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术后近期再梗阻2例(论文文献综述)
卞昊宇[1](2021)在《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通过总结近20年胆总管结石中医辨证分型的文献,提取其中的证候要素,探讨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型及证素分布的内在规律;收集、整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间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将其分为初发型胆总管结石和复发型胆总管结石两类。收集患者的症状及体征后,参照《证素辨证学》进行打分量化并转化为相应证素,根据现代文献中胆总管结石证素的分布特点,探究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证素分布特点及组合规律,为临床中医辨证治疗胆总管结石提供参考依据。研究方法:(1)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 DATABASE),筛选2000年至202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具有明确中医辨证分型论治胆总管结石的文献,提取其中的中医证型,建立EXCEL数据库,将数据导入SPSS25.0进行统计分析。(2)收集2013年7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明确诊断为胆总管结石、病历资料完整的患者共计356例,制定临床中医证型收集表,收集的资料包括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主诉、入院诊断、现病史、既往手术史(胆囊切除史、ERCP史)、四诊资料等。将收集到的临床症状转化为相应证素,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和Excel软件对证素进行处理。研究结果:(1)现代文献研究共纳入文献32篇,提取中医证型25类总计2990例,主要有肝胆湿热证(14.11%),肝胆湿热气滞证(12.11%),肝阳不足证(11.61%),肝气虚证(11.37%),湿热蕴结、气血瘀滞证(10.97%),肝郁气滞证(10.03%);其中病位证素3类,分别为肝、胆、脾,病性证素11类,以热、湿、气滞为常见病性证素;在证素组合方面单一证素有气滞证、血瘀证、阴虚证,两证素组合有肝+阳虚、肝+气虚、肝+气滞、湿+热,三证素组合有肝+胆+气滞证、湿+热+血瘀、寒+湿+脾、湿+热+脾,四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湿+热+气滞+血瘀、肝+气滞+湿+热,五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气滞,六证素组合有肝+胆+湿+热+血瘀+气滞。(2)通过收集、整理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胆总管结石患者的病历资料,筛选出356例患者,对比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中医证候。在年龄方面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年龄分布相较于初发型患者更多的集中于45岁以上年龄段;在胆囊切除史方面,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既往行胆囊手术史人数比例高于初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证素分布方面,初发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胆、热证素上的比例明显多于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痰证素上的比例明显少于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气滞、肝、阴虚、脾、阳虚、血热、气虚、食积等证素在统计学上初发、复发型患者间虽无显着性差异,但在比例上复发型患者稍高于初发型患者,且各个证素间存在传变趋势;在证素组合方面,两类患者在发病时症状表现均以标实证为主,但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因年龄、既往手术治疗史、既往病史等因素影响,证素与证素之间存在由实转虚的趋势。研究结论:(1)现代文献的中医证候研究与本次临床研究患者的中医证候研究基本相符;(2)年龄及是否存在胆囊切除史,在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中医证候学中存在着显着差异;在证素分布方面,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在胆、热、痰三类中医证素上存在显着性差异;而在气滞、肝、阴虚、脾、阳虚、血热、气虚、食积方面的差异,结合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各类危险因素的影响,证素存在着由实转虚的倾向,在治疗复发型胆总管患者时除辨证论治、解除患者标实证外,还应当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兼顾补气、养阴、温阳、补脾、养血。且后期可通过进一步的连续性观察研究以探讨复发型胆总管结石证型的变化规律。(3)证素组合方面,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辩证统一,即无论何种患者在发病时症状表现均以标实证为主,但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因年龄、既往手术治疗史、既往病史等因素影响,证素存在由实转虚的趋势,易出现虚实夹杂、本虚标实的表现,故临床治疗时当以解除主要矛盾,同时兼顾次要矛盾为治疗思路,根据邪气的变化,在邪气虚弱之时即标证缓解后,予以治疗,祛除邪气,以防止疾病再次复发。
吴晓芳[2](2021)在《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随着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逐渐趋向老龄化,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癌症发病率明显升高,恶性肿瘤手术率随之也增加,而恶性肿瘤病人手术由于病情复杂,手术时间较长,手术范围大,术后发生粘连性肠梗阻(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AIO)的比率也逐年增加,严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是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恶性肿瘤术后AIO的治疗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治疗,难度较大,再次发生肠梗阻的概率升高,故临床多首选保守治疗。西医保守治疗包括禁食水、胃肠减压、营养支持、应用生长抑素类药物,必要时抗感染等,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文献研究中发现中医中药治疗AIO效果较好。中医保守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和中医外治,由于肠梗阻患者无法正常进食,应用中药内服汤剂会加重患者胃肠负担,且具有肝肾效应,因此中药外治法用于治疗恶性肿瘤术后AIO更为适合。中医外治方法多样,包括中药灌肠,中药外敷,针灸等,具有操作简单、经济方便、易于接受、耐受性好、毒副作用小、可反复给药等优势。前期在临床中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incomplete adhesive intestinal obstruction,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患者,“急则治其标”,采用“温阳散寒,行气通腑”的治疗原则,应用“温阳行气通腑方”进行神阙穴穴位贴敷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临床效果明显,并进行了单组临床研究,有效率达88.9%。但未设立对照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方法,进行“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观察,更加科学的评价本方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服务。研究目的通过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进一步科学评价“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提供科学依据,以便进一步临床推广,为此类患者提供更安全有效又操作简便的治疗方案。