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敦煌讲唱文学的体制及其类型初探——兼论几种《中国文学史》有关提法的问题(论文文献综述)
喻忠杰[1](2014)在《敦煌写本中戏剧发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敦煌写本中遗存有为数不少的唐五代时期与戏剧相关的文献和一些演艺文献,这些文献是证实唐五代戏剧发生与发展史实过程的重要资料。它们集中见于敦煌歌辞、变文、因缘、俗赋、词文、话本等文学性作品之中,与之相对应,在敦煌石窟壁画中也出现了一批具有戏剧性质的图像资料,这些图像资料清晰反映出唐五代时期乐舞、百戏等与戏剧关系密切的演艺形态在敦煌壁画中的具体面貌。敦煌所存唐五代歌辞所呈现出的歌舞和音乐形态,不仅具有一定的表演性和扮演性,而且具有明显的故事性和情节性。敦煌歌辞中艺术性和文学性因素的结合映射出这一时期歌舞和音乐向戏剧逐渐渗透并最终融合发展的轨辙。敦煌变文中“吟”“唱”兼备的声腔曲调、浅近直白的唱辞用语、散“讲”韵“唱”的说唱体式以及与变文内容匹配的变相图像都在不同程度上对同时期唐五代戏剧和后世戏剧产生了深刻影响。敦煌变文和因缘中部分故事的主题和内容,为中国古代戏剧提供了更多的创作素材和精神养分,而在变文和因缘中说唱文学叙事方式的广泛应用则为丰富戏剧故事内涵提供了一种可靠、高效的叙述手段。敦煌俗赋以其叙事体和故事性、对话体和诙谐性,以及带有仪式性和唱诵化的表演形式,在形与质两个方面与戏剧进行着共生与互融。敦煌词文和话本同样具有与生俱来的叙事性和说唱性,它们主要是作为说唱的底本而存在,其本身的表演功能不仅强化了词文和话本文本的阅读性,而且推动了词文和话本故事的娱乐性和戏剧性。敦煌写本中的说唱艺术在唐五代时期逐渐趋于复杂化与艺术化,其表演愈加精致,技巧更加纯熟,并最终成为唐五代时期戏剧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随着唐五代时期政治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说唱、乐舞等演艺形式的世俗化和娱乐化空间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在成熟的文学环境、固定的观演群体以及繁兴的演出场所等因素的合力作用下,唐五代时期不仅出现了仪式性和观赏性形式并存的戏剧搬演,而且形成了较为原始和简单的用于实际表演的戏剧脚本。自唐五代以来,汉魏六朝时期较为简古、稚嫩的早期戏剧便开始向复杂化、综合性的戏剧转变,并由此而最终走向宋元时期的成熟戏剧。
曹俊杰[2](2017)在《论敦煌变文的通俗化特征》文中指出变文是敦煌写卷中最具价值的通俗文学之一,论文主要以敦煌变文为研究对象,从具体文本出发,对其题材内容、思想倾向和演出形式展开详尽探析,进而讨论其通俗化特征。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对变文目前的研究情况作出文献综述,确定变文的概念以及本文的研究范围。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梳理本文认为,变文是唐五代时期流行于民间的讲唱变文的底本,它是一种说唱伎艺。变文的产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和印度佛经文学的双重影响。除此之外,根据变文配合图画讲唱故事的本质特征以及各写卷的具体情况,明晰现存的敦煌讲唱文学中有二十一篇变文。第二部分重在剖析变文题材内容的多样性,主要从佛教变文和世俗变文两方面展开。佛教题材的变文,情节与内容往往杂糅众经。同时,大多数变文故事在佛经中的记载都较为详细,与佛经相比变文的词句则较为生动活泼,这使得佛教题材的变文呈现出宣教性与故事性相结合的特点。世俗变文则吸收历史、民间故事,表现出历史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特点。第三部分主要探讨变文思想倾向演变问题。宣传教义是佛教变文的主题,一方面佛陀弟子借助变文这一文学表现形式,向生活在社会下层的人们展现玄妙深奥的佛法。另一方面,僧徒们为了迎合和满足当时、当地百姓的思想需求,使高深莫测的般若学和禅学逐渐向民间化的方向发展。在佛教变文中,这种转变集中体现为地狱审判思想、业报轮回思想、行善布施思想,以及由纯粹的佛教思想向“三教融合”发展。第四部分着眼于变文演出的发展。变文作为唐五代时期流行于民间的演唱底本,其演出形式称为“转变”。在敦煌写卷被发现之前,世人很少注意到文献中关于变文及其演唱的零星记载。本文试图从这些记载中,窥探变文表演形式的特点。第五部分探讨敦煌变文通俗化的意义和影响。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首先,变文加速了佛教文学“中国化”的历程,是佛教“中国化”的表现之一。其次,变文宣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最后,变文无论是其表演形式还是题材内容,都对后世文学产生了十分深远的影响。
曾晓红[3](2008)在《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叙录》文中认为佛教中国化的过程中,译经是中国人吸收印度佛教最基本的开端,经疏则是中国人理解、消化、阐发印度佛典思想的见证。《维摩诘所说经》是印度大乘佛教经典性著作之一,为历朝历代的宗派祖师及研究者所关注。敦煌遗书中保存了大量的《维摩经》注疏写卷,这些注疏的抄录年代从前秦到唐宋之交跨越多个时代,大多未为历代大藏经所见,且都是译者本人或其入室弟子为之注解,无疑对研究佛教中国化课题具有难以估量的价值。敦煌遗书一经发现,学术界即对其中的《维摩经》注疏写卷进行了研究,他们撰写题跋、校勘录文、并即时公布复印件或抄本。20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学者李证刚、陈垣在编目、定名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30年代至50年代,日本学者在录文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主要反映在《大正藏》中。60年代以后,日本学者对部分《维摩经》注疏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取得了令人注目的成绩。中国学者王重民、刘铭恕在编目方面也取得了极大进展。之后,虽然敦煌写卷图版不断公布,研究条件也进一步改善,对敦煌本《维摩经》注疏的研究也发表了不少成果,但却没有出现对《维摩经》注疏作全面介绍与总结的论著,这使得许多研究出现了滞后、重复劳动甚至引用早已被学术界否定的错误结论的情况。本文在方广锠教授搜集到的未经发表的250余号敦煌《维摩经》注疏的目录基础上,收集相关图版或录文,共得《维摩经》注疏311号写卷,以及百年来各国学者发表的200余篇论著(文),详细地研究每一号写卷,并撰写出叙录。叙录包括以下内容:1、文本定名。2、每件的起迄、存行、书法,并标明在对照本中的起迄页码。3、与该件可缀合之卷号。4、该件写作年代和抄写年代的说明。5、介绍该疏的内容、研究价值,梳理该注疏的流传概况。6、指出该写卷的目录、图版、录文、题记、研究在已经公开出版图书中的册数、页码。7、列举引用或研究该写卷的相关研究论著。为与前人所作的校记性叙录有所区别,本文主要从学术史的角度撰写叙录。具体撰写方面,力图穷尽材料,希望以我微薄之力,介绍学界已有研究成果,予学术界研究者以方便,主要特点如下:1、收录卷号力求完备。本文收入了311号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写卷、200余篇研究论著(文),为相关研究搜集最全的一次。2、纠正前人的一些错误定名、错误观点和错误定年。3、列举相关研究成果,以便学者研究、利用。将每个卷号的研究成果分类著录,一目了然,对学者研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文力求对敦煌遗书中的《维摩经》注疏作一较为全面的梳理与介绍,充分展示这部分文献的多重价值,希望能对相关课题的研究有所帮助。
