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反应堆泵浦的激光器(论文文献综述)
卢明辉,丁雷,颜学俊,陈延峰[1](2021)在《激光超声技术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文中认为国防和工业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对无损检测技术的需求越来越高,激光超声技术(laser ultrasonic technology,简称LUT)作为一种完全非接触式无损检测技术(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可以在高温、高压、辐射等环境中对复杂结构件进行原位检测与监测。首先,介绍了超声的激光检测技术及LUT的优势;其次,举例说明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LUT&NDT)在工业中的具体应用案例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解决途径;然后,对超声信号的处理方法进行阐述;最后,对LUT&NDT在先进制造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付星,刘廷昊,雷新星,巩马理,柳强[2](2021)在《二极管泵浦重复频率纳秒高能固体激光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二极管泵浦重复频率纳秒高能固体激光器(主要指单脉冲能量10 J以上,脉冲重复频率10 Hz以上)在重大基础和应用研究领域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科学研究的前沿热点之一。本文以叠片、激活镜、之字形板条三种放大构型为线索,详细介绍了二极管泵浦重复频率纳秒高能固体激光器的代表性成果和研究进展,分析了激光器的优选技术路线,并对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张毅[3](2021)在《卫星光通信EDFA增益光纤导热胶热特性及抗辐照特性研究》文中提出
陶波,王淏,朱峰,黄超,李高鹏,李国华,黄珂[4](2021)在《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惰性气体Xe在线探测技术》文中认为在分析惰性气体Xe能级结构的基础上,利用823 nm二极管激光器和辉光放电管,建立了亚稳态Xe激光吸收光谱测量系统,实现了典型工况下Xe总粒子数密度及129Xe,131Xe粒子数密度的定量测量,验证了采用激光吸收光谱技术测量惰性气体Xe的可行性,为研制小型一体化的Xe实时在线监测装置奠定了技术基础。
刘科言[5](2021)在《有机小分子微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学性质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对器件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微型化、高性能、多功能等,这些要求对材料和器件提出了很大的挑战。近年来,有机分子一维微纳结构,如纳米管、纳米线等,引起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一维微纳材料独特的结构及其量子尺寸效应所展现出的奇妙物理性质,结合有机分子特殊的性质优势有望满足人们的需求。总之,一维有机微纳结构作为光子学器件的基本构筑单元,实用性背景很强。微纳光波导作为光集成回路(PIC)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具备低传输损耗的光波导介质材料意义重大;可控制备有机微纳异质结对于实现有机分子材料的多功能十分重要,可充分发挥有机分子连续可调节的优势。本文围绕着有机微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学性质的研究,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1)有机小分子MPYP微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学性质的研究:使用液相滴铸法制备得到有机分子2-Methoxy-6-(pyridin-2-yliminomethyl)-phenol(MPYP)的微米线,在二氯甲烷溶剂氛围的辅助下可以得到形貌更加规整的单晶微米线;运用空间限制控制挥发的方法,制备得到特定取向MPYP微米线的图案;通过改变溶液的浓度、自组装的时间以及体系的温度等实验参数条件可以对微米线的形貌尺寸进行一定程度上的调控,以满足不同器件对微米线形貌尺寸的要求;通过研究MPYP微米线的光波导行为和光波导损耗得知,MPYP微米线具备较低的传输损耗水平,证明有机小分子MPYP是一种优良的有机光波导介质材料。(2)TPI@MPYMP有机微米线异质结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学性质的研究:选择2,4,5-triphenylimidazole(TPI)分子作为主体分子材料,2-[(5-Methoxy-pyridin-2-yli mino)-methyl]-phenol(MPYMP)分子作为客体分子材料,使用液相再沉淀法,研究了主客体分子的液相协同组装过程,并实现了蓝色/黄色多段式的有机微米线异质结。改变主客体分子的配比、组装的时间以及体系的温度,可调控有机微米线异质结的发光颜色在空间上的分布;利用主客体分子间存在的能量转移过程,改变了有机微米线异质结发光寿命的空间分布特征。
