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Y系列电动机的介绍(论文文献综述)
汪文豪[1](2020)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用于变频电动机优化设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异步电动机在变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异步电机在工频供电的情况下调速范围较小,相比之下变频电动机调速范围大且灵活。在一些特殊工况下,如变频装置用于拖动空调类负载的场所、冶金建材烧碱等大型工业窑炉的场所、吊车翻斗车等负载要求转矩大且平稳运行的场所等,或者其它非工频条件下工作的电机,其大多是由变频调速系统控制的。对变频电动机的优化通常分为异步电机本体的优化和变频器的性能优化,本文则采用的是对异步电机本体结构优化的方法。电机本体的结构优化可结合现代智能算法实现,通过改变异步电机结构参数来削弱变频器中谐波磁场的影响,从而降低电机的整体损耗,提高电机效率。本文首先通过介绍变频电动机的设计方法与特点,将其普通的异步电机作了比较,说明了变频电动机在进行优化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如由变频器供电产生的高次时间谐波对电机损耗和效率的影响。然后列写了变频电动机效率和优化结构参数的公式关系,分析了变频电动机中空间谐波与时间谐波的由来和谐波对变频电动机的影响。为了减少时间谐波对电机效率的影响,设计了变频电动机定、转子槽的优化方向,建立了变频电动机的优化设计数学模型。接着介绍了模拟退火算法的基本原理与运用流程,并对模拟退火算法作了改进,使它能更快的收敛得到新的电机结构参数,使其更符合工程优化的实际。我们针对模拟退火算法流程和变频电动机的优化设计公式编写了C语言优化程序,并分析了样机的电磁数据。最后将变频电动机的结构参数和模拟退火算法的运行参数,代入到优化设计程序中,得到新的电机结构参数。利用Simplorer与Ansoft Maxwell有限元软件,将新的电机方案与优化前的初始电机方案做了有限元仿真分析对比,结果证实了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在变频电动机的优化设计领域是有效且可靠的。
张家梁[2](2020)在《抽油机井谐波能耗预判与抑制方法反证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分析了油田电网抽油机井的各次谐波含量对有功功率的影响,为符合实际工况,采用傅立叶分析方法对原有的电气参数计算公式进行修正:在结合传统测量电参数方法的基础上,对各次谐波功率进行傅立叶分析,准确分析和计算各次谐波的无功功率分量,为谐波能耗的精细描述提供理论支撑。在计算谐波能耗时,需考虑集肤效应、邻近效应和钢带保护等影响,采用修正系数法对线路的谐波能耗模型进行修正,得到各次谐波在考虑上述三种效应时的修正参数。以实测谐波电流含量为参照对象,分别与修正前后能耗模型的谐波电流做误差对比,从而验证了修正后谐波能耗计算模型的精确度,进而实现了对油田电网抽油机井的谐波能耗的描述。通过计算抽油机井电网谐波的能耗,能够较为直观的表示单井谐波能耗在油田电网中的比重,而谐波含量的确定以及谐波治理技术都是保障油田电网系统稳定和降低能耗的必要条件,因此对谐波能耗的分析描述以及抑制谐波并降低其能耗显得尤为重要。引入支持向量机算法,通过对谐波能耗的分析预判,在有限数据的前提下,可以相对准确的预判单井谐波能耗,对油田企业生产规划提供有效依据。针对一般的油田抽油机井谐波类型和抑制现状,分析了有源滤波装置和无源滤波装置的抑制效果,在此基础上,改进了一种基于抽油机井的混合型滤波装置,作为抽油机井电网可推广的谐波抑制措施。
黄坚[3](2018)在《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分级》文中指出论述了我国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的发展过程,主要代表产品有JO、JO2、Y、Y2、Y3、YX3、YE2、YE3等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介绍了自1978年起我国三相异步电动机系列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以及近几年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 60034-30的情况,并结合我国中小型电机产品的实际情况,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分级进行了分析浅议。
黄坚[4](2017)在《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分级浅议》文中指出本文论述了我国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的发展过程,主要代表产品有JO、JO2、Y、Y2、Y3、YX3、YE2、YE3等系列三相异步电动机,同时介绍了自1978年起我国三相异步电动机系列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的情况,以及近几年等同采用国际标准IEC 60034-30的情况,并结合我国中小型电机产品的实际情况,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分级进行了分析浅议。
