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为战争角色说话的伊拉克电影(论文文献综述)
杰弗里·查尔斯·亚历山大,侯园园[1](2015)在《社会表演理论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下)》文中认为一直以来,对文化的社会研究不是被极端化为结构主义理论就是被极端化为实用主义理论,前者视意义为文本并注重探索提供相对自主性的模式,后者则将意义处理为由个人或集体行动之权变性的创发——即所谓的实践本身,并将文化模式作为权力和物质利益之反应加以分析。在本文中,我将阐述一个超越这种极化视野的文化语用学理论,以新的方式将意义结构、权变性、权力和物质性融为一体。我的论点是,实践的物质性可以由维度更多的表演概念所取代。通过对表演研究这一新领域的成果的吸收,文化语用学说明社会表演,无论个人还是集体的,是如何可能被系统地类推为剧场表演的。在定义了社会表演的要素之后,我认为,随着社会变得更加复杂,这些要素已经趋于"分解"(de-fused)。只有在能够将这些日渐离析的要素"再融合"的情况下,表演才会成功。在融合化的表演中,观众认同演员,且文化剧本通过有效的舞台布景达到逼真的程度。而当诸要素重新连接的过程并不完美时,表演就会失败:表演要素仍处于分离状态,社会行动看上去不但不够本真(authentic),而且显得造作和难以令人信服。与此相对,再融合能使演员成功地传达其行动的意义并有效地实现他们的利益。
沈国麟[2](2006)在《控制沟通 ——论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聚焦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指的是美国政府利用媒体传播一定的观念以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的社会行为,其中美国政府指的是美国联邦政府中的行政分支。与以往相关研究不同的是,本文把研究对象放在了“国家-社会”这一社会科学研究经典分析框架中。美国政府媒体宣传的背后反映了国家想要利用媒体来影响和控制社会,追求和维护政府的权威性和合法性,达到其对内和对外的政治目的。媒体在本文中被视为现代社会重要的沟通方式和渠道,因此,控制媒体就是控制社会的沟通方式。本文的另一个创新点是用“结构-行为”这对关系来探讨美国政府是如何利用媒体宣传的。本文中所探讨的结构既包含了美国整个宏观的政治结构,也包括了美国政府媒体宣传行为中的政府传播结构和媒体行业自身的结构。研究结构的目的是为了探讨什么样的结构导致了如今美国政府如此这般的媒体宣传行为,什么样的结构对这样的宣传行为产生了制约作用。结构与行为是互相产生和互相作用的。在本文的第三部分,笔者对美国政府在各种情境中的行为策略进行了考察,并且对每种策略都进行了案例分析。本论文的第四部分探讨了宣传与美国整个政治经济宏观制度的关系,认为在美国这样的政治体制中,美国政府的宣传行为会受到各方面的制约,在国家层面上政府会面临国会的立法制约;在社会层面上,会面临新闻媒体、社会组织和公共舆论的制约,后者的制约是软性的,但比前者更能发挥作用。美国政府之所以能够利用媒体为其宣传有其宏观制度的原因。金钱政治以及美国政府对媒体产业的调控使得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成为可能并且使得美国政府与媒体集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中存在着强制性与非强制性两种结构。不同的结构,不同的情境,行为也不一样。在这种结构与行为之下,本文还深入探讨了美国政府与媒体的互动关系,这种关系表现为依赖、影响、控制、监督和共享。最后,本文认为美国的政治沟通机制是有限度地开放的,而且是不平等的,它压制和歪曲了信息流通,销蚀了媒体的公共性和批判性,时时刻刻影响着美国的民主政治。
施州[3](2019)在《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场最大规模的总体战争,一场伟大的反法西斯战争。美国凭借其强大国力和武装力量领导同盟国赢得最终胜利。其胜利的原因,除了正义战争之性质这一主因之外,离不开战时国家意志的凝聚,更离不开战时人民力量(包括大规模战争物资生产)的动员。二战期间,美国政府积极开动国家宣传机器,充分利用大众传媒——报刊、广播、海报等媒介进行战时动员,其中尤以海报为重要宣传工具。海报宣传发挥强大效果,深刻影响了战争进程。同时,二战还对传播学产生巨大影响,传播学几位奠基人都参与战时宣传研究,开创重要理论体系,为传播学奠定理论基础。二战是近代历史上影响最深远的战争,彻底改变了世界格局,战后美国成为超级大国,并输出强有力的国家意识形态和文化价值观。时至今日世界之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格局依然深受二战影响,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的意义深远。本研究以战时宣传理论作为实证研究的基础,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个案分析。本研究挖掘了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有关海报宣传的重要文献,收集整理了651张政府海报样本,以宣传研究方法论为基础,结合经典传播学理论,采用文献分析法建构历史语境,采用定量内容分析法对海报样本作整体规律分析,用定性符号学文本分析法对单张海报进行意义解读。本研究分别从政府海报的“宣传组织运作机制”、“宣传渠道和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的流变”、“国家精神宣扬”、“战争逻辑建构”、“军事神话塑造”、“社会身份认同”、“文化价值输出”互为有机关联的八个方面对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活动进行全面透彻的解析。本研究发现,战时宣传组织并不一定是官方垄断式,也可以采用官民协作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资源,进行创作、发布,并通过事件配合、媒体联动等方式,共同营造媒介景观。战时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和宣传形式要避免抽象说教,而要具象化、通俗化。战时宣传的内容可以主要从五个方面展开:宣扬国家精神和爱国主义;建构战争的性质和目标;塑造正义之师和强大武装力量的形象;促进国民身份认同,缓解社会矛盾;输出本国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本研究继承了传播学先驱的研究传统,是对战时宣传理论的延续和补充。本研究认为战时宣传研究首先要关注宣传组织,同时要分析宣传渠道、媒介事件、媒介景观、宣传策略、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具体宣传内容分析不仅要从国家、战争和军事层面,也要从社会和文化角度切入。本研究为后续战时宣传研究供了新的框架和思路。同时,本研究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为我国政府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时,加以凝聚国家意志、团结民心、动员全民参与;在重大历史转折期对内对外加以宣传国家精神、军队形象、国家软实力等重大问题供极其鲜活的典例和范式。