王小盾[4](1994)在《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文中提出本文对敦煌文学资料及其所提出的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总结性的讨论。首先对敦煌文学作品分类问题展开论述,指出传统分类的缺陷,明确了敦煌作品作为表演艺术之底本的本来性质,在否定传统三分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讲经文、变文、话本、词文、俗赋、论议、曲子辞、诗歌为体裁样式的敦煌文学的概念体系。其次,以历史上的中西文化交流为背景,论述了敦煌文学各品种的文化渊源,认为唐代讲唱艺术是西方文化和中国本土文化相融合的果实。最后,论述了敦煌文学资料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意义,作者认为敦煌作品不仅向研究者提供了新的资料,而且提供了一种新的视野和新的思维。
李贵生[5](2018)在《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说唱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机制》文中提出从变文到宝卷,讲唱文学的说唱结构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即敦煌变文的两段式,佛教宝卷的五段式,民间教派宝卷的六段式,以及民间宝卷的四段式、三段式和两段式。敦煌变文说唱结构的形成是中印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佛教宝卷以科仪的形式对俗众讲经说法,其说唱结构直接源于《销释金刚科仪》。民间教派借宝卷的形式宣扬教理,在佛教宝卷的基础上加唱时兴小曲,且主唱段采用流行的十字句韵文以吸引信众,使宣扬更加通俗化。清朝康熙年间开始民间教派遭到打压,教派宝卷衰微,民间宝卷盛行。随着宝卷宗教信仰功能的弱化与教化、娱乐功能的增强,民间宝卷的说唱结构开始简化,小曲和长短句因时人不会演唱而消失,五七言诗赞也变得可有可无。
韩洪波[6](2013)在《从变文到元明词话的文体流变研究》文中认为“从变文到元明词话的文体流变”这一课题,旨在以以变文为出发点,以文体学理论为支撑,分析变文文体的影响,探讨自变文至元明词话等说书文体演变过程,并且探讨这一演变过程的内在文化因素。说书在我国源远流长,其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歌谣以及神话、传说,但至唐代始蔚为大观,而且持续盛行于宋、元、明、清,与正统文学分庭抗礼。百余年前敦煌石室中变文写卷的发现,弥补了宋前说书文献不足征的遗憾,为研究古代说书提供了极其宝贵的史料。作为敦煌学的重要一支,变文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就,主要集中于变文的名称、来源、体制、分类、整理、汇辑、校勘及单篇变文的研究等,研究角度尚有待于更新。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变文为出发点,以文体学理论为主要支撑,探讨从唐代变文、词文到宋元词话,再到元明词话的文体演变的线索及其内在规律,这对于俗文学研究甚至中国古代文学史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七章。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分析研究现状,提出创新之处等。第二章,主要分析唐代变文与话本的文体特点。1、唐代出现的变文在中国古代文体史上是一大创新,具体表现为体制之新、语言之新和风格之新,为后世讲唱文学的发展演变提供了典型的范本。2、变文是敦煌石室古卷子中,影响于后世文学最巨者,宋元话本受其影响,明清弹词、鼓词、宝卷等讲唱文学又是其嫡系子孙,长篇通俗小说也借其辉光。它的形成既与汉译佛经密切相关,又与中国先唐固有的多种文学样式密不可分,是中外文化融合的结晶,表现出文体众备的独特个性。3、因为变文所依托的“俗讲”、“转变”之俗,故变文思想内容通俗易懂,其中蕴含的忠孝观念及对天堂、地狱的描写,均体现出世俗化的特点;变文语言因为使用了大量的口语俗语词及熟语成语,也体现出强烈的通俗性。4、就内容上讲,变文叙事空间主要包括地域内容和景物内容。场面是变文叙事空间化的主要表现,其中神魔斗法场面、游历地狱场面和军事战斗场面最为突出。变文叙事中的空间转换依靠指示性语句得以实现,这些空间之间的关系以并列性为主。变文叙事空间化的特征对后世白话小说有深远影响。5、唐代话本在韵散相间的体制、宏伟的篇幅和俗讲仪式方面汲取了变文和民间说书的营养,并且深远地影响了宋代话本的形成,表现在题材的选择、体制的定型和创作手法的改进等方面,在文体发展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过渡意义。第三章,主要讨论宋元说话及词话文体。1、宋元讲史平话征诗入史,是诗骚传统在说话艺人那里引起的回声,是说话艺人意欲炫耀其博学多闻的表现,并借以提高通俗小说在文学殿堂的地位,又是用来评判是非、以示劝惩的手段。2、宋元小说家话本的娱心功能借助故作惊人之笔、使砌、韵文的插入等手段得以呈现;劝惩功能则表现在提倡忠孝信义,宣扬善恶有报以及佛道二教的出家修行思想,甚至超越了封建伦理的范围,对宋元时代官府昏庸、吏治腐败进行了大胆批判,充分肯定了男女青年对爱情的追求和对封建礼教的反抗,反映了宋元时期新兴市民阶层的思想动向。3、“新话”与“新语”相近,实为旧话新说、汇集旧闻轶事的小说家言。其体制可远溯至汉代陆贾《新语》,而主要是借鉴《世说新语》之体,为说书艺人提供底本,以随意拼接,临场演绎新的故事。4、《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以“诗话”为名,与《本事诗》及《六一诗话》等“诗话”著作的体制有关,它借鉴说部的文体特征,汲取变文的体制因素,又有所突破和创新,以空间转换来叙事,具有独特的文体风貌。5、元代词话没有文本流传,却大量保存在元杂剧之中。词话在元代非常流行,它在继承唐代词文和宋代陶真的基础上,创新了句式,扩展了功能,对于元杂剧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第四章,主要讨论明代词话文体。1、通过对陶真一词的训诂以及有关文献记载的解读,分析陶真的产生及演变特点,认为作为讲唱艺术的陶真的形成与道教不无关涉。陶真一词最早于宋代出现。元明清时期的陶真,在继承宋代陶真的基础上,又有发展和创新,并且与词话、弹词、鼓词、戏曲及小说等门类有一定的交叉关系。2、盲词是对民间流行的多种讲唱文学的泛称,因多为盲人演唱故称盲词,但其唱本可以供人观览,以备消遣,甚至有文人借盲词以自娱或嘲谑,已经超出了盲人演唱的拘限。盲词句式以七言为主,又杂以其它句式,以浅显易懂为旨归,被视为鄙俚浅薄之书,受到歧视和禁止,但这也正是盲词受到民众甚至文人青睐的原因。3、杨慎《历代史略词话》文体的形成,是唐代变文、宋代说话以及元杂剧等多重文体历史积淀的结果,其开头和结尾的格局是对变文押座文与解座文的遥远回应;其“讲历代年载废兴”、“总依故事”的编撰思路是对宋代说话“历代兴亡了然在目”、“阔论高谈依故典”高超技艺的积极借鉴;其说话套语的运用更是对宋代说话的继承发展,而“攒十字”的韵文形式则直接取法于元杂剧的唱词体制。《历代史略词话》在说唱文学文体发展史上具有因旧与开新的双重意义。4、明代“弹词”一语的意义变动不居,亦非“弹唱词话”、“搊弹说词”、“弹唱说词”三者之省文。但其形成却又受词话沾溉良多。其名与实的错位,与讲唱文学的特性和文体演变及事物发展规律有关。第五章,以《大唐秦王词话》为个案,讨论其文体特点。1、《大唐秦王词话》具有史化和诗化的双重倾向,前者表现为对传记文学“实录”精神的继承,后者表现为大量诗词韵语的使用,体现了阔大、豪放、刚健的风格。这方面提高了词话作为讲唱文学的地位,另一方面体现了词话向章回小说过渡的迹象。2、词话叙事时间的控制策略是其说书艺术的性质决定的,虽然词话可以诉诸文本让读者观看,但其说唱的特质却是不容置疑的。这是说书艺人实践经验的升华,以致于形成一种传统,牢固地在与诗文等正统文学之外的说书领域留下深深的印记,即使已经形成了案头文本,也仍然虚构出一种说书场的氛围,将读者虚构成现场的听众。3、《大唐秦王词话》重视空间叙事的展开,相对忽视时间的具体化,在空间转换过程中,突出了作为大唐国都的长安城的绝对政治地位,而且在叙事过程中采取“总叙——分叙”的叙事策略,这与礼书叙事以“惟王建国”为绝对中心引领全书间架、层层分级、从总到分的叙事程序有密切的关系。这种叙事结构体现了作者尤其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浸润的文人修订者在对《大唐秦王词话》斟酌损益过程中的别具匠心。4、《大唐秦王词话》作为明代词话的代表作品,一方面体现出强烈的说唱文学特点,即口头性,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显著的案头化风格,其文体具有二重性。