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金属内耗及其测量在阻尼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吴松岭,高云霞,王辉,李刚,王先平,蒋卫斌,方前锋[1](2021)在《新型Fe-17Mn-5Cr-1.5Al/聚氨酯高阻尼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采用胶结法制备了Fe-17Mn-5Cr-1.5Al/聚氨酯高阻尼复合材料,成功实现了材料内部聚氨酯阻尼层的均匀可控分布以及与Fe-17Mn-5Cr-1.5Al合金层的紧密结合。采用多功能内耗仪测试了Fe-17Mn-5Cr-1.5Al/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内耗特性,发现其内耗峰随着测试频率的增加向高温方向移动,表现出典型的弛豫特性。研究了内耗峰高与阻尼层厚度、阻尼层层数之间的变化关系,发现当阻尼层厚度增加至2.0mm时,或者阻尼层数增加至2层时,内耗峰高达到最大。相较而言,抗弯性能则随着阻尼层厚度和层数的增加而单调增加。Fe-17Mn-5Cr-1.5Al/聚氨酯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主要来源于聚氨酯阻尼层的贡献,而抗弯性能则主要来源于Fe-17Mn-5Cr-1.5Al合金层的贡献。
陈倩[2](2021)在《聚硼硅氧烷基速度锁定器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指出速度锁定器因具有适用性强、减震力学原理明晰等优点,成为提高桥梁抗震能力的一个重要选择。但是填充不同阻尼材料的硅油基速度锁定器、胶泥基速度锁定器以及道康宁(SP)基速度锁定器在使用的过程中分别存在耐久性差、阻尼材料受热不稳定容易析出、低温粘度过大容易“抱死”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文以硼酸、羟基硅油、白炭黑为原料,采用非水解法合成聚硼硅氧烷(PBDMS),再以油酸对其增塑,得到增塑型PBDMS,利用样品的应变率敏感特性来满足速度锁定器不同的工作状态,探究硼酸含量、白炭黑含量以及白炭黑表面特性变化对于增塑型PBDMS力学性能的影响以及聚硼硅氧烷基速度锁定器动力学性能的变化,结论如下:(1)增塑型PBDMS为非线性阻尼材料,其粘弹性受硼酸含量、白炭黑含量以及样品表面特性的影响。随着硼酸含量的增加,样品的硼化密度与分子量增加,但硼酸过量,反而会降低其硼化密度与分子量,硼化密度越高,样品的粘度与模量越高,耐温性越好;分子量越高,样品的临界剪切速率越小。白炭黑含量的增加与样品表面特性的变化可以提高样品的强度与粘度。硼酸含量为6%的样品硼化程度与分子量最大,所以剪切粘度最大,临界剪切速率最小;硼酸含量为12%的样品粘流活化能最小,耐温性最好;硼酸含量为3%的样品具有一定的结晶能力。(2)将道康宁速度锁定器介质与不同组分的增塑型PBDMS填入速度锁定器容腔中,对速度锁定器进行阻尼器动力学测试。硼酸含量为4.5%的增塑型PBDMS基速度锁定器可以实现速度锁定器的两种工作状态,即慢速测试下输出阻尼力均不超60 kN,快速测试下12 mm位移内能快速达到设定载荷(600 kN);模拟动力测试中该速度锁定器重复性好,锁定位移与保持载荷位移不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衰减测试中增塑型PBDMS基速度锁定器的输出阻尼力衰减为30%,SP基速度锁定器衰减为50%;超载测试中增塑型PBDMS基速度锁定器的锁定位移与保持载荷位移分别为14 mm与16 mm,SP基速度锁定器锁定位移与保持载荷位移分别为16 mm与37 mm,即相较于SP基速度锁定器而言,增塑型PBDMS基速度锁定器的基本性能与极限性能较好。(3)速度相关性测试表明填充SP与增塑型PBDMS的速度锁定器均为非线性阻尼器,速度指数在0.3-0.5之间。因此可以通过改变硼酸含量、白炭黑含量以及白炭黑表面特性来调整样品的粘度、储能模量、耐温性等特性,从而间接调节速度锁定器的参数指标,如:速度指数、额定载荷、锁定位移、保持载荷位移以及阻尼力的衰减等。
韩仁恒[3](2021)在《Pb元素以及热处理工艺对Mn-Cu阻尼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文中提出
陈牧川[4](2021)在《316L不锈钢空心球/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阻尼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王昆[5](2021)在《复合材料螺旋桨的阻尼特性研究》文中提出
刘国鑫[6](2021)在《丁腈/杜仲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声学性能关系的研究》文中提出
