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医疗欠费管理的三条措施(论文文献综述)
高志军[1](2018)在《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文中研究指明变动时代,大学亦为之一变。变动的大学深深打上了时代的印记。1946年,国共内战爆发,是役成为深刻影响近代中国政局走势的重大历史事件。其后,时局愈加风云激荡,诸事亟待应变。在此新旧政权交替之际,岭南大学既有自身困局又受到时局牵扯甚广。前者主要因岭南大学原校长李应林抱恙恳让校长职位而引发。其间,该校校董会从中筹划,迭经多方劝请方才使原执教于南开大学的陈序经于1948年夏以代理校长身份主政岭南大学,后因陈擘划有为,终获聘校长之职。后者是激荡政局的涟漪冲击岭南大学时的主动因应与调适。该校受政局影响必须应对的主要事件有三:一是南迁学生,在应对南迁学生时虽颇为棘手,但有惊无险;二是迁校之议,与众高校相似,该校亦有迁澳、迁港说,但力主扎根南粤大地的意志不曾动摇;三是延聘教授,借变动时代众教授有意南下的契机,加之陈序经等众人措置得当,为岭南大学延聘了大量学界名流,相当充实了该校。此时,岭南大学与国民政府虽有合作,但疏离远多于合作。伴随国民政府的垮台,政权旋即改旗易帜,“旧”大学走进了新时代。岭南大学因应时局展现出自我调适的姿态。此种姿态虽是主动与被动夹杂,但显见其在新生的共和国政权引导下的被动调适,实乏自主。因之,被动因应的格局下隐伏着政学间的冲突与纠葛。不过,政学间的角力虽时有暗波涌动,但一般隐而不彰。因力量悬殊,岭南大学往往“逆来顺受”。即便是岭南大学与政府间因招生而引发的风波,仍证明岭南大学反击的无力与无效。宣告无果后,岭南大学态度软化,随即改善策略、顺势而为。这提示着政学之间虽有对抗,但温和可控,也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政府对私立大学管控的加强。时移势易,朝鲜战争的爆发使中美关系紧张加剧。特别是奥斯汀事件后,中美走向激烈对抗。中国国内首先出现针对奥斯汀在联合国言论的抗议声势,复几经酝酿发酵,以致发出控美的浪潮。美国对此予以回击,冻结了中国在美资产。是项举措彻底激怒了中国政府,进而决定割断美国在华援助机构与美国的联系。割断美援实际上动摇了教会大学赖以生存的经费基础。岭南大学儿童工艺所运转经费本为美国一手擘划,受到冲击尤甚。工艺所的经费不得不转靠岭南大学拨付维持。而此时岭南大学在美存款已被冻结,加之要额外支撑工艺所运作,工艺所日益成为岭南大学的沉重包袱。与此同时,为争夺工艺所所有权,岭南大学与广州市救济分会数度博弈,前后持续一年有余。博弈终因岭南大学经费不支败下阵来。其实,岭南大学经费支绌由来已久,但美国冻结款额及工艺所经费由其自身筹措加剧了该校经费的紧张态势。政府对岭南大学实施有条件的经费补贴,一则缓解了该校经费困局,二则为政府强势介入大学内部提供了绝佳时机,大学的自主性进一步被剥夺。随着中国政府卷入朝鲜战争日深,且在多数位于东北的重工业基地面临外敌威胁的情况下,这促使政府越来越意识到优先发展国防工业的重要性。彼时,我国工业人才远远不能够满足实际需要。基此,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远涉巩固国防、保卫国家安全为目的的工学院院系调整势在必行。思想改造是院系调整的重要一环,岭南大学师生的思想改造又以清除“美帝”影响为重点。美籍教师由“诲人不倦”到“毁”人不倦形象的流变一定程度上折射出师生思想转变的实情。但这种转变是在美籍教师已离开中国,承受外部压力以及知识分子普遍的“原罪”心理作祟等情况下所取得,并且难有衡量这一程度的标准。官方所标榜的“彻底”打击了“亲美”、“恐美”、“崇美”思想,恐怕也未必尽然。经过思想改造运动后,一场全国性的院系调整随即拉开了大幕。因时代条件的限制,教会大学消逝在了人们的视野中。
杜创,朱恒鹏[2](2016)在《中国城市医疗卫生体制的演变逻辑》文中认为通过建立一个综合性理论框架,阐释中国城市医疗卫生体制的演变逻辑发现,新中国成立后形成的城市医疗卫生计划体制与当时的外部环境相适应,且内部各组成要素之间协调互补。改革开放以来,整体社会经济制度走向市场体制,人口特征与疾病谱显着改变,居民收入水平显着提高且差距拉大,医疗卫生人员素质普遍提高,外部环境这些不可逆转的变化,内在地要求城市医疗卫生事业走出传统计划体制。这期间发生的诸多问题,源于体制转变期的冲突,是渐进式改革难以避免的。因此,不能以"改革"之名退回传统计划体制,应该逐步完善新体制,使其既与外部环境相适应,又能实现内部要素间的协调互补。
殷培琴[3](2013)在《创先争优 促进医院科学发展》文中研究表明在医院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巩固和扩大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实现医院发展目标,加强医院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为此,我院始终狠抓医院管理,提高服务水平,规范医疗行为,提高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以管理促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以发展促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综合实力有了显着提高。一、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中创先争优医院将创先争优工作贯穿于医疗服务质量全过程,投入大量精力抓质量。一是完善规章制度,为提高医疗质量提供制度保证。编印《规章制度汇编》等各项制度,做到有制度可依,有规章可循。
