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当前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闫昌锐[1](2019)在《系统德育论》文中研究指明德育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完成这一工程,不仅要在结构、目标、内容、管理等一系列问题上树立正确的认识和定位,而且要以德育系统整体为研究对象,建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道德教育发展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在科学的思想引领以及政治导向下,我国道德教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当前由传统到现代转型的时代背景下,传统德育研究又面临着极大的挑战。从整体上来看,传统研究比较注重于德育系统要素的单一研究、德育场域的局部研究以及德育过程的阶段性研究,而对于学校德育整体建构的系统性研究则开始的较晚,目前仍处于探索阶段,学校德育系统虽然从形式上看比较完整,但德育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协同性以及与社会和环境的交互性与适应性仍有待增强。我国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发展缓慢,关键是缺乏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理论,为“系统建设”提供既满足时代发展需要又适应道德教育规律等特殊要求的指导。系统科学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其发展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的提出确立了系统科学的学科地位,使人们对系统整体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科学的高度,并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二十世纪70年代以来,以相对论、量子论为基础,系统科学逐步突破传统科学的物质观、还原观、时空观,逐步从自然科学领域过渡到社会人文科学领域,掀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思维方式与研究范式的变革。系统科学引入道德教育研究,不仅在认识论上,要求我们要充分把握德育系统主体、过程及结果的组织复杂性问题,而且在研究方法与思维方式上为我们提供了更为清晰的研究视角,使人们的研究视域从追求道德教育的实体性、确定性、程序性、阶段性等转向关注德育系统的生成性、混沌性、过程性、整体性上来。这对于揭示德育系统的发展运行机制,探索德育系统建构的创新路径具有重要意义。以系统科学理论及其思想和原理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工具来考察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结构、环境等基本范畴,探讨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存在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提出整体建构学校德育系统的路径及其优化的策略,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基于此,论文在整体上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要素解析,这是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基础。系统由要素构成,道德教育作为复杂系统,它包括要素、层次以及环境三大基础子系统。其中要素子系统包括主体要素、过程要素及形态要素;层次子系统包括基础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不同学段;环境系统包括家庭德育环境、学校德育环境以及社会德育环境。三大子系统横向耦合,纵向贯通、深度推进,共同构成了德育系统的三维立体模型。通过对德育系统的耦合机制、竞争与协同机制、控制机制以及超循环反馈机制来分析德育系统的整体性、非线性、自组织性等复杂性特征。第二,系统论视野下德育系统的困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这是学校德育系统整体构建及其优化的依据。基于德育系统的三维模型,研究发现德育系统在要素系统、层次系统以及环境系统中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德育要素缺乏耦合。具体表现在主体要素的割裂化、过程要素的破碎化以及形态要素的断裂化;其次是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主要表现在德育目标缺乏连贯性,德育内容缺乏递进性、德育方法缺乏过渡性等问题;再次是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从学校环境来看,教学与学习环境远离学生的生活世界、制度德育环境异化、硬件设施环境德育功能较弱。从家庭德育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家庭的价值导向、教育观念、及教育期望与学校存在一定的冲突,导致家庭与学校相互推倭德育责任等。从社会环境方面来看,存在学校正面引导与社会不道德现象的冲突。通过对如上问题的探讨,从传统德育观念、政策制度的价值取向、德育管理的缺陷以及德育主体的制约等方面分析了德育系统问题存在的原因。第三,系统论视野下学校德育系统的整体建构及其优化策略。实现德育系统功能的整体性涌现,必须做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要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和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实现部分与整体的内在统一;其次,要加强大、中、小学德育过程的衔接,具体包括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德育队伍等方面的衔接,以推动德育系统的层次性功能跃迁,实现德育系统阶段性与连续性的统一;再次,要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域,促进家庭、学校、社会德育的协同发展,形成道德教育的合力。
刘超良[2](2006)在《制度德育论》文中提出今日中国正处于由制度变革而引起的社会转型之中。社会转型在深层次上的反映是人们价值观的转变,传统的道德标准已经失去了对人们道德生活的统摄力,道德价值的多元性将人们置于道德生活的困惑之中。当人们反思社会道德问题时,无不寄望着德育对社会道德建设有所作为。不争的事实是当前我国德育处于困境之中。对德育困境的原因思考,除德育的内在因素外,我们不能不将思维的触角伸向有关德育方面的制度。 制度是调整在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关系或规约行为者行动的强制性规则体系,具有强制性、群体性、相对稳定性、确定性和一定的抽象性与矛盾性。从价值层面看,正义是制度对人性的价值诉求,是制度的根本德性。学校是制度性存在,德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是养成人道德品质的制度性活动。“制度”与“德育”之间意义上的关联性是“制度德育”作为概念而成立的逻辑基础。在德育社会学和制度伦理学的理论基础上,德育是制度性的学校教育活动,学校中的制度具有道德教化的价值,制度与德育都内蕴着养人以德的本体性价值。从现实需要看,变革有关学校德育的制度,以道德的制度规范学校德育,是走出当前德育困境的合理途径。由此,制度德育之成立有着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需要。综合制度与德育的内在关联性以及制度德育成立的理论和现实的理由,我们可以确立制度德育的基本理念:以富有一定时代道德精神的制度规约德育,以“善”的制度德性养成个人道德,培养人正义、主体性、德性和谐的道德人格。 制度是德育的资源。在哲学层面上看,制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的价值存在。从制度伦理学的角度看,制度因内含一定时代的伦理道德精神而具有道德教化价值,支持着德育的价值实现,关照着人的道德生成与发展,由此,制度成为德育的价值资源。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看,制度规限德育的公益性,降低德育的“交易费用”,支持德育的变革而成为德育的经济资源,其作用的发挥是以制度的外在强制性为依托的。制度的德育价值资源和制度的德育经济资源,是制度对德育进行价值引导和规范建构两方面功能的体现。在制度德育的论域中,我们将考察与探讨社会制度与德育、学校制度与德育、德育制度与德育三方面的关系。 社会制度德性的缺陷引致社会个体道德生活无序与某些个人道德权利的不当张扬而使社会道德失范。社会道德失范对德育的负面影响是通过道德价值系统的解构与德育主体的道德价值观变异为中介的。由于当前我国学校德育领域中的主导性道德价值系统的实质性缺位,致使德育疏离“本真”价值而偏离了“道德的人”的培养目标;某些德育主体对功利的非道德逐求破损了学校德育应有的权威影响力,部分受教育者对个人道德权利的不当张扬使学校德育面临着个体道德价值的考量和挑战。建构公正的制度德性是走出社会道德失范的前提,也是消解德育困境的社会性条件。
陈垠亭[3](2014)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百多年来,教育现代化每跨越一个历史阶段,作为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学校德育体系都会发生深刻变化。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简称《教育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战略目标,标志着教育现代化上升为国家战略,也给学校德育提出了新的挑战。建立现代教育体系,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因此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建立现代教育体系必须解决好的重大问题。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重要基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实现教育现代化,应当把教育理念从应试教育转变到素质教育上来,牢固树立全面发展、人人成才、多样化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教育观念;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教育体系,与现代社会治理体系相衔接的、公平合理的现代学校制度;更新教育内容和知识传承体系、技能教育体系;推进教育信息化,创新教育手段与方法;提升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加强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和教育国际化水平的提升,深刻影响着学校德育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方法体系。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应当坚持五大原则:一是方向性原则,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的问题;二是适应性原则,解决好现代学校德育的适应性问题;三是整体性原则,解决好各个学段德育目标、德育内容的有机衔接;四是科学性原则,解决好德育要素选择是否符合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问题;五是可操作性原则,解决好为学生接受并取得积极效果的问题。现代学校德育体系的总体框架是,横向贯通、纵向衔接的德育目标体系,系统科学、传承创新的德育内容体系,先进灵活、务实高效的德育工作体系,统筹协调、形成合力的德育环境体系。德育目标对整个学校的德育过程起着指导、调节、控制的作用。学校德育目标的设立,应当充分考虑不同教育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认知能力等,并结合德育的最终目标,确立不同教育阶段的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目标的每一进程,既需要发挥总目标的导向和保证作用,还需要相应的具体德育目标来发挥选择、激励、纠偏和评价的功能。德育目标体系既是学校德育活动的方向和旗帜,同时也是评价学校德育活动效果的标准和依据。德育目标体系不是一成不变、一劳永逸的,应当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和社会进步的要求而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德育内容是学校德育目标的体现和具体化。学校德育内容具有很强的政治性,这是由学校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决定的。