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力试验机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拉力试验机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一、拉力试验机的误差分析及检修(论文文献综述)

姚润樾[1](2019)在《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管片接缝橡胶密封垫的长期性能与截面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展,与此同时,城镇化率的提高也带来了人口密集、交通压力以及地上空间愈发不足等不容忽视的相关问题,而综合管廊概念的提出为解决上述疑难提供了新的方向。城市地下综合管廊越来越成为国内外发达城市市政建设管理现代化的象征,成为现代城市公共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相较于现浇综合管廊更具备高效率,高精度和低影响的独特优势,逐渐成为管廊行业发展的主方向。本文基于广州市某综合管廊项目,一方面对管廊管片接缝的防水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进行基本性能和长期性能试验研究,另一方面借助已有的相关理论,建立密封垫有限元模型,探究橡胶密封垫的截面形式、管片凹槽及错缝量的优化方向,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1)开展三元乙丙橡胶材料的基本性能试验,包括单轴拉伸和单轴压缩试验,测定得到橡胶材料的拉伸性能指标(为拟合橡胶密封垫的有限元本构模型提供数据基础)及橡胶密封垫的压缩量-压缩反力关系曲线,进而换算得到橡胶密封垫在设计高度下的压缩接触应力和装配力;(2)开展三元乙丙橡胶密封垫的长期性能试验,得到橡胶密封垫的压缩接触应力和永久变形随老化时间的变化数据,拟合得出其在设计使用年限中性能指标的下降过程函数及老化系数,验证该种截面形式的橡胶密封垫是否能满足规范规定的100年防水使用要求以及所选取的性能指标是否适用于材料使用寿命的考量;(3)通过建立橡胶密封垫的二维有限元模型,一方面探究密封垫的截面开孔形式和管片预留凹槽的尺寸大小对接触应力的影响程度,从而得到相关设计建议和优化方向;另一方面通过模拟不同错缝量下密封垫的拼装压缩过程,探究错缝量对密封垫接触应力的影响大小,得到错缝量的允许上限值,为密封垫拼装过程和管廊运营阶段的监测及预警提供参考依据。

张伟平[2](2014)在《300kN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与校准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万能试验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一直受到相关行业普遍关注,万能试验机涉及机械、电子、计算机测控、传感技术、信息处理等科学领域,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受到硬件、软件综合影响。开展力的量值传递工作以保证量值溯源的准确、一致是目前保证万能试验机示值的准确的根本保证。其中,万能试验机校准方法是其传递和溯源工作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论文以“300kN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和校准方法”为题,研究影响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示值的各类因子,从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原理结构开始,立足测力机构及试验机主体两大部分,理论联系实际,分解各类影响因子,通过试验比对的方式认识其所造成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校准方案模型。论文研究工作得到法定计量单位及设备各使用单位的大力支持。论文通过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组成原理及功能部分深入的了解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组成结构、万能试验机的计量校准系统等相关内容。针对试验机测力机构参数,试验机机体两大部分不同情况,建立相应的校准模型,使用相对应的校准方法,实现高效的万能试验机校准方法(分析、调修、检定/校准),并通过比对实验验证方法的可行性。主要工作包括:1.系统深入研究万能试验机组成结构(组成原理及功能结构),提出液压式万能试验机初步示值误差不确定度分析框架;为接下来试验机具体示值误差不确定度问题研究奠定初步基础;2.根据试验机测力机构参数、试验机主体因素两大部分理论实际,进行比对试验,找出其中误差规律,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构建试验机计量校准系统对应的校准模型,并对模型方法进行比对验证;3.依据相应的校准模型,对一台WE-300kN液压式万能试验机进行综合调试,并依据计量检定规程进行比对试验,进行详细的示值误差测量结果分析,得到相关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确认,实现同等校准条件下,实现计量校准系统的高效、有序、准确。结果显示,通过试验机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及校准方法模型的建立,同等条件下的校准工作效率有所提高,量值传递工作得到有力保障。