研究方法本课题采用前瞻性、开放性、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设计方案,收集2017年11月-2020年12月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及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70例恶性肿瘤术后IAIO患者,根据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记录治疗前1天及治疗1,3,7,10,14天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情况及中医症状积分,对治疗后14天的立位腹平片进行对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其疗效和安全性,并在治疗结束一个月后对患者进行随访。研究结果1.总体疗效评价:经结果统计分析,治疗组共35例,脱落4例,共完成31例,完全缓解18例,显效7例,有效1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8%;对照组共35例,脱落3例,共完成32例,完全缓解9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68.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值=0.014,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2.中医证候疗效评价:对纳入统计的两组6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寒凝气滞证肠梗阻中医症状积分进行统计,结果显示治疗组:完全缓解18例,显效7例,有效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0.3%;对照组:完全缓解9例,显效8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5.0%,两组间,中医证候疗效评价,总有效率比较P=0.01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对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患者中医症状改善疗效更好。3.卡氏评分比较:对纳入统计的两组63例患者治疗前后的卡氏评分进行统计,组内比较P值=0.00,均小于0.01,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组间比较,P值=0.06,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联合西医保守治疗或单纯西医保守治疗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均有帮助,但二者无统计学差异。4.肠道功能恢复比较:两组间对比,在恢复排便、肠鸣音、胃液引流量及呕吐量方面无统计学差异(P>0.05);排气方面,存在显着统计学差异(P<0.01)。5.安全性评价:整个研究过程中出现两例贴敷后用药处皮肤微红,无特殊处理,观察4小时后,红色消退,无瘙痒及水疱。研究顺利,未出现血常规、肝肾功能、离子水平、心电图的异常,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患者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方法。6.随访:疗程结束后1个月随访。随访的63例病人中治疗组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的26例病人中1例病人因饮食不节梗阻复发,复发率为3.8%;无效的5例病人因年龄大,患者拒绝手术,继续“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治疗1月后症状均有所缓解,但仍有不同程度的梗阻,考虑与入组前梗阻病程较长及梗阻程度较重有关。随访对照组总体疗效评价有效的22例病人中有2例病人梗阻复发,复发率为9.1%,均因饮食不节所致,无效的10例病人均转外科治疗,说明“温阳行气通腑方”对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远期疗效较好。研究结论“温阳行气通腑方”神阙穴穴位贴敷可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肠梗阻症状、体征、立位腹平片情况,尤其在腹痛、腹胀、腹寒、呃逆嗳气症状改善上更优于对照组,且安全有效,复发率较低,因此可以作为临床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有效方法之一。
马海英[3](2021)在《慢性乙肝合并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纤维化情况研究》文中认为病毒性肝炎、酒精、药物、血吸虫感染、棘球蚴感染等多种因素均可引起肝纤维化,严重者能加重成肝硬化或肝癌。在临床中发现了一些肝泡型包虫病(hepatic alveolar hydatid,HAE)和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混合感染的病人。在这些混合感染病例中,本院尚未发现肝泡型包虫病合并肝癌的病例,其它医疗机构和文献中也鲜少见报道。HAE、CHB此两种疾病均可导致肝纤维化,但对两种疾病混合感染病例的肝纤维化情况特征,至今鲜少有文献进行描述归纳。本文应用病理学肝纤维化分级、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检查及血清肝纤维化检查研究慢性乙肝合并肝泡型包虫病(HAE&CHB)患者肝纤维化情况。比较混合感染患者与单纯慢性乙肝(CHB)患者、肝泡型包虫病(HAE)患者肝纤维化情况差异。增加对这类HAE&CHB疾病致肝脏纤维性改变的认识,为诊治及基础研究提供一些有参考意义的资料。方法:本项研究选择2019年5月至2020年12月之间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住院的慢性乙肝合并肝泡型包虫病(HAE&CHB组)患者26例,单纯肝泡型包虫病(HAE组)50例,慢性乙肝(CHB组)患者20例。患者全部来自于青海地区,其中HAE&CHB组患者均为藏族。其中行肝脏外科手术部分切除的泡型包虫病患者,收集术后标本中距离病变边缘>2cm的组织标本,大小约0.5cm X0.5cm,行HE染色分析镜下肝纤维化程度。非手术患者,利用剪切波弹性成像技术及血清学检查等,评估肝纤维性改变。行统计学分析,评估HAE&CHB组肝纤维化情况,并和CHB组、HAE组比较研究。结果:(1)HAE感染者中,HBV感染率明显超出一般人群。(2)肝脏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通过HE染色可观察到,包虫病灶周围呈肉芽肿样增生性改变,肝组织被分割成条索状,可见环状纤维组织增生,有多种炎细胞浸润。囊泡周围可见肉芽肿性炎症反应,有假小叶形成,汇管区被挤压变形。(3)肝脏病理组织学结果显示,通过HE染色可观察到,HAE组未合并梗阻性黄疸(obstructive jaundice,OJ)的患者,病灶边缘2cm以外的肝细胞形态和肝小叶结构大致正常,未见明显的肝纤维化表现。肝纤维化改变大部分呈0-I级。HAE组合并OJ的患者,病灶边缘2cm以外可观察到汇管区有纤维组织增生及假小叶形成。HAE&CHB组未合并OJ的患者,可观察到汇管区小胆管内有嗜酸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包虫病灶2cm以外的肝组织内有多种炎细胞浸润,胆管、界板区均呈炎症表现,有少量纤维组织形成,无明显肝纤维化表现。HAE&CHB组合并OJ的患者,与HAE组合并OJ的患者,镜下表现相似。(4)根据肝脏弹性成像结果,HAE&CHB组弹性值为:5.17KPa±1.22。CHB组弹性值为:8.17KPa±1.53。HAE组弹性值为:5.02KPa±1.15。(5)包虫病灶边缘2cm以外肝纤维化分级显示:HAE&CHB组、HAE组及CHB组比较,肝纤维化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HAE&CHB组与CHB组、HAE组比较,血清肝纤维化四项检测中,血清透明质酸、III型前胶原肽及四型胶原含量CHB组高于HAE&CHB组、HA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HAE患者中,HBV携带率明显增高。2.HAE&CHB组病例中,结节型和巨块型包虫病灶组织呈肉眼可见的实变硬化改变,液化坏死型泡包病灶的囊壁呈明显的纤维化改变。HAE&CHB组病变2cm以外的肝组织并未出现更严重的肝纤维化损害。3.HAE&CHB组合并有胆道侵犯并发梗阻性黄疸的患者,病灶2cm以外肝脏组织肝纤维化程度更高。
