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遗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论文文献综述)
罗进贤,温晋[1](1977)在《遗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文中提出 遗传工程的出现,是分子遗传学的一项重大突破。遗传工程或称基因工程,简单说来是将基因(遗传物质的单位)从一个生物转移到另一个生物的技术。即是在分子水平上在生物体外用人工方法进行遗传物质(DNA)的重组。再重新输入生物以改变生物性状,创造生物新品种的一门新兴的学科。它是分子遗传学的一个分支,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发展起来的。它和常规育种的区别,就是突破了种的界限,极大地扩大了基因交流的范围。譬如说,不仅细菌异种间可以交流基因,甚至细菌与动、植物及
胡国全[2](2004)在《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 1.从高温温泉、油井等热源地区采集的大量样品中,富集、筛选,获得特殊的高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 2.研究分离菌株的生物学特性,如作用底物、代谢产物、纤维素酶的酶学特性。 3.将分离菌株用于纤维素(酒糟、稻草粉等)的发酵试验,研究其对稠油的乳化效果及其生长代谢对吸附原油的剥离效应,对其应用前景进行初步探索。 4.挑选一株最具代表性的分离菌株对其微生物分类地位进行研究,根据《伯杰氏细菌分类手册》(第九版)进行,并至少鉴定到属。通过16SrDNA技术对其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系统发育地位。 5.分离菌株DNA文库构建 细菌培养→DNA提取→限制性内切酶消化→与载体质粒(pUC18)按9∶1比例混合→T4DNA连接酶15℃过夜→转化受体菌E.coli JM109。 6.从DNA文库中克隆纤维素酶基因 ED基因克隆子筛选:利用刚果红平板法筛选重组子。 【方法】1.从云南邦拿掌高温温泉、油井(中原油田、胜利油田)等热源地区采集的样品中,富集、筛选,获得10多株特殊的高温厌氧纤维素分解菌。 2.试管培养基、血清瓶培养基和5L发酵培养基的分装及培养均采用亨盖特(Hungate)厌氧技术。 3.采用系列稀释滚管挑单菌落技术分离纯化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分解细
吴明[3](1987)在《蛋白质工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文中认为蛋白质工程是现代生物工程研究与开发历史长河中继基因工程工业化后掀起的第二个浪潮。《蛋白质工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就蛋白质工程产生的过程、蛋白质工程的研究途径、蛋白质工程研究与开发的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作了介绍。蛋白质工程的研究既有极高的理论价值又有广泛的实际应用意义,它能大幅度提高酶对底物的亲和性,给工业酶研究带来巨大希望;它又能改进酶的专异性,为设计新型蛋白质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并可能解决诸如乳酶制造业、葡萄糖果糖玉米糖浆制造工业中出现的困难。蛋白质工程的研究具有广阔的前景,各国科学家都予以高度重视。60年代初,我国科技工作者成功地人工合成牛胰岛素,为目前即将开展的蛋白质的研究培养造就了一批技术骨干,我们应当不失时机地抓住这个新生长点,开展蛋白质工程的研究,迎头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赵永贵,郭超群,韩恒芬[4](1995)在《微生物农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文中指出综述了国内外微生物农药研究的现状,重点评述了微生物杀虫剂、农用抗生素和微生物除草剂等方面的研究应用及进展情况,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陈小夏[5](1987)在《遗传工程与生物制药》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在简介遗传工程概念的基础上,概述了遗传工程应用于生物制药的动向,着重介绍了应用遗传工程研究和生产胰岛素、生长激素等激素类药物以及疫苗、干扰素、抗生素的主要方法和实际意义。认为以遗传工程进行药物生产,不但产量提高、并且对人类更安全有效。目前,遗传工程的开展尚存在一定的困难,但可以预期;这门新兴科学将会在制药工业上取得辉煌成就。
许德新[6](1979)在《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文中指出 基因工程也称为遗传工程。它是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在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出现的一个新领域,是分子遗传学的一个分支,发展快,探索性强,涉及的学科和技术面广。它的重要性在于不仅对生物科学、医学和农业科学等某些领域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对工、农、医等各方面实际应用的可能性有着巨大的潜力,
