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初探

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初探

一、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米瑞华[1](2015)在《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文中指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经济战略部署为国家生产力布局适度调整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提供了预期。在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要素将更加集聚。国内外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交通运输、经济、文化、旅游、地缘、生态、考古等方面,关于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的系统研究较少。人是经济建设的主体,同时又是经济发展的最终目标,丝绸之路经济带生产要素布局要以人口空间结构特征为基本依据之一,以使产业布局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本环境和经济效率,同时权衡使经济建设和发展的成果为更多人所享受的社会治理目标。当下,我国人口结构失衡情况日益突出,甚至超越人口数量矛盾成为我国未来人口生态建设的主要问题。而人口空间结构研究使人口结构矛盾和人口一经济压力凸显于地图空间中,为经济、社会治理工具的合理开发提供依据。而该领域研究的缺失必然会对政策制定形成误导,导致地方政府只以局部人口数量和结构的总量和均量值作为政策依据,而难以察觉区域人口构成在整个经济带中的地位、特色及其影射的经济潜力和社会治理重点。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面临水资源、土壤沙漠化等环境约束,需要吸取古代人类大规模开垦活动的经验和教训,使城镇化、工业化过程能够适应当地的基础生态环境而得以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慎重考察产业布局和人口空间结构的历史、现状及趋势。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变动过程研究中,以文献研究、人口数据空间化、归纳分析等方法,对两汉、隋唐、辽宋、元、明、清代等六个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分布格局进行模拟,分析了影响古丝绸之路沿线人口分布变动的重要因素,并对每一历史时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进行简单的概况。在此基础上,提炼繁荣时期丝绸之路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研究发现古丝绸之路在西北边疆拉锯式收缩扩张的政治周期中,其人口分布几经聚散,人口构成不断更替,生产力和文化在盛唐时期最为发达,丝绸之路沿线商旅延绵,起点城市长安是当时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化大都市,但随着唐末爆发的连绵战争,以及西域政权割据、气候变化、政治经济中心南移、海运兴起等各种影响因素,长安城迅速衰落,丝路沿线人口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丝绸之路繁荣昌盛时期往往具有起点城市人口密集、丝路沿线人口空间分布连续、途径地区生产力和文化先进等人口空间结构特点,而丝绸之路萧条时期则正相反。当下丝绸之路经济带正处于国内外政治环境和经济秩序稳定的关键发展期,“以古鉴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应重视西安作为经济增长极的作用、人口适度集聚于适宜发展区、充分向西开放、重视向西道路交通建设,并依靠科技手段保护环境和恢复生态。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以人口密度格网化方法和人口构成趋势面分析方法,绘制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和人口构成空间分布图,通过地图叠加比较了各省、地区的人口空间分异情况;采用因子分析法约减人口空间结构变量以减少信息冗余和共线性,在此基础上通过聚类分析得到研究区域的人口区划,以充分解释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的关键特征。研究发现2010年丝绸之路人口密集区集中分布在陕西关中、甘肃陇中、陇东南及河西走廊、青海西宁和海东地区、宁夏银川平原、以及新疆天山南北坡、伊宁平原、塔里木盆地外缘的绿洲地带等。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反映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各个区域人口承载力的有限性和差异性,且这种差异化格局的存在具有长期性、客观性和稳定性。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自然构成、年龄构成、教育构成、人均收入、产业构成、城镇化水平等26个人口专题地图,反映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人口属性分布各具特征,空间分异较大,各省区、各地区人口发展所处阶段具有差异性,陕甘等地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剧,青、宁、新三省区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尚处在人口快速惯性增长阶段,尤其是南疆三地州、青海玉树、果洛等州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较高,人口受教育年限较低、人均收入较低,是人口压力相对较大的地区;西安、乌鲁木齐等五大省会城市高素质人力资本聚集,外来人口比重大,第三产业人口比重大,是人口城镇化的主要承接区;陕北能源化工基地、甘青新交界处等矿区人口以第二产业人口为主,人均收入最高,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大,性别比最高,人口迁移流动较大;基于因子分析方法约减变量以消除重复和冗余信息,得到“年龄结构因子”、“家庭规模因子”、“医疗卫生因子”、“民族因子”、“教育因子”、“收入与城市化因子”六个主成分,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将360个区县聚为“人口快速增长的农业贫困区”、“水土流失型农业人口迁出区”、“人口较快增长的农业发展区”、“率先进入老龄化的综合发展区”、“外来人口聚集的高收入资源区”、“人口城镇化的重点承载区”六大人口区划,便于准确直观的把握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关键特征,并为预测和优化建议等人口规划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方面,主要采用边际理论分析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家庭决策过程,并分析人口城镇化的动力机制及其对城乡经济发展的效应,考虑新型城镇化、道路交通建设、互联网贸易和新物流、国际化大都市建设、相关制度改革、资源环境约束等因素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影响,并以数学模型表达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研究发现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空间格局对人口空间结构的回归系数较为显着。经济规律通过作用于人口的自然变动(出生率、死亡率及二者速度差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机械变动(当前主要是人口城镇化)而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发挥作用;人口城镇化促使城镇人口增长、就业增加、技术进步及市场扩大,并促使农村地区劳动力减少、人均收入提高及农业技术进步。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主要有:新型城镇化和互联网贸易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同时,平抑人口密度阶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减小人口空间位移成本,促进人口点、轴状聚集;国际化大都市建设将促使人口向西安等区域特大城市加速聚集;制度改革将减轻人口迁移流动的“配重”,促进人口向城镇聚集;资源环境对人口空间结构变动形成约束条件;基于以上分析设计一个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简单模型,以简明的表达其变动机制。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部分,主要采用人口灰色动态预测方法预测人口,并基于格网化和趋势面方法进行预测值的空间化,基于预测结果给出未来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分布的经济效率评价和优化建议。研究发现2010~202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快速增长,增长较快的区域主要为大中型城市、资源工业型经济热点地区、以及新疆、青海的少数民族聚居区;2020-2030年间,陕西、甘肃大部分区县进入人口拐点,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大部分区县仍处于人口惯性增长阶段;大中城市人口聚集,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城市空间扩展;2030~2040年间,人口迁移的主流仍然是农业地区向城镇聚集,但迁移总量较前一个预测期略低,陕甘地区人口老龄化非常严重,人口规模持续减少,宁青新三省区将成为人口主要迁出区;大城市“郊区化”现象普遍出现;2040~2050年间,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城镇化过程基本实现,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各级城市或城镇中,人口聚集度非常高,农村人口继续向城市转移的规模非常小,城乡二元的界限模糊,由于人口老龄化、人口密度过大、以及农村生活环境的改善,“人口郊区化”和“逆城市化”在各大中城市普遍出现。2050年人口格网密度分布图的空间基本形态与2010年相似,但大中城市人口密度有大幅增加,沿丝绸之路经济带形成明显的珠串状人口空间分布格局;以国际化大都市西安为起点,人口分布沿丝绸之路主干道(主要是陇海—兰新—北疆—南疆铁路)具有明显的点轴状特征,人口增长较快的城市主要有西安、成阳、宝鸡、榆林、延安、兰州、武威、金昌、嘉峪关、张掖、酒泉、西宁、格尔木、银川、吴忠、石嘴山、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昌吉、奎屯、伊宁、库尔勒、喀什等区域中心城市,茫崖、若羌、哈密等过去人口密度较低的城市由于南疆铁路环线的建成通车而导致人口较快增长,而陕南地区、甘南、陇南、玉树、果洛、西海固、南疆三地州等地区将成为主要的人口迁移疏散区;由于少子化、老龄化及人口城镇化等原因,陕甘宁等地的中小城镇、经济小县人口持续减少,且分布更加聚集,西北广大农村地区人口密度降低。研究认为人口空间结构应当与自然、经济等人口立地条件相适应,当人口空间结构与立地条件不相适应时,应通过生产力布局调整、加大迁移便利性等途径优化人口空间结构,建议以自由贸易区、内陆港等政策倾向为途径,充分培育西安、乌鲁木齐等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增长极,加快丝绸之路沿线重要的城市群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布局优化,重视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基本公共服务提供,加速人口快速增长的南疆地区的铁路建设,人口迁移和科学生育并举缓解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结构失衡问题,以利于人口密度和人口构成伴随着生产力布局的变动而匹配优化,依靠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市场规律,以较小的社会成本实现丝绸之路经济带经济效率提高、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人口空间结构优化目标。

