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我院第58届工农兵学生毕业

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我院第58届工农兵学生毕业

一、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我院五十八期工农兵学员毕业(论文文献综述)

黎育生[1](2021)在《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文中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1951年开始的。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工程。我国高校辅导员制度不但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精神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制度,而且是一项典型的中国高等教育制度。然而,当我们回顾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70年来的历史时发现,人们对高校辅导员制度中国首创性历史地位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显然,这是一种缺少历史知识和文化自信的表现。史实表明,前苏联并没有高校辅导员制度。不过,前苏联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并且业已成为事实。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被默认为从清华大学开始,但最早建立实施高校辅导员制度的高校并不是清华大学。对这些观点进行学理爷正,这绝非件小事易事,因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不但是一项历史科学工作,而且一项科学历史工作。而这些工作恰恰证明,高校辅导员队伍是中国共产党红色工作队伍,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骨干力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力量,是中国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艰辛探索者、勇敢创新者和坚强奋斗者。遗憾的是,当我们在推动伟大工程稳步前行时,人们还没有真正清醒认识到站起来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的重要性,至少目前实践探索层和学术研究界是这样。尽管当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已进入职业化、专业化发展快车道,但对于一个具有近70年实践探索的历史进程来说,这仍然难说是一个满意的交代,更不能说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庆幸的是,我们没有忽略对改革开放以来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经验总结和价值发挥。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研究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不管从历史角度说还是从现实视角看,不管是从实践角度看,还是从理论角度说,对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都有重要价值和深远意义。本文以“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1949-1978)”为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政策制度和具体史料为依据,坚持以时间为线索,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原则,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通过对1949到1978年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实践进行历史梳理和理论分析,力图从史学角度揭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客观规律,总结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获得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有效推动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文章由导论、正文和结论三部分组成。导论阐明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分析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现状,提出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为深入开展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提供了前提。正文分为四章,第一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问题,主要探索了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和历史流变,梳理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情况,确证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开始于我国之历史地位,介绍了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经验,分析了初创时期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二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问题,主要透视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历史背景,通过分析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和局限性,探索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制度化建设的曲折历程,考察了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政治挂帅”倾向,分析了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三章论述的是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问题,主要考察了“文化大革命”发生使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的曲折发展,探讨了高校辅导员队伍缺失所产生的巨大影响,分析了挫折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第四章论述的是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问题。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之所以能取得较好成绩,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最重要的是坚持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标准;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不过,受“左倾”错误思想泛滥和“文化大革命”的影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遭遇曲折发展,教训十分深刻,主要表现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由此,我们得到这样的重要启示:新时代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实现持续新发展,就要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要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要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要坚持老新、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要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要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结论部分对文章的研究理路、主要内容、创新观点、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归纳点拨。选择“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这样一个还没有人系统研究过的问题作为论题,这是一个大胆的创新,简称为“选题新”。没有前人研究可借鉴,新研究就显得非常困难,这主要表现在对文献史料的搜集与把握难,学界之所以避而让之,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此。而本研究能克难而成是因为充分占有了1949到1978年的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文献史料,其中包括党和国家政策文件、高校校史和地方年鉴等,大量文献史料的占有与引用使文章内容丰新,这简称为“内容新”。通过对大量文献史料的对比、分析与研究发现,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是从我国开始的,而并不是从原苏联传入;清华大学“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被大众默认为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开始,但最早开始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高校却并不是清华大学,等等,这简称为“观点新”。新选题的完成所带来的新内容和新观点,必将使人们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带来新认识,从而推动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新发展。

余智敏[2](2021)在《刘达和中国科大》文中研究指明刘达是中国共产党向高等院校派出的首批领导干部之一,先后担任过东北农学院院长,东北林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拥有管理五所大学的经验,在这五所大学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目前,对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以及刘达在清华大学的研究较多,对刘达在中国科大的研究还甚为薄弱。上述五校中,刘达在中国科大任职的时间最长(长达12年)。研究刘达在中国科大的作为,不仅能充实对刘达的研究,还是中国科大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察中国共产党对高等院校的领导,也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口述访谈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以刘达为中心人物,以“教学改革”、“回炉班”为研究重点,详细梳理了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科大的变化历程。刘达上过大学,来中国科大之前就管理过三所大学,对于如何办大学,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以贯彻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好工农兵学员为由,办起了“回炉班”。他为中国科大留下和培育了两批独立师资,不但使其脱离了分崩离析的厄运,还为其在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毫不夸张的说,他对科大有再造之功。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刘达与中国科大此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作了说明;对刘达和中国科大相关的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主要对于刘达的整个生平和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的经历进行了介绍,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重视基础建设、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还创建了俄文班,并开创了东北林学院的林产化工专业。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刘达主持的“教学改革”。刘达来到中国科大后,主持了中国科大的“教学改革”,出台了几项措施,并提出“选修”“免修”“单科升级”等进一步的教改措施。刘达还完成了学校的系科调整,将学校原有的13个系并成了 6个系。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刘达的经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达停职反省,之后一直处于被专政的状态,校园里陆陆续续地成立了许多群众组织,一些群众组织试图“解放”刘达,但未能成功;1969年12月,中国科大迁往安徽,刘达随之南下,1972年终于获得“解放”。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刘达创办教师进修班(俗称“回炉班”)的经历。“回炉班”是由选调回来的1968届、1969届和1970届的中国科大毕业生组成。面对下迁后的薄弱师资队伍,刘达勇于担当,创办“回炉班”,相继开办了进修一班、进修二班。在随后的“批林批孔”、“反回潮”运动中,他果然遭到批判,并最终黯然离开了中国科大。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刘达敢于担当,不但从中国科大应届毕业生中留下了一批师资,还冒着风险,为中国科大保留了一批“政治处理品”师资,并以办“回炉班”等方式,从全国各地召回了一批师资,从而为中国科大建立了独立的师资队伍,令其在下迁合肥后得以免遭肢解、起死回生。他还以贯彻毛泽东“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尽管那些措施实行时间并不长,但它们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令中国科大得以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迅速成为改革的先驱。从这些举措看,刘达不但是中国科大历届党委书记中表现十分突出的,在中央派往高等院校的第一批领导干部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正如朱镕基和李岚清所言,刘达是“杰出的教育家”。

