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田娇[1](2021)在《农村公路建设中预防水泥混凝土断板的措施》文中指出分析了农村水泥混凝土路面发生断板的原因,重点阐述了农村公路建设中如何预防混凝土断板现象,包括做好施工中配合比设计、混凝土施工、切缝、基层施工以及施工细节等,以进一步延长公路使用寿命,保证行车安全。
孙国培[2](2021)在《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板块间接缝填充方法》文中指出目前我国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使用年限较长,使得道路病害现象日渐严重,难以保证路面质量。为此,文章研究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板块间接缝填充方法,首先通过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处理,清理裂缝杂物,确定水泥混凝土的脱空位置;然后经过水泥板板间扩缝灌填,封闭混凝土板裂缝,修补板块;最后进行沥青混凝土摊铺与碾压,完成板间接缝填充施工,增强混凝土板块间剪切应力传递,提高板间整体稳定性和承载能力。经实验论证分析,将施工前后的路面平整度进行对比,证明文章研究的方法能够提高路面平整度,经通车半年后检测,车辙深度较小,且路面情况经评价较好,证明了该方法具有有效性。
蔡明祥[3](2021)在《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自身特点的分析,以漳州台商投资区角江路(324国道至角海路)提升改造工程为例,从工程特点、路面改造方案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总结出针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项目的经验,为类似的工程提供参考。
陈宇豪,吴瑾[4](2021)在《机场混凝土道面板断板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机场跑道长期使用过程中,道面板在地基沉降及外部环境作用下易发生开裂、脱空等病害,并在飞机动载、温度荷载等反复作用下,进一步发生板边或板角断裂,给飞机起降安全带来极大隐患。文章介绍了图像识别、传感器、H/FWD、探地雷达以及GIS无损检测技术,并针对这些技术优缺点及适用性进行深入分析。同时文章提出了针对断板检测的"内-外"结合的监测方法。
林云院[5](2021)在《市政项目水泥路面性能指标评价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路面承载指标是道路总体承载能力的集中体现,在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路面的长期服役需求,应采用容许应力法,确保路面承载能力与道路荷载等级相协调;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承载强度、抗变形刚度及抗水侵蚀性能等方面性能卓越,因此,被广泛应用在重载市政路面施工项目中。为了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在后续运营过程中能够达到设计水平,在竣工通车前需对路面性能进行综合评价,依靠路面性能试验检测等技术手段,实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的量化评价。
李巍[6](2021)在《国道干线公路水泥路面病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认为以国道G205线蕉岭段为例,通过对该段水泥路面病害情况展开调查,分析水泥路面破坏的典型病害类型及特点,确定重载交通条件、路面设计不足和养护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是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在汽车重载作用下发生早期破坏的措施。
周淑芬,匡虹桥,游强盛,吴光华,黄俊文,王子轩[7](2021)在《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决策初步研究》文中指出通过对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改造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提出路面改建方案和加铺方案两种不同方案下各种改造技术的适用条件,厘清改造过程需关注的重难点问题,完善现有规范体系下我国旧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的决策框图。可给类似改造项目的研究工作和工程实践提供重要参考。
谭金涛[8](2018)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病害成因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新时代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水泥混凝土路面被大量使用,但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自身的缺点以及其他方面的因素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在使用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病害如早期断板等,给路面的正常使用和维护造成了巨大的困难,同时在后期的修补改造过程中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早期断板病害的原因错综复杂,为找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的主要原因,论文以广州某国道为依托工程,首先对依托工程的交通量、路段周边环境条件、路面使用状况、路面排水状况、路面结构层参数、板底脱空以及接缝传荷能力等进行调查检测,其次对调查检测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初步分析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早期断板病害的原因,最后以统计汇总的数据为基础,借助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平台进行理论模型构建以及不同温度差、不同荷载大小以及温度与荷载综合作用等条件对各个混凝土板应力大小的计算,并结合其他方面易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断裂的原因,参照计算分析所得到的结果给出依托工程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病害预防以及治理措施。