郭帅辉[2](2017)在《兰西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及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国家“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加快城市群建设,优化城镇布局和形态,增强中心城市辐射作用。兰西地区是我国西北区域城镇密集区之一,基于优越的区位条件和资源优势,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内规模、形态各异的城镇发展速度较快。城市规模分布状况及空间形态演化模式合理与否,对于区域性内城市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兰西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与多民族聚居形态,城市规模分布及空间形态不同于我国中东部地区城市。本文以兰西地区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区域性城市发展历程及现状空间分布格局梳理,对兰西地区城市间发展脉络全局性认识。然后运用类型学的方法对城市空间形态分析,从中得出河谷型带状城市空间形态在兰西地区最为典型,并以兰州、西宁两大核心城市为例对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析。其次,探讨兰西地区自然环境条件与多民族聚居形态的交互作用。地形海拔高度与河流系统对人类聚居、城市分布格局、空间形态演化均具至关重要;兰西地区少数民族基本沿河湟流域呈现“大分散、小聚居”带状分布,城市空间形态受宗教文化影响突出,表现为“围寺而居”、“围寺而商”的特殊形式。通过分析得出自然地理环境对兰西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和空间形态演化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定量分析部分,运用首位度指数、zipf定律、分形维数对兰西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现状特征及演化过程分析。城市人口规模现状规模等级结构连续,大中规模城市分布相对分散,小城市数量较多,兰州市首位特征明显,但是对区域城镇体系发展的带动作用有所欠缺。从2004-2014年兰西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演变过程来看,城市间人口规模序列一直存在差异,但是逐渐优化,其中首位城市兰州市人口规模渐渐缩小差距,中小城市地位不断增强。通过分形维数中的关联维数对兰西地区城市分布格局量化分析,结果与定性分析中兰西地区城市沿河湟谷地分布相吻合。接下来运用城市扩展强度指数、城市建设用地扩展速度、分维数、紧凑度指数及城市扩展弹性系数等对典型城市空间形态探讨研究,发现西宁市近30年城市空间扩展特征符合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化特征,现阶段城市空间扩展出现浪费现象。最后,宏观层面对兰西地区城市规模合理分布提出建议,微观层面对典型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化提出优化策略。

马吉霞[3](2020)在《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青海旅游业迅速发展,其联动效应带动中心城市西宁餐饮业的发展,尤其是清真餐饮业,成为“大美青海”的一张文化名片,市场的繁荣吸引越来越多的女性农民工涌入城市并投身其中。本文以西宁市清真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为研究对象,从女性打工者的工作、家庭、生活、社会交往和精神生活等方面进行田野调查,看女性打工者如何摸索着成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两栖人”;如何在城市安身立命的过程中进行着城市文化适应;又如何在传统和现代之间进行调适与自我表达。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涉及研究缘起和意义,继而对相关文献作以梳理和分析。第二章分析了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兴起的大背景及发展现状,以及本文两个“田野点”D饭店与R饭店的基本情况介绍与笔者打工的经历。第三章讨论了清真餐饮业的女性打工者从何而来、她们多元的身份与迁移动机以及为何成为“餐饮人”。第四章结合笔者的实践来分析女性打工者们职场生活中的社会适应,包括饭店内的劳动分工和饭店对她们的规训,以及女性打工者们发挥主动性去适应职场的策略。第五章从女性打工者精神方面如消费观念和休闲娱乐方式的转变、家庭角色的半脱嵌与新的关系圈等对她们精彩的城市生活作以总结。结语部分对乡土女性来到都市后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了反思。