邢园园[4](2020)在《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观察分析健脾利胆方联合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探讨中医药与现代医学相结合的治疗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疗效。方法:本次临床观察共收集2017.10至2019.12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64例,采取随机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PTCD+健脾利胆方)与对照组(PTCD),通过观测患者肝功能(AKP、ALT、AST、TBIL、DBIL)、血常规炎性指标(GRA%、WBC)、中医症状体征、全身功能状态的变化来评估中药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肝功能恢复情况: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肝功能(AKP、ALT、AST、TBIL、DBIL)均有显着恢复,其中治疗3天后,两组患者组间差异不明显,肝功能各项经检验,P>0.05,不具有统计学差异;治疗7天及14天后,两组组间差异明显,经检验,P<0.05及P<0.01,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观察组患者各项肝功指标恢复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②血常规炎性指标(GRA%、WBC):两组患者在PTCD术后均不同程度出现炎症反应,7天后出现峰值,通过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GRA%、WBC相较于对照组上升幅度较小且恢复更快,但通过治疗两组患者于治疗14天后GRA%、WBC均回落至正常值范围,提示健脾利胆方对于预防和治疗术后感染发热具有明显疗效。③中医证候疗效评价:通过治疗,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均有所下降,最终观察组(PTCD+健脾利胆方)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PTCD)总有效率为50%,具有统计学差异,提示观察组对于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中医证候改善要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改善腹胀、食欲及倦怠乏力方面疗效更为突出。④功能状态评价:通过治疗,两组患者KPS评分均有所提高,观察组(PTCD+健脾利胆方)KPS评分改善率为96.67%,对照组(PTCD)改善率为62.50%,具有统计学差异,说明健脾利胆方在改善恶性阻塞性黄疸患者的全身功能状态方面有显着优势。结论:在对于恶性阻塞性黄疸的治疗中,PTCD联合健脾利胆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与单纯PTCD西医治疗方案相比,二者在退黄及促进肝功能的恢复方面均取得了良好疗效,但在改善功能状态、全身性症状,尤其是腹胀、食欲减退、倦怠乏力等方面以及并发症的预防、治疗方面前者具有明显优势,充分证明了健脾利胆方对于恶性阻塞性黄疸的辅助治疗意义,体现了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优势所在,可作为临床治疗思路推广。
吴昌炳[5](2020)在《双镜联合胆道探查与ERCP/EST治疗胆道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文中提出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双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RCP/EST)取石治疗胆道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CBD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人民医院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胆道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病例184例,经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的106例。根据选择的术式不同分为甲、乙两组,其中甲组行双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42例,乙组行ERCP/EST取石64例。对比分析甲、乙两组患者在手术成功率,结石清除率,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手术并发症,结石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甲、乙两组在年龄、性别、胆总管直径、结石大小、结石数目、内科合并疾病,术前白细胞数(WBC)、术前肝功能指标(ALB/TBIL/ALT)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有2例腹腔粘连致密分离困难中转开腹,手术成功率为95.2%,乙组有6例ERCP/EST取石失败,其中2例因结石>2cm碎石取石失败改行LCBDE,4例因乳头插管失败数日后乳头水肿消退再次行ERCP/EST取石成功,手术成功率为90.6%,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8)。甲组有1例患者术后结石残留,3个月后行经皮T管窦道胆道镜下碎石取石,结石清除率为97.6%,乙组有5例患者术后结石残留,再次行ERCP/EST取石,结石清除率为92.2%,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的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P=0.24)。甲、乙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8.6±3.2)天和(6.0±2.8)天,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乙两组住院费用分别为(35898.6±9747.9)元和(20304.4±3489.7)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甲组有6例围手术期出现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4.3%,其中胆漏、腹腔出血、切口感染、腹腔感染各1例,均经保守治疗后痊愈,术中十二指肠损伤2例,在腹腔镜下予以修补,乙组8例出现并发症,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为12.5%,其中腹腔感染1例、乳头出血2例、胆道感染1例、术后急性胰腺炎3例均经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十二指肠损伤1例经外科手术腹腔镜下修补成功,甲、乙两组在术后总体并发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9),但乙组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更高,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甲组6例失访,随访率为85.7%,乙组10例失访,随访率为84.4%,甲组平均随访时间为(26.7±18.4)月,乙组平均随访时间为(32.3±18.3)月。甲组术后有2例结石复发,结石复发率为5.6%,乙组术后有12例结石复发,结石复发率为22.2%,甲、乙两组结石复发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结论:1、对胆道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患者治疗采取双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与ERCP/EST取石近期疗效均安全可靠,疗效确切。2、虽然双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相对较高,但ERCP/EST取石造成Oddi’s括约肌功能永久性丧失,将增加术后急性胰腺炎,反复胆道感染造成结石复发等近远期并发症的风险。3、术前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结石部位、大小及数目,是否合并肝内胆管结石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术式。
