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薄板掀板机制造成功(论文文献综述)
徐刚,崔瑞奇,王华[1](2021)在《CIMT2021金属成形机床展品评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第十七届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2021)于2021年4月12~17日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成功举办。从本届展会的展品情况来看,智能化、自动化已呈势不可挡之势。中国国际机床展览会(CIMT)不啻为全球机床工具行业最高水平的盛会。他就像一面镜子,不但映照出全球机床工具行业琳琅满目的最新型式、最高水平的产品,而且通过这面镜子,还可帮助我们对标先进,找到差距,理清思路,较正方向。从这个意义上说,CIMT对机床行业以及行业企业的参考、启迪意义不可估量。
林常青[2](2021)在《豪华邮轮薄板高效焊接工艺及变形控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鲁文华[3](2021)在《某工程机械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文中认为
王创[4](2021)在《基于中间层的镁/铝异种合金电阻焊研究》文中提出随着近年来工业发展的突飞猛进,轻量化合金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在交通运输行业,人们对减轻运输工具重量和提高燃油效率的需求越来越大。异种镁合金和铝合金在现代工业化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镁/铝合金的焊接问题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通过对镁/铝直接电阻点焊的研究发现,直接点焊接头的最大拉剪力只有1.45 KN,断口能谱及物相分析的结果表明:镁/铝侧点焊接头断口主要以准解理断裂或解理断裂为主,镁、铝两侧断口均有Al12Mg17金属间化合物生成,这说明了镁/铝直接电阻焊接头断裂于镁/铝金属间反应化合物层,因而仅从调整焊接工艺参数的方向出发,难以得到符合实际应用的高效优质焊接接头。基于上述分析,论文在镁/铝之间增加了CoCrFeMnNi高熵合金中间层进行电阻点焊试验研究,通过合理设计正交试验方案,得到了加中间层电阻点焊的最佳焊接工艺参数为电极压力3.6 KN,焊接电流12 KA,焊接时间22 ms,在此工艺参数下,基于高熵合金CoCrFeMnNi中间层的镁/铝电阻点焊接头的拉剪力最大可达到2.21 KN,较直接点焊增加了50%。点焊接头中心部位的显微硬度为204 HV,较未加入高熵合金中间层点焊接头中心区域处显微硬度值降低了28%,这是加入高熵合金中间层后,点焊接头区域处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生成量减少的结果。通过点焊接头铝一侧断口区的形貌可以看到,断口形貌呈现出具有撕裂状花纹的韧窝,镁一侧断口区域解理面中含有大小不一的韧窝,这表明添加了CoCrFeMnNi高熵合金中间层以后,点焊接头断裂方式由直接点焊的脆性断裂转变为韧性断裂。镁一侧断口处由镁基体、高熵合金基体以及Al3Mg2相等组成,铝一侧断口处由Al基体、Al3Mg2相构成。由于CoCrFeMnNi高熵合金中间层的填加,有效的防止了大量液态母材金属直接接触,因此在点焊熔核区域不会生成大量金属间化合物,从而使得接头的力学性能有所改善,获得了具有一定强度的焊接接头。
常建刚[5](2021)在《汽车用CP钢和TRIP钢激光焊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复相钢(Complex Phase,CP)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能量吸收能力、弯曲、拉伸和翻边性能,相变诱发塑性钢(Transformation Induced Plasticity,TRIP)具有较高的强塑积和应变硬化指数等优点。在汽车结构件、加强件中广泛使用。激光焊接技术有高能量密度、焊接应力及变形小、适用多种异质材料焊接、焊后无需热处理等特点,可以实现异种高强钢组合,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拓展先进高强度钢的应用范围和潜力。通过对汽车用钢构件焊接技术连接组合,一方面提高汽车构件力学性能,另一方面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性。且国内外CP钢和TRIP钢异种高强钢激光焊焊接接头组织转变及性能的研究较少,接头组织可能存在软化现象,故进行了本试验研究。试验对CP980钢,CP980钢与TRIP980钢进行激光焊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研究不同热输入下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变化规律,研究接头组织的成形机理。首先,研究了激光功率、焊接速度对1.5 mm厚CP钢的焊接接头宏观形貌和组织性能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优化激光焊焊接参数,获得较优的焊接热输入及良好的焊接接头。焊接热输入为340 J/cm~960 J/cm,随着焊接热输入增大,焊缝熔宽变宽,焊缝横截面整体形貌不变。焊缝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组织;热影响区组织主要为板条马氏体、铁素体和回火马氏体等。并在热影响区的回火区出现软化现象,这主要由于回火马氏体和多边形铁素体的析出,导致该区硬度下降。焊接热输入对焊接接头拉伸性能和成形性能影响不大。其次,研究了焊接热输入对1.5 mm厚CP980钢和TRIP980钢激光焊焊接接头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对激光功率、焊接速度、离焦量进行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优化激光焊焊接参数,得出焊接速度对接头性能影响较小,焊接热输入为330J/cm~900 J/cm。选择较优焊接参数激光焊接,焊后对接头组织与性能进行分析。从宏观形貌观察焊接接头质量,进行显微组织分析,接头组织主要为马氏体、铁素体、回火马氏体;其次,拉伸试验表明焊接接头拉伸性能良好。对焊缝进行XRD物相分析和EDS线性扫描结果表明,焊缝中心化学元素发生扩散。最后,对异种钢焊接接头进行EBSD分析,通过对焊缝中心两侧焊缝区和热影响区的分析。结果表明,母材区晶粒尺寸较均匀,晶粒取向为[101]方向。焊缝晶粒粗大,为大角度晶界,塑韧性低,强度高。在焊缝区存在少量应力集中区,发生部分再结晶。热影响区仅粗晶区晶粒较大,不存在应力集中区。
