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南昌市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张征华[1](2013)在《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以全球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全球性环境问题之一。2007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AR4)指出:全球变暖现象,有90%的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排放的温室气体增加所导致的。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和负责任的环境大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城市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心,又是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中国城市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方面发挥着决定作用。城市低碳发展是全国实现低碳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城市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南昌市是全国第一批低碳试点城市中唯一的中部省会城市,又在全国较早提出低碳城市构想。因此,以南昌市为样本研究城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基于可持续发展理论等基本理论,本文采用反馈基模分析法、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层次分析法(AHP)、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等多种方法,对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进行界定,阐述目前我国城市低碳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总结国内外不同城市低碳发展模式,建立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全国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南昌市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并重点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和绩效分析,在此基础上构建反馈基模,建立基于反馈基模的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和方向,明确南昌市碳减排的路径和相关措施。本文在结构上共分为10章。其中,第1章为绪论,第2章为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第3章为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第4章为城市低碳发展实践研究,第5章为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第6章为城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第7章为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第8章为南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第9章为南昌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第10章为结论与展望。除绪论、结论与展望之外,本文研究主要分为四大部分:第一,界定了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总结了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的模式。城市低碳发展应以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经济理论、能源经济理论、系统理论和政府干预理论等为指导。城市低碳发展的目标是实现低碳城市。低碳城市是在保障城市经济增长态势不变、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应有提高的前提下,化石能源消费及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体排放处于相对较低水平的城市。低碳城市具有阶段性、经济性、系统性和易量化性等特点。低碳城市的核心内容包括低碳城市规划、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交通和低碳建筑等方面。纵观国外城市低碳发展,气候驱动是其背景,数据先行是其基础,全球联合是其平台,全面推进是其路径。而我国大部分城市仍处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低碳发展的选择源于工业且重点领域亦在工业。第二,建立了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对南昌市城市层面和工业层面的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和分析。基于IPCC(2006)温室气体清单的编制体系,以生产模式为主,以消费模式为辅,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农业、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废弃物处置五个单元建立了一套城市碳排放测算体系,并对南昌市碳排放进行测算与分析。工业是南昌市碳排放的主要来源,因此进一步对工业各行业碳排放进行测算,并以资本、劳动、能源为投入,以工业总产值和二氧化碳为产出,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对南昌市工业曼奎斯特碳排放绩效指数进行测算,该指数构成了低碳城市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之一。第三,构建了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确定了城市碳减排目标及方向。将流位变量的确定、反馈基模的定性分析与流率基本入树建模的定量分析首次进行了有机的结合,构建了基于反馈基模分析的流率基本入树建模法。运用该方法对南昌市低碳发展进行仿真及调控参数对比分析,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为47%,并明确了碳减排的重点方向为优化产业结构、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优化能源结构、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量、倡导低碳生活、增加林业碳汇量。基于上述六个方向,进一步明确南昌市低碳发展路径应从产业和城市两个层面展开。第四,构建了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模型,提出了城市低碳发展的对策措施和保障措施。产业层面,南昌市低碳发展主要路径应通过低碳主导产业带动产业结构优化。为此,基于低碳城市和低碳主导产业的内涵,构建了低碳主导产业选择的产业效率基准、产业潜力基准、产业关联基准和产业效益基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了13项指标组成的城市低碳主导产业选择模型,并对南昌市制造业和服务业进行实证研究。城市层面,南昌市低碳发展主要路径应发展低碳能源、发展低碳交通、推进低碳建筑、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倡导低碳生活以及增加林业碳汇,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为顺利实施上述措施,应加强制度保障、技术保障、人才保障、财税保障、资金保障、机制保障和组织保障。本文基于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以南昌市为样本,建立了适用于城市的碳排放测算体系,在此基础上构建基于反馈基模的城市低碳发展系统流率基本入树模型,通过仿真确定南昌市2020年碳减排目标和方向,明确南昌市碳减排的路径及相关措施。上述碳减排确定思路和低碳发展措施对于其他城市低碳发展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赵捷[2](2015)在《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改革开放后,我国进入社会转型时期,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和社会形态的转变对我国省会城市的建设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我国中部地区省会城市的人口和用地规模大幅增长,人口流动和土地利用加速变化,人口高密集聚,土地利用低效,城市空间失衡,规划编制滞后,实施不力,导致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规划布局时空错位,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对城市后续发展建设较为不利。为了合理应对上述问题,本文从理论研究,实证研究和模型分析三个层面着重展开对中部地区六大省会城市1990年后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的研究,通过分析中部地区人口和用地变化最为剧烈的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总结两者互动关系的特征和规律。理论研究中,本文对人口空间分布、用地布局、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研究的国内外基础理论和研究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对社会学、人口学、地理学、城市规划学中涉及到这些概念的理论研究,方法和模型运用,以及演变特征和形成机制展开综述,明确目前已有的理论研究现状,方法模型基础和演变规律雏形,从而总结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互动关系研究领域的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实证研究中,本文以中部地区六大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运用GIS/SPSS等技术方法,从宏中微观三个层次,建立“人地一张图”,通过分析街道级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增长率得到人口空间分布的微观尺度变化,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形态演变,用地规模增长,城市空间结构变化得到城市发展方向和建设重心,分阶段分层次,定性定量的对武汉市、长沙市、郑州市、合肥市、南昌市和太原市的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状况展开分析,并与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和影响相结合,提炼影响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主要因素,六省会城市间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的共性、特性和问题,为后文两者互动关系的研究打下基础。模型分析中,本文主要针对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的叠合关系展开定性定量分析,运用异速生长模型,不均衡度,皮尔逊相关分析,对应分析和GIS叠加分析,将两者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对应,指出两者协同-错位发展的区域,探索错位发展原因,总结省会城市不同阶段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演变特征及规律。
李鑫[3](2017)在《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产业革命的不断推进,开发区应运而生并不断演变、发展。开发区是城市中区域空间类型的一种,是组织工业生产的一种重要的组织形式,也是直接推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快速发展和推进中国的工业化进程的重要力量,可以说开发区的发展为中国综合实力的提高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三十多年来,中国的开发区在有效地组织工业生产,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但同时也产生了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度偏低、产业发展功能与城市生活配套功能没能很好地实现互补和统一。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不利于开发区的健康发展。目前许多开发区正在尝试进行转型,即从单一的产业组织功能向多元的生产生活综合性功能转变。一些处于较高发展阶段的开发区,尤其是那些有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具有城市空间特征的国家级开发区,开始朝着新城的方向转变。而开发区要实现转型升级,由单一产业生产属性向多功能的城市综合属性转变,产城融合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南昌作为一个中部省会城市,经济发展水平还不是很发达,同时整个城市空间布局也有待进一步改善。南昌的三大国家级开发区对于地方经济发展而言,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发挥好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发展功能十分必要。而南昌国家级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需要相关的城市生活功能配套设施的服务,从而为其发展增加动力和活力。另外,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对于南昌的城市化和城镇化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它推进着南昌郊区的城市化,而郊区的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开发区的产业发展,需要为其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南昌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既体现了南昌科学发展的现实要求,同时又体现了深刻的时代背景。