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在教学中强化听力的训练(论文文献综述)
教育部[1](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表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李向勤[2](2019)在《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至关重要的技能之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版)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主动参与语言实践活动,运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表达和交流,逐步发展学科核心素养;随着第三批高考综合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省市直接把英语听说能力考查纳入高考,强化对英语口语的考察。然而,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哑巴英语”、“一言堂”以及“满堂灌”等现象严重,学生缺乏语言实践和活动的空间,很难发展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本研究旨在探寻能够突破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瓶颈的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环境下通过英语演讲学习来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并进一步分解为以下三个重点问题:(1)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方式是什么?(2)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可操作性教学途径有哪些?(3)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有哪些?本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语言输入输出理论为基础,运用项目学习和任务型语言教学法的教学理念,主要采取行动研究法,按照行动研究的基本步骤开展,整个研究共分为三轮:第一轮属于尝试和探索阶段,重在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第二轮属于调整和改进阶段,主要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第三轮属于提升和完善阶段,重点聚焦于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通过量化测试、师生访谈、学习反思、英语综合水平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活动比赛等多种方式采集数据资料,分析对比,多角论证,总结归纳。研究结果表明,实验班学生的英语演讲能力、英语口语水平等语言综合素质以及合作能力、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自信心等人文素养均获得了明显的提升与增强。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并提出具体操作建议。本研究结论如下:(1)英语演讲项目学习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和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教学方式;(2)发挥学习小组的支架作用和最大功能是保障学习效果的有效教学手段;(3)通过多种方式的输入活动开展专题培训是英语演讲知识学习的主要教学途径;(4)开发“以输出为驱动”的课堂英语演讲学习活动是提高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渠道;(5)循序渐进地开展足量的英语演讲实践活动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关键途径;(6)形成性评价为主的综合评价体系是提升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有效教学评价策略。本研究创新点有:⑴针对我国高中生的具体特点,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和具体操作建议,为愿意从事相关相关实践和研究的同行提供可模仿和解读的范本。同时,为新高考的“口语考试”提前探寻教学路径,促进高中英语口语教学模式的建构。⑵严格规范地构建了“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并在实践中充分发挥本表灵活的内部动态调节功能,指引学生的学习方向和达成目标,成效显着。⑶英语演讲项目学习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满堂灌”、“哑巴英语”等陈旧教学方式,学生成为学习主体,教师起指导者、组织者、协调者和合作者的作用,教学活动中的师生关系得以重新塑造。⑷国内外相关研究几乎都是从大学生或成人视角探讨,而本研究主要从高中生视角开展,学生既是研究的对象,又是研究的参与者,拓展了英语演讲教学的研究视角。
王晓音[3](2013)在《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针对对外汉语教师队伍现存的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专业素质有待完善等问题,以及当前研究中对教师素质界定的视角微观、内涵模糊等缺憾,提出“大素质”概念,从基本素质、专业素养两个大的方面着眼,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职业素养、人格素养以及心理素质进行了详尽描述;对对外汉语教师应具备的汉语知识素养、语言素养、业务素养、跨文化交际素养等进行了全面分析。本研究重实践性、实用性,以期为从事对外汉语教学的新教师提供一个全面的、操作性较强的自我成长指南。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包括职业意识、专业意识、职业精神、职业操守等。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秉持正确的职业意识,以成为一名“多项全能选手”为目标,摒弃偏颇观念,从社会、个体、学术等角度认识自己的价值,实现自我专业身份认同,既不可轻视自己为教书匠,也不可将职业与学术研究割裂开来。职业精神除了对本职业要充满热爱与激情,还要对学生充满爱心、耐心与同理心。作为涉外工作者,对外汉语教师要有符合规范的职业操守,言行得体,维护民族尊严。由于道德水平难以用数字量化,且本文也无意批评或评价,因此本研究从教师“高尚的道德品行”、“良好的精神状态”两方面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格素养提出设想。从“践行公民道德”、“践行教师道德”两方面提出了建议与期待,希望对外汉语教师拥有良好的公共道德和可作表率的私德,在工作中有责任心、有激情,并且真心关爱学生。从“积极的精神面貌”、“健康的人格”两个方面指出对外汉语教师应当精力充沛、向学生输出正能量并且具有坚定的意志和工作激情,表现出健全、和谐、积极的人格状态以及良好的性格。本研究引用了“信念”(Belief)这一概念,从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对学生的信念以及对教与学的信念这三个角度来探讨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素质。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师对自我的信念包括“认识自己”、“教学机智”、“心理应激”三个方面。教师要尊重自我,同时也要敞开自我,不断自我完善。在教学中,教师要明确自己的身份是“中介者”、“导师”。准确的自我信念还包括稳定的心态、较强的心理承受力,以及善于调适自我心理、情绪等。对外汉语教师对学生的信念包括“认识学生”、“认识学习者的情感”。对于教与学的信念,包括“对学习的信念”和“对教学的信念”。如何营造适宜的学习环境,以实现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如何实现高成效的教学,这都是在明晰了对教与学的信念之后才有可能得到答案的。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解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根本。“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理解”是本研究的一个独特提法。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就在于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时凸显出来的独特之处,教师对此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处理教学中的疑难问题,是极其重要的专业素养。本研究着重分析了语音、汉字、词汇、语法等语言要素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表现出来的难点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方法。本研究从“语言表达”、“语言运用”两个角度来分析对外汉语教师所应具备的语言素养。在语言表达部分,分析了教师语言物理层面、意义层面、情感层面所应当具备的特点和发挥的作用。在语言运用部分,我们借用了英文相关着作的部分研究角度,从生理方面、人际方面、教学法方面分析了教学语言。最后,我们从建立和维持课堂交际模式、营造课堂气氛、与学生有效沟通三个方面分析了教师语言的作用。在每个层面的分析中,我们都引入了教学实例,使分析更具体,建议更实用。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主要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素养以及各种课型的课堂教学技巧。备课不仅包括备教材、备学生,还包括教师对自我的长期与短期的准备。教师从备课到上好一堂课,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备课是上课的前提与基础,上课是备课内容的实践、展现与调整,二者之间的关系是动态联接的。我们提出了“课堂教学基本素养”的概念,将“板书”、“范读”、“肢体语言”归为教师课上良好素养展示的因素,将“回顾反思”、“收集学生反馈”、“自我修正与调整”归为课后总结的良好习惯,并详尽分析了如何上好一堂课。掌握各种基础语言课的特点、教法,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业务素养之一。每一位教师都必须是教学中的多面手,各种课型全面适应。本文从教师教学实践的角度对各种课型在教学实际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包括听力教学、口语教学现状中的偏差和误区,阅读教材的缺陷,写作教学目标和写作模式的反思。以此梳理为基础,提出具有针对性、实用性的修正途径以及详尽的教学建议。跨文化交际是对外汉语教师专业素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专业素养一方面表现在教师自身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以跨文化交际意识为基础,搭建跨文化交际知识,有能力处理自身所经历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另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处理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知识的方式,以及应对教学管理中出现的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手段。
