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温双控蒸发器制冷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栋[1](2019)在《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小型系统运行特性和性能优化》文中认为本文以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小型系统为研究对象,以提高系统性能为研究目的,提出通过优化系统运行参数和以共沸混合制冷剂代替纯质制冷剂的方案。论文还对CO2系统测试环境室及其融霜节能装置进行了简单介绍,最后,为扩大CO2制冷技术的应用范围,对“双温区”的电冰箱系统进行了理论设计。基于小型CO2系统建立了最优运行参数计算的热力学模型,在设定的工况下,利用模型预测了毛细管几何结构与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最优组合。依据理论计算结果,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小型CO2热泵热水器系统,利用该试验台对热力学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当蒸发温度为3℃,气冷器出口温度为34℃,毛细管内径为1mm时,毛细管管长与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最优组合为3.9m和270g。对比相同运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可知所建立的热力学模型具有相对较好的准确度,可以为确定小型CO2跨临界循环中预测毛细管几何结构与制冷剂充注量之间的最优组合提供理论指导。基于优化设计后的CO2跨临界循环,筛选出R41工质,可与CO2组成共沸混合制冷剂。在三种不同的小型系统中(冷柜系统、空气源热泵热水器系统、水源热泵热水器系统),不断改变工作条件,对CO2/R41共沸混合制冷剂的性能展开了大量研究,结果表明CO2/R41混合制冷剂将是取代纯质CO2制冷剂的一种很好的替代品。因为其具有稳定的化学性质、较低的最优高压、较大的系统COP、较低的压缩机压缩比、较低的排气温度、较高的单位制冷量和制热量。同时,CO2/R41(0.5/0.5)混合制冷剂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效率(超过23%),且冷柜系统?效率几乎等于热泵热水器系统,这意味着CO2/R41是一种应用于冷柜系统中的很有潜力的制冷剂。为了给以后小型CO2系统性能测试提供实验平台,基于一台冷库,设计了一个恒温室,该恒温室具有很好的控温精度,所设计的蒸发器融霜节能装置也具有很好的效果。最后,对一台双温两门电冰箱系统进行了详细的理论设计,该系统采用CO2跨临界循环,可以CO2制冷技术应用范围的扩大提供思路。
何万基[2](2017)在《耦合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开发及产品研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购买冰箱的消费习惯逐渐发生改变,现在不仅关注冰箱的能耗,还对冰箱的形式、功能等提出了一些新要求。冰箱由简单的食品低温贮藏箱,向精确控温、大容量、多温区、节能环保、保质保鲜等高品质的方面发展。对于每一个冰箱厂家而言,要想更快占领市场,获得高额利润,研发、设计满足消费者需求的节能冰箱产品显得迫在眉睫。双压缩机双循环系统节能效果佳,温控精度高,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系统初始成本较高,而且采用的小型压缩机效率低,影响了循环效率,限制了其在市场上的应用。将冷变换器技术应用于双压缩机双循环系统中,提出了耦合双循环系统。新系统在保证温控精度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系统的性能系数,可以极大地推动双压缩机系统在市场上的应用。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研制了耦合双循环冰箱样机,并从理论分析、模拟计算以及实验测试等方面对冰箱样机进行了系统研究。详细研究成果如下:1.对双压缩机双循环系统和常规单循环冰箱系统进行了性能系数的理论分析和计算,结果表明双压缩机双循环系统比传统的单循环系统性能系数高,耦合双循环系统与普通双压缩机系统相比更具节能潜力;2.设计了冰箱的整体结构和布置方式,完成样机热负荷计算和系统的热力计算,并据此对样机的各部件进行了选型和设计,研制了耦合双循环系统冰箱样机;3.提出了 一种适用于耦合双循环冰箱的温度及耦合运行控制策略,通过计算机模拟计算和实验测试的方式分析并验证了温度及耦合运行控制策略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温度及耦合运行控制策略能够实现间室温度和系统耦合运行的协同控制;4.通过对两台典型样机的对比实验研究,分析了系统单独运行状态和耦合运行状态对冷藏子系统和冷冻子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5.对样机进行了标准耗电量测试,得到耦合双循环冰箱样机的标准耗电量为1.15kW-h/24h,达到1级能效标准,耗电量明显低于间型号早循环系统冰箱。最后,简要阐述了已有研究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设想。
王军[3](2015)在《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冷链设备制造技术的综合水平远低于社会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环保型商用制冷产品产业化的瓶颈问题。在“节能减排”的社会环境下,基于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节能环保、安全可靠的双温双控二氧化碳商用复叠式制冷机组的设计方案。二氧化碳商用复叠式制冷机组以自然工质R744作为低温级制冷剂、R134a作为高温级制冷剂。机组设有高温级蒸发器和低温级蒸发器,能够提供冷冻、冷藏两个不同的温度环境;采用多台压缩机并联的方式,能够更好的适应热负荷的变化及对环境温度的精确控制;配套设计的安保冷源系统在机组意外停机时启动运行,调节低温级循环回路的压力,提高了机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课题主要工作有:分析冷链物流产业及相关技术的发展状况,论证了新一代节能环保型C02商用制冷机组开发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了一种C02商用复叠式制冷系统设计方案。