中共东北工学院委员会[3](1976)在《坚持批判修正主义 把学校改造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纪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文中研究表明 毛主席亲自主持制定的中共中央一九六六年五月十六日《通知》已经发表十年了。这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取得伟大胜利、社会主义新生事物茁壮成长的十年,是上层建筑领域社会主义革命深入发展,教育阵地发生深刻变革的十年。今天,在批判邓小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斗争取得伟大胜利的时候,重新学习《通知》,回顾总结十年来我院教育革命取得的胜

施瑛[4](2014)在《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文中研究说明华南地区建筑的发展,因远离政治中心而又毗邻港澳的独特地理区位、以及对外交流频繁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既“得风气之先”,也“开风气之先”,形成独特的地域风格。华南地区建筑教育的主线是自1932年由林克明先生在广东省立工专创办建筑工程学系开始,历经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华南工学院(文革期间曾改名“广东工学院”)建筑工程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系、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的发展,逐渐形成了成熟的、有鲜明华南地域特色的、重建筑技术、重工程实践的建筑专业教育体系,为华南地区乃至全中国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建筑人才。华南的现代建筑教育是中国整体现代建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对其研究逐渐增多,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以华南理工大学的建筑教育为主线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研究的课题,正是基于目前的研究现状基础提出。本课题的研究定位于华南建筑教育从1932年创立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的这段早期发展历程,是华南建筑教育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重要时期,为华南建筑教育逐渐走向成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的研究一方面通过大量史料的收集以及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产生必然影响的中外建筑教育早期状况,结合社会历史发展的整体背景,从教学、科研和工程实践的角度,厘清华南建筑教育早期经历的创立与探索、定位与起步的历史脉络,力求展示准确、客观的历史进程,填补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史整体研究的空白;另一方面通过对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研究,总结在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等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的带领下,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所取得的教育成就,归纳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特点,探寻其发展的内在动因,以期为现在的华南建筑教育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开放、融合、务实、创新是岭南文化的基本特点,也是老一辈华南建筑教育家们共同的内在学术品质。在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及建筑创作中,这种文化特质得以充分体现。华南建筑教育在早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强调基础训练、注重理性分析、重视功能和建造技术以及工程实践的教学思想,初步建立起以学为主,学、研、产“三结合”的建筑人才培养模式,为华南建筑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发展基础。

杨懿斐[5](2006)在《《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文中研究指明《朝霞》月刊是“文革”后期集中且全面地反映激进派文学主张与创作实践的文学刊物,对于这样一个主流文学的样板性作品,本文进行了整体性的把握和文学形态的研究。一方面将其放在“文革”后期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示它的文学主张、创作方法、人物形象、叙事模式、抒情特征、文艺批评,横向地搜集材料,并尽可能原生态地展现《朝霞》月刊的基本面貌;另一方面在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框架下对一些的相关概念、理论、文学现象,如,“两结合”、“三突出”、“英雄人物”、“阶级斗争、路线斗争”模式等进行发展脉络的把握,纵向地梳理材料,试图在联系中在一定程度上把握极左文艺思潮的来龙去脉。在通过《朝霞》月刊来透视“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同时,期待建立《朝霞》月刊与整个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性联系。

王圣华[6](2012)在《新中国的农民与农民画运动 ——以1958-1976年户县为研究案例》文中研究说明在新中国美术史上,农民画是一个相当独特的艺术品类。它的变迁所折射的是半个世纪时代风云的变化。农民画是在新中国政体下,在政治意识形态外驱力的催发下,农民以配合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为主题,产生的一种非专业类型的绘画样式。户县农民画是由户县文化馆来组织,文化馆专职美术老师辅导,以农民为辅导对象,既受政府部门的操控,又在农民的被动参与下,积聚了农民的智慧、才干和汗水而逐渐构建起来的一个特有的文化现象。本文力图通过对户县农民画的图像分析,原始文献资料佐证及其对户县农民画家的访谈去钩沉这段历史。从身份定位、话语权力、互动秩序、认知策略、范式转换等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户县农民画是如何在国家权力话语、知识精英话语和民间话语互动下建构起来的,试图揭示出户县农民画与当时政治环境以至整个社会文化语境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反思政治与艺术的关系,同时这也是对特定历史时期的意识形态生产的一种观察。第一章是身份定位。农民的政治身份使得农民画具有了文化上的优先权。建国后,农民的身份在政治语境中经历了一个逐步被挪用,在批评语境中被放大的过程。一方面专业美术工作者描绘的农民形象由阴郁沉重的“苦难者”向幸福喜乐的“主人公”转变,与此同时从群众美术活动中孕育出来的农民创作队伍开始登上舞台,掌握文化权,确定了创作主体的身份。本章分两节:一是政治语境中被挪用的身份,二是批评语境中被放大的身份。第二章是话语权力。国家权力话语通过对农民画的图式建构以满足其政治意识形态的图像表意需求。首先国家权力主体通过建构“工农兵文艺”的共同知识来规训共同体成员的认知,但农民面对国家权力建构的共同知识,也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他们本能地力图向权力中心靠近和借此提升社会地位。这既是个体不断完善和自我实现的社会心理机制,也是社会流动中不言自明的内在动力。农民依据个人感觉、经验、惯例、盘算等来分享这种知识,投入到农民画创作的队伍中。但是农民虽然有“发言权”,由于文化资本的欠缺仍需要知识分子的“代言”。农民画辅导者既在专业上是农民画作者的“老师”,又在思想上是“农民的小学生”,是接受“再教育”的对象。这种双重身份使得辅导者产生了认同危机,对自身在社会秩序中地位的焦虑表现出自我表征的游移。第三章是互动秩序。农民画的文本呈现出复杂的互文性,政治的图像符号、学院派风格和民间乡土风格同时杂糅在农民画的图像中。这种独特性是由农民画创作中多主体交义及互动关系构成,形成一种互文关系。农民画创作中的互文性是多重主体的交融的结果,具体体现在辅导老师与农民画作者及其绘画语言的错综复杂的关系中。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是互文性的创作空间。第二节是反思性的话语建构。第四章是认知策略。农民画的图像建构和规范,是国家权力话语在构建其视觉表意系统过程中的一个重大工程。国家权力话语主体通过塑造典型记忆符号和高度提纯的政治性意象系统来重建新的秩序或理性,并从中掌握符号的权力,藉此巩固新的民族国家的“合法性”。第五章是范式转换。户县农民画在大跃进时期陷入自我想象的困局。图像叙述的内容并非以客观事实为存在的基础,它只是浮夸地、虚妄地存在于人们的思想观念和话语表达之中,是一种虚空的表达性叙述。大跃进后期到“文革”前期,户县农民画转入表达现实,描绘身边的历史,逐步形成农民画的典型范式。“文革”中后期,户县农民画被选为美术界的“样板”,沦为图像的政治。