李秀琴[6](2021)在《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液态样品基质转化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laser-induced breakdown spectroscopy,LIBS)技术作为元素分析的后起之秀,因其独一无二的分析优势,已成功用于水环境中金属元素的分析检测。然而,由于等离子体淬灭、液体飞溅、表面波纹、消光和等离子体寿命相对较短等问题,LIBS技术在水样分析中的性能难以令人满意。因此,使用LIBS技术直接进行水环境中元素的分析仍然是一个相当大的挑战。液-固基质转化技术是目前比较流行的LIBS检测液体的方法,它在克服上述问题的同时,还可实现LIBS信号增强,提高LIBS检测水样元素的灵敏度。而在此方法中,基质材料的选择是成功的关键。鉴于此,本文选择了不同类型的固相负载基质,建立了基于不同材料的液态样品基质转化分析方法,并结合LIBS技术用于水样金属元素的检测。同时,对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应用于实际样品中重金属元素检测的分析性能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在第一项研究中,我们选择D190巯基螯合树脂为固相基质,首次应用于LIBS水样重金属元素分析。为获得更好的萃取效果,采用单变量方法研究了溶液p H、树脂用量、接触时间和延迟时间等对萃取效果和LIBS性能的影响。并用所提出的方法精确地测定了实际水样中的Ag和Cr,回收率为88.3%~107.9%,RSD均小于10.6%。结果表明,该新技术有助于更好地了解水样的质量,也可应用于其他液体的研究。(2)基于液-固基质转化和LIBS技术结合用于水样分析这一出发点,本研究中选择绿色材料-壳聚糖(Chitosan,CS)为固相基质,首次引入溶剂辅助分散固相萃取(Solventassisted dispersive solid phase extraction,SADSPE)技术,使传统的液-固基质转化技术得以升华。SADSPE技术显着提高了吸附剂的吸附效率,克服了非均相吸附存在的缺点。对Ag,Cr,Pb,Cu,Co和Ni有很好的吸附效果,进一步降低了LOD。同时,我们还通过SEM、TGA、XPS等技术对萃取机理及等离子体特性进行了研究。在实际样品分析中,回收率为85.11%~109.45%,RSD均小于10.94%,满足LIBS技术要求。本研究中所建立的分析方法进一步解决了LIBS技术直接检测液体样品重金属元素分析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3)在第二项工作的基础上,本研究以CS为原料,引入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和聚乙烯亚胺(polyethyleneimine,PEI),结合新的方法合成了吸附效果更好的多孔复合膜材料。相较单一的CS均相溶液而言,该多孔复合膜可以容纳更多的目标样品,由于具有粗糙的表面,对激光的耦合效率更高。同时,膜的稳定性和官能团的含量都增加了。该膜作为新型的液-固转化基质材料,结合LIBS技术可以成功实现对Ag,Cr,Pb和Cu的检测。该方法进一步提高LIBS方法的灵敏度。有望将其和膜支架结合,取代无活性的滤膜,为LIBS技术快速分析溶液样品开辟新的途径。
陈益沙[7](2020)在《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模式不稳定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掺镱光纤激光器具有高转换效率,高光束质量,高散热性能和结构紧凑等优点,在军事防御,材料加工,智能制造和医疗等领域具备极其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应用价值。但近年来发现的模式不稳定效应严重影响了掺镱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进一步提升和高功率输出下高光束质量的保持,严重阻碍了大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的发展和应用范围扩展。本论文主要针对大功率光纤激光系统的模式不稳定效应展开研究,特别是从掺镱光纤本身的角度,对光纤振荡器和光纤放大器的模式不稳定抑制方法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本论文从掺镱光纤出发,阐述了镱离子的能级结构,发光特性以及镱离子适于作为高功率光纤激光系统增益介质的原因。结合本课题组的实际实验条件和技术,主要通过改进的化学气相沉积工艺和溶液掺杂技术制备光纤预制棒,最终拉丝成光纤。随后对光纤振荡器和光纤放大器在不同的泵浦方式下进行了模拟计算,认为双端泵浦结构下增益分布更为平缓,有利于模式不稳定效应的抑制。