张炜[4](2014)在《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口是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人口结构是人口问题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人口结构的变化与经济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相互交织互相影响。适度的人口数量以及合理的人口结构是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必要保证,研究人口结构与经济的关系就是为了找出其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以便更好地调整人口政策,改善人口结构,促进经济良性发展。本文以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的关系为研究对象,运用人口经济学原理,采用实证研究的方式,详细分析了西宁市人口结构现状及特点,预测了西宁市2030年人口结构变动趋势,并结合人口预测进行了经济发展形势预测,研究了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正负两方面影响,提出了改善人口年龄结构、性别结构、产业结构、质量结构的一系列对策,以期对研究西宁市人口结构有一定参考价值,对促进西宁市经济发展有一定推动作用。

张顺晰[5](2019)在《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文中认为河湟地区处在黄土高原西部边缘,是中原农耕区向西北少数民族游牧地区的过渡带。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历来成为中原政权与西部少数民族政权争夺的焦点。在两千余年的政权交替中,河湟地区经历了数次农牧变迁。清代的河湟地区因统一国家版图的成型,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良好,河湟城镇获得了较大发展,城镇体系基本形成。特定的区域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是城镇兴起与发展的地理平台,会因其地域差异性而影响到城镇的发展路径,河湟城镇也不例外。河湟城镇在有清一代近三百年的发展进程中,随着区域人文环境的变化,大体经历了恢复、繁荣、衰退的三大阶段,即清初城镇因军而兴,乾嘉时期因农商而荣,清末同光年间又因战而衰,在衰败中受外力影响又显现出一丝新机。清朝前中期是城镇建立发展的重要时段,清末河湟地区城镇体系基本成型。其拓展形式是以湟水谷地为基础,向河流上游及支流延展,在地理空间上呈羽状分布。受制于区域地理与人文环境,清代河湟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城镇的外部形态多为方形,少有不规则形。在城镇内部空间结构上,与清代大多数城镇相似,政治空间多位于城内东北部和西北部,教育空间多与政治空间组合,祭祀空间较为分散。城镇发展受到区域环境方方面面的影响,但随着人类实践能力的提高,城镇发展又给区域环境以反馈,其中的利弊需要总结。通过综合研究发现,清代河湟城镇发展经历了一条由军城向治城转变的过程,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这种发展路径,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地区人文环境与自然地理条件互相作用的结果。清代河湟城镇的空间布局,为以后本区城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其发展模式、过程及经验教训,可作为当代城镇化建设之借鉴。

袁霞[6](2019)在《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西宁市人口老龄化问题不断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广受关注,西宁市地处寒冷干燥的青藏高原地区,具有海拔高、辐射大、气压低等独特的气候环境,增高了老年人患老年疾病的几率,因此,解决老年人的医疗服务需求成为了如今最大的民生问题。目前,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服务发展处于探索阶段,伴随着一系列的发展问题。本研究将西宁市医养结合型的养老机构作为研究对象,以积极老龄化理论、福利多元理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法、访谈法、观察法、案例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分析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笔者对此进行了实地调研访谈,分析得出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存在如下问题:机构运营成本大,社会力量参与少;机构医养资源紧缺,医疗服务不健全;护理等级评价标准不合理,服务收费较高;医护费用难报销,“医养结合”定位不清;人才结构不合理,护理人员专业程度有待提升,并根据西宁市自身情况分析其原因,具体原因如下:政府资金投入不足,宣传力度不够;养老服务成本高,无可复制的成功经验;评估标准不完善,市场利益诱导;政府多头管理,行业建设标准不规范;人们对护理行业的观念,缺乏培养专业护理人员。同时,笔者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资料查找,以及对比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从中整理出可借鉴和汲取的经验,提出了政府加大资金方面的投入,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整合各类医护资源,推动养老行业供给侧改革;建立严格的老年人评估机制,树立“医养结合”的理念;完善医养结合医保体系,健全养老行业标准建设;开发医护服务相关人才,健全护工薪酬保障体系等一系列对策建议。以期为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为政府提供一定的决策参考。

严香翠[7](2010)在《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方式与途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立足于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发展趋势,详细分析了国内外一体化发展成功区域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并对目前国内外区域合作的相关理论作了系统研究,为本论文研究的开展准备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论文系统地描述了研究区域自然地理格局、资源禀赋、城镇及人口格局、经济和产业格局等,并详细地分析了研究区域合作现状及影响合作的障碍因素,从深层次阐述了研究区域发展合作的必要性,并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域开展合作的现实基础,阐述了研究区域发展合作的可能性。最后论文在对研究区域发展定位系统分析的基础上,对研究区域合作方式与途径进行了深入而系统的研究,提出适合研究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的合作模式和合作机制,并找出了研究区域发展合作的切入点领域,以此为突破,带动研究区域逐渐拓宽合作领域、深化合作层次,最终形成有利于区域整体发展和区域良性循环的区域合作方式。