学校德育内容体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对学校德育内容有不同的要求。学校德育内容来源于实践,它不仅应该是深刻的,而且是应该生动的、丰富的、形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道德伦理教育;引导行为规范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大责任,应当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同时加强艺术素养教育并纳入德育范畴;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历史使命,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要更加重视传统文化教育,防止丢弃优秀文化传统,把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学校教育始终;创新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时代要求,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应当把创新教育作为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纳入德育课程。德育工作体系是德育目标实现的保证。更新德育理念,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宗旨,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创新德育方法,从德育对象的具体实际出发,创造、确定具有现代意识和价值思维,能够积极反映、促进和引导德育科学的发展的方式和方法;拓宽德育途径,强化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建设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完善德育机制,形成有效的领导体制、管理体制、预警机制和保障机制;加强队伍建设,切实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和德育课程教师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解决好他们的地位、待遇等问题。现代社会的经济环境、政治环境、文化环境特别是网络环境,对现代学校德育效果至关重要。学校德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当处理好现代学校教育、现代家庭教育与现代社会教育的关系,真正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支持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和强大合力。
张敏[4](2013)在《学校制度生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民培养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使命。公民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需要多渠道、全方位的指导。其中最根本的是建立与公民社会精神相一致的学校生活。然而,自由、民主、平等的学校生活不会自发地形成,它依赖于学校制度的支持。当前中小学校从制度建设到学校整体生活,都存在不利于公民精神成长的缺陷。在这个意义上,变革学校制度从而推进学校生活的整体转型就显得尤为必要。然而,长期以来,人们简单地把学校制度当作一种外在于人的、静态的规则体系。对学校制度问题的分析也仅限于对静态制度文本的分析。我们认为,这样的分析是必要的,但它不能全面揭示学校制度问题。因为学校制度是规则与行动的统一。对学校制度问题的分析不仅需要从静态的角度去发现制度文本中存在的问题,更需要从学校制度存在的载体—学校生活中去发现其在制定与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寻求学校制度变革的新途径、新方式。学校作为一个制度性存在,学校生活从整体上说是制度规范下的生活,制度性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特征。学校制度也总是生活中的制度,学校制度存在与发展的根本目的在于为学校生活提供支持。基于学校制度与学校生活的这种统一性,我们提出了学校制度生活概念。学校制度生活是指学校共同体成员在学校这一特殊公共领域中,借助学校制度这一调控系统,围绕学生全面自由发展而展开的一种具有公共性、规范性、理性的生活方式。从内部构成要素来看,学校制度生活包括四个基本要素即学校制度生活主体、学校制度生活的存在寓所、学校制度生活的目的及学校制度生活的调控因素。从形态结构来看,学校制度生活自外而内——从制度层面到实践层面再到心理层面表现出三大形态即学校制度、制度化行为模式、制度精神。当然,学校制度生活不可能覆盖学校生活的全部,学校制度生活不可避免地有自己的边界。也就是说,学校生活具有非制度性和日常性,学校非制度生活也是学校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非制度生活是指个人或非组织化群体在学校制度作用范围之外,借助道德、传统、风俗、常识等调控因素,围绕旨在满足个人生理与心理需要而自主展开的非制度性的、日常性的、自在性的消费活动、交往活动、观念活动等。这样,学校制度生活与学校非制度生活相互影响,共同构筑着学校生活。作为一种生命活动展开方式,学校制度生活体现着一定的价值追求。学校制度生活的工具价值在于规范学校生活,形成教育秩序;目的价值在于保障教育自由,进而把学生培养成符合公民社会要求的现代合格公民。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学校制度生活都具有以上价值,只有民主的学校制度生活才具有秩序价值、自由价值及公民培养价值。民主学校制度生活是一种倡导自由,体现平等,尊重个性,重视法制的生活,它以实现学生全面自由发展为目的。民主学校制度生活中的主体是自主的创建者。作为自主的创建者,每个主体都自觉地将学校制度生活建构纳入自己的生活中,按照优良学校制度行动,从而使其成为自身生命活动中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民主的学校制度生活意味着民主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学校制度生活空间——学校公共领域也表现出民主性。对照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现行学校制度生活在整体上与民主相背离,是一种异化的制度生活。这种异化主要体现为:学校制度生活主体的单极化、学校制度生活空间的边界扩展、学校制度生活调控因素的疲软、学校制度生活目的的工具化。导致现行学校制度生活异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学校制度本身的不合理是引起学校制度生活异化的重要因素。现行学校制度本身的不合理具体表现为学校制度的结构要素缺失、学校制度的泛化、学校制度的不公正、学校制度价值取向的工具化。因此,要从根本上实现学校制度生活的复归,不仅需要我们建构一个有利于克服当前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中弊端的公民社会,而且还需要我们对现行学校制度进行创新。学生假设是学校制度创新的前在理论预设,在进行制度设计时必须信奉这样的观点:在学校教育的影响与指导下,学生能够成长为负责任的理性主体。作为理性的行动主体,学生不仅能理解规则,而且还能依据规则行动。由于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成长需要各不相同,因此,学生的成长需要构成学校制度创新的实践起点。针对现行学校制度存在的弊端,程序公正与公民参与是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路径。
程德慧[5](2012)在《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公民意识教育是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教育课题。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要求:“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①这是明确开展我国公民意识教育的党的文件。2010年7月教育部制订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远景规划再次强调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这是对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承接和高度重视。公民意识教育属于公民教育的范畴,但是,公民教育一直存在着理论上争议,难以形成共识。理论分歧影响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推进。事实上,公民意识教育尚未能真正进入我国的国民教育体系,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开展还存在重重困难。面对理论难题与实践困难,学校公民意识教育课题研究的必要性也提出来了。课题需要回答:学校公民教育是否必要?学校公民教育是否可能?以及学校公民教育如何进行的问题。本文以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为研究主题,从理论上讨论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意义、可能性,以及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路径。通过研究,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发展,推动了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为党和国家进一步落实公民意识教育的政策提供了思考。第一部分主要从理论上对公民、公民意识、公民意识教育的概念、内涵及特征进行了分析与界定,探讨了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德育的关系,梳理了国内外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发展脉络。在对我国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发展的历史演进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重点对改革开放以后学界关于公民意识教育的思想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总结,认为:我国还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的学校公民意识教育。通过理论上的研究和思想发展的探源,提出了公民意识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德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公民意识教育能够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视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不断丰富与发展。第二部分论证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制约性因素。对于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本文认为公民意识教育是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求,是学校德育发展的现实需要,是建构现代公民人格的现实需要,是实现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现实需要,论文从上述四个方面论述了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中国必要而又紧迫的时代课题。通过研究,提出了公民意识教育是建构现代公民人格的教化力量。通过公民意识教育与公民个体政治化的关系研究,提出了公民意识教育为公民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提供了民主政治实践的路径。在对公民意识教育的必要性分析的基础上,论文讨论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本文针对学界关于公民意识教育的种种质疑,本文以党和国家政策文件上对公民意识教育的要求为根据,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为理论指导,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论证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尤其是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实践的重点个案的实证研究,总结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实践探索取得的成效,对学界的质疑做出回应。