谷永振[3](2019)在《星载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场耦合理论模型、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星载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研制周期中涉及的找形分析、多场耦合模型建立与求解、型面精度调整和实验模型制作等多项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主要工作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力密度方法的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找形分析策略。首先基于虚功原理推导了三角形薄膜单元应力等效到各边上力的分量,得到具有一般性的薄膜单元改进力密度方程。然后分别推导了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电极面张拉结构和薄膜反射面张拉结构的改进力密度平衡方程,并给出了相应的迭代求解策略。考虑到桁架变形会影响索-膜结构张力水平和薄膜反射面型面精度,提出了基于复位平衡方法的索-膜-梁组合结构找形分析策略。最后考虑到索和膜之间会发生相对滑动,提出了一种索-膜组合结构滑移模型。仿真算例验证了改进力密度方法应用在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找形分析中的有效性以及索-膜组合结构分析中考虑索滑移的必要性。2、提出了基于能量变分原理的静电场-薄膜结构变形场场耦合模型。首先从能量的角度论述了静电场与薄膜结构变形场的统一性,以静电场电势和薄膜位移作为未知量,应用能量变分方法推导出了静电场-薄膜结构变形场场耦合方程。然后基于场耦合方程建立了电极电压和索力协同调整优化模型,推导了薄膜反射面型面精度关于电极电压和索力的敏度信息。最后考虑到电极面型面误差同样会影响薄膜反射面精度,利用场耦合模型分析了电极面随机误差与薄膜反射面型面精度的关系。仿真算例验证了场耦合模型的准确性和高效性。3、提出了一种基于机电集成的星载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型面精度调整方法。首先综合物理光学法、温度场热能守恒定律和静电场-薄膜结构变形场场耦合模型建立了星载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分析模型,分析了薄膜反射面误差和馈源位姿误差对薄膜反射面电磁场的影响。然后以电极电压和索力为设计变量,以天线最大方向性系数为目标函数,建立了星载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调整模型。最后推导了基于等参单元的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计算公式。仿真算例验证了基于机电集成的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型面精度调整模型的有效性和等参单元应用于机电集成分析中的高效性。4、进行了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实验模型研制与实验。首先利用改进力密度找形分析方法进行了2m和5m电极面张拉结构设计,介绍了制作过程中索段裁剪与组网、薄膜电极面裁剪与粘贴等制作流程,利用摄影测量设备对电极面型面精度进行型面精度测量验证了找形方法的有效性。然后进行了2m薄膜反射面设计和制作,并利用复位平衡方法结合实验模型信息进行了有限元模型修正。最后利用修正后的有限元模型进行电压和索力协同调整优化,将仿真优化的电极电压和索力值施加到实验模型中进行型面精度调整。通过仿真结果和实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调整方法的有效性。5、提出了一种高精度薄膜反射面热塑成形制作方法。首先从理论上验证了薄膜反射面热塑成形制作方法的可行性,其本质是薄膜在高温下的蠕变。然后先进行了0.3m口径薄膜反射面热塑仿真和实验,验证热塑成形方案的可行性,再进行了5m口径薄膜反射面热塑成形制作。最后利用高精度摄影测量设备对薄膜反射面型面精度进行了测量与调整。实验结果验证了薄膜热塑成形方法的有效性。

七机部第三区域材料应力计量检定站[4](1968)在《拉力试验机的误差分析及检修》文中认为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就是为的要使人的思想革命化,因而使各项工作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计量工作在以毛主席为代表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的绝对领导下,响应了毛主席"抓革命,促生产"的伟大号召,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区域站的计量工作还远远跟不上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区域站的政治思想还远远落后于广大计量试验人员,区域站的业务工作也远远不能满足各单位生产要求,通过毛主席著

颜城[5](2020)在《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的设计及改进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闭式卡具是更换输电线路瓷质或玻璃绝缘子最常用的工器具,其在使用过程中,代替原绝缘子片承担挂点竖向荷载,因此需具备较高的机械强度。目前,闭式卡具主要采用两种材料加工:铝合金和钛合金。但随着电压等级升高(大于500k V),绝缘子尺寸、重量变大,导线荷载增大,铝合金闭式卡具因强度低不再适用,钛合金闭式卡具成为首选。然而,在特高压输电线路中,由于导线荷载的增大及档距的增加,钛合金闭式卡具虽能满足强度要求,但其重量已达27kg以上,工人操作极为不便,导致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绝缘子更换效率,影响特高压输电线路安全稳定运行。因此,对特高压闭式卡具进行轻量化改进具有重要意义。碳纤维复合材料具有高比强度、高比模量等特性,将碳纤维复合材料应用到特高压闭式卡具上,能大幅度减轻闭式卡具的重量。但这种材料抗冲击性差、层间剪切强度低,很少在大承力构件上应用。然而,对于特高压闭式卡具而言,需要承受绝缘子较大的承载力,将碳纤维材料应用于新型卡具设计,力学性能要达标具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文将对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进行外形结构设计和铺层结构设计,使卡具在达到轻量化目的的同时,满足力学性能要求。本文以用于更换420k N型瓷质绝缘子的特高压闭式卡具为研究对象,设计出了一种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外形结构,并采用层合板形式的铺层结构。根据闭式卡具主要承受弯矩和剪力的特点,对碳纤维闭式卡具提出了工程上常用的三种抗弯、抗剪铺层角度。基于特高压闭式卡具的技术参数要求,将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的安全系数设为3,即最大承受荷载为240k N。通过编写ABAQUS用户子程序USDFLD,结合渐进损伤强度分析方法,对三种不同铺层角度的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进行了破坏、变形对比分析和强度、刚度对比分析。分析结果:三种铺层角度的碳纤维闭式卡具均不能满足强度要求,破坏位置均在发生在卡具的两翼端部,属剪切破坏。基于分析结果,本文对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提出了一种带有外包铺层的碳纤维铺层结构,并设外包铺层厚度为10mm,考虑两种不同外包铺层角度。基于相同的分析方法,对这两种不同外包铺层角度的碳纤维闭式卡具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外包铺层角度带有±45°的碳纤维闭式卡具的承受荷载最大,满足强度要求。本文对纤维闭式卡具强度与外包铺层厚度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碳纤维闭式卡具存在一个最优外包铺层厚度使得强度最大,即当外包铺层厚度为14mm时,碳纤维闭式卡具的承受荷载最大。因此,采用14mm厚的外包铺层结构制作碳纤维闭式卡具。依据《DL/T 875-2016》标准,对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进行力学试验,试验结果符合标准要求。通过试验对弹性变形范围内有限元计算的位移-荷载曲线进行验证,经过刚度计算,试验与有限元刚度误差在10%以内,满足工程精度要求。表明了在弹性变形范围内碳纤维闭式卡具有限元力学性能分析方法的有效性及结构设计的可行性,对特高压碳纤维工器具的设计与力学性能分析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制作出来的碳纤维闭式卡具轻量化效果明显,比目前用于更换420k N型瓷质绝缘子的特高压闭式卡具轻了36.46%。

