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初探

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初探

一、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许向宁[1](2006)在《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机制地质分析与地质力学模拟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地处世界上两条最活跃的地震带之间,地震引发的地质灾害频发。笔者选择叠溪地震区作为主要实例,结合其它地震区对地震作用下山体变形破裂的发育分布规律、形成条件、演化机制、失稳判据以及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得出以下主要成果和认识: 1、通过地质分析总结出区别于重力条件下山体变形破裂的典型特征和迹象,提出高地震烈度区倾外层状体斜坡滑坡型、高陡层(块)状体斜坡崩塌型和软弱基座体斜坡滑坡型三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式,并分析了其形成与演化过程。 2、提出地震作用下山体变形破裂的形成与演化是重力条件下形成演化的延续,地震力对已有变形破裂起到加剧、促进或诱发作用,其形成演化的力学机制与重力作用下类同(相似)。在浅生时效构造发育分布的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和稳定性受其形成演化的控制。 3、研究了振动试验模型结构设计和材料配制方案以及相应的量测技术。对三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式开展了振动模型试验,结果表明: (1) 变形破裂一般出现在振动轨迹经历第一个峰值加速度和一个方向循环变化之后的第一个运动方向转变拐点。 (2) 岩质斜坡振动水平加速度达0.4g时开始出现变形破裂,接近0.8g时呈现出大范围整体失稳破坏。孔隙水压力激增启动的临界水平加速度为大于0.2g,接近0.4g时坡体滑动失稳。振幅越大,反复振动次数越多,振动加速度越大,持续时间越长,破坏程度越严重。 (3) 变形破裂与初动方向密切相关。振动初动方向一侧变形破裂迹象和程度明显强烈于对侧。 (4) 倾外层状体斜坡一般以滑移拉裂和滑移弯曲方式变形破裂,滑坡方式失稳;高陡水平向块(层)状体斜坡一般以滑移-压致拉裂方式变形破裂,崩塌方式失稳;高陡倾外和倾内块(层)状体斜坡一般以弯曲(倾倒)—拉裂方式变形破裂,崩塌方式失稳;软弱基座体斜坡一般以塑流—拉裂式滑坡失稳。 (5) 振动动反应幅值有明显的垂直放大和水平放大现象。高陡块(层)状体斜坡晃动板梁的支点位置一般出现在距坡脚坡高的1/3~1/2处,破裂失稳(崩塌)高度一般出现在距坡脚坡高的1/2~2/3范围。 4、结合地质分析和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研究了地震与山体变形破裂各影响因素间的相关性,讨论了三种典型地质力学模式的失稳判据。

刘光夏,赵文俊,任文菊,吴岫云[2](1989)在《试论龙门山重力梯度带——兼论松潘、平武、迭溪等地震区的深部构造特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解释了三维重力正、反演的计算结果,提出龙门山重力梯度带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壳幔斜坡或陡坎。并进一步指出该重力梯度带的范围、发震断裂的深浅关系、次级构造的存在及其复杂图象等一系列深部地震地质问题都有待于揭示和认识。地震地质和地球物理两个学科的密切配合有可能回答上述问题,找出强震在龙门山重力梯度带乃至整个南北地震活动带内的蕴育发生规律。这对地震预报和工程地震都是有意义的,也将丰富大地构造的研究内容。

尤德雄[3](1983)在《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探讨》文中研究表明本文运用有限单元方法反演了松潘、平武(以下简称松平)三次强震的迁移过程。初步探讨在均匀边界外力作用下沿虎牙关断裂应力场调整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计算结果表明:松平地震活动明显受近东西向区域应力场控制,而且与震区特定边界条件密切相关。

龙德雄[4](1982)在《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本文在松潘、平武地震的宏观考察和进行地震地质工作的基础上,根据文献提出的将有限单元法在研究地震方面的一种应用,将本区由六条主要断裂(带)组成的地质构造骨架,在十五公里深度处按照平面应变的理想弹塑性体处理。计算反演了松平三次强震的迁移过程,初步探讨了在均匀边界外力作用下沿虎牙断裂应力场调整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谢世亮[5](2021)在《汶川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及对地质灾害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采用PSGRN/PSCMP程序计算汶川地震龙门山地区的地表同震及震后形变。以2008年汶川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地区最大一起岩质滑坡-新磨滑坡为研究对象,以同震及震后7年地表GPS数据观测为约束,建立半无限水平均匀粘弹性分层模型,计算了汶川地震在松坪沟地区地表的同震和震后形变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汶川地震对松坪沟地区地表形变产生了一定影响,其导致松坪沟的地表地形梯度增大,有利于滑坡的形成,并且在震后形变阶段这一影响仍在持续。