田志康[7](2001)在《生命形式的知识产权及国家政策》文中指出现代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发展史,也是生命形式知识产权的建立并逐步完善的历史。生命形式的知识产权由于其强的外部性,与人类生活质量、福利改善以及农业、食品安全息息相关而受到各国的关注。权利创造与发明激励存在一定的法律与制度安排之中。产权的界定、分配与转移是知识产权激励研究的重要内容。生命形式知识产权的国际公约要考虑国别政策,而国别政策也要考虑国际化背景。本文以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为对象,以产权的法律界定与保护制度、权利创造的国家政策及制度安排为基本研究线索,讨论了其中知识产权制度设计、作用、影响和权利创造激励政策及其相关问题,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中国的相应法律、政策和制度制订与改革提出了建议与分析思路。本文包括导言和主体十章。导言介绍了研究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篇章结构和主要结论。第一章讨论知识产权的基本理论问题,重点是权利归属的效率问题。第二章介绍并讨论生命形式知识产权的法律体系、主要内容及其有关国际公约。第三章介绍了生命形式知识产权的建立与发展史。第四章介绍并讨论了世界生命形式知识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第五章比较讨论了生命形式知识产权发明激励的法律及其有关选择问题。第六章介绍并讨论了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国家科技政策与投资保护问题。第七、八、九章介绍、比较并详细讨论了权利创造的制度安排问题。第十章为简要结论与有关建议。
孟广震[8](1985)在《酶工程的新成就与发展潜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人类对酶的利用源远流长,可上溯到数千年以前。当然,酶的工业化大生产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事情,酶工程的发展历史从那时算起,至今已经三十多个年头了。几十年来酶制剂的品种和应用不断扩大,六十年代后,由于固定化酶、固定化细胞及固定化活细胞的崛起,使酶制剂的应用技术面貌一新。七十年代后期以来,由于分子生物学、遗传工程及细胞工程的发展又为酶工程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会。从酶的制备方法、酶的应用范围到后处理工艺都受到巨大冲击。上述发展趋势在1984年的国际生物工程会议上得到比较充分的反映。本文拟概述酶工程几个比较活跃的方面。
戴小枫[9](2003)在《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农业生物灾害每年造成了巨大损害,常年发生灾害面积超过30亿亩次,损失粮食15%、棉花25%以上,严重制约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提高,危及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物安全、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这是一个综合性和专业性密切结合的复杂问题。为此,作者综合运用多学科的多种方法,从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不同层面和方向,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与综合研究。 本项研究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探讨21世纪农业发展新时期中国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战略问题,重点在以下领域进行了创新性的探索: 一是系统的分析了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论文以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为重点,从农业减灾、生态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现代高新技术农业应用等多角度对我国农作物重大病虫草灾害的预防与控制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研究与应用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等问题进行了系统的综合分析,对与植物保护技术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关键技术领域进行了重点的回顾、总结和评述,对当前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现状和动态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总结提出了生物技术应用空前加速、数字化发展全面渗透、技术的环保性和效益性要求更加严格、GMO安全性和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问题异军突起、“一地多灾”综合灾变机理研究已现端倪、区域性多对象多目标可持续控制势在必行等国际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二是首次提出了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道路:在系统回顾、总结分析国际植物保护科学与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凝练出带头学科交替拉动和科学革命质变起爆的植物保护科学发展模式,需求牵引的单个技术更迭与科学先导的技术体系综合发展等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规律,给出了未来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生物技术一马当先,高新技术多点起爆,互作机理核心支撑,4部引擎联合驱动,全面推进植物保护科学技术革命,建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提供支撑的新型植物保护科学技术体系”的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是综合性地提出了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总体战略、发展目标、优先方向和重点研究内容:重点研究和系统阐述了生物农药、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4部引擎”的发展思路、战略、目标,以及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