孙福庆[4](2018)在《俄汉政治话语隐喻对比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政治语言学作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受到学界广泛关注,政治语言学研究涉及政治学、认知语言学、语言文化学等多学科知识。政治隐喻作为政治语言学的重要研究对象无疑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莱考夫是世界范围内首位系统研究政治隐喻的学者,相关研究方法和理论为后继研究奠定了深厚基础。当代俄罗斯政治隐喻研究形成了以邱季诺夫为代表的乌拉尔学派,同时还活跃着伏尔加格勒学派、彼得堡学派和沃罗涅日学派。本研究旨在梳理政治隐喻研究的历史脉络,引介和诠释政治隐喻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发展动态,同时尝试结合汉语本土化分析。在理论方面,本研究以体验哲学、概念隐喻和隐喻模式化为理论基础,以社会语境为切入点,立足于认知和文化视角揭示俄汉政治话语隐喻模式的共性与差异。政治隐喻是折射国家意识形态、政治理念的“棱镜”,因而本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中俄两国在治国理念和意识形态方面存在的一致性和差异性。俄汉政治话语隐喻实证分析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释与“人”相关的政治隐喻模式,即俄汉政治话语的拟人隐喻模式对比,拟人隐喻包括生理隐喻、疾病隐喻和亲属关系隐喻;第二部分阐释与“社会”相关的政治隐喻模式,即俄汉政治话语的社会隐喻模式对比,社会隐喻包括战争隐喻、游戏隐喻和戏剧隐喻模式。俄汉政治话语隐喻对比研究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的思维方式、文化理念、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异同,以期为中俄两国在政治领域合作提供语言方面的参考。
欧阳智蓓[5](2020)在《《一战的遗赠:九十年来影响依旧》(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文中指出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影响深远,引起学界广泛关注。本次翻译实践所选文本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遗赠:九十年来影响依旧》(The Legacy of the Great War:Ninety Years on)第五章,主要讲述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留下的记忆和影响,同时表达了相关学者对此的观点。译者以该章节的汉译作为翻译实践案例,运用胡庚申提出的生态翻译理论指导本次实践,分析谈话文本汉译过程中的重难点,并提炼相应的翻译策略。本翻译实践报告首先从翻译任务、文本内容和特色、翻译理论等三方面介绍本次翻译实践活动。通过回顾前期准备、中期翻译和后期审校三个翻译环节,译者发现原文本具有较强的交际性,且长难句较多、文化背景信息丰富,这增加了翻译难度。基于此,译者从特色词汇、长难句和语篇衔接等三个层面展开说明翻译难点,并详细举例介绍相对应的翻译策略。特色词汇的翻译主要使用省译、增译、加注等翻译策略;长难句采用结构切分和意义重组等翻译技巧;在语篇衔接层面主要采取了代词具体化与词汇重现两种手段。整个翻译过程在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对具体案例主要从翻译生态环境、适应选择论、“三维”转换等角度切入分析。本次翻译实践活动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翻译此文本有利于读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和社会的影响。其次,所选文本的内容和观点具有包容性,有利于提高读者的批判意识和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最后,译者以生态翻译理论指导谈话型文本的翻译,试图最大效度提高译文质量,也期望借此推动此类文本的翻译策略研究。
张玲玲[6](2014)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文中提出作为一个动画生产大国,美国动画占据着极大的市场份额。这些动画不仅是娱乐观众的一种文化形式,更是社会历史和意识形态的积淀物。作为一个崇尚英雄的国度,英雄形象成为美国动画中一以贯之的主题。通过对美国动画中英雄形象及其流变进行探讨,我们会发现英雄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概念,作为人类理想的化身,它既具有人类文化的共性,又因为是某个特定历史阶段特定文化群体的产物,因此会带有明显的特殊文化特征。尽管美国并不像其它西方国家一样有着许多历史悠久的英雄原型,比如荷马史诗或亚瑟传奇中的英雄文化,但是它在古典和史诗英雄的基础上用自己的民主方式形成了特有的英雄主义意识。具体到美国动画中,英雄形象则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和文化形象。因此,本文试图立足于美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变化,剖析美国动画中英雄形象变迁和发展的历史轨迹。本文以时间顺序结构全文。第一章讲述二战之后至1980年美国动画中的英雄形象。这一阶段的动画英雄以古典英雄为主,这与二战后占据社会主导地位的中产阶级价值观有着密切的关系。随着青年反叛运动的兴起,古典英雄开始没落,凡人英雄萌芽。与此同时,美国动画中开始出现与政治相关的英雄形象。第二章论述的重点是凡人英雄的特征及多元文化影响下多样化的英雄形象。在追求平等的社会思潮影响下,具有凡人秉性的英雄开始成为银幕的主要表现对象,女性英雄、卑贱英雄、另类英雄作为一种新的银幕形象开始出现。第三章研究后现代消费文化对动画英雄塑造的影响,个人至上的英雄、反面英雄和景观英雄是这个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英雄形象。凡人英雄作为一种英雄类型依然延续到了消费社会,但呈现出不同的特征,面对后现代文化他们呈现更强的对抗性和更多的自我反思。第四章讲述在反恐的意识形态下,动画英雄对于守法与公正、复仇与暴力、权利与欲望的反思。在对反恐作出反思的同时,美国依旧对“他者”的文化表现出一种偏见和敌意,同时也在试图为战争寻找“正义”的理由。
曲琳琳[7](2019)在《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文中认为卡勒德·胡赛尼是第一位用英语写作的阿富汗裔美国作家。他将阿富汗这个既遥远又神秘的国度,以细腻的文学形式展现在世人面前,无论是他个人辗转多国的生活经历,还是他笔下人物的生存状态与思想情感,无不体现着“流散文学”的典型特征。本研究主要运用“文本细读”和“主题内容分析”的研究方法,对胡赛尼的小说进行文本分析和文化阐释,以整体性的视角对阿富汗文学中的流散性问题进行研究,探讨了流散文化研究的源头与流变,流散民族的身份建构,权力理论视域下的流散与压迫,以及战争中的流散书写等问题。本文以胡赛尼小说创作的阐释为轴线,着重梳理社会文化、社会政治和族裔意识对文学产生的影响,反思阿富汗历经的社会现实与全球化时代的流散现象。在广泛搜集和研究阿富汗背景知识的基础上,通过研究主人公的自我救赎、与命运抗争、找寻亲人等过程,探索胡赛尼民族身份的建构方式,同时,以个人视角叙写战争中的亲情、友情和爱情,揭露战争的残酷性,呼吁世人关心饱受流散与民族纷争之苦的阿富汗人民。此外,本研究还有助于人们对阿富汗文化和文学遗产的理解,进一步阐释近半个世纪以来阿富汗的社会斗争和经济状况。对许多西方人而言,阿富汗的民情和宗教情况仍然是一个不透明、让人不安的谜团,对此,胡赛尼并没有直接挑战西方对阿富汗的传统主流看法,而是通过生动感人、富于诗意的情节构思与叙事手法,纠正和丰富了人们对阿富汗的认识,向世人展示了祖国悠久的历史与多元文化,增进了理解与同情,这使他的小说打通了欧亚文化的壁垒,获得了来自不同文化圈的肯定。阿富汗流散作家基于自身的复杂经历、多元文化冲击和民族创伤所创作的文学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们对阿富汗的政治、文化、经济和历史的深刻认识与悲悯情怀,他们已经成为向世界展现民族苦难,争取民族自由与尊严的先驱。胡赛尼的小说,一方面,力求真实展现阿富汗人民的生活状态,另一方面,亦不回避运用悬疑、悲情、戏剧和情节逆转等必要的文学表现手法来强化和阐述自己的立场,展现出文学不仅是修辞技巧与思想的抒发,更是一种能够改变世界和人民的真正力量。从叙事技巧看,他的小说不以复杂多变的现代主义手法见长,而是秉承现实主义的优秀传统,风格朴实无华而又震撼心灵,成为通俗小说的教育性探索之典范。胡赛尼小说不仅促进了当代美国多元文化文学的发展,还强化了文学的社会功能;其小说题材既尖锐又新颖,暴力、痛苦、虐待、背叛、抛弃等一系列触目惊心的事件在他真诚直接、细腻诠释的风格下展现得淋漓尽致,表现出了宽恕、救赎等深刻主题,既有典型通俗小说的魅力,也有深邃的思想价值与文化意义。总体而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本文以“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为题,注重社会历史研究与文学评论的接洽融合,将胡赛尼的创作经历与艺术手法,置于广阔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中进行考察,重点关注他对流散现象、身份认同与家国情怀的呈现方式,不仅拓宽了研究少数民族和移民问题的视野,而且是对民族中心主义、性别平等、权力话语、跨国移民及文化冲突等问题进行的文学思考。胡赛尼特殊的移民和流散经历,逐渐形成了他极富特点的多元文化身份,美国文化的影响和冲击,母国文化的依恋与反思,赋予了他对流散身份的深入思考与浓厚的归国情怀,同时,形成了他兼收并蓄的写作风格及旁观者清的观察视角,使他成为当代流散文学与美国文学的杰出代表,促进了美国文学“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