为了较好地解决好上述开发区所面临的问题和满足南昌市工业化和城镇化的需要,本文以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路径研究为主题,并且以南昌市的三个国家级开发区为例来进行研究说明。本文在梳理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相关研究成果以及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的理论基础和相关概念的基础上,详细介绍了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演变及现状特别是南昌市的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和空间类型。而后,本文对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构建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评价模型对南昌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程度分别进行了测量评价。最后,在前述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针对南昌高新区、南昌经开区和南昌小蓝经开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情况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通过对南昌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进行实证评价分析,本文认为开发区的产城融合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开发区的产业发展水平,二是开发区的城市生活功能服务水平。在这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开发区的产城融合的评价体系,在评价体系中的评价指标既运用了客观指标,也运用了主观指标,客观指标的数据来源于南昌市统计年鉴,而主观指标的数据则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再最后通过灰色关联分析法分别计算出了南昌市三个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程度。总体来看,本文综合运用调查分析、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南昌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发展模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主要结论包括四个方面:第一,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当经济和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发区就不能仅仅具有产业发展这一功能,需要向多功能的生产生活区域综合体转型,实现产业发展功能与城市功能的互补和融合,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型城镇化和工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开发区产城融合是城市发展的大势所趋,是时代发展的需要。第二,总结分析了中国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发现影响中国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因素包括产业因素、规划因素、配套措施因素、发展环境因素、城市发展水平因素、区位因素、人力因素;中国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的动力既有外部动力,也有内部动力,并且产城融合需要相应的实施保障机制。第三,通过实证分析,计算出了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本文从产业发展支撑和城市生活功能服务这两个维度出发,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了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然后以灰色关联分析法作为评价方法测算出南昌市三大国家级开发区的产城融合度。实证结果表明,处于边缘区的南昌高新区的产城融合度相对较高,但也表现出不同特征;其次是处于近郊区的南昌经开区的产城融合度低于南昌高新区,而处于远郊区的小蓝开发区产城融合度低于南昌经开区。第四,不同类型的开发区应该实施差异化的产城融合发展实施路径。边缘区的开发区,其自身的产业基础就十分优越,再加上周边城市的发展态势也是比较令人满意,因此,这种类型的开发区眼下的目标就是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升级,周边地区的生活配套设施的进一步完善。近郊区的开发区应当充分地考虑到其园区定位,应当提升基础设施的整体水平,打造格局明显的空间形态和坚持差异化的发展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全区的努力来打造一个环境优越、生活上宜居以及具有创新氛围的产业园区,最重要的是和南昌的城市地位相匹配。远郊区的开发区,则应当坚持“工作和生活相平衡,产业和城市协调发展”的原则,在较高的起点上对园区进行规划和建设,对于园区的发展模式进行积极的探索,通过不断地完善园区内部有区域特色的产业的集聚,有层次、有重点地完善相关的配套设施,从整体上实现真正有现实意义的产城融合。
庞辉[4](2013)在《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文中研究指明从人类学的角度分析,“文明”一词既可是指有人群聚居且具有一定经济文化的区域,也可是指文化相近的人类群体。在人类历史中曾涌现过众多的“文明体”,它们在岁月的合,最终汇成了今日多彩的世界。磨砺中不断发生着碰撞抑或融判断人类文明是否出现的三驾马车,分别是城市、文字和国家制度。其中,城市作为人类进入文明世界的核心体,浓缩有众多珍贵的信息。从步入文明的那刻起,我们的祖辈便执着于城市的经营,这也使城市成为人类社会的“黑匣子”。研究各类“文明体”的兴衰,必离不开对相应城市的解读。而研究城市的演进,则也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知晓为什么有今天的社会。城市空间是城市的外化表现,它以或实或虚的形式,左右着穿行其间各色人物的情感与行为。在当今城市的研究领域,其空间营造已成为重要的研究内容。理清一座城市的空间营造史,可以使我们更有机地把握该城未来的走向,这也使得城市空间的营造研究,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主要课题之一。作为省会城市,南昌坐落在赣省疆土的中北部,而自南向北纵贯全城的赣江,更是为人类早期文明驻足南昌提供了基础。从豫章最早修筑边城算起,南昌城的建制已绵延走过有两千余年的风雨。在南昌城依旧健壮的体魄中,隐含有吴、越、楚等多个文化因子的基因片断,在闽、粤“苗蛮”同中原“华夏”的反复争夺中,各类文化因子在冲突中或此消彼长,或交汇融合,最终以不同的方式浸染到南昌城市空间的各个层面。今天对南昌城历史的探究,有利于我们从文化及战略的层面去审视南昌城的营造进程。本文撰写的初衷,就是希望以对南昌城市空间营造沿革的审视,挖掘南昌空间营造的影响因子,探索南昌空间营造的内在规律与特性,并以之为基础而对南昌未来城市空间的经营进行预测。本论文系以历史进阶为行文之线索,将全篇分划为五编:第一编为绪论,主要论述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背景及研究手段。本部分以南昌自然地理为基础,在分析南昌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间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密切结合国内、外城市空间领域的探索成果,从地域文化和战略地位的视角,对南昌各历史阶段的空间营造给予剖析,解读其空间尺度等营造特征的大体成因。第二编为南昌城市空间在古代阶段的发展研究,本部分分三章予以论述:第二章介绍秦代以前南昌地区的城市起源及相关营造,探讨百越文化、吴越文化及荆楚文化对南昌地区空间演绎的影响。第三章所叙述之内容,起于西汉而终于五代,主要是探讨在这一段时间段中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历史。本阶段为南昌城市空间建设的重要时期,由于稳固南疆及经济交往的需求,中原人口大量南迁,南昌成为中原文化与百越文化重要的交汇点。本章主要讲述中原文化对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推动,同时揭示其作为军事重地和经济要道的营造特点。第四章的时间起止为由北宋至晚清(1859年),主要阐述宋、明、清时期南昌城的营建。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南昌在本阶段的军事斗争中屡次成为争夺的重点,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也因其军事需求而发生着变化。本部分的论述,主要是在军事攻防的基础上,结合南昌城在地域政治、经济、文化上的重要作用,分析南昌城市建设的营造特点。第三编为南昌近代城市空间的营造研究,本部分包含有一章:第五章所涉时间段为由1859年至1919年。自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作为江西省会的南昌因维新思想而促成了一系列的变革。由于九江开埠的影响,南昌作为经济要道的优势不复存在,南昌开始推进自身新型工、商业的发展。在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出现了以近代工、商业为基础的新特征。第四编是以现代南昌城市的空间营造为分析对象,本部分共包含有两章:第六章分析从1919年至194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1925年,南昌市政部门编订了《南昌市政计划大纲》,南昌城市空间也由此而进入现代建设的阶段。由于在中国版图中特殊的地理位置,南昌在民国时期成为战争的重灾区。在敌我双方的争夺博弈中,南昌城留下了战争的印记。第七章聚焦于1949年至1979年的三十年,主要探究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历史及其特征。第五编探讨当代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问题,本部分包含有三章:第八章主要是探求自1979年改革开放后的三十年里,南昌城市建设受市场经济影响而出现的新的空间营造特点。第九章为总结部分,通过对历史上不同阶段、不同主导因子对南昌城市空间作用的分析,提炼南昌城市空间营建的主要动力机制。第十章结合世界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研究在多元文化的互动与感召下,南昌城未来三十年的走向,预测南昌在这个时间段中的城市空间营造特点。
余达锦[5](2010)在《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城镇化战略是我国实施“十一五”计划的重大战略之一。坚持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统筹城乡、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措施。从理论和实证上研究探索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规律及趋势,并指导和推动其城镇化建设,对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这既是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有益探索,也是时代赋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和谐社会的历史重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建设就是要把其生态环境的巨大经济价值转化为较高的经济效益,把生态资源转化为市场竞争优势,夺取和开拓新的市场空间,推进和实现跨越式发展,促进区域的经济、社会、环境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增强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水平。要实现这一目标,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就必须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本文以生态文明理论为指导,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研究背景,选择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建设为研究对象,以城镇、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为目标,运用现代经济、管理理论,针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实际问题,研究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现实必然选择;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和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与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发展为例进行对比实证分析;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2010-2020发展目标和策略;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研究了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以典型城镇为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进行了分析;最后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本文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较为系统地研究了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及其构建。指出生态文明的科学内涵应当包括优良的生态环境、较高的环境意识、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及人与自然和人与社会的和谐。