李昊天[4](2019)在《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文中认为教师实践性知识是与理论性知识相对的一种重要知识类别,是在主客观因素共同影响下,教师在反思性教学实践过程中实际使用以指导教学决策的动态知识体系。如若说理论性知识用于武装教师的头脑,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则对教师在具体或特定情境中的行动起指引作用。教学的实践属性要求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理论性知识的同时,还拥有相应的实践性知识。由于理论性知识无法直接复制到实际教学情境中,相关研究也证明职前教师所学教学理论与资深教师实际教学经验之间存在巨大差异,且新手教师将所学理论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常出现“现实冲击”现象。因此,支撑教师教学实践的实际上是融合了其个人价值观、教学信念、过往教学及生活经验的实践性知识。该知识影响教师对理论性知识的理解与运用的同时,还支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有助于教师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进行专业判断后解决实际教学问题,是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重要保障。正是意识到教师实践性知识在教学实践中的重要作用,20世纪70年代以来教师知识相关研究从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外部传授过程转为教师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研究,并从显性的学科理论性知识转向隐性的实践性知识研究上。目前,实践性知识在教师教学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被公认为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知识基础以及教学行为背后真正的主宰,也是教师进行行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它对教育实践的改进和整体教育学的繁荣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以后方法教育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刺激回忆、绘制概念图、深度访谈、叙事研究等质性研究方法,探寻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共性特征,探究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阶段性特征,探讨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个人来源及外在来源,进而提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动态生成机制。本文试图解答以下问题: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在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上有何共性特征及阶段性特征?在知识结构上有何异同?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从何而来?生成机制如何?全文共分七章,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对研究核心概念进行严格界定的基础上,综述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并阐释本文理论基础。第二章为研究设计。首先展示本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随后对本文所实施的刺激回忆、绘制概念图、深度访谈、教育叙事等研究设计的过程及方法进行如实、详尽的介绍与描述。第三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性考察。本章按照阿卜杜拉哈菲兹(Abdelhafez)于2014年提出的教师实践性知识分类标准,选取八位处于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具有典型性的教师作为样本开展研究。在一轮完整的教学周期(一学期)内,进行课堂观察共计48课时、刺激回忆24次(时长为45小时41分56秒)。经过科学转写与修改,获得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原始数据约17万字。在运用专家指导、第三方检测、成员检测等方式保证研究效度的情况下,对上述原始数据进行切分、归类与编码,共获得知识单位1943个,提炼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本土概念共计51个,其中样本教师共性高级编码29个,非共性高级编码22个。随后,以阿卜杜拉哈菲兹(Abdelhafez)类属分析结论为分析框架,将共性高级编码划入关于教师自我、学生、课程、教学策略、教学媒介、教学环境等六类教师实践性知识中,并结合样本教师刺激回忆的内容,运用后方法教育理论作为理论支撑,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共性内容构成进行详细解读与深入分析。第四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阶段性特征。本章以教师职业发展阶段为线,以教师刺激回忆内容为依据,结合八位样本教师分别绘制的实践性知识概念图,从知识内容及知识结构两个角度分析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群体特征。第五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本章以“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为主题,运用半结构性访谈的形式对八位样本教师分别进行深度访谈,访谈总时长达5小时31分4秒,获得采访录音转写文本约5.1万字。在此基础上,从个人来源及外在来源两个角度对对外汉语教师9种实践性知识来源进行分析,并对两类知识来源间的相互关系进行分析与讨论。第六章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本章选取1名样本教师进行个案叙事研究,以职业发展阶段为纲,通过将其撰写的时间跨度长达10年的18篇教育叙事进行词云分析,对其实践性知识的生成过程进行动态描述,尝试揭示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机制。第七章为结论,总结了主要研究发现,提出了研究的创新点与启示,并对当前研究的局限性及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本文的结论主要包括:第一,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在内容构成上具有共性特征。在关于教师自我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拥有较强的职业动机与责任感;个性心理及过往经历对其当下的教学有重要影响;丰富的生活及语言知识储备、一定的跨文化能力是对外汉语教师必备的职业素养。在关于学生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尊重各国学生带入汉语课堂的身份特征,重视对学生学习特点、学习状态的观察,并努力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关于课程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可较为准确地把握各级各类汉语教学的目标及重点,关注课程间的关联,在课程呈现明显课型特征的同时,兼顾训练学生语言综合能力。在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对词汇、语法的讲解重视句法、语义及语用“三个平面”的展示,并兼顾语音、汉字等其他语言要素教学;对教学内容分类处理,注重其实用性、渐进性与复现性;教学环节完整且稳定,讲求教学节奏,重视全员参与课堂活动,在积极实践启发式教学的同时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空间。在关于教学媒介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重视对教材的使用及对教学素材的补充,运用较为严格的标准选择教学资源,并综合运用板书与多媒体设备对语言知识进行合理呈现。在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上,对外汉语教师认为客观环境影响教学体验,并具备一定的非预期教学情境应对能力;他们将汉语课堂与中国社会生活建立密切联系,并将中国文化元素教学蕴于语言教学中。第二,使用“合理弹性空间”的概念概括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群体在实践性知识内容上的差异,指出:教师群体间知识的差别主要体现在教学要素体察力与对学生的忽略空间、教学行为目标力与对标准的让步空间、教学过程贯通力与对资源的延展空间、教学示范呈现力与对自我的内控空间四个方面;知识结构方面,随着职业发展阶段的推进,不仅教师所绘概念节点数量、节点表述的专业化与精炼度有着明显提升,单一知识类别内部组织结构、层级划分亦更为复杂与优化,且各知识类别间逐渐打破独立封闭的状态,存在明显互动关系。第三,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均是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重要生成渠道,两大来源虽相互作用,但个人来源起决定性作用。在个人来源方面,过往经历是实践性知识的最稳定的来源,日常生活体验则实现了教师教学素材的积累;教师的个性心理为课堂打上了明显的个人“烙印”,自发性反思则是实践性知识更新与发展的推动力。在外在来源方面,合作共同体、教学观摩与培训对教师各类实践性知识的更新与发展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对外汉语教师对科(教)学研究活动、教学资源、行业与国家政策等三种来源的利用程度及范围较为有限。第四,实践性知识的生成是一个包括观察与体会、外化与接收、实践与反思、生成与强化等四个阶段的循环发展、动态开放的过程。实践性知识经过感知与初构后并未停止,而是进入新一轮知识生成的循环与扩散。本文的创新之处包括:第一,以多名教授各级各类汉语课程样本教师通过刺激回忆呈现的大量一手实践性知识为依据,按照科学的知识类别划分标准,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内容构成的共性特征进行了系统描述,形成了对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较为全面的认识;第二,以“合理弹性空间”概括并分析各职业发展阶段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内容特征,创造性地运用样本教师所绘概念图,从结构上对教师实践性知识进行了立体化分析;第三,对对外汉语教师具有独特性的实践性知识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进行了全面展示,以动态的眼光看待知识生成过程,构建起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为教师知识建构相关研究提供了参考。本文的研究价值在于:在理论上,拓宽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研究范围,深化了对外汉语教师知识领域学术研究,作为将后方法教育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结合的首次尝试,有效扩展了后方法教育理论的适用范围,也为更好地理解与解释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提供了理论支撑。现实上,实现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凝练与分享,有利于促进教师队伍专业化发展及社会对对外汉语教师的了解。此外,本研究所用研究方法可为对外汉语教师师资培养模式的提升提供一定的借鉴思路。
李倩倩[5](2020)在《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新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赋予了教育信息化新的历史使命。义务教育阶段英语课程标准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其中英语听说技能水平作为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主要衡量指标,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我国,特别是在初中阶段,因语言环境和应试机制的限制,课上学习者的英语听说技能训练容易受到忽视,课后学习者又缺少英语听说能力训练的机会和环境,这就使得学习者的英语听说技能水平较为薄弱,进而导致了“哑巴式英语”现象的产生。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教育理念不断推陈出新,翻转课堂为英语听说课教学提供了新思路。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如何将翻转课堂教学理念与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相结合,借助雨课堂平台设计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以期实现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本研究主要分三个阶段进行,即文献综述阶段、教学活动设计实施阶段和反思总结阶段,具体所开展的研究如下:第一,在文献综述阶段,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国内外英语听说教学及翻转课堂教学研究的现状,并总结了前人研究的不足,进而提出了具体的研究设计思路。第二,在教学活动设计实施阶段,笔者首先运用问卷调查法对学习者的听说学习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教学活动设计依据进行分析,初步设计出了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流程。之后,笔者依据教学活动流程图并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开展三轮行动研究,通过“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四个步骤,螺旋式调整并完善教学活动设计。第三,在反思总结阶段,笔者通过对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进行测验,并配合调查问卷和师生访谈验证了教学活动设计的实施效果。研究结论表明,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改善了初中英语听说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英语听说能力,能够使学习者在英语听说训练过程中得到教师的及时反馈和个性化的评价,并能够使学习者对英语听说课的学习态度发生积极的转变。
