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量密度模型讨论

产量密度模型讨论

一、产量──密度模型讨论(论文文献综述)

胡罡,田选华,刘全稳,刘大伟,李鹏春[1](2021)在《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速算模型研究》文中指出技术合理井网密度优化研究是油田开发研究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以往采用的模型及算法均存在缺陷:(1)算法引用的原理或公式来源不明;(2)假设条件过多,或较理想,不符合实际情况;(3)影响因素考虑不全面、不合理;(4)在实际应用时,往往忽视算法本身的适用条件。针对以上问题,全面考察水驱油田油层压力的分布规律,在导出水驱油田合理油水井数比的基础上,建立了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的速算模型,提出了快速优化研究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的全新的方法。通过实例研究,新模型不仅与油藏数值模拟模型的计算结果非常接近,而且与矿场实际数据更接近,表明新模型是可靠的。研究表明,采油井的采液指数、注采比、注水井的吸水指数等注采压力系统因素是影响技术合理井网密度模型的主控因素。与以往算法相比,新方法综合考虑了注采不平衡、油水密度差异、体积系数、注水井启动压力、采油井启动压力梯度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因而适用于任何开发阶段、任何水驱油藏类型、任何油层压力分布状况条件下的技术合理井网密度及相关参数的计算,具有较强的适用性和应用前景。

曹阳杨[2](2021)在《作物种植密度优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

周婉玲[3](2021)在《数字加密货币的跳跃波动风险研究 ——以比特币价格波动为例》文中研究表明

付诗雯[4](2021)在《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文中认为煤层气是一种自生自储,存储方式以吸附态为主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煤层气清洁环保、安全高效,可作为缓解常规油气资源压力的优质能源,应用前景极为广阔。MCM煤层组是澳大利亚博文盆地的主力煤储层之一,其煤层气储量大、分布范围广,同时又存在储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强,侧向连续性差,厚度小且埋深跨度大等特点,使得煤层气开发难度增加。为准确描述MCM煤层组构造特征及各项属性空间分布规律,开展澳大利亚博文盆地MCM煤层组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的研究,在明确煤储层性质及其空间展布特征基础上,分析影响煤层气产能的主要因素,确定有利区分布位置,为合理开发利用该地区煤层气提供理论依据。结合前人研究成果,以测井、岩心、地震等资料为基础,首先对测井、岩心资料进行处理,确定煤层识别标准,解释地层岩相并对含煤地层进行划分对比,进而开展煤层划分对比工作,明确煤层空间展布特征,分析不同煤层厚度分布规律;其次,制作地震合成记录,实现井震联合层位标定,并提取地震相干体切片进行研究区块断层识别,绘制等深度构造图,完成研究区构造解释;最后,结合地震与测井解释成果建立研究区构造模型,利用储层参数相关性分析结果建立研究区含气量、密度、灰分、渗透率等储层参数模型,明确全区煤储层各项物性参数分布特征,以不同参数对煤层气产量的影响程度确定有利区主控因素,并进行有利区预测与验证。本文研究成果为实现研究区MCM组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张万锋[5](2021)在《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文中指出针对河套灌区土壤次生盐渍化严重、水肥利用率低、作物产量不高、面源污染严重等问题,本研究开展了盐渍化耕地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优化灌施制度的田间试验。研究了基于作物根系调控的秸秆覆盖耕作模式的优选;分析了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的土壤水盐运移规律,并基于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构建递进水盐嵌入神经网络模型(PSWE)模拟水盐运移及作物生产效益,优化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水定额;探究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作物与土壤生境的响应,优化秸秆覆盖的夏玉米施氮定额。“基于深度学习构建水盐运移模型,优化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为本研究主要创新之处。本研究通过系统分析,揭示了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的秸秆覆盖与水、氮耦合对作物-土壤系统抑盐-调水肥-降药-增产的调控过程与机理,实现了优选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制度的优化,旨在丰富秸秆还田理论体系,为缓解灌区次生盐渍化、面源污染及节水增产提供依据,同时为深度学习理论及技术在土壤水盐运移模型上的应用提供参考。论文研究成果主要有:(1)秸秆表覆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夏玉米水平向根长密度,形成“宽浅”型根系,提高表层根长密度24.7%;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显着提高大于40 cm土层根长密度,形成“窄深”型根系,提高深层根长密度23.8%。夏玉米根长密度与相对标准化根系下扎深度呈三阶多项式函数关系,可较好描述不同耕作模式的根长密度分布。秸秆深埋耕作模式提高夏玉米水分利用效率32.2%,增产19.5%,为优选耕作模式。(2)秸秆表覆下土壤盐分表聚,成熟期各土层均积盐;秸秆深埋的表层及隔层以下土层均积盐,灌水量为90 mm和120 mm秸秆深埋处理的秸秆隔层持水量分别提高20.3%和17.2%,脱盐率分别为7.6%和7.1%,秸秆隔层起到抑盐蓄水的作用,淡化根系环境。耕作层含盐量、单次灌水量与夏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具有显着相关性,秸秆表覆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增大而增大,当地灌水量135 mm处理的产量最高,但仅增产1.6%;秸秆深埋下夏玉米产量随灌水量的增大呈先增后减趋势,灌水量为90 mm的秸秆深埋处理产量最高,可增产5.2%。秸秆深埋耕作模式节水增产效果显着。试验田尺度下理论单次较优灌水定额为82~111 mm,生育期灌溉3次,节水17.8%以上,耕层含盐量调控在1.45~1.48 g·kg-1间,属轻度盐渍化,较试验前耕作层含盐量减小5.7%~10.2%。(3)基于深度学习构建的PSWE神经网络模型具有较高精度,均方根误差为0.029,平均绝对误差为0.570,决定系数R2为0.981。基于PSWE模型的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模拟结果有效表征夏玉米自然生长的综合条件、土壤水盐运移与夏玉米生产效益三者间双层递进因果关系,进一步优化盐渍化耕地的夏玉米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为1.38~1.55 g·kg-1。(4)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土壤莠去津残留量随时间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不同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具有不同程度促进作用,且20~40 cm土层的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对莠去津消解半衰期影响较大,以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消解最快,消解率平均提高5.3%,半衰期最短,缩短3.9d。(5)秸秆覆盖-施氮耦合改善土壤养分时空分布,秸秆表覆的土壤养分表聚,随施氮量增大而增大;秸秆深埋提高隔层附近土层的养分,随着施氮量增大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夏玉米成熟期,中氮(180 kg·hm-2)秸秆深埋处理降低深层硝态氮累积量56.8%,降低铵态氮累积量84.7%,秸秆隔层形成拦截氮素运移的屏障,秋浇前地下水质提升到Ⅱ类,有效降低了地下水氮素污染风险,并促进深层根系生长。相比常规耕作,秸秆深埋与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耦合,可实现减氮增产减污及植株氮利用率协同增长的目标,植株氮素同化产物对产量的贡献率提高32.1%,植株氮利用效率提高66.8%,增产9.3%。综上分析,河套灌区盐渍化耕地较优的耕作模式为秸秆深埋结合深翻耕作,优化的夏玉米灌施定额为:单次灌水定额为89.3~96.8 mm,生育期灌溉3次,耕作层含盐量调控在1.38~1.55 g·kg-1,属轻度盐渍化,优化施氮量为180~193.7 kg·hm-2。

