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论文文献综述)
胡立君,薛福根,王宇[1](2013)在《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空心化机理及治理——以日本和美国为例》文中指出后工业化阶段,发达国家以服务业为主体的虚拟经济占比越来越大,而中国沿海部分发达地区的经济出现了"脱实向虚"的现象,以制造业为主体的实体经济发展遭遇诸多困难。本文通过对日本和美国经济发展历史的研究发现,在后工业化阶段产业结构"软化"的过程中,日本产业资本的"离本土化"和美国产业资本的"离制造化"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产业空心化现象。到底应如何认识这种现象或趋势呢?本文认为,产业空心化在形成机理方面具有异质性和一般性特征,而产业结构演进过程中"空心化拐点"和"空心化陷阱"的出现也具有相当的必然性;从美国两次通过"再工业化"治理产业空心化的经验看,要使产业结构有效绕过"空心化拐点"而不落于"空心化陷阱",最为有效的策略是毫不放松地发展实体经济和现代制造业。最后,本文提出了通过协调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等措施防范产业空心化的若干政策建议。
唐志红[2](2005)在《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文中认为本文通过对经济全球化时代国与国之间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特征的研究,初步构建了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模式。论文基于全球化的新背景,界定了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内涵、优化的路径,并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的指标系统。利用产业结构优化的新内涵,对美国、日本、印度和巴西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发展关系进行了分析。论文针对中国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讨论了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利用博弈论的基本理论,界定了经济全球化下世界各国产业博弈的协调博弈性质,并展开了对中美、中日、中欧产业博弈的战略分析,提出了基于博弈战略的产业选择及产业政策着力点。结合中国特有的大国优势和后发优势分析,论文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以及目标展开了讨论。围绕中国产业结构优化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论文提出新时期的产业政策从发展型向竞争型转变,重视对世界经济规则的应用,考虑与相关产业利益博弈的政策协调,注重利用军用技术的大力发展和民用化,以便在推动安全化战略过程中突破WTO规则的约束,并高度重视技术标准战略对于提升中国国际产业分工地位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大意义。在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实施中,注意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注重本国市场和全球市场的作用的结合。积极运用产业组织政策,实现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李晓乐[3](2020)在《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能源,作为基础性生产生活资料,对一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后石油危机时代与全球应对气候变暖时代相叠加的现今,新能源凭借可持续、环保性、广泛分布等优势,在世界各国寻找化石能源替代能源进程中备受广泛关注。本文以日本新能源产业为研究对象,重点探究其支持政策体系在推进日本新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发挥的引导作用。并立足我国能源经济现实国情,旨在为我国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的优化调整提供借鉴与启示。发展好新能源产业对于我国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实现经济高质量转型,打赢“三大攻坚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本研究在理清日本政府不同阶段对“新能源”概念的界定与对象范围演变的基础上,考察了新能源在日本一次能源体系中的地位及其主要利用形式,并结合新能源的特征,概观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从日本国内和国际两个视角出发全面阐述了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系统梳理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的历史演变,具体剖析了日本促进新能源普及扩大的战略目标规划、以及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重点研究了日本包括RPS制度、FIT制度、补贴政策、优惠税制、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技术对策、新能源汽车支持政策以及民间支援举措在内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并总结了相关政策的推进机制。运用实证手法探讨了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结合日本电力市场改革进程对日本RPS制度与FIT制度实施的政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充分对比了中日两国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路径与支持政策,立足我国国情,提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与发展模式对我国的借鉴与启示。通过系统研究与分析,本文认为日本在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政策规划与实施方面存在诸多成功之处。主要表现为,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起步时期十分重视对新能源核心技术研发的战略规划与支持,不同发展阶段相关支持政策的实施均有强有力的法律法规体系支撑,政策工具多样,且政策之间衔接与协调性较好,不同时期政策重点鲜明,目标规划清晰,重视政府调控与市场机制发挥相结合,并根据不同时期国际与国内能源经济环境变化适时做出政策调整。尽管我国与日本在资源能源禀赋、能源市场环境以及政策推进体制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但本文认为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体系对我国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我国必须坚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道路自信与制度自信,结合日本经验推动我国新能源产业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方向发展。
蒋炳蔚[4](2018)在《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文中认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经济战略性调整的核心正是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产业结构转型对于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产业结构向合理化与高度化的不断推进,必然会推动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具体到我国,新常态下经济发展过程中仍旧面临着环境污染严重和产能过剩等诸多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问题,经济发展方式粗放、产业结构不合理正是此类问题的缘由。放缓增速、调整结构、转换动力是寻求稳定发展的必然要求。此时,作为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的财政应发挥其在调整产业结构中的积极作用。财政政策可以通过引导资源在不同产业和行业间流动,对产业结构产生影响。我国已着手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特别是运用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进行宏观调控。财政支出方面,灵活运用财政补贴和政府投资等手段,并逐步完善政府采购制度,不断加强科技、节能环保等重点领域支出以促进产业结构转型。例如,我国政府采购资金分别于2012年和2015年首次突破万亿元和两万亿元,其在扶持本国产业自主创新、提升企业技术能力和落实政府意图等方面正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税收方面,我国利用税收优惠等税制改革不断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进而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如“营改增”通过影响产业间分工协作,提升产业专业化水平,促进产业转型,带动产业结构转型;通过中间投入品的税收可抵减来影响要素成本进而积极作用制造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然而,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也曾出现过问题,如我国光伏产业在大量鼓励性财政政策支持下,不利于光伏产业长期发展的诸如骗补、拖工期等不良现象不断出现,我国于2018年又重新调整财政对于光伏产业的支持力度。所以,为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我国的财政政策仍需不断完善。鉴于此,本文将以供给侧结构改革和全面实施绩效管理为背景,以产业结构转型为着力点,解析我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的财政政策,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重点关注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和我国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前者要求我们理顺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后者要求我们寻求科学的产业结构转型测度指标,测度我国财政政策实际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程度,这也是本文的难点之一。本文利用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使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和门限回归方法分别估计我国财政支出和税收对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调整效果。实证得到:其一,该阶段内滞后一期的财政支出规模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均作用显着,其反向作用产业结构合理化,正向作用高度化;不同的支出项目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作用方向及程度存在差异。其二,宏观税负对产业结构合理化作用随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呈先正向后反向作用效果,对产业结构高度化呈先反向后正向作用效果。税收结构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也均具有非线性效应。其三,控制变量中投资、人力资本和经济发展水平等一系列指标均对产业结构转型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它们均可作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着力点。具体来看,本文的研究内容——促进我国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可划分为以下五方面内容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1)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理论分析。首先,厘清产业结构的概念和特点,产业结构转型内涵、规律、依据和判断标准。其次,阐明财政政策可以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依据。