彭梅[6](2014)在《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构建学习型社会以及终身教育理念的不断推广,高等继续教育受到了国家越来越多的重视。继续教育英语教学近年来虽然取得了较快发展,但教学改革力度总体较小,教学内容和方法创新不够。从教师角度看,课堂教学基本上仍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和交际能力的培养;从学习者角度看,成人学生听说能力尤其薄弱,他们迫切希望提高听说技能。本文针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现状,采用行动研究法的原则和步骤,结合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对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展开研究(共四轮),试图探索出一条培养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听说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者对学生听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听写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教学活动来进行,对口语能力的培养重点通过以小组合作式英语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一系列活动来进行。同时,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对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面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者主要通过测试、问卷、访谈、学生书面报告、教师日记和录像等方式收集数据,利用描述统计分析、T检验、相关分析和标注归纳等方法分析数据。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四轮行动研究,笔者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听力和口语水平,他们不仅听写水平和口语表达能力都得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听写成绩均分从5.25分提高到11.03分,口试成绩均分从79.83分提高到86.80分),其语法使用、词汇量、拼写准确性、团队合作能力、自信心、兴趣、态度、动机、学习策略和交流技巧等方面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最后笔者得出结论:针对学习者特点实施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是非常有效的提高学习者听力和口语水平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同时,在教学中对学习者施以有针对性的学习策略培训并且合理利用形成性评价也是教学成功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有所创新:1)研究对象的创新:本文的研究对象是继续教育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在国内现有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博士论文中较少见。该学习群体具有明显区别于普通全日制高校大学生的学习者特点,因此如何在教学研究中不断深化对该学习群体的认识、总结其学习外语的特征有助于拓宽国际二语习得研究领域中究对象的广度和深度。2)研究内容的创新:本文的核心内容为如何创造性地利用“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活动、结合语言学习策略培训和形成性评价来培养成人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相比该领域之前以理论式探讨和教学经验总结为主的英语教学类研究,本研究内容比较有创意。3)研究方法和研究时长的创新:本研究主要采用教师行动研究法,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进行了4个学期(共4轮)的行动研究,研究方法和时长在我国高等英语教学领域比较少见,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本篇论文由六个章节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指出对英语专业成人业余学生的听说能力进行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性和意义。第二章为文献综述。作者重点从以下方面进行文献回顾和评析: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听力和口语教学研究、外语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语言学习策略培训以及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在文献综述基础上笔者阐明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第三章为研究设计,包括研究环境和对象、初步研究、研究问题、研究方法、研究工具和研究过程简述。第四章作为本论文最核心的章节,主要从听力和口语两个层面同时展开。对听力和口语能力的培养分别通过以“听写”和“合作式短剧排演”为主要手段的系列活动来进行,按照行动研究开展的特点,逐一对四轮研究过程进行具体描述、分析、评价和反思。第五章是总结与反思。笔者以鸟瞰的角度对四轮行动研究结果进行归纳式总结,对本文四个研究问题做出正面回答,肯定了听写教学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积极效果,概括出比较有效的听写和短剧排演教学的策略和方法,同时对在研究过程中起到重要辅助作用的学习策略培训和学生学业评价体系进行描述、讨论和总结。最后一章结语部分首先在总结全文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继而从应用层面讨论本文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产生的教学启示,反思了本研究的局限性并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袁帅[7](2019)在《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设计》文中提出听、说、读、写是语言学习最基本的技能要求。尤其是在第二语言学习中,对一名初学者,只有先能听懂,才能说清,能说清楚了再练习读,读熟了就可以进行写作训练了。汉语的听力培养是教学中最重要的环节。听力是基础,听力教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各个环节。在听力教学中选用传统教学模式,如播放收听录音极易造成枯燥的课堂。而多模态教学模式的运用可较好构建高效的课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是人类感知世界的五种通道。多模态主要包括这五大类模态构成。在教学过程中,将这五种模态充分的调动,这种教学方式被成为多模态教学模式。采用多样的模态,能够有效的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记忆,同时提高了学习的效率和学生的听力能力。早在20世纪70年代,在国外教学领域,大多采用多模态教学模式,并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收到良好效果。而国内从2007年开始才有小范围实验。目前,这种模式在英语教学中运用居多,成果显着。而把多模态教学模式运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则刚刚起步,用在初级对外汉语听力课中就更为鲜见。本文共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大量相关资料搜集与整理,分析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思路与方法,梳理出对外汉语听力课的研究现状、多模态的研究现状、多模态与对外汉语结合的研究现状。第二部分,目前初级汉语听力课的教学现状调查,如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沈阳大学初级汉语学习者和授课教师听力课教学现状调查,整理调查结果并进行分析。第三部分,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主要从教学理论、学习者学习习惯、教学者过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第四部分,整体教学设计。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教学理论,对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进行整体教学设计。第五部分,教学案例设计。以《发展汉语·初级听力》(第二版)(Ⅱ)中的《孙子教我学电脑》一课为例进行教学设计,并提出具体的教学实施建议。第六部分,进行总结并指出目前还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
张琳[8](2019)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认为随着2017版最新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颁布,基础教育进入了核心素养导向的新阶段,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人类也随着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进行了信息时代的新阶段——智能时代。信息技术具有潜力支持教育教学变革,改变目前基础教育阶段以知识传递为主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对于信息技术,作为数字原住民的师范生比作为数字移民的大部分在职教师有更强烈的认同感。若师范大学能有效地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当代师范生便能成为未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推动者与催化剂。本论文主要研究了五大问题:(1)为了促进未来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师范生需要相应地具备什么样的信息化教学能力?(2)目前师范大学培养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有哪些模式?在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的能力培养成效如何,是否能够胜任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3)在师范大学不同的培养模式下,哪些因素促进了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又有哪些阻碍因素?(4)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与课程实施中哪些策略发生了作用?哪些策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5)如何综合各个层面利益主体的力量,系统性地实现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常态化发展?