根据技术指标的要求,确定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具体研发方案,并进行系统的设计、零部件选型以及实验方案的制定。建立了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理论循环的数学模型。模拟分析了不同的C02蒸发温度、R134a冷凝温度及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等循环参数变化对制冷系统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复叠式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COP随C02蒸发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R134a冷凝温度的升高及冷凝蒸发器传热温差增大而减小。优化匹配得到CO2冷凝温度为-4℃左右时,COP约为2.04,系统性能最优。综合分析表明: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的开发和研究对于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周苏明[4](2014)在《基于冷变换器原理冰箱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冰箱产业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产销量已经达到千万级的水准。家用冰箱的极大普及使得冰箱耗能占据家用耗能的份额越来越大,针对冰箱的节能研究变得越来越重要,国家和企业对于冰箱的节能也日益关注。冷变换器可以将多温位制冷系统中的低品位的冷量转换为高品位冷量,以此达到能量的分级与高效利用。本课题在综合分析当前各类冰箱循环系统特点的基础上,依据冷变换器原理,提出了一种新型双压缩机双循环回路的冰箱制冷系统,系统将普通双压缩机冰箱的制冷系统中两个独立的压缩系统通过蒸发过冷器进行耦合,使得部分冷藏回路的低品位冷量转换为冷冻回路的高品位冷量,达到节能的目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对基于冷变换器原理冰箱的制冷系统进行热力学分析,综合考虑各项影响参数,建立理论模型,得出基于冷变化器原理冰箱当量性能系数随冷凝温度、冷藏蒸发温度、冷变换贡献率以及冻藏负荷比的变化曲线并与市场实际冰箱进行对比。(2)设计并搭建用于理论验证和性能研究的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具有多种运行模式,可以对比研究普通双压缩机冰箱与基于冷变换器双压缩机冰箱的运行参数与性能。(3)实验研究了系统的冷变换贡献率:冷藏、冷冻蒸发温度为-5℃、-25℃,冷凝温度范围为30~45℃,冷变换贡献率为0.148~0257左右,冷变换贡献率随冷凝温度升高而增加。(4)实验研究了系统的节能性能:新型双压缩机冰箱与传统双压缩冰箱在同一工况下,消耗相同的电能可以获得相同的冷量,但是前者高品位冷量占总冷量的比重更大,即电能利用率更高。当冷凝温度为40℃,冷藏、冷冻蒸发温度分别为-5℃、-25℃,冻藏负荷比为0.917时,相比于独立运行模式,耦合运行时性能系数提升约8.48%。
王厉[5](2012)在《基于(火用)方法的暖通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资源日趋紧张,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增大的当今社会,节能减排已经成为很多国家、阶层和团体之间的共识。由于暖通空调系统在建筑能耗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因此对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问题展开研究,发展和应用新的节能技术就成为当今节能减排中的一项具体的重要工作。对暖通空调系统的研究过程中,通常采用能量分析方法,它虽然具有直观、简便的特点,却不能描述系统中存在的各种不可逆损失,因而对于系统的不合理用能状况难以进行量化、评价,为此在暖通空调系统中利用(火用)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成为近年来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然而,相对于暖通空调系统所涵盖的广大范围而言,当前的(火用)分析研究在某些方面上还很少涉及,如自然通风系统、溶液除湿系统以及一些新型吸收式制冷/制热系统,另外,目前的(火用)分析往往针对具体的实际系统,研究结果受具体因素影响而缺乏普遍性。因此,本文基于(火用)分析方法,针对暖通空调系统,着力于在以上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具体涉及了自然通风系统、蒸发冷却系统、溶液除湿系统、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以及吸收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的(火用)传递情况、运行工况和(火用)效影响因素,拓展了对暖通空调系统研究的广度,同时通过基于(火用)方法的热力学分析,揭示了各系统运行过程中所表现出的普遍规律和实质,也为实际系统的评价、运行及改进提供了理论指导。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有:(1)详细介绍了(火用)分析中的一些重要基本概念,能量及(火用)传递过程中的动力学微分方程及其物理意义,进一步介绍了普遍化形式的能量及(火用)传递方程,重点阐述了不同表达方式下能量及(火用)传递过程的区别和联系,为利用(火用)分析方法研究暖通空调系统阐明了理论基础。