肖坤[6](2020)在《纱布沾拭法对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窦道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纱布沾拭法对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总管探查T管窦道的影响,并分析术后患者恢复及费用情况,为临床决策提供参考和借鉴。方法:收集2018年11月-2019年11月期间就诊于湖北民族大学附属民大医院普外一科患有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筛选出符合入组标准的病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沾拭组和普通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结石大小及数量、术中出血量、腹腔引流量、炎症指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T管窦道的完整性及厚度、胆漏率、肠梗阻发生率及住院期间各项费用等。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结石直径及数量、胆总管直径、T管型号和合并基础疾病等一般资料均无显着性差异,基线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首次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排便时间、腹腔引流量、住院时间及住院期间各项费用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沾拭组患者术前及术后WBC水平分别为(5.88±1.86)×109/L、(10.90±2.01)×109/L,CRP水平分别为(8.41±1.72)mg/L、(19.11±8.05)mg/L;普通组患者术前及术后WBC水平分别为(6.17±0.98)×109/L、(10.38±1.79)×109/L,CRP水平分别为(8.46±2.05)mg/L、(21.18±6.74)mg/L,两组患者在术后WBC、CRP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2、3、4周沾拭组与普通组患者T管窦道完整形成率分别为84%比66%、94%比88%、100%比96%,两组患者在术后第2周T管窦道形成的完整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沾拭组在第2、3、4周T管窦道壁厚度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2,3)、4(3,5)、5(5,6),普通组第2、3、4周T管窦道壁厚度中位数及四分位数间距分别为2(1,2)、3(3,4)、4(4,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沾拭组术后未发生胆漏,普通组术后胆漏率为8.5%,有显着统计学差异。结论:纱布沾拭法在可行性、疗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上均有保障,是一种安全可行、易于实施和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方法。
李智豪[7](2020)在《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回顾性对比分析手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手术后结石残留、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等多项指标,以及进行术后1年随访,观察各组患者的结石复发率,对比分析三种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术式——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腹腔镜下胆道探查(LaparoscopicCommonBileDuctExploration,LD)+胆道镜取石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术(Endoscopic Nasobiliary Drainage,ENBD)、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doscopic Sphincterotomy,EST)+鼻胆管引流术、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术+T管引流术(T-Tubedrainage,TD)的临床治疗效果。并探讨以上三种微创手术方式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治疗上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为肝胆外科医师针对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选择最优化的微创治疗手术方方式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肝胆胰外科所有病区收治的98例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依据入院后手术治疗方式分为三组:(A组)27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术(LC+LD+ERCP+ENBD),(B组)30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LC+ERCP+EST+ENBD),(C组)41例: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术+T管引流术(LC+LD+TD)。对A,B,C三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术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术前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术前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胆总管直径、胆管结石最大直径、胆管结石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各组之间是否具有可比性,再对比三种微创术式在术后胆漏、结石残留、急性胰腺炎、急性胆管炎、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多项指标方面的差异;通过门诊及电话形式在患者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1年行随访观察,通过复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CT或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Resonance,MRCP)等影像学检查,留置T管的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胆管逆行造影,收集患者术后结石复发情况。进一步采用统计学分析对比三种微创术式结石复发率间的差异。[结果]1.一般临床资料:经统计分析三组病例在性别、年龄、术前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术前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术前直接胆红素、术前总胆红素、胆总管直径、胆管结石最大直径、胆管结石计数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证明从收集的临床一般资料来看,三组之间具有可比性。2.术后情况:A组和B组的手术后住院时间短于C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A组与B组在手术后住院时间相比A组短于B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短于C组,具有显着性(P<0.05);A组与B组在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相比A组短于B组,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3.术后并发症:三组对比分析病例在手术后胆漏、手术后结石残留、急性胆管炎、手术后急性胰腺炎和总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相对比,结果显示三组之间的差异不具有显着性(P>0.05)。4.