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拱墅区积极创建“119规范小区”(论文文献综述)
阮一晨[1](2021)在《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由高速增长转为高质量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城市生活性空间的发展随之转变为引领城市建设、提升城市居民生活幸福感的主要动力之一。城市公共中心体系是承载城市居民生活性活动的主要空间,在城市公共服务与消费空间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城市研究数据与技术快速发展,特别是大数据与机器学习算法的引入,为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量化支撑。但同时也引申出公共中心体系研究中,数据表征的充分性、研究方法的适应性、表征关系的实效性等数据技术应用层面的问题。为此,本研究以杭州市萧山区为对象,针对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研究,在数据技术选择与应用、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优化布局手段等多方面文献综述基础上,结合规划研究中数据应用的特征,总结出本研究着力探索的三个主要问题:如何观察并总结公共中心的特征、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类型特征与影响要素有哪些、怎样正确引导公共中心空间优化。并借鉴弱假设强表征的数据驱动范式,形成了由理论线索指导表征数据,再构建表征关系,从而推导特征规律的研究逻辑,将之应用于研究问题所对应的空间认知、空间分析与空间优化三个主要流程,以实现空间认知与优化的研究目的,解释公共中心体系空间特征与规律,完善其优化方法与流程。研究内容与结论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与空间特征认识。从供给与需求的角度入手,针对公共中心体系的构成要素,搭建手机信令、POI与调研数据结合的多源数据识别框架,实现杭州市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并从中心的空间布局、结构关系与功能关联认识其基本空间特征。初步认识了体系内的公共中心路径依赖与道路亲缘特征规律与“一主一副数次多基”的4级中心体系,同时发现政府主导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在中心关联中具有重要引领性作用。二是在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分析。构建常态化和非常态化两大层面的分析框架:在常态化层面,遵循先扩样后收缩的思路,从浙江省扩样识别公共中心体系的初长型、增长型、成熟型、完善型四大聚类,定位出与萧山区近似的成熟型与完善型聚类样本。同时地形条件、经济规模、人口规模、城市建设、居民消费力与公共交通6类影响要素存在显着的类型性差异,其变化特征主要由发展初期政府主导的投资拉动型增长模式转变为后期由市场引领的消费主导型发展模式。各影响要素间呈现相互作用的网络机制,其中人口规模是发展程度最直接最核心的影响要素。在非常态化要素方面,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深受G20、亚运会与新冠疫情防控等大事件中正向推动力的促进,并在后续使其持续影响。三是在公共中心体系优化分析。杭州市萧山区的研究范围,通过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具有强关联的线索,从人口的居住、就业、旅游三方面入手构建“人口—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推导出中心优化的空间基础。在此基础上借助三方面目标准则:一是通过公共中心发展的监督学习模型、满意度与亚运会大事件分析结合,总结出经验目标。二是通过人本主义价值尺度下总结出效率与公平的发展目标,三是在公共中心现状特征中总结的规律性原则。最终在空间与非空间两个层面提出了针对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优化指引。经三方面内容的逐层推进,实现了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的数据驱动研究框架搭建,通过实证案例分析与认知,总结具有时空背景的特征经验与一般性的规律,丰富了新数据环境下的城市空间结构研究。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2021)在《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杭任务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杭政办函[2021]18号各区、县(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杭任务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以下要求认真贯彻执行。一、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和"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各级各部门要紧紧围绕省、市重点工作部署,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不折不扣完成各项目标任务;
尕让卓玛[3](2021)在《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是具有多种功能的复杂综合系统,城市用地因此需要承载城市经济、文化、生活等各类功能。随着城市形态演化和经济结构更迭,对城市空间的精细化管理和配置成为城市发展的新诉求,故城市地价的细分和精细化研究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新趋势。商务办公活动作为一种典型的经济活动,是城市空间承载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商务办公楼地价(简称为城市商办地价)作为城市商务空间利用变化的重要驱动力直接影响着城市形态及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发展。因此,探究商务办公楼用地及其主要细分地类地价的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对城市经济空间精细化管理具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城市商办地价与其他城市地价一样,其时空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无论是商办地价的时间波动还是空间分异,必然都是在某些特定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受某种机理的支配。本文在梳理和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就商办地价的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为切入点,提炼和构建了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框架,以2006年-2015年杭州市主城区商务办公楼地价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并通过OLS、GTWR、GWR、TWR等模型比较分析,识别那些主导这一特征形成的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从而探究城市商办地价的时空演变机理。主要结果如下:1、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是城市经济和空间形态结构在时空维度“共同作用”的结果,这种作用在时间维度不同阶段的特征遵循经典供需理论,而城市商办地价在区位、邻里和个别尺度的空间差异可以用地价竞租理论、亨利·乔治定理及特征价格理论分别解释,城市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依据其在不同时空维度的影响程度可以划分为区位因素、邻里因素和个别因素。2、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在时间上总体上呈现“大小年”交替出现的波动状态。其中,2010年是一个重要节点。在空间上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在该时间段内有较强的分异特征,表现为由低值集聚逐步向高值集聚转变,且商办地价“热点”主要分布在武林-湖滨CBD区周围,说明现代城市的商务经济依旧对城市成熟CBD具有强空间依赖性。3、构建了由区位中心度、交通通达度、商务集聚度等7个影响因素共17个影响因子组成的商办地价时空特征影响因素因子体系。对该因子体系的OLS检验结果显示,与湖滨CBD的距离(CBD2)、与钱江CBD的距离(CBD3)商务集聚度(BUN)、区块产业结构水平(EL)、区块住宅地价水平(PL)、生活服务配套成熟度(EN)、宗地面积(AR)等因子统计检验显着,与住宅地价及商业地价的影响因子体系差别明显。4、运用地理加权回归(GWR)、时间加权地理回归(TWR)和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模型定量解释和分析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用AIC、R2和RSS来考察GWR系列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证明2006-2015年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影响因子的GTWR模型具有最好的拟合优度,各模型拟合优度GTWR>TWR>GWR>OLS。5、杭州商办细分地类中商业金融兼办公用地(商办地类1)和商业商务用地(商办地类2)地价在时空演变中表现出不同的分异特征,受区块住宅地价水平(PL)、生活服务配套成熟度(EN)、宗地容积率(FRO)等为共同的影响因子。而二者影响因子的主要区别在于对区位中心度和产业结构的敏感度差异显着。6、商办地价时空演变具有区位选择机理、“点-轴”演进机理和功能推动机理,故建议杭州商办地价未来管理可以做以下4点尝试:1)建构商办用地的“阳光型”价格体系,提升区位选择机制;2)学习“香农经验”完善商办用地配套,提高“点-轴”辐射力;3)推进商办用地的“共享模式”创新,升级商办用地承载力;4)依据“公共池塘资源”属性制定政策规则,优化商办用地时空配置