王颖[8](2020)在《人类学视野下的都市藏族文化调适与变迁 ——基于西宁城东区的田野调查》文中指出在民族迁移与文化涵化的背景下,随着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民族观念的转变,不少藏族居民因为种种原因从牧区迁移到了城市生活。在与汉回等其他少数民族相处的几十年时间里,为了适应当地社会,西宁都市中的藏族在宗教、婚俗、家庭中都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已不同于传统牧区的藏族,同时在生计方式、饮食、风俗习惯等方面都发生了文化变迁。生活在青海省西宁市的藏族虽然深受汉族回族的文化影响,地处汉藏回杂居圈,但他们仍然保持强烈的民族认同。本文从日常生活、精神世界、生计方式、婚姻家庭四个大方面来探讨都市藏族的文化变迁与文化调适。社会在不断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大,生活在都市中的藏族从外表穿着打扮来看,已接受城市中的大众文化。一个游牧民族从传统走向现代是一个必然发生的结果,少数民族移民发生文化变迁是不可避免的,有人说,这是一个痛苦的过程。由于西宁市没有单一的藏族社区,因此笔者将藏族住户人数占比30%的区域定义为题目中所说的“藏族社区”。本文运用参与观察与访谈结合对几个家庭进行了个案调查,以此来了解都市中藏族移民发生的文化变迁,以及在面对文化变迁时所做的文化调适。文中的访谈对象拉毛卓玛一家是典型的都市藏族移民家庭,因此对这个家庭有较多的描述。笔者通过对日常生活的观察以及对调查者的访谈,可以看出当前都市藏族移民的一种困境:即都市藏族自身已经融入都市文化,但对于传统的文化习俗发生转变却无可奈何,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维持它。在融入新的文化时,老一辈与新一代人的态度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这也成为笔者写这篇文章的原因,因为都市藏族的文化变迁与文化调适,关乎着未来少数民族在都市的生存与发展。