其次,根据自行设计拉制的掺镱光纤,搭建了大功率掺镱光纤振荡器。分析讨论了模式不稳定效应的几种判定标准,结合实验条件和实验结果,认为观察到光纤激光器发生时频域信号突变时,即判定光纤激光器发生了模式不稳定效应,发生突变前的输出功率即为模式不稳定阈值功率。实验结果表明,双端泵浦光纤振荡器模式不稳定阈值为~2.03k W,而单端正向泵浦结构模式不稳定阈值为~1.17k W,较单端正向泵浦结构高出~73%,与之前的模拟结果趋势一致。再次,研究了几种掺镱光纤振荡器的模式不稳定内禀抑制手段。第一,通过降低掺镱光纤的数值孔径,模式不稳定阈值从~1.14k W提升至大于~1.3k W,提升~14%,并认为更低的数值孔径主要会降低高阶模增益和增加高阶模弯曲损耗,从而抑制模式不稳定效应。第二,通过对掺镱光纤载氘实现模式不稳定的抑制,载氘0天,14天和28天的掺镱光纤,其模式不稳定阈值分别为~459W,~533W和~622W,提升分别为~16%和~35%,并认为载氘主要是通过强化光纤内的电致折射率光栅来抑制模式不稳定效应。认为在掺镱光纤数值孔径优化和掺镱光纤载氘两个实验中模式不稳定阈值差一个数量级的原因是光纤中是否有铈元素共掺,实验结果表明光纤掺铈不仅可以提升模式不稳定阈值,还可以提升光纤激光器长时间运转的功率稳定性,并认为掺铈能显着提升模式不稳定阈值功率的主要原因是掺铈能有效抑制光子暗化效应。最后,为进一步研究光子暗化和模式不稳定效应之间的联系,同时也为模拟光纤放大器在极端环境下的运行,研究了伽马射线辐致暗化和长时运转光致暗化对光纤放大器模式不稳定的影响。伽马辐照导致的光子暗化对光纤放大器的模式不稳定阈值产生巨大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因为伽马辐照暗化也会在光纤中产生非桥氧空穴中心,并且在泵浦漂白的恢复过程中,模式不稳定阈值和时间的关系也近似服从拉伸指数函数。实验也研究了长时拷机产生的暗化对光纤放大器模式不稳定阈值的影响,在300分钟拷机后,尽管光光效率没有明显下降,但模式不稳定阈值下降了~20%,红光透射率也出现了明显下降。对掺镱进行光纤载氘处理,不但使模式不稳定阈值上升~21%,且拷机300分钟后既未观察到明显的模式不稳定阈值下降,也未观察到红光透射率的明显变化,认为载氘主要是通过强化光纤内的电致折射率光栅和氘气能和空穴相关的色心发生反应从而降低相关的色心数量从而提升光纤放大器的模式不稳定阈值和功率稳定性。
郭泉[8](2019)在《“光学厚”材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5G通信已经开始商用,同时人们也开始部署6G通信的蓝图。6G通信频段已经到达太赫兹被段,这就需要人们清楚地了解物质在太赫兹波段的光谱响应特性。过去二十多年,利用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人们已经清楚许多材料在太赫兹波段的线性光谱特性。然而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中的“位置误差”问题却限制了“光学厚”材料(例如高介电陶瓷)在太赫兹波段的研究。同时,强太赫兹源的缺乏也限制了材料的太赫兹非线性光谱研究。因此,本文重点研究了“光学厚”材料的太赫兹线性光谱测量和材料在强太赫兹波下的非线性光谱特性,初步解决了“光学厚”材料在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中的问题,并研究了几种材料在500 kV/cm的强太赫兹场下的响应特性。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中所存在的“位置误差”问题,详细分析了对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结果有影响的因素,并提出了基于解析延拓的相位修正方法,将修正后的“位置误差”减小到了 0.1μm的量级;研究了不同极化程度PMN-PT对于太赫兹波的响应,反映了材料中铁电畴结构的大小;研究了微波段高介电低损耗材料Sn1-x(Zn1/3+Nb2/3)xO2在太赫兹波段的介电特性,发现了其中存在至少两种Debye弛豫机制。(2)设计了同时偏振测量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椭偏仪系统。该系统有效的压制了激光器的共模噪声,将可靠的谱范围扩展到了光电导天线太赫兹源动态范围较低的低频和高频波段,同时避免了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中的“位置误差”问题,提高了实验效率。在校准方法中,我们用金属镜的反射获得了系统的响应函数,从而成功准确的获得了样品的复折射率,这个校准方法对于元件质量有着很高的容错度。(3)设计搭建了基于铌酸锂倾斜波前的强太赫兹系统并研究了几种材料在强太赫兹电场下的响应特性。我们详细对比研究了所搭建强太赫兹系统中太赫兹脉冲能量、光束形状和焦点光斑等参数,标定的太赫兹脉冲峰值电场强度高达500 kV/cm,分析了影响太赫兹辐射强度的因素,并提出了进一步增强辐射强度的方案。然后研究了强太赫兹电场下石墨烯、Pb(Zr,Ti)O3铁电薄膜、z-cut和x-cut铌酸锂晶体的响应特性,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初步解释。