陈旭[4](2020)在《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价值共识、场域重构与路径优化》文中认为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推动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统筹推进包括基层协商在内的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形成完整的制度程序和参与实践,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的打造。而城市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城市社区协商构成了基层协商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社区协商制度与实践的发展构成了我国基层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题中之义。为此,本文关注城市社区中的协商治理问题,试图厘清协商民主如何能够更好嵌入城市社区治理,协商治理如何更好地在实际的城市社区环境中运作。从实践进程来看,我国城市社区协商治理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创新机制、丰富形式、完善制度、优化手段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呈现出纷繁复杂、丰富广泛的实践图景。尽管市民论坛、协商议事会、开放空间讨论、网络论坛等创新形式的协商在现实的运作中都不尽相同,但它们实质都是通过治理主体间的沟通交流、彼此倾听、理性论辩、相互尊重等要素促进政策偏好反思,并最终产出结果意见的一种以话语交换为核心的治理路径。从既有研究来看,现有关于城市社区治理中协商问题的研究存在内在逻辑解释的碎片化、核心要素探究的模糊化、对策建议的笼统性等问题。理论研究远滞后于实践的发展,缺乏在系统剖析协商本身运作机理的基础上,对当前实践发展与困境出路作出整体性与系统性的反思。大多数关于协商的实证研究都集中在某一具体协商事件上,如一次性小组讨论,同一组织或类型议题的一系列讨论。这种研究对剖析一种协商形式是有效的,但也会造成视角的缺失。基于跨学科知识运用和强烈的现实关怀,本文从以下两个层面对城市社区中的协商治理进行新的探讨:一方面,从“结构——过程”的角度对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理路进行剖析,作为后续研究的依据与本文分析框架。首先,对理论层面与实践层面的“协商”分别作出解释,并通过整合与推导确定本文中的协商意涵,框定出本文研究的问题域。其次,以“话语嵌入”和“体系建构”的划分为标准,对两类既往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考察。了解其整体研究脉络、关键研究方向与未来研究趋势,从而系统反思当前研究的局限。为弥补既有研究的缺陷,本文分别选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治理理论、“协商体系—能力”框架以及社会学习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从而构建得出一个新的分析框架:首先,从真实互动、广泛话语以及深远影响等方面,分析城市社区协商行动变迁的“三维”内生变量;其次,依据初始情境、联结情境与终端情境逻辑,思考城市社区协商系统化运作的空间资源依赖;最后,基于“五阶二元”的运行内部机理,探索推动协商常态化发展的实践逻辑。本文基于上述理论框架,透视了当前城市社区协商治理中存在的价值认知、情境供给以及行动推进等三方面的悖论,以权力逻辑、自治逻辑、市场逻辑为视角,整合得出了“真治理”还是“假把式”、“主导式”还是“循环式”以及“结果论”还是“过程论”等悖论背后的两难问题。另一方面,从“演绎——归纳”角度解析城市社区协商治理问题情境,在理论探究协商之可能的基础上提出现实困局的化解之道。主要采用多案例研究与内容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所选取的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实践创新样本通过NVivo软件进行质性研究、归纳与研判,从而在宏观、中观与微观多层面上展示一副描绘社区协商的全景画面。借由案例回顾的问题情境有针对性地探求城市社区治理中协商价值认知理性培育、情境塑造的可能性与实践的可为性。最后,基于“五阶二元”的运作逻辑,提出亟需回应与有待升级的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策略。总体而言,本文试图从公共管理的学科视角和实践关怀切入城市社区治理中的协商问题。根植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经验,直面公共治理领域的新实践、新问题、新机遇。通过对城市社区治理中协商路径的探讨,寻求相关制度安排与设计的优化思路,能够为中国特色的基层民主与城市社区治理实践提供可操作性参考。尽管没有一种能够解释理论与实践的“完美模板”,但是对这一研究主题的关注所可能带来的理论拓展与实践变革,能够为我国城市社区乃至基层治理体系的发展提供一种全新的思路,这也正是本文的期望所在。
丁潇颖[5](2020)在《中国社区农园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高速的城镇化进程造成了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作为应对上述问题的策略之一,社区农园在我国诸多城市中大量涌现并快速发展。然而,这些农园的作用却差异显着——部分农园成为了促进居民互动、保障食品安全、改善社区环境的关键媒介;部分农园却因用地权属、规划布局、组织管理和运营等方面的问题,引发了社会矛盾与公众质疑。而既有研究缺少针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分析、理论性指导和综合性策略,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区农园的可持续发展。在此背景下,对中国社区农园进行全面探索,深入分析造成社区农园效益差异的成因,提出社区农园发展策略变得十分必要。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GIS空间分析、案例研究、问卷调查、SPSS数据分析等方法,从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与策略构建三方面对中国社区农园展开研究。(1)在理论研究方面,梳理了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思想,总结了社区农园实践的发展趋势,并从政策环境、设计模式、参与机制、效益、社会资本和社区农园等层面,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了全面解析。(2)在现状分析方面,探究了中国社区农园的空间分布特征,深入分析了社区农园的现状设计模式和参与机制,并从不同利益相关者的角度,探析了社区农园的效益与问题,认为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显着而问题多集中在政策法规、规划设计、社会参与、管理制度、运营方式等方面。基于对问题成因的分析,提出应强化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认知,构建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以此指导中国社区农园建设。(3)在策略构建方面,借助社会资本理论,阐明了社区农园能够建立信任、社会网络和规范,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社会作用,并进一步筛选得到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之后,基于不同要素对社会资本形成的影响程度,制定了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在设计策略层面上,剖析了典型社区农园案例,构建了分优先级的选址策略和农园尺度下的空间设计策略,并结合实践对设计策略进行验证;在参与机制层面上,提出了建立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健全管理监督制度和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等途径和方法,论述了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并对社区农园的支持性政策体系进行探讨。本文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案例两方面,形成对中国社区农园的整体性认知,并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对社区农园社会作用进行解析和定位,进一步建立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对于突破社区农园发展障碍,科学指导社区农园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农园正向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贾淑倩[6](2020)在《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品质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城镇化高速发展的同时,城市问题和社会矛盾也有上升趋势。在此背景下,城市规划越来越重视人居综合环境水平的提升,倡导以人为本的社区生活圈逐渐成为社区规划建设的新途径,而公共服务设施作为社区规划的核心内容,直接决定了社区生活圈生活品质的高低。首先,文章梳理了国内外生活圈及公共服务的相关研究,以及通过传统社区规划与新兴社区生活圈规划的比较分析,明确了在社区生活圈视角下研究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的必要性。其次,在总结以往生活圈量化评价方法的基础上,采用网络获取的开放数据源,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立评价模型,对当前杭州市拱墅区368个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发展现状进行评估分析,以揭示其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短板及不足。