朱彦[8](2018)在《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帕特·巴克尔(1943—)是英国当代着名女作家。从1982年小说《联合街》获得成功并跻身英国“最优秀的年轻小说家”行列开始,巴克尔已经在三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发表了13部小说,其中最着名的作品“再生三部曲”的第三部《鬼魂之路》还获得了1995年的布克奖。然而,比较起巴克尔的成就和国外的相关研究成果,中国对这位作家的介绍、翻译与研究却寥寥无几。因此,对巴克尔进一步深入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将丰富我们对于当代英国文学的全面了解。在巴克尔的作品中,对创伤记忆的关照尤为突出,它构成了巴克尔写作的一大特色。巴克尔作品中对创伤记忆的探讨呈现出多维度的特征——创伤记忆与历史、创伤记忆的延迟与代际传递、创伤记忆与创伤疗愈、创伤记忆与艺术再现等主题都有深入地探讨,而且巴克尔在对这些主题的阐释中还渗透了自己独特的历史观和艺术观,表现出对历史和社会现实的独到见解,这使得从创伤记忆的主题入手对巴克尔的作品进行整体研究变得十分必要。厘清巴克尔创作中创伤记忆主题的各个不同方面,将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把握巴克尔的整体创作风格和创作特点,更好地理解作家对历史和当代的深刻剖析和犀利批判。本论文一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通过介绍巴克尔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将巴克尔主要作品的创伤记忆主题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围绕一个统一的主题对巴克尔作品进行梳理和分析是巴克尔研究的一种新的尝试,籍此也可以揭示巴克尔创作过程中所具有的内在连续性和对同一主题的不同方面侧重点的变化,进而进一步展现巴克尔基本的创作理念和创作特色。此外,绪论部分还简要介绍了本选题的主要理论支撑,即创伤记忆理论,并提出本选题的目的、意义和方法。论文主体部分包括四章,主要解读巴克尔九十年代末到本世纪初的六部小说。第一章以“再生三部曲”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中创伤记忆被压抑的主题。与以往大多数的一战作品不同,“再生三部曲”选取了医院、监狱和英属殖民地等远离战争的场域,并采用以非士兵身份的精神病学家、人类学家和民族学家里弗斯作为主要聚焦人物的叙事手法重建一战叙事。在此过程中,三部曲得以重新审视一战创伤并挑战英国业已形成的一战集体记忆,实现了当代对于一战文化创伤的一次重构,将一战文化创伤阐释为一战前后广大社会群体创伤记忆被压抑的过程。具体说来,三部曲将创伤受害者界定为广大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包括战场归来的士兵和军官、国内的和平主义者和反战人士、同性恋者,甚至还包括了远离英国本土的英属殖民地人民;将一战前后的帝国体制和帝国意识认定为创伤的责任归属;将创伤的性质建构为帝国体制和帝国意识之下的广大群体话语权的被剥夺和创伤记忆的被压抑。一战文化创伤的重构体现了巴克尔的历史责任感和正义感,发出了英国必须正视曾经的历史问题并承担道德责任的诉求。第二章研究小说《另一个世界》,揭示其中有关创伤记忆重返的主题。《另一个世界》围绕历史的“凝结”之处展开,小说中个体的人生和家族的生活都因为“凝结”之处的存在而为创伤所主宰,而无论是个人创伤还是家族创伤在巴克尔的笔下其实都是历史的表征:如果说小说主人公乔迪创伤记忆的重返表现了创伤的历史性,乔迪作为受创伤的主体携带着难以解决的历史,那么突现的壁画和纠缠的鬼魂则象征了历史的创伤性,是充满了暴力循环的历史的体现,它们共同构成了巴克尔阐释创伤历史的策略。与此同时,通过展现创伤历史的多重策略巴克尔也建构了独特的历史观,并且表达了对于人类未来的忧虑。同时,小说还表明,创伤记忆的重返和延续不仅可能表现为潜伏期之后的重返,它还会以代际传递即“后记忆”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不仅是灾难的亲历者本人,他们的后代也会受到其创伤记忆的影响。即使经历过历史大灾难的一代渐渐逝去,“活着的连接感”逐渐消失,生活在创伤幸存者家庭中的幸存者后代和那些与创伤幸存者有着紧密联系的人们仍然会以“家庭型的后记忆”和“联系型后记忆”的形式承载来自前代的创伤记忆。创伤记忆的重返和延续都将人们该如何对待创伤记忆并面对未来的问题推向争论的焦点。在小说的最后,巴克尔也给我们暗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途径和智慧。第三章聚焦于小说《越界》,并从心理和社会两个维度剖析小说主人公创伤记忆言说背后所隐藏的深层次内容。从心理的维度而言,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创伤记忆言说带领读者直抵其内心深处,洞察身兼创伤患者和犯罪者双重身份的人群的复杂心理和畸形道德观。在此过程中,小说还同时启发读者不断探索主人公通过言说创伤记忆获得创伤复原的可能。对于既是创伤患者又是犯罪实施者的人群来说,他们的特殊经历注定了其走向康复之路的复杂性,为了真正实现创伤疗愈并获得精神的救赎,他们既要认清造成自己创伤的真相,也需要认清犯罪的真相。小说中的主人公正是因为无法做到这一点而导致创伤疗愈的失败。《越界》不仅对人物心理刻画入木三分,还展现出广博的社会维度。通过小说主人公言说创伤记忆的过程小说还揭示了英国当代社会存在的诸多问题,譬如挽救失足青少年的社会体系对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忽视、心理救助者自身的情感越界和道德相对性、社会底层民众贫困的加剧带来的子女教育缺失、英国政府频繁卷入当代战争和无视底层民众的贫苦等。这些社会问题的存在既是造成小说主人公为代表的人群创伤和悲剧的原因,也是导致其创伤疗愈无法实现的诸多原因之一。第四章具体研究巴克尔的小说《双重视角》。在《双重视角》中,暴力和其导致的他者的创伤记忆在艺术作品中如何进行艺术再现和表征的问题成为讨论的焦点。小说通过艺术家对艺术表征的思考和艺术创作过程的描写,间接地表达了巴克尔对于艺术表征的伦理思想和暴力美学。在巴克尔看来,艺术具有表征人类暴行和他者苦难的绝对责任,也具有为广大的受众揭示真相使其面对他者遭遇的责任。艺术必须忠实记录人类的创伤记忆,只有通过再现暴行的残酷和暴行下他者的受苦艺术才能唤醒大众的良心,迫使人类正视自己丑陋的一面。与之相应,艺术作品的广大受众也不能无视他者的苦难,他们也应当承担起对他者的责任。除了提出艺术再现和表征他者创伤的责任,《双重视角》还暗示艺术也肩负着引领人们哀悼创伤并且走出创伤的责任。展现暴力与创伤的艺术其目的当然不是带给人们绝望和悲观,而是唤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指引人类走向希望和未来。巴克尔在小说最后还同时暗示了人类走出创伤的最终途径,那就是,对他人的关怀和爱。本论文在结论部分指出,巴克尔在作品中书写创伤记忆,揭露暴力的残酷和野蛮,关注他者的创伤和苦难,勇敢地为他者言说,体现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一个知识分子的良心。在表现他者的创伤与苦难的过程中,巴克尔采用了和戈雅相似的高度写实和不加美化的艺术表现手法,即坚持去直面人类经历中的极端情况,对人类阴暗的一面进行毫不留情地真实再现。通过这样的艺术表现手法,巴克尔的作品产生了强大的感染力,它使读者能够对他者的苦难身临其境,从而激起他们对他者的移情和向善的欲望。聚焦于他者的创伤与苦难也凸显了巴克尔的道德观,巴克尔将降低暴力和减少痛苦视为一种道德追求,在作品中发出了“排斥暴力”和“减少痛苦”的呼唤。因此,无论在创作风格、创作理念还是道德追求上,巴克尔都可以被当之无愧地称为英国当代文学界的“戈雅”。