邵晓枫[7](2008)在《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师生关系是学校教育中一对最基本、最核心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活动能否顺利完成及教育质量的高低,对师生的发展都有着重大的影响。但直到现在,人们对师生关系的认识还存在很大的分歧,教育实际中的师生关系也存在诸如师生感情隔膜、师生关系不够民主平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各种现实问题,要正确认识与师生关系相关的各种理论问题,需要总结历史上处理师生关系的经验教训,需要重新检讨过去的师生关系思想,特别是需要全面总结分析近百年来我国的师生关系思想。我国百年来师生关系的思想十分丰富,这些思想中所涉及的问题至今还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很多有关师生关系的思想观点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认真借鉴。但是,学术界直到现在还没有对中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进行系统的、专门的梳理和研究,没有对百年来我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历程中的经验教训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反思。针对学术研究的这一薄弱甚至空白的环节,本文在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方法的指导下,在借鉴各种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采用文献分析、理论研究、访谈、案例分析等方法,按照中国社会政治、文化的变革情况特别是师生关系思想自身的演变情况,分六个历史阶段系统梳理、全面审视了中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演变的历史,总结了各个历史阶段中在师生关系思想理论探讨上的经验与教训、成绩与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认识师生关系的理论观点和正确处理师生关系的基本措施。具体地说,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评判师生关系的价值尺度究竟应该是什么?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是如何发展的?也就是其发展历程或基本脉络究竟怎样?每个历史阶段有关师生关系思想理论探讨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有哪些?我们究竟应构建什么样的师生关系才是科学合理的?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试图实现以下几个主要的研究目的:梳理清楚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演变的历史,从而帮助人们了解这段史实;实事求是地分析、总结蕴含在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中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以供人们借鉴;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构建更加科学的认识和处理师生关系的理论与方法,以便为当前师生关系的理论研究和在教育实践中建立更加和谐的师生关系提供借鉴。全文共分九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对象、研究的主要内容或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的思路和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部分通过对我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的简要总结,说明我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中的大量积极因素是我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的源头,而其中存在的一些消极因素则是百年来人们在师生关系思想研究中要批判和变革的对象。第三部分论述十九世纪末到五四运动前夕我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情况。认为此时专制性的“师道尊严”与民主平等思想交锋激烈,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影响急剧扩大。第四部分论述五四运动后到四十年代末我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情况。认为此时在以实用主义为主的西方教育思想的影响下,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在学术界占据了主导地位。第五部分论述五十年代初到“文革”前这十七年中我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情况。认为这一时期确立了以教为主导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儿童中心思想在此时遭到了批判。从这个时期开始,师生关系开始成为了一个专门的学术研究问题。第六部分论述“文革”期间我国师生民主平等思想遭到扭曲和破坏的情况。认为此时尊师重道之风荡然无存,师生之间成了“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与“革命学生”的关系。第七部分论述从七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中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发展情况。这一时期人们展开了师生主客体问题的大讨论,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在以学为主体的背景下再一次被确立。第八部分论述从九十年代中期到现在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发展情况。认为这是一个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化的时期,人们冲破了师生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提出了师生民主平等的主体间性的思想。本文对上述每一个阶段的师生关系思想分别进行了系统的梳理,辅之以相关的访谈资料及典型案例的分析,对每个历史阶段有关师生关系思想的研究情况、特点,理论探讨的得与失、经验与教训以及对我们今天的启示等问题进行了比较系统的总结。第九部分对我国百年师生关系思想史进行了总体的反思。总结了我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特点:师生关系问题从教育学术讨论的副产品逐步成为了专门的学术研究领域;师生关系思想受国外有关思想的巨大影响与追求中国本土化的努力交织在一起;师生关系思想的发展呈螺旋式上升的轨迹;师生关系开始走向以人为本;师生关系民主平等思想日益凸显。对以下一些有关师生关系的理论问题进行了反思:如何正确对待古今中外师生关系思想;时代精神与师生关系的联系;教师主导与学生为本及学生中心的关系;“师生民主平等”的涵义;如何评价“师道尊严”等。提出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认为和谐师生关系就是从人性的一般特点出发,实现以生为本与教师主导的有机统一,使师生之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一种民主、平等、情感交融的主体间性关系,从而使教与学两种因素和两个过程和谐结合,师生双方在这种关系中都处于积极愉快的状态,最终实现促进师生双方特别是学生的发展日趋完美的终极目标。还论述了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由和基本措施。本文的创新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对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演变历史作了比较深入的系统的梳理;对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及其经验与教训做了系统的总结或评判;提出了审视或构建师生关系的五个价值尺度,以期能够更科学、更合理地审视师生关系或构建师生关系理论;尝试从新的视角,即从和谐理论、人性论、教育理论等多维视角来审视师生关系及相关思想、重新建构师生关系理论;系统地发掘、整理了我国百年来有关师生关系思想的史料。可以说,本文的研究具有填补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学术研究空白或加强相关研究薄弱环节的意义,有助于建构更加科学的师生关系理论和解决我国师生关系中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因而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陈矩弘[8](2004)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文化大革命”中,教育领域是一个最敏感、特殊而又充满矛盾和斗争的领域。教育革命无论其展开的过程,造成的结局,都是“文革”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主题之一。本文以“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为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采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手法,系统分析了福建教育革命展开、演变和衰亡的历史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福建教育革命中“复课闹革命”和“开门办学”新体制的主要内容。通过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把“教育为政治服务”错误的理解为“教育为阶级斗争服务”,把马克思的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庸俗地理解为“劳动教育”,都会给教育事业带来危害。教育革命中知识分子遭受严重迫害导致教育质量严重下降的事实说明,要发展教育必须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当代教育发展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俞海洛[9](2005)在《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文中研究表明高校是思想的家园,大学生是社会各种思潮的最早接触者,是思想最活跃的社会阶层之一。研究大学生思想演变,对研究社会主流思想及其影响有其深刻意义。同时,研究大学生思想,摸清其中的发展规律,对做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保持我们的社会长治久安、为今后的社会能向着我们的意愿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指导意义。 本文秉此总纲,言十五万,由绪论、正文四章、结语共六部分构成。 绪论:阐述了选题的缘起、意义及与本论文有关的研究现状,简单介绍了基本文献资料,交待了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价值和研究创新。 第一章:论述建国后七年大学生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建国初期,大学生对社会主义、共产党、新制度疑惑、不了解,在经历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三大运动的锻炼后,开始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伟大力量,对新的社会制度逐渐认同。从1951年到1955年在批判电影《武训传》、清理胡适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思想和批判胡风文艺思想三次学术思想批判运动中,大学生开始接受无产阶级唯物主义观的洗礼,思想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又组织领导了高等教育改革、知识分子思想改造等运动。通过这些举措,大学生的思想发生了较彻底的变化,逐步用马克思主义武装了头脑,开始树立为人民服务的革命人生观。1956年全国知识分子工作会议召开,肯定了包括青年大学生在内的知识分子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标志着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第二章:阐述1956至1966年在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的曲折发展。1956年至1957年,在“双百方针”指引下,广大学生积极响应共产党发出的“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刻苦努力学习。1957年整风运动开始后,广大学生围绕着反对官僚主义、宗派主义和主观主义等问题,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不久,反右高潮到来,大学生思想由最初的分化到调整认识,高度统一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反右扩大化之后,大学生们积极参与了“红”与“专”问题的讨论,树立了“要做又红又专的工人阶级知识分子”的思想。1958年,在总路线号召下,教育战线“大跃进”开始,大学生们参加了教育改革大辩论,他们向自己的老师挑战,自己制定教学计划,修订教学大纲,大炼钢铁,大办工厂等,渐渐地走上了脱离实际的空头政治道路。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出于对国际形势变化的应对及对国内坚持社会主义道路问题的担忧,又向高校提出了要以阶级斗争为主要教育内容,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的目标要求。广大学生在农村“四清”活动中接受了一次阶级斗争思想的洗礼。 第三章:讲述1966至1976十年中大学生思想的复杂变化。1966年,文化大革命发生。在狂热的政治激情支使下,大学生们以英雄人物为榜样从被动地紧跟到自觉地行动,成了“文革”初期最激进的排头兵。他们执着于“造反有理”,在盲从中逐步丧失理性。文革中期,在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初期那种跌宕起伏的政治运动之后,大学生们似乎认识到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王国只是一片虚幻,他们已感到失落、对运动已感到疲倦,而“林彪事件”的突然出现,则更使大学生们一下子陷入困惑。之后进行的批林整风运动,提高了大学生对“左”倾错误危害性的认识,促进了大学生的冷静思考。到“文革”后期,大学生们逐渐清醒、理智,他们借悼念周恩来之际,向社会发出了觉醒的吼声。大学生们政治思想的觉悟,为正义

