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改革聋哑学校的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郑晓坤[1](2017)在《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文中指出十七大以来,特殊教育发展越来越受到党和国家的重视。党的“十七大”提出“关心特殊教育”,十八大报告提出“支持特殊教育”,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办好特殊教育”,特殊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教师是特殊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促进特殊教育发展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和支撑。然而,已有研究表明,当前我国特殊教育的师资还面临数量缺乏、教学能力与经验匮乏、教师资质偏低以及自我效能感不足的发展瓶颈。2012年《关于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2014年《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等重大政策,把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作为支持特殊教育发展的重要环节,对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和师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笔者选择“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题目,旨在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梳理和反思,同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来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构想。本研究借助大量第一手资料,包括档案资料、政策法规文件、教育统计年鉴、各高校师资培养内部资料等,通过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史料和文献的梳理,对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史,全面考察并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导论部分。说明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明确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基本内涵和具体研究对象,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构筑本论文的整体写作框架和基本思路,介绍了基本的研究方法。第一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以来至改革开放前期,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建立,经历了早期的曲折发展,到文革期间的断裂,寻求复兴和稳步发展的进程,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是如何从早期发展的困窘状况,发展到形成了一些师资培养经验,对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开始了初步的探索。系统分析了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发展受自身能力和外界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揭示了背后推动和制约的原动力。第二章,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分别从我国特殊教育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培养模式的变迁,课程设置的发展等不同维度,分析我国改革开放至上个世纪90年代末,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不同表现形式及成因,阐述这一时期所呈现出的共同特点和基本发展趋向。第三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本章主要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探讨从20世纪九十年代末至今,在教育一体化、融合教育、全纳教育开展的背景下,尤其是党的十七大、十八大召开后,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意蕴、所应具备的专业素质以及培养、培训模式和相应的政策建设和实施。本文同时选取了2所部属和2所省属院校为案例,通过对上述学校的培养目标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进行文本分析,目的是更加直观地呈现我国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基本特点。第四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进行反思,揭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经验和问题,采用比较研究的视角,以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为镜鉴,分析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资格准入制度、质量保障和评价体系,并以美国N大学特殊教育学院为例,从培养目标、培养模式、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阐释和分析,总结其对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改革的借鉴和参考价值。第五章,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建构。本章具体分析和详细阐述了我国在中西文化交融背景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从移植走向本土化,吸收与自我发展的结合,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本土化生长,提出我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发展的新构想:文化觉醒和关怀是中国特教育师资发展的必由之路,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重点,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是趋势,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是基本手段,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从个体“他主——自主”建构是重要方式。
周容容[2](2018)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大地上吹起了一股“博士下乡”的清风。这股清风不仅让中国的乡村出现了“起死回生”的迹象,也让很多热血青年甘愿放弃城市的名与利,到乡村做“赤脚博士”。从民国成立到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由一个个独立的个体逐渐形成遍及全国的乡村教育运动。这其中有教育家、实业家、乡绅等,他们的教育思想及实践为“三农”问题提供了宝贵的经验财富。本文以唯物主义思想为指导思想,充分利用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为基础,综合文献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和历史研究法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中主要乡村教育者的成人教育思想进行系统的梳理。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主要包括此次选题的缘由、意义和国内外研究综述、本次研究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以及创新之处和有待深入研究的地方。第二章主要了解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历程,主要包括乡村教育运动产生的背景,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发展到衰落。第三章研究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中有代表性的乡村教育思想家的思想及其实践活动,其中主要包括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卢作孚。第四章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以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和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为例,从乡村教育运动的主体、对象、方法和内容等入手阐述乡村教育运动的主要特点。第五章总结了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与失败的原因。并且以史为鉴,通过对此次乡村教育运动经验和教训的总结为21世纪乡村教育和社会发展提供启示。
张继玺[3](2018)在《从隔离走向融合:上海特殊教育研究(1978-2010)》文中指出特殊教育是人类弥补自身缺陷的一种教育活动,专门的特殊教育机构的出现,则是以近代西方基督教会在上海等沿海城市举办具有救济、慈善性质的盲、聋人收容所等机构为标志,因而上海成为近代特殊教育的发源地和重镇。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多年间,上海的特殊教育不断探索和发展。上海特殊教育经历逐步从一个不受重视的薄弱领域发展到对地区教育具有“一票否决权”的重要项目;发展目标与方式从“确保普教、特教同步发展”逐步演化成“为了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特点、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须大力优先发展”的领域;其主流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也从起初根据残疾程度,泾渭分明地实施隔离和分类教育发展到为促进残疾学生的社会融合与全面发展而提供尽可能终身化、融合化、个性化、并体现“医教结合”特点的综合性教育服务。从教育体系来看,上海创设各种条件和机会,建立了以特殊教育学校为骨干、以特殊教育班和随班就读为主体、以送教上门为补充,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互相衔接、普特融合的特殊教育体系;从特殊教育课程演变来看,经历一个从相对独立设置到吸收普通教育课程特点和趋势并与之逐渐融合的过程。因此,本文选取1978-2010年的上海特殊教育为主要研究对象,力图梳理三十二年间上海特殊教育的变迁与发展,主要以上海特殊教育政策演变、体系建立、特殊教育课程演变、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四个专题予以分析,总结经验,寻找问题,启示未来。