王连慧[7](2021)在《碳系材料掺杂聚氨酯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噪声和振动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对人类健康,工业生产和环境安全产生了不利影响。为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已经开发出了各种阻尼系统以减少振动引起的伤害,而阻尼系统性能的提升还主要依赖于阻尼材料选用,但是传统阻尼材料阻尼峰值低、阻尼温域窄,已很难适应现代机械设备的高速发展,迫切的需要开发一种新型兼具高阻尼宽温域的阻尼复合材料。本研究通过两种聚合物共聚构建互穿聚合物网络(IPN)体系拓宽阻尼温域,同时为了在扩宽阻尼温域的同时尽量不降低阻尼峰值,而在聚合物基体中引入具有不同形貌的碳系粒子,来获得碳系粒子改性的阻尼复合材料,并探究不同粒子对其阻尼性能的影响以及作用机理,具体探究内容如下:1.选用聚氨酯与丙烯酸酯为基体,制备聚氨酯(PU)/甲基丙烯酸乙酯(PEMA)互穿网络聚合物,然后加入通过冷冻干燥处理后的偶联剂改性石墨烯粒子,从而获得石墨烯改性的PU/PEMA IPN阻尼复合材料。通过小角X射线散射、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的显微结构分析证明了IPN结构的存在,且在适当比例条件下石墨烯可以均匀分散在IPN基体中;XRD的结果表明随着石墨烯的加入基体的层间距增大;DMA研究发现,石墨烯对IPN聚合物体系的阻尼性能有显着影响,损耗因子峰值最高达到0.63,与此同时阻尼温域也得到拓宽,阻尼性能得到提升。2.利用石墨作为改性无机粒子,首先将石墨分散在聚氨酯预聚体中,然后将其与丙烯酸酯基体混合,在双组份固化剂的作用下进行固化从而形成具有互穿聚合物网络结构的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并研究了石墨含量对IPN基体微相结构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石墨改性的PU/PEMA IPN复合材料总体展示出了良好的阻尼性能,在添加量为0.5wt.%时,损耗因子达到0.46,同时石墨的加入使得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峰值向高温方向移动,DSC测试结果也展示了相同结论,而XRD测试这种阻尼性能上的变化主要来源于石墨这种多片层结构嵌入到了聚合物中,增加了基体中石墨的层间距,且石墨的特征峰并没有消失,表明形成了石墨插层复合材料。3.选用超大比表面积的多孔碳加入聚氨酯材料与丙烯酸酯构成的互穿网络聚合物基体中,得到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首先验证了多孔碳粒子的基本结构和孔隙率,多孔碳具有大的比表面积2417.89m2/g,且孔径均一集中在2.27nm处;XRD测试表明多孔碳为无定形碳结构;DMA研究发现,多孔碳改性的PU/PEMA IPN复合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向高温方向移动,总体展示出了良好的阻尼性能,阻尼温域得以拓宽。介电性能也得到了提升,在多孔碳添加量为2.0wt.%时,介电常数增大到12,表现为高介电低损耗的介电复合材料。4.通过以上三种碳系粒子对PU/PEMA IPN基体改性结果的比较,可以发现:这三种碳系粒子都对基体材料的阻尼性能起到了积极作用,碳系粒子的加入在增加材料刚性的同时增大了材料内部的摩擦损耗,损耗因子得到了提升,阻尼温域也得到了拓宽。三种功能粒子对阻尼效果的影响中石墨烯粒子的效果最显着损耗因子达到三种粒子中最高,阻尼温域也得到大幅改善,可以归因于石墨烯独特的片层结构,其与基体之间摩擦增强,对阻尼性能的贡献最明显。而由于石墨极强的耐热性能,三者中由其改性的阻尼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最好,初始分解温度达到293.1℃,相较于未添加的基体材料提高了24℃。虽然三种粒子对基体的性能提升效果有差异,但是不能否认的是这三种碳系粒子的掺杂都给材料力学,热力学性能等带来了提升。因此阻尼材料掺杂碳系粒子具有很好综合性能和广阔应用前景。
孟凡迪[8](2021)在《基于非阻塞性颗粒阻尼技术的约束阻尼结构减振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进一步提高传统约束阻尼结构的减振性能,本文引入了非阻塞性颗粒阻尼技术(Non-Obstructive Particle Damping,简称NOPD技术),设计出基于NOPD技术的约束阻尼结构(以下简称NOPD阻尼结构)。