地震的形变调整在对低触发阈值背景下地区的滑坡灾害分析中应该予以考虑。鉴于PSGRN/PSCMP无法考虑介质模型的水平不均匀,我们采用了Pylith有限元计算程序建立理想位错模型,考虑介质的不均匀,研究了岩石圈结构对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的影响。采用有限元方法可以考虑介质水平方向的物性不均匀和几何形状不均匀。我们建立理想位错模型分别计算了断层倾角、有效弹性层厚度、下地壳和地幔粘滞系数对地震的同震和震后形变的影响。结果表明,逆冲断层的断层倾角越小、断层面宽度越大,地表的同震及震后形变幅度及形变范围越大,发震断裂的断层倾角大小与地表形变调整的幅度及范围成反比;弹性层的厚度对逆冲断层地震的同震形变无太大影响,其主要影响地震的震后形变调整,对于形变调整区域,弹性层越薄,单位时间的震后形变调整量越大;粘滞系数对地震在地表的同震形变无影响,其主要影响地震震后地表的形变调整,粘弹性层的粘滞性系数越大,地表的形变调整幅度及范围越小。对于逆冲断层的同震和震后形变,相对于断层下盘,断层上盘的有效弹性厚度越小、下地壳及地幔的有效粘滞系数越低,上盘一侧震后形变的幅度越大;而断层面的倾角影响同震和震后地表形变分布特征,对于逆冲断层,一般会造成在上盘地表一侧存在两个Ux位移极值区。结合汶川地震同震和震后的滑坡分布规律,研究表明松潘-甘孜地块相对薄的有效弹性厚度以及下地壳和地幔低的等效粘滞系数,即岩石圈深部结构是造成汶川地震上盘形变大、地质灾害严重的重要深部动力原因。同时断层上盘一侧远离地表断层的第二个Ux位移极值区可能是造成汶川地震9年后(2017年)茂县新磨滑坡的深部动力学原因。

邵继[6](2013)在《松潘县牟尼沟隧道进口段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前,随着我国交通隧道工程以及地下工程的迅猛发展,其长大、深埋、高海拔等特点日趋明显,隧道环境地质条件也变得越来越复杂,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岩爆、坍塌、涌水突泥、软弱围岩大变形等地质灾害。其中,软弱围岩大变形问题是一类危害程度大、整治费用高的工程地质灾害,给工程建设造成了极大困难,已经成为地下工程世界性的难题之一。牟尼沟公路隧道,隧址区位于软弱围岩区、构造作用强烈,岩体节理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属极为复杂的环境地质条件,软弱围岩问题突出。本文在对隧址区复杂环境地质条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隧道围岩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对影响围岩稳定性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围岩大变形产生的机理和机制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方法对隧道围岩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取得了以下成果和认识:(1)在资料搜集和现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牟尼沟隧址区的复杂环境地质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和总结。(2)采用X衍射分析法、薄片鉴定法、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等对牟尼沟隧道常见的炭质绢云母千枚岩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点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叶理发育A级的结论。同时,对该类围岩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单轴压缩试验,总结了其强度变化特点。(3)研究认为牟尼沟隧道大变形的机制主要为塑性楔体剪切滑移机制,并结合地质超前预报的结果进行验证分析,认为围岩变形量级总体上为轻微大变形(I级)。(4)根据三维数值模拟分析结果,提出洞室开挖后,主应力差的剧增,尤其是软岩,是发生剪切滑移或塑性流动的主要控制因素,也是围岩发生大变形的重要原因之一。对围岩动力响应进行三维数值分析,充分分析了应力、位移和塑性区变化,总体认为影响有限。

骆佳骥,崔效锋,胡幸平,朱敏杰[7](2012)在《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总结了30多年来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的主要研究认识,对二者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初步讨论。对于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划分,不同学者给出的宏观格局基本一致,但对其中一些次级块体的划分和边界断裂存在不同的认识。学者们对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整体特征的认识较为一致,但对应力场的具体划分存在不同看法。