在研究生态文明构建的三大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生态哲学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和四大现实基础(生态、科技、能源和经济)上,从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和制度四个层面分析生态文明的构建。2、提出了生态城镇体系的科学内涵,分析了生态城镇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与中心城市、城市群带动区域发展三者间的异同,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分析指出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现实必然选择。研究认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更适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是一种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是一种以区域大城市为核心、中等城市为支柱、小城市和城镇为基础,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结构合理、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环境优美、服务功能较强、人民生活富裕的城镇体系。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研究基础上,构建了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并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进行了研究,指出了建设生态城镇体系、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之路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3、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力模型和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进行了测算,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和策略。本文研究并首次构建了基于人口和GDP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镇辐射力模型,提出了七城镇经济指数测度模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现有城镇体系中存在的问题。首次构建了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和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经济成本进行了测算。通过研究,根据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实际,本文提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2010-2020的总体思路、总体目标和具体措施,为今后一段时期内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提供了方向。4、在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基础上,对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产业的“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本文主要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中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进行测度定量分析,重点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间、南昌市区和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间制造业同构问题,指出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和产业运行的原则,分析认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要实现从“点(南昌)——圈式”发展模式向“双核(南昌——九江)双轴(沿路和沿江)多动力”发展模式转变,并建立基于资源——技术——管理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网络模型,提出相关发展战略。5、以典型城镇为例分析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的建设,并研究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选取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内有代表性的大中小城镇为例,分析其产业、生态和城镇化建设,提出相关发展策略。并从制度、基础设施、科技、人力资源等方面分析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所需的条件,对制度和政策供给、公共物品供给、教育供给、经济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供给五大政府行为进行了分析,并利用系统动力学的基模分析理论,构建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魏楠楠[6](2020)在《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研究》文中认为南昌是一座有着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人文历史内涵。在古代,南昌曾作为南唐国都,其独特的书院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古代南昌城市文化的繁荣,而滕王阁、西山万寿宫等则是最具代表南昌古代城市文化的文物古迹;在近代,中共领导的八一南昌起义,点燃革命之火,使南昌城成为我国着名的革命老区,获得了特有的历史荣誉,被誉为“军旗升起的地方”,其更是红色文化的摇篮,现今南昌仍保存诸多红色文化遗迹;南昌地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山水绿色资源,着名的“豫章十景”更是将南昌独特的景致展露无遗,可谓是为南昌城市穿上了一件极富生态价值的绿色大衣,这些都处处彰显着南昌的城市文化价值。南昌的城市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国西南地区的文化形成。如今,在追求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的时代,南昌在城市文化建设方面日益重视传统城市文化。笔者参照其他城市的文化研究,浅略的探寻南昌的城市文化,期望为南昌现代城市文化建设打开新的思路。论文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拟分三章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何为城市文化、概述论文的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等。第一章主要是对南昌城市的产生和南昌城市文化发展脉络做一个梳理,包括古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兴起和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发展,有一个确切的认识,从而归纳出影响近代南昌城市文化发展的若干因素,对近代南昌城市文化进行初步的探索。第二章侧重论述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内涵,涉及地理生态文化、商业文化、规划建筑文化、民间艺术文化等方面。这些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反映南昌城市人民的生活方式,体现近代南昌城市的文化价值。这也是文章论述的重点和核心。第三章通过对南昌城市文化做基本的总结,从价值和名城保护方面进行分析。本文试图通过研究南昌的城市文化,找出其中仍有影响意义的传统文化元素,这将有利于对南昌传统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这对于目前国家大力发展中小城市建设也有着很好的启迪和指导意义。
吴芳芳[7](2012)在《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品牌是工业化社会的高度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产物,也是我国城市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本文中,笔者主要通过文献研究、社会调查、访谈等实证研究方法收集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相关资料,并对经验资料进行定性分析。文章前半部分采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经验资料进行初始编码、聚焦编码和理论编码,最终将南昌城市品牌定位为“乐活新城”。文章后半部分对“乐活新城”的城市品牌定位进行解读,并从理论原则、政府规划实践两方面进行检验。最后,笔者分析了多为专家学者对本次研究过程及结果所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阐述和修正了“乐活新城”作为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结论。
李晨[8](2016)在《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关联性》文中研究表明单位大院是中国城市中普遍存在且独具特色的一种空间构成单元。现代意义上的单位大院起源于民国时期,而在1949年后计划经济时代的中国城市中得到普遍推广并成为城市空间构成与扩展的主要形式。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1990年代之后,随着城市的外延式发展,单位大院相继进入城市腹地并占据重要地段,对城市空间格局的制约作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城市转型过程中不少单位大院经历了各种形态变化甚至空间瓦解,导致中观层面职住靠近的城市空间格局被打破,而几乎同时暴露的交通、环境和社区活力等城市问题也促使人们思考两者间的内在关联。以城市交通为导向的规划设计思想渐成主流,单位大院因占地规模大、空间封闭等形态特征与"小街区、密路网"的街区型城市空间格局形成反差。近日,官方"打开单位大院"的呼吁与质疑让单位大院成为关注焦点之一。"单位大院是否应该打开,如何打开"应当建立在中国城市空间建构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本文立足城市设计学科,应对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市空间格局重构中的热点现实问题,以单位大院为视角,展开对中国城市物质空间形态构成规律的研究,旨在揭示两者的形态关联性,既建立对单位大院的科学理性认知,也为相关地段的城市形态更新实践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本文选择南昌作为案例城市,以类型形态学方法为基础,整合社会科学、人文地理学、城乡规划学和城市设计、建筑学等领域的相关研究方法,建构"时间—空间—类型"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形态分析框架,展开对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系统研究,而两者的结构性关联成为形态解析的核心。论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缘起篇"中,通过共时和历时两个维度来认知单位大院,其中前者包含单位大院相关概念辨析、分类研究与形态解析,后者主要关注南昌单位大院空间缘起与发展演变问题。第二部分"关联篇"中,主要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空间层级揭示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结构性关联,其中宏观层面关注单位大院空间与城市空间发展的形态关联,中观层面关注单位大院与城市内部物质空间形态组织的结构性关联,而微观层面则主要关注单位大院与城市公共空间形态建构与场所活力塑造等问题。第三部分"更新篇"中对关联性的研究,主要以形态更新为视角来展开,具体包括单位大院更新对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影响、单位大院对城市控规的影响,以及新城区建设中的单位大院现象等。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1、提出以单位大院为视角研究中国城市的物质空间形态,并为此建构了 "时间—空间—类型"三位一体的立体式形态分析框架,对开展城市形态学相关研究具有重要启示并提供参考;2、关于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关联性方面的成果,直指单位大院集中地段的城市形态构成与发展规律,为中国的城市建设、管理、规划设计与研究工作提供重要的理论视野与指导;3、对南昌城市开展的深度案例研究对当地政府、城市规划与设计部门的工作具有直接参考价值。