陆继锋[10](2013)在《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民族院校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形式,是中国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办学水平事关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民族院校办学理念是不同时期办学思路、办学过程与办学特色的高度凝练,是内外部因素共同作用的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统一的选择结果,是民族院校立足自身发展并彰显特色的顶层设计。研究民族院校办学不仅要追溯历史传统,探寻办学规律,更要认清现实,促进其当下和未来的发展,实现历时性和现实性的有机统一。故此,本研究从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变迁切入,以“办学理念源于办学实践又指导办学实践”为逻辑出发点,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采用历史研究、文献研究、田野调查、个案研究和多学科综合研究等多种方法,梳理民族院校历史和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全面分析了各个历史阶段的办学理念,进而得出了民族院校及其理念发展的特殊规律和内容:首先,历史传统是民族院校发展的根基,它孕育了民族院校办学理念;变革是民族院校发展的必然选择,它提升着民族院校办学理念。民族院校需要在“变”与“不变”之间做出抉择,既不能抛弃历史与传统,也不能固步自封,亦步亦趋。其次,特殊性是民族院校的天然属性。在发展历程中,民族院校的特殊性实现了自身的“再生产”——源于特殊并促进特殊;特殊性决定了民族院校特色,特色理念是民族院校的“特殊”资本,是其生命力和竞争力所在。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民族院校固要守住特色,却不能把特殊作为发展的资本。民族院校需要在“特”与“不特”做出权衡,不能失其“特”,亦不能舍其“不特”,而需要进一步利用“不特”来支持“特”的发展。第三,民族院校产生的历史背景和时代使命既有自身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之“利”,也有影响发展之“不利”。民族院校需要不断提升理念,化“不利”为“利”,以促进民族院校持续健康发展。就其研究意义而言,本文能为建设高水平民族院校提供借鉴和参考,最终为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传承和创新少数民族文化,服务我国民族工作和教育工作乃至社会发展作出应有贡献。同时,本研究对于拓宽当代大学办学理念研究领域,丰富民族高等教育理论亦有一定的贡献。

