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中及物动词的不及物用法

英语中及物动词的不及物用法

一、英语及物动词的不及物用法(论文文献综述)

王文丽[1](2017)在《现代汉语动词的及物性及相关问题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现代汉语动词的及物性作为研究对象,在对及物性进行重新定义的基础上,把汉语动词从及物性角度进行了重新分类,并对各小类做了全面的考察。本文还从类型学的角度考察了汉语动词及物性的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本文在把及物性分为动词的及物性和小句的及物性基础上,考察了动词及物性与句式及物性之间的互动性。通过本文的研究,不仅可以对汉语动词的及物性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而也可以解决以往关于汉语动词及物性方面的一些争议性问题。首先,本文以认知功能主义语言观为指导,对动词的及物性从形式和意义角度重新加以定义,据此把汉语动词分为不及物动词、作格动词、及物动词和假及物动词四类。其次,本文全面系统地考察了现代汉语动词的及物性表现,并在介绍类型学关于及物性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找出汉语动词及物性的类型学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最后,本文把及物性分为动词的及物性和小句的及物性,并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动词及物性与小句及物性之间的互动关系。本文的研究与以往研究相比,创新之处主要有:从及物性角度为汉语动词进行了重新分类;提出了汉语不及物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的关系是不及物动词包含及物动词模式;找出了汉语动词及物性的类型学共性特征和个性差异;明确区分动词的及物性和小句的及物性。

莫俊华[2](2016)在《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可转换非宾格动词的词间差异研究——对“语义结构理论”和“固化假说”的再检验》文中研究说明英语非宾格动词是二语习得的一个难点,也是二语习得研究的一个热点。然而,词间差异却是该类研究的一个盲点。本研究以中国学习者为研究对象,使用产出任务和判断任务来调查英语可转换非宾格动词二语习得中的词间差异。研究发现:中国学习者在习得该类动词的过程中表现出显着的词间差异。个案分析显示:中国学习者主要习得break的及物用法和sink的不及物用法。访谈和教材语料库检索显示:造成break和sink习得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动词语义和相对频率。与康鑫(2010:435)相反,该发现同时支持"语义结构理论"和"固化假说"。

陈新仁[3](2017)在《词汇-语法创新的语言模因论解读——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词汇的使用有时会"创造性地"突破其惯有的语法属性限制,在新的句法环境中获得新用法。现有文献主要从纯句法理论视角对相关创新用法加以阐释,但对相关语言现象产生的外部动因、语言基础等问题没有甚至不必给予合适的解读。笔者拟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引入语言模因论的全新视角,探讨上述相关问题,一方面可深化对该词汇-语法现象的认识,并为相关词汇-句法创新现象的类似探讨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补充、丰富不同理论或流派视角下有关词汇-句法问题方面的探讨。