朱凯[9](2020)在《基于乡土文化传承视野下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公共空间作为乡村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村民生产生活的重要场所,也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在乡村中具有特殊地位。而城市近郊区乡村在发展过程中受城市辐射影响较大,导致乡村空间结构发生变化,公共空间形式逐渐城市化、同质化,失去了原有的乡土文化特色。在城乡一体化和乡村振兴的背景下,如何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与重建中迎合时代发展需求,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如何让乡土文化融入到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中去,让乡土文化成为乡村公共空间的精神内核,从而得到有效的传承,并利用好这一文化优势使乡村得到更好发展是本文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以南昌市为例,从乡土文化传承的角度,对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希望能使乡土文化在乡村公共空间更新与重建中得到传承,延续当地文脉,使当地村民重新找回家园感与亲切感,让乡村重新焕发生机与活力。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七个章节。第一部分提出问题,即第一章节阐明了选题来源、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动态,明确了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分析问题,即第二、三、四章节。第二章节明确了乡土文化概念、内容及价值,城市近郊区乡村概念及特点和乡村公共空间概念、类型及特点,并对相关理论基础研究进行阐述;第三章节对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关系进行详细剖析,提出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之间是有机协调统一的关系,乡土文化影响着乡村公共空间形成,同时乡村公共空间又是乡土文化的物质载体;第四章节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挖掘出南昌市近郊区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的特征,并梳理出南昌近郊区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现状问题,结合调研数据及村民访谈,深入剖析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即第五、六章节。第五章节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中乡土文化传承策略,首先,对乡土文化要素进行梳理并结合需求,确立规划设计目标;其次,确立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布局形式;再次,乡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公共空间设计;最后阐述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场所规划设计方法。第六章节理论结合实际,以笔者参与的南昌县向塘镇剑霞村公共空间设计为实例研究,希望可以为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提供思路参考。第四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即第七章节对研究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涂朋艳[10](2019)在《南昌市垃圾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时代的进步体现在对物质的需求上,现如今,人民的物质需求越来越丰富,商品的种类也是层出不穷。生活的丰富多彩化,带来的是垃圾产量的庞大化,垃圾已经在缩小我们生活的空间。由此可见,垃圾治理的重要性。眼下,“蓝天”成为各省级政府关注的焦点,生态环境保护迫在眉睫。当前,我国人口庞大,资源占有率却相对靠后,如何使垃圾无害化处理以及资源的有效利用便成为我们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据我国生态环境的一项数据显示,截止当前,已经有许多的城市面临这个窘境,甚至还有一些城市没有合适的场所用来堆放垃圾;但是还有许多城市生活垃圾不分类,并且不按规定投放,导致混装混运,最终混合处理。本文主要以南昌垃圾处理厂为研究主体,对南昌市垃圾治理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总结。在协同治理理论和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从垃圾分类、垃圾处理方式、垃圾厂空间布局等方面分析南昌垃圾治理面临的困境,发现当前南昌垃圾治理面临民众垃圾分类意识淡薄、垃圾处理厂布局的不科学、缺乏科学的垃圾处理方式等多个问题。根据目前南昌垃圾治理存在的问题,借鉴德国生活垃圾管理模式及国内浙江金华垃圾分类的成功经验,提出合理性对策。以政府为主体,并充分发挥社会、企业以及居民的力量,竭力寻求适合南昌市垃圾治理现状的理想模式。纵观全文,论文主要分为7章:第1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相关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还分析了本文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第2章则是介绍本文研究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包括垃圾分类、垃圾处理及公共治理、可持续发展等理论。第3章是对南昌较大型的垃圾处理厂的清运量及其处理方式进行分析,在实地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对南昌垃圾处理厂的总体情况与具体表现进行阐述。第4章结合上述现状对南昌垃圾治理的困境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影响包括对附近居民、对社会、对国家的影响。第5章是国内外垃圾治理的经验借鉴第6章根据困境提出南昌垃圾治理的对策。第7章则是对全文的总结与展望。
二、南昌市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南昌市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案 |
1.2.1 研究目标 |
1.2.2 研究内容 |
1.2.3 研究方法 |
1.2.4 技术路线 |
1.3 创新点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1.1 关于碳排放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关系研究 |
2.1.2 关于碳排放影响因素研究 |
2.1.3 关于碳排放预测研究 |
2.1.4 关于城市碳排放研究 |
2.1.5 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2.2 生态经济理论 |
2.2.3 能源经济理论 |
2.2.4 系统理论 |
2.2.5 政府干预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低碳城市的内涵与外延 |
3.1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 |
3.1.1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概念 |
3.1.2 低碳经济与其他经济形态的关联 |
3.2 低碳城市的内涵 |
3.2.1 低碳城市的定义 |
3.2.2 低碳城市的特点 |
3.2.3 低碳城市的内容 |
3.3 低碳城市的外延 |
3.3.1 低碳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态的概念 |
3.3.2 低碳城市与其他城市形态的关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城市低碳发展实践研究 |
4.1 城市低碳发展的机遇 |
4.1.1 低碳发展的先行探索 |
4.1.2 低碳发展的政策驱动 |
4.1.3 低碳发展的国际互动 |
4.2 城市低碳发展的挑战 |
4.2.1 碳排放数据基础的薄弱 |
4.2.2 城市化、工业化的能源刚性需求 |
4.2.3 现有体制机制的约束 |
4.3 国外城市低碳发展实践 |
4.3.1 纽约低碳发展实践 |
4.3.2 伦敦低碳发展实践 |
4.3.3 东京低碳发展实践 |
4.4 国内城市低碳发展实践 |
4.4.1 保定市低碳发展实践 |
4.4.2 上海市低碳发展实践 |
4.4.3 杭州市低碳发展实践 |
4.5 国内外城市低碳发展启示 |
4.6 南昌市低碳发展实践 |
4.6.1 南昌城市概况 |
4.6.2 南昌低碳发展历程 |
4.6.3 南昌低碳发展之路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与分析 |
5.1 城市碳排放的测算体系 |
5.1.1 测算标准 |
5.1.2 测算气体 |
5.1.3 测算模式 |
5.1.4 测算原则 |
5.1.5 测算内容 |
5.2 南昌市碳排放的测算 |
5.2.1 能源活动 |
5.2.2 工业生产过程 |
5.2.3 农业 |
5.2.4 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 |
5.2.5 废弃物处置 |
5.3 南昌市碳排放的比较分析 |
5.3.1 南昌市碳排放的纵向分析 |
5.3.2 南昌市碳排放的横向分析 |
5.4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测算 |
5.4.1 工业碳排放测算基础 |
5.4.2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动态分析 |
5.4.3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行业分析 |
5.4.4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对比分析 |
5.5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绩效分析 |
5.5.1 工业碳排放绩效分析基础 |
5.5.2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动态绩效分析 |
5.5.3 南昌市工业碳排放的行业绩效分析 |
5.5.4 南昌市重工业与轻工业碳排放的绩效差异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城市碳减排目标的确定 |
6.1 流位变量的反馈基模分析 |
6.1.1 核心变量的确定 |
6.1.2 流位流率系的确定 |
6.1.3 流位变量的反馈基模构建 |
6.2 基于反馈基模分析,建立流率基本入树模型 |
6.2.1 GDP流率基本入树T_1(t) |
6.2.2 能源消费流率基本入树T_2(t) |
6.2.3 碳排放流率基本入树T_3(t) |
6.2.4 人口流率基本入树T_4(t) |
6.3 南昌市碳减排仿真 |
6.3.1 满足条件下南昌市碳减排目标实现仿真结果 |
6.3.2 不满足条件下南昌市碳减排目标实现仿真结果 |
6.4 南昌市碳减排方向 |
6.4.1 优化产业结构 |
6.4.2 降低单位GDP能源消费量 |
6.4.3 优化能源结构 |
6.4.4 降低单位能源碳排放量 |
6.4.5 倡导低碳生活 |
6.4.6 提高林业碳汇量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城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 |
7.1 低碳主导产业选择模型的构建 |
7.1.1 模型构建基础 |
7.1.2 选择基准构建 |
7.1.3 指标体系设计 |
7.1.4 评价方法选取 |
7.2 南昌市低碳主导产业的选择 |
7.2.1 工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
7.2.2 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选择 |
7.2.3 工业与服务业之间的选择 |
7.3 本章小结 |
第8章 南昌城市低碳发展路径 |
8.1 发展低碳能源 |
8.2 发展低碳交通 |
8.3 推进低碳建筑 |
8.4 加强低碳技术研发 |
8.5 倡导低碳生活 |
8.6 增加林地碳汇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南昌市低碳发展保障措施 |
9.1 制度保障 |
9.2 技术保障 |
9.3 人才保障 |
9.4 财税保障 |
9.5 资金保障 |
9.6 机制保障 |
9.7 组织保障 |
第10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南昌市碳排放测算基本数据表 |
附录B 低碳主导产业选择调查问卷 |
附录C 南昌市低碳主导产业选择基本数据表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2)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博士生自认为的论文创新点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部崛起战略下的我国中部地区人口与用地状况 |
1.1.2 大城市人口规模及结构与城市功能 |
1.1.3 转型期城市规划编制管理过程中的人地关系 |
1.1.4 人地统计数据与规划编制管理的科学性 |
1.1.5 城市规划领域人地关系研究有待完善 |
1.2 问题的提出 |
1.3 论文选题及数据来源 |
1.4 相关概念及研究范围界定 |
1.4.1 相关概念界定 |
1.4.2 研究范围界定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技术路线 |
1.7 创新之处 |
1.7.1 理论创新 |
1.7.2 方法突破 |
1.7.3 技术创新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回顾 |
2.1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研究 |
2.1.1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演变规律和理论动态 |
2.1.2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量化及技术应用 |
2.1.3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的动力机制研究 |
2.1.4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现状及趋势 |
2.2 国内外用地布局研究 |
2.2.1 国内外用地布局理论及模式演变 |
2.2.2 国内外用地布局的量化模型和技术应用 |
2.2.3 国内外用地布局影响因子研究 |
2.3 国内外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3.1 国外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3.2 国内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联研究 |
2.4 国内外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规划布局研究综述 |
3. 中部六省概况 |
3.1 中部六省概况 |
3.1.1 中部六省人口规模及城镇化水平演变 |
3.1.2 中部六省城镇化水平分布状况 |
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行政区划 |
3.2.1 中部六省行政区划现状 |
3.2.2 中部六省各省会城市行政区划调整 |
3.3 中部六省各省会城市城镇化水平 |
3.3.1 中部六省城镇化水平概述 |
3.3.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城镇化水平小结 |
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演变特征 |
