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一、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赵琛,王一帆,李思颖,陶泽勇[1](2020)在《中国未来核电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文中研究说明核电作为低碳环保的清洁能源,对中国未来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大意义。概述了中国核电的发展进程,通过SWOT分析法指出了中国目前核电所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以此来判断影响中国未来核电发展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同时预测和分析了未来中国核电的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为中国未来核电快速发展提供数据支撑和技术参考。

高树超[2](2020)在《立足核电设备国产化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专访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伟宝》文中认为21世纪初,随着中国核电建设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国家和企业加大了技术改造、研发投入,目前已建成世界一流的多个核电装备研发和制造基地。我国核电设备国产化率已从大亚湾核电站不到5%提高到了"华龙一号"的87%以上,核电设备国产化率的这一系列数字见证了我国核电不断发展的历程。针对我国核电设备发展历程和现状,以及核电设备国产化等问题,《中国核电》记者采访了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伟宝。

亢新芳[3](2020)在《核电项目融资设计与风险管控研究》文中提出核电作为能源的三大支柱之一,在世界能源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其清洁、安全的特性对于环境压力比较大的国家来说是很好的选择。发展核电是满足电力需求,优化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环境污染,促进能源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核电发展也在稳步提升,并努力的拓展海外市场,为确保核电发展顺利进行,其融资管理至关重要。纵观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规划,核电发展排名一直比较稳固,融资缺口巨大,另外,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下,中国核电如何“走出去”,抢夺国际市场,融资问题也是摆在用户国家面前的一大难题。传统的仅靠政府拨款、银行贷款已远远不能满足要求,必须使用多样化的融资模式,但这对于核电融资的专业知识等要求较高,且在操作过程中存在比较多的风险因素。所以对于核电项目这种资金缺口巨大的大型基建项目来说,如何提高融资管理水平,降低融资风险,最终达到有效防控是非常具有研究意义。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及比较分析法、定量分析、定性分析结合分析、多学科理论分析法,在对核电项目融资的现状和方式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融资活动在项目的准备期、建设期和运营期可能存在风险因素进行了识别、分析和评价,并且给予了相关防控措施,其中包括探索适用于建设阶段融资风险管理矩阵,为核电项目建设融资风险防控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办法。对构建较好的融资环境、促进核电项目有序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意义。本文探索性的建立了核电项目融资风险分析模型,分为系统外防控体系和系统内防控体系,重点介绍了系统内防控体系在A核电项目融资风险中的应用。首先对原有的风险矩阵分析法进行了改进,再通过德尔菲法对相关风险发生概率和风险影响进行打分,采用线性内插法等公式计算出风险等级、确定风险权重、最后进行综合评价。同时结合绘制的风险二维图,为决策者更加有效的防控风险提供服务。

陈咏昶[4](2020)在《中美核电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文中认为

张帆[5](2020)在《核电产业的信息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与科技进步,能源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命脉推动并影响着工业文明的进步。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核电产业面临着巨大挑战,作为一种高科技产业,其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到跨学科、跨行业的合作。面对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信息共享成为核电产业协同创新发展的关键要素。核电供应链中各成员单位的共同目标就是通过信息共享平台高效利用供应链动态能力及时整合协同各方面的资源。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下,核电产业各成员企业在彼此协同合作的过程中需不断提升自身的供应链动态能力,推进和完善各地区核电站的全寿期管理模式,推动核电产业的技术突破与专利研发。通过提升协同整合共享信息的能力使各方面资源得到更充分的利用,从而节约成本,提升核电产业在技术领域和管理领域的协同创新水平。本文围绕“核电产业如何提高协同创新绩效”核心问题,从信息共享的角度探讨供应链协同机理。本文首先将信息共享划分为信息共享内容、信息共享质量和信息共享IT技术三个维度,然后引入了供应链动态能力这一中间变量,将供应链动态能力划分为供应链学习能力、供应链协调能力和供应链重构能力,并构建“信息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创新绩效”模型,探讨供应链动态能力的中介效应。通过195份问卷回收和数据校验、回归分析,检验并修订概念模型,深入揭示核电产业信息共享和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机理。结合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案例研究,本文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核电产业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动态能力具有正向影响。二是核电产业供应链动态能力中的供应链学习能力和重构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更为显着,供应链协调能力对企业管理协同创新绩效的提升具有显着作用,但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作用却并不明显。三是核电产业信息共享中信息共享质量和信息共享IT技术对协同创新绩效具有显着的正向作用,而信息共享内容对企业管理协同创新绩效的作用并不显着。本文的研究结果一方面丰富了供应链协同创新绩效的理论研究,另一方面也可以为核电产业利用信息共享和供应链动态能力提升协同创新绩效提供实践指导。