论文还客观探讨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存在的诸多困难和不利因素,指出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存在许多不利因素是制约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障碍。教育理念的偏差、制度供给保障的不足、传统伦理文化等消极因素不利于我国的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建立与现代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主体意识、权利义务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因此,实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任重而道远。破解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中的制约因素,将有力推动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论文的第三部分对我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建构性的研究。本文从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建构的原则、目标及内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三个方面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体系进行了建构。通过本部分的研究,加强了我国大、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整体规划,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加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制度建设,系统推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在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多种实施途径的研究中,提出了日常生活教育对培养学生公民意识的重要作用及价值,提出了日常生活的多样化和互动性的教学法,提出了通过创新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教学方法,来提高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效果。回顾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历史沿革,梳理学校公民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成果,着重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系统建构研究,本文对中国学校公民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即实现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中学科化、本土化、人本化、生活化、国际化。
齐闻[6](2019)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文中提出家庭教育是完整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儿童接受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起点,伴随并促进着儿童的成长与进步。家庭教育作为最基础的教育形式,涉及家长的文化背景、教育观念、教养方式、教育目标、教育方法等诸多变量。优良的家庭教育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道德启蒙、角色意识以及社会化发展起着始源性、基础性、日常性的独特作用。本文基于我国学校道德教育变革的基本事实,以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为题旨,以中小学家庭和学校德育为研究对象,结合问卷调查及分析,对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背景、家庭教育予以理论阐述与调查研究,旨在深入分析家庭教育基础是学校德育变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并就如何优化现阶段家庭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内容、观念、评价、途径以及具体的教育方法作了较为深入的思考,就如何优化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提出了较具可行性的对策。本文的主体内容包含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论,主要对研究的缘由、目的、意义、研究对象的概念界定、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及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拟采用的方法作了概要式、前提性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家庭教育的实体环境、家庭教育观念、家庭教养方式及家庭教育形态特别是不良家庭教育形态对青少年儿童道德成长的基础性影响;第三部分为量化研究的结果呈现,主要运用问卷调查法有依据性地分析当前我国家庭教育对学校道德教育效果、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实图景,以求深化对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因素的阐述与揭示;第四部分为分析及讨论,针对第三部分问卷调查的统计分析情况,主要从优化学校德育变革、提升学校道德教育成效的视角,对学校德育变革如何主动寻求家庭教育的支持及其可行性路径与对策诸问题作了推究。
高红[7](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校德育变革深受诸多社会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其中,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本研究拟以社会道德现状为立足点,以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的变革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法、访谈法、案例分析法,从社会、学校、家庭视域入手,探析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现状和原因,旨在寻求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支持路径,进而吁请人们关注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最终为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提供更为深厚的社会学支持。本文主体内容包含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概要式地阐述了选题的缘由、意义、核心概念的界定、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研究方法的选择与运用;第二部分主要以价值观立场、认识方法论为依据,扼要阐述了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是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第三部分主要从社会教育的道德启蒙作用、社会道德对儿童品德发展的影响、学校德育的局限性等方面论述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作用;第四部分运用访谈法与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从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德育课程、德育主体、德育评价、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入手,阐论了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第五部分主要从社会与学校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学校道德教育的育德功能尚未充分显现、教师对学生优良社会道德引导的忽视、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四个方面探讨了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第六部分主要结合当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实困境,从学校、学校与社会合作、教师、家庭的角度出发,为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可行性路径作了推究与论述。
张婵娟[8](2020)在《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育的根本使命在于立德树人。以塑造个体道德人格与推动社会德性发展为己任的学校德育,是践行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载体,亦是体现教育之道德本性的主要渠道。然而,当下学校德育变革成效不彰、实效不佳,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究其原委,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学校德育变革并未放眼于整个社会变革的进程与途径,尚未从社会价值观变迁的视域寻绎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病症所在,也未能从社会价值观视域寻求有效的变革之道。社会价值观是社会群体普遍持有的价值取向与价值判断标准,是制约并指导个体道德行为与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变量,也自然是规约学校德育变革之方向、效益的重要因素。由此,本文拟以学校德育变革为立足点,以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为切入点,通过深入学校与家庭进行现场访谈,并结合典型案例对当前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及其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予以较为深入的理论阐述与基于现场访谈的深度分析,旨在推究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状况,并循此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主动获取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可行性路径及建议。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研究的缘由、意义、国内外文献综述、研究的重点、难点、创新点、研究方法予以简要阐述;第二部分较为详实地分析了当前我国社会价值观的现实图景,重点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西方社会价值观等层面分析影响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多元社会价值观图景;第三部分从学校、教师、社会、家庭四个维度分析了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第四部分以第三部分的原因分析为基点,从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四个方面,具体阐论了学校德育变革主动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变革路径。
