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电信枢纽大楼开工建设

惠州电信枢纽大楼开工建设

一、惠州市电信枢纽大楼开工(论文文献综述)

刘静[1](2019)在《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人文社会学科“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影响下,以“空间”作为切入点重新思考历史与文化问题,成为介入许多研究问题的重要逻辑起点与研究策略。中国从1880年外国商人在华设立租界并创办工厂开始,近代工业拉开帷幕,此后历经近百年抗争、奋斗,逐渐改变了传统手工业时期的工业空间格局,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近代工业空间格局,同时也改变着国家以及区域的经济、城市等要素的空间结构。然而近代工业空间的现有研究基础却较为薄弱,传统研究多从地理学、城市规划学、建筑学的视角观察,对象多集中在对一些行业及典型区域、案例城市或单体建筑的研究,缺乏涉及多种行业的、全国与区域等宏观尺度的关于近代工业空间的整体性认知,且研究方法多囿于传统文献解读,注重历史描述,缺乏新的可以整合多元数据,进行量化与空间分析,并形成可视化研究成果的跨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面对既有的研究不足,本文尝试引入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针对宏观尺度的中国近代工业空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尝试。文中运用空间人文学的视角与方法,结合近代工业史研究中对近代工业空间的理解与表述诉求,融合大数据思维,以及GIS、地理学、城市规划、历史学、统计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关注“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现象,并从这两条线索出发,选取全国至城市尺度的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分析与阐述,尝试从多个角度切入,揭示中国近代工业化进程中的基本空间特征。在空间问题解读的同时也进行研究方法的探索,包括了总系统框架下空间人文学方法体系的运用,以及针对不同章节中所涉及的全国至城市尺度上不同的工业专题数据具体的采集、管理、分析与可视化方法的探索。首先,第一章介绍研究缘起,在进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分析既往研究所面临的问题,进而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视角、研究资料以及研究展开的整体性框架。其次,第二章至第六章从“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以及“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与城市空间变迁”两条线索出发,选取五个典型空间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其中,“中国近代工业的宏观分布与区位选择”是在全国尺度上对近代工业的生产活动空间展开讨论,分三个章节进行阐述:第二章选取近代工业史、资料集等文献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企业点数据集、铁路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核密度估值、平均中心、方向分布、全局空间自相关及热点分析等空间分析方法,展现近代完整时段的工业演化历程与整体分布模式,提取主要的工业集聚区,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第三章深入到工业产业特征层面,结合经济地理学的产业结构分析指数,选取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系列工业调查,创建全国尺度的工业产业特征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等方法,解读抗日战争以前中国工业发展的部门结构构成、生产与销售、工人劳动与收支、工会组织等主要产业特征指标的空间分布状况;第四章结合工业区位理论与时空间行为研究理论,利用奏稿集、近代史资料集、企业史等资料,创建全国尺度近代工业布局历程中不同阶段代表性人物的工业布局行为点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初步展现在西方外来冲击与中国内因共同作用下,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特征。“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区域经济、城市空间变迁”是在全国尺度近代工业生产活动空间分析的基础上,在区域尺度层级上选取两个具有代表性、且资料相对丰富的工业集聚区作为典型案例,对近代工业发展与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进行探讨:第五章选取传统手工业丰富,近代工业起步较早、较为发达,且工业经济数据相对齐全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地方志、实业志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工业行业分布点数据集、商路线数据集与贸易联系线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可视化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对比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发展历程中工业经济空间态势的演化;第六章选取近代工业发展迅速、城市工业空间结构典型,且城市工业资料较为丰富的旧直隶工业集聚区进行个案研究,利用人口史、地名志、工业志、规划志及城市历史地图集等资料,创建省级尺度的城市规模点数据集与市级尺度的工业企业点数据集、工业空间规划面数据集、城市历史地图栅格数据集,在此基础上,运用空间叠加分析并结合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近代工业影响下的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最后,第七章从“全国尺度上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整体分布模式、近代工业的产业特征、近代工业布局的区位选择与区域尺度层级上近代工业发展同经济、城市空间变迁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所展现出的基本特征”和“引入空间人文学方法,构建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形成近代工业化进程的一个数字空间图史,有效支撑了解释观点的形成,对传统文献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两个方面归纳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并指出研究本身的局限性及后续可能的研究方向。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2016)在《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深发改[2016]562号各区人民政府,新区管委会,市政府直属各有关部门,各有关单位:《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已经市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2016年5月18日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粤府[2015]56号),

钟靖[3](2014)在《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我们生活的社会中媒介无处不在,它对人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也因如此,将媒介作为环境研究逐渐成为传播学重要的研究范式。同时,近年对于“空间”的研究在学界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空间实则为媒介。从媒介环境的视角研究空间,不但能发掘空间作为信息载体的特点,并且更能专注于探讨空间与社会的关系。由此,本文以“空间”和“权力”为逻辑起点,以上海人民广场作为空间媒介文本,将其作为研究城市文化传播的典型代表,针对它展开文化研究,重点在于研究广场空间的生产,空间中各种社会关系的建构,进而探究广场空间的文化政治、文化实践与差异变化,以此解读人民广场的文化嬗变。并期待从一个侧面关照上海这座城市不同时期空间的生产和再生产的特点,折射出上海政治变革、经济发展,城市民众生活与文化水平变化,进而从一个特定的角度把握不同时代上海城市空间的文化特征。并且期盼通过对上海人民广场的解析,揭示全国同类型城市中心广场的变迁特点、规律及广场文化嬗变的深刻原因。研究发现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的风格经历了由人为主导到物为支配的转变。新中国成立后兴建的人民广场,作为群体而出现的人构成了广场的主体;九十年代以来的人民广场,标志性建筑组成的符号取代了散落于广场的个体建构出了广场的主要媒介景观。人民广场空间媒介生产或编码存在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其前身跑马厅长久持续性地传递着殖民者的权力话语,并且不断以此固化人们对跑马厅功能的认知。建国后的人民广场被打造成为巩固和强化政党合法性权力的政治空间,被重塑成为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政治符号。九十年代改建后的人民广场,由上海博物馆、上海大剧院、人民大厦以及城市规划展示馆等风格不一的标志性建筑拼贴共同组建的人民广场整体空间,被作为集中传播与展示上海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新形象的窗口。广场空间传播呈现支配性(及主导性)、协商性和对抗性三种不同解码方式,以支配性和协商性为主要解码特点。支配性和协商性的解码行动总体上都可以归为符合权力编码的空间活动,占广场空间消费、传播与实践的绝大部分。而挑战性的解码行为则是对空间控制权的逾越与背反。人民广场的空间再现是处于支配地位的空间,但由于存在着不同的空间解码实践,由此会产生多维度的再现空间。其中由支配性解码空间实践活动建构而成的再现空间属于正式、主流的空间,符合权力的构想与定位。反之,挑战或对抗式的空间解码形成的再现空间则是边缘化的空间,并且仅有狭小有限的空间余地。人民广场的空间实践活动呈现由多元趋向于单一再回归多元的特点。权力控制力强化时,各种社会关系趋于组织化,被规范、整合,空间中的各种社会活动就趋于单一。权力控制减弱时,各种社会关系更加多维,空间消费、传播和实践的活力才会被真正释放,呈多元化特点。权力具体作用于人民广场空间(涵盖跑马厅时期),管理风格不断变化,体现出规范化——行政化——规范化的转变特点。在广场的整体空间-权力运作中,体现出从政治化到去政治化的风格转变,但去政治化并不意味着权力作用的减弱,权力是以一种更加隐而不显的方式进行着潜藏化运作,实则是去政治化的政治。