姜天旭[4](2008)在《本溪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首先简要回顾电力营销的发展概况;在介绍本溪电网的现状及未来的电网规划的基础上,用SWOT分析法对地区的电力市场内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本溪市场进行电力营销战略的优势、劣势、威胁和机会;根据不同因素对本溪供电公司所辖电力市场进行了细分并确立了主要目标市场,制定出本溪供电公司电力产品策略、价格策略、促销策略、市场开拓策略、渠道策略等整体营销方案,并提出实施建议,为本溪供电公司制定电力营销战略及经营策略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解决方案,同时对其他电力公司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张建波[5](2007)在《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社会养老保险资金是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的前提和基础,从养老保险资金收支平衡的看,养老保险融资模式可以分成三类,即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不同的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具有不同的资金收支平衡规律和影响资金收支平衡的因素,每种融资模式蕴涵着不同的财务风险、存在着不同的收益率,等等。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属于制度与实践范畴。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选择决定了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财务上是否具备可持续性。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日益严重、经济增长模式转变和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以现收现付制为代表的传统的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亦面临着较大的财务风险。与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密切相关的社会养老保险融资问题已成为当今困扰各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之一。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对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方案开始倾向于完全积累制,或朝着多支柱养老保险融资模式体系过渡。与现收现付制融资模式相比较,完全积累制具有能够激励参保人缴费、提高国民储蓄率,以及可避免养老保险计划受到人口老龄化的威胁等优点,但由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过渡及完全积累制的正常运行要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首先是通货膨胀、资本市场发育状况等因素的制约;其次,不同利益群体的态度、转型成本的消化和管理成本的控制也是影响制度运行的关键因素。所以,从现收现付制融资模式向完全积累制融资模式转变还要考虑转轨成本的负担,以及未参保和部分参保人群的社会保障问题(因为完全积累制融资模式的收入再分配功能弱);另外,在完全积累制下,积累基金的投资回报率的高低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养老保险计划的平衡。养老保险及融资模式的改革虽然是一个全球面对的问题,但各国还须根据自身宏观经济运行趋势、人口年龄结构的演变趋势和其他社会政治因素来选择各自的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和改革方案。关于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选择一直存在争议:一是主张实行现收现付制融资模式,又可细分为两种观点:一种是主张实行彻底的现收现付制,另一种观点则认为虽然从长远来看,为了应付人口老龄化问题,过度到基金制是必然的,但在当前进行制度转型的时机并不成熟;二是主张通过个人账户实行养老金的完全积累制。主要理由是这一制度对个人有明显的激励机制,通过完全积累,以收定支,可以避免人口老化时的养老保险金支付风险,同时形成大量强制性的长期储蓄,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三是主张实行“部分积累”制。关于不同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争论一直没有停止,国际上也不存在统一的融资模式。各国的养老保险制度在设计理念、组织架构与管理方式方面都有很大差异,几乎所有实施养老保险的国家都在不断地进行改革,互相借鉴彼此问的经验,各种模式本身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融资制度模式的设计,既要汲取国外经验教训,更要充分考虑国情。综合考虑,部分积累制是比较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首先,它与我国未来劳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相适应,相对于完全积累制和现收现付制,部分积累制具有较大的弹性;其次,可避开由现收现付制向完全积累制过渡而导致的“转制成本”支付危机;再次,部分积累制可在一定程度上防范完全积累制下基金投资风险及通货膨胀风险。我国“统账结合”融资模式的本质就是部分积累制。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面临着许多特有的困难,如我国人口老龄具有老龄人口绝对数多、未富先老以及地区间分布不均匀特点,资本市场不发达,人们收入水平不高,就业形势严峻等。所以,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融资模式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压力。所以,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屯和老龄化时代的临近,固有的养老障融资模式已无法适应市场经济体制和未来的人口年龄结构。人口老龄化必然导致养老保险制度内缴费人数的下降、抚养比上升,养老保险基金面临着收入减少和支出增加的双重压力。养老保险融资模式改革是一项涉及多方利益主体的制度变迁。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典型的“旧城改造”(何平,2000),其改革蓝图不仅要包含未来架构,更要包含可行的过渡方案;不仅要考虑养老保险制度自身发展的要求,而且要考虑各方主体参与、推动制度演进的动力机制、约束条件。