焦金声[4](1992)在《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改革聋哑学校的教育》文中研究说明陶行知是我国近代伟大的教育家,他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即将覆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要诞生的前夕,继承“五四”运动的革命精神,集中外教育家的进步教育思想,倡导教育的科学性、民主性和中国性,主张教育与实际结合,教育为人民服务,并躬身办学、实践、探索,创立了独具一格的教育思想和理论。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系列,除了
杨洋[5](2021)在《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文中研究指明特殊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发展是时代文明进步的体现,是推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保障残疾人权益平等,让残疾人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几千年的中国古代教育史上,社会对残疾人的教育关注十分有限,并未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特殊教育。清末民国时期社会动荡不安,特殊教育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交融中产生,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和完善。基于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背景审视、内容考察、影响因素分析与特点归结以及对发展历程的评析与启示思考的探讨与研究,为当代中国特殊教育的本土化发展累积经验、提供借鉴。论文以历史的角度,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进行考察,从特殊教育各时期具体的内容入手,以全局和局部相结合的方式,描绘出这一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基本图景。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及比较研究法等,探索变迁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从中积累了何种经验,并对历史进程进行分析解读,以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主要探讨了自西学东渐伊始,社会有识之士对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及教会特殊教育机构建立所经历的初期探索历程,具体包括特教师资培养、特殊教育课程体系建立与教学方法移植、学校的经费来源以及生源和毕业生就业的基本情况。通过对清末特殊教育的初创历程进行描述,分析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受哪些外界因素的影响,揭示其发展背后的推动力。第二章民初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国家通过制定教育宗旨、划定特殊教育的行政管理来确立特殊教育在学制体系中的地位,对特殊学校的管理发挥着若隐若现的作用,特殊教育开始逐渐被纳入国家教育体系中。同时,特殊学校的办学实践有了新的起色,在特教师资培养、课程教学、经费来源等方面趋向正规学校发展,生源和学生就业也较原来有了较大变化。第三章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转型渐变。随着国家在政治上得到统一,教育行政也趋于稳定,政府除了制定特殊教育宗旨和对其进行教育行政管理划分外,开始加强对私立特殊学校的立案监管。同时,义务教育政策的完善,卫生教育、慈善救济政策的强化实施,对这一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辅助推动作用。特殊教育的师资培养、课程设置、语言教学、办学经费等方面“中国化”的色彩愈益浓厚。第四章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期。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给本就薄弱的特殊教育事业重创一击,但在民族生存危机意识强烈的时代背景下,受过教育的残疾人接手开办特殊教育的重任,政府在保存和发展特殊教育方面也采取了一些措施,使特殊教育事业得以存续。战后,政府对特殊教育制定了相对完善的规划,但受政局动荡影响并未实施。不过,特殊教育在民间推动与政府引导的合力作用下,特教师资培养专业性逐渐增强,课程体系和教学实践日渐规范,经费来源也逐渐有了稳定的保障,特殊教育逐渐向制度化的方向迈进。第五章在对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历程梳理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影响特殊教育发展的内外因素,来揭示其自身与所处环境的互动关系。既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外在大环境的更迭所产生的影响,同时特殊教育自身功能的转换,人本价值的逐渐突显,以及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也是促成其具有独特发展态势的关键因素。在多重因素的交互影响下,清末民国时期的特殊教育显现出了鲜明的特点,而这些特点也是这一时期的特殊教育区别于普通教育发展的重要时代标识,更有助于厘清特殊教育的发展思路。第六章从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的发展历程中,辩证地评析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和局限性,并以史为鉴,探索当前特殊教育发展的方向,即拓展特殊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这些经验可以为当下特殊教育体系的充实和完善提供借鉴和启示。
刘霞[6](2016)在《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公民和公民教育已成为时代的主题。然而,公民及公民教育是一个外来词,它源于西方的文化传统和政治体制,是西方民主政治的产物,代表着西方政治文化的核心理念。20世纪初,中国启蒙思想家引入和借鉴西方公民教育,开启了中国公民教育的进程。一个世纪以来,中国公民教育进行得如何,需要我们做历史的考察和分析。公民教育作为一种政治文化,代表着国家的意志,体现在国家颁布的法律、政策和文本之中。母语教科书作为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不仅承载了国家对公民教育的具体要求,而且也是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文本呈现。所以,本研究选取母语教科书作为研究中国公民教育的分析文本,旨在分析自公民教育引进中国的百年来,母语教科书传递了什么样的公民文化,塑造了什么样的公民形象,以及怎样传递这些文化,怎样塑造这些形象,这些公民文化和公民形象对中国公民教育产生何种影响。借助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分析,反思中国公民教育发展中的问题,从而建构中国公民教育的理想体系。本文依据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将百年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分为四个阶段考察:第一阶段:1904—1936,这一阶段是西方公民教育在中国的本土化时期,也是公民教育的萌芽期和快速发展期,其目的是以公民教育改造国民性。在20世纪初期,公民教育的引进、传播与母语教科书的编写、使用步调一致、诉求一致。公民教育的思想在辛亥革命前的母语教科书中就有萌芽,辛亥革命胜利后,民主、共和、平等、权利等西方公民教育的核心思想理所应当地编写进“共和国教科书”中。此时的公民教育重视公民性的宣扬,结合了时代的诉求,强调了中国文化的参与。新文化运动使得中国由学习日本转为学习美国,并仿效美国的课程设计,学校开设“公民科”,编写公民读本,美欧的公民教育思想通过母语教科书得以广泛传播。之后,蒋介石统治的南京国民政府试图以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等取代公民教育,虽然遭到抵制,但此时的公民教育已受到蒋介石政府“巩固政权、寻求认同”等政治意图的干扰。加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面临外辱,公民教育作为政治动员的工具也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当时的国情。故而,中国公民教育开始偏离正途,出现了政治化的前兆。第二阶段:1937—1949,这一阶段因为战争的需要,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公民教育陷入了低谷。在抗日战争期间,无论是国统区还是根据地,都重视公民教育与抗战教育融合,为抗战服务。此阶段,公民教育成为抗战的动员工具。在国家和民族存亡的生死关头,公民教育要求个体将自由和权利全部贡献给国家,母语教科书成为号召特殊时期公民爱国报国的宣传册。抗战胜利后,国共两党都非常重视公民教育,强调民主、平等的思想,但国民党为巩固现有政权,强调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强调公民的国家认同;共产党为了建立新中国,反对并在教科书中解构封建落后的传统文化,反对现有政权,为建立新政权服务。第三阶段:1949—1976,这一阶段为了巩固社会主义新中国的政权、适应新时期的要求,公民教育被“人民”教育、“接班人”教育所取代,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人民”教育是高度政治化的,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强调阶级立场的重要性,强调教育的政治使命。因而,此阶段的母语教科书中强调政权认同,强调无私奉献,强调道德的阶级性。在“文革”期间,“人民”教育被异化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教育,宣传虚假民主,践踏传统文化、反人性,也错误地判断了时代诉求,使公民教育走向了异化,成为政治宣传和阶级斗争的工具。第四阶段:1977-新世纪,这个阶段是我国公民教育的恢复和重建期。改革开放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民主社会的建设和法治的完善,公民教育的外部条件日益成熟,从而催生了新时期公民教育的觉醒。此阶段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强调公民爱国以及公民合作,公民榜样也变得丰富多样。尤其是新世纪,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到了好的公共生活所需要的公民品质,关注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公民文化的一致性,并以知识作为公民美好生活的内在价值等。随着全球化的推进,民族文化的自信心不断增强,传统文化在公民教育中的地位得到提升,而开放的心态也使得西方公民精神在公民教育中得以呈现,并与社会发展的时代诉求相结合,公民教育开始进入一个自觉的、良性的发展阶段。通过对百年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教育思想的回顾,我们发现,公民教育的发展必须处理好三个方面的关系:基于人性的公民性、体现国家意志的政治诉求和植根于民族的传统文化。公民性、政治诉求和传统文化,成为了对公民教育相互影响、相互制衡的稳定结构。中国的公民教育,必须符合公民性的人性本质,立足中国立场,体现中国文化,面向中国问题,培养社会主义公民。正是基于此,本文最后提出了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体系的构想。