本研究在研制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产出结构的基础上,指向2017新课标的核心素养内涵,结合国内外已有的标准,制定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目标框架;以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为框架,从复杂系统的视角出发对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与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三种不同培养模式的三所师范大学做了个案研究,以量化与质化的方法对三所师范大学的政策文本进行分析,以深度访谈各方利益主体、多元数据相互佐证的方法,对于三个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系统的现状做了研究,分析了各个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的信息化教学意愿、行为与影响因素,剖析了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影响源,总结了三种模式的合理性、局限性及其适用的情境。在此基础上,对于三个案例进行比较分析,总结了在三个案例中各个层面被证明有效的培养策略,从而形成了师范大学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第一、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是未来教师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基础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能力,其能力结构需要突出核心素养的指向。本研究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中融于了基础教育阶段学生的核心素养,突出了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的核心素养导向;在整合学科知识的教学法(TPACK)框架中融入了核心素养因子,形成了整合技术的学科核心素养教学法(TPACCK)框架,作为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突出了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与课程的相关性,为师范大学设置培养路径指明方向。第二、个案研究中的三所师范大学的三种培养模式都有其合理性与局限性,其有效性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部具体的情境。自上而下基于通用信息化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课程授课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符合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时,能够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反之就会失效;自下而上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有赖于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示范,如果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意愿不强、能力欠缺,那么这种模式也就失去了动力源;多方协同综合培养的模式因其多元的动力源而相对存在一定的优势,如果动力源均产生预期的效果,那么这种模式便兼具前两种模式的优势,使得师范生既能在课程学习中获得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又能在教师示范与实践活动中获得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但是这种模式依然存在教师信息化教学实施与示范均不符合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而导致模式失效的风险。第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有赖于师范大学系统内各方利益主体在顶层设计、中层管理、课程实施三个层面采用合适的培养策略共同推进。顶层设计的整体策略是设置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多元化培养路径,并通过各种措施促进多元化发展路径中的利益主体形成共同愿景,为各方利益主体促进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提供支持与保障。院系管理层面要发挥其中层的变革领导,通过人员支持、文化支持、设备支持等保障措施来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优质的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支持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从而为师范生提供丰富优质的信息化教学体验。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在课程目标定位上要注重技术支持教学的导向以及核心素养的指向,重点发展师范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解决教学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还应注重课程与学科以及学科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在系统中多方利益主体协同推动之下,师范生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能力才能获得常态化发展。
张静[9](2020)在《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英语听力教学一直是教育教学专家研究和讨论的热门话题。随着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教师开始改变传统思想,将信息技术与听力教学进行融合,以促进听力教学水平的提高。但由于技术手段应用的复杂和不便捷性,并未完全改善英语听力教学中资源输入的不充分和不标准的现象。TTS(Text to Speech)技术,即语音合成技术,作为一项零技术应用门槛的技术手段,可以帮助教师便捷地完成听力资源地制作与呈现,保证资源输入的充分与标准。基于此,本研究将利用TTS技术改善英语听力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以此优化英语听力教学,提高学习者的听力水平。本研究论证了TTS技术在听力教学中的实践意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目标和评价体系的要求,参照Rost提出的听力教学活动类型提出了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精细加工式以及情境交际式三种不同类型的听力教学活动。根据活动实现目标的不同,依据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信息加工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分别对活动进行指导,设计了不同的听力教学活动流程,以提高学习者的听辨能力、获取和理解能力以及情境交际能力。在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流程的指导下,依托“易点慧智慧英语教学系统”的教师端和学生端检验活动实施的效果。笔者在教学平台上设计了三种类型的听力教学活动,并以某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作为活动主体,参与活动实施过程。按照学习者在不同能力测试中的不同成绩和评价量表检验活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三种活动类型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习者听力能力的提高,活动效果良好。总之,本研究构建的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丰富了技术与英语听力教学融合的理论,提高了学习者的听力能力水平,为教师进行听力教学活动提供了方案上的借鉴,促进了TTS技术支持下的听力教学活动的实践推广。
魏敏[10](2015)在《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汉语地位的不断提升,来华预科留学生人数也不断增加,这需要我们从汉语教学内部做好准备以迎接这种挑战。2011年,学者李向农、万莹提出了“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并将之运用到华中师范大学的留学生预科汉语教育实践,取得了合格率的稳步提升,这值得做进一步的总结、完善、思考和研究。2013年,他们将研究成果发表在当年华中师范大学人文社科版第一期学报上。本文在他们研究的基础上,面向整个留学生预科汉语教育,由他们所提的四个模块,即课程设置模块、教材建设模块、课堂教学模块和教学形式模块的基础上,将保障内容归为管理模块,形成五个模块,二个层次结构的模块化教学模式。本文着力对“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全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该教学模式的理论部分,包括第一章、第二章和第三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教学模式研究的现状及其理论和现实研究价值。第二章从本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进行了探索,提出本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一是心理学的相关理论;二是我国传统教学思想:三是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教学理论。第三章回顾了教学模式的历史,就教学模式的定义、特点及留学生预科汉语教学模式的特点进行了阐述。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主要内容,即第四章。该教学模式将教学模式的基本因素和对外汉语教学的核心问题(怎么教、教什么、如何学)进行了整合,提出了五个模块、两个层次结构的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第三部分,本教学模式的教学实践研究,包括第五章和第六章。笔者以华中师范大学(留学生预科汉语教育的八个试点单位之一)2013、2014级留学生预科班为对象,从实践层面对该教学模式进行了考察,主要包括6个实验,即预科留学生的汉语学习动机调查、拼音教学调查、汉字教学调查、预科汉语教材评价、三种课型(汉语综合、汉语听力、汉语复练)的录像课分析、本教学模式教学效果评价调查等内容。从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成绩结果分析显示,本教学模式在留学生预科汉语教育上,具有较高的适应性,值得做进一步完善、推广。实验的一些结果可以反哺预科汉语教学,对教学能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支持作用,同时,对提高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二、在教学中强化听力的训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教学中强化听力的训练(论文提纲范文)
(2)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高中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缘由 |
1.1.2 新高考制度的变化:听力口语考试走进英语高考 |
1.1.3 笔者的教学理念:相信学生能够在适合的舞台上翩翩起舞 |
1.1.4 培养英语演讲能力的重要作用 |
1.2 问题的提出 |
1.2.1 初始的研究问题 |
1.2.2 问题的提炼与聚焦 |
1.3 研究意义 |
1.3.1 实践价值 |
1.3.2 理论价值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1.1 关于演讲概念的研究与界定 |
2.1.2 英语演讲 |
2.1.3 关于演讲能力的界定与研究 |
2.1.4 关于(英语)演讲能力的培养研究 |
2.2 英语演讲学习与教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2.2.2 国外新近研究现状 |
2.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合评述 |
2.3 行动研究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的应用 |
2.3.1 行动研究的缘起与发展 |
2.3.2 行动研究的概念界定 |
2.3.3 行动研究的特点 |
2.3.4 行动研究的过程 |
2.3.5 行动研究与传统教育研究的区别 |
2.3.6 行动研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 |
2.3.7 本课题所采用的行动研究模式 |