朱家安[9](2008)在《德育生态论》文中提出进入新世纪,我国对德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关注被提到了新的高度。研究者不再停留在对经典着作的注解和西方理论的传递和解释上,而是立足于新世纪的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尝试进行系统性的本土德育理论探索和建构;实践工作者也不再停留在“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十六字方针上,而是基于主体性德育理论等新的理论成果,开始综合考虑教师和学生在德育中的地位及其相互作用。在此背景下,我们需要寻找新的路径,进行德育理论的系统研究,并努力建构具有指导意义的基本德育实践模式。本研究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探明德育生态的本质和德育生态系统的要素、结构,过程和功能,建立德育生态论理论体系;在此基础上,建构出初步的德育生态实践模式。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基于我国以市场化、国际化、知识化和多元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背景以及当前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以生态论为理论基础,以德育生态为研究主题,从德育生态理论的系统建构和德育生态实践模式建构两个层面,结合理论探索和实证研究,建立初步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的德育生态理论与实践体系。德育生态,指的是德育与其环境所形成的结构以及这种结构表现出来的功能关系。德育生态系统的基本要素是以教师为主体的社会道德建构、以学生为主体的个体道德建构、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共生共存;德育因素与学校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相互关联,构成德育生态系统的动态性整体结构。从系统的层次结构上看,德育生态系统包括秩序(传统、规范和制度)、关系(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和亲子关系)、意识(价值观和社会风气)三个层面。德育生态系统的过程,包括德育内容环境、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方面,通过这些过程,德育生态系统将实现其以文化适应为本质的适应功能。德育生态系统的适应首先表现为德育系统对学校组织文化的适应,但其最终目标是对社会文化的适应。德育生态系统对社会组织的适应,体现为其对社会组织的同化和顺应,以及通过同化和顺应的不断展开而达到的动态平衡。我国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通过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矛盾体现出来。“道德首位”与“德育无位”的矛盾,反映出德育生态系统中德育因素与学校环境因素关系的不协调。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反映出德育生态系统中德育因素的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两个基本方面的关联性的缺失。“德育万能”与“德育无能”的矛盾,反映出德育生态系统功能的应然状态与实然状态的背离。思想统一与价值多元的矛盾,和德育政治化与德育生活化的矛盾一样,反映出德育生态系统中德育因素的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两个基本要素的关联性的缺失。“大德育”与“小德育”的矛盾所反映出的仍然是德育生态系统中德育因素的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两个基本要素的关联性的缺失。培养臣民的传统德育与培养公民的现代德育的矛盾反映出德育因素与社会环境因素的不协调。规范化德育模式与主体性德育模式的矛盾,所反映出的仍然是德育生态系统中德育因素的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两个基本要素的关联性的缺失。德育高要求与德育低投入的矛盾,反映出德育生态系统中的德育因素与学校环境因素(其它各育)的不协调。学校“主渠道”与校外影响的矛盾,反映了德育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社会生态系统的关联性的缺失。学校德育生态的根本问题是如何通过平等互动式道德建构,发挥德育生态系统的文化适应功能,从而实现德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和谐发展。为了了解学校德育生态在秩序、关系和意识三个层次上的现状以及德育生态的适应功能的现状,我们使用《学校德育生态问卷》分别对学校教师和学生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在秩序、关系和意识三个层次上,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确实存在。初中生、高中生和教师的群体内差异不突出,但群体间差异显着。学校德育存在的问题,可能是由下列因素造成的:传统教育学观点导致对德育生态系统要素及基本结构认识的模糊,学校德育对社会秩序变迁的不适应导致德育规则和制度的缺陷,对师生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偏差导致对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把握的错位或缺位,对价值多元化认识的缺乏导致德育生态系统意识层次的矛盾,对德育功能认识的缺乏影响德育生态系统文化适应功能的发挥。针对学校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可能的原因,在建构和谐德育生态的过程中,应采取如下策略或措施: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的共生共存,学校德育秩序的建构和德育制度的建设,道德生态系统中人际关系的改造和重建,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和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德育生态系统文化适应功能的发挥。德育生态理论与实践模式的运用需要注意如下几点:正确理解并在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重视德育制度的建设,重视养成教育,重视“公平正义”。
孙峰[10](2010)在《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变革,对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产生了很大影响,也使德育理论和实践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梳理和研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主流轨迹,构建适应和谐社会发展的和谐德育价值观,对于德育理论和实践具有指导和引领的作用。本文研究立足于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变革,用文献分析、比较分析和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诠释改革开放以来德育价值观的发展理路和变革轨迹,本文将德育价值观的变革分为中国社会开放期、中国社会转型期、中国和谐社会构建期三个主要发展阶段。其中中国社会开放期和转型期的划分以每个时期的社会背景、社会理论与思潮、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为依据。本文分别阐述了中国社会开放中以工具德育价值观为主导的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与弊端。提出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工具德育价值观弊端的克服,论证了人本德育价值观对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同时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及局限性。提出了中国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理论和实践的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是本文重点建构的内容,它代表了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取向,是德育价值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目标。本文研究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章从德育价值哲学的视角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特征和功能问题。论证了德育价值观是德育的核心问题。阐述了价值、价值观、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理论问题。研究和探讨了德育价值观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渊源。揭示了德育价值观的本质即德育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个体道德价值观的自主建构性与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统摄性的统一;德育价值观的超越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的统一。论证了德育价值观的基本特征即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阐明了德育价值观的规范功能、超越功能、认同功能和引导功能。第二章探讨和研究了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本部分对价值观转型过程中的矛盾与困惑进行了历史和现实的梳理,论证了德育价值观在现代转型过程中逐步打破了单一的政治价值倾向,形成了政治价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多元并存的方向发展。分析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受中国社会开放中社会背景;科学主义思潮和现代化思潮;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制约。指出了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和弊端。阐述了工具德育价值观对学校德育理论和实践产生的深刻影响,其造成了德育的科学化取向:工具理性人的生产和功利主义的德育症候群。由于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在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中表现出的弊端,它不能适应现代教育对人的培养的根本要求。因此,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转型是历史的必然。第三章论证了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本部分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蕴,论证了社会转型中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观的转型的现代意义。分析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受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背景;人本主义思潮、主体性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理论;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和德育政策指向的制约。阐述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义,反思了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局限性。对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积极的扬弃。中国和谐社会的建构需要追求和谐德育价值观。第四章论述了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追求。本部分阐述了和谐社会建构中的核心价值理念,分析了德育价值观的和谐性缺失及其根源,提出了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是人与社会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我和谐。阐述了和谐德育的理论和实践构建。和谐德育的理论构建即形成公正、人道、自由的核心德育价值理念。追求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价值并存;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的价值取向。论证了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精神的价值追求。提出了和谐德育的实践策略即注重德育课程的改革,其着重建立以价值宣示与嵌入为策略的学科课程、以价值渗透为内线的隐性课程和以价值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在师生关系上建立主体间性关系、交往关系;在德育方法上实现由灌输走向对话;注重价值商谈。本文通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德育价值观从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历史和现实的分析和梳理,对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过程中的工具德育价值观和人本德育价值观进行了合理性的论证和反思,进而提出了和谐社会建构中和谐德育价值的基本内容和价值追求,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和谐德育价值观进行了现代建构。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德育价值观变革的历史和现实的梳理和思考,其根本的目的是建立基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基础之上的德育价值观发展的取向,用和谐德育价值观去引领德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