这一特征形成的因缘,既是由于词话虽然形成具体的文本,但其源头来自于口头说唱,保存了说书人现场表演的常用套语,又源于文人细致的修订,体现了目治而非耳听的意图,以供阅读玩味。换言之,这既是文体发展演变的必然规律,又是因为不同文体互相借鉴,以致于“兼类”和“游移”的客观事实。第六章,分析成化刊本说唱词话的文体。1、明成化刊本说唱词话是在继承唐代词文、变文及宋代说话、陶真的基础上形成的,是明代词话的典范形态,与明代的《历代史略词话》及《大唐秦王词话》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作为说唱艺术的“词话”,意为借唱词或吟词讲述故事。2、以《剪灯新话》为代表的文人小说书写具有“以自怡悦”与“托事兴辞”的高雅格调,与说唱词话的“奉劝多人仔细听”与通俗顺口的俚俗风格迥然相异,二者在叙事结构方面亦存在明显差别,其原因在于文人小说受到正统文学观念的影响,重“美刺”,尚复古,欲“立言”以不朽,而说唱词话则志在娱人,适于世俗,借演事以动人。3、词话的先驱是唐代的词文,与其相关的还有变文、曲子等;延至元代,词话成为与杂剧并列而又被杂剧汲取养料的技艺及文体;明清两代,词话所指被泛化,不但指说唱底本,而且指话本小说、章回小说以及弹词。第七章,讨论影响从变文到元明词话的文体流变的文化因素。1、变文、弹词、鼓词等说书门类,流行于历朝历代,深受民众喜欢,但在古代文体序列中却处于寂寥冷落的尴尬境地,既很少见于公私目录,又屡遭禁毁,还受到文人学士的鄙视。这不仅是因为说书与儒家“温柔敦厚”的文学观念大相径庭,而且与说书人社会地位卑下有关,更因为说书与封建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方枘圆凿。2、从先秦到明清,政治、社会、经济、文化、宗教等因素的风云多变,构成了说书人产生、发展、演变的丰富而复杂的生态环境。在这一过程中,说书人的身份背景、社会因素等与讲唱文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进而影响了古代文学的整体走向。以说书人为切入点,考察与其相关的错综多变的生态环境,是研究讲唱文学的一种新思路。3、从唐宋至元明,自变文到词话,从发愿祈福到娱心娱情,接受群体屡加变迁,渐次扩展。在这一过程中,文人的作用愈加突显。文人怀着与普通接受者不同的接受目的,不但对词话的文体进行精致化的改进,而且促进了词话文体的变异与发展。4、说唱词话从谐于里耳到入于文心,经历了一个渐进而曲折的过程,亦表现了说唱词话从口说耳听的技艺向章回小说演进的环节,通过成化刊本说唱词话与《大唐秦王词话》等词话的多方位比较,可以窥见其中若干演化规律。5、分析与词话关系密切的平(评)话,意欲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深入中外存世典籍,进一步探讨“平话"和“评话”的联系和区别及其历史性发展的动态过程,分析其从元代的盛行一时到明清时泛指延展的演变轨迹。
张鸿勋[7](1981)在《敦煌讲唱文学的体制及其类型初探——兼论几种《中国文学史》有关提法的问题》文中认为问题的提出敦煌遗书重显予世已经八十多年,中外学者根据这些珍贵资料研究我国中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社会、宗教、文学、艺术等领域的历史,成果斐然,大为可观。民间讲唱文学的研究,也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讲唱文学在我国土生土长,源远而流长。它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古歌谣、神话和传说,经过先秦、两汉、魏晋南北朝长时期的孕育发展,到唐代已瓜熟蒂落。宋元一以i后,奇葩竞陈,在文艺大花园里与传统的诗文争芳斗艳,成为一种新型文艺形式,影响后世戏曲、小说、各种曲艺等等,至为深远。过去研究我国讲唱文学的演变历史,只能追溯到宋代,更早的却苦于史料不足而无法作进一步探究。敦煌讲唱作品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唐代讲唱文学已经正式形成的确切史料,从而使这方面的研究大大地深入一步。所以,敦煌讲唱作品在我
刘进宝[8](2019)在《张鸿勋先生与敦煌俗文学研究——纪念张鸿勋教授逝世三周年》文中研究说明天水师范学院已故张鸿勋教授是著名的敦煌文学研究专家,尤其在敦煌俗文学研究方面成绩卓著,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是他那个时代敦煌文学研究的代表人物。他的学术研究起步早、起点高,运用"跨文化"的研究方法,将文学和民俗学、人类学等相关的学问联系起来考察,将俗文学和雅文学、敦煌文学和外国文学结合起来进行比较,从而能够站在学术前沿,并得到学术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谭茹[9](2019)在《敦煌俗賦寫本同卷內容研究》文中指出敦煌俗賦是敦煌石窟中發現的一種民間文學體裁,是敦煌文學研究的重點之一。文章從寫本抄寫狀況、寫本内容、寫本性質三方面展開,主要研究敦煌俗賦寫本在内容上的關聯以及在使用上的分類。通過寫本細讀,俗賦寫本可以被用作講誦底本、教學抄本、文學讀本和不確定性質的俗賦寫本四類。講唱底本、教學抄本和文學讀本在寫本的抄寫狀況、同卷内容的選擇、正背面内容的關聯上都存在著細微又顯著的區別。作爲講唱底本的俗賦寫本在裝幀上更偏向於方便攜帶的冊頁裝,在同卷内容上傾向於選擇情節性強,押韻的文學作品。作爲教學抄本的學郎教材、學郎習抄和學郎雜寫在内容上都選擇了流傳性廣並且説理性強的文學作品與童蒙讀物同抄。在抄寫上,學郎教材的背面多是學郎學習内容的雜寫,而學郎習抄的背面則多被用作於抄寫實用文書。同時,學郎教材和學郎習抄的内容大多抄寫於寫本的正面,而學郎雜寫則多數抄於寫本背面,其正面多爲佛經。由此可見,俗賦寫本在内容上、行款上的微小差異,都意味著寫本在實際生活中的不同運用。
伏俊琏[10](2018)在《建立敦煌讲唱文学的理论体系——张鸿勋敦煌俗文学研究述评》文中研究表明张鸿勋教授在中国古代讲唱文学领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尤其是对敦煌讲唱文学的研究,不仅对上世纪最后20年中国敦煌文学的研究具有开创之功,而且也用自己的研究实践"建立了一整套敦煌讲唱文学的理论体系"。新世纪以来,张先生的学术视野更为宽阔,他尝试从跨文化的视野,运用民间文学和比较文学的方法,突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从世界文学范围考察敦煌文学作品,这种新的研究方法不仅拓宽了敦煌文学研究的范畴,也会赋予敦煌文学作品新的意义。
二、敦煌讲唱文学的体制及其类型初探——兼论几种《中国文学史》有关提法的问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敦煌讲唱文学的体制及其类型初探——兼论几种《中国文学史》有关提法的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1)敦煌写本中戏剧发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起和概念界定 |
第二节 资料运用和研究构想 |
第三节 学术史回顾 |
第一章 敦煌歌辞中戏剧发生要素考述 |
第一节 《云谣集杂曲子》中与戏剧相关曲辞考述 |
第二节 只曲中与戏剧相关曲辞考述 |
第三节 联章套曲中与戏剧相关曲辞考述 |
第四节 敦煌所见大曲中与戏剧相关曲辞考述 |
余论 |
第二章 敦煌变文、因缘中戏剧要素考述 |
第一节 佛传类变文中的戏剧要素 |
第二节 世俗类变文对后世戏剧主题和内容的影响 |
第三节 敦煌因缘与佛教戏剧关系考述 |
第三章 敦煌俗赋、词文、话本中戏剧要素考述 |
第一节 敦煌俗赋中戏剧性内容述论 |
第二节 敦煌词文中戏剧性因素辨析 |
第三节 敦煌话本戏剧性叙事的发生 |
第四章 敦煌所见戏剧脚本及石窟壁画戏剧图像辑考 |
第一节 敦煌写本中所见早期戏剧脚本考论 |
第二节 敦煌石窟壁画戏剧图像及其相关问题 |
第五章 敦煌写本中的戏剧搬演与戏剧内涵 |
第一节 唐五代时期说唱伎艺对戏剧搬演的影响 |
第二节 唐五代敦煌傩戏形态生成考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2)论敦煌变文的通俗化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回顾 |
1.2 概念界定 |
1.2.1 变文的称名 |
1.2.2 变文的来源 |
1.3 研究对象 |