朱兰春[4](2015)在《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文中研究表明从1985年5月起,至2014年12月止,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约8000件民事裁判文书或案例,与多数人的想当然所不同的是,其中绝大部分是最高人民法院自己审理的案件。这是一个日益巨大且十分宝贵的司法资源库,对此进行深入研究和持续发掘,总结审判经验,理清法理逻辑,洞悉裁判思维,辩明发展方向,必将直接、持久地惠及于实务界和理论界,共同把案例研究推向更高的水准。本书认为,面临大数据时代的海量司法资源,欲保持实践对理论的丰富和滋养,又不失理论对实践的统摄和把握,首先应对现有研究方法进行必要的革新,这是衡量案例研究质量的重要尺度,也是提高案例研究水平的必由之路。目前通行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实务取向的案例汇编解析法,还是理论层面的法律关系分析法、请求权基础体系法,均是前信息化时代的产物,对应的是个案研究,遵循的或是从特殊到一般,或是从一般到特殊的认识路径,其特征是微观分析,其优势是分析透彻。但面对司法资源信息浪潮的冲击,以现有研究方法应对,沧海拾贝绰绰有余,总揽全局能力不足。更为严重的是,后者的困境如长期存在,将全面解构前者的存在价值。黑格尔认为,“真实的只是整体”,我国哲学家王太庆先生进一步引申为,真理是全体,不是鸡零狗碎的东西。哲学如此,法学亦如此。从这个意义上讲,案例研究的危机,首先是研究方法的危机。提出这个问题,并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以通盘把握更为深刻的裁判思维,正是本文的全部目的。传统研究方法的危机,迫使笔者不得不另寻研究制高点,最终立足于民法基本理论体系,以“主体、行为、权利、责任”为基元,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提炼出四元结构分析法,对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全部民事案例,以四元结构重新归类、多次归类,遵循的是从一般(大理论)到一般(大实践)的认识路径,使得极为浩繁的实证研究,获得了相当清晰的方向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前述困惑,为理论重新找回了自信。更重要的是,四元结构作为贯穿全文的一根红线,在对全部民事案例的提精取萃中,基本理清了最高法院三十年来民事审判的历史脉络,证实了笔者长久以来的一个“哥德巴赫猜想”:最高法院民事审判思维已初步成型,但尚不固定,且未来走向仍不确定,由此形成了本文的中心命题:作为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四元结构既是统领最高法院全部民事判决的总线索,也是揭示最高法院民事审判规律的总钥匙。显然,这一中心命题由两个相互缠绕的子命题组成。笔者紧紧围绕上述中心命题,按双螺旋线索展开全文,一方面论证,四元结构能否以及如何起到统领作用;另一方面实证,最高法院的审判思维是否以及如何相对成型于四元结构。开篇从以往的研究经验出发,上升至方法论的高度自我反思,在民法理论的基础上,尝试提炼出四元结构方法的分析框架,再以此切回到对全部民事案例的梳理,以该分析框架的每一基元为标准,提取案例公因式,构筑了四个子系统,依次分别为“界定民事主体”、“判断法律行为”、“保障民事权利”、“划分民事责任”。而每一子系统项下,又不断细分若干裁判元素或类型,继续细分和提取案例公因式,如“界定民事主体”子系统项下,又可细分出“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判断法律行为”子系统项下,最终可细分出“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等等。理论结构从主干一直延伸到毛细血管,在案例诸元素的重新归纳、逐级整合中,图景脉络越来越明晰,体现出理论对实践的总体驾驭。与此同时,看似杂乱无章的海量案例,也经由毛细血管的吞吐、梳理,开始井井有条,显出内在的机理,并经由主干直通理论结构,体现出实践为理论的源头活水。理论与实践的穿梭往来,最后合而统之于有机之四元结构,并收于对最高法院审判思维的整体考察中,得出全文结论。各章的实证研究表明,三十年来,最高法院在界定民事主体时,开放中有规范;在判断法律行为时,宽松中有反复;在保障民事权利时,绝对中有限制;在划分民事责任时,承担中有平衡。笔者相信,如果不从四元结构方法的理论自觉出发,很难从容俯瞰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在长时段中的总景图,传统研究方法的乌龟再努力,也永远追不上司法的兔子;更难深入探究最高法院法官群体审判思维的模块要素,一块砖头研究得再仔细,仍可能对整座大厦的结构一无所知。相较于现有研究成果,本文的创新主要体现在研究方法上,以四元结构梳理和分析最高法院三十年来全部民事判决,在此基础上总结民事审判思维以及审判规律,这在国内尚属首次。这一研究有如下四个特征:覆盖范围广,时间跨度长,研究方法新,理论张力强。覆盖范围广,是指研究对象包括最高法院迄今公布的全部民事判决,把以往民事判决的类型化研究,推进到全口径研究的更高层面;时间跨度长,是指研究案例上溯1985年5月起,下至2014年12月止,历时整整三十年;研究方法新,是指突破了现有实务和理论方法的局限,提出了四元结构作为新的理论分析框架,以此统摄最高法院全部民事判决,涵盖案件审理主要环节;理论张力强,是指四元结构本身脱胎于民法理论,既是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也是民法思维的逻辑构造,其强大的理性思辨力,与万花筒般的司法现实之间,构成必要的张力,二者未来的互动将演绎丰富的可能性。鉴于案例库数量巨大,加之这一研究方法本身,对首创者的识见和意志均要求极高,笔者虽竭尽全力,但兼受学识、专业和精力所限,学术勇气有余,学术水平有限,故本项实证研究尚存诸多不足,尤其在个案的的法理生成路径、案例之间的内在机理关联、审理模式的历史节点转换、法官心证判断的识别依据等深层次领域,均无力涉及或浅尝辄止,一定程度上限制、削弱了本书的学术价值和理论品质。对此,笔者完全有自知之明,将正视不足与缺陷,并以此为动力,听从命运的召唤,继续投入到这项永无止境的研究事业。