自1995年我国实施“统账结合”的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以来,该制度模式在运行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①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窄、养老保险缴费率过高、征缴率低;②养老金个人账户空账现象严重。国务院明确提出了融资模式由现收现付向部分积累的转型,但在实践中,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只是名义账户,“统帐结合”制度改革只是改变了养老金计发办法,并没有改变现收现付的筹资模式;③社会养老保险参保主体缴费积极性不高,养老基金积累部分投资回报不高,以及多支柱养老保险融资模式不合理等;④做实个人账户、建立社会保障储备基金是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这是决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能否真正由现收现付制向部分积累制转型的关键。做实个人账户、建立并筹措社会保障储备基金等工作进展缓慢。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完善,就是要通过科学合理的制度设计来实现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性,在养老保险费用合理负担的基础上调动参保主体的参保积极性、减少对经济活动的扭曲。结合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程和发展方向,我国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完善可以分为: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NDC+FDC”融资模式、合理负担社会养老保险隐性债务、开征社会保障税为基础养老金和历史成本供款、逐步充实全国社会保障战略储备基金。本文的研究将以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以经济学、社会学、人口学、保险学、统计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社会养老保险改革为背景,研究社会养老保险融资尤其是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融资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规范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纵向比较与横向对比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引言阐述了选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论文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以及论文力图做出的贡献。第二章主要介绍了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和部分积累制三种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特点和运行规律,并对现收现付制、完全积累制这两种融资模式,在收益、财务风险、经济效应及对劳动力供给影响等方面的差异进行了分析;在第三章,着重分析了影响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并结合不同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实践情况分析总结了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演变规律及趋势;第四章分析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制度的演变及选择;第五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运行状况,即融资制度模式面临的收支压力和其它问题,如我国在经济社会转轨期间所面临的社会保障资金压力。第六章是关于我国养老保险融资模式进一步完善的对策研究,即合理承担养老保险隐性债务、通过延长人口红利期、完善“统帐结合”融资模式等缓解社会保障资金的支付压力,实现我国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
王勉青[6](2003)在《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法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有两个方面非常值得关注。一是原计划经济国家从经济体制入手,广泛地实行市场化改革,力图融入以市场经济为核心的世界经济体系。二是更多的发展中国家采用了开放型的经济发展战略,在发展政策上进一步减少了国家对内、外部经济活动的干预。本文将这两方面的变化统称为“市场化转型”,文中论及的经济转型,也即以“市场化”为基本取向的转型。 从基于国家控制经济转向自由的市场经济,转型意味着经济基础的实质性改变和全新的制度安排。对经济转型国家而言,取得成功的机会就在于恰当的制度设计能否有效运行,合理的制度建设对其经济的表现及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已取得了广泛的认同。 “经济法”是转型国家制度设计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是调整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所产生的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经济法”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门,在赋予政府权力和限制政府权力以及推动市场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市场经济的法制化提供了先决条件,是市场经济内在逻辑的一种反映。