2 变文题材内容的多样性 |
2.1 佛教变文的宣教性与故事性 |
2.2 世俗变文的历史性与现实性 |
3 变文思想观念的演变 |
3.1 宗教信仰向民间信仰转化 |
3.1.1 地狱审判思想 |
3.1.2 因果报应思想 |
3.1.3 行善布施思想 |
3.2 由纯粹的佛教思想向杂糅的本土思想发展 |
3.2.1 儒家思想 |
3.2.2 道家思想 |
3.2.3 三教并举 |
4 变文演出的发展 |
4.1 演出场所:由寺院走向民间 |
4.1.1 寺院 |
4.1.2 宫廷 |
4.1.3 府宅 |
4.1.4 街头 |
4.2 演出人员:由僧人转为民间艺人 |
4.2.1 僧人 |
4.2.2 民间艺人 |
5 变文通俗化之意义与影响 |
5.1 加速了佛教文学的“中国化” |
5.2 宣传了中国传统社会的伦理观念 |
5.3 后世俗文学的渊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3)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叙录(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凡例 |
一、收录范围 |
二、编排次序 |
三、著录体例 |
四、书名简称 |
壹: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题目释义 |
三、资料说明 |
四、学术史回顾 |
(一) 目录 |
(二) 图版 |
(三) 释文 |
(四) 题记 |
(五) 研究 |
(六) 结语 |
五、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 |
六、主要观点和创新 |
七、基本思路和方法 |
贰:敦煌本《维摩经》注疏概说 |
一、经疏的基本情况 |
二、经疏的译本系统 |
三、经疏的撰述背景 |
四、经疏的文本渊源 |
五、经疏的流传与信仰 |
六、经疏的写卷价值 |
叁: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叙录 |
卷一 佚名《维摩经义记》 |
散0191(李盛铎旧藏)《维摩经义记·卷第二》 |
卷二 道安?《注维摩诘经》 |
P.3006 《注维摩诘经》 |
卷三 佚名《注维摩诘经》 |
中村不折氏旧藏《注维摩诘经》 |
卷四 僧肇《维摩诘经解》 |
散0670 号1(罗振玉旧藏)《维摩诘经解·佛国品一~弟子品三》 |
散0670 号2(罗振玉旧藏)《维摩诘经解·方便品二》 |
甘博129(馆藏1064)《注维摩诘经·弟子品第三》 |
卷五 僧肇集《维摩义记》 |
S.02106 《维摩义记·卷第一》 |
卷六 僧肇集《注维摩诘经》 |
P.3267 号1《注维摩诘经·序》 |
S.06284 《注维摩诘经·序》 |
дх.01872(M.2690)《注维摩诘经·序》 |
BD15699 号1(忘099)《注维摩诘经·序~卷第一》 |
P.2339 《注维摩诘经·序~卷第一》 |
дх.01828、дх.01840(M.2661)《注维摩诘经·卷第一》 |
散0741(日本龙谷大学图书馆藏)《注维摩诘经·卷第一》 |
дх.01626、дх.01819、дх.01861(M.2658)《注维摩诘经·卷第三》 |
P.2214 《注维摩诘经·卷第四》 |
BD15100(新1300)《注维摩诘经·卷第四》 |
P.4088 《注维摩诘经·卷第四》 |
中126(007536/散0741)《注维摩诘经·卷第五》 |
P.2595 号1《注维摩诘经·卷第五~卷第六》 |
P.4684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 |
P.2095 《注维摩诘经·卷第六》 |
卷七 佚名《维摩经义记》 |
P.2273 《维摩经义记·卷第一》 |
BD01032(辰032)《维摩经义记·卷第三》 |
S.02732 《维摩经义记·卷第四》 |
卷八 佚名《维摩诘经义记》 |
S.03878 《维摩诘经义记·卷第一》 |
卷九 佚名《维摩义记》 |
大谷二乐庄旧藏《维摩义记·卷第四》 |
卷十 维摩经疏(裳5、S.6381) |
BD08405 号(裳5)《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
S.06381 《维摩经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
卷十一佚名《维摩疏》(上图藏/元荣造) |
上图137(散606)《维摩疏·卷一》 |
卷十二佚名《维摩经疏》(中村不折藏) |
散0808(中村不折藏)《维摩经疏·方便品二》 |
卷十三佚名《净名经科要》 |
BD003262(致062)《净名经科要·佛国品一~文殊问疾品五》 |
BD03147(榺047)《净名经科要·文殊师利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
卷十四佚名《维摩经疏》(昃26 等) |
BD05243(夜043)《维摩经疏·佛国品一~弟子品三》 |
BD00926(昃026)《维摩经疏·问疾品五~佛道品八》 |
BD00924(昃024)《维摩经疏·佛道品八~菩萨行品十一》 |
BD00923(昃023)《维摩经疏·菩萨行品十一》 |
卷十五佚名《维摩诘经疏释》(敦研) |
敦研066(馆藏277)《维摩诘经疏释·弟子品第三》 |
敦研375(馆藏790)《维摩诘经疏释·弟子品第三》 |
敦研247(馆藏472)《维摩诘经疏释·菩萨品第四》 |
敦研067(馆藏278)《维摩诘经疏释·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
敦研248(馆藏473)《维摩诘经疏释·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 |
敦研249(馆藏474)《维摩诘经疏释·观众生品第七》 |
敦研250(馆藏475)《维摩诘经疏释·佛道品第八》 |
敦研251 号(馆藏476)《维摩诘经疏释·入不二法门第九》 |
敦研252(馆藏477)《维摩诘经疏释·香积佛品第十~菩萨行品第十一》 |
卷十六慧远《维摩义记》 |
BD06378V(咸078)《维摩义记·卷一》 |
S.09991 号A《维摩义记·卷一》 |
S.02688 《维摩义记·卷一》 |
ф.102(M.1286)《维摩义记·卷一~卷二》 |
BD02796(吕096)《维摩义记·卷二》 |
S.00721 V《维摩义记·卷二》 |
S.00721 V3《维摩义记·卷二》 |
S.04101 《维摩义记·卷三》 |
P.2218 《维摩义记·卷三》 |
卷十七佚名《维摩诘经提文书》 |
S.02661 《维摩诘经提文书》 |
卷十八吉藏《维摩经义疏》 |
S.06583 《维摩经义疏·卷第四~卷第五》 |
ф068 (M.1289)《维摩经义疏·卷第五》 |
BD06819(羽019)《维摩经义疏·卷第六》 |
上图138(812443)《维摩经义疏·卷第六》 |
卷十九佚名《维摩诘经疏》(P.2202/ P.2222A) |
P.2202 《维摩诘经疏·问疾品五》 |
P.2222 A《维摩诘经疏》 |
卷二十佚名《维摩经抄》(S.1310/P.2275) |
P.2275 《维摩经抄·佛国品一》 |
S.01310 《维摩经抄·佛国品一》 |
卷二十一道液《净名经集解关中疏》 |
(一) 卷上 |
S.01412 《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
S.02702 《净名经关中疏·序~弟子品三》 |
S.03770 《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
S.06391 《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
S.06503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
дх01229(M.1288)《净名经关中疏·序》 |
P.2188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
P.2188 V《净名经关中疏·卷上(补记)》 |
S.06568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
S.06580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
S.06810 《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