董海涛[9](2012)在《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外传播因国家的形成而逐步产生,因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衍进,对每个主权国家都具有非同一般的战略意义。概而言之,这种战略意义主要体现在努力提升本国的国际形象和打压竞争对手的国际形象,以及关键时刻的利益诉求表达和危机时刻的国际公关等。“全球化”这一术语则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一次政治大讨论,由美国着名政治家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在《两代人之间的美国》一书中首次提出。虽然学界对其定义和内涵莫衷一是,但毋庸置疑的是,“全球化”已然成为当今世界各国对外传播所面临的共同语境。在全球化语境下,对外传播能力已经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和硬实力,如同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相辅相成,互为促进。而且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对外传播能力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形象建构所作出的贡献将远远超出经济等硬实力。全球化背景下的对外传播具有高度的政治敏感性,往往关系国家的存亡发展。在很多情况下,对外传播中的传受双方都是主权国家,因此传播过程中“度”的把握显得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中国而言,经济实力已经位居世界第二,而媒体实力却严重滞后,在对外传播中我们更应当做到平衡有术,外圆而内方。本文首先指出目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仍然处于国际对外传播体系中的相对边缘位置,而西方发达国家则占据了中心位置。他们按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控制国际新闻的流量和流向,建立了符合自身发展需要的全球对外传播秩序。与此同时,本文还分析了全球化对多元语境形成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辩证地提出了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既会在短期内加剧不同国家对外传播的失衡,也将最终促成国际社会的对外传播趋向平衡的观点。接着,本文简要梳理了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和发展脉络,列举了对外传播失衡的具体表现,分析了造成我国对外传播落后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语言、传播手段等方面的原因,并指出因为对外传播失衡而导致的国家形象摇摆、对外交往中的尴尬、信息控制能力下降、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等严重后果。有鉴如此,当代中国的对外传播除了要尊重新闻事实和新闻价值等基本原则外,还要以维护国家利益为前提,巧妙避开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合理运用西方话语设置议题,积极引导国际舆论,取得更多国际话语权,建构我们的良好国家形象,提升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随后,本文从宏观和微观等层面对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原则和平衡策略进行了深讨。宏观层面的平衡原则包括统与分的平衡、质与量的平衡、刚与柔的平衡、远与近的平衡。而微观层面的平衡策略则包括对外传播中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不同文化的平衡、不同地域的平衡、不同地缘国家的平衡,不同声音的平衡(赞成和反对的声音、民间和官方的声音、明星和民众的声音、中国和国际的声音)、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中国媒体和外国媒体)等具体平衡手法。本文结语部分探讨了平衡传播的发展趋势,希望在相关理论研究进一步深入的同时,努力打破理论和实践、专业和通识教育之间的现有藩篱,让传播学者的研究与社会现实需求紧密结合,让更多的传播学者能为国家的高层决策服务。同时不断反思我国现行对外传播体制,注重学术研究的传承和青年学者的培养,努力做强自己的对外传播媒体,在国际事务中发出自己的强音,取得更为平衡的话语权,为中国的和平发展国策提供充分的思想保障和理论支撑。
郭雯[10](2013)在《电影“撞”新闻 ——美国媒体题材电影与社会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美国电影久负盛名,而电影和新闻之间也曾多次碰撞出激烈的火花,从二战期间轰动世界影坛的《公民凯恩》开始,美国媒体题材电影便屡屡出现且佳作不断,诸多电影均在奥斯卡颁奖礼上风采毕露且广受好评。那么为什么这些电影在他们所处的时代中会产生巨大的反响呢?电影社会学理论认为,影像不仅见证着社会现实,其中的各种元素都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时代造就一切,一部电影的成功离不开时代环境的培养和烘托。在此种理论指导下,本文选取了美国社会发展过程中极具典型性的三个时代:20世纪40年代二战时期,20世纪70年代社会动荡期及21世纪初恐怖主义危机时期,兼以新闻专业主义发展为主线对三个时代的媒体生态予以阐述,同时选取这三个时代当中影响较大,知名度较高的三部媒体题材电影《公民凯恩》《电视台风云》和《晚安好运》进行个案分析,通过对社会空间、媒体空间和电影空间的剖析,试图探讨不同影像中呈现的各类媒体形象,以及美国媒体题材电影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即社会环境如何影响媒体形象的形成,同时媒体题材电影又是怎样反分析当时的社会空间,并最终由此对当下中国的媒体和社会现实引发思考。20世纪40年代,罗斯福新政时期个人与社会性的讨论以及二战的爆发令美国陷入了个人主义与国家情结的纠结当中,而此时的战时政府对新闻界的审查以及1947年哈钦斯报告的出台使得美国媒体开始认识到社会责任的必要性,新闻专业主义由此成熟,诞生于此时的电影《公民凯恩》正是对这个社会现实的再现,影像中对传媒大亨凯恩个人经历的描述暗含着对当时传统个人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批判和反思。20世纪70年代,政治经济多方面的危机使得美国社会陷入了信仰迷失状态之中,失业狂潮令美国民众满腹怨气却无处发泄,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辩令民主垂死挣扎。此时的媒体也经历着电视热潮后的冷思考,商业浪潮对新闻专业主义产生了巨大冲击,同时批判理论认为人被电视异化,电视就像新宗教,把人们聚在一起聆听同一教义,最后此时的电影产业也开始对电视进行绝地反击。在此种社会媒体背景,电影《电视台风云》正是对社会众多批判情绪的集体宣泄,它将矛头指向电视产业,揭露了电视制作者的不择手段,对电视及其对国民生活的影响进行了批判和深思。步入新世纪后的美国却突遇9·11恐怖袭击,美国社会的一些变化使得美国人开始质疑自己国家一直标榜的民主自由和开放,“我们人民”的意识开始动摇。