这一特性与转型国家的经济行为结果,尤其是转型国家的政府经济行为结果有很大的契合关系。 经济法对于经济转型国家的重要作用体现在两方面: 第一,经济法既要赋予政府相应职权,保证政府实施有效管理,又要以法控制政府权力,防止政府对市场的过度干预。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市场缺陷的客观存在要求政府发挥作用,但同时必须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因此,经济法既要保证国家权力对社会经济的宏观调控和有效协调,又要保证经济个体在市场竞争中的权利、自由。所以,经济法既是国家干预、参与、协调经济之法,又是规范政府干预之法,是平衡协调政府与市场关系之法,是促进一国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法律。 第二,经济法以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为最高准则,强调国家从社会利益角度对整个经济生活的介入,消除自由放任经济和极端个体权利本位以及国家权力本位对整个社会经济发展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解决市场主体的个体营利性和社会公益性的矛盾,促进经济和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这是社会化大生产对法律调整的必然要求。 依照经济法的体系,本文研究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经济法体系。作为一个独立学科,经济法是现代工业化发展的产物,它以现代市场经济为基础,是现代市场经济之法。它以管理为手段,!办一调为目的,对转型国家的经济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反垄断问题。垄断是一市场失灵现象的一种反映,主要表现为经济性垄断和行政性垄断,通过反垄断法的调整,可以克服垄断现象,建立起统一的市场规则,消除行政性壁垒,促进市场竞争。所以说,反垄断法是保障经济转型国家顺利进入市场经济的基石。 社会保障问题。社会保障是指国家通过法令规定的有关居民基木生存保障的政策措施。社会保障法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社会保障法的调整,可以起到稳定社会政治、经济秩序的作用。转型国家在经济转型过程中,新旧利益格局之间的矛盾冲突日益激烈,因此社会保障法是经济转型的重要保障。 可持续发展问题。可持续发展是人类基于对传统社会经济发展模式弊端的认识而提出的一种新型发展观。转型国家如何将转型经济的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统筹考虑,结合自身的国情作出有效的安排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决策。构建以可持续发展为中心的法律体系将有助一于转型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经济全球化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国际社会不断地寻求稳定的制度安排来维护这一发展。世界贸易组织的建立和发展就是集中反映这一趋势的结果。经济转型国家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在其法律制度的帮助下,将有助于自身进一步融入世界经济。 通过上述问题的论证,希望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经济转型问题,过去我们较多的从政治、经济等方面来研究转型问题,而法律作为国家宏观管理的最重要的手段之一,以此为视角,自有其独特的研究内容和价值。
林国庆[7](2003)在《公共债务·地方财政·经济发展 ——中国地方公共债务问题研究》文中认为论文主题:本文从分析地方公共债务,主要是地方政府债务,研究和探讨公共债务与地方财政、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重点阐述公共债务对地方财政、地方经济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目的是在吸收、借鉴国内外公债管理的最新成果上,建立一个地方公共债务的理论分析框架,提出经济转轨时期我国地方公债管理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力求在解决问题上有所创新。 研究思路:公债作为财政政策的工具,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有其确定性的一面,也有不确定性的一面。中国地方公共债务的形成与发展,应与中国历史文化、政治、经济体制相结合,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与地方财政发展相结合,并从中找出规律性的变迁轨迹。笔者认为,只有将地方公债问题放在地方财政与地方经济发展的环境中才能予以全面认识,才有其研究的意义。因此,本文研究的实质内容是与地方财政、地方经济发展相联系的转轨时期的地方公债理论与经验问题,既不是单纯对经济增长的研究,也不是将地方公债理论置在空泛的框架内的分析。 本文研究运用三个相结合的方法:1、理论实证与经验实证相结合:2、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3、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 内容安排:本文共7章,各部分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 第一章 导论 简要介绍选题背景与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相关课题的研究情况、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和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此外,在第一章中还对中国地方公共债务的基本定义、特征以及全文结构和研究范围作了说明。 第二章 中国地方公共债务实证分析。其一是对我国地方公共债务规模和结构作出初步的判断。