李永华[6](2013)在《大型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关键零部件疲劳寿命分析》文中认为12MN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以下简称平台)作为船舶舾装装备工程实验中心的主要设备之一,对于提升我国船舶舾装装备的关键生产工艺,加强新材料、新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有着重要意义。对其进行疲劳强度与寿命分析,不仅有助于掌握平台的可靠性与使用寿命,及时发现薄弱环节,而且还可以降低制造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为以后类似大型产品的疲劳设计作为参考。本文以近代力学理论、疲劳强度理论、有限元理论为基础,以有限元软件ABAQUS和疲劳分析软件MSC.Fatigue为主要手段对该平台进行有限元分析与疲劳寿命估算。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对平台关键零部件各种工况进行静态力学分析,将子模型法应用到大型设备的有限元计算当中,为下面的疲劳裂纹估算提供数值条件。(2)采用局部应力应变法,提出了平台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计算方法及步骤,并利用数学统计的方法编制了平台的载荷谱;利用疲劳分析软件MSC.fatigue计算出了关键零部件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并将疲劳降低系数与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进行关联对比,研究两者的关系。(3)采用断裂力学相关理论对关键零部件疲劳裂纹扩展进行分析,并利用基于应力的外推法计算出关键零部件的应力强度因子;最后根据Paris公式的推导形式,利用Matlab工具编程,最终计算出关键零部件的疲劳裂纹扩展寿命。研究表明: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局部产生会应力集中,有限元子模型法可以有效解决大型设备有限元分析时的困难。由于在疲劳破坏的情况下,没有明显的塑性变形和载荷的重新分配,局部应力集中处疲劳强度较低;疲劳降低系数是影响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的重要因素;疲劳裂纹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发生扩展,即应力循环下的最大与最小应力之差决定裂纹是否扩展;关键零部件的裂纹扩展寿命远远小于裂纹萌生寿命,需要制定合理的检修制度,来避免关键零部件在使用过程中裂纹的急剧扩展。