耿云冬[4](2015)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双语学习型词典作为学习型词典的重要类型分支,其创立、演进的意义与价值主要源自其使用者群体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又因词典编纂活动自身的特点而呈现出更多的复杂性。影响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要素很多,其中,涉及两种语言文化、使用者类型、文本类型以及描写对象差异的诸因素最为关键,因为它们与编纂过程中的实践取向密切相关。双语学习型词典编纂的复杂性,其本质就是对这些差异的选择适应性,即差异化描写。要实现这种词典编纂过程与结果的差异化,开展相应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非常必要。目前而言,双语词典学领域有关差异化问题的研究主要涉及语言文化类型差异、使用者类型差异以及词典文本类型差异这三个方面,而针对双语词典的描写对象——词典条目类型自身的认知属性差异,同时也结合词典编纂所涉及的语言文化类型、使用者类型以及文本类型差异的专项系统性研究还比较少。鉴于条目类型相关的差异化描写研究不论是对于双语词典学理论研究的拓展还是编纂实践的优化都有着重要价值,本论文拟在这方面做进一步探索。具体而言,本论文是以英语动词类条目为切入点,针对英汉学习型词典条目差异化描写所做的跨学科研究。英语动词作为句子的中枢,影响着句子的生成和理解,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动词又是复杂的,其认知复杂性体现为形态、范畴、语义和句法复杂性四个方面。英语动词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使其成为二语学习者词汇习得的重点和难点。同时,动词条目的描写也成为学习型词典编纂的核心任务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无论是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模式”(verbpatterns)描写理念,还是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及物与不及物二分式描写理念,都体现出偏重语法驱动的描写思维。这种条目描写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动词语义与句法之间的互动关系,难免造成动词句法行为描写的理据性和系统性缺失。而基于这种描写理念与思维的英汉学习型词典编纂,其结果往往也很难揭示所描写的动词条目的认知本质。这对于中国英语学习者,尤其是中高级学习者对英语动词的深度习得辅助有较大的局限性。因此,本论文重点就面向中高级学习者的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展开较为细致深入的研究。本文作者在回顾已有研究现状和不足的基础上,分别从影响因素探讨、理论框架建构、技术模型探索和文本表征策略四个层面系统探讨了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动词类条目的差异化描写问题。明确影响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主要因素是本论文研究开展的前提。基于以往研究文献,本研究归纳出“描写对象”、“使用主体”和“文本表征”三个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因为它们关涉词典编纂实践最为核心的三大问题,即“描写什么”、“为谁描写”以及“如何描写”。针对这三个问题,本论文提出,英汉学习型词典对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既要揭示英语动词自身特殊的认知属性,也要关照中国英语学习者在动词习得方面的特殊需求;与此同时,在具体的词典文本实现方面还应考虑双语词典译义表征形式与内在特殊性。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建构方面,本论文立足语言学中动词的句法—语义界面研究范式,从事件语义理论视角来考察并阐述英语动词的认知本质属性,并尝试建构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所需的理论框架。具体来说,本论文分别建构了单个动词条目和近义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涉及到词典编纂过程中的义项描写和例证处理两个重要方面。关于义项描写,本论文探讨了事件语义理论视角作为条目义项划分理据的适用性,并提出了英汉学习型词典多义动词条目义项划分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即系统梳理多部蓝本词典动词事件语义的认知属性特征、比对英、汉两种语言对同一动词事件语义识解的认知差异以及义项划分的详略与粗细程度应关照目标用户的期待视野。