BD08648(位048)《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
S.03765 《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
BD06551(淡051)《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
BD02517(岁017)《净名经关中疏·序~佛国品一》 |
BD03272(致072)《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
BD03271(致071)《净名经关中疏·序~菩萨品四》 |
S.07703 《净名经关中疏·序》 |
BD15699 号2(忘099)《净名经关中疏·序》 |
BD03716(霜016)《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
дх01822+дх01862+дх01863+дх01903(M.2660)《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03773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BD01791(往091)《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ф299(M.1284)《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01985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BD10427(L0556)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BD08154(乃054)《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BD07736(始036)《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BD04562(冈062)《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12130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12707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13267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10301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13132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12870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13033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01482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12968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BD07713(始013)《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BD08053(字053)《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 |
S.01983 《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
BD07832(制032)《净名经关中疏·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
BD05271(夜071)《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 |
BD07603(皇003)《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 |
北大D161《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 |
S.01378 《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
S.02596 《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
S.03475 《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菩萨品四》 |
BD06453(河053)《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
S.02342 《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菩萨品四》 |
S.12873 号《净名经关中疏·方便品二》 |
S.02701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
дх00016(M.1285)《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BD01872(秋072)《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
дх00832(M.699)《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S.02552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
BD11559(L1688)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BD00434(洪034)《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
中121(散054)《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
S.08774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BD08473(裳073)《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S.02432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S.09516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P.2595 号2《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BD09605(汤026)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BD09249(唐070)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 |
S.02113 《净名经关中疏·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
BD10347(L0476)《净名经关中疏·菩萨品四》 |
BD12382(L2511) 《净名经关中疏·菩萨品四》 |
BD00414(洪014)《净名经关中疏·菩萨品四》 |
P.2222 D《净名经关中疏·菩萨品四》 |
(二) 卷下 |
S.02670 V《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 |
S.06418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
S.06870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不二法门品九》 |