随访结石复发率:三组对比分析病例在一年间结石复发率方面相对比,结果显示三组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术+T管引流术(LC+LD+TD)、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切开术+鼻胆管引流术(LC+ERCP+EST+ENBD)、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下胆道探查+胆道镜取石术+十二指肠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十二指肠镜鼻胆管引流术(LC+LD+ERCP+ENBD)均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手术方式;②LC+LD+TD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低,但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后住院时间较长;③LC+ERCP+EST+ENBD保留了胆总管解剖的完整性,从而有效降低术后胆漏发生率、缩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手术后住院时间,但该术式手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较高;④LC+LD+ERCP+ENBD保留了十二指肠乳头括约肌功能、一期缝合胆总管并设置有效术后引流,术后急性胰腺炎发生率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病人恢复快、住院时间短,在具备医疗设施、技术水平,严格遵循手术适应症的情况下,LC+LD+ERCP+ENBD可作为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优先选择的微创术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周保东[8](2020)在《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急腹症(acute abdomen)是外科常见的一组腹部疾病的总称,指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需要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的腹部疾病。分析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收治急腹症的发病特点和治疗现状,探讨二级医院外科急腹症的发病谱及治疗手段的提升空间,为未来二级医院治疗急腹症重点发展方向、科室设置、人才培养、急危重病人转介入三级专科医院前期救治提供帮助。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6月期间1452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内容包括年龄与性别构成、发病原因、治疗方式、转归、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切口长度,术后并发症等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类变量采用卡方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进行相关性检验。结果:1急腹症的发病情况:收治患者年龄1789岁,17-29岁204例(14.0%),30-49岁486例(33.5%),50-69岁589例(40.6%),70-89岁173例(11.9%),平均年龄61.3岁。女性多于男性。2急腹症的发病类型:我院急腹症患者的发病类型依次为阑尾炎(418)、肠梗阻(408)、胆道疾病(185)、妇科急症(158)、急性胰腺炎(117)、合并肋骨骨折骨盆骨折(60)、消化道穿孔(50)、创伤性腹腔脏器破裂(29)、泌尿系结石(14)、其他(胃潴留、不能确诊的腹痛)(13)。3急腹症的治疗现状:纳入研究的1452例急腹症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的患者738例,总体手术比率50.8%。消化系统急腹症不同病种的手术率不同,消化道穿孔96.0%,阑尾炎89.2%,胆道疾病82.7%,肠梗阻9.1%,急性胰腺炎患者全部接受了非手术治疗,创伤性腹腔器官破裂患者全部接受手术治疗。转介入三级专科医院救治59例(0.4%)。4消化系统急腹症腹腔镜手术比率:胆道疾病腹腔镜手术比率94.8%;非胆道疾病腹腔镜手术比率31.4%。5在患者的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下地活动时间、切口长度等方面腹腔镜手术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消化系统急腹症术后并发症总体发生率9.7%,其中传统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6.4%(59/342),腹腔镜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1.0%(3/298)。结论:由于二级医院因其医院的规模和局限性,及医保、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交通的发展、对疾病诊治的认识及接受程度及选择医院,有着独有的急腹症就诊谱,掌握二级医院急腹症发病谱有助于提高临床医生诊疗效率。手术治疗是阑尾炎、胆道疾病、消化道穿孔、创伤性腹腔器官破裂主要治疗手段,肠梗阻和急性胰腺炎以非手术治疗为主。腹腔镜技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但我院腹腔镜技术的应用局限于胆囊疾病和阑尾炎,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徐新[9](2020)在《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总体预后及诊治方式的评估》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肝门部胆管癌(hilar cholangiocarcinoma,HC)位置特殊,根治性切除术是唯一可能治愈手段,而术前评估肝脏功能、对病理分化程度的预判十分必要。目前借助影像检查对于HC手术患者术后远期预测少见报道,常用的肝功能评价方式对于HC有一定缺陷。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此次纳入影像因素回顾性分析HC根治手术治疗预后的相关因素。利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ntravoxel incoherent motion,IVIM)技术评价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并对于肝功能及体外胆道引流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利用钆贝葡胺(gadobenate dimeglumine,Gd-BOPTA)增强磁共振扫描对HC患者进行肿瘤病理分化程度评价,并对肝功能进行评估。方法:(1)搜集2009-2013年HC行根治术患者89例,根据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cholangiopancreatogrphy,MRCP)胆管扩张程度分组,统计患者一般情况及相关病理资料。比较肝功能化验项目及糖类抗原(carbohydrate antigen 199,CA19-9)水平在不同胆道扩张程度组间差异性;分析不同胆管扩张程度组间患者一般情况与肿瘤病理特征的差异性;采用Kaplan-Meier方法和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2)搜集2017~2019年HC根治术治疗患者37例及HC体外胆道引流治疗患者56例,再搜集30例健康志愿者做为对照组。全部受试者进行常规及多b值扩散加权MRI扫描。多b值扩散加权序列扫描采用平面回波成像序列(echo-planar imaging,EPI)。测量健康志愿者肝实质、HC患者肿瘤及肝实质的IVIM相关参数(ADCfast、ADCslow及f)值;分析HC患者胆道扩张程度;测量HC患者体外胆道引流治疗前后的肝实质IVIM参数值;分析所有被检者的肝功能化验结果、终末期肝病模型(model for end-stage liver disease,MELD)评分值。评价IVIM参数数据采集的一致性及可重复性,评价肿瘤不同ROI测量方法的数据采集稳定性;比较健康对照组与HC患者的肿瘤外肝实质IVIM参数值的差异性;分析HC患者肿瘤部分IVIM参数值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分析HC肿瘤外肝实质IVIM参数值与肝功能化验项目的相关性;分析胆道扩张程度及MELD评分与HC肝实质IVIM参数的相关性;比较HC患者体外胆道引流前后肝实质的IVIM参数值;比较引流前肝功能化验项目与引流效果相关性以及引流前后IVIM参数变化值与引流后TBil水平相关性。(3)对于37例HC患者进行Gd-BOPTA增强扫描,采用轴位屏气快速三维扰相梯度回波T1加权序列(liver acpuisition with volume acceleration flex,LAVA-Flex)。测量并计算肿瘤及肝实质肝胆期强化率(contrast enhancement ratio,CER),记录肿瘤的神经受累情况及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率。