王小丁[7](2007)在《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文中认为教育是一个开放系统,任何国家的教育只有在与世界教育的交流和融合中才能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中美两国的交往可以追溯到1784年的美国商船“中国皇后号”来华。以后的46年间,中美双方在教育上的接触几乎为零。直到1830年,美国传教士裨治文受美国公理会的派遣来华,开办了中国最早的教会学校——贝满学校,拉开了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传教士来华的主旨是基督征服中国,中西文化的碰撞打碎了他们的梦想。在对中国文化和教育进行了全面的分析,对传教的困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之后,他们转向了教育,借办学传播福音,中国教育的衰落也给传教士办学留下了地盘。中国在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中开始了艰难的教育现代化进程。双向的冲突和回应始终伴随着中美教育关系的发展。美国传教士在批判中国传统教育的基础上,掀起了办学的高潮,从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发展成了以教会小学、教会中学、教会大学为主体的教会教育体系,它为中国教育提供了参照,特别是为中国高等教育提供了参照,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就是最好的样本。但教会学校始终没能进入中国的教育体系,宗教性和教育的“话语权力”是最重要的因素。美国传教士与中国的留学教育有直接的关系,容闳就是在传教士布朗推举下于1847年1月赴美留学,中国留学史上翻开了新的一页,学成归国的容闳经过艰苦的努力和斡旋,终于促成了幼童留美,掀起了留美第一次高潮。经过约30年的沉寂之后,留美第二次高潮——庚款留美兴起,其中有较为复杂的历史原因,经过中美双方努力,按照美国的意图,终于达成协议。中国的外交官梁诚和美国总统罗斯福起了关键作用。美国对中国的“文化投资”战略初步实现,但并没出现他们所期望的结果。归国留学生把美国教育思想、大学模式与中国教育实际相结合,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在中国教育模式从指向日本向美国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的教育变革进一步深化还需要理论和实践的指导,以留美学生为主的中国教育界邀请杜威、孟禄等美国教育家来华,杜威通过讲演把他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体系介绍给中国,并设计了一幅以实用主义教育为底色的中国教育蓝图。孟禄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对中国教育问题进行了“诊断”并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两位教育家关注的重点是中国的基础教育,对当时的学制、课程、教材、教学方法等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推动了中国的教育实验热潮,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柏克赫斯特的“道尔顿制”、麦柯尔的教育测量等纷纷在中国展开,加快了中国教育的科学化进程。以陶行知、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为主的中国教育家群体,开始了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对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本土化改造,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生活教育、平民教育理论并成功运用于实践。胡适是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深受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杜威教育哲学中的实用性、科学主义、思维方法等体现在他的高等教育观、文学革命等方面。他对中美教育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纵观中美教育关系的全过程,充满了变数、矛盾,体现出非均衡性的典型特征,这种非均衡特征正是研究中美教育关系的逻辑起点,以比较的方法,从教育的视角去研究中美教育关系,正是其价值所在。
徐雪莲[8](2020)在《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滥觞于清朝末期,勃兴于民国前期和中期,此后趋于式微并走向转型。在教育救国思潮的影响下,一些有识之士意识到“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欲挽救濒于亡国灭种边缘之国家,必先拯救处于水深火热之民众。于是,各种旨在改善民生的教育思潮风起云涌,如:实用主义教育思潮、三民主义教育思潮、职业教育思潮、生活教育思潮、平民教育思潮、民众教育思潮、生产教育思潮、工读主义教育思潮、乡村教育思潮、新民主主义教育思潮等,其中皆包含教育救民、济民、惠民的思想追求。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都有大量关于教育功能、受教育权、教育对象、教学内容的见解以及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的创造性运用等,体现出教育民生思想。本研究聚焦于清末至民国时期的教育民生思想,运用文献研究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为代表,对其产生的社会背景、目标内涵、演化历程及其实践影响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理清其逻辑理路和思想特征,并分析其局限性及现实启示。论文共包括六个部分:导论部分述及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缘起、界定教育民生的相关概念、论述相关研究现状和本研究的意义、目标、内容、方法等。第一章阐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中国近代政治的沉沦、经济的衰微、文化的鸿沟、教育的维艰和民生的凋弊,是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西方科学与民主思想、平民主义教育思想是其产生的外部渊源。以此发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是中国近代教育家对教育的民生功能的重新认识与期求。第二章考察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形成和演进的历程。从1905年到1949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经历了一个初潮形成期、高潮勃发期以及由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或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转轨的发展历程。第三章以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俞庆棠的民众教育、邰爽秋的民生本位教育等思想为代表,分析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并考察教育民生实践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无论是教育家们教育宗旨的树立、教育对象的划定、教育路径的选择和教育实践的内容都体现出对民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在其推行的教育活动中,不分男女老幼、贫富贵贱,人人都可以成为教育对象;凡是能够改善民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文字、生计、卫生、健康、休闲等,都成为他们的教育内容;他们的教育路径始终与民众的生活紧密联系。在此基础上,聚焦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三位教育家的教育民生思想并进行比较。三人的教育民生思想不仅有很多相同之处,也存在着不同之处,体现了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丰富性和实践的灵活性。第四章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进行梳理,并尽可能全面、客观地对其作出评价。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仅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而且以民为本,在教育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组织形式的采用上均以生活为本位;由于产生于特殊的时代,知识分子急于找到一条救国救民之路,加之教育家们自身的局限,导致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缺陷: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无力弥补理想与现实间的断裂地带。第五章论述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探讨其对当下教育民生建设的启示。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是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等一大批教育家殚精竭虑,对国家、对民众的热爱与自身教育智慧相结合的产物。尽管存在某些历史局限,但瑕不掩瑜,其对教育与人的关系的深刻认识,对教育民生功能的独特见解和创造性发挥,在国内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教育本身,都产生了诸多影响,其不仅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丰富了教育理论,促进了教育变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民众的生活;在国外,不仅受到了关注与盛赞,也成为指导许多国家教育民生工作的蓝本;在目前我国的教育民生事业建设中,要踏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完善并切实执行教育民生政策,要更加关注教育的精神向度,努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教育家办学应具有民生情怀。