刘欣[9](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张斌[10](2019)在《硅基InAs量子点激光器器件制作及其性能测试》文中指出随着微电子技术的持续发展,晶体管数目急剧增加,电互联空间急剧减小,芯片功耗和性能受到严重制约。同时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大量的数据需要通过数据中心的服务器处理,而服务器之间传统的电互联会产生大量的功耗。由此,对高速、大带宽、低功耗、低成本的互联技术提出了很大的需求。硅基光电技术可以实现高速、高集成度的光互联,同时可以用传统微电子CMOS工艺的制造,是实现片上光互连极具竞争力的解决方案。目前硅基光电子集成芯片中最大的挑战是片上光源的集成。片上光源的获得主要有键合技术和直接外延生长两种方式。键合技术较为成熟,但是由于其扩展性低的问题使得其不利于大规模集成。因此如果能采用直接生长的方式在硅基衬底上获得高质量III-V材料将会是硅基光电子集成最理想的解决方案。本论文在硅基、SOI基衬底上直接外延高质量InAs量子点发光结构的基础上,制备了不同形式的激光器器件,主要内容如下:通过微纳加工工艺制备硅基InAs量子点F-P腔电泵浦激光器。该激光器在室温下的阈值电流为190 mA,阈值电流密度为265 A/cm2,对应谱峰的半高宽为0.1 nm,激光器的工作温度范围为-20℃65℃。此外,研究发现封装工艺对激光器性能的发挥有很大的影响。通过微纳加工工艺制备硅基InAs量子点垂直腔面发射微腔激光器。该激光器实现低阈值功率(20μW)激射,在6 mW泵浦光下的半高宽为1.3 nm。在不同温度测试条件下,实现激光器在100℃激射,体现出器件有优异的温度稳定性。目前硅基光电子无源器件都是基于SOI衬底,因此实现SOI基光源是硅基光电技术发展中重要的一步。本文通过选用在SOI基直接生长的InAs量子点激光器结构,通过微纳加工工艺首次实现了SOI基InAs量子点微盘激光器的制备。该激光器的阈值功率为0.39 mW,对应谐振腔的品质因子(Q值)为3900。在相同条件下制备了Si基的InAs量子点微盘激光器,其阈值功率和Q值分别为0.38mW和3674。SOI和Si基InAs量子点微盘激光器的性能达到了相同结构的GaAs基InAs微盘激光器(阈值:0.33 mW和Q值:3550)几乎一样的水平。由此体现出本文的光泵浦SOI基InAs量子点激光器有优秀的性能,也反应出SOI衬底上生长的激光器结构有高晶体质量。综上,本文所采用的激光器制备方式对未来硅基光电子芯片中光源的集成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二、核反应堆泵浦的激光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核反应堆泵浦的激光器(论文提纲范文)
(1)激光超声技术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超声的激光检测技术 |
2 激光超声的优势 |
3 激光超声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中的具体应用 |
3.1 石油/化工/天然气/核能管道裂纹缺陷检测 |
3.2 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健康检测 |
3.3 高温合金中的应用 |
3.4 金属增材制造中的应用 |
3.5 超快光声无损检测技术 |
4 超声信号处理 |
5 结论与展望 |
(2)二极管泵浦重复频率纳秒高能固体激光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技术路线分析与思考 |
2.1 增益介质 |
2.2 放大构型 |
3 叠片构型激光器进展 |
3.1 美国Mercury |
3.2 英国DiPOLE |
3.3 美国HAPLS(泵浦子系统) |
3.4 日本滨松 |
4 激活镜构型激光器进展 |
4.1 法国LUCIA |
4.2 日本TRAM、CcAMA |
4.3 清华大学DAMAC |
4.4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
5 之字形板条构型激光器进展 |
5.1 日本HALNA |
5.2 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 |
6 总结与展望 |
(4)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惰性气体Xe在线探测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测量系统及原理 |
2 测量结果及分析 |
3 总结和展望 |
(5)有机小分子微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学性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纳米光子学 |
1.2 纳米材料 |
1.2.1 纳米材料的概念 |
1.2.2 纳米材料的特性 |
1.3 有机微纳材料的制备方法 |
1.3.1 模板法 |
1.3.2 气相法 |
1.3.3 液相法 |
1.4 有机微纳材料在微纳光子学中的应用 |
1.4.1 有机微纳材料在激光器中的应用 |