姜哲浩[6](2021)在《青藏高原东缘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适应机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作为草原毒害草豆科棘豆属的一种,广泛分布于我国西部地区的高寒草地,其在我国的分布范围随草地退化程度的加剧而呈逐年扩大的态势,针对黄花棘豆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家畜中毒机理、生物碱成分、营养价值和防除利用等方面,缺乏对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机制方面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青藏高原东缘5个不同海拔梯度(3064m、3327m、3610m、3901m和4200m)以及3个种群密度(低密度、中密度和高密度)黄花棘豆为研究对象,采集各样地黄花棘豆和土壤样本。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和冗余分析等经典统计学方法,分析生境变化下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组成、多样性及其功能特征的变化规律,同时构建分子生态网络模型,对不同生境黄花棘豆微生物群落的网络结构进行分析,揭示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对生境变化的适应机制,为黄花棘豆的有效防除以及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海拔升高导致黄花棘豆生长区植被高度下降,植被盖度先增后减,草地植被多样性升高;黄花棘豆营养品质先增后减,同时黄花棘豆生长区土壤特征发生了显着变化;海拔梯度与黄花棘豆粗灰分含量、土壤p H和土壤氮磷钾含量显着相关。种群扩张提高了黄花棘豆生长区的生物量,但造成了植被高度、盖度和多样性的下降,并且影响了群落的组成;种群扩张造成了黄花棘豆品质的下降,并且改变了黄花棘豆生长区的土壤特征;种群扩张与土壤有机碳和植被高度无显着相关性,与其余环境因子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2.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组成特征随海拔变化而改变,表现为随海拔升高先增后减,在3300~3600m达到最高,群落丰富度随海拔升高而增加;不同海拔梯度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被孢霉门(Mortierellomycota),优势菌纲为锤舌菌纲(Leotiomycetes)、银耳纲(Tremellomycetes)和座囊菌纲(Dothideomycetes),优势菌属为线黑粉酵母属(Filobasidium)、链格孢属(Alternaria)、葡萄孢属(Botrytis)和被孢霉属(Mortierella)。种群扩张导致了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多样性和丰富度的下降,不同种群密度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的优势菌门与海拔梯度中优势菌门相同,但优势菌纲为座囊菌纲、伞菌纲(Agaricomycetes)和锤舌菌纲,优势菌属为链格孢属。这些结果表明少数丰度较高的物种主导了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的群落结构,随着分类学水平的细化,内生真菌的响应特征被反映的更加准确。3.海拔变化导致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LEf Se分析表明,不同海拔梯度间黄花棘豆存在42个差异物种,冗余分析和曼特尔分析发现黄花棘豆中粗蛋白和粗灰分含量,土壤中有机碳、全氮、全磷和p H是影响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在不同海拔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种群扩张未显着改变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LEf Se分析表明,不同种群密度黄花棘豆间仅存在4个差异物种,冗余分析和曼特尔分析发现黄花棘豆种群扩张过程中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改变与营养含量、土壤容重、p H、含水量、全氮和全磷含量显着相关。4.不同海拔梯度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主要以共生和腐生营养型为主,功能营养型在不同海拔梯度之间差异显着,低海拔地区存在较多的病理营养型。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类型在植株不同部位差异显着,根部主要为腐生营养型,枝条和花中主要为共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种群扩张造成了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特征的变化,种群密度的增加导致黄花棘豆内生真菌中共生营养型、腐生营养型减少,病理营养型增加。因此,种群扩张可能导致黄花棘豆毒性的增加。5.不同生境黄花棘豆内生真菌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分子生态网络模型显示,生境变化影响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海拔升高和种群扩张均会造成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模型结构的松散性和不稳定性,低海拔和低密度具有更高的组织性和功能性。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在海拔梯度下的变化与土壤全氮、全钾和有机碳密切相关,在种群扩张中与植被盖度、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土壤容重和土壤p H有较强的相关性。综上研究表明,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变化受生境中植被和土壤因子的限制,土壤、植物和微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生境变化改变了土壤和植物的特征,随之对内生真菌造成了影响,反之内生真菌的改变又引起了植物及生长区特征的变化。