彭阳[6](2020)在《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的绩效分析 ——以中广核集团跨国并购埃德拉公司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愈演愈烈,跨国并购活动日益频繁。2013年“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中国核电业积极践行着“走出去”的战略方针,以中广核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核电企业对外合作、投资和收购活动逐渐增加。同时,因为能源危机和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越来越多的“一带一路”沿路国家渴求发展核电业,所以中国核电出海势在必行。那么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后到底对其绩效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是哪些因素怎样影响了绩效呢?由于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绩效分析研究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本文选取了中广核集团并购马来西亚埃德拉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中广核集团作为国内核电业三巨头之一,且该并购案为近年来中国核电业并购规模最大的案例,可以说具有典型意义和分析价值。本文一方面通过对并购案例过程的梳理,发现中广核集团有着战略、市场和财务三个并购动因,并根据理论分析,发现其并购后在部分方面实现了财务、经营和管理协同效应。另一方面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宣告交割日前后中广核集团的短期市场绩效,同时运用杜邦分析法研究了并购事件对于中广核集团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最后基于平衡计分卡理论建立了VAR模型,探究了并购发生后财务、顾客、内部管理和学习与成长四个维度对于综合绩效的影响关系。归纳整理后可以得出该案例的三个结论:并购事件基本达成了并购动因;实现了部分协同效应,但仍有提升空间;并购对企业的短期市场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有显着正向影响,并购后财务与非财务维度对综合绩效的影响不尽相同。最后结合案例结论和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效应分析,提出了四点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的建议:提高财务水平,增强盈利、营运和偿债能力,防范投资和市场等复杂风险;研究国际核电业市场行情,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加大研发力度发展新一代核电技术;共建“一带一路”,提升国际竞争能力,争取出口地区公众对中国核电项目的认可;学习核电强国经验,优化整合国内核电业资源,促进国际核电市场的多重合作。