1.4.2 有机微纳材料在光波导中的应用 |
1.4.3 有机微纳材料在光调制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
2 有机小分子MPYP微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学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溶剂辅助滴铸法制备MPYP微米线 |
2.2.4 空间限制控制挥发法制备特定取向的MPYP微米线 |
2.2.5 MPYP微米线的结构表征与光学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MPYP微米线的结晶性与形貌结构 |
2.3.2 MPYP微米线的光学性质 |
2.3.3 MPYP微米线光学波导性质的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TPI@MPYMP有机微米线异质结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学性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客体分子材料MPYMP的制备过程 |
3.2.4 TPI@MPYMP有机微米线异质结的制备过程 |
3.2.5 TPI@MPYMP有机微米线异质结的形成机理 |
3.2.6 单组份微米线与微米线异质结形貌与光学性质的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TPI和 MPYMP的分子结构 |
3.3.2 单组分微米线和TPI@MPYMP微米线异质结的形貌特征 |
3.3.3 单组分微米线和TPI@MPYMP微米线异质结的发光性质 |
3.3.4 TPI@MPYMP微米线异质结发光颜色在空间分布的调控 |
3.3.5 TPI@MPYMP微米线异质结发光寿命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4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6)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液态样品基质转化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LIBS发展历程及研究现状 |
1.3 LIBS技术原理 |
1.4 LIBS仪器组成 |
1.4.1 激光器 |
1.4.2 检测系统 |
1.4.3 光学装置 |
1.5 LIBS应用领域 |
1.5.1 生物医学分析 |
1.5.2 食品安全分析 |
1.5.3 地质分析 |
1.5.4 工业分析 |
1.5.5 环境水质分析 |
1.6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巯基螯合树脂的固相负载LIBS技术检测液体样品中的金属元素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耗材 |
2.2.2 LIBS仪器装置 |
2.2.3 液-固基质转换过程 |
2.2.4 实验条件优化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D190 巯基树脂的特性 |
2.3.2 萃取条件优化结果 |
2.3.3 仪器参数优化结果 |
2.3.4 定量分析和检出限 |
2.3.5 实际样品分析和方法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溶剂辅助分散固相微萃取-LIBS技术检测液体样品中的金属元素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材料 |
3.2.2 LIBS仪器装置 |
3.2.3 溶剂辅助分散固相微萃取过程 |
3.2.4 溶剂辅助分散固相微萃取机制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S膜表征 |
3.3.2 条件优化结果 |
3.3.3 萃取机制分析 |
3.4 LIBS体系等离子体参数及实际样品分析 |
3.4.1 等离子体温度的计算 |
3.4.2 电子密度的计算 |
3.4.3 局部热力学平衡 |
3.4.4 定量分析 |
3.4.5 实际样品分析及方法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多孔壳聚糖复合膜的固相负载LIBS技术检测液体样品中的金属元素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材料 |
4.2.2 多孔CS复合膜的制备 |
4.2.3 LIBS仪器装置 |
4.2.4 LIBS待测样品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多孔CS复合膜的表征 |
4.3.2 多孔CS复合膜的吸附性研究 |
4.3.3 延迟时间优化结果 |
4.4 LIBS体系等离子体参数的计算及定量分析 |
4.4.1 等离子体温度的计算 |
4.4.2 电子密度的计算 |
4.4.3 局部热力学平衡 |
4.4.4 定量分析及检出限 |
