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开展“高等教育研究”

浅谈如何开展“高等教育研究”

一、关于如何办好《高等教育研究》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时万青,张会军,于娜[1](2021)在《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遵循》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指明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正确方向、目标要求和原则遵循。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旗帜鲜明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立德树人、强基铸魂,为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是民办高校的一个战略选择,更是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体现。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要从解决相对薄弱的环节入手,坚持政治定位,不断强化党对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全面领导;坚持思想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坚持正确的建设路径和实现形式,紧跟新时代步伐,推动创新发展。

窦现金[2](2021)在《我国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文中指出开放大学试点改革揭开了我国现代远程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篇章。通过近年的试点改革和实践探索,我国开放大学在学习借鉴国际做法的基础上,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探索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构建,服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站在新起点,开放大学要聚焦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属性,走出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新路;加强顶层设计,既鼓励开放大学之间的办学质量竞争,更要维护稳定的教育教学秩序;加大学分银行建设力度,加快研究出台国家资历框架;强化投入,完善终身教育法律法规,以更好发挥开放大学在我国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中的应有作用。

张彩云[3](2021)在《特殊教育发展的脉络、经验与展望》文中提出中国百年特殊教育发展的历程,凝结着崇高的奋斗品行,始终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强化残疾儿童对党和政府的政治、思想及情感认同,促进残疾儿童全面发展。党对特殊教育指引的政治驱动机制是特殊教育事业非凡发展的内在驱使机制和前进灯塔。特殊教育的根本性质、教育体系、教育理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殊教育从社会教育到融合教育,进而发展成无排斥、无歧视、无分类的全纳教育,从分类教育发展到提供融合化、个别化的终身教育服务。全面总结特殊教育的历史经验进而透露其历史逻辑,对于开启新时代特殊教育的新征程寓意深远。

马宽斌,黄丽丽[4](2021)在《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回顾与思考》文中研究表明新中国成立70年来,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分别是初步探索时期、改革发展时期、飞速发展时期、转型深化时期。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表现在历史使命、教师队伍建设、经费投入、生源困境、发展模式、发展对策等六个方面。70年来,我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取得了不错的成就。然而,在研究过程中发现,我国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理论研究多于实践研究、"问题"意识薄弱、"二流地位"难以转变、从"为农"偏向"离农"等问题。新时代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应改革教师培养体系,创新经费投入机制,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加强城乡职业教育一体化发展模式研究,进一步推进"互联网+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策略研究等,努力实现乡村振兴蓝图和职教强国战略。

王文英,杨学志[5](2021)在《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文中研究说明为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的历史性跨越,需要从伟大建党精神中汲取奋进的智慧和力量。要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推进高校党的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要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推动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中心工作深度融合;要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推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度融合;要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深度融合,不断开创高等教育持续、快速、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新局面。

谢延龙[6](2021)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高度凝练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部分,内容包括教育战略定位、教育方针、教育战略主题、教育类别层级发展、教育重点领域发展五个方面。教育战略定位经历了从经济、文化到民生的转变,以教育优先发展为基本发展战略;教育方针确立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和"为谁培养人"的完整体系;教育战略主题以教育结构优化、公平而有质量、教育投入长效机制、高质量教育资源配置、深化教育改革、教育公平、教育现代化为主要发展内容;教育类别层级发展聚焦于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高等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以师德师风、高素质、尊师重教为基本遵循的教师队伍建设;教育重点领域发展以教学质量提升、区域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特殊教育事业发展、全新学生资助制度为目标追求。

赖明谷,张乃元[7](2021)在《中国共产党百年高等教育回顾与展望:脉络、特征、意义与走向》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史与中国高等教育百年成长史紧密相连,共同绘就了一幅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生命图谱。自1921年8月毛泽东等人创办湖南自修大学伊始,共产党人百折不挠、勇于追求、不断探索,开创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之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办学经验,构建起了世界上最巍峨的高等教育大厦。中国共产党人立足中国大地创办和建设自己的大学,赓续着中华文脉,奠定了现代科技发展的坚实基础。中国的高等教育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宗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撑,为世界高等教育贡献了中国智慧。展望未来,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我国高等教育的胜利之本,完善治理理论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遵循道器相济原则是建成世界一流高等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百年正是风华正茂,未来必将更加多姿多彩。