二、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我院五十八期工农兵学员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我院五十八期工农兵学员毕业(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校辅导员制度发展问题的研究
        (二)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起点问题的研究
        (三)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分期问题的研究
        (四)关于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历史经验问题的研究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开端(1949-195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孕育萌芽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逻辑起点
        (二)萌芽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流变
    二、大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辅导员的呼唤
        (一)主渠道的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
        (二)主阵地的开辟:高校党团学干部队伍建设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与落实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提出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顶层设计的落实
        (三)“双肩挑”:清华大学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
    四、开端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实行“双肩挑”,培养与使用相结合
        (二)示范典型突出,借鉴创新一脉相承
        (三)多重角色并存,工作任务指向统一
第二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艰辛探索(1956-1966)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艰辛探索的历史背景
        (一)思想政治革命:整风运动和“反右”斗争
        (二)经济技术革命:重视知识分子和高举“三面红旗”
        (三)文化教育革命:“双百”方针和“教育大革命”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模式的发展演变
        (一)“双肩挑”政治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生命力与局限性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学理分析与历史演进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职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三、“政治挂帅”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影响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首要性地位的重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批判定性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政治挂帅”的实践分析
    四、艰辛探索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唯政治”倾向出现
        (二)“专职化”模式初显
        (三)“大众化”状态显现
第三章 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曲折发展(1966-1978)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透析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指导思想出现错误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组织机构瘫痪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被宣传队取代
        (四)高校辅导员身份角色发生颠倒
        (五)高校辅导员队伍工作成绩遭否定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缺失造成的严重影响
        (一)严重影响了一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严重影响了高等教育现代化发展
        (三)严重影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三、曲折发展时期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特点
        (一)队伍建设遭受环境影响
        (二)队伍建设一度停滞中断
        (三)队伍建设缺失影响很大
第四章 改革开放前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经验、教训及启示
    一、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基本经验
        (一)最关键的是坚持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二)最重要的是秉承了实事求是的理论品质
        (三)最基本的是坚持了实践检验真理的判断标准
        (四)最主要的是坚持了服务中心工作的发展逻辑
    二、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历史教训
        (一)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有严格的质量标准
    三、改革开放前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重要启示
        (一)坚持历史、现实和将来相结合的发展定位
        (二)坚持选拔、培养和使用相结合的发展价值
        (三)坚持专业化、职业化和专家化相结合的发展目标
        (四)坚持新老、专兼和红专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五)坚持以点为先、由点及面和点面相结合的发展程序
        (六)坚持顶层设计、分类实施和健全制度相结合的发展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情况
后记