吕小勇[5](2015)在《空港都市区间成长机制与调控策略构建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在聚集与扩散机制的共同作用下,国际门户型航空枢纽触发形成了城市新型空间形态——空港都市区,并逐渐成为推动区域和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要素。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航空客货运总量分别以12.17%和13.8%的年均复合增长率高速增长,为国内空港都市区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和初始动力。面对当前战略机遇,如何对空港都市区空间的建设发展进行科学、合理引导,成为确保空港都市区发挥区域经济增长极效应,提升所在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全球战略地位的关键所在。本文从空港都市区的空间本质出发,利用“能动者-结构”理论对空港都市区的空间成长特征和规律进行理论分析,并将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主要原因归结为人类的行为与活动,进而将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机制视为影响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各类动力主体的相互关系及其行为选择基础上形成的社会互动过程,进而基于此认识,利用质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的整合方法探索引导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科学方法。论文首先对国外空港都市区空间建设发展的基本经验进行总结,并对比性地指出当前国内空港都市区建设发展的困境。进而对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相关理论进行分析,并将存在研究逻辑递进关系的基于“能动者—结构”理论的解释性研究和“解困”方法探索作为本文研究的主线与核心内容。基于“能动者—结构”理论的解释性研究,主要包括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特征与规律,以及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机制两方面理论探讨。首先,空港都市区的空间成长可概括为空港都市区静态空间格局和动态空间演进的耦合。在静态空间格局方面,空港都市区存在与依托城市融合、邻近及远离三种区位类型,其空间蕴含内部组团间及港城间的双向互动式关联,并且在空间组织形式上显现出显着的圈层式结构特征;而空港都市区动态空间演进则遵循轴向扩展、圈层扩展和网络扩展三种形式,并依赖空港自身航运设施建设、道路与通信基础设施建设、集疏运系统组织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与集群培育、生态资源开发与利用得以实现;将空港都市区的静态空间格局和动态空间演进进行耦合,即可得出蛛网型的基础空间形态模式,并在不同影响要素作用下,可分异为连绵带型、组团串联型、星座型、组团放射型四种现实类型。其次,从空港都市区主体空间行为对空间成长效应的角度探讨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机制,从而在理论层面对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特征与规律进行解释。本文将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动力主体界定为市场性主体、社会性主体和政府性主体三种类型,选取临空企业主体、居民主体和政府主体对主体构成进行替代简化,分别对主体空间行为以及行为之间的交互进行分析,并探讨主体行为的空间效应。“解困”方法探索包括空港都市区空间调控策略构建方法设计与试验性应用两部分内容。在空港都市区空间调控策略构建方法设计中,基于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机制,明确了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调控追求空间主体博弈均衡和合作博弈的价值取向,并从“认知、协调和行动”三方面搭建了空间调控策略构建的范式框架,进而以此为依据在对传统空间发展策略构建方法局限性进行探讨的基础上,将质性研究中的扎根理论和量化研究中的网络分析方法整合一体作为空港都市区空间调控策略构建的方法。在方法应用上,本文选取广州白云机场空港都市区作为案例进行了试验性验证。在解析案例空间成长历程和现状特征的基础上,按照空港都市区空间调控策略构建方法进行了程序化操作,在不同阶段先后获得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理论模型,不同空间圈层空间成长要素权重与空间成长趋势判断,以及空间调控行动策略三方面的应用成果。

王河[6](2011)在《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组成部分,岭南文化的精髓就在于它最少保守,最富有进取精神。岭南建筑学派研究是岭南现代建筑的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岭南建筑文化和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历程及特点,可以为当代岭南建筑和中国建筑的发展和创新提供有益的借鉴,有助于我们对岭南建筑及中国建筑的发展进行理性的思考。第一章主要阐释了岭南建筑的发展概况和岭南建筑学派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和方法。第二章主要研究了清朝初期西方文化开始对岭南建筑进行影响,并指出广州十三行商馆建筑是西方建筑文化与中国传统建筑文化首先交汇之处,岭南建筑学派开放、吸收的特性开始最初的显现。和研究了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指出西方建筑文化不仅影响了岭南城市的近代化进程,同时也渗透进了岭南乡村建筑景观里面。第三章主要研究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指出西洋式建筑的强势进入,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固守,以及时代进程中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思想革新的过程中,中西两种建筑文化的碰撞、冲突、交流及融合,促使了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第四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1920年代现代主义建筑在岭南的出现和现代建筑思想在岭南的传播则是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林克明等建筑师对于现代建筑思想的早期传播和现代建筑的早期实践则可认为是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聚集了一批第一代岭南建筑师的勷勤大学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和成长的摇篮。解放后岭南建筑师较好地继承了勷勤大学时期的现代主义建筑思想,在囿于政治环境的情况下,仍然在自己的创作道路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夏昌世提出岭南建筑应强调通风、遮阳、隔热的岭南建筑创作观,开启了现代岭南派建筑探索的道路,夏昌世的建筑创作观、建筑理论观和建筑教育观,成为当代岭南建筑学派丰富的思想源泉。夏昌世可被视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至上世纪80年代末期,经过以佘畯南、莫伯治为首的岭南建筑师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探索,岭南派建筑成为全国建筑创作的典范。特别是以莫伯治为主的酒家园林的创作,可以被视为岭南派建筑的开创之风。到白天鹅宾馆的创作成功,一大批岭南派建筑岭成为中国建筑创作时代新风,南建筑创作从思想、实践、风格、理论和人才培养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发展突破,岭南建筑也从一个流派发展到了一个学派的新水平。建筑学界已经开始认同岭南建筑学派的形成和成就。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上世纪90年代后,岭南建筑学派不断发展和成熟,特别是最近十年,岭南建筑学派成果丰富,其创作理论亦从侧重于风格和形式发展到一个思想体系,岭南建筑学派已经用一个思想体系去指导自己的创作,作品遍布全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逐渐成为了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主阵地。第六章主要通过笔者二十多年来对岭南建筑学派的理论学习、探索和建筑创作实践的7个代表性案例,其中从珠岛宾馆到松园宾馆的设计在中国自己传统的格局中追求中国岭南的现代建筑新的形式,其目的是探索一条既有时代性又有民族和地方性的创作道路;而帽峰沁苑就强调岭南建筑空间的“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海南热带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酒店的设计,则讲求运用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的创作思想在异地的运用,表明岭南活态空间手法的创作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不局限于狭窄的地域主义;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则以时代的高度,把握机遇,通过大型的国际赛事的契机,挖掘岭南传统工艺美术与建筑空间的三庭叠翠的活态空间的美感,以及岭南传统吃市街道的平民市井生活氛围,展示岭南民俗民情的一面。这些项目的获奖说明已经获得政府和专家一定程度的肯定,亦是笔者继续探索岭南建筑学派理论与实践的动力。通过对岭南地域建筑历史及地理、人文环境的溯源,以及对岭南派建筑产生的条件和背景的梳理,阐释了岭南建筑学派产生的历史条件及在21世纪的新发展,2010上海世博会中国馆和广州亚运场馆的建设,昭示岭南建筑学派已经走向成熟和取得了新的发展高度,并完成了从无派有派无派的超越,其创作理论和思想体系今后应继续充实、提高和成熟、完善。