通过悬臂梁振动试验,结合两颗粒球体碰撞耗能理论分析、颗粒运动的状态分析,研究上述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以及时域衰减曲线,探讨颗粒填充率、密度、粒径以及激振力和环境温度的差异对NOPD阻尼结构减振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首先,根据两颗粒球体碰撞过程理论模型,研究了颗粒填充率、粒径和密度对NOPD阻尼结构的振动响应、复合损耗因子等阻尼特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填充率的增加,NOPD阻尼结构复合损耗因子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且当填充率在50%时损耗因子最高为0.1447,较无填充颗粒的约束阻尼结构(以下简称无填充阻尼结构)提高了60.78%,当颗粒的填充率在50%之前时,腔体内几乎所有颗粒都发生了较大的位移变化,随着填充率的继续增加,腔体中自由运动的空间减小,导致发生耗能运动颗粒总耗能降低;在NOPD阻尼结构中填充等直径钢球颗粒的粒径由0.8mm增至2.0 mm,复合损耗因子仅相差0.0012,粒径增大的同时,由于空间一定使得颗粒数量减少,颗粒间虽单次碰撞和摩擦的耗能增加,但次数减少,使结构总耗能变化并不明显;NOPD阻尼结构复合损耗因子随密度的增加呈增大的趋势,当填充铅球颗粒时复合损耗因子值最大为0.1654,较无填充阻尼结构提高了86.05%,颗粒密度的增加提高了单次摩擦和碰撞损耗的能量,而次数没有变化,总耗能增加。其次,结合混合颗粒的比例和初始状态,探究了填充混合颗粒对NOPD阻尼结构的减振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NOPD阻尼结构中填充2.0 mm和0.8 mm混合钢球颗粒,不同的混合比例和初始状态下,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为0.1461~0.1591,较仅填充2.0 mm钢球颗粒的结构提高了0.4%~10.0%,不等粒径的混合颗粒之间孔隙比较低,接触面积较大,加大了颗粒的弹塑性变形能力,损耗更多的能量;填充2.0mm铅球和2.0 mm钢球混合颗粒结构在不同初始状态下的复合损耗因子分别为0.1615、0.1579和0.1564,较填充相同混合比例的同材料不等粒径的NOPD阻尼结构分别进一步提高了1.51%、1.09%和2.36%;而填充不同材料不等粒径混合颗粒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最高为0.1653,较填充2.0 mm钢球颗粒的结构又进一步提高了12.46%。最后,环境温度对NOPD阻尼结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NOPD阻尼结构和无填充阻尼结构的复合损耗因子均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25℃的环境下两种结构复合损耗因子最高分别为0.1025和0.1491,相较于在环境温度为-25℃、0℃和50℃下分别降低了25.61%、19.51%、21.07%和6.24%、5.57%、7.31%,传统约束阻尼结构的阻尼性能受环境的影响较大,而NOPD阻尼结构改善了环境温度的不利影响。
夏岩[9](2021)在《长悬伸变截面铣刀系统稳定性预测及颤振抑制研究》文中提出卧式铣削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和工程机械等行业中箱体或壳体件的加工过程。这类铣刀系统一般具有大长径比和变截面的特点,由于系统的刚性差,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引起颤振现象,从而导致加工质量的破坏,加工效率的降低,甚至刀具和机床的损坏。因此,开展长悬伸变截面铣刀系统稳定性预测及颤振抑制的研究,以实现稳定高效的加工,为工程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作用。针对长悬伸变截面铣刀系统的铣削颤振问题,本文采用理论研究、仿真分析与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建立铣刀系统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提出铣削过程稳定性预测方法,同时开发一种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本文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建立长悬伸变截面铣刀系统的频响函数预测模型。根据铣刀系统的结构特点,进行子结构划分,包括主轴-刀柄基座、悬伸刀柄、刀头和刀柄-刀头螺钉连接结合部;利用铁木辛柯(Timoshenko)梁理论和模态实验方法分别建立各子结构的频响函数预测模型,同时,采用遗传算法对螺钉连接结合部的接触参数进行辨识;基于导纳耦合子结构分析法(RCSA)建立铣刀系统的频响函数预测模型,实现系统动力学参数的快速提取。其次,基于拉格朗日(Lagrange)多项式,改进全离散稳定性预测方法,同时提出高效高精度的数值积分方法。考虑再生颤振的动态铣削过程可以描述为时滞线性微分方程。对于改进全离散方法,利用不同阶数的Lagrange多项式对方程时滞项进行插值,分析插值阶数对稳定性预测的影响。对于数值积分方法,划分齿通过周期分为自由振动区间和强迫振动区间,对强迫振动区间进行均匀离散,并利用二阶拉格朗日积分式和辛普森(Simpson)积分式构建状态传递矩阵,基于Floquet理论判定系统的稳定性。结果表明,相比三阶数值积分方法和三阶全离散方法,提出的二阶改进数值积分方法在计算精度和计算效率上都得到提高。