在义项对应词的处理上,本论文论述了“等价映射”、“组合映射”、“附加映射”和“变价映射”四种基于动词事件语义特征的相应译义手段。关于例证处理,本论文将事件语义理论视角与汉语的“小句中枢说”理论相结合,提出动词条目例证选取的新思路,同时也提出动词条目的例证翻译是基于英、汉两种语言动词语义与句法之间映射规则的认知对等这一新思考。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探索方面,本论文依次从必要性、可行性和实用性三个方面论述了面向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Verb Sketch System(动词速描系统,以下简称VSS)的具体设计思路、研发理据和适用特征。其中,重点分析探讨了 VSS模型所包括的“词元”、“事件类型”、“角色”、“句式”、“例证”、“近义词”等组成模块的具体功用。在此基础上,本论文还阐述了 VSS模型在提供动词差异化描写所需要的客观、高质的语言数据,以及呈现给词典用户动词实际使用本真状态方面可发挥的重要作用。该技术模型的充分探讨是当代词典学应用研究所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关系到词典文本描写最终实现的技术可能性。在理论框架建构和技术模型探索之后,本论文进一步探讨了它们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文本实现过程中的实际应用。本论文提出,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的差异化描写是一种由语言学理论驱动(即事件语义理论视角)同时基于语言数据(即VSS模型提供的语料数据)的词典条目描写范式。落实到具体的词典编写实践,这一描写范式可以细化为两种具体的条目描写维度:一是对单个动词条目的个性化描写,二是对近义动词条目的系统化描写。通过对单个动词条目call和近义动词条目alarm,frighten,scare,startle,terrify的实际编写,本论文展示了所提出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基本策略在词典编纂实践中的可操作性。本论文对双语词典学理论和实践研究具有积极的推进意义。在理论上,本研究以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为研究对象,初步建构了双语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和技术模型,丰富了词典学中差异化问题的研究内涵,拓展了差异化问题的研究空间。在实践上,本研究基于理论框架建构和技术模型探索所提出的单个动词条目个性化描写和近义动词条目系统化描写的文本表征策略,将对英汉学习型词典中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具体实现起到有益的指导作用。此外,本论文的研究对如何有效辅助中国学习者深度认知和习得英语动词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在方法论上,本论文探讨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问题,不仅对优化动词条目本身的描写有益,同时也对研究英汉学习型词典其它词类条目的差异化描写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郭印[5](2011)在《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功能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界一般认为,世界语言的类型可以分为及物性系统和作格性系统两大类(Halliday 1985, 1994; Langacker 1991; Lemmens 1998),但正如韩礼德(1985, 1994)、Langacker(1991)、Dixon(1994)等人所说,任何一种语言都同时存在两种模式,只是程度的不同。Lemmens(1998)、倪蓉(2009)等人认为,英汉语所存在的大量的作格现象,长期以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交替是作格现象的核心概念,致使交替的突出特征是谓语动词既有及物用法又有不及物用法。其中不及物动词的典型用法是表示某实体所承受的状态变化事件,及物用法表示这一状态变化事件是由另一不同实体所带来的。本文研究的致使交替现象是指在语义上用同一动词来表达相同的动作事件,致使含义包括(原型)施事者参与角色及其引起动作的情况,而起动含义不包含该施事参与角色,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自发的。致使交替存在不同的跨语言特征,很多研究者试图从不同角度对上述现象进行解释,此类的研究既有形式语言学视角,也有认知语言学和功能语言学视角。形式的角度主要有两派观点:去及物化(detransitivization)和致使化(causativization)。