张奔[7](2021)在《博文盆地B区块晚二叠煤层气甜点区预测》文中研究表明煤层气作为一种自生自储的非常规天然气能源,具有清洁、经济的优点。其开发利用对于缓解能源压力,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煤矿事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开展煤层气储层物性参数特征研究建立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甜点区预测对于煤层气高效开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着眼于博文盆地B区块晚二叠RCM煤层组和FCCM煤层组,结合盆地的地质、测井等资料,根据煤层“两高两低”的测井响应特点及全井段岩心描述资料,完成测井曲线标准化及煤储层精细识别,确定出研究区煤岩密度上限值为1.8g/cm3以及各单煤层厚度。利用单井精细解释的结果,以标准井为依据,通过标志层对比法、煤层特征对比法完成单煤层级别的煤储层精细划分与对比,明确各煤层空间展布特征。利用煤层岩心分析资料,完成了煤层岩心归位及煤储层的物性参数分析,分析了煤层含气量、渗透率、灰分-湿度等参数的影响因素,确定了煤层含气量与煤层埋深、灰分-湿度与岩心密度、测井密度与岩心密度,煤层渗透率与埋藏深度等参数的表征关系。在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完成了B区块煤层气地质模型的建立。利用测井分层结果和前人研究地震解释结果,建立了断层模型和层面模型;利用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的结果建立属性模型,包括密度模型、含气量模型、灰分及湿度模型、渗透率模型建模等。根据B区块的已开发井的峰值产气量的累计频率分布,确定B区块的高产区、中、低产区的峰值产气量划分。根据煤层气峰值产量与煤层含气量、渗透率、煤层厚度、埋深的关系,明确了煤层含气量、渗透率及煤层埋深是甜点区控制的主要因素。结合生产数据与甜点区主控因素提出B区块甜点区划分标准,完成甜点区预测。