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划分格局基本确定了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区,但二者并不完全一致。开展这两方面的深入研究,对进一步认识川滇地区构造变形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成兴东[8](2016)在《岷山构造带及邻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文中认为岷山构造带及邻区是研究青藏高原东缘地球动力学的典型地区,岷山构造带地壳电性结构特征和岷山构造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研究对研究青藏高原的动力学特征、地壳深部物质的流动、断裂的滑动及其隆升机制都有重要意义。论文的研究区域覆盖岷山构造带、摩天岭地块,以及与之相邻的若尔盖地块和龙门山构造带北段。论文以实测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解释为主要内容,重点研究岷山构造带及邻区地块的地壳电性结构特征。通过建立岷山构造带的地壳结构构造,初步地探讨岷山构造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有以下几点:(1)建立该区域沿实测剖面深部粗结构的地电断面模型,对其进行大地电磁正演模拟和反演计算,模拟结果给出了大地电磁测深(MT)方法对地壳深部结构探测的作用和意义。(2)对穿过岷山构造带的大地电磁测深资料的预处理,得到了研究区二维偏离度、Mohr圆、玫瑰图、视电阻率等基本信息,从定性角度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显示该区域的二维构造特征。(3)对实测大地电磁数据进行二维NLCG反演,得到了沿测线方向50km以上地壳电性结构信息,主要特征为:若尔盖地块电阻率整体表现为中-低阻特征,中间穿插有一高阻体;岷山构造带整体表现为低阻;摩天岭地块中部的地壳浅部及相邻地块电阻率整体表现为中-高阻特征,地块中部的中下地壳存在一高阻体;龙门山构造带北段电阻率在横向上呈现为高-中-低的特点。在纵向上,龙门山构造带北段西边地壳深部为一高阻体,东边电阻率表现为低-高-低的特点。(4)结合地震Vs速度和莫霍面分析对岷山构造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进行了探讨,研究认为自喜马拉雅运动以来,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的碰撞作用使得青藏高原地壳物质向东推动、平移,物质向东推移过程中受到刚性块体四川盆地的阻挡作用和高原地壳深部塑性滑动体的共同影响,使得青藏高原东缘地壳上层物质比下层物质移动快,青藏高原和扬子板块的相互挤压使得岷山构造带逐渐向上隆升,形成了现如今的岷山构造带。

黄静宜[9](2016)在《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强震在合适的条件下可产生地表破裂,地表破裂通常会造成严重的灾害,工程建设中必须回答建设场地是否存在地震地表破裂的潜在危险这一问题,因此,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是当前岩土工程抗震领域的研究热点问题之一。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工作对城市防灾规划、工程建设以及探索地震的发生机理等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在地震地表破裂问题的研究中,工程上感兴趣的问题有三个方面。第一,发震断层发生强震时,地表产生破裂的可能性有多大;第二,如果产生地表破裂,破裂的长度和宽度多大,覆盖的范围有多大;第三,在覆盖范围内可能产生哪些震害。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十分困难,这是因为地表破裂的发生受断层的活动性、强震的震级、震源深度和场地覆盖层厚度等多种因素的控制,并且与地震的发生一样,地表破裂的产生同样具有不确定性。一百多年来,学术界在这一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围绕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建设、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计算方法、破裂规模的估计和地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等方面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如下主要成果。1、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综述。本文系统的总结、归纳了地震地表破裂这一科学和技术问题的研究历程,评述了当前地震地表破裂研究领域的前沿成果,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在这一领域需要继续开展的研究工作。本文的这一部分工作对有兴趣开展这一方面研究工作的科技人员有一定的参考意义。2、建立了有工程特色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广泛收集了历史地震和现代地震资料,对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了认真的辨析和核实,给出了可靠度的标识,制定了数据录入标准,建立了目前国内最为丰富的地表破裂的数据资料库。