去及物化理论认为反致使动词标记是去及物化过程,反致使形态是否具备应被看作语素变体的特例。致使化理论认为及物形式是由基础反致使/非宾格词条通过致使化过程派生而来。但是,动词标记的不规律性使得无论去及物化还是致使化理论都不能解决全部问题。非交替非宾格动词(如blossom)既没有派生来源,也没有派生目标,这对于上述两种形式理论均构成了挑战。Goldberg的“表层概括理论”从致使交替现象中抽离出来,从构式的角度来进行观察,淡化了动词语义在交替中的作用,认为动词的多种用法和意义是构式所赋予的。但是,脱离了动词义来探讨致使构式和反致使构式与其他相关构式的联系与区别,会变得相当困难。与先行研究相比,本研究具有以下特色:1)构建了统一的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2)确立了研究致使交替强度的相关指标及计算公式;3)基于语料库展开汉英对比研究。本文在力动态理论、使因链理论、A/D分层理论和独立识解观等认知语言学理论的基础上,建立了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为进一步分析致使交替动词在相关构式中的表现提供了理论框架。本文提出,建立在多义基础上的致使交替动词也是一种构式,属于作格性构式,动词是否具有交替性在于作格性构式与及物性构式的相互压制与竞争的结果。如何通过语料库测量致使交替强度,并就此展开汉英对比是本文的重点。在汉英对比部分采用“对比功能分析法”的理论假设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Chesterman 1998)。语言对比语料主要是基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CCL)和英国国家语料库(BNC)进行KWIC检索获得的。我们认为基于语料库考察致使交替性质和强度必须既要考察共有动词,还要考察共有客体,为此,我们在Stefanowitsch & Grie(s2003, 2004)和Lemmens(2009)的配式分析(collostructional analysis)基础上,提出研究致使交替强度(CAS)的三个指标及其计算方式:1)动词共同类符指数(verbal shared type index,简称STyI,“共类指数”);2)动词共同形符指数(verbal shared token index,简称SToI,“共形指数”);3)客体共同形符指数(theme shared token index,简称TSTI,“客形指数”)。在这三个CAS指标基础上,我们进而考察了汉英典型致使交替动词和“窒息”类致使交替动词。通过前者的考察我们总结CAV的一般特征和句法表现,后者的考察旨在寻求非典型致使交替动词(CAV)的交替特征和认知规律。我们对所检索到的两万余条句例逐条考察了CAV的致事特征、客体表现、动词语义结构和语义内容及其对交替特征的影响、时体特征。我们还从构式语法的角度,考察了有关致使交替现象的构式图谱以及动词与构式的互动关系。本文的主要发现如下:1)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差异主要表现在:(i)就汉英典型CAV而言,除了结构差异较大之外,两者情状也有不同。英语致使交替动词通常都是达成或完结类动词,而汉语缺少完结动词,因此往往借助两种其他手段。一是在活动动词的基础上附加补语,将活动谓词变成完结谓词。二是借用时体标记词(如“了”)将结果义加于单音节动词之上,以此获取“过程+客体”独立识解的可能,其作用相当于“动作+结果”的动结式。(ii)汉英语“窒息”类动词的交替强度并不一致。汉语中单音节词致使交替动词非常有限,这是由汉语动词的双音化发展趋势所决定的。汉语中单音节动词的交替性低于英语,而汉语的双音节动词(如“窒息”类单音动词加“死”所构成的动结式)的交替广度和强度高于英语。汉语中受到话题句的影响,出现的假反致使句数量远远超过英语。2)由于本文主要探讨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理据,因此也非常关注语料反映的共性:(i)英汉语中均存在共类指数与共形指数不一致的情况,但均呈连续统态势。动词客体使用频次的不均衡导致了致使交替的广度与强度的差异。连续统分布以及典型CAV也存在分裂作格的现象推翻了致使交替现象的作格/非作格两分说(Levin & Rappaport 1995;曾立英2007; 2009等)。(ii)汉英“窒息”类动词存在致使交替强度与认知概念的相关性,交替强度的最低值均出现在关涉外部的动词,而强度最高值均出现在关涉内部的动词,但是完全自发的动词也不具致使交替性(如smoulder)。汉英CAV在致使句中均具有行为义、致使义和结果状态义,其中行为义和致使义往往结合较为紧密。在反致使句中均具有结果状态义,不包含但不排斥行为义和致使义。(iii)致事“可移性”(transferability)是交替性的重要特点。如致事可以在施事、工具、自然力以及有无施事性之间转移,动词的可交替性就强,否则就弱。(iv)可交替性与动词结果义的语义指向以及内外论元生命度的级差有关。首先,致使交替动词的结果义需要指向客体论元。其次,动词语义要求的外论元与内论元的生命度级差越大,越具可交替性,同级则不能交替。