进而在清楚界定本文财政政策的研究范围的基础上,阐明本文所关注的财政政策对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之后再分析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其他影响因素。(2)我国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的演变路径及现状分析。从历史沿革的角度定性描述我国产业结构和财政政策各自的变迁过程,在客观事实中发掘两者间的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重点对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为之后实证结果的原因分析和政策建议均打下基础。(3)我国产业结构转型过程中财政政策实际作用效果的实证检验。这部分从本文重点关注的财政支出与税收两方面对财政政策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进行测度。在确定测度产业结构转型程度的科学指标值后,通过内生联立方程模型和面板门限模型分别检验我国财政支出和税收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实际效果。(4)典型国家和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经验借鉴。这部分主要通过梳理产业结构转型中政府干预取得—定成效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日本、韩国和台湾地区),它们曾经或者正在使用的作用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相关制度安排,对其经验进行总结与提炼。得到“精准定位政策对象”、“注重政策间协调配合”和“依托财税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这三条经验。(5)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的建议部分。这部分既包括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应遵循的客观性原则、协调性原则和适用性与时效性原则,也包括分别从财政支出和税收两方面出发所提出的完善促进产业结构转型财政政策的路径与措施,具体措施中又都分别从总量和结构两方面进行。最后,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包含货币政策协调四方面给出完善配套措施的建议。
陈红进[5](2013)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文中提出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遭受重创,中国的经济增长尽管仍然能够保持较高速增长,但因经济高速增长而被暂时掩盖起来的国内经济结构的内在矛盾日益显露,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近年来已成为经济学界关注的焦点。一国三个产业(农业、工业、服务业)的比例保持一种什么样的结构才算合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各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中有哪些共同的规律可资借鉴?本文选取了英、美、德、口、韩、印六国作为典型国家,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从国际比较的角度对上述问题进行讨论,提出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条件、方向及路径。论文的第一章对外向型经济和开放型经济、经济转型和产业转型、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等几组基本概念进行了界定,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文献进行述评,明确了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思路和总体框架。第二章为理论分析部分,主要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梳理。第三、四章是历史分析和实证分析:第三章分别对英、美、德、日四个发达国家,印度、韩国两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进程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发展道路进行历史回顾,用历史归纳的定性分析方法对各国产业转型特点进行总结;第四章用实证分析的方法以六国为例对开放视角下产业转型的规律展开分析。在当前的国际分工格局下,对发展中国家来说,产业结构升级是产业结构转型中更为关键和困难的问题,论文第五章从分析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理论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的方法对产业结构转型中的升级专门展开论述。第六章提出了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及路径,并对中国参与国际分工下用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进行了进一步论述。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作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中的核心问题历来是经济学的研究热点,国内外文献也非常多,但都是从某一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论述,缺乏从更全面的高度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进行理论梳理,论文从国际分工理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发展理论、制度经济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五个方面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相关理论和思想进行梳理,并以此作为研究的起点。尽管论文在制度学派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两个理论维度方面还缺少实证研究,但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了新方向。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经典理论的提出就是从产业发展的国际比较中总结出来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和国际分工程度的深化,包括经济理论研究维度的扩展,近年来有关产业转型国际比较的研究大多是零星的,或者说以两两比较、区域比较为主(如中印、中美、金砖国家等的比较)。本文选择了英美德日印韩六个国家作为典型国家,从产业发展史的角度对各国产业转型升级特点进行归纳总结,寻找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产业转型升级上的规律,这种比较视角也是论文的创新点之一。论文用逻辑实证研究的方法,以上述六国外贸发展、经济增长、产业结构变动的数据为蓝本,从参与国际分工的视角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重点做了如下三方面的分析:①对六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做了纵向和横向的比较;②对六国经济增长和产业转型的联动以及外贸商品结构变化和产业结构变化的联动进行深入探讨;③以韩国为例对参与国际分工下技术创新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进行研究。在上述六国中,德、日、韩三国可以说是赶超型经济发展在欧洲和业洲的典范。论文从分析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外部条件、根本条件、制度条件和要素条件出发,以新结构主义学派的理论思想为基础,用案例实证的方法,分别从系统竞争力、从内部发展、政府干预三个面解读了德、日、韩三国产业转结构转型升级中的独特之处,认为需要从更广阔的理论视角来认识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产业升级问题,从而明确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然环境约束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论文的结论主要包括:1、经济开放有利于一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进程,这是在全球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国产业转型升级共同的发展规律。一国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越深,越有利于该国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发挥优势产业的作用。论文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实证分析都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真理。发展中国家一定要抓住新一轮国际产业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契机,充分利用本国的优势要素资源,促进本国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从而提升本国生产要素的质量。2、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在不同国家、不同产业间的表现各不相同,不能简单地轻易得出经济增长一定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结论,也不能说产业结构转型一定会带来经济的高速增长。从时间序列上看,与产业结构相比,各国的经济增长表现出更多的不平稳性。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应该从追求经济高速增长向追求产业转型升级的目标转变,并从更广泛地层面理解发展的内涵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意义。3、对赶超型国家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政府的干预推动必不可少,但前提是要有完善的市场制度。结合新结构主义理论认识德日韩三国相对成功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对处于工业化中后期的中国而言意味着要用系统竞争力的思想代替相对狭隘的竞争优势理论,用“从内部发展”的思想构建本国的技术创新体系,而政府需要在整个发展进程中处理好自己的管理边界,以培育企业的自生能力和整个社会的创新活力为宗旨,努力建设监管型政府。4、中国的产业转型绕不开重工业化,但重工业化并不必然等于高碳化,向低碳经济转型是全球性选择,中国也必须跟上这一转型步伐;在全球产业链的各环节中,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就是要谋求价值链中的核心环节,并以此来增强抵御长期经济风险的能力。5、应从国家、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认识开放条件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国家层面主要是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约束政府直接干预微观主体的行为来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的制度障碍;产业层面则需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降低经济发展中的交易成本,并通过广泛的产业间区域合作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企业层面要做到审慎选择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入,分层推进、逐步转型,在企业内部的研发投入中探索“开放式创新”的新路。6、可持续发展理论为中国在全球化时代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方向性指导。我们应充分认识到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对于中国消费型经济形感的作用以及大力推进本国城市化进程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之间的同步意义;而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不仅有利于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且有利于世界的繁荣和稳定。