罗天泽[8](2021)在《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属性模型研究》文中指出为了揭示人工红松(Pinus koraiensis)枝条属性与抚育间伐之间的关系,本研究基于黑龙江省林口林业局和东京城林业局不同抚育间伐强度(未间伐、10~20%、20~30%、30~40%)下的49株人工红松解析木4370组枝解析数据,分析了抚育间伐对林木枝条属性的影响。利用R语言,将林分抚育间伐因子(间伐强度(TI)、间伐年龄(TA))进行量化,采用线性混合模型和非线性混合模型的方法分别对人工红松枝条密度、最大枝条基径和枝条长度进行建模,利用调整决定系数(Ra2)、赤池信息准则(AIC)、贝叶斯信息准则(BIC)、对数似然值(Log likelilood)以及似然比检验(LRT)对模型进行评价,利用模型的固定效应动态模拟不同间伐强度、不同大小人工红松的枝条属性随相对着枝深(RDINC)变化的垂直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1)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枝条密度非线性混合模型结果表明:当样地效应作用于相对着枝深的自然对数(lnRDINC)、相对着枝深的平方(RDINC2)、胸径(DBH)、间伐强度与间伐年龄的比值(TI/TA)时拟合效果最佳,其Ra2为0.7885,RMSE为2.3952。通过最优模型对枝条密度垂直分布规律动态模拟表明:枝条密度在距梢头约35%处达到最大值,林分抚育强度越大,树冠下层枝条存活率越高,枝条密度越大,但不同间伐年龄、不同大小林木间的枝条密度差异不明显。(2)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最大枝条基径线性混合模型结果表明:抚育间伐样地的最大枝条基径生长量总体上均大于对照样地,且林口林业局枝条基径生长速率明显优于东京城林业局。当样地效应同时作用于截距项、lnRDINC、RDINC2、高径比(HDR),随机效应方差-协方差结构为无结构(UN),误差自相关结构为一阶自回归与移动平均结构(ARMA(1,1))时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其Ra2为0.9243,RMSE为0.1208。通过最优模型对最大枝条基径垂直分布规律动态模拟表明:红松的最大枝条基径在距离梢头55%左右的位置达到最大值,林分抚育强度越大,枝条基径生长量就越大,且不同抚育强度之间差异明显,并在强间伐下达到最大值。(3)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枝条长度线性混合模型结果表明:枝长累积生长量随着枝条年龄的增加呈明显增大的趋势,各抚育间伐样地的枝长累积生长量总体上显着大于对照样地,且林口林业局枝长生长速率明显优于东京城林业局。当样地效应同时作用于RDINC2、lnRDINC、DBH和TI时模型拟合效果最佳,其Ra2为0.9606,RMSE为0.1380。通过最优模型对枝条长度垂直分布规律动态模拟表明:红松的枝条长度在距离梢头75%左右的位置达到最大值,林分抚育强度越大,枝长生长量就越大,且不同抚育强度之间差异明显,并在强间伐下达到最大值。

胡彩侠[9](2020)在《大气环境中海砂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行为及防护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滨海地区海砂在工程建设中资源化利用是建筑业未来发展的必然的趋势,但海砂中氯离子诱导钢筋锈蚀的问题一直是亟待解决的难题,不规范使用海砂的行为将会给建筑物留下日后成为“海砂楼”隐患。一般大气环境中,若考虑碳化降低p H值、释放固化氯离子以及引起氯离子再分布等影响,海砂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行为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碳化和氯离子的协同作用是海砂混凝土结构不确定劣化的主要原因,即使海砂引入氯离子含量规范要求的限值,海砂混凝土结构也可能面临高于设计预期的耐久性破坏风险。此外对既有的海砂混凝土结构,常规加固方法对抑制钢筋锈蚀发展过程的有效性也缺乏相应研究。本文针对大气环境中海砂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行为及防护方法展开研究,获得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自然碳化和快速碳化条件下,拌和时掺入氯离子均可改善混凝土的抵抗碳化性能,且在一定的氯离子含量范围内,氯离子含量越高抗碳化能力越好,海砂引入的氯离子对提高海砂混凝土的抗碳化能力具有一定的有利作用。(2)碳化后,海砂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电位随时间呈逐渐变负的趋势,但腐蚀电流密度则呈现递减趋势。依据腐蚀电流密度判断,快速碳化条件下,碳化和氯离子尚未出现明显的叠加效应,这可能与试验环境中氧气含量较低有关。(3)不同钢筋表面的预处理方式对钢筋腐蚀电流密度有一定的影响,相同工况下,预锈处理钢筋的腐蚀电流密度要大于原状和化学处理钢筋。保护层厚度也有一定的影响,钢筋腐蚀电流密度随钢筋保护层的增加而逐渐减小。(4)比较不同的常规加固方法,CFRP加固、GFRP加固以及环氧树脂加固后钢筋的腐蚀电位以及腐蚀电流密度呈现锈蚀减缓的趋势,对抑制海砂混凝土中钢筋锈蚀有积极的效果。(5)基于氧气在混凝土中扩散控制的假设,提出了计算锈蚀钢筋电流密度的模型,并量化分析了保护层厚度以及FRP外贴加固方法对降低锈蚀钢筋的腐蚀电流密度的影响规律。基于计算分析结果,提出了综合承载能力修复以及耐久性劣化控制的加固设计方法。