瞿云华,徐金秀,王笑盈[6](2016)在《句法语义基本对应的英汉动词分类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的词类对比研究中,最重要的就是动词研究。英语和汉语分属不同语系,英汉动词的对比分析需要一套句法语义基本对应的英汉动词分类体系,即构建一套分类和语法意义大致统一的英汉动词分类体系。及物性、价、线性组合和语言的实际使用构成本体系的4大标准。从总体框架看,英语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双及物动词和短语动词。汉语动词可分为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和双及物动词。这些大类按照价分成子类,子类又按照动词与其他词的线性组合关系分成若干小类。这样的分类体系基本保证英汉动词句法和语义分类的对应,有利于进行英汉对比研究和自然语言处理。

刘晓林,曾成明[7](2011)在《英汉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机制对比及其语序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汉两种语言具有各自的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方式,每种方式产生的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的程度也不尽相等。一般说来,英语的体标记的去及物化程度高于汉语,汉语通过双音化方式和通过义素从隐至显地实现去及物化,英语通过添加介词达此目的。不同的机制造就了不同的语序类型,具体表现为被动表达的差异、施事主语隐现和话题化自由度的差异。

高迎泽[8](2011)在《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 ——语义、句法、语用和形态》文中认为本文研究的内容有两个大的方面:一、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及其影响机制;二、部分及物动词的去声别义所表现出的形态句法功能。上古汉语动词的及物不及物之分一直是一个难点,原因是及物动词可以不带宾语而不及物动词也可以带宾语。本文在考察了“配价理论”、“动词词汇语义学”以及Givón关于句子意义层次性的描述等有关动词的理论后认为:(1)动词的句法表现即动词能够携带多少论元、携带什么性质的论元,很大程度上可以由其语义预知。动词的意义实际上是一个“理想认知模型”(ICM)。(2)句子的意义至少包含两个层面,一个是命题义,一个是语用义。在实际交际当中,只表达命题义而不表达语用义的句子是不存在的。但有些句子基本表达的是命题义,只有很少的语用因素。语用义可以引起句子结构很大的改变。(3)及物动词就是语义上蕴含两个及以上论元的动词。及物动词在表达命题义时,句子中只出现其语义上蕴含的论元。如果及物动词语义上蕴含的论元没有出现,或者虽然出现但不在应有的位置,就可以认为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在此基础上,本文考察了上古汉语中80多个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基本上验证了以上对及物动词句法表现的认识。在所考察的及物动词中,相当一部分有去声别义的异读现象。本文采用将音读和句法表现相对应的方法来观察动词,具体做法是:先对动词的用法进行分类,然后考察有音变的例子中动词的句法表现与如字读时动词的句法表现有何不同。通过研究发现,去声别义是上古汉语中一种形态句法现象,它不仅和词的意义相关,还和词的句法表现甚至其他方面比如动词的方向性范畴有关。本文共分三大部分:上编为理论篇,从绪论至第三章;中编为实践篇,从第四章至第二十章;下编为结论篇,从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四章。绪论指出动词研究的重要性,并提出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需要考虑和面对的问题。第一章回顾了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的历史,指出了成就和不足。主要包括传统的分类、对宾语性质的关注、配价、及物性、作格动词和中性动词之别等内容。第二章主要考察了几种研究动词的理论,力图寻求这些理论中的相同点和亮点。主要包括配价理论、动词词汇语义学、句子意义的层次性三个方面的内容。通过考察,决定将命题义和交际义进行区分以研究动词在句子中论元的实现情况。第三章首先对本文要研究的及物动词进行了定义,指出研究的对象为广义的及物动词;其次提出了本文研究的目标、方法和程序;另外还包括语料的选取和章节安排等。第四章至第二十章为动词的分类描写和研究。主要内容有四个方面:(1)通过近义词的比较考察动词的语义包含哪些因素,即这些近义词的共有义素是什么,它们的区别又在哪里;(2)表达命题义时动词携带的论元有几个,各充当什么语义角色;(3)哪些语用因素(交际因素)会影响句子中动词论元的数量和位置;(4)动词的去声别义表示的是什么意义,有什么功能。第二十一章从句法的角度把上古汉语的动词分为四类:(1)及物动词,典型句法表现形式是NP1+V+NP2,当出现别的形式比如NP1+V,NP2+V,NP1+NP2+V等形式时都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2)非作格动词,典型句法表现形式为NP1+V,当出现NP1+V+NP2的形式时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3)非宾格动词,典型句法表现形式为NP2+V,当出现NP1+V+NP2的形式时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以上两类属于传统所谓不及物动词。(4)形容词,作谓语时其典型句法表现形式为NP2+Adj,当出现NP1+Adj+NP2的形式时是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总的来说,典型句法表现形式是动词的常态,而语用因素造成的句法补偿形式则属于变态。第二十二章主要考察了影响上古汉语及物动词句法表现的因素。(1)当宾语不出现即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形式为NP1+V时,原因有:宾语为默认受事论元、宾语无指、宾语为上下文中的旧信息、受事话题化等。其中值得关注的是NP1+V+于(乎)+NP2的形式,此时,句子表达是一种体意义,包括将行体、起始体、进行体、尝试体等,这些可以概之以未完成体或者非完整体。(2)当宾语位于句子的开头即及物动词的句法表现形式为NP2+V时,原因是受事提前做了话题,而动词后未出现回指代词。这种形式有时可以表达被动的意义。(3)NP1+见+V的格式中,“见”是动词,V是一个指称化了的体词性成分,作“见”的宾语。NP1+为+V的格式中,“为”是系词,而V是一个指称化了的谓词性成分。这两种形式都不表达被动意义。(4)受事占据句子的“第二位置”即出现NP1+NP2+V的形式。这种句式表达的是焦点意义。疑问句中的疑问代词是焦点,要置于动词前;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是由于否定句凸显对比焦点而重读成分不同造成的;名词宾语前置是通过特定词汇和标记以及移位来凸显焦点成分。第二十三章回顾了前人对去声别义功能的研究,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去声别义的功能有四项:方向性、派生旁格(増价)、变狭的意义(转注)、名物化,其中増价功能可能是方向性的一种派生功能。去声别义现象纷繁复杂,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第二十四章为余论,主要指出了本文的创获和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袁邦照[9](2005)在《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文中指出本文从前人讨论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入手,提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过程。及物动词在常规化的过程中凝固了典型的宾语语义变为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随着人们概念结构的拓展而逐渐演变成及物动词;词典的修订,语言的习得过程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概念化过程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最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转化的内在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心智结构和社会结构是这些转化过程的主导动因。