二、浅谈当前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当前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系统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 理论背景 |
(二) 现实背景 |
(三) 政策背景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 已有研究述评 |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研究内容及框架 |
第一章 系统科学及其理论渊源 |
一、系统科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 系统科学的产生 |
(二) 系统科学的发展 |
二、系统科学的内涵 |
(一) 系统的概念内涵 |
(二) 系统科学的基本范畴 |
(三) 系统的分类 |
三、系统科学的基本原理 |
(一) 整体性原理 |
(二) 层次性原理 |
(三) 开放性原理 |
(四) 自组织性原理 |
四、系统科学的应用 |
(一) 系统科学的生物学应用 |
(二) 系统科学的管理学应用 |
(三) 系统科学的经济学应用 |
(四) 系统科学的物理学应用 |
(五) 系统科学的社会学应用 |
(六) 对德育系统研究的启示 |
第二章 德育系统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系统的内涵 |
(一) 概念界定 |
(二) 三维模型 |
二、德育系统的结构 |
(一) 要素结构 |
(二) 层次结构 |
(三) 环境结构 |
三、德育系统运行机制 |
(一)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涵 |
(二) 德育系统运行机制的内容 |
第三章 系统论视野下的德育困境 |
一、德育系统构成要素缺乏耦合 |
(一) 主体要素割裂化 |
(二) 过程要素断裂化 |
(三) 形态要素破碎化 |
二、德育系统层次衔接不当 |
(一) 目标衔接缺乏连贯性 |
(二) 内容衔接缺乏递进性 |
(三) 方法衔接缺乏过渡性 |
三、德育系统与环境协同缺失 |
(一) 学校德育环境育人能力欠缺 |
(二) 家校德育环境协同性不强 |
(三) 学校引导与社会道德冲突 |
第四章 德育困境的根源分析 |
一、传统德育模式的限制 |
(一) 价值取向的工具化 |
(二) 思维观念的简单化 |
(三) 德育运作的秩序化 |
二、德育政策专业化水平不高 |
(一) 政策目标强调共性忽视个性 |
(二) 政策制定过程缺乏程序正义 |
(三) 政策内容的专业化不强 |
三、德育管理的缺陷 |
(一) 德育管理的限制 |
(二) 德育评价因素 |
四、德育主体的制约 |
(一) 德育师资专业化水平低 |
(二) 忽视学生德性成长规律 |
(三) 家长道德教育素养欠缺 |
第五章 完善德育系统的对策建议 |
一、促进德育要素的高度耦合 |
(一) 重视德育要素的整体性 |
(二) 把握过程要素的关系性 |
(三) 关注形态要素的全息性 |
二、加强德育过程的有效衔接 |
(一) 加强德育目标衔接 |
(二) 深化德育内容衔接 |
(三) 促进德育师资衔接 |
三、营造道德教育的高效场 |
(一) 创建“三位一体”德育模式 |
(二) 创新学校德育环境 |
(三) 增强家庭德育意识 |
(四) 整合社会德育资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2)制度德育论(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论题提出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三、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制度德育何以成立 |
第一节 制度及其根本德性 |
一、制度是什么 |
二、正义:制度的根本德性 |
第二节 德育:养成人道德品质的制度性活动 |
一、德育本质的探讨 |
二、德育:制度性的活动 |
第三节 制度德育之成立 |
一、理论基础 |
二、现实需要 |
三、制度德育的涵义 |
小结 |
第二章 制度:德育的资源 |
第一节 制度:德育的价值资源 |
一、制度:人的价值存在 |
二、制度:德育的价值资源 |
第二节 制度:德育的经济资源 |
一、新制度经济学的“新经济人”假设及其分析方法 |
二、制度:德育的经济学资源 |
小结 |
第三章 社会制度的德性缺陷:道德失范中的德育困境 |
第一节 制度德性与个人德性 |
一、制度与道德的关系 |
二、制度德性与个人德性 |
第二节 道德失范于社会制度的德性缺陷 |
一、制度德性的缺陷:个体道德生活无序 |
二、制度德性失误:某些个人权利不当张扬 |
第三节 道德失范中的德育困境 |
一、主导性道德价值的缺位:学校德育的方向性迷失 |
二、道德意义的失落:学校德育主体的德性迷茫 |
三、不良道德行为:教师的德育权威破损 |
四、个人道德权利的不当张扬:学校德育的困惑 |
第四节 变革社会制度德性,构建良序的道德格局 |
一、重构社会制度德性,规约社会道德秩序 |
二、以合理的制度规限个人权利,建构和谐的社会道德秩序 |
小结 |
第四章 德育寻求学校制度的德性变革 |
第一节 学校制度及其中的德育 |
一、学校制度的涵义及分类 |
二、学校制度中的德育 |
第二节 科层制下学校制度对德育的负面影响 |
一、何谓科层制 |
二、学校科层制及其价值缺损 |
三、德育困惑于科层制下学校制度的德性缺陷 |
第三节 学校制度德性的变革对德育的支持 |
小结 |
第五章 以公正的德育制度培养道德的 |
第一节 德育制度及其分析维度 |
一、对德育制度定义的分析 |
二、德育制度的概念及其分类 |
三、德育制度的分析维度及其价值特征 |
第二节 我国德育制度的政策学分析 |
一、我国德育制度制定模式的特点 |
二、德育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制度失真 |
第三节 我国德育制度的伦理学分析 |
一、制度的价值诉求 |
二、我国德育制度的伦理现状 |
第四节 学校德育制度现状的调查分析 |
一、学校德育制度现状调查背景及目的 |
二、调查方式及内容(详见问卷) |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
四、问题讨论 |
第五节 德育制度的创新 |
一、德育制度创新的约束条件 |
二、德育制度创新的原则 |
三、德育制度创新的模式 |
四、德育制度创新的基本内容 |
第六节 走出学校德育制度的贫困:培养道德的人 |
一、学校德育制度的贫困与学校德育的难堪 |
二、学校德育制度为何贫困 |
三、走出德育制度的贫困,以道德的制度培养道德的人 |
小结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3)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概述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结构 |
第二节 基本概念 |
一、现代化 |
二、教育现代化 |
三、德育 |
四、学校德育体系 |
第二章 教育现代化与学校德育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萌芽期 |
一、鸦片战争催生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萌芽 |
二、呼唤民族主权意识的觉醒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二节 转折期 |
一、新文化运动激起中西教育思想的碰撞与摩擦 |
二、批判旧道德提倡新道德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三节 探索期 |
一、新中国成立后对社会主义教育理念的探索和实践 |
二、培育社会主义新人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四节 发展期 |
一、改革开放将我国教育现代化推向新阶段 |
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学校德育的主题 |
第三章 教育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探析 |
第一节 教育思想的现代化 |
一、教育思想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核心要求 |
二、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二节 教育制度的现代化 |
一、教育制度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
二、教育制度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三节 教育内容的现代化 |
一、教育内容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要求 |
二、教育内容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四节 教育手段的现代化 |
一、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基础 |
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五节 教育国际化 |
一、教育国际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
二、教育国际化对现代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四章 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总体方略 |
第一节 意义阐释 |
一、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二、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
三、构建现代学校德育体系是增强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
第二节 基本原则 |
一、方向性原则 |
二、适应性原则 |
三、整体性原则 |
四、科学性原则 |
五、可操作性原则 |
第三节 总体框架 |
一、德育目标:横向贯通,纵向衔接 |
二、德育内容:系统科学,继承创新 |
三、德育要素: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
四、德育工作:先进灵活,务实高效 |
五、德育环境:统筹协调,形成合力 |
第五章 完善现代学校德育目标体系 |
第一节 学前教育阶段 |
一、幼儿身心发展特点 |
二、学前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二节 义务教育阶段 |
一、小学生和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义务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三节 高中教育阶段 |
一、高中生和中职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高中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四节 高等教育阶段 |
一、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二、高等教育阶段德育目标 |
第六章 丰富现代学校德育内容体系 |
第一节 思想道德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核心内容 |
一、理想信念教育 |
二、爱国主义教育 |
三、道德伦理教育 |
第二节 引导行为规范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大责任 |
一、法制意识教育 |
二、心理健康教育 |
三、艺术素养教育 |
第三节 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贯穿于学校德育全过程 |