郭佳琪[10](2020)在《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文中研究指明森林资源是陆地上重要的自然资源,不仅可以给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必要的经济支撑,还可以起到调节气候、涵养水源、净化空气、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由于人们对森林资源过度采伐利用,木材及林产品供给平衡也受到了极大破坏。而森林经营依赖于当前和预测的森林状况信息,因此,探究森林主要乔木生长变化规律以及对森林资源未来状况的预测分析是必要的。本研究根据中国具体的森林资源状况,通过2003、2008、2013和2018年四期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地形地势数据、林分密度、郁闭度等相关资料,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克里金插值法、数据标准化等方法,研建了中国34个典型乔木树种(组)胸径生长模型。同时,基于该生长模型预测了乔木林大径组、特大径组木材获得时间。另外,按主要乔木树种组分类拟合了乔木生长的降雨量-密度模型,对现实固定样地的理想密度进行预测。利用陆表乔木林蓄积量M和生长量ΔM模型,计算了2003年、2008年、2013年、2018年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预测了2020年、2030年、2040年和2050年中国陆表乔木林不同龄组的蓄积量、生长量。主要创新点是研究森林主要乔木生长与多因素环境因子的关系,建立全国尺度上的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预测森林未来乔木林大径组、特大径组的分布,同时对我国未来30年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进行定量化评估。结果表明,中国陆表34种典型乔木树种(组)的调整决定系数R2在0.517~0.875之间,可以对中国34种乔木树种胸径生长情况进行准确预测。我国乔木林全部达到大径组所需的时间年限在0~52年之间,出现特大径组木材所需的时间年限在0~75年之间,对选取的北京30号、四川1195号、辽宁3217号、浙江11353号四个固定样地预测出理想密度分别是3449株/ha、3812株/ha、3069株/ha、6016株/ha。中国陆表森林乔木林蓄积量从2018年的170.58亿立方米增加2050年的261.16亿立方米,净增加90.58亿立方米,面积从17988.85万公顷增加到21390.43万公顷,净增加3401.58万公顷。该结果为具体营林措施提供合理的建议和参考。同时,分析中国陆表森林蓄积量、生长量的时空格局变化,对我国森林未来木材产量进行预估,在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获得较高的经济价值效益。

二、产量──密度模型讨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产量──密度模型讨论(论文提纲范文)