4.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模式不稳定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大功率掺镱激光器及其发展现状 |
1.3 模式不稳定效应 |
1.4 模式不稳定效应抑制方法 |
1.5 本论文研究内容 |
2 掺镱光纤的理论基础和制备以及激光器基础 |
2.1 石英光纤中的镱离子及其发光特性 |
2.2 掺镱石英光纤的制备 |
2.3 掺镱光纤激光器的基础理论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3 模式不稳定效应及其表征 |
3.1 光纤放大器和光纤振荡器中的横模不稳定机理 |
3.2 横模不稳定效应测试平台 |
3.3 本章小结 |
4 光纤振荡器的模式不稳定效应抑制 |
4.1 内禀抑制-光纤数值孔径的优化 |
4.2 内禀抑制-光纤载氘 |
4.3 内禀抑制-铈离子共掺 |
4.4 本章小结 |
5 光纤放大器的模式不稳定抑制 |
5.1 伽马辐照暗化的泵浦漂白 |
5.2 长时拷机的光致暗化及其载氘抑制 |
5.3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8)“光学厚”材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及理论基础 |
1.1 太赫兹时域光谱技术 |
1.1.1 傅里叶变换与介电常数形式的选择 |
1.2 电磁波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
1.3 弱电磁场下的物质响应 |
1.3.1 弱电磁场下的束缚电荷响应 |
1.3.2 弱电磁场下自由电荷响应 |
1.3.3 导电薄膜光学参数的提取方法 |
1.4 强电磁场下的物质响应 |
1.4.1 强太赫兹波作用下的束缚电荷响应 |
1.4.2 强太赫兹波作用下的自由电荷响应 |
1.5 本文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的实验研究 |
2.1 为什么要采用反射光谱法 |
2.2 几种不同的反射谱测量方式 |
2.3 太赫兹时域反射光谱的解析解 |
2.3.1 非正入射的解 |
2.3.2 正入射的解 |
2.4 实验结果精度与准度的影响因素 |
2.4.1 测量数据的精度(Precision)和准度(Accuracy) |
2.4.2 系统光路的校准对于数据准度的影响 |
2.5 反射式THz-TDS的相位修正方法 |
2.5.1 利用P偏振或S偏振反射系数的修正方法 |
2.5.2 样品紧贴法 |
2.5.3 太赫兹与探测光共线传播法 |
2.5.4 透射谱修正反射谱 |
2.5.5 基于Kramers–Kronig关系的相位修正方法 |
2.6 基于解析延拓的可靠的相位修正方法 |
2.6.1 实验中位置误差的量级 |
2.6.2 有限频段下SSKK方法对于几种模型的修正结果 |
2.6.3 基于解析延拓的相位修正方法 |
2.6.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7 两种高介电材料的反射式太赫兹时域光谱测量 |
2.7.1 不同极化程度PMN-PT单晶的太赫兹时域反射光谱研究 |
2.7.2 (?)的反射谱测量与讨论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太赫兹时域光谱椭偏仪 |
3.1 椭偏仪的基本理论 |
3.2 太赫兹时域光谱椭偏仪的初探 |
3.2.1 太赫兹时域光谱椭偏仪中的线性相位误差与避免方法 |
3.2.2 椭偏仪中入射角的选择 |
3.3 同时偏振测量的太赫兹时域光谱椭偏仪 |
3.3.1 实验系统 |
3.3.2 同时偏振测量的方法 |
3.3.3 数据处理方法 |
3.3.4 高掺杂硅的介电常数测量与结果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倾斜波前的强太赫兹辐射系统搭建 |
4.1 基础理论 |
4.1.1 倾斜波前技术中泵浦光入射角的计算 |
4.1.2 铌酸锂晶体切割角度的计算 |
4.1.3 实验光路图与具体参数 |
4.1.4 实验系统的优化 |
4.2 泵浦光束的性质 |
4.2.1 进入晶体前的泵浦光性质 |
4.2.2 从晶体内散射出的泵浦光谱 |
4.3 太赫兹脉冲能量的测量 |
4.3.1 太赫兹能量探测器 |
4.3.2 太赫兹波段的衰减元件及其衰减特性 |
4.3.3 太赫兹脉冲能量的测量 |
4.3.4 太赫兹辐射能量与泵浦光强的依赖关系 |
4.4 晶体后太赫兹光束发散角与光斑形状测量 |
4.5 太赫兹焦斑尺寸及峰值电场的测量 |
4.5.1 太赫兹时域波形与频谱 |
4.5.2 太赫兹焦点尺寸测量——刀片法和太赫兹相机测量 |
4.5.3 太赫兹脉冲电场的测量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强太赫兹脉冲电场下的物质响应 |
5.1 太赫兹电场下石墨烯中的电子响应 |
5.1.1 弱太赫兹场下石墨烯的物质参数 |
5.1.2 强太赫兹场作用下的“漂白”效应 |
5.2 强太赫兹电场下铁电Pb(Zr,Ti)O_3薄膜的极化动力学研究 |
5.2.1 实验光路 |