比较肿瘤部分CER与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比较不同胆道扩张程度下肿瘤不同病理分化程度组间各个强化期相CER的差异;分析肝胆期肝实质CER值与肝功能的相关性;比较肿瘤免疫组化指标不同结果和神经浸润与否与肝胆期CER的相关性。结果:(1)重度胆道扩张组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谷丙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LT)、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l transpeptadase,GGT)及CA19-9水平显着高于轻中度胆道扩张组;胆道扩张程度与Bismuth-Corlette分型、肿瘤分期独立相关;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和胆道扩张程度是五年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独立影响因素;肿瘤分期、病理分化程度和胆道扩张程度是三年无病生存期(disease-free survival,DFS)独立影响因素。(2)肝实质ADCslow的测量一致性最好;最大平面勾勒法测量肿瘤的参数值比多次样本法可重复性高;ADCslow值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最好;不同胆道扩张程度及不同MELD评分水平时HC患者肝实质的ADCfast值有显着差异性;TBil水平和MELD评分与HC患者肝实质ADCfast值的相关性最高;引流前TBil水平及MELD评分水平与引流效果有相关性,ADCfast变化值与引流后TBil下降水平相关,引流后TBil≤50μmol/l和50≥TBil≥85μmol/l两组患者肝实质ADCfast变化值无明显统计学差异。(3)根据四种强化方式分组比较肿瘤病理分化程度情况,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不同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组间肝胆期CER值有统计学差异;肿瘤Ki-67阴性组与阳性组间肝胆期CER值有统计学意义;重度胆道扩张患者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组间肝胆期CER值差异性小于轻、中度胆道扩张患者;HC患者TBil、AST、ALB值与MELD评分和肝胆期肝实质CER值有明显相关性,TBil是独立影响因素。结论:(1)胆道扩张程度的影像学评价对于HC根治术的预后有预测价值。(2)IVIM技术中ADCslow值可以反映HC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且不受胆道扩张的影响;HC患者肝实质的ADCfast值可以反映部分肝功能,但ADCfast值与胆管扩张程度及MELD评分水平相关;肝实质的ADCfast变化值对于HC体外引流的治疗效果有评估价值。(3)Gd-BOPTA增强扫描的肝胆期CER值反映HC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而胆道扩张程度重时可以影响其相关性;肝胆期肿瘤的CER值与部分肿瘤免疫组化标记物结果有相关性,可以反映肿瘤的侵袭性;肝实质的CER值可以反映HC患者肝功能,TBil是HC患者肝实质肝胆期CER值的独立影响因素。
谢思圳[10](2019)在《大黄灵仙颗粒预防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通过对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进行大黄灵仙颗粒干预,观察患者术后胆汁引流量、胆汁成分及术后复发率的情况,探究大黄灵仙颗粒预防术后结石复发的临床作用机理,为临床防治术后肝内胆管结石提供理论基础和借鉴作用。方法:本研究通过筛选符合要求的肝内胆管结石术后的患者90例,采用统计分析软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常规对照组、药物对照组和大黄灵仙组,每组30例。常规对照组予抗感染、护肝、中医外治、“T”管引流等术后常规治疗,药物对照组和大黄灵仙组除常规治疗外,同时分别予胆宁片、大黄灵仙颗粒连续治疗3个月。观察并记录患者血液指标、术后胆汁引流量变化,测定各组胆汁成分并进行统计分析,定期随访,了解患者结石复发率的情况。结果:(1)各组患者治疗后血液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其中大部分指标的平均值达到正常范围。治疗后进行组间对比发现,药物对照组和大黄灵仙组患者WBC、N%、ALT、AST、TBIL、DBIL的改善明显强于常规对照组(P=0.000,P=0.039,P=0.023,P=0.024,P=0.002,P=0.006;P=0.000,P=0.042,P=0.014,P=0.008,P=0.017,P=0.006);与药物对照组相比较,大黄灵仙组患者白细胞、总胆红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3,P=0.033)。(2)药物对照组和大黄灵仙组术后第3天、术后第7天胆汁引流量较之常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P=0.016;P=0.024,P=0.010),术后第14天大黄灵仙组胆汁引流量与药物对照组和常规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18)。(3)术后第14天药物对照组和大黄灵仙组胆红素、总胆固醇水平低于常规对照组,总胆汁酸水平高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12,P=0.048;P=0.001,P=0.009,P=0.012);大黄灵仙组术后第14天总胆汁酸水平较药物对照组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4)与常规对照组相比,药物对照组和大黄灵仙组对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总有效率更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26;P=0.044);术后第3个月各组间复发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存在差异性,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3;P=0.038)。(5)单因素分析发现胆管狭窄、结石残留有统计学意义(P=0.012,P=0.005),Logistic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胆管狭窄(OR=11.911,95%CI:2.00170.898,P=0.006)和结石残留(OR=20.892,95%CI:3.464126.001,P=0.001)是结石复发的高概率独立危险因素,两组因素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78和0.823,均在0.70.9之间,诊断价值中等,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2,P=0.000)。(6)大黄灵仙组患者未出现明显严重的不良反应和特殊事件,表明大黄灵仙颗粒安全有效。结论:(1)大黄灵仙颗粒具有抑制炎症、修复肝功能的作用,能调控肝内胆管结石术后胆汁量及胆汁成分代谢情况,减少病理性胆汁的分泌,进而预防结石复发。(2)胆管狭窄和结石残留是肝内胆管结石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
二、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术后近期再梗阻2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术后近期再梗阻2例(论文提纲范文)
(1)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胆总管结石的中医认识 |
1. 胆总管结石的中医认识 |
1.1 胆总管结石的病因病机 |
1.2 胆总管结石的各家学说 |
2. 胆总管结石的证型变化规律 |
2.1 现行胆石症指南 |
2.2 胆总管结石证候变化规律 |
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胆总管结石的现代治疗与防治 |
1. 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常见危险因素 |
1.1 十二指肠乳头旁憩室 |
1.2 胆总管扩张 |
1.3 胆道支架置入 |
1.4 ERCP及相关手术操作 |
1.5 其他危险因素 |
2. 中西结合,优势互补 |
2.1 中医药改善预后 |
2.2 中医药预防复发 |
2.3 中医药整体调理 |
2.4 中医药治疗方式多样 |