4.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1.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规模演变 |
4.1.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密度演变 |
4.1.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市区级人口演变特征 |
4.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2.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规模演变 |
4.2.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
4.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区级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街道级人口空间分布类型及特征 |
4.3.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中心城区街道级人口规模及密度演变 |
4.3.2 中部六省大城街道级人口空间分布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演变特征 |
5.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成区演变 |
5.1.1 湖北省武汉市 |
5.1.2 湖南省长沙市 |
5.1.3 河南省郑州市 |
5.1.4 安徽省合肥市 |
5.1.5 江西省南昌市 |
5.1.6 山西省太原市 |
5.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演变特征 |
5.2.1 建设用地扩展阶段 |
5.2.2 建设用地扩展形态 |
5.2.3 建设用地扩展主要用地类型 |
5.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 |
5.3.1 湖北省武汉市 |
5.3.2 湖南省长沙市 |
5.3.3 河南省郑州市 |
5.3.4 安徽省合肥市 |
5.3.5 江西省南昌市 |
5.3.6 山西省太原市 |
5.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 |
5.4.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结构演变特征 |
5.4.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居住用地演变特征 |
5.4.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工业用地演变特征 |
5.4.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规划演变与人口空间分布互动影响研究 |
6.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发展历程 |
6.1.1 湖北省武汉市 |
6.1.2 湖南省长沙市 |
6.1.3 河南省郑州市 |
6.1.4 安徽省合肥市 |
6.1.5 江西省南昌市 |
6.1.6 山西省太原市 |
6.2 人口空间分布和用地布局与城市总体规划演变关系 |
6.2.1 历次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演变与实施特点 |
6.2.2 历次中部六省省会城市总体规划对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关系的影响 |
6.2.3 基于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的省会城市总体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
6.3 本章小结 |
7.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 |
7.1 宏观层面人口规模与建设用地规模互动关系特征 |
7.1.1 异速生长模型拟合方法 |
7.1.2 异速生长模型拟合结果和分析 |
7.1.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异速增长模型比对 |
7.2 中观层面人口规模与用地结构互动关系特征 |
7.2.1 人口规模与用地类型影响因子模型构建方法 |
7.2.2 人口规模与用地类型影响因子模型分析结果 |
7.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各类用地对人口规模增长影响分析 |
7.3 微观层面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关系特征 |
7.3.1 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叠加分析 |
7.3.2 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不均衡指数分析 |
7.4 本章小结 |
8.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对比分析 |
8.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对比分析 |
8.1.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规模共性与差异 |
8.1.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密度共性与差异 |
8.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布局对比分析 |
8.2.1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设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2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建设用地结构共性与差异 |
8.2.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居住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工业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2.5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用地演变共性与差异 |
8.3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用地规划演变对人口空间分布及用地布局影响对比分析 |
8.4 中部六省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对比分析 |
9. 研究结论与不足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1.1 理论研究结论 |
9.1.2 实证研究结论 |
9.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9.2.1 研究不足 |
9.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200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数据一览表 |
附录二 : 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数据一览表 |
附录三:2000-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街道人口增长情况一览表 |
附录四:1949-2010中部地区省会城市总体规划演变情况一览表 |
(3)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开发区快速发展与片面追求工业化的弊端 |
1.1.2 新常态背景下开发区转型升级与城市发展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4.1 研究方法 |
1.4.2 创新之处 |
2 研究综述 |
2.1 文献综述 |
2.1.1 经济开发区发展问题研究综述 |
2.1.2 产城融合研究现状综述 |
2.1.3 文献评述 |
2.2 理论基础 |
2.2.1 区位理论 |
2.2.2 增长极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2.2.4 紧凑城市理论 |
2.2.5 城市功能多样性理论和分区理论 |
2.2.6 城市生命周期理论 |
2.2.7 系统论 |
2.3 相关概念 |
2.3.1 开发区概述 |
2.3.2 产城融合概述 |
2.4 本章小结 |
3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实践研究 |
3.1 空间层面下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及类型 |
3.1.1 中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
3.1.2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关系的空间类型 |
3.1.3 产城融合对国家级开发区空间发展的作用 |
3.2 空间层面下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及类型 |
3.2.1 南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及空间类型 |
3.2.2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及类型 |
3.2.3 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及类型 |
3.2.4 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空间发展现状问题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4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与动力机制分析 |
4.1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影响因素 |
4.1.1 产业因素 |
4.1.2 规划因素 |
4.1.3 配套设施因素 |
4.1.4 发展环境因素 |
4.1.5 城市发展水平 |
4.1.6 区位因素 |
4.1.7 人力因素 |
4.2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动力机制 |
4.2.1 外部动力 |
4.2.2 内部动力 |
4.2.3 产城融合实施的保障机制 |
4.3 本章小结 |
5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评价研究 |
5.1 相关研究成果的介绍和研究方法的选择 |
5.1.1 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评价方法的介绍 |
5.1.2 研究方法的选择与步骤 |
5.2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评价模型的构建 |
5.2.1 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5.2.2 产业发展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3 城市生活满意程度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5.2.4 产城融合程度整体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及权重 |
5.2.5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评价分析 |
5.2.6 评价标准 |
5.3 产城融合发展程度评价的实证分析 |
5.3.1 产业发展程度评价分析 |
5.3.2 城市生活功能满意度评价分析 |
5.4 各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结果分析 |
5.4.1 南昌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结果分析 |
5.4.2 南昌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结果分析 |
5.4.3 南昌小蓝经济开发区产城融合度评价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
6.1 国内外产城融合发展的成功经验及启示 |
6.1.1 法国索菲亚·安蒂波利斯科技城 |
6.1.2 日本筑波科学城 |
6.1.3 苏州工业园区 |
6.1.4 老浦西和新浦东模式 |
6.1.5 对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启示 |
6.2 南昌市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 |
6.2.1 改善管理体制 |
6.2.2 科学统筹产业布局,加强核心城市的产业推动力 |
6.2.3 完善城市功能配套设施 |
6.2.4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 |
6.3 本章小结 |
7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选择与策略 |
7.1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实现路径的选择 |
7.1.1 边缘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南昌高新技术开发区为例 |
7.1.2 近郊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南昌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
7.1.3 远郊区产城融合的发展路径——以南昌小蓝开发区为例 |
7.2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下的发展策略 |
7.2.1 构建适当规模的功能复合型空间单元 |
7.2.2 完善土地管理,形成混合集约用地结构 |
7.2.3 完善公共公交,构建以其为主的多样化组合空间 |
7.2.4 以新城区建设为目标导向,配套完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
7.2.5 以生态宜居为目标,提升环境品质 |
7.3 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模式的配套措施 |
7.3.1 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发展 |