(4)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煤层气勘探开发
        1.2.2 三维地质建模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成果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构造特征
    2.2 含煤地层
    2.3 储层特征
第三章 煤储层测井解释
    3.1 测井、岩心资料预处理
        3.1.1 测井曲线重采样
        3.1.2 岩心深度归位
        3.1.3 测井曲线标准化
    3.2 单井岩相识别与解释
        3.2.1 煤岩测井解释标准
        3.2.2 单井岩相综合解释
第四章 地层划分与对比
    4.1 含煤地层划分对比
    4.2 煤层对比划分
    4.3 煤层厚度分布特征
第五章 储层地震解释
    5.1 地震合成记录与井震标定
    5.2 断层解释
    5.3 构造解释
第六章 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
    6.1 含气量
    6.2 岩心密度
    6.3 灰分
    6.4 湿度
    6.5 渗透率
    6.6 兰氏常数
第七章 三维地质建模
    7.1 构造模型
        7.1.1 断层模型
        7.1.2 层面模型
    7.2 储层参数模型
        7.2.1 含气量模型
        7.2.2 岩心密度模型
        7.2.3 灰分与湿度模型
        7.2.4 渗透率模型
        7.2.5 兰氏常数模型
第八章 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
    8.1 主控因素
    8.2 有利区分布
    8.3 预测结果验证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5)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壤水盐运移理论及模型研究
        1.2.2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1.2.3 秸秆覆盖对土壤氮素及地下水氮污染的影响
        1.2.4 秸秆覆盖对土壤莠去津残留及消解的影响
        1.2.5 秸秆覆盖对作物生理形态的影响研究
        1.2.6 秸秆覆盖下土壤养分、农药、生态环境间的相关性
        1.2.7 有待研究的科学问题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试验方案
    2.1 试验区概况
        2.1.1 基本概况
        2.1.2 试验区土壤质地
        2.1.3 试验区地下水埋深动态变化
    2.2 试验方案
        2.2.1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的优选试验
        2.2.2 秸秆覆盖-灌水量耦合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试验
        2.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施氮制度优化试验
        2.2.4 数据统计与分析
3 秸秆覆盖与耕作方式耦合下夏玉米耕作模式优选
    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系分布的影响
        3.1.1 夏玉米根系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3.1.2 夏玉米根系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特征
    3.2 不同耕作模式的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
        3.2.1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建立
        3.2.2 夏玉米根长密度分布模型的应用
    3.3 不同耕作模式下夏玉米生长效应的响应
        3.3.1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根冠比的影响
        3.3.2 不同耕作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3.4 本章讨论与小结
        3.4.1 讨论
        3.4.2 小结
4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土壤水盐运移的影响
        4.1.1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4.1.2 秸秆覆盖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4.2 不同秸秆覆盖方式与灌水量耦合对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影响
    4.3 秸秆覆盖下灌水量、耕作层含盐量与夏玉米生产效益的关系
    4.4 本章讨论与小结
        4.4.1 讨论
        4.4.2 小结
5 基于PSWE模型的秸秆深埋下夏玉米灌水制度优化
    5.1 PSWE模型的基本原理
    5.2 PSWE模型的基本架构
        5.2.1 HLSTM编码器
        5.2.2 BMLP解码器
        5.2.3 构建PSWE模型
    5.3 PSWE模型模拟条件
        5.3.1 模型参数选取及样本处理
        5.3.2 模型参数输入
    5.4 模型率定与检验
        5.4.1 模型率定
        5.4.2 模型检验
    5.5 基于PSWE模型的土壤水盐运移及夏玉米生产效益模拟
        5.5.1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5.5.2 多因素协同秸秆深埋下不同灌水量对土壤含盐量的影响
        5.5.3 夏玉米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模拟
    5.6 本章讨论与小结
        5.6.1 讨论
        5.6.2 小结
6 秸秆覆盖-氮耦合对土壤养分时空分布规律的影响
    6.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硝态氮分布的影响
        6.1.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硝态氮含量的影响
        6.1.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硝态氮积累量的影响
    6.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铵态氮分布的影响
        6.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剖面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收获后土壤铵态氮含量的影响
    6.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累计损失量的影响
    6.4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影响
    6.5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全氮和全磷的影响
        6.5.1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氮含量的响应
        6.5.2 秸秆覆盖配施氮下夏玉米成熟期土壤全磷含量的响应
    6.6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和速效磷的影响
        6.6.1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含量的影响
        6.6.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夏玉米成熟期土壤速效磷含量的影响
    6.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地下水质氮污染的响应
    6.8 本章讨论与小结
        6.8.1 讨论
        6.8.2 小结
7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残留的影响
    7.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土壤莠去津消解率的影响
    7.2 秸秆覆盖配施氮对土壤莠去津消解半衰期的影响
    7.3 莠去津消解半衰期与不同土层养分间的关系
    7.4 本章讨论与小结
        7.4.1 讨论
        7.4.2 小结
8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系及植株氮吸收转运率的影响
    8.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根长密度的影响
    8.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下夏玉米氮素转运利用的响应
        8.2.1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植株吸氮量的影响
        8.2.2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氮素转运效率的影响
        8.2.3 秸秆覆盖-施氮耦合对夏玉米产量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8.3 本章讨论与小结
        8.3.1 讨论
        8.3.2 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结论
    9.2 主要创新点
    9.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6)青藏高原东缘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摘要
Summary
英文缩略表
前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
        1.1.1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重要性
        1.1.2 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的退化现状
    1.2 黄花棘豆研究现状
        1.2.1 黄花棘豆概述
        1.2.2 黄花棘豆以往研究主要集中点
    1.3 微生物技术革新下毒草的新应用
        1.3.1 高通量测序技术
        1.3.2 分子生态网络模型
    1.4 关键科学问题的提出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内容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黄花棘豆生长区植被和土壤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2.1 材料与方法
        2.1.1 样地概况
        2.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2.1.3 黄花棘豆营养成分测定
        2.1.4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
        2.1.5 数据分析
    2.2 结果分析
        2.2.1 黄花棘豆生长区草地植被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2.2.2 黄花棘豆营养成分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2.2.3 黄花棘豆生长区草地土壤理化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2.2.4 黄花棘豆生长区草地植被特征、营养成分与土壤特性的关系
    2.3 讨论
        2.3.1 黄花棘豆生长区草地植被特征
        2.3.2 黄花棘豆营养成分特征
        2.3.3 黄花棘豆生长区土壤理化特征
    2.4 小结
第三章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多样性及组成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样地概况
        3.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3.1.3 植物样品DNA的提取、PCR扩增和纯化
        3.1.4 建库、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
        3.1.5 数据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分布特征
        3.2.2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alpha多样性
        3.2.3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beta多样性
        3.2.4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组成特征
    3.3 讨论
        3.3.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对海拔梯度变化的响应
        3.3.2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对种群扩张的响应
    3.4 小结
第四章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样地概况
        4.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4.1.3 植物样品DNA的提取、PCR扩增和纯化
        4.1.4 建库、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
        4.1.5 数据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4.2.2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的差异物种分析
        4.2.3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讨论
        4.3.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对不同生境的响应
        4.3.2 环境因子与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结构异质性关系
    4.4 小结
第五章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特征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样地概况
        5.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5.1.3 植物样品DNA的提取、PCR扩增和纯化
        5.1.4 建库、高通量测序及数据分析流程
        5.1.5 数据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注释
        5.2.2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相对丰度聚类分析
        5.2.3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功能注释PCA分析
    5.3 讨论
    5.4 小结
第六章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交互作用对生境变化的响应机制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样地概况
        6.1.2 样地设置及样品采集
        6.1.3 分子生态学网络模型的构建和分析方法
    6.2 结果与分析
        6.2.1 不同生境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生态网络模型拓扑属性分析
        6.2.2 不同生境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生态网络模型的模块和关键节点
        6.2.3 微生物网络拓扑学特征与环境因子相关参数的关系
    6.3 讨论
        6.3.1 黄花棘豆内生真菌分子生态网络模型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6.3.2 生境变化下土壤-植物-微生物分子生态网络模型适应机制
    6.4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全文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导师简介