穆岩[6](2008)在《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唐产业结构调整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以知识、信息和技术为核心的新的经济要素开始渗透到社会经济中的各个领域,并对新产业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产业之间的相互关系产生了积极的作用,进而对世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演变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加深,促使各国加紧了对本国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但调整的重心和内容与二十世纪末期相比已经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多数发展中国家为了促进本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的重心主要集中于三次产业结构比例关系的调整,而多数西方发达国家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比例关系已趋于合理,正在由产业结构之间的合理化向产业结构内部的高级化方向发展。产业结构的重心也在向信息产业和知识产业偏移,产业结构内部的高科技化、服务化趋势日益突出。这种产业结构调整的二元化,对世界产业的转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新兴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向欠发达的发展中国家转移的是一个或几个产业(行业)链,是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而发达国家向外进行的产业转移,逐渐由产业结构的梯度转移演变为产业增值环节的转移。作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比较迅速的京津唐地区,曾经错过了对日韩产业结构转移的承接,尽管经过几十年自身的发展和调整,但是,京津唐地区目前的产业结构并没有达到合理的状态。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区域产业内部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程度比较低、产业协作程度差等问题依然突出,影响了区域产业结构对国际产业增值环节转移的承接,制约了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提高。因此,面对世界产业结构转移的新趋势,以及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的要求,调整京津唐地区的产业结构已经变得十分迫切。同时,调整京津唐地区产业的内部结构也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京津唐地区与国际产业价值链对接的必要条件。正是基于对这个问题的深刻认识,本文从产业结构调整,尤其是从区域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角度来讨论和研究京津唐地区经济的发展。本文主要分以下几个部分,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部分首先对产业结构的概念、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了解释和阐述,并简要评述了区域增长理论对区域经济发展解释上所存在的不足。罗森斯—罗丹、纳克斯、罗斯曼等为代表的区域均衡增长理论,看似十分的完美,但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客观现实距离相差太远,无法解释现实中区域经济增长的过程。尽管缪尔达尔、艾伯特—赫希曼、沃尔特—惠特曼、罗斯托、佩鲁等人的非均衡增长理论,解释了不同区域之间增长的梯度,但是,对于区域内经济结构或产业结构趋同、产业关联度低、区域产业对周边地区带动差、辐射弱等问题,区域非均衡增长理论不能给出完美的解释。因此,我们只能从区域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产业及其结构出发,来研究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对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并给予了简要的述评。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本文将产业结构理论分为产业划分理论、产业结构演进理论和产业结构优化理论,但是,这些产业结构理论只是从较为中观的层面对产业进行了粗略的划分,阐述了三次产业结构的演变过程以及在产业的演进过程中寻找不断更替的主导产业。对于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调整什么产业?如何进行调整?产业结构理论只是论述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规律,并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导性建议。第二部分对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及经验教训进行总结。首先分别对美国、日本和韩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模式进行了描述,并对其进行了相应的总结;其次是对国内区域经济发展比较迅速的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及其特点进行了阐述和总结,进而为后面两章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内部调整提供积极的借鉴作用。第三部分主要论述产业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这一部分主要分析了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总体目标和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方式,以及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所采取的政策和政府在区域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是政府主导还是市场主导?文章将给出具体的答案。另外,区域经济的良好发展,需要合理的产业结构,以及不断更替的主导产业。因此,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级化,对于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第四部分提出了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评判模型,从而为后面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级化的评判提供基础。首先提出了产业结构合理化的评判模型基准及模型,并回顾了产业关联的相关分析方法及模型。其次,是在归纳和总结传统产业结构高度化评判的基础上,提出了三次产业高度化评判的计量模型。第五部分是对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进行实证分析。首先对京津唐地区产业发展的历史情况进行了回顾,并对京津唐地区产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描述。为了弄清楚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的状况,本文首先以钱纳里三次产业结构为参照结构,利用传统分析方法和改进后的方法对区域产业伺比例关系进行分析,接着采用直接消耗系数、完全消耗系数、列昂惕夫逆系数、感应度系数和影响力等系数,对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的投入产出关系进行了关联分析,以说明京津唐地区三次产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各自所占的权重,进而根据区域产业比例分析和区域关联分析的结果,对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做出研判。同时,选取京津唐地区的时间序列数据,利用计量模型对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效应进行实证分析,从而对区域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状况做出合适的判断。第六部分也是本文的最后一部分,包括第七章和第八章,本部分首先对京津唐地区农业产业内部结构、第二产业内部结构和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而详细地分析。接着提出了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以及相应的产业内部结构调整的具体对策。
孙晓华[7](2020)在《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世界各国经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全球经济出现了严重的衰退。虽然主要国家及时实施了金融救助并加大了财政刺激力度,但过去的11年里,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仍缓慢。幸运的是,新兴经济体作为世界经济复苏的亮点,逐渐成为世界经济舞台上的一个最引人注意的角色,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而且在国际经济秩序和政治秩序的调整中发出了新兴大国的声音。《新兴经济体发展2017年度报告》指出,2016年新兴经济体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0%,保证了世界经济的稳定增长。其中,新兴经济体中两个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和印度的经济表现最为抢眼,一方面,两国正在引领世界经济重心从欧洲转向亚洲,而且转移速率越来越快。另一方面,世界各地经济体的经济前景也越来越依赖于这两个亚洲巨人的持续需求,两国的经济增长潜力和发展空间对世界经济增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值得世界关注。然而,引起世界对中印两国的关注,不仅是因为近年来两国经济高速增长的相似性,更是两国发展模式的巨大差异,两个初始国情相似的国家在经济增长道路上迥异,最主要的表现是两国各具特色的产业结构变动过程。中国通过快速的外向型工业化实现了经济增长,被称为“世界工厂”。相比之下,印度的增长经验不但没有显示出快速工业化的迹象,而且绕开工业化走上了以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增长之路,被称为“世界办公室”。尽管中印两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存在差异,但两国都抓住了全球化浪潮的发展机遇,都享受到了产业结构变动带来的结构红利,随着未来全球范围内的生产链条整合,结构红利效应将逐渐减弱,中印两国如何实现产业结构升级以促进经济增长是两国面临的巨大挑战。综观前人研究成果,将产业结构变动及其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中印比较的文献比较少。但从实践发展看,两国的发展模式和未来经济发展前景将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中印两国目前都处在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并重的时期,研究这两个经济体的产业结构变化很重要,因为它对就业和生产率有着更为广泛的影响,研究如何实现要素数量型增长向要素效率型增长的转变,对实现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对于世界其他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中大国的增长实践又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可以从这个研究中吸取一些教训。本文首先通过对中印两国产业结构的初始条件、改革前后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及现状进行比较,发现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存在极大的差异性。新中国成立70年来,最初的政府主导的选择性产业政策逐渐向功能性产业政策转变,使中国成为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印度则在1991年自由化、私有化改革之后,走上了市场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其产业升级主要是市场机制下的资本流动所带动。中国的工业主导型模式为经济总量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条件,中国因此被学术界和国际组织称为创造了经济增长奇迹的国家,并被赞誉为“中国模式”,但也为此付出了经济结构失衡带来的诸多代价。