BD06194(姜094)《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 |
BD14093(新0293)《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
上图130(812580)《净名经集解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不思议品六》 |
S.06713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
S.10819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 |
S.06458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
BD14092(新0292)《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
BD15074(新1274)《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香积佛品十》 |
P.2191 《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
S.06237 V《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 |
BD05782(柰082)《净名经关中疏·文殊问疾品五~嘱累品十四》 |
S.04834 《净名经关中疏·佛道品八》 |
BD05920(重020)《净名经关中疏·佛道品八》 |
津艺030(60.5.1706)《净名经集解关中疏·香积佛品十~嘱累品十四》 |
S.01813 《净名经关中疏·香积佛品十~菩萨行品十一》 |
BD14943(新1143)《净名经关中疏·香积佛品十~嘱累品十四》 |
BD06798(潜098)《净名经关中疏·菩萨行品十一》 |
BD06170(姜070)《净名经关中疏·菩萨行品十一~见阿閦佛品十二》 |
S.06610 《净名经关中疏·见阿閦佛品十二~嘱累品十四》 |
дх.02224(M.2659)《净名经集解关中疏·见阿閦佛品十二》 |
BD07290(帝090)《净名经关中疏·见阿閦佛品十二》 |
BD10258(LO387)《净名经关中疏·嘱累品十四》 |
BD08928(有049)《净名经关中疏·卷下》 |
S.09408 V《净名经关中疏·卷下》 |
三井108 (025-10-39)《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下》 |
散0091(旅顺博物馆旧藏)《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下》 |
散0625(李木斋旧藏)《净名经集解关中疏·卷下》 |
卷二十二道液《净名经关中释抄(批)》 |
(一) 卷上 |
BD12989(L3118)《净名经关中释抄·护首》 |
S.02584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BD03924(生024)《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BD06480(河080)《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BD09250(唐071)《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BD14730(新0930)《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P.2079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P.2079 V《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补记》 |
P.2288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P.2580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中122(007535/散0016 号2)《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中124(004736/散0016 号3)《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中123(散0544、李氏鉴藏)《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P.4695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散0016 号1《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P.2244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S.02739 《净名经关中释批·卷上》 |
S.03481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P.3432 V《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BD10256(L0385)《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BD02296(闰096)《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S.06712 《净名经关中释批·卷上》 |
P.2076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BD04499(昆099)《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S.01357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上》 |
Filn No.051(浜田旧藏No.111)《净名关中释批·卷上》 |
散0105(旅顺博物馆旧藏)《净名经关中释批·卷上》 |
(二) 卷下 |
BD02102(藏002)《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BD14091(新0291/大谷家二乐庄旧藏)《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P.2154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ф.165(M.1288·1)《净名经关中释批·卷下》 |
北大D097《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BD07941(文041)《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S.06462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BD00411(洪011)《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S.10762 《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BD02300(闰100)《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BD05620(李20)《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BD12290(L2419)《净名经关中释抄·卷下》 |
卷二十三契真述、体清记《维摩疏释前小序抄·释肇断序抄义》 |
S.0914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
S.1347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
S.1513 V《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