而此时的美国媒体也因为恐怖主义而备受管制,从而沦为了政府和财团的附庸者,有关反恐的报道中也开始偏离事实,而只注重对个人英雄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渲染。诞生于此背景下的电影《晚安,好运》则正是对当下渐行渐远的新闻理想的重温和洗礼,影片对爱德华默罗利用电视与麦卡锡主义激烈对抗直至其瓦解的历史回顾,蕴涵着人们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呼唤,以及对当下霸权时代新闻生态的担忧。纵观以上三个时期的美国社会、新闻界及电影,可以自然发现三者之间存在着互动关系,彼此观照,彼此影响。就社会之于新闻界来说,深厚的美国信仰给予了新闻专业主义丰富的内涵,为其诞生及成长奠定了坚硬的基础,但复杂的社会现实又令新闻专业主义在历史的动荡中不断受到冲击与责难。而专业主义与各种力量的博弈,使得美国新闻界职业形象变化多端,这也为媒体题材电影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不同时代背景下,影像中的媒体形象特色分明、却总能一语中的,戳痛了那个时代的神经。同时,影像对社会也存在一定的反分析作用,它不仅记录和见证了社会现实,更将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情绪整合在一部影片中,并试图通过影片的立意去引导社会观念。
二、为战争角色说话的伊拉克电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为战争角色说话的伊拉克电影(论文提纲范文)
(1)社会表演理论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下)(论文提纲范文)
四、文化语用学如何运作?社会表演的内在结构 |
(一)剧本的挑战:背景表象与即兴表演之间的融合 |
认知简化(Cognitive Simplification) |
时空压缩(Compression) |
道德竞争(Moral Agonism) |
(二)舞台布景的挑战:再融合剧本、行动和表演空间 |
(三)物质基础的挑战:社会权力和符号生产方式 |
(四)自然入戏(being natural)的挑战:再融合演员和角色 |
(五)接受的挑战:再融合观众与表演文本 |
五、总结:作为模型和道德的文化语用学 |
(2)控制沟通 ——论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第一部分、理论探索 |
第一章、国家与社会:美国政府媒体宣传的理论视角 |
一、美国政府媒体宣传:概念的界定 |
1.不同语境中的"宣传" |
2.美国政府媒体宣传的历史变迁 |
二、提出问题 |
三、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
四、研究美国政府媒体宣传的理论视角 |
1.国家与社会:本论文的理论框架 |
2.国家与社会关系在美国的发展和变化 |
3.追求合法性:美国政府媒体宣传的动因 |
4.媒体:当代社会的沟通方式和渠道 |
五、美国政府媒体宣传行为的研究范式和研究方法 |
小结 |
第二部分、结构考察 |
第二章、美国政治制度中的政府宣传 |
一、引言 |
二、美国宪政制度中的政府 |
三、第四权的声音:美国政治中的媒体 |
1.美国政治与媒体的关系 |
2.媒体在美国政治中的作用 |
分析 |
四、控制沟通与言论自由 |
1.宪法第一修正案与言论自由 |
2.言论自由的制度空间 |
五、美国政府媒体宣传的参与者 |
1.政府与利益集团的合谋 |
2.公关公司:美国政府媒体宣传的中介 |
小结 |
第三章、美国政府媒体宣传的结构 |
一、引言 |
二、美国政府宣传结构形成原因 |
1.政府结构的扩张 |
2.公共关系行业出现和成熟 |
3.媒体对美国政治的影响 |
4.冷战的影响 |
三、美国政府宣传结构的历史发展和结构考察 |
(一) 白宫机构 |
1.新闻秘书(兼新闻发言人) |
2.传播主管 |
3.政治高级顾问和助手 |
4.全球沟通办公室 |
(二) 内阁 |
1.国务院 |
2.国防部 |
(三) 独立机构 |
1.中央情报局 |
2.美国新闻署(1953-1999) |
3.广播管理委员会(美国国际广播体系) |
分析 |
小结 |
第四章、美国媒体的结构变迁 |
一、引言 |
二、媒体的所有制结构 |
1.私有媒体 |
2.公共媒体 |
三、媒体的意识形态 |
1.主流意识形态 |
2.国家利益 |
3.媒体的政治倾向 |
四、美国媒体的新闻专业主义 |
1.客观性 |
2.公正 |
分析 |
小结 |
第三部分、行为考察 |
第五章、形象政治:美国总统的媒体宣传 |
一、引言 |
二、作为符号的美国总统 |
三、舆论对于总统的意义 |
1.执政合法性的基础 |
2.走向公众:作为一种政治资源的公共舆论 |
3.媒体:与公众沟通的渠道 |
四、"形象决定命运":总统的公众形象 |
1.公众的期望 |
2."伟人与凡人":总统的两个典型形象 |
分析 |
五、总统的媒体宣传策略 |
1.发表演讲 |
2.导演媒介事件 |
3.引导媒体 |
4.利用民意测验 |
5.给媒体施加压力 |
6.平时联络感情 |
分析 |
六、案例分析:克林顿绯闻案的危机宣传策略 |
1.下蹲政策 |
2.转移注意力 |
3.家庭秀 |
4.攻击对手 |
5.有策略的辩护 |
分析 |
小结 |
第六章、美国政府公共政策的宣传 |
一、引言 |
二、美国政治中的公共政策 |
1.选举政治与公共政策 |
2.媒体对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影响 |
三、美国政府的政策宣传策略 |
1.政府首脑推广政策 |
2.政治广告 |
3.提供新闻材料 |
4.通过无政府组织和公关公司对媒体进行公关 |
分析 |
四、案例分析、美国政府防治艾滋病政策的宣传 |
1.信息公开 |
2.影响意见领袖 |
3.青少年教育 |
4.总统支持 |
小结 |
第七章、危机中的媒体宣传 |
一、引言 |
二、危机的种类 |
1.自然灾害 |
2.人为事件 |
三、危机中的媒体角色 |
1.沟通信息 |
2.引导公众 |
3.监督政府 |
分析 |
四、美国政府的危机宣传策略 |
1.主动及时沟通 |
2.承担责任 |
3.采取行动 |
4.转移注意力 |
5.对媒体施加压力 |
五、案例分析:"9·11"事件中美国政府的宣传策略 |
1.9·11事件中的国家和社会 |
2.9·11事件中美国政府的宣传策略 |
分析 |
小结 |
第八章、战争中的媒体宣传 |
一、引言 |
二、战争中的国家与社会 |
三、媒体在战争中的作用 |
1.沟通信息 |
2.引导舆论 |
分析 |
四、美国政府在战争中的媒体操纵 |
1.鼓吹战争合法性和合理性 |
2.限制媒体 |
3.控制报道内容 |
4.鼓舞士气 |
分析 |
五、案例分析:伊拉克战争中美国政府的宣传策略 |
1.嵌入式报道 |
2.假新闻 |
3.导演媒介事件 |
4.攻击半岛电视台 |
分析 |
小结 |
第九章、美国公共外交中的媒体宣传 |
一、引言 |
二、美国媒体在全球信息体系中的地位 |
三、美国政府与媒体在外交政策上的共振 |
四、美国政府对外政策中的媒体宣传策略 |
1.影响和控制信息的流动 |
2.传播美国式自由民主、反对共产主义的价值观 |
3.丑化敌人 |
分析 |
五、案例分析:美国之音的节目策略 |
分析 |
小结 |
第四部分、制度考察 |
第十章、媒体宣传与民主政治 |
一、引言 |
二、对国家和社会的再审视 |
1.国家中的政府 |
2.社会中的媒体 |
3.宣传的边界 |
三、对政治经济关系的再审视 |
1.媒体宣传:金钱政治中的推销术 |
2.政府与市场:宣传背后的政治经济关系 |
四、对结构与行为的再审视 |
1.强制性结构与非强制性结构 |
2.不同情境中的行为分析 |
3.如何互动:对美国政府-媒体关系的再审视 |
五、宣传与美国民主的关系 |
1.政治沟通机制 |
2.宣传行为对美国民主政治的影响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问题与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文献与成果综述 |
一、中外文献综述 |
二、研究成果综述 |
第三节 理论辨析与概念界定 |
一、宣传理论问题辨析 |
二、研究对象概念界定 |
第四节 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基本框架 |
三、研究的局限与不足 |