袁邦照,曾炯巍[10](2005)在《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文中研究说明从前人讨论的不及物动词带宾语入手,提出不及物动词带宾语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不及物动词和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过程。及物动词在常规化的过程中凝固了典型的宾语语义变为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随着人们概念结构的拓展而逐渐演变成及物动词;词典的修订,语言的习得过程及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和概念化过程都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最后文章从认知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转化的内在因素进行了探讨,指出心智结构和社会结构是这些转化过程的主导动因。

二、英语及物动词的不及物用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英语及物动词的不及物用法(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汉语动词的及物性及相关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简评
    1.3 以往研究存在的问题
    1.4 本文研究的范围及对象
    1.5 本文研究的理论和方法
    1.6 本文的语料来源
第二章 理论背景与研究计划
    2.1 原型范畴化理论
        2.1.1 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
        2.1.2 非离散的连续统
    2.2 构式语法理论
        2.2.1 情景编码假设
        2.2.2 构式强制
    2.3 概念整合理论
        2.3.1 概念整合理论简介
        2.3.2 整合中的类推创新
    2.4 功能语法理论
        2.4.1 Halliday的功能语法
        2.4.2 Dik的功能语法
    2.5 基于使用(usage-based)的语法理论
    2.6 研究计划
第三章 基于及物性的现代汉语动词再分类
    3.1 汉语动词有无及物性的判定标准
        3.1.1 我们对及物性的基本看法
        3.1.2 基于有无及物性的汉语动词分类
    3.2 现代汉语动词的及物性系统
        3.2.1 不及物动词
        3.2.2 作格动词
        3.2.3 及物动词
    3.3 汉语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关系
        3.3.1 汉语属于不及物、及物包含模式
        3.3.2 来自语言习得方面的证据
    3.4 小结
第四章 汉语不及物动词考察
    4.1 汉语不及物动词的分类
        4.1.1 典型不及物动词
        4.1.2 非典型不及物动词
    4.2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问题
        4.2.1 不及物动词所带宾语的类型和特点
        4.2.2 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的认知解释
    4.3 其他相关问题
        4.3.1 不及物动词主语的语义特征
        4.3.2 再谈“不及物动词+施事宾语”
    4.4 小结
第五章 汉语作格动词考察
    5.1 作格语言和作格动词
        5.1.1 作格语言
        5.1.2 作格动词
    5.2 汉语作格动词的定义与分类
        5.2.1 汉语作格动词的定义
        5.2.2 汉语作格动词的分类
    5.3 从作格动词看及物与不及物的关系
        5.3.1 前贤们的观点
        5.3.2 本文的观点与思考
    5.4 小结
第六章 汉语及物动词考察
    6.1 及物动词与动词的价
        6.1.1 及物动词不等于二价动词
        6.1.2 及物性与动词价的关系
    6.2 及物动词的重新分类
        6.2.1 及物动词的一般分类
        6.2.2 关于及物性高低的分类
        6.2.3 本文关于论元凸显型分类
    6.3 及物动词的及物性变化
        6.3.1 及物动词带非受事宾语问题
        6.3.2 及物性的弱化问题
    6.4 小结
第七章 汉语假及物动词考察
    7.1 假及物动词的界定
        7.1.1 确立假及物动词的目的
        7.1.2 假及物动词再分类
    7.2 谓宾动词再思考
        7.2.1 谓宾动词的分类
        7.2.2 谓宾动词及物性的问题
    7.3 关系动词
        7.3.1 关系动词确立的必要性
        7.3.2 关系动词与非事件句
        7.3.3 关系动词与及物动词之间的关系
    7.4 小结
第八章 从类型学视角看汉语动词的及物性
    8.1 类型学关于及物性的研究成果
        8.1.1 及物性的类型学特征
        8.1.2 及物性的类型学差异
    8.2 汉语动词及物性的类型学特征
        8.2.1 汉语动词及物性的共性特征
        8.2.2 汉语动词及物性的个性差异
    8.3 再思考汉语及物性类型
        8.3.1 汉语是偏重结果表述的语言
        8.3.2 汉语也是自然型语言
    8.4 小结
第九章 汉语动词的及物性与句式的互动
    9.1 两种不同类型的及物性
        9.1.1 动词的及物性
        9.1.2 小句的及物性
    9.2 事件句与非事件句
        9.2.1 事件句与及物性
        9.2.2 非事件句与关系句
    9.3 动词及物性与句式及物性的互动
        9.3.1 再论“把”字句的及物性
        9.3.2 再论“存现句”的作格性
    9.4 小结
第十章 余论
    10.1 本文的主要结论
    10.2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10.2.1 本文的创新之处
        10.2.2 本文的不足之处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表 1 汉语不及物动词表(220 个)
附表 2 汉语作格动词表(142 个)
附表 3 汉语及物动词表(1687 个)
附表 4 汉语假及物动词表(129 个)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件