许爱平[6](2021)在《活性剂对TC4钛合金激光焊工艺及组织性能的影响》文中指出TC4钛合金作为α+β型双相钛合金的代表,具有高比强度、耐高温、优良的抗腐蚀性能,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海洋及核电化工等领域,所以TC4钛合金的焊接也倍受关注。与其它焊接方法相比,活性激光焊具有能量集中、焊缝成形良好、焊接变形小、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然而该技术对于大厚件TC4存在焊接功率的限制、焊缝熔深不足、增加熔深机理不明确、活性剂成分保密,因此,研究活性剂对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的影响、探讨活性剂增加熔深机理、研制活性剂的配方,不仅具有重要学术意义,而且为TC4钛合金活性激光焊技术的应用提供指导。本文针对5mm厚TC4钛合金,研究六种单一活性剂对TC4钛合金焊缝成形、焊缝组织以及力学性能影响。通过对焊缝组织能谱(EDS)分析,且结合采集的光致等离子体图像,在研究单一活性剂增加熔深机理的基础上,再探讨复合活性剂TC4钛合金激光焊焊接工艺及组织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如下:在相同焊接工艺下,涂覆单一活性剂,除SiO2外,Na2Si F6、Na F、TiO2、Yb F3、Y2O3能获得良好焊缝成形、焊缝组织以及力学性能,其中Na2Si F6、Y2O3、TiO2的综合作用较为显着。涂覆不同活性剂焊接后,相应在焊缝中发现Yb和Y活性剂元素,未发现其它元素。结合采集的光致等离子图像分析:TiO2、SiO2增加熔深是通过影响焊件表面状态,Na2Si F6、Na F增加熔深是抑制光致等离子,Yb F3、Y2O3增加熔深是抑制光致等离子和改变熔池流动共同作用的结果。以焊缝熔深和成形系数为指标,借助方差分析和响应面优化法的数学模型,得到优化的复合活性剂Ⅰ(40%Na2Si F6+40%Y2O3+20%TiO2)、Ⅱ(40%Na2Si F6+20%Y2O3+40%TiO2)的配方。在激光功率为2900W、3000W、3100W焊接参数下,复合活性Ⅰ和Ⅱ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复合活性剂Ⅰ焊缝熔深为3.93~4.29mm、成形系数为0.500~0.536,复合活性剂Ⅱ焊缝熔深3.93~4.25mm、成形系数为0.516~0.524,而普通激光焊焊缝熔深为2.79~2.96mm,成形系数为0.846~0.953。涂覆复合活性剂能显着细化焊缝粗大的β柱状晶,使接头抗拉强度比未涂覆活性剂提高5.52%。复合活性剂改变焊缝β柱状晶的结晶方向、减小热影响区宽度,改善焊接接头的安全可靠性。
曾军[7](2021)在《金属板材纵剪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加工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金属板材剪切加工是金属制品塑性冷态加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涉及IT电子、汽车机器、五金等行业。基于柔性供给、低碳经济发展理念,要求不断提高个性化、专业化、定量化的板材供给服务,满足金属制品小批量生产、多品种、高精度加工模式的需求,对金属板材的材料利用率和加工精度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圆盘剪纵向剪切加工技术,本文提出通过控制金属板材在分切过程的材料应力应变状态,将分切过程分解为塑性剪切和压迫分离两个阶段来实现金属板材分断,获得具有较好的断面形貌、无毛刺的金属板材断面。针对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的无毛刺精密分切工艺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针对不同工艺参数(侧向间隙c、径向间隙δ、板材厚度t、板材材质),系统性实验研究了塑性剪切-压迫分离分切工艺的断面形貌及其变化规律,板材剪切断面具有双塌角、双剪切带、断裂带,断面光滑平整,断面形状精度和尺寸精度明显提高。径向间隙是塑性剪切-压迫分离分切的关键工艺参数,侧向间隙对板材断面形貌有一定影响,侧向间隙为0时,板材断面质量最好。不同材质和板厚的镀锌板材通过塑性剪切-压迫分离分切,都能获得良好加工效果,在侧向间隙0~0.02 mm(0%-1.25%t)、径向间隙0.48~0.64 mm(30%t-40%t)具有最佳加工效果。基于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的加工原理,建立了两个阶段关联加工的有限元仿真模型,模拟分析了整个过程的材料流动和应力应变状态,通过板材形貌特征的实验与仿真对比,验证了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仿真的正确性。其次,结合实验研究和仿真分析金属板材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加工过程的剪切变形区的塑性流动和应力状态,发现越靠近圆盘刀侧面和刃口的区域,应力应变越大,剪切带和残留层均呈现为明显的纤维化。随侧向间隙增大,塌角高度和宽度都增大。随着径向间隙减小,圆盘刀最大切入深度增大,剪切区组织的变形量和范围逐渐增大。对剪切断面塌角区表面的镀锌层和绝缘涂层进行了观测,发现塌角区涂层受到拉弯变形,破坏程度比较高,靠近剪切带的部分更为严重,脆性涂层比塑性涂层破坏更容易遭受破坏。