然后,基于被动控制方法,开发一种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研究铣削稳定性与系统前两阶模态参数的关系,并结合原铣刀长悬伸变截面的特点,指导设计出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基于应变能法,分析减振铣刀的模态特性与结构尺寸和材料属性的关系。同时,基于有限元优化分析方法确定材料属性和结构参数,制造并装配减振铣刀。最后,开展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系统颤振抑制的实验验证。利用建立的刀尖频响函数预测模型,预测减振铣刀系统的动力学参数;以此为基础,采用提出的数值积分方法预报减振铣刀系统的稳定域。同时,利用铣削实验验证预测精度。并使用减振铣刀对马达壳体件进行加工。模态实验和铣削实验结果表明,相比原铣刀,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的动刚度提高了 3.75倍,可以有效地抑制铣削颤振,加工效率提高了2.8倍。
庄保顺[10](2021)在《考虑层间耗散作用的多层硬涂层阻尼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硬涂层阻尼材料由于其高阻尼、抗振动疲劳能力,在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等机械装备的关键部件上得到广泛应用。硬涂层的高阻尼主要来源于其内部大量的微观缺陷,包括层间界面裂纹、涂层内部裂纹及微小孔隙等,这些微观缺陷对其阻尼性能具有决定性影响。目前对硬涂层阻尼性能的研究多集中于宏观试验应用,对于涂层内部微观结构与其阻尼性能的关系研究较少,且研究过程中多未考虑涂层界面处的层间耗散作用。因此,在考虑层间耗散作用的基础上研究多层硬涂层的微观结构参数与其阻尼性能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和实际意义。本文主要对三层硬涂层的阻尼性能进行了研究,基于三层涂层扫描电镜图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提取其孔隙和裂纹特征,建立了考虑层间耗散作用的ABAQUS二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微观结构参数对三层硬涂层耗能及损耗因子影响,并采用有限元建模及振动特性试验的方法探究了三层硬涂层在悬臂梁结构上的减振效果。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采用大气等离子喷涂方法在TC4钛板表面制备Al2O3-Ni Cr Al Y-Zr O2三层硬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其微观结构,多层硬涂层微观缺陷主要大量不规则孔隙和裂纹组成,且不同硬涂层结合部位具有明显长条形孔隙;三层硬涂层的能量耗散主要来源于界面裂纹和涂层内部裂纹,且对于界面裂纹,适当增大两层间的弹性模量差异可以提高层间裂纹摩擦耗能。(2)基于三层硬涂层SEM电镜图利用Python提取得到其孔隙和裂纹特征,导入ABAQUS中建立包含孔隙和裂纹的三层涂层二维模型,分别使用seam和cohesive单元对裂纹进行模拟,计算得到不同应力加载下三层涂层损耗因子,结果表明加载应力对损耗因子具有较大的影响。将计算结果与DMA试验测试结果对照,验证了对于多层硬涂层采用上述两种方法模拟裂纹耗能及计算损耗因子的有效性。(3)提出三层硬涂层简化方法并进行验证,根据简化方法建立了总厚度为0.2mm的三层涂层简化模型。基于上述简化模型,研究了微观结构参数及弹性模量匹配对摩擦耗能及损耗因子的影响,并综合考虑多种影响因素设计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中间涂层的弹性模量较小时,三层涂层损耗因子较大;整体摩擦耗能及损耗因子随中间涂层孔隙率及裂纹密度的增大呈上升趋势;对于三层结构,中间涂层的微观结构参数对阻尼性能影响最大,且裂纹密度是影响阻尼性能的最关键因素。(4)分别通过有限元建模与试验测试的方法,将三层涂层悬臂梁与无涂层悬臂梁、Ni Cr Al Y涂层悬臂梁振动特性进行分析对比,有限元计算结果与试验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验证了有限元建模方法的准确性,并通过试验测试对两种三层硬涂层结构的阻尼性能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比于无涂层悬臂梁、Ni Cr Al Y涂层悬臂梁,三层涂层悬臂梁的固有频率发生偏移,模态阻尼比增大,振幅响应明显下降;试验测试结果验证了中间涂层的弹性模量较小时,三层涂层减振效果较好。
二、金属内耗及其测量在阻尼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金属内耗及其测量在阻尼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新型Fe-17Mn-5Cr-1.5Al/聚氨酯高阻尼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材料制备 |