(2)通过建立一维稳态(火用)平衡方程,以一带中庭的高层建筑为对象,分析了自然通风系统中的(火用)传递、驱动机制和(火用)效表现,阐明了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在能量分析角度和(火用)分析角度上存在的差异及其原因,分析了内外温差对自然通风系统(火用)效的影响,指出其中存在(火用)优化机会,进一步分析了利用太阳能进行光热转换驱动的自然通风系统和进行光电转换驱动的机械通风系统的(火用)效差异,指出光电转换具有更高(火用)效,为太阳能驱动通风系统的合理利用提供了理论指导。(3)通过分析湿空气(火用)和水(火用)的各项构成及其物理意义,提出将水(火用)用蒸发相变过程所涉及的饱和蒸汽(火用)和潜热(火用)来表示,从而将水(火用)计算与热湿处理过程中常见的水的相变过程联系起来,进一步研究了水(火用)、潜热(冷)(火用)以及蒸汽(火用)之间随温度变化的相互关系,划分出3个特征区域并阐明了各区域的(火用)传递特点,分析了直接蒸发冷却系统和简接蒸发冷却系统的(火用)效,指出在直接和间接蒸发冷却系统中都存在(火用)优化机会。通过建立计算模型并利用实验结果进行验证,对直接蒸发式冷却塔的(火用)传递过程以及(火用)效随水空比、冷却塔热效率的变化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4)从(火用)分析角度探讨了空调系统(火用)负荷的构成及其物理意义,通过动态能耗模拟方法研究了各类空调(火用)负荷的变化规律,分析了空调(火用)负荷与空调负荷的差异和原因,比较了风冷空调系统和水冷空调系统中空调(火用)负荷的变化规律。提出对空调系统热、湿处理过程进行单独(火用)评价的概念及方法,以某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夏季工况为例,阐明了该独立评价方法的应用过程,这对于在空调系统中促进热、湿独立处理技术的应用具有较大意义。(5)对溶液除湿系统的运行工况进行划分,研究其在各工况下的运行特点及其(火用)传递情况。通过建立(火用)平衡方程,研究了除湿温度、环境温度和环境水蒸汽分压力对溶液除湿系统(火用)效的影响规律,通过与冷凝除湿方式比较,指出溶液除湿系统的效率只在某些工况下才具有相对优势。进一步在普通溶液除湿系统基础上,提出双效溶液除湿系统,并对其进行了(火用)分析,阐明了双效系统相对于原系统的优越性,为双效系统的应用提供了初步的理论依据。(6)以吸收制冷/热泵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吸收式制冷系统、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火用)平衡、(火用)传递及运行工况,分析了运行参数对各系统(火用)效的影响,从(火用)方法角度揭示了这些系统中所表现出的普遍规律,对于理解、评价及改进实际系统具有指导意义。(7)对吸收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进行(火用)分析,研究了它们的(火用)平衡、工况划分及影响因素,所得结论对于认识、研究和评价实际系统具有普遍意义,重点提出了吸收压缩式双效第二类热泵系统、吸收压缩式双温第二类热泵系统和吸收压缩式双温双效第二类热泵系统等新的系统型式并进行(火用)分析,丰富了吸收压缩式系统型式,为其实际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姜道珠[6](2012)在《冷库无霜运行与各时段热工状况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制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制冷设备的能耗与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作为农产品保鲜的主体设施冷库,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蒸发器结霜和积霜现象,由于霜的导热系数很小,如果不能及时融霜会使蒸发器换热能力下降,制冷效率下降,甚至还会对其相关装置的工作性能产生影响。现有条件下常用的化霜方式都是与制冷相反的过程,因化霜造成的能量浪费可达冷库耗能的20%以上。此外冷库在不同的条件下运行工况是不同的,研究冷库工况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规律,可以为冷库的安全运行提供科学依据。因此研究无霜冷库的运行和冷库在不同条件下的热工状况,对冷库的高效、节能、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蒸发器结霜和积霜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结霜的原因和霜的模型,还分析了蒸发器结构、气流环境和冷却面特性三个因素对蒸发器结霜的影响以及蒸发器结霜后对冷库压力降、传热传质的影响。针对现有冷库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蒸发器积霜运行的问题,提出了双温双控系统,利用库温和霜温控制冷库的运行程序,可以有效化解蒸发器积霜运行的情况。以10t双温双控冷库为试验监测库,对果品进入冷库前后三个阶段和蒸发器结霜前后两个阶段的热工状况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主要实验结果如下:果品进入冷库前后的三个阶段:1.果品入库前,果品品温较为恒定,冷库热工状况呈周期性变化,周期变化趋势基本稳定。2.果品入库时段,果品本体热量大量散入冷库内,使冷库运行周期由停机、冷风机运行、制冷运行三个变为制冷运行和冷风机运行两个阶段;库温快速升高,随后每个周期呈凹形缓慢降温,运行周期时间延长;果品温度先升高然后在高温处维持一段时间,之后缓慢降温直至再次恒定;相对湿度在制冷运行阶段,下降缓慢且下降过程中呈现上下波动,但总体趋势逐渐下降;在制冷运行阶段的制冷压缩机排气压力较入库前升高,吸气压力稍低;蒸发器的霜温最低值达到-10.0℃,比入库前的霜温最低值低8.0℃左右,下降过程中呈现波动;蒸发器上内外温度场中低温区域面积增大;此时段制冷运行由霜温控制主导。3.果品入库两天后,冷库热工状况比入库前有明显变化,库温虽然恢复至入库前水平,但运行周期延长;果品温度趋于稳定,但品温略低于入库前品温;相对湿度在稍低于入库前的范围内呈周期性变化;在制冷运行阶段,制冷压缩机的排气压力较入库前升高,吸气压力则降低;蒸发器上的霜温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趋势不同,没有明显的稳定期;蒸发器上内外温度场中低温区域面积增大。果品入库的影响和货物存放量的增加使冷库的热工状况有了明显变化。蒸发器结霜前后:1.蒸发器结霜前,库温周期变化较为稳定;结霜后,周期由三个阶段变为风机运行和制冷两个阶段且库温周期最高温度和最低温度逐渐升高,周期变化幅度减小,周期用时缩短,制冷压缩机开关机频繁。结霜后的霜温周期最低值达到霜温设定下限,蒸发器的制冷效率下降。2.蒸发器结霜使进风口与出风口温差的周期最大值下降,蒸发器与库内空气的换热效果明显减弱。同时也使冷库运行12小时的耗电量增加147.06%,蒸发器外表面温度下降。