再次,对塑性剪切和反向压迫的关联性研究得知,分断辊滚压时挤压并局部压平塌角表面,塑性剪切硬化后的剪切带形成了“丿形刃口”,对残留层的材料进行剪切。结合实验研究和仿真分析分断辊滚压后板材的表面材料塑性流动和应力状态,建立了分断辊滚压的几何模型,并提出了“丿形刃口”滚剪侧隙公式。随剪切径向间隙增大、残留层厚度增大,可以减小金相组织的拉伸和旋转等变化、降低材料加工硬化的深度,径向间隙是决定反向压迫分离的关键工艺参数。最后,对金属板材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加工过程的圆盘刀磨损跟踪发现,圆盘刀的磨损历经剧烈磨损初期、稳定磨损期、快速磨损末期,圆盘刀磨损带和圆盘刀刃口轮廓的长短轴存在线性对应关系,随着分切里程增加,磨损带宽度先快速增长后稳定增长,与侧面刃宽的差值逐渐减小。圆盘刀的磨损机理包含常温静置氧化失钴、交变应力加速氧化失钴、磨粒磨损和粘结相磨损,形成了多孔软化的侧面、较均匀的磨损带、片状脱落、划痕等磨损形貌。结合圆盘刀磨损仿真,得到了工艺参数对磨损的影响机制,建立了圆盘刀分切磨损模型,研究发现增大侧向间隙和径向间隙能显着降低塑性剪切-压迫分离分切的圆盘刀磨损。
吕泽华[8](2021)在《Q235碳钢/410/304不锈钢复合板室温成形行为研究》文中提出现代工业技术的进步日新月异,人们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单一材料现在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要求。因此,研究和制备新型复合材料并将其应用在工业领域是当下最重要的任务之一。碳钢具有强度高、成本低、加工性能好等优点,而不锈钢具有较高的表面性能和良好的耐腐蚀性,碳钢/不锈钢复合板同时具有两者优异的性能,可以节省Cr和Ni等贵金属。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食品、水利等重要领域。在整个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产业链中,尤其是薄板的加工应用上,冲压成形是其产业化应用的关键步骤。而复合板的胀形、拉深、弯曲等塑性加工方法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中鲜有报道,针对金属复合板的成形极限图(FLD)的研究也少有学者涉足。主要原因是组元金属板变形抗力差异较大,碳钢与不锈钢的变形协调性较差。除此之外,碳钢/不锈钢复合板中组元板的微观组织结构、界面处的结合强度及板材的轧制和冲压成形工艺都将直接对其成形能力造成影响。因此,研究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成形性能对其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首先,将运用对称热轧法制备的结合良好、无开裂的Q235碳钢/410/304不锈钢复合板重新置于加热炉在900℃退火2h。发现退火后碳钢晶粒尺寸增大,410不锈钢由马氏体组织转变为索氏体组织。304不锈钢虽然晶粒有一定程度的细化,但孪晶减少,加工硬化消除,变形抗力减弱。最终导致复合板整体塑性增强,延伸率提高。退火后基层板材的硬度均减小,只有两个界面层的硬度升高。接着,论文基于Nakazima实验法和Aramis计算机视觉技术对复合板胀形变形过程中不同应变状态下的应变进行了测试。采用高次多项式拟合数据点,通过换元法将高次多项式非线性拟合转化为多元线性回归问题,结合最小二乘法来拟合FLD数据点,选择了阶数较低、形式较简单的二次多项式拟合的FLD作为最终结果。并进一步分析了不同应变状态下,试样各方向上厚度分布的规律及其原因,探索了变形不协调性和局部强应力导致的界面化合物层上裂纹萌生和扩散的机理。然后,论文使用原始轧态板材和退火板材,在不同接触面接触凹模时进行了拉深成形实验。绘制了不锈钢复合板在不同实验参数下的极限拉深比(LDR)波动曲线,对于原始轧制板材,不锈钢与凹模接触的试样的LDR(1.83)高于碳钢接触凹模的试样(1.75)。由于退火后塑性和界面结合强度的提高及残余应力的消除,复合板不同面接触凹模的试样的最大拉深比均达到1.92。论文还绘制了不同实验参数下筒形件的厚度应变分布曲线和力-位移曲线,并选取了筒形件的底部、拐角和筒壁区域,对Q235碳钢/410不锈钢界面的微观组织变化进行了观察。最后,在ABAQUS中建立了刚性凸模胀形实验的数值模拟模型,并进行了合理的网格划分和成形参数设定。分析了基于壳单元的有限元仿真中判断板材失稳的五种准则,并对最大凸模力、应变梯度变化和应变速率变化准则进行了实际的模拟验证。将Q235碳钢/410/304不锈钢复合板视为一个整体板材,对其进行了FLD的模拟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是准确可靠的。利用板料最大变形网格处应变速率变化为标准较其他两种方法更为准确。对于最大凸模力准则和应变梯度变化准则来说,前者判定的失稳时刻较真实失稳提前,而后者判定的失稳时刻较真实失稳滞后。
李云腾[9](2021)在《约束条件下不锈钢薄壁管TIG焊接过程数值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素体不锈钢的耐高温氧化性能好、热膨胀系数小、密度小、重量轻并且价格低廉,目前被广泛的应用于汽车制造、压力管道、工业建筑、医疗器械等众多领域。针对汽车发动机铁素体不锈钢排气管的主要焊接生产工艺方法,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Tungsten inert gas,TIG)具有焊接质量高、焊接过程稳定和成本低等优点,尤其适合薄板结构的焊接,广泛应用于汽车生产制造。实际生产过程中不锈钢薄壁管是由不锈钢薄板经过多道辊轮弯曲、卷边加工成型的,因此不锈钢管在成型过程中处于约束状态,成型时的约束和压力状态会改变焊接过程的应力释放,进而影响焊后工件的残余应力与变形,最终影响焊后工件的稳定性与尺寸精度。不锈钢管焊接成型过程的相关数据不容易通过实验采集,因此借助有限元方法获得在外加压力与夹具约束影响下焊接过程中应力应变行为并揭示焊后残余应力的分布特征,对于调控焊后残余应力分布,实现低变形高质量焊接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基于外加压力下409L铁素体不锈钢薄板TIG焊接物理过程的结构非线性综合考虑,通过计算效率更高的热-力顺序耦合计算方式并针对不同的电弧尺寸与行为,采用更符合实验结果的热源模型,建立了适用于外加压力状态的409L铁素体不锈钢薄板焊接TIG焊接的有限元数值模型。