(7)博文盆地B区块晚二叠煤层气甜点区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煤层气勘探开发现状
        1.2.2 地质建模技术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质概况
    2.2 构造特征
    2.3 沉积环境
    2.4 目的煤层
第三章 测井资料处理与解释
    3.1 测井曲线标准化处理
        3.1.1 测井资料预处理
        3.1.2 自然伽玛曲线标准化
        3.1.3 密度曲线标准化
    3.2 煤储层测井解释
        3.2.1 煤岩的测井响应特征分析
        3.2.2 煤储层识别及解释结果
        3.2.3 煤层有效厚度统计
第四章 煤层精细划分与对比
    4.1 煤层分析对比原则
        4.1.1 标志层优选
        4.1.2 标准井优选
    4.2 单煤层级别的煤层精细对比分析
第五章 煤储层物性参数分析
    5.1 研究思路
    5.2 岩心深度归位
    5.3 储层参数分析
        5.3.2 含气量
        5.3.3 岩心密度
        5.3.4 灰分
        5.3.5 湿度
        5.3.6 渗透率
        5.3.7 兰氏常数
第六章 煤储层三维地质建模
    6.1 研究思路及流程
    6.2 模型网格设计
    6.3 构造建模
        6.3.1 断层模型
        6.3.2 层面模型
    6.4 储层参数模型
        6.4.1 含气量
        6.4.2 测井密度与岩心密度
        6.4.3 灰分
        6.4.4 渗透率
        6.4.5 兰氏参数
        6.4.6 含气饱和度
第七章 煤层气甜点区预测
    7.1 研究思路
    7.2 高中低产区划分
    7.3 甜点区预测参数相关性分析
    7.4 甜点区划分标准
    7.5 甜点区预测结果
认识与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8)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属性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1 抚育间伐研究进展
        1.3.2 枝条属性研究进展
    1.4 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1.6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采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林口林业局
        2.1.2 东京城林业局
    2.2 数据来源
        2.2.1 标准地设置
        2.2.2 解析木选取及枝解析
        2.2.3 数据整理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方法
    3.1 红松枝条属性规律分析
        3.1.1 枝条密度
        3.1.2 最大枝条基径
        3.1.3 枝条长度
    3.2 混合模型的构建
        3.2.1 非线性混合模型
        3.2.2 线性混合模型
    3.3 模型评价与检验
    3.4 本章小结
4 结果与分析
    4.1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枝条密度的影响
        4.1.1 枝条密度方差分析
        4.1.2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枝条密度模型
        4.1.3 混合模型随机参数的确定
        4.1.4 随机效应方差-协方差结构的确定
        4.1.5 误差项方差-协方差结构的确定
        4.1.6 模型评价与检验
        4.1.7 基于最优混合模型枝条密度垂直分布规律模拟
    4.2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最大枝条基径的影响
        4.2.1 最大枝条基径规律分析
        4.2.2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最大枝条基径模型
        4.2.3 混合模型随机参数的确定
        4.2.4 随机效应方差-协方差结构的确定
        4.2.5 误差项方差-协方差结构的确定
        4.2.6 模型评价与检验
        4.2.7 基于最优混合模型最大枝条基径垂直分布规律模拟
    4.3 不同抚育间伐强度对枝条长度的影响
        4.3.1 枝条长度规律分析
        4.3.2 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枝条长度模型
        4.3.3 混合模型随机参数的确定
        4.3.4 随机效应方差-协方差结构的确定
        4.3.5 误差项方差-协方差结构的确定
        4.3.6 模型评价与检验
        4.3.7 基于最优混合模型枝条长度垂直分布规律模拟
    4.4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9)大气环境中海砂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行为及防护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钢筋锈蚀
        1.2.2 混凝土碳化研究现状
        1.2.3 混凝土氯离子侵蚀研究现状
        1.2.4 碳化与氯离子的相互作用研究现状
        1.2.5 受碳化和氯离子协同腐蚀的混凝土结构加固研究现状
    1.3 本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本文主要内容
        1.3.2 本文创新点
        1.3.3 本文技术路线
第2章 碳化对海砂混凝土中钢筋锈蚀行为的影响
    2.1 试验
        2.1.1 材料性能
        2.1.2 试件制备及试验方案
        2.1.3 碳化装置
        2.1.4 试验方法
    2.2 碳化深度
    2.3 碳化对混凝土中钢筋腐蚀的影响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常规加固方法对钢筋锈蚀行为的防护研究
    3.1 引言
    3.2 试验状况
        3.2.1 材料性能
        3.2.2 试验设计与方案
        3.2.3 试件制作
        3.2.4 碳化箱设计
        3.2.5 测试设备及方法
        3.2.6 加固操作
        3.2.7 氧气在环氧树脂扩散系数测定试验
        3.2.8 钢筋锈蚀以及混凝土碳化的XRD试验
    3.3 钢筋锈蚀程度的判定
    3.4 加固前后试验结果分析
        3.4.1 腐蚀电位变化
        3.4.2 腐蚀电流变化
        3.4.3 钢筋类型的差异
        3.4.4 XRD试验分析
        3.4.5 氧气在环氧树脂扩散系数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钢筋锈蚀控制的常规加固方法分析
    4.1 引言
    4.2 .常规加固方法对钢筋锈蚀过程的影响
        4.2.1 氧气的扩散过程
        4.2.2 受氧气扩散控制时的极限电流密度模型
        4.2.3 氧气在混凝土中透氧长度确定
        4.2.4 增大截面法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4.2.5 环氧涂层厚度对钢筋锈蚀的影响
    4.3 基于钢筋锈蚀控制的加固设计
        4.3.1 钢筋锈蚀控制-增大截面法
        4.3.2 钢筋锈蚀控制-FRP外贴加固法
    4.4 工程耐久性加固建议与方案
        4.4.1 耐久性设计
        4.4.2 已有结构耐久性监测与评估
        4.4.3 耐久性加固建议与方案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及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指导教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学术评语
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致谢