3. 结语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基于现代文献的证候研究 |
1. 资料与方法 |
1.1 资料来源 |
1.2 文献的选择和排除标准 |
1.3 证候名称规范及证素提取 |
1.4 数据分析 |
2. 结果 |
2.1 文献检索结果 |
2.2 胆总管结石中医证型分布 |
2.3 胆总管结石中医证素分布规律及组合规律 |
3. 讨论 |
3.1 胆总管结石的证素分布及组合 |
3.2 探讨胆总管结石证素的分布规律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第三部分 临床回顾性研究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研究方法 |
1.3 参考标准 |
1.4 病例纳入及排除标准 |
1.5 数据的处理 |
2. 研究结果 |
2.1 基本情况 |
2.2 证型相关分布 |
2.3 证素组合分布情况 |
3. 讨论 |
3.1 证素辨证学的科学性 |
3.2 初发、复发胆总管结石中医证素的差异 |
3.3 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素分布差异 |
3.4 初发、复发胆总管结石中医证候的辩证统一 |
4. 结论 |
5. 问题与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胆总管结石中医临床证候调查病例报告表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2)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语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现代研究 |
1.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流行病学研究 |
2.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3.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及鉴别诊断 |
4. 恶性肿瘤术后AIO的西医治疗进展 |
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中医研究进展 |
1. 中医对术后AIO的认识 |
2. 术后AIO的病因病机 |
3. 恶性肿术后AIO的中医治疗进展 |
4. 总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
临床资料与研究方法 |
1. 临床资料 |
2. 临床研究方法 |
临床研究结果 |
1. 两组基线情况比较分析 |
2. 疗效统计分析 |
小结 |
讨论 |
1. 本研究入组患者基线情况探讨 |
2. 本研究结果探讨 |
3. 恶性肿瘤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西医研究现状分析 |
4. “温阳行气通腑方”穴位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IAIO局部寒凝气滞型的理论依据 |
结语 |
结论 |
存在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3)慢性乙肝合并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纤维化情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技术路线图 |
2.3 病理学实验方法 |
2.4 肝纤维化病理分级标准 |
2.5 肝脏弹性成像测定方法 |
2.6 统计学分析 |
第3章 结果 |
3.1 HAE患者的乙肝表面抗原携带率 |
3.2 HAE&CHB患者的临床特征描述 |
3.3 HAE&CHB病例资料与HAE、CHB对比分析 |
3.4 HAE&CHB患者的肝纤维化特征描述 |
3.5 HAE&CHB 组肝纤维化资料与 HAE 组、CHB 组对比分析 |
第4章 讨论 |
4.1 流行病学分析 |
4.2 HAE患者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偏高的可能原因. |
4.3 CHB、HAE 致肝纤维化机制的比较 |
4.4 探讨CHB、HAE共感染对肝纤维化进程可能的影响 |
4.5 慢乙肝共感染对肝泡型包虫病治疗的影响 |
4.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论文二篇 |
论文一 肝移植术后胃潴留的原因分析及治疗 |
论文二 成人still病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致急性肝衰竭行肝移植1例报告 |
作者在读研期间成果简介 |
(4)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引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研究对象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纳入标准 |
1.4 病例排除标准 |
1.5 病例脱落标准 |
2 患者临床资料 |
3 研究方法 |
3.1 分组 |
3.2 实验方法 |
3.3 观察指标 |
3.3.1 血液检查指标 |
3.3.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
3.3.3 生活质量评定标准 |
3.3.4 安全性评价标准 |
3.4 数据统计 |
4 研究结果 |
4.1 肝功能水平分析 |
4.2 血常规炎性指标水平分析 |
4.3 中医症候疗效评价 |
4.4 功能状态积分评价 |
4.5 并发症及安全性评价 |
讨论 |
1 中医对黄疸的认识 |
1.1 黄疸的源流 |
1.2 病因病机 |
1.3 治疗原则 |
1.4 健脾利胆方组方原则及分析 |
2 恶性阻塞性黄疸的现代医学研究 |
3 疗效观察分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综述 恶性阻塞性黄疫的外科诊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中医症候积分量化表 |
附录2: Karnofsky (KPS)评分标准 |
附录3: 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痕的临床疗效观察知情同意书 |
附录4: 信息调查表 |
致谢 |
发表论文 |
(5)双镜联合胆道探查与ERCP/EST治疗胆道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双镜联合胆道探查与ERCP/EST治疗胆道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 |
2.1 研究对象 |
2.1.1 一般资料 |
2.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
2.2.1 纳入标准 |
2.2.2 排除标准 |
2.3 手术方法 |
2.3.1 双镜联合胆道探查取石 |
2.3.2 ERCP/EST取石 |
2.4 观察指标 |
2.5 统计学处理 |
第3章 结果与分析 |
3.1 甲、乙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 |
3.2 甲、乙两组患者术后一般情况的比较 |
3.3 甲、乙两组围手术期并发症的比较 |
3.4 甲、乙两组两组结石复发率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第5章 结论 |
第6章 本研究的不足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6)纱布沾拭法对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窦道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参加会议及获奖 |
致谢 |
(7)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微创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资料和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1.1 资料来源 |
1.1.2 纳入标准 |
1.1.3 一般特征 |
1.2 研究方法 |
1.2.1 观察指标 |
1.2.2 研究类型 |
二、结果 |
2.1 年龄和性别 |
2.2 发病原因 |
2.3 治疗方式的选择 |
2.4 手术方式 |
2.5 消化系统急腹症腹腔镜手术率 |
2.6 转归 |
2.7 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
2.7.1 阑尾炎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
2.7.2 胆道疾病选择不同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 |