第四节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历史使命 |
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
二、传统文化与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
三、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现代学校德育的重要任务 |
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贯穿现代学校德育始终 |
第五节 创新教育是现代学校德育的时代要求 |
一、创新是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不竭动力 |
二、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 |
三、创新教育与德育 |
第七章 创新现代学校德育工作体系 |
第一节 更新德育理念 |
一、坚持把德育摆在学校教育的首要位置 |
二、坚持把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作为学校德育的根本目标 |
三、坚持把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责任 |
第二节 创新德育方法 |
一、改进德育方法 |
二、加强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的运用 |
三、积极创设现代化育人环境 |
第三节 拓宽德育途径 |
一、强化德育课程的主渠道作用 |
二、建设健康丰富的校园文化 |
三、把握网络阵地的主动权 |
四、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
第四节 完善德育机制 |
一、管理体制 |
二、领导体制 |
三、预警机制 |
四、保障机制 |
第五节 加强队伍建设 |
一、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 |
二、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 |
三、管理服务队伍建设 |
四、校外德育队伍建设 |
第八章 现代学校德育与社会环境建设 |
第一节 现代社会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一、现代经济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二、现代政治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三、现代文化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四、现代网络环境对学校德育的影响 |
第二节 处理好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关系 |
一、现代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现存的问题 |
二、处理好三者关系需要提高合作意识 |
三、处理好三者关系必须突出学校教育 |
四、处理好三者关系必须发挥各自优势,形成互补 |
第三节 构建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合力 |
一、树立现代德育观 |
二、健全组织领导机制,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
三、改善校园周边环境 |
四、净化网络环境,把握舆论方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4)学校制度生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依据 |
一、 一个目标:公民培养 |
二、 一个事实:学校生活的制度性 |
三、 双重困境:学校制度设计与运行伦理之遮蔽 |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意义 |
一、 制度德育研究现状 |
二、 研究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与主要观点 |
第一章 生活与学校生活 |
第一节 生活的内涵与类型 |
一、 生活的内涵 |
二、 生活的类型 |
第二节 学校生活的内涵与类型 |
一、 学校生活的内涵 |
二、 学校生活的类型 |
第二章 学校制度生活的内涵与结构 |
第一节 学校制度生活存在之可能 |
一、 学校生活的制度性 |
二、 学校制度的生活性 |
三、 学校生活与学校制度的统一 |
第二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定义与结构 |
一、 学校制度生活的内涵与特征 |
二、 学校制度生活的结构 |
三、 学校非制度生活 |
第三章 学校制度生活的价值 |
第一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秩序价值 |
一、 秩序与教育秩序的内涵 |
二、 教育秩序何以必要? |
三、 教育秩序建立与维护的制度策略 |
第二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自由价值 |
一、 教育自由的内涵 |
二、 教育自由何以必要? |
三、 教育自由实现的制度策略 |
第三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公民培养价值 |
一、 公民与公民精神的内涵 |
二、 公民精神养成的制度方式 |
第四章 理想学校制度生活的建构 |
第一节 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理想的学校制度生活 |
一、 民主生活是一种美好生活 |
二、 民主学校制度生活是一种理想的学校制度生活 |
第二节 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基本构成 |
一、 自主的创建者: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主体 |
二、 民主的学校公共领域: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存在寓所 |
三、 学生全面自由发展: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目的 |
四、 优良学校制度:民主学校制度生活的调控因素 |
第五章 学校制度生活的反思与重建 |
第一节 当前学校制度生活的异化分析 |
一、 学校制度生活异化的表征 |
二、 学校制度生活异化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学校制度生活的重建 |
一、 学校制度生活重建的社会策略 |
二、 学校制度生活重建的制度策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综述 |
一、国外关于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研究 |
二、国内关于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研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之处及研究框架 |
一、研究方法 |
二、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三、本文的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公民意识教育的基础理论 |
第一节 公民概念的界定 |
一、公民概念的历史演进 |
二、公民概念的内涵 |
三、公民概念的时代性特征 |
第二节 公民意识理论 |
一、公民意识的概念 |
二、公民意识的构成要素探析 |
三、公民意识与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 |
第三节 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德育的关系 |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内涵 |
二、公民意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 |
三、公民意识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 |
第二章 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发展脉络 |
第一节 国外公民意识教育思想溯源 |
一、古希腊时期公民教育思想 |
二、近代以来西方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发展 |
第二节 国内公民意识教育思想发展演进历程 |
一、近代公民意识的觉醒与教育启蒙 |
二、民国时期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思想 |
三、新中国成立初期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断层 |
四、改革开放后公民意识教育思想的新发展 |
第三章 公民意识教育是当代中国社会的时代课题 |
第一节 公民意识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
一、公民意识教育与民主政治的当代生成 |
二、市场经济发展的价值旨归 |
三、全球化发展的时代诉求 |
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 |
第二节 公民意识教育:现代学校德育发展的需要 |
一、现代社会发展提出德育发展新要求 |
二、公民意识教育是学校德育发展的新的生长点 |
第三节 公民意识教育:现代公民人格建构的需要 |
一、现代公民人格及其外在表征 |
二、传统人格教育的错位及向现代公民人格教育转型的历史必然性 |
三、公民意识教育:现代公民人格生成的教化力量 |
第四节 公民意识教育: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要 |
一、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及其过程 |
二、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个体政治社会化的助推剂 |
三、公民意识教育提供了公民政治社会化的民主政治实践 |
第四章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现实可能性 |
第一节 党和国家对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政策上的支持 |
一、改革开放以后公民意识教育的新发展 |
二、新世纪以来党和政府教育政策上的新指向 |
第二节 学校实施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依据 |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观提供了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理论前提 |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学校公民意识教育提供理论指导 |
三、学界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成果为学校公民意识提供理论支持 |
第三节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
一、我国学校德育课程中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 |
二、我国中(初中)小学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践探索及个案研究 |
三、我国高校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及教育实践探索 |
第五章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制约因素 |
第一节 教育理念的偏差 |
一、偏狭的教育理念是制约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开展的瓶颈 |
二、各级政府重视不够是制约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开展的思想障碍 |
第二节 制度供给保障的不足 |
一、缺乏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教育制度规划 |
二、缺乏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学科建设规划 |
三、缺乏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教学规划 |
第三节 传统伦理文化的制约因素 |
一、重德治轻法治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重义务轻权利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三、重整体轻个体的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 |