1)单层阻尼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制备 |
2)多层阻尼层结构的复合材料制备 |
1.2 性能测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层间结合强度 |
2.2 Fe-17Mn-5Cr-1.5Al/PU复合材料的阻尼性能 |
2.3 Fe-17Mn-5Cr-1.5Al/PU复合阻尼材料的抗弯性能 |
3 结论 |
(2)聚硼硅氧烷基速度锁定器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本文使用的主要缩写与符号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粘滞阻尼器 |
1.2.1 粘滞阻尼器结构 |
1.2.2 粘滞阻尼器的理论计算 |
1.3 阻尼材料 |
1.3.1 阻尼材料分类 |
1.3.2 速度锁定器阻尼材料 |
1.3.3 速度锁定器阻尼材料特性要求 |
1.4 聚硼硅氧烷 |
1.4.1 聚硼硅氧烷研究背景 |
1.4.2 聚硼硅氧烷的制备 |
1.4.3 聚硼硅氧烷的粘弹性 |
1.4.4 聚硼硅氧烷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因素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方案 |
2.2 实验原料 |
2.3 样品的制备 |
2.3.1 PBDMS的制备 |
2.3.2 增塑型PBDMS的制备 |
2.4 样品表征及性能测试 |
2.4.1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测试 |
2.4.2 X射线衍射(XRD)测试 |
2.4.3 差式扫描量热仪(DSC)测试 |
2.4.4 旋转流变仪测试 |
2.4.5 阻尼器动力学测试 |
3 增塑型聚硼硅氧烷的结构及性能分析 |
3.1 结构分析 |
3.2 X射线衍射分析 |
3.3 热曲线分析 |
3.4 流变性能分析 |
3.4.1 稳态流变测试 |
3.4.2 动态流变测试 |
3.4.3 损耗因子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阻尼器动力学分析 |
4.1 慢速测试 |
4.2 快速测试 |
4.3 模拟动力测试 |
4.4 速度相关性测试 |
4.5 衰减测试 |
4.6 超载测试 |
4.7 速度锁定器动力学性能对比 |
4.8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7)碳系材料掺杂聚氨酯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高分子阻尼材料 |
1.1.1 高分子阻尼材料概述 |
1.1.2 高分子材料的阻尼机理 |
1.1.3 高分子材料阻尼性能影响因素 |
1.2 聚氨酯材料 |
1.2.1 聚氨酯材料的结构 |
1.2.2 聚氨酯材料改性方法 |
1.3 碳系材料掺杂聚氨酯阻尼材料 |
1.3.1 新型碳系材料 |
1.3.2 碳系材料共混方法 |
1.3.3 碳系材料掺杂聚氨酯研究进展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2.1 引言 |
2.2 原料与试剂 |
2.3 仪器与设备 |
2.4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1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
2.4.2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2.5 结果与讨论 |
2.5.1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
2.5.2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
2.5.3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研究 |
2.5.4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2.5.5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热失重分析 |
2.5.6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2.5.7 石墨烯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电性能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3.1 引言 |
3.2 原料与试剂 |
3.3 仪器与设备 |