而印度的服务业主导模式使印度经济增长实现了史无前例的中高速,过去20年平均每年超过6%。印度的结构变化有利于迅速增长的服务业,但在创造就业方面远没有那么成功,这就是印度的经济增长被称为“无就业增长”的原因,而且印度制造业几乎没有增长,印度经济也存在结构性缺陷,修复起来难度较大。其次,论文对中印两国的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印度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速度慢于中国,而印度的产业结构高度化速度较快,主要得益于印度抓住了全球信息化技术发展的有利时机,服务业特别是服务外包发展迅猛。再次,通过偏离-份额法对中印的部门内效应、资本转移效应和劳动转移效应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两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效应中,起主导作用的都是部门内效应,也就是说两国的各个部门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对经济的贡献最大;就资本转移效应而言,中国的资本转移效应在大多数年份都低于印度,说明印度的资本利用效率稍高于中国,而中国的劳动转移效应大于印度,说明中国的劳动力流动障碍低于印度。最后,论文运用EVIEWS统计软件对中印产值结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论显示,印度服务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35个百分点,而中国则仅带动0.22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中国中间产品制造业每增长1个百分点,能够带动经济增长约0.41个百分点,而印度则仅带动0.18个百分点的经济增长,充分印证了中国的工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和印度的服务业驱动经济增长模式。概而言之,中国的产业结构变动比印度更为激烈,范围也更广。两国经济增长方式存在非常重要的差异,其中一些差异与结构变化的时间和幅度不同密切相关。由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粘合剂”的作用,中国在服务业上的滞后发展将影响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影响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进程,也阻碍了劳动力向服务部门的转移,因此,加快中国服务业发展,不仅是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中国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李晓[8](1993)在《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形成与发展》文中研究指明 二战后,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只有日本由政府提出、制定并推行了产业结构政策;并且,日本对产业结构问题的研究最为深入,采取的政策较为合理,实行的措施较为有效,取得的社会经济效益也较大。“日本的产业政策的第一个特点,是采取了以产业结构为目标并用各种手段来实现这一目标的方式。”作为战后日本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业结构政策的制定、实施和不断的调整、变革,成为战后日本宏观经济调节的突出特征。总地来看,战后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形成、发展和变革的过
马文秀[9](2007)在《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系统研究了战后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了日本应对日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对策及其对缓解贸易摩擦和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指出:战后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有很强的相关性。一方面,日本以机械工业为主体、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全套型产业结构导致了对美国出口激增,出口激增成为引发日美贸易摩擦的导火索,且贸易摩擦随着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而不断激化;另一方面,日本为化解贸易摩擦而采取的自愿出口限制、对外直接投资、日元升值和扩大国内需求等对策又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正文分上下两篇,共7章。上篇包括第1、2、3章,论述日本产业结构如何引发日美贸易摩擦。第1、2章分别阐述了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特征、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与特征,指出,战后日本经过高速增长时期,形成了几乎拥有各具优势的所有产业的全套型产业结构,产业结构具有以机械工业为主体、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特别是依赖美国贸易的突出特征;建立在产业结构基础之上的日本对外贸易结构具有典型的垂直分工贸易特点,出口收入弹性远高于进口收入弹性、产业间贸易发达而产业内贸易落后。第3章从实证和理论两方面论述了日本产业结构引发日美贸易摩擦的机理,具体传导机制是:日本特殊的产业结构导致了对美国出口产品激增,迫使美国进行结构调整,出现调整费用问题,由此引发了日美贸易摩擦;而且日本产业结构的升级导致了日美贸易摩擦的激化,表现在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日美贸易摩擦的范围逐渐扩大,焦点趋向高附加价值化和高技术化,解决手段由进出口调整转向经济制度协调。下篇论述日本化解日美贸易摩擦的主要对策及其对缓解日美贸易摩擦和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包括第4、5、6、7章,这四章分别从理论和实际效果两个方面,具体阐述了自愿出口限制、对外直接投资、日元升值和扩大国内需求等四项对策对缓解日美贸易摩擦和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得出的结论是:自愿出口限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作用,但美国消费者却承受了很大损失,自愿出口限制提高了日本的出口产品质量,促使美国的进口需求转向了高质量产品,从而促进了日本出口产品质量升级;日元升值未能达到理论上所预期的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果,日元升值和日美贸易顺差增加并存,但是,日元升值提高了日本产业的竞争力,促使日本进出口商品结构发生了变化,推进了日本第三产业的发展;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起到了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作用,但引发了日美投资摩擦,日本的对外直接投资在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导致了日本产业结构的空洞化;日本的扩大内需,起到了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作用,促进了日本产业结构优化。
刘建其[10](2003)在《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文中认为本文主要采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方法,并借鉴西方经济学研究方法,对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进行研究,并侧重研究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本文首先分析比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关于经济体制的基本理论,接着总结关于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从理论上分析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的相互关系。由于经济体制包括所有制结构和资源配置方式两个方面,因此,本文是从这两方面来分析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的。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对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关系问题进行实证分析,首先选取美国等四个发达国家进行这一关系问题的比较分析,接着对我国改革开放之前与之后的这一关系问题进行比较分析。本文最后部分,分析国内外新形势对我国产业结构提出的要求,以及我国当前产业结构状况与这种要求的差距或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分析为了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我国经济体制应当如何继续深化改革。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辩证法,认为在影响产业结构形成与变动的各种因素中,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具有重要的作用:当经济体制严重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时,经济体制创新的重要性将不亚于技术创新等因素的作用。从我国当前的情形来看,为促进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体制创新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全方位的经济体制改革,即努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论文提纲范文)
(2)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第0篇 导论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产业结构优化问题的提出 |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是全球产业体系大重组的时代 |
二、当代全球产业结构变动趋势 |
三、全球化与中国新世纪经济战略 |
四、本文选题的切入点 |
第二节 一国产业结构演变与产业结构优化已做的研究: 回顾与评述 |
一、关于产业结构演变的研究 |
二、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 |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对象、方法和结构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方法 |
三、本文结构 |
四、主要创新点 |
第1篇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间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 |
第二章 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认识 |
一、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 |
二、经济全球化的动因 |
三、经济全球化的标志 |
四、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区域化和边缘化 |
一、经济全球化中的区域化 |
二、经济全球化中的边缘化 |
第三章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性与互动性: 模型与机制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和互动的内涵与模型 |
一、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和互动内涵界定 |
二、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分析的主要内容及模型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开放与互动机制 |
一、全球市场机制作用于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基本过程 |
二、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一: 国际贸易 |
三、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二: 资本流动 |
四、经济全球化下影响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市场机制之三: 跨国公司 |