2.4 相关理论基础及在本研究中的应用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语言输入输出理论 |
2.4.3 任务型语言教学法 |
2.4.4 项目学习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测量工具的编制 |
3.1 研究对象的背景分析 |
3.2 研究对照样本的选择与确定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与过程 |
3.4.1 总体思路 |
3.4.2 .实施步骤 |
3.4.3 研究过程 |
3.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
3.5.1 数据收集 |
3.5.2 数据分析 |
3.6 研究的伦理考量 |
3.7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测量工具的编制 |
3.7.1 明确研究目的,研究相关理论和文献资料 |
3.7.2 研究对象的特征与英语学习现状 |
3.7.3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的维度与量化指标的初步确认 |
3.7.4 修改、完善量化指标,确定具体测量题项 |
3.7.5 评价量表的效度和信度分析 |
3.7.6 确定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评价量表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第一轮行动研究:尝试和探索——让学生“有机会开口说英语” |
4.1 第一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4.1.1 问题的确立 |
4.1.2 对问题的假设性分析 |
4.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4.2.1 制定行动计划 |
4.2.2 实施行动研究 |
4.3 第一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4.3.1 研究过程总结 |
4.3.2 行动研究结果 |
4.3.3 第一轮行动研究反思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第二轮行动研究:调整和改进—让学生“更愿意登台讲英语” |
5.1 第二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5.1.1 问题的确立 |
5.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5.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5.2.1 制定行动计划 |
5.2.2 实施行动研究 |
5.3 第二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5.3.1 研究过程总结 |
5.3.2 行动研究结果 |
5.3.3 进一步总结与反思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第三轮行动研究:提升和完善—让学生“更好地公开‘秀’英语” |
6.1 第三轮行动问题确立与假设 |
6.1.1 问题的确立 |
6.1.2 问题假设性分析 |
6.2 制定和实施行动研究计划 |
6.2.1 制定行动计划 |
6.2.2 实施行动研究 |
6.3 第三轮行动研究总结与反思 |
6.3.1 研究过程总结 |
6.3.2 行动研究结果 |
6.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反思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反思与结论 |
7.1 三轮行动研究总结 |
7.1.1 测试数据 |
7.1.2 问卷调查 |
7.1.3 学生的学习反思 |
7.1.4 笔者的教学反思 |
7.1.5 访谈 |
7.2 研究反思 |
7.2.1 研究对学生的影响 |
7.2.2 研究对笔者及课堂教学的影响 |
7.2.3 研究对学校整体教学生态的影响 |
7.2.4 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策略的构建 |
7.2.5 研究成果的局限性 |
7.3 研究结论 |
7.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7.5 研究局限和有待改进的空间 |
7.6 研究展望 |
7.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3)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
1. 教师队伍结构现状 |
2. 教师队伍所存在的问题 |
2.1 基本素质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
2.2 专业素养有待完善 |
3.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硕士培养研究现状思考 |
3.1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的学科背景 |
3.2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培养模式思考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研究现状 |
1. 研究成果分析 |
1.1 数量较少 |
1.2 高质量研究不多 |
2. 对本研究的介绍 |
2.1 本研究的目的 |
2.2 本研究的内容 |
2.3 本研究的意义 |
上编 基本素质篇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素养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意识 |
1. 对本职业的认识与定位 |
1.1 “小儿科” |
1.2 文化传播中介 |
1.3 “香饽饽” |
1.4 “多项全能选手” |
2. 对外汉语教师的价值 |
2.1 社会价值 |
2.2 个体价值 |
2.3 学术价值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专业意识 |
1. 教书匠与专家 |
2. 个人本专业为主与教汉语为辅 |
3. 专业身份认同 |
第三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精神 |
1. 对本职业的热爱与激情 |
2. 对学生的爱心、耐心与同理心 |
第四节 对外汉语教师的职业操守 |
1. 遵守涉外人员基本行为规范 |
2. 遵守职业规范 |
2.1 政治行为规范 |
2.2 交际言行规范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人格素养 |
第一节 高尚的道德品行 |
1. 践行公民道德 |
1.1 良好的公德行为 |
1.2 可作表率的私德 |
2. 践行教师道德 |
2.1 表现方式独特的责任心 |
2.2 用学生可接受的方式关爱学生 |
第二节 良好的精神状态 |
1. 积极的精神面貌 |
1.1 精力充沛 |
1.2 输出正能量 |
1.3 意志坚定 |
1.4 充满工作激情 |
2. 健康的人格 |
2.1 健全、和谐的人格 |
2.2 积极的人格状态 |
2.3 良好的性格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心理素质 |
第一节 对自我的信念 |
1. 认识自己 |
1.1 如何看待自己 |
1.2 中介者 |
1.3 导师 |
2. 教学机智 |
2.1 稳定的心态 |
2.2 良好的心理承受力 |
3. 心理应激 |
3.1 自我心理调适 |
3.2 自我情绪调控 |
第二节 对学生的信念 |
1. 认识学生 |
1.1 关于学生的概念 |
1.2 学习者的个体性 |
2. 认识学习者的情感 |
2.1 个别情感因素 |
2.2 交互情感因素 |
第三节 对教与学的信念 |
1. 对学习的信念 |
1.1 学习的概念 |
1.2 第二语言学习的目标 |
1.3 营造学习环境 |
2. 对教学的信念 |
2.1 教学的概念 |
2.2 高成效教学 |
2.3 反思性教学 |
下编 专业素养篇 |
第一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汉语知识素养 |
第一节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特点的理解 |
1. 语音 |
1.1 以持续性为特点的语音训练 |
1.2 以实用性为目标的教学内容 |
2. 汉字 |
2.1 灵活处理汉字教学 |
2.2 教学内容的定位与调整 |
3. 词汇 |
3.1 利用内涵意义与构词特点分析词义 |
3.2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控制 |
4. 语法教学 |
4.1 教学内容的选定及处理方法 |
4.2 发现教学难点 |
第二节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要素处理 |
1. 语音 |
1.1 音素教学与语流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
1.2 处理教学难点 |
2. 汉字 |
2.1 以分析理解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
2.2 处理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
3. 词汇 |
3.1 实用性教学原则 |
3.2 词语释义技巧要点 |
4. 语法 |
4.1 教学原则 |
4.2 处理方法要点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语言素养 |
第一节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表达 |
1. 语言表达的物理层面 |
1.1 教师语言物理层面要求 |
1.2 教师语言物理层面特点 |
2. 语言表达的意义层面 |
2.1 准确规范 |
2.2 清楚达意 |
2.3 围绕中心 |
2.4 实现目的 |
2.5 收放自如 |
3. 语言表达的情感层面 |
3.1 语言中的情感 |
3.2 教师情感的传达 |
第二节 对外汉语教师语言运用 |
1.教学语言 |
1.1 生理方面 |
1.2 人际方面 |
1.3 教学法方面 |
2. 教师语言的作用 |
2.1 建立和维持课堂交际模式 |
2.2 营造课堂气氛 |
2.3 与学生有效沟通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上) |
第一节 教学准备 |
1. 备课 |
1.1 准备自己 |
1.2 备教材 |
1.3 备学生 |
2. 课前准备 |
2.1 检查教学用品、设备 |
2.2 调整情绪 |
3. 集体备课 |
第二节 课堂教学基本素养 |
1. 课上良好素养的展示 |
1.1 板书 |
1.2 范读 |
1.3 肢体语言 |
2. 如何上好一堂课 |
2.1 合理安排教学环节 |
2.2 有效利用课堂时间 |
2.3 灵活调整教法 |
2.4 与学生有效互动 |
3. 课后总结的良好习惯 |
3.1 回顾反思 |
3.2 收集学生反馈 |
3.3 自我修正、调整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业务素养(下) |
第一节 听力教学 |
1. 听力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1.1 受到普遍的轻视 |
1.2 教学模式单一 |
2. 教学技巧 |
2.1 有效的引导 |
2.2 有针对性的讲解 |
2.3 有趣的活动 |
2.4 其他 |
第二节 口语教学 |
1. 口语教学现状中的问题 |
1.1 教学内容的偏差 |
1.2 教学方法的误区 |
2. 口语教学技巧 |
2.1 引导“自发的”谈话 |
2.2 选择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
2.3 分组活动 |
2.4 巧妙纠错 |
第三节 阅读教学 |
1. 理想的阅读教学 |
1.1 教材 |
1.2 教学目标 |
2. 阅读教学技巧 |
2.1 课文处理 |
2.2 提问技巧 |
第四节 写作教学 |
1. 写作教学目标 |
1.1 对外汉语写作教学目标 |
1.2 汉语写作模式 |
2. 写作教学方法 |
2.1 写作指导 |
2.2 修改与反馈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师的跨文化交际素养 |
第一节 跨文化交际知识与素养 |
1. 文化交际知识 |
1.1 文化交际学与语言教学 |
1.2 跨文化交际知识 |
2. 跨文化交际素养 |
2.1 树立文化差异意识 |
2.2 成为一个“多文化”人 |
第二节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 |
1. 语言教学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界定与定位 |
1.1 语言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内容 |
1.2 跨文化交际在语言教学中的地位 |
2. 应对与处理教学管理中的跨文化交际障碍 |
2.1 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障碍的构成 |
2.2 教学活动中跨文化交际障碍主要类别 |
2.3 跨文化交际障碍产生的原因 |
2.4 跨文化交际障碍的化解途径 |
