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子通道程序PRTHA在西安脉冲堆上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张良,袁建新,赵巍,王宝生,张强,朱广宁,江新标,陈立新[1](2020)在《西安脉冲反应堆在非脉冲瞬态工况下的动态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安脉冲堆仪表与控制系统正在进行数字化改造,需要一套动态特性分析程序提供非脉冲瞬态工况下实时变化的功率和燃料温度等参数。本文在以往铀氢锆脉冲堆经典分析程序的基础上,对堆芯物理模型进行了优化和补充,建立了西安脉冲堆动态特性分析模型,开发了可用于非脉冲瞬态工况分析的西安脉冲反应堆动态特性分析程序(XPRDCA),开展了堆上实验,将程序的计算结果与堆上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并研究了燃料温度反应性系数和气隙传热系数对动态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程序计算结果和堆上实验结果符合较好,采用优化后模型的动态特性分析程序计算速度显着提升。该程序可以用于数字化仪表与控制系统的设计和调试。
孟文[2](2020)在《低强度聚焦超声调控小鼠学习记忆的实验研究》文中提出学习记忆功能的正常工作对人类活动非常重要。随着相关科普推进,此方面的疾病问题日益凸显,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目前学习记忆功能异常的相关疾病如创伤性应激障碍、阿尔兹海默症等不仅致病机制不明确,在临床上也没有明确的治疗方式,造成严重的家庭负担和社会负担。因此,探寻能够调控和治疗相关疾病的技术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并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电极刺激、磁刺激、光遗传学等神经调控技术对相关问题都有一定局限性和不适用性,电刺激和光遗传方法都需要进行有创手术,而磁刺激空间分辨率差。超声神经调控作为一种新型无创神经调控方式,能够无创、多点刺激且可以刺激到大脑深部核团。本文将此技术应用于学习记忆功能的调控,研究超声神经调控刺激相关脑核团对学习记忆的影响。根据超声神经调控技术的优势,本文从超声波的基本知识和理论出发,自制符合实验需求的超声换能器与对应的用于刺激的准直器,搭建由信号发生器、功率放大器、超声换能器构成的用于超声刺激的超声神经调控系统,并使用超声声束分析仪和三维声场扫描仪对声场分布及参数进行测量。随后以小鼠为实验对象进行超声神经调控的研究。接着本文从对普通C57小鼠进行干预入手。选择了与学习记忆相关神经环路的下游脑核团前额叶皮层(Prefrontal Cortex,PFC)进行超声刺激,确定能够起到调控学习记忆功能的参数。使用脉冲超声波对小鼠(对照组:n=36只,超声组:n=36只)进行单次超声干预实验,并进行与学习记忆相关的行为学测试,包括Freezing条件恐惧实验及Y迷宫实验,Freezing条件恐惧实验中将第二天20次的数据进行分析,Y迷宫实验统计小鼠总进臂次数、进入新开放臂的次数、在新开放臂中的探索时间、连续进入三个臂的次数等数据。实验证明超声神经调控技术能够有效调控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使用超声参数一刺激小鼠前额叶皮层对小鼠的恐惧记忆的消退有促进作用;用超声参数二刺激小鼠前额叶皮层对小鼠的恐惧记忆的消退有抑制作用,超声刺激组小鼠恐惧记忆更加强烈;超声对前额叶皮层的调控作用因参数不同具有双向性。为了在阿尔兹海默症(Alzheimer’s Disease,AD)疾病模型小鼠中验证超声对学习记忆功能的调控作用,对普通C57小鼠进行了前期实验。本部分选择了PFC的上游核团、与AD相关的脑核团海马齿状回(Dentate Gyrus,DG)进行超声刺激。考虑到准直器的安装需要进行有创手术、AD模型鼠需要进行12天的超声刺激及安全性情况,前期实验以及AD模型实验中只对小鼠头顶部进行脱毛并将超声波基频下调。使用超声波对小鼠进行单次急性刺激,并进行了新事物识别测试。实验结果证明超声刺激后的小鼠对新事物的探索表现比假刺激组的小鼠更加强烈,对旧事物具备更好的记忆及辨别能力。接着本文使用超声神经调控技术对AD模型小鼠进行相关研究,沿用C57小鼠的超声参数进行隔天一次超声刺激,并每三天注射一次EdU溶液,在第13天进行小鼠转棒实验、第14天进行Y迷宫实验和旷场实验,最后取脑进行EdU细胞增殖检测。结果:超声神经调控刺激组小鼠的海马区域提高AD小鼠的平衡协调能力、被迫运动能力以及辨别性学习、工作记忆能力;超声神经调控技术的干预没有导致AD小鼠的焦虑情绪增加,没有影响小鼠自主探索、自主运动的能力。海马齿状回及皮层有明显的细胞增殖情况,推测超声神经调控能够提高AD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表现的原因可能为超声刺激促进该区域神经元的增殖。综上所述,本研究设计符合实验要求的超声换能器及准直器,搭建了超声神经调控刺激系统。将该系统首先应用于普通小鼠的前额叶皮层、海马齿状回区以及AD模型小鼠的海马DG区,证明了超声神经调控能够有效影响小鼠学习记忆能力,具有双向性,还提出小鼠改善学习记忆的原因可能是其引起了神经元增殖。本实验不仅为超声神经调控的机制提供了新的可能和实验数据,也为治疗学习记忆相关疾病提出新的方法。