江陈[7](2019)在《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试验及优化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摩擦型耗能器,由于其力学性能简单,耗能特性稳定及便于加工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的减震设计中。本文主要研究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详细分析了该型耗能器的受力机理和耗能特性,并对其摩擦材料和结构进行改进研究,提出并验证了改进的方法,使其在组装方法,耗能启动力和工作稳定性上进一步得到优化。本文通过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主要研究以下内容:(1)回顾了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从提出到目前的发展历程,介绍了该耗能器的理论基础,对前期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归纳。(2)设计螺栓拧紧顺序及螺栓垫片有无保护油两个试验,通过试验进行数值拟合分析发现对角拧紧螺栓及螺栓垫片涂抹保护油使各螺栓轴向受力更加均匀。由摩擦系数测定试验检测出在各种类型摩擦材料组合下构成的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摩擦系数。通过螺栓轴向拉力标定试验,拟合计算出螺栓扭矩与螺栓轴向拉力间的数值关系。四类试验与分析为耗能器的实际运用提供设计依据。(3)对钢板—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进行试验测试和有限元分析发现,以丁腈橡胶为主要原料加工制作的复合橡胶摩擦材料的耗能器,在260N·m扭矩范围内,厚度为1.5mm2.5mm时具有良好的耗能能力,滞回曲线饱满。但由于复合橡胶材料的受力能力有限,无法获得较大的耗能能力,最终换用A型摩擦材料。钢板—复合A摩擦耗能器在试验测试和有限元分析中,均有良好的耗能表现,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罗曦[8](2019)在《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印制电路板(Printed Circuit Board,简称PCB),特别是多层、柔性、柔刚结合和绿色环保印刷线路板技术,是电子信息产业未来重点发展的领域之一,但作为印制电路板生产中的电镀生产线近年来火灾事故频发。因此,开展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及控制措施研究,防止火灾事故发生,保障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针对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及控制目标,以电镀车间风险因素辨识为基础,通过理论分析、安全检查表法、事件树及事故树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等途径,建立了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体系,通过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值计算,确定了火灾风险等级,验证了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论文最后将研究成果实践应用于某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对该电镀车间进行了实例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包括:(1)分析了印制电路板制造企业电镀车间火灾及火灾发展历程与其特点,电镀车间火灾具有蔓延速度快、扑救难度大、人员疏散困难等特点;(2)通过事件树和事故树法对电镀车间发生火灾的12个关键因素进行分析,包括建筑物耐火等级、生产工艺火灾危险性、临时存储物品火灾危险性、临时用火作业危险性、作业环境火灾危险性及可燃物品火灾载荷等;(3)采用专家问卷调查法确定了各火灾风险因素权重,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体系;(4)基于对电镀车间火灾原因的分析,结合分析统计数据,发现电镀车间关键火灾原因为电缆线绝缘老化。随后以绝缘层为聚氯乙烯的电镀车间常用电缆为研究对象,对其可靠性进行了分析,并对电缆的使用寿命进行了预测;(5)针对某印制电路板制造企业电镀车间进行了火灾风险实例分析以验证风险评价体系的可行性,计算了火灾风险值,确定了火灾风险等级。对电镀车间火灾危险源进行逐一分析,认为火灾危险源重点为电缆绝缘层老化,并根据火灾风险及危险源提出了对策措施。综上所述,论文通过对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事故原因的分析提出了防止事故发生的措施,对减低事故发生的概率,实现安全生产,构建消防安全体系,提高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消防安全管理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顾时光[9](1974)在《材料试验机的精度管理》文中提出 前言近来,随着机械、结构物设计技术的高度发展,对所用材料强度的可靠性,也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对材料强度的严格要求,势必要求材料强度试验的精度也要随之提高。为适应形的需要

林盛繁[10](2020)在《DLP型3D打印精密铸造光固化树脂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说明3D打印技术由于具有不需机械加工或模具就可直接从计算机图形数据中生成任何形状零件、大幅缩短产品研制周期和提高生产效率等优势,被称作“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一环。DLP型光固化打印技术(Digital Light Processing)具有成型速度快、精度高的优点,适用于打印小尺寸如个性化、少量珠宝首饰等的精密铸造构件。但目前国外基本垄断了3D打印机和光固化树脂原料市场,导致其制造成本高昂。因此,本文旨在研发出综合性能优异、价格实惠的珠宝首饰用DLP型3D打印精密铸造光固化树脂、配方及相关工艺。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选择表面硬度高、价格低廉的环氧丙烯酸酯树脂E51为原料,先用聚乙二醇200改性,然后与丙烯酸发生酯化反应,得到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并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探索。研究结果发现:通过优化改性和酯化工艺条件制备的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粘度很低、稳定性好,保存3个月后其粘度和外观颜色无明显变化。(2)以上述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乙烯蜡浆、活性稀释剂单体二缩三丙二醇二丙烯酸酯(TPGDA)、光引发剂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二苯基氧化膦(TPO)为原料,配制了DLP型光固化3D打印料,然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样条和三角形吊坠模型,并研究其结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获得了综合性能最优的DLP型3D打印料配方;加入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样条的柔韧性提高;适量地加入蜡助剂能降低收缩率和表面粗糙度;配制的DLP型3D打印料能将三角形吊坠模型快速和完整精准地打印出来。(3)以三种活性单体二官能度聚氨酯丙烯酸酯(PUA)、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和乙氧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9EOTA),以及环氧丙烯酸酯树脂、聚四氟乙烯改性聚乙烯蜡粉、双季戊四醇六丙烯酸酯单体(DPHA)、活性稀释剂单体TPGDA、光引发剂TPO为原料,配制了DLP型光固化3D打印料,然后通过3D打印机打印出样条和钻戒模型,并研究其结构性能。通过研究发现:获得了综合性能最优的DLP型3D打印料配方;PUA增柔增韧的改性效果良好;PUA和TMP0EOTA共混有效降低了粘度;适量地加入蜡基能降低收缩率,提高缺口冲击强度,而且不会对灰分率造成不良影响;配制的DLP型3D打印料能将钻戒模型快速和完整精准地打印出来。

二、拉力试验机的误差分析及检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拉力试验机的误差分析及检修(论文提纲范文)