这一工作为开展地震地表破裂研究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基础资料。3、本文将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引入到地震地表破裂评价中。逻辑回归分析是研究多变量参与、预测某一事件发生概率的数学分析模型,由于对自变量约束弱化而广泛应用于工程、经济和医学等领域。本文介绍了逻辑回归方法的原理和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预测的适宜性,确定了评价因子及分级,应用SPSS软件及matlab程序进行了数据计算和显着性检验,并用汶川地震和于田地震等实例证明了这一方法应用于地震地表破裂概率评估是合适的。这一工作实现了地表破裂评估结果的概率表达。4、统计给出了地表破裂的几何参数与震级的关系。在现有资料的基础上,用最小二乘法拟合了地表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与震级的关系,分别给出了中国大陆、中国西部、中国东部、中国西部走滑断层、中国西部正断层和中国西部逆断层对应的统计关系式,给出了相关系数和剩余方差。同时,统计了震级分别为6.0-6.4、6.5-6.9、7.0-7.4、7.5-7.9和8.0-8.5时,不同破裂长度、宽度、水平位错和垂直位错量的发生频度。上述工作建立了适用于中国大陆地区的震级与地表破裂参数关系式。5、提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本文在综合考虑断层的活动性、发震断层的上限震级以及覆盖层厚度的基础上,应用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可能性的概率评估方法和几何评估方法,给出了地震地表破裂的工程评估方法、危险性分级和工程评价的建议。本文的这一工作推进了活断层研究成果与工程应用的密切结合,为工程场地活断层工程应用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建立的地震地表破裂数据库为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一领域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本文将Logistic分析方法应用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中,实现了地震地表破裂的概率表达,丰富了地震地表破裂的研究成果。本文提出的地震地表破裂评估的工作流程和统计给出的地震地表破裂几何参数表达式对工程场地地震地表破裂的评价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王闫超[10](2014)在《川滇菱形地块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川滇菱形地块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东南侧的中国西南地区,包括了四川、云南和西藏的部分地区,受新生代以来青藏高原地壳物质的东向运移及阿萨姆顶点的强力楔入的共同影响,导致这一区域内的构造活动十分复杂,新构造变形和地震活动更为强烈,是中国大陆最显着的强震活动区域。因此,开展对川滇菱形地块构造应力场及灾害效应的数值模拟是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并且可为研究整个西南区域内活动断裂的动力学机制和地震灾害效应提供一定的依据,同时对其他类似地区的地震活动和工程规划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在研究中国西南地区乃至整个中国大陆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及总结区域内活动断裂性质基础上,重新对川滇区域内的地块进行较细致的划分,并搜集了川滇菱形地块所处区域的地应力实测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在此基础上,应用MidasGTS NX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通过对构造位移场GPS位移的拟合,反演了川滇菱形地块所处区域内位移场、应力场和剪应力场的特征。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有:(1)川滇菱形地块位移场呈旋转趋势,分界断裂一般具有走滑性质;(2)构造应力场中应力应变具集中性,应力一般集中于断裂交汇处、同一条雁行断裂分叉处、地块强烈挤压处等,而应变主要集中于断裂带;(3)根据主应力与断裂的相交关系,从构造力学上分析了断裂的力学性质,与地质资料对比结果表明了这种判断方法的正确性,说明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机制地质分析与地质力学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进展
        1.2.1 地震诱发地面地质灾害特征研究
        1.2.2 地震诱发山体变形破裂机制研究
        1.2.3 地震导致山体失稳的评判预测研究
        1.2.4 地震模拟振动台的研究与发展概况
        1.2.5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1.5 我国强震区分布格局与地面地质灾害特征
        1.5.1 我国的强震空间分布及地震区带划分
        1.5.2 我国地震崩滑分布特征