利用焊缝横截面形貌、HAZ热循环曲线、焊后挠曲线和焊后残余应力四个方面对温度场与应力应变场计算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所建模型在误差范围内是可靠有效的,可以用于计算409L铁素体不锈钢薄板TIG焊接热力演变过程。数值分析了 10 MPa外加压力对1.2 mm厚409L铁素体不锈钢薄板TIG焊接温度与应力应变场的影响。焊接过程中,外加压力会增大焊件整体的压应力数值与面积,并且减慢相同时间内外加压力状态下的焊件拉应力出现。在400 s后焊接冷却完毕,外加压力会降低横向残余拉应力20 MPa并增大横向残余压应力10~15 MPa。外加压力会降低整体纵向残余应力3~13MPa,其数值略小于外加压力的数值。因此,外加压力可以使焊件的残余拉应力降低,残余压应力增大,可以有效的改善焊件表面的承载能力。以薄板有限元模型为基础,建立了 409L铁素体不锈钢薄壁管TIG焊接有限元模型,分析了管件外表面6.3°~173.7°与186.3°~353.7°范围内辊轮夹具的约束对管件焊后应力场演变与焊后残余应力分布的影响。夹具的约束会改变焊缝附近的残余应力,从10 MPa的环向残余压应力转变为170 MPa的横向残余拉应力。使焊件受约束区域从15 MPa的环向残余拉应力转变为70~78 MPa的残余压应力。轴向残余应力方面,夹具的约束会增大焊缝未约束区域的残余拉应力,数值为40 MPa,同时增大管件底端的残余压应力,平均数值为20 MPa。从焊件整体的残余应力分布来看,夹具的约束会使焊件在焊缝区域存在残余应力集中,降低其他区域的残余拉应力,增大残余压应力。同时焊接与冷却过程的夹具约束会限制焊件外表面在约束范围内的焊后变形并且改变焊缝未约束区域的变形方向,使自由变形下朝外变形5.2 mm的焊缝区域转变为朝管内变形2.3mm。
李晓雨[10](2021)在《Miura-ori折纸结构吸能特性分析及成形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各类运输工具(如汽车、高速列车、舰船、飞行器、航天器等)的迅速发展,能量吸收结构,特别是折纸结构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对现代社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研究结构和材料在特殊工程应用中的安全需求,就要分析结构与材料在静载荷及冲击载荷作用下的能量吸收行为。Miura-ori结构是经典折纸结构中一种,具有许多独特且理想的材料特性,例如膨胀性,可调的非线性刚度,多重稳定性和冲击吸收性能。本文针对Miura-ori折纸结构吸能特性及成形工艺,研究了以下内容:(1)本文提出了截面线与引导线来表征Miura-ori胞元几何模型的方法。基于Miura-ori胞元静态和动态的加载模型,分析了其变形特点,揭示了结构参数对其力学性能和吸能特性的影响规律。(2)构建了Miura-ori折纸板结构,揭示了其在动态加载下的变形特点与吸能规律。以非弹性耗散能在内能中的占比作为衡量能量吸收能力的评价指标,给出了截面与加载方向上的长度对其影响规律。(3)通过对Miura-ori折纸板单道次渐进成形中坯料的受力情况的分析,揭示了成形过程中板厚的分布规律。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手段,通过数值模拟对Miura-ori折纸板的单道次渐进成形工艺进行研究,以成形减薄率为成形质量的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结构参数对Miura-ori折纸板单道次冲压工艺成形质量的影响。(4)结合多道次渐进成形原理,设计了两种预成形的过渡胞元结构:弧形截面与梯形截面两种过渡胞元结构,运用数值模拟与实验结合的方法,对多道次渐进成形工艺进行了研究。以板材的减薄率与翘曲程度为成形质量的评价指标,就本文提出的三种成形工艺进行了评价,获得成形质量较好的工艺方法。
二、薄板掀板机制造成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薄板掀板机制造成功(论文提纲范文)
(1)CIMT2021金属成形机床展品评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控激光切割机 |
1. 高功率化 |
2. 高速、高精化 |
二、数控激光切管机 |
三、数控转塔冲床 |
四、数控折弯设备、折弯单元 |
1. 折弯单元 |
2. 折边中心 |
3. 折弯机 |
五、数控液压机 |
六、数控精密机械压力机 |
七、其他相关产品 |
八、结语 |
(4)基于中间层的镁/铝异种合金电阻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镁/铝异种合金焊接的研究现状 |
1.2.1 镁/铝MIG焊 |
1.2.2 镁/铝TIG焊 |
1.2.3 镁/铝激光焊 |
1.2.4 镁/铝搅拌摩擦焊 |
1.2.5 镁/铝电阻焊 |
1.2.6 镁/铝超声波焊 |
1.2.7 镁/铝磁脉冲焊 |
1.3 复合焊接方法 |
1.3.1 低温超声辅助搅拌摩擦焊 |
1.3.2 电弧辅助超声波焊 |
1.3.3 激光胶接焊接 |
1.3.4 激光-搅拌摩擦焊 |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4.3 创新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2 试验方法 |
2.2.1 焊接方法 |
2.2.2 焊前准备及焊接参数 |
2.2.3 焊件拉剪测试方法 |
2.2.4 接头显微硬度测试 |
2.2.5 接头横截面组织及相成分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异种金属镁/铝直接电阻点焊研究 |
3.1 研究方法 |
3.2 接头微观组织分析 |
3.2.1 焊接熔核基本形貌 |
3.2.2 熔核的微观组织结构 |
3.2.3 点焊接头能谱(EDS)分析 |
3.2.4 接头显微硬度分布 |
3.3 接头力学性能 |
3.3.1 焊接电流的影响 |