田德库,吴文东[7](2009)在《带速冷器的双温区葡萄酒冷藏箱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研究了一种带速冷器、双温双控、压缩机制冷的葡萄酒冷藏箱。此冷藏箱由箱体、速冷器、制冷系统、电子电气控制系统和门体等主要部件组成。箱内的隔板将冷藏箱分隔为上下两个间室,上部为白葡萄酒储存区,下部为红葡萄酒储存区,利用一个翅片蒸发器,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及制冷系统的配合,实现了双温区冷藏的功能。
段焕林,陈爱东,苗翠平,张凤林[8](2007)在《直冷电冰箱制冷循环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分析了直冷电冰箱单路、双路、多路循环及双机、双级制冷循环,进行了系统匹配性、市场占有率、成本及其COP值比较。针对双路循环存在的频繁开停机现象,提出了完善控制方式及采用双稳态电磁阀的变温技术。变温室蒸发器与冷冻室蒸发器串联,其前串联双稳态电磁阀2,并在变温室蒸发器上并联双稳态电磁阀1,据变温室温度设定改变双稳态电磁阀通断实现两个循环支路交替制冷。冷藏室温度控制压缩机启停,变温室温度仅控制双稳态电磁阀通断,实现切换制冷剂流向目的。应用该循环方式及相关措施研制的BCD-188CH直冷电冰箱最大负荷日耗电0.38度,变温情况下耗电在0.35度以下,最低达0.31度。
段焕林,陈爱东,苗翠平,张凤林[9](2007)在《电冰箱制冷循环优化措施》文中研究表明分析了直冷电冰箱单路、双路、多路循环及双机、双级制冷循环,进行了系统匹配性、市场占有率、成本及其cop值比较。针对双路循环存在的濒繁开停机现象,提出了完善控制方式及采用双稳态电磁阀的变温技术。变温室蒸发器与冷冻室蒸发器串联,其前串联双稳态电磁阀2,并在变温室蒸发器上并联双稳态电磁阀1,据变温室温度设定改变双稳态电磁阀通断实现两个循环支路交替制冷。冷藏室温度控制压缩机启停,变温室温度仅控制双稳态电磁阀通断,实现切换制冷剂流向目的。应用该循环方式及相关措施研制的BCD-188CH直冷电冰箱最大负荷日耗电0.38度,变温情况下耗电在0.35度以下,最低达0.31度。
卢智利[10](2006)在《直冷式多路循环冰箱特性研究》文中提出冰箱的安全性、保鲜性能、耗电量、噪声及价格已成为人们购买冰箱的主要指标和依据。安全可靠、保鲜性能好、低耗电量、低噪声、价格便宜的冰箱才会成为消费者的首选。中国加入WTO后,冰箱的进出口贸易大大增加。由于欧美国家对进口家电产品的安全性和耗电量有着更严格的要求,因此,提高冰箱的安全性和节能性对提高冰箱出口量、增强我国冰箱在国外市场的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中国目前的冰箱保有量已达1.3亿台,冰箱用电目前已占居民全部用电的50%。未来十五年内中国冰箱平均每年耗电将达到400亿度以上,相当于三峡水电站年最高发电量的一半,如果全部采用节能冰箱,每年可节约的电力相当于葛洲坝水电站发电量的一半以上。因此,开发节能、安全冰箱势在必行。同时,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对冰箱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诸如多温区、各温区温度控制准确等。对于冰箱生产厂家来说,不仅要能够设计出低能耗冰箱,而且要能够迅速设计出低能耗冰箱。传统的冰箱设计方法以经验与试验为主。虽然试验研究能真实地反映实际系统,是人们深入了解装置性能不可缺少的手段,然而样机的反复制作与测试不仅要消耗大量的财力物力,大大延长了产品的开发周期,而且难以得到装置的最优结构。本文对冰箱仿真模型进行了改进及对多循环冰箱的特性进行了仿真与实验研究及应用,取得了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建立了冰箱蒸发器的自然对流与辐射换热模型。把辐射换热简化为两凸面封闭的模型,大大简化了辐射的计算过程,使得辐射换热模型能应用于仿真实际。通过计算及实验发现,冷藏室辐射制冷量占冷藏室总制冷量的41.8%、冷冻室辐射制冷量占冷冻室总制冷量的33.2%之多,因此辐射制冷量与自然对流制冷量一样是冰箱蒸发器的主要换热型式。2.对旁通双循环冰箱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建立了旁通双循环冰箱的仿真程序,并在海尔集团应用。通过仿真与实验研究发现,当冷藏蒸发器面积在±5%范围内变化时,旁通双循环冰箱对冷冻室温度基本没有
二、双温双控蒸发器制冷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双温双控蒸发器制冷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小型系统运行特性和性能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1 传统制冷剂的缺点 |
§1.1.2 环保制冷剂的替代方向 |
§1.2 CO_2制冷剂的发展过程 |
§1.3 CO_2制冷循环的分类及应用领域 |
§1.4 CO_2制冷及热泵技术的研究现状 |
§1.5 CO_2制冷循环性能优化的思路 |
§1.6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毛细管几何结构及制冷剂充注量最优组合的设计计算模型 |
§2.1 模型的构建及模拟研究的步骤 |
§2.1.1 系统简介 |
§2.1.2 模型构建的假设条件 |
§2.1.3 热力学模型构建 |
§2.1.4 模拟研究步骤 |
§2.2 模拟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结论 |
第三章:小型CO_2热泵热水器的设计及实验研究 |
§3.1 部件主要部件的选型或设计计算 |
§3.1.1 气冷器的设计计算 |
§3.1.2 蒸发器及回热器的设计计算 |
§3.1.3 压缩机及毛细管的选型 |
§3.1.4 辅助设备的选型 |
§3.2 热泵热水器系统的搭建 |
§3.3 热泵热水器系统最佳充注量的理论计算及实验研究 |
§3.3.1 经验公式法 |
§3.3.2 额定工况法 |
§3.3.3 实验数据采集系统设计 |
§3.3.4 最佳充注量的实验研究及分析 |