张锋[7](2016)在《我国当代城市航站楼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进入21世纪,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社会经济活动不断增多,民航运输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民航业务量持续增长,机场建设迎来高潮阶段。机场往往位于城市外围,距离城市中心区较远,这就使得机场与城市的高效联系很难实现。同时,国内以高速铁路为代表的轨道交通网、高速公路网日趋完善,航空、铁路、公路、水运等多种交通网络互相交织,机场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也日新月异。在这种发展背景下,城市航站楼应运而生。城市航站楼(City Air Terminal,简称CAT)也称虚拟航站楼或城市候机楼,是机场为了将服务拓展至机场范围以外区域的产物,除过不能直接安检登机之外,其他功能流程与机场航站楼类似,能有效减少机场航站楼的压力,使旅客就近候机,灵活出行,亦可提高公共交通出行比例,提高城市品质。在国内尚属新生事物,发展主要集中在城市分布集中、经济发达、交通条件优越的地区,如长三角地区、珠三角地区,以及部分拥有大型机场的都市圈。目前,我国对城市航站楼设计的理论研究和设计实践均处于探索阶段。本文重点选取以上两个地区的典型城市航站楼案例,对其进行发展现状调查和研究。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整理,典型设计实例调研分析类比和归纳演绎的方法,从选址、功能、空间、形态以及运营管理等多方面揭示了我国城市航站楼的设计方法和策略。从建筑设计角度探索了解决城市航站楼相关问题的途经,将城市航站楼在我国的初步发展总结成理论成果。同时创造性的以西安咸阳国际机场为参照对象,运用本文的研究成果试图在西安市模拟城市航站楼的设计,完成“实践-理论-实践”的完整研究过程。

张伟,王红茹,孙冰,汪孝宗,刘永刚,董显苹,徐婷婷,董陶[8](2009)在《应对风险挑战 分享发展机遇 九位地方官纵论“保增长、扩内需”》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保增长、扩内需",无疑是今年乃至更长一段时期内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民惟邦本,本固邦强。面对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面对前所未有的困难和挑战,我们如何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充分发挥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作用?如何让改善民生与促进经济实现"良性互动"?不同地区将面临哪些不同的挑战和机遇?成为"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的焦点。作为中央相关政策的具体施行者,作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要推动者,地方政府对于"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本地实际,他们会有哪些思考?他们将如何贯彻落实中央的相关精神?为此,《中国经济周刊》在全国"两会"期间就如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相关问题,对9位来自不同地区的市委书记、市长进行了采访。

李双[9](1994)在《惠州市电信枢纽大楼开工》文中研究表明

叶子豪[10](2015)在《上海市高速交通网络资源的空间组合研究》文中认为由于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于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与体系。基于时效性追求,社会经济对运输网络的要求开始逐渐变化,从传统的基础设施建设发展为运输网络资源的有效组合,特别是高速交通网络:航空港、高铁站、高速公路网、快速路网资源的空间组合。对于城市的发展,它们承担着城市运转的重要的职能与责任。对于单个某种交通方式已经有一定研究成果,例如:公路、航空、高速公路、快速路、港口等,但是对于高速交通网络资源的空间组合的研究不多。本文分析了四种高速交通资源(航空港、高速铁路站、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特征,阐述了上海市高速交通网络资源的发展、空间布局、形态,将航空港与高铁站的空间组合归纳为:垂直组合、平面组合(紧邻组合、近邻组合)和异地组合三种模式;高铁站、航空港与快速路、高速公路的空间组合分为:哑铃组合、天枰组合、放射组合以及蛛网组合四种模式;快速路与高速公路的空间组合分为:环状放射与放射式、环状放射与环状放射式、放射与放射式、放射与环状放射式四种模式,对各种组合进一步分析,深入探讨上海市高速交通网络的空间组合状况,并对其空间组合的发展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研究表明,上海市高速交通网络设施资源丰富,对于上海市构建国际经济、贸易、金融、航运中心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上海市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这些高速交通资源不仅独享于上海市,也为周边地区以及华东地区乃至更远范围区域所共享,对整个区域都产生了积极作用。因此,本文以上海市高速交通资源的两个典型案例:空—空组合资源共享、空铁联运资源共享进行分析,并构建了空铁联运系统。这两个典型的高速交通资源组合案例的资源共享分析对于其它城市的交通发展都具有借鉴意义。

二、惠州市电信枢纽大楼开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惠州市电信枢纽大楼开工(论文提纲范文)