第三节 跨文化交际课程设计与实施 |
1.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设计 |
1.1 课程目标 |
1.2 课程内容 |
2. 跨文化交际课程的实施 |
2.1 教学方法 |
2.2 教学改进设想 |
结论 |
1. 本研究的地位和作用 |
1.1 综合性 |
1.2 独创性 |
1.3 实用性 |
1.4 开放性 |
1.5 针对性 |
2. 本研究的缺憾 |
2.1 研究方法方面 |
2.2 研究内容方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某校对外汉语教师学科背景调查表 |
附录二 对外汉语教师基本素质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老师”调查问卷 |
附录四 语音教学项目的初步设计(叶军) |
附录五 《基础汉字表》(1000常用字表) |
附录六 备课情况调查 |
附录七 调查问卷 |
附录八 MBTI测试题目 |
附录九 学习类型自我测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4)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理论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
1.4 研究综述与理论基础 |
1.4.1 研究综述 |
1.4.2 理论基础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2.1 总体安排 |
2.1.1 研究问题 |
2.1.2 研究思路 |
2.2 研究方法 |
2.2.1 刺激回忆法 |
2.2.2 概念图法 |
2.2.3 深度访谈法 |
2.2.4 叙事研究法 |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共性考察 |
3.1 关于教师自我的知识 |
3.1.1 职业动机与责任感 |
3.1.2 知识储备与跨文化能力 |
3.1.3 个性心理与课堂教学 |
3.1.4 过往经历与课堂教学 |
3.2 关于学生的知识 |
3.2.1 学生身份及学习背景 |
3.2.2 学习特点及学习状态 |
3.2.3 学生性格及师生关系 |
3.3 关于课程的知识 |
3.3.1 教学目标及安排重点 |
3.3.2 课型特征与语言综合能力 |
3.3.3 课程与课程间的关联 |
3.4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 |
3.4.1 语言要素与句法、语义及语用 |
3.4.2 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渐进性及复现性 |
3.4.3 教学环节、教学节奏与学生参与度 |
3.5 关于教学媒介的知识 |
3.5.1 教材的使用与素材的补充 |
3.5.2 板书的运用与多媒体设备 |
3.5.3 教学资源的选择及其标准 |
3.6 关于教学环境的知识 |
3.6.1 教学内容联系中国社会 |
3.6.2 文化教学蕴于语言教学 |
3.6.3 物理环境影响教学体验 |
3.6.4 非预期情境及其应对 |
第四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阶段性特征 |
4.1 职业发展阶段内容特征:合理弹性空间 |
4.1.1 教学要素体察力与对学生的忽略空间 |
4.1.2 教学行为目标力与对标准的让步空间 |
4.1.3 教学过程贯通力与对资源的延展空间 |
4.1.4 教学示范呈现力与对自我的内控空间 |
4.2 职业发展阶段结构特征:概念图的视角 |
4.2.1 概念节点特征与分析 |
4.2.2 层级结构特征与分析 |
4.2.3 交叉链接特征与分析 |
第五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来源 |
5.1 个人来源 |
5.1.1 过往经历与日常体验 |
5.1.2 个性心理 |
5.1.3 个人反思 |
5.1.4 科(教)学研究活动 |
5.2 外在来源 |
5.2.1 合作共同体 |
5.2.2 教学观摩与职业培训 |
5.2.3 教材与教学资源 |
5.2.4 行业与国家政策 |
5.3 个人来源与外在来源的关系 |
第六章 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 |
6.1 基于个案的实践性知识生成分析 |
6.1.1 职前教师阶段 |
6.1.2 新手教师阶段 |
6.1.3 胜任教师阶段 |
6.1.4 成熟教师阶段 |
6.1.5 走向专家教师阶段 |
6.2 基于个案的实践性知识生成机制 |
6.2.1 生成机制模型 |
6.2.2 实践性知识的感知与初构 |
6.2.3 实践性知识的循环与扩散 |
第七章 结语 |
7.1 回顾与总结 |
7.2 创新与贡献 |
7.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1 课堂观察记录表 |
附录1-2 课堂观察记录实例 |
附录2- 刺激回忆实例 |
附录3- 访谈提纲 |
附录4- 访谈实例 |
附录5- F老师教育叙事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教育信息化助推教学变革 |
1.1.2 .英语新课标对听说技能提出新要求 |
1.1.3 .翻转课堂提供教学新思路 |
1.2 问题陈述 |
1.3 研究的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3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论文框架结构 |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翻转课堂 |
2.1.2 教学活动设计 |
2.1.3 英语听说能力 |
2.1.4 雨课堂 |
2.2 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2 混合式学习理论 |
2.2.3 学习金字塔理论 |
2.2.4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 |
2.3 研究现状 |
2.3.1 英语听说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2 翻转课堂教学国内外研究现状 |
2.3.3 前人研究的总结和不足 |
3 研究设计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行动研究法 |
3.2.2 文献研究法 |
3.2.3 调查研究法 |
3.3 研究步骤 |
3.4 研究工具 |
4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设计 |
4.1 学习者听说学习现状调查 |
4.1.1 调查目的和问卷设计 |
4.1.2 调查实施与结果分析 |
4.2 教学活动设计依据 |
4.2.1 课程标准分析 |
4.2.2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2.3 教学目标与内容分析 |
4.2.4 教学环境分析 |
4.2.5 学习资源分析 |
4.2.6 教学评价分析 |
4.3 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的初步设计 |
4.3.1 教学活动设计原则 |
4.3.2 教学活动流程设计 |
4.3.3 教学活动流程图应用说明 |
5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实践 |
5.1 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前期测验 |
5.1.1 学习者听力能力前期测验 |
5.1.2 学习者口语能力前期测验 |
5.2 第一轮教学实践 |
5.2.1 计划 |
5.2.2 行动 |
5.2.3 观察 |
5.2.4 反思 |
5.3 第二轮教学实践 |
5.3.1 计划 |
5.3.2 行动 |
5.3.3 观察 |
5.3.4 反思 |
5.4 第三轮教学实践 |
5.4.1 计划 |
5.4.2 行动 |
5.4.3 观察 |
5.4.4 反思 |
5.5 实施效果分析 |
5.5.1 问卷调查 |
5.5.2 师生访谈 |
5.5.3 学习者英语听说能力分析 |
6 总结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1.1 研究结论 |
6.1.2 教学活动实施建议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 初中英语听说课学习者学习现状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活动实施效果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师生访谈提纲 |
附录四 学习者听力能力前期测验 |
附录五 学习者口语能力前期测验 |
附录六 学习者听力能力后期测验 |
附录七 学习者口语能力后期测验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6)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一览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外语继续教育的历史和发展现状 |
1.1.2 相关文件对继续教育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 |
1.1.3 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现状及学习者需求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本文主要观点和研究思路 |
1.3.1 主要观点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对“二语”和“外语”的概念界定 |
2.2 成人外语学习者特点及成人英语办学现状 |
2.2.1 成人外语学习者学习特点 |
2.2.2 我国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办学现状 |
2.3 外语听力教学研究 |
2.3.1 听力概念的界定 |
2.3.2 听力技能、策略及练习活动 |
2.3.3 听写研究现状 |
2.3.4 听力的评估 |
2.4 外语口语教学研究 |
2.4.1 口语能力的概念界定 |
2.4.2 口语活动的特点 |
2.4.3 常用的口语活动 |
2.4.4 短剧表演与口语能力培养 |
2.4.5 英语口语研究现状 |
2.4.6 口语能力评估 |
2.5 基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外语教学 |
2.5.1 合作学习的内涵、要求和形式 |
2.5.2 合作学习的应用现状 |
2.6 语言学习策略和策略培训与外语教学 |
2.6.1 语言学习策略 |
2.6.2 外语学习策略培训研究回顾 |
2.7 外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
2.7.1 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简述 |
2.7.2 形成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和方法 |
2.7.3 形成性评价的应用现状 |
2.8 行动研究法 |
2.9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环境和对象简介 |
3.1.1 研究环境 |
3.1.2 研究对象 |
3.2 初步研究 |
3.2.1 营造良好教学氛围 |
3.2.2 第一次综合问卷调查 |
3.2.3 学生学习风格调查 |
3.2.4 语言学习策略初次调查 |
3.2.5 听力和口语水平初步评估 |
3.2.6 基于初步研究的启示 |
3.3 研究问题 |
3.4 研究方法和工具 |
3.4.1 研究方法 |
3.4.2 研究工具 |
3.5 研究过程 |
3.5.1 研究过程简述 |
3.5.2 数据收集过程 |
3.5.3 数据分析方法简述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听力和口语培养过程 |
4.1 第一轮行动研究 |
4.1.1 总体行动方案的制定 |
4.1.2 第一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1.3 第一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1.4 第一轮行动研究小结 |
4.2 第二轮行动研究 |
4.2.1 第二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2.2 第二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2.3 第二轮行动研究小结 |
4.3 第三轮行动研究 |
4.3.1 第三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3.2 第三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3.3 第三轮行动研究小结 |
4.4 第四轮行动研究 |
4.4.1 第四轮听写教学行动研究 |
4.4.2 第四轮口语教学行动研究 |
4.4.3 第四轮行动研究小结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反思 |
5.1 听写教学总结和反思 |