第2章 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典型实例地质分析研究
    2.1 引言
    2.2 叠溪地震区地质背景特征研究
        2.2.1 自然地理概况
        2.2.2 区域地质构造基本格架及断裂活动性
        2.2.3 地貌特征与新构造运动
        2.2.4 1933年叠溪地震概况
    2.3 叠溪地震高烈度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分带特征研究
        2.3.1 叠溪地震高烈度区斜坡变形破坏总体特征与分区
        2.3.2 叠溪较场区(A区)斜坡变形破坏特征
        2.3.3 松平沟区(B区)地震崩滑灾害特征
        2.3.4 右岸龙池区(C区)岸坡地质结构及地震中的表现形式
        2.3.5 团结村—鱼儿寨沟区(D区)斜坡变形破坏特点
    2.4 叠溪地震区斜坡变形破坏分区特征的形成机制探讨
    2.5 其它几个典型地震区概况
        2.5.1 四川松潘-平武地震山体变形破裂特征
        2.5.2 云南龙陵地震山体变形破裂特征
        2.5.3 云南丽江地震山体变形破裂特征
        2.5.4 云南大关-永善地震山体变形破裂特征
        2.5.5 台湾集集地震崩滑灾害概况
    2.6 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的几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式
        2.6.1 典型特征或典型迹象
        2.6.2 几种典型性地质力学模式
    2.7 小结
第3章 振动条件下地质力学模拟试验设备与方法研究
    3.1 引言
    3.2 振动台设计原理与设备研制开发
        3.2.1 振动台设计原理与技术参数
        3.2.2 试验设备研制开发
        3.2.3 振动试验设备特点
    3.3 试验方法研究
        3.3.1 试验目标任务与思路
        3.3.2 振动地质力学模型相似理论
        3.3.3 模型材料与结构设计
        3.3.4 量测技术
    3.4 小结
第4章 典型变形破裂机制的地质力学模拟试验研究
    4.1 引言
    4.2 倾外层状体斜坡滑坡型机制模型试验
        4.2.1 模型及试验方案
        4.2.2 模型试验结果
        4.2.3 试验结果分析
    4.3 高陡块(层)状体斜坡崩塌型机制模型试验
        4.3.1 模型及试验方案
        4.3.2 模型试验结果
        4.3.3 试验结果分析
    4.4 软弱基座体斜坡滑坡型机制模型试验
        4.4.1 模型与试验方案
        4.4.2 模型试验结果
        4.4.3 试验结果分析
    4.5 小结
第5章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的形成条件及相关性研究
    5.1 引言
    5.2 岩体在动荷载作用下变形破裂的基本理论
        5.2.1 动荷载作用下岩体的应力状态
        5.2.2 岩体结构特征对应力波传播的影响
        5.2.3 动荷载作用下岩体变形破坏特征
        5.2.4 山体浅表生改造与地震作用
    5.3 地震作用下山体变形破裂的一般机理
        5.3.1 地震力对山体变形破裂的影响作用
        5.3.2 地震波对山体变形破裂的作用机理
        5.3.3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的形成演化机制类型
    5.4 地震作用下山体变形破裂的形成与演化
        5.4.1 倾外层状体斜坡滑坡型机制的形成与演化
        5.4.2 高陡块(层)状体斜坡崩塌型机制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5.4.3 软弱基座体斜坡滑坡型机制的形成与演化过程
    5.5 山体变形破裂与振动参数的关系
        5.5.1 山体变形破裂与地震震级和烈度的关系
        5.5.2 山体变形破裂与振动加速度的关系
        5.5.3 山体变形破裂与振幅、初动方向、振动轨迹和持续时间的关系
    5.6 地震作用下山体变形破裂与山体内部结构和外形特征的关系
        5.6.1 区域断裂构造的影响
        5.6.2 岩体结构类型的影响
        5.6.3 浅表生时效结构的影响
        5.6.4 山体外形特征的影响
    5.7 小结
第6章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稳定性评判准则与判据讨论
    6.1 前言
    6.2 地震崩滑的宏观初判准则与方法
    6.3 地震崩滑宏观再判准则与方法
        6.3.1 综合指标法
        6.3.2 灰色聚类法
        6.3.3 神经元网络法
    6.4 地震导致山体变形破裂稳定性评价判据探讨
        6.4.1 倾外层状体斜坡滑坡型判据探讨
        6.4.2 高陡块(层)状体斜坡崩塌型判据探讨
        6.4.3 软弱基座体斜坡滑坡型判据探讨