在基础性工作、基础研究、高技术前沿、关键技术等不同技术层次的重点研究内容,提出了新时期我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发展的优先方向是有害生物一作物互作机理研究、生物农药创制、环境相容化学农药开发、农业转基因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预防与控制研究等五大领域;针对植物保护科学技术自身特点、发展规律和我国现状,提出了在“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植保方针下,未来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中应始终把握和坚持“4个紧密结合”的原则,即宏观与微观紧密结合,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关键技术研究与基础研究、基础性工作紧密结合,前沿高技术与传统常规技术紧密结Z‘ 四是创新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从组织制度和体制创新的角度,提出了把农业有害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问题纳入国家生物安全整体战略的发展新观念,提出了成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建立官方植保官制度,改革我国农林动植物有害生物检疫检验管理体制,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公共危机应急控制制度和机制,完善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控制测报系统,加强动植物有害生物防灾减灾保障系统建设。 2.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在完善和建立国家法律法规体系中,提出新建立“植物检疫与植物保护法”、“官方植物保护官试行条例”、“外来入侵生物预防与控制法”、“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法”等法规,以及修改和补充“农业法”、 “环境保护法”、“对外贸易法”、“国家公共安全法”、“刑法”等法律法规的相关条款,和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等政策建议。 3.从国家产业政策和投资政策的角度,研究提出了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不动摇、农业科研公益性定位不动摇、农业科研基地国家投资主体地位不动摇、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用好世贸组织的绿箱政策、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增加国家财政对植物保护技术科研与推广应用的投入等政策建议。 4,在国家科技政策建议中,针对一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创新能力和保障支撑体系建设,提出了建设“一个中心五大基地”(即植物保护基础研究创新中心、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基地、农业应用微生物基因资源与基因改良研究基地、农业转基因产品安全性评价研究基地、新型农药创制基地、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技术研究基地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创新能力建设)的布局和建议,以此为基础建设以国家植物保护科研基地为核心、区域性植物保护技术创新中心为支撑和网络的国家植物保
易浚华,信天成[10](1986)在《遗传工程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文中认为 遗传工程(Genetic Engeneering):是七十年代兴起的新技术,即改变遗传密码,人为的改变遗传特性,创造人类需要的生物新类型,亦称基因工程.有性杂交,虽可出现新的生物类型,但在亲缘关系较远的生物之间,常不能应用.而遗传工程技术却可越过交配屏障,给创造生物新类型的工作,
二、遗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遗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论文提纲范文)
(2)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关键问题创新点和主要成果 |
第一部分 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
实验一 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其生理学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实验二 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分解菌的应用前景初探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二部分 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菌B_2的鉴定、系统发育分析及其酶学性质的研究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部分 B_2菌株内切葡聚糖酶基因片段的克隆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综述 |
综述1 极端嗜热微生物及其酶的研究动态 |
参考文献 |
综述2 纤维素酶基因克隆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生命形式的知识产权及国家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目的与意义 |