刘辉[7](2020)在《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创新,在中国已经家喻户晓,成为最为耀眼的“事业”。但是,数十年的举国奋斗,我们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状况,“中兴事件”让国人刻骨铭心。中国的创新实践使我们认识到:技术比市场重要、创新比技术重要,基础性、原创性创新(厚度与深度)比应用性、模仿式创新(标度与热度)重要,开放式、协同性的跨界创新比封闭式、排他性的创新重要。基于这样的视角,论文以跨界创新为研究选题,开展研究。论文以战略管理理论、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等为引导,以重大社会需求牵引,紧密结合我国创新实践的现实,力图通过对跨界创新,尤其是通过对基础性、革命性、原创性的跨界创新的研究,构建跨界创新的理论体系,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提升我国创新绩效和创新竞争力。第一,论文本文基于价值是战略和竞争优势的基石和核心的创新观点,提出了创新、战略竞争优势、价值创造三位一体的企业价值创造的创新机理。同时,论文还构建了企业竞争优势和价值创造的三条创新路径,揭示了这三条创新路径的动态演变。论文研究揭示:互联网、共创共享价值、跨界创新构成了新时代价值创造的三大基本要素,相互作用;价值共创共享是互化联网时代价值创造的基本内核,基于互联网的,以共创共享价值生态为基本形态的跨界创新则是互联网时代最为基本和重要的价值创造的创新路径。第二,深入研究和揭示了“界”、“跨界”、“跨界创新”的本义和内涵,深入辨析了跨界创新与相关的创新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结,阐述了“跨界”并非“无界”。跨界实质上是一个跨越“旧界”(或者破除“旧界”),建立“新界”的过程,跨界创新绝非单打独斗,而是需要建立包括科学共同体、社会共同体、创新共同体、利益共同体,甚至是“命运共同体”在内的“共同体”,从而构建了以创新理论、认同理论、共同体理论为三大支撑的跨界创新理论基础。第三,创新是一个过程,创新的各个环节,参与创新的各个主体构成了一条创新链(创新网络)。论文深入刻画跨界创新链,揭示了各个环节之间的转换与联结,建立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协同创新价值分析模型,通过对模型的演化与分析,揭示三大推论和三大命题。命题之一揭示:创新能力、投入水平与努力程度、价值共创共享、协同效应,对于跨界协同创新价值链的构建和有效运作,既共同支撑,又相互作用。这一研究结论对于有序、高效开展跨界创新,构建中国新时代创新性途径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第四,基于现实,针对我国创新实践存在的问题进行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现实需要密切结合,将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中国创新的实践,并通过我国创新的现实实践修正、验证和支撑理论研究成果,探讨中国新时代创新新途径,是本文的一个基本遵循。论文从历史的跨度来观察和分析中国的创新,针对产学研分割体制以及狭隘的创新意识所导致并加剧了的我国创新链的断裂与封闭,论文提出从创新链供应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和“四点聚力发力,消除断点,强固创新链”的“断裂弥合”之策,并以“空间技术”、生态基纤维材料、中国高铁技术、中国核电技术等四个案例对理论研究和“断裂弥合”之策加以支撑,实现理论研究和现实应用的结合、融合,同时,这4个跨界创新案例,也为有效解决中国创新链的源头活水不足、中间多断链、观念视野、领域专业、资源环境与体制模式等“断裂”或“阻隔”提供了有益的借鉴,为探讨新时代中国创新路径提供现实示范。论文认为,在跨界创新未来的研究中,应当进一步坚实跨界创新的理论基础,深入开展基于模型驱动的跨界创新理论研究,深化和结构化基于案例推演的创新实践研究等。

胡小定[8](2020)在《J核电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J核电公司作为一家生产发电企业,在近年来的发展中虽然整体业绩较为稳定,但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逐步深入,面临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尤其是全国电价呈不断下降趋势,极大压缩了J核电公司的盈利空间,对未来发展也带来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在该背景下,J核电公司需及时制定新的发展战略,使之既符合J核电公司发展内在需求,又能适应外在环境变化趋势。本文基于J核电公司的实际运营情况,以企业发展战略理论方法及分析工具为指导,借助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等方式,针对J核电公司所处外部环境和行业环境分别进行PEST分析和波特五力模型分析,找出外部的机会和威胁,结合J核电公司内部的优势和不足,利用内外部因素评价矩阵(IFE/EFE)进行评价,再通过SWOT分析制定和选择符合J核电公司的三个层次发展战略,依此设定J核电公司总体战略、业务战略和职能战略目标,提出战略的政策支持和保障、战略具体执行措施,并辅以战略地图和平衡计分卡工具推动战略有效执行。本文通过对J核电公司的发展状况进行分析研究,制定了适宜的发展战略,以提升核心竞争力,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推动企业高质发展。

苏屹,徐冲冲[9](2020)在《基于冰山理论的核电运营企业商业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基于商业模式冰山理论,以中国核电和中广核电力为典型案例,运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逐步提炼出核电运营企业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构建出一个由显性和隐性两大模块、6个层次、20个构件所组成的商业模式冰山模型。然后,在对模型结构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梳理了案例企业商业模式发展的故事线,进一步阐述了其商业模式的核心构件;最后,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启示。