3.4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1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制备 |
3.4.2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3.5 结果与讨论 |
3.5.1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
3.5.2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研究 |
3.5.3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微观形貌分析 |
3.5.4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分析 |
3.5.5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3.5.6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热失重分析 |
3.5.7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5.8 石墨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电性能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4.1 引言 |
4.2 原料与试剂 |
4.3 仪器与设备 |
4.4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制备 |
4.4.1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制备 |
4.4.2 结构表征及性能测试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多孔碳的比表面积和孔径研究 |
4.5.2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红外光谱分析 |
4.5.3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研究 |
4.5.4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动态机械分析 |
4.5.5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差示扫描量热分析 |
4.5.6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热失重分析 |
4.5.7 多孔碳改性PU/PEMA IPN复合材料电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8)基于非阻塞性颗粒阻尼技术的约束阻尼结构减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振动控制技术研究现状 |
1.3 阻尼材料及阻尼结构减振研究现状 |
1.4 NOPD减振技术研究现状 |
1.4.1 耗能方式 |
1.4.2 填充颗粒影响 |
1.4.3 腔体及激振力的影响 |
1.4.4 NOPD技术的应用 |
1.5 本文主要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2章 颗粒的基本特征 |
2.1 概述 |
2.2 颗粒的静态特性 |
2.2.1 颗粒的分类 |
2.2.2 颗粒的堆积参数 |
2.2.3 颗粒静态应力状态 |
2.3 颗粒的动态特性 |
2.3.1 两颗粒球体的碰撞过程 |
2.3.2 两颗粒球体的碰撞耗能 |
2.3.3 颗粒团的振动行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填充单一颗粒对NOPD阻尼结构减振性能的影响研究 |
3.1 概述 |
3.2 NOPD阻尼结构及振动实验 |
3.2.1 NOPD阻尼结构设计和制备 |
3.2.2 振动实验 |
3.3 颗粒填充率的影响 |
3.3.1 颗粒运动状态 |
3.3.2 复合损耗因子 |
3.3.3 时域衰减曲线 |
3.4 颗粒粒径的影响 |
3.4.1 复合损耗因子 |
3.4.2 时域衰减曲线 |
3.5 颗粒密度的影响 |
3.5.1 复合损耗因子 |
3.5.2 时域衰减曲线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填充混合颗粒对NOPD阻尼结构的减振性能影响研究 |
4.1 概述 |
4.2 NOPD阻尼结构制备和振动实验 |
4.2.1 NOPD阻尼结构制备 |
4.2.2 振动实验 |
4.3 同材料不等粒径的影响 |
4.3.1 复合损耗因子 |
4.3.2 颗粒孔隙比 |
4.3.3 时域衰减曲线 |
4.4 不同材料等粒径的影响 |
4.4.1 复合损耗因子 |
4.4.2 时域衰减曲线 |
4.5 不同材料且不等粒径的影响 |