§3.3.5 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 |
§3.3.6 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比较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应用于小型冷柜或热泵系统的CO_2/R41共沸混合制冷剂的热力学分析 |
§4.1 系统介绍 |
§4.2 模型假设条件 |
§4.3 热力学模型构建 |
§4.4 研究步骤 |
§4.5 结果与讨论 |
§4.5.1 热力学模型准确度的验证 |
§4.5.2 系统性能分析 |
§4.5.3 部件不可逆损失及系统?效率分析 |
§4.5.4 CO_2/R41混合制冷剂的GWP值计算 |
§4.6 系统测试环境室融霜节能装置的效果研究 |
§4.6.1 恒温室及新型融霜装置的工作原理简介 |
§4.6.2 新型融霜装置的性能测试结果 |
§4.7 本章结论 |
第五章:CO2_双温双控电冰箱的理论设计 |
§5.1 冰箱制冷系统的确定 |
§5.2 冰箱的热负荷计算 |
§5.2.1 冷藏室的热负荷 |
§5.2.2 冷冻室的热负荷 |
§5.3 冰箱制冷系统热力参数的确定 |
§5.4 毛细管的设计计算 |
§5.5 冰箱系统制冷剂最佳充注量的确定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结论、创新点及今后研究方向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本文的创新点 |
§6.3 今后研究方向 |
符号表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和承担科研项目及取得成果 |
致谢 |
(2)耦合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开发及产品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冰箱系统研究概况 |
1.2.1 常规的单循环系统 |
1.2.2 改进型单循环系统 |
1.2.3 旁通双循环系统 |
1.2.4 分立双循环系统 |
1.2.5 双压缩机双循环系统 |
1.2.6 带中间补气压缩机的双循环系统 |
1.2.7 压缩喷射式循环系统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章 藕合双循环系统的节能原理 |
2.1 冷变换器的基本原理及研究成果 |
2.2 耦合双循环系统的构成与原理 |
2.2.1 双温位冰箱简介 |
2.2.2 耦合双循环系统的原理 |
2.3 耦合双循环系统性能系数理论分析 |
2.3.1 理论计算主要假设 |
2.3.2 性能系数理论分析 |
2.3.3 性能系数理论计算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耦合双循环系统冰箱样机设计 |
3.1 冰箱的总体布置 |
3.1.1 冰箱整体结构与布置 |
3.1.2 冰箱额定工况 |
3.2 冰箱负荷计算 |
3.2.1 箱体漏热量 |
3.2.2 开门漏热量 |
3.2.3 贮物热量 |
3.2.4 其它热量 |
3.3 制冷部件选型 |
3.3.1 热力参数计算 |
3.3.2 压缩机选型 |
3.3.3 蒸发器和冷凝器选型 |
3.3.4 毛细管选型 |
3.3.5 耦合过冷器设计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耦合双循环冰箱控制策略研究 |
4.1 热力学计算模型 |
4.2 温度控制策略 |
4.2.1 双回路独立控制 |
4.2.2 温度及耦合运行控制 |
4.3 控制策略的评价 |
4.3.1 耦合控制评价 |
4.3.2 温度控制分析 |
4.4 温度偏移参数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耦合双循环冰箱实验研究 |
5.1 实验设备及测试条件 |
5.1.1 冰箱样机说明 |
5.1.2 实验条件说明 |
5.2 控制策略实验研究 |
5.2.1 控制策略对比研究 |
5.2.2 控制策略变工况研究 |
5.2.3 控制策略综合研究 |
5.3 运行参数分析 |
5.3.1 冷凝压力和蒸发压力分析 |
5.3.2 蒸发温度分析 |
5.3.3 冷凝温度分析 |
5.4 冰箱的耗电量分析 |
5.4.1 非标准条件下的耗电量 |
5.4.2 标准条件下的耗电量 |
5.4.3 冰箱的能效等级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问科研成果 |
(3)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冷链设备相关背景、现状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冷链中CO_2制冷技术的国内外应用现状 |
1.2.2 CO_2制冷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2章 CO_2复叠式制冷研究 |
2.1 CO_2作为制冷剂 |
2.2 CO_2制冷循环方式 |
2.3 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研究 |
2.3.1 系统概况介绍 |
2.3.2 常见的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 |
2.3.3 对比分析和结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R13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理论循环模拟分析 |
3.1 R13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理论循环简述 |
3.2 R134a/CO_2复叠式制冷系统理论循环模型 |
3.3 理论循环性能的结果分析 |
3.4 结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设计 |
4.1 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设计目的及依据 |
4.1.1 设计目的 |
4.1.2 技术指标 |
4.2 系统设计方案 |
4.2.1 复叠式系统的组成 |
4.2.2 R134a/R744复叠式商用制冷机组 |