韩旭[10](2019)在《“限核政策”下中核集团多元化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核电作为清洁能源已经被世界各国运用很长时间,同时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和安全性,世界上运行核电的企业都受各国政府的严格控制(如法国阿尔斯通、美国西屋、中国中核、中广核、国电投等),所以数量屈指可数。长期的垄断,导致了各公司的新技术感知能力相对于外界各行业较弱。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以及领域限制的逐步放开,核电的竞争势必越来越激烈。中核集团成立于1999年,前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二机械工业部、核工业部,主要负责国内的军工、核电及核技术研究等工作,由于技术特殊及保密原因,形成了长期垄断、一家独大的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组建中广核和国家核电与之竞争,以前一家独大的现象不复存在。加上能源领域“十二五”规划进入“十三五”规划,核电建设的政策从国家层面上由大力建设核电,内陆核电要积极开发的态度上向暂不建设内陆核电项目,增强理论研究上发展,从政策上我们可以看出,现在已经是核电发展的一个暂时的瓶颈期。为了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在紧缩的政策下更好的发展,中核集团决定加大投资,继续保持自身在核能领域的领先地位,同时加大力度拓展其他核能相关业务,进行多元化发展。现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趋严格的政策不断影响着企业发展,企业的生存日趋艰难,充满着不确定性,企业蓬勃发展的一条重要措施就是多元化战略。文章的选题背景主要是中核集团现在所处的政策发生了转变(由大力发展核能变为合理、保守发展);文章主要针对中核集团的近些年多元化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运用SWOT方法分析并讨论了中核集团进行多元化发展的自身的优劣势,介绍了中核集团所处的外部环境,主要从政策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以及竞争环境各方面进行了讨论研究,并给出了对应的建议的解决措施。分析了中核集团的内部环境,从中核集团的现有业务布局、经济实力、价值链、核心能力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中核集团现有的各业务板块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对其现有的、未来可能面对的优势和生产经营风险、财务风险、市场竞争风险进行了讨论,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对中核集团的未来发展给出了一些建议,使集团能够在未来的多元化道路上越走越远。文章虽然是以单独的中核集团为例进行的企业多元化发展的分析,但同体量的大型央企、国企在面对同样的问题或者风险的时候,处境是相同的,具有同样的借鉴意义。

二、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未来核电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核电发展进程
2 中国核电产业链结构解析
3 中国核电SWOT综合分析
4 未来中国核电的发展趋势预测
5 影响未来中国核电发展的关键技术
6 结语

(2)立足核电设备国产化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专访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伟宝(论文提纲范文)

栉风沐雨四十载设备制造拓路前行
国产化设备制造构建核电新格局
核心设备“中国造”综合实力跨越式提升
联合研发突破创新打响“中国核电设备”品牌
    1)形成合力和共识,解决核电设备卡脖子问题
    2)稳步发展核电,促进核电设备集成供货能力
    3)依托核电重大专项、尽快建立中国核电标准