(1)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中国近代工业史的研究进展
        1.2.2 空间人文学的研究进展
        1.2.3 近代工业空间常规路径下的研究不足以及空间人文学视角与方法的引入
    1.3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视角与方法解析
        1.5.1 空间人文学的定义
        1.5.2 空间人文学的空间研究范式
    1.6 论文的内容与框架
    1.7 研究资料与方法
        1.7.1 研究资料与数据
        1.7.2 研究方法
    1.8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1840-1949年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1 .研究时段的选取
    2.2 研究理论、数据与方法
        2.2.1 地理学第一定律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分析方法
    2.3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化与整体分布模式
        2.3.1 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分期
        2.3.2 中国近代工业的时空演变历程
        2.3.3 中国近代工业的整体地理分布特征与模式
    2.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近代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对产品生产、销售、工人劳动、工会等要素的分析
    3.1 研究时段的选取
    3.2 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
    3.3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的空间分布
        3.3.1 工业部门结构分析
        3.3.2 工业产品生产与销售概况
        3.3.3 工人劳动与收支概况
        3.3.4 工会组织概况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区位选择的时空分析——通过典型人物对近代国家工业布局演变的考察
    4.1 研究理论
        4.1.1 工业区位理论
        4.1.2 时空间行为研究
    4.2 中国近代工业布局的主要历程与区位决策群体
    4.3 区位决策代表性人物的选取与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3.1 代表性人物的选取
        4.3.2 工业布局行为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4.4 近代工业布局不同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
        4.4.1 政府为投资主体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李鸿章为例
        4.4.2 民间资本开始介入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张謇为例
        4.4.3 民间资本成为近代工业化重要力量阶段的区位选择分析——以荣氏兄弟为例
    4.5 小结
第五章 近代工业转型与区域工业经济空间重构——鲁中、鲁东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5.1 研究区域与研究时段的选取
        5.1.1 研究区域
        5.1.2 研究时段的选取
    5.2 山东工业经济数据的来源与处理
    5.3 从传统手工业到近代工业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1 清时期山东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3.2 民国时期山东工业经济的发展特征与空间格局
    5.4 小结
第六章 近代工业发展与区域城市空间结构变迁——旧直隶工业集聚区个案研究
    6.1 研究区域
    6.2 近代工业发展与旧直隶城市群体空间结构变迁
        6.2.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2.2 清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3 民国时期直隶城市群的空间格局
        6.2.4 近代工业对直隶城市群体空间格局的影响
    6.3 近代工业发展与城市外部、内部空间结构变迁——天津个案研究
        6.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6.3.2 天津近代各时期的工业发展及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6.3.3 天津近代工业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拓展
        6.3.4 天津近代城市规划中的工业空间及其影响
    6.4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中国近代工业数据基础平台构建的技术方案
    一、建设目的与意义
    二、参考的标准规范
    三、技术架构
    四、建设方案
        (一)中国近代工业历史地理数据库建设
        (二)中国近代工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
附录B 本文研究成果运用于中国近代工业遗产历史价值分析的初步尝试
    一、全国国家级、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名录中工业遗产历史价值的初步分析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历史价值的进一步解读
        (一)山东近代工业化进程中各时期留存的工业遗产
        (二)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时间分布分析
        (三)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行业分布与产业链关系分析
        (四)山东近代工业遗产的空间格局分析
        (五)小结
附录C 中国近代重要工业厂、矿名录整理表
附录D 1930年代中国工业产业特征数据
    D-1省级一级工业行业职工人数整理表
    D-2市县级一级行业厂数、资本总数、工人人数、产品总值整理表
    D-3主要城市工会数量及会员人数整理表
附录E 山东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
    E-1方志中出现的部分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E-2《中国实业志·山东省》中出现的主要工业贸易联系数据整理
附录F 天津近代重要工业企业名录整理表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的论文
    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3)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广场意义的演变
    三、空间、权力的界定
    四、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五、研究主题、框架与方法
第一章 人民广场前尘回顾
    第一节 权力角逐下的跑马厅
    第二节 跑马厅——新型公共空间的出现
    第三节 微型公共政治舞台——权力的显性展示
    第四节 体育休闲娱乐之所——权力的隐性渗透
    第五节 跑马厅的衍生空间
第二章 空间生产与权力敞视
    第一节 “政治化”广场的生产
    第二节 城市市民广场的重构
    第三节 广场空间品质的进深解读
第三章 单音独鸣与众声喧哗
    第一节 庆典仪式:政治狂欢的集体记忆
    第二节 泛政治化宣传的形成与消解
    第三节 展览:观看的单一到多元
    第四节 体育:革命化向休闲化的演进
    第五节 娱乐的遮蔽与启封
第四章 广场空间的控制与对抗
    第一节 广场“规训”:权力的控制
    第二节 广场管理下的遵从与挑战
    第三节 非常态:广场的异质活动
    第四节 案例分析:摊贩与黑车管理下的生存博弈
第五章 人民广场的叙事与扩散
    第一节 广场叙事与印象
    第二节 人民广场的扩散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导论四元结构: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
    一、问题的提出
    二、现有研究方法分析
        1、实务研究方法
        2 、理论研究方法
        3 、现有方法的优点与局限
    三、四元结构分析法
        1、逻辑起点:法的重新理解
        2、逻辑中介:回归民法理论
        3、逻辑终点:民法理论的方法论表达
        4、理论观点与司法统计
        5、体例说明
第一章 界定民事主体
    一、主体资格的司法扩张
    二、主体资格的扩张依据
    三、适格当事人的审查标准
        1、直接权利义务
        2、合同相对性
        3、当事人选择
        4、以工商登记为准
        5、以资质为准
        6、以专营制度为准
        7、以中央文件为准
    四、几种特殊主体的认定
        1、分支或内设机构
        2、吊销营业执照和破产企业
        3、指挥部等临时机构
        4、外国代表处
        5、职工持股会
        6、业主委员会
        7、国家机关
    五、分析与评论
    附录一 地方政府的民事主体资格认定:以最高法院椒江大桥航道通行权案为例
第二章 判断法律行为
    一、审查诉讼请求
        1、不告不理原则
        2、诉求的识别、释明与选择
    二、查明案件事实
        1、待查事实的影响因素
        2、无法查明事实的处理方式
        3、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区分
        4、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的摇摆:以土地使用证为例
        5、法律事实与法律事实的冲突:以民刑交叉证据为例
        6、视为与推定
    三、定性法律关系
        1、性质决定审理方向
        2、不同法律关系能否合并处理
        3、法律关系的内外之别
        4、法律关系的流变与转化
    四、认定行为效力
        1、区分成立和有效
        2、法院能否主动审查合同效力
        3、影响效力的主要因素
        4、合同效力:渐宽与反复
        5、论无效合同
    五、分析与评论
    附录二 从合同成立之诉到合同效力之诉:以最高法院布吉公司股份代理转让合同案为例
第三章 保障民事权利
    一、物权
        1、物权确认基本原则
        2、关于物权追及力
        3、土地与房屋分别确权
        4、集体土地的流转问题
        5、几类特殊物权归属
        6、担保物权若干问题
        7、相邻权
    二、股权
        1、工商登记与股权认定
        2、审批手续与股权认定
        3、出资与股权认定
        4、股权行使诸问题
    三、债权
        1、债权债务转移
        2、代位权与撤销权