杨颖[9](2019)在《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文中提出不论古今,不问东西,和谐社会是全人类皆神往的社会理想。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新时期中国社会的重要发展目标,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也是我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然而,时代发展并非只有和谐的声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涉及诸多方面,从宏观层面的国家大局到微观层面的乡村地方都存在着和谐社会的特定主题和问题。这些问题与矛盾,形成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薄弱环节,严重阻碍了美好愿景的早日达成与实现。和谐社会的实现有赖于对社会矛盾的认识、解决和调控。在新形势下,清醒认识我国社会目前存在的社会问题,并切实稳妥地逐步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对于推进社会整合、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稳定,对早日实现社会和谐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我国民族地区的多民族交往较之以往呈现 出一些新的问题。位于青藏高原西部的青海省,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自古有“安藏必先安青”之说,不仅是藏区分裂渗透破坏活动斗争的前沿阵地,而且是阻止新疆“三股势力”向内地渗透的重要屏藩和反恐重点地区,既是国家稳藏固疆的战略要地,也是国家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改革开放以来,该地区在民族交往取得一定成就的基础上,也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方面显现出冲突及矛盾,这些冲突与矛盾及其触发的一系列问题制约了该地区民族团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也影响到了边疆安全与稳定。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建构与我国整体的和谐社会建构是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局部隶属于整体,影响着整体的运作,因此之故,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促进多民族地区的和谐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重中之重。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视角对我国民族地区的和谐社会建构进行探讨,是交往理论在实践层面的一种拓展。之所以选择以交往理论作为研究的基础,是由于交往理论的现实关照点与多民族的交往关系具有一定的契合度。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论是基于对人的主体性的现实关照与反思的过程中所创建的,其所关注的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主客体关系的互主体关系。而不同民族主体之间也应建立这样的一种平等的互主体关系。从这一意义上看,选择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作为基础对我国民族地区不同民族间的关系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指导具有本真价值。以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为研究视域对民族交往关系进行研究,在研究思路上需要从民族间所建立的交往关系为基本研究内容;就研究方法的选择上,以文献研究法为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以实地观察法回归到交往活动发生的场域,对现实民族关系进行考察的方法,以综合研究法作为对现象进行学理探索与解释的方法。具体来说,就是从民族地区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关系的现实表现入手,从交往视域下对其进行审视与反思。依照以上研究思路和方法,需要首先对交往理论进行一个溯本清源的阐释。马克思和哈贝马斯是现代交往理论的杰出代表,其交往思想对于我们化解民族交往困境,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的思想源泉。因此,通过对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交往思想的系统梳理,通过这两种思想的深入“对话”,汲取、借鉴其中的有益成分,形成一种融合的交往视域,即理性视域、平等视域、理解基础上的对话视域。其次,在该视域下对青海现时代的民族交往进行现实审视,在进行现实审视之前,先要将交往、民族关系、和谐社会建构的关系进行梳理,可以发现交往与民族关系及社会和谐之间保持着紧密的相互促进的紧密联系。对现实的民族间的交往关系进行审视,能够看出,不同民族之间所形成的交往关系存在理性、交互主体性及深入对话缺失的问题,这些问题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交往领域表现出来。最后,在对民族交往问题的审视之后,对其原因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提出了在新时代,我国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巩芳霞[10](2014)在《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问题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地加快,西宁作为最宜居的高原城市、中国的夏都,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给城市交通、就业以及资源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研究西宁市在一定社会经济和自然资源条件约束下的生态适度人口,了解西宁人口是否超载,有助于制定适合西宁市发展建设的人口经济政策,以实现生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西宁市为研究对像,在借鉴国内外学者对人口承载力及适度人口的研究基础上,介绍西宁市的概况,利用“P-E-R”区域匹配模型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对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进行测算分析,研究发现:(1)西宁市实际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生态适度人口的增长,但差距不是很大。(2)水资源约束条件下的资源适度人口容量很小,实际人口远远大于资源适度人口,西宁市水资源严重紧缺。(3)“P-E-R”区域匹配模型计算出的西宁市2012年生态适度人口为197.64万人,能值-生态足迹模型计算出的西宁市2012年生态适度人口为181.79万人。两种模型下的生态适度人口是有差异的,但是都比实际人口小,西宁市处于生态超载状态。“P-E-R”区域匹配模型和能值生态足迹模型下2012年西宁市生态超载分别为27.1万人、42.95万人。(4)通过回归模型对西宁市未来几年的生态适度人口的预测,在合理规划西宁市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条件下,西宁市的生态适度人口会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二、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2 概念界定
        1.2.1 人口空间结构定义
        1.2.2 研究时空范围界定
        1.2.3 研究区域概况
    1.3 研究工具、方法和数据来源
        1.3.1 研究工具和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理论综述
    2.1 相关理论
        2.1.1 人口空间结构形成及变动机制研究的相关理论
        2.1.2 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2.2 研究综述
        2.2.1 丝绸之路人口研究综述
        2.2.2 人口空间结构研究综述
    2.3 成果述评
第3章 古丝绸之路人口空间结构演变
    3.1 古丝绸之路人口概况
    3.2 历史时期西北丝绸之路人口空间分布演变过程
        3.2.1 两汉时期——丝路开辟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2 隋唐时期——丝路兴盛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3 辽宋时期——丝路衰退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4 元时期——丝路复兴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5 明时期——丝路衰退Ⅱ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2.6 清时期——丝路萧条期的人口空间结构特征
    3.3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启示
        3.3.1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的影响因素
        3.3.2 古丝绸之路人口分布演变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启示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现状研究
    4.1 基于土地利用的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密度格网分布
        4.1.1 格网化方法
        4.1.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4.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2.1 趋势面分析方法
        4.2.2 人口指标空间分布特征
    4.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省际、区际分异
        4.3.1 陕西省人口空间分异
        4.3.2 甘肃省人口空间分异
        4.3.3 青海省人口空间分异
        4.3.4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4.3.5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口空间分异
    4.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分异指标分析
        4.4.1 指标分析方法
        4.4.2 变量选取
        4.4.3 结果分析
    4.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
        4.5.1 因子分析方法
        4.5.2 变量选取与试验过程
        4.5.3 因子解释
        4.5.4 聚类分析方法
        4.5.5 基于聚类结果的人口区划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机制
    5.1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空间相关性
        5.1.1 丝绸之路经济带上经济要素布局现状
        5.1.2 人口空间结构与经济要素布局的相关关系
    5.2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经济学原理
        5.2.1 人口自然变动的区际差异及其经济学原理
        5.2.2 人口城镇化的家庭决策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作用
    5.3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5.4 人口空间结构变动的动力模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
    6.1 基于GM(1,1)修正系数模型的人口分布预测
        6.1.1 灰色理论建模原理及过程
        6.1.2 系数设定方法
    6.2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预测结果
        6.2.1 丝绸之路经济带2010至2050年人口规模变动趋势面
        6.2.2 丝绸之路经济带2050年人口密度格网分布图
        6.2.3 丝绸之路经济带城市群人口密度变动情况
    6.4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未来趋势的经济效率评价
    6.5 丝绸之路经济带人口空间结构优化建议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局限性和改进方法
    7.3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2)兰西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及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范围界定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国外相关研究
        1.3.2 国内相关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研究概念界定
        2.1.1 城市规模
        2.1.2 城市规模分布
        2.1.3 城市空间形态
        2.1.4 河谷型城市
    2.2 测度理论
        2.2.1 城市首位律
        2.2.2 位序—规模法则
        2.2.3 分形理论
第三章 兰西地区城市分布格局及空间形态基本类型
    3.1 历史时期兰西地区城市空间演变历程
        3.1.1 兰西地区城市空间基本形成阶段
        3.1.2 兰西地区城市空间初步成熟阶段
        3.1.3 古时期兰西地区空间演化特征
    3.2 兰西地区城镇空间分布现状格局
        3.2.1 小集中大分散城镇空间分布形态
        3.2.2 兰西地区“两圈夹一轴”城镇空间格局形成
    3.3 兰西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的类型学分析
        3.3.1 兰西地区城镇地形地貌类型分类
        3.3.2 兰西地区城市空间形态特征分类
    3.4 兰西地区典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实证分析
        3.4.1 兰州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3.4.2 西宁市空间形态演变分析
        3.4.3 兰西地区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分析
第四章 兰西地区自然环境与多民族聚居形态的交互作用
    4.1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4.1.1 地形海拔高度对人类聚居的限制
        4.1.2 地形对城市空间布局的影响
        4.1.3 城市空间与河流系统的关系
    4.2 多民族聚居形态的影响
        4.2.1 兰西地区多民族聚居演化历程
        4.2.2 兰西地区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现状
        4.2.3 少数民族宗教文化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影响
    4.3 自然地理环境与多民族聚居形态的交互作用
        4.3.1 地理环境影响民族迁徙与流动
        4.3.2 地理环境决定兰西地区少数民族聚居格局
第五章 兰西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及空间形态计量分析
    5.1 兰西地区城市规模分布的计量分析
        5.1.1 兰西地区城镇规模分布现状特征
        5.1.1.1 兰西地区城市人口规模分布的首位度指数分析
        5.1.1.2 位序—规模分布模型对兰西地区城镇人口规模分布的分析
        5.1.2 兰西地区城镇规模分布演变过程分析
        5.1.2.1 人口规模分布的首位度指数演变分析
        5.1.2.2 人口规模分布的分形维数演变分析
    5.2 兰西地区城市空间分布格局的分形研究
    5.3 兰西地区典型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扩展的计量分析
        5.3.1 西宁市建成区空间扩展数量特征计量分析
        5.3.2 西宁市建成区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分析
        5.3.2.1 城市空间分维数和紧凑度
        5.3.3 西宁市建成区空间扩展弹性分析
第六章 兰西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及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6.1 兰西地区城市规模合理分布建议
        6.1.1 强化兰州、西宁双核心的辐射能力,积极营造区域内骨干型城市
        6.1.2 加快兰西地区小城市的发展步伐
        6.1.3 发挥区域性规划政策的导向作用
    6.2 兰西地区河谷型城市空间形态优化策略
        6.2.1 构建紧凑式的河谷城市空间结构形态
        6.2.2 构建有机疏散理论下分片集中的空间形态
        6.2.3 划定刚性与弹性相结合的城市增长边界
        6.2.4 城市空间形态与河谷相呼应
        6.2.5 健全土地调控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归纳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攻读硕士期间学习及科研情况