(10)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意义和目的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森林胸径生长模型研究进展
        1.2.2. 森林大径材获得时间及理想密度研究进展
        1.2.3. 森林生长量预测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创新点
2.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材料
        2.1.1. 研究区概况
        2.1.2. 森林资源清查数据
        2.1.3. 气候气象数据数据
    2.2. 研究方法
        2.2.1. 样地调查方法
        2.2.2. 克里金插值法
        2.2.3. 数据标准化方法
        2.2.4. 多元统计分析方法
3. 中国典型乔木树种胸径生长模型
    3.1. 模型研建
        3.1.1. 中国典型乔木胸径生长模型
        3.1.2. 中国典型乔木生长影响因子
    3.2. 结果分析
        3.2.1. 模型拟合结果
        3.2.2. 模型结果分析
    3.3. 精度验证
        3.3.1. 精度验证结果
        3.3.2. 精度结果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及理想密度预测分析
    4.1.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预测
        4.1.1.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测计方式
        4.1.2.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预测结果
        4.1.3. 乔木林大、特大径材获得时间结果分析
    4.2. 中国典型乔木树种降雨量-密度模型
        4.2.1. 典型乔木树种降雨量-密度模型
        4.2.2. 重要参数拟合结果
        4.2.3. 模型结果分析
    4.3.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的预测
        4.3.1. 乔木林样地理想密度测计方式
        4.3.2.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预测结果
        4.3.3. 主要地区乔木林理想密度结果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时空格局分析
    5.1.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方式
        5.1.1. 主要乔木树高-胸径模型
        5.1.2. 主要乔木生长材积模型
        5.1.3. 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方式
    5.2.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时间变化
    5.3.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空间差异
    5.4.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误差和潜力分析
        5.4.1.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测计误差分析
        5.4.2. 中国陆表乔木林蓄积量、生长量潜力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四、产量──密度模型讨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水驱油田技术合理井网密度速算模型研究[A]. 胡罡,田选华,刘全稳,刘大伟,李鹏春. 2021油气田勘探与开发国际会议论文集(中册), 2021
  • [2]作物种植密度优化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曹阳杨. 东北农业大学, 2021
  • [3]数字加密货币的跳跃波动风险研究 ——以比特币价格波动为例[D]. 周婉玲. 贵州财经大学, 2021
  • [4]博文盆地MCM煤层气储层表征及有利区主控因素分析[D]. 付诗雯. 西安石油大学, 2021(10)
  • [5]盐渍化耕地秸秆覆盖下夏玉米灌施定额的研究[D]. 张万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6]青藏高原东缘黄花棘豆内生真菌群落特征及其适应机制[D]. 姜哲浩. 甘肃农业大学, 2021(01)
  • [7]博文盆地B区块晚二叠煤层气甜点区预测[D]. 张奔.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8]基于抚育间伐效应的红松人工林枝条属性模型研究[D]. 罗天泽. 东北林业大学, 2021
  • [9]大气环境中海砂混凝土结构钢筋锈蚀行为及防护方法研究[D]. 胡彩侠. 深圳大学, 2020(10)
  • [10]中国典型乔木树种生长模型研建及资源变化分析[D]. 郭佳琪.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4)

标签:;  ;  ;  ;  ;  

产量密度模型讨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