(3)核电项目融资设计与风险管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核电项目发展研究进展
        1.2.2 核电项目融资模式研究进展
        1.2.3 核电项目融资发展方向研究进展
        1.2.4 核电项目融资风险研究进展
        1.2.5 核电项目融资的具体案例研究
        1.2.6 风险模型的建立及运用在融资方面的研究
        1.2.7 简要评述
    1.3 研究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1.4 可能的创新点
2.核电行业的发展历程与核电项目融资
    2.1 核电行业发展历程与现状
        2.1.1 核电行业的发展历程
        2.1.2 核电行业的发展现状
    2.2 核电项目融资的特点
        2.2.1 核电项目融资概念
        2.2.2 核电项目的融资特点
        2.2.3 核电项目融资风险概念
    2.3 核电项目融资模式比较
        2.3.1 国外核电项目融资模式
        2.3.2 中国核电项目融资模式
3.核电项目融资风险评价与防控
    3.1 核电项目融资风险分析及评价
        3.1.1 核电项目准备阶段融资风险的分析及评价
        3.1.2 核电项目建设阶段融资风险的分析及评价
        3.1.3 核电项目运营阶段融资风险的分析及评价
    3.2 核电项目融资风险控制措施
        3.2.1 核电项目准备阶段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3.2.2 核电项目建设阶段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3.2.3 核电项目运营阶段融资风险的控制措施
        3.2.4 拓宽融资渠道助力核电走出去
    3.3 构建核电项目融资风险控制体系
        3.3.1 核电项目融资系统外防控体系
        3.3.2 核电项目融资系统内防控体系
4.A核电项目融资及风险管理案例分析
    4.1 A核电项目介绍
    4.2 A核电项目融资风险防控模型分析
        4.2.1 A核电项目融资风险识别概述
        4.2.2 A核电项目融资活动风险模型分析
    4.3 A核电项目融资风险防控
    4.4 A核电项目融资结果
    4.5 A项目融资执行
5.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1.1 采取多样化的融资模式、吸纳多个融资主体
        5.1.2 关注核电项目的本地融资
        5.1.3 争取政府支持和担保
        5.1.4 加强核电融资风险管控,支持核电“走出去”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5)核电产业的信息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现实意义
        1.2.2 理论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问题的提出
    1.5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1.5.1 技术路线
        1.5.2 结构安排
    1.6 主要创新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信息共享
        2.1.1 信息共享的概念界定
        2.1.2 信息共享的维度结构
        2.1.3 信息共享理论研究现状
        2.1.4 小结
    2.2 供应链动态能力
        2.2.1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概念界定
        2.2.2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维度结构
        2.2.3 供应链动态能力理论研究现状
        2.2.4 小结
    2.3 协同创新绩效
        2.3.1 协同创新绩效的概念界定
        2.3.2 协同创新绩效的维度结构
        2.3.3 协同创新绩效的研究现状
        2.3.4 小结
第3章 概念模型与研究假设
    3.1 研究变量的界定与测量
        3.1.1 信息共享构成要素的维度结构
        3.1.2 供应链动态能力的维度结构
        3.1.3 协同创新绩效的维度结构
    3.2 创新绩效模型研究的理论假设
        3.2.1 信息共享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3.2.2 信息共享与供应链动态能力的关系
        3.2.3 供应链动态能力与协同创新绩效的关系
    3.3 研究模型
第4章 实证研究
    4.1 研究方法
        4.1.1 问卷设计
        4.1.2 数据收集
    4.2 数据统计分析
        4.2.1 样本描述性统计
        4.2.2 信度与效度检验分析
    4.3 回归分析
        4.3.1 相关分析
        4.3.2 信息共享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4.3.3 信息共享对供应链动态能力影响的回归分析
        4.3.4 供应链动态能力对协同创新绩效影响的回归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研究
    5.1 案例企业选择
    5.2 数据收集
    5.3 案例简介
        5.3.1 核电站的简介
        5.3.2 中国核电的发展历程
        5.3.3 中国核能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5.4 描述工程性分析
        5.4.1 中国核电的信息共享
        5.4.2 中国核电的供应链动态能力
        5.4.3 中国核电的协同创新绩效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理论贡献
    6.3 实践启示