4.2.3 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的优点 |
4.3 系统设计及关键零部件选型 |
4.3.1 高低温级压缩机选型 |
4.3.2 系统循环设计计算 |
4.3.3 高温级冷凝器设计 |
4.3.4 高温级蒸发器设计 |
4.3.5 低温级CO_2蒸发器设计选型 |
4.3.6 冷凝蒸发器计算选型 |
4.3.7 复叠式系统关键零部件设计选型 |
4.3.8 系统设计结果概述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实验 |
5.0 机组概述 |
5.1 机组试验方案制定 |
5.1.1 实验目的及依据 |
5.1.2 实验方法及内容 |
5.1.3 试验设备及主要数据 |
5.2 实验需要注意的几点问题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今后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 |
(4)基于冷变换器原理冰箱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冰箱的研究现状 |
1.3.1 单循环回路冰箱 |
1.3.2 电磁阀双循环回路冰箱 |
1.3.3 压缩喷射双循环回路冰箱 |
1.3.4 双压缩机双循环回路冰箱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2章 基于冷变换器原理冰箱的提出及工作原理 |
2.1 冷变换器系统 |
2.2 系统构成与原理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冷变换器原理冰箱的理论研究 |
3.1 热力学模型 |
3.1.1 冷变换贡献率 |
3.1.2 压缩机效率 |
3.2 冷藏蒸发温度的影响 |
3.3 冷凝温度的影响 |
3.4 冷变换贡献率的影响 |
3.5 冻藏负荷比的影响 |
3.6 带回热器的双压缩机耦合冰箱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装置的设计与搭建 |
4.1 实验装置设计 |
4.1.1 流程设计 |
4.1.2 系统部件设计与选型 |
4.1.3 实验装置测量与数据采集系统 |
4.2 实验装置的搭建和调试 |
4.2.1 检漏、抽真空 |
4.2.2 制冷剂充注 |
4.2.3 量热器的标定 |
4.2.4 实验装置调试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冷变换器原理冰箱的实验研究 |
5.1 实验工况的调节与稳定 |
5.2 双压缩机独立运行 |
5.2.1 实验步骤 |
5.2.2 独立运行实验数据 |
5.3 双压缩机耦合运行 |
5.3.1 实验步骤 |
5.3.2 耦合运行实验数据 |
5.4 数据处理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5.1 系统独立运行性能系数 |
5.5.2 系统耦合运行性能分析 |
5.5.3 实验结果误差分析 |
5.6 存在的问题 |
5.7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及获奖荣誉 |
致谢 |
(5)基于(火用)方法的暖通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符号表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火用)分析方法的发展 |
1.2.2 (火用)分析在暖通空调系统中的应用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与创新 |
第2章 (火用)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 |
2.1 能量及能量守恒概念 |
2.2 (火用)分析的基本概念 |
2.2.1 参考环境和系统边界 |
2.2.2 (火用)分析的基本公式 |
2.3 (火用)传递过程的动力学方程 |
2.3.1 流体动力学基本微分方程 |
2.3.2 (火用)传递基本微分方程 |
2.4 普遍化形式的能量传递方程及(火用)方程 |
2.4.1 普遍化形式的能量方程 |
2.4.2 普遍化形式的(火用)传递方程 |
2.5 一维稳态流动模型的能量及(火用)方程 |
2.5.1 一维稳态能量微分方程 |
2.5.2 一维稳态(火用)方程 |
2.5.3 一维稳态流动系统中的能量传递和(火用)传递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湿空气(火用)和水(火用) |
3.1 概述 |
3.2 湿空气(火用) |
3.3 水(火用)基本公式 |
3.4 基于(火用)分析方法计算饱和水的 p-T 关系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自然通风系统的(火用)分析 |
4.1 自然通风系统的一维稳态控制方程 |
4.1.1 能量方程 |
4.1.2 (火用)方程 |
4.2 热压自然通风系统与机械通风系统的比较与分析 |
4.2.1 高层建筑通风模型 |
4.2.2 热压自然通风系统(火用)分析 |
4.2.3 机械通风系统(火用)分析 |
4.2.4 中庭与环境温度差对热压自然通风(火用)效的影响分析 |
4.2.5 两类太阳能驱动通风系统的(火用)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蒸发冷却系统的(火用)分析 |
5.1 水(火用)、汽化潜热(火用)与蒸汽(火用)的关系 |
5.2 蒸发冷却系统的(火用)效 |
5.2.1 直接蒸发冷却系统的(火用)效 |
5.2.2 间接蒸发冷却过程的(火用)效 |
5.3 冷却塔的(火用)分析 |
5.3.1 冷却塔蒸发冷却过程的能量及(火用)平衡方程 |
5.3.2 冷却塔内部(火用)传递过程 |
5.3.3 热效率和空水比对(火用)表现的影响因素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空调系统(火用)负荷及热湿独立评价方法 |
6.1 空调系统(火用)负荷 |
6.1.1 湿空气的显热(火用)和潜热(火用) |
6.1.2 最小(火用)负荷 |
6.1.3 冷凝除湿过程的(火用)负荷 |
6.2 空调系统的动态(火用)负荷分析 |
6.2.1 空调负荷变化情况 |
6.2.2 风冷及水冷方式对空调(火用)负荷的影响 |
6.3 热湿独立评价方法 |
6.3.1 热湿独立评价指标 |