论文调查统计结果显示依托工程早期断板病害达到了78.79%,交通等级为重交通等级,路面结构层参数调查显示存在施工过程控制不均匀的状况,路面板底脱空最高达到了53.13%,传荷能力为差的比例最高为68.10%,且存在排水状况不良路段。在ANSYS模型计算结果中得出,结构层间摩擦系数、温度荷载、车辆荷载以及温度与车辆荷载综合作用对水泥混凝土板板底应力大小均有影响,但温度与车辆荷载综合作用影响最大,论文在后续分析中对结构设计方案、现场实测路面结构强度以及板底脱空三种条件下各板应力大小进行计算,得到加载板横向拉应力高于纵向拉应力,导致水泥混凝土板产生纵向断裂,断裂位置约在距板边0.60m-0.82m之间,在传力杆位置处出现应力集中,易造成板角断裂和板体开裂,最后总结得出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早期断板病害的原因为车辆荷载与温度荷载综合作用、外界环境以及施工管理三个方面,论文结合分析的结果,提出了依托工程病害预防的措施,并在依托工程早期断板处置上应用了CRB-3型材料,依托工程的早期断板预防以及治理措施为其他区域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病害处置提供相应的借鉴。
吴电光[9](2013)在《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及措施研究》文中指出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对路面施工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依然会出现路面断板的问题。对于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的原因,不仅仅是混凝土路面自身的原因,还有存在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外在原因。本文会对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解决措施,改善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
陈国长[10](2013)在《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文中指出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造成公路路面的损害,阻碍了正常的交通运行,给人们的出行带来很大的不便。那么这些路面断板是如何产生的,如何处理这些路面断板,本文就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述,结合施工经验,完善水泥混凝土路面,并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农村公路建设中预防水泥混凝土断板的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水泥混凝土断板原因 |
1.1 路基因素 |
1.2 材料因素 |
1.3 配合比因素 |
1.4 施工因素 |
2 预防水泥混凝土断板的措施 |
2.1 做好配合比设计 |
2.2 做好混凝土施工 |
2.3 做好切缝工作 |
2.4 做好基层施工 |
2.5 做好施工细节把控 |
3 结语 |
(2)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板块间接缝填充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1 原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处理 |
2 反射裂缝防止措施 |
3 水泥板的板块间扩缝灌填 |
4 沥青混凝土摊铺与碾压 |
5 实验论证分析 |
6 结束语 |
(3)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工程概况 |
2 技术标准 |
3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调查与分析 |
3.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调查 |
3.2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损坏状况评价 |
4 路面改造方案比选 |
5 路面结构层方案 |
6 共振碎石化施工质量控制标准 |
7 碎石化施工方案及注意事项 |
8 共振碎石化改造成果 |
9 结束语 |
(4)机场混凝土道面板断板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通过道面裂纹直接识别板断裂 |
2 间接判断板断裂情况的技术 |
2.1 传感器监测 |
2.2 F/HWD技术 |
2.3 GPR技术 |
3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反映断板情况 |
4 总结与展望 |
(5)市政项目水泥路面性能指标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泥混凝土材料特性分析 |
2 水泥混凝土路面试验检测技术 |
2.1 路面破损情况试验检测 |
2.2 路面综合承载能力检测技术 |
2.3 路面平整度及抗滑能力检测技术 |
3 水泥混凝土路面性能指标评价 |
3.1 混凝土板断裂率指标分析 |
3.2 混凝土路面综合状况指标分析 |
4 结语 |
(6)国道干线公路水泥路面病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路面病害调查 |
2 路面病害影响因素分析 |
2.1 极重、重载交通对路面结构的影响 |
2.2 路面设计的不足 |
2.3 养护施工过程中的不规范 |
2.4 其他原因 |
3 路面病害防治建议 |
3.1 结构设计 |
3.2 施工方面 |
3.3 预防性养护 |
3.4 日常管理 |
4 结语 |
(7)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决策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路线 |
2 旧路调查与评价 |
3 路面加铺 |
3.1 加铺层结构设计理论 |
3.1.1 有效厚度法 |
3.1.2 美国沥青协会的弯沉法 |
3.1.3 美国AASHTO经验法 |
3.1.4 基于断裂力学的沥青加铺层法 |
3.2 反射裂缝的处理 |
3.2.1 反射裂缝的成因和危害 |
3.2.2 反射裂缝的主要防治技术 |
3.2.2. 1 旧混凝土板的稳定技术 |
3.2.2. 2 板间应力集中消解技术 |
3.2.2. 3 耐疲劳、高韧性材料的应用 |
3.3 旧混凝土面板与沥青加铺层的层间结合性能分析 |
3.4 补强层和调平层的设置 |
4 路面改建 |
4.1 发裂再生 |
4.2 碎石化再生 |
5 改造决策实例 |
6 结语 |