        3、外部善意债权人
        4、外部过错债权人
    四、知识产权
        1、司法保护取向
        2、平衡与限制
    五、民事权益
    六、分析与评论
    附录三 从利益平衡到禁止权利滥用:以最高法院采乐商标案为例
第四章 划分民事责任
    一、主体性质与责任归属
        1、职务行为
        2、管理过错
        3、个人行为
    二、各方责任的分别认定
        1、违约中的责任认定
        2、侵权中的责任认定
        3、公平中的责任分担
    三、民事责任的连带与扩张
        1、恶意串通
        2、挂靠关系
        3、追加开办单位
        4、验资等中介机构责任
        5、人格混同或否认
    四、民事责任的加重、减轻与免除
        1、加重
        2、减轻
        3、免除
    五、强制执行中的民事责任
    六、分析与评论
    附录四 非诉行政执行的合法性审查:以最高法院普华凯达公司执行监督案为例
结论
    一、四元结构是统摄宏观司法资源的有效理论工具
    二、最高法院的审判思维已相对成型并正在转型
    三、司法实践是最高法院审判思维相对成型的最终塑造者
    四、相对成型的最高法院审判思维,尚不稳定和不确定
    五、审判思维的未来走向,受制于最高法院复杂多元的功能定位
参考文献
后记
补记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5)空港都市区间成长机制与调控策略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综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1.2.1 空港都市区的概念界定
        1.2.2 空港都市区与相近概念的辨析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1.3.1 空港与区域经济的相互作用
        1.3.2 空港地区空间发展的条件与动因
        1.3.3 空港地区空间的产业属性
        1.3.4 空港地区空间的布局模式
        1.3.5 空港地区空间发展的控制与引导
        1.3.6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1.4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2章 研究基础
    2.1 空港都市区建设发展现状与困境
        2.1.1 全球航空业及大型枢纽机场的发展
        2.1.2 全球典型空港都市区建设实践考察
        2.1.3 全球空港都市区建设的整体趋势
        2.1.4 中国空港都市区建设现状与困境
    2.2 空港都市区空间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产业组织与调整理论
        2.2.2 城市空间系统及关系理论
        2.2.3 城市空间结构及空间增长理论
        2.2.4 城市空间发展控制及引导理论
    2.3 理论思辨与研究工具选择
        2.3.1 理论思辨与视角选择
        2.3.2“解困”工具选用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特征与规律
    3.1 空港都市区的静态空间格局
        3.1.1 空港都市区空间构成要素
        3.1.2 空港都市区空间区位类型
        3.1.3 空港都市区空间关联格局
        3.1.4 空港都市区空间层次格局
    3.2 空港都市区的动态空间演进
        3.2.1 空港都市区空间演进的阶段
        3.2.2 空港都市区空间演进的方式
        3.2.3 空港都市区空间演进的路径
    3.3 空港都市区空间形态基础模式与分异
        3.3.1 空港都市区空间形态基础模式
        3.3.2 空港都市区空间形态分异的影响因素
        3.3.3 空港都市区空间形态的分异类型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的机制
    4.1 空间成长机制研究的条件设定
        4.1.1 经济人假设
        4.1.2 经济人假设的完善——广义经济人
    4.2 空间成长动力主体的构成
        4.2.1 市场性主体
        4.2.2 社会性主体
        4.2.3 政府性主体
        4.2.4 三类主体间的相互关系
    4.3 空间成长动力主体的行为特征
        4.3.1 主体行为的共性特征
        4.3.2 临空企业行为
        4.3.3 居民行为
        4.3.4 政府行为
    4.4 空间成长动力主体的行为交互与博弈
        4.4.1 临空企业行为与居民行为的交互与博弈
        4.4.2 临空企业行为与政府行为的交互与博弈
        4.4.3 居民行为与政府行为的交互与博弈
    4.5 空间成长动力主体行为的空间效应
        4.5.1 临空企业行为的空间效应
        4.5.2 居民行为的空间效应
        4.5.3 政府行为的空间效应
        4.5.4 三类主体行为空间效应的耦合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港都市区空间调控策略构建方法
    5.1 基于成长机制的空间调控策略价值取向
        5.1.1 空间调控策略的引导目标——空间成长动力主体的合作博弈
        5.1.2 空间调控策略的价值核心——“集体满意人”
        5.1.3 空间调控策略的价值属性——追求“更优”而非“最优”
    5.2 空间调控策略构建的范式框架
        5.2.1 空间调控策略构建的基础——认知空间成长关键要素
        5.2.2 空间调控策略构建的核心——协调空间成长动力主体各方价值
        5.2.3 空间调控策略构建的实现——行动导向下的计划编制
    5.3 策略构建的传统技术方法及适用性
        5.3.1 策略构建传统分析方法的类型
        5.3.2 策略构建传统分析方法的局限性
        5.3.3 传统方法与空港都市区的适用性
    5.4 基于范式框架的策略构建方法设计
        5.4.1 扎根理论的思维路径与工作流程
        5.4.2 扎根理论在策略构建中的优势与缺陷
        5.4.3 网络分析方法的特性与工作流程
        5.4.4 网络分析方法对扎根理论缺陷的弥补
        5.4.5 扎根理论与网络分析方法的整合
    5.5 空间调控策略构建的程序组织
        5.5.1 基础数据的收集
        5.5.2 空间成长趋势模型的建立
        5.5.3 空间成长趋势的判断
        5.5.4 空间调控策略的生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空港都市区空间调控策略建构的试验性分析——以白云机场为例
    6.1 白云机场空港都市区成长背景
        6.1.1 白云机场建设现状与战略前景
        6.1.2 白云机场空港都市区的成长历程
        6.1.3 白云机场空港都市区的现实挑战
    6.2 白云机场空港都市区空间发展现状
        6.2.1 空间范围与发展概况
        6.2.2 空间发展的政策支撑
        6.2.3 近期建设行为
    6.3 基础数据的收集
        6.3.1 基础数据收集方式的选择
        6.3.2 基础数据调查对象的选择
        6.3.3 基础数据调查内容的设计
    6.4 空间成长趋势模型的建立
        6.4.1 开放性编码
        6.4.2 主轴编码
        6.4.3 选择性编码
        6.4.4 空间成长趋势模型的形成
    6.5 空间成长趋势的判断
        6.5.1 建立ANP网络层级
        6.5.2 建立成对比较判断矩阵
        6.5.3 超级矩阵计算
        6.5.4 不同圈层各项空间成长趋势权重
    6.6 空间调控策略的生成
        6.6.1 核心圈层空间调控策略的生成
        6.6.2 发展圈层空间调控策略的生成
        6.6.3 辐射圈层空间调控策略的生成
        6.6.4 各空间圈层空间调控策略的整合
    6.7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1 全球空港城与空港都市区建设发展状态
附录2 广州空港都市区空间分析数据来源
附录3 广州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关键要素调查量表
附录4 广州空港都市区空间成长关键要素权重的超级矩阵计算结果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岭南建筑学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提出
        1.1.1 从《雅典宪章》到《北京宪章》半个多世纪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1.1.2 岭南建筑文化的发展脉络:地域建筑建筑流派建筑学派
    1.2 研究对象
        1.2.1 岭南建筑环境综述
        1.2.2 岭南地域建筑
        1.2.3 岭南派建筑的界定
        1.2.4 岭南建筑学派
    1.3 研究意义及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方法
        1.3.3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岭南城市和乡村的近代化进程
    2.1 西风渐进与行商建筑初变
        2.1.1 海外贸易下的广州十三行
        2.1.2 贸易制度的产物广州十三行
        2.1.3 西洋式建筑初现十三行
    2.2 广州行商庭园(18 世纪中期至19 世纪中期)
        2.2.1 潘家花园
        2.2.2 潘长耀花园
        2.2.3 伍家花园
        2.2.4 海山仙馆
    2.3 近代岭南城市化进程
        2.3.1 条约口岸城市的进化
        2.3.2 张之洞与岭南城市的晚清革新
        2.3.3 民国初期的市政建设
    2.4 岭南乡村进化的中西合璧风尚
        2.4.1 广府祠堂传统形制下的西式风格运用
        2.4.2 梅州侨乡客家民居中西合璧的建筑艺术
        2.4.3 开平碉楼
        2.4.4 潮汕民居进化典型古今相糅、西式致用的陈慈簧宅第
    2.5 小结
第三章 岭南近代建筑的转型和演变
    3.1 外廊式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兴盛
        3.1.1 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在岭南的发展
        3.1.2 中西文化交融的代表作——骑楼
    3.2 岭南古典主义与岭南教会建筑的演变
        3.2.1 西方古典主义与中国传统形式古典复兴
        3.2.2 岭南教会建筑的中国式演变
    3.3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复兴
        3.3.1 民族主义建筑的尝试——中山纪念堂
        3.3.2 岭南民族主义建筑的革新
    3.4 小结
第四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出现和确立
    4.1 现代主义建筑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萌芽
        4.1.1 岭南新建筑产生之初所表现的进取性、务实性、开放性和时代性
        4.1.2 林克明对现代主义的传播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奠基人