    6.5 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与认识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汶川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及对地质灾害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研究内容
    1.3 论文内容概况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
    2.1 PSGRN/PSCMP简介
    2.2 Pylith简介
    2.3 Trelis软件简介
    2.4 广义Maxwell粘弹性体的本构方程
    2.5 Pylith软件中的有限元解法(伽辽金法)
    2.6 本章总结
第三章 汶川地震在龙门山地区的同震及震后位移的模拟及对松坪沟地质灾害的影响
    3.1 区域背景
        3.1.1 地形地貌
        3.1.2 地层及岩性
        3.1.3 气候条件
        3.1.4 历史地震及滑坡
    3.2 汶川地震的震后形变及应力场计算
        3.2.1 模型构建
        3.2.2 模型参数
    3.3 计算结果
        3.3.1 地表形变
        3.3.2 库仑应力
    3.4 讨论与结论
        3.4.1 讨论
        3.4.2 结论
    3.5 本章总结
第四章 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与地表地质灾害关系的有限元分析模拟
    4.1 模型构建
    4.2 计算结果
        4.2.1 同震形变
        4.2.2 震后形变
    4.3 断层倾角对地震同震及震后形变的影响
        4.3.1 模型构建
        4.3.2 计算结果
    4.4 有效弹性层厚度对地震同震及震后形变的影响
        4.4.1 模型构建
        4.4.2 计算结果
    4.5 粘滞系数对地震同震及震后形变的影响
        4.5.1 模型构建
        4.5.2 计算结果
    4.6 地震形变和滑坡分布的关系
    4.7 本章总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总结
    5.2 讨论
    5.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在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6)松潘县牟尼沟隧道进口段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
        1.2.1 隧道软弱围岩变形机理研究现状
        1.2.2 隧道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方法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第2章 区域及隧址区工程环境地质条件
    2.1 气象和水文
        2.1.1 气象
        2.1.2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2.1.3 隧址区水文地质条件
    2.2 地形地貌
    2.3 地层岩性
    2.4 地质构造
        2.4.1 区域地质构造
        2.4.2 隧址区地质构造
    2.5 新构造运动及地震
第3章 牟尼沟隧道软弱围岩工程特性研究
    3.1 概述
    3.2 炭质绢云母千枚岩矿物成分及结构特点分析
        3.2.1 矿物成份试验分析
        3.2.2 结构特点试验分析
    3.3 炭质绢云母千枚岩物理力学性质特征分析
        3.3.1 单轴压缩试验研究
        3.3.2 剪切试验研究
    3.4 变质砂岩的物理力学性质
第4章 软弱围岩分级与变形破坏机理研究
    4.1 牟尼沟隧道软弱围岩分级
        4.1.1 分级标准
        4.1.2 围岩分级
    4.2 牟尼沟隧道进口段软弱围岩大变形相关因素分析
        4.2.1 岩性条件分析
        4.2.2 岩体结构分析
        4.2.3 岩体完整性分析
        4.2.4 地应力的分析
        4.2.5 地下水作用分析
    4.3 牟尼沟隧道软弱围岩大变形机理分析
        4.3.1 隧道围岩变形机制的确定
        4.3.2 围岩变形破坏机制离散元模拟分析
    4.4 牟尼沟隧道围岩稳定性评价及大变形级别确定
        4.4.1 隧道进口段稳定性评价
        4.4.2 牟尼沟隧道围岩大变形等级确定
第5章 软弱围岩稳定性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5.1 静荷载作用下三维数值模拟分析
        5.1.1 模型建立及力学参数的选取
        5.1.2 静荷载作用下牟尼沟隧道围岩变形稳定性分析
    5.2 围岩动力响应分析
        5.2.1 动力方程
        5.2.2 地震波的选取与校正
        5.2.3 计算成果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7)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的划分
    1.1 巴颜喀拉块体
    1.2 川滇菱形块体
        1.2.1 块体边界