陈华龙,殷飞飞[8](2021)在《师范性与学术性: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的探索》文中指出师范性与学术性问题,是高等教育史上师范类大学办学以及教师教育中的重要议题。师范性与学术性的结合,根植于从大夏大学、光华大学到华东师范大学血脉赓续的办学传统之中,是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富有成效的重要探索之一。为满足国家教育事业发展需要,华东师范大学通过在私立大学基础上合并组建以及院系调整工作,完成了作为独立高师的师范性定位,同时通过领导班子安排、思想改造、培养模式变革等措施完成了师范性的塑造。校领导的大学理念、苏联专家的指导以及高师院校师资培养任务等因素促使华东师大及时设置研究部、创办丛刊期刊以及出版社等,从而使学术性得以确立。在围绕高师办学方向问题的大讨论后,师范性与学术性并重逐渐得以确立。在此理念下,学校通过修正培养目标、探索延长学制、拓展师资培养形式、增设专门组与新专业、成立系列科研机构等措施,使教师教育水平得到提高并走向学科综合化的道路。建校初期关于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历史探索,为华东师大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师范性与学术性相统一"的办学思想奠定了基础,对师范大学如何应对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办教师教育的挑战也有着重要的启示。

张勇,燕晓飞[9](2021)在《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困局及解困思路》文中提出专业的属性决定了高校专业设置应当遵循知识体系和学生成长双重逻辑,并根据社会需求变化进行动态调整。当前,中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面临着需求信号识别、专业建设权限设置、高校间专业竞争等三重困局。破解这些困局需要从理论上明晰教育的本质,把培养个体和社会双向满意的通专结合的高等人才作为高校专业建设的总目标,按照五育并举的时代新要求,合理区分教育管理部门、高等教育机构、市场用人单位、第三方机构在高校专业设置中的权责,并从理论研究、培养模式、师资考核、教育经费、合作办学等方面积极配套支持。

周海燕,卞谢瑜[10](2021)在《从管理到治理:高校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文中指出历史实践证明,党的建设融入高校管理体系为建构我国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起到奠基作用,为高等教育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基本保障。长期以来,党的建设为我国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开新局、出新策、发新力,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治理的新路,成为高校治理现代化的核心组成部分。面向未来,党建引领高等教育现代化要着眼于人、着手于人,围绕"用好人""管好人""育好人"三个方面开展工作,确保高等教育治理方向正、规矩好、风气清。

二、关于如何办好《高等教育研究》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如何办好《高等教育研究》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遵循(论文提纲范文)

一、政治定位:不断强化党对民办高校思政课的全面领导
    (一)持续夯实民办高校思政课的“政治根基”
    (二)指引民办高校思政课服务于“国之大者”
    (三)强化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鲜明导向”
二、思想引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
    (一)切实用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引领思政课建设
    (二)重视解决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的现实问题
    (三)持续打赢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的质量提升攻坚战
三、建设路径:推动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创新发展
    (一)坚持与新时代同步同向推动思政课建设
    (二)着力围绕破解重难点问题增强建设成效
    (三)探索构建民办高校思政课建设有效模式

(2)我国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开放大学试点改革与发展的实践探索
    1. 加大了教育宏观政策支持力度
    2. 加强专业设置管理
    3. 明确学士学位授予
    4. 推进学分银行建设
    5. 及时总结试点工作成效
二、我国开放大学改革与发展的有益经验
    1. 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积极服务构建面向全民的终身学习体系和建设学习型社会
    2. 着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3. 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4. 充分激发开放大学的办学活力和潜力,办学实力显着增强
    5. 积极探索中高、本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三、国外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的经验与我国的学习借鉴
    1. 主要国家开放大学办学特点和经验
    2. 我国开放大学是在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本土实际基础上的探索
四、进一步办好我国开放大学的思考
    1. 要聚焦面向成人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的新型高等学校属性,走出一条高等教育多样化发展的新路
    2. 要加强开放大学的顶层制度设计,更好服务支撑全民终身学习型社会建设
    3. 要加大学分银行建设力度,加快研究出台国家资历框架
    4. 要强化对开放大学试点的投入,完善终身教育法律法规