(2)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可转换非宾格动词的词间差异研究——对“语义结构理论”和“固化假说”的再检验(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研究现状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受试
    3.3 目标动词
    3.4 研究工具
    3.5 数据收集
    3.6 数据分析
4. 结果和讨论
    4.1 产出任务的结果
    4.2 判断任务的结果
    4.3 产出任务和判断任务的极词汇总
    4.4 原因分析
        4.4.1 动词语义
        4.4.2 相对频率
    4.5 研究启示
5. 结语

(3)词汇-语法创新的语言模因论解读——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英语不及物动词“致使化”现象及现有句法理论解读
3. 语言模因论的基本主张
    3.1 模因论
    3.2 语言模因论
4. 基于语言模因论的新解读
    4.1 致使化用法产生的外部动因
    4.2 致使化用法产生的语言创新机制
5. 结语

(4)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目标
    1.4 研究方法
    1.5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回顾
    2.1 核心术语界定
        2.1.1 动词
        2.1.2 差异化
        2.1.3 事件
    2.2 差异化问题的词典学理论探讨
        2.2.1 语言文化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2 用户类型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3 文本类型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2.4 条目描写视角的差异化问题探讨
    2.3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文本实践
        2.3.1 英语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2.3.2 英汉学习型词典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影响因素
    3.1 描写对象的异质性
        3.1.1 英语动词认知的异质性特征
        3.1.2 英汉动词认知的跨语差异
    3.2 使用主体需求的差异化
    3.3 双语词典文本表征的特殊性
        3.3.1 释义与译义表征的形式差异
        3.3.2 释义与译义阐释的模式差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建构
    4.1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概述
        4.1.1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发展历程
        4.1.2 动词句法—语义界面研究的三种视角
    4.2 事件语义视角下的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4.2.1 基于事件的单个动词条目描写
        4.2.2 基于事件的近义动词条目描写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探索
    5.1 技术模型建构的必要性
    5.2 技术模型建构的可行性
        5.2.1 数据收集
        5.2.2 数据标注
        5.2.3 数据检索
        5.2.4 数据分析
        5.2.5 数据储存
    5.3 技术模型建构的实用性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文本表征策略
    6.1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基本策略
    6.2 英汉学习型词典单个动词条目的个性化描写
    6.3 英汉学习型词典近义动词条目的系统化描写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1.1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理论框架
        7.1.2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技术模型
        7.1.3 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的表征策略
    7.2 本研究的主要启示
        7.2.1 本研究的理论意义
        7.2.2 本研究的实践意义
        7.2.3 本研究的方法论意义
    7.3 本研究的不足
    7.4 对后续研究的建议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内容提要
ABSTRACT
图表目录
缩写词
第一章 引论
    1.1 研究的目的和对象
    1.2 相关概念的分歧与界定
        1.2.1 宾格与作格
        1.2.2 非宾格与非作格
        1.2.3 致使交替与作格交替
    1.3 致使交替现象研究概述
        1.3.1 类型学视角
        1.3.2 形式语法视角
        1.3.3 功能认知视角
    1.4 本文的假设和研究方法
    1.5 本文的章节安排
第二章 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研究综述
    2.1 引言
    2.2 词汇语义观
        2.2.1 去及物化
        2.2.2 反身化
        2.2.3 词汇约束
        2.2.4 词汇致使化
    2.3 句法派生论
        2.3.1 句法致使化
        2.3.2 共同基础论
    2.4 认知构式观
        2.4.1 表层概括论
        2.4.2 使因链理论
        2.4.3 自治-依存观
    2.5 功能作格观
    2.6 小结
第三章 理论框架和研究方案
    3.1 引言
    3.2 理论框架—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
        3.2.1 事件域认知模型的理论基础
        3.2.2 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的构建
        3.2.3 致使交替事件域认知模型的特点
    3.3 研究方案
        3.3.1 研究设计
        3.3.2 语料搜集
        3.3.3 配式分析的统计方法
        3.3.4 功能分析的对比方法
    3.4 小结
第四章 语料考察Ⅰ—汉英典型致使交替动词对比
    4.1 引言
    4.2 确定语料及可比标准
    4.3 初始假设及其验证
    4.4 修正假设及其验证
        4.4.1 修正假设
        4.4.2 修正假设的验证
    4.5 讨论
        4.5.1 致使交替动词的结构和核心语义
        4.5.2 致事语义特性
        4.5.3 共有客体语义特性
        4.5.4 时体特征
    4.6 小结
第五章 语料考察Ⅱ—汉英“窒息”类动词的致使交替特性对比
    5.1 引言
    5.2 确定语料及可比标准
    5.3 初始假设及其验证
    5.4 修正假设及其验证
        5.4.1 共类指数对比
        5.4.2 共形指数对比
        5.4.3 共有客体对比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致使交替语义和句法的联接
    6.1 引言
    6.2 致使交替性连续统
    6.3 句法语义的互动方式
        6.3.1 题元角色及语义制约
        6.3.2 核心语义与句法行为
    6.4 致使交替现象的构式图谱
    6.5 致使交替相关构式及其诊断
        6.5.1 及物致使构式
        6.5.2 反致使构式
        6.5.3 动结构式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引言
    7.2 主要的研究发现
        7.2.1 基于汉英CAV 语义特性的研究发现
        7.2.2 基于汉英CAV 的认知规律的研究发现
        7.2.3 基于汉英CAC 的研究发现
    7.3 研究意义
    7.4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汉英经典致使交替动词客形指数
    Ⅱ 汉英“窒息”类动词客形指数

(6)句法语义基本对应的英汉动词分类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英语动词的分类体系
2 汉语动词的分类体系
3 句法语义基本对应的英汉动词分类体系构建的标准
4句法语义基本对应的英汉动词分类体系的实践
    4. 1 分类体系的层次
    4. 2 汉语单及物二价动词分类实例
    4. 3 英语“单及物动词+ 介词短语”分类实例
    4. 4 英语短语动词“动词+ 小品词+ 名词短语”分类实例
5 结束语

(7)英汉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机制对比及其语序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去及物化、语义自足化与词汇连续统
2. 英汉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的方式
    2.1 体标记方式
    2.2 构词方式
    2.3 义素从隐至显方式
    2.4 句法方式:介词隐现方式
3. 英汉去及物化差异对句法语序的影响
    3.1 被动义表达方式差异
    3.2 施事主语隐现和话题化的自由度差异
4. 结语