5.1.1 实施听写教学的有效策略 |
5.1.2 听写训练的有效性 |
5.1.3 听写教学研究中的不足和困难 |
5.2 口语教学总结和反思 |
5.2.1 实施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策略 |
5.2.2 合作式短剧排演的有效性 |
5.2.3 口语教学研究中的不足 |
5.3 学习策略培训与听说能力培养 |
5.3.1 实施学习者培训 |
5.3.2 策略培训效果 |
5.3.3 学习策略培训小结 |
5.4 学业评价与听说能力培养 |
5.4.1 平时成绩评价体系 |
5.4.2 口语成绩评价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语 |
6.1 对整个研究的反思与总结 |
6.2 对继续教育英语教学的启示 |
6.2.1 教师的教学自主性 |
6.2.2 策略培训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
6.2.3 学业评价体系及教师的要求和督促 |
6.2.4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加强课外指导 |
6.3 本研究的局限性 |
6.4 未来研究方向 |
6.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综合问卷调查 1 |
附录2 学习风格检测表 ILS(中文版) |
附录3 语言学习策略调查表(SILL) |
附录4 段落听写样本以及评分标准 |
附录5 听写调查问卷 |
附录6 口语调查问卷 |
附录7 学生平时课堂段落听写记录表 |
附录8 第一轮短剧表演评分表及表演题目 |
附录9 第一轮短剧表演小组报告样本 |
附录10 综合问卷调查2 |
附录11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2 |
附录12 综合问卷调查3 |
附录13 综合问卷调查4 |
附录14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 (学生材料) |
附录15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 3(教师材料) |
附录16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4 |
附录17 综合问卷调查5 |
附录18 全程参加研究的 31 位学生 5 次听写成绩总表 |
附录19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1 |
附录20 学习者培训工作坊之系列5 |
附录21 学生第一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2 学生第二学期学习计划样本 |
附录23 学生自我评价表样本 |
(7)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理论意义 |
1.1.2 实践价值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2.1 多模态教学模式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现状 |
1.3.1 对外汉语听力课的研究现状 |
1.3.2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研究现状 |
1.3.3 多模态教学模式与对外汉语教学结合的研究现状 |
第2章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的现状调查 |
2.1 调查问卷设计 |
2.1.1 调查目的 |
2.1.2 调查问卷的对象 |
2.1.3 调查内容 |
2.2 调查结果分析 |
2.2.1 对初级汉语听力课学习者的调查分析 |
2.2.2 对初级汉语听力课教师授课的现状调查 |
第3章 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中的可行性分析 |
3.1 多模态教学模式符合教学者的教学过程与认知心理 |
3.2 多模态教学模式符合初级听力课学习者的心理 |
3.3 多模态教学与教学环境相匹配 |
第4章 多模态教学模式在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中的整体教学设计 |
4.1 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的课前教学设计 |
4.1.1 教学目的 |
4.1.2 教学对象 |
4.1.3 教学方法 |
4.2 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的教学实施 |
4.2.1 教材选择 |
4.2.2 教学过程 |
第5章 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孙子教我学电脑》一课教学设计 |
5.1 教学设计内容与计划 |
5.1.1 教学设计的相关要素 |
5.1.2 教学设计的主要内容 |
5.1.3 教学设计的规划安排 |
5.2 教学步骤 |
5.2.1 第一讲教学过程 |
5.2.2 第二讲教学过程 |
5.3 教学设计反思 |
5.3.1 多模态教学模式初级听力课堂存在的问题 |
5.3.2 研究启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学生用) |
附录 B 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现状的调查问卷(教师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时代迭替:指向核心素养的育人导向 |
二、顺势而为:智能时代教师角色的转型 |
三、信息技术:教育变革的天使还是魔鬼 |
四、培养窘境:师范教育亟需振兴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第三节 研究设计 |
一、研究问题 |
二、核心概念界定 |
三、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与发展目标 |
第一节 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标准的国际经验 |
一、美国《ISTE教育者标准》2017版 |
二、欧盟《教育者数字能力的欧洲框架》 |
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信息通信技术能力框架》 |
四、三大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比较与启示 |
第二节 我国教师信息技术能力标准的启示 |
一、《2014 标准》的制定目的 |
二、《2014 标准》的能力维度 |
三、《2014 标准》的能力层级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结构研制依据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产出结构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结构 |
第四节 面向核心素养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与层级研制路径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目标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层级 |
第三章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课程设置 |
三、信息化教学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课程实施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意愿与行为 |
第三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较低 |
二、实习时促进核心素养发展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基本缺失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识最强 |
四、主动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在动机不足 |
第四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实施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缺失 |
三、部分实习学校的负面体验 |
四、信息化教学技术支持的缺乏 |
五、信息化教学能力评价机制的缺位 |
第五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二、保障措施未及预期的归因分析 |
第六节 基于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
二、基于信息化教学课程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四章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的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培养定位未强调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课程设置尚未形成系统的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课程体系 |
三、教师专业发展未强调信息化教学能力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信息化教学行为以促进知识传递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四、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较高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优质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选修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正面影响 |
三、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四、师范生丰富的校外教学与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五、课程设置不利于系统性的信息化教学知识学习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启示 |
一、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优势 |
二、基于教师信息化教学示范模式的局限性 |
第五章 多方协同的综合培养模式 |
第一节 顶层设计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定位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多元路径建设 |
三、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保障措施 |
第二节 培养成效 |
一、通过信息化教学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意愿整体中等 |
二、实习时的信息化教学行为以多媒体教学为主 |
三、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四年中获得较大提升 |
四、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结构各因子中信息技术能力最强 |
五、发展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意愿整体内在动机充分 |
第三节 培养成效的归因分析 |
一、学科专业教师丰富的信息化教学示范 |
二、各类信息化教学活动与比赛的正面影响 |
三、通用信息化教学课程技术取向的负面影响 |
四、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问题的负面影响 |
五、实习学校经历的综合影响 |
六、师范生信息化学习经历的正面影响 |
第四节 主要动力源的影响因素 |
一、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教师的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二、学科专业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行为及影响因素 |
第五节 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启示 |
一、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优势 |
二、多方协同综合培养模式的局限性 |
第六章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系统性培养策略 |