    6.4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的绩效分析 ——以中广核集团跨国并购埃德拉公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实践意义
        1.2.2 学术价值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1.4.1 SWOT-PEST模型
        1.4.2 事件研究法
        1.4.3 财务绩效评价法
        1.4.4 平衡计分卡
        1.4.5 VAR模型分析法
    1.5 研究思路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跨国并购概念界定
    2.2 跨国并购国内外研究现状
    2.3 企业绩效概念界定
    2.4 企业绩效国内外研究现状
    2.5 文献述评
3 核电行业、并购双方及过程概述
    3.1 核电业行业概述
        3.1.1 中国核电企业简介
        3.1.2 中国核电行业发展现状
    3.2 中广核集团介绍
        3.2.1 中广核集团发展历程
        3.2.2 中广核集团资本市场情况
    3.3 马来西亚埃德拉公司介绍
    3.4 并购案例过程回顾
4 并购案例绩效的理论分析
    4.1 中广核集团并购埃德拉的动因
        4.1.1 战略动因
        4.1.2 市场动因
        4.1.3 财务动因
    4.2 中广核集团并购埃德拉的协同效应
        4.2.1 财务协同
        4.2.2 经营协同
        4.2.3 管理协同
    4.3 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的战略效应
        4.3.1 优势分析
        4.3.2 劣势分析
        4.3.3 机会分析
        4.3.4 威胁分析
5 并购案例绩效的实证分析
    5.1 财务绩效分析
        5.1.1 短期市场绩效影响分析
        5.1.2 长期财务绩效影响分析
    5.2 VAR模型实证分析
        5.2.1 平衡计分卡与VAR模型
        5.2.2 指标选取和数据来源
        5.2.3 稳健性检验
        5.2.4 VAR模型检验
        5.2.5 模型小结
6 结论、建议与不足
    6.1 案例结论
    6.2 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的建议
        6.2.1 企业层面
        6.2.2 行业层面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框架与内容
        1.2.1 本文研究的科学问题
        1.2.2 研究思路
        1.2.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2.4 研究内容
    1.3 论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述评
    2.1 创新与创新理论的演变研究
        2.1.1 创新理论的诞生
        2.1.2 技术创新的类型
        2.1.3 创新理论的演变
    2.2 创新与创新能力的研究
        2.2.1 创新能力
        2.2.2 创新能力评价
        2.2.3 国际上若干重要的创新能力评价指数
    2.3 协同创新与跨界创新
        2.3.1 协同创新
        2.3.2 跨界搜索与跨界创新
    2.4 启示与借鉴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价值创造与跨界创新
    3.1 价值创造的机理与路径
        3.1.1 创新与价值创造机理
        3.1.2 价值创造的一般创新路径
        3.1.3 基于机会与网络的价值创造路径
    3.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内涵
        3.2.1 “界”与“跨界”
        3.2.2 跨界创新的概念与辨析
    3.3 跨界创新的理论支撑
        3.3.1 跨界创新与认同理论
        3.3.2 跨界创新与创新共同体
        3.3.3 跨界创新的三位一体理论支撑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价值共创共享的跨界创新模型构建与分析
    4.1 跨界创新链
        4.1.1 跨界创新链的基本刻画
        4.1.2 跨界创新链的推进逻辑
        4.1.3 跨界创新链与创新价值链
    4.2 创新价值分析模型及其推演
        4.2.1 构建模型的基本假设
        4.2.2 基本模型
        4.2.3 模型推演
        4.2.4 模型推演结果分析及其主要结论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我国跨界创新的现实考察与分析
    5.1 我国创新的实践与启示
        5.1.1 新中国创新实践
        5.1.2 中国创新实践与创新期待间的“鸿沟”
        5.1.3 中国创新实践的启示
    5.2 中国创新链断裂分析
        5.2.1 中国创新链的源头之困:少有“0→1”的突破
        5.2.2 中国创新链的“断链”之困
        5.2.3 我国创新链的阻隔
    5.3 中国跨界创新的案例
        5.3.1 案例一:创建科研特区,实现“0→1”的突破
        5.3.2 案例二:中国纺织业的跨行业的全链跨界创新
        5.3.3 案例三:中国高铁技术的跨界创新
        5.3.4 案例四:中国核电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5.3.5 案例的综合分析与启示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
    6.2 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8)J核电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2.3 研究技术路线