五、国际性经济组织及其协议对一国产业结构开放及互动的作用 |
六、结论 |
第2篇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及其评估 |
第四章 经济全球化下的产业结构优化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内涵 |
一、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的核心——产业经济系统优化 |
二、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内容 |
三、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路径 |
一、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路径 |
二、外向性优化 |
三、内生性优化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与国际直接投资 |
第一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经济全球化 |
一、国际直接投资基本理论 |
二、经济全球化时代国际直接投资新趋势 |
第二节 国际直接投资与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关系 |
二、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机制 |
三、利用国际直接投资实现产业结构优化的条件 |
四、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推动一国产业结构优化的局限 |
第六章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的评估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的设计 |
一、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设计的原则 |
二、产业结构优化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方法 |
第二节 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系统 |
一、产业经济系统开放化评估指标 |
二、产业经济系统中的集聚化评估指标 |
三、产业经济系统结构的合理化评估指标 |
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评估指标 |
五、产业结构安全化评估指标 |
六、经济全球化下产业结构优化评估的指标系统 |
第七章 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产业结构优化的实践 |
第一节 美国产业结构优化下的新经济增长 |
一、美国的新经济增长 |
二、产业结构优化与美国新经济增长 |
三、美国新经济增长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
第二节 日本产业结构优化中的经济发展 |
一、日本经济增长之谜 |
二、新时期日本产业结构优化的停滞与经济低迷 |
三、新时期日本产业结构优化的推进与经济低迷的走出 |
第三节 印度、巴西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一、印度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二、巴西经济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 |
三、结论 |
第3篇 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产业结构优化 |
第八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互动 |
第一节 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结构问题 |
一、经济全球化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二、以结构调整推动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三、国际产业体系重组影响下的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结构调整 |
第二节 产业结构优化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历史演变及现状 |
二、产业结构优化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立足点 |
第九章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博弈与中国产业结构优化中的产业选择 |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下国际产业博弈 |
一、博弈论在国际经济学中的应用 |
二、国际经济博弈基本类型 |
三、国际经济区域的产业博弈 |
四、经济全球化下国家之间的产业博弈 |
第二节 中美欧日产业博弈 |
一、美日欧产业发展及博弈策略 |
二、中国与美日欧之间的产业博弈 |
三、国际产业博弈对中国产业选择的影响 |
第十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第一节 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 |
一、基于经济全球化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SWOT分析 |
二、充分发挥大国优势和后发优势是中国基于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的战略基点 |
三、发挥比较优势、创造竞争优势是基于经济全球化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的主轴 |
第二节 确定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目标必须处理的重大问题 |
一、发展劳动密集产业与资本密集产业,重化工业化与轻型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
二、三次产业间的关系 |
三、渐进式推进与跨越式发展的关系 |
四、制造业的优先发展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 |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 |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开放化目标 |
二、产业经济系统的集聚化目标 |
三、产业结构的合理化目标 |
四、产业结构的高度化目标 |
五、产业结构安全化目标 |
第十一章 经济全球化下中国产业结构优化政策 |
第一节 中国基于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业政策 |
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产业政策 |
二、中国的产业政策实践 |
第二节 基于经济全球化的中国产业政策的改进和完善 |
一、新时期中国产业政策的指导思想 |
二、《产业政策法》的制定及实施 |
三、产业技术创新政策的完善 |
四、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产业适度超前优先发展 |
五、主导产业的扶植 |
六、弱质产业的适当保护 |
七、先导产业培育策略 |
八、衰退产业的调整 |
九、国际投资政策 |
十、产业组织政策 |
参考文献 |
在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汇总 |
声明 |
后记 |
(3)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进一步研究的必要性(既有研究的评价) |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目标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结构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框架安排 |
第五节 创新之处与不足点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与理论综述 |
第一节 新能源的基础分析 |
一、日本的新能源概念界定、范围及在能源体系中的地位 |
二、新能源的优势与课题、普及必要性 |
三、世界新能源产业发展趋势与前景 |
第二节 发展新能源产业的相关理论综述 |
一、马克思生态经济理论(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
三、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四、外部经济性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与发展历程演变 |
第一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背景 |
一、国内背景 |
二、国际背景 |
第二节 发展历程演变 |
一、石油危机后的新能源技术研发阶段 |
二、促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初步阶段 |
三、推进新能源利用量扩大的加速深化阶段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的战略目标与发展现状 |
一、总体战略目标规划 |
二、发展现状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支持政策 |
第一节 新能源政策推进体制 |
一、经济产业省资源能源厅 |
二、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 |
三、内阁府能源环境会议 |
四、民间新能源政策促进框架 |
第二节 新能源利用普及扩大促进政策 |
一、配额制(Renewable Portfolio Standards,RPS) |
二、固定电价制(Feed-in Tariff,FIT) |
第三节 新能源设备投资支援政策 |
一、补贴制度 |
二、优惠税制措施 |
三、优惠融资制度——环境能源对策资金 |
第四节 新能源电力电网接入制约相关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一、送电系统接入制约问题的出现背景 |
二、电网接入制约问题的技术与制度对策 |
第五节 新能源汽车产业支持政策 |
一、清洁能源汽车补贴制度 |
二、环保汽车减税制度 |
三、充电设施补贴 |
第六节 民间推进新能源普及扩大支援举措——绿色电力制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影响因素与政策有效性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日本能源-经济-环境-社会系统协调发展测度与评价 |
一、绿色经济增长的内涵与体系构成 |
二、日本绿色经济增长指标构建与数据说明 |
三、测度方法与结果分析 |
第二节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外部影响因素及动态交互关系 |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
二、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ADL模型估计 |
三、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动态相关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 |
第三节 日本新能源政策有效性评价——基于RPS制度、FIT制度的对比分析 |
一、RPS制度——自行开展新能源发电业务 |
二、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 |
三、RPS制度——从新能源发电商购入新能源电力相当量(TGC) |
四、RPS制度与FIT制度并存运行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日本新能源产业发展对中国的启示与借鉴 |
第一节 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政策与现状 |
一、中国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必要性与进程 |
二、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
三、中国新能源补贴政策演变、优势与发展课题 |
第二节 中日新能源产业政策对比及政策建议 |
一、中日新能源产业发展路径与政策对比 |
二、政策建议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
(4)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财政政策与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分析 |
第一节 产业结构转型的内涵及判断标准 |
一、产业结构的内涵和分类 |
二、产业结构转型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