(3)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有关农民工城市适应的研究
        1.2.2 有关女性农民工的研究
        1.2.3 有关少数民族农民工的研究
    1.3 研究方法
    1.4 相关理论借鉴
        1.4.1 都市人类学
        1.4.2 文化适应与文化变迁理论
第二章 我的“田野”镜像:都市的魅力
    2.1 大美青海: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大发展
        2.1.1 新世纪以来青海发展的新机遇
        2.1.2 旅游业与酒店餐饮业的发展
    2.2 清真餐饮业:城市餐饮业亮丽的风景线
        2.2.1 清真饮食文化的解读
        2.2.2 西宁市清真餐饮业的初探
    2.3 我的“田野”工作:实践的打工生活
        2.3.1 四星级的D饭店
        2.3.2 大众的R饭店
第三章 她们是谁:来源、身份与成为餐饮人
    3.1 从何而来
        3.1.1 不规则的劳动力圈
        3.1.2 女性打工者的省内流动
    3.2 女性打工者的身份与迁移动机
        3.2.1 多元的身份
        3.2.2 不同的迁移动机
    3.3 何以成为“餐饮人”
        3.3.1 资本存量少
        3.3.2 民族文化认同感及其生活习惯
        3.3.3 女性身份的自觉与利用
第四章 职场生活:新的社会适应
    4.1 走进餐饮业的机缘
        4.1.1 不同餐饮业中女性打工者的进入
        4.1.2 女性打工者的劳动分工
    4.2 制度的规训与职场的适应
        4.2.1 外在身体的呈现与内在情感的规训
        4.2.2 作息时间的安排
        4.2.3 劳动过程的监视
    4.3 职场的生存策略
        4.3.1 结群而处之
        4.3.2 隐忍的消极反应
        4.3.3 把握有限的自主性
第五章 日常生活:职场外的社会适应
    5.1 物质方面:收入与消费
        5.1.1 收入
    5.2 社会生活:休闲、家庭与交际
        5.2.1 城市休闲生活初体验
        5.2.2 家庭角色的半脱嵌
        5.2.3 社会交往与新的关系圈
        5.2.4 收入的支配与消费
    5.3 精神生活:文化适应与人生规划
        5.3.1 恋爱与婚育观念的变化与选择
        5.3.2 信仰的实践与表达
        5.3.3 人生规划
结语:乡土女性的都市人生: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参考文献
附录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4)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第2章 人口结构的定义及相关理论
    2.1 人口结构的主要内容
        2.1.1 人口自然结构
        2.1.2 人口社会结构
        2.1.3 人口地域结构
    2.2 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3章 西宁市人口结构和经济发展状况分析
    3.1 西宁市人口发展历程
    3.2 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动分析
        3.2.1 人口总量及增长率变动
        3.2.2 人口年龄结构变动
        3.2.3 人口性别结构变动
        3.2.4 人口城乡结构变动
        3.2.5 人口素质结构变动
        3.2.6 人口产业结构变动
        3.2.7 家庭结构变动
        3.2.8 民族结构变动
    3.3 西宁市经济发展状况
        3.3.1 总体经济增长分析
        3.3.2 工业企业增长分析
        3.3.3 市场消费增长分析
第4章 西宁市人口发展预测及人口结构变动分析
    4.1 测算方案参数设定
    4.2 预测结果分析
        4.2.1 人口规模及增长率预测
        4.2.2 人口年龄性别预测
        4.2.3 人口城乡规模预测
第5章 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
    5.1 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正面影响
        5.1.1 促进老年经济的发展
        5.1.2 促进人口素质提高
        5.1.3 促进城镇化发展
        5.1.4 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
    5.2 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的负面影响
        5.2.1 老龄化增大公共支出压力
        5.2.2 流动人口增大社会管理压力
        5.2.3 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5.2.4 降低社会创新力
        5.2.5 降低市场内需
    5.3 西宁市人口结构与经济发展关系的定量分析
        5.3.1 模型变量的确定
        5.3.2 模型的建立
        5.3.3 模型的检验
        5.3.4 模型的实际应用
第6章 改善西宁市人口结构的对策
    6.1 改善人口年龄结构的措施
        6.1.1 全面放开二孩生育政策
        6.1.2 放开落户限制
        6.1.3 完善养老体系建设
    6.2 改善人口质量结构的措施
        6.2.1 加强免费优生健康检查
        6.2.2 加强优育知识宣传
        6.2.3 提高社会优教能力
        6.2.4 吸引高素质人才
    6.3 改善人口城乡结构的措施
        6.3.1 改革户籍制度
        6.3.2 加大对农村集体经济的扶持力度
        6.3.3 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
    6.4 改善人口产业结构的措施
        6.4.1 推动非公有制企业发展
        6.4.2 推动就业市场制度建设
    6.5 改善人口性别结构的措施
        6.5.1 加强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
        6.5.2 加大新型婚育文化宣传
        6.5.3 消除就业市场中的性别歧视
参考文献
致谢

(5)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资料来源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发展的地理基础
    第一节 自然地理基础
    第二节 人文地理环境
第二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阶段性演变
    第一节 顺康雍时期战争与城镇的修筑
    第二节 乾嘉道时期社会经济发展与城镇功能的转变
    第三节 同光年间回民起事与城镇的衰败
    第四节 河湟城镇的近代化转变
第三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空间分布
    第一节 县厅城镇分布
    第二节 市镇城镇分布
    第三节 城镇空间分布的地域特征
第四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规模
    第一节 县厅城镇人口规模
    第二节 县厅城镇占地规模
    第三节 军事城堡规模
第五章 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外部形态与内部空间结构
    第一节 县厅城镇外部形态
    第二节 县厅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第三节 军事城堡外部形态举例
第六章 河湟地区城镇发展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第一节 城镇发展对区域自然环境的影响
    第二节 城镇发展对区域人文环境的影响
    第三节 河湟城镇发展的特征及因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后记