于胜栓,齐立娟,蒋国光,周建磊,于胜柱[5](2017)在《关于电动机能效等级选择的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探讨了电动机的能效等级,对国内外能效等级标准进行了对比,通过计算实例对1级、2级和3级电动机进行经济性对比分析得出,采用2级能效的电动机回报期在11.5年,采用1级能效的电动机回报期在1.52.5年,并对国家标准规定和国家政策的要求进行了详细介绍,对电动机实际选用提出了建议。
郑汉东,史佩京,李恩重,徐滨士[6](2017)在《我国电动机再制造发展现状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电动机制造和使用大国,在我国电动机用电量占全社会总用电量的64%,占工业用电量的75%,且每年有大量电动机报废,电动机再制造拥有广阔的市场。分析了我国电动机再制造的发展现状及相关政策,介绍了电动机再制造过程及要求,讨论了电动机再制造效益。结论表明,电动机再制造具有节能、节材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特点,是实现循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黄坚[7](2014)在《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小型电动机量大面广,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国防、商业和交通运输等国民经济建设的各个领域。国家标准GB 18613是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必须遵守的效率方面的强制标准,自2002年起已发布了三个版本。介绍了这三个版本的具体情况,给出了新、旧国标GB 18613与IEC 60034-30标准的效率对应关系,以及新国标GB 18613—2012中效率标准的详细数据。此外,在介绍我国中小型交流电动机发展概况的基础上,列举了国家推广高效电动机的政策,特别是补贴政策。在享受到国家惠民工程补贴后,推广和使用超高效率电动机,用户将会得到较大的实惠。
张利民[8](2012)在《高效率电动机的进展》文中认为对高效率电动机进行了探讨,论述了提高电动机效率的措施,对电动机能效标准及能效电动机的发展进行了介绍,对电机行业节能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任彦朝[9](2011)在《游梁式抽油机新型动能平衡装置及系统动态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游梁式抽油机是我国油田最主要的机械采油方式。游梁式抽油机井数量大,能耗高,能耗费用已经成为影响采油成本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抽油机悬点载荷的波动特性以及游梁式抽油机自身结构的特点,导致电动机输出轴扭矩波动大,并且存在负扭矩。本文设计了游梁式抽油机动能平衡装置,研究了具有动能平衡装置的游梁式抽油系统动态仿真方法。研究成果对于游梁式抽油系统节能降耗、提高系统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研究:针对游梁式抽油机电机输出轴扭矩波动大,且存在负扭矩的特点,本文设计了游梁式抽油机动能平衡装置。动能平衡装置由超越离合器、动态飞轮组成。分别建立了动态飞轮及新型动能平衡装置游梁式抽油系统电机转子运动规律仿真模型;综合考虑泵阀水力损失及柱塞液体摩擦载荷,应用波动方程建立了抽油杆柱振动规律及悬点载荷的仿真模型;建立了新型游梁式抽油系统电机转子动态与杆柱振动的耦合仿真模型;根据游梁式抽油机地面转子动力学模型,建立了游梁式抽油系统各节点力能参数、系统效率与分效率的仿真模型。利用Visual Basic 6.0语言开发《新型动能平衡装置游梁式抽油系统动态参数仿真软件》,对抽油机各动态参数进行了仿真研究,并对新型动能平衡装置在游梁式抽油系统中的节能效果进行了仿真分析。
吴亚麟[10](2010)在《5.5kW永磁调速同步电动机的设计与分析》文中认为永磁同步电动机气隙磁场是由永磁体提供的,无需励磁电流,采用闭环矢量控制策略有效地提高了永磁同步电动机变频调速的动态性能,本文介绍5.5 kW稀土永磁调速同步电动机的设计和样机测试,分析调速性能和经济指标。
二、关于Y系列电动机的介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Y系列电动机的介绍(论文提纲范文)
(1)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用于变频电动机优化设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目的及其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变频电机的国内外发展及分析 |
1.2.2 优化智能算法在国内外发展及分析 |
1.2.3 电机优化结合优化算法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变频电动机的特点及理论分析 |
2.1 普通异步电机用作变频电动机时的问题 |
2.1.1 传统方法用于变频电动机设计的局限性 |
2.1.2 变频电动机设计的技术要求 |
2.1.3 变频电动机的设计特点 |
2.1.4 变频电动机设计应特殊考虑的问题 |
2.2 变频电动机的设计方法及特点 |
2.2.1 变频电动机的主要尺寸设计公式 |
2.2.2 变频电动机的优化设计计算公式 |
2.3 变频电动机的谐波问题分析 |
2.3.1 变频电动机中谐波的产生和由来 |
2.3.2 谐波对变频电动机的影响 |
2.4 变频电动机定转子槽型的设计 |
2.4.1 变频电动机定转子槽型设计与电机常数的关系 |