该评价方法是基于百度开放平台和二手房网站平台获取的POI兴趣点数据,通过ArcGIS工具对数据进行处理、统计和可视化,以及采用Python语言结合Scikit-learn机器学习库,实现对数据的有效降维及聚类,分别从社区生活圈、老幼生活圈及共享社区生活圈系统三个维度对全域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品质进行分类综合评价。最后,进一步从制度层面的改进、社会文化层面的引导及规划层面的分类优化三方面提出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路径。本研究方法能够更好地帮助规划者和决策者快速建立对整个区域社区生活圈建设现状的量化认知,为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品质评价探寻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徐迁[7](2020)在《城市道路绿视率的空间规律、影响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以杭州市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城市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现代文明不可抵挡的脚步。在此进程中,城市自然景观被不断蚕食,同时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和生活质量愈发重视,对城市绿地景观的需求也愈发强烈。杭州市政府展望未来城市绿地发展蓝图,提出实现一步一景、移步易景、处处皆景、“真山真水园中城”等符合公园城市内涵的发展目标。然而,目前主流的绿化率、绿地覆盖率等二维平面指标仅能反映城市绿地面积,无法代表居民对城市绿地景观的真实感受,更无法反映城市绿地景观是否契合公园城市以人为本的内涵。而绿视率可以反映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结构性质量状况,是人眼对城市绿地景观的真实感知,是人本理念下城市绿地景观建设的重要依据,符合公园城市的发展需求。以往学界对城市绿地的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市绿地的测度和评价、城市绿地的影响因素分析。但基于三维视角展开社会调查,难以得到大尺度的研究成果。而基于二维视角的地理学研究,研究成果难以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成熟,少数学者结合大数据技术与绿视率,兼顾“大尺度”与“以人为本”,尝试克服传统城市绿地研究的矛盾。但现有绿视率的相关研究,对影响绿视率因素及其背后的作用机制尚不明晰,仍处于黑箱状态,使得现有研究较难得到科学的绿视率优化政策,以支撑当下公园城市建设。因此,本文在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指导下,厘清视域尺度下,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政治权力,以利润为导向的市场资本、以设计者与决策者的意志为导向的社会意志,三者对杭州城市道路绿视率的作用机制。利用网络爬虫、基于HSV的图像色彩提取技术以及地理信息技术,测算平行绿视率、垂直绿视率等因变量,获取道路等级、博物馆、公园、水系、学校、机关团体、医院、小区、房价以及土地开发项目等自变量的信息。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探究影响杭州主城区各个行政区城市道路绿视率的显着因素,并进一步剖析其背后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得到:(1)杭州主城区道路绿视率总体欠佳,绿视率高于25%的样本点仅占35%左右。同时,各等级绿视率样本点在空间分布上错综交织。其中,绿视率较高的区域集中分布在西湖周边以及西部山地地区;而绿视率较低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部分城市主干道以及江干区中部等杭州主城区外缘地区。(2)杭州各个行政区的绿视率均存在较高的空间自相关性;绿视率高值与高值集聚现象在上城区中、西部以及江干区东部地区最为显着;绿视率低值与低值集聚现象主要呈现出线型的分布状态。(3)SEM(空间误差模型)回归结果揭示了政治权利、市场资本、社会意志三者对道路绿视率的影响机制。政治权利对绿视率的影响机制包括:地方政府兼顾社会需求与政绩需要,影响各级城市道路绿化;通行需求与景观需求冲突导致城市更新中的空间要素对抗。社会意志对绿视率的影响机制包括:设计者与决策者意志驱动下的城市空间差异性设计;不同功能需求驱动下的空间要素选址;地块功能需求与景观需求下的各空间要素的对抗与共生;社会意志的弱化和政治权力的简单强硬主导等。市场资本对绿视率的影响机制包括:利润驱动下的城市空间差异性设计。本文最后从宏观的城市管理视角出发,提出将绿视率作为城市绿地建设的核心指标,引导市场与社会重视绿视率;确立多主体的绿视率治理策略,厘清绿视率管理职责。针对微观的城市设计视角,提出强化绿墙等立体绿化、优化滨水区绿化、丰富人行道绿化等具体的措施。研究成果可以为杭州即将到来的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以及亚运会前夕的城市美化工作提供指导,高效利用有限建设资源,促进杭州城市绿地景观发展更符合人本主义的理念。同时,也可以为杭州“真山真水园中城”的公园城市目标贡献绵薄之力。
杨佳楠[8](2020)在《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基于夏意益家的实证调查》文中提出社区作为社会的基本单元,不仅是国家社会治理体系的基础部分,同时也是社会治理结构转向的突破口。我们国家一直以来都高度重视社区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积极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尤其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当前社会体制改革的核心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区社会组织作为实现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同时也是基层社会治理体制创新的着力点。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是基层社会治理创新中推动基层社会治理结构转型的重要平台,承载着联动基层社会资源,实现基层社会有效治理的重要使命。作为一种新型的社区社会组织,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通过“枢纽”功能嵌入社区,发挥其独特的治理功能,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弥补当前社区治理结构性和功能性不足,能够创新社区治理路径,为实现社区有效治理提供支持。因此,研究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在社区治理中的参与路径,对于开展社区治理实践,提升社区治理整体成效具有现实意义。基于此,为深入分析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具体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选取杭州市拱墅区夏意益家作为研究样本。夏意益家作为拱墅区最先探索的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其成长与发展有着典型意义。在综合运用个案分析、访谈等研究方法及结合社会背景基础上,对夏意益家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进行全方位立体式分析,第一,归纳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主要功能:资源枢纽型整合功能、信息枢纽桥梁功能、建设枢纽引领功能及精神枢纽培育功能。第二,在此基础上,识别并探析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多元互嵌式共治模式,“资源嵌入—认知嵌入—多元主体互嵌”的行动策略及“资源整合机制—引导孵化机制—项目制的运作机制—基层民主协商机制”的运作机制。基于对上述夏意益家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践分析,可发现其在参与过程中面临着诸多困境,主要包含组织自身角色认同错位、主体能力弱、参与途径单一、领域辐射面窄、居民参与不足、外部监督缺位等,从而使其距离形成建设性解决社区问题的社区治理格局仍有一定距离。为寻求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合适的参与路径,主要通过加强宣传力度、完善制度建设、提升组织自身能力建设、优化参与机制、健全评估机制等提升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水平。
徐涵[9](2019)在《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是人类社会权力与经济文化所形成的最大限度的汇聚体。本文以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的开放空间设计策略为研究目的,选择与市民生活耦合度较高的街道开放空间与社区开放空间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实例调研、归纳演绎等方法,并综合多学科理论,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现实困境与影响因素以及先驱案例项目经验、具体设计策略等方面开展分析研究,得出以下成果:(1)梳理界定了“共享城市”、“城市感知”与“城市开放空间”的概念理论,厘清联结了三者的内在关系。即共享理念为当代开放空间提供了功能与活动有机叠加的新型思维,感知理念为空间的独特性与人群情感提供设计导向。(2)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现实困境与营建影响因素进行了阐释,以及对若干个具有共享与感知价值取向的项目进行归纳,并从空间设计概念方法、社会价值与运营成效、市民使用情况及反馈三个维度剖析典型案例,并归纳得出以空间存量更新、多元角色参与、空间活动生成与线上资源结合方式凸显城市共享与感知。(3)以策略概述,空间全生命周期设计流程,设计维度与策略细则三个流程阐述城市共享与感知视野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并从空间环境、形态、功能与叙事四个维度详细阐述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要点。(4)以杭州阮家桥社区为现实研究区域,分析场地现实困境,探讨共享与感知融入空间设计可行性,确立更新目标与定位,阐述宏观策略与实施流程,应用街道与社区开放空间实现共享与感知的设计策略。
