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黄红麻废料可开发新产品(论文文献综述)
高国青(Cao Quoc Thanh)[1](2018)在《越中农产品贸易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和越南是农产品贸易伙伴。两国在消费文化方面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一直是越南农产品重要出口国。据越南海关总署公布的资料,在2010-2014年越南出口到中国的农产品份额约占出口农产品的总价值的40%。近年来,两国农产品贸易不断加深,随之也产生了一些潜在的问题,包括:越南通过非官方渠道或跨境贸易农产品出口到中国的比例占很大比,容易引起两国的纠纷;两国的进出口标准存在差异;两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变动会影响贸易关系。研究内容具体如下:首先是界定了农产品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的概念,运用了绝对优势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要素禀赋理论、新贸易理论、竞争优势理论等农产品国际贸易相关理论;第二是通过介绍越中农业发展现状、中越农产品出口及贸易比较和越南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农产品分品种贸易等三方面内容来总结越中农产品贸易现状;第三是从政府和企业、农产品质量以及边境贸易等归纳越中农产品贸易存在的问题以及具体分析制约越中农产品贸易的因素;第四是借鉴了菲律宾、泰国、印度等国家在农产品贸易方面的发展经验,在中国与东盟建设自由贸易区的大环境下,越南应该实施农产品贸易的品牌战略以区别于东盟其它国家农产品,另外,通过鼓励高质量的绿色产品和标准化的绿色加工生产,提高农产品在国际贸易领域上的竞争力;第五是结合越中农产品在贸易中存在的问题,从政府和企业、农产品质量以及边境贸易等四个方面给出了使中越农产品贸易良好发展的建议。针对研究结果,得出如下结论:(1)中越农产品贸易的总体发展状态比较好,双边农产品贸易额呈现波动增长的趋势。大米、木薯切片、水果、橡胶等具体农产品都是越南出口中国的优势产品。(2)中越农产品贸易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农产品质量方面,越南是因为技术方面的局限性导致种子的培育与生产方式不恰当,最终生产出的农产品在中国市场也不适销。越南生产的农产品标准化程度也较低;中国也存在相似的标准化生产问题,农民为了盈利更注重产量,管理也不够规范到位。农产品企业方面,越南的农产品企业信息搜集能力较弱,难以掌握市场;中国企业的竞争手段往往是以低价打价格战,所以容易引致反倾销的控诉;政府方面,越南政府部门的职责权能混乱,变化调动频繁,部门之间相互推脱责任;中国由于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政府制定的有关贸易的法律法规需要符合世贸组织的规定,这样就需要调整和修改,程序上更加繁琐麻烦。(3)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包括:在产品方面,越方应提高农产品培育技术,优化培育与生产方式,生产在中国市场上适销的农产品;提高农产品的标准化程度,按照统一的规格生产农产品;优化设计农产品包装。中方需要提高标准化生产水平,改进农产品生产技术,规范管理和完善农产品的生产流程;在农产品企业的经营上,越方需要提高市场信息搜集的积极性,减少对政府的依赖,增强信息搜集能力,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动,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注重长期的贸易合作,长远发展。中国农产品进出口企业提高食品质量安全意识,消费者权益保护意识、环境保护意识、社会责任意识,树立正面的企业形象,提高企业信誉。合理应用低价战略进入市场,避免引起反倾销控诉;在政府方面,越南政府明确各部门的职责权能,减少由责任不明确导致的贸易效率低下的情况。中国政府要精简贸易法律法规的修改流程。
朱丽丽[2](2016)在《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文中认为当前国家正在大力倡导绿色发展,鼓励发展绿色经济,鼓励各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大力推进再生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经济体系。与此同时,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概念应运而生,绿色发展示范区是一种良性循环的复合系统,强调经济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能够实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减少环境污染,促使资源优势向经济价值的转换。工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也是高消耗、高排放的产业,绿色发展是工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建立将会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对工业绿色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本文首先基于绿色发展、生态示范区建设等相关研究成果,对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概念及内涵进行了界定;其次,通过分析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动力机制,构建了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体系;再次,对六安市建设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优劣势进行了梳理,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了其现有工业发展的示范效应,判断是否能够达到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要求。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建设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对策建议。总体而言,本文研究既丰富了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相关理论知识,也对示范区的评价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苏晋[3](2012)在《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问题的日益突出,使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建设和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成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我国农业生物质能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产业基础和发展优势,但是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困难,其中政策环境不够完善、市场机制体系不健全、投融资及运营资金体制不顺畅等一系列问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创新探索。如果在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过程中使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充分发挥作用,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化石能源短缺问题,而且还将帮助农民走出地区贫困和生态环境破坏的恶性循环,改变他们现存的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所带来的广阔市场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整个农村地区的经济和社会面貌,成为农村地区新的经济增长力。