2.4.2 变频电动机转子槽型的设计 |
2.5 普通异步电机与变频电动机设计方法的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改进的SA算法在变频电动机优化设计中的应用 |
3.1 变频电动机的优化数学建模 |
3.1.1 目标函数的选择 |
3.1.2 优化变量的选取 |
3.1.3 约束条件及罚函数 |
3.2 模拟退火算法简介 |
3.2.1 Metropolis法则 |
3.2.2 SA算法与电机优化的相似性 |
3.2.3 SA算法的基本思想及步骤 |
3.3 SA算法的改进及优化程序设计 |
3.3.1 SA算法的改进 |
3.3.2 SA算法优化程序 |
3.3.3 改进的SA算法和变频电动机的联合优化程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机优化与仿真分析 |
4.1 优化过程中涉及的参数 |
4.1.1 优化设计过程中异步电机的基本参数 |
4.1.2 模拟退火算法的优化进程参数 |
4.2 变频电动机优化前后各参数及材料用量的对比 |
4.3 变频电动机二维模型的建立 |
4.3.1 二维电磁场理论和基本假设 |
4.3.2 二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3 SVPWM算法的实现 |
4.3.4 Simplorer-Maxwell联合仿真模型 |
4.4 变频电动机优化的有限元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获得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
(2)抽油机井谐波能耗预判与抑制方法反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谐波概述 |
1.2.1 谐波基础概念 |
1.2.2 谐波的危害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基于抽油机井谐波的能耗分析及计算 |
2.1 谐波含量对有功功率的影响规律 |
2.1.1 伺服变频+Y系列测试分析 |
2.1.2 柔性控制+高转差测试分析 |
2.1.3 谐波含量对有功功率的影响 |
2.2 优化电气参数模型及元件谐波模型 |
2.2.1 修正电气计算模型 |
2.2.2 变压器谐波模型 |
2.2.3 配电线路谐波模型 |
2.3 谐波能耗计算方法 |
2.3.1 等值电阻法 |
2.3.2 利用谐波畸变率的算法 |
2.3.3 油田电网谐波能耗算法步骤 |
2.4 算例分析 |
2.4.1 柔性控制柜配高转差电机谐波能耗算例 |
2.4.2 伺服变频柜配Y系列电机谐波能耗算例 |
2.4.3 谐波畸变率对系统能耗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抽油机井谐波能耗的预判 |
3.1 统计学理论与支持向量机 |
3.1.1 经验风险 |
3.1.2 结构风险 |
3.1.3 支持向量机优势分析 |
3.2 支持向量机理论分析 |
3.2.1 支持向量机与最优分类面 |
3.2.2 支持向量机与核函数 |
3.2.3 支持向量机回归 |
3.3 支持向量机预判谐波网损的原理 |
3.3.1 构造时间采样序列 |
3.3.2 选择支持向量机参数 |
3.3.3 二次寻优确定拉式乘子 |
3.4 支持向量机的谐波网损预判 |
3.4.1 数据的选取 |
3.4.2 数据预处理 |
3.4.3 结果验证与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抽油机井谐波的抑制方法反证研究 |
4.1 常见的抑制方法 |
4.1.1 安装电抗器和变压器的接法 |
4.1.2 无源滤波器 |
4.1.3 有源电力滤波器 |
4.2 无源滤波系统的谐波分析 |
4.2.1 无源滤波装置参数的选取 |
4.2.2 仿真分析 |
4.3 有源滤波系统的谐波分析 |
4.3.1 谐波电流检测方法研究 |
4.3.2 控制方法的研究 |
4.3.3 仿真分析 |
4.4 基于抽油机井谐波抑制的混合滤波系统 |
4.4.1 模型的搭建 |
4.4.2 电气参数的确定 |
4.4.3 仿真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现场试验测试数据 |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分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我国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及高效标准发展概况 |
1.1 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的发展 |
1.2 高效率电机标准的发展 |
2 对三相异步电动机能效标准的认识 |
2.1 我国三相异步电动机产品采标情况 |
2.2 关于能效标准升级的问题 |
2.3 关于8P电动机效率的问题 |
3 结语 |
(5)关于电动机能效等级选择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电动机能效等级标准 |
1.1 低压电动机 |
1.2 高压电动机 |
1.3 国内外电动机能效等级对比关系 |
2 回报期对比 |
2 政策要求及标准规定 |
2.1 政策要求 |
2.2 标准规定 |
3 目前市场情况 |
4 结束语 |
(6)我国电动机再制造发展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电动机再制造产业现状分析 |
1.1 电动机产业现状 |