陈磊[10](2019)在《基层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作用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2015年中央提出供给侧改革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结构性改革是当前乃至之后一段时期最为关键的改革。做好改革五大任务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型国有企业的去产能工作,而去产能工作率先从钢铁和煤炭两大行业开始进行。近年来,大型国有、省属、市属的钢铁企业纷纷改革转型,在改革转型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最大的不稳定因素的就是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因此可以说能否处理好人员分流安置问题,基层政府能否在企业人员分流安置中发挥积极作用,都是影响企业乃至整个行业改革转型的关键所在。本文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首先阐述了国企改革转型中人员分流安置的概念,分析了目前国企改革转型过程中人员分流安置的现状,并着重分析了杭钢集团职工分流安置现状;随后通过高效接收党员、退休人员纳入社会化管理、提供就业岗位及开展就业培训、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四方面工作介绍了拱墅区政府在杭钢人员分流安置中的举措和作用;再通过集团内部职工分流安置、二级子公司人员分流安置、鼓励分流安置职工自主创业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剖析了拱墅区政府在杭钢人员分流安置中不足;最后通过探讨完善基层政府服务国企人员分流安置的对策,客观的分析基层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应该发挥的作用和实际起到的成效,并对未来进行展望。
二、拱墅区积极创建“119规范小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拱墅区积极创建“119规范小区”(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带来的新需求 |
1.1.2 公共服务规划地位提升形成的新定位 |
1.1.3 数据科学革命引领的新视野 |
1.1.4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的新要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主要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数据驱动 |
1.3.2 公共中心体系 |
1.4 研究内容与范围 |
1.4.1 研究主要内容 |
1.4.2 研究范围 |
1.5 研究方法 |
1.5.1 定性研究方法 |
1.5.2 定量分析方法 |
1.6 技术路线与章节安排 |
1.6.1 研究技术路线 |
1.6.2 章节组织 |
2 相关研究综述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1 城市形态发展与演化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1.2 城市空间组织理论中的城市中心 |
2.2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识别 |
2.2.1 城市中心识别数据源 |
2.2.2 城市中心及其体系识别方法 |
2.3 城市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变趋势与影响要素 |
2.3.1 城市多中心结构的实践与效能 |
2.3.2 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趋势 |
2.3.3 公共中心的形成机制与影响要素 |
2.4 公共中心与城市服务的空间布局优化 |
2.4.1 公共中心的布局优化 |
2.4.2 各类城市服务的布局优化 |
2.5 借鉴与启示 |
2.5.1 研究借鉴 |
2.5.2 研究启示 |
3 研究框架 |
3.1 数据驱动的发展脉络 |
3.1.1 大数据的发展及利用 |
3.1.2 机器学习发展历程 |
3.1.3 数据驱动在城乡规划中的应用 |
3.2 表征学习与城市空间科学互动的研究理念 |
3.2.1 表征学习的应用难点 |
3.2.2 分析框架的基本流程 |
3.2.3 数据分析的基本逻辑 |
3.2.4 数据获取的基本原则 |
3.3 数据驱动的公共中心体系研究框架 |
3.3.1 研究主要问题难点 |
3.3.2 测度识别的理论先验 |
3.3.3 影响要素分析的理论先验 |
3.3.4 优化策略的理论先验 |
3.4 本章小结 |
4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识别与空间特征 |
4.1 供需视角下的中心度评级体系与数据基础 |
4.1.1 中心度的评价 |
4.1.2 中心度计算的数据基础 |
4.2 中心度计算结果与空间特征 |
4.2.1 指标权重计算 |
4.2.2 设施聚合度:多中心结构展现 |
4.2.3 设施规模度:中心集聚特征显着 |
4.2.4 设施使用度:就近满足的网络结构 |
4.2.5 中心度:内聚外散,北密南疏的整体格局 |
4.3 识别与特征分析 |
4.3.1 基于密度阈值的公共中心识别流程设计 |
4.3.2 公共中心的空间分布特征 |
4.3.3 公共中心的体系结构特征 |
4.3.4 功能关联特征 |
4.4 本章小结 |
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发展程度与影响要素 |
5.1 公共中心体系发展程度的表征 |
5.1.1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能级 |
5.1.2 公共中心体系的总数量 |
5.1.3 公共中心体系的均衡度 |
5.2 基于集成学习的中心度表征模型 |
5.2.1 特征构造与模型设计 |
5.2.2 模型精度检验方法 |
5.2.3 模型训练与精度表现 |
5.3 基于集成模型省域区县中心度拟合 |
5.3.1 中心度的分块拟合 |
5.3.2 中心体系的采样结果 |
5.3.3 省域区县公共中心体系表征 |
5.4 常态化影响要素分析 |
5.4.1 公共中心体系常态化影响要素的选择 |
5.4.2 中心度的多元线性回归 |
5.4.3 公共中心发展程度的聚类及其特征 |
5.4.4 公共中心体系的演化趋势分析 |
5.4.5 常态化影响要素构成与影响机制构建 |
5.5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的非常态化影响要素 |
5.5.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 |
5.5.2 基础设施建设 |
5.5.3 城市空间调整 |
5.5.4 经济发展 |
5.5.5 城市品牌价值提升 |
5.5.6 城市治理能力提升 |
5.6 本章小结 |
6 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 |
6.1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布局的空间关联 |
6.1.1 基于人口的公共中心体系布局先验 |
6.1.2 人口分布的空间特征与空间关联 |
6.1.3 人口与公共中心的空间关联模型构造 |
6.1.4 模型结果与分析 |
6.1.5 人口与公共中心体系关联中的主要特征 |
6.2 公共中心优化目标 |
6.2.1 经验目标 |
6.2.2 价值目标 |
6.2.3 规律原则 |
6.3 公共中心体系布局优化指引 |
6.3.1 空间优化指引 |
6.3.2 服务优化策略 |
6.4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主要结论 |
7.1.1 公共中心识别与空间特征分析 |
7.1.2 公共中心的影响要素与机制分析 |
7.1.3 公共中心的优化指引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2.1 引入了多源数据与算法适应的公共中心识别系统 |
7.2.2 尝试了表征数据与理论结合的影响要素解释机制 |
7.2.3 构建了集成框架与机制协同的目标估计监督模型 |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7.3.1 研究内容的深入挖掘 |
7.3.2 研究理论的深化演绎 |
7.3.3 数据技术的更新适应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浙江省区县中心体系发展程度影响要素 |
附录2 集成树分类规则 |
附录3 网络调查问卷中公共中心体系相关问题 |
个人简介 |
(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杭任务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杭任务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
一、省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涉杭任务责任分解 |
二、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重点工作涉杭任务责任分解 |
三、市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
四、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重点工作责任分解 |
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杭任务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具体项目清单 |
一、省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涉杭任务责任分解具体项目清单 |
二、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重点工作涉杭任务责任分解具体项目清单 |