田晓艳,陈森,杨宁,朱磊,李华琪,马腾跃,胡攀,康小亚[3](2020)在《西安脉冲堆反应性引入事故瞬态安全特性分析》文中指出为研究西安脉冲堆(XAPR)在意外引入反应性且停堆系统失效事故下的瞬态安全特性,本文基于XAPR的结构和运行特点,建立了适用于XAPR的瞬态热工水力分析模型,并开发了用于XAPR安全特性分析的瞬态热工水力程序TSAC-XAPR。利用TSAC-XAPR程序对反应性引入事故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当XAPR在额定功率范围内运行时,发生反应性引入事故后,堆芯能依靠自身的固有反馈机制使脉冲堆重新达到稳定运行状态;当运行功率过高尤其是超过临界值时,反应性引入事故将导致脉冲堆关键热工水力参数发生振荡,无法再次达到稳态。此外,不同反应性引入方式将影响堆芯参数在反应性引入过程中的变化趋势,但并不影响其最终稳态值。
李芸[4](2018)在《紧凑型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对于能够搭载于小型化无人机平台上,可对运动目标实时获取光谱图像,进行目标的识别和跟踪的系统有着迫切的应用需求。本论文针对这种需求,依托某项目,研究了一种紧凑型的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该系统可对运动目标实时获取光谱图像信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帧频高等优点,可对远距离运动目标进行快速识别和跟踪,并且可搭载于多种平台上,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通过深入分析比较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的结构形式,针对具体的任务需求,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聚光分孔径结构形式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本系统是一种全新的系统,需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1.从傅里叶光学的角度研究了这种系统的传递函数特性,根据成像链知识,进行全系统的建模,揭示了这种系统的成像特点。2.根据像差理论,研究了会聚光分孔径光学系统的像差特性,对光谱成像系统有着重要影响的色差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整体系统初始结构参数。3.基于整体系统的初始结构参数,设计了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原理样机,对该原理样机进行实验室定标。为了验证系统性能,一方面将其搭载于六自由度物理平台上开展仿真飞行实验,证明了该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一方面将其搭载于运动舰船上开展了远距离运动目标的实时识别和跟踪实验,取得了良好的实验结果,充分证明了该系统可搭载于小型无人机等平台上,对远距离运动目标进行实时识别和跟踪。论文主要创新点如下:1.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聚光分孔径结构形式的快照型光谱成像系统目前已有的结构形式的快照光谱成像系统,均无法满足应用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会聚光分孔径结构形式的光谱成像系统,这种结构形式的光谱成像系统结构紧凑、体积小、帧频高,完全满足远距离小目标的高速光谱图像信息获取的要求,可搭载于小型无人机或对体积有着严格限制的立方星等平台上,极大的拓展了光谱成像技术的应用领域。2.提出了一种倾斜9孔径的消杂光光阑结构形式。在会聚光分孔径结构形式中,由于结构紧凑,无法安装视场光阑,各个通道视场外图像会在像面处发生很严重的混叠现象,从而使探测器上得到的图像无法使用。本文通过分析系统的杂光特性及结构特性,提出了一种倾斜9孔径消杂光光阑的结构形式,这种消杂光光阑位于后置透镜和像面中间,通过9个孔径将9个通道的视场外光线进行了有效隔离,同时每个孔径本身又有一定的倾斜角度,在遮拦视场外光线的情况下有效保证了视场内的光线通过,减少视场内光线的渐晕。通过软件仿真和实验验证了此消杂光光阑的有效性。3.提出了一种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的实验室定标方案针对全新结构形式的光谱成像系统,已有的定标方案无法满足系统的定标要求,本文在深入分析系统特性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本光谱成像系统的实验室定标方案,包括光谱定标、相对辐射定标和绝对辐射定标。通过对探测器上图像进行分块处理,得到了不同通道不同谱段的定标系数,光谱数据复原时,不同谱段采用不同的定标系数分别进行修正,最后得到了较好的光谱数据复原结果。