(2)刘达和中国科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已有相关研究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第2章 刘达高校管理经验的积累与管理特色的形成
    2.1 刘达生平
    2.2 创建东北农学院
    2.3 创建东北林学院
    2.4 坚持说真话、办实事
第3章 初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3.1 教学改革
        3.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3.1.2 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
        3.1.3 加强外语学习
        3.1.4 减少学生课外活动量
        3.1.5 免修、选修、单科升级
    3.2 系科调整
        3.2.1 系科调整前的酝酿
        3.2.2 正式系科调整
第4章 特殊时期的焦点人物
    4.1 对刘达的斗争与保护
        4.1.1 刘达被停职反省
        4.1.2 陆续成立的群众组织
        4.1.3 把看管者转化为“铁杆保皇派”
    4.2 刘达终获“解放”
        4.2.1 随中国科大下迁
        4.2.2 重新担任党委书记
第5章 再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5.1 试图把中国科大从合肥迁回北京
    5.2 创办“回炉班”
        5.2.1 进修一班和进修二班
        5.2.2 进修班与工农兵学员
    5.3 刘达调离中国科大
    5.4 对中国科大后来的影响
结语
附录1 刘达中国科大活动年表
附录2 忆刘达和科大——宣雅静谈话录
附录3 “刘达与回炉班”座谈会记录
附录4 冯焕清、周荷琴访谈录(节选)
附录5 黎懋光先生访谈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对象
        1.2.1 建筑教育本体研究
        1.2.2 建筑教育发展历程
    1.3 研究范围
        1.3.1 本课题研究的空间范围---华南地区
        1.3.2 研究的客体对象范围---华南理工大学
        1.3.3 研究的时间范围---(1932 年-1966 年)
    1.4 华南建筑教育研究现状
        1.4.1 相关着作及研究生学位论文研究
        1.4.2 期刊文章研究
        1.4.3 其他研究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与架构
    1.7 研究的关键性问题
    1.8 研究价值
    1.9 研究成果
    1.10 研究创新之处
        1.10.1 研究对象的创新
        1.10.2 研究方法的创新
        1.10.3 研究成果的创新
    1.11 文章结构
    1.12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2.1 学院派
        2.1.1 布杂学院(巴黎美术学院)
        2.1.2 宾夕法尼亚建筑学系
        2.1.3 苏联的学院派建筑教育
    2.2 现代主义设计教育
        2.2.1 德意志制造联盟 (Deutscher Werkbund)
        2.2.2 包豪斯
    2.3 国际现代建筑协会(C.I.A.M.)
    2.4 TEAM X-反思国际现代主义建筑
    2.5 日本早期的现代建筑教育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早期现代建筑教育发展历程概要
    3.1 《钦定学堂章程》(壬寅学制)
    3.2 《奏定学堂章程》(癸卯学制)
    3.3 农工商部高等实业学堂开设建筑课程
    3.4 中华民国教育部大学令
    3.5 苏州工业专门学校建筑科
    3.6 国立中央大学建筑工程系
    3.7 东北大学建筑系
    3.8 勷勤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
    3.9 私立沪江大学商学院建筑系
    3.10 国立重庆大学建筑工程系
    3.11 私立之江大学建筑系
    3.12 圣约翰大学建筑系
    3.13 香港早期现代建筑教育的发展
    3.14 解放后的中国建筑院校早期“老八校”
        3.14.1 清华大学建筑系
        3.14.2 同济大学建筑学系
        3.14.3 南京工学院建筑系
        3.14.4 天津大学建筑系
        3.14.5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
        3.14.6 重庆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7 西安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
        3.14.8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
    3.1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华南建筑教育创立与探索时期
    4.1 广东省立工业专科学校建筑工程学系(1932-1933)
        4.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1.2 教学体系
        4.1.2.1 教学思想
        4.1.2.2 教学计划
        4.1.2.3 师资情况
        4.1.2.4 学生情况
        4.1.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1.3.1 开启华南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4.1.3.2 广东全省教育展览会
    4.2 勷勤大学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1933-1938)
        4.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2.2 教学体系
        4.2.2.1 教学思想
        4.2.2.2 教学计划
        4.2.2.3 教材建设
        4.2.2.4 教学方法
        4.2.2.5 教学条件
        4.2.2.6 师资情况
        4.2.2.7 学生情况
        4.2.3 学术科学研究
        4.2.3.1 科研论文与着作
        4.2.3.2 教授演讲
        4.2.3.3 对外交流
        4.2.4 建筑工程实践
        4.2.4.1 国立中山大学石牌校区校园建筑设计
        4.2.4.2 勷勤大学石榴岗校区规划与建筑设计
        4.2.4.3 其他建筑实践
    4.3 国立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抗战时期(1938-1945)
        4.3.1 背景与历史沿革
        4.3.2 教学体系
        4.3.2.1 教学思想
        4.3.2.2 教学计划与教材建设
        4.3.2.3 教学方法
        4.3.2.4 师资情况
        4.3.2.5 学生情况
        4.3.3 学术及科学研究
        4.3.3.1 举办展览
        4.3.3.2 中英文论文竞赛
        4.3.4 建筑工程实践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南建筑教育定位与起步时期
    5.1 国立中山大学(中山大学)建筑工程学系广州复课(1945-1952)
        5.1.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1.2 教学体系
        5.1.2.1 教学思想
        5.1.2.2 教学计划
        5.1.2.3 教材建设
        5.1.2.4 教学方法
        5.1.2.5 教学设施建设
        5.1.2.6 师资情况
        5.1.2.7 学生情况
        5.1.3 学术科学研究
        5.1.3.1 论文着作
        5.1.3.2 举办、参与展览
        5.1.3.3 访问交流
        5.1.4 建筑工程实践
        5.1.4.1 华南土特产展览交流大会
        5.1.4.2 中山大学图书馆(华南工学院图书馆)
    5.2 华南工学院建筑工程学系(建筑学系)(1952-1966)
        5.2.1 背景与历史沿革
        5.2.2 教学体系
        5.2.2.1 教学思想
        5.2.2.2 教学计划
        5.2.2.3 教材建设
        5.2.2.4 教学方法
        5.2.2.5 师资情况
        5.2.2.6 学生情况
        5.2.3 学术科学研究
        5.2.3.1 科研机构
        5.2.3.2 展览会
        5.2.3.3 调查测绘
        5.2.3.4 民居调查与研究
        5.2.3.5 举办校内座谈会与学术讨论会
        5.2.3.6 科学报告会
        5.2.3.7 学术论文与着作
        5.2.3.8 设计竞赛
        5.2.3.9 对外学术互访和交流
        5.2.4 建筑工程实践
        5.2.4.1 生产实践的机构
        5.2.4.2 人民公社规划与建筑设计
        5.2.4.3 典型工程实践
    5.3 本章小结
结论
    一、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的成就和特色
        (一) “以人为本,求真务实”的华南建筑教育理念
        (二) 教学成就与特色
        (1)创立华南地区第一个大学级别的现代建筑教育体系
        (2)建立起以“全面型”建筑人才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标准
        (3)建立了注重基础训练、重视建造技术、知识结构完备的课程体系
        (4)为华南地区乃至全国培养了大批的建筑专业人才
        (5)为华南建筑教育的后续发展积蓄了重要的人才基础
        (三) 学术研究成就与特色
        (1)开启了华南建筑教育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学术研究
        (2)树立了注重调查,理性分析的学术研究传统
        (3)确立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学术研究方向
        (4)取得了基于华南亚热带气候条件下的建筑降温措施研究的丰硕成果
        (四) 建筑实践成就与特色
        (1)坚持功能实用、合理经济的现代主义建筑实践
        (2)广泛运用适应华南地区亚热带气候特点的建筑降温措施
        (五) 建立起教学、科研、实践三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文化特质
        (一)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呈现的开放多样性
        (1)师资的开放性
        (2)对外交流的开放性
        (3)学科建设的多样性、全面性
        (二)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包容并蓄性
        (1)教学思想的包容性
        (2)教学内容的兼容性
        (三)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的务实性
        (1)培养目标、教学计划的务实性
        (2)对社会发展变化的敏锐性
        (四) 华南建筑教育的锐意创新性
        (1)“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
        (2)基于地域特色的学术科研创新性研究
    三、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教育历史沿革
    附录.2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大事记
    附录.3 林克明、夏昌世、陈伯齐、龙庆忠、谭天宋生平
    附录.4 调研访谈录
        附 4.1 金振声访谈
        附 4.2 陆元鼎、魏彦钧访谈
        附 4.2.1 第一次访谈
        附 4.2.2 第二次访谈
        附 4.3 何镜堂访谈
        附 4.4 蔡德道访谈
        附 4.5 邓其生访谈
    附录.5 华南建筑教育发展历程之历届系主任、院长
    附录.6 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之历届毕业生名单
    附录.7 教师担任历界中国建筑学会及各专业委员会名单(1993 年以前)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节 “文革文学”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第二节 《朝霞》月刊的研究价值
    第三节 本文的思路和几个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一章 《朝霞》月刊的产生
    第一节 杂志创刊的政治文化背景
    第二节 《朝霞》月刊的自我定位
第二章 《朝霞》月刊的文学主张
    第一节 《朝霞》月刊对毛泽东《讲话》的阐释
    第二节 《朝霞》月刊对马列文论的阐释
    第三节 《朝霞》月刊对鲁迅的阐释
第三章 《朝霞》月刊的创作方法
    第一节 “两结合”的创作方法
    第二节 “三突出”的创作原则
    第三节 “工农兵业余作者”的创作
第四章 《朝霞》月刊小说的人物形象
    第一节 “英雄人物”
    第二节 其他“正面人物”
    第三节 “反面人物”
第五章 《朝霞》月刊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一节 “锻炼成长”模式
    第二节 “完成任务”模式
    第三节 “观念冲突”模式
第六章 《朝霞》月刊抒情作品的抒情特征
    第一节 抒情主人公及其情感内涵
    第二节 意象系统及其特征
    第三节 情感表达方式
第七章 《朝霞》月刊的文艺批评
    第一节 《朝霞》月刊文艺批评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朝霞》月刊文艺批评的标准
    第三节 从“写作组”的写作看《朝霞》文艺理论与批评的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论文摘要(中文)
论文摘要(英文)
后记