5.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 LiNbO_3晶体中的声子激元动力学研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附录 A 幅度误差与相位误差的关系 |
附录 B 透射式和反射式THz-TDS的复折射率误差推导 |
附录 C 硅表面产生太赫兹与二次谐波的研究 |
C.1 实验系统 |
C.2 结果与讨论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文献综述 |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
2.2.1 学士学位结构 |
2.2.2 硕士学位结构 |
2.2.3 博士学位结构 |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4.4 小结 |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5.4 小结 |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6.4 小结 |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7.4 小结 |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
11.4 结语与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10)硅基InAs量子点激光器器件制作及其性能测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微电子技术发展现状 |
1.2 光互联 |
1.3 硅基光电子 |
1.4 硅基光电子上光源的器集成 |
1.5 量子点激光器 |
1.6 硅基激光器的类型及应用 |
1.6.1 水平端面发射激光器 |
1.6.2 垂直腔面发射激光器 |
1.6.3 微盘激光器 |
1.7 半导体激光器性质及和结构 |
1.7.1 电泵阈值电流密度和注入电流密度 |
1.7.2 激光器的谐振腔的模式 |
1.7.3 激光器的品质因子Q值和模式体积 |
1.7.4 温度对阈值电流的影响 |
1.7.5 异质结激光器的光场和电流限制 |
1.8 论文各章节内容 |
第2章 硅基InAs量子点电泵激光器 |
2.1 材料与器件结构 |
2.2 激光器器件工艺和测试 |
2.2.1 光刻工艺 |
2.2.2 刻蚀工艺 |
2.2.3 电极沉积工艺 |
2.2.4 测试平台搭建及器件测试 |
2.3 测试结果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硅基InAs量子点垂直腔面发射微腔激光器 |
3.1 材料结构和生长 |
3.2 器件制作与性能测试 |
3.3 结果和讨论 |
3.3.1 材料性能 |
3.3.2 激光器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SOI基 InAs量子点微盘激光器 |
4.1 微盘激光器的设计和生长 |
4.2 器件制作工艺与测试 |
4.2.1 湿法刻蚀工艺 |
4.2.2 干法刻蚀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材料性质 |
4.3.2 器件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历与发表文章目录 |
致谢 |
四、核反应堆泵浦的激光器(论文参考文献)
- [1]激光超声技术在工业检测中的应用与展望[J]. 卢明辉,丁雷,颜学俊,陈延峰. 振动.测试与诊断, 2021(04)
- [2]二极管泵浦重复频率纳秒高能固体激光器研究进展[J]. 付星,刘廷昊,雷新星,巩马理,柳强. 中国激光, 2021(15)
- [3]卫星光通信EDFA增益光纤导热胶热特性及抗辐照特性研究[D]. 张毅.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4]基于激光吸收光谱的惰性气体Xe在线探测技术[J]. 陶波,王淏,朱峰,黄超,李高鹏,李国华,黄珂. 现代应用物理, 2021(02)
- [5]有机小分子微米线的可控制备及其光子学性质的研究[D]. 刘科言. 北京交通大学, 2021
- [6]基于激光诱导击穿光谱技术的液态样品基质转化分析方法及应用研究[D]. 李秀琴. 西北大学, 2021(12)
- [7]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模式不稳定效应研究[D]. 陈益沙.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8]“光学厚”材料的太赫兹时域光谱研究[D]. 郭泉.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9]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10]硅基InAs量子点激光器器件制作及其性能测试[D]. 张斌.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 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