本论文基于循环经济、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相关理论,借鉴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质能源及产业发展现状、产业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市场机制、政府规制和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为下面章节提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当前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实际,提出了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主要包括价格激励机制、竞争合作机制、供求机制、市场风险管理与防范四个方面;同时构建了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政策永续发展模型,实证分析出影响政策持续发展利用的主要因素,以此为依据,指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政府规制的范围和方向,并从政策支撑、技术支撑、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本体系四个方面提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保障措施。最后以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为案例,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角度提出如何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的建议,验证上述结论。这些研究成果对我国制定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相关研究机构和企业进行农业生物质能技术研发和产业投资以及各省市或地区推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工作等,都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和借鉴意义。论文主要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分为九章。第一部分,即第一章绪论,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起点和基础。主要介绍了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问题提出的背景和研究目的及意义,对国内外关于可再生能源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合和评述,并介绍了本论文所采取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部分,包括第二章和第三章的内容,即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国外经验借鉴,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理论和经验基础。界定了农业生物质能以及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概念和特点;阐述了与本文研究相关的循环经济、公共经济学、规制经济学理论,为本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同时,介绍了国外生物质能产业的发展动向并总结其成功的经验,为后文的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至第八章的内容,这一部分是论文研究的核心内容。首先,分析了我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问题,比较全面地掌握了产业发展的情况。其次,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了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为后续章节提供分析框架;在对农业生物质能市场机制进行总体描述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产业发展的价格激励机制、合作竞争机制、供求机制和风险管理与防范机制,构建了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市场机制;同时通过构建产业政策永续发展模型得出生物质能产业政策可持续的主要影响因素,并依据评价结果对产业发展中政府规制的范围和方向进行了定位;并提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第四部分,包括第九章。以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为案例,从市场机制和政府规制视角提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验证上述章节的结论,并为其他省市或地区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化发展,提供了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借鉴。
帅畅[4](2011)在《贵州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无论是哥本哈根还是坎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气候变化问题都被作为核心议题热议,世界各国逐渐认识到,解决气候变化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社会由“高碳”向“低碳”转型。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世界各国不可回避、只可迎上的发展趋势,如何因地制宜地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特别是西部地区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本文首先从低碳经济相关理论介入,从理论上论证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性、可能性,通过对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分析,认为贵州具有生态环境条件优越、新能源资源、旅游资源丰富、发展空间大、收益高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原材料生产、资源型高耗能产业占比大、产业结构层次低,节能减排难度大、技术创新能力弱、体制机制障碍等诸多不利因素,在此基础上,分别从一、二、三产业的角度分析了贵州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可以选择和把握的一些重点产业。并从引导和推崇低碳消费理念、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推广建筑节能、打造低碳交通、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低碳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合作和创新等六个方面提出了贵州在发展低碳经济方面一些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张凯[5](2011)在《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正处在高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阶段,资源的使用量急剧增加,工业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的气候危机对我国经济发展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日益严峻的资源环境状况下,我国现有的经济增长模式难以持续。当今世界,绿色发展已经成为新的发展主题,各国纷纷把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产业等新兴产业作为经济发展的重点。我国也提出了发展绿色经济的战略构想。我国建立绿色发展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产业结构优化。因此,绿色发展模式下的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具有很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首先综述了绿色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的相关理论,重点阐述了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规律理论,介绍了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关系,即绿色发展通过影响资源因素、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进而作用于产业结构优化。然后针对绿色发展带来的新的要求,对产业结构优化内涵做出了补充,即产业结构要绿色化;对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内涵做出了调整;在传统产业结构优化判别方式的基础上从经济、社会、环保、科技、国际化五个方面设立了产业结构优化综合评价体系。本文结合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十年的数据,对产业结构优化进行了一般化判别,然后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综合评价体系对中国产业结构优化现状做出了实证分析。通过对绿色发展视角下产业结构优化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产业结构优化的目标、原则和基本方向,详细的阐述了着重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和大力发展环保节能产业三个战略方向。