6.3.2 热湿独立评价计算实例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溶液除湿系统的(火用)分析 |
7.1 溶液除湿系统 |
7.2 溶液除湿系统的能量方程和(火用)方程 |
7.2.1 溶液除湿系统的能量方程 |
7.2.2 溶液除湿系统的(火用)方程 |
7.3 溶液除湿系统的(火用)传递分析 |
7.4 溶液除湿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7.4.1 溶液除湿系统的计算模型验证 |
7.4.2 除湿温度对(火用)效的影响 |
7.4.3 环境水蒸汽分压力对(火用)效的影响 |
7.4.4 环境温度对(火用)效的影响 |
7.5 双效溶液除湿系统及其(火用)分析 |
7.5.1 双效溶液除湿系统 |
7.5.2 双效溶液除湿系统的(火用)分析 |
7.6 本章小结 |
第8章 吸收式制冷、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8.1 概述 |
8.2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 |
8.2.1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8.2.2 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8.3 第一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8.3.1 吸收式第一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8.3.2 吸收式第一类热泵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8.4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8.4.1 吸收式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8.4.2 吸收式第二类热泵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8.5 有浓度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 |
8.5.1 有浓度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的(火用)平衡和运行工况 |
8.5.2 有浓度差的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8.6 本章小结 |
第9章 吸收压缩式制冷、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9.1 概述 |
9.2 吸收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 |
9.2.1 吸收压缩式制冷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9.2.2 吸收压缩式制冷系统的影响因素分析 |
9.3 吸收压缩式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9.3.1 吸收压缩式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9.3.2 简单吸收压缩式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9.3.3 吸收温度对吸收压缩式第二类热泵系统的影响 |
9.4 吸收压缩式双效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9.4.1 (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9.4.2 另一种系统型式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9.4.3 供热温度变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9.5 吸收压缩式双温制冷系统的(火用)分析 |
9.5.1 吸收压缩式双温制冷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9.5.2 供冷量比对系统(火用)效的影响 |
9.6 吸收压缩式双温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9.6.1 吸收压缩式双温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9.6.2 供热量比对系统(火用)效的影响 |
9.7 吸收压缩式双温双效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分析 |
9.7.1 吸收压缩式双温双效第二类热泵系统的(火用)平衡及运行工况 |
9.7.2 供热量比对系统(火用)效的影响 |
9.7.3 吸收压缩式双温双效第二类吸收式热泵的改进 |
9.8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A(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与获得成果) |
(6)冷库无霜运行与各时段热工状况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内外冷库的发展概述 |
1.1.2 蒸发器结霜的研究现状及危害 |
1.1.3 蒸发器减缓结霜的研究进展 |
1.1.4 国内外冷库热工研究现状 |
1.2 课题来源、研究内容及意义 |
1.2.1 课题来源 |
1.2.2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1.2.3 课题意义 |
1.3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设备与数据采集系统 |
2.1 实验目的 |
2.2 试验设备 |
2.2.1 冷库 |
2.2.2 热镀锡膜铜-康铜热电偶 |
2.2.3 自记型热电偶通风干湿温度表 |
2.2.4 数字压力变送器 |
2.2.5 智能三相综合电参量监测仪 |
2.3 数据采集系统 |
2.3.1 控制无纸记录仪 |