(6)新中国的农民与农民画运动 ——以1958-1976年户县为研究案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现状
    三 问题与方法
第一章 身份定位
    第一节 政治语境中被挪用的身份
        一 被发现的“农民”
        二 被挪用的“农民”
    第二节 批评语境中被放大的身份
        一 由“苦难者”到“主人公”的农民形象
        二 农民创作主体身份的确认
第二章 话语权力
    第一节 共享:共同知识的作用
        一 工农兵文艺图景
        二 文艺体制保证
    第二节 分享:独自经验的作用
        一 民间美术的滋养
        二 农民务实的功利性追求
        三 农民的权威崇拜和感恩情结
    第三节 游移:自我表征的作用
        一 农民画辅导老师话语权的被剥夺
        二 农民画辅导老师的自我认同危机
第三章 互动秩序
    第一节 关系:互文性的创作空间
        一 群众美术辅导者与农民画作者的互动
        二 专业院校辅导者与农民画作者的互动
        三 “三结合”的创作方式
    第二节 方式:反思性的话语建构
        一 民间美术话语的浮现及保存
        二 民间美术话语的被改造
第四章 认知策略
    第一节 符号:总在追寻某种记忆
        一 “延安”的家国梦
        二 忆苦思甜的阶级恨
    第二节 图像:总在象征某种事物
        一 象征的意象
        二 意象系统及其象征意义
    第三节 观念:总在表述某种看法
第五章 范式转换
    第一节 困局:自我的想象
        一 “大跃进”的农村壁画运动
        二 “乌托邦”神话及其图像叙述
    第二节 突围:身边的历史
        一 社教运动“画三史”
        二 配合生产画英雄
    第三节 样板:图像的政治
        一 修正的图像
        二 过度阐释
结语
参考文献
图表索引
    一 图版索引
    二 表格索引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
附录1:户县农民画大事记(1958-1976)
附录2:户县第一期农村美术训练班教学计划
附录3:王曼恬部分讲话
    1 王曼恬同志在天津同美术学院同志谈话记要
    2 王曼恬同志在全国美展作品评选会上的总结发言
    3 王曼恬同志在一九七二年十月十六日——十八日召开的美术创作座谈会期间的讲话
附录4:户县农民画作者访谈录
    1 刘志德访谈录
    2 程征访谈录
    3 刘知贵访谈录
    4 宋厚成访谈录
    5 谢志安访谈录
    6 樊志华访谈录
    7 程敏生访谈录
附录5:农民画相关期刊报纸文献分类表
附录6:户县农民画展览馆藏户县农民画(1957-1977)文献目录
后记

(7)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1 本文研究的主要问题与研究目的
    2 研究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的意义
    3 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的研究状况
    4 本文研究的价值尺度与研究视角
    5 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6 本文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第1章 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是我国百年师生关系思想的源头和批评的对象
    1.1 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是我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的源头
    1.2 中国传统师生关系思想中的消极因素是我国百年师生关系思想史中被批评的对象
第2章 19世纪末至五四运动前夕(1900—1919)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迅猛发展
    2.1 十九世纪末至五四运动前夕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2.2 各种新旧师生关系思想交锋激烈、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发展迅猛
    2.3 对南洋公学学生退学事件案例的分析
    2.4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第3章 五四运动至新中国成立前夕(1919—1949)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占据主流地位
    3.1 从五四运动到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3.2 主张以学生为本、师生民主平等与教师指导相结合
    3.3 强调教学统一,特别注重学生的学
    3.4 强调师生双方对对方都应有正确的态度,并进行全面的人格与人格的沟通
    3.5 教学法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注重学生自主自动,教师只是指导者的师生关系思想
    3.6 对访谈资料及“胡适与学生”等案例的分析
    3.7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第4章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1949—1966)以教师为主导的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确立
    4.1 新中国成立后至文革前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4.2 要在党的领导下建立教师主导、教学相长、尊师爱生与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4.3 教学中要在教师主导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4 提倡尊师爱生
    4.5 教育实践中的师生关系及对吕再生事件等典型案例的分析
    4.6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第5章 “文革”时期(1966—1976)师生民主平等思想遭到扭曲和破坏
    5.1 “文革”时期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5.2 贬低教师与捧高学生
    5.3 大批“师道尊严”,提倡反潮流
    5.4 师生之间名义上的“同志式关系”与实际上的敌对关系
    5.5 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
    5.6 对“黄帅事件”等案例的分析
    5.7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第6章 改革开放前期(约1977—20世纪90年代中期)师生民主平等思想在以学生为主体的背景下再一次被确立
    6.1 改革开放前期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6.2 对师生关系的重要性、师生关系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多方探讨
    6.3 提出了以主导主体论为代表的各种有关师生主客体问题的思想观点
    6.4 主张建立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
    6.5 在教学法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相统一的思想观点
    6.6 对李镇西与学生的关系案例的分析
    6.7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第7章 改革开放近期(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师生民主平等思想的发展与深化
    7.1 改革开放近期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发展的国内、外背景
    7.2 对师生关系的定义、分类及影响因素的探讨
    7.3 对我国师生关系现状及师生关系对学生影响的研究
    7.4 大部分人主张师生应是民主、平等、对话的关系
    7.5 其它一些有影响的师生关系观点
    7.6 对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进行了探讨
    7.7 对访谈资料及北京市海淀区艺校学生“辱师事件”案例分析
    7.8 对这一时期我国师生关系思想的小结
第8章 对中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发展史的反思
    8.1 中国百年来师生关系思想发展具有几个突出的特点
    8.2 对有关师生关系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
    8.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理论思考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读博三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中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教育革命的由来
    第一节 建国初期教育改革及福建教育发展的历史回顾
    第二节 教育革命的社会根源
第二章 福建“教育革命”的展开
    第一节 “教育革命”的启动
    第二节 停课闹革命与福建群众组织的催生
第三章 复课闹革命
    第一节 工宣队、农宣队进驻学校
    第二节 工宣队、农宣队领导下学校的斗、批、改运动
    第三节 “斗、批、改”下知识分子的命运
第四章 “教育革命”下学校新体制的确立
    第一节 教育行政与学校管理体制
    第二节 学制与教学体制
    第三节 课程、教材、教法
    第四节 招生考试制度和毕业分配制度
第五章 “教育革命”中的“回潮”与“反回潮”的斗争
    第一节 1972年教育领域的整顿与“批林批孔”运动
    第二节 1975年整顿与“批邓、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
    第三节 “教育革命”对福建教育事业造成的后果
第六章 对“教育革命”的几点思考
    一、 对教育革命的理性批判
    二、 关于教育为政治服务
    三、 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9)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一) 选题的缘由
        (二) 选题的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资料
        (一) 研究现状
        (二) 文献资料
    三、研究方法、内容与学术价值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内容
        (三) 学术价值
第一章 确立符合社会主义制度的思想(1949—1956)
    第一节 建国初期大学生思想的彷徨及新旧碰撞
        一、解放初期大学生思想的彷徨
        二、逃避政治的消极思想的显现
        三、在“三大运动”的实践锻炼中新旧思想发生碰撞
    第二节 在学术批判运动中接受唯物主义思想的洗礼
        一、对电影《武训传》的批判与大学生思想的自我审视
        二、资产阶级唯心主义、文艺思想的消减
    第三节 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的确立
        一、在高等教育改革中补充思想营养
        二、在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中开始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
        三、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召开,大学生社会主义思想确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过程中大学生思想的曲折发展(1956—1966)
    第一节 反右运动前后大学生政治思想的激进变化
        一、在整风中政治热情的勃发
        二、反右扩大化中大学生思想高度统一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
        三、反右运动前后大学生鸣放思想动因分析
    第二节 大学生又红又专思想的定位
        一、培养知识分子又红又专思想的提出
        二、对又红又专教育思想展开讨论
        三、大学生又红又专思想的定位
    第三节 大跃进时期大学生思想对实际的脱离
        一、高教改革中大学生空头政治思想的出现
        二、“大跃进”时期大学生劳动思想的催发
    第四节 大学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的树立
        一、教育调整时期大学生思想的平稳发展
        二、大学生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思想的树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狂热的追求到理性的抗争(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初期大学生参与国政思想的狂热掀起
        一、大学生参与国政思想的急速膨胀
        二、“革命反叛”思想的迸发
        三、激昂的思想开始失落
    第二节 “文革”中期大学生思想的困惑
        一、工农兵大学生的复杂情感
        二、在困惑中开始思考
        三、“白卷”运动中大学生抵制心理的显现
    第三节 文革后期大学生思想的觉悟
        一、大学生对时政的清醒认识
        二、思想深处爱憎的爆发
    本章小结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处于瘫痪状态
        二、大学生成为党内政治斗争的工具
第四章 改革开放新形势下对社会主义的再认识(1976—1988)
    第一节 大学生思想解放序幕的拉开(1976—1979)
        一、大学生批判思想方式的转变
        二、渴求知识思想的强烈反映
        三、大学生思想解放序幕的拉开
    第二节 在中西方思想观念的碰撞中认识社会主义(1980—1984)
        一、对西方竞选模式的盲目憧憬
        二、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定位及崇高体现
        三、准确理解马克思人道主义和“异化”观
        四、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第三节 “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的严重干扰(1985—1988)
        一、爱国思想与“民主”意念的胶着
        二、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对大学生思想正常发展的侵扰
        三、党内政治工作的动摇对大学生思想的误导
    本章小结
        一、对1976—1988年大学生思想的评述
        二、对1976—1988年大学生思想工作的评价
结语
    一、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特征述评
        (一) 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意识的主要特征
        (二) 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特征及思想教育中的不足之处
    二、1949—1988年大学生思想发展的主要规律
        (一) 经济基础决定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二) 党的正确领导是大学生的思想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 传统文化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发展
        (四) 外来文化激荡并渗透大学生的思想发展进程
        (五) 科学技术提高、引导和匡正大学生思想发展的水平与轨迹
        (六) 家庭教育启蒙和奠定大学生思想发展基础
        (七) 学校德育教育转变和塑造大学生思想发展模式
        (八) 社会实践完善、检验、发展了大学生思想内涵
    三、从1949—1988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汲取的经验教训
        (一) 坚持全面发展的教育规律
        (二) 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
        (三) 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四) 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针导向
        (五) 努力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体系
    四、“立足历史,面向未来”—浅谈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
        (一) 思想政治工作思路要创新
        (二)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创新
        (三) 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要创新
        (四) 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要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文献、汇编、档案、校史、报刊类
    三、文章类
后记