(1)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管片接缝橡胶密封垫的长期性能与截面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密封垫选材研究现状
        1.2.2 密封垫防水机理研究现状
        1.2.3 密封垫老化性能研究现状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研究技术思路
第二章 三元乙丙橡胶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2.1 引言
    2.2 橡胶密封垫基本性能试验
        2.2.1 压缩性能试验
        2.2.2 拉伸性能试验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橡胶密封垫长期性能试验及寿命预测研究
    3.1 引言
    3.2 橡胶密封垫性能老化试验
        3.2.1 压缩性能老化试验
        3.2.2 拉伸性能老化试验
    3.3 橡胶密封垫防水寿命预测
        3.3.1 压缩接触应力松弛预测
        3.3.2 压缩永久变形残余值预测
        3.3.3 拉伸扯断延伸率残余预测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橡胶密封垫截面优化及错缝量影响研究
    4.1 引言
    4.2 橡胶密封垫截面形式优化
        4.2.1 橡胶本构模型
        4.2.2 橡胶有限元模型
        4.2.3 有限元计算结果
        4.2.4 密封垫截面优化
    4.3 橡胶密封垫管片嵌缝凹槽尺寸及错缝量影响研究
        4.3.1 管片嵌垫凹槽尺寸的影响研究
        4.3.2 双条密封垫模拟与试验结果对比
        4.3.3 橡胶密封垫错缝量影响研究
    4.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2)300kN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与校准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提出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与本论文相关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第二章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组成结构及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2.1 引言
    2.2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的组成结构
    2.3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计量校准系统分析
    2.4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测量结果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测力机构参数对示值影响及校准
    3.1 引言
    3.2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测力机构参数改变造成的示值影响
    3.3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测力机构参数改变的校准方法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机体倾斜对示值影响及校准
    4.1 引言
    4.2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机体倾斜对试验机示值影响
    4.3 300kN 液压式万能试验机测力部分机体倾斜的校准方法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试验与校准例
    5.1 引言
    5.2 测量与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
    5.3 校准效果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3)星载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场耦合理论模型、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对照表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概念提出阶段
        1.2.2 小口径光学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镜实验阶段
        1.2.3 大口径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实验阶段
    1.3 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关键技术综述
        1.3.1 索-膜-梁组合结构找形方法
        1.3.2 静电场-薄膜结构变形场耦合分析方法
        1.3.3 机电集成方法
        1.3.4 模型制作与调整方法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二章 基于改进力密度方法的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初始形态分析
    2.1 引言
    2.2 改进力密度方法公式推导
        2.2.1 传统力密度方法基本原理
        2.2.2 改进力密度方法基本思想
        2.2.3 薄膜单元等效力密度公式推导
    2.3 电极面张拉结构找形分析
        2.3.1 后索网力密度平衡方程
        2.3.2 前索膜电极面力密度平衡方程
        2.3.3 电极面张拉结构整体力密度平衡方程
        2.3.4 不考虑桁架变形的电极面张拉结构找形分析策略
        2.3.5 考虑支撑桁架变形的找形分析策略
    2.4 薄膜反射面张拉结构找形分析
        2.4.1 薄膜反射面力密度平衡方程
        2.4.2 薄膜反射面找形分析优化模型
    2.5 索-膜组合结构滑移模型建立与求解
        2.5.1 索-膜间摩擦力确定
        2.5.2 索滑移判定条件
        2.5.3 索滑移迭代求解方法
    2.6 案例分析与讨论
        2.6.1 各向同性和正交异性薄膜找形分析算例
        2.6.2 索滑移算例分析
        2.6.3 电极面张拉结构找形分析算例
        2.6.4 薄膜反射面找形分析算例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静电场-薄膜变形场场耦合模型建立与应用
    3.1 引言
    3.2 静电场-薄膜变形场场耦合模型建立
        3.2.1 传统静电场-薄膜结构变形场耦合方法
        3.2.2 薄膜结构力学特性分析
        3.2.3 静电场电学特性分析
        3.2.4 静电场-薄膜变形场场耦合模型
    3.3 基于场耦合模型的电压和索力协同调整
        3.3.1 优化模型建立
        3.3.2 敏度分析
        3.3.3 调整优化模型求解
    3.4 电极面变形对薄膜反射面变形的影响
        3.4.1 电极面变形对薄膜反射面影响机理
        3.4.2 电极面变形敏度分析
    3.5 案例分析与讨论
        3.5.1 静电场-薄膜变形场场耦合模型算例验证
        3.5.2 电极电压和索力协同调整算例
        3.5.3 电极面变形对型面精度影响算例
        3.5.4 0.55m口径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调整实验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机电集成的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型面精度调整
    4.1 引言
    4.2 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模型建立
        4.2.1 薄膜结构变形场控制方程
        4.2.2 温度场控制方程
        4.2.3 电磁场控制方程
        4.2.4 机电集成分析模型建立与求解
    4.3 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误差分析与型面精度调整
        4.3.1 薄膜反射面误差与电磁场耦合关系
        4.3.2 馈源位姿误差与电磁场耦合分析
        4.3.3 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模型
    4.4 基于等参单元的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分析
    4.5 案例分析与讨论
        4.5.1 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机电集成优化调整算例
        4.5.2 等参单元与三角形单元机电集成分析比较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实验模型研制与实验
    5.1 引言
    5.2 电极面张拉结构设计制作
        5.2.1 电极面张拉结构理论设计
        5.2.2 电极面张拉结构制作
        5.2.3 基础电极面型面测量与调整
    5.3 薄膜反射面设计制作与调整
        5.3.1 薄膜反射面理论设计
        5.3.2 薄膜反射面制作
        5.3.3 薄膜反射面的型面测量与调整
    5.4 基于有限元模型修正的型面精度调整
        5.4.1 有限元模型修正理论
        5.4.2 有限元模型修正实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高精度薄膜反射面制作方法研究
    6.1 引言
    6.2 薄膜反射面热塑成形分析
    6.3 薄膜热塑成形仿真与实验
        6.3.1 0.3m口径薄膜反射面热塑仿真与实验
        6.3.2 5m口径薄膜反射面热塑实验
    6.4 5m口径薄膜反射面型面精度调整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本文主要工作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的设计及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国内外文献资料综述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碳纤维材料特点
    1.3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设计难点
    1.4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2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设计方案
    2.1 1000kV特高压闭式卡具结构
    2.2 闭式卡具受力特点分析
    2.3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外形结构设计
    2.4 本章小结
3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力学性能分析方法
    3.1 ABAQUS用户子程序
    3.2 材料渐进损伤强度分析方法
    3.3 强度准则
    3.4 材料性能退化方法
    3.5 本章小结
4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铺层结构设计与改进
    4.1 碳纤维材料选择
    4.2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铺层结构设计
    4.3 力学性能分析
    4.4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铺层结构改进
    4.5 外包铺层厚度影响分析
    4.6 本章小结
5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制作与力学性能检测试验
    5.1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制作
    5.2 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力学性能检测试验
    5.3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部分科研成果
致谢