王立鹏,张信一,江新标,郭和伟[5](2018)在《西安脉冲堆燃料元件精细燃耗分布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采用RMC模拟计算了西安脉冲堆(XAPR)稳态堆芯第1循环燃料元件的精细燃耗分布情况,根据XAPR运行温度制备了多温度点氢化锆的热化截面,计算了零燃耗下XAPR冷态和热态实验的keff。分别考虑燃料棒径向和轴向空间离散化下温度反馈的结果,确定了首循环脉冲堆三维燃耗最深的位置。结果表明,采用燃料棒径向燃耗分区的15EFPD下D5和G14燃料棒燃耗计算结果较径向不分区的结果更接近实验值,RMC应用于XAPR精细燃耗计算具有较高可靠性,可用于脉冲堆物理计算与安全分析工作。
陈立新,朱磊,马腾跃,江新标,赵柱民,周永茂[6](2012)在《IHNI-1反应堆热工水力与瞬态特性分析》文中指出本文利用子通道程序PRTHA计算了IHNI-1反应堆堆芯热工参数,分析了IHNI-1反应堆堆芯燃料元件与冷却剂的温度场分布,同时给出了堆芯发生过冷沸腾时的功率计算结果。利用RELAP5程序分析了反应堆瞬态特性,以及堆芯瞬态参数随反应性的变化过程。通过本文的分析,表明IHNI-1反应堆具有较好的固有安全特性。
陈立新[7](2012)在《脉冲反应堆过冷沸腾传热特性与堆芯空泡份额计算方法研究》文中认为西安脉冲反应堆建成运行后,堆芯在高功率运行工况下出现气泡现象,气泡的产生与运动对自然对流传热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从分析堆芯自然对流机理出发,研究了堆芯存在过冷沸腾的可能性及其传热特性。通过机理分析、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对堆芯气泡的产生机理、空泡份额的定量计算,及其对燃料元件传热安全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针对脉冲堆堆芯过冷沸腾传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建立了适用于脉冲堆粗棒燃料元件的导热模型,从传热机理出发,研究了影响燃料元件气隙导热的因素,建立了气隙导热计算方法,并对燃料元件导热模型进行了验证。通过对包壳-冷却剂间自然对流传热的分析,研究了单相和两相流的传热特性,总结了一套适用于脉冲堆低压、低热流密度、小流量的传热关系式。利用IPR-R1反应堆对该套关系式进行了计算可靠性验证。在对燃料元件导热与包壳表面的对流传热模型全面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脉冲堆燃料元件传热特性分析软件。由于自然循环流动的复杂性,堆芯冷却剂的自然循环流量及其分布较难确定,本文采用较为保守的单通道模型,建立了冷却剂在堆芯通道内的水力方程,求得了堆芯冷却剂流量与反应堆功率的函数关系。利用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冷却剂在堆芯内的分布情况和流动特性。该项工作有助于了解堆芯内冷却剂的微观流动情况。对于脉冲堆高功率工况下堆芯气泡现象,本文从过冷沸腾传热的角度出发,对堆芯空泡现象的产生进行了机理分析,在广泛调研低压、低流量自然循环过冷沸腾空泡份额计算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物理分析和数学推导,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脉冲堆堆芯自然循环过冷沸腾空泡份额计算模型,该套模型从脉冲堆的实际应用出发,适合于同类型两相流传热的空泡份额计算。通过与公开发表实验结果的比对,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计算模型的正确性。在总结本文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反应堆热工安全分析中广泛使用的子通道分析方法,建立了脉冲堆堆芯子通道稳态/瞬态分析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利用本文编制的堆芯子通道分析程序,对西安脉冲堆稳态运行的热工安全参数进行了分析,得到了堆芯重要的安全参数。利用程序的瞬态分析功能,研究了脉冲堆脉冲工况的快瞬态传热特性,得到了堆芯安全参数的时间-空间分布。