三、衡量产业结构转型的指标体系 |
第二节 财政政策干预产业结构转型的理论依据 |
一、市场失灵理论 |
二、财政职能理论 |
三、新结构经济学理论 |
第三节 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传导机制 |
一、财政政策的概念及分类 |
二、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
三、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作用机理 |
第四节 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相关因素分析 |
一、供给侧因素 |
二、需求侧因素 |
三、外部环境因素 |
第二章 我国产业结构与财政政策的演变路径与现状分析 |
第一节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产业结构与财政政策的变迁 |
一、改革开放初期(1978-1991年) |
二、市场经济建立与市场化改革加速期(1992-2003年) |
三、科学发展时期(2004-2008年) |
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2009年至今) |
第二节 我国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演变路径 |
一、1978-1997年:投资和税改为主,注重发展基础产业 |
二、1998-2003年:民生支出和税收优惠为主,着力科技和环保产业 |
三、2004-2008年:增支调税区别对待,加强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
四、2009年至今:支出结构与税制不断优化,全面转型产业结构 |
第三节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成效与问题 |
一、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取得的成效 |
二、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我国财政政策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支出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
一、联立方程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的选取与数据说明 |
三、支出总量与结构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四、稳健性检验 |
第二节 我国税收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实证分析 |
一、面板门限模型的设定 |
二、变量的选择与数据来源 |
三、税收总量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四、产业税负和具体税类影响产业结构转型的模型估计与结果分析 |
第四章 典型国家和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经验借鉴 |
第一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
一、美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
二、日本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
三、韩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
四、台湾地区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及效果 |
第二节 典型国家及地区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启示 |
一、精准定位政策作用对象 |
二、注重政策工具间协调配合 |
三、依托财税法律体系提供制度保障 |
第五章 完善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建议 |
第一节 我国财政政策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应坚持的原则 |
一、客观性原则 |
二、协调性原则 |
三、适用性与时效性原则 |
第二节 财政支出政策完善路径与措施 |
一、调控财政支出总规模 |
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
第三节 税收政策完善路径与措施 |
一、适度关注宏观税负 |
二、优化税制结构与税制设计 |
第四节 配套措施 |
一、转变政府职能 |
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 |
三、推进财税法制化进程 |
四、加强与其他经济政策包含货币政策的协调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
附录 |
致谢 |
(5)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背景 |
二、进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国际比较研究的意义 |
第二节 几组基本概念的界定 |
一、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 |
二、经济转型、产业转型、企业转型 |
三、产业结构转型和产业结构升级 |
四、对外贸易结构转型和国际产业转移 |
第三节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一、国外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二、国内关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的文献述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
一、研究思路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二、研究方法 |
三、论文内容及框架结构 |
四、论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理论梳理 |
第一节 国际分工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国际分工理论概述 |
二、国际分工理论下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规律 |
第二节 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 |
二、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三节 经济发展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 |
一、结构主义学派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 |
二、创新驱动理论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第四节 制度经济学理论中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制度经济学理论概述 |
二、制度经济学理论对产业转型问题的启示意义 |
第五节 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消费型经济为主导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城市化进程为重点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以低碳经济为导向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要满足公平目标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典型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的特点比较 |
第一节 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特点比较的原则 |
一、典型国家的选取及理由 |
二、各国产业转型特点比较的原则 |
第二节 英国、美国、德国、日本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 |
一、英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三、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四、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三节 韩国、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一、韩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二、印度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特点 |
第四节 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特点分析的启示 |
一、发达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二、发展中国家产业转型特点分析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开放视角下典型国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规律 |
第一节 参与国际分工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分析 |
一、发达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二、发展中国家参与国际分工的程度和产业转型的关系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转型的关系 |
一、对外贸易—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二、国际直接投资—经济增长—产业转型的联动 |
第三节 参与国际分工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产业转型 |
一、深化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的机理 |
二、通过国际分工促进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的实证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开放视角下产业结构转型中的结构升级问题 |
第一节 中国在产业结构转型中促进产业结构升级的条件分析 |
一、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外部条件:外需滑坡倒逼产业转型 |
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根本条件:企业“自生能力”的形成 |
三、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条件:监管型政府的崛起 |
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要素条件——要素全球流动的视角 |
第二节 新结构主义理论述评及其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问题的启示 |
一、新结构主义理论主要观点述评 |
二、新结构主义理论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中实现结构升级的启示 |
第三节 产业结构转型中结构升级的案例分析 |
一、用系统竞争力思想解读德国经济长期相对稳定增长 |
二、用“从内部发展”思想认识日本的自主创新战略 |
三、从政府的职能边界及制度环境角度看韩国的技术创新能力发展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和路径 |
第一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方向 |
一、重工业化还是低碳化的方向选择 |
二、谋求全球产业链的核心环节 |
第二节 开放视角下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路径 |
一、国家层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消除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障碍 |
二、产业层面:向生产性服务业转化中提高产业间区域合作水平 |
三、企业层面:选择战略新兴产业分层推进、稳步升级 |
第三节 全球视野下的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产业结构转型升级 |
一、开放型经济、产业转型与消费型经济的形成 |
二、中国推进城市化进程所具有的世界意义 |