(6)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第2章 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相关理论阐释
第3章 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现状调查
    3.1 西宁市老龄化现状及“医养结合”相关政策
    3.2 西宁市养老机构现状
    3.3 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概况
    3.4 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典型案例
第4章 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4.2 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5章 国内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经验及启示
    5.1 国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施经验
    5.2 国内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实施经验
    5.3 国内外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第6章 促进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的对策建议
    6.1 政府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构建医养结合型养老服务体系
    6.2 整合各类医护资源,推动养老行业供给侧改革
    6.3 建立严格评估机制,树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理念
    6.4 完善医养结合医疗保险体系,健全养老行业标准建设
    6.5 培养医护服务专业人才,完善护工薪酬保障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青海民族大学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申报表

(7)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方式与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
        1.1.2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号召和统筹区域发展的国家区域政策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4 研究意义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区域合作的实践分析
    2.1 国外区域合作的实践分析
        2.1.1 欧盟区域合作实践分析
        2.1.2 北美自由贸易区合作实践分析
        2.1.3 东盟区域合作实践分析
        2.1.4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合作实践分析
    2.2 国内区域合作的实践分析
        2.2.1 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实践分析
        2.2.2 长三角区域合作实践分析
        2.2.3 环渤海城市圈区域合作实践分析
        2.2.4 省际比邻地区合作实践分析
第三章 区域合作相关理论
    3.1 新区域主义理论
        3.1.1 新区域主义的概念
        3.1.2 新区域主义产生的原因
        3.1.3 新区域主义的特点
    3.2 N维结构理论
        3.2.1 N维结构理论的内涵
        3.2.2 N维结构理论的特点
    3.3 合作博弈理论
        3.3.1 合作博弈的概念
        3.3.2 合作的博弈效应
        3.3.3 合作的博弈的类型和结果
    3.4 共生理论
        3.4.1 共生理论的概念和构成要素
        3.4.2 城市共生的概念和特征
        3.4.3 城市共生的条件
    3.5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3.5.1 空间相互作用的涵义和影响
        3.5.2 空间相互作用的表现形式
        3.5.3 空间相互作用的实现机制
第四章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地域格局和经济社会发展格局
    4.1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地域格局
        4.1.1 兰西地区自然地理格局
        4.1.2 兰西地区资源禀赋
    4.2 兰西地区社会发展格局
        4.2.1 兰西地区城镇及人口格局
        4.2.2 兰西地区少数民族分布和人口的文化构成
    4.3 兰西地区经济格局
        4.3.1 兰西地区经济格局
        4.3.2 兰西地区产业格局
第五章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实践分析
    5.1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现状
        5.1.1 兰西地区合作的积极表现
        5.1.2 兰西地区合作的消极表现
    5.2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障碍分析
        5.2.1 地区本位思想严重,合作意识淡薄
        5.2.2 市场发展育程度低,对资源的配置功能弱
        5.2.3 分属于两省的行政分割
        5.2.4 不对称的"双核"结构
    5.3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必要性
        5.3.1 兰西地区发展外环境的迫使
        5.3.2 兰西地区走出自身发展困境的需要
        5.3.3 兰西地区合作博弈
    5.4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现实基础
        5.4.1 自然环境的相似性和地理位置的临近性
        5.4.2 生产、生活方式的相似性和历史文化的相容性
        5.4.3 经济、人口和科教实力相对较好
        5.4.4 交通、经济、贸易和流域上的客观联系
第六章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模式与机制研究
    6.1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发展定位
        6.1.1 兰西地区在国际分工合作中的定位
        6.1.2 兰西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
        6.1.3 兰西地区在我国西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定位
        6.1.4 兰西地区在甘青两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定位
    6.2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模式研究
        6.2.1 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的合作模式
        6.2.2 省际、城际、县际三层次互动互补合作模式
        6.2.3 政府与市场分工明确、共同主导的区域合作模式
        6.2.4 "轴心城市"和"重点领域"带动模式
    6.3 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机制研究
        6.3.1 兰西地区政府合作机制研究
        6.3.2 兰西地区市场合作机制研究
    6.4 兰西地区合作的切入点研究
        6.4.1 兰西地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治理合作
        6.4.2 兰西地区道路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
        6.4.3 兰西地区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合作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8)人类学视野下的都市藏族文化调适与变迁 ——基于西宁城东区的田野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理论
    第四节 文章内容
    第五节 田野点的概况
第一章 西宁都市藏族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节 西宁藏族族源
    第二节 西宁藏族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章 都市藏族居民的日常生活现状
    第一节 传统饮食到现代的过渡
    第二节 传统服饰与现代着装
    第三节 日常娱乐生活
    第四节 邻里互动
    第五节 礼仪节日
第三章 都市藏族居民的生计模式
    第一节 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
    第二节 多种模式下的生计模式
第四章 都市藏族居民的精神世界
    第一节 传统宗教场所向现代模式的转变
    第二节 西宁藏族的宗教活动
    第三节 都市藏族的宗教观念
第五章 都市藏族居民的婚姻与家庭
    第一节 家庭结构与生育观念
    第二节 婚俗仪式
    第三节 族际通婚与“通婚圈”
第六章 内因与外因——都市藏族对于文化调适与变迁的矛盾
    第一节 都市藏族对传统文化的焦虑
    第二节 对于文化调适与变迁的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致谢