4.5.1 复合损耗因子 |
4.5.2 时域衰减曲线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环境温度对NOPD阻尼结构的减振性能影响研究 |
5.1 概述 |
5.2 温度对粘弹性阻尼材料的影响 |
5.2.1 DMA实验仪器与参数 |
5.2.2 DMA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 温度对NOPD阻尼结构的影响 |
5.3.1 复合损耗因子 |
5.3.2 时域衰减曲线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及有待进一步完善的问题 |
6.1 结论 |
6.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工作 |
致谢 |
(9)长悬伸变截面铣刀系统稳定性预测及颤振抑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铣削系统刀尖频响函数预测 |
1.2.2 铣削稳定性预测方法 |
1.2.3 铣削颤振抑制方法 |
1.3 存在问题 |
1.4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长悬伸变截面铣刀系统频响函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
2.1 铣刀系统频响函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
2.1.1 铣刀系统物理模型及子结构划分 |
2.1.2 悬伸刀柄频响函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
2.1.3 主轴-刀柄基座频响函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
2.1.4 刀头频响函数预测模型的建立 |
2.1.5 螺钉连接结合部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2.2 铣刀系统频响函数的预测与验证 |
2.2.1 模态实验方法 |
2.2.2 有限元法与模态实验的结果对比 |
2.2.3 刀头的预测频响函数 |
2.2.4 悬伸刀柄的预测频响函数 |
2.2.5 主轴-刀柄基座的预测频响函数 |
2.2.6 螺钉连接结合部的动力学参数辨识 |
2.2.7 铣刀系统频响函数的预测结果与实验验证 |
2.3 讨论 |
2.3.1 刀柄长悬伸变截面结构对系统频响函数的影响 |
2.3.2 螺钉预紧力对系统频响函数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Lagrange多项式的铣削稳定性预测方法研究 |
3.1 铣削过程动力学模型 |
3.2 基于改进全离散法的铣削稳定性预测 |
3.2.1 改进全离散方法的构造 |
3.2.2 改进全离散方法最优阶数的确定 |
3.2.3 与现有离散方法的比较 |
3.3 基于数值积分法的铣削稳定性预测 |
3.3.1 Lagrange数值积分式 |
3.3.2 数值积分方法的建立 |
3.3.3 数值积分方法的预测性能分析 |
3.3.4 数值积分方法的改进与验证 |
3.4 铣刀系统动力学参数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1 模态刚度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2 阻尼比对稳定性的影响 |
3.4.3 固有频率对稳定性的影响 |
3.5 长悬伸变截面铣刀系统的稳定性预测与实验验证 |
3.5.1 铣刀系统的动力学参数获取 |
3.5.2 铣刀系统的稳定性预测 |
3.5.3 铣刀系统稳定性的实验验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的开发 |
4.1 铣削加工稳定性与系统多阶模态参数的关系分析 |
4.2 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的设计与优化 |
4.2.1 减振铣刀的结构设计 |
4.2.2 减振铣刀的模态特性分析 |
4.2.3 减振铣刀的材料选取与结构优化 |
4.3 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的制造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系统颤振抑制验证 |
5.1 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系统的动力学特性分析 |
5.1.1 减振铣刀系统的动力学参数预测 |
5.1.2 减振铣刀系统的模态测试与结果对比 |
5.1.3 减振铣刀系统的稳定性预测 |
5.2 合金-聚氨酯复合结构减振铣刀系统颤振抑制的实验验证 |
5.2.1 铣削实验验证 |
5.2.2 加工参数优化 |
5.2.3 减振铣刀在马达壳体铣削加工中的应用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改进全离散方法的符号表示 |