(4)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回顾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研究方法与概况
    1.总体发文趋势分析
    2.高产作者与研究机构分析
    3.高频关键词共现分析
三、70年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发展阶段
    1.初步探索时期(1949—1977年):农村职业教育在恢复发展中曲折前进
    2.改革发展时期(1978—2000年):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农村经济发展中稳步前进
    3.飞速发展时期(2001—2007年):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高速发展
    4.转型深化时期(2008年至今):农村职业教育在服务国家方针政策中转型升级
四、70年来中国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六大主题
    1.农村职业教育的历史使命研究:从“扫盲教育”到助力“乡村振兴”
    2.农村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农村知识分子的沉浮与坚守
    3.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研究:“投入主体”问题研究成为永恒的共性话题
    4.农村职业教育生源困境研究: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为根本症结
    5.农村职业教育发展模式研究:超越“城”与“乡”之争的发展图景构思
    6.农村职业教育发展对策研究:构建与完善“科学合理”的农村职业教育振兴蓝图
五、中国农村职业教育振兴的理性思考
    1.沉淀与反思:当下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总体评述
    2.希冀与憧憬:未来农村职业教育研究的可能方向

(5)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推进高校党的思想建设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
    1. 保证高校立德树人的正确方向
    2. 拓宽高校立德树人的途径方法
    3. 遵循高校立德树人的客观规律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推动高校党的组织建设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中心工作深度融合
    1. 选优配强高校各级领导班子
    2. 筑牢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
    3. 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4. 强化高校党组织引领保障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推进高校党的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深度融合
    1. 弘扬不惧风险的斗争精神
    2. 发扬刀刃向内的革命精神
    3. 营造风清气正的办学氛围
    4. 健全容错纠错的保护机制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推进高校党的政治建设与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深度融合
    1. 必须加强党对高校的全面领导
    2. 必须坚持办好让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3. 必须坚持保障师生主体地位的制度建设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战略定位的发展探索
    (一)教育在国家治理中基本定位的发展
    (二)教育在社会主义各项事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发展探索
    (一)教育方针的确立
    (二)教育方针的性质:“为谁培养人”
    (二)教育方针的目标:“培养什么样的人”
    (三)教育方针的任务:“怎样培养人”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主题探索
    (一)教育结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
    (二)教育质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永恒主题
    (三)教育投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基础保障
    (四)教育资源配置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重要保障
    (五)教育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
    (六)教育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
    (七)教育公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的内在价值要求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类别层级发展探索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教育的发展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义务教育普及阶段,普九和扫盲成为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阶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发展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外延式发展阶段。
        2.内涵式发展阶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职业教育的发展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办教育的发展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民办教育鼓励发展阶段。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民办教育规范发展阶段。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人教育的发展
        1.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是成人教育阶段。
        2.从十六大到十九大是继续教育阶段。
    (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
        1.从十二大到十五大是尊师重教阶段。
        2.十六大和十七大是师德与素质提升阶段。
        3.十八大和十九大是师德、素质与尊师重教并举阶段。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重点领域发展的探索
    (一)学校层面重点问题的发展
        1.从十二大到十六大是教学质量提升阶段。
        2.从十七大到十九大是学生发展阶段。
    (二)教育特殊扶助性重点问题的发展
六、结论
    1.宏观教育方针和战略定位的发展之路。
    2.中观教育战略主题的发展之路。
    3.微观教育类别层级和重点领域的发展之路。

(7)中国共产党百年高等教育回顾与展望:脉络、特征、意义与走向(论文提纲范文)

一、百年高等教育变迁脉络
    (一)革命洪流中的高等教育
        1.与党同生的大学——湖南自修大学(1921-1923)、上海大学(1922-1927)
        2.与国民党共同创办培养现代军事人才的大学——黄埔军校(1924-1927)
        3.第二次国内革命时期的高等教育——中央苏区高等院校(1931-1934)
        4.抗战时期的高等院校——在延安创办全新的高等教育体系(1935-1948)
    (二)新中国成立后至改革开放时期的高等教育
        1.接收、改造、创办、调整高校时期(1949-1956)
        (1)接管国民政府统治区各“国立”、省立、市立高校。
        (2)改造私立高校和接办教会学校。
        (3)创办新型高校。
        (4)调整学校。
        2.改革、整顿、提高、发展阶段(1957-1966)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高等教育
        1.惊天动地恢复高考——迎来高等教育发展的春天(1977-1978)
        2.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从中央集权到分级管理(1979-1984)
        3.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权力下放地方(社会)办学(1985-1998)
        4.高等教育大发展——由精英化到大众化、普及化(1998年至今)
二、百年高等教育发展特征
    (一)因时因势因需办学:为革命和建设培养人才,奠基中国现代高等教育
    (二)学习苏联、独立探索:逐步形成中国特色办学经验
    (三)历经曲折、迎来朝阳:构建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体系
    (四)中国特色、国际眼光:在中国大地上办好中国高等教育
三、百年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赓续中华民族文脉
    (二)奠基现代科学技术
    (三)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四)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四、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发展走向
    (一)坚定方向、明确走向
    (二)完善理论、分类发展
    (三)道器相济、各美其美
    (四)世界一流、圆梦未来