        1.2.2 次级块体的再划分
    1.3 滇东块体
    1.4 滇西南地区活动块体
    1.5 小结
2 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
    2.1 川滇地区应力分区研究的回顾
    2.2 川滇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区特征
3 总结与讨论

(8)岷山构造带及邻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岷山构造带及邻区的研究历史和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主要研究成果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研究区域大地构造
    2.2 主要断裂带和构造单元
        2.2.1 主要断裂带
        2.2.2 主要构造单元
第3章 大地电磁测深模拟响应
    3.1 大地电磁测深简介
        3.1.1 大地电磁测深原理
        3.1.2 大地电磁测深正演
        3.1.3 大地电磁测深反演
    3.2 大地电磁测深正演模拟与反演计算
第4章 岷山构造带及邻区MT资料定性分析
    4.1 野外数据的获取与处理
    4.2 电性结构维数分析
        4.2.1 阻抗张量不变量的二维偏离度分析
        4.2.2 阻抗张量不变量的莫尔圆分析
    4.3 最佳电性主轴走向分析
    4.4 视电阻率曲线分析
    4.5 实测资料的二维反演成像
第5章 岷山构造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探讨
    5.1 电性结构特征分析
        5.1.1 主要断裂带电性结构特征
        5.1.2 区块深部电性结构特征
    5.2 地震Vs速度和莫霍面分析
    5.3 岷山构造带形成的动力学机制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9)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强震地表破裂的评估方法
        1.2.1 震例统计法
        1.2.2 模拟方法
    1.3 地表破裂研究的工程应用
    1.4 本文研究内容
    1.5 本文章节安排
第二章 地表破裂及其灾害
    2.1 强震与地表破裂
        2.1.1 强震的概念
        2.1.2 地表破裂的概念
        2.1.3 强震与地表破裂的关系
    2.2 地表破裂的特征及灾害
        2.2.1 地表破裂的特征
        2.2.2 地表破裂在中国的分布特征
        2.2.3 地表破裂的震害
        2.2.4 地表破裂诱发的次生灾害
    小结
第三章 强震地表破裂数据库的建立
    3.1 中国历史地震概况
        3.1.1 历史地震记载
        3.1.2 历史地震地表破裂资料整理
    3.2 强震地表破裂资料
        3.2.1 地表破裂资料的整理方法和原则
        3.2.2 中国历史强震统计
    3.3 地表破裂资料库的建立
        3.3.1 数据库的内容
        3.3.2 数据库的形式
    小结
第四章 基于逻辑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方法
    4.1 Logistic回归的基本原理
        4.1.1 Logistic回归模型
        4.1.2 Logistic回归模型的检验
    4.2 地表破裂的Logistic回归因子
        4.2.1 影响因子
        4.2.2 影响因子分级与量化处理
    4.3 Logistic回归分析的实现过程
        4.3.1 SPSS软件的应用
        4.3.2 参数估计方法
    4.4 基于Logistic回归分析的地表破裂估计
        4.4.1 Logistic回归模型的应用
        4.4.2 回归结果及检验
        4.4.3 实例验证
    小结
第五章 地表破裂参数与震级的统计关系
    5.1 震级与破裂长度
        5.1.1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统计关系
        5.1.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与Ms关系的分析
        5.1.3 震级与地表破裂长度的频度统计
    5.2 震级与破裂宽度
        5.2.1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统计关系
        5.2.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5.2.3 震级与地表破裂宽度的频度统计
    5.3 震级与位错
        5.3.1 震级与水平位错的统计关系
        5.3.2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h与Ms关系的分析
        5.3.3 震级与地表破裂水平位错的频度统计
        5.3.4 震级与垂直位错的统计关系
        5.3.5 基于蒙特卡罗方法对lg Dv与Ms关系的分析
        5.3.6 震级与地表破裂垂直位错的频度统计