2.3.2 MCGS工控组态软件 |
2.4 数据换算 |
2.4.1 热电偶温度值转换 |
2.4.2 相对湿度计算 |
2.4.3 压力计算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冷库无霜设计研究 |
3.1 前言 |
3.2 结霜理论及模型 |
3.3 影响蒸发器结霜因素 |
3.3.1 蒸发器结构 |
3.3.2 气流环境 |
3.3.3 冷却面特性 |
3.4 双温双控无霜设计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双温双控冷库的运行过程分析 |
4.1 前言 |
4.2 实验设备与方法 |
4.3 试验结果与分析 |
4.3.1 运行24小时热工状况分析 |
4.3.2 冷库周期不同阶段热工状况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冷库蒸发器三维温度场分析 |
5.1 前言 |
5.2 蒸发器结构 |
5.3 实验方法 |
5.4 实验模型 |
5.5 实验结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冷库不同时段热工状况分析 |
6.1 前言 |
6.2 果品入库前后三个时段的热工状况分析 |
6.2.1 试验方法 |
6.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3 蒸发器结霜前后时段热工状况分析 |
6.3.1 试验方法 |
6.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7)带速冷器的双温区葡萄酒冷藏箱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原理简介 |
3. 功能实现 |
3.1 速冷系统 |
3.2 温度控制系统 |
3.2.1 状态设置 |
3.2.2 温度控制 |
3.3 双温区系统 |
4. 小结 |
(8)直冷电冰箱制冷循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电冰箱典型制冷循环 |
2.1 单路循环制冷系统: |
2.2 双路循环制冷系统: |
2.3 多路循环制冷系统: |
2.4 双机制冷循环系统: |
2.5 双级制冷循环系统: |
3 电冰箱制冷循环比较分析研究 |
3.1 电冰箱能耗与制冷循环对比分析 |
3.2 电冰箱制冷循环主要特点的定性分析 |
4 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4.1 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存在问题 |
4.2 解决方案 |
5 结语 |
(9)电冰箱制冷循环优化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电冰箱典型制冷循环 |
2.1 单路循环制冷系统: |
2.2 双路循环制冷系统 |
2.3 多路循环制冷系统: |
2.4 双机制冷循环系统: |
2.5 双级制冷循环系统: |
3 电冰箱制冷循环比较分析研究 |
3.1 电冰箱能耗与制冷循环对比分析 |
3.2 电冰箱制冷循环主要特点的定性分析 |
4 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案 |
4.1 双路循环制冷系统存在问题 |
4.2 解决方案 |
5 结语 |
(10)直冷式多路循环冰箱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3 现有技术的不足点及改进方向 |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蒸发器模型的改进 |
2.1 冷藏室内藏式蒸发器模型的改进 |
2.2 冷冻蒸发器模型 |
2.3 模型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旁通双循环冰箱的特性研究 |
3.1 旁通双循环冰箱简介 |
3.2 部件模型及系统算法 |
3.3 软件开发 |
3.4 模型验证 |
3.5 应用实例 |
3.6 旁通双循环冰箱特性分析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蒸发器并联双循环冰箱控制策略研究 |
4.1 基本原理及现有控制策略的缺点 |
4.2 控制策略的改进 |
4.3 实验设备及冰箱结构 |
4.4 基于温度与分时运行控制策略的实验验证 |
4.5 优先权可选择控制策略实验验证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冷藏蒸发器面积可变的旁通双循环冰箱 |
5.1 性能及控制策略介绍 |
5.2 冷藏蒸发器面积可变的旁通双循环冰箱的理论分析 |
5.3 冷藏蒸发面积可变的旁通双循环冰箱的仿真研究 |
5.4 冷藏蒸发面积可变的旁通双循环冰箱性能改进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主要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与录用的论文及专利 |
致谢 |
四、双温双控蒸发器制冷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采用CO2跨临界循环的小型系统运行特性和性能优化[D]. 王栋. 上海理工大学, 2019(04)
- [2]耦合双循环制冷系统的开发及产品研制[D]. 何万基. 浙江大学, 2017(06)
- [3]R134a/R744复叠式制冷系统设计研究[D]. 王军. 合肥工业大学, 2015(07)
- [4]基于冷变换器原理冰箱的理论和实验研究[D]. 周苏明. 浙江大学, 2014(06)
- [5]基于(火用)方法的暖通空调系统热力学分析研究[D]. 王厉. 湖南大学, 2012(03)
- [6]冷库无霜运行与各时段热工状况分析[D]. 姜道珠. 山东理工大学, 2012(12)
- [7]带速冷器的双温区葡萄酒冷藏箱的研究[J]. 田德库,吴文东. 科技信息, 2009(14)
- [8]直冷电冰箱制冷循环分析[J]. 段焕林,陈爱东,苗翠平,张凤林. 低温与超导, 2007(02)
- [9]电冰箱制冷循环优化措施[J]. 段焕林,陈爱东,苗翠平,张凤林. 计量与测试技术, 2007(03)
- [10]直冷式多路循环冰箱特性研究[D]. 卢智利. 上海交通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