第一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公共协作机制 |
第一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组织机构流变 |
一、政府海报的主要需求方 |
二、政府海报官方主导机构的流变 |
三、官方与民间机构合作机制 |
第二节 政府海报的创作与采购模式 |
一、明星海报回购模式(1941-1945年) |
二、海报大赛征集模式(1941-1942年) |
三、协调机构原创模式(1942-1945年) |
四、专家协同创作模式(1943-1945年) |
第三节 政府海报印刷和媒体投放模式 |
一、政府海报的指定印刷方 |
二、民间公司组织捐赠和分发 |
三、基层志愿者分发和张贴 |
小结 |
第二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媒介景观营造 |
第一节 海报分发渠道策略和趋势 |
一、海报渠道系统设计 |
二、海报分发与张贴技巧 |
三、海报数量与年份趋势 |
第二节 海报在各类生活场景的运用 |
一、海报在户外场景 |
二、海报在工厂场景 |
三、海报在校园场景 |
四、海报在社区场景 |
第三节 海报相关媒介事件与媒介景观 |
一、杂志国旗封面运动 |
二、海报与视觉艺术大赛 |
三、海报与战时宣传展览 |
四、海报与真人宣传活动 |
五、海报与战时宣传电影 |
小结 |
第三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策略流变 |
第一节 二战前海报宣传的历史演变 |
一、二战前海报宣传简史 |
二、一战中美国政府海报宣传 |
三、一战与二战海报宣传策略对比 |
第二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理念博弈 |
一、政治艺术派的理想主义 |
二、商业广告派的专业主义 |
三、政府海报的商业化趋势 |
第三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内容流变 |
一、美国政府总体宣传策略 |
二、政府海报宣传主题分析 |
三、从抽象爱国到说服行动 |
第四节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宣传技巧嬗变 |
一、正反两面理诉求 |
二、温和的恐惧诉求 |
三、大众视觉艺术 |
四、人物情感共鸣 |
五、乐观主义基调 |
小结 |
第四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宣扬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精神溯源 |
一、独立宣言中的自由精神 |
二、开国元勋的精神图腾 |
三、四大自由的对外传播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国家精神的战时表述 |
一、国内外民主统一战线 |
二、外交关系的政治宣言 |
第三节 政府海报的爱国主义图形符号象征 |
一、国旗的爱国主义象征 |
二、国旗的爱国主义背书 |
三、国旗的爱国主义隐喻 |
第四节 政府海报的国家精神图像符号象征 |
一、国家精神的人格符号象征 |
二、国家精神的物化符号象征 |
小结 |
第五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战争逻辑建构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定性 |
一、敌方谬论的批判 |
二、屠杀行为的揭露 |
三、难民问题的态度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场景 |
一、我方军事装备的损失 |
二、我方军事人员的伤亡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争目标 |
一、敌方的图形符号象征 |
二、敌方的人物符号建构 |
小结 |
第六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军事神话塑造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事武装力量 |
一、武装力量霸权主义 |
二、军需补给强力威慑 |
三、出征场景仪式渲染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队集体人格 |
一、乐观主义的军营纪实 |
二、实用主义的战地纪实 |
三、英雄主义的战场奇观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英雄神话塑造 |
一、平民式真人英雄 |
二、古典式战斗英雄 |
三、人道主义式光环 |
小结 |
第七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社会身份认同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军民统一战线 |
一、全民认同和集体主义 |
二、前后方工作的同一性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性别身份认同 |
一、战时女工与女权主义 |
二、家政事务与爱国主义 |
三、巾帼英雄的国家认同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种族平等意识 |
一、少数裔形象的缺席 |
二、刻意凸显的平等幻象 |
小结 |
第八章 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的文化价值输出 |
第一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家传统价值观 |
一、国土情怀与乡民情结 |
二、血缘情愫与情感需求 |
三、宗教信仰与精神寄托 |
第二节 政府海报中的国民战时价值观 |
一、为国牺牲精神 |
二、勤劳奋斗信念 |
三、公平与诚信观 |
四、节俭与环保意识 |
第三节 政府海报中的战后和平憧憬 |
一、安全感的获得 |
二、丰衣足食的乐土 |
三、乌托邦式的幸福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海报量化内容分析法详细步骤说明 |
附件二:本研究所有海报样本清单 |
附录三 :本文各章节所有图表清单 |
附录四 :二战时期美国着名艺术家和插画师 |
附录五 :重要历史海报文献及来源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4)俄汉政治话语隐喻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依据 |
二、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
三、研究方法和语料来源 |
四、创新之处 |
五、论文结构 |
第一章 政治隐喻国内外研究概观 |
第一节 国内政治隐喻研究 |
一、政治隐喻功能研究 |
二、政治隐喻认知机制研究 |
三、政治隐喻批评性研究 |
四、政治隐喻翻译研究 |
第二节 俄罗斯政治隐喻研究 |
一、俄罗斯政治隐喻理论研究 |
二、俄罗斯政治隐喻实证研究 |
第三节 政治隐喻的相关概念阐释 |
一、政治话语与隐喻概念界定 |
二、政治话语中隐喻功能阐释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治隐喻的相关理论阐释 |
第一节 体验哲学理论 |
第二节 概念隐喻理论 |
一、隐喻-跨概念域映射 |
二、隐喻映射的基础 |
三、隐喻的基本特征 |
第三节 隐喻模式化理论 |
一、隐喻模式的界定 |
二、隐喻模式化核心要素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俄汉政治话语的拟人隐喻对比 |
第一节 拟人隐喻界定及隐喻类型 |
第二节 俄汉政治话语“生理”隐喻模式对比 |
一、俄语“生理”隐喻模式分析 |
二、汉语“生理”隐喻模式分析 |
三、俄汉语“生理”隐喻模式的共性与差异 |
第三节 俄汉政治话语“疾病”隐喻模式对比分析 |
一、俄语“疾病”隐喻模式分析 |
二、汉语“疾病”隐喻模式分析 |
三、俄汉语“疾病”隐喻模式的共性与差异 |
第四节 俄汉政治话语“亲属关系”隐喻模式对比 |