彭书凤[6](2008)在《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能力评估》文中提出发展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作为人类历经灾难后对自身发展方式的反思,它的提出,立即引起了全世界的共鸣,片面追求经济增长而忽略其他方面的时代已经画上句号,人类的发展将朝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趋势前进。重庆市作为中国西南部的经济大市,凭借自身的地理优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勇于开拓,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的同时注重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从源头控制污染、改进废弃物处理技术,更鼓励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最大保障。重庆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令人鼓舞,但要在保障经济稳定、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上,实现可持续发展,须及时辨析发展中各类限制因子并有效控制,特别是长期和中期限制因子,须及时遏止因此带来的负面效应。本文在参考了国内外大量研究的基础上,将可持续发展理论与重庆市实际发展相结合,基于经济、社会、资源与生态环境等系统建立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运用频度分析法、层次分析、熵权法,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将可持续发展目标归为综合发展协调指数,来表征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以下初步结论:(1)自1996年-2005年,重庆市综合发展协调指数稳步上升,数值在10-30之间。其中,经济发展指数和社会保障指数稳步上升,生态质量增幅不大,资源支撑指数基本上呈下降趋势,这重庆市人口密度大、资源相对比较紧缺引起的。(2)在经济发展、社会保障、资源支撑和生态环境质量四指数中,生态质量指数和资源支撑指数占有的份额较少,经济发展指数所占份额最大,社会保障指数其次,这是各指数确定的权重有差异所致,可见,目前人们对重庆市经济发展状况和社会保障问题倾注了更大的关注。(3)随着教育与科技投入的不断增加,重庆市的人力资源稳步增加。重庆市矿产资源丰富,但耕地、水等自然资源的相对短缺是限制重庆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性因子,重庆市应避其短、扬其利,利用特有的区位优势和经济发展特色,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控制污染的产生,提高末端处理技术水平,保护生态环境。针对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与要求,本文给出以下建议:重庆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必须首先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由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严格控制人口;努力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王上辅[7](2006)在《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研究》文中提出四川省作为全国的主要矿区之一,在矿山开发中重现的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如何对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问题进行控制,在开发资源的同时如何保护好环境,从那些方面进行环境保护才能够达到要求,将这些指标控制在多大范围才能够保证环境在矿山开采中不恶化,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体系。 本文对四川省目前的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进行统计,提出四川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指标体系,整个指标体系包括四大类28个单项指标,能够较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四川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内容;然后针对四川省目前指标的实际情况,结合国家和四川省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导则的基础上,提出四川省在未来规划年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指标控制体系;最后选择内江市楠木寺煤矿作为四川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指标体系研究的典型。
赵绪福[8](2006)在《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农业纺织原料不仅品种繁多而且产量巨大,主要包括棉花、麻类、毛类和蚕茧。它们既是农业中的主要经济产品,也是纺织工业中天然纤维的来源,直接关系着我国农业经济和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目前,经济全球化步伐加快,纺织品配额取消,中国正在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迈进,化学纤维对农业纺织原料的替代性同益增强,这些新形势和环境变化为我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以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关联理论等为基础,利用计量经济学和统计学等基本知识,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在产业链视域下研究中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的生产和发展。 本文首先在相关理论和研究基础上对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阐述其结构和不同形念,形成关于产业链研究的基本分析架构。在对农业纺织原料及纺织纤维进行区别和比较的基础上,根据农业纺织原料的技术经济流程,给出了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概念和结构,并对互相联系着的天然纤维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和化纤产业链的关系进行了分析。 为对产业链的运行过程进行整体把握,文章从两个角度对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进行了全面分析:一是对产业链的各个环节进行解剖。即分别对农业纺织原料的生产、初加工、流通和贸易、纺织加工、服装加工、纺织品服装的商贸和消费等进行考察,了解其产业活动内容、产业主体、产业现状和存在问题。二是对产业链的各种流程形态进行分析。即从整链的角度考察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分析各种流程形态的涵义、特征、在各环节的分布和运行状况,归纳出产业链的一些基本运行规律。 在分环节和分形态讨论的基础上,文章对我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实际运行绩效和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考察了化纤产业链的发展与现状,说明其对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影响。文章对美国、澳大利亚、日本和印度等国家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进行了比较分析,说明其演变过程和结构形态的差异,以及对我国的启示和借鉴。针对我国产业链特征和存在问题,提出产业链优化的概念,并阐述其优化内容和途径。根据当前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面临的发展环境和形势,提出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的基本思路。 文章的主要创新之处:一是对一系列概念进行梳理和界定,对农业纺织原料的技术经济流程进行了全程考察,将农业纺织原料和天然纤维进行区分,并与初加工有机联系起来,通过一系列技术转换系数,给出了产业链中比较系统的可用数据;二是计算出物流在各环节的数量分布,揭示出物流的性状和数量变化特征,以及物