关于债务规模的(含直接显性、或有显性)的估计,与现有文献分析差别很大,主要原因是信息披露的不完整、不真实,甚至有债不报;其次采用的统计口径上的差异。本文根据调查,对不同类型的省域进行抽样、测算。现有文献选用的数据时点在1998年左右,与当前地方情况出入很大,债务规模大大低估,尤其对县、乡两级的估计。其二是对各种类型的地方公共债务进行全面的定量分析。其三是对四级地方政府债务以及村级债务的规模、特征进行分析。为了说明情况,本文还归纳、整理各种实证案例。 实证分析是本文的一个重点,在调查的基础上,对相关数据进行甄别,力求能基本反映债务存量;对增量部分则根据相关趋势进行测算。这是一项非常困难的工作,但本文的实证分析考虑的因素还是比较全面的,数据没有夸大,存在的误差仍不会影响定性分析的质量。 第三章地方公共债务形成机理分析。要全面考察地方公共部门,主要是地方政中国地方公共债务闷超研究府的举债动机是复杂的,本文主要从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和伦理五个方面进行分析:政策变迁,政治、经济、财政分权等因素是产生地方债务的政治因素;而区域经济竞争、地方财政自给能力下降、地方公共产品范围的扩大、“政府、企业、银行”三位一体等是其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主要表现在公债幻觉以及模仿行为。预算、管理和道德等主要反映在技术和伦理上的机理因素‘ 本章对地方债务形成的主要机理分析力求客观、全面。但是,机理是一项动态过程,不同时期,不同地区以及不同的经济条件,产生地方债务的主要机理也是各不相同的。 第四章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财政发展。本章首先研究地方公共财政与地方债务的关系,认为构建公共财政基本框架是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根本途径,接着分别就地方财政赤字、地方财政收支和地方财政体制等方面与地方债务的关系进行阐述。 债务对地方财政的影响是深刻和广泛的,促进地方财政发展的债务政策选择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力求多角度、多方面地论述这个问题,力求建立举债与解债相结合的理论模式。 第五章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经济发展。本章从理论与实证方面研究探讨地方经济发展的效应问题,重点分析地方债务的投资效应和再分配效应。地方政府的举债偏好主要动因是促进经济发展,两者是互为因果关系。那么,在转轨时期,特别是在法律禁止地方举债的情况下,其政策选择显得极其重要。需要指出的是,本章的逻辑思路是把债务政策放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i背景下来进行分析。 第六章地方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分析。庞大的地方债务,能否持续是本文关注的焦点。这一章重点研究地方债务的适度规模凤题,指出现行国际上判断标准的缺陷,尝试建立符合国情的地方债务适度规模标准,分析债务适度规模与公共投资效益关系,深入研究地方债务风险问题,最后就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提出政策建议。 地方债务的可持续性是理论界与政府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本章从这几方面构建可持续理论框架:(l)地方债务适度规模,(2)地方债务最优结构,(3)地方债务效益标准,(4)地方债务风险预替系统。 第七章地方公共债务政策与管理。从第四章至第六章是本文在通过地方公共债务问题研究后的一些具体成果,旨在解决问题上下功夫,提高论文指导性意义。就政策与管理建议而言,侧重点各有不同,本章首先论述地方发行公债问题。从短期看,中国还不具备发行
李金奇,杜万波[8](2001)在《突破收费“瓶颈” 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收费的问题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大众化”以及可持续发展的“瓶颈”。为探讨这一问题 ,本文研究了发达国家高校学费收费的经验 ,并结合我国的实际 ,提出了三条措施 :建立银行助学贷款体系 ;恢复高校学费收费的“双轨制”;降低教育成本 ,调整经费支出比例结构
吴文雅[9](1999)在《加强医疗欠费管理的三条措施》文中研究表明 医疗欠费是医院发展的沉重负担,它使医院日常资金运转陷入困境。如果不能及时收回,会影响医院各项工作的开展。为此,我们着重做了这方面的工作,防患于未然,保证了医院资金的运转畅通。
姜国和[10](1987)在《乡镇卫生院“入不敷出”的原因及对策》文中研究表明 (一)江西省抚州地区有乡镇卫生院196所,1980年以来,由于实行经济管理和建立技术经济责任制,业务收入逐年增加,1980年为759万元,1981年为792万元,1982年为834万元,1983年为1041万元,1984年为1098万元,1985年为1180万元。五年增长了55.47%。但是,乡镇卫生院的经济状况没有因此而好转,相反每况愈下。尤其是1983年压缩国家补贴(由基本工资的60%~100%减少到基本工资30%
二、加强医疗欠费管理的三条措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医疗欠费管理的三条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概念、时段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选题的研究价值 |
四、资料来源与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山雨欲来:新旧政权交替之际的岭南大学 |
第一节 陈序经主政岭大 |
一、波折中陈序经出任岭大代理校长 |
二、治校有方:陈序经留任岭南大学校长 |
第二节 时变与迁校之议 |
一、迁校之议缘起 |
二、平津、华东及华北各院校对迁校态度 |
三、各院校不迁校动因分析 |
第三节 延聘名师与岭大去留 |
一、南迁学生与岭大去留 |
二、岭大延聘教授来穗执教 |
三、何以能延聘名师来岭大执教? |
四、抓教授对岭大影响 |
第二章 除“旧”布“新”:岭南大学的因应与调适 |
第一节 岭大应变与自我调适 |
一、时局与岭大应变 |
二、岭大全面向新政权靠拢 |
三、适应新政权,岭大的自我调适 |
第二节 调适中政学间的紧张 |