闫长艳[9](2020)在《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理念的借鉴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越来越关注少数民族教育。小学蒙古语授课教师作为蒙古民族基础教育工作的主力军,其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蒙古族小学的教育质量,进而影响到蒙古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蒙授中师从蒙古民族地区特点和蒙古族小学教学实际出发,创造性地发展了中师课程体系,培养了一批技能高、信念强、知识广、善于教育的小学蒙古语授课教师。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理念对改进小学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提升小学蒙古语授课教师职前教育的质量,优化小学蒙古语授课教师的教育素养,推动蒙古民族基础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论文在搜集、整理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蒙授中师”、“课程设置”和“课程设置理念”进行了概念界定,以“教师教育理论”、多元文化理论和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为理论基础,采用文献法、访谈法和历史研究的方法,对蒙授中师课程产生的背景、原因、影响以及课程的发展阶段做了系统的梳理。文章从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两个方面,课程类型、课程门类、课程时间、课程实施与评价等多个维度,阐明了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的基本情况,并以此为据,对蒙授中师课程设置所具有的民族性、实用性、协同性、思想性、技能性和教育性等特点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概括性的总结。文中评析了小学蒙古语授课教师教育课程内容脱离民族小学教育与生活实际、专业思想教育不足、轻视传统教学工具使用能力培养等情况;对蒙授中师的教学内容密切联系民族地区实际、融合民族文化开发隐形课程、合理组织加强技能训练等课程设置理念,进行了经验性的反思。在反思之余,笔者总结了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理念中一些值得小学蒙古语授课教师职前教育借鉴的地方。比如:因地制宜,密切联系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育民族小学真正需要的老师;根据民族小学的教学需要来确定技术培训的内容;以蒙古族学生的个性特征为依据,合理地组织教学技能的考核,还要善于利用教育认知、教育情感和教育意志对教育行为的推动作用,从多方面指导学生热爱本民族教育,全心全意为蒙古族小学教育事业服务等。
张晨琛[10](2019)在《特殊学校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以N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不仅是我国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残疾人顺利地就业、融入社会、实现人生价值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随着国家政府对残疾人教育、生存与就业状况的日益重视,残疾人教育事业迅猛发展,但也要清醒地意识到我国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如办学质量不高,师资力量薄弱,课程内容与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缺乏系统规范的课程标准指导等。就整体而言,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发展速度和已取得成果还与普通中职教育和广大残疾人接受职业教育的现实需求存在较大差距,急需进一步深入地改革。为了对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进行系统深入地了解,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研究采用个案研究法,以浙江省在此方面已有一定经验的N校为个案,通过访谈、观察等方法,从N校的课程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四个方面进行调研,逐渐剥离出其课程建设过程中暴露出来的现实和难点问题,并基于发现的问题,对N校的课程建设进行提炼总结:课程目标重点明确,但未能有效统筹整合;课程内容较充足,有待于进一步系统规划;课程实施有效性尚需要提升;课程评价作用未能得到应有体现。同时,进一步提出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建议与对策:明确课程定位,强化目标导向;规范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系统性;师生通力合作,增强课程实施有效性;完善评价机制,促进课程发展。由于我国的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开展有着一定的相似性,故而期待为其他特殊中等职业教育学校的职业课程建设提供可借鉴的理论依据与实践案例,也期望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能为教育主管部门制定有关特殊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政策、文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实际支撑。
二、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改革聋哑学校的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改革聋哑学校的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概念界定 |
(一)特殊教育 |
(二)特殊教育教师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三、研究综述 |
(一)教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哲学本体论研究 |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化培养的研究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研究 |
(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变迁的研究 |
(六)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研究 |
(七)国外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研究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历史研究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案例研究法 |
五、创新与不足 |
(一)选题上的创新 |
(二)研究内容的创新 |
(三)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一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兴起与发展(19 世纪末—1977) |
一、中国近代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嚆矢 |
(一)晚清以降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民国初期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初兴 |
(三)民国中后期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发展 |
二、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整顿与改革 |
(一)民主制度的初创与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整顿与提高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师傅带徒弟”和“短期训练班”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1978-1997)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制定 |
(一)国家和地方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政策 |
(二)特殊教育师资待遇和聘任政策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迁 |
(一)从定向型向非定向型转变的中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 |
(二)从单一到多样化的高等特殊师范教育培养模式 |
三、特殊教育师资课程设置的转变 |
(一)中等特殊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高等特殊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深化改革(1998—2016)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建设 |
(一)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制的建立 |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培养培训的制度与政策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转向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类型的转变 |
二、特殊教育师资专业化发展 |
(一)特殊教育师资专业思想素质的提升 |
(二)特殊教育师资的多元复合性知识结构 |
(三)特殊教育师资的教育理念与良好心理素质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目标的改革 |
(一)B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的培养目标 |
(二)H师范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
(三)L师范大学和C大学特殊教育专业本科培养目标 |
四、特殊教育师资培养模式的变迁 |
(一)大专培养模式 |
(二)本科培养模式 |
五、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课程改革 |
(一)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科为基础的综合性转变 |
(二)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向理论与实践并重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历程反思与国外借鉴 |
一、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历程反思 |