3.3.2 焊接时间的影响 |
3.3.3 电极压力的影响 |
3.4 断口形貌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高熵合金中间层的镁/铝电阻点焊研究 |
4.1 引言 |
4.2 最佳工艺参数的确定 |
4.2.1 正交试验表设计 |
4.2.2 正交试验结果 |
4.2.3 正交试验结果极差分析 |
4.3 点焊接头分析 |
4.3.1 点焊接头组织分析 |
4.3.2 点焊接头显微硬度测试分析 |
4.3.3 点焊接头能谱(EDS)分析 |
4.4 断口形貌及物相分析 |
4.4.1 接头断口形貌分析 |
4.4.2 接头断口物相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5)汽车用CP钢和TRIP钢激光焊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汽车用钢焊接技术的研究进展 |
1.2.1 电弧焊接技术 |
1.2.2 电阻点焊技术 |
1.2.3 激光焊接技术 |
1.3 汽车用钢焊接发展现状 |
1.3.1 CP钢焊接现状 |
1.3.2 TRIP钢焊接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CP980 钢 |
2.1.2 TRIP980 钢 |
2.2 激光焊接设备及试验 |
2.3 激光焊焊接接头显微组织分析 |
2.3.1 金相分析(OM) |
2.3.2 扫描电镜分析(SEM) |
2.3.3 电子背散射衍射分析(EBSD) |
2.3.4 成分线扫描和XRD物相分析 |
2.4 激光焊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分析 |
2.4.1 硬度测试 |
2.4.2 拉伸性能测试 |
2.4.3 成形性试验 |
第三章 CP980 钢焊接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激光焊焊接参数优化及焊缝形貌 |
3.3 焊接接头组织分析 |
3.3.1 焊缝区组织分析 |
3.3.2 热影响区组织分析 |
3.4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及结果分析 |
3.4.1 显微硬度分布 |
3.4.2 拉伸性能及断口扫描分析 |
3.4.4 焊接接头及母材成形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异种钢激光焊接头组织与力学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正交试验参数优化及结果分析 |
4.2.1 正交试验参数优化 |
4.2.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
4.3 焊接接头焊缝宏观形貌 |
4.4 焊接接头力学性能测试 |
4.4.1 显微硬度分布 |
4.4.2 拉伸性能及断口分析 |
4.5 焊接接头焊缝显微组织分析 |
4.5.1 焊缝区组织 |
4.5.2 热影响区组织 |
4.6 焊接接头XRD相结构分析和EDS分析 |
4.6.1 XRD相结构分析 |
4.6.2 EDS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异种钢激光焊接头微观结构分析 |
5.1 引言 |
5.2 母材织构与晶粒取向分布 |
5.3 焊接接头EBSD分析 |
5.3.1 焊缝区和粗晶区组织EBSD分析 |
5.3.2 热影响区组织EBSD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6)活性剂对TC4钛合金激光焊工艺及组织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与意义 |
1.2 钛合金简介及常用焊接方法 |
1.2.1 钛合金的分类 |
1.2.2 钛合金常用焊接方法 |
1.3 国内外活性焊接研究现状 |
1.3.1 国外A-TIG焊研究现状 |
1.3.2 国内A-TIG焊研究现状 |
1.3.3 活性激光焊技术研究现状 |
1.3.4 复合活性剂的研究现状 |
1.4 活性剂增加机理研究现状 |
1.4.1 A-TIG焊熔深增加机理 |
1.4.2 活性激光焊增加熔深机理 |
1.5 拟解决的问题 |
1.6 本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TC4 钛合金成分及性能 |
2.1.2 活性剂的选择 |
2.2 焊前准备 |
2.2.1 TC4 钛合金板材尺寸加工 |
2.2.2 TC4 钛合金焊前清洗 |
2.2.3 活性剂的涂覆 |
2.3 焊接设备及分析方法 |
2.3.1 焊接设备 |
2.3.2 光致等离子形态观察 |
2.3.3 金相试样制备 |
2.3.4 焊缝形貌测量 |
2.3.5 微观组织观察 |
2.3.6 显微硬度测试 |
2.3.7 拉伸性能测试 |
2.3.8 X射线衍射物相分析 |
2.3.9 断口观察 |
第三章 单组分活性剂激光焊 |
3.1 单组分活性剂对焊缝外观成形的影响 |
3.2 单组分活性剂对焊缝成形的影响 |
3.3 活性剂增加熔深机理 |
3.3.1 表面状态改变理论 |
3.3.2 等离子收缩理论 |
3.3.3 熔池表面张力理论 |
3.4 活性剂对TC4 激光焊焊接接头组织的影响 |
3.5 焊接接头的XRD分析 |
3.6 TC4 活性激光焊焊接接头力学性研究 |
3.6.1 焊接接头显微硬度 |
3.6.2 焊接接头拉伸性能 |
3.6.3 拉伸断口形貌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活性剂成分设计 |
4.1 多元复合活性剂的设计 |
4.1.1 活性剂选择 |
4.1.2 优化设计工具 |
4.2 试验设计以及约束条件 |
4.3 复合活性剂宏观形貌 |
4.4 响应面分析 |
4.4.1 熔深响应面分析 |
4.4.2 成形系数响应面分析 |
4.5 焊缝熔深及成形系数与各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
4.6 多指标优化复合活性剂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活性剂对钛合金焊接工艺及组织性能的影响 |