(8)师范性与学术性: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师范性的定位与塑造(1951—1952)
    (一)师范性的定位
    (二)师范性的塑造
三、学术性的确立与初步展开(1952—1956)
    (一)学术性的确立
    (二)学术性的初步展开
四、师范性与学术性的并重(1957—1966)
五、历史探索的经验与启示

(9)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困局及解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我国高校专业建设与调整的历程回顾
    (一)在波折中探索(1949-1978)
    (二)在调整中恢复(1978-1998)
    (三)在扩张中提质(1998-2012)
    (四)在改革中创优(2012至今)
二、当前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困局分析
    (一)高校人才培养中市场需求信号识别难题
    (二)教育主管部门与高校之间专业设置的权限冲突
    (三)高校自身发展与高校间专业竞争的压力
三、我国高校专业调整的理论阐释及实践新要求
    (一)高校专业教育发展需要新的理念引领
        1.学生个性化成长愿望提升,立德树人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2.社会基本矛盾已经转化,补齐劳动教育短板时不我待。
        3.经济转型压力持续增大,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
    (二)目标引领与高等教育专业设置实践要求
        1.在需求侧,以国家建设对人才的需求为本,适当考虑人才个性成长。
        2.在供给侧,综合分析学校自身办学条件,适当考虑全国专业布局。
        3.从时间维度,立足特定阶段实际状况,兼顾高等教育长远发展。
    (三)我国高等教育专业动态调整的基本思路
        1.正确理解“通专融合”的高等人才培养总体目标。
        2.政府教育部门负责专业目录指导和结构平衡。
        3.高等教育机构在一定框架下自主设置和调整专业。
        4.鼓励和吸收市场用人主体积极参与专业建设。
        5.第三方机构逐步发挥的专业认定和评估作用。
    (四)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的配套对策建议

(10)从管理到治理:高校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论文提纲范文)

一、 教育现代化过程中高校党的建设的历史经验
    (一) 党建融入高校管理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体制的基础
    (二) 确立党在高校领导体制中的地位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遵循
    (三) 党建引领全面推进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
二、 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之路
    (一) 党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开新局
    (二) 党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出新策
    (三) 党建引领我国高等教育治理发新力
三、 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实践路向
    (一) 用好人:校党委确保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不偏航
    (二) 管好人:党组织为高等教育治理定规立矩
    (三) 育好人:弘扬高等教育治理的正气清风
四、 结语

四、关于如何办好《高等教育研究》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时代民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基本遵循[J]. 时万青,张会军,于娜. 思想教育研究, 2021(12)
  • [2]我国开放大学改革发展的实践探索与思考[J]. 窦现金.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1(24)
  • [3]特殊教育发展的脉络、经验与展望[J]. 张彩云. 课程.教材.教法, 2021(12)
  • [4]新中国成立70年农村职业教育研究回顾与思考[J]. 马宽斌,黄丽丽. 成人教育, 2021(12)
  • [5]以伟大建党精神引领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究[J]. 王文英,杨学志. 教育探索, 2021(11)
  • [6]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进程——基于党代会政治报告教育论述的分析[J]. 谢延龙.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5)
  • [7]中国共产党百年高等教育回顾与展望:脉络、特征、意义与走向[J]. 赖明谷,张乃元.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21(05)
  • [8]师范性与学术性:华东师范大学建校初期的探索[J]. 陈华龙,殷飞飞.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1(10)
  • [9]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困局及解困思路[J]. 张勇,燕晓飞. 江苏高教, 2021(09)
  • [10]从管理到治理:高校党建引领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J]. 周海燕,卞谢瑜. 高校教育管理, 2021(05)

标签:;  ;  ;  ;  ;  

浅谈如何开展“高等教育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