三、市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时期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具体项目清单 |
四、市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重点工作责任分解具体项目清单 |
(3)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商办用地的概念和特征 |
1.1.1 商办用地及商办地价 |
1.1.2 商办用地的基本特征 |
1.2 研究的背景 |
1.2.1 理论背景 |
1.2.2 现实背景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的结构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文献综述 |
2.1 城市地价及其时空特征研究 |
2.1.1 城市地价 |
2.1.2 城市地价的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
2.2 城市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研究 |
2.2.1 城市地价影响因素及其分类 |
2.2.2 城市地价时空特征影响因素的研究方法 |
2.3 商办地价及其时空分异相关研究 |
2.3.1 生产性服务业及其时空特征 |
2.3.2 商务办公楼及其租金特征 |
2.4 文献评述及研究切入点 |
3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的理论框架及实证前提 |
3.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及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 |
3.1.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2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的理论分析 |
3.2 我国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研究的实证前提 |
3.2.1 相对稳定的政策区间: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的政策因素 |
3.2.2 相对成熟的市场环境:我国商办地价发展的时间特征 |
3.3 本章小结 |
4 研究数据 |
4.1 数据选择 |
4.1.1 研究区选择 |
4.1.2 研究空间范围选择 |
4.1.3 研究时间范围选择 |
4.1.4 数据类型选择 |
4.2 数据的获取 |
4.2.1 原始数据的采集 |
4.2.2 地价数据的预处理 |
4.2.3 研究数据的基本统计分析 |
4.3 杭州商办样本数据的特征分析 |
4.3.1 不同年份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
4.3.2 不同区域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
4.3.3 不同用途分类商办用地交易样本的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5 杭州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特征研究 |
5.1 杭州商办用地价的时间特征 |
5.2 商办地价的数据结构与趋势 |
5.2.1 杭州商办地价数据正态分布检验 |
5.2.2 杭州商办地价的空间趋势 |
5.3 商办地价的空间分异总体特征分析 |
5.3.1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5.3.2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异质性分析 |
5.3.3 杭州市主城区商办地价空间插值分析 |
5.4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的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
5.4.1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样本空间分布特征 |
5.4.2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空间分异特征 |
5.5 本章小结 |
6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体系研究 |
6.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体系构建与量化 |
6.1.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简析 |
6.1.2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素体系构建 |
6.1.3 影响因子说明与量化 |
6.2 基于常规线性回归(OLS)模型的影响因子检验 |
6.2.1 常规线性回归(OLS)模型简介 |
6.2.2 OLS模型检验及其结果分析 |
6.3 基于GWR系列模型的影响因子检验 |
6.3.1 时空地理加权回归(GTWR)概述 |
6.3.2 模型构建 |
6.3.3 模型回归结果的比较及选择 |
6.4 本章小结 |
7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比较分析 |
7.1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典型影响因素分析 |
7.1.1 典型区位因素分析 |
7.1.2 邻里因素 |
7.1.3 个别因素:宗地面积 |
7.2 杭州主城区商办细分地类地价时空分异影响因子分析 |
7.2.1 商办细分地类地价时空演变影响因子的模型检验 |
7.2.2 商办地类1 影响因子分析 |
7.2.3 商办地类2 影响因子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杭州主城区商办地价时空分异演变机理及其政策启示 |
8.1 商办地价时空分异的演变机理解析 |
8.1.1 区位选择机理 |
8.1.2 点-轴演进机理 |
8.1.3 功能推动机理 |
8.2 政策启示 |
8.2.1 建构商办用地的“阳光型”价格体系,提升区位选择机制 |
8.2.2 学习“香农经验”完善商办用地配套,提高“点-轴”辐射力 |
8.2.3 推进商办楼用地的“共享模式”创新,升级商办用地承载力 |
8.2.4 依据“公共池塘资源”属性制定政策规则,优化商办用地时空配置 |
8.3 本章小结 |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 |
9.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4)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价值共识、场域重构与路径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问题提出 |
(二)选题意义 |
二、问题界定 |
(一)理论层面的“协商”民主 |
(二)实践层面的“协商”治理 |
三、章节安排与研究方法 |
(一)章节安排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研究框架 |
一、文献回顾 |
(一)话语嵌入向度:抽象把握与制度互动 |
(二)体系建构向度:通向现代协商的不同道路 |
(三)总体评价与展望 |
二、理论支撑 |
(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 |
(二)治理理论 |
(三)“协商体系—能力”框架 |
(四)社会学习理论 |
三、基于已有资源的归纳研究:一个新的分析框架 |
(一)协商行动变迁的“三维”内生变量 |
(二)协商系统化运作的空间资源依赖 |
(三)协商常态化运行的内部机理:“五阶二元”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现实悖论:一个两难的话题 |
一、协商价值认知:“真治理”还是“假把式” |
(一)信任尊重的程度不高 |
(二)社会资本的存量欠缺 |
(三)协商影响的发挥有限 |
二、协商情境供给:“主导式”还是“循环式” |
(一)强制性话语倾向 |
(二)竞争性话语贫弱 |
(三)网络性治理失衡 |
三、协商行动推进:“结果论”还是“过程论” |
(一)话语趋同资源的匮乏 |
(二)获取结果质量的乏力 |
(三)协商评估机制的缺失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断裂与合续之间:城市社区治理中协商理性的培育 |
一、内生变量视角下的实践 |
(一)共同体意识的生成与新的行为习惯 |
(二)案例回顾:一个社区治理发展的必然趋势 |
二、价值共识之可能:协商价值正当性来源的解释 |
(一)“议题-观点-论辩”的三维真实 |
(二)“代表-观点-平台”的广泛扩展 |
(三)双重结果的追求及限度 |
三、理性培育之可为:基础理念的主观“自愈” |
(一)协商承诺内化 |
(二)公共价值与自愿精神的复归 |
(三)共同体话语认同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单一与多元之间:城市社区治理中协商情境的塑造 |
一、空间资源视角下的实践 |
(一)从政策供给的让渡空间开始 |
(二)案例回顾:一种前行的过渡状态 |
二、场域重构之可能:协商空间框架的释因 |
(一)话语融合形成的初始情境 |
(二)媒介渗透形成的联结情境 |
(三)权力交互形成的终端情境 |
三、情境塑造之可为:资源整合的客观“包容” |
(一)治理资源依赖的网络路径 |
(二)共营机制的无缝联结 |
(三)责任延伸与适应性角色转变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碎片与相依之间:城市社区协商治理行动的改善 |
一、常态运行视角下的实践 |
(一)基于分步工作法而设计机制 |
(二)案例回顾:一种有针对解决问题的工作方法 |
二、亟需回应之对策:协商活动碎片化瓶颈的破解 |
(一)“信息--秩序”并重 |
(二)“论理—产出”并行 |
(三)“复合—动态”相济 |
三、尚待升级之策略:协商内嵌治理的多维建构 |
(一)明确协商主体与协商内容 |
(二)设定协商期待并预测结果 |
(三)强化论据阐释的协商过程 |
(四)促进偏好聚合的协商输出 |
(五)实现动态检验的协商结果 |
本章小结 |
总结与讨论 |
(一)研究回顾 |
