2.1 静止扭带强化传热技术研究状况
        1.2.1.1 湍流强化传热研究
        1.2.1.2 层流粘性流强化传热研究
        1.2.1.3 二相流强化传热研究
        1.2.1.4 扭带复合强化传热研究
        1.2.1.5 静止扭带强化传热技术的应用
        1.2.2 旋转清洗扭带技术研究状况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1.4 本文工作背景
    1.5 本章小结
2 内置旋转扭带管流动和湍流特性实验研究
    2.1 引言
    2.2 现代流体测试技术简介
    2.3 实验装置与方法
        2.3.1 实验装置
        2.3.2 激光测试系统
        2.3.3 测试元件参数
    2.4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2.4.1 轴向速度场分布
        2.4.2 切向速度场分布
        2.4.3 轴向湍流强度场分布
        2.4.4 切向湍流强度场分布
    2.5 测试误差分析
    2.6 传热强化机理初步分析
    2.7 本章小结
3 内置扭带管流动与传热数值模拟
    3.1 引言
    3.2 旋转扭带管内流体的运动分析
        3.2.1 流体在与扭带等宽直径范围内的运动分析
        3.2.2 流体在扭带与管内壁环隙区域内的运动分析
    3.3 流体控制方程
    3.4 湍流模型
        3.4.1 湍流模型概述
        3.4.2 RNGκ-ε模型
    3.5 数值计算方法
        3.5.1 传热问题数值计算方法
        3.5.2 有限容积法CFD软件简介
        3.5.3 FLURNT软件简介
        3.5.3.1 软件组成
        3.5.3.2 软件应用简介
    3.6 数值计算过程
        3.6.1 模型参数及网格
        3.6.2 求解控制选择
        3.6.3 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
        3.6.4 收敛性讨论
    3.7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讨论
        3.7.1 流线对比分析
        3.7.2 速度场对比分析
        3.7.3 湍流强度场对比分析
        3.7.4 对流换热系数场对比分析
        3.7.5 传热特性、湍流特性和阻力特性对比
    3.8 本章小结
4 内置旋转扭带管传热强化机理分析
    4.1 引言
    4.2 内置扭带传热强化机理分析
        4.2.1 当量直径减少效应强化
        4.2.2 近管壁区域流速加大效应强化
        4.2.3 螺旋线流动流速加大效应强化
        4.2.4 二次流流速加大效应强化
        4.2.5 传热强化控制机理综合分析
        4.2.6 摩擦阻力综合分析
    4.4 内置旋转扭带管流动与对流传热性能试验
        4.4.1 试验系统
        4.4.2 对流换热实验结果与讨论
        4.4.3 阻力性能试验
    4.5 本章小结
5 旋转扭带自转清洗流体动力学理论研究
    5.1 引言
    5.2 旋转扭带管内流体的切向速度场模型
    5.3 旋转扭带清洗动力矩的理论分析
        5.3.1 旋转扭带清洗动力矩的理论计算
        5.3.2 旋转扭带清洗动力矩的工程应用指导
    5.4 旋转扭带清洗动力矩的强化理论分析
        5.4.1 扭带清洗动力矩的管口轴承旋流强化
        5.4.2 扭带清洗动力矩的斜齿强化
    5.5 本章小结
6 旋转扭带清洗动力矩实验研究
    6.1 引言
    6.2 实验装置与实验方法
    6.3 光滑旋转扭带清洗动力学实验结果
        6.3.1 光滑扭带自转速度与流体流速的关系
        6.3.2 光滑扭带清洗动力矩实验结果
    6.4 齿型扭带动力学实验结果
        6.4.1 齿型扭带清洗动力矩实验结果
        6.4.2 齿型扭带自转速度与流体流速关系
        6.4.3 齿型扭带的传热特性
        6.4.4 齿型扭带流动阻力特性
    6.5 本章小结
7 旋转清洗扭带强化传热技术工业应用研究
    7.1 引言
    7.2 实验装置与方法
        7.2.1 实验装置
        7.2.2 污垢粘附速率实验方法
        7.2.3 管壁磨损速率实验方法
        7.2.4 动态污垢热阻实验方法
    7.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7.3.1 污垢粘附速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7.3.2 管壁磨损速率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7.3.3 动态污垢热阻实验结果对比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结语
    8.1 结论
    8.2 下一步研究设想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
攻读博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研究课题
参考文献

四、板翅式换热器钎接测温试验小结(论文参考文献)

  • [1]机载多股流板翅式换热器性能研究[D]. 李俊.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5(07)
  • [2]板翅式换热器钎接测温试验小结[J].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 深冷简报, 1972(S3)
  • [3]板式攻关试验总结[J].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 深冷简报, 1972(S3)
  • [4]板翅式换热器翅片表面性能试验研究与数值模拟[D]. 李媛. 南京工业大学, 2005(01)
  • [5]热量运输机理及其在混沌流强化传热中的应用研究[D]. 孔松涛. 郑州大学, 2007(05)
  • [6]国产复合板钎接试验小结[J].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攻关组. 深冷简报, 1972(S3)
  • [7]板翅式换热器钎接工艺试验小结[J]. 制氧机板翅式换热器制造技术攻关组. 深冷简报, 1972(S3)
  • [8]地铁专用间接蒸发冷却器研究[D]. 何叶从. 重庆大学, 2009(12)
  • [9]海洋温差能发电装置热力性能与综合利用研究[D]. 陈凤云.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6(12)
  • [10]内置旋转扭带强化传热机理及清洗动力学研究[D]. 张琳. 南京理工大学, 2006(01)

标签:;  ;  ;  ;  ;  

板翅式换热器钎焊测温试验总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