(10)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及评价
    三、核心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院校萌芽与理念孕育
    第一节 民族高等教育的最初形态
        一、三种主要形式
        二、元代民族高等教育
        三、清代民族高等教育
        四、贡献和启示
    第二节 满蒙文高等学堂
        一、诞生背景
        二、办学特点
        三、贡献和启示
    第三节 蒙藏学校
        一、北洋政府时期办学
        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办学
        三、解放初期的蒙藏学校
        四、贡献和启示
    第四节 边疆院校
        一、兴办与办学背景
        二、边疆院校的兴办
        三、办学特点与理念
        四、贡献和启示
    小结
第二章 延安首创与理念萌生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背景
        二、诞生与实践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理念
    小结
第三章 重建探索与理念初显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筹建诞生(1950-1951)
        二、初建探索(1951-1966)
        三、曲折动荡(1966-1976)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四章 调整改革与理念成型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恢复调整(1976-1985)
        二、前期改革(1985-1989)
        三、深化改革(1989-1993)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五章 加快发展与理念提升
    第一节 办学实践
        一、平稳发展(1993-2000)
        二、规模扩张(2000-2005)
        三、内涵提升(2005-)
    第二节 办学理念
        一、民族教育理念
        二、院校定位
        三、院校理念
    小结
第六章 理念变迁与发展审视
    一、“变”与“不变”:核心理念之熔铸
    二、“特”与“不特”:特色理念之彰显
    三、“利”与“不利”:未来发展之思虑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四、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我院五十八期工农兵学员毕业(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史研究(1949-1978)[D]. 黎育生. 广西师范大学, 2021(09)
  • [2]刘达和中国科大[D]. 余智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3]坚持批判修正主义 把学校改造成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纪念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十周年[J]. 中共东北工学院委员会. 东北工学院学报, 1976(02)
  • [4]华南建筑教育早期发展历程研究(1932-1966)[D]. 施瑛.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5]《朝霞》:“文革”后期主流文学的样板[D]. 杨懿斐. 吉林大学, 2006(10)
  • [6]新中国的农民与农民画运动 ——以1958-1976年户县为研究案例[D]. 王圣华.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2(07)
  • [7]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D]. 邵晓枫. 西南大学, 2008(09)
  • [8]“文化大革命”时期福建教育革命研究[D]. 陈矩弘. 福建师范大学, 2004(01)
  • [9]当代中国大学生思想史研究(1949-1988)[D]. 俞海洛. 浙江大学, 2005(07)
  • [10]中国民族院校办学理念的变迁研究[D]. 陆继锋.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标签:;  ;  ;  ;  ;  

无产阶级教育革命的新胜利——我院第58届工农兵学生毕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