(8)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病害成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依托工程路面状况调查 |
2.1 依托工程概述 |
2.1.1 工程建设情况 |
2.1.2 工程所在地域自然气候状况 |
2.2 代表路段选取 |
2.3 代表路段交通量状况调查与分析 |
2.4 路面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
2.4.1 路面病害调查状况 |
2.4.2 路面结构层参数调查 |
2.4.3 结构层力学参数检测 |
2.4.4 板底脱空状况检测 |
2.4.5 接缝传荷能力检测 |
2.5 路面排水调查与分析 |
2.5.1 路面排水调查 |
2.5.2 水泥混凝土板水损害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应力状况分析 |
3.1 水泥混凝土路面力学性能分析 |
3.1.1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基本构造 |
3.1.2 路面力学状况分析的基础理论及假设 |
3.1.3 路面有限元法介绍 |
3.1.4 路面有限元分析法的优势 |
3.2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以及相关参数的设置 |
3.2.1 模型的建立及边界条件的设立 |
3.2.2 网格的划分 |
3.2.3 加载条件的设立 |
3.3 路面结构受力影响因素分析 |
3.3.1 路面结构层摩擦系数对混凝土路面受力影响分析 |
3.3.2 车辆超载对混凝土路面受力影响分析 |
3.3.3 温度荷载对混凝土路面受力影响分析 |
3.3.4 车辆荷载与温度应力综合作用对混凝土路面受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期断板分析 |
4.1 基于路面结构设计方案结构强度分析 |
4.2 基于现场实测值路面结构强度分析 |
4.3 基于路面板底脱空结构强度分析 |
4.4 基于其他方面因素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分析 |
4.4.1 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类型 |
4.4.2 其他方面影响因素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及预防治理措施 |
5.1 导致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病害主要原因 |
5.1.1 主要病害类型 |
5.1.2 水泥混凝土路面板早期断板病害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
5.2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病害的预防 |
5.2.1 严控路面设计质量 |
5.2.2 严控施工质量 |
5.2.3 严控后期管理维护 |
5.3 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裂缝及断板病害的治理 |
5.3.1 路面早期断板裂缝的分类 |
5.3.2 路面早期断板病害的治理原则 |
5.3.3 治理方案设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9)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及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主要类型 |
2 水泥混凝土路面出现断板的原因 |
2.1 水泥混凝土的原材料使用 |
2.2 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设计方面 |
2.3 水泥混凝土施工过程问题 |
3 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的措施 |
3.1 早期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处理 |
3.1.1 按照标准进行材料选择 |
3.1.2 准确对混凝土进行调配, 确保路基表面平整 |
3.1.3 规范施工技术 |
3.2 使用中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处理 |
4 结语 |
(10)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造成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 |
二、如何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问题 |
三、结论 |
四、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和处理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农村公路建设中预防水泥混凝土断板的措施[J]. 田娇. 交通世界, 2021(36)
- [2]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混凝土的板块间接缝填充方法[J]. 孙国培. 工程技术研究, 2021(24)
- [3]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中的应用[J]. 蔡明祥. 建筑技术开发, 2021(19)
- [4]机场混凝土道面板断板无损检测技术研究进展[J]. 陈宇豪,吴瑾. 江苏建筑, 2021(S1)
- [5]市政项目水泥路面性能指标评价分析[J]. 林云院. 绿色环保建材, 2021(08)
- [6]国道干线公路水泥路面病害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 李巍. 山东交通科技, 2021(04)
- [7]我国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技术决策初步研究[J]. 周淑芬,匡虹桥,游强盛,吴光华,黄俊文,王子轩. 城市道桥与防洪, 2021(08)
- [8]水泥混凝土路面早期断板病害成因分析[D]. 谭金涛.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9]对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的原因及措施研究[J]. 吴电光. 河南科技, 2013(24)
- [10]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J]. 陈国长. 科技与企业, 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