三、在全方位开放中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表 |
附录 六国FDI和经济增长的联动关系实证 |
后记 |
(6)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唐产业结构调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
2 产业结构及其相关理论的综述 |
2.1 产业结构 |
2.1.1 产业和产业结构的内涵 |
2.1.2 区域增长理论的缺陷与产业结构 |
2.2 国外产业结构的相关理论评述 |
2.2.1 产业划分理论评述 |
2.2.2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评述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评述 |
2.2.4 发展经济学结构调整理论评述 |
2.3 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评述 |
3 国内外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一般模式 |
3.1.1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3.1.2 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规律 |
3.2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启示 |
3.2.1 日本战后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 |
3.2.2 日本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 |
3.3 韩国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启示 |
3.3.1 韩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
3.3.2 韩国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 |
3.4 国内沿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及特点 |
3.4.1 长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及特点 |
3.4.2 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调整的模式及特点 |
4 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 |
4.1 产业结构调整 |
4.1.1 产业结构调整的原因 |
4.1.2 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4.1.3 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 |
4.1.4 产业结构调整中政府的作用 |
4.2 产业结构调整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
4.2.1 产业结构合理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
4.2.2 产业结构高度化与区域经济发展 |
5 区域经济发展中产业结构优化的评判模型 |
5.1 区域产业结构合理性的综合评判 |
5.1.1 产业结构合理性及其评判基准 |
5.1.2 产业结构合理性评判模型 |
5.1.3 产业关联评判模型 |
5.2 区域产业结构高度化评判 |
5.2.1 传统产业结构高度化判别方法的回顾 |
5.2.2 产业结构高度化评判模型 |
6 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体分析 |
6.1 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
6.1.1 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的历史回顾 |
6.1.2 京津唐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描述 |
6.2 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实证分析 |
6.2.1 产业结构合理化分析 |
6.2.2 产业结构高度化分析 |
7 京津唐地区三次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分析 |
7.1 农业结构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7.2 第二产业结构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7.3 第三产业结构中面临的问题分析 |
8 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与建议 |
8.1 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 |
8.2 京津唐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思路 |
8.3 京津唐地区三次产业结构调整的具体建议 |
8.3.1 农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8.3.2 第二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8.3.3 第三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建议 |
9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1 中国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2 印度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 |
1.2.3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比较研究现状 |
1.2.4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的研究现状简评 |
1.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关于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影响研究简评 |
1.4 创新与不足 |
1.4.1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4.2 论文的难点和不足之处 |
1.5 论文结构安排 |
第2章 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1 传统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1.1 配第—克拉克定理 |
2.1.2 库兹涅茨的产业结构优化变动法则 |
2.1.3 钱纳里的跨国模型 |
2.1.4 工业化内部结构合理化标准——霍夫曼定理 |
2.2 现代产业结构优化变动理论 |
2.2.1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 |
2.2.2 产业结构的高度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过程比较 |
3.1 中印产业结构的初始状况比较 |
3.2 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的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
3.2.1 中国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
3.2.2 印度的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及产业结构变动 |
3.2.3 中印建国后至20 世纪80 年代初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
3.3 中印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及产业结构变动比较 |
3.3.1 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
3.3.2 印度改革后的工业政策调整和产业结构变动 |
3.3.3 中印改革开放后产业结构变动比较小结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印产业结构现状比较及原因分析 |
4.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 |
4.1.1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三次产业划分角度 |
4.1.2 中印产业结构规模比较——27 个部门划分角度 |
4.2 中印产业结构质量比较 |
4.2.1 中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4.2.2 中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
4.2.3 印度产业结构合理化程度 |
4.2.4 印度产业结构高度化程度 |
4.3 中印产业结构差异性原因分析 |
4.3.1 需求因素 |
4.3.2 供给因素 |
4.3.3 政策因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及驱动因素比较 |
5.1 中印经济增长绩效比较 |
5.1.1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GDP和 GDP增速比较 |
5.1.2 中印两国改革前后的人均GDP和人均GDP增速比较 |
5.1.3 中印失业状况比较 |
5.1.4 中印劳动生产率比较 |
5.1.5 中印通货膨胀情况比较 |
5.1.6 中印收入不平等程度比较 |
5.2 中印经济增长驱动因素比较——产业结构变动视角 |
5.2.1 领先的“中国制造”和落后的“印度制造” |
5.2.2 中国侧重“制造业”而印度侧重“信息通讯业” |
5.2.3 领先的“印度服务”和后起之秀的“中国服务”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 |
6.1 产业结构变动影响经济增长的机理 |
6.1.1 结构红利假说 |
6.1.2 结构主义的资源逐效率配置论 |
6.1.3 新兴古典经济学的“分工组织演进论” |
6.1.4 改造传统产业、催生新兴产业的创新论 |
6.2 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
6.2.1 结构效应——扩展的偏离-份额法 |
6.2.2 计量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
6.2.3 对印度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6.2.4 对中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回归分析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7.2 启示 |
7.2.1 产业结构优化是经济高质量发展之根本 |
7.2.2 市场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中起决定性作用 |
7.2.3 政府在产业结构变动及调整的政策和引导上“有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问题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关于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 |
1.2.2 关于日本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 |
1.2.3 关于日美贸易摩擦的研究 |
1.3 研究思路、主要内容、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主要内容和基本框架 |
1.3.3 研究方法 |
1.4 主要创新点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4.1 主要创新点 |
1.4.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1.5 本文有关具体问题的说明 |
1.5.1 关于日美贸易摩擦领域的说明 |
1.5.2 关于日美贸易摩擦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说明 |
1.5.3 关于产业分类和研究时间范围的说明 |
上篇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引发日美贸易摩擦 |
第1章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与特征 |
1.1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演变 |
1.1.1 三次产业结构的变迁 |
1.1.2 制造业结构的演变 |