(9)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关于交往理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学者关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研究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重点及创新
    五、选择青海为例的缘由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的演进概述
    第一节 马克思的交往理论
        一、马克思对交往概念的界定
        二、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历史考察
        三、马克思交往理论的主要内容
        四、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特征
    第二节 哈贝马斯对马克思交往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一、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构建与形成
        二、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现实价值
    第三节 马克思和哈贝马斯两种交往理论的比较
        一、两种交往理论立论基础的比较
        二、关于交往动力的比较
        三、关于交往的历史发展的比较
    第四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一种融合的视域
        一、理性的视域
        二、平等的视域
        三、理解基础上的对话视域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及其内生关系
    第一节 交往与和谐社会
        一、交往与和谐的关系辨析
        二、交往之于和谐社会
        三、民族地区交往问题对社会和谐的影响
        四、民族地区交往问题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
        五、社会和谐对民族地区发展的作用
    第二节 解决民族交往问题对和谐社会建构的意义
        一、从现实需要看促进民族交往的意义
        二、从作用机制看促进民族交往的意义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与和谐社会建构的内生关系
        一、马克思交往理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构的哲学基础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马克思交往理论的实践关照
        三、民族地区和谐社会对交往理论的内在诉求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青海民族交往的现实审视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青海民族交往的成就
        一、新型民族关系下的民族交往不断深化
        二、经济层面上的民族交往不断加强
        三、文化层面上的民族交往不断得到发展
        四、民族交往在社会层面上不断深入
    第二节 当代青海民族交往存在的问题
        一、经济交往
        二、政治交往
        三、文化交往
        四、社会交往
        五、民族交往的单一性与复杂性
    第三节 交往视域下青海民族问题的现实审视
        一、理性意识的缺失
        二、交互主体性的缺失
        三、深入对话的缺失
第四章 影响青海民族交往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经济因素
        一、少数民族经济发展滞后
        二、发展差距与利益分配问题
        三、国家建设项目同自治地方群众利益之间的矛盾问题
    第二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政治因素
        一、民族政策的实施与落实
        二、民族利益诉求缺乏理性化的沟通渠道
    第三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文化因素
        一、现代主流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
        二、宗教差异对交往的影响
        三、流动人口产生的文化碰撞
    第四节 影响青海多民族交往的社会因素
        一、恐怖主义造成的威胁
        二、城市化进程导致民族结构发生变化
        三、市场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诚信问题
        四、交往媒介的异化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多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的路径
    第一节 多要素奠基与合理驱动
        一、和谐社会构建的物质基础
        二、和谐社会构建的政治基础
        三、和谐社会构建的文化基础
        四、和谐社会构建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构建民族交往共生体
        一、建立民族共生的共同交往规范
        二、创造民族共生的日常交往场域
        三、共塑民族共生的交往文化生态
        四、夯实民族共生的交往虚拟环境
    第三节 培育民族交往理性
        一、主体平等的交往意识
        二、相互理解的交往意识
        三、包容他者的交往意识
        四、相互尊重的交往意识
    第四节 推动民族利益表达基础的公平正义的实现
        一、建立并完善利益引导机制
        二、建立健全利益表达机制
        三、建立健全利益补偿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10)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的适度人口研究
        1.2.2 国内的适度人口研究
        1.2.3 生态适度人口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框架及主要内容
        1.3.1 数据来源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适度人口理论与方法
    2.1 适度人口相关概念
        2.1.1 人口,生态,承载力,人口承载力
        2.1.2 人口容量,人口规模,适度人口,生态适度人口
    2.2 理论依据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适度人口理论
        2.2.3 能值理论
    2.3 研究模型及方法
        2.3.1 生态足迹模型
        2.3.2 能值—生态足迹模型
第三章 西宁市概况
    3.1 基本概况
    3.2 自然环境
        3.2.1 地质地貌
        3.2.2 自然资源
    3.3 社会经济
    3.4 人口现状
        3.4.1 人口规模状况
        3.4.2 人口出生及死亡状况
        3.4.3 人口迁移状况
        3.4.4 人口结构
        3.4.5 人口素质
第四章 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影响因子分析
    4.1 自然环境因素
        4.1.1 水资源
        4.1.2 土地及矿产资源
    4.2 经济因素
        4.2.1 总体经济发展水平
        4.2.2 三次产业结构
    4.3 人口因素
        4.3.1 人口数量及人口密度
        4.3.2 人口素质及人口结构
第五章 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分析
    5.1 基于“P-E-R”模型的生态适度人口分析
        5.1.1 “P-E-R”模型概念及指标
        5.1.2 “P-E-R”的计算
        5.1.3 回归模型的建立
        5.1.4 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的测算
        5.1.5 生态适度人口的时间序列分析及预测
    5.2 基于能值生态足迹模型的生态适度人口
        5.2.1 西宁市 2000-2012 年生态承载力计算及分析
        5.2.2 西宁市 2000-2012 年“能值-生态足迹”计算及分析
        5.2.3 基于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分析
        5.2.4 两种模型下的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比较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
附录:能值分析中常用能量计算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四、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绸之路经济带(境内段)人口空间结构研究[D]. 米瑞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5(03)
  • [2]兰西地区城市规模分布及空间形态研究[D]. 郭帅辉. 河南工业大学, 2017(02)
  • [3]西宁市清真餐饮业女性打工者的研究[D]. 马吉霞. 兰州大学, 2020(01)
  • [4]西宁市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对策[D]. 张炜. 吉林大学, 2014(11)
  • [5]清代河湟地区城镇地理研究[D]. 张顺晰.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6]西宁市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研究[D]. 袁霞. 青海民族大学, 2019(01)
  • [7]兰州——西宁城镇密集区合作的方式与途径研究[D]. 严香翠. 西北大学, 2010(10)
  • [8]人类学视野下的都市藏族文化调适与变迁 ——基于西宁城东区的田野调查[D]. 王颖.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9]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视域下民族地区和谐社会构建研究 ——以青海省为例[D]. 杨颖.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西宁市生态适度人口研究[D]. 巩芳霞. 青海师范大学, 2014(04)

标签:;  ;  ;  ;  ;  

西宁市少数民族人口增长原因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