P.2149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
P.3736 《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
P.3488 V《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
岂88《维摩疏释前小序抄》 |
S.2496 《释肇断序抄义》 |
S.4455 《释肇断序抄义》 |
卷二十四佚名《维摩诘经杂释》 |
P.2344 V《维摩诘经杂释·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
BD06499(河099)背《维摩诘经杂释·佛国品一~弟子品三》 |
BD07778(始078)《维摩诘经杂释·佛国品一》 |
BD06743(潜043)《维摩诘经杂释·方便品二》 |
BD08291(服091)《维摩诘经杂释·方便品二》 |
BD07286(帝086)《维摩诘经杂释·佛国品一~问疾品五》 |
P.2414 《维摩诘经杂释·弟子品三~菩萨品四》 |
P.2414 V《维摩诘经杂释·补记》 |
P.3055 号1《维摩诘经杂释·见阿閦佛品十二》 |
卷二十五佚名《维摩诘经讲经文》 |
S.04571 《维摩诘经讲经文·佛国品一》 |
S.08167 《维摩诘经讲经文·佛国品一》 |
S.10546 《维摩诘所说经讲经文·佛国品一》 |
ф.101(M.1473)《维摩诘经讲经文/维摩碎金·佛国品一》 |
S.03872 《维摩经讲经文·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
Дх.684(M.1475)《维摩诘经讲经文·佛国品一》 |
P.2122 V2《维摩诘经讲经文·方便品二》 |
P.2292 号2《维摩诘经讲经文·菩萨品四》 |
P.3079 《维摩诘经讲经文·菩萨品四》 |
BD05394(光094)《维摩诘经讲经文·菩萨品四》 |
ф.252(M.1474)《维摩诘经讲经文·菩萨品四》 |
散0684(罗振玉旧藏)《维摩诘经讲经文·文殊问疾品五》 |
S.04443 《维摩经讲经文/维摩赞》 |
卷二十六佚名《维摩经押座文》 |
S.01441 VC《维摩经押座文》 |
S.02440 号1《维摩经押座文》 |
S.02440 号5《维摩经押座文》 |
P.2122 VA《维摩经押座文》 |
P.3210 号2《维摩经押座文》 |
卷二十七佚名《维摩诘经十四品诗》 |
P.3600 号2《维摩诘经十四品诗》 |
BD06803 号(羽003)《维摩诘经十四品诗》 |
卷二十八佚名《维摩五更转十二时》 |
S.02454 《维摩五更转十二时》 |
P.3141 V《维摩五更转十二时》 |
S.06631 V《维摩五更转十二时》 |
卷二十九谈广?《维摩经手记》 |
P.2191 号V1《谈广释佛国品手记》 |
P.2222 号D1《维摩经手记》(?) |
卷三十佚名《注维摩诘经序疏释》 |
北大D245 号《注维摩诘经序疏释》 |
卷三十一佚名《维摩诘经注释》 |
北大D162 号《维摩诘经注释·问疾品五》 |
卷三十二昙旷《维摩经疏》 |
(日)龙谷大学533 号《维摩经疏·卷第一》 |
BD06576V(淡076)《维摩经疏·卷第二~三》 |
P.2049 《维摩经疏·卷第三》 |
P.2032 《维摩经疏·卷第五》 |
P.2032 V1《维摩经疏·卷第五》 |
P.2040 《维摩经疏·卷第六》 |
P.2040 V2《维摩经疏·卷第六》 |
дх.00352、дх.00463、дх.00464、дх.00466(M.1287)《维摩经疏·卷第六》 |
卷三十三佚名《维摩经疏》(…者) |
BD07387(鸟087)《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
P.3789 V《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
S.03920 《维摩经疏·佛国品一~方便品二》 |
P.2688 V《维摩经疏·方便品二》 |
BD00950V(昃050)《维摩经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
BD03686(为086)《维摩经疏·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
BD07177(师77)《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
BD07241(帝041)《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
P.2222B《维摩经疏·问疾品五》 |
卷三十四佚名《维摩诘经疏释》(言…者) |
P.2191 V2《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
P.2595 《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
P.2595 VA《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
P.2595 VB《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
P.2595 VC《维摩诘经疏释·佛国品一》 |
BD06499V(河099)《维摩经疏释·方便品二~弟子品三》 |
S.00706 V《维摩诘经疏释·弟子品第三》 |
S.05972 《维摩诘经疏释·菩萨品第四》 |
P.2122 VC《维摩诘经疏释·菩萨品四》 |
卷三十五佚名《维摩诘所说经义记》 |
BD03909(生009)《维摩诘所说经义记·方便品第二》 |
BD03909(生009)背《维摩诘所说经义记·补记》 |
卷三十六佚名《维摩诘经言八众者》 |
P.2222 号D2《维摩诘经言八众者》 |
卷三十七佚名《维摩诘经品名录》 |
S.02096 V《维摩诘经品名录》 |
P.2222 FV《维摩诘经品名录》 |
卷三十八佚名《维摩经疏》(待考) |
S.08316 《维摩诘经疏·释题~佛国品第一》 |
P.2128 V《维摩经疏·释题》 |
P.3198b《维摩经疏·释序文?》 |
P.3198bv《维摩经疏·佛国品第一》 |
Дх.2177a(M.2662)《维摩经疏·佛国品第一》 |
дх.02177V(M.2662)《维摩经疏·佛国品第一补记》 |
P.2222 DV《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
P.2222 EV《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
P.3876 V_3《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
P.2469 V《维摩经疏·佛国品一》 |
S.00721 V1《维摩经疏·方便品二》 |
дх.003266《维摩诘经疏·弟子品三》 |
P.2335 VA《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
S.06192 《维摩经疏·弟子品三》 |
S.02552 V《维摩经疏·不思议品第六》 |
дх.00021《维摩诘经疏·菩萨行品十一~见阿閦佛品十二》 |
S.08471 《维摩经疏》 |
S.09435 号B《维摩经疏》 |
S.09507 号A《维摩经疏》 |
S.09508 《维摩经疏》 |
S.10272 《维摩诘所说经疏》 |
S.10590 《维摩诘所说经疏》 |
S.10594 《维摩诘所说经疏》 |
S.11460 号JB《维摩诘经疏》 |
S.11460 号JC《维摩诘经疏》 |
S.11460 号JD《维摩诘经疏》 |
S.12170 《维摩诘所说经疏》 |
S.12317 《维摩诘所说经疏》 |
BD15690 号(忘090)《维摩法经疏》 |
BD15476 号(能 076)《维摩诘经疏》 |
BD15421 号 A(能 021A)《维摩经疏》 |
BD15421 号 B(能 021B)《维摩经疏》 |
后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附件 |
(4)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敦煌文学作品及其所联系的讲唱艺术 |
(一)讲经文 |
(二)变文 |
(三)话本 |
(四)词文 |
(五)俗赋 |
(六)论议 |
(七)曲子辞 |
(八)诗歌 |
二、唐代讲唱艺术的渊源 |