三、基本研究思路和篇章结构 |
四、主要结论 |
第一章 知识产权的本质及其归属效率和界定方式 |
一、知识产权的本质 |
二、权利归属的效率概念与假定——概述 |
三、知识产权归属的法律效率原则和标准 |
四、影响知识产权有效率配置的因素 |
五、合约形式与产权归属的效率 |
六、在职与非在职发明区分的效率 |
七、公共物品知识产权的归属 |
八、知识产权界定方式或类型 |
附关于知识产权的许可 |
第二章 生命形式的知识产权的体系与制度 |
一、概念 |
二、主要保护制度及相互关系 |
三、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内容 |
四、有关知识产权的主要国际公约 |
第三章 生命形式知识产权的简要历史与趋势 |
一、生命形式知识产权活动的早期历史 |
二、生命形式知识产权活动的中期阶段 |
三、最新进展 |
附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发展的重要事件 |
第四章 生命形式知识产权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生物技术与知识产权 |
二、知识产权、遗传资源、传统知识和民俗问题 |
三、地理标记 |
第五章 生命形式知识产权的国别政策与选择 |
一、产权保护的国家差异与选择 |
二、植物新品种保护文本选择 |
三、关于动物品种保护 |
四、关于研究工具(生物材料)保护问题 |
第六章 国家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政策及其对投资和学术研究单位的激励 |
一、 政府直接参与——人类基因组及其他专项计划 |
二、 投资保护与激励 |
三、对大学和研究单位的激励 |
第七章 R&D 制度安排---知识产权制度 |
一、社会广泛参与R& D 活动的基本要素 |
二、生命形式知识产权制度——美国的创新史 |
三、知识产权保护对私营部门 R&D 投资的激励作用及其相应影响 |
四、 关于市场结构,集中化与 R&D 活动的进一步分析 |
第八章 R&D 制度安排---研究与开发合作 |
一、概念——不完全合约理论和纵向协作战略选择 |
二、研究与开发合作产生的因素 |
三、战略技术联盟 |
四、专利联营 |
五、工业研究与开发联营企业、合作研究与开发协议 |
六、美国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伙伴机制——事例剖析 |
七、中外研究与开发合作的简要比较 |
第九章 研究与开发的制度安排——公共研究与开发资源配置 |
一、基础研究与生命科学及其研究与开发投入效益 |
二、美国政府生命科学研究投资与美国生命科学及生物技术的地位 |
三、农业公共R& D 资源及其目标配置 |
四、发展中国家的有关问题 |
附美国公共农业研究体制、资助方式与资金分配 |
第十章 “基因保卫战”——简要结论与补充建议 |
一、简要结论 |
二、孟山都的大豆专利 |
三、关于我国传统知识和基因资源保护与利用的若干建议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概念与定义 |
致谢 |
(9)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4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 |
第二章 我国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现状、问题与挑战 |
2.1 我国主要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的成就与现状 |
2.1.1 防治策略在实践中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内涵越来越丰富 |
2.1.2 初步和基本摸清了一些重大病虫害的生物学规律与机制 |
2.1.3 一批关键防治技术初步实现升级换代和更新 |
2.1.4 研制开发出一批新的生物防治制剂和品种 |
2.1.5 初步建立了主要病虫抗药性监测和综合治理技术体系 |
2.1.6 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在控害减灾的生产实践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
2.2 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
2.2.1 基础研究有所突破 |
2.2.2 应用技术研究不断创新,控害技术成效显着 |
2.3 面临的新挑战 |
2.3.1 农业有害生物的变异和快速演进加速,新的小种/生物型不断出现,重大病虫害此起彼伏,发生呈上升趋势、危害进一步加剧 |
2.3.2 新的危险性外来病虫害不断传入,对我国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国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
2.3.3 随着农业生物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管理问题凸现 |
2.3.4 农业生产防治中过多地依靠化学农药,农产品生产成本居高不下,“绿色”安全农产品生产问题突出,有害生物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农药对环境污染和生物多样性的破坏严重 |
2.4 新阶段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对植物保护技术的需求 |
2.5 存在的问题 |
2.5.1 法律法规不健全,必要的组织机构不健全,领导、生产与管理者观念落后陈旧,部门条块分割、缺乏统一的管理协调制度,管理运行机制效率低下,技术政策严重脱离中国实际,投资政策长期不到位,产业政策短视,缺乏以人为本的长期稳定的科技创新环境 |
2.5.2 基础性工作和应用基础研究薄弱,对有害生物灾变的监测预警能力差,不能适应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客观需要,生产上经常陷于被动 |
2.5.3 由于对高技术前沿发展跟踪和重视不够,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的上游技术来源空虚,导致关键控制技术开发乏力,减灾的硬技术手段明显落后 |