本工作是对原有脉冲堆单通道热工安全分析的扩充与提高,对脉冲堆的安全分析具有重要意义,对同类型反应堆的堆芯安全研究具有参考价值。为了了解堆芯冷却剂通道内部的微观传热工况,了解通道内压力场、温度场、密度场及空泡份额的分布和变化情况,建立了脉冲堆堆芯通道内的CFD热工水力分析模型,借助ANSYS12计算软件,对稳态堆芯通道内部的重要热工安全参数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多个参数的三维分布特性。最后,为了更为全面的了解堆芯传热特性,并对本文所建立的理论计算方法开展验证工作,进行了脉冲堆堆芯热工安全参数的测量工作,测量了典型功率、典型位置处的堆芯温度场。在对多种空泡份额测量方法进行调研分析的基础上,重点研究了直接用光纤探针测量堆II芯过冷沸腾空泡份额的可行性与技术难点,给出了其实验应用的发展前景。
陈立新,江新标,赵柱民,朱磊,周永茂[8](2012)在《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堆芯热工水力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针对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IHNI-1)的堆芯特点和运行工况,建立了适用于IHNI-1反应堆堆芯的热工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利用所建模型,计算了IHNI-1反应堆堆芯热工参数。最后分析了IHNI-1反应堆堆芯入口流量对堆芯出口温度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堆芯发生过冷沸腾时的功率计算结果。
陈立新,赵柱民,袁建新[9](2006)在《西安脉冲堆热工水力分析与脉冲特性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利用PRTHA、PULSE和TEMPUL程序分别计算了西安脉冲堆首循环稳态堆芯布置的热工水力参数和脉冲堆芯的脉冲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西安脉冲堆的传热是安全的。
陈立新,张颖,陈伟,单建强,石海松,朱养妮[10](2003)在《子通道程序PRTHA在西安脉冲堆上的应用》文中认为针对西安脉冲堆(XAPR)的堆芯特点和运行工况,结合子通道模型,研制了适用于西安脉冲堆的堆芯热工分析程序PRTHA。计算了西安脉冲堆堆芯热工参数,并进行了堆芯温度场测量实验。将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表明PRTHA程序具有较好的计算精度,可以用于西安脉冲堆的热工水力分析。
二、子通道程序PRTHA在西安脉冲堆上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子通道程序PRTHA在西安脉冲堆上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2)低强度聚焦超声调控小鼠学习记忆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学习记忆功能及其重要性 |
1.1.2 学习记忆相关疾病 |
1.2 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 |
1.2.1 神经调控技术的发展 |
1.2.2 常用于调控记忆的神经调控技术 |
1.2.3 超声神经调控的产生与研究现状 |
1.3 本文所要解决的问题和创新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2章 聚焦超声神经调控的物理与生物学背景 |
2.1 超声物理学基础 |
2.1.1 超声的定义 |
2.1.2 超声波的描述参数 |
2.1.3 超声波的传播特性 |
2.1.4 超声波的聚焦 |
2.2 超声于生物组织内的特性 |
2.2.1 超声波在组织中的衰减与吸收 |
2.2.2 生物组织的超声参数 |
2.3 超声波的生物学效应 |
2.3.1 超声辐射力 |
2.3.2 超声波的热效应 |
2.3.3 超声波的空化效应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焦超声刺激装置 |
3.1 超声换能器 |
3.1.1 压电效应与压电材料 |
3.1.2 超声换能器的制备 |
3.1.3 超声换能器的性能评估 |
3.2 超神神经调控刺激装置和参数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强度聚焦超声对正常小鼠学习记忆的调控 |
4.1 引言 |
4.2 小鼠大脑相关结构、脑区和神经环路 |
4.2.1 小鼠大脑的尺寸及基本结构 |
4.2.2 学习记忆相关脑核团及神经环路 |
4.3 材料与方法 |
4.3.1 实验动物 |
4.3.2 实验方案设计 |