2.8 术后并发症 |
三、讨论 |
3.1 急腹症的发病谱 |
3.2 急腹症的治疗方式分析 |
3.3 消化系统急腹症手术方式分析 |
3.4 不同手术方式对疾病转归的影响 |
3.5 术后并发症的分析与处理 |
3.6 胸腹联合伤的处理与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外科急腹症创伤性脾破裂保脾手术的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总体预后及诊治方式的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符号说明 |
前言 |
研究现状、成果 |
研究目的、方法 |
一、HC术前胆道扩张程度MRCP评价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
1.1 对象和方法 |
1.1.1 研究对象 |
1.1.2 MRCP扫描技术 |
1.1.3 图像分析 |
1.1.4 随访资料采集 |
1.1.5 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 |
1.1.6 统计学分析 |
1.2 结果 |
1.2.1 患者临床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 |
1.2.2 HC患者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部分肝功能化验结果及血清CA19-9的关系 |
1.2.3 HC患者胆道扩张程度的相关影响因素 |
1.2.4 HC患者生存分析 |
1.3 讨论 |
1.3.1 胆道的分支系统 |
1.3.2 HC胆道扩张特点 |
1.3.3 MRCP对于胆道梗阻显示的优势 |
1.3.4 HC患者肝内胆管扩张程度与生存率的相关性 |
1.3.5 局限性 |
1.4 小结 |
二、IVIM-DWI成像在HC诊治中的应用 |
2.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2.1.1 研究对象 |
2.1.2 MRI扫描方法 |
2.1.3 图像分析 |
2.1.4 肝功能生化指标 |
2.1.5 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 |
2.1.6 观察项目与分析目标 |
2.1.7 统计学分析 |
2.2 结果 |
2.2.1 HC患者的一般资料 |
2.2.2 健康志愿者肝实质ADCfast、ADCslow及f值测量的可重复性及可靠性 |
2.2.3 HC患者肿瘤部分的不同ROI测量方法对IVIM各参数测量稳定性比较 |
2.2.4 HC肿瘤患者ADCfast、ADCslow及f值伪彩图的表现 |
2.2.5 HC患者的病理结果 |
2.2.6 HC患者肿瘤部分的IVIM参数值与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
2.2.7 术前患者不同胆道扩张程度下各IVIM参数值与HC患者肿瘤病理分化程度的相关性 |
2.2.8 测量HC非肿瘤区肝实质的ADCfast、ADCslow及f值,分别比较其与肝功能血生化及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
2.2.9 IVIM技术评价HC患者体外胆管引流治疗效果 |
2.3 讨论 |
2.3.1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原理 |
2.3.2 肝脏磁共振IVIM扫描技术 |
2.3.3 IVIM参数的可重复性评价 |
2.3.4 IVIM技术在肝胆系统的应用 |
2.3.5 IVIM扫描对于体外胆道引流效果的应用价值 |
2.3.6 局限性 |
2.4 小结 |
三、Gd-BOPTA增强扫描在HC诊断中的应用 |
3.1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
3.1.1 研究对象 |
3.1.2 MRI扫描技术 |
3.1.3 图像分析 |
3.1.4 手术病理结果 |
3.1.5 观察项目及分析指标 |
3.1.6 统计学分析 |
3.2 结果 |
3.2.1 患者相关临床生化资料及手术病理结果 |
3.2.2 Gd-BOPTA强化表现与肿瘤病理分化程度对照分析 |
3.2.3 Gd-BOPTA增强肿瘤肝胆期强化率与病理学分化程度对照分析 |
3.2.4 肿瘤免疫组织化学标志物、神经受侵情况与肿瘤肝胆期CER值的相关性分析 |
3.2.5 不同胆道扩张程度下肝胆期肿瘤强化率与相关病理分化程度相关性 |
3.2.6 不同胆道扩张程度下肿瘤外肝实质各期平均信号强化率水平 |
3.2.7 肿瘤外肝实质肝胆期CER值与肝功能生化检查的相关性 |
3.3 讨论 |
3.3.1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Gd-BOPTA的增强特点 |
3.3.2 HC的病理特点 |
3.3.3 肝细胞特异性对比剂Gd-BOPTA对于HC的增强特点 |
3.3.4 Gd-BOPTA对于HC肝功能的评价价值 |
3.3.5 局限性 |
3.4 小结 |
全文结论 |
论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综述 共振功能性成像对肝脏功能评估的研究进展 |
综述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大黄灵仙颗粒预防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分组方案 |
1.2 诊断标准 |
1.3 病例选择标准 |
1.4 病例纳入方式 |
1.5 病例剔除及脱落标准 |
1.6 临床试验终止标准 |
2 研究内容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指标 |
2.3 疗效评定 |
2.4 安全性评价 |
2.5 伦理学评价 |
2.6 统计方法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分析 |
3.2 试验疗效分析 |
3.3 安全性观察 |
3.4 复发率及复发因素分析 |
4 讨论 |
4.1 肝内胆管结石病因发病机理 |
4.1.1 中医病因病机 |
4.1.2 西医病因和发病机制 |
4.2 关于大黄灵仙颗粒的相关研究 |
4.2.1 大黄灵仙颗粒组方依据 |
4.2.2 大黄灵仙颗粒用药机理分析 |
4.3 大黄灵仙颗粒对肝内胆管结石术后患者的临床疗效探讨 |
4.3.1 大黄灵仙颗粒对患者血液相关指标有明显改善作用 |
4.3.2 胆汁引流量及胆汁成分比较分析 |
4.3.3 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分析 |
4.4 肝内胆管结石复发因素探讨 |
4.4.1 术后胆管狭窄、结石残留情况分析 |
4.4.2 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
4.4.3 相关性因素分析 |
4.5 大黄灵仙颗粒治疗安全性分析 |
结论 |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中英文缩略表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
四、中西医结合治疗胆道术后近期再梗阻2例(论文参考文献)
- [1]初发、复发型胆总管结石患者中医证候的比较研究[D]. 卞昊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2]中药贴敷治疗恶性肿瘤术后不全性粘连性肠梗阻局部寒凝气滞型临床观察[D]. 吴晓芳.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1(08)
- [3]慢性乙肝合并肝泡型包虫病患者肝纤维化情况研究[D]. 马海英. 青海大学, 2021(01)
- [4]健脾利胆方联合PTCD治疗恶性阻塞性黄疸的临床疗效观察[D]. 邢园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5]双镜联合胆道探查与ERCP/EST治疗胆道术后再发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分析[D]. 吴昌炳. 南昌大学, 2020(08)
- [6]纱布沾拭法对腹腔镜胆道探查T管窦道的影响[D]. 肖坤. 湖北民族大学, 2020(12)
- [7]腹腔镜联合内镜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的临床研究[D]. 李智豪.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8]天津市二级医院单中心急腹症发病特点及治疗现状分析[D]. 周保东.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9]磁共振多序列成像对肝门部胆管癌总体预后及诊治方式的评估[D]. 徐新. 天津医科大学, 2020(06)
- [10]大黄灵仙颗粒预防肝内胆管结石术后复发的临床疗效观察[D]. 谢思圳. 广西中医药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