一、政府介入岭大事务与岭大的疲于“应付” |
二、购置书籍的自由与不自由 |
三、岭南大学“土改” |
四、聘请教员受阻 |
五、涉外无小事 |
六、岭大招生风波 |
第三章 存废之间:朝鲜战争与岭南大学 |
第一节 奥斯汀事件与岭大回应 |
一、奥斯汀事件与教会大学的回击 |
二、岭大对奥斯汀事件的回应 |
三、“控美”后对岭大的影响 |
第二节 割断美援与工艺所风波 |
一、岭大彻底斩断与美国关系 |
二、儿童工艺所所有权之争 |
第三节 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 |
一、岭大经费筹措渠道 |
二、新政权成立前后岭大经费 |
三、经费短绌动因分析 |
四、经费困局与岭大应对措施 |
第四章 走向落幕:岭南大学的裁撤 |
第一节 政局与美籍教师形象的流变 |
一、美籍教师“诲人不倦”的形塑 |
二、受到挑战的美籍教师形象 |
三、美籍教师“毁”人不倦形象的定型 |
四、岭大师生思想改造效果研判 |
第二节 岭南大学的消逝 |
一、院系调整缘起 |
二、岭南大学的院系调整 |
三、院系调整中的“杂音”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3)创先争优 促进医院科学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在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中创先争优 |
二、在开展优质服务年活动中创先争优 |
三、在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中创先争优 |
四、在加强行业作风建设中创先争优 |
(4)本溪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内电力营销现状 |
1.2.2 国外电力营销的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二章 市场营销理论综述 |
2.1 市场营销理论 |
2.2 电力市场营销理论 |
2.2.1 电力市场营销核心概念 |
2.2.2 电力市场营销的特点 |
2.2.3 电力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2.2.4 电力市场需求预测 |
2.2.5 电力市场细分 |
2.2.6 电力目标市场 |
2.3 战略管理理论 |
2.4 电力市场营销战略规划 |
2.5 电力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2.5.1 市场营销4P理论 |
2.5.2 电力市场营销组合的特点 |
第三章 市场营销环境分析及电量预测 |
3.1 本溪供电公司电力市场分析 |
3.1.1 本溪市经济环境分析 |
3.1.2 国家宏观环境分析 |
3.1.3 行业竞争因素分析 |
3.1.4 电力市场主体分析 |
3.2 电力市场SWOT分析 |
3.2.1 公司的竞争优势分析 |
3.2.2 公司的弱点分析 |
3.2.3 公司的机会分析 |
3.2.4 公司的威胁分析 |
3.3 本溪市用电量预测 |
3.3.1 电量预测模型 |
3.3.2 本溪市用电量的预测 |
第四章 电力市场细分及确定目标市场 |
4.1 确定市场细分原则 |
4.2 电力市场细分 |
4.2.1 按照用电客户所属行业细分 |
4.2.2 按照用电客户执行电价细分 |
4.2.3 按照市场质量细分 |
4.2.4 按照居民消费水平细分 |
4.3 目标市场确立 |
4.3.1 责任目标市场 |
4.3.2 效益目标市场 |
4.3.3 区域目标市场 |
第五章 本溪供电公司营销战略和营销组合策略 |
5.1 本溪供电公司战略定位 |
5.2 本溪供电公司营销战略 |
5.3 本溪供电公司营销组合策略 |
5.3.1 电力产品策略 |
5.3.2 电力价格策略 |
5.3.3 电力促销策略 |
5.3.4 市场开拓策略 |
5.3.5 电力渠道策略 |
5.3.6 电力服务策略 |
第六章 营销战略实施保障 |
6.1 思想保障—树立正确的电力市场营销观 |
6.2 技术保障—实施SG186工程 |
6.3 人力资源保障—造就高素质的营销专业队伍 |
6.3.1 优化营销人员 |
6.3.2 加强业务培训 |
6.3.3 创新用人机制 |
6.3.4 强化内部监督 |
6.4 管理创新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5)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 |
1.4 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内涵的界定 |
第二章 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财务平衡机制及经济效应 |
2.1 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财务平衡机制 |
2.2 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经济效应 |
2.3 现收现付制与完全积累制的比较 |
第三章 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选择分析 |
3.1 影响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选择的因素 |
3.2 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养老保险融资模式改革 |
3.3 结论 |
第四章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选择 |
4.1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演变 |
4.2 我国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现实选择 |
第五章 我国现行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分析 |
5.1 现行基本养老保险计划的收支状况分析 |
5.2 现行基本养老保融资模式面临的压力 |
5.3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存在的其它问题 |