4.3.3 Freezing条件恐惧实验 |
4.3.4 Y迷宫实验 |
4.3.5 新事物识别实验 |
4.4 结果 |
4.4.1 Freezing条件恐惧实验结果 |
4.4.2 Y迷宫实验结果 |
4.4.3 新事物识别实验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低强度聚焦超声对AD模型小鼠记忆的调控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动物 |
5.2.2 实验方案设计 |
5.2.3 旷场实验 |
5.2.4 转棒实验 |
5.2.5 Y迷宫 |
5.2.6 EdU细胞增殖检测 |
5.3 结果 |
5.3.1 旷场实验 |
5.3.2 Y迷宫实验 |
5.3.3 转棒实验结果 |
5.3.4 EdU细胞增殖检测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工作总结 |
6.2 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西安脉冲堆反应性引入事故瞬态安全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物理模型与程序开发 |
1.1 功率求解模型 |
1.2 换热模型 |
1) 单相液体换热 |
(1) 池内单相自然对流换热 |
(2) 管内强迫对流换热 |
(3) 过渡阶段混合对流换热 |
2) 过冷沸腾 |
3) 饱和流动沸腾 |
4) 临界热流密度模型 |
5) CHF后换热模型 |
6) 单相气体换热 |
1.3 自然循环流量模型 |
1.4 空泡份额模型 |
1.5 程序开发 |
2 结果讨论 |
2.1 稳态计算结果 |
2.2 反应性引入事故 |
1) 不同运行功率下的反应性引入事故 |
2) 不同反应性引入方式下的事故 |
3 结论 |
(4)紧凑型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光谱成像技术概述 |
1.3 快照式光谱成像技术发展现状 |
1.3.1 国外发展现状 |
1.3.2 国内发展现状 |
1.3.3 技术体制分析 |
1.3.4 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技术发展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基本理论 |
2.1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结构选型 |
2.1.1 直接分孔径光学结构 |
2.1.2 具有一次像面的分孔径光学系统 |
2.1.3 前置望远系统分孔径光学结构 |
2.1.4 会聚光分孔径光学结构 |
2.2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
2.2.1 非相干照明的衍射受限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基本理论 |
2.2.2 无像差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
2.2.3 有像差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传递函数分析 |
2.3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建模分析 |
2.3.1 大气中目标辐射传输模型 |
2.3.2 光学系统模型 |
2.3.3 探测器输出模型 |
2.3.4 整体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模型 |
第3章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光学系统特性分析 |
3.1 光学系统参数分析 |
3.1.1 任务需求 |
3.1.2 系统参数确定 |
3.2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结构特性 |
3.2.1 系统总长分析 |
3.2.2 系统前、后透镜组焦距及间隔确定 |
3.2.3 系统像面中心偏移分析 |
3.3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仪光学系统像差特性 |
3.3.1 会聚光分孔径光学系统单色像差分析 |
3.3.2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色差分析 |
3.4 会聚光分孔径光学系统初始结构确定 |
第4章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工程技术研究 |
4.1 光学系统详细设计 |
4.1.1 球面保护玻璃 |
4.1.2 光学系统详细设计 |
4.2 结构设计 |