第一节 三种模式下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启示 |
一、成效差异启示:面向核心素养的信息化教学三要素 |
二、动力源差异启示: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三、治理权力分布差异启示:激发中层的联动作用 |
第二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顶层设计策略 |
一、形成培养目标的共同愿景 |
二、明确变革领导核心机构 |
三、设置多元化的培养路径 |
四、重视院系的变革推动力 |
五、评价机制支持创新与多样性 |
六、设施建设重视教师的需求 |
第三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中层变革策略 |
一、支持学科专业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 |
二、加强学科信息化教学课程建设与师资发展 |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
四、营造鼓励创新的组织文化 |
五、重视学科信息化教学设施建设 |
六、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支持 |
第四节 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教学策略 |
一、显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二、隐性信息化教学课程的教学策略 |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研究创新与价值 |
第三节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9)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课程标准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要求 |
1.1.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环境存在的不足 |
1.1.3 人工智能技术为英语听力教学提供了强大支撑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听力学习过程的相关研究 |
1.2.2 听力教学过程的相关研究 |
1.2.3 技术与英语听力教学融合的相关研究 |
1.2.4 英语听力教学的相关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路径 |
1.5 核心概念界定 |
1.5.1 听力理解的概念界定 |
1.5.2 听力教学的概念界定 |
2 TTS技术在小学英语听力教学中的作用 |
2.1 TTS技术的概念与功能 |
2.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需求分析 |
2.2.1 小学生在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身心发展特点分析 |
2.2.2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目标分析 |
2.2.3 小学英语听力教学需求分析 |
2.3 TTS技术对小学英语听力教学的支持 |
2.3.1 TTS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标准的语音资源 |
2.3.2 TTS技术能够为学习者提供丰富的听力教学材料 |
2.3.3 TTS技术可以支持多种教学模式的实施 |
3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设计 |
3.1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类型分析 |
3.1.1 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 |
3.1.2 基于TTS技术的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 |
3.1.3 基于TTS技术的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 |
3.2 基于TTS技术的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
3.2.1 基于TTS技术的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
3.2.2 基于TTS技术的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
3.2.3 基于TTS技术的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
4 基于TTS技术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实施与检验 |
4.1 活动前期准备 |
4.1.1 活动主体分析 |
4.1.2 实验环境创建 |
4.1.3 实验变量 |
4.1.4 实验假设 |
4.2 基于TTS技术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
4.2.1 精准辨音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
4.2.2 精细加工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
4.2.3 情境交际式听力教学活动案例设计与实施 |
4.3 活动效果检验 |
4.3.1 听力成绩分析 |
4.3.2 各项听力能力成绩分析 |
4.3.3 问卷调查分析 |
4.3.4 活动效果总结 |
5 研究总结与展望 |
5.1 研究总结 |
5.2 研究尚存的不足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思维导图评价量表 |
附录B 听力交际能力评价量表 |
附录C 教师访谈提纲 |
附录D 满意度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10)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论 |
1.1 选题缘由 |
1.1.1 对外汉语教学理论自身发展的需要 |
1.1.2 全球学汉语人数日益增加的需要 |
1.1.3 教学实践的成功做法值得总结、思考、研究 |
1.2 国内对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概述 |
1.2.1 针对短期速成和一般汉语教学的教学模式 |
1.2.2 基于汉语字、词的教学模式 |
1.2.3 针对“听、说、读、写”各课型的教学模式 |
1.2.4 侧重心理学、教育学而提出的汉语教学模式 |
1.2.5 基于多媒体的汉语教学模式 |
1.2.6 对教学模式发展、走向的建设性研究 |
1.3 国外汉语教学模式研究概述 |
1.3.1 美国明德暑期学校汉语教学模式 |
1.3.2 美国AP中文项目 |
1.3.3 白乐桑“滚雪球式”教学模式 |
1.3.4 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亚非学院的汉语教学 |
1.3.5 基于ICT的“八二式”网络自学法 |
1.4 国内预科汉语教育综述 |
1.4.1 中观角度的培养模式及国外预科教育研究 |
1.4.2 微观角度的目标、课程与学习者适应性研究 |
1.5 本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
第二章 对外汉语教学及其相关理论 |
2.1 心理学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
2.1.1 行为主义心理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
2.1.2 认知心理学与对外汉语教学方法 |
2.1.3 建构主义理论 |
2.2 我国传统心理学理论及传统教学方法 |
2.2.1 我国传统心理学理论 |
2.2.2 我国传统教学方法 |
2.2.3 我国传统汉字教学 |
2.3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理论研究 |
第三章 教学模式的历史回顾 |
3.1 教学模式的定义 |
3.2 教学模式的特点 |
3.3 其他教学模式概述 |
3.3.1 我国外语教学模式概述 |
3.3.2 我国中小学语文教学模式概述 |
3.4 留学生预科汉语教学模式的特点 |
3.4.1 速成强化性 |
3.4.2 动机单一性 |
3.4.3 应试性 |
第四章 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概论 |
4.1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理念 |
4.2 留学生预科汉语教学施行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原因探究 |
4.2.1 由外语学习和教学的目标所决定 |
4.2.2 留学生预科汉语教学是一种侧重能力的教学 |
4.2.3 模块化教学模式是一种侧重能力培养的教学模式 |
4.3 五个基本模块概述 |
4.3.1 课程设置 |
4.3.2 教材建设 |
4.3.3 课堂教学模块 |
4.3.4 教学形式模块 |
4.3.5 管理工作模块 |
4.4 小结 |
第五章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若干教学实验 |
5.1 来华预科留学生的学习动机调查 |
5.1.1 研究背景 |
5.1.2 研究问题 |
5.1.3 研究方法 |
5.1.4 研究结果与讨论 |
5.1.5 结论 |
5.2 关于拼音教学问题的调查 |
5.2.1 拼音教学的相关讨论 |
5.2.2 本实验的基本情况 |
5.2.3 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 |
5.2.4 讨论 |
5.2.5 对教学研究的启示 |
5.3 关于汉字教学问题的调查 |
5.3.1 研究背景 |
5.3.2 本实验的研究方法及调查结果 |
5.3.3 讨论 |
5.3.4 几点启示 |
5.4 三种课型比例搭配的录像课分析 |
5.4.1 文献综述 |
5.4.2 研究的问题与求证方法 |
5.4.3 观察对象及抽样方法 |
5.4.4 数据结果分析 |
5.4.5 讨论与启示 |
5.4.6 结论 |
5.5 教材评价调查 |
5.5.1 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
5.5.2 关于教材针对性的评价 |
5.5.3 关于教材普适性的评价 |
5.5.4 关于教材资源性的评价 |
5.5.5 跟评价有关的思考和启示 |
5.6 教学效果评价调查 |
5.6.1 研究背景 |
5.6.2 研究问题及实验基本情况和方法 |
5.6.3 讨论与启示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结论 |
6.2 不足之处与今后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留学生预科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主要内容 |
附录二:拼音调查的主要内容 |
附录三:汉字调查内容 |
附录四:教材评价主要内容 |
附录五: 教学评价主要内容 |
致谢 |
四、在教学中强化听力的训练(论文参考文献)
- [1]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2]高中生英语演讲能力培养行动研究[D]. 李向勤.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3]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研究[D]. 王晓音. 陕西师范大学, 2013(02)
- [4]后方法理论视域下对外汉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D]. 李昊天. 山东大学, 2019(02)
- [5]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李倩倩.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6]继续教育英语专业学生听说能力培养行动研究 ——以上海某高校为例[D]. 彭梅.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09)
- [7]基于多模态教学模式的对外汉语初级听力课教学设计[D]. 袁帅. 沈阳大学, 2019(02)
- [8]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张琳.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2)
- [9]TTS技术支持下的小学英语听力教学活动设计[D]. 张静.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留学生预科汉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研究[D]. 魏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5(01)