(一)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政策演进历程反思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演进历程反思 |
(三)特殊教育教师专业培养的课程演进历程反思 |
二、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国外借鉴:以美国为例 |
(一)明确的特殊教育教师资格标准 |
(二)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专业化、系统化 |
(三)美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对我国的镜鉴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路径建构 |
一、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的中西文化交融背景 |
(一)从移植走向本土化 |
(二)吸收与自我发展的结合 |
(三)中西文化冲突背景下的本土化生长 |
二、中国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路径的建构视野 |
(一)文化觉醒和关怀是中国特教育师资发展的必由之路 |
(二)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水平提高是重点 |
(三)特殊教育教师职前培养与职后培训一体化是趋势 |
(四)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构建是基本手段 |
(五)特殊教育教师教学能力从个体“他主——自主”建构是重要方式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校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着作情况 |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缘由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概念的界定 |
1.3.1 什么是乡村教育 |
1.3.2 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的关系 |
第2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的基本历程 |
2.1 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国际背景 |
2.1.1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 |
2.1.2 国外思潮的影响 |
2.2 乡村教育运动兴起的国内背景 |
2.2.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的政治背景 |
2.2.2 天灾人祸造成沉重的经济危机 |
2.2.3 空前的文化危机 |
2.3 乡村教育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
2.3.1 乡村教育运动的萌发 |
2.3.2 乡村教育运动的蓬勃发展 |
2.3.3 乡村教育运动的衰落 |
第3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思想与实践主要代表人物的研究 |
3.1 陶行知:“教育就是社会改造” |
3.1.1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
3.1.2 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 |
3.2 梁漱溟:“中国文化的失调” |
3.2.1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3.2.2 梁漱溟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3 晏阳初:“愚、贫、弱、私” |
3.3.1 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基础 |
3.3.2 农村运动的使命——民族再造与民族自救 |
3.3.3 晏阳初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3.4 卢作孚的乡村教育思想 |
3.4.1 卢作孚乡村教育思想的形成与发展 |
3.4.2 卢作孚乡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4章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主要人物乡村教育运动的特点 |
4.1 乡村教育运动的主体:胸怀天下的教育实干家 |
4.2 乡村教育运动的教育对象:不分等级,有教无类 |
4.3 乡村教育运动的方法:追根溯源,科学实证 |
4.4 乡村教育运动的内容:丰富多样,适用性广 |
4.5 乡村教育运动的趋势:从分散走向合流 |
第5章 贡献与局限:对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思考 |
5.1 乡村教育运动的贡献与失败的原因 |
5.1.1 乡村教育运动的贡献 |
5.1.2 乡村教育运动失败的原因 |
5.2 乡村教育运动对当代农村发展的启示 |
5.2.1 “乡村运动而乡村不动”的历史启示 |
5.2.2 “生活教育”理论对农村教育的启示 |
5.2.3 “农业引发工业”对当前“三农问题”的启示 |
5.2.4 “四大教育、三大方式”对农村现代化的启示 |
5.2.5 “乡村现代化”对当前农村教育的启示 |
5.2.6 “要化农民,须受农民化”对农村教育的启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从隔离走向融合:上海特殊教育研究(1978-2010)(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缘起 |
二、研究对象与意义 |
三、研究现状与问题 |
四、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一章 特殊教育政策变迁 |
第一节 历史的积淀 |
一、特殊教育的产生与兴起 |
二、特殊教育政策变迁 |
第二节 上海特殊教育政策演变 |
一、特殊教育的恢复与调整 |
二、立法保障与推进 |
三、进入内涵发展新阶段 |
第二章 特殊教育体系构建 |
第一节 完善义务教育阶段特殊教育体系 |
一、确保视障、听障儿童义务教育实施 |
二、开创和发展智障教育 |
三、从随班就读到“送教上门” |
第二节 特殊教育向两端延伸 |
一、发展学前特殊教育 |
二、推进特殊职业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 |
第三节 特殊教育体系特点分析 |
一、世界两大特殊教育体系分析 |
二、上海特殊教育体系特点 |
第三章 特殊教育课程与实施 |
第一节 国家特殊教育课程设置演变 |
一、聋校的课程设置演变 |
二、盲校的课程设置演变 |
三、弱智学校(班)的课程演变 |
第二节 上海特殊教育地方课程演变 |
一、上海聋校课程设置 |
二、辅读校(班)课程演变 |
第三节 上海特殊教育学校课程实践 |
一、盲校学校课程实践 |
二、聋校学校课程实践 |
三、辅读学校课程实践 |
第四章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 |
第一节 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政策演变 |
一、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特殊教育师资 |
二、高等师范院校的参与 |
三、探索特殊教育教师资格制度 |
第二节 上海特殊教育资格证书制度实践与探讨 |
一、上海特殊教育教师资发展概况 |
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实践 |
结语:融合之路 |
一、走向融合:上海面临的挑战 |
二、在隔离与融合之间:西方的经验 |
三、无问西东:上海的融合之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0年上海盲校、聋校和辅读学校校本课程设计与实施案例 |
附录二 :2010年上海市特殊教育支持服务机构信息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
一、研究的缘起 |
二、研究的问题 |
三、文献综述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五、研究的价值 |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七、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清末特殊教育的滥觞与起步(1874—1911) |
一、清末特殊教育产生的历史背景 |
(一)动荡政局为开办特殊教育提供宽松土壤 |
(二)西学东渐的文化传播为特殊教育的产生创造条件 |
(三)新教育发展为特殊教育移植创设宽容氛围 |
二、清末特殊教育的嚆矢 |
(一)清末特殊教育的舆论宣传 |
(二)教会特殊教育机构的兴起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启蒙 |
(一)盲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二)聋哑教育师资培养的肇始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与课程教学的初步探索 |
(一)确立“识字明道”的培养目标 |
(二)尊西仿新的课程体系初具 |
(三)教学方法的移植与改进 |
五、特殊教育经费对西国的依附 |
(一)教会慈善人士的联合募捐 |
(二)国内教会组织的支持资助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的零星尝试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民国初期特殊教育的规范化发展(1912-1926) |
一、民初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军权至上的政局导致特殊教育发展边缘化 |
(二)城市社会变动改变残疾人的救助观念 |
(三)教育热潮迭起为特殊教育发展创设民主氛围 |
二、民初特殊教育政策的形成与确立 |
(一)民初特殊教育宗旨的流变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初定 |
(三)特殊学校确立地位与规范管理 |
三、特殊教育师资来源的自给自足 |
(一)特殊学校毕业生扩充师资队伍 |
(二)特殊学校附设短期师资训练班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变革与课程教学完善 |
(一)确立“塑造独立国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丰富充实 |
(三)语言教学方法的改进与调试 |
(四)上海盲童学校的个案考察 |
五、广源众筹的多渠道经费来源 |
(一)特殊学校的外源性筹资 |
(二)特殊学校的内源性筹资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办学增加,国人积极仿办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的“中国化”渐变(1927-1936) |
一、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教育行政渐趋稳定与教育秩序规范 |
(二)国内预防残疾意识逐渐增强 |
(三)儿童学研究的发展促使国人关注残疾儿童 |