2.5.4 运用生物多样性的理论指导种质资源的基因多样性有效控制有害生物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毁灭性病虫害种型变异频繁,抗性品种更换周期短,生产上防不胜防 |
2.5.5 运用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理论,依靠农业生态系统的自然控制、调节和自组织作用,发挥栽培和耕作技术抑制有害生物的人工辅助作用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不够 |
第三章 生物农药创制研究 |
3.1 发展生物农药的背景和意义 |
3.1.1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保护生态环境的重大需求 |
3.1.2 发展生物农药是发展无公害农产品、保护人民健康的重大需求 |
3.1.3 发展生物农药是提高我国农产品质量和国际竞争力、保护我国国际贸易利益的重大需求 |
3.1.4 发展生物农药符合国际潮流和发展方向 |
3.1.5 发展生物农药是我国农药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3.1.6 发展生物农药对相关产业发展具有较高的关联度 |
3.2 农药、生物农药、生物源农药概念与类型 |
3.2.1 相关概念 |
3.2.2 生物农药的类型 |
3.3 国内外研究开发现状与技术发展趋势 |
3.3.1 研究开发现状 |
3.3.2 发展新型生物农药的要求 |
3.3.3 主要发展趋势 |
3.4 国内现有研究基础与条件 |
3.4.1 国内现有研究工作基础 |
3.4.2 主要成就与应用情况 |
3.4.3 国内外专利申请与授权状况 |
3.5 我国研究开发生物农药的有利条件和面临的机遇 |
3.5.1 生物资源丰富 |
3.5.2 拥有一支较完整的研究开发队伍 |
3.5.3 初步形成产业化基础 |
3.5.4 国内市场开发前景广阔 |
3.5.5 符合可持续植物保护发展的方向 |
3.6 存在的主要问题 |
3.6.1 基础研究薄弱,原创性拳头产品少,技术对产业拉动力弱 |
3.6.2 缺乏产业化意识,深入的技术创新和中试熟化不够,新产品开发后劲不足 |
3.6.3 研究力量不足、分散,恶性竞争有余,多学科多单位的合作不够 |
3.6.4 平台技术创新、构建不够,产品种类多,当家品种少 |
3.6.5 创新经费不足 |
3.6.6 经费投入分散 |
3.6.7 研究开发与生产脱节,缺乏企业与科研单位的紧密长期结合 |
3.7 发展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3.7.1 总体思路与发展方向 |
3.7.2 主要研究内容与关键技术 |
第四章 环境相融新农药创制研究 |
4.1 问题的提出与环境相融农药的概念 |
4.1.1 可持续的植物保护所要求的农药 |
4.1.2 农药的相关概念 |
4.2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的现状 |
4.2.1 品种向低毒化、生物化、杂氮化方向发展 |
4.3 方法与途径创新呈现加速态势 |
4.3.1 更优化的随机合成 |
4.3.2 生物合理设计 |
4.3.3 类同合成 |
4.3.4 天然活性物质模拟 |
4.3.5 组合化学 |
4.3.6 基于基因组学的药物分子设计 |
4.3.7 高通量筛选系统 |
4.3.8 生物活性和生产技术的改进 |
4.4 制剂、剂型与应用 |
4.4.1 复配制剂 |
4.4.2 剂型 |
4.4.3 农药用途、使用范围的扩展 |
4.4.4 施用技术和施药机械不断发展 |
4.5 环境相融农药国际发展趋势与方向 |
4.5.1 农药的性能向环境相融和无害化方向发展 |
4.5.2 调控有害生物的机理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4.5.3 创制方法向高技术化、高智能化、高效率化方向发展 |
4.5.4 元素向含氮杂环化合物方向发展 |
4.5.5 剂型向多元化方向发展 |
4.5.6 物质类型向两元化方向发展 |
4.6 我国环境相融农药发展的现状与存在问题 |
4.6.1 我国农药发展的现状 |
4.6.2 存在问题 |
4.7 我国环境相融性化学农药发展的历史机遇 |
4.7.1 世界农药处于品种更新和结构调整的战略大洗牌时期 |
4.7.2 面对新一轮战略发展机遇的选择 |
4.8 发展方向、目标和研究重点 |
4.8.1 发展方向 |
4.8.2 近期发展目标 |
4.8.3 研究重点 |
4.9 讨论 |
4.9.1 关于我国农药创新的外延 |
4.9.2 其他 |
第五章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研究 |
5.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背景与意义 |
5.1.1 问题的背景 |
5.1.2 对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意义 |
5.1.3 对于科学技术自身发展的意义 |
5.2 国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5.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5.2.2 国际发展趋势 |
5.3 我国已有的研究工作基础 |
5.3.1 危险入侵杂草 |
5.3.2 危险入侵昆虫 |
5.3.3 危险入侵植物疫病 |
5.3.4 预警与预防研究 |
5.3.5 部分研究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与成果 |
5.3.6 初步形成了一批可依托的实验室 |
5.4 存在的主要科学技术问题 |
5.4.1 危险入侵生物入侵过程中的遗传分化问题 |
5.4.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 |
5.4.3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及其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
5.4.4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早期预警及其快速检测的科学基础 |