第六章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体系的建构 |
第一节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建构的原则 |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 |
二、坚持教育的中国特色原则 |
三、坚持整体性原则 |
四、坚持创新原则 |
五、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原则 |
第二节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及内容 |
一、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定位 |
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内容 |
第三节 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 |
一、系统推进学校公民意识教育 |
二、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
结语: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
一、公民意识教育的学科化 |
二、公民意识教育的本土化 |
三、公民意识教育的人本化 |
四、公民意识教育的生活化 |
五、公民意识教育的国际化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 选题缘由 |
1.道德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 |
2.学校德育变革深受家庭教育的制约 |
3.拓展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支持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二) 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 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与德育变革 |
2.家庭与家庭教育 |
(四)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五)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研究的创新点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六) 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 |
1.问卷调查法 |
2.文献法 |
一、家庭教育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基础 |
(一) 道德启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功能 |
(二) 家庭教育是儿童道德成长的重要场域 |
(三) 家庭教育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
1.家庭教育环境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
2.家庭教育观念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
3.家庭教养方式对儿童品德的影响 |
二、家庭教育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现状分析 |
(一) 家庭教育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现状的问卷调查 |
1.问卷设计 |
2.数据处理工具 |
3.调查对象 |
4.施测过程 |
(二) 数据分析结果 |
1.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2.影响德育效果的因素 |
3.家校德育现状及效果的数据分析结果 |
三、构建学校德育变革之家庭教育支持路径的对策分析 |
(一) 学校道德教育应主动寻求家庭教育的支持 |
(二) 家庭教育应实现与学校德育变革的同频共振 |
1.家长应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 |
2.家长应重视儿童各项道德品质的培养 |
3.学校和家庭协调一致合力育德 |
(三) 构建体验式生活化的学校道德教育 |
1.构建生活化的德育内容 |
2.摒弃机械灌输式的德育方法 |
3.完善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 |
4.优化学校德育评价方式 |
5.拓展德育资源与途径 |
(四) 在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互动中形成道德教育的有效合力 |
1.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指导作用 |
2.加强社会教育对家庭教育的有效引导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7)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学校德育变革是促进社会道德发展的重要路径 |
2.社会道德状况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3.社会道德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道德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之处 |
1.研究重点 |
2.研究难点 |
3.创新之处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整体图景 |
(一)评价我国社会道德发展整体图景的方法论依据 |
1.价值观立场 |
2.认识方法论 |
(二)当前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现状 |
1.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主流:优良社会道德的发展与进步 |
2.我国社会道德发展的支流:不良社会道德的存在与蔓延 |
二、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因素 |
(一)道德启蒙是社会教育的核心功能 |
(二)社会教育是儿童道德发展的重要场域 |
(三)社会道德是制约学校德育变革的基础变量 |
三、我国社会道德发展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分析 |
(一)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目标变革的影响 |
(二)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课程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学科课程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活动课程的影响 |
3.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隐性课程的影响 |
(三)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主体变革的影响 |
1.社会道德对教师的影响 |
2.社会道德对学生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评价变革的影响 |
(五)社会道德对学校德育方法变革的影响 |
四、社会道德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与社会合作育人作用尚未彰显 |
1.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目的的功利化 |
2.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对象的边缘化 |
3.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合作的形式化 |
(二)学校道德教育对社会道德资源的忽视 |
1.学校对社会道德育人作用的忽视 |
2.学校对优良社会道德资源的挖掘不充分 |
3.学校缺乏对不良社会道德的抵御机制 |
(三)教师对学生树立正确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不力 |
1.教师自身道德素质需要提高 |
2.教师的德育方法单一乏力 |
3.教师德育评价方式保守落后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道德教育的失位 |
1.家长的道德素养尚待提升 |
2.家长的教育观念有待改善 |
3.家庭德育的内容尚需拓展 |
4.家长的角色定位尚需明晰 |
5.家长的教育方式仍需完善 |
五、学校德育变革获取社会道德支持的有效路径 |
(一)社会应彰显与学校合作育人的良好氛围 |
1.明晰学校与家庭、社会合作的目的 |
2.正确处理社会德育与学校德育的关系 |
3.提高学校与家庭、社会沟通的实效性 |
(二)学校应主动挖掘社会道德资源 |
1.学校要重视社会道德的育人作用 |
2.深入挖掘优良社会道德资源,丰富德育内容 |
3.引导学生自觉抵制不良社会道德的影响 |
(三)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社会道德观念的引导 |
1.提升道德素养,发挥示范作用 |
2.更新德育方法,加深道德理解 |
3.优化教育评价,丰富道德体验 |
(四)家长应营造良好的家庭道德氛围 |
1.提升自身道德素质,发挥榜样作用 |
2.加强自我教育,树立正确教育观念 |
3.明晰社会道德影响,准确定位教育角色 |
4.采用多元教育方法,增强教育实效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选题缘由 |
1.社会价值观状况是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重要变量 |
2.提高学校德育变革的实效性需要社会价值观的正向引导 |
3.有关社会价值观之于学校德育变革影响的研究相对匮乏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德育变革 |
2.社会价值观 |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
(五)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1.研究的重点 |
2.研究的难点 |
3.研究的创新点 |
(六)研究方法 |
1.文献法 |
2.案例分析法 |
3.访谈法 |
一、我国社会价值观基本图景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主导地位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主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维主导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行为主导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余绪未绝 |
1.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道德观:以德为先的价值追求 |
2.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生活观:以和为贵的交往之道 |
3.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的实践观:剔除人欲的人格修炼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影响广泛 |
1.西方社会个性主义价值观的滥觞 |
2.西方社会利己主义价值观的流行 |
3.西方社会相对主义价值观的泛滥 |
(四)一元社会价值观主导与多元社会价值观并存 |
二、社会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变革的基本状况分析 |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引领 |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方向指导 |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影响学校德育目标的制定 |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变革 |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校德育变革提供文化养料 |
(二)中国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深刻影响 |