二、南京国民政府前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发展 |
(一)特殊教育宗旨的核心确立 |
(二)特殊教育行政管理体系的调整 |
(三)私立特殊学校的管理权过渡 |
(四)特殊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变通政策 |
(五)卫生教育与慈善救济的强化实施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一)确立职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专业知识技能的课程设置 |
(三)理论与实践并重的教学经验积累 |
四、特殊教育培养目标革新与课程教学的本土探索 |
(一)确立“盲哑教育职业化”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宗教性弱化 |
(三)国人对语言教学的尝试与突破 |
五、西方母国经费来源缩减 |
(一)国内捐款与政府补助增加 |
(二)制定学费标准,补充学校经费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教会与国人办学数量的此消彼长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挫折复兴(1937-1949) |
一、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历史背景 |
(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致使特殊教育重心南移 |
(二)特殊教育专业组织的兴起助力 |
(三)战后中国经济崩溃导致特殊教育生存举步维艰 |
二、南京国民政府后期特殊教育政策的规划与完善 |
(一)战时特殊教育政策的应时调整 |
(二)战后特殊教育政策的完善性规划 |
三、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专业性增强 |
(一)专业性与师范性相结合的培养目标 |
(二)注重系统理论学习的课程设置 |
(三)延聘专业教师开展培训 |
(四)战后拟定专业师资培养方案 |
四、特殊教育办学目标与课程教学体系的日趋完善 |
(一)确立“培养社会有用公民”的培养目标 |
(二)课程内容的规范设置 |
(三)特色教学法的形成 |
五、经费来源渐趋稳定 |
(一)社团组织的经费补助 |
(二)政府经费投入渐增 |
六、特殊学校生源就业与发展规模 |
(一)学校生源及就业情况 |
(二)学校数量扩充,残疾人渐成办学主体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特点 |
一、特殊教育发展的外生性影响因素 |
(一)政权更替与国家权力触角的延伸 |
(二)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新生与生产力的客观需求 |
(三)中西方文化碰撞交融的强势推进 |
二、特殊教育发展的内生性影响因素 |
(一)特殊教育自身的功能转换 |
(二)特殊教育的人本价值逐渐突显 |
(三)适应本土发展的自我调整 |
三、特殊教育发展的特点归结 |
(一)教育观念由“养”到“教”不断明晰 |
(二)教育监管由“放”到“收”的集权化 |
(三)特教师资培养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
(四)课程教学体系杂糅走向融合的本土化适应 |
(五)经费来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的开放化集资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评析与启示 |
一、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经验 |
(一)特殊教育本质功能的表达与强化 |
(二)政府主权意识觉醒加强特殊教育整顿规范 |
(三)特教师资培养体系的形成与教学经验积累 |
(四)西式课程与教学方法的植入与改造 |
(五)多方支援加强特殊教育根基巩固 |
二、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困境 |
(一)角色定位摇摆不定,教育观念难转变 |
(二)政策法规零散不健全影响特殊教育规范管理 |
(三)师资培养体系欠缺阻碍教学工作进展 |
(四)课程教学过度依赖制约特殊教育独立发展 |
(五)经费支出基础薄弱导致特殊教育发展缓慢 |
三、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的当代启示 |
(一)拓展融合教育观念视角,社会融合与自主发展并举 |
(二)加强特殊教育政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体系建设 |
(三)优化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推动师资专业化发展 |
(四)丰富特殊教育课程教法内涵,把握借鉴与创新合理尺度 |
(五)扩充特殊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凝聚多元力量均衡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6)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和意义 |
(一) 从本土化到本土自觉:中国公民教育的追求 |
(二) 母语教科书:中国公民教育的重要载体 |
(三) 个人的学术背景与学术思考 |
二、相关概念界定与厘清 |
(一) 臣民、国民、人民、公民 |
(二) 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 |
(三) 百年母语教科书 |
(四) 百年的时间段划分 |
三、文献综述 |
(一) 公民教育历史回顾的研究 |
(二) 中国公民教育本土化的研究 |
(三) 母语教科书文本内容的研究 |
(四) 以教科书为载体对公民教育思想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中西方公民教育的历程与反思 |
第一节 西方公民教育的缘起与嬗变 |
一、公民及公民教育的概念源头:共和主义公民观 |
二、西方现代公民及公民教育:自由主义公民观 |
三、在挑战中完善自由主义公民观 |
第二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历程与问题 |
一、公民:从概念输入到思想萌芽 |
二、培养国家公民:从思想宣传到制度建立 |
三、强化与变异:从公民教育到国家公民训育 |
四、致力教育改革,推动公民教育 |
第三节 中国公民教育的本土追求 |
一、需要中国文化参与 |
二、基于中国社会选择 |
三、凝聚中国千年智慧 |
第二章 西方公民教育的本上化(1904-1936) |
第一节 萌芽、阻抑与发展:公民教育探索期的曲折前行(1904-1919) |
一、辛亥革命前公民思想在母语教科书中的萌芽 |
二、符合民国宗旨,强调民主训练:《共和国教科书·新国文》中的公民教育 |
三、公民教育因“复辟”受到短暂阻抑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发展的黄金期(1920-1927) |
一、“国语运动”促进了公民教育思想的传播 |
二、“公民科”的设立促进了学校公民教育的快速发展 |
三、民主人士对公民教育的文本实践:以《开明国语读本》为例 |
第三节 公民教育政治化的前兆(1928-1936) |
一、公民教育受到“党化教育”“三民主义教育”的冲击 |
二、培育“三民主义”好公民:《新主义国语课本》中的公民教育 |
三、为了民族复兴:“九·一八”事变后公民教育的主动政治化 |
第三章 公民教育蜕变为政治动员的工具(1937-1949) |
第一节 国统区:公民教育融入抗日教育(1937-1945) |
一、抗战时期的教育方针:巩固精神国防 |
二、腥风血雨下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战时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培养投身于革命的公民 |
第二节 革命根据地:用公民教育支持抗战建国(1937-1945) |
一、为抗战服务:革命根据地教育的指导思想 |
二、革命根据地的教科书编写与发行 |
三、时代性和革命性:《战时新课本·国语常识合编》中的公民教育 |
第三节 政权转变期:公民教育异化为宣传手段(1945-1949) |
一、国统区与解放区的两套经典母语教材 |
二、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比较 |
三、“复古”与“解构”:国共两党母语教科书中公民文化认同的分歧 |
第四章 以“人民教育”取代公民教育(1949-1976) |
第一节 探索与迷惑:新中国公民教育的沉寂(1949-1966) |
一、公民、人民与接班人:新中国初期以思想政治为核心的教育目标 |
二、语文教科书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 |
三、新中国初期语文教科书中的“社会主义劳动者”教育 |
第二节 狂热与崇拜:“文化大革命”中的“接班人”教育(1966-1976) |
一、青年学生作为主要参与对象的文化大革命 |
二、对建国十七年教育工作的全盘否定 |
三、“文革”期间的教科书:作为政治斗争的工具 |
第三节 “接班人”教育:以北京市小学《语文》为例 |
一、“接班人”与国家的关系:“紧跟伟大领袖毛主席” |
二、课本中的“接班人”生活:以阶级斗争为纲 |
三、课本中的“接班人”榜样:“毛主席的好战士” |
四、课本中的儿童:成人化、英雄化、政治化 |
第五章 新时期公民教育的复兴与重建(1977—今) |
第一节 “民主”“权利”成为新时期中国公民教育的目标(1977-1985) |
一、“民主”成为“文革”后最迫切的政治诉求 |
二、教育领域的“拨乱反正”与教材重建 |
三、改革开放后母语教科书中的公民教育思想:以全日制十年制小学《语文》为例 |
第二节 公民教育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催生下快速发展(1986-2000) |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公民生长提供了成长的土壤 |
二、教育要为现代化国家培养社会主义公民 |
三、第一套义务教育母语中的公民教育思想 |
第三节 新世纪社会主义公民教育的自觉构建(2001-) |
一、新世纪启动公民社会的建设策略 |
二、新世纪公民教育本土性的初步呈现 |
三、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公民:以“苏教版”语文教科书为例 |
第六章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
第一节 百年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公民性的紧张对立 |
二、政治诉求凌驾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公民性之上 |
三、中国传统文化、公民性与时代诉求三者间的相互制约 |
第二节 中国本土公民教育的失落与追问 |
一、中国传统文化弱势地位 |
二、公民性淹没在战争和战争思维中 |
三、传统伦理政治与民主政治之间的矛盾日益明显 |
第三节 基于中国伦理精神的公民教育建构 |
一、成为普遍存在者:中国伦理型文化的重要特征 |
二、中国伦理与公民精神的价值耦合 |
三、基于中国伦理的公民教育设计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7)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 |
(一) 问题的提出 |
(二) 选题的意义 |
(三) "双向的冲击—回应"理论模式的建构 |
二、中美教育关系界说 |
三、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综述 |
(一) 传教士和教会教育研究 |
(二) 留学教育研究 |