5.4.5 危险生物入侵可持续控制策略与途径 |
5.5 发展方向与预期目标 |
5.5.1 总体研究思路 |
5.5.2 重点研究方向 |
5.5.3 预期目标 |
5.6 主要研究内容 |
5.6.1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快速演变 |
5.6.2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与寄(宿)主相互作用 |
5.6.3 农林危险入侵生物种群形成与扩张生态学 |
5.6.4 农林生态系统对危险生物入侵的抵御机制及结构与功能的变化 |
5.6.5 农林危险生物入侵风险分析和环境经济评估的理论模式与体系 |
5.6.6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快速检测 |
5.6.7 重要农林危险入侵生物可持续控制的策略与途径 |
第六章 农业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评价研究 |
6.1 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
6.1.1 国际背景 |
6.1.2 国内背景与概况 |
6.2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的意义与必要性 |
6.2.1 是转基因生物研究的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需要 |
6.2.2 是对农业转基因生物进行科学客观评价,是确保我国生态环境安全的需要 |
6.2.3 是加速和保障我国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
6.2.4 是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管理行政执法的需要 |
6.2.5 是合理制定和实施技术壁垒措施的国家战略需要 |
6.3 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存在的主要问题 |
6.4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
6.4.1 国内外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现状 |
6.4.2 国际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评价和管理的发展趋势 |
6.5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有的工作基础 |
6.5.1 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研究技术发展水平的基本判定 |
6.5.2 已有的研究技术基础 |
6.6 主要任务、发展方向和目标 |
6.6.1 研究任务 |
6.6.2 重点发展方向 |
6.6.3 近期的研究目标 |
6.7 主要研究内容 |
6.7.1 基因操作安全性研究 |
6.7.2 转基因植物中外源基因插入引发非预期效应的分子基础研究 |
6.7.3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农业资源与生态系统影响的机理 |
6.7.4 转基因作物中基因向相关物种漂移的研究 |
6.7.5 转基因作物农田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 |
6.7.6 转基因微生物生态安全性研究 |
6.7.7 转基因鱼的生态安全研究 |
6.7.8 农业转基因生物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影响预测与控制的理论和方法 |
第七章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发展趋势、我国的发展对策、方向、目标与优先领域 |
7.1 国际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趋势 |
7.1.1 国际现代农业发展的动态与趋势 |
7.1.2 国际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方向 |
7.2 我国农业科技发展面临的任务和要求 |
7.3 农作物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的概念与发展 |
7.3.1 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 |
7.3.2 可持续植物保护 |
7.3.3 农业有害生物可持续控制 |
7.3.4 综合防治策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长期策略 |
7.3.5 我国综合防治策略的发展历程 |
7.4 国际植物保护技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动态 |
7.4.1 生物技术化趋势空前加速,现代农业生物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发展的支撑性技术 |
7.4.2 随着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3S技术、数字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应用,植物保护技术宏观研究领域的信息化、数字化趋势愈来愈明显 |
7.4.3 可持续农业正在成为未来社会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以环境相容的、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发展和研究的重点 |
7.4.4 随着现代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加快,国际贸易与交往频繁,以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和危险性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为主导的国家生物安全问题已经凸现,正在成为植物保护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和热点 |