1.2 电动机再制造相关政策及现状 |
2 电动机再制造过程与要求 |
2.1 再制造方案设计 |
2.2 再制造过程及要求 |
3 电动机再制造效益分析 |
4 结语 |
(7)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我国高效电动机标准情况 |
3 中小型交流电动机发展概况 |
4 国家推广高效电动机的政策 |
5 结语 |
(8)高效率电动机的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什么是高效率电动机 |
2 电动机能效标准发展 |
3 高效率电动机的发展 |
4 提高电动机效率的措施 |
4.1 降低电阻损耗 |
4.1.1 降低定子绕组电阻损失 |
4.1.2 降低转子绕组电阻损失 |
4.2 降低铁耗损失 |
4.3 降低杂散损失 |
4.4 降低摩擦损失及流动损失 |
4.5 降低通风损耗 |
4.6 以铜代铝 |
4.7 以冷轧电工钢板代热轧电工钢板 |
4.8 优化设计, 降低损耗 |
4.9 开发高效率电动机, 淘汰低效电动机 |
5 结语 |
(9)游梁式抽油机新型动能平衡装置及系统动态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 抽油机节能技术研究现状 |
1.2.1 新型节能型抽油机 |
1.2.2 抽油机节能驱动设备 |
1.2.3 抽油机节能控制装置 |
1.3 抽油机电动机发电问题研究现状 |
1.3.1 抽油机电动机发电现象的机理及影响 |
1.3.2 抽油机电动机发电问题的研究现状 |
1.3.3 抽油机电动机发电问题研究中的不足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游梁式抽油机新型动能平衡装置设计 |
2.1 新型动能平衡装置方案设计 |
2.1.1 游梁式抽油机结构及工作原理 |
2.1.2 新型动能平衡装置结构组成 |
2.2 新型动能平衡装置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动态飞轮游梁式抽油系统电动机转子运动规律仿真模型 |
3.1 电动机转子运动规律仿真模型 |
3.1.1 电动机转子力学模型 |
3.1.2 电动机转子运动规律仿真模型 |
3.2 抽油杆柱振动与悬点载荷仿真模型 |
3.2.1 悬点运动规律仿真模型 |
3.2.2 柱塞液体负荷的仿真模型 |
3.3 电动机转子动态与杆柱振动耦合数字仿真模型 |
3.3.1 电动机转子运动规律数字仿真模型 |
3.3.2 抽油杆柱振动规律差分仿真模型 |
3.3.3 系统动态仿真算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型动能平衡装置游梁式抽油系统动态仿真模型 |
4.1 电动机转子与小皮带轮运动规律仿真模型 |
4.1.1 电动机转子及小皮带轮力学模型 |
4.1.2 电动机转子及小皮带轮运动规律仿真模型 |
4.2 电动机转子与小皮带轮运动规律数字仿真模型 |
4.2.1 仿真约束条件 |
4.2.2 初始条件 |
4.3 抽油机地面装置各节点动态参数仿真模型 |
4.3.1 抽油机悬点载荷仿真模型 |
4.3.2 曲柄轴扭矩仿真模型 |
4.3.3 电动机输出扭矩及电机功率仿真模型 |
4.4 系统效率与各节点分效率仿真模型 |
4.4.1 抽油机系统效率 |
4.4.2 电动机平均运行效率 |
4.4.3 皮带减速箱平均运行效率 |
4.4.4 抽油机四杆机构平均运行效率 |
4.4.5 抽油杆柱效率 |
4.4.6 抽油泵效率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动能平衡装置游梁式抽油系统动态仿真实例 |
5.1 游梁式抽油系统仿真基本数据 |
5.2 动态飞轮游梁式抽油系统动态参数仿真 |
5.3 超越离合器游梁式抽油系统动态参数仿真 |
5.4 新型动能平衡装置游梁式抽油系统动态参数仿真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四、关于Y系列电动机的介绍(论文参考文献)
- [1]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用于变频电动机优化设计的研究[D]. 汪文豪.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2]抽油机井谐波能耗预判与抑制方法反证研究[D]. 张家梁. 东北石油大学, 2020(03)
- [3]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能效分级[J]. 黄坚. 电机与控制应用, 2018(01)
- [4]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分级浅议[A]. 黄坚. 第十四届中国电工钢学术年会论文集, 2017
- [5]关于电动机能效等级选择的探讨[J]. 于胜栓,齐立娟,蒋国光,周建磊,于胜柱. 化工设备与管道, 2017(06)
- [6]我国电动机再制造发展现状分析[J]. 郑汉东,史佩京,李恩重,徐滨士. 现代制造工程, 2017(02)
- [7]中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效率综述[J]. 黄坚. 电世界, 2014(08)
- [8]高效率电动机的进展[J]. 张利民. 上海大中型电机, 2012(01)
- [9]游梁式抽油机新型动能平衡装置及系统动态仿真[D]. 任彦朝. 燕山大学, 2011(11)
- [10]5.5kW永磁调速同步电动机的设计与分析[J]. 吴亚麟. 贵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