(三) 美国教育家与中美教育关系的研究 |
(四) 中国教育变革与美国教育影响的研究 |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
(一) 研究的内容 |
(二) 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冲击与应对——美国传教士东来 |
第一节 美国传教士来华——拉开中美教育关系的帷幕 |
一、美国传教士来华的历史背景 |
二、美国人的中国观 |
三、美国传教士东来 |
第二节 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应对 |
一、民族危机下的中国教育 |
二、中国人的美国观 |
三、寻求中国教育之路 |
第三节 美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全面渗透 |
一、美国传教士对中国传统教育的批判 |
二、教会教育理论体系的构建 |
三、美国传教士在中国官办学堂 |
四、美国传教士对中国文化和教育的全面渗透 |
第四节 双向的冲击—回应模式下的中美教育关系解读 |
第二章 渗透与媒介——美国在华的教会学校 |
第一节 美国教会初等、中等教育在中国 |
一、教会教育的开创与发展——教会小学、中学在中国 |
二、教会学校在中国发展的原因 |
三、从中美教育关系视角看教会教育 |
第二节 美国教会高等教育在中国 |
一、教会大学在中国产生的原因 |
二、教会大学在中国的发展 |
三、教会大学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分析 |
四、教会大学的归宿 |
第三节 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以燕京大学为个案 |
一、对中国文化的认同 |
二、司徒雷登的宗教观与中国教育 |
三、司徒雷登与燕京大学 |
四、燕京大学的中国化 |
五、司徒雷登与哈佛燕京学社 |
六、对司徒雷登与中美教育关系的评价 |
第四节 教育的"话语权力"下的中美教育关系 |
一、后殖民理论与教会教育研究 |
二、"文化征服"与"教育重构" |
三、"权力与知识"是中美教育关系的焦点之争 |
第三章 出路与选择——留学美利坚 |
第一节 容闳——留学教育的先行者 |
一、对美国文明的认识 |
二、美国文化和教育熏陶下的教育救国理想 |
三、容闳——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丰碑 |
第二节 幼童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新篇章 |
一、促成幼童留美的内外因素 |
二、留美幼童在美国 |
三、留美幼童撤回中国 |
第三节 庚款留美——中美教育关系史上的里程碑 |
一、第二次留学高潮——庚款留美 |
二、梁诚——庚款留美的推动者 |
三、罗斯福——庚款留美的关键角色 |
四、美国介入庚款留美事务 |
第四节 留美学生与中国教育 |
一、对美国教育理论的传播 |
二、中国大学领导和师资的主要力量 |
三、从留美学生的教育类博士论文看中美教育 |
第五节 留美教育的反思 |
一、中国教育结构的失衡 |
二、教会学校——留美运动的参与者 |
三、中国教育潜在的危机 |
第四章 导入与传播——美国教育家与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在中国 |
第一节 杜威与中国教育蓝图 |
一、杜威的中国之行 |
二、中国教育蓝图设计的基础 |
三、实用主义教育底色下的中国教育蓝图 |
四、中国教育蓝图与中美教育关系 |
第二节 孟禄与中国教育讨论 |
一、《教育史教科书》论中国教育 |
二、《中国教育讨论》的问题"诊断" |
三、孟禄在中美教育关系中的角色延续 |
四、杜威与孟禄对中国教育影响的比较 |
第三节 克伯屈与"设计教学法" |
一、克伯屈——实用主义教育理论的实践解读者 |
二、克伯屈来华与中国教育问题讲演 |
三、设计教学法在中国 |
第四节 指向美国——中美教育关系的必然选择 |
一、政治经济决定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二、思想文化推动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三、教育变革选择了中国教育的美国指向 |
四、国联考察团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批评 |
五、中国教育界对中国教育指向美国的反思 |
第五章 反思与实践——美国教育影响下的中国教育变革与创新 |
第一节 变革与实践——中国新教育之路的探索 |
一、平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影响下的本土化探索 |
二、生活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的中国化改造 |
三、职业教育——中美教育比较背景下的实践超越 |
第二节 20世纪20年代的教育改革运动 |
一、新学制的产生与中美教育关系 |
二、美国教育渗透与课程、教材改革 |
三、美国教育理论指导下的教育实验 |
第三节 胡适——中美教育关系人物个案研究 |
一、胡适在美国 |
二、胡适与实用主义教育哲学 |
三、胡适的大学观 |
四、文学革命与白话文教科书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 中国古代教育民生思想源远流长 |
(二)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内涵丰富但缺少系统整理研究 |
(三) 中国当代教育民生建设及理论研究的现实需要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一) 民生 |
(二) 教育民生 |
(三) 教育民生思想 |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内容 |
四、研究意义 |
(一) 为教育民生理论研究提供参考 |
(二) 为我国当前教育民生建设提供历史镜鉴 |
五、研究思路 |
六、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三) 相关研究成果评述 |
1. 已有研究的学术贡献 |
2. 已有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
3. 本研究的努力方向 |
七、研究方法 |
(一) 文献研究法 |
(二) 比较研究法 |
(三) 个案研究法 |
八、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
(一) 研究领域的开新 |
(二) 研究范式的创新 |
第一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 |
一、政治的沉沦 |
二、经济的衰微 |
三、文化的下行 |
四、教育的维艰 |
(一) 教育政策朝令夕改,教育改革成效甚微 |
(二) 教育观念陈旧,教学内容脱离实际 |
(三) 教育经费严重不足,失学罢课现象频发 |
(四) 文盲人数众多,教育机会严重不平等 |
五、民生的凋敝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外部渊源 |
一、科学与民主思想的引入 |
(一) “西学东渐”为近代中国点燃科学与民主思想的火种 |
(二) 科学与民主催发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 |
二、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引入与传播 |
(一)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广泛传播 |
(二) 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形成与演进 |
第一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萌芽潮起(1905-1912年) |
一、教育民生观点的提出 |
二、教育方针及规章制度中教育民生思想的出现 |
第二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高潮勃发(1913-1937年) |
一、教育民生论说层见叠出 |
二、教育家办学的兴起 |
(一) 社会对新式人才的需求 |
(二) 改良派教育舆论与实践的影响 |
(三) 政府政策的支持 |
(四) 教育家办学的涌现 |
(五) 教育家办学的社会影响 |
三、教育民生实践此行彼效 |
第三节 教育民生思想的式微与转轨(1937-1949年) |
一、抗战教育思潮云屯席卷 |
二、教育民生实践举步维艰 |
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一)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新民主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二) 三民主义教育民生思想向国际主义教育民生思想的转轨 |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及实践探索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内涵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宗旨观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对象观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一) 晏阳初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二) 俞庆棠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三) 邰爽秋的教育民生内容观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 |
(一) 教育民生的方法选择 |
(二) 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实践探索 |
一、开展教育研究与实验 |
(一) 教育心理研究与实验——解决谁可以受教育的问题 |
(二) 文艺研究与实验——满足民众日常生活所需,提供民众接受教育的工具 |
(三) 生计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善民众物质生活 |
(四) 卫生教育研究与实验——增强民众体质,改善民众生活环境 |
(五) 公民教育研究与实验——改变民众的精神面貌 |
(六) 休闲教育研究与实验——丰富民众的精神生活,唤起农民“向上的意识” |
二、编写教材和民众读物 |
(一) 编写教材——编辑符合民情的教学内容 |
(二) 编辑民众读物——传播知识,提升道德品质,丰富精神生活 |
三、出版学术期刊 |
(一) 教育理论类学术期刊——传播教育民生思想与理论,交流教育民生工作经验 |
(二) 教学辅导类学术期刊——提高学习效果,传授民生知识 |
四、教育成果推广 |
(一) 实验区内各项教育的推广 |
(二) 实验区的拓展 |
第三节 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教育民生思想比较分析 |
一、教育民生宗旨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二、教育民生对象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三、教育民生内容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四、教育民生路径观的异同 |
(一) 相同之处 |
(二) 相异之处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与价值澄明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理路 |