一、俄语“亲属关系”隐喻模式分析 |
二、汉语“亲属关系”隐喻模式分析 |
三、俄汉语“亲属关系”隐喻模式的共性与差异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俄汉政治话语的社会隐喻对比 |
第一节 社会隐喻界定及隐喻类型 |
第二节 俄汉政治话语“游戏”隐喻模式对比 |
一、俄语“游戏”隐喻模式分析 |
二、汉语“游戏”隐喻模式分析 |
三、俄汉语“游戏”隐喻模式的共性与差异 |
第三节 俄汉政治话语“战争”隐喻模式对比分析 |
一、俄语“战争”隐喻模式分析 |
二、汉语“战争”隐喻模式分析 |
三、俄汉语“战争”隐喻模式的共性和差异 |
第四节 俄汉政治话语“戏剧”隐喻模式对比 |
一、俄语“戏剧”隐喻模式分析 |
二、汉语“戏剧”隐喻模式分析 |
三、俄汉语“戏剧”隐喻模式的共性和差异 |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5)《一战的遗赠:九十年来影响依旧》(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翻译实践概述 |
1.1 翻译任务描述 |
1.1.1 任务背景 |
1.1.2 任务意义 |
1.2 翻译文本分析 |
1.2.1 文本来源与内容 |
1.2.2 谈话文本特征 |
1.3 翻译理论指导 |
1.3.1 生态翻译理论简介 |
1.3.2 生态翻译理论的指导作用 |
第二章 翻译过程描述 |
2.1 前期准备阶段 |
2.1.1 文本阅读与要点记录 |
2.1.2 工具准备与知识查阅 |
2.2 中期翻译阶段 |
2.2.1 译者翻译 |
2.2.2 应急预案 |
2.3 后期审校阶段 |
2.3.1 自我校对 |
2.3.2 他人校对 |
第三章 翻译案例分析 |
3.1 谈话文本中特色词汇的翻译 |
3.1.1 口语填空词的省译与提炼 |
3.1.2 战争文化词的增译与加注 |
3.2 谈话文本中长难句的翻译 |
3.2.1 长难句的结构切分 |
3.2.2 长难句的意义重组 |
3.3 谈话文本中的语篇衔接 |
3.3.1 指称代词的省略与具体化 |
3.3.2 实义词汇的补充与重现 |
第四章 翻译实践总结 |
4.1 工作要点与经验总结 |
4.1.1 做好准备工作,理清研究思路 |
4.1.2 运用辅助工具,提高翻译效率 |
4.1.3 重视团队力量,发展个人能力 |
4.2 问题反思与提升方向 |
4.2.1 提高语言能力,培养实操技能 |
4.2.2 了解文化背景,拓展知识视野 |
4.2.3 锻炼身体素质,提升心理品质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翻译任务原文及译文文本 |
附录2 术语表 |
附录3 人名 |
附录4 注释 |
附录5 翻译辅助工具及平行文本列表 |
致谢 |
(6)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英雄的含义与界定 |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四、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古典英雄及其衰落 |
第一节 二战之后的美国社会及其社会文化思潮 |
第二节 美国动画中的古典英雄 |
第三节 没落的古典英雄 |
第四节 英雄叙事与大国神话 |
第二章 凡人英雄及其多元化呈现 |
第一节 一般凡人英雄 |
第二节 凡人英雄的多元化呈现 |
第三章 消费时代的动画英雄 |
第一节 个人至上的英雄 |
第二节 反面英雄 |
第三节 景观化的英雄 |
第四节 消费时代的其他动画英雄 |
第四章 “反恐”时代的动画英雄 |
第一节 守法与复仇的英雄 |
第二节 认同反恐的英雄 |
第三节 反思反恐的英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创作背景与社会评价 |
第二节 国外胡赛尼研究综述 |
第三节 国内胡赛尼研究综述 |
第四节 选题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
第一章 流散文化研究:源头与流变 |
第一节 流散文学概况:从西方到东方 |
第二节 作为小说背景的阿富汗 |
一、地理和人口概述 |
二、民族和文化概述 |
第三节 胡赛尼创作的美国背景与文化动因 |
第二章 流散民族身份建构研究 |
第一节 《追风筝的人》与男性身份认同 |
第二节 《灿烂千阳》与女性身份认同 |
第三节 《群山回唱》与民族寻根 |
第三章 权力理论视域下的流散与压迫 |
第一节 男权统治与阿富汗女性悲剧 |
一、失语症: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 |
二、布卡与牢笼: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禁锢 |
三、姐妹情仇:男权社会中的女性镜像 |
第二节 权力视域下的性别建构 |
一、新女性形象:传统与现代之惑 |
二、男性气质焦虑:个人困境与民族隐喻 |
第四章 战争中的流散书写 |
第一节 流散难民书写 |
一、身体创伤叙事 |
二、家庭悲剧叙事 |
三、女性成长叙事 |
第二节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流散现象 |
一、多线索叙事与流散主题的表达 |
二、从个体重生到国家重建 |
第三节 胡赛尼小说的民族观与人道诉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8)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帕特·巴克尔作品名称缩写 |
绪论 |
第一节 帕特·巴克尔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创伤记忆研究综述 |
第三节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方法 |
第一章 “再生三部曲”:创伤记忆的压抑 |
第一节 历史的“再生”:《再生》中被压制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建 |
一、创伤记忆的幽闭:不能发出的声音 |
二、创伤记忆的“医治”:发声与缄默 |
三、父权文化:创伤记忆溯源 |
第二节 偷窥的“眼睛”:《门上的眼睛》中规训下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构 |
一、监狱与门上的“眼睛”:被规训者的创伤与压抑 |
二、监视的“眼睛”与分裂的自我:普莱尔的创伤与压抑 |
三、来自军事医疗的“眼睛”:规训执行者的内心分裂 |
第三节 永不终止的“鬼魂之路”:《鬼魂之路》中被缄默的创伤记忆与文化创伤重构 |
一、爱迪斯通的亡魂祭仪:里弗斯的跨文化认同与帝国反思 |
二、对土着的划界与审视:里弗斯的帝国哲学 |
三、帝国记忆的他者:缄默的美拉尼西亚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另一个世界》:创伤记忆的重返 |
第一节 历史的“凝结”之处:“另一个世界”的纠缠 |
一、“唐克雷蒂”的悲剧:创伤记忆的重现 |
二、突现的壁画:创伤历史的重返 |
三、劳勃山庄的鬼魂:家族暴行的重演 |
第二节 “后记忆”的一代:“另一个世界”的承载与未来 |
一、镜子的映射:尼克的后记忆想象 |
二、口头历史档案:海伦的记忆研究 |
三、“后记忆”之后:记忆与未来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越界》:创伤记忆的言说 |
第一节 心理之维:回返“黑暗中心”的创伤记忆言说 |
一、坚持“自己的故事”:规避真相 |
二、建构脱罪叙事:抵抗真相 |
三、言说“黑暗的中心”:无法实现的创伤安度和救赎 |
第二节 社会之维:指向“救赎者”的创伤记忆言说 |
一、救赎体系对丹尼创伤记忆的忽视:冷漠之罪 |
二、汤姆对丹尼创伤治疗的“越界”:共谋之罪 |
三、当代战争与丹尼创伤的渊源:“合法的社会暴力”之罪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重视角》:创伤记忆的再现 |
第一节 再现他者:暴力与创伤的艺术表征和他者伦理 |
一、“这不能看”:艺术表征的困境与他者的召唤 |
二、“我看见了”:艺术表征对他者的应答 |