第六章 我国部分积累制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完善 |
6.1 完善我国部分积累制融资模式的基本原则 |
6.2 “统账结合”融资模式的完善 |
6.3 合理负担养老保险隐性债务 |
6.4 完善部分积累制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的补充措施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承担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法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经济转型国家 |
一、 转型研究 |
二、 经济转型国家概念的厘定 |
第二节 经济转型国家的比较 |
一、 经济转型的原因 |
二、 经济转型的目标与方式 |
三、 经济转型的成效 |
第三节 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法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经济法制度与经济转型 |
第一节 法律与市场 |
第二节 市场经济中的经济法 |
一、 经济法的产生 |
二、 经济法的概念 |
三、 经济法的功能 |
第三章 从经济法体系看经济转型国家的市场经济 |
第一节 经济转型的市场基础 |
一、 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 |
二、 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明晰产权 |
第二节 经济转型国家市场经济法体系概述 |
一、 俄罗斯经济法体系的建立 |
二、 东欧国家的经济法体系建设 |
三、 印度市场经济法体系概述 |
第三节 中国经济法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
一、 中国经济法体系的基本内容 |
二、 中国经济法的发展分析 |
第四章 反垄断问题及其法律规制 |
第一节 垄断与反垄断 |
一、 作为“经济宪法”的反垄断法 |
二、 反垄断法成为市场经济基本法的内在原因 |
第二节 转型国家的反垄断法 |
一、 经济转型国家反垄断法的政策目标和调整对象 |
二、 俄罗斯东欧等经济转型国家的反垄断法 |
三、 印度的反垄断立法 |
第三节 中国反垄断立法的指向 |
一、 中国反垄断立法的历史回顾 |
二、 中国反垄断立法的现状 |
三、 中国反垄断立法的思考和展望 |
第五章 社会保障与经济立法 |
第一节 经济转型中的社会保障制度 |
一、 社会保障法与市场经济 |
二、 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法的作用 |
第二节 国家转型与社会保障法 |
一、 俄罗斯的社会保险法 |
二、 波兰的社会保障法建设 |
三、 印度的社会保障法 |
四、 经济转型国家的社会保障法制度比较 |
第三节 中国社会保障法制度的建设 |
一、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实施现状 |
二、 中国社会保障面临的问题 |
三、 完善中国社会保障法的思考 |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法律基础 |
第一节 可持续发展及其相关问题 |
一、 可持续发展的认识 |
二、 经济转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问题 |
第二节 经济转型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法律变革 |
一、 经济转型国家经济法建设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局势 |
二、 可持续发展法律变革 |
第三节 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及其法律建设 |
一、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现实问题 |
二、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法律建设 |
三、 中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法律发展 |
第七章 经济转型国家的对外经济法律调整 |
第一节 经济转型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的发展趋势 |
一、 经济全球化对经济转型国家的影响 |
二、 经济全球化中的世界贸易组织 |
第二节 经济转型国家与世界贸易组织 |
一、 世界贸易组织与东欧国家 |
二、 世界贸易组织和俄罗斯 |
三、 世界贸易组织和印度 |
四、 世界贸易组织对经济转型国家的作用 |
第三节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 |
一、 中国和世界贸易组织的交往 |
二、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与中国经济法规范的完善 |
三、 中国对其他经济转型国家迎接“入世”挑战的借鉴 |
结束语: 经济转型和经济法发展 |
参考文献 |
(7)公共债务·地方财政·经济发展 ——中国地方公共债务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英文内容提要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目的 |
1.2 地方公共部门与地方公共债务的含义 |
1.2.1 地方公共部门 |
1.2.2 地方公共债务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
1.3.1 宏观经济环境和地方公共债务 |
1.3.2 地方公共债务的经济效应 |
1.3.3 地方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 |
1.3.4 地方公共债务管理政策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与不足 |
1.5 研究范围与基本框架 |
1.5.1 研究范围 |
1.5.2 基本框架 |