5.1 复合活性剂对钛合金接头工艺的影响 |
5.1.1 复合活性剂对激光焊成形的影响 |
5.1.2 复合活性剂对激光焊熔宽熔深的影响 |
5.1.3 复合活性剂对激光焊成形系数的影响 |
5.2 复合活性剂对光致等离子形态的影响 |
5.3 复合活性剂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5.3.1 细化焊缝 |
5.3.2 改变熔池流动方向 |
5.3.3 减小热影响区 |
5.4 复合活性剂对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 |
5.4.1 复合活性剂对显微硬度的影响 |
5.4.2 复合活性剂对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 |
5.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和获得奖励 |
(7)金属板材纵剪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加工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金属板材剪切加工的研究现状 |
1.3 金属板材剪切机理的研究现状 |
1.4 硬质合金剪切刀具的磨损研究现状 |
1.5 本课题来源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课题来源 |
1.5.2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金属板材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加工研究方法 |
2.1 金属板材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分切工艺 |
2.1.1 加工装置和加工原理 |
2.1.2 分切加工过程 |
2.1.3 板材断口形貌特征 |
2.2 金属板材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试验设计 |
2.2.1 分切加工影响因素分析 |
2.2.2 分切加工参数试验设计 |
2.3 分切加工检测分析方法 |
2.3.1 金属板材和圆盘刀宏观形貌的检测 |
2.3.2 微观形貌的检测 |
2.3.3 元素成分检测 |
2.3.4 显微硬度检测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金属板材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加工过程实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不同工艺参数的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板材形貌 |
3.2.1 侧向间隙的影响 |
3.2.2 径向间隙的影响 |
3.2.3 塑性剪切和反向压迫分离的关联性 |
3.3 不同板材的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实验研究 |
3.3.1 同种材料不同板厚板材的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实验 |
3.3.2 不同材质板材的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金属板材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仿真建模研究 |
4.1 引言 |
4.2 有限元仿真的基础理论 |
4.2.1 材料的力学性能 |
4.2.2 屈服准则 |
4.2.3 弹塑性变形的增量理论 |
4.2.4 断裂准则的选取和阈值判定 |
4.2.5 接触与摩擦边界条件设定 |
4.3 金属板材塑性剪切模拟仿真 |
4.3.1 塑性剪切的几何建模 |
4.3.2 剪切速度设置 |
4.3.3 网格细划分 |
4.3.4 塑性剪切仿真结果的实验验证 |
4.4 金属板材反向压迫分离仿真建模 |
4.4.1 反向压迫分离的几何模型 |
4.4.2 滚压速度设置 |
4.4.3 网格细划分 |
4.4.4 反向压迫分离仿真的实验验证 |
4.5 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过程的仿真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金属板材塑性剪切机理 |
5.1 引言 |
5.2 塑性剪切板材塑性流动机制 |
5.3 塑性剪切板材塌角区的成形机理 |
5.4 塑性剪切板材剪切区的成形机理 |
5.5 塑性剪切的力学模型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金属板材反向压迫分离机理 |
6.1 引言 |
6.2 反向压迫分离板材塑性流动机制 |
6.3 反向压迫分离的塌角和反剪塌角成形机理 |
6.4 反向压迫分离的剪切带和反剪剪切带的成形机理 |
6.5 反向压迫分离的力学模型 |
6.6 反向压迫分离的断裂机理 |
6.6.1 反向压迫分离断裂类型 |
6.6.2 裂纹的形成机理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圆盘刀磨损机理 |
7.1 引言 |
7.2 圆盘刀磨损过程的实验研究 |
7.2.1 塑性剪切圆盘刀的磨损轮廓 |
7.2.2 圆盘刀侧面磨损形貌 |
7.3 圆盘刀重磨刃口的成形机理 |
7.3.1 无法去除的磨损带 |
7.3.2 常温静置氧化的确定 |
7.3.3 常温静置氧化的形成机理 |
7.3.4 常温静置氧化的时效特性 |
7.4 塑性剪切圆盘刀的磨损原理 |
7.4.1 交变应力下的氧化失钴 |
7.4.2 磨粒磨损 |
7.4.3 粘结磨损 |
7.5 塑性剪切圆盘刀磨损的模拟仿真 |
7.5.1 磨损模型 |
7.5.2 圆盘刀磨损的仿真建模 |
7.5.3 圆盘刀磨损仿真的实验验证 |
7.6 圆盘刀塑性剪切磨损机制 |
7.6.1 塑性剪切过程的圆盘刀磨损规律 |
7.6.2 侧向间隙对圆盘刀磨损的影响 |