4.2.1 主镜筒光学组件结构设计和装调 |
4.2.2 微透镜组件结构设计和装调 |
4.3 消杂光光阑设计 |
4.4 工程化样机研制 |
第5章 紧凑型分孔径光谱成像系统定标及数据应用 |
5.1 紧凑型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仪定标技术 |
5.1.1 相对辐射定标 |
5.1.2 光谱定标 |
5.1.3 绝对辐射定标 |
5.1.4 空间位置定标 |
5.2 数据应用 |
5.2.1 仿真机载实验 |
5.2.2 舰载实验 |
5.2.3 室内实验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西安脉冲堆燃料元件精细燃耗分布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西安脉冲堆 |
2 计算方法与建模 |
3 计算结果与讨论 |
3.1 keff计算 |
3.2 燃耗计算 |
4 结论 |
(6)IHNI-1反应堆热工水力与瞬态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IHNI-1反应堆简介 |
2 稳态热工水力分析 |
2.1 计算程序 |
2.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3 IHNI-1反应堆动态特性分析 |
3.1 分析程序及动态参数计算 |
3.2 动态特性计算结果及分析 |
4 结论 |
(7)脉冲反应堆过冷沸腾传热特性与堆芯空泡份额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下脚标的含义 |
缩略词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核能及核反应堆发展概况 |
1.1.2 铀氢锆脉冲反应堆特性 |
1.2 反应堆热工安全研究现状 |
1.2.1 核反应堆安全研究 |
1.2.2 脉冲堆热工安全研究现状 |
1.3 自然循环过冷沸腾研究现状 |
1.3.1 过冷沸腾流型研究 |
1.3.2 过冷沸腾空泡特性 |
1.3.3 过冷沸腾空泡份额研究现状 |
1.3.4 脉冲堆堆芯热工参数的实验研究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1.4.1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
1.4.3 本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1.5 本文的内容安排 |
第二章 脉冲堆燃料元件传热特性研究 |
2.1 燃料元件导热模型 |
2.1.1 燃料元件导热方程 |
2.1.2 气隙导热的理论分析 |
2.1.3 燃料元件导热的有限差分方程求解 |
2.1.4 燃料元件导热方程的验证 |
2.2 包壳与冷却剂之间的换热 |
2.2.1 单相对流换热 |
2.2.2 沸腾换热 |
2.2.3 包壳-冷却剂换热模型的验证 |
2.3 热物性参数 |
2.3.1 水和蒸气的物性参数 |
2.3.2 燃料元件材料的物性参数 |
2.4 PRC-TAC程序编制 |
2.5 脉冲堆燃料元件传热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脉冲堆冷却剂自然循环流动特性及流量分布研究 |
3.1 自然循环模型 |
3.1.1 流动方程 |
3.1.2 摩擦系数与形阻系数的计算 |
3.2 程序及验证 |
3.2.1 模型求解 |
3.2.2 程序验证 |
3.3 堆芯流量分布的数值模拟 |
3.3.1 计算程序及数学方法 |
3.3.2 脉冲堆堆芯建模 |
3.3.3 边界条件 |
3.3.4 网格生成 |
3.3.5 堆芯冷却剂流场模拟计算结果 |
3.3.6 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脉冲堆堆芯空泡份额计算模型研究 |
4.1 空泡份额计算模型介绍 |
4.1.1 Bowring模型 |
4.1.2 Rouhani模型 |
4.1.3 Ahmad模型 |
4.1.4 Levy模型 |
4.1.5 Saha-Zuber模型 |
4.1.6 GA模型 |
4.2 已有模型评价 |
4.2.1 模型与实验值的比较 |
4.2.2 脉冲堆计算结果 |
4.2.3 已有模型的评价 |
4.3 脉冲堆堆芯过冷沸腾空泡份额计算模型 |
4.3.1 过冷沸腾起始点(ONB)计算模型 |
4.3.2 净蒸气产生点(NVG)计算模型 |
4.3.3 过冷沸腾区空泡份额计算 |
4.4 空泡份额计算模型的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脉冲堆堆芯热工参数测量实验 |
5.1 热工参数测量实验方法 |
5.1.1 温度测量方法 |
5.1.2 空泡份额测量方法 |
5.2 实验测量系统 |
5.2.1 冷却剂温度测量 |