1.优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促进 |
2.不良传统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阻碍 |
(三)西方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1.西方优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推动 |
2.西方不良社会价值观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冲击 |
(四)社会价值观的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对学校德育变革的影响 |
三、学校德育变革游离社会价值观影响的原因分析 |
(一)学校德育汲取社会价值观教育作用的自觉性不强 |
1.学校发挥社会价值观教育的观念需要加强 |
2.学校开展社会价值观教育活动的效果不佳 |
3.校园文化建设未深入反映社会价值观的内容 |
(二)教师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不够 |
1.教师课堂教学内容欠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引导 |
2.教师课堂教学缺乏鲜活社会价值观案例的讨论 |
3.教师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社会价值观的客观评价 |
(三)社会与学校协同育人机制与途径不畅 |
(四)家庭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作用尚显薄弱 |
1.家长缺乏对社会价值观的辩证理解 |
2.家长忽视自身行为对儿童价值观的熏染 |
3.家长疏忽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价值观的引导 |
四、学校德育变革寻求社会价值观支持的路径分析 |
(一)社会应构建并弘扬正确的社会价值观 |
1.净化社会价值观氛围,加强优良价值观的舆论引导 |
2.加强与学校的联动,构建并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
(二)学校应加强社会价值观的正面教育与引导 |
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价值观构建 |
2.改革学校德育课程,优化社会价值观的教育方式 |
3.优化德育评价方式,增强社会价值观的教育嵌入 |
(三)家庭应强化儿童对社会价值观的认知与理解 |
1.强化家长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重视对儿童的价值观教育 |
2.不断提高家长自身素养,注重言传身教的影响 |
3.丰富家庭教育内容,增强社会价值观教育的成效 |
(四)教师自身应成为优良社会价值观的弘扬者 |
1.不断提升自身价值素养,履行优良价值观的导引职责 |
2.灵活运用课堂教学方法,深化学生对社会价值观的理解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德育生态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为什么选择这个论题 |
(一) 理论的必要性 |
(二) 现实的必要性 |
二、相关研究综述 |
(一) 国外的德育生态研究 |
(二) 我国的德育生态研究 |
三、研究的目的、思路与方法 |
(一) 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二) 研究的基本思路 |
(三)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德育生态的理论基础 |
一、生态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
(一) 生态论的提出及发展 |
(二) 生态论的人文转向——生态观的形成 |
(三) 生态论的基本观点 |
(四) 生态观的方法论观点 |
(五) 生态论的德育意义 |
二、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 |
(一) 科学发展观 |
(二) 生态文明观 |
三、基于生态论、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观的德育生态论的方法论观点 |
第二章 德育生态的理论建构 |
一、德育生态的定义 |
二、德育生态系统的结构 |
(一) 德育生态系统的要素及其关系 |
(二) 德育生态系统的层次结构 |
三、德育生态系统的过程 |
四、德育生态系统的功能:文化适应 |
(一) 适应的含义及其机制 |
(二) 德育生态系统的功能是文化适应 |
第三章 我国德育生态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一、现状分析 |
(一) 我国德育存在的矛盾与德育生态问题 |
(二) 学校德育生态现状调查 |
二、原因分析 |
(一) 传统教育学观点导致对德育生态系统要素及基本结构认识的模糊 |
(二) 学校德育对社会秩序变迁的不适应导致德育规则和制度的缺陷 |
(三) 对师生的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偏差导致对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把握的错位或缺位 |
(四) 对价值多元化认识的缺乏导致德育生态系统意识层次的矛盾 |
(五) 对德育功能认识的缺乏影响德育生态系统文化适应功能的发挥 |
第四章 和谐德育生态的建构 |
一、社会道德建构与个体道德建构的共生共存 |
二、学校德育秩序的建构和德育制度的建设 |
三、德育生态系统中人际关系的改造和重建 |
四、多元化价值观的形成和学校德育内容的选择 |
五、德育生态系统文化适应功能的发挥 |
六、和谐德育生态系统建构的实践模式 |
(一) 和谐德育生态系统建构的基本实践模式 |
(二) 和谐德育生态系统建构实践模式运用的技术要点 |
七、校内德育生态建构 |
第五章 研究总结 |
一、对本研究的技术路线的回顾 |
二、本研究取得的基本成果 |
三、本研究的发现或创新之处 |
四、本研究的局限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一、学术论文 |
二、主要参考书 |
附录 |
一、中学德育生态问卷(教师版) |
二、中学德育生态问卷(学生版) |
后记 |
(10)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提出与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德育价值观的本质与功能 |
第一节 德育价值观的本质 |
一、德育价值观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 价值、价值观与德育价值观 |
(二)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社会基础 |
(三)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理论依据 |
(四) 德育价值观变革的人性基础 |
二、德育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
(一) 德育价值观:德育的核心问题 |
(二) 德育价值观的基本内容 |
三、德育价值观的本质 |
(一) 德育价值的多元性与一元性的统一 |
(二) 社会核心价值观统摄下的个体道德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
(三) 德育价值观的超越性与德育价值存在的客观性的融合 |
第二节 德育价值观的特征与功能 |
一、德育价值观的特征 |
(一) 时代性流变性和相对稳定性的统一 |
(二) 个体性和社会性的统一 |
(三) 民族性和普世性的共存 |
二、德育价值观的功能 |
(一) 规范功能 |
(二) 超越功能 |
(三) 认同功能 |
(四) 引导功能 |
第二章 中国社会开放中工具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 |
第一节 中国社会开放中德育价值观的变革轨迹 |
一、中国社会开放中价值观转型的矛盾与困惑 |
二、中国社会开放中德育价值观的现代转型 |
(一) 德育政治价值的反思 |
(二) 德育经济价值的确立 |
(三) 德育文化价值的彰显 |
第二节 工具德育价值观形成的根源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一)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 |
(二) 一元价值向多元价值的转变 |
二、社会理论与思潮的影响 |
(一) 科学主义思潮对德育价值观的影响 |
(二) 现代化思潮对德育价值观的影响 |
三、科学精神的价值追求 |
四、德育政策的指向 |
第三节 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弊端及合理性 |
一、德育的科学化倾向 |
二、工具理性人的生产 |
三、功利主义德育症候群 |
四、工具德育价值观的合理性与批判 |
第三章 中国社会转型中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 |
一、人本德育价值观的现代意蕴 |
(一)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意蕴 |
(二) 人本德育价值观相关问题的辨析 |
二、从工具德育价值观向人本德育价值观的变革 |
第二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根源 |
一、社会背景分析 |
(一) 人本德育价值观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
(二) 多元文化背景下学校德育的发展 |
二、社会理论与思潮的影响 |
(一) 人文主义思潮 |
(二) 主体性教育理论 |
(三) 素质教育理论 |
三、人文精神的价值追求 |
四、德育政策的指向 |
第三节 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及扬弃 |
一、德育理论研究的人文化取向 |
二、人本德育理念的形成 |
三、人本德育价值观引导下德育内容的新拓展 |
(一) 生命教育 |
(二) 幸福教育 |
(三) 信仰教育 |
四、回归生活的德育课程 |
五、人本德育价值观的扬弃 |
第四章 中国和谐社会构建中和谐德育价值观的追求 |
第一节 和谐德育价值观的旨趣 |
一、和谐社会构建中的核心价值理念 |
二、德育价值观的和谐性缺失及其根源 |
三、和谐德育的基本内容 |
(一) 德育的社会和谐指向:人与社会和谐 |
(二) 德育的生态和谐指向:人与自然和谐 |
(三) 德育的个体和谐指向:自我和谐 |
第二节 和谐德育价值观的理论探寻 |
一、德育价值理念的核心内容 |
(一) 德育的公正 |
(二) 德育的人道 |
(三) 德育的自由 |
二、和谐德育的价值取向 |
(一) 核心价值观引领下的多元价值并存 |
(二) 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统一 |
(三) 公共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 |
(四) 相对价值与终极价值的统一 |
三、和谐精神的价值追求 |
第三节 德育价值的实践指向 |
一、德育课程的改革 |
(一) 以价值宣示与嵌入为策略的学科课程 |
(二) 以价值渗透为内线的隐性课程 |
(三) 以价值教育为主题的校本课程 |
二、师生关系的重构 |
(一) 主体间性关系 |
(二) 交往关系 |
三、德育方法的转变 |
(一) 从灌输走向对话 |
(二) 价值商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四、浅谈当前市场经济对学校德育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系统德育论[D]. 闫昌锐.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1)
- [2]制度德育论[D]. 刘超良. 华中师范大学, 2006(02)
- [3]教育现代化进程中学校德育体系问题研究[D]. 陈垠亭. 郑州大学, 2014(04)
- [4]学校制度生活研究[D]. 张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1)
- [5]当代中国学校公民意识教育研究[D]. 程德慧.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 [6]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家庭教育基础研究[D]. 齐闻. 曲阜师范大学, 2019(01)
- [7]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道德基础研究[D]. 高红.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8]我国学校德育变革的社会价值观基础研究[D]. 张婵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德育生态论[D]. 朱家安. 华中师范大学, 2008(04)
- [10]当代中国德育价值观的变革[D]. 孙峰.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