7.6.3 圆盘刀接触压应力 |
7.6.4 圆盘刀接触滑移速度场 |
7.6.5 圆盘刀塑性剪切磨损模型 |
7.7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
致谢 |
(8)Q235碳钢/410/304不锈钢复合板室温成形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技术 |
1.2.1 不锈钢复合板发展概况 |
1.2.2 不锈钢复合板轧制方法 |
1.3 板材成形极限研究 |
1.3.1 成形极限的研究意义 |
1.3.2 成形极限的研究方法 |
1.4 板材拉深极限研究 |
1.5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Q235 碳钢/410/304 不锈钢复合板制备及其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 |
2.1 不锈钢复合板热轧工艺 |
2.1.1 实验原材料及复合工艺 |
2.1.2 复合板组织性能测试方法及设备 |
2.2 不锈钢复合板的微观组织 |
2.3 不锈钢复合板的力学性能 |
2.3.1 室温拉伸性能 |
2.3.2 维氏硬度 |
2.4 不锈钢复合板的表面粗糙度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Q235 碳钢/410/304 不锈钢复合板成形极限的实验研究 |
3.1 胀形实验原理 |
3.2 胀形实验过程 |
3.2.1 实验材料和试样尺寸 |
3.2.2 应变测量 |
3.2.3 刚性凸模胀形实验设备 |
3.3 数据处理与应变分析 |
3.4 不锈钢复合板胀形件的宏观分析 |
3.4.1 极限拱高分析 |
3.4.2 厚度应变分析 |
3.5 不锈钢复合板胀形件的微观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Q235 碳钢/410/304 不锈钢复合板拉深极限的实验研究 |
4.1 拉深成形实验原理 |
4.2 拉深成形实验过程 |
4.2.1 实验材料及试样尺寸 |
4.2.2 拉深实验参数 |
4.2.3 拉深实验设备 |
4.2.4 拉深极限系数 |
4.3 不锈钢复合板筒形件的宏观分析 |
4.3.1 厚度应变分析 |
4.3.2 力-位移曲线分析 |
4.4 不锈钢复合板筒形件的微观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Q235 碳钢/410/304 不锈钢复合板成形极限图的数值模拟研究 |
5.1 胀形实验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1.1 实验模型的建立 |
5.1.2 单元类型的选择及网格的划分 |
5.1.3 材料模型选择及相关成形参数设定 |
5.2 数值模拟中板材的失稳判断 |
5.2.1 最大凸模力准则 |
5.2.2 应变梯度变化准则 |
5.2.3 厚度梯度变化准则 |
5.2.4 应变速率变化准则 |
5.2.5 基于应变路径转变的极限预测准则 |
5.3 模型验证及FLC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约束条件下不锈钢薄壁管TIG焊接过程数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TIG焊接数值分析研究现状 |
1.2.1 TIG焊接热源与温度场研究现状 |
1.2.2 TIG焊接应力应变场研究现状 |
1.3 约束条件对焊接过程的影响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TIG焊接工艺试验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设备与TIG焊接试验平台 |
2.2.1 TIG焊接试验平台 |
2.2.2 焊接过程信息监测系统 |
2.2.3 数据采集与分析 |
2.3 焊后残余应力测量 |
2.3.1 残余应力测量原理 |
2.3.2 残余应力测量实验方案及测量结果 |
2.4 不锈钢管内温度采集系统及测量结果 |
2.5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平板TIG焊接过程数学建模 |
3.1 平板模型简化条件 |
3.2 单元选择与网格划分 |
3.3 力学性能参数 |
3.4 边界条件与初始条件 |
3.5 数学模型 |
3.5.1 热源模型 |
3.5.2 热传导控制方程 |
3.5.3 弹塑性解析方程 |
3.6 平板TIG焊接模型验证 |
3.6.1 热分析验证 |
3.6.2 结构分析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外加压力条件下平板TIG焊接数值分析 |
4.1 外加压力对焊件温度场演变的影响 |
4.2 外加压力与自由状态下整体应力场演变及残余应力分布对比 |
4.3 外加压力与自由状态下沿不同路径焊后残余分布对比 |
4.3.1 横向残余应力对比 |
4.3.2 纵向残余应力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约束条件下不锈钢管TIG焊接数值分析 |
5.1 管件模型的几何尺寸与简化条件 |
5.2 管件的网格划分与边界条件 |
5.3 不锈钢管TIG焊接温度场演变 |
5.4 不同约束状态下整体应力场演变及残余应力分布对比 |
5.5 不同约束条件下沿不同路径焊接后残余应力分布对比 |
5.5.1 环向残余应力对比 |
5.5.2 轴向残余应力对比 |
5.6 约束状态对焊后工件变形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Miura-ori折纸结构吸能特性分析及成形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Miura-ori折纸结构 |
1.1.2 能量吸收结构 |
1.1.3 能量吸收结构的一般原理 |
1.1.4 Miura-ori结构成形工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意义及内容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第2章 Miura-ori胞元结构吸能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1.1 Miura-ori胞元结构 |