        4.1.3 勷勤大学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的发祥地
        4.1.4 第一代建筑师成为岭南建筑学派现代主义的自觉实践者
    4.2 岭南建筑学派的先驱——夏昌世
        4.2.1 岭南新建筑的地域性展现与夏昌世建筑思想的渊源
        4.2.2 夏昌世的三个岭南新建筑思想观
    4.3 岭南建筑学派的确立
        4.3.1 “酒家园林”对岭南派建筑的开创意义
        4.3.2 岭南派建筑形成的有利条件
        4.3.3 佘畯南与莫伯治的创作将岭南建筑推入学派高峰
        4.3.4 岭南派建筑的“活态空间”形态特色探析
        4.3.5 岭南建筑学派的学理确立和主流地位
    4.4 小结
第五章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发展
    5.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对岭南建筑学派的贡献
        5.1.1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的第一次探索时期(1932-1945)
        5.1.2 岭南建筑学派现代建筑教育体系的完善期及华工院的初创期 (1945-1977)
        5.1.3 岭南建筑学派教育体系的成熟期和华工院的建设期(1977-1999)
        5.1.4 岭南建筑学派与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新发展时期(1999 年以来
    5.2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理论的新发展两观三性创作理论
        5.2.1 改革开放以来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特征
        5.2.2 两观三性建筑创作理念的提炼
        5.2.3 从中国建筑学会创作大奖看岭南建筑学派的新成绩
    5.3 岭南建筑学派创作的新成就上海世博会中国馆
        5.3.1 中国馆:传统韵味的现代演绎
        5.3.2 从中国器到东方之冠
        5.3.3 中国馆对于岭南建筑学派创作价值的思考
    5.4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发展
        5.4.1 重大节事对建筑创作的契机
        5.4.2 从广州亚运建筑看岭南建筑学派的全面提升
    5.5 岭南建筑学派的新力量
        5.5.1 华南理工大学的主流设计力量
        5.5.2 岭南建筑学派的重要辅助力量
    5.6 小结
第六章 笔者对岭南建筑“活态空间”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6.1 笔者作为岭南建筑学派中青年建筑师的成长过程
    6.2 和而不同、敢为人先的大屋顶设计——珠岛宾馆东一号工程
    6.3 道法自然、古典意象和岭南建筑相融合——松园宾馆西一号工程
    6.4 岭南建筑空间“厅”、“亭”结合的禅宗之美——帽峰沁苑
    6.5 岭南休闲文化与海南“岛”派风格设计——三亚南田温泉度假中心
    6.6 岭南季候风下的现代传染医院设计——广州市第八医院(新院)
    6.7 “亚运建设”与“城市战略”
    6.8 “三庭叠翠”与岭南传统工艺魅力——广州亚运城村长院
    6.9 岭南传统食街与现代市井风情——广州美食园
    6.10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7)我国当代城市航站楼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来源
    1.2 课题研究的对象及相关概念界定
        1.2.1 课题研究的对象
        1.2.2 课题研究相关概念界定
    1.3 课题研究的背景
        1.3.1 航空运输业务量快速增长
        1.3.2 我国城市航站楼实践与理论研究水平不成熟
    1.4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研究目标
        1.4.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4.2 课题研究的目标
    1.5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水平
        1.5.1 国内研究现状及水平
        1.5.2 国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1.6 研究的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8 本章小结
2 机场旅客集疏运体系视野下的城市航站楼定位
    2.1 机场旅客集疏运体系概况
    2.2 我国大型机场旅客集疏运模式选择
        2.2.1 国外大型机场集疏运模式分析
        2.2.2 我国大型机场集疏运方式现状
    2.3 大型机场公共交通集疏运方式与城市航站楼的关系
        2.3.1 大型机场旅客公共交通集疏运体系模式分析
        2.3.2 大型机场不同集疏运模式对城市航站楼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3 我国城市航站楼的发展历程
    3.1 以大型机场为代表的我国民航运输业发展迅速
        3.1.1 我国机场与城市和区域的关系变化
        3.1.2 我国民航机场建设数量剧增
        3.1.3 我国航空客流量增速明显
    3.2 我国大型机场旅客集疏运需求趋势变化
        3.2.1 我国民航客流分类
        3.2.2 航空旅客构成大众化
        3.2.3 航空客流来源逐步区域化、国际化
        3.2.4 航空客流需求的高品质和多元性
    3.3 城市航站楼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3.1 乘客角度
        3.3.2 机场及航空公司角度
        3.3.3 公共交通体系建设角度
    3.4 我国城市航站楼发展过程分析
        3.4.1 国外城市航站楼的形成发展
        3.4.2 我国城市航站楼形成的初级阶段表现形式
        3.4.3 我国城市航站楼的形成出现
        3.4.4 城市航站楼的快速发展
        3.4.5 我国城市航站楼的发展阶段定位
    3.5 本章小结
4 我国城市航站楼设计案例研究分析
    4.1 调研案例选取
        4.1.1 我国城市圈发展格局
        4.1.2 我国机场旅客吞吐量集中度分析
        4.1.3 调查范围选取结果
    4.2 以上海浦东机场和虹桥机场为核心的长三角地区城市航站楼发展概述
        4.2.1 机场基本概况
        4.2.2 机场与城市联系
        4.2.3 城市航站楼设计概况
    4.3 以白云机场和宝安机场为核心的珠三角地区城市航站楼发展概述
        4.3.1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城市航站楼发展概况
        4.3.2 深圳宝安国际机场城市航站楼发展概况
    4.4 我国城市航站楼实例分析
        4.4.1 独立新建城市航站楼实例——上海静安寺城市航站
        4.4.2 非独立改建城市航站楼实例——上海机场昆山城市航站楼分析
    4.5 我国城市航站楼设计及发展特点概述
        4.5.1 我国城市航站楼分布特点
        4.5.2 我国城市航站楼选址特点
        4.5.3 我国城市航站楼功能特点
        4.5.4 我国城市航站楼空间形态设计特点
        4.5.5 我国城市航站楼经营特点
        4.5.6 我国城市航站楼发展主要问题
    4.6 本章小结
5 我国城市航站楼建筑设计原理研究
    5.1 我国城市航站楼分类
        5.1.1 我国城市航站楼分类方式多样性
        5.1.2 城市航站楼分类方式选取
    5.2 城市航站楼设计和运营成功关键因素
    5.3 城市航站楼选址布局
        5.3.1 影响城市航站楼选址的关键因素
        5.3.2 城市航站楼选址布局原则
        5.3.3 城市航站楼选址方法
    5.4 城市航站楼旅客流程设计及所需设施
        5.4.1 机场航站楼旅客流程分析
        5.4.2 旅客流程设计及优化
        5.4.3 城市航站楼基本功能设施
        5.4.4 城市航站楼商业设施需求
    5.5 城市航站楼基本功能空间设计研究
        5.5.1 城市航站楼功能空间设计标准
        5.5.2 售票空间设计
        5.5.3 值机空间设计
        5.5.4 安检空间设计
        5.5.5 候机空间设计
        5.5.6 城市航站楼功能空间布局模式
    5.6 城市航站楼商业休闲空间设计研究
        5.6.1 城市航站楼商业空间内旅客消费行为和特征
        5.6.2 城市航站楼商业空间特征
        5.6.3 城市航站楼商业空间设计基本原理
        5.6.4 城市航站楼商业空间设计策略
        5.6.5 城市航站楼商业空间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5.7 城市航站楼建筑形象设计
        5.7.1 城市航站楼外部形象设计
        5.7.2 城市航站楼室内设计
    5.8 城市航站楼建筑空间特殊设计策略
        5.8.1 城市航站楼防火及安全设计
        5.8.2 城市航站楼灵活性设计
    5.9 城市航站楼人性化设计
        5.9.1 我国民航客流行为需求特征
        5.9.2 城市航站楼公共空间环境精细化设计
        5.9.3 城市航站楼无障碍设施设计
        5.9.4 针对城市航站楼旅客功能流程的绿色通道
    5.10 城市航站楼建筑设计管理与评价体系
        5.10.1 城市航站楼设计建设管理
        5.10.2 设计管理——英国机场集团(BAA)设计标准概述
        5.10.3 城市航站楼服务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
    5.11 本章小结
6 依托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的西安市城市航站楼设计模拟分析
    6.1 西安咸阳国际机场基本概况
    6.2 西安城市航站楼布局选址
        6.2.1 西安市人口密度分析
        6.2.2 西安市民航旅客构成特征
        6.2.3 机场与城市联系交通条件分析
        6.2.4 西安市区主要的星级酒店和着名连锁酒店分布
        6.2.5 西安市区主要商业网点分布
        6.2.6 西安市区主要旅游景点分布
        6.2.7 聚类分析法分析西安城市航站楼选址
        6.2.8 西安城市航站楼选址总结
    6.3 西安城市航站楼功能流程需求
    6.4 西安城市航站楼形态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总结
    7.1 面向未来的城市航站楼
        7.1.1 完善的功能组成
        7.1.2 多元式的交通联运体系
        7.1.3 集约化的发展模式
        7.1.4 快速的空港城市连接
    7.2 城市航站楼的设计关键问题
        7.2.1 科学详细的前期市场分析
        7.2.2 无缝式的多式联运体系
        7.2.3 健全完善的设计管理和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及资料
图表目录
附录一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二 城市航站楼航空旅客调查问卷
致谢