三、“这就是真相”:艺术表征对受众的责任 |
第二节 走出创伤:暴力与创伤的艺术表征和创伤疗愈 |
一、退隐田园:逃离暴力 |
二、艺术再现:创伤的回顾与哀悼 |
三、与他人的连结:重生与超越 |
本章小结 |
结论 当代“戈雅”:为他者的痛苦勇敢言说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获奖和科研项目 |
后记 |
(9)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 |
1 导论 |
1.1.1 核心概念解读 |
1.1.2 研究意义 |
1.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1.4 论框架与研究方法 |
2 全球化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
2.1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
2.1.1 “全球化”的定义 |
2.1.2 全球化与多元语境 |
2.1.3 多元语境下的对外传播 |
2.2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失衡 |
2.2.1 全球信息鸿沟的扩大 |
2.2.2 强势国家媒介霸权的形成 |
2.2.3 弱势国家话语权力的缺失 |
2.3 全球化多元语境与对外传播平衡 |
2.3.1 全球化多元语境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2.3.2 弱势国家的发展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2.3.3 发达国家的对抗促进对外传播平衡 |
3 我国对外传播的历史沿革及现状 |
3.1 古代的对外传播 |
3.1.1 我国古代的人际传播 |
3.1.2 古代对外传播的局限 |
3.2 近现代的对外传播 |
3.2.1 对外传播日趋失衡 |
3.2.2 中共对外传播拉开序幕 |
3.3 新中国成立至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
3.3.1 建国初期的对外传播 |
3.3.2 文革期间的对外传播 |
3.4 改革开放后的对外传播 |
3.4.1 对外传播机构的建立和完善 |
3.4.2 对外传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
4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后果及原因 |
4.1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表现及导致的后果 |
4.1.1 国家形象的摇摆 |
4.1.2 对外交往中的尴尬 |
4.1.3 信息控制能力的下降 |
4.1.4 文化误读和文化焦虑 |
4.2 我国对外传播失衡的原因探析 |
4.2.1 制度差异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4.2.2 观念不同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4.2.3 传播实力悬殊导致对外传播失衡 |
5 我国对外传播的平衡策略 |
5.1 对外传播平衡的基本原则 |
5.1.1 统分结合 |
5.1.2 质量并重 |
5.1.3 刚柔并济 |
5.1.4 远近协调 |
5.2 对外传播平衡的具体策略 |
5.2.1 不同意识形态的平衡 |
5.2.2 政治色彩和社会情感的平衡 |
5.2.3 不同文化的平衡 |
5.2.4 不同地域的平衡 |
5.2.5 不同地缘政治国家的平衡 |
5.2.6 不同声音的平衡 |
5.2.7 不同媒介选择的平衡 |
5.3 对外传播的新话语体系构建 |
5.3.1 思想输入的选择性 |
5.3.2 主流意识形态之争 |
5.3.3 对外传播的渠道选择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后记 |
(10)电影“撞”新闻 ——美国媒体题材电影与社会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引言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三、国内相关研究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一章 战争中的世界(1940s):个人/国家主题的纠结 |
一、“我”和“我们”:个人主义的紧张状态 |
(一) 大萧条与新政时期个人社会性的讨论 |
(二) 二战时期个人主义与国家情结的博弈 |
二、“自由”和“责任”:新闻专业主义的成熟 |
(一) 战时政府对新闻界的控制:新闻审查制度的降临 |
(二) 哈钦斯报告:社会责任论的确立 |
三、电影《公民凯恩》:赫斯特时代的回音 |
(一) 个人主义的神话破灭:凯恩个人追求与社会现实的矛盾 |
(二) 英雄主义的质疑:传媒大亨人性的扭曲和孤独 |
小结 |
第二章 信任危机时代(1970s):在电视中找寻失去的信仰 |
一、混乱的社会:信仰与价值观的迷失 |
(一) 社会现实的动荡:家与国的低谷 |
(二) 社会思潮的对弈:保守主义与自由主义之争 |
二、电视热后的“冷思考”:专业主义与商业利益的纠葛 |
(一) 媒体商业化下专业主义的式微 |
(二) 电视时代“人的异化” |
(三) 电视冲击下电影产业的反击 |
三、电影《电视台风云》:电视与观众的非理性“病症” |
(一) 电视人:资本家控制下的“木偶人” |
(二) 电视观众:电视巨网下被洗脑的“病人” |
小结 |
第三章 恐怖主义阴影时代(2000s):专业主义对权力的示弱 |
一、“美国梦”的迷离:“我们人民”共同体意识的质疑 |
(一) 质疑民主:国家机器的强化 |
(二) 质疑自由:社会控制同个人权利的矛盾 |
(三) 质疑开放:排外倾向和种族歧视的加深 |
二、“无冕之王”的反思:9·11后新闻自由的恶化 |
(一) 权力驯服的“拉拉队” |
(二) 财团股东的“传声筒” |
(三) 舆论立场失衡:爱国主义的极力渲染 |
三、电影《晚安,好运》:新闻理想的重温和洗礼 |
(一) 爱德华·默罗:新闻专业主义的坚守者 |
(二) 多重压力之下新闻人理性的反抗 |
(三) 新闻伦理与爱国主义 |
小结 |
第四章 社会与媒体题材电影的互动 |
一、社会之于新闻媒体 |
(一) 社会信仰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塑造 |
(二) 社会环境对西方新闻专业主义的冲击 |
二、媒体题材电影对社会的“反分析” |
(一) 现实的“镜子”:社会现实的呈现和延伸 |
(二) 情绪的“整合”:集体情感的共鸣和宣泄 |
(三) 观念的“操纵”:意识形态的隐喻和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为战争角色说话的伊拉克电影(论文参考文献)
- [1]社会表演理论在仪式和策略之间建立文化语用学模型(下)[J]. 杰弗里·查尔斯·亚历山大,侯园园. 社会, 2015(04)
- [2]控制沟通 ——论美国政府的媒体宣传[D]. 沈国麟. 复旦大学, 2006(02)
- [3]二战时期美国政府海报宣传研究[D]. 施州. 上海大学, 2019(03)
- [4]俄汉政治话语隐喻对比研究[D]. 孙福庆. 黑龙江大学, 2018(12)
- [5]《一战的遗赠:九十年来影响依旧》(节选)英汉翻译实践报告[D]. 欧阳智蓓. 湘潭大学, 2020(02)
- [6]美国动画电影中英雄形象的建构[D]. 张玲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7]流散身份与回归情怀:卡勒德·胡赛尼小说研究[D]. 曲琳琳. 吉林大学, 2019(02)
- [8]帕特·巴克尔小说创伤记忆主题研究[D]. 朱彦. 苏州大学, 2018(12)
- [9]全球化语境下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平衡策略研究[D]. 董海涛. 武汉大学, 2012(06)
- [10]电影“撞”新闻 ——美国媒体题材电影与社会关系研究[D]. 郭雯. 安徽大学, 201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