王珏[9](2005)在《服装绿色设计理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文中认为纺织服装工业在为人类创造大量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了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纺织服装工业必须有效地利用资源、能源,减轻环境污染。绿色设计是近年来提出的新的设计方法。绿色设计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考虑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而实现产品全生命周期能源、资源利用率最高,对环境和人类安全健康的负面影响最小。我国开展纺织服装工业绿色设计技术的研究与应用己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 本文回顾并总结了绿色设计的发展历程、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在纺织服装领域的应用。研究围绕服装绿色设计展开,从服装绿色性的研究出发,创造性的提出并阐述了服装绿色性的概念,构建了一套符合中国国情和生产实际的服装绿色设计理论体系,包括服装绿色设计的方法、材料选择、关键技术和评价等。论文以女士涤纶衬衣为研究对象,对服装生命周期进行完整的定性评价;探索性的应用绿色设计的重要方法之一——生命周期评价的方法对女士涤纶衬衣进行定量评价。第一次完成了国内完整的纺织服装产品生命周期评价。通过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得出了服装整个生命周期中所涉及的资源、能源利用及环境污染排放状况。最后,论文提出了较为完整的服装绿色设计战略。 通过服装生命周期影响评价得出资源耗竭系数、环境负荷系数两个指标。天然气的资源耗竭系数最高。尽管煤的消耗量最大,但经过对各类资源消耗进行标准化加权后,煤的资源耗竭系数下降到第二位。服装全生命周期中最主要的环境影响为固体废弃物,其次为全球变暖、酸化和富营养化。 本文通过服装生命周期评价,为纺织服装企业管理者提供了先进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技术,为纺织服装业进一步丌展绿色设计和生命周期评价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本文提出的服装绿色设计战略,系统的、综合的提出了在服装绿色设计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服装全生命周期绿色性,提高其国际竞争力的方法和措施。
张怀良[10](1996)在《“九五”期间纺织科技工作设想》文中提出文章分两大部份。 第一部份重点介绍了“九五”期间纺织科技工作的主要任务和技术关键。这包括1、努力发展和充分利用纺织原料,优先发展和推广应用化纤新品种,加强纺织废料的回收和利用;2、纺机、器材的制造和生产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3、积极采用先进的电子技术,开发高科技产业用纺织新材料,拓展新领域;4、对棉、毛、麻、丝、印染、服装实施全面的改组改造提高总体水平;5、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建立完整的纺织标准管理体系;6、改善劳动环境、劳动安全,加强环境保护和节能;7、详细介绍“九五”科技工作的重点内容。 第二部份阐述了我国“九五”期间科技发展战略以及体制改革方面的指导意见和原则。科技工作必须坚持如下五个方针,即:经济建设必须依靠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要坚持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以及推广工作的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坚持进行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要联合各路科技力量,发挥各自的作用;要集中力量办几件大事。文章强调指出技术创新工程是从新技术开发到商业化应用的繁体过程。企业应是技术创新的主体。那种单纯以“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为衡量成果的标准是偏颇的。
二、黄红麻废料可开发新产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红麻废料可开发新产品(论文提纲范文)
(1)越中农产品贸易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国内外文献评述 |
1.4 研究主要内容方法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产品 |
2.1.2 农产品国际贸易 |
2.2 理论基础 |
2.2.1 绝对优势理论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要素禀赋理论 |
2.2.4 新贸易理论 |
2.2.5 竞争优势理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越中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
3.1 越中农业发展现状 |
3.1.1 中国农业发展现状 |
3.1.2 越南农业发展现状 |
3.2 中越农产品出口及贸易比较 |
3.2.1 中越农产品出口状况 |
3.2.2 越中双边贸易比较状况 |
3.3 越南出口到中国的主要农产品分品种贸易状况 |
3.3.1 大米 |
3.3.2 木薯切片 |
3.3.3 水果 |
3.3.4 橡胶 |
3.4 本章小结 |
4 越中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制约因素分析 |
4.1 越中农产品贸易中存在的问题 |
4.1.1 政府方面 |
4.1.2 企业方面 |
4.1.3 农产品质量问题 |
4.1.4 边境贸易方面 |
4.2 越中农产品贸易制约因素分析 |
4.2.1 政府方面 |
4.2.2 企业方面 |
4.2.3 农产品质量方面 |
4.2.4 边境贸易方面 |
4.3 本章小结 |
5 亚洲国家与中国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经验借鉴 |
5.1 菲律宾农产品贸易发展经验 |
5.1.1 进口和出口到中国的情况 |
5.1.2 菲律宾农业出口政策与解决方案 |
5.2 泰国农产品贸易发展经验 |
5.2.1 进口和出口到中国的情况 |
5.2.2 泰国农产品出口政策与对策 |
5.3 印度的农产品贸易发展经验 |
5.4 越南的经验教训 |
5.5 本章小结 |
6 促进中越农产品贸易合理发展的对策 |
6.1 政府方面 |
6.2 企业方面 |
6.3 产品方面 |
6.4 边境贸易方面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2)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研究综述 |
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
2.1.2 清洁生产理论 |
2.1.3 低碳经济理论 |
2.1.4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2 生态示范区建设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对生态示范区建设的研究 |
2.2.2 国内对生态示范区建设评价体系的研究 |
第三章 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特征分析 |
3.1 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概念及内涵 |
3.2 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的特征 |
3.3 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内容 |
第四章 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动力机制分析 |
4.1 内在动力机制 |
4.1.1 企业经济利益驱动机制 |
4.1.2 绿色消费需求拉动机制 |
4.2 外在动力机制 |
4.2.1 政府社会责任推动机制 |
4.2.2 科技发展的支撑机制 |
第五章 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5.1 总体思路 |