7.3.2 积极推动产业向高级化转型 |
7.3.3 完善公共设施,增强城市品位 |
7.4 本章小结 |
8 研究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
第1章 绪论 |
1.1 关于课题 |
1.1.1 题目的选定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国内外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演绎的研究概述 |
1.3.1 国外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1.3.2 国内临水系城市空间形态研究 |
1.4 研究范围、内容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5 论文技术手段与创新点 |
1.5.1 核心任务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1.5.4 研究创新点 |
1.6 地域背景 |
1.6.1 南昌市自然地理大略 |
1.6.2 南昌市社会人文环境概述 |
1.6.3 南昌市军事地位概述 |
1.6.4 南昌城市建设大略 |
第二部分 古代南昌空间营造活动的研究 |
第2章 先秦及秦代南昌空间营造活动的研究 |
2.1 我国战国及其之前的南昌空间营造 |
2.1.1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区域的遗址发掘状况 |
2.1.2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地区的文化博弈 |
2.1.3 战国及其之前南昌地区建筑模式 |
2.2 我国秦代南昌空间营造 |
2.2.1 秦代南昌地区的军事地位 |
2.2.2 秦代南昌地区的文化博弈 |
2.2.3 秦代南昌地区的空间营造 |
第3章 汉至五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3.1 五代以前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因子 |
3.1.1 汉朝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
3.1.2 六朝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
3.1.3 隋、唐、五代影响南昌空间博弈因子的分析 |
3.2 五代以前南昌地区的空间营造 |
3.2.1 汉代南昌地区城市空间的营建 |
3.2.2 六朝时期南昌城市空间营造之研究 |
3.2.3 隋至五代时期南昌城市空间营造之研究 |
3.3 汉至五代时期南昌城市空间尺度研究研究 |
3.3.1 体 |
3.3.2 面 |
3.3.3 线 |
3.3.4 点 |
第4章 宋至晚清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4.1 南昌宋以前的历史时代背景 |
4.2 宋至晚清影响南昌空间发展博弈因子的分析 |
4.2.1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政治上地位 |
4.2.2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经济上的地位 |
4.2.3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文化上的发展 |
4.2.4 宋至晚清南昌在地域军事上的地位 |
4.3 宋至晚清阶段南昌地区城市空间尺度研究 |
4.3.1 体 |
4.3.2 面 |
4.3.3 线 |
4.3.4 点 |
4.4 小结 |
第三部分 近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第5章 1859~191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5.1 近代南昌发展的历史背景 |
5.1.1 维新思想在南昌的影响 |
5.1.2 九江开埠对南昌的影响 |
5.1.3 新型工、商企业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 |
5.2 1859~1919年的南昌空间营造研究 |
5.3 小结 |
第四部分 现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第6章 191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6.1 1919~193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研究 |
6.1.1 五四运动对南昌产生的影响 |
6.1.2 1919~1939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在南昌的影响 |
6.1.3 1919~1939军事斗争对南昌的影响 |
6.1.4 1934年开始的新生活运动对南昌的影响 |
6.2 193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6.2.1 1939~1945军事较量对南昌城市营造的影响 |
6.2.2 1945~1949军事较量对南昌城市营造的影响 |
6.3 1919~194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尺度的研究 |
6.3.1 体 |
6.3.2 面 |
6.3.3 线 |
6.3.4 点 |
6.4 小结 |
第五部分 现代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第7章 1949~197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 |
7.1 1949~197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
7.1.1 1949年军事斗争对南昌产生的影响 |
7.1.2 1949~1959年对南昌城市的维护、设计及营建 |
7.1.3 1959~1979年对南昌城市的维护与设计 |
7.2 1949~1979年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特征分析 |
7.2.1 计划经济体系下南昌城市空间营造 |
7.2.2 1949~1979年南昌房地产业的发展 |
7.3 1949~197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尺度分析 |
7.3.1 体:城市突破“团型”限制向外拓展,形成“熊掌”状结构 |
7.3.2 面:工业区的逐渐形成 |
7.3.3 线:南北主轴及四条主干道的形成 |
7.3.4 点:由集会广场向纪念广场的转变 |
7.4 小结:伴随道路的增长而发展的城市 |
第8章 197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
8.1 197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
8.1.1 1979~198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
8.1.2 1989~199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
8.1.3 1999~2009年的南昌城市空间的维护 |
8.2 1979~2009年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特征解析 |
8.2.1 市场经济作用下南昌城市空间的营造理念 |
8.2.2 南昌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遗产的破坏 |
8.3 1979~2009年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的尺度分析 |
8.3.1 体:从一江两岸到一核五片 |
8.3.2 面:工业用地的分布日渐合理 |
8.3.3 线:道路体系日益完善 |
8.3.4 点:火车站 |
8.4 小结 |
第9章 南昌城市空间营造过程中的历史动力机制 |
9.1 多文化交融下的空间营造 |
9.2 军事斗争影响下之南昌空间营造 |
9.3 经济体制影响下之南昌空间营造 |
第10章 展望:南昌城市空间未来建设预测 |
10.1 2009~2039年多种文化交融下的城市空间 |
10.1.1 南昌中低收入群体居住问题解决:保障性住房营建 |
10.1.2 文脉的延续:南昌历史老街区的延续 |
10.1.3 经济与生态间的平衡:南昌城市建设的低碳发展 |
10.1.4 英雄城文化品牌的打造 |
10.2 未来南昌城市空间尺度展望 |
10.2.1 体:“一江两岸、两核八片”的城镇空间骨架 |
10.2.2 面:复合文化交织下的城市空间拼贴 |
10.2.3 线:“三环”、“十一射”营造半小时经济圈 |
10.2.4 点:复合文化交织下的空间标志 |
10.3 小结:多种文化交融下之南昌开放式空间博弈 |
10.3.1 南昌将携手他城打造中国经济之第四级 |
10.3.2 营造多种文化交融下城市空间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生态文明建设的提出 |
1.1.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1.2 相关基本概念 |
1.2.1 生态文明 |
1.2.2 城镇化 |
1.2.3 生态城镇体系 |
1.3 研究意义、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3.1 研究意义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总体框架 |
第2章 生态文明、生态经济及相关理论综述 |
2.1 生态文明理论 |
2.1.1 哲学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2 资源与环境管理领域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1.3 发展经济学中生态文明的研究 |
2.2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研究 |
2.2.1 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理论研究 |
2.2.2 区域生态经济模型研究 |
2.2.3 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建设的研究 |
2.3 文献述评 |
第3章 生态文明理论 |
3.1 生态文明的产生 |
3.1.1 对原始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2 对农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1.3 对工业文明的生态反思 |
3.2 生态文明的内涵 |
3.2.1 生态文明要求优良的生态环境 |
3.2.2 生态文明要求公众具有较高的环境意识 |
3.2.3 生态文明要求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生产消费模式 |
3.2.4 生态文明要求可持续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3.2.5 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人与人的和谐 |
3.3 生态文明的构成 |
3.3.1 生态意识文明 |
3.3.2 生态行为文明 |
3.3.3 生态制度文明 |
3.3.4 生态产业文明 |
3.4 生态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 |
3.5 生态文明构建的意义 |
3.5.1 生态文明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 |
3.5.2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阶段 |
3.6 生态文明构建的基础 |
3.6.1 生态文明构建的理论基础 |
3.6.2 生态文明构建的现实基础 |
3.7 生态文明构建的四个层面 |
3.7.1 生态文明构建的经济层面 |
3.7.2 生态文明构建的文化层面 |
3.7.3 生态文明构建的社会生活层面 |
3.7.4 生态文明构建的制度层面 |
3.8 生态文明构建的路径选择 |
3.9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国内外城镇化发展研究 |
4.1 城镇化发展:国际经验及主要特征 |
4.1.1 国际城镇化的发展历程 |
4.1.2 主要发达国家的城镇化 |
4.1.3 典型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 |
4.1.4 国际城镇化发展的特征及经验 |
4.2 城镇化发展:国内现状及问题分析 |
4.2.1 我国城镇的发展历程 |
4.2.2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的发展的三个阶段 |
4.2.3 建国以来我国城镇化战略的演变 |
4.2.4 当前我国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
5.1 生态城镇体系 |
5.1.1 生态城镇体系的内涵 |
5.1.2 生态城镇体系的特征 |
5.1.3 生态城镇体系与生态文明 |
5.1.4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和谐社会构建 |
5.1.5 生态城镇体系演进的理论基础 |
5.1.6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与中心城市、城市圈(群)建设 |
5.2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 |
5.2.1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必要性 |
5.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范围界定 |
5.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3.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形成 |
5.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现状 |
5.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规模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首位分布明显 |
5.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不健全,规模结构失衡 |
5.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规模结构的分形特征 |
5.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结构及其分形特征 |
5.5.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空间分布大多具有水源和资源指向性特点 |