1.2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主要特征 |
1.2.1 全套型产业结构 |
1.2.2 以机械工业为主体的非均衡产业结构 |
1.2.3 高度依赖对外贸易的外向型产业结构 |
第2章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与特征 |
2.1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结构的演变 |
2.1.1 出口商品结构的演变 |
2.1.2 进口商品结构的演变 |
2.2 战后日本对外贸易结构的基本特征 |
2.2.1 出口收入弹性远高于进口收入弹性 |
2.2.2 产业间贸易发达而产业内贸易落后 |
2.2.3 出口商品高度集中 |
2.2.4 对美国贸易顺差迅速扩大 |
第3章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引发日美贸易摩擦 |
3.1 战后日美贸易摩擦的演变 |
3.1.1 20世纪50--60年代:以纺织品和钢铁等原材料型产业为主的贸易摩擦 |
3.1.2 20世纪70--80年代前半期:以彩电、汽车、机床为代表的加工组装型产业为主的贸易摩擦 |
3.1.3 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半导体等高技术产品和通讯、金融、服务业等第三产业为主的贸易摩擦 |
3.2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引发日美贸易摩擦的实证分析 |
3.2.1 日本产业结构导致的出口激增引发日美贸易摩擦 |
3.2.2 日本产业结构升级导致日美贸易摩擦激化 |
3.3 战后日本产业结构引发日美贸易摩擦的理论分析 |
3.3.1 结构调整费用模型 |
3.3.2 戈莫里--鲍莫尔贸易摩擦模型 |
下篇 日本化解日美贸易摩擦对策的直接效果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
第4章 自愿出口限制的直接效果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
4.1 日本对美国自愿出口限制概述 |
4.2 自愿出口限制的直接效果分析 |
4.2.1 自愿出口限制缓解贸易摩擦的理论分析 |
4.2.2 自愿出口限制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果分析-以汽车贸易摩擦为例 |
4.3 自愿出口限制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分析 |
4.3.1 自愿出口限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4.3.2 自愿出口限制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分析--以汽车贸易摩擦为例 |
第5章 日元升值的直接效果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
5.1 战后日元兑美元汇率的变迁 |
5.2 日元升值的直接效果分析 |
5.2.1 汇率波动缓解贸易摩擦的理论分析 |
5.2.2 日元升值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果分析 |
5.3 日元升值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分析 |
5.3.1 汇率波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5.3.2 日元升值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分析 |
第6章 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效果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
6.1 日本对外直接投资概述 |
6.1.1 日本化解贸易摩擦的三次对外直接投资高潮 |
6.1.2 日本政府促进对外直接投资的措施 |
6.2 对外直接投资的直接效果分析 |
6.2.1 对外直接投资缓解贸易摩擦的理论分析 |
6.2.2 对外直接投资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果分析 |
6.3 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分析 |
6.3.1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6.3.2 对外直接投资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分析 |
第7章 扩大内需的直接效果与产业结构调整效果 |
7.1 日本扩大内需概述 |
7.1.1 "前川报告"的主要内容 |
7.1.2 促进进口的主要措施 |
7.2 扩大内需的直接效果分析 |
7.2.1 扩大内需缓解贸易摩擦的理论分析 |
7.2.2 扩大内需缓解日美贸易摩擦的效果分析 |
7.3 扩大内需的产业结构调整效果分析 |
7.3.1 扩大内需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理论分析 |
7.3.2 扩大内需促进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分析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一、 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
二、 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方法 |
一、 坚持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二、 吸收西方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
第三节 内容提要 |
第一章 经济体制 |
第一节 经济制度 |
一、 经济制度的含义 |
二、 经济制度的变迁 |
第二节 所有制和产权制度 |
一、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关于所有制的基本理论 |
二、 西方经济学关于产权制度的基本理论 |
第三节 经济体制 |
一、 经济体制的含义 |
二、 经济体制的分类 |
三、 经济体制的模式 |
四、 经济体制的选择 |
五、 经济体制的变迁 |
第二章 产业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的涵义 |
一、 产业的涵义 |
二、 产业结构的涵义 |
三、 产业结构理论 |
第二节 产业结构形成与变动的决定因素 |
一、 资源因素 |
二、 经济因素 |
三、 发展战略因素 |
四、 制度因素 |
第三节 产业结构的优化 |
一、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
二、 产业结构合理化 |
三、 产业结构高效化 |
四、 产业结构高度化 |
五、 地区产业结构优化 |
第四节 产业结构演进及其规律 |
一、 产业结构演进 |
二、 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规律 |
三、 产业结构演进理论 |
第五节 产业结构政策 |
一、 产业政策 |
二、 产业结构政策 |
第三章 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与产业结构 |
一、 各种所有制简述 |
二、 产业结构对所有制结构的影响 |
三、 所有制结构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资源配置方式与产业结构 |
一、 资源配置方式 |
二、 完全的市场方式与产业结构 |
三、 当代资本主义的资源配置方式与产业结构 |
四、 计划方式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与产业结构 |
五、 双重资源配置方式与产业结构 |
六、 体制转轨完成后的社会主义资源配置方式与产业结构 |
第三节 对外经济体制与一国产业结构 |
一、 国际市场的调节与一国产业结构 |
二、 对外经济的宏观调控与一国产业结构 |
第四章 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外国 |
第一节 美国的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 |
一、 美国的经济体制 |
二、 美国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美国产业结构的变化 |
第二节 英国的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 |
一、 英国的经济体制 |
二、 英国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三节 德国的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 |
一、 德国的经济体制 |
二、 德国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四节 日本的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 |
一、 日本的经济体制 |
二、 日本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小结 |
第五章 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关系的实证分析:中国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之前的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 |
一、 改革开放之前的所有制结构 |
二、 改革开放之前的资源配置方式 |
三、 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 |
一、 我国的改革开放是渐进式的 |
二、 改革开放之后的所有制结构变动 |
三、 改革开放之后的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
四、 改革开放之后的产业结构变动 |
五、 改革开放之后的经济体制转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
第六章 加快经济体制创新,促进新形势下的产业结构调整 |
第一节 新形势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要求 |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产业结构的要求 |
二、 经济全球化、世界科技进步和综合国力竞争对我国产业结构的要求 |
第二节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 农业基础仍较薄弱,现代化程度很低 |
二、 工业结构不尽合理,国际竞争力较弱 |
三、 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现代服务业有待加强 |
四、 三次产业结构不够协调,有待进一步合理化 |
五、 产业结构水平较低,有待进一步高度化 |
六、 产业结构国际化状况有待进一步改善 |
第三节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一、 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所有制结构) |
二、 完善以市场为主的资源配置方式 |
三、 经济体制的完善将极大地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战后日本产业结构的“高度化”(论文参考文献)
- [1]后工业化阶段的产业空心化机理及治理——以日本和美国为例[J]. 胡立君,薛福根,王宇. 中国工业经济, 2013(08)
- [2]经济全球化下一国产业结构优化 ——一般理论及中国的应用[D]. 唐志红. 四川大学, 2005(03)
- [3]日本新能源产业政策研究[D]. 李晓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4]我国促进产业结构转型的财政政策研究[D]. 蒋炳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8(04)
- [5]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比较研究[D]. 陈红进. 上海社会科学院, 2013(07)
- [6]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京津唐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 穆岩. 北京交通大学, 2008(05)
- [7]中印产业结构变动及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比较研究[D]. 孙晓华. 吉林大学, 2020(08)
- [8]战后五六十年代日本产业结构政策的形成与发展[J]. 李晓. 现代日本经济, 1993(05)
- [9]日美贸易摩擦与日本产业结构调整[D]. 马文秀. 河北大学, 2007(04)
- [10]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D]. 刘建其. 厦门大学, 20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