5.2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
5.2.1 绿色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 |
5.2.2 整体性和相关性原则 |
5.2.3 系统性和科学性原则 |
5.2.4 灵活性与可操作性原则 |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4 评价指标解释 |
5.4.1 工业发展水平 |
5.4.2 工业产业结构 |
5.4.3 资源集约能力 |
5.4.4 污染治理能力 |
5.4.5 科技创新能力 |
5.5 评价方法思路 |
第六章 六安市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实证研究 |
6.1 六安市工业发展现状分析 |
6.1.1 产业规模不断壮大 |
6.1.2 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
6.1.3 节能减排初见成效 |
6.2 六安市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优劣势分析 |
6.2.1 发展优势 |
6.2.2 发展劣势 |
6.3 六安市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6.4 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的对策 |
6.4.1 做好规划,明确示范区建设的重要性 |
6.4.2 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加快工业转型升级 |
6.4.3 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绿色化水平 |
6.4.4 加快技术创新,提升科技支撑作用 |
6.4.5 加强绿色文化建设,提高文化意识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专家打分表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3)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问题的提出 |
1.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2.3 评述 |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案例选择说明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基础理论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农业生物质能 |
2.1.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 |
2.2 循环经济理论 |
2.3 公共经济学理论 |
2.4 规制经济学理论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及其启示 |
3.1 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3.1.1 美国 |
3.1.2 巴西 |
3.1.3 欧盟 |
3.1.4 印度 |
3.2 国外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3.2.1 依靠国家政策推动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3.2.2 加大技术研发和试点示范力度 |
3.2.3 加大政府财税支持力度 |
3.2.4 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产业 |
3.3 本章小结 |
4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的基本状况 |
4.1.1 农作物秸秆 |
4.1.2 能源作物 |
4.1.3 禽畜粪便 |
4.1.4 农产品加工业副产品 |
4.2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现状 |
4.2.1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资源利用现状 |
4.2.2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能力 |
4.2.3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特征 |
4.3 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4.3.1 政策体系不够完善 |
4.3.2 市场机制不健全 |
4.3.3 投融资及运营资金体制不顺畅 |
4.3.4 产业化技术水平仍需提高 |
4.3.5 产业链上利益相关者体系缺乏系统性 |
4.4 本章小结 |
5 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与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作用机理 |
5.1 市场机制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5.1.1 市场需求与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 |
5.1.2 市场供给与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 |
5.1.3 价格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5.1.4 同业竞争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5.2 政府规制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 |
5.2.1 政府干预农业生物质能产业的理论依据 |
5.2.2 财税政策促进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增长的作用机理 |
5.2.3 社会规制规范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市场竞争秩序的作用机理 |
5.3 市场机制、政府规制与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互动模型 |
5.4 本章小结 |
6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市场机制的构建 |
6.1 农业生物质能市场机制的总体描述 |
6.2 农业生物质能产品价格激励机制 |
6.2.1 价格激励机制的选择 |
6.2.2 价格激励机制的运行 |
6.3 农业生物质能产品合作竞争机制 |
6.3.1 合作竞争的类型 |
6.3.2 合作竞争的形式 |
6.4 农业生物质能产品市场供求机制 |
6.4.1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供应链的组成 |
6.4.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供应链的组织管理 |
6.4.3 农业生物质能产品的销售 |
6.5 农业生物质能项目市场风险管理与防范 |
6.5.1 市场风险回避 |
6.5.2 市场风险控制 |
6.5.3 市场风险转移 |
6.5.4 市场风险自留 |
6.5.5 市场风险应急 |
6.6 本章小结 |
7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政府规制 |
7.1 政府规制的目标及约束条件 |
7.1.1 政府规制的目标 |
7.1.2 政府规制的约束条件 |
7.2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政府规制的必要性 |
7.3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政策永续发展模型构建与评价 |
7.3.1 产业政策永续发展目标 |
7.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7.3.3 产业政策永续性综合评价——以福建省为例 |
7.4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中政府规制的定位 |
7.4.1 政府规制的范围 |
7.4.2 政府规制的方向 |
7.5 本章小结 |
8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支撑体系的构建 |
8.1 政策支撑体系 |
8.1.1 建立多种机制并存的政策支持体系 |
8.1.2 明晰管理部门职责并制定系列支持政策 |
8.2 技术支撑体系 |
8.2.1 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原料生产技术体系 |
8.2.2 构建良好的原材料加工转换技术体系 |
8.3 组织管理体系 |
8.3.1 构建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组织管理体系 |