(8)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 ——语义、句法、语用和形态(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上编:理论篇
    0 绪论
        0.1 动词研究的重要性
        0.2 上古汉语动词研究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0.3 本研究的目的
    1 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及存在的问题
        1.1 传统的分类
        1.2 配价及其问题
        1.3 及物性及其困境
        1.4 作格动词和中性动词
        1.5 小结
    2 如何研究动词
        2.1 配价
        2.2 动词词汇语义学
        2.3 句子信息的层次性和复杂性
        2.4 小结:句子的命题义和交际义
    3 关于本研究
        3.1 什么是及物动词
        3.2 研究内容及目标
        3.3 研究方法和程序
        3.4 语料的选取
        3.5 文章结构
中编:实践篇
    4 伐、征、侵、袭、攻、围、讨、击
        4.0 小引
        4.1 伐
        4.2 征
        4.3 侵
        4.4 袭
        4.5 攻
        4.6 围
        4.7 讨
        4.8 击
        4.9 “敲击”义的动词
        4.10 本章小结
    5 杀、弑、戮、斩、死
        5.0 小引
        5.1 杀
        5.2 弑
        5.3 戮
        5.4 斩
        5.5 死
    6 秉、持、执、操
        6.0 小引
        6.1 秉
        6.2 持
        6.3 执
        6.4 操
    7 争、夺、追、逐
        7.0 小引
        7.1 争
        7.2 夺
        7.3 追
        7.4 逐
    8 违、犯、奸、干
        8.0 小引
        8.1 违
        8.2 犯
        8.3 奸
        8.4 干
    9 与(予)、授、馈、诒(贻)、遗、赏、赐
        9.0 小引
        9.1 与(予)
        9.2 授(受)
        9.3 馈
        9.4 诒(贻)
        9.5 遗
        9.6 赏
        9.7 赐
    10 贡、献、荐、假、借、贷
        10.0 小引
        10.1 贡
        10.2 献
        10.3 荐
        10.4 假
        10.5 借、贷
    11 饮、食、衣、冠、枕、劳、来
        11.1 饮
        11.2 食
        11.3 衣
        11.4 冠
        11.5 枕
        11.6 劳来
    12 乘、御、驾、耕、歌
        12.0 说明
        12.1 乘
        12.2 御
        12.3 驾
        12.4 耕
        12.5 歌
        12.6 小结
    13 守、戍、御、救
        13.1 守
        13.2 戍
        13.3 御
        13.4 救
    14 取(娶)、妻、女、嫁、养
        14.1 取(娶)
        14.2 妻女
        14.3 嫁
        14.4 养
    15 占、卜、筮、祭、祀
        15.0 小引
        15.1 占
        15.2 卜
        15.3 筮
        15.4 祭
        15.5 祀
    16 听、闻、从、叛(畔)
        16.0 小引
        16.1 听(听到)
        16.2 闻
        16.3 听(听从)
        16.4 从(听从)
        16.5 从(随从)
        16.7 叛(畔)
    17 视、观、望、见
        17.0 小引
        17.1 视
        17.2 观
        17.3 望
        17.4 见
    18 言、语、告
        18.0 小引
        18.1 言
        18.2 语
        18.3 告
    19 之、适、如、奔、走
        19.0 小引
        19.1 之
        19.2 适
        19.3 如
        19.4 奔
        19.5 走
    20 知、恶、患、图、说(悦)
        20.0 小引
        20.1 知
        20.2 恶
        20.3 患
        20.4 图
        20.5 说(悦)
下编:结论篇
    21 上古汉语谓词的类别及句法特征
        21.1 及物动词
        21.2 非作格动词
        21.3 非宾格动词
        21.4 形容词
        21.5 小结
    22 影响上古汉语及物动词句法多样性的因素
        22.1 命题义和交际义及其关系
        22.2 默认受事不出现
        22.3 宾语无指
        22.4 上下文中的旧信息
        22.5 否定
        22.6 受事话题化
        22.7 被动表达
        22.8 宾语前置
        22.9 自+动词
        22.10 相互义和共同义
        22.11 时体意义的表达
        22.12 本章小结
    23 去声别义的功能
        23.1 前人对去声别义功能的论述
        23.2 存在的问题
        23.3 去声别义和方向
        23.4 派生旁格:増价
        23.5 变狭的意义:转注
        23.6 动变名
        23.7 小结
    24 余论
        24.1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24.2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24.3 语法研究的规律和例外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9)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不及物动词向及物动词的转化
3. 转化动因
4. 结语

四、英语及物动词的不及物用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动词的及物性及相关问题研究[D]. 王文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5)
  • [2]中国学习者习得英语可转换非宾格动词的词间差异研究——对“语义结构理论”和“固化假说”的再检验[J]. 莫俊华.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6(03)
  • [3]词汇-语法创新的语言模因论解读——以英语非作格动词“致使化”为例[J]. 陈新仁. 外语教学, 2017(03)
  • [4]英汉学习型词典动词条目差异化描写 ——事件语义视角[D]. 耿云冬. 南京大学, 2015(05)
  • [5]汉英致使交替现象的认知功能研究[D]. 郭印.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1(04)
  • [6]句法语义基本对应的英汉动词分类体系研究[J]. 瞿云华,徐金秀,王笑盈. 外语学刊, 2016(02)
  • [7]英汉去及物化和语义自足化机制对比及其语序效应[J]. 刘晓林,曾成明. 当代外语研究, 2011(08)
  • [8]上古汉语及物动词研究 ——语义、句法、语用和形态[D]. 高迎泽. 南开大学, 2011(12)
  • [9]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J]. 袁邦照.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S2)
  • [10]论及物动词与不及物动词的互相转化[J]. 袁邦照,曾炯巍. 温州大学学报, 2005(05)

标签:;  

英语中及物动词的不及物用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