(8)应对风险挑战 分享发展机遇 九位地方官纵论“保增长、扩内需”(论文提纲范文)

全国人大代表、福州市市长郑松岩:
    “改善民生是扩大内需的主要着力点”
全国人大代表、亳州市委书记方春明:
    “提升品牌优势把握改善民生机遇”
全国人大代表、蚌埠市委书记陈启涛:
    “狠抓项目扩内需”
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市长李汝求:
    “力促经济增长达到10%”
全国人大代表、松原市市长孙鸿志:
    “四大支撑点保增长”
全国人大代表、赣州市市长王平:
    “为企业减负壮大特色产业”
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市长曾庆红:
    “扩内需, 我们走的是生态之路”
全国人大代表、晋中市市长张璞:
    “打好旅游这张王牌”
全国人大代表、德州市市长吴翠云:
    “激活民力保经济平稳发展”

(10)上海市高速交通网络资源的空间组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1.4 论文结构与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相关理论
    2.1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2.2 相关理论
第三章 上海市高速交通网络资源状况
    3.1 航空港资源
        3.1.1 航空港相关概述
        3.1.2 上海市航空港的发展及资源状况
        3.1.3 上海市航空港未来发展
    3.2 高速铁路站资源
        3.2.1 高速铁路特点
        3.2.2 上海市虹桥高铁站发展现状
        3.2.3 上海市虹桥高铁站未来发展
    3.3 高速公路网资源
        3.3.1 高速公路概述
        3.3.2 上海市高速公路的发展
        3.3.3 上海市高速公路结构与空间布局
    3.4 城市快速路网资源
        3.4.1 城市快速路概述
        3.4.2 城市快速路与高速公路、城市常规道路的区别
        3.4.3 上海市快速路结构及空间分布
第四章 航空港与高铁站的空间组合
    4.1 航空港与高铁站的空间组合形式
        4.1.1 垂直组合
        4.1.2 平面组合
        4.1.3 异地组合
    4.2 上海市航空港与高铁站的空间组合
        4.2.1 虹桥国际机场与虹桥高铁站的空间组合
        4.2.2 浦东国际机场与虹桥高铁站的空间组合
    4.3 上海市航空港与高铁站空间组合的发展建议
第五章 航空港、高铁站与高速公路、快速路的空间组合
    5.1 航空港、高铁站与高速公路、快速路的空间组合形式
        5.1.1 哑铃式组合
        5.1.2 天秤式组合
        5.1.3 放射式组合
        5.1.4 蛛网式组合
    5.2 上海市航空港、高铁站与高速公路、快速路的空间组合
        5.2.1 浦东国际机场与高速公路、快速路的空间组合
        5.2.2 虹桥国际机场、虹桥高铁站与高速公路、快速路的空间组合
    5.3 上海市航空港、高铁站与高速公路、快速路的空间组合发展建议
第六章 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的空间组合
    6.1 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的空间组合形式
        6.1.1 环状放射与放射式
        6.1.2 环状放射与环状放射式
        6.1.3 放射与放射式
        6.1.4 放射与环状放射式
    6.2 上海市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的空间组合
        6.2.1 上海市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的空间组合方式的分析
        6.2.2 上海市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的空间组合的作用
    6.3 上海市高速公路与快速路的空间组合发展建议
第七章 上海高速交通网络设施的区域共享分析
    7.1 上海虹桥枢纽“空铁联运”的区域共享
        7.1.1 上海市“空铁联运”的背景
        7.1.2 上海“空铁联运”的发展
        7.1.3 上海虹桥枢纽“空铁联运”区域共享范围
        7.1.4 构建“空铁联运”系统
    7.2 上海航空港组合的区域共享
        7.2.1 上海航空港“空-空”组合发展背景
        7.2.2 上海航空港“空-空”组合的区域共享
        7.2.3 实现“空-空”组合资源共享的建议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课题
致谢

四、惠州市电信枢纽大楼开工(论文参考文献)

  • [1]空间人文学视角下的中国近代工业基本空间特征研究[D]. 刘静. 天津大学, 2019(06)
  • [2]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深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年)》的通知[J]. 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深圳市人民政府公报, 2016(16)
  • [3]空间、权力与文化的嬗变上海人民广场文化研究[D]. 钟靖.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4]最高法院民事判决四元结构论(1985-2014)[D]. 朱兰春. 武汉大学, 2015(03)
  • [5]空港都市区间成长机制与调控策略构建研究[D]. 吕小勇.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5(02)
  • [6]岭南建筑学派研究[D]. 王河. 华南理工大学, 2011(06)
  • [7]我国当代城市航站楼设计研究[D]. 张锋.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2)
  • [8]应对风险挑战 分享发展机遇 九位地方官纵论“保增长、扩内需”[J]. 张伟,王红茹,孙冰,汪孝宗,刘永刚,董显苹,徐婷婷,董陶. 中国经济周刊, 2009(10)
  • [9]惠州市电信枢纽大楼开工[J]. 李双. 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 1994(01)
  • [10]上海市高速交通网络资源的空间组合研究[D]. 叶子豪. 上海师范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惠州电信枢纽大楼开工建设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