8.3.2 构建高效和制度化的组织管理运行体系 |
8.4 人力资本体系 |
8.4.1 政府鼓励人力资本创新的相关配套政策 |
8.4.2 市场激励企业家及研发型人力资本机制 |
8.5 本章小结 |
9 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的实证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
9.1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的资源存量 |
9.1.1 武汉市的秸秆存量及分布 |
9.1.2 武汉市的畜禽粪便存量 |
9.1.3 武汉市的油料作物存量及分布 |
9.2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现状 |
9.2.1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产品开发利用的现状 |
9.2.2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技术市场的现状 |
9.2.3 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市场开发的制约因素 |
9.3 基于市场机制的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9.3.1 通过市场途径,加强研发和技术创新能力 |
9.3.2 设立严格的市场准入门槛,建立有效的定价机制 |
9.3.3 实施生物质能企业集群带动战略,提升核心竞争力 |
9.4 基于政府规制的武汉市农业生物质能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9.4.1 沼气开发利用 |
9.4.2 燃料乙醇开发利用 |
9.4.3 生物柴油开发利用 |
9.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个人简历 |
(4)贵州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低碳经济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碳经济国外研究现状 |
1.2.2 低碳经济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设计 |
1.3.1 研究思路 |
1.3.2 框架设计 |
1.4 研究方法 |
2 低碳经济: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模式 |
2.1 低碳经济概念的界定 |
2.1.1 低碳经济的概念 |
2.1.2 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 |
2.2 低碳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础 |
2.2.1 低碳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生态足迹”理论 |
2.2.2 低碳经济发展的可能性——脱钩发展理论 |
2.2.3 低碳经济的发展态势——“过山车”理论(EKC 假说) |
3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条件分析 |
3.1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有利条件分析 |
3.1.1 生态环境条件优越 |
3.1.2 低碳能源资源丰富 |
3.1.3 旅游资源丰富 |
3.1.4 可开发的 CDM 项目多 |
3.1.5 低碳经济发展空间大、收益高 |
3.2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制约因素分析 |
3.2.1 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
3.2.2 原材料生产、资源型高耗能产业占比大 |
3.2.3 产业结构层次低,节能减排难度大 |
3.2.4 技术创新能力弱 |
3.2.5 体制、机制障碍 |
4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选择 |
4.1 发展低碳农业 |
4.1.1 发展粮食及特色种植业,推进农地固碳 |
4.1.2 发展生态畜牧业,推进草地固碳 |
4.1.3 发展特色水产养殖业,推进湿地固碳 |
4.1.4 发展特色林果业,推进林地固碳 |
4.2 发展低碳工业 |
4.2.1 振兴装备制造业 |
4.2.2 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 |
4.2.3 发展生物产业 |
4.2.4 发展酿酒业和烟草产业 |
4.2.5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 |
4.2.6 改造原材料产业 |
4.3 发展现代服务业 |
4.3.1 发展生态旅游产业 |
4.3.2 发展文化产业 |
4.3.3 发展低碳金融服务业 |
4.3.4 发展信息、科技和中介服务业 |
4.3.5 发展现代物流业 |
5 贵州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建议 |
5.1 引导和推崇低碳消费理念 |
5.1.1 引导家庭和个人合理消费,鼓励学习型消费 |
5.1.2 引导企业低碳生产与消费 |
5.1.3 政府也要坚持“低碳化”运作 |
5.2 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 |
5.2.1 降低煤在贵州能源结构中的比例,提高煤炭净化比重 |
5.2.2 大力发展低碳和无碳能源 |
5.3 发展绿色建筑 |
5.4 打造低碳交通 |
5.5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构建低碳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 |
5.5.1 制定低碳经济发展战略 |
5.5.2 构建低碳经济政策和法律体系 |
5.6 加强低碳技术合作和创新 |
5.6.1 加强低碳技术合作 |
5.6.2 加强低碳技术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论文的基本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绿色发展相关理论 |
2.1.1 绿色发展理论溯源 |
2.1.2 绿色发展的内涵 |
2.1.3 中国绿色发展的现状分析 |
2.2 产业结构优化相关理论 |
2.2.1 产业的含义 |
2.2.2 产业结构的含义 |
2.2.3 产业结构优化的含义 |
2.2.4 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规律理论 |
2.2.5 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因素 |
2.2.6 产业结构优化面临新的挑战 |
2.3 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优化作用关系 |
第三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理论研究 |
3.1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内涵 |
3.1.1 对产业结构优化内涵的补充 |
3.1.2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合理化 |
3.1.3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高度化 |
3.2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判别 |
3.2.1 产业结构优化的一般判别方式 |
3.2.2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判别原则 |
3.2.3 绿色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一般判别的调整 |
3.3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综合评价体系 |
第四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实证研究 |
4.1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一般判别的实证研究 |
4.1.1 我国产业结构高度化的一般判别 |
4.1.2 我国产业结构合理化的一般判别 |
4.2 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综合评价的实证研究 |
4.2.1 经济发展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4.2.2 社会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4.2.3 生态环保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4.2.4 科技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4.2.5 国际视角下的产业结构优化评价 |