附录二 四阶数值积分方法矩阵E_4 |
附录三 应用证明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考虑层间耗散作用的多层硬涂层阻尼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硬涂层阻尼特性研究现状 |
1.2.2 硬涂层微观结构与阻尼性能的研究现状 |
1.2.3 多层涂层阻尼性能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2 多层涂层的层间微观结构及能量耗散分析 |
2.1 多层涂层的制备 |
2.1.1 大气等离子喷涂技术 |
2.1.2 硬涂层材料 |
2.1.3 多层硬涂层喷涂工艺参数 |
2.2 多层涂层的组织形貌 |
2.2.1 金相试样的制备 |
2.2.2 多层涂层的微观组织结构观察与分析 |
2.3 多层涂层的能量耗散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考虑层间耗散作用的多层涂层有限元建模与损耗因子计算 |
3.1 多层硬涂层微观结构特征提取 |
3.2 多层涂层有限元模型建立 |
3.2.1 三层涂层微观结构网格划分 |
3.2.2 有限元模型边界条件 |
3.2.3 基于裂缝seam的涂层裂纹模拟 |
3.2.4 基于内聚力单元cohesive的涂层裂纹模拟 |
3.3 损耗因子计算方法 |
3.4 多层涂层的DMA测试 |
3.4.1 DMA测试方法 |
3.4.2 DMA测试结果分析 |
3.5 层间裂纹摩擦耗能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4 多层涂层阻尼性能与参数影响分析 |
4.1 多层涂层有限元模型的简化 |
4.1.1 涂层模型的简化原则与方法 |
4.1.2 涂层微观结构参数的确定 |
4.1.3 单层涂层模型简化 |
4.1.4 多层涂层简化模型 |
4.2 层间的弹性模量匹配对涂层阻尼性能影响 |
4.3 孔隙率变化对多层硬涂层阻尼性能影响 |
4.4 裂纹密度对多层硬涂层阻尼性能的影响 |
4.5 正交试验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5 多层硬涂层悬臂梁振动与减振特性分析 |
5.1 多层涂层悬臂梁的有限元建模 |
5.1.1 多层硬涂层复合结构建模 |
5.1.2 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 |
5.2 多层涂层悬臂梁振动特性有限元分析 |
5.2.1 模态分析 |
5.2.2 振动响应分析 |
5.3 多层涂层悬臂梁振动特性测试 |
5.3.1 固有频率测试 |
5.3.2 振动响应测试 |
5.3.3 阻尼参数的辨识 |
5.3.4 三层涂层结构减振效果对比 |
5.4 有限元计算与试验结果对比分析 |
5.4.1 固有频率对比 |
5.4.2 振幅响应对比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金属内耗及其测量在阻尼材料研究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型Fe-17Mn-5Cr-1.5Al/聚氨酯高阻尼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研究[J]. 吴松岭,高云霞,王辉,李刚,王先平,蒋卫斌,方前锋. 有色金属工程, 2021(10)
- [2]聚硼硅氧烷基速度锁定器阻尼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陈倩.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3]Pb元素以及热处理工艺对Mn-Cu阻尼合金的组织与性能影响[D]. 韩仁恒.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4]316L不锈钢空心球/铝基复合材料制备及其阻尼性能研究[D]. 陈牧川.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21
- [5]复合材料螺旋桨的阻尼特性研究[D]. 王昆.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 [6]丁腈/杜仲橡胶纳米复合材料结构与声学性能关系的研究[D]. 刘国鑫. 北京化工大学, 2021
- [7]碳系材料掺杂聚氨酯阻尼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王连慧. 沈阳化工大学, 2021
- [8]基于非阻塞性颗粒阻尼技术的约束阻尼结构减振性能研究[D]. 孟凡迪. 青岛理工大学, 2021
- [9]长悬伸变截面铣刀系统稳定性预测及颤振抑制研究[D]. 夏岩. 山东大学, 2021(10)
- [10]考虑层间耗散作用的多层硬涂层阻尼性能研究[D]. 庄保顺.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