(6)大型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关键零部件疲劳寿命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构框架
        1.3.1 平台工作原理及基本参数
        1.3.2 研究内容
        1.3.3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1.4 本章小结
第2章 疲劳分析理论及有限元方法
    2.1 疲劳寿命概述
        2.1.1 疲劳的分类
        2.1.2 疲劳寿命
    2.2 疲劳累积损伤理论
        2.2.1 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2.2.2 非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2.2.3 双线性累积损伤理论
    2.3 断裂力学有关知识
        2.3.1 疲劳裂纹基本模型
        2.3.2 应力强度因子
    2.4 疲劳问题有限元理论
        2.4.1 有限元方法概述
        2.4.2 应力强度因子的有限元计算方法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关键零部件静强度分析
    3.1 关键零部件模型的建立
        3.1.1 机身结构模型的建立
        3.1.2 承载梁模型的建立
    3.2 关键零部件材料的选用
        3.2.1 机身材料的选用
        3.2.2 承载梁材料的选用
    3.3 机身静强度分析
        3.3.1 子模型法在机身有限元分析的应用
        3.3.2 机身工况分析
        3.3.3 计算结果分析
    3.4 承载梁静强度分析
        3.4.1 承载梁工况分析
        3.4.2 计算结果分析
    3.5 平台试验过程中冲击载荷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关键零部件裂纹萌生寿命估算
    4.1 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估算方法及选取
    4.2 载荷谱的确定
    4.3 机身及承载梁材料的疲劳特性
        4.3.1 应变寿命关系及有关参数的确定
        4.3.2 疲劳降低系数的确定
        4.3.3 疲劳累积损伤方法的选择
    4.4 关键零部件疲劳萌生寿命估算
        4.4.1 机身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估算
        4.4.2 承载梁疲劳裂纹萌生寿命估算
    4.5 计算结果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关键零部件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5.1 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步骤
    5.2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及相关材料门槛值
        5.2.1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
        5.2.2 Paris 及修正公式
    5.3 应力强度因子的计算
        5.3.1 利用基于应力的外推法计算应力强度因子
        5.3.2 应力强度因子幅值 K的确定
    5.4 裂纹扩展条件分析与临界裂纹尺寸计算
        5.4.1 疲劳裂纹扩展条件分析
        5.4.2 初始裂纹尺寸与临界裂纹尺寸的确定
    5.5 关键零部件疲劳裂纹扩展寿命估算
    5.6 本章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及参与的科研项目
致谢