4.2.6 综合评价总结 |
第五章 产业结构优化战略建议 |
5.1 着重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改造 |
5.2 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 |
5.3 大力发展节能环保产业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对今后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能力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可持续发展观的演进 |
1.1 引言 |
1.1.1 关于发展观 |
1.1.2 可持续发展思想 |
1.1.3 可持续发展的定义 |
1.1.4 分角度的可持续发展概念和理论探讨 |
1.1.5 可持续发展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核心思想、目的 |
1.1.6 区域可持续发展 |
1.2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方向 |
1.2.1 生态学模型—生物物理量方向 |
1.2.2 经济学模型—货币化方向 |
1.2.3 社会政治学模型—社会福利方向 |
1.3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
1.3.1 国内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
1.3.2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动态 |
1.4 可持续发展评价方法研究现状 |
1.4.1 层次分析法简介 |
1.4.2 模糊综合评判法简介 |
1.4.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简介 |
1.4.4 主成分分析法简介 |
1.5 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意义 |
1.5.1 研究目标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意义 |
2 研究区域概况 |
2.1 历史情况 |
2.2 自然地理 |
2.2.1 位置 |
2.2.2 面积 |
2.2.3 地势、河流、气候 |
2.3 经济现状分析 |
2.4 社会现状分析 |
2.5 环境现状分析 |
2.5.1 废污水情况 |
2.5.2 粉尘情况 |
2.5.3 水土流失情况 |
2.5.4 辐射情况 |
2.5.5 噪声情况 |
2.6 资源现状分析 |
3 区域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 |
3.1 引言 |
3.1.1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内涵 |
3.2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选择 |
3.2.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3 评价方法 |
3.3.1 数据来源 |
3.3.2 数据标准化 |
3.3.3 综合赋权法求各指标权重 |
3.3.4 对标准化数据加权 |
3.3.5 求目标矩阵特征值、特征向量 |
3.3.6 计算综合得分 |
3.3.7 数据绘图处理 |
4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评价 |
4.1 指标体系的构建 |
4.1.1 指标框架 |
4.1.2 主要指标解释 |
4.2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评估 |
4.2.1 标准化原始数据 |
4.2.2 综合赋权法求社会发展系统指标权重 |
4.3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目标体系权重 |
4.4 对标准化数据进行加权 |
4.5 主成分分析法分析处理数据 |
4.5.1 社会保障指标得分 |
4.5.2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历年得分 |
4.6 绘制统计图 |
4.6.1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各系统比例分布 |
4.6.2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各系统历年得分柱状图 |
4.6.3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各系统历年走势图 |
4.7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目标结果分析 |
4.7.1 结论分析 |
4.7.2 限制因子分析 |
5 重庆市可持续发展综合分析建议 |
5.1 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实施可持续发展 |
5.1.1 优先发展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 |
5.1.2 加快现代企业制度改革 |
5.1.3 建立健全市场体系 |
5.2 发展循环经济 |
5.2.1 建立资源循环型企业 |
5.2.2 建设生态工业园区 |
5.2.3 建设资源循环型生态农业 |
5.3 优化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 |
5.3.1 做好第一、二、三产业结构调整 |
5.3.2 做好第二产业内部结构调整 |
5.3.3 保持工业经济增长,改善工业结构 |
5.3.4 加快发展社会服务业 |
5.4 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
5.4.1 处理好六个关系,加快生态环境建设 |
5.4.2 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的方针,加强产业政策指导和法制建设 |
5.4.3 重庆市生态环境建设现状和措施 |
5.5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和政府宏观调控的作用 |
5.6 严格控制人口 |
5.7 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
6 结论与创新点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第2章 四川省概况 |
2.1 自然环境概况 |
2.1.1 位置和面积 |
2.1.2 地形和地貌 |
2.1.3 气候 |
2.1.4 人口 |
2.1.5 自然资源 |
2.2 经济环境概况 |
2.2.1 农业 |
2.2.2 工业 |
2.2.3 国内贸易 |
2.2.4 对外经济 |
2.2.5 交通、邮电和旅游 |
2.2.6 金融和保险 |
2.2.7 环境保护 |
2.3 未来发展预测及对项目的影响 |
第3章 四川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概况 |
3.1 四川省矿产资源及开发利用 |
3.1.1 四川省经济社会概况 |
3.1.2 矿产资源 |
3.2 四川省矿山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 |
3.2.1 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
3.2.2 矿山开发利用的三废处理 |
3.2.3 矿山土地复垦与土地保护利用 |
3.2.4 矿区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 |
第4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研究现状 |
第5章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构建 |
5.1 建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体系的依据和原则 |
5.1.1 指标编制的依据 |
5.1.2 指标设计的原则 |
5.2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体系构建的思路 |
5.3 四川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的确定 |
5.3.1 “三废”及噪声治理指标 |
5.3.2 生态环境恢复指标 |
5.3.3 资源综合利用指标 |
5.3.4 地质灾害控制指标 |
5.4 四川省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汇总 |
第6章 典型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指标研究 |
6.1 矿区生产状况 |
6.2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指标现状 |