(二)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三)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2013——2015年度“中国社区治理十大创新成果”及提名成果中关于“协商”的典型案例 |
附录二 2003年——2017年度部分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典型案例 |
附录三 近三年(2018——2020年)部分城市社区协商治理典型案例分析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源起:高速城镇化引发严峻的社会、食物和环境问题 |
1.1.2 契机:社区农园与城市可持续发展 |
1.1.3 困境:社区农园发展面临诸多挑战 |
1.1.4 小结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对象 |
1.3.1 社区 |
1.3.2 社区农园 |
1.3.3 社区农园与份地农园 |
1.3.4 社区农园与社区农业 |
1.4 研究问题、内容和框架 |
1.4.1 研究问题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农园发展历程与研究现状综述 |
2.1 社区农园相关规划设计理论回顾 |
2.1.1 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上半叶:蕴含农业生产的城市规划构想 |
2.1.2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重建社区农业的思想 |
2.1.3 二十一世纪初期:与农业共生的城市规划理论 |
2.1.4 当代农业与社区关系的理论研究 |
2.2 社区农园相关实践探索脉络分析 |
2.2.1 社区农园的实践渊源 |
2.2.2 英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3 美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2.4 中国社区农园的当代发展 |
2.3 关于社区农园政策环境的分析 |
2.3.1 国外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3.2 国内社区农园政策环境 |
2.4 关于社区农园设计模式的研究 |
2.4.1 社区农园的区位特征 |
2.4.2 社区农园的空间设计特征 |
2.4.3 社区农园的种植模式 |
2.5 关于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的研究 |
2.5.1 社区农园的参与动机 |
2.5.2 社区农园的组织模式 |
2.5.3 社区农园的管理模式 |
2.5.4 社区农园的运营模式 |
2.6 关于社区农园效益的研究 |
2.6.1 社区农园的经济效益 |
2.6.2 社区农园的社会效益 |
2.6.3 社区农园的生态效益 |
2.6.4 社区农园的健康效益 |
2.7 关于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研究 |
2.7.1 社会资本与促进社区农园成员间社会融合 |
2.7.2 社会资本与提高社区农园成员的资源调动能力 |
2.7.3 社会资本与增强社区农园成员的政治权利 |
2.8 社区农园研究现状分析 |
2.9 本章小结 |
第3章 中国社区农园现状调查分析 |
3.1 基于GIS的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研究 |
3.1.1 GIS分析思路和方法概述 |
3.1.2 中国社区农园整体空间分布特征 |
3.1.3 中国社区农园空间分布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的关系 |
3.2 基于调研的中国社区农园专项特征解析 |
3.2.1 调研目的、方法和内容概述 |
3.2.2 问卷结果统计与案例概况 |
3.2.3 社区农园设计模式分析 |
3.2.4 社区农园参与机制分析 |
3.2.5 社区农园效益分析 |
3.2.6 社区农园问题诊断 |
3.2.7 问题的解决思路:明确社区农园社会价值,构建社区农园的设计策略和参与机制,指导农园建设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4.1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的关联性 |
4.1.1 社会资本概念的起源和发展 |
4.1.2 社区农园语境下社会资本的定义和分类 |
4.1.3 社会资本与社区农园社会作用的理论对接 |
4.2 社会资本视角下中国社区农园的社会作用解析 |
4.2.1 社会资本在社区农园中的培育 |
4.2.2 社区农园社会资本的功能 |
4.2.3 理论框架——社区农园促进社会资本培育的机制分析 |
4.3 影响社会资本形成的空间要素和社会要素分析 |
4.3.1 已有关于社区农园社会资本及其影响要素的研究 |
4.3.2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
4.3.3 研究结果与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设计策略研究 |
5.1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案例分析 |
5.1.1 北京育园 |
5.1.2 上海创智农园 |
5.1.3 深圳馨月园 |
5.1.4 上海梅园 |
5.2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选址策略 |
5.2.1 优先利用街道或社区中心闲置地 |
5.2.2 开放社区公共服务单位附属场地 |
5.2.3 融入社区公园 |
5.2.4 活化社区消极空间 |
5.3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空间设计策略 |
5.3.1 建立开放性社区农园,实现人人共享目标 |
5.3.2 “因地制宜”地构建公共交往空间 |
5.3.3 营造规整有序的种植形式 |
5.3.4 配置适当比例的观赏性景观 |
5.3.5 增设必要的基础设施,采用复合式设计 |
5.3.6 构建服务于不同群体的种植园区 |
5.3.7 不同空间载体下社区农园设计手法分析 |
5.4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实践应用 |
5.4.1 点——天津万盈家园社区食物花园项目 |
5.4.2 线——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生产性步道设计方案 |
5.4.3 面——天津丁字沽工人新村十三段社区有农化设计方案 |
5.4.4 小结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以培育社会资本为目标的社区农园参与机制研究 |
6.1 构建多元主体协同合作的组织模式 |
6.1.1 分阶段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方式解析 |
6.1.2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中参与主体的权责分析 |
6.1.3 实现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途径 |
6.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 |
6.2.1 设立社区农园行政管理部门和社区农园协会,完善监管结构 |
6.2.2 设置有效公开的管理制度和规则 |
6.2.3 分类型社区农园管理建议 |
6.2.4 设置完善的监督机制 |
6.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拓展农园社会资本宽度 |
6.3.1 开展文化类活动 |
6.3.2 开展自然教育类活动 |
6.3.3 开展商业类活动 |
6.3.4 开展综合类活动 |
6.4 参与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6.4.1 多元主体协同合作模式的有效性分析 |
6.4.2 健全管理监督制度的有效性分析 |
6.4.3 开展多样化运营活动的有效性分析——以商业类活动对社会网络形成的影响为例 |
6.5 政策建议:建立支持社区农园的政策体系,保障社会资本培育 |
6.5.1 国家层面 |
6.5.2 地方层面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和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拓展——绿色生产性社区视角下的社区农园 |
7.3 研究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附录 D |
附录 E |
附录 F |
附录 G |
附录 H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品质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新型城镇化倡导“以人文本”的规划理念 |
1.1.2 宜居城市推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
1.1.3 新常态下生活圈研究发展迅猛 |
1.1.4 数据挖掘技术开拓城市研究的新思路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3.1 社区 |
1.3.2 社区生活圈 |
1.4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技术路线 |
2 国内外相关研究及进展 |
2.1 生活圈的研究与进展 |
2.1.1 国外生活圈的研究进展 |
2.1.2 国内生活圈研究进展 |
2.2 公共服务相关研究进展 |
2.2.1 概念界定 |
2.2.2 西方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理论及研究进展 |
2.2.3 中国城市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理论及研究进展 |
2.3 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的评价与方法 |
3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的评价分析——基于杭州市拱墅区社区生活圈的实证研究 |
3.1 社区生活圈视角下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研究的必要性分析 |
3.1.1 传统社区既有问题分析 |
3.1.2 生活圈规划的优势分析 |
3.2 构建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品质的量化评价模型 |