一、实现救国济民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起点 |
二、大教育观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中枢 |
(一) 大教育的概念 |
(二) 中国近代教育家对大教育的追求 |
三、追求民主与科学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主线 |
四、精神生活是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逻辑延展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价值澄明 |
一、在继承与吸收中不断创新的历史价值 |
(一) 从新的视角解读中国传统民本思想 |
(二) 对古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
(三) 对西方平民主义教育思想的吸收与创新 |
二、以民为本、教育济民的社会价值 |
(一) 强调教育为民服务 |
(二) 重视民众的主体性 |
三、以民生为本位的教育价值 |
(一) 平民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二) 民众教育的民生本位取向 |
(三) 民生本位教育的民生取向 |
第三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局限 |
一、误解国弱民穷的根源 |
二、过于抬高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对现存腐败、独裁政府抱有幻想 |
四、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色彩 |
五、政治、经济和文化条件的外在制约 |
(一) 政治因素的制约 |
(二) 经济因素的制约 |
(三) 文化因素的制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与当代启示 |
第一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历史影响 |
一、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社会影响 |
(一) 更新了民众的教育观念 |
(二) 彰显了教育的民生功能 |
(三) 改善了民众的生活状况 |
二、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教育影响 |
(一) 促进教育民生政策的生成 |
(二) 丰富了教育理论和教育研究 |
三、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国际影响 |
第二节 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的当代启示 |
一、扎实推进新时代全民教育 |
二、完善并推进实施教育民生政策 |
三、关照教育民生的精神向度 |
四、消弭民间反智主义对教育民生的阻障 |
五、倡导教育家办学的民生情怀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9)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理念的借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实践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蒙古语授课师范教育的研究 |
2.蒙古语授课教师的研究 |
3.蒙授中师课程及其设置理念的研究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核心概念界定 |
1.蒙授中师 |
2.课程设置 |
3.课程设置理念 |
(六)理论基础 |
1.教师教育理论 |
2.多元文化理论 |
3.生活教育理论 |
二、蒙授中师课程的产生发展 |
(一)蒙授中师课程的产生 |
1.蒙授中师课程产生的背景 |
2.蒙授中师课程产生的原因 |
3.蒙授中师课程产生的影响 |
(二)蒙授中师课程的发展 |
1.蒙授中师课程的探索发展(1966 年以前) |
2.蒙授中师课程的曲折发展(1966-1977 年) |
3.蒙授中师课程的恢复发展(1978-1999 年) |
4.蒙授中师课程升级(1999 年以后) |
三、蒙授中师课程设置概况 |
(一)蒙授中师的课程结构 |
1.蒙授中师的课程类型结构 |
2.蒙授中师的课程门类结构 |
(二)蒙授中师的课程内容 |
1.蒙授中师教育类课程内容 |
2.蒙授中师技艺类课程内容 |
3.蒙授中师通识类课程内容 |
(三)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特点 |
1.蒙授中师课程设置具有鲜明的民族性特点 |
2.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符合民族小学教学需要 |
3.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综合完整各科协同并进 |
4.蒙授中师课程设置注重加强专业思想教育 |
5.蒙授中师课程设置重视教育专业技能训练 |
6.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突出了教书育人的特色 |
四、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理念借鉴 |
(一)小学蒙古语授课教师培养的现状评析 |
1.课程教学内容脱离民族小学教育与生活实际 |
2.专业思想教育缺失,民族教育信念有待增强 |
3.分科培养知识面窄,难以适应民族小学教学 |
4.现代教育技术加强,牧区所需教学工具丢弃 |
5.热衷教育理论学习,轻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 |
6.教师资格考试面向社会,“准教师”根基不稳 |
(二)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理念 |
1.教学内容联系民族地区教育与生活实际 |
2.充分利用民族传统文化,开发隐形课程 |
3.引领思想,激发学生对民族教育的热爱 |
4.科学规划课程,有利于学生的技能养成 |
(三)对小学蒙古语授课教师职前教育的启示 |
1.面向民族地区小学教育,培养多科型教师 |
2.增强技能训练,为民族小学培育优质师资 |
3.从知、情、意入手,塑造学生的教育行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10)特殊学校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以N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核心概念界定 |
1.3.1 听障生 |
1.3.2 中等职业教育 |
1.3.3 课程和课程建设 |
1.4 研究综述 |
1.4.1 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 |
1.4.2 残疾人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 |
1.4.3 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相关研究 |
1.4.4 已有研究述评 |
1.5 理论基础 |
1.5.1 陶行知职业教育课程理论 |
1.5.2 实践模式课程理论 |
第2章 研究设计与思路 |
2.1 研究目的 |
2.2 研究方法 |
2.3 研究内容 |
2.4 研究对象 |
2.4.1 个案的选择 |
2.4.2 访谈对象的选择 |
2.5 研究步骤 |
2.5.1 进入研究现场 |
2.5.2 收集研究资料 |
2.5.3 整理与分析资料 |
2.6 研究的相关问题 |
2.6.1 研究的真实性问题 |
2.6.2 研究的伦理问题 |
第3章 N校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现状 |
3.1 课程目标 |
3.1.1 总的课程目标 |
3.1.2 各分模块课程目标 |
3.2 课程内容 |
3.2.1 课程内容的选择 |
3.2.2 课程内容的组织 |
3.3 课程实施 |
3.4 课程评价 |
第4章 N校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面临的问题 |
4.1 课程目标有待明确 |
4.1.1 缺乏政策支持 |
4.1.2 课程目标未能有效整合 |
4.1.3 个体差异难以兼顾 |
4.2 课程内容缺乏规范 |
4.2.1 课程内容选择随意 |
4.2.2 课程内容组织松散 |
4.3 课程实施有效性难以保证 |
4.3.1 师资配备不足 |
4.3.2 非智力因素培养被忽视 |
4.3.3 师生有效互动缺乏 |
4.4 课程评价机制不完善 |
4.4.1 课程评价功能受限 |
4.4.2 课程评价方式单一 |
第5章 N校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的总结与建议 |
5.1 总结 |
5.1.1 课程目标重点明确,但未能有效统筹整合 |
5.1.2 课程内容较充足,有待于进一步系统规划 |
5.1.3 课程实施有效性尚需要提升 |
5.1.4 课程评价作用未能得到应有体现 |
5.2 建议 |
5.2.1 明确课程定位,强化目标导向 |
5.2.2 规范课程内容,提升课程系统性 |
5.2.3 师生通力合作,增强课程实施有效性 |
5.2.4 完善评价机制,促进课程发展 |
第6章 研究反思与展望 |
6.1 研究反思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管理者访谈提纲 |
附录3 老师访谈提纲 |
附录4 学生访谈提纲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四、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改革聋哑学校的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研究(1978-2016)[D]. 郑晓坤. 东北师范大学, 2017(01)
- [2]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教育运动研究[D]. 周容容. 云南大学, 2018(01)
- [3]从隔离走向融合:上海特殊教育研究(1978-2010)[D]. 张继玺. 华东师范大学, 2018(09)
- [4]借鉴陶行知教育思想 改革聋哑学校的教育[A]. 焦金声. 山西省陶行知研究会首届第三、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选集, 1992
- [5]清末民国时期特殊教育发展研究(1874-1949)[D]. 杨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6]中国公民教育的反思与重构 ——基于百年母语教科书的文本分析[D]. 刘霞.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7]中美教育关系研究(1840-1927)[D]. 王小丁. 河北大学, 2007(03)
- [8]中国近代教育民生思想研究 ——以晏阳初、俞庆棠、邰爽秋为代表的考察[D]. 徐雪莲.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9]蒙授中师课程设置理念的借鉴研究[D]. 闫长艳.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10]特殊学校听障生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建设研究 ——以N校为例[D]. 张晨琛.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