(7)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试验及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结构减震耗能技术的发展
    1.3 消能减震耗能技术原理
    1.4 消能减震装置的分类与性能
        1.4.1 粘弹性阻尼器
        1.4.2 粘滞阻尼器
        1.4.3 金属屈服型阻尼器
        1.4.4 摩擦型耗能器
    1.5 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发展历程与实践应用
    1.6 本课题研究内容
第2章 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理论分析
    2.1 耗能器设计
        2.1.1 摩擦原件组成结构类型
        2.1.2 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基本结构简介
    2.2 影响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性能因素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摩擦耗能器构件力学特性与组装方式研究
    3.1 钢板—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构件设计
        3.1.1 钢板构件设计尺寸
        3.1.2 复合橡胶构件设计尺寸
        3.1.3 橡胶材料受压形变影响
        3.1.4 复合橡胶配方及加工工艺
    3.2 钢板—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螺栓轴向拉力标定试验
        3.2.1 高强螺栓拧紧顺序的影响
        3.2.2 螺栓垫片有无涂抹保护油的影响
        3.2.3 螺栓试验数据分析结论
        3.2.4 螺栓轴力与扭矩标定试验
    3.3 复合橡胶材料与复合A型材料摩擦系数测定
        3.3.1 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试验内容
        3.3.2 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试验方案
        3.3.3 复合材料摩擦系数试验结果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耗能器试验研究与有限元分析
    4.1 钢板—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试验研究
        4.1.1 耗能器试验内容
        4.1.2 耗能器试验方案设计
    4.2 试验结果
        4.2.1 试件疲劳试验现象
        4.2.2 试验测试结果
    4.3 钢板—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耗能分析
        4.3.1 耗能器耗能特性分析
        4.3.2 耗能器滞回特性分析
        4.3.3 耗能器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4.4 ABAQUS有限元模型建立与结果分析
        4.4.1 钢板—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模型尺寸
        4.4.2 复合橡胶材料参数定义
        4.4.3 钢板参数定义
        4.4.4 分析模型建立
        4.4.5 有限元模拟结果与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耗能器摩擦材料优化及试验测试
    5.1 复合橡胶材料硬度影响分析
        5.1.1 改进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有限元建立与分析
        5.1.2 改进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试验现象
        5.1.3 改进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试验分析
    5.2 复合橡胶厚度影响分析
        5.2.1 改进复合橡胶摩擦耗能器有限元建立与分析
        5.2.2 改进复合橡胶耗能器厚度试验现象
        5.2.3 改进复合橡胶耗能器厚度试验分析
    5.3 不同摩擦材料影响分析
        5.3.1 钢板—复合A摩擦耗能器有限元分析
        5.3.2 钢板—复合A摩擦耗能器试验分析
    5.4 钢板—复合A摩擦耗能器耗能分析
        5.4.1 钢板—复合A摩擦耗能器滞回特性分析
        5.4.2 钢板—复合A摩擦耗能器恢复力模型的建立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本文的不足和下一步工作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成果