5.5.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的分形特征 |
5.6 基于DIT理论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研究 |
5.6.1 城镇信息距离(UDIT)理论 |
5.6.2 城镇体系中的信息结构与信息距离 |
5.6.3 城镇信息距离的计算方法 |
5.6.4 区域城镇信息距离测度模型 |
5.6.5 应用——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为例 |
5.7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道路的现实选择 |
5.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优势分析 |
5.7.2 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是当前江西基本省情的必然要求 |
5.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重大意义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目标与策略 |
6.1 面向生态城镇化的新型城镇化建设 |
6.1.1 生态城镇(市)与生态城镇化 |
6.1.2 生态城镇(市)评价体系与发展准则 |
6.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中小城市(镇)辐射力模型 |
6.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辐射效应分析 |
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 |
6.4.1 小城镇建设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化中的功能分析 |
6.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发展原则 |
6.5 城镇化与城镇固定资产投资线性回归分析 |
6.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成本计量模型研究 |
6.6.1 生态城镇化成本的内容分析 |
6.6.2 区域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3 区域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计量数学模型 |
6.6.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广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6.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狭义经济成本实证分析 |
6.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6.8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发展战略 |
6.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总体思路和目标 |
6.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具体措施 |
6.9 本章小结 |
第7章 支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城镇体系的产业发展研究 |
7.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农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工业发展总体状况 |
7.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服务业发展总体状况 |
7.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 |
7.2.1 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
7.2.2 产业技术存在的问题 |
7.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同构测度研究 |
7.3.1 产业同构测度方法 |
7.3.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六个地级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3.4 南昌市区、九江市区与周边部分县市制造业结构相似系数分析 |
7.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生态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原则和模式 |
7.4.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7.4.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的原则 |
7.4.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产业(经济)发展模式 |
7.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RTMN模型研究 |
7.5.1 生态产业融合 |
7.5.2 基于网络理论的生态产业融合模型 |
7.6 基于RTMN模型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融合发展战略 |
7.7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
7.8 本章小结 |
第8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以典型城镇为例 |
8.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特大城市——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 |
8.1.1 南昌市产业发展现状 |
8.1.2 南昌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1.3 南昌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大城市城镇化发展——以九江市区为例 |
8.2.1 九江市产业发展现状 |
8.2.2 九江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2.3 九江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中等城市城镇化发展——以新余市区为例 |
8.3.1 新余市产业发展现状 |
8.3.2 新余市区城镇化发展现状 |
8.3.3 新余市区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4 鄱阳湖生态经济小城市城镇化发展——以高安市为例 |
8.4.1 高安市产业发展现状 |
8.4.2 高安市城镇化发展现状 |
8.4.3 高安市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5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县域城镇化发展研究——以武宁县为例 |
8.5.1 武宁县产业发展现状 |
8.5.2 武宁县城镇化发展现状 |
8.5.3 武宁县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小城镇建设——以进贤县李渡镇和高安市八景镇为例 |
8.6.1 进贤县李渡镇概况 |
8.6.2 进贤县李渡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3 进贤县李渡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6.4 高安市八景镇概况 |
8.6.5 高安市八景镇小城镇建设实践 |
8.6.6 高安市八景镇生态城镇化发展策略 |
8.7 本章小结 |
第9章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 |
9.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条件保障分析 |
9.1.1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制度保障分析 |
9.1.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基础设施保障分析 |
9.1.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科技保障分析 |
9.1.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的资源保障分析 |
9.2 都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条件保障中的政府行为 |
9.2.1 政府行为 |
9.2.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行为及其功能 |
9.2.3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生态城镇体系建设中政府创新行为的富者愈富型基模 |
9.2.4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功能发挥的发展策略 |
9.3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总结、主要创新点与研究展望 |
10.1 总结 |
10.2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和奖励 |
(6)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关于城市文化的界定与选题价值 |
1.关于城市文化的界定 |
2.选题价值 |
(二)学术史回顾 |
1.国内学者对中国城市文化的研究 |
2.有关南昌城市的研究 |
(三)研究方法、研究资料与创新之处 |
1.研究方法 |
2.研究资料 |
3.创新之处 |
一、南昌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及条件 |
(一)南昌城市文化的发展脉络 |
1.南昌城市的产生 |
2.古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兴起 |
3.南昌城市文化在近代的发展 |
(二)南昌城市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 |
1.环境因素 |
2.军事因素 |
3.经济因素 |
二、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内涵 |
(一)南昌城市的地理生态文化 |
1.南昌城市自然概貌 |
2.地理生态与城市文化 |
(二)南昌城市的商业文化 |
1.近代南昌商业老字号的发展 |
2.近代南昌商业老字号对城市文化的影响 |
(三)南昌城市规划及建筑文化 |
1.南昌城市布局的优化 |
2.南昌古城墙文化 |
3.南昌古城街巷文化 |
(四)南昌城市的民间艺术文化——以南昌民歌为中心 |
1.以“南昌民歌”为代表的民间文化艺术 |
2.南昌民歌的形成与发展 |
3.南昌民歌对近代城市文化的影响 |
三、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价值与保护 |
(一)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的价值 |
(二)南昌城市文化保护的重要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7)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城市品牌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3 本研究涉及的主要概念、理论及研究方法 |
1.3.1 城市品牌理论 |
1.3.2 扎根理论研究法 |
1.3.3 实地调查法 |
1.3.4 文献研究法 |
第2章 南昌城市形象建设现状 |
2.1 南昌城市品牌建设历程与反思 |
2.1.1 建设历程 |
2.1.2 问题与反思 |
2.2 南昌城市品牌现状 |
2.2.1 民众对南昌城市品牌的感知度调查 |
2.2.2 政府部门对南昌城市品牌的定位 |
2.2.3 专家学者对南昌城市品牌的认知 |
第3章 南昌城市资源环境和发展趋势 |
3.1 南昌城市资源环境 |
3.1.1 历史文化资源环境 |
3.1.2 地理资源环境 |
3.1.3 空间资源环境 |
3.1.4 经济资源环境 |
3.1.5 生态资源环境 |
3.1.6 旅游资源环境 |
3.1.7 休闲资源环境 |
3.2 南昌城市发展趋势 |
第4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 |
4.1 定位思路及方法 |
4.1.1 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思路 |
4.1.2 城市品牌定位的基本方法 |
4.2 资料分析及定位 |
4.2.1 资料来源 |
4.2.2 初始编码 |
4.2.3 聚焦编码(focused coding) |
4.2.4 理论编码(theory coding) |
4.2.5 研究结果分析 |
第5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诠释与解读 |
5.1 解读“乐活” |
5.1.1 “乐活”的起源及其含义 |
5.1.2 “乐活”在中国 |
5.2 南昌的“乐活”元素 |
5.2.1 包容的城市文化 |
5.2.2 恬淡的水 |
5.2.3 中庸的城市性格 |
5.2.4 有滋有味的市井生活 |
5.2.5 休闲、旅游 |
5.2.6 动感都会 |
5.2.7 优美的生活环境 |
5.2.8 低碳先锋 |
5.3 差异化的“乐活新城” |
5.3.1 国内的“乐活”城市 |
5.3.2 南昌的“乐活新城” |
第6章 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的论证 |
6.1 “乐活新城”的原则检验 |
6.1.1 真实性 |
6.1.2 专属性 |
6.1.3 导向性 |
6.1.4 美誉性 |
6.1.5 认同性 |
6.2 “乐活新城”与政府部门发展规划一致 |
6.3 专家学者对“乐活新城”的意见与建议 |
6.3.1 意见与建议 |
6.3.2 观点辨析 |
第7章 研究局限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附录B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关联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0.1.1 中国城市形态特征与特色营造 |
0.1.2 "去单位化"发展与城市新问题 |
0.1.3 城市发展的新任务与理论困境 |
0.2 研究目标与领域 |