    小结
第六章 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的工程应用
    6.1 危险性等级划分和评估流程
        6.1.1 危险性等级划分
        6.1.2 评估流程
    6.2 活断层判定
        6.2.1 活断层的鉴别
        6.2.2 活断层年代的确定
    6.3 评估因子的获取
        6.3.1 发震断层震级上限的估计
        6.3.2 震源深度的获取
        6.3.3 断层性质的获取
        6.3.4 覆盖层厚度的获取
    6.4 工程应用实例
        6.4.1 孤店断裂
        6.4.2 安宁河断裂
    小结
第七章 结语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结论
    7.2 今后工作展望
附录1 中国历史强震目录
附录2 中国历史强震震害及地表破裂简介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参与的课题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10)川滇菱形地块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地应力研究现状
        1.2.2 中国大地构造研究现状
        1.2.3 现今活动断裂研究现状
        1.2.4 川滇菱形地块构造应力场研究现状
        1.2.5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2.1 大地构造背景
    2.2 川滇菱形地块的形成及划分
        2.2.1 巴颜喀拉地块(Ⅰ)
        2.2.2 川滇菱形地块(Ⅱ)
        2.2.3 滇东地块(Ⅲ)
        2.2.4 滇西地块(Ⅳ)
        2.2.5 滇西南地块(Ⅴ)
    2.3 川滇菱形地块区域内主要活动断裂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区域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3.1 中国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3.2 中国西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
    3.3 川滇菱形地块现代构造应力场基本特征及地应力统计分析
        3.3.1 地应力统计分区原则
        3.3.2 地应力测量结果统计
        3.3.3 地应力分类统计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川滇菱形地块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分析
    4.1 有限元模拟软件简介
    4.2 研究模型的建立
        4.2.1 基本假设
        4.2.2 几何模型
        4.2.3 地质模型
    4.3 模拟思路
    4.4 模拟材料及边界条件
        4.4.1 材料参数
        4.4.2 边界条件
    4.5 模拟结果分析
        4.5.1 位移场分析
        4.5.2 应力场分析
        4.5.3 剪应力场分析
    4.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地震烈度区山体变形破裂机制地质分析与地质力学模拟研究[D]. 许向宁. 成都理工大学, 2006(12)
  • [2]试论龙门山重力梯度带——兼论松潘、平武、迭溪等地震区的深部构造特征[J]. 刘光夏,赵文俊,任文菊,吴岫云. 地震地质, 1989(02)
  • [3]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探讨[J]. 尤德雄. 地震研究, 1983(S1)
  • [4]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的初步研究[J]. 龙德雄. 四川地震, 1982(02)
  • [5]汶川地震同震和震后形变及对地质灾害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D]. 谢世亮.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21(01)
  • [6]松潘县牟尼沟隧道进口段软弱围岩稳定性分析[D]. 邵继. 成都理工大学, 2013(S2)
  • [7]川滇地区活动块体划分与现代构造应力场分区研究综述[J]. 骆佳骥,崔效锋,胡幸平,朱敏杰. 地震研究, 2012(03)
  • [8]岷山构造带及邻区地壳电性结构特征研究[D]. 成兴东. 成都理工大学, 2016(03)
  • [9]强震地表破裂评估方法研究[D]. 黄静宜.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2016(02)
  • [10]川滇菱形地块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D]. 王闫超. 长安大学, 2014(02)

标签:;  ;  ;  ;  ;  

松潘平武地震及其应力场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