6.3 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规划控制指标 |
第7章 矿山环境保护对策及建议 |
7.1 认真贯彻党和国家的环保方针、政策 |
7.2 切实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针 |
7.3 坚持执行“谁开发谁保护、谁破坏谁治理”的政策 |
7.4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法制建设 |
7.5 建立和健全矿山环境管理体制 |
7.6 加强矿山环境监测及预测预报制度 |
7.7 完善经济刺激手段 |
7.8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科技研究与国际合作 |
7.9 加强矿山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树立矿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 |
7.10 加强对地方及乡镇(集体、个体)矿的扶持和管理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一、研究背景、意义及目的 |
二、国内外研究概况 |
三、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产业链的理论基础及其科学内涵 |
一、与产业链相关的理论基础 |
二、国内外对产业链及其相关概念的论述 |
三、产业链的概念和内涵 |
四、产业链的结构、形态及其研究目的 |
五、农业产业链及其特征 |
第三章 农业纺织原料及其产业链的基本概述 |
一、纺织纤维原料的概念与结构 |
二、与农业纺织原料相关的产业链构建 |
三、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参与者及贯穿领域 |
四、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基本特征 |
第四章 中国农业纺织原料生产分析 |
一、农业纺织原料生产的产业属性和产业主体 |
二、中国农业纺织原料生产规模 |
三、农业纺织原料生产区域分布 |
四、农业纺织原料生产的投入产出与科技进步 |
五、农业纺织原料在农业经济中的地位和存在问题 |
第五章 与农业纺织原料相关联的后续产业环节分析 |
一、农业纺织原料初加工行业 |
二、农业纺织原料的流通与贸易 |
三、纺织加工业 |
四、服装制造业 |
五、纺织品服装的商贸与消费 |
第六章 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物流、信息流和价值流 |
一、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物流 |
二、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信息流 |
三、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价值流 |
四、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运行的基本规律 |
第七章 中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运行绩效、问题与挑战 |
一、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运行绩效 |
二、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三、化纤产业链及其对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影响 |
第八章 国外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现状与启示 |
一、美国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 |
二、澳大利亚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 |
三、日本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 |
四、印度的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 |
五、各国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的比较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
第九章 产业链优化与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 |
一、农业纺织原料产业链优化的意义、途径与原则 |
二、农业纺织原料产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形势及其影响 |
三、对纤维的供需预测 |
四、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的基本对策 |
第十章 结论与研究展望 |
一、基本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服装绿色设计理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第一节 服装绿色设计的研究背景 |
1. 服装绿色设计是日益增长的服装绿色消费的要求 |
2. 服装绿色设计是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
3. 服装绿色设计是消除服装绿色贸易壁垒的最有效途径 |
第二节 绿色设计研究进展与现状 |
1. 绿色设计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
2. 绿色设计的研究现状 |
第三节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目的 |
1. 论文的引入 |
2. 论文研究的内容 |
3. 论文选题的意义 |
第一章 服装绿色设计的理论体系 |
第一节 服装绿色设计的基本概念 |
1. 产品的生命周期 |
2. 绿色产品的概念 |
3. 服装绿色性概念的确立 |
4. 服装绿色设计的概念与特点 |
第二节 服装绿色设计方法 |
1. 概述 |
2. 绿色设计方法与过程 |
第三节 服装绿色设计的材料选择 |
1. 传统服装设计的材料选择 |
2. 绿色材料的概念与特点 |
3. 选择绿色服装材料的原则 |
4. 绿色服装材料的现状 |
第四节 服装绿色设计的关键技术 |
1. 服装拆卸设计 |
2. 服装回收设计 |
3. 服装绿色设计的数据库和知识库 |
第五节 服装绿色设计评价 |
1. 服装绿色设计的评价标准 |
2. 服装绿色设计的评价方法 |
3. 服装绿色设计评价体系 |
第二章 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评价服装绿色设计 |
第一节 目的与范围确定 |
1. 研究目标 |
2. 研究范围 |
第二节 服装生命周期清单分析 |
1. 数据来源及数据质量 |
2. 清单结果分析与解释 |
第三节 服装生命周期影响评价 |
1. 生命周期影响评价技术步骤 |
2. 服装影响评价模型的建立 |
3. 服装生命周期影响评价结果 |
第四节 服装生命周期解释 |
1. 利用节能措施降低能耗、节约能源 |
2. 绿色生产减少环境影响 |
第三章 服装绿色设计战略 |
1. 服装结构优化设计战略 |
2. 服装(组件)功能优化 |
3. 服装原材料利用优化 |
4. 节约能源,合理利用能源 |
5. 服装生产过程优化 |
6. 优化服装销售网络 |
7. 减少服装使用阶段的潜在影响 |
8. 优化服装使用后的处置系统 |
参考文献 |
附录:缩写词 |
致谢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四、黄红麻废料可开发新产品(论文参考文献)
- [1]越中农产品贸易发展对策研究[D]. 高国青(Cao Quoc Thanh).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2]工业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与评价研究[D]. 朱丽丽. 合肥工业大学, 2016(02)
- [3]基于市场机制与政府规制的中国农业生物质能产业发展研究[D]. 苏晋. 东北林业大学, 2012(01)
- [4]贵州发展低碳经济问题研究[D]. 帅畅. 贵州财经学院, 2011(06)
- [5]绿色发展视角下的我国产业结构优化战略研究[D]. 张凯. 北京邮电大学, 2011(10)
- [6]重庆市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与能力评估[D]. 彭书凤. 重庆师范大学, 2008(01)
- [7]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控制指标研究[D]. 王上辅. 四川大学, 2006(03)
- [8]产业链视角下中国农业纺织原料发展研究[D]. 赵绪福. 华中农业大学, 2006(02)
- [9]服装绿色设计理论及评价体系的研究[D]. 王珏. 青岛大学, 2005(06)
- [10]“九五”期间纺织科技工作设想[J]. 张怀良. 中国纺织经济, 199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