0.2.1 研究目标 |
0.2.2 领域归属 |
0.3 研究对象与载体 |
0.3.1 研究对象 |
0.3.2 研究载体 |
0.3.3 样本选择 |
0.3.4 相关概念 |
0.4 国内外研究综述 |
0.4.1 理论基础:城市形态研究 |
0.4.2 单位研究 |
0.4.3 南昌城市形态研究 |
0.5 研究策略与方法 |
0.5.1 研究策略 |
0.5.2 研究方法 |
0.5.3 研究技术 |
0.6 分析框架与论文结构 |
第一篇 缘起篇 |
第一章 何为单位大院 |
1.1 相关概念解析 |
1.1.1 单位、单位制与单位现象 |
1.1.2 院与大院 |
1.1.3 单位大院、单位空间与单位大院空间 |
1.2 单位大院的功能类型 |
1.2.1 办公型 |
1.2.2 生产型 |
1.2.3 教学型 |
1.2.4 服务型 |
1.2.5 生活型 |
1.3 单位大院的分合类型 |
1.3.1 整体型 |
1.3.2 二分型 |
1.3.3 多分型 |
1.3.4 主从型 |
1.4 单位大院的规模类型 |
1.5 单位大院的分布类型 |
1.5.1 规模与分布 |
1.5.2 功能与分布 |
1.6 单位大院的组合类型 |
1.7 单位大院的区位类型 |
1.7.1 单街型 |
1.7.2 双街型 |
1.7.3 多街型 |
1.7.4 街区型 |
1.7.5 尽端型 |
1.8 单位大院形态解析 |
1.8.1 边界 |
1.8.2 功能构成与分区 |
1.8.3 入口与交通组织 |
1.8.4 空间结构 |
1.8.5 绿地景观 |
1.8.6 建筑肌理 |
1.8.7 公共空间 |
1.9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南昌单位大院空间缘起 |
2.1 阶段划分 |
(1) 1858至1949年 |
(2) 1949年-1952年 |
(3) 1953年-1957年 |
(4) 1958年-1965年 |
(5) 1966年-1976年 |
(6) 1977年-1992年 |
2.2 植入与融合(1858-1949.5) |
2.2.1 机构出现 |
2.2.2 "单位"起源 |
2.2.3 墙院转变 |
2.2.4 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问题 |
2.3 利用与扩建(1949.6-1952) |
2.3.1 社会背景 |
2.3.2 单位空间 |
2.3.3 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问题 |
2.4 新建与推广(1953-1957) |
2.4.1 社会背景 |
2.4.2 单位空间 |
2.4.3 居住问题 |
2.4.4 生活服务设施 |
2.5 "跃进"与"调整"(1958-1965) |
2.5.1 社会背景 |
2.5.2 单位空间 |
2.5.3 居住与生活服务设施问题 |
2.5.4 围墙 |
2.6 疏散与回流(1966-1976) |
2.6.1 社会背景 |
2.6.2 单位空间 |
2.7 填充与溢出(1977-1992) |
2.7.1 社会背景 |
2.7.2 单位空间 |
2.7.3 住宅与生活配套设施 |
2.7.4 单位大院形态变化 |
2.8 本章小结 |
第二篇 关联篇 |
第三章 宏观层面: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 |
3.1 南昌城市空间发展概况 |
3.2 单位大院空间发展概况 |
3.3 1949年南昌城市空间与单位大院空间基础 |
3.3.1 城市空间 |
3.3.2 单位大院空间基础 |
3.4 1950-1965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 |
3.4.1 1949年之前始建的单位大院 |
3.4.2 1950-1957年间始建的单位大院 |
3.4.3 1958-1965年间始建的单位大院 |
3.4.4 城市空间发展 |
3.5 1966-1976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 |
3.5.1 1966-1976年间始建的单位大院 |
3.5.2 城市空间发展 |
3.6 1977-1990年前后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空间发展 |
3.6.1 1977年后始建的单位大院 |
3.6.2 城市空间发展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观层面: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组织 |
4.1 路网格局 |
4.1.1 老城层级格网型 |
4.1.2 民国均质格网型 |
4.1.3 民国主路补充型 |
4.1.4 外围主路型 |
4.2 斑块形态——城市形态单元类型 |
4.2.1 街区与街区群 |
4.2.2 单位大院 |
4.2.3 单位大院与城市街区 |
4.2.4 城中村 |
4.2.5 其它斑块 |
4.3 空间组织模式 |
4.3.1 街道-街区型 |
4.3.2 道路-大院型 |
4.3.3 大院-大院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微观层面:单位大院与城市公共空间建构 |
5.1 城市公共空间的层级 |
5.2 城市公共空间的层次 |
5.3 城市公共空间的类型与形态 |
5.4 典型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态解析 |
5.4.1 城市广场 |
5.4.2 城市街道 |
5.4.3 公共服务设施 |
5.5 本章小结 |
第三篇 更新篇 |
第六章 单位大院更新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 |
6.1 更新模式 |
6.1.1 功能置换模式 |
6.1.2 空间置换模式 |
6.1.3 结构提升模式 |
6.1.4 空间改造模式 |
6.2 二次更新 |
6.3 本章小结:瓦解与重构 |
第七章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单位大院 |
7.1 规划道路与单位大院 |
7.1.1 道路的选址与走向 |
7.1.2 道路的性质 |
7.1.3 规划与实施 |
7.2 用地规划与单位大院 |
7.3 空间格局与单位大院 |
7.4 绿地建构与单位大院 |
7.5 本章小结:机遇与困境 |
第八章 明日的"单位大院" |
8.1 困境与选择 |
8.1.1 老旧城区服务行业 |
8.1.2 外迁单位 |
8.1.3 新建单位 |
8.2 需求与空间 |
8.3 形态与类型 |
8.4 今日的单位空间 |
8.4.1 边界与大门 |
8.4.2 规模、密度与容积 |
8.4.3 功能与建筑 |
8.4.4 功能构成 |
8.4.5 建筑类型 |
8.5 明日的"单位大院" |
结论 |
1 关联性结论 |
2 理论启示 |
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4 论文可能的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图纸目录 |
附录B 参考地图目录 |
附录C 193个单位大院样本目录 |
附录D 访谈情况说明 |
作者简介 |
后记 |
(9)基于乡土文化传承视野下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市近郊区乡村迎来发展新机遇 |
1.2.2 城市近郊区乡村优势众多,值得进行乡村建设 |
1.2.3 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遭到建设性破坏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研究历史与现状 |
1.4.2 国内研究历史与现状 |
1.4.3 研究趋势 |
1.5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研究 |
2.1 乡土文化 |
2.1.1 乡土文化概念 |
2.1.2 乡土文化内容 |
2.1.3 乡土文化价值 |
2.2 城市近郊区乡村 |
2.2.1 城市近郊区乡村概念 |
2.2.2 城市近郊区乡村特点 |
2.3 乡村公共空间 |
2.3.1 乡村公共空间概念、类型及功能 |
2.3.2 乡村公共空间特点 |
2.4 相关理论基础研究 |
2.4.1 城乡一体化发展理论 |
2.4.2 人居环境科学理论 |
2.4.3 有机更新理论 |
2.4.4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3章 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关系研究 |
3.1 乡土文化与乡村公共空间有机协调统一 |
3.2 乡土文化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 |
3.2.1 宗族文化对乡村公共空间布局的影响 |
3.2.2 宗教信仰文化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 |
3.2.3 民俗文化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 |
3.2.4 农耕文化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 |
3.2.5 传统工艺文化对乡村公共空间的影响 |
3.3 乡村公共空间对乡土文化的承载 |
3.3.1 生活性公共空间对乡土文化的承载 |
3.3.2 娱乐性公共空间对乡土文化的承载 |
3.3.3 商业性公共空间对乡土文化的承载 |
3.3.4 生产性公共空间对乡土文化的承载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现状调查研究 |
4.1 调研目的及范围 |
4.2 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现状调查 |
4.2.1 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特征 |
4.2.2 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现状问题分析 |
4.3 南昌市近郊区乡土文化现状调查 |
4.3.1 南昌市近郊区乡土文化特征 |
4.3.2 南昌市近郊区乡土文化现状问题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中乡土文化传承策略研究 |
5.1 梳理乡土文化要素,复合需求,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
5.1.1 梳理乡土文化要素 |
5.1.2 复合需求 |
5.1.3 确立规划设计目标 |
5.2 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布局 |
5.3 乡土文化元素融入乡村公共空间设计 |
5.3.1 乡村空间要素延续 |
5.3.2 乡土材料运用 |
5.3.3 乡土植物运用 |
5.3.4 乡土文化符号提取与运用 |
5.4 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场所规划设计 |
5.4.1 生活性公共空间场所规划设计 |
5.4.2 娱乐性公共空间场所规划设计 |
5.4.3 商业性公共空间场所规划设计 |
5.4.4 生产性公共空间场所规划设计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中乡土文化传承策略实践——以南昌县向塘镇剑霞村为例 |
6.1 项目背景 |
6.1.1 区位概况 |
6.1.2 剑霞村乡土文化遗存现状分析 |
6.1.3 剑霞村公共空间现状分析 |
6.1.4 问卷调查分析 |
6.2 剑霞村公共空间规划设计思路 |
6.3 剑霞村公共空间整体规划布局 |
6.4 乡土文化元素在剑霞村公共空间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
6.4.1 生活性公共空间的文化再现 |
6.4.2 娱乐性公共空间的文化再现 |
6.4.3 商业性公共空间的文化再现 |
6.4.4 生产性公共空间的文化再现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南昌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与乡土文化调查问卷 |
附录 南昌市居民对近郊区乡村需求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10)南昌市垃圾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实践意义 |
1.2.2 理论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点 |
1.5.2 研究的不足 |
2 核心概念与基础理论 |
2.1 核心概念 |
2.1.1 空间布局 |
2.1.2 循环利用 |
2.1.3 垃圾治理 |
2.2 基础理论 |
2.2.1 协同治理理论 |
2.2.2 循环经济理论 |
3 南昌垃圾治理现状分析 |
3.1 垃圾的来源 |
3.2 南昌垃圾清运量的分析 |
3.3 南昌垃圾收集方式 |
3.4 南昌垃圾处理厂的分布 |
3.5 南昌垃圾处理厂的处理方式 |
3.6 城市垃圾的危害 |
4 南昌市垃圾治理面临的困境及分析 |
4.1 居民垃圾分类意识淡薄 |
4.2 缺乏科学的垃圾处理方式 |
4.3 垃圾处理厂的空间布局不合理 |
4.4 缺乏配套的组织机构和运行机制 |
5 国内外垃圾治理的经验借鉴 |
5.1 国外——德国垃圾处理模式的经验借鉴 |
5.2 国内——浙江金华垃圾分类的经验借鉴 |
6 完善南昌市垃圾治理的具体对策 |
6.1 提高居民生活垃圾减量意识和分类能力 |
6.2 大力发展城市垃圾处理技术 |
6.3 合理规划垃圾处理厂的布局 |
6.4 建立垃圾分类运行机制 |
6.5 提高社会组织和企业参与南昌市垃圾治理的积极性 |
7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南昌市城市建设与经济发展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低碳发展理论与实证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张征华. 南昌大学, 2013(01)
- [2]中部地区省会城市人口空间分布与用地布局互动特征研究[D]. 赵捷. 武汉大学, 2015(07)
- [3]国家级开发区产城融合发展问题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李鑫. 江西财经大学, 2017(06)
- [4]南昌城市空间营造研究 ——作为战略要地的城市案例[D]. 庞辉. 武汉大学, 2013(01)
- [5]基于生态文明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新型城镇化发展研究[D]. 余达锦. 南昌大学, 2010(12)
- [6]近代南昌城市文化研究[D]. 魏楠楠.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7]南昌城市品牌定位研究[D]. 吴芳芳. 南昌大学, 2012(01)
- [8]南昌单位大院与城市物质空间形态的关联性[D]. 李晨. 东南大学, 2016(11)
- [9]基于乡土文化传承视野下城市近郊区乡村公共空间设计策略研究 ——以南昌市为例[D]. 朱凯. 南昌大学, 2020(01)
- [10]南昌市垃圾治理困境及对策研究[D]. 涂朋艳.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