5.2.2 燃料温度测量 |
5.2.3 空泡份额测量 |
5.3 热工测量实验实施 |
5.4 堆芯空泡份额测量实验 |
5.4.1 空泡份额测量方法 |
5.4.2 数据处理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脉冲堆全堆芯热工安全特性研究 |
6.1 子通道模型 |
6.1.1 子通道模型的数学方程 |
6.1.2 子通道数学方程的推导 |
6.1.3 子通道方程的数值解法 |
6.2 辅助模型 |
6.2.1 功率计算模型 |
6.2.2 热传输模型 |
6.3 子通道程序编制及验证 |
6.3.1 程序编制 |
6.3.2 程序验证 |
6.4 脉冲堆堆芯稳态分析 |
6.4.1 计算准备 |
6.4.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5 脉冲堆堆芯瞬态分析 |
6.5.1 计算准备 |
6.5.2 计算结果及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脉冲堆堆芯冷却剂通道内部传热特性研究 |
7.1 堆芯冷却剂过冷沸腾的数学模型 |
7.1.1 两相流水动力学模型 |
7.1.2 相间传输模型 |
7.1.3 壁面热流密度分配模型 |
7.1.4 辅助模型 |
7.2 脉冲堆堆芯冷却剂通道建模及边界条件 |
7.2.1 通道建模及网格划分 |
7.2.2 边界条件 |
7.3 计算结果及讨论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主要创新点 |
8.3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附录1西安脉冲堆稳态第一循环堆芯装载图 |
附录2西安脉冲堆脉冲第一循环堆芯装载图 |
(8)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堆芯热工水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计算模型 |
2.1 燃料元件导热模型 |
2.2 传热系数关系式 |
2.3 临界热流密度 |
3 模型验证 |
4 计算结果及分析 |
5 结语 |
(9)西安脉冲堆热工水力分析与脉冲特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热工水力分析 |
2.1 设计依据与准则 |
2.2 分析方法 |
2.2.1 计算程序 |
2.2.3 自然循环流量 |
2.3 计算结果与分析 |
3 脉冲特性分析 |
3.1 设计准则及输入参数 |
3.2 计算模型和程序 |
3.3 计算结果 |
4 结束语 |
四、子通道程序PRTHA在西安脉冲堆上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西安脉冲反应堆在非脉冲瞬态工况下的动态特性研究[J]. 张良,袁建新,赵巍,王宝生,张强,朱广宁,江新标,陈立新. 核动力工程, 2020(05)
- [2]低强度聚焦超声调控小鼠学习记忆的实验研究[D]. 孟文.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 2020(07)
- [3]西安脉冲堆反应性引入事故瞬态安全特性分析[J]. 田晓艳,陈森,杨宁,朱磊,李华琪,马腾跃,胡攀,康小亚.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20(11)
- [4]紧凑型分孔径快照式光谱成像系统研究[D]. 李芸.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2018(06)
- [5]西安脉冲堆燃料元件精细燃耗分布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J]. 王立鹏,张信一,江新标,郭和伟.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8(10)
- [6]IHNI-1反应堆热工水力与瞬态特性分析[J]. 陈立新,朱磊,马腾跃,江新标,赵柱民,周永茂. 原子能科学技术, 2012(S2)
- [7]脉冲反应堆过冷沸腾传热特性与堆芯空泡份额计算方法研究[D]. 陈立新.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12(06)
- [8]医院中子照射器Ⅰ型堆堆芯热工水力分析[J]. 陈立新,江新标,赵柱民,朱磊,周永茂. 中国工程科学, 2012(08)
- [9]西安脉冲堆热工水力分析与脉冲特性分析[J]. 陈立新,赵柱民,袁建新. 核动力工程, 2006(06)
- [10]子通道程序PRTHA在西安脉冲堆上的应用[J]. 陈立新,张颖,陈伟,单建强,石海松,朱养妮. 核动力工程, 200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