(8)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线路
第二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危险因素分析
    2.1 电镀生产危险部位及火灾多发区域
        2.1.1 电镀生产设备
        2.1.2 设备安装方面
        2.1.3 电镀车间停工期
        2.1.4 电镀车间内气体及通风系统
    2.2 电镀车间火灾危险性及其特点
        2.2.1 电镀车间火灾危险性分析
        2.2.2 电镀车间火灾特点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
    3.1 电镀车间安全检查表法的应用
        3.1.1 电镀车间安全检查表的特点
        3.1.2 电镀车间安全检查表
    3.2 电镀车间事件树/事故树分析法
        3.2.1 事件树分析法
        3.2.2 事故树分析法
        3.2.3 电镀车间火灾事件树/事故树分析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
    4.1 火灾风险分析的目的
    4.2 火灾风险评价
    4.3 火灾风险分析方法
    4.4 模糊综合评价法
        4.4.1 火灾风险评估指标权重计算方法选择
        4.4.2 层次分析法
        4.4.3 各层元素对目标层的合成权重
    4.5 火灾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6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指标权重
    4.7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危险因素的危险值
    4.8 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指标
    4.9 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计算及评价
    4.10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关键火灾因素分析
    5.1 电镀车间电缆绝缘检测重要性
    5.2 电缆绝缘热老化寿命的评估
    5.3 电缆绝缘热老化寿命的评估理论
    5.4 热老化电缆机械性能试验
        5.4.1 机械性能试验基础
        5.4.2 实验设备
        5.4.3 试验准备
        5.4.4 试验过程
        5.4.5 试验测试结果数据
    5.5 电缆绝缘热老化试验数据处理与分析
        5.5.1 试验数据的曲线拟合
        5.5.2 电缆热老化寿命的预测
    5.6 老化数据验证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实例
    6.1 工程应用实例
        6.1.1 工程实例概况
        6.1.2 电镀工艺流程
        6.1.3 电镀设备
        6.1.4 电镀车间火灾风险评价
        6.1.5 电镀车间火灾危险性分析
    6.2 安全对策措施
        6.2.1 电镀车间电缆火灾防范措施
        6.2.2 电镀车间其他防范措施
    6.3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10)DLP型3D打印精密铸造光固化树脂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3D打印技术简介
        1.1.2 3D打印技术分类
        1.1.3 3D打印国内外发展现状
        1.1.4 3D打印技术的应用
    1.2 光固化树脂的主要成分
        1.2.1 预聚物
        1.2.2 活性稀释剂
        1.2.3 光引发剂
        1.2.4 DLP型精密铸造光固化树脂
    1.3 光固化树脂的改性研究
        1.3.1 化学改性法
        1.3.2 物理改性法
    1.4 本课题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
        1.4.1 研究意义
        1.4.2 研究内容
        1.4.3 创新点
第二章 聚乙二醇200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研究
    2.1 引言
    2.2 实验部分
        2.2.1 实验材料
        2.2.2 实验仪器
        2.2.3 聚乙二醇200改性环氧丙烯酸酯树脂的制备
    2.3 分析与表征
        2.3.1 环氧值和转化率测试
        2.3.2 酸值的测试
        2.3.3 红外光谱分析
        2.3.4 DEPT谱分析
        2.3.5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2.4 聚乙二醇200改性环氧树脂的影响因素探究
        2.4.1 聚乙二醇200与环氧基的摩尔比的探究
        2.4.2 催化剂的种类以及用量对改性反应的影响
        2.4.3 反应温度与时间对改性反应的影响
    2.5 改性环氧树脂与丙烯酸酯化反应的影响因素探究
        2.5.1 阻聚剂投料量的探究
        2.5.2 酯化反应温度和时间的探究
    2.6 结果与讨论
        2.6.1 红外光谱分析
        2.6.2 DEPT谱分析
        2.6.3 核磁共振氢谱(1HNMR)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DLP型珠宝首饰3D打印料的制备与研究
    3.1 引言
    3.2 实验部分
        3.2.1 DLP 型珠宝首饰 3D 打印料的制备
        3.2.2 测试条的制备
    3.3 分析表征
        3.3.1 接触角测试
        3.3.2 粘度测试
        3.3.3 曝光时间的确定
        3.3.4 凝胶率测试
        3.3.5 收缩率测试
        3.3.6 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
        3.3.7 弯曲强度与弯曲模量
        3.3.8 表面粗糙度测试
        3.3.9 邵氏硬度D
        3.3.10 灰分率测定
        3.3.11 测试条冲击断面的SEM测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接触角分析
        3.4.2 流动粘度
        3.4.3 曝光时间的确定
        3.4.4 各向异性与应力-应变曲线
        3.4.5 弯曲强度/弯曲模量/邵氏硬度D分析
        3.4.6 凝胶率分析
        3.4.7 收缩率分析
        3.4.8 表面粗糙度分析
        3.4.9 灰分率分析
        3.4.10 测试条冲击断面的SEM图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多单体共混改性环氧丙烯酸酯的DLP型光固化3D打印料研究
    4.1 引言
    4.2 实验部分
        4.2.1 实验材料
        4.2.2 实验仪器
        4.2.3 DLP型多单体共混3D打印料的制备
        4.2.4 测试条的制备
        4.2.5 分析表征
    4.3 结果与讨论
        4.3.1 接触角分析
        4.3.2 流动粘度分析
        4.3.3 曝光时间的确定
        4.3.4 各向异性与应力-应变曲线
        4.3.5 断裂伸长率
        4.3.6 弯曲强度/邵氏硬度D分析
        4.3.7 凝胶率分析
        4.3.8 收缩率分析
        4.3.9 缺口冲击强度分析
        4.3.10 灰分率
        4.3.11 测试条冲击断面的SEM图分析
        4.3.12 测试条切割断面的TEM图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拉力试验机的误差分析及检修(论文参考文献)

  • [1]预制拼装综合管廊管片接缝橡胶密封垫的长期性能与截面优化研究[D]. 姚润樾.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2]300kN液压式万能试验机示值误差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分析与校准方法研究[D]. 张伟平.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3]星载静电成形薄膜反射面天线场耦合理论模型、设计方法与实验研究[D]. 谷永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7)
  • [4]拉力试验机的误差分析及检修[J]. 七机部第三区域材料应力计量检定站. 理化检验通讯, 1968(04)
  • [5]特高压碳纤维闭式卡具的设计及改进研究[D]. 颜城. 三峡大学, 2020(06)
  • [6]大型船用构件力学性能测试平台关键零部件疲劳寿命分析[D]. 李永华. 江苏科技大学, 2013(08)
  • [7]钢板—复合材料摩擦耗能器试验及优化分析[D]. 江陈. 昆明理工大学, 2019(04)
  • [8]印制电路板电镀车间火灾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D]. 罗曦.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9]材料试验机的精度管理[J]. 顾时光. 工程与试验, 1974(05)
  • [10]DLP型3D打印精密铸造光固化树脂制备与结构性能研究[D]. 林盛繁. 暨南大学, 2020

标签:;  ;  ;  ;  ;  

拉力试验机的故障分析与维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