第2章 中国地方公共债务实证分析 |
2.1 地方公共债务规模的初步判断 |
2.1.1 直接负债 |
2.1.2 或有负责 |
2.1.3 债务规模的初步判断 |
2.2 地方公共债务结构分析 |
2.2.1 直接负债的结构 |
2.2.2 或有负债的结构 |
2.3 不同层次公共债务的特征分析 |
2.3.1 总体特征 |
2.3.2 地方各级公共债务特征 |
2.4 对地方公共债务存量的几点看法 |
2.5 对地方公共债务增量的分析:趋势、增长速度 |
第3章 地方公共债务形成的主要机理 |
3.1 引言 |
3.2 经济因素 |
3.2.1 经济体制变迁与地方公共债务形成 |
3.2.2 经济性分权 |
3.2.3 财政分权 |
3.2.4 “政府、企业、银行”三位一体 |
3.3 政治因素 |
3.3.1 权力 |
3.3.2 政治分权 |
3.4 技术因素 |
3.4.1 债务管理技术 |
3.4.2 债务决策技术 |
3.4.3 债务预算技术 |
3.5 社会心理与行为因素 |
3.5.1 “经济人”行为 |
3.5.2 机会主义 |
3.5.3 公债幻觉 |
3.5.4 示范人-模仿人的行为 |
3.5.5 寻租 |
第4章 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财政发展 |
4.1 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公共财政框架 |
4.1.1 问题的提出 |
4.1.2 一般模式与特殊模式 |
4.2 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财政赤字 |
4.2.1 问题的提出 |
4.2.2 地方财政赤字的构成 |
4.2.3 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财政赤字的关系 |
4.2.4 地方财政赤字规模估计 |
4.2.5 地方财政赤字特征 |
4.2.6 地方财政赤字与地方经济增长 |
4.3 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财政收入 |
4.3.1 地方财政收入规模 |
4.3.2 地方财政收入结构 |
4.4 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财政支出 |
4.4.1 地方财政支出总量 |
4.4.2 地方财政支出结构 |
4.5 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财政体制 |
4.5.1 现实描述 |
4.5.2 事权与地方公共债务 |
4.5.3 财权与地方公共债务 |
4.5.4 转移支付与地方公共债务 |
第5章 地方公共债务与地方经济发展 |
5.1 问题的提出 |
5.2 地方公共债务的经济学分析 |
5.3 地方公共债务的投资效应 |
5.3.1 地方公共投资行为分析 |
5.3.2 地方公共债务投资效应 |
5.4 地方公共债务的再分配效应 |
5.4.1 再分配效应理论述评 |
5.4.2 地方公共债务的再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 |
5.5 地方公共债务的经济增长效应 |
5.5.1 经验推理 |
5.5.2 现实考察 |
第6章 地方公共债务的可持续性分析 |
6.1 问题的提出 |
6.2 地方公共债务的适度规模 |
6.2.1 现行评价指标及其缺陷 |
6.2.2 转轨时期地方公共债务适度规模标准探讨 |
6.2.3 适度规模的理论分析 |
6.3 地方公共债务风险源分析 |
6.3.1 地方公共债务是否存在风险 |
6.3.2 地方公共债务风险源分析 |
6.4 地方公共债务可持续的政策建议 |
6.4.1 出售部分国有资产问题 |
6.4.2 大力扶持非国有经济的发展 |
6.4.3 建立有效的债务风险预警系统 |
第7章 完善地方公共债务政策与管理 |
7.1 我国地方政府能否发行债券? |
7.1.1 国外经验借鉴 |
7.1.2 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历史演变 |
7.1.3 地方发行债券的效应分析 |
7.1.4 发行地方债券的必要性 |
7.1.5 发行地方债券的可行性 |
7.1.6 发行地方债券的总体构想 |
7.2 地方政府投融资体制创新 |
7.2.1 问题的提出 |
7.2.2 创新的特征 |
7.2.3 创新的模式 |
7.2.4 创新的路径 |
7.3 地方或有债务管理 |
7.3.1 管理的两面性 |
7.3.2 管理政策选择 |
7.4 完善地方公共债务管理的政策建议 |
7.4.1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
7.4.2 完善公共决策机制 |
7.4.3 建立公共债务预算制度 |
7.4.4 优化公共支出结构 |
主要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加强医疗欠费管理的三条措施(论文参考文献)
- [1]变动时代的大学—岭南大学的因应、调适及裁撤(1948-1953)[D]. 高志军. 暨南大学, 2018(01)
- [2]中国城市医疗卫生体制的演变逻辑[J]. 杜创,朱恒鹏. 中国社会科学, 2016(08)
- [3]创先争优 促进医院科学发展[J]. 殷培琴. 发展, 2013(01)
- [4]本溪供电公司电力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姜天旭.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08(10)
- [5]社会养老保险融资模式研究[D]. 张建波. 山东大学, 2007(08)
- [6]经济转型国家的经济法比较研究[D]. 王勉青. 华东师范大学, 2003(03)
- [7]公共债务·地方财政·经济发展 ——中国地方公共债务问题研究[D]. 林国庆. 厦门大学, 2003(02)
- [8]突破收费“瓶颈” 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J]. 李金奇,杜万波. 黄冈师范学院学报, 2001(06)
- [9]加强医疗欠费管理的三条措施[J]. 吴文雅. 卫生经济研究, 1999(S1)
- [10]乡镇卫生院“入不敷出”的原因及对策[J]. 姜国和. 中国卫生经济, 198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