3.2.1 建立数据库 |
3.2.2 研究方法与过程 |
3.3 杭州市拱墅区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品质评价的实证研究 |
3.4.1 数据收集和处理 |
3.4.2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量化评价 |
3.4.3 老幼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水平研究 |
3.4.4 共享社区生活圈系统的联系与开放 |
4 社区生活圈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优化路径 |
4.1 基本原则 |
4.1.1 以人为本的原则 |
4.1.2 公平性原则 |
4.1.3 治理的原则 |
4.2 规划层面的分类优化 |
4.3 制度层面的改进 |
4.3.1 对接行政管理单元 |
4.3.2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4.3.3 结合法定规划 |
4.4 社会文化层面的引导 |
4.4.1 加强社区文化建设 |
4.4.2 倡导不同阶层的混合居住 |
5 总结与展望 |
5.1 主要研究结论 |
5.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7)城市道路绿视率的空间规律、影响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以杭州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目的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四节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理论基础——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第三章 道路绿视率基础数据库构建 |
第一节 研究区概况 |
第二节 杭州主城区道路绿视率数据库构建 |
第四章 杭州主城区道路绿视率空间规律分析 |
第一节 道路绿视率空间可视化分析 |
第二节 道路绿视率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五章 杭州主城区道路绿视率影响分析 |
第一节 基于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理论的分析框架 |
第二节 道路绿视率影响因素分析与选取 |
第三节 回归模型的选择 |
第四节 道路绿视率影响因素回归结果的分析 |
第五节 杭州主城区道路绿视率影响机制分析 |
第六章 杭州道路绿视率的优化策略 |
第一节 宏观管理视角下的杭州道路绿视率优化政策 |
第二节 微观设计视角下的杭州绿视率优化方案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结论 |
第二节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基于夏意益家的实证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创新点、重点及难点 |
1.4.1 研究的创新点 |
1.4.2 研究的重点 |
1.4.3 研究的难点 |
2 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理论依据 |
2.1 核心概念 |
2.1.1 社区治理 |
2.1.2 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 |
2.2 理论依据 |
2.2.1 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
2.2.2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理论 |
3 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现实背景和功能分析 |
3.1 现实背景 |
3.1.1 社区治理创新宏观政策导向的驱动 |
3.1.2 社区治理实践路径创新的迫切需求 |
3.1.3 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的自身优势 |
3.2 功能分析 |
3.2.1 资源枢纽的整合功能 |
3.2.2 信息枢纽的桥梁功能 |
3.2.3 建设枢纽的引领功能 |
3.2.4 精神枢纽的培育功能 |
4 夏意益家参与社区治理的实证研究 |
4.1 夏意社区及夏意益家简介 |
4.1.1 夏意社区简介 |
4.1.2 夏意益家简介 |
4.2 夏意益家产生的现实动因 |
4.2.1 政府重视度不断提升 |
4.2.2 社区干部的创新意识 |
4.2.3 公租房社区治理需求 |
4.3 夏意益家参与社区治理的模式和策略 |
4.3.1 主要模式 |
4.3.2 策略选择 |
4.4 夏意益家参与社区治理的运行机制 |
4.4.1 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
4.4.2 引导孵化培育机制 |
4.4.3 项目实施运作机制 |
4.4.4 基层民主协商机制 |
5 夏意益家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5.1 夏意益家参与社区治理存在的问题 |
5.1.1 参与社区治理角色认同错位 |
5.1.2 参与社区治理主体能力较弱 |
5.1.3 参与社区治理途径较为单一 |
5.1.4 参与社区治理领域辐射面窄 |
5.1.5 参与社区治理居民参与有限 |
5.1.6 参与社区治理外部监督缺位 |
5.2 夏意益家参与社区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
5.2.1 法律法规不完善造成治理的真空化 |
5.2.2 社区行政化运作导致组织畸形发展 |
5.2.3 夏意益家自主性较低呈依附性发展 |
5.2.4 夏意益家自身能力建设相对较薄弱 |
5.2.5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体制机制不健全 |
5.2.6 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动力不足 |
6 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优化路径 |
6.1 加强宣传力度,提升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自我角色认同 |
6.1.1 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宣传 |
6.1.2 传递分享组织成功经验 |
6.2 强化制度建设,保障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 |
6.2.1 构建配套法律法规体系 |
6.2.2 完善政府购买服务制度 |
6.3 提升社会认同,加强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自身能力建设 |
6.3.1 完善组织内部管理机制 |
6.3.2 提升组织整体服务能力 |
6.3.3 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
6.3.4 构建多元资金来源渠道 |
6.4 优化参与机制,提升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治理效能 |
6.4.1 完善多元主体联动机制 |
6.4.2 改进组织项目运作机制 |
6.4.3 拓宽服务领域参与机制 |
6.5 完善监督体制,建立健全动态监督机制及绩效评估体系 |
6.5.1 建立健全动态监督机制 |
6.5.2 完善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访谈人员基本信息表 |
附录三: 社区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四: 社区社会组织调查问卷 |
致谢 |
(9)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变革与设计响应 |
1.1.2 城市空间与城市人身份重构 |
1.1.3 “共享”理念冲击下的城市生活 |
1.1.4 城市的感知拓展与景观体验 |
1.1.5 城市空间设计向“存量更新”倾斜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框架 |
2 理论基础及研究动态 |
2.1 概念阐释与界定 |
2.1.1 城市开放空间 |
2.1.2 共享城市 |
2.1.3 城市感知 |
2.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2.2.1 城市开放空间研究动态 |
2.2.1.1 国外研究动态 |
2.2.1.2 国内研究动态 |
2.2.1.3 小结 |
2.2.2 共享城市研究 |
2.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2.3 小结 |
2.2.3 城市感知研究 |
2.2.3.1 国外研究动态 |
2.2.3.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3 小结 |
2.3 概念梳理与联结 |
2.4 本章小结 |
3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现实困境及影响因素 |
3.1 城市开放空间现实困境 |
3.1.1 空间塑造千城一面 |
3.1.2 空间参与权责模糊 |
3.1.3 空间体验与人为敌 |
3.1.4 空间表达渐而失声 |
3.2 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影响因素 |
3.2.1 自然环境与地域特质 |
3.2.2 宏观政策与科技支撑 |
3.2.3 空间尺度与形态模式 |
3.2.4 公众体验反馈与诉求 |
3.3 本章小结 |
4 城市共享与感知价值取向案例调查研究 |
4.1 案例综述与选取 |
4.1.1 宏观背景 |
4.1.2 案例类型分析 |
4.1.3 调研案例选取 |
4.1.3.1 案例选取标准 |
4.1.3.2 案例调研框架 |
4.2 城市街道开放空间案例调研——以北京优盛广场改造为例 |
4.2.1 项目背景与概况 |
4.2.2 空间设计方式方法 |
4.2.3 社会价值与运营成效 |
4.2.4 市民使用情况及反馈 |
4.2.4.1 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与满意度 |
4.2.4.2 使用频率与时长信息 |