7.4.5 运用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现代生物技术的理论、技术、方法,在分子遗传与代谢调控的水平,对植物与主要病、虫、草、鼠害的相互作用机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建立利用农作物生物多样性控制病虫害的技术平台,正在成为新的趋势和研究热点 |
7.4.6 实用有害生物综合防治技术体系向以特定区域几种主要作物的多病虫综合治理,以及优化的农田生态系统可持续控制方向发展,运用群落生态学的方法研究分析多目标病虫复合系统中的互作关系、种群演替的动态规律与机制等,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之一 |
7.4.7 把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作为一个重要方面,纳入国家整个防灾减灾的公共危机管理体系,从农业生物灾害的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出发,在生物灾害承灾体如农作物、动物的脆弱性和区域经济、资源、环境、社会条件等对灾害形成和灾害损失方面开展研究,进行国家范畴和区域性生 |
7.5 我国有害生物综防技术与国外先进技术的差距 |
7.6 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转换模式 |
7.6.1 植物保护科学的发展模式 |
7.6.2 植物保护技术的发展模式 |
7.7 发展思路与对策 |
7.7.1 发展战略和思路 |
7.7.2 发展目标 |
7.7.3 优先发展领域与重点研究内容 |
第八章 植物保护技术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8.1 推进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建立和完善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体系 |
8.1.1 建立农业生物灾害国家管理委员会 |
8.1.2 建立和完善国家动植物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体系 |
8.1.3 建立官方植物保护官制度 |
8.2 加快和完善法制建设,保障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有法可依 |
8.2.1 建立和完善相关的制度、法律与政策 |
8.2.2 健全法规,加大行业管理和监管力度 |
8.3 产业政策 |
8.4 贸易政策 |
8.4.1 加强调查研究,调整检疫政策 |
8.4.2 加快制订检疫技术标准 |
8.4.3 研究运用检验检疫技术壁垒 |
8.4.4 增强服务意识 |
8.4.5 坚定地实施科技兴检战略 |
8.5 投资与金融政策 |
8.5.1 坚持国家农业科研基地的主体地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研机构以公益性为主的定位不动摇、坚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完整体系不动摇、坚持以政府为主体的投入渠道和机制不动摇,要坚持国家目标与市场目标相结合的原则,坚持农业生物灾害的社会公益性质 |
8.5.2 坚持政府对公共产品实行积极干预的方针 |
8.5.3 用好世贸组织允许的投入政策组合 |
8.5.4 改革国家财政对农业科技现有的支持方式 |
8.6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支撑体系 |
8.6.1 建设国家农业生物灾害预防与控制技术创新体系 |
8.6.2 建立国家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技术支撑体系 |
8.6.3 建立外来生物入侵预防与控制的技术支撑体系 |
8.6.4 建设国家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研究中心 |
8.6.5 建设国家农业有害生物预防与控制技术示范基地 |
后记 |
引用文献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遗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论文参考文献)
- [1]遗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J]. 罗进贤,温晋.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77(04)
- [2]极端嗜热厌氧纤维素菌的分离、鉴定及其分子生物学研究[D]. 胡国全. 四川大学, 2004(11)
- [3]蛋白质工程的过去、现在和将来[J]. 吴明. 自然杂志, 1987(04)
- [4]微生物农药研究的现状及展望[J]. 赵永贵,郭超群,韩恒芬.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5(03)
- [5]遗传工程与生物制药[J]. 陈小夏. 广东医药学院学报, 1987(02)
- [6]基因工程及其应用前景[J]. 许德新. 煤矿医学, 1979(02)
- [7]生命形式的知识产权及国家政策[D]. 田志康. 华中农业大学, 2001(05)
- [8]酶工程的新成就与发展潜力[J]. 孟广震. 生物工程学报, 1985(02)
- [9]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D]. 戴小枫.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3(04)
- [10]遗传工程及其在医药方面的应用[J]. 易浚华,信天成.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198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