2.1.2 吸能特性评价参数 |
2.2 静态加载下胞元侧向抗压刚度 |
2.2.1 结构参数对侧向抗压刚度的影响 |
2.2.2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2.2.3 结果分析 |
2.3 动态加载下胞元吸能特性 |
2.3.1 模型的建立 |
2.3.2 吸能过程分析 |
2.4 胞元结构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1 结构参数a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2 结构参数b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3 结构参数α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4 结构参数β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4.5 结构参数r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Miura-ori折纸板吸能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动态加载下折纸板的吸能特性 |
3.2.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3.2.2 吸能过程分析 |
3.3 折纸板结构参数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3.3.1 截面积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3.3.2 长度对吸能特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单道次渐进成形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成形过程描述及受力情况 |
4.3 单道次渐进成形数值模拟 |
4.3.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4.3.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4.4 结构参数对单道次渐进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1 结构参数a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2 结构参数b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3 结构参数α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4 结构参数β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4.5 结构参数r对成形减薄率的影响 |
4.5 单道次成形的模具设计及实验 |
4.5.1 成形模具设计 |
4.5.2 单道次渐进式冲压成形试验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道次渐进成形工艺研究 |
5.1 引言 |
5.2 多道次渐进成形原理 |
5.3 过渡胞元的结构设计 |
5.3.1 弧形截面的过渡胞元设计 |
5.3.2 梯形截面线的过渡胞元设计 |
5.4 弧形截面线过渡胞元设计的多道次渐进成形工艺 |
5.4.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4.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5.5 梯形截面线过渡胞元设计的多道次渐进成形工艺 |
5.5.1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
5.5.2 有限元计算结果 |
5.6 几种成形工艺的比较 |
5.7 模具设计与实验研究 |
5.7.1 成形模具设计 |
5.7.2 多道次渐进式冲压成形实验 |
5.7.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及主要成果 |
致谢 |
四、薄板掀板机制造成功(论文参考文献)
- [1]CIMT2021金属成形机床展品评述[J]. 徐刚,崔瑞奇,王华. 世界制造技术与装备市场, 2021(05)
- [2]豪华邮轮薄板高效焊接工艺及变形控制研究[D]. 林常青. 江苏科技大学, 2021
- [3]某工程机械公司本质安全管理体系研究[D]. 鲁文华.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4]基于中间层的镁/铝异种合金电阻焊研究[D]. 王创.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5]汽车用CP钢和TRIP钢激光焊焊接接头组织与性能研究[D]. 常建刚.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6]活性剂对TC4钛合金激光焊工艺及组织性能的影响[D]. 许爱平. 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1(01)
- [7]金属板材纵剪塑性剪切—反向压迫分离加工过程研究[D]. 曾军. 广东工业大学, 2021(08)
- [8]Q235碳钢/410/304不锈钢复合板室温成形行为研究[D]. 吕泽华. 太原理工大学, 2021
- [9]约束条件下不锈钢薄壁管TIG焊接过程数值分析[D]. 李云腾. 山东大学, 2021(12)
- [10]Miura-ori折纸结构吸能特性分析及成形工艺研究[D]. 李晓雨. 燕山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