4.2.4.3 活动倾向与景观空间偏爱 |
4.2.4.4 活动时间分布调查 |
4.2.4.5 空间共享意义与感知效应调查 |
4.2.5 案例经验总结 |
4.2.5.1 通过营造场所促进市民自组织 |
4.2.5.2 空间使用权分配平衡 |
4.2.5.3 景观语言感知与深层递进 |
4.3 城市社区开放空间案例调研——以上海创智农园为例 |
4.3.1 项目背景与概况 |
4.3.2 空间设计概念方法 |
4.3.3 社会价值与运营成效 |
4.3.4 市民使用情况及反馈 |
4.3.4.1 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与满意度 |
4.3.4.2 使用频率与时长信息 |
4.3.4.3 活动倾向与景观空间偏爱 |
4.3.4.4 活动时间分布调查 |
4.3.4.5 空间共享意义与感知效应调查 |
4.3.5 案例经验总结 |
4.3.5.1 多方协调与市民共建 |
4.3.5.2 塑造共享的社区绿地 |
4.3.5.3 认知营造与思想营造 |
4.3.5.4 线上平台扩大效应 |
4.4 城市社区开放空间整体营造——以上海四平社区为例 |
4.4.1 项目背景与概况 |
4.4.2 空间设计概念方法 |
4.4.3 社会价值与运营成效 |
4.4.4 市民使用情况及反馈 |
4.4.4.1 受访人群的基本信息与满意度 |
4.4.4.2 外出活动频率与时长信息 |
4.4.4.3 活动倾向与景观空间偏爱 |
4.4.4.4 活动时间分布调查 |
4.4.4.5 空间共享意义与感知效应调查 |
4.4.5 案例经验总结 |
4.4.5.1 融入多方利益相关者促动本地创变 |
4.4.5.2 以点到线面的开放空间针灸式更新范式 |
4.4.5.3 从集体空间到公共生活的建构路径 |
4.5 调研思考与总结 |
4.5.1 案例异同点类比 |
4.5.2 案例分析总结 |
4.6 本章小结 |
5 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 |
5.1 开放空间设计宏观策略 |
5.1.1 策略定位 |
5.1.2 策略价值取向 |
5.1.2.1 完善场所服务 |
5.1.2.2 支撑场所需求 |
5.1.2.3 满足场所期待 |
5.1.2.4 促生场所感知 |
5.1.3 宏观策略 |
5.1.3.1 场地选取——重塑存量空间 |
5.1.3.2 设计形式——共治式设计 |
5.1.3.3 活动生成——共享与交互 |
5.1.3.4 数媒扩展——信息共享 |
5.1.4 策略实施流程 |
5.1.4.1 设计准备阶段 |
5.1.4.2 方案设计阶段 |
5.1.4.3 空间营建阶段 |
5.1.4.4 运营维护阶段 |
5.2 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细则 |
5.2.1 空间环境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 |
5.2.1.1 自然景观环境 |
5.2.1.2 城市景观环境 |
5.2.2 空间形态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 |
5.2.2.1 尺度的解构与重构 |
5.2.2.2 边界模糊与多维折叠 |
5.2.3 空间功能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 |
5.2.3.1 “弹性”支撑人群共享 |
5.2.3.2 智能交互与网络链接 |
5.2.3.3 自我表现与玩乐城市 |
5.2.4 空间叙事共享与感知设计策略 |
5.2.4.1 构建感官感知 |
5.2.4.2 复愈城市肌理 |
5.2.4.3 营造空间表达 |
5.3 本章小结 |
6 策略应用——杭州市阮家桥社区开放空间更新设计研究 |
6.1 阮家桥社区现状研究 |
6.1.1 阮家桥社区概况 |
6.1.2 阮家桥社区现实困境 |
6.1.2.1 社区内空间环境失衡衰朽 |
6.1.2.2 社区管理主客体权责不明 |
6.1.2.3 社区内邻里纽带瓦解断裂 |
6.1.2.4 社区内资源服务封闭失衡 |
6.1.3 城市共享与感知价值观融入可行性 |
6.2 阮家桥社区设计更新研究 |
6.2.1 更新目标与定位 |
6.2.2 宏观策略应用 |
6.2.2.1 甄选存量空间 |
6.2.2.2 共治式设计建议 |
6.2.2.3 共享交互式活动建议 |
6.2.2.4 数媒扩展平台构建 |
6.2.3 更新与设计策略细则 |
6.2.3.1 街道开放空间共享与感知设计 |
6.2.3.2 社区开放空间共享与感知设计 |
6.2.3.3 社区过渡空间共享与感知设计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与局限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Ⅰ |
附录二 调查问卷Ⅱ |
附录三 论文图表索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10)基层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作用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拟突破难点 |
1.5 研究创新和特点 |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国有企业及国企改革转型概念界定 |
2.1.1 国有企业概念界定 |
2.1.2 国企改革转型概念界定 |
2.2 人员分流安置概念界定 |
2.2.1 人员分流安置的概念 |
2.2.2 就业安置和失业再就业概念 |
2.3 人力资源管理理论 |
2.4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5 人力资源价值链理论 |
第三章 国企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的现状-以杭钢为例 |
3.1 国内国企转型人员分流安置的背景 |
3.1.1 国企改革背景 |
3.1.2 供给侧改革及去产能背景 |
3.1.3 钢铁企业改革转型的背景 |
3.1.4 杭州钢铁集团改革转型的背景 |
3.2 杭钢改革转型人员分流安置的现状 |
3.2.1 杭钢集团职工总体情况 |
3.2.2 分流安置职工的具体分类 |
3.2.3 易发生风险职工分类 |
3.2.4 杭钢集团下属的学校、医院等配套企业职工 |
第四章 拱墅区政府在杭钢人员分流安置中的举措和作用 |
4.1 分流安置的具体举措 |
4.1.1 高效接收党员 |
4.1.2 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 |
4.1.3 开展多种培训,提供就业岗位 |
4.1.4 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
4.2 相关举措发挥的作用 |
4.2.1 牵头成立杭钢人员分流安置办公室,发挥主导作用 |
4.2.2 牵头成立杭钢综合服务有限公司,发挥吸附作用 |
4.2.3 联系知名企业专项招聘杭钢分流职工,发挥协调作用 |
4.2.4 进行安置扶持创业,发挥整合作用 |
第五章 杭钢集团人员分流安置中存在的问题 |
5.1 集团内部职工分流安置碰到的问题 |
5.1.1 人员情况复杂 |
5.1.2 收入落差较大 |
5.1.3 容易聚集闹事 |
5.1.4 家庭陷入困境 |
5.1.5 历史遗留问题 |
5.1.6 利益纠葛较多 |
5.1.7 情绪容易失控 |
5.1.8 原有组织架构难以发挥作用 |
5.1.9 人员分流安置引发的其他问题 |
5.2 二级子公司人员分流安置出现的问题 |
5.3 分流安置职工自主创业存在的问题 |
第六章 杭钢集团人员分流安置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6.1 涉稳问题风险评估重叠杂乱,不具有可操作性 |
6.2 没有及时应对网上舆情处置突发事件 |
6.3 对子公司以及历史遗留问题考虑不周 |
6.4 相关扶持政策并不到位 |
6.5 对分流安置人员缺乏必要的心理疏导和精神关怀 |
第七章 完善基层政府服务国企人员分流安置的对策 |
7.1 积极推行退休退养型政策 |
7.1.1 提前退休 |
7.1.2 提前退养 |
7.1.3 内退 |
7.1.4 离岗退养 |
7.1.5 退出生产(工作)岗位 |
7.2 进一步优化集团公司内部自行解决政策 |
7.2.1 集团内就业安置 |
7.2.2 待岗 |
7.2.3 有期限放假 |
7.2.4 各子公司自行安排 |
7.3 进一步完善就业政策,提供创业扶持 |
7.3.1 省市属国有控股企业就业安置 |
7.3.2 自主创业 |
7.3.3 服务输出 |
7.4 对解除劳动合同人员给予补偿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作者简介 |
四、拱墅区积极创建“119规范小区”(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驱动的杭州萧山区公共中心体系认知与优化研究[D]. 阮一晨. 浙江大学, 2021(01)
- [2]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2021年省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涉杭任务和市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工作责任分解的通知[J]. 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杭州市人民政府公报, 2021(03)
- [3]商务办公楼地价时空分异特征及演变机理研究 ——以杭州市主城区为例[D]. 尕让卓玛. 浙江大学, 2021(08)
- [4]城市社区协商治理的价值共识、场域重构与路径优化[D]. 陈旭. 吉林大学, 2020(01)
- [5]中国社区农园研究[D]. 丁潇颖. 天津大学, 2020(01)
- [6]基于社区生活圈的公共服务品质评价及优化配置研究[D]. 贾淑倩. 浙江大学, 2020(02)
- [7]城市道路绿视率的空间规律、影响机制及其优化策略 ——以杭州市为例[D]. 徐迁. 浙江财经大学, 2020(06)
- [8]枢纽型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研究 ——基于夏意益家的实证调查[D]. 杨佳楠. 浙江理工大学, 2020(02)
- [9]城市共享与感知视域下开放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徐涵.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 [10]基层政府在国有企业改革转型中的人员分流安置作用研究 ——以杭州市拱墅区为例[D]. 陈磊. 浙江工业大学, 20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