    1.3 相关理论研究及文献综述
        1.3.1 国外战略管理研究进展
        1.3.2 国内战略管理研究进展
        1.3.3 相关文献综述
第2章 J核电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2.1 核电行业的发展形势
        2.1.1 世界核电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1.2 国内核电行业发展现状与前景
    2.2 J核电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分析
        2.2.1 政治和法律环境分析
        2.2.2 经济环境分析
        2.2.3 技术环境分析
        2.2.4 社会文化和生态环境分析
    2.3 J核电公司外部行业环境分析
        2.3.1 现有竞争者分析
        2.3.2 供应商分析
        2.3.3 购买者分析
        2.3.4 潜在进入者分析
        2.3.5 替代品分析
第3章 J核电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3.1 基本情况简介
    3.2 企业文化分析
    3.3 人力资源分析
    3.4 财务状况分析
    3.5 核心能力分析
        3.5.1 生产运行能力
        3.5.2 工程建设能力
        3.5.3 市场开发能力
第4章 J核电公司战略的分析与制定
    4.1 战略的分析
        4.1.1 外部因素评价
        4.1.2 内部因素评价
        4.1.3 SWOT综合分析
    4.2 战略的制定
        4.2.1 使命和愿景
        4.2.2 发展原则
        4.2.3 战略目标
        4.2.4 战略方案
第5章 J核电公司战略的实施
    5.1 战略的政策支持与保障
    5.2 战略的具体执行措施
        5.2.1 生产运行管理
        5.2.2 工程建设管理
        5.2.3 国内外市场开发
        5.2.4 行政综合管理
        5.2.5 安全大监督管理
        5.2.6 党建引领和保障
    5.3 推动战略执行的工具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10)“限核政策”下中核集团多元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多元化战略相关研究
        2.1.1 多元化战略的定义
        2.1.2 多元化战略的现有研究
    2.2 核电产业发展相关研究
3 中核集团的外部环境及内部组织能力分析
    3.1 中核集团的介绍
    3.2 中核集团所处的外部环境(PEST分析模型)
        3.2.1 政策环境(限核政策)
        3.2.2 经济环境
        3.2.3 社会文化环境
        3.2.4 竞争环境
    3.3 中核集团内部环境
        3.3.1 现有业务技术资源情况
        3.3.2 中核集团的价值链
        3.3.3 中核集团的核心能力分析
4 中核集团多元化战略的选择与实施
    4.1 多元化发展的战略选择
        4.1.1 SWOT分析
        4.1.2 为什么选择多元化战略
        4.1.3 限核背景下的多元化战略
    4.2 多元化发展的实施及未来举措
        4.2.1 核电板块
        4.2.2 核能应用和创新板块
        4.2.3 核物质后处理板块
        4.2.4 建筑施工板块
5 存在的风险
    5.1 多元化存在的风险
        5.1.1 生产运营风险
        5.1.2 财务风险
        5.1.3 市场竞争风险
        5.1.4 政策风险
    5.2 解决方案
        5.2.1 生产经营风险解决方案
        5.2.2 财务风险解决方案
        5.2.3 市场竞争风险解决方案
        5.2.4 政策风险解决方案
6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中核集团相关多元化的展望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未来核电发展趋势与关键技术[J]. 赵琛,王一帆,李思颖,陶泽勇. 能源与节能, 2020(11)
  • [2]立足核电设备国产化推动核电高质量发展——专访上海电气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唐伟宝[J]. 高树超. 中国核电, 2020(04)
  • [3]核电项目融资设计与风险管控研究[D]. 亢新芳. 浙江大学, 2020(02)
  • [4]中美核电利用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的比较研究[D]. 陈咏昶. 福建师范大学, 2020
  • [5]核电产业的信息共享、供应链动态能力及其对协同创新绩效的影响[D]. 张帆. 浙江工商大学, 2020(03)
  • [6]中国核电企业“走出去”的绩效分析 ——以中广核集团跨国并购埃德拉公司为例[D]. 彭阳. 江西财经大学, 2020(10)
  • [7]跨界创新理论研究与现实分析 ——基于中国创新路径的探讨[D]. 刘辉. 电子科技大学, 2020(01)
  • [8]J核电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胡小定.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20(08)
  • [9]基于冰山理论的核电运营企业商业模式研究[A]. 苏屹,徐冲冲.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2019年中国软科学文集, 2020
  • [10]“限核政策”下中核集团多元化发展研究[D]. 韩旭. 海南大学, 2019(05)

标签:;  ;  ;  ;  ;  

中国核电产业发展政策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