(一)唐代讲唱艺术的西方渊源 |
(二)唐代讲唱艺术的本土渊源 |
三、敦煌作品对于中国文学研究的意义 |
(5)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说唱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6)从变文到元明词话的文体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一、研究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对象和范围 |
四、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唐代变文与话本文体研究 |
第一节 变文之“新” |
一、体制之新 |
二、语言之新 |
三、风格之新 |
第二节 变文之“杂” |
一、变文散说部分的文体之“杂” |
二、变文唱词部分的文体之“杂” |
三、变文韵散相间形式的中外渊源 |
第三节 变文之“俗” |
一、“俗讲”、“转变”之俗 |
二、思想内容之俗 |
三、语言之俗 |
第四节 敦煌变文空间叙事 |
一、变文空间叙事中的地域内容和景物内容 |
二、变文空间叙事中的场面 |
三、变文叙事中的空间转换 |
第五节 唐代话本文体的过渡意义 |
一、唐代话本篇目 |
二、唐代话本的形成 |
三、唐代话本对宋元话本的启迪 |
第三章 宋元说话与词话文体研究 |
第一节 融诗于史 宋元讲史平话引用诗词韵语考证 |
一、宋元讲史平话所引诗词韵语 |
二、宋元讲史平话所引诗词韵语来源 |
三、宋代讲史平话引用诗词韵文的意义 |
第二节 宋元小说家话本“娱心”和“劝惩”功能的文体呈现 |
一、宋元小说家话本“娱心”功能的体现 |
二、宋元小说家话本“劝惩”功能的体现 |
三、宋元小说家话本对正统观念的突破 |
第三节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文体研究 |
一、《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诗话” |
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说部” |
三、《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变文” |
四、《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与章回小说 |
第四节 《醉翁谈录》中“新话”考 |
一、“新话”与“新语” |
二、“新语”溯源 |
三、《绿窗新话》对《世说新语》的借鉴 |
四、“新话”的具体含义 |
第五节 元杂剧中所见词话考——以《元曲选》为中心 |
一、元代词话文献及解读 |
二、《元曲选》中所见词话的引端及句式 |
三、词话在元杂剧中的作用 |
第四章 明代词话文体研究 |
第一节 “陶真”源流考 |
一、“陶真”释义 |
二、陶真的发展 |
三、陶真与其它品类的关系 |
第二节 “盲词”考 |
一、“盲词”溯源及其所指 |
二、盲词之俗鄙 |
三、盲词之受青睐 |
第三节 论杨慎《历代史略词话》文体的因旧与开新 |
一、《历代史略词话》与变文 |
二、《历代史略词话》与宋代说话 |
三、《历代史略词话》与元杂剧 |
四、《历代史略词话》的文体个性 |
第四节 明代“弹词”名实新辨 |
一、弹词之名 |
二、弹词与词话 |
三、弹词名实错位之缘由 |
第五章 《大唐秦王词话》文体研究 |
第一节 《大唐秦王词话》的史化与诗化 |
一、《大唐秦王词话》的史化 |
二、《大唐秦王词话》的诗化 |
三、《大唐秦王词话》史化与诗化的整合 |
第二节 《大唐秦王词话》叙事时间控制策略分析 |
一、“话说”与概要 |
二、“说”、“道”与场景;“但见”、“怎生”与停顿 |
三“原来”与“后话” 倒叙与预叙的闪回和展望 |
第三节 《大唐秦王词话》的叙事与礼书 |
一、《大唐秦王词话》的空间叙事 |
二、《大唐秦王词话》的“总分”与“返始”叙事 |
三、礼书对《大唐秦王词话》叙事的影响 |
第四节 口头与案头——论《大唐秦王词话》文体的二重性 |
一、《大唐秦王词话》口头特性的表现 套语 |
二、《大唐秦王词话》案头特性的表现 |
三、《大唐秦王词话》文体二重性的原因 |
第六章 成化刊本说唱词话研究 |
第一节 成化刊本说唱词话文体概览 |
一、成化刊本说唱词话文体的渊源 |
二、成化刊本与明代其他词话之比较 |
三、明代词话文体之内涵 |
第二节 写心与娱心 说唱词话与文人小说格调的差异 |
一、自娱与娱人 |
二、“托事兴辞”与通俗顺口 |
三、叙事结构的差异 |
四、说唱词话与文人书写格调差异的文化背景 |
第三节 浸润与迁流 词话文体演变的因缘蠡测 |
一、词话与词文 |
二、词话的新变阶段 |
三、词话的混称阶段 |
第七章 词话文体流变的文化考察 |
第一节 说书在古代文体序列中的尴尬地位及其成因 |
一、说书历史简况 |
二、说书地位之低 |
三、说书地位低下的深层原因 |
第二节 说书人与古代文学生态的变迁 |
一、先唐 孕育与起步 |
二、唐五代 兴起与发展 |
三、宋元时期 繁盛与钳制 |
四、明清时期 鼎盛与衍化 |
第三节 从变文到词话接受群体的历时性探考 |
一、变文的接受者 |
二、宋代说话的接受者 |
三、元代词话的接受者 |
四、明代词话的接受者 |
第四节 里耳与文心 说唱词话的雅与俗及其互动 |
一、里耳 说唱词话意在通俗的表现 |
二、文心 说唱词话有意为之的表现 |
三、里耳与文·心的交融 |
第五节 “平话”与“评话”的演变轨迹及审美感染力解析 |
一、元代“平话”的专美一时 |
二、明代“平话”和“评话”的泛指混融 |
三、清代“平话”(“评话”)的延伸扩展 |
四、“平话”(“评话”)的审美感染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8)张鸿勋先生与敦煌俗文学研究——纪念张鸿勋教授逝世三周年(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附: |
张鸿勋先生论著目录 |
一、专著 |
二、论文 |
三、参著 |
四、参撰词条 |
(9)敦煌俗賦寫本同卷內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緒論 |
一、選題價值與意義 |
二、俗賦概念界定 |
三、俗賦寫本概況 |
四、俗賦寫本的分類 |
五、學術史回顧 |
六、本文主要工作 |
七、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作爲講誦底本的俗賦寫本 |
第一節 “講誦”與敦煌俗賦 |
第二節 講誦底本同卷内容概述 |
第三節 講唱底本同卷内容特點分析 |
第四節 講唱底本同卷内容原因分析 |
第二章 作爲教學抄本的俗賦寫本 |
第一節 敦煌寺學概述 |
第二節 學郎抄本同卷内容概述 |
一、學郎教材 |
二、學郎習抄 |
三、學郎雜寫 |
第三節 教學抄本同卷內容特點分析 |
第四節 教學抄本同卷內容特點分析 |
第三章 作爲文學讀本的俗賦寫本 |
第一節 俗賦的文人化 |
第二節 文學讀本同卷内容概述 |
第三節 文學讀本同卷内容特點分析 |
第四章 不確定性質的俗賦寫本 |
結語 |
參考文獻 |
附録 |
致謝 |
在校期间的科研状况 |
四、敦煌讲唱文学的体制及其类型初探——兼论几种《中国文学史》有关提法的问题(论文参考文献)
- [1]敦煌写本中戏剧发生研究[D]. 喻忠杰. 兰州大学, 2014(12)
- [2]论敦煌变文的通俗化特征[D]. 曹俊杰. 新疆师范大学, 2017(01)
- [3]敦煌本《维摩经》注疏叙录[D]. 曾晓红. 上海师范大学, 2008(01)
- [4]敦煌文学与唐代讲唱艺术[J]. 王小盾. 中国社会科学, 1994(03)
- [5]敦煌变文与河西宝卷说唱结构的形成及其演变机制[J]. 李贵生. 民族文学研究, 2018(06)
- [6]从变文到元明词话的文体流变研究[D]. 韩洪波. 扬州大学, 2013(04)
- [7]敦煌讲唱文学的体制及其类型初探——兼论几种《中国文学史》有关提法的问题[J]. 张鸿勋. 敦煌学辑刊, 1981(00)
- [8]张鸿勋先生与敦煌俗文学研究——纪念张鸿勋教授逝世三周年[J]. 刘进宝. 敦煌研究, 2019(06)
- [9]敦煌俗賦寫本同卷內容研究[D]. 谭茹. 西华师范大学, 2019(01)
- [10